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课题申报立项:5931-基于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幼小衔接实践研究
学前教育课题申报书:幼稚园小学衔接视角下园校互动实践研究
学前教育课题申报书:幼稚园小学衔接视角下园校互动实践研究
申报人信息
姓名:XXX
学位/职称:XXX
联系方式:XXX
课题背景
随着幼儿园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的托管功能,小学也越来越引起家长们的关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衔接成为了教育界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而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衔接不仅仅是一种单向的衔接关系,更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衔接,从而促进幼儿园和小学的互动实践,提高学前教育的整体水平。
研究目的
1. 探究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衔接所面对的共性问题,并提出解
决方案。
2. 探究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衔接应该考虑哪些方面,并针对幼
儿园和小学特定情况提出具体策略。
3. 分析幼儿园和小学之间互动的情况,并提出加强互动的建议。
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衔接
研究现状。
2. 问卷调查法:针对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师和家长,开展问卷调查,探究衔接存在的问题和改善方案。
3. 实地观察法:对幼儿园和小学开展实地观察,了解幼儿园和
小学衔接现状和互动情况。
研究成果
1. 提出幼儿园和小学衔接的解决方案,包括共性问题的解决方案和特定情况下的策略。
2. 提出加强幼儿园和小学互动的建议,促进幼儿园和小学衔接的互动性。
3. 发表学术论文,推广研究成果,促进学前教育的整体提升。
《幼小衔接机制与方法的实践研究》课题申请
《幼小衔接机制与方法的实践研究》课题申请
我园是一所县城公立园。
以《纲要》为引领、《指南》为导航、《规程》为准绳,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
但家长文化素质参参不齐,他们望子成龙心切,希望孩子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将“幼小衔接”理解为只是知识方面的掌握和“遵守纪律”的衔接,要求教孩子学习拼音、算术写字等部分小学一年级的知识等有悖于幼儿阶段身心发展规律;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一个重要转折,角色变了、要求变了、家长们的期望也变了,儿童会出现很多的不适应。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会给孩子的身心两方面带来许多的不适应,还会使儿童感到陌生和恐惧,从而会影响学习的积极性。
本课题研究我们有以下设想:
1、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培训等方式,让家长明白科学的幼小衔接方法。
2、组织孩子参观小学,了解哥哥姐姐们的小学生活,激发孩子想做小学生的愿望。
如: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带他们走进小学生的课堂,参观小学生的学习等。
让幼儿在喜欢憧憬小学生活的同时进一步熟悉小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消除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陌生和恐惧感,激发幼儿入学的愿望。
3、让孩子形成时间观念,在入学前进行一些针对性的训练,知道做事和学习都要讲效率。
4、自律是形成良好习惯的开端,让孩子树立规范意识。
遵守一些日常行为规范,初步学习一些简单的生活安排,以及与老师、同学、周围的人友好相处等等。
5、让孩子学会独立,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使孩子学会做事善始善终。
1。
幼小衔接实施方案课题研究
幼小衔接实施方案课题研究幼小衔接教育是指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教育衔接,是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部分,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幼小衔接的实施方案课题研究,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园和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进行的研究。
首先,幼小衔接实施方案的研究需要充分考虑幼儿园和小学的教育教学特点。
幼儿园注重的是幼儿的身心发展,强调通过游戏、活动等方式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而小学则更加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方法的培养。
因此,幼小衔接实施方案需要在充分考虑这些特点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教育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以更好地适应幼儿园和小学的不同需求。
其次,幼小衔接实施方案的研究需要注重家庭和学校的合作。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对孩子的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幼小衔接实施方案需要充分考虑家庭对孩子教育的影响,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只有家庭和学校的紧密合作,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园和小学教育教学的衔接。
再次,幼小衔接实施方案的研究需要注重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体,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幼小衔接的实施效果。
因此,幼小衔接实施方案需要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和教育教学方法的指导,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幼儿园和小学教育教学的需求。
最后,幼小衔接实施方案的研究需要注重评估和反馈。
实施方案的效果需要通过评估和反馈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只有不断地对实施方案进行评估和反馈,才能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幼小衔接的工作,以更好地促进幼儿园和小学教育教学的衔接。
综上所述,幼小衔接实施方案的研究需要充分考虑幼儿园和小学的教育教学特点,注重家庭和学校的合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注重评估和反馈。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园和小学教育教学的衔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基于幼小衔接的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研究——以X小学附属幼儿园为例
基于幼小衔接的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研究——以X小学附属幼儿园为例基于幼小衔接的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研究——以X小学附属幼儿园为例一、引言幼儿园是幼儿教育的重要阶段,也是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基础。
幼儿在幼儿园阶段接受的教育将对其未来的学习产生深远影响。
基于幼小衔接的研究在近年来备受关注,其目的是为了使幼儿在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过渡阶段能够更好地适应学习环境,提高学习品质。
本文将以X小学附属幼儿园为例,探讨幼儿园如何通过幼小衔接来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
二、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1.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幼儿园阶段,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其学习品质的首要任务。
