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语录100条
国学名句100句
![国学名句100句](https://img.taocdn.com/s3/m/028bb068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a1.png)
国学名句100句国学名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们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智慧。
以下是为你提供的100 句国学名句:1.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2.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3. 满招损,谦受益。
——《大禹谟》4. 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6.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7.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8.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9.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10.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11.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12.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13.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14.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15.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16.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17.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18.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19.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20.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21.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22.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文嘉《明日歌》23.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24.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25.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26.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27.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28.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韩愈29.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李白30.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31.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32.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国学经典语录100
![国学经典语录100](https://img.taocdn.com/s3/m/7c83d7e5b9f3f90f76c61bb6.png)
国学经典语录100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4、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5、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6、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
7、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1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1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4、满招损,谦受益。
15、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6、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17、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18、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19、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20、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
21、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22、尽信书,不如无书。
23、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24、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2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6、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2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9、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3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1、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3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33、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34、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35、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36、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37、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8、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3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40、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41、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42、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4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44、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45、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46、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国学经典100句(附译文)
![国学经典100句(附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d24474b2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f7.png)
国学经典100句(附译⽂)1.天⾏健,君⼦以⾃强不息。
地势坤,君⼦以厚德载物。
——《周易》译:君⼦应该像天体⼀样运⾏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接物度量要像⼤地⼀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2.⼆⼈同⼼,其利断⾦;同⼼之⾔,其臭如兰。
——《周易》译:同⼼协办的⼈,他们的⼒量⾜以把坚硬的⾦属弄断;同⼼同德的⼈发表⼀致的意见,说服⼒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味,容易接受。
3.君⼦藏器于⾝,待时⽽动。
——《周易》译:君⼦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
⽽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4.哀哀⽗母,⽣我劬(qú)劳。
——《诗经》译:想起⽗母,做⼦⼥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痛啊!他们⽣我育我,花费了多少⾟勤的劳动啊!5.天作孽,犹可违;⾃作孽,不可活。
——《尚书》译:上天降下的灾害还可以逃避;⾃⼰造成的罪孽可就⽆处可逃。
6.⼈⽽不学,其犹正墙⾯⽽⽴。
——《尚书》译:⼈如果不学习,就像⾯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7.⾮知之艰,⾏之惟艰。
——《尚书》译:懂得道理并不难,实际做起来就难了。
8.宽⽽栗,柔⽽⽴,愿⽽恭,乱⽽敬,扰⽽毅,直⽽温,简⽽廉,刚⽽塞,强⽽义。
——《尚书》译:(⼈要有九德)宽厚⽽庄重,温和⽽有主见,讲原则⽽谦逊有礼,聪明能⼲⽽敬业,善于变通⽽有毅⼒,正直⽽友善,直率⽽有节制,刚强⽽务实,勇敢⽽符合道义。
9.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译:⾃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的不⾜,就能因此⽽得益。
10.⽟不琢,不成器;⼈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译:⽟⽯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的⽟器;⼈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11.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
——《礼记·儒⾏》译:不要见到财利就做有损于⼤义的事,宁可牺牲⾃⼰的⽣命,也决不改变⾃⼰的志节。
12.恶⾔不出于⼝,忿⾔不反于⾝。
——《礼记·祭义》译:⾃⼰不说出恶⾔,别⼈的忿语就不会返回到⾃⾝上来。
国学经典100句全集
![国学经典100句全集](https://img.taocdn.com/s3/m/5d258bf7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5f.png)
国学经典100句全集1、言必有主,行必有法,亲人必有方。
——《大戴礼记·曾子立事第四十九》2、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3、宁为鸡口,无为牛後。
——《史记·七十列传·苏秦列传》4、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诗经·关雎》5、无父无君。
是禽兽也。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6、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
——《墨子·01章亲士》7、民力尽于无用,财宝虚于待客——《墨子·05章七患》8、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
——《礼记·王制》9、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出自幽谷,迁于乔木——《诗经·伐木》10、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11、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史记·货殖列传》12、故目者,心之浮也;言者,行之指也;作於中,则播於外也。
——《大戴礼记·曾子立事第四十九》13、学不可以已。
——《荀子·劝学》14、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
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
——《墨子·04章法仪》15、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也。
——《墨子·44章大取》1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论语·里仁篇》17、仁则荣,不仁则辱。
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
——《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四节》18、君子有三患:未之闻,患弗得闻也;既闻之,患弗得学也;既学之,患弗能行也。
——《礼记·杂记下》19、浅不足与测深,愚不足与谋智,坎井之蛙,不可与语东海之乐。
——《荀子·正论》20、绿兮丝兮,女所治兮。
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诗经·绿衣》21、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国学经典100句
