国学经典名句100条

合集下载

国学经典名句100句

国学经典名句100句

国学经典名句100句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xx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xx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1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孔子说:“对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xx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为师学习的人;我选择其中好的并且向他学习,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过来。

”19、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xx。

”《论语》xx说:“君子胸怀宽广坦荡,小人永远局促忧愁。

”22、子在xx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xx在河岸上感叹说:“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淌。

”31、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xx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36、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xx说:“主张不同,不能在一起相互谋事。

”43、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弟子规》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

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

44、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现能《弟子规》称呼长辈,不可以直呼姓名,在长辈面前,要谦虚有礼,不可以炫耀1自己的才能。

58、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常用来表示记取过往的经验教训,以作为后来行事的借鉴。

59、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走失了羊,赶快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比喻失误要后及时补救。

60、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战国策》指在一个陷阱的环境里,不要过于与对手争强好胜,以免忘了更大的、共同的敌人。

国学名句100句

国学名句100句

国学名句100句国学名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们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智慧。

以下是为你提供的100 句国学名句:1.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2.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3. 满招损,谦受益。

——《大禹谟》4. 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6.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7.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8.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9.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10.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11.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12.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13.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14.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15.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16.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17.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18.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19.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20.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21.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22.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文嘉《明日歌》23.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24.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25.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26.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27.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28.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韩愈29.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李白30.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31.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32.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国学经典100名句

国学经典100名句

国学经典100名句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舒畅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意,居处不求恬静,勤勉做事而说话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3、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最为重要。

”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

”《论语》【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把握了知识而不致疑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6、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普遍地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小人相互勾结而不能普遍地团结人。

”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译文】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索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译文】孔子说:“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

”9、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啊:有了过错,人人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10、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伙伴。

”11、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国学名言警句100句,值得收藏!_名人名言

国学名言警句100句,值得收藏!_名人名言

国学名言警句100句,值得收藏!_ 名人名言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译:君子应该像天体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2.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译: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3.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

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4.哀哀父母,生我劬(qú)劳。

——《诗经》译: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5.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译:上天降下的灾害还可以逃避;自己造成的罪孽可就无处可逃。

6.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尚书》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7.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尚书》译:懂得道理并不难,实际做起来就难了。

8.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

——《尚书》译:(人要有九德)宽厚而庄重,温和而有主见,讲原则而谦逊有礼,聪明能干而敬业,善于变通而有毅力,正直而友善,直率而有节制,刚强而务实,勇敢而符合道义。

9.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11.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

——《礼记·儒行》译:不要见到财利就做有损于大义的事,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决不改变自己的志节。

12.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国学经典100句(附译文)

国学经典100句(附译文)

国学经典100句(附译⽂)1.天⾏健,君⼦以⾃强不息。

地势坤,君⼦以厚德载物。

——《周易》译:君⼦应该像天体⼀样运⾏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接物度量要像⼤地⼀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2.⼆⼈同⼼,其利断⾦;同⼼之⾔,其臭如兰。

——《周易》译:同⼼协办的⼈,他们的⼒量⾜以把坚硬的⾦属弄断;同⼼同德的⼈发表⼀致的意见,说服⼒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味,容易接受。

3.君⼦藏器于⾝,待时⽽动。

——《周易》译:君⼦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

⽽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4.哀哀⽗母,⽣我劬(qú)劳。

——《诗经》译:想起⽗母,做⼦⼥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痛啊!他们⽣我育我,花费了多少⾟勤的劳动啊!5.天作孽,犹可违;⾃作孽,不可活。

——《尚书》译:上天降下的灾害还可以逃避;⾃⼰造成的罪孽可就⽆处可逃。

6.⼈⽽不学,其犹正墙⾯⽽⽴。

——《尚书》译:⼈如果不学习,就像⾯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7.⾮知之艰,⾏之惟艰。

——《尚书》译:懂得道理并不难,实际做起来就难了。

8.宽⽽栗,柔⽽⽴,愿⽽恭,乱⽽敬,扰⽽毅,直⽽温,简⽽廉,刚⽽塞,强⽽义。

——《尚书》译:(⼈要有九德)宽厚⽽庄重,温和⽽有主见,讲原则⽽谦逊有礼,聪明能⼲⽽敬业,善于变通⽽有毅⼒,正直⽽友善,直率⽽有节制,刚强⽽务实,勇敢⽽符合道义。