教师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在幼儿园中设置绘画、手工、音乐等各种学习角,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学习,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培养幼儿的学习方法幼儿在幼儿园阶段需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为进入小学做好准备。
幼儿园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记忆、联想等学习方法。
例如,在绘本阅读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图文并茂的绘本,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方法。
3.发展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之一,也是学习品质培养的重要内容。
幼儿园应该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
在活动中,教师可以给予幼儿一定的选择权,鼓励他们自主进行学习。
例如,在游戏中可以让幼儿自由选择游戏的方式和伙伴,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基于幼小衔接的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研究1.理解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幼儿与小学之间存在诸多差异,例如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等。
幼儿园应该加强对小学教育的了解,明确幼儿需要具备什么样的学习品质才能适应小学的学习环境。
2.建立幼小衔接的桥梁为了提高幼儿的学习品质,幼儿园需要建立与小学的衔接桥梁。
幼儿园可以与小学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小学对幼儿的要求,制定适合幼儿的学习目标和教学计划。
幼儿园幼小衔接教育实践研究
幼儿园幼小衔接教育实践研究一、前言幼儿园教育是儿童教育的重要环节,其使命是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和智力开发,培养其生命自理能力和情感陶冶。
然而,幼儿园只是儿童教育的开始,其在孩子的教育生涯中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
因此,如何进行幼小衔接教育成为了幼儿园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进行幼小衔接教育实践研究,以期为教育实践提供参考。
二、幼小衔接教育的定义与重要性幼小衔接教育,指的是小学和幼儿园之间的教育衔接环节。
其最主要的目标就是要使幼儿得到有计划的智力和能力的培养,逐步适应小学生活和学习环境,养成能够独立生活和学习的能力。
儿童在0-6岁这个阶段很容易被外界影响,接受信息能力、认知能力和记忆能力可以说是处于发育的最佳时期,如果没有经过科学的幼小衔接教育,这些能力都有可能会退化、流失。
此外,没有幼小衔接教育的孩子,由于环境的差异,极易出现小学入学后失望、迷茫、不适应的现象,同时也容易呈现出学习兴趣、主动性、创新性等各方面的下降。
因此,幼小衔接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三、幼小衔接教育的目标1.认知能力:幼儿园的教育重点是引导幼儿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初步认识世界。
入学小学后,学习的重点则是学科知识的掌握,特别是语文和数学。
幼小衔接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帮助幼儿逐渐从生活中认识事物,逐渐转变为学科知识的掌握。
2.运动能力:幼儿时期被寄予厚望的运动能力,由于小学阶段的学习会占用大量时间,很容易会被忽略。
因此,在幼小衔接教育环节中也需要重视运动的培养。
3.社交能力:幼儿在幼儿园大可自由自在的玩耍,也尚未受到各种制约。
到了小学,很多事情都需要跟人交流和沟通。
因此,在幼小衔接教育中,帮助幼儿培养交流和沟通的能力也是必要的。
四、幼小衔接教育实践研究1. 教育方案的制定制定幼小衔接教育方案,是幼小衔接教育研究的首要步骤。
教育方案不仅要考虑到幼儿园培养幼儿的要素,也需要结合小学课程特点,制定出可行的培养方案。
其中,包括了幼儿园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制定,也需要考虑到幼儿园和小学的教育因素的特点和差异性。
学前教育课题申报书:幼小衔接视角下园校互动实践研究
学前教育课题申报书:幼小衔接视角下园校互动实践研究是指幼儿园和小学两个相邻教育阶段之间的连接,包括研究时间、教学方式、生活作息、人际关系、教师评价等方面的重大变化。
2.园校互动是指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交流沟通、相互配合、共同合作,以促进幼小衔接的顺利进行。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国内外幼小衔接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但园校互动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较少。
国内研究主要关注幼小衔接的影响因素、衔接方式和策略等方面,较少关注园校互动的实践研究。
国外研究则更多关注园校互动的实践研究,探讨如何加强园校互动、促进幼小衔接的顺利进行。
但是,国内外研究都存在着研究视角狭窄、研究方法单一、研究结论不够严谨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四)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本研究旨在探索幼小衔接中园校互动的实践研究,具有以下意义和价值:1.对于促进幼小衔接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2.可以为幼小衔接中园校互动的实践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参考。
3.可以促进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交流沟通,加强相邻学段教师的交流互动,实现学段无缝对接。
4.可以为家长提供科学的教养方式,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课题研究思路与方法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深入探讨幼小衔接中园校互动的实践研究。
具体思路如下:1.调研幼小衔接中园校互动的现状和问题,并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因素。
2.制定幼小衔接中园校互动的实践策略,并进行实验性实践。
3.对实践效果进行评价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预期研究成果本研究预期取得以下成果:1.深入探讨幼小衔接中园校互动的实践研究,为幼小衔接的顺利进行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参考。
2.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幼小衔接中园校互动实践策略,为园校互动提供实践参考。
3.总结出幼小衔接中园校互动实践的有效经验,为幼小衔接中园校互动的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教育到小学教育的过渡阶段。
不同的研究者对幼小衔接的定义存在差异,但共同点在于实现幼儿在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平稳过渡,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教育。
幼小衔接课题研究申请书
幼小衔接课题研究申请书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教育过渡,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
幼小衔接的质量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效果和发展潜能的发挥。
然而,当前幼小衔接存在一些问题,如教育内容的不连贯性、教育方式的不适应性等,这些问题给幼儿园毕业生和小学新生的学习和适应带来了困难。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幼小衔接的改进方法,提高幼儿园毕业生和小学新生的学习和适应能力,为他们的学习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研究目标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改进幼小衔接的教育内容和方式,促进幼儿园毕业生和小学新生的学习和适应能力提升。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幼小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2.设计和开发适合幼小衔接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3.评估改进方法的有效性和实施效果;4.提出幼小衔接的改进策略和建议。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3.1 幼小衔接问题分析通过对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进行调研和分析,深入了解现有教育体制和方法对幼儿园毕业生和小学新生的影响,为后续改进方法的设计提供依据。