![国学经典100句](https://img.taocdn.com/s3/m/29cc8a5869eae009581becda.png)
国学经典名句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舒畅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意,居处不求恬静,勤勉做事而说话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3、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最为重要。
”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把握了知识而不致疑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6、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普遍地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小人相互勾结而不能普遍地团结人。
”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译文】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索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译文】孔子说:“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
”9、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啊;有了过错,人人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10、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伙伴。
”11、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国学经典名句100句
![国学经典名句100句](https://img.taocdn.com/s3/m/c4480a11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e8.png)
国学经典名句100句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篇》2、少事长,贱事贵,不肖事贤,是天下之通义也。
——《荀子·仲尼》3、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中庸·第十四章》4、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节》5、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礼记·学记》6、故君子力事日强,愿欲日逾,设壮日盛。
——《墨子·02章修身》7、太上无败,其次败而有以成,此之谓用民。
——《墨子·01章亲士》8、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诗经·鹊巢》9、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
——《荀子·正名》10、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墨子·05章七患》11、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
——《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四节》12、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
——《大学·第十一章》1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篇》14、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而不上同于天,则灾犹未去也。
——《墨子·11章尚同(上)》15、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老子·德经·第五十七章》16、惟仁者宜在高位。
——《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17、刑称罪,则治;不称罪,则乱。
——《荀子·正论》18、抑若扬兮,美目扬兮。
巧趋跄兮,射则臧兮。
——《诗经·猗嗟》19、足以充虚继气,强股肱,耳目聪明,则止。
——《墨子·21章节用(中)》20、知贤之为明,辅贤之谓能,勉之强之,其福必长。
——《荀子·解蔽》21、积于不涸之仓者,务五谷也——《管子·牧民》22、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五节》23、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国学经典100句必背
![国学经典100句必背](https://img.taocdn.com/s3/m/a3da1f69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bd.png)
国学经典100句必背优化格式:国学经典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一百句具有代表性的国学经典名句,供您参考和背诵:1. 君子之道,暗而不明,视之不见,听之不闻,饱食终日,行不怠焉。
——《论语》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3.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4.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论语》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6.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道德经》7.无为而无不为。
——《道德经》8.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道德经》9. 躬行节俭,以养德性。
——《大学》10.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大学》11.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于所学,又智,矢不能穷也。
——《大学》12.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大学》13.人之相欺也,常无他故,惟以其所欲之事欺之耳。
——《中庸》14.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中庸》15.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中庸》16. 心正则身修,道修则福生。
——《论衡》17. 虚心以待人,笃信以纳事。
——《论衡》18. 行己有恒,则无不利。
——《论衡》19. 不事邪门,则无危患。
——《论衡》20. 君子之学也,至于百家而不求我者,已矣夫!——《文子·报任安书序》21. 吾道一以贯之,不谓先王而后周、先秦而后法。
——《韩非子·劝学》22. 安能以蠡测海者,吾其旋涡也哉!——《韩非子·说林》23.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有之,以德行之,折简垂拱而天下治。
——《韩非子·五蠹》24.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取譬焉,犹言江河练与泥沙也。
——《管子·牧民》25. 取民以养国,不取国以养民。
——《管子·牧民》26.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管子·权修》27. 小不忍则乱大谋。
经典国学语录100句
![经典国学语录100句](https://img.taocdn.com/s3/m/1d885f53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5e.png)
经典国学语录100句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周易》2.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周易》3.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5.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中庸》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篇》7.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
——《中庸》8.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中庸》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11.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12.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1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1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15.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16.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17.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尚书·伊训》18.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19.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20.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2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22.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23.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24.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孟子》2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2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27.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28.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孟子》29.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道德经》30.不慕往,不闵来,无邑怜之心,当时则动,物至而应,事起而辨。
——《道德经》31.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32.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增广贤文》33.日间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100句国学经典名句大全!建议收藏
![100句国学经典名句大全!建议收藏](https://img.taocdn.com/s3/m/41bb330b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34.png)
100句国学经典名句大全!建议收藏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易经·系辞上》5、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系辞上》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9、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10、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11、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1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1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傅玄14、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唐·王勃15、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16、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1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18、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1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易经》20、君子忧道不忧贫。
——论语2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22、百学须先立志。
――朱熹2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24、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2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2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27、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郑板桥·竹石》28、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国学经典100句
