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农村物流收派成本的方案(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降低农村物流收派成本的方案
快递是打通农村电子商务“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主渠道,具有重要的先导性和其础性作用,发展快递业服务农村电商,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
为全面落实电子商务进农村项目的稳步实施,降低农村物流收派成本,现提出以下措施。
ー、加强农村地区末端网络建设
1.加实现村村直接通邮。
按照中央有关要求、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以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符合客观现实条件、具备经济合理性为原则,制定建制村直接通邮统一标准。
建立建制村通邮情况台帐,确定各地区直接通邮的具体方式、标准和进度要求、明确各方责任,争取地方支持,逐实现频次稳定、安全便捷、邮件投递到村的快递服务。
2.补齐衣村地区快递短板。
深入实施“快递下乡”工程,基本实现“乡乡有网点、村村通快通”。
鼓励快递企业在乡镇直接设立快递网点。
支持快递企业开展员工返乡设点。
引导快递企业与第三方合作,或多家快递企业之间合作,在业务量较小的乡镇建立合作网点。
支持农村地区发展快递服务众包众筹模式,规范引导农村淘宝等电商企业的农村线下服务点从事快递服务,完善农村未端快递服务网络。
3.促进农村邮政快递合作。
完善农村地区邮政快递合作模式,支持邮政企业为快递企业代理投递农村地区快件,鼓励邮政企业将农村邮政网点建设成平台开放的“快递超市”。
支持邮政企业和快递企业(以下统称"寄递企业")合作承接农村电商的物流项目。
鼓励寄递企业在农村电商业务量较大的地区互相开放自提网点。
二、优化农村网络组织运行体系
1.提升仓储分拣能力。
支持寄递企业对县级仓储配送中心进行升级改造,形成县级运营节点,促进城乡有效联动。
引导寄递企业参与物流园区建设,加强与大型农产品、农资、农村消费品集散中心的有效对接,支持寄递企业利用农村客运站、货运站等交通基础设施建立仓储分拨中心。
完善乡镇网点的服务功能,打造上接县、下联村的中转节点,支撑农村电商的仓储配送。
2.完善运输配送体系。
健全寄递企业县级节点与上下游的运輸组织网络,实现农村寄递网络与干线运输网络的有效衔接。
鼓励寄递企业在业务流量稳定、流向集中的农村地区,加快推广定时、定点、定线的快件班线模式,开展县至乡镇、沿途行政村的双向运输配送服务提高农村快件寄递时效。
励寄递企业之间整合资源,合作开发运输线路或委托第三方运輸。
鼓励农村客运班车代运快件。
3.提高末端服务质量。
鼓励寄递企业加大对农村运输和
投递环节的投入,缩短农村地区快件寄递时限,提高快件末端投递水平。
完善村站运行机制。
加强村站的业务培训、技术支撑和质量监督。
鼓励村站丰富功能,发展综合便民服务的同时,叠加快件的接转投递及自提服务功能。
鼓励快递企业提高农村收派件补贴,提高农村快递网点运营水平。
三、创建服务农村电商的知名品牌
1.搭建农民脱贫创业平台,推动寄递企业发挥“快件下乡”优势,采取精准手段和连带方式,降低贫困地区地区创业成本,帮助贫困地区农民増收。
鼓励寄递企业聚焦农产品进城,服务农业合作社、小微企业和农村散户,提供平台销售与寄递服务;联系地方商务部门、农业部门,自主开发地方特色农产品。
支持寄递企业开展农村公益性活动,鼓励寄递企业开展关爱贫困地区小学生的“爱心包惠”项目,开展帮助贫困母亲的“母亲邮包”项目等活动。
2.发展"互联网+”农村寄递。
鼓励寄递企业利用移动互联、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推动服务模式变革。
引导寄递企业与涉农电商平台对接,在电商、金融、运输、寄递等领域开展合作,协力推动农村电商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鼓励寄递企业与电商企业的农村服务站点开展业务合作与设施共建,逐步形成包容开放、融合共享的“互联网+”农村寄递体系。