3.2 教育内容改进基于幼小衔接问题分析的结果,设计和开发符合幼儿园毕业生和小学新生学习需求的教育内容。
通过适当调整教育内容的难度和深度,提高教育的连贯性和衔接度,使幼儿园毕业生能够顺利过渡到小学学习。
3.3 教学方法改进针对幼小衔接中存在的教学方式不适应的问题,研究和开发适合幼小衔接的教学方法。
通过引入活动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幼儿园毕业生和小学新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4 方法评估和改进策略针对改进方法的有效性和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分析。
根据评估结果,不断优化和改进幼小衔接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
同时,提出可行的改进策略和建议,为幼小衔接的实践提供指导和支持。
四、研究计划与进度安排本研究计划按照以下的时间安排进行:•第一阶段(1个月):幼小衔接问题调研和分析;•第二阶段(2个月):教育内容改进设计和开发;•第三阶段(2个月):教学方法改进设计和开发;•第四阶段(1个月):方法评估和改进策略提出。
幼小衔接实施方案课题研究
幼小衔接实施方案课题研究幼小衔接教育是指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之间的衔接,是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幼小衔接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因此,制定一套科学的幼小衔接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幼小衔接实施方案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如何更好地促进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衔接,提出一些可行的方案和建议。
首先,我们需要充分了解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特点和要求。
学前教育侧重于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和兴趣爱好,注重通过游戏和活动来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
而小学教育则更加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学科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因此,幼小衔接实施方案需要充分考虑到这两个阶段的不同特点,以及孩子在这两个阶段的成长需求。
其次,我们需要建立起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之间的沟通机制。
学前教育机构和小学教育机构应该建立起定期的交流和合作机制,共同探讨幼小衔接的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
可以通过举办教师培训、家长沟通会等方式,加强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之间的联系,使孩子在两个阶段之间能够顺利过渡。
另外,我们还需要注重幼小衔接实施方案的综合性和系统性。
幼小衔接不仅仅是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之间的问题,还涉及到教育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
因此,幼小衔接实施方案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制定一套科学的、全面的方案,以确保孩子在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之间的平稳过渡。
最后,我们需要注重实施方案的质量评估和反馈机制。
制定好幼小衔接实施方案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
可以通过开展问卷调查、组织专家评审等方式,对实施方案的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以确保幼小衔接实施方案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综上所述,幼小衔接实施方案的研究和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建立起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之间的沟通机制,注重方案的综合性和系统性,以及建立质量评估和反馈机制。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促进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衔接,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幼小衔接阶段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策略研究
幼小衔接阶段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策略研究目录一、内容概览 (2)(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3)(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4)(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5)二、理论基础 (6)(一)学习品质的定义与结构 (7)(二)学习品质的理论基础 (8)(三)幼小衔接阶段学习品质的重要性 (9)三、幼小衔接阶段幼儿学习品质的现状分析 (10)(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1)(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2)(三)存在问题及原因探讨 (13)四、幼小衔接阶段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策略 (14)(一)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 (15)(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7)(三)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19)(四)发展幼儿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20)(五)加强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21)(六)注重幼儿的反思与总结能力 (22)五、案例分析与实践应用 (23)(一)成功案例介绍 (25)(二)失败案例分析 (26)(三)实践应用与效果评估 (27)六、结论与建议 (29)(一)研究结论总结 (30)(二)对幼儿园和小学教育的建议 (31)(三)对家长的建议 (32)(四)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34)一、内容概览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幼儿教育逐渐从单纯的知识灌输转向对学习品质的培养。
特别是在幼小衔接阶段,幼儿学习品质的养成对于其未来的终身学习和个人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在这一关键时期,如何通过有效的策略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为他们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研究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综述、实地观察和案例分析等多种手段,全面剖析了幼小衔接阶段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现状与挑战。
家庭、幼儿园和社会三方面的因素共同影响着幼儿学习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本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培养策略,包括转变教育观念、优化教育环境、强化教师培训以及构建家园社合作机制等,以期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本研究还关注了不同文化背景和教育理念下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差异性,为促进全球幼儿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基于幼小衔接的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研究以小学附属幼儿园为例
