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的化学全合成.总结
青蒿素的生物合成途径
青蒿素的生物合成途径青蒿素是一种重要的抗疟药物,广泛应用于疟疾的治疗和预防。
它的生物合成途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酶的参与和多个中间产物的转化。
本文将介绍青蒿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并对每个步骤进行详细解析。
青蒿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伯氨基酸途径和萜类化合物途径。
首先,我们来看伯氨基酸途径。
在伯氨基酸途径中,首先是由天冬氨酸合成伯氨基酸。
天冬氨酸通过酮戊二酸和酮戊二酸激酶的作用,转化为伯氨基酸。
接下来,伯氨基酸通过伯氨基酸氨基转移酶的作用,与天冬氨酸结合,形成丙氨酸。
丙氨酸经过一系列的反应,最后转化为伯氨基酸。
在伯氨基酸途径的第二个步骤中,伯氨基酸通过伯氨基酸脱氢酶的作用,转化为酮戊二酸。
酮戊二酸经过一系列的反应,最终形成丙二酸。
丙二酸是青蒿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一个重要中间产物。
接下来,我们来看萜类化合物途径。
在萜类化合物途径中,首先是由丙二酸合成异戊二烯二酸。
丙二酸通过异戊二烯二酸合成酶的作用,转化为异戊二烯二酸。
异戊二烯二酸是青蒿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另一个重要中间产物。
在萜类化合物途径的第二个步骤中,异戊二烯二酸通过异戊二烯二酸环化酶的作用,转化为环氧酮。
环氧酮经过一系列的反应,最后形成萜类化合物。
在青蒿素的生物合成途径中,最后一个步骤是由萜类化合物合成青蒿素。
萜类化合物经过一系列的反应,最终形成青蒿素。
青蒿素是一种复杂的天然产物,具有强大的抗疟作用。
总结起来,青蒿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可以分为伯氨基酸途径和萜类化合物途径两个阶段。
在伯氨基酸途径中,天冬氨酸通过多个酶的催化作用,转化为伯氨基酸。
在萜类化合物途径中,丙二酸经过多个酶的催化作用,最终转化为青蒿素。
青蒿素的生物合成途径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对于了解和研究青蒿素的生物合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青蒿素的生物合成途径,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重要的抗疟药物。
天然化学品(青蒿素)
青蒿素研究进展及合成方法摘要青蒿素(artemisinin)是我国自主开发的强效、低毒、无抗性抗疟特效药,尤其是治疗脑型疟疾和抗氯喹恶性疟疾的特效药。
青蒿中的青蒿素含量在0.4%~1.0%之间,从天然青蒿中提取青蒿素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而青蒿素化学合成的工艺复杂、成本高、毒性大、产率低,至今未能实现工业化生产。
目前。
本文对自青蒿素发现以来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比较详尽的综述。
内容包括:中药青蒿和青蒿素的发现,青蒿素的来源,青蒿素的药理作用,青蒿素的全合成,青蒿素的生物合成,青蒿素衍生物以及植物组织培养生产青蒿素。
关键词青蒿素;青蒿素衍生物;合成青蒿素(artemisinin)是继氯喹、乙氨嘧啶、伯喹和磺胺后最热的抗疟特效药,尤其对脑型疟疾和抗氯喹疟疾具有速效和低毒的特点,已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药品。
青蒿素的抗疟机理与其它抗疟药不同,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干扰疟原虫的表膜-线粒体功能,而非干扰叶酸代谢,从而导致虫体结构全部瓦解。
目前药用青蒿素是从中药青蒿即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叶和花蕾(Artemisia annua L.)中分离获得的。
由于青蒿的采购、收获,直至工厂加工提取,环节较多,费时费力,且不同采集地和不同采集期青蒿品质有很大的差别,同时,大量采集自然资源,必然会破坏环境和生态平衡,导致资源枯竭。
因此,为增加青蒿素的资源,世界各国都在加紧开展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开发研究,长期稳定地和大量地供应青蒿素成为各国科学家面临的严峻考验。
本文将对目前国际上青蒿素研究的现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1.中药青蒿和青蒿素的发现奎宁和氯喹这类药物对疟疾治疗的成功没有延续太久, 20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了抗药性的疟原虫, 尤其是在东南亚和非洲地区, 甚至已到了无有效药物可用的地步。
而当时的越南战争则更凸显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热带丛林地区疟疾肆虐, 成为部队大量减员的主要原因。