9.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译:⾃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的不⾜,就能因此⽽得益。

10.⽟不琢,不成器;⼈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译:⽟⽯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的⽟器;⼈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11.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

——《礼记·儒⾏》译:不要见到财利就做有损于⼤义的事,宁可牺牲⾃⼰的⽣命,也决不改变⾃⼰的志节。

12.恶⾔不出于⼝,忿⾔不反于⾝。

——《礼记·祭义》译:⾃⼰不说出恶⾔,别⼈的忿语就不会返回到⾃⾝上来。

国学经典100句全集

国学经典100句全集

国学经典100句全集1、言必有主,行必有法,亲人必有方。

——《大戴礼记·曾子立事第四十九》2、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3、宁为鸡口,无为牛後。

——《史记·七十列传·苏秦列传》4、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诗经·关雎》5、无父无君。

是禽兽也。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6、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

——《墨子·01章亲士》7、民力尽于无用,财宝虚于待客——《墨子·05章七患》8、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

——《礼记·王制》9、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出自幽谷,迁于乔木——《诗经·伐木》10、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11、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史记·货殖列传》12、故目者,心之浮也;言者,行之指也;作於中,则播於外也。

——《大戴礼记·曾子立事第四十九》13、学不可以已。

——《荀子·劝学》14、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

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

——《墨子·04章法仪》15、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也。

——《墨子·44章大取》1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论语·里仁篇》17、仁则荣,不仁则辱。

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

——《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四节》18、君子有三患:未之闻,患弗得闻也;既闻之,患弗得学也;既学之,患弗能行也。

——《礼记·杂记下》19、浅不足与测深,愚不足与谋智,坎井之蛙,不可与语东海之乐。

——《荀子·正论》20、绿兮丝兮,女所治兮。

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诗经·绿衣》21、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国学经典名句100句

国学经典名句100句

国学经典名句100句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篇》2、少事长,贱事贵,不肖事贤,是天下之通义也。

——《荀子·仲尼》3、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中庸·第十四章》4、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节》5、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礼记·学记》6、故君子力事日强,愿欲日逾,设壮日盛。

——《墨子·02章修身》7、太上无败,其次败而有以成,此之谓用民。

——《墨子·01章亲士》8、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诗经·鹊巢》9、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

——《荀子·正名》10、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墨子·05章七患》11、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

——《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四节》12、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

——《大学·第十一章》1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篇》14、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而不上同于天,则灾犹未去也。

——《墨子·11章尚同(上)》15、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老子·德经·第五十七章》16、惟仁者宜在高位。

——《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17、刑称罪,则治;不称罪,则乱。

——《荀子·正论》18、抑若扬兮,美目扬兮。

巧趋跄兮,射则臧兮。

——《诗经·猗嗟》19、足以充虚继气,强股肱,耳目聪明,则止。

——《墨子·21章节用(中)》20、知贤之为明,辅贤之谓能,勉之强之,其福必长。

——《荀子·解蔽》21、积于不涸之仓者,务五谷也——《管子·牧民》22、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五节》23、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100句国学经典名句大全!建议收藏

100句国学经典名句大全!建议收藏

100句国学经典名句大全!建议收藏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易经·系辞上》5、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系辞上》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9、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10、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11、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1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1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傅玄14、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唐·王勃15、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16、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1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18、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1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易经》20、君子忧道不忧贫。

——论语2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22、百学须先立志。

――朱熹2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24、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2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2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27、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郑板桥·竹石》28、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国学经典100句

国学经典100句

国学经典100句1. 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2. 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3.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孔子家语·六本》4.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礼记》5. 巧言乱德。

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6.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史记报任少卿书》7. 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清《增广贤文》8.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9. 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10.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11.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淮南子说林训》12.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13.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14.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15.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16.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17.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18.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19.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朱熹观书有感》20.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21.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22.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23.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24.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诗经.小雅)25.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小雅)26.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27.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太子少傅箴》28. 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

——《老子》29.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30.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31.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32.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国学的经典语录100句

国学的经典语录100句

国学的经典语录100句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它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