基于幼小衔接的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研究以小学附属幼儿园为例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幼小衔接阶段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问题,以小学附属幼儿园为例进行深入分析。
幼小衔接是幼儿教育的重要阶段,关系到幼儿能否顺利适应小学学习环境,对其后续学习和个人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出发,首先阐述幼小衔接阶段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重要性,其次分析当前小学附属幼儿园在幼儿学习品质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针对性的培养策略和建议。
通过本研究,期望能够为小学附属幼儿园的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幼儿学习品质的全面发展,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二、文献综述近年来,幼小衔接问题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幼儿学习品质作为影响幼小衔接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更是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发现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幼小衔接的内涵与意义,学者们普遍认为幼小衔接是幼儿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重要阶段,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学习适应和社会适应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一阶段,幼儿需要逐渐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学习任务和社交关系,而学习品质的培养则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这些变化。
关于幼儿学习品质的内涵与构成,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定义和分类。
一般来说,幼儿学习品质包括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兴趣等多个方面。
这些品质的培养对于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动力和促进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再次,关于幼小衔接阶段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策略与方法,学者们提出了多种建议。
例如,通过游戏化教学、情境创设、合作学习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规则意识的培养、时间管理的训练等方式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家园共育、社区资源的利用等方式为幼儿创造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
关于小学附属幼儿园在幼小衔接中的角色与作用,学者们普遍认为小学附属幼儿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方面,小学附属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衔接更加紧密,能够更好地了解小学的教学需求和学习环境;另一方面,小学附属幼儿园能够更好地利用小学的资源,为幼儿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
幼小衔接课题研究纪实
幼小衔接课题研究纪实幼小衔接是教育领域中一个重要的议题,涉及到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
以下是一份关于幼小衔接的课题研究纪实,希望对你的研究有所启发。
课题名称:幼小衔接的有效策略研究研究背景:过去的研究表明,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衔接环节是学生学业和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期。
然而,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科知识的不连贯、教育理念的差异等,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成绩。
研究目的:通过深入研究,探讨如何构建有效的幼小衔接策略,促进学生平滑过渡,保障他们在小学的学业和心理发展。
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了解幼小衔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实地调研:深入了解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包括学科设置、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
3.访谈和问卷调查:与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教师、家长、学生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收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4.案例分析:选择若干学校作为案例,分析其成功的幼小衔接经验,并总结可借鉴的经验。
研究内容:1.学科知识衔接:分析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中各学科的教学内容,找出不同年龄段的学科知识之间的衔接点。
2.教育理念统一:探讨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教育理念,提出统一的教育理念,以促进教育体制的衔接。
3.教师培训:提出针对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教师的培训方案,提高他们的幼小衔接意识和能力。
4.家庭参与:强调家长在幼小衔接过程中的重要性,提出家校合作的策略,使家庭和学校形成紧密合作的教育共同体。
研究成果:1.通过研究,提出了一套符合幼小衔接需求的教育改革方案。
2.发表研究论文,分享研究过程和成果,为同行提供参考。
3.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与学校和教育机构合作,推动幼小衔接工作的实施。
结论:通过研究,我们深刻认识到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策略。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顺利过渡,还能促进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共同发展。
在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推动研究成果的落地,为提升我国幼小衔接质量贡献力量。
这只是一个研究纪实的简要示例,具体内容和深度会根据你的研究兴趣和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
幼小衔接课题申请书研究
课题名称:基于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幼小衔接实践研究申请人:[申请人姓名]单位:[申请人所在单位]申请日期:[申请日期]一、课题背景与意义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小衔接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幼小衔接不仅关系到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也关系到小学教育的质量和教育公平。
本研究旨在探索基于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幼小衔接实践,以期为幼儿园和小学提供科学、有效的衔接策略,促进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