越南方面向中国提出了协助解决疟疾困扰的要求, 中国领导人接受了这一要求, 确立了由全国多部门参加, 以疟疾防治药物研究为主要任务, 代号为“523”的紧急军工项目。
青蒿素合成
青蒿素是一种有效的抗疟药物,其化学结构为二氢青蒿素。
以下是青蒿素的合成过程:
1. 制备芳香醛:首先,通过苯甲酸和氯化亚铁的反应,制备出芳香醛。
2. 制备芳香酸:将芳香醛和氧化铬反应,制备出芳香酸。
3. 合成二氢青蒿素:将芳香酸和丙烯酸异丙酯反应,生成酯化产物。
然后,通过还原、环化、氧化、脱羧等反应,最终得到二氢青蒿素。
4. 转化为青蒿素:将二氢青蒿素与过氧化丙酮反应,进行环氧化反应,得到青蒿素。
需要指出的是,青蒿素的合成过程非常复杂,需要高超的化学技术和仪器设备,因此一般由专业化学厂商生产。
青蒿素
青蒿素晶体青蒿素(artemisine)是从中药青篙(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地上部分干燥物)中提取的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抗疟新药,是我国发现的第一个被国际公认的天然药物,在其基础上合成了多种衍生物,如双氢青蒿素、蒿甲醚、青蒿琥酯等。
青蒿素类药物毒性低、抗虐性强,被WTO批准为世界范围内治疗脑型疟疾和恶性疟疾的首选药物。
近年研究发现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均有抗炎、抗纤维化、抗孕、抗血吸虫、抗弓型虫、抗心率失常等作用。
青蒿素-理化性质化学名::(3R,5aS,6R,8aS,9R,12S,12aR)-八氢-3,6,9-三甲基-3,12-氧桥-12H-吡喃并[4,3-j]-1,2-苯并二塞平-10(3H)-酮别名:黄花蒿素CasNo:63968-64-9化学式:C15H22O5分子量:282.33物理性状:无色针状晶体,味苦。
在丙酮、醋酸乙酯、氯仿、苯及冰醋酸中易溶,在乙醇和甲醇、乙醚中可溶解,微溶于冷石油醚,在水中几乎不溶。
熔点156-157℃,旋光度+69(c=0.5,CHCl3)。
化学性质:极易被硫酸亚铁还原,易于三苯磷反应。
常规状态下较为稳定,但遇强碱则很快溶解,其内酯环打开的同时发生重排和分解。
熔点:156-157℃ ( 水煎后分解)青蒿的主要成分可分为挥发性成分和非挥发性成分。
挥发性成分为挥发油,包括蒿酮、异蒿酮、桉油精、左旋樟脑、丁香烯、蒎烯、龙脑、石竹烯氧化物、倍半萜醇等成分,其中樟脑、龙脑、丁香烯、蒿酮、异蒿酮等一般含量较高:非挥发性成分为青蒿素、青蒿甲素、乙素、丙素及青蒿酸、香豆素、黄酮、豆甾醇等,其中青蒿素、青蒿甲素、乙素、丙素均为倍半萜内酯。
青蒿素-天然来源青蒿素来源主要是从黄花蒿中直接提取得到;或提取黄花蒿中含量较高的青蒿酸,然后半合成得到。
目前除黄花蒿外,尚未发现含有青蒿素的其它天然植物资源。
黄花蒿虽然系世界广布品种,但青蒿索含景随产地不同差异极大。
据迄今的研究结果,除我国重庆东部、福建、广西、海南部分地区外,世界绝大多数地区生产的黄花蒿中的青蒿素含量都很低,无利用价值。
简介青蒿素及其作用机理..
4.青蒿素的提取工艺
化学合成: 半合成路线:从青蒿酸为原料出发,经过五步反应得到青蒿素,总得 率约为35~50%。 全合成路线:可由多种路线对青蒿素进行全合成。许杏祥等于1986年 报道了青蒿素的化学合成途径,其合成以 R-(+)-2香草醛为原料,经 十四步合成青蒿素。 生物合成:青蒿素等倍半萜类的生物合成在细胞质中进行,途径属于 植物类异戊二烯代谢途径,可分为三大步:由乙酸形成 FPP,合成倍 半萜,再内酯化形成青蒿素。:FPP→4,11-二烯倍半萜→青蒿酸→二 氢青蒿酸→二氧青蒿酸过氧化物→青蒿素。
5.青蒿素的重要意义
以青蒿素类药物为主的联合疗法已经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 荐的抗疟疾标准疗法。世卫组织认为,青蒿素联合疗法是 目前治疗疟疾最有效的手段,也是抵抗疟疾耐药性效果最 好的药物,中国作为抗疟药物青蒿素的发现方及最大生产 方,在全球抗击疟疾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在疟疾 重灾区非洲,青蒿素已经拯救了上百万生命。根据世卫组 织的统计数据,自2000年起,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约2.4 亿人口受益于青蒿素联合疗法,约150 万人因该疗法避免 了疟疾导致的死亡。
简介青蒿素及其作用机理与提取工艺
目录
1 2 3 4 5
简介青蒿素 青蒿素的研究历史 青蒿素的作用机制
青蒿素的提取工艺
青蒿素的重要意义
1.简介青蒿素
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 内酯药物。 化学结构:分子式为C15H22O5,分子量282.33,组分含量: C 63.81%,H 7.85%,O 28.33%。 理化性质:无色针状晶体,味苦。 在丙酮、醋酸乙酯、 氯仿、苯及冰醋酸中易溶,在乙醇和甲醇、乙醚及石油醚 中可溶解,在水中几乎不溶。 适应症:主要用于间日疟、恶性疟的症状控制,以及耐氯 喹虫株的治疗,也可用以治疗凶险型恶性疟,如脑型、黄 疸型等。亦可用以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与盘状红斑狼疮。
青蒿素的化学结构
青蒿素的化学结构
青蒿素是一种具有多面的抗菌活性的天然二萜类物质。