![国学经典100句](https://img.taocdn.com/s3/m/fcb59dc1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b6.png)
国学经典100句1. 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2. 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3.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孔子家语·六本》4.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礼记》5. 巧言乱德。
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6.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史记报任少卿书》7. 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清《增广贤文》8.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9. 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10.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11.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淮南子说林训》12.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13.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14.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15.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16.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17.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18.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19.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朱熹观书有感》20.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21.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22.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23.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24.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诗经.小雅)25.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小雅)26.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27.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太子少傅箴》28. 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
——《老子》29.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30.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31.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32.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国学的经典语录100句
![国学的经典语录100句](https://img.taocdn.com/s3/m/99ecde2a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ae.png)
国学的经典语录100句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它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
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国学语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国学的经典语录100句1.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晋.陆机.文赋)2.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南朝.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3.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4.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5.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6.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宋之问.渡汉江)7.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8.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唐.刘禹锡.竹枝)9.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唐.刘禹锡.浪淘沙)10.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唐.刘禹锡.望洞庭)1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唐.刘禹锡.陋室铭)12.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宋.徐元杰.湖上)13.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14.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王之涣.凉州词)15.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16.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17.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18.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唐.李白.将进酒)19.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唐.李白.望天门山)20.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汉书.东方朔传)21.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22.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100句国学智慧经典语句
![100句国学智慧经典语句](https://img.taocdn.com/s3/m/7b070795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51.png)
100句国学智慧经典语句1.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3.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4. 君子成人之美,不愉于言色。
5.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 君子不器。
7.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8.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9.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10. 君子之道,独行而不远。
11.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2.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3.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4.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15.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6. 君子之爱人也广,众人之爱己也密。
17.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8. 君子喻于义而不喻于利。
19.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20.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1.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2.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3.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4.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5.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6.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7.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8.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9.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0.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1.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2.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3.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4.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5.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6.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7.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8.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9.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40.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41.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42.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44.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45.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46.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国学经典100句
![国学经典100句](https://img.taocdn.com/s3/m/dd9b1846964bcf84b8d57b30.png)
国学经典100句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子贡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3.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4.君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5.吾尝终日不食,终日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
8.不因果报方修德,岂为功名始读书。
9.鱼离水则鳞枯,心离书则神索。
10.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
11.立足定须成白璧,读书何止到青山。
12.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
13.读书有四个字最要紧,曰阙疑好问;做人有四个字最要紧,曰务实耐久。
14.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
15.处草野之日,不可将此身看得小,居廊庙之日,不可将此身看得大。
16.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17.自责之外,无胜人之术;自强之外,无上人之术。
18.语言间尽可积德,妻子间亦是修身。
19.勿施小惠伤大体,毋借公道遂私情。
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20.品诣常看胜如我者,则愧耻自增;享用常看不如我者,则怨尤自泯。
21.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
22.居安虑危,处治思乱。
23.怒宜实力消融,过要细心检点。
24.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