二、课题研究内容1. 幼儿学习品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通过对幼儿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调查,了解幼儿学习品质的现状,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2. 幼小衔接的关键问题研究:分析幼儿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适应困难、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等,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
3. 基于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幼小衔接实践策略:结合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目标,制定幼小衔接的实践策略,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家园合作等方面。
4. 实践效果评估: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实践效果进行评估,为幼小衔接工作的改进提供依据。
三、课题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幼小衔接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2.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幼儿学习品质的现状和幼小衔接的关键问题。
3. 实践研究法:结合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目标,设计幼小衔接的实践策略,并在幼儿园和小学进行实践。
4. 行动研究法: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反思、改进,以提升幼小衔接工作的实效性。
四、预期研究成果1. 形成一套基于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幼小衔接实践策略。
2. 提高幼儿学习品质,促进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
3. 为幼儿园和小学提供科学、有效的幼小衔接指导。
五、课题研究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1-3个月):文献综述、现状调查、问题分析。
2. 第二阶段(4-6个月):实践策略设计、实践实施。
3. 第三阶段(7-9个月):实践效果评估、总结与反思。
幼小科学衔接的实践与研究
幼小科学衔接的实践与研究摘要: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幼儿园和小学相互衔接的桥梁。
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但是二者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在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幼儿入学准备阶段,如果忽视幼儿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势必会对幼儿发展造成影响。
因此,教师需要科学地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帮助幼儿顺利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
关键词:幼小衔接;教育阶段;科学衔接引言幼儿园和小学作为儿童教育的两个重要阶段,他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而且,在儿童整个的发展过程中,它们又是相互影响的。
这一发展过程在每个儿童身上都会留下印记,并且会影响他们以后的发展。
小学和幼儿园是两个不同的教育环境,它们在性质、特点和教育内容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儿童又都需要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
这两种环境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儿童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建立一条桥梁。
但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教师都只注重教育环境方面的差异,而忽视了两种环境之间存在着的共性。
一、幼小衔接教育理念从幼儿园到小学,学习环境、生活环境以及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幼儿在心理上会产生变化。
教师要给幼儿传递积极正面的信息,让幼儿有一个心理适应过程。
教师要在幼儿入学前和幼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可以让他们更快地适应学校生活。
其次,教师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孩子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进而感受到家长对自己的信任和期望,在师生关系中找到归属感,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
最后,教师要对幼儿进行幼小衔接的心理引导和教育。
让孩子能够真正认识到自己是一名小学生而不是一名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可以从心理上帮助孩子正视自己与小学生活之间的差距。
幼儿园课程设置存在一定差异。
幼儿园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的活动场所,注重培养幼儿健康、快乐、活泼开朗、积极主动、兴趣广泛等个性品质和能力发展。
但是小学教育阶段具有特殊性,主要以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知识为主,课程内容较为枯燥,学习目标比较单一和具体。
幼小衔接课题研究申请书
一、课题名称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小衔接教育实践研究二、课题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衔接问题日益凸显。
幼小衔接不仅是幼儿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幼小衔接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因此,开展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小衔接教育实践研究,对于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课题研究目的1. 深入了解幼儿在幼小衔接过程中的需求和特点,为幼儿园和小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2. 探索有效的幼小衔接教育模式,促进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
3. 提高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推动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协同发展。
四、课题研究内容1. 幼儿在幼小衔接过程中的心理特点、行为习惯、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研究。
2. 幼儿园与小学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的衔接策略研究。
3. 家园校合作在幼小衔接中的实践研究,探讨如何充分发挥家庭、幼儿园、小学三方面的作用。
4. 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小衔接教育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五、课题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收集国内外有关幼小衔接教育的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幼儿、教师、家长在幼小衔接过程中的需求和问题。
3. 案例研究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幼儿园和小学,进行深入案例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4. 实验研究法:在实验班和对照班之间进行对比研究,验证幼小衔接教育模式的有效性。
六、课题研究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1-3个月):进行文献综述,明确研究目标和内容,制定研究方案。
2. 第二阶段(4-6个月):开展问卷调查、访谈等活动,收集相关数据。
3. 第三阶段(7-9个月):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撰写研究报告。
4. 第四阶段(10-12个月):进行课题成果推广,总结经验,完善幼小衔接教育实践。