最初于1887年由英国化学家汉默·索斯(H.F.Sos)发现。
它主要从欧洲和亚洲的一种目前已被称为青蒿(Artemisia annua)的藿香科植物中提取,也可以用它合成。
青蒿素的化学结构如下:
H-C-C-OH
| |
C-C-C
| |
H-O-O-H
该结构是一个双环结构,即四碳环(又称蒽环)上的双烷基(称为烷基)和一种叫做哌嗪的氧化酮结合。
在双环上,两个烷基被一种有机酸(可能是羟基脲的双碳酸)结合。
青蒿素的分子量为290.4。
青蒿素具有抗蚊、抗菌和解热作用,因此在治疗疟疾、登革热、某些细菌性感染、消炎等方面有一定的应用。
- 1 -。
提取青蒿素的化学原理
提取青蒿素的化学原理
青蒿素,又称阿蒿素或青蒿甲素,是一种从艾蒿(Artemisia annua)中提取的天然化合物。
青蒿素是一种拥有多环结构的化合物,具有特殊的化学结构和活性。
青蒿素的化学原理主要包括:
1. 苯环和内酯环:青蒿素的基本结构由一个苯环和一个内酯环组成。
这两个环的存在使得青蒿素能够与其他分子发生反应,并具有特殊的活性。
2. 臭氧化反应:在自然界中,青蒿素可以通过臭氧化反应转化为二氧杂;ǜ。
这个反应发生在内酯环上,将其氧化为内酮环。
这个反应产生的二氧杂;ǜ,也具有一定的抗疟活性。
3. 关键酶抑制作用:青蒿素可以抑制疟原虫中的酱油氢酶(hematin),破坏其代谢过程。
这种酶是疟原虫体内的重要物质,青蒿素的抑制作用导致疟原虫无法正常生长和繁殖,从而达到治疗疟疾的效果。
4. 铁离子参与:青蒿素的活性也与铁离子的参与有关。
铁离子能够与青蒿素形成一个复合物,使青蒿素的活性增强,进一步抑制酱油氢酶的作用。
总的来说,青蒿素的化学原理主要涉及其特殊结构和活性,通过抑制疟原虫中的关键酶,阻断其代谢过程,从而达到治疗疟疾的效果。
青蒿素的化学全合成.总结
青蒿素的合成与研究进展纲要:青蒿素是当前生界上最有效的治疗疟疾的药物之一,存在活性好、毒副作用小、市场需求大、根源窄等特色。
当前,青蒿素的获取门路主要有直接从青蒿中提取、化学合成和生物合成。
本综述将针对最近几年来青蒿素的发展特色及合成方法进行阐述。
重点词:青蒿素;合成方法;研究进展青蒿素是中国学者在20 世纪70 年月初从中药黄花蒿( Artem isia annua L1 )中分别获取的抗疟有效单体化合物,是当前生界上最有效的治疗脑型疟疾和抗氯喹恶性疟疾的药物 , 对恶性疟、间日疟都有效 , 可用于凶险型疟疾的急救和抗氯喹病例的治疗。
青蒿素还拥有克制淋巴细胞的增殖和细胞毒性的用1;拥有影响人体白血病 U937 细胞的凋亡及分化的作用2;还拥有部分逆转 MCF-7/ARD 细胞耐药性作用3;还拥有克制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的作用4;还拥有必定的抗肿瘤作用 5 等。
除此以外,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还拥有生物抗炎免疫作用、生物抗肿瘤作用、克制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增殖的作用等。
世界卫生组织确立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 具有迅速、高效、和低毒副作用的特色。
6 。
因在发现青蒿素过程中的优秀贡献,屠呦呦先后被授与2011 年度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和2015 年诺贝尔医学奖。
1青蒿素的理化性质及根源青蒿素的分子式为 C15H22O5, 相对分子质量为 282. 33。
是一种含有过氧桥构造的新式倍半萜内酯,有一个包含过氧化物在内的 1, 2, 4-三烷构造单元,它的分子中还包含 7 个手性中心,合成难度很大。
中国科学院有机所经过研究,解决了架设过氧桥难题,在 1983 年达成了青蒿素的全合成。
青蒿素也有一些弊端 , 如在水和油中的溶解度比较小 , 不可以制成针剂使用等。
2青蒿中提取青蒿素青蒿素是从菊科植物黄花蒿中提拿出来的含有过氧桥的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在治疗疟疾方面拥有起效快、疗效好、使用安全等特色。
当前主要的提取方法有溶剂提取法、超临界提取法、超声波萃取法、微波萃取法、其余萃取法等。
青蒿素综述
优化或平衡控制代谢途径
法尼基焦磷酸合酶(FPPS) 该酶为1,4-异戊二烯转移酶,可催化合
成FPP,FPP是倍半萜、三萜、多萜的共同 前体,要提高青蒿素的产量,提高FPP的量 是至关重要的。
优化或平衡控制代谢途径
紫穗槐-4-11-二烯合酶(ADS) 该酶是将倍半萜通用前体 DAA 代谢流
引导至青蒿素生物合成下游途径的关键酶。
✓第三步是在紫穗槐 -4, 11- 二烯氧化酶 (amorpha-4, 11-diene oxidase, AMO) 的作用下, 紫穗槐-4, 11-二烯进一步被 氧化形成青蒿醇、青蒿醛,进而合成青蒿 酸或二氢青蒿酸;
✓第四步是青蒿酸或二氢青蒿酸通过一系列 酶反应或酶反应形成青蒿素。
优化或平衡控制代谢途径
Anhui Agri. Sci.2010,38( 4) :1698 -1701. [7]青蒿素生物合成研究进展综述;吴代娟,罗桂甫;精细化工中间体FINE
CHEMICAL INTERMEDIATES,2008 年 12 月,第 38 卷第 6 期. [8]青蒿素生物合成与基因工程研究进展;刘万宏,黄玺;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2013 年 1 月.