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国学语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国学的经典语录100句1.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晋.陆机.文赋)2.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南朝.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3.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4.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5.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6.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宋之问.渡汉江)7.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8.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唐.刘禹锡.竹枝)9.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唐.刘禹锡.浪淘沙)10.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唐.刘禹锡.望洞庭)1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唐.刘禹锡.陋室铭)12.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宋.徐元杰.湖上)13.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14.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王之涣.凉州词)15.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16.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17.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18.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唐.李白.将进酒)19.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唐.李白.望天门山)20.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汉书.东方朔传)21.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22.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100句国学智慧经典语句

100句国学智慧经典语句

100句国学智慧经典语句1.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3.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4. 君子成人之美,不愉于言色。

5.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 君子不器。

7.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8.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9.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10. 君子之道,独行而不远。

11.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2.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3.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4.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15.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6. 君子之爱人也广,众人之爱己也密。

17.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8. 君子喻于义而不喻于利。

19.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20.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1.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2.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3.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4.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5.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6.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7.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8.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9.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0.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1.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2.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3.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4.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5.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6.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7.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8.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9.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40.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41.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42.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44.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45.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46.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国学经典100句

国学经典100句

国学经典100句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子贡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3.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4.君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5.吾尝终日不食,终日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

8.不因果报方修德,岂为功名始读书。

9.鱼离水则鳞枯,心离书则神索。

10.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

11.立足定须成白璧,读书何止到青山。

12.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

13.读书有四个字最要紧,曰阙疑好问;做人有四个字最要紧,曰务实耐久。

14.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

15.处草野之日,不可将此身看得小,居廊庙之日,不可将此身看得大。

16.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17.自责之外,无胜人之术;自强之外,无上人之术。

18.语言间尽可积德,妻子间亦是修身。

19.勿施小惠伤大体,毋借公道遂私情。

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20.品诣常看胜如我者,则愧耻自增;享用常看不如我者,则怨尤自泯。

21.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

22.居安虑危,处治思乱。

23.怒宜实力消融,过要细心检点。

24.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

25.直不犯祸,和不害义。

26.道生于安静,德生于卑退,福生于清俭,命生于和畅。

27.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28.处人不可任己意,要悉人之情;处理不可任己见,要悉事之理。

29.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

30.何以息谤?曰无辩。

何以止怨?曰不争。

31.能容小人,是大人;能培薄德,是厚德。

32.宽厚者,毋使人有所恃;精明者,不使人无所容。

33.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3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35.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3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7.事父母,能竭其力;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国学经典100条

国学经典100条

国学经典100条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 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处不求舒适,勤勉做事而说话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3、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最为重要。

”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论语》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自己不了解别【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我,人。

”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

”《论语》语》【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6、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普遍地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君子普遍地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小人小人相互勾结而不能普遍地团结人。

”7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论语》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论语》 【译文】孔子说:“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

”9、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论语》【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啊:有了过错,人人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国学经典语录100句

国学经典语录100句

国学经典语录100句1、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道德经》2、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史记》3、不知其人,则不为其友。

《史记》4、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诗经》5、智者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载物。

《论语》6、灵雨既零,命彼倌人。

星言夙驾,说于桑田。

《诗经》7、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易经》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道德经》9、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经》10、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诗经》11、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楚辞》12、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

《史记》13、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易经》14、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易经》1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论语》16、能受国之诟,是为社稷主。

《道德经》17、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诗经》18、见人不正,虽贵不敬也;见人有污,虽尊不下也。

《史记》19、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道德经》2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21、魂茕茕兮不遑寐,目眽眽兮寤终朝。

《楚辞》22、泽无水,困。

君子以致命遂志。

《易经》23、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诗经》2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25、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史记》26、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道德经》27、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28、欲上民,必以言下之。

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道德经》29、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3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31、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

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

博者不知。

《道德经》32、女曰鸡鸣,士曰昧旦。

国学经典名句100句

国学经典名句100句

国学经典名句100句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7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1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孔子说:“对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1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为师学习的人;我选择其中好的并且向他学习,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过来。

"19、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坦荡,小人永远局促忧愁.”2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孔子在河岸上感叹说:“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淌。

”31、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36、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孔子说:“主张不同,不能在一起相互谋事。

"43、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弟子规》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

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

44、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现能《弟子规》称呼长辈,不可以直呼姓名,在长辈面前,要谦虚有礼,不可以炫耀自己的才能。

58、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常用来表示记取过往的经验教训,以作为后来行事的借鉴。