七、预期成果1. 形成一套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小衔接教育实践模式。
幼儿园幼小衔接的实践研究
幼儿园幼小衔接的实践研究一、研究缘由《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
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与素质教育的开展,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家庭(家长)共同关注的话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以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如何通过有效的家园合作,共同帮助学前儿童完成好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的转折,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是我们今天共同的目标。
幼小衔接教育,光靠幼儿园是难以实现的,必须实行家园联系,采取家园共育的措施。
即幼儿园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经常性的双向沟通,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幼儿发展,家长的作用尤其不能忽视了。
《纲要》中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
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幼小衔接,改变家长的观念,提高家长的科学育儿水平,在教育上达成共识,形成教育合力,从而提高有效衔接的实效性是值得我们研究的。
对这个幼小衔接的问题,早在以前也有很多人研究过,也取得了许多成果,如“幼小衔接”课程为特色的园本课程,幼小衔接中幼儿社会性适应能力培养的研究等。
而如何指导家长开展幼小衔接的研究还非常欠缺。
本课题的研究将有效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通过课题研究,旨在探索如何指导家长开展幼小衔接的途径、方法、内容,促使家长参与到整个活动中,与教师、幼儿共成长。
此外,我园是上海市一级一类幼儿园,是区二期课改试点园,本课题的研究,相信其成果能很好的在一定范围内得以辐射。
二、研究过程研究目标:通过收集相关情报资料,立足本园,调查家长开展幼小衔接的现状,针对一系列问题,探索指导家长开展幼小衔接的途径、内容、方法。
研究内容:(1)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以及“幼小衔接”工作的重点(2)家长开展幼小衔接的现状调查。
幼儿园幼小衔接教学实践探索报告
幼儿园幼小衔接教学实践探索报告一、引言幼儿园教育作为孩子成长发展的起点,其教学工作对孩子今后学习的发展至关重要。
而幼小衔接教学,则是为了让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顺利完成学习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围绕幼儿园幼小衔接教学实践进行深入探索和讨论。
二、幼儿园幼小衔接教学的意义幼儿园幼小衔接教学是指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之间的衔接,旨在让幼儿在顺利过渡到小学后,能够更好地适应学习环境,完成学习任务。
这一阶段的教学工作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需要重视和研究。
三、幼儿园幼小衔接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1. 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差异2. 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的认知和行为发展特点3. 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幼儿学习的影响4. 学校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对幼小衔接教学的支持四、幼儿园幼小衔接教学的实践探索1. 建立联合协作机制,加强教师交流合作2. 制定幼小衔接教学计划,注重对学习方法和学科知识的培养3. 开展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幼儿学习和发展4. 创新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教学效果5. 定期开展幼小衔接教学评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五、对幼儿园幼小衔接教学的个人理解和观点对于幼儿园幼小衔接教学,我认为需要注重在保障幼儿身心健康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学校和家庭需要共同合作,为幼儿的顺利过渡提供支持和指导。
六、总结与回顾在幼儿园幼小衔接教学实践探索中,我们要重视孩子的个体差异,注重感受教学的效果,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式。
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在幼小衔接过程中稳步前行,实现全面发展。
七、结语幼儿园幼小衔接教学实践探索,是当前幼儿教育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推动优质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的未来学习之路铺设坚实的基础。
通过对幼儿园幼小衔接教学的实践探索,我们得以更加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这一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希望本文所述能够对您有所启发和帮助。
幼儿园幼小衔接教学实践探索报告八、具体实践方案和效果评估在幼儿园幼小衔接教学的具体实践中,我们首先建立了跨学段教师联合协作机制,通过定期的教师交流会议和共同备课活动,加强了幼儿园和小学教师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幼儿园幼小衔接课程方案研究与实践
幼儿园幼小衔接课程方案研究与实践幼儿园幼小衔接课程方案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教育话题之一。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教育衔接,是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一环。
幼小衔接课程方案的研究与实践对于促进幼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缩小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之间的差距、促进学生平稳过渡具有重要意义。
一、幼儿园幼小衔接课程方案的背景1.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幼儿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塑造孩子终身发展的重要时期。
优质的学前教育对于孩子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而幼儿园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阵地,其教育质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和未来发展。
2.幼小衔接的问题目前,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教育衔接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不匹配等,使一些孩子在小学刚入学时适应性不足,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二、幼儿园幼小衔接课程方案的研究与实践1.课程方案制定针对幼儿园幼小衔接的问题,学界和教育部门开始研究制定针对性的幼小衔接课程方案。
这些方案涵盖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旨在通过科学的课程设计和实践探索,促进幼小衔接的顺利进行。
2.实践成果在一些地区,已经有一些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始实施这些幼小衔接课程方案。
通过实践,不仅在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衔接上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而且也为其他地区和学校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三、我对幼儿园幼小衔接课程方案的个人观点和理解我认为,幼儿园幼小衔接课程方案的研究与实践对于提高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适当的衔接课程方案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学习生活,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我也认为这个课程方案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尤其是在与教学实际结合、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投入。