谢谢大家
学学报,1999年12月. [4]青蒿素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卢文婕;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年第12期. [5]青蒿素生物合成途径基因组织表达分析与青蒿素积累研究;向礼恩,严
铮辉; 中国中药杂志,2012 年 5 月第 37 卷第 9 期. [6]青蒿素生物合成研究进展;静一,罗安才;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简述青蒿素(Artemisinin)
发酵工程1班 13809015 陈迪迪
青蒿素的合成路线
课题名称青蒿素的合成学生姓名学号一、前言 (3)二、路线设计(逆合成分析) (4)1、逆合成分析一: (4)2、逆合成分析二: (4)3、逆合成分析三: (4)4、逆合成分析四: (5)三、合成路线分析选择 (6)1、路线一 (6)2、路线二 (6)3、路线三 (7)4、路线四 (8)四、合成步骤 (9)五、总结 (11)六、参考文献 (12)青蒿素是我国学者在20世纪70年代初从药用植物黄花蒿中分离得到的抗疟有效成分,是含内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化合物,是目前世界上最有效的治疗脑型疟疾和抗氯喹恶性疟疾的药物,由于具有速效和低毒的特点,已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
近年来发现青蒿素除具有抗疟作用外,还有多种其他的药理作用,包括抗细菌脓毒症、放疗增敏、抗菌增敏、抗肿瘤等作用。
青蒿素的化学结构:目前药用青蒿素是从中药青蒿即植物黄花蒿的叶和花蕾中分离获得的,由于青蒿的采购、收获,直至工厂加工提取,环节较多,费时费力,而且不同采集地和不同采集期青蒿品质有很大差别。
同时,大量采集自然资源,必然会破坏环境和生态平衡,导致资源枯竭。
因此对青蒿素进行化学全合成研究,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目前,青蒿素化学合成有全合成和半合成2种,全合成的原料主要是廉价易得的香茅醛(citronellal)、柠檬烯(isolimonene)、薄荷酮( pulegone)、β-蒎烯(β-pinene)、异胡薄荷醇(isopulegol)等,半合成原料主要是青蒿酸。
全合成原料:半合成原料:二、路线设计(逆合成分析)1、逆合成分析一:此路线是以香茅醛为原料进行合成青蒿素。
2、逆合成分析二:此路线是以异胡薄荷醇为原料进行合成青蒿素。
3、逆合成分析三:此路线是以环己烯酮为原料进行合成青蒿素。
4、逆合成分析四:此路线是以青蒿酸为原料半合成法来合成青蒿素。
三、合成路线分析选择1、路线一此方法是2010年Yadav等以香茅醛为原料的全合成路线,该路线通过脯氨酸衍生物和3,4-二羟基苯甲酸乙酯共催化的香茅醛和甲基乙烯基甲酮( MVK)的1,4 -不对称加成合成中间体2,随后经分子内羟醛缩合可得到不饱和醛酮中间体3。
青蒿素
青蒿素青蒿素是从复合花序植物黄花蒿(即中药青蒿)叶中提取得到的一种无色针状晶体,它的茎中不含药青蒿,化学名称为(3R,5aS,6R,8aS,9R,12S,12aR)-八氢-3,6,9-三甲基-3,12-桥氧-12H-吡喃〔4,3-j〕-1,2-苯并二塞-10(3H)-酮。
分子式为C15H22O5。
青蒿素是继乙氨嘧啶、氯喹、伯喹之后最有效的抗疟特效药,尤其是对于脑型疟疾和抗氯喹疟疾,具有速效和低毒的特点,曾被世界卫生组织称做是“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
基本性质通用名称:青蒿素英文名称:Artemisinin分子式:C15H22O5;分子量:282.33理化性质:无色针状晶体,味苦,在丙酮、、氯仿、苯及冰醋酸中易溶,在乙醇和甲醇、乙醚及石油醚中可溶解,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156-157℃。
药动学:青蒿素是从中药青蒿中提取的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药物。
其对鼠疟原虫红内期超微结构的影响,主要是疟原虫膜系结构的改变,该药首先作用于食物泡膜、表膜、线粒体,内质网,此外对核内染色质也有一定的影响。
提示青蒿素的作用方式主要是干扰表膜-线粒体的功能。
可能是青蒿素作用于食物泡膜,从而阻断了营养摄取的最早阶段,使疟原虫较快出现氨基酸饥饿,迅速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
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对氚标记的异亮氨酸的摄入情况也显示其起始作用方式可能是抑制原虫蛋白合成。
一、制备化学制备化学合成青蒿素难度极大,1986年,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以R(+)一香草醛为原料合成了青蒿素,国外也有类似工作,反应以(-)- 2-异薄勒醇为原料,通过光氧化反应引进过氧基,保留原料中的六元环,环上三条侧链烷基化,形成中间体,最后环合成含过氧桥的倍半萜内酯。
但过程均过于复杂,尚未显示出商业的可行性。
青蒿素的合成途径(一)半合成路线从青蒿酸为原料出发,经过五步反应得到青蒿素,总得率约为35~50%。
①:青蒿酸在重氮甲烷/碘甲烷/酸催化下与甲醇反应,再在氯化镍存在的条件下,被硼氢化钠选择性还原得到二氢青蒿酸甲酯;②:二氢青蒿酸甲酯在四氢呋喃或乙醚溶液中用氢化铝锂还原成青蒿醇;③:青蒿醇在甲醇/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溶液中被臭氧氧化后得到过氧化物,抽干后再在二甲苯中用对甲苯磺酸处理得到环状烯醚;④:环状烯醚溶解于溶剂中,在光敏剂玫瑰红/亚甲基蓝/竹红菌素等存在下进行光氧化合生成二氧四环中间体,再用酸处理得到脱羧青蒿素;⑤:脱羧青蒿素在四氧化钌氧化体系或铬酸类氧化剂的作用下氧化得到青蒿素。
青蒿素综述