59、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走失了羊,赶快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比喻失误要后及时补救。

60、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战国策》指在一个陷阱的环境里,不要过于与对手争强好胜,以免忘了更大的、共同的敌人。

国学经典名句原文译文(100条)

国学经典名句原文译文(100条)

国学经典名句原文译文(100条)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译:君子应该像天体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2.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译: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3.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

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4.哀哀父母,生我劬(qú)劳。

——《诗经》译: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5.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译:上天降下的灾害还可以逃避;自己造成的罪孽可就无处可逃。

6.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尚书》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7.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尚书》译:懂得道理并不难,实际做起来就难了。

8.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

——《尚书》译:(人要有九德)宽厚而庄重,温和而有主见,讲原则而谦逊有礼,聪明能干而敬业,善于变通而有毅力,正直而友善,直率而有节制,刚强而务实,勇敢而符合道义。

9.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11.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

——《礼记•儒行》译:不要见到财利就做有损于大义的事,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决不改变自己的志节。

12.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礼记•祭义》译:自己不说出恶言, 别人的忿语就不会返回到自身上来。

中国古籍中100句经典语录——含出处,注解|品国学经典,适合典藏

中国古籍中100句经典语录——含出处,注解|品国学经典,适合典藏

中国古籍中100句经典语录——含出处,注解|品国学经典,适合典藏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摘《大学》(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数若子必慎其独也。

一摘《大学》(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像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天恶邪恶,像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一摘《大学》(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一摘《大学》(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满足于自己庄稼的好。

)5、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

—摘《大学》(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香。

)6、《诗》云:“桃之天天,其叶幕幕。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摘《大学》(《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7、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摘《中庸》(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

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于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8、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一摘《中庸》(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也不要施加给别人。

)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

一摘《中庸》(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10、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摘《中庸》(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1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摘《中庸》(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12、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国学经典名句一百条

国学经典名句一百条

国学经典名句一百条国学经典名句一百条【精选篇】1.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唐.李白.将进酒)2.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唐.李白.望天门山)3.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汉书.东方朔传)4.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5.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南朝.王籍.入若耶溪)6.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北朝民歌.敕勒歌)7.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唐.王维.山居秋暝)8.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唐.王维.山居秋暝)9.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10.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唐.李白.劳劳亭)11. 三山半落青山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12.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13.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唐.李白.清平调)14.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滕王阁序)15.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16.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文天祥.扬子江)17.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宋.林升.题临安邸)18.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宋.志南)19.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宋.徐元杰.湖上)20.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21.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王之涣.凉州词)22.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23.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24.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东晋.傅玄.太子少傅箴)25.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李白.赠汪伦)26.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唐.岑参.逢入京使)27.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经典名句100条正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处不求舒适,勤勉做事而说话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3、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最为重要。

”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

”《论语》【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6、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普遍地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小人相互勾结而不能普遍地团结人。

”7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译文】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译文】孔子说:“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

”9、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啊:有了过错,人人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10、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伙伴。

”11、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论语》【译文】子夏说:“做官有了余力就可以学习了,学习有了余力就可以做官了。

”1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译文】孔子说:“质朴多于文彩就会显得粗野,文彩多于质朴就会流于浮华。

文彩与质朴搭配适中,才能成为君子。

”1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译文】孔子说:“对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4、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译文】孔子说:“把所学的东西默默地记下来,不断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而不感到疲倦,这些我做得怎么样呢?”15、子夏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译文】子夏说:“普天下的人都应是兄弟。

”16、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论语》【译文】孔子说:“干不义的事得到了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如同浮云一样。

”1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论语》【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为师学习的人;我选择其中好的并且向他学习,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过来。

”18、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译文】孔子说:“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需要仁德,那仁德就来了。

”19、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坦荡,小人永远局促忧愁。

”20、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译文】曾子说:“知识分子不能没有宽阔的胸怀和刚强的毅力,因为他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而且道路遥远。

以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不是很重大吗?对这一理想的追求到死才可以停止,不是道路遥远吗?”21、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模作样,这样的人很少有仁义之心。

”2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译文】孔子在河岸上感叹说:“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淌。

”23、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译文】孔子说:“在上者自己要行得正,不用命令在下者也能照着做,自己身行不正,虽然发号施令,在下者也不会听从。