四、总结与回顾通过对幼儿园幼小衔接课程方案的研究与实践,我们看到了一些积极的成果,也意识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不断完善课程方案,促进幼小衔接的顺利进行,为孩子们的成长和未来发展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
学前教育课题申报书:基于园际项目共同体开展的三方互动幼小衔接实践研究
基于园际项目共同体开展的三方互动幼小衔接实践研究学科分类:基础教育课题类别:重点课题关键词:幼小衔接三方互动园际项目共同体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一、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一)问题的提出幼小衔接时期是儿童一生健康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大转折期,儿童面临着学习时间、教学方式、生活作息、人际关系、教师评价等方面的重大变化。
如果幼小衔接过渡不科学不顺利,入学准备不充分,儿童可能会出现生理问题和“入学适应障碍”,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社交不良、厌恶上学、学习困难,以至影响儿童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纲领性法规条例都对幼小衔接工作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这些都说明了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
然而现实生活中,幼小衔接的现状并不容乐观。
表现在幼小衔接单方性,大多是以幼儿园单方为主导,仅在大班后期进行短期的主题教育,缺乏系统性、全面性,也缺乏与学校、家庭的充分沟通与合作,难以形成教育合力。
为了提高幼小衔接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按照《武汉市教育局关于加强全市学前教育项目发展共同体建设和管理的实施意见》(武基教【2016】47号文,我们成立了组建了包含武汉市各城区17所幼儿园参与的武汉市幼小衔接项目共同体,期望打破园际壁垒、整合资源,深入研究和推进全市幼小衔接工作。
(二)课题界定 1.园际项目发展共同体:指因为某个特定的项目而集合在一起的多个园所构成的共同体,发展的方式是通过平等对话和讨论,分享专业意见以及各种资源,以探究的精神和方法来共同完成一定使命,最终实现园所的共同发展。
本课题是特指承担幼小衔接项目研究的17所参与园所组成的发展共同体。
2.三方互动:“三方”是幼儿园、小学及家庭,“互动”,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互相作用,互相影响。
三方互动是幼儿园和小学及家庭之间在彼此相互了解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动态合作关系。
3.幼小衔接:指幼儿园与小学两个相邻的教育阶段之间在教育上的相互连接,幼小衔接实质上指儿童连续的、不断发展的社会性、心理和身体发展上的衔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幼小衔接实践研究(一)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1.问题的提出(1)进一步促进幼儿园身心发展的需要教育部关于印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通知中明确指出:抓好幼小衔接。
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相关配套政策,采取有效措施,严禁幼儿园提前学习小学教育内容,严禁小学举办各种形式的入学选拔考试,严禁小学一年级以任何理由压缩课程或加快课程进度。
积极探索幼儿园和小学的双向衔接,为《指南》的全面贯彻落实创造条件。
因此,研究幼小衔接问题,做好衔接工作培养幼儿学习品质是十分重要的。
(2)园所示范辐射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我园为一所省级示范性幼儿园,更要承担起幼儿园的引领作用。
本课题将从目前幼儿园幼小衔接问题入手,总结本园经验,针对毕业幼儿跟踪调查和分析,深入开展基于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幼小衔接实践研究,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所研究出来的策略可以帮助更多的园所开展幼小衔接相关工作。
因此,本课题研究具有较高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3)遏制家长追求小学化教育现象的需要目前国内幼小衔接工作存在很多问题,社会上部分公办园、民办园大班生源流失严重、幼小衔接班和学前班报名火热等等现象,已经让幼小衔接成为了社会热门话题,不断挑战幼教工作者的职业和专业,且有从农村转移到城区的趋势……系列问题的严峻性也无不说明幼小衔接研究的急迫性。
针对这些社会现象,我们对幼儿园全体幼儿、家长、幼儿教师及周边小学教师展开了调查分析,发现幼儿园教育“超前化”,小学教育“片面化”,家长观念“陈旧化”。
幼教不幼,小教不小,很多幼儿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小学化”倾向是主要问题。
①过分重视知识的储备,忽视幼儿情感、态度和体验。
部分家长、社会人员甚至教师较狭隘的认为入学前的知识储备更为重要,学习拼音、数学会更好的为上小学做好准备,而有些小学也存在入学时进行知识方面的选拔,更有甚者在开学一个月的时间内将拼音的内容全部学完造成家长的压力。
②教师的教学方式轻过程、重结果。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以说教为主,违背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的《指南》精神。
③幼儿园为了迎合社会、家长片面诉求,没有重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向小学内容靠拢,衔接的端口出现偏差、错位;衔接的方式被动。
2.课题界定(1)学习品质:《辞海》里关于学习品质的定义:指具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并且以学习为乐。
国家文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学习品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如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
心理学方面的界定:当儿童热情而又投入地学习时,他的身心是愉悦的、快乐的、充满激情的,儿童对学习的渴望、获得成就感的愿望也都在这种学习中获得满足,因而,学习品质是一种积极的体验,是未来儿童进一步进行主动学习的起点,也是儿童进行终身学习的基础,它对儿童的影响是贯穿儿童未来整个生命的。
(2)幼小衔接:《辞海》里关于学习品质的定义幼小衔接: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为幼儿上小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小衔接:旨在帮助学前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两个不同阶段教育的平稳过渡。
本课题让幼儿建立自信心,能健康、快乐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保持身心的和谐发展。
(3)实践研究:以教师课堂实践为主,在研究的过程中将研究构想放置教学实践的具体课例中加以运用、观察、验证、反思和分析,在此上调查操作策略循环推进研究,不断总结提炼,直至形成成果的一种研究方法和形式。
本课题中基于学习品质的幼小衔接实践研究:研究幼小衔接所需的学习品质内容及表现,开展课题实践研究,充分解决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让幼儿从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社会技能等方面适应小学生活,顺利实现幼小衔接,促进幼儿的可持续发展。
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通过对幼儿学习品质和幼小衔接两个关键词进行了文献搜索,可查找到多篇关于幼儿学习品质和幼小衔接的文章。
从中可以看出在幼儿学习品质方面已经获得教师支持对幼儿学习发展的重大影响的研究成果;幼儿家庭对幼儿入学准备以及整体发展的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
在幼小衔接方面是家庭教育观念及教育方式对孩子身心状态的影响的研究成果;幼小衔接现存在的问题和策略的研究成果。
对于本课题《基于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幼小衔接实践研究》相关研究,通过搜索,并未发现任何相关研究的文章,这样更加体现出本课题的创新性、重要性及其研究价值。