青蒿素综述刘兵情(井冈山大学11级药本(1)班学号:111116023)摘要:青蒿素类抗疟药物的发现是全球抗疟药物发展史上继奎宁之后的又一里程碑[1], 是目前治疗疟疾的特效药.本文简要介绍青蒿素的发现过程、药源、生物合成、应用前景和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药理活性,重点在于介绍青蒿素生物合成过程。
关键词:青蒿素发现过程药源生物合成药理活性前景引言:青蒿素是在科研计划组织下,全国多部门、多学科专家尽心协作、相互配合取得的重大成果,是继承发扬我国传统医药宝库的成功范例[2]。
青蒿素主要有抗疟、抗孕、抗纤维化、抗吸血虫等药理作用[3]。
青蒿素生物合成三个阶段分为从乙酰辅酶A 到法呢基焦磷酸的“上游”途径、从法呢基焦磷酸到双氢青蒿酸的“中游”途径和从双氢青蒿酸到青蒿素的“下游”途径,其中上游途径青蒿及其他高等植物与酵母等真核微生物完全相同,因而只需在酵母中额外增加一个青蒿素合成代谢支路, 就能让酵母全合成青蒿素。
而中游的酶促反应在酵母中已经完全建立,下游途径的反应条件在酵母中则未建立[4]。
而且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在抗肿瘤和葡萄膜炎免疫治疗上也具有应用前景。
一.青蒿素药物来源1967 年北京《5·23 抗疟计划》付诸实施, 1969 年1 月北京中医研究院加入5·23 计划,任命屠呦呦为科研组组长, 在全国多个研究单位协作下, 组织植物化学与药理学等专业200 多人参加, 并与中医药工作者密切合作[5].从追索我国历代抗疟方剂入手, 科研组调查了 2 000 种中草药制剂, 从中选出可能具抗疟活性的达640 种. 余亚纲梳理开列了有808 个中药的单子,其中有乌头、乌梅、鳖甲、青蒿等[6]共用约200种国产草药制成380 多种抽提物, 再筛查它们对小鼠疟疾模型的疗效,但实验不易获得明显结果[7]军事医学科学院用鼠疟模型筛选了近百个药方,青蒿提取物的抑制率虽达60%~80%, 而效力不够稳定[6]继后, 研究组经余亚纲和顾国明复筛, 肯定了青蒿的抗疟作用[8]他们也研究了中药常山,其抗疟作用虽强, 但呕吐的副作用亦强而妨碍推广应用. 转折点出现在黄花蒿的抽提物. 传统中药青蒿包括两个品种: 学名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的抽提物能对小鼠疟原虫的生长显示良好的抑制作用;而学名青蒿(Artemisia apiaceaHance)则无任何抗疟作用[7][9],继后的实验中, 上述结果未能重复, 这同中医文献的记载相矛盾. 为解开此疑惑, 再深入查阅古代医学文献, 最后在晋朝葛洪著《肘后备急方》中找到“青蒿一握, 以水二升渍, 绞取汁, 尽服之”的抗疟记录. 惯常煎熬中药的高温抽提法已破坏了抗疟的活性组分;温度高于60 ℃将使青蒿素完全分解. 在较低温度下进行青蒿抽提后, 获得了很满意的效果[7][9][10],.研究组将青蒿的抽提物分成酸性与中性物部分. 移除了不具抗疟活性且有害的酸性部分, 重点抽提黄花蒿的叶片, 使有效成分的产量提高, 并能大幅度地降低其毒性[6],1971年下半年, 于190次实验失败后, 他们在60 ℃用乙醚萃取, 制成了一种无毒性的第191 号中性抽提物[7].它对感染伯氏疟原虫(Plasmodium berghei) 小鼠以及感染猴疟原虫(Plasmodium cyomolgi) 猴的疟原虫血症(parasitemia) 显示100%的疗效. 此喜讯宣告了青蒿素课题的新突破. 研究组将191 号中性抽提物最先在全体组员身上试服, 确定了其安全性.1972 年 3 月, 向“5·23 计划”南京会议报告了试服的结果. 会后不久, 研究组即远赴海南省安排临床试验. 在选试的21 例疟疾患者中, 感染恶性疟或间日疟(subtertian or tertian malaria)者各占半数. 经治疗后, 患者的发热症状可迅速消失, 血中疟原虫的数目锐减;而接受氯喹的对照组患者则无效.受到临床试验疗效的鼓舞, 研究组再回头专攻青蒿素活性组分的分离与纯化. 钟裕容等通过抽提物的层析, 1972 年11 月8 日成功分离出一种相对分子质量0.282 kD的无色结晶, 测得其分子式为C15H22O5, 熔点156~157 ℃, 即“青蒿素Ⅱ”,后命名为青蒿素(artemisinin).1972 年在得知北京科研组有关青蒿粗提物的信息后, 山东寄生虫病研究所与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合作, 还有云南省药物研究所分别独立进行黄花蒿的提取, 亦获得有效抗疟单体, 各自命名为“黄花蒿素”(山东)及“黄蒿素”(云南). 1974 年初, 上述两种单体被初步确证与北京的青蒿素属相同的药物[6]。
基于高中有机化学基础——对青蒿素的分析
基于高中有机化学基础——对青蒿素的分析
青蒿素最早是由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发现的,它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
2015
年10月,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贡献,与另外两
位科学家获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青蒿素的结构如图:它的分子式为C15H22O5,含有过氧基和酯基。
根据酯
基的特点,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
溶剂,因此,青蒿素难溶于水,易
溶于有机溶剂。
相对分子质量:Mr(C)×15+Mr(H)×22+Mr(O)×5=12×15+1×22+16×5=282
青蒿素的化学性质:1.酯基的性质
(1)以硫酸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水解,生成醇和酸。
(2)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羧酸盐和醇。
2.过氧基的性质
对热不稳定,易受湿、热和还原性物质的影响而分解。
青蒿素提取工艺
青蒿素提取工艺一、基本释义青蒿素英文别名Arteannuin、Artemisinine、Qinghaosu;熔点156-157℃ ( 水煎后分解);MDL号MFCD00081057;青蒿素分子式为C15H22O5,分子量282.33,组分含量:C 63.81%,H 7.85%,O 28.33%。