”24、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重视和谐而不强求完全相同,小人强求完全相同而不重视和谐。

”25、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平和大方而不骄恣,小人骄恣而不平和大方。

”26、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译文】孔子说:“说得多,做得少,君子以此为耻辱。

”27、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论语》【译文】孔子说:“贫穷而没有怨言很难做到,富有而不骄傲容易做到。

”28、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论语》【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没有能力。

”29、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译文】孔子说:“君子端庄而不争执,会群而不拉帮结伙。

”30、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译文】孔子说:“志士仁人,不能为求生而损害仁德,只能牺牲自己来成全仁德。

”31、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32、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小人事事严格要求别人。

”33、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单凭语言来荐举人,也不单凭人来废除他的言论。

”34、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怨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译文】子贡问孔子说:“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吗?”孔子说:“那就是恕道吧!我所不情愿强加给自己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35、子曰:“巧言乱德。

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能败坏德行。

小事不能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36、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译文】孔子说:“主张不同,不能在一起相互谋事。

”37、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译文】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

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

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38、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

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

”《论语》【译文】孔子说:“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也有三种。

以节制礼乐为快乐,以宣扬别人的优点为快乐,以广交贤良的朋友为快乐,是有益的。

以骄恣淫乐为快乐,以放荡无度为快乐,以宴玩荒淫为快乐,都是有害的。

”39、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及其老,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年轻时,血气未定,要戒女色;到了壮年,血气方刚,要戒争斗。

到了老年,血气已经衰弱,要戒贪得。

”40、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所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九点要考虑的:看的要考虑是否明白,听的要考虑是否清楚,脸色要考虑是否温和,态度要考虑是否谦恭,语言要考虑是否忠诚,做事要考虑是否敬业,疑问要考虑如何向人请教,心里不平时要考虑是否有所患,得到利益时要考虑不要忘义。

”41、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弟子规》【译文】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42、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弟子规》【译文】与人相处不斤斤计较财物,怨恨就无从生起。

言语能够包容忍让,多说好话,不说坏话,忍住气话,不必要的冲突、怨恨的事情自然消失不生。

43、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弟子规》【译文】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

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

44、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现能《弟子规》【译文】称呼长辈,不可以直呼姓名,在长辈面前,要谦虚有礼,45、不可以炫耀自己的才能。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弟子规》【译文】早上要尽量早起,晚上要晚点睡觉,因为人生的岁月很有限,光阴容易消逝,少年人一转眼就是老年人了,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宝贵的时光。

46、衣贵洁不贵华上循份下称家《弟子规》【译文】穿衣服需注重整洁,不必讲究昂贵、名牌、华丽。

穿著应考量自己的身份及场合,更要衡量家中的经济状况,才是持家之道。

47、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弟子规》【译文】青少年未成年不可以饮酒。

成年人饮酒也不要过量,试看醉汉疯言疯语,丑态毕露,惹出多少是非?48、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弟子规》【译文】做事不要急急忙忙慌慌张张,因为忙中容易出错,不要畏苦怕难而犹豫退缩,也不可以草率,随便应付了事。

49 、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弟子规》【译文】借用别人的物品,一定要事先讲明,请求允许。

如果没有事先征求同意,擅自取用就是偷窃的行为。

50、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弟子规》【译文】开口说话,诚信为先,答应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至于欺骗或花言巧语,更不能使用。

51、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弟子规》【译文】任何事情在没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对事情了解得不够清楚明白时,不可以任意传播,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52、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弟子规》【译文】看见他人的优点或善行义举,要立刻想到学习看齐,纵然目前能力相差很多,也要下定决心,逐渐赶上。

53、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眦《弟子规》【译文】当你有能力可以服务众人的时候,不要自私自利,只考虑到自己,舍不得付出。

如果别人有能力,不能轻视,更不能妒忌。

54、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弟子规》【译文】只要是人,不分族群、人种、宗教信仰,皆须相亲相爱。

同是天地所生万物滋长的,应该不分你我,互助合作,才能维持这个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

55、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弟子规》【译文】如果一个人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失就生气,听到别人称赞自己就欢喜,那么坏朋友就会来接近你,真正的良朋益友反而逐渐疏远退却了。

5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

《诗经》【译文】进言的人没有罪过,听的人足以引起警戒。

57、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译文】说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

58、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