现将幼儿学习品质、幼小衔接相关研究文献综述如下:(1)有关“幼儿学习品质”的相关论述翟欢在《5-6岁不同气质类型幼儿学习品质特点研究》一文中提出:学习品质是入学准备研究中早起儿童学习与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让我们明确了学习品质在幼儿园的重要作用,只有对幼儿进行学习品质的培养,才能让幼儿更加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华爱华在《入学准备,应从知识储备走向品质培养》一文中提出:因为知识的总量在不断地增长,而获取知识的能力会更重要,学习的品质更重要。
学习品质真的能让孩子走得更远。
围绕着学习品质的相关要素及学习品质与学科相结合的理论,国内外学者们都从不同视角进行了诸多分析、探讨和研究。
但是幼儿学习品质在幼儿园里的研究却知之甚少,停留在基本层面,因此,在幼儿园有关“幼儿学习品质”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幼儿期是培养学习品质的关键期,对幼儿以后的智力发育、个性品质及学业成就都是有着关键作用的。
(3)有关“幼小衔接”的相关论述张亚军在《幼小衔接大家谈“双向调试、多方协调”》一文中提出: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阶段是儿童正式学业生涯的开始。
孩子在这个过渡阶段所取得到的基本的学习能力、行为习惯以及品质素质将不仅仅是对初等教育阶段产生一定影响,更对学校教育乃至终身教育产生重要影响。
可以看出,学习品质对于儿童的终身学习是影响深远的,不能盲目的追求一时的知识储备。
德国的哈克教授提出“幼小断层理论”,教授认为:从幼儿园到小学,不仅是学习环境的转换,也包括教师、朋友、行为规范和角色期望等因素的变化。
他的研究足以说明幼儿的学习、发展规律是循序渐进的,不能盲目拔苗助长。
由以上综述可见,“幼小衔接”问题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但在提倡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的今天,学前期是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最佳时期,从幼儿园阶段进入小学阶段,幼儿的身心面临着极大的变化和发展,为了能让幼儿更好适应小学生活,幼小衔接成为了学前教育领域内的重要问题。
因此,开展幼小衔接的研究是必要的。
4.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从已有的幼儿园开展幼小衔接研究成果来看,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理论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发现:幼儿园教育“超前化”,小学教育“片面化”,家长观念“陈旧化”,工作任务“单向化”是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
目前相关研究理论较多,而实操很少,如何培养具体的策略,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促进幼儿可持续发展,建立和健全幼儿衔接能力的评价机制,让衔接工作有准可参、有据可依还需要深入的开展研究。
因此,本课题研究有利于落实指南精神、有利于纠正小学化倾向。
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
(二)课题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
1.课题依据(1)政策依据2016年3月1日起施行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三十三条指出“幼儿园和小学应当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
”2010年我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出台,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法律中对学前教育改革支持与推进的态度十分明确,并详细的对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管理体制改革、经费投入机制、教师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做出了详细科学的改革方向与要求。
上述国家文件的颁布,都为我国幼小课程政策的构建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引和与实施措施的保障。
(2)理论依据① 教育学理论杜威的教育本质理论:他在教育本质论述中非常重视三个核心观念: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他认为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要充分调动幼儿本能才能发展。
围绕基础循序渐进的发展,而不是盲目拔高,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
②心理学理论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将儿童的智力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幼小衔接期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后期和具体运算阶段的前期,他们在认知、学习、社会性等方面有着与其他时期不同的特点。
③生态学理论国内的学者蔡菡从人类生态学的视角,在文章中引进“生态变迁”这一概念,提出解决幼小衔接,幼儿可以通过参观、教师互换等了解小学生活方式,教师之间通过座谈会、互相评课等方式沟通课程观和教学观,小学应该更重视幼儿的入学教育。
④管理理论《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三十三条指出“幼儿园不得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不得开展任何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
”此要求明确了幼小衔接要符合学龄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不可超前学习。
2.研究目标厘清幼小衔接课程体系,完善、优化幼小衔接“园本课程”,在课题实践和研究中,满足不同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需求。
通过学习品质的培养,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学习,提高幼儿主动学习和探索的能力,增强幼小衔接工作实效性,缓解家长对幼小衔接工作的焦虑。
通过组织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课程设计、开发能力以及提升教师在课程实施中观察研究能力及资源整合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
3.研究内容(1)幼儿园、家庭、小学关于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幼小衔接实践情况调查研究。
(2)幼小衔接中幼儿需要的学习品质的内容及表现研究。
(3)幼儿园幼小衔接《乐学童享》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4)幼儿学习品质及家园工作的相互配合实践研究。
(5)幼儿园与小学共同开展学习品质多元化发展的支持研究。
(6)幼小衔接中学习品质多元化评价研究。
4.研究假设(1)通过科学、专业的幼小衔接,帮助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生活,有效提升幼儿学习品质。
(2)全方位调动多方面的力量参与孩子幼小衔接,使幼小衔接工作实效性更强。
(3)幼小衔接针对幼儿学习成绩更有帮助的是学习品质。
5.创新之处(1)打破常规教学体系,从学习品质的角度上看待幼小衔接,使学习品质与幼小衔接相结合。
(2)利用社区优势,邀请片区幼儿园、小学开展相关幼小衔接调研及幼儿入小学后的后期发展数据跟踪分析。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1.研究思路本研究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一般和个别相结合、宏观和微观相结合、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研究思路:通过自学、园本培训、专家指导、脑力激荡等方式,对学习品质、幼小衔接、实践研究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进行幼儿园、家长、小学关于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幼小衔接实践情况调查研究,幼小衔接中幼儿需要的学习品质的内容及表现研究,开展幼儿园幼小衔接《乐学童享》课程的设计与实践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将研究构想放置教学实践的具体课例中加以运用、观察、验证、反思和分析,不断推进研究,不断总结提炼,最后幼儿学习品质的幼小衔接课程实施促进幼儿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