25.直不犯祸,和不害义。
26.道生于安静,德生于卑退,福生于清俭,命生于和畅。
27.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28.处人不可任己意,要悉人之情;处理不可任己见,要悉事之理。
29.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
30.何以息谤?曰无辩。
何以止怨?曰不争。
31.能容小人,是大人;能培薄德,是厚德。
32.宽厚者,毋使人有所恃;精明者,不使人无所容。
33.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3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35.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3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7.事父母,能竭其力;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国学经典100条
![国学经典100条](https://img.taocdn.com/s3/m/2045c6b5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ff.png)
国学经典100条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 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处不求舒适,勤勉做事而说话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3、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最为重要。
”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论语》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自己不了解别【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我,人。
”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
”《论语》语》【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6、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普遍地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君子普遍地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小人小人相互勾结而不能普遍地团结人。
”7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论语》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论语》 【译文】孔子说:“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
”9、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论语》【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啊:有了过错,人人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国学经典教育语录100句(附释文)教子智慧、父母必读
![国学经典教育语录100句(附释文)教子智慧、父母必读](https://img.taocdn.com/s3/m/d5386c10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c4.png)
国学经典教育语录100句(附释文)教子智慧、父母必读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摘孔子《大学》(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摘孔子《大学》(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摘孔子《大学》(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摘孔子《大学》(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5、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
——摘孔子《大学》(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6、《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摘孔子《大学》(《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7、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摘孔子《中庸》(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
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8、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摘孔子《中庸》(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
——摘孔子《中庸》(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10、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摘孔子《中庸》(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1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摘孔子《中庸》(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12、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国学精粹100句
![国学精粹100句](https://img.taocdn.com/s3/m/f626305a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05.png)
国学精粹100句国学精粹100句一、立志弘毅1、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卷十九《耿弇列传》2、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集》卷一《诚外生书》3、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
——《张载集经学理窟义理》4、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需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集》卷一《诫子书》5、无志则不能学,不学则不知道。
故所以致道者在乎学,所以为学者在乎志。
——《陆九渊集》卷二十一《论语说》6、诚以学不立志,如植木无根,生意将无从发端矣。
自古及今有志而无成者则有之,未有无志而能有成者也。
——《王阳明全集》卷二十七《寄张世文》7、诸生为学,必先立志。
如作室者,先固其基址乃可。
志者,志於道也。
立之是敬。
匹夫不可夺志,不可夺乃是志,若其可夺,岂可谓之志?自始至终,皆是此一字。
——湛若水《湛甘泉先生集》卷六《大科训规大科书堂训》8、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9、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论语述而》10、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
——《庄子知北游》8、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
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
只如而今,贪利禄而不贪道义,要作贵人而不要作好人,皆是志不立之病。
——《朱子文集大全》卷七十四《沧州精舍又喻学者》二、勤勉好学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子张》3、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於蓝而青於蓝;冰,水为之而寒於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4、故教也者,义之大者也;学也者,知之盛者也。
国学经典语录100句
![国学经典语录100句](https://img.taocdn.com/s3/m/418d955d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54.png)
国学经典语录100句1、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道德经》2、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史记》3、不知其人,则不为其友。
《史记》4、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诗经》5、智者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载物。
《论语》6、灵雨既零,命彼倌人。
星言夙驾,说于桑田。
《诗经》7、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易经》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道德经》9、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经》10、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诗经》11、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楚辞》12、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
《史记》13、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易经》14、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易经》1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论语》16、能受国之诟,是为社稷主。
《道德经》17、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诗经》18、见人不正,虽贵不敬也;见人有污,虽尊不下也。
《史记》19、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道德经》2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21、魂茕茕兮不遑寐,目眽眽兮寤终朝。
《楚辞》22、泽无水,困。
君子以致命遂志。
《易经》23、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诗经》2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25、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史记》26、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道德经》27、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28、欲上民,必以言下之。
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道德经》29、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3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31、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
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
博者不知。
《道德经》32、女曰鸡鸣,士曰昧旦。
经典国学100句
![经典国学100句](https://img.taocdn.com/s3/m/dabd9989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f3.png)
经典国学100句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2.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味例如兰。
——《周易》3.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4.哀哀父母,后生我劬(qú)劳。
——《诗经》5.天作孽,岂可违;自作孽,不容活。
——《尚书》6.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尚书》7.非知之艰,行及之惟旬日。
——《尚书》8.宽而栗,弓之侧,愿意而孝,乱而敬,骚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纳,强而义。
——《尚书》9.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1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晓得。
——《礼记·学记》11.见利不亏其义,见到死去不更其死守。
——《礼记·儒行》12.恶言不自身利益口,忿言不坦谢身。
——《礼记·祭义》13.见善如不及,见到疏于例如探汤。
——《论语》1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离恨矣。
——《论语》1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人。
小人反就是。
——《论语》16.见贤思齐矣,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18.当仁,不想于师。