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药物。
其对鼠疟原虫红内期超微结构的影响,主要是疟原虫膜系结构的改变,该药首先作用于食物泡膜、表膜、线粒体,内质网,此外对核内染色质也有一定的影响。
提示青蒿素的作用方式主要是干扰表膜-线粒体的功能。
可能是青蒿素作用于食物泡膜,从而阻断了营养摄取的最早阶段,使疟原虫较快出现氨基酸饥饿,迅速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
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对氚标记的异亮氨酸的摄入情况也显示其起始作用方式可能是抑制原虫蛋白合成。
二、提取工艺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方法是以萃取原理为基础,主要有乙醚浸提法和溶剂汽油浸提法。
挥发油主要采用水蒸汽蒸馏提取,减压蒸馏分离,其工艺为:投料-加水-蒸馏-冷却-油水分离-精油;非挥发性成分主要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柱层析及重结晶分离,基本工艺为:干燥-破碎-浸泡、萃取(反复进行)-浓缩提取液-粗品-精制。
1、化学合成半合成路线:从青蒿酸为原料出发,经过五步反应得到青蒿素,总得率约为35~50%。
第一步:青蒿酸在重氮甲烷/碘甲烷/酸催化下与甲醇反应,再在氯化镍存在的条件下,被硼氢化钠选择性还原得到二氢青蒿酸甲酯;第二步:二氢青蒿酸甲酯在四氢呋喃或乙醚溶液中用氢化铝锂还原成青蒿醇;第三步:青蒿醇在甲醇/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溶液中被臭氧氧化后得到过氧化物,抽干后再在二甲苯中用对甲苯磺酸处理得到环状烯醚;第四步:环状烯醚溶解于溶剂中,在光敏剂玫瑰红/亚甲基蓝/竹红菌素等存在下进行光氧化合生成二氧四环中间体,再用酸处理得到脱羧青蒿素;第五步:脱羧青蒿素在四氧化钌氧化体系或铬酸类氧化剂的作用下氧化得到青蒿素。
青蒿素的结构式 -回复
青蒿素的结构式-回复青蒿素的结构式是C15H22O5,下面我将一步一步地回答关于这个主题的问题。
青蒿素是一种化合物,也称为奎宁二内酯,是一种天然的绿色植物中提取的化合物。
它是一种有机化合物,由碳、氢和氧元素组成。
青蒿素的化学式是C15H22O5,表示它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组成。
青蒿素的结构可以通过分子式中的原子数量来推断。
在C15H22O5的结构中,15个碳原子可以组成一个或多个碳链。
由于青蒿素是一种含有五元杂环的次大分子,因而很可能存在一个含有五个碳原子的环结构。
青蒿素的结构还可以通过进一步的化学实验来确定。
例如,通过核磁共振(NMR)技术可以测定每个原子周围的化学环境,从而确定结构。
此外,青蒿素的结构也可以通过质谱分析等其他仪器技术来确定。
青蒿素的结构与其生物活性密切相关。
青蒿素是一种具有广谱抗疟活性的化合物,已被广泛用于疟疾的治疗和预防。
其抗疟活性与其结构中含有的内酯和杂环结构有关。
青蒿素的结构使其能够与疟原虫中的特定蛋白结合,并干扰其代谢过程,从而杀死疟原虫。
青蒿素的结构还被用于合成与其类似的化合物。
通过对青蒿素结构的了解,化学家可以设计和合成改进的青蒿素衍生物,以提高其稳定性、生物利用度和抗疟活性。
此外,青蒿素的结构也被用于合成其他具有药理活性的化合物,如抗癌药物。
总结来说,青蒿素的结构式是C15H22O5,它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组成。
青蒿素的结构与其生物活性密切相关,可以通过化学实验和仪器分析来确定。
对青蒿素结构的了解有助于改进其药理活性,并为合成其他有用的化合物铺平道路。
青蒿素的生物合成
青蒿素的生物合成
周衍庆 2011304110081
主要内容
1 2 3 4
青蒿素的介绍 青蒿素的生物合成 关键酶 调控和展望
青蒿素Artemisinin
定义:从中药黄花蒿中提取的一种抗疟有效成分,
具有抗白血病和免疫调节功能。
分子式:C15H22O5 分子量:282.33
3)组和生物合成:组合生物合成是指将不同生物体来源的基
Company Logo
生物合成途径
青蒿素的生物合成途径 属于植物类异戊二烯代 谢途径。植物类异戊二 烯的生物合成至少存在 2条途径,即甲羟戊酸酸 途径(MVA) 和丙酮酸/ 磷酸甘油醛途径(DXP) 青蒿素等倍半萜类的生 物合成途径属于MVA途 径,该途径在细胞质中 进行。
Company Logo
展望和挑战
展望: 青蒿素的生物合成研究是增加青蒿素供给的重要手段。近 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对青蒿素生物合 成途径认识的不断深入。青蒿素生物合成途径的重要关键 酶紫穗槐-4,11-二烯合酶的基因已被几个实验室克隆,已 进行了功能分析,并在烟草中得到表达。另外,青蒿中的 鲨烯合酶基因和紫穗槐-4,11-二烯合酶以外的几种倍半萜 合酶基因已经被克隆。使得通过基因工程方法获得青蒿素 高产株系成为该研究领域新的热点。 挑战: 青蒿酸向青蒿素转化的机制;优化植物基因在微生物体内 表达。
ADS
法尼基焦磷酸(FPP)
紫穗槐-4,11-二烯 (amorpha-4,11-diene)
Company Logo
HMGR
3-羟基-3-甲基戊二酰CoA还原酶(HMGR)
HNGR催化HMG-CoA形成甲羟戊酸(MVA),由于MVA形成是不可 逆的,因此HMGR被认为是动物植物的类异戊二烯代谢途径的一个限 速酶。 以后的进一步研究表明,HMGR相关存在着一类基因 家族,在这个基因家族中,不同同源基因的表达,可 能控制着细胞质中甲羟戊酸代谢途径中“碳流”的向 , HMGR2亚家族的成员表达与倍半萜类物质的合成密切 相关 。作为甲羟戊酸代谢途径的早期酶类,它决定“碳流” 的流向,而各支路中最终产物的合成却受到各支路中其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蒿素的合成与研究进展摘要:青蒿素是目前世界上最有效的治疗疟疾的药物之一,存在活性好、毒副作用小、市场需求大、来源窄等特点。
目前,青蒿素的获取途径主要有直接从青蒿中提取、化学合成和生物合成。
本综述将针对近年来青蒿素的发展特点及合成方法进行论述。
关键词:青蒿素;合成方法;研究进展青蒿素是中国学者在20世纪70年代初从中药黄花蒿( L1 )中分离得到的抗疟有效单体化合物,是目前世界上最有效的治疗脑型疟疾和抗氯喹恶性疟疾的药物, 对恶性疟、间日疟都有效, 可用于凶险型疟疾的抢救和抗氯喹病例的治疗。
青蒿素还具有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和细胞毒性的用;具有影响人体白血病U937细胞的凋亡及分化的作用;还具有部分逆转7细胞耐药性作用;还具有抑制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的作用;还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等。
除此之外,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还具有生物抗炎免疫作用、生物抗肿瘤作用、抑制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增殖的作用等。
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 具有快速、高效、和低毒副作用的特征。
因在发现青蒿素过程中的杰出贡献,屠呦呦先后被授予2011年度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和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
1 青蒿素的理化性质及来源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 相对分子质量为282. 33。
是一种含有过氧桥结构的新型倍半萜内酯,有一个包括过氧化物在内的1,2,4-三烷结构单元,它的分子中还包括7个手性中心,合成难度很大。
中国科学院有机所经过研究,解决了架设过氧桥难题,在1983年完成了青蒿素的全合成。
青蒿素也有一些缺点, 如在水和油中的溶解度比较小, 不能制成针剂使用等。
2 青蒿中提取青蒿素青蒿素是从菊科植物黄花蒿中提取出来的含有过氧桥的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在治疗疟疾方面具有起效快、疗效好、使用安全等特点。
目前主要的提取方法有溶剂提取法、超临界提取法、超声波萃取法、微波萃取法、其他萃取法等。
2.1有机溶剂萃取青蒿素水蒸气蒸馏( ,)法由于其具有设备简单,操作安全,不污染环境,成本低,避免了提取过程中有机溶剂残留对油质造成影响等特点,是有效提取中药挥发油的重要方法。
有机溶剂提取法是目前青蒿中许多有效成分的提取目前仍然常用的方法,常用的溶剂有醇类(甲醇、乙醇等) 、醚类(乙醚、石油醚等) 、烷类(环己烷、氯仿等) 。
等人选用 6 的氯仿对 1 g 新鲜黄花蒿提取 1 ,通过-Q--测定,青蒿素回收率大于97% 。
等首先用甲醇提取青蒿叶与茎杆,然后用一系列有机溶剂提取,其中乙酸乙酯部分含有11 个类黄酮,4 个黄酮苷。
但溶剂提取存在提取率不高的问题,而且所用溶剂大多有毒有害,易对人和环境造成危害。
2.2 超临界2萃取青蒿素超临界流体萃取( ,)技术是20 世纪60 年代兴起的一种新型分离技术,其具有选择分离效果好,提取率高,产物没有有机溶剂残留,有利于热敏性物质和易氧化物质的萃取等特点。
青蒿中挥发油、青蒿素及其他活性成分的2-提取,国内外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还没有进入产业化阶段。
等采用2-技术从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和青蒿酸,压力15 ,温度50 ℃,并用3%甲醇做夹带剂,在20 内完成了提取过程,而且效果优于传统的溶剂提取法。
何春茂等对黄花蒿中萃取青蒿素的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得到纯度超过95%的青蒿素。
2.3 分子蒸馏技术提取青蒿素目前分子蒸馏( ,)已在化学工业和许多天然植物的挥发油的精制方面获得良好应用。
国内已经有人将技术应用于青蒿挥发油的精制中,李银塔等用2-技术制得青蒿油浸膏,然后用技术进行精制,所得青蒿油呈淡黄色,得率为0. 47% ,高于传统的法; 所得精油经气质联用(-) 分析,检测出60 个成分,主体成分为萜类化合物。
2.4 134a溶剂萃取技术提取青蒿素134a化学名为1,1,1,2-四氟乙烷( 1,1,1,2-)具有无毒、无色、不燃、热稳定性好等特点,化学性质稳定。
134a 对青蒿素有比较好的选择性,提取物中蜡质和分子量高的挥发油含量很少。
134a溶剂萃取技术效率适中(62%) ,但设备投资与运行费用最低。
因此,134a 溶剂萃取技术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可规模化的青蒿素的分离和提取技术。
综上所述,青蒿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技术中,溶剂提取法主要存在提取纯化效率不高,再应用和综合利用困难等问题; 基于此,许多现代分离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2-技术在青蒿素及其挥发油的分离提取中显示出较强的优势,但是由于其设备投资大,维护费用高,工业化受到一定限制,134a 溶剂提取技术也有很好的前景,可应用于青蒿中如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等其他成分提取。
总之,对青蒿中活性成分进行连续提取,有效提高青蒿利用率,减低成本,仍是值得研究和开发的领域。
3 生物合成青蒿素青蒿素是应用广泛的一线抗疟药。
青蒿分布地域狭窄, 青蒿素含量低(0.010.5%).现在市售的青蒿素主要是从植物中提取出来的, 含量稀少和需求广泛导致青蒿素供应不稳定。
建立一种环境友好、廉价的生产青蒿素的方法将是未来解决青蒿素来源问题的有效方法。