——《论语》1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20.人不知而不皈,不亦君子乎?——《论语》21.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22.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23.三人行,必有我师矣,独以其善者而从之,其疏于者而改为之。
——《论语》24.君子谋诸己,小人谋诸人。
——《论语》25.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26.不加害,不贰过。
——《论语》27.大不忍心,则乱小求。
——《论语》28.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29.过而不改为,就是曰过矣。
——《论语》30.三思而后行。
——《论语》31.仰不愧为于天,翻飞不怍于人。
——《孟子》32.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3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34.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3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国学经典语录100
![国学经典语录100](https://img.taocdn.com/s3/m/0fa2c294050876323112126a.png)
国学经典语录100导读:本文是关于国学经典语录100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4、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5、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6、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
7、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1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1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4、满招损,谦受益。
15、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6、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17、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18、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19、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20、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
21、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22、尽信书,不如无书。
23、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24、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2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6、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2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9、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3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1、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3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33、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34、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35、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36、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37、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8、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3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40、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41、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42、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4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经典语录100条甲思想类《论语》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我每天多次地进行自我反省:为别人办事竭尽全力了吗?和朋友交往免诚实守信吗?老师传授知识,是否用心认真地复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知道的就承认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三人一路同行,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们好的地方向他们学习,不好的地方自己如果有就要改正。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三十岁开始自立,四十岁面对一切事情都能明白其中之理而不被迷惑,五十岁了解宇宙自然之理,六十岁时对别人所说的话能分清是非,七十岁便能随心所欲、随意而为,但一切行为都不会超越规矩准则的。
《孟子》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译文:同情心就是施行仁的开始;羞耻心就是施行义的开始;辞让心就是施行礼的开始;是非心就是智的开始。
仁、义、礼、智是四个初始,就像我本来就所具有的,人有这四种开端,就像他有四肢一样。
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译文: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就感到高兴。
《周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译文:天道刚健,君子以天为法,故而自强不息。
地的品格是坤,君子见坤卦就要消法大地的包容,厚德载物。
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礼记》知为人子,然后可以为人父;知为人臣,然后可以为人君;知事人,然后能使人。
译文:能知道做一个好儿子,然后才能做一个好父亲;知道做一个好臣下,然后才能做一个好的君主;明白如何为人做事,然后才能使唤他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道德经》又名《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春秋时期李耳所著。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
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
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
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墨子》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即此言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
我有利,客无利,则客不存;我利大,客利小,则客不久;客有利,我无利,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客我利相当,则客久存,我则久利!然双赢!《庄子》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大宗师》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秋水》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齐物论》《荀子》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劝学》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修身》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荀子》《韩非子》法者,天下之公器也。
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快,苦则求乐,辱则求荣,生则计利,死则虑名。
龙之逆鳞,触之必死。
——《说难》《淮南子》知命者不怨天,知己者不怨人。
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
非澹泊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众,非平正无以制断。
《抱朴子》山林之中非有道也,而为道者必入山林。
病困乃重良医,世乱而贵忠贞。
食不过绝,欲不过多,冬不极温,夏不极凉。
《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又名《吕览》。
尺之木必有节目,寸之玉必有瑕疵,私视使目盲,私听使耳聋,私虑使心狂。
善学者,借人之长以补其短。
《传习录》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未有知而不行者。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乙历史类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
译文:没有经过验证的话不轻信,没有征询过众人意见的谋略不轻用。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
其记录范围为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年)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
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塞水不自其源,必复流;灭祸不自其基,必复乱。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有以无难以失守,有以多难而兴邦。
《战国策》分为12策,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周有砥厄,宋有结绿,梁有悬黎,楚有和璞。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
华、夏一也。
良禽择木而栖《资治通鉴》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溪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统的史书,故又称“正史”;内容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一直到《明史》,共24部。
良将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毁节以求生。
——《三国志》耕则问田奴,绢则问织婢。
——《魏书》卿本佳人,奈何从贼?——《北史》丙文学类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咺兮。
《楚辞》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声律启蒙》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乐府诗集》百川到东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上邪》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卓文君《说文解字》教育: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思”者,上为“田”,下为“心”,“心之田”;“想”者,上为“相”,下为“心”,“心之相”。
思想如何,你对事物的判断就如何。
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谓“境由心造,相由心生”。
《世说新语》人无癖不可以与交,以其无深情也。
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
翩若浮云,矫若惊龙。
《文心雕龙》昭昭若日月之明,离离如星辰之行。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体有六义∶一则情深而不诡,二则风清而不杂,三则事信而不诞,四则义贞而不回,五则体约而不芜,六则文丽而不淫。
丁其他类《孙子兵法》求上者得中,求中者得下,求下者必败。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梦溪笔谈》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所(1031—1095)撰,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
唯雌黄一漫则灭,仍久而不脱。
古人谓之铅黄,盖用之有素矣。
土人以雉尾裛(yì)之,乃采入缶(fǒu)中,颇似淳漆,燃之如麻。
于金明池北凿大澳可容龙船,其下置柱,以大木梁其上。
《千字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