近10年来,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青蒿素的供需矛盾, 国内外争相开展了青蒿素合成生物学及代谢工程研究, 一方面尝试在微生物体内重建青蒿素生物合成途径, 另一方面对青蒿中原有的青蒿素生物合成途径进行遗传改良。
3.1 从乙酰辅酶A到法呢基焦磷酸()生物合成青蒿素青蒿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属于植物类异戊二烯代谢途径。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植物类异戊二烯的生物合成至少存在两条途径,即甲羟戊酸途径和丙酮酸磷酸甘油醛途径。
青蒿素等倍半萜类的生物合成途径属于甲羟戊酸途径,该途径在细胞质中进行。
首先,由3个乙酰辅A 缩合生成3羟基3甲基戊二单酰辅酶A() ,随后,在还原酶() 的作用下,产生甲羟戊酸() 。
以后经焦磷酸化及脱羧脱水作用,形成C5的异戊烯基焦磷酸() 。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甲羟戊酸的形成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因此,被认为是该途径中的第一个限速酶。
然与其异构体二甲基烯丙基焦磷酸() 在法呢基焦磷酸合酶()的催化下,通过亲电反应机制形成牛儿基焦磷酸(),进而形成法呢基焦磷酸(),如图(1)。
等通过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研究了青蒿素的生物合成途径,提出青蒿素生物合成的框架为: 法呢基焦磷酸()青蒿酸二氢青蒿酸青蒿素。
在此过程中,首先由经过酶促反应形成一种未知的倍半萜类中间产物,该步反应被认为是青蒿素形成过程的重要限速步骤。
1999 年, 等从青蒿叶片中分离到青蒿素生物合成途径的重要倍半萜类中间产物4, 11, 并进一步分离了催化4, 11形成的酶, 该酶是催化青蒿素生物合成的关键酶。
. 图13.2 通过调节植物激素及发育基因表达促进青蒿素的合成细胞分裂素可刺激叶片生长, 而青蒿素主要由青蒿叶片合成. 因此, 提高青蒿中的细胞分裂素水平有可能促进青蒿素的合成. 叶和春小组曾将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导入青蒿, 结果使细胞分裂素水平提高2~3倍, 青蒿素含量增加3070.有关植物激素与青蒿素合成的相关性及其作用机理详见后述.为了阐明青蒿生长发育(尤其是生殖发育)与青蒿素高产的关系, 叶和春小组曾用拟南芥开花促进因子1基因(1)及成花基因()分别转化青蒿, 结果发现, 虽然青蒿开花时间大大提前(分别提前20和14d), 但青蒿素含量并无明显提高, 表明开花并非青蒿素高产的先决条件。
4 化学合成青蒿素青蒿素是中国学者在20世纪70年代初从药用植物黄花蒿中分离得到的抗疟疾的有效成分是含内过氧基团的半萜内酯化合物。
由于具有速效和低毒性的特点,已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
今年来发现青蒿素除了具有抗疟疾作用外,还有多种其他的药理作用,包括抗细菌脓毒症、放疗增敏、抗菌曾敏、抗肿瘤等作用。
虽然青蒿素主要来自于天然采集的野生植株和人工栽培青蒿,但是天然野生青蒿受地理环境和季节的限制以及资源的日益匮乏,难以获得持续的发展。
人工栽培占地大,耗时耗力,且植株易变异,也使得产量难以保证,因而开发新的青蒿素来源途径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所以,非常有必要研究青蒿素化学合成方法,实现工业化生产。
目前现有的青蒿素化学合成法有化学全合成和化学半合成法。
4.1 青蒿素的化学全合成4.1.1 香茅醛为原料1986年,周维善等以香茅醛为原料经13步合成了青蒿素,实现了青蒿素的立体选择性的全合成如图(2)。
该方法首次采用在氧气和四碘四氯荧光素存在下对中间体12a 采用光氧化的方法引入过氧桥,随后通过高氯酸酸化以总收率不到1% 制得青蒿素。
该路线首次实现了青蒿素的立体选择性全合成,虽然该路线步骤长,总收率低,但这也为青蒿素的全合成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22010年,也报道了以香茅醛为起始原料的全合成路线(图3),该路线通过脯氨酸衍生物和3,4-二羟基苯甲酸乙酯共催化的香茅醛和甲基乙烯基甲酮()的1,4 不对称加成合成中间体2b,随后经分子内羟醛缩合可得到不饱和醛酮中间体3b。
3b与甲基格氏试剂加成,得到非对映异构体4b和4b'的混合物,该混合物在4存在下环烯化得到关键中间体5b。
化合物5b和9经立体选择性不对称硼氢化、氧化可以85%收率和90%制得伯醇6b。
6b经两步氧化成相应酸8b后再与碘甲烷甲酯化制得关键前体9b,9b最后经过光氧化反应等一共12步反应合成了青蒿素。
该路线关键前体9b的总收率可达13%,但由于最后一步光氧化的收率较低只有25%,总收率为5% 。
图34.1.2 环己烯酮为原料合成青蒿素2012年,课题组报道了一条非常简洁的青蒿素全合成路线(图4) ,他们以廉价易得的环己烯酮为起始原料,通过使用串联反应等策略,避免使用保护基,通过5步合成得到青蒿素,总收率可达10% 以上。
此路线合成主要步骤包括5步:首先,通过联苯亚膦酰胺为配体,三氟甲磺酸铜为催化剂催化二甲基锌对环己烯酮进行共轭加成,再一锅进行对巴豆基溴的烷基化,以61%的收率得到酮2j( = 7∶1,91) 。
随后2j和对甲苯磺酰肼反应生成相应的腙,再由正丁基锂低温锂化得到烯丙基负离子,该负离子用淬灭可得到α,β-不饱和醛3j,总收率为72%。
然后3j和硅基缩酮6j在2或2作用下,发生[4+2]环化反应得到原酸酯4j的4种不可分离的非对映异构体的混合物(10∶4∶1∶1) ,总收率大于95%,而且最大制备量可达50g。
这4个异构体无需分离,可直接用于下步反应,因为该化合物的3个手性中心的2个的构型不影响最后青蒿素的合成。
原酸酯4j以2作为催化剂,直接用H2O2水溶液氧化,能以90% 的收率得到烯烃氧化产物,其中甲基酮5j的收率为61% 。
该步直接在H2O2水溶液中氧化,操作简单而且催化剂回收方便。
最后,利用钼酸铵催化H2O2现场分解得到的单线态的氧先对5j进行氧化,然后在酸存在下将氧化物中间体最终转化为青蒿素,总收率在29%~42%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