3.打造农村电商自有品牌。
鼓励寄递企业设置自有农村
电商平台,开设持色农产品网上销售频道。
推动企业品牌和农产品品牌统一开发、统一建设,将农产品品牌由地域品牌向企业品牌转化。
支持寄递企业依托邮乐网、邮掌柜、便民服务站和分销渠道资源,完善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
引导寄递企业重视品牌效应,拓展品牌内涵、提高服务质量,提升竞争能力,逐步形成各具特色、差异竞争的农村电商自有品牌。
四、完善寄递企业服务农村电商模式
1.发挥区域优势开展“农产品+同城寄递”。
支持寄递企业结合自身区域优势,完善"农产品+同城寄递”模式,采取就近原则,立足便民惠农,通过网点广告、电商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形式销售寄递本地农产品,培育区域消费市场,服务当地农业发展。
引导寄递企业与当地农村合作社、供销社等专业机构合作,提供定制化服务,支持当地农产品输出。
对于集中生产的农产品,批量进城。
对于散户生产的农产品,整合进城。
2.发挥渠道优势拓展快递服务现代衣业项目。
支持寄递企业与大型农业生产企业合作,试点开展快递服务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入駐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产品加工基地、农产品物流商贸基地,参与推动农产品规模化生产,提供"一体化”“一站式”服务。
完善“现代农业+快递”模式,推动形成“一县一品”“一乡一品”,增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针对性
和操作性,提升快递服务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水平。
3.利用速度优势开发特色农产品的原产地直供。
支持寄递企业以原产地特色农产品为主要切入点,形成"一头对接农户,一头对接用户”的直供模式。
推动寄递企业逐步形成一套适合“原产地”特色的策划、采购、销售、寄递流程,采取差异化寄递服务模式。
生鲜农产品区域内限时寄递,干货农产品全网寄递。
引导寄递企业以项目运作模式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大力发展常温和冰鲜农产品的直达寄递服务。
4.利用网点优势开展农村电商代购批销。
鼓励寄递企业在农村网点开展便民代购服务,为农村用户创造网上购物的实惠与便利。
鼓励寄递企业结合农村网点建设,建立批销商品体系,通过大数据引领,加快引入适合渠道批销的高频消费商品。
完善订单结算等功能模块,提高村级服务点的积极性。
五、强化科技和信息应用支撑
1.提高运输配送装备的专业化水平。
推广适合农村运输的经济适用车辆、标准化运载单元和专业化装卸设备,鼓励寄递企业根据实际需求使用电动车辆以及清洁然料车型,加快淘汰安全隐患大、能耗排放高的老旧车辆,提升农村运输和配送的安全性、经济性。
引导寄递企业评估现有网络环节和节点的操作能力,根据冷链物流发展需要增加多温层节能冷库、未端网点冷链设施和专业冷藏车辆。
2.推广应用绿色环保的农产品包装。
引导寄递企业改进农产品的运输包装,在材料选择、包装设计等方面充分考虑绿色环保需要、农副产品特性和销售市场特点,促进包装与农产品特性、营销、品牌的有机结合,推广可折叠式、嵌套式包装箱,降低回收成本,提升回收效率,督促寄递企业按照国家食品安全相关要求,采购符合相关等级的食品包装材料。
3.推动信息整合和升级改造。
鼓励寄递企业推进农村网点设备标准化,配备PDA手持终端,纳入售息化系统统一管理,实现基层网络节点的信息整合和升级改造,完善快件信息跟踪,鼓励寄递企业与交通、农业、供销等行业电商信息系统实现对接,逐步建立农村电商供求信息共享机制,共同搭建农村物流信息平台
六、加大政策保降支持力度
1.完善政策保措施。
加强与地方发改、财政、国土、商务、交通、衣业、供销等部门的工作对接,争取地方在规划、财政、土地、项目、金融等方面给予支持。
积极推动将寄递服务纳入地方政府农村电商项目。
支持寄送企业参与“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把符合条件的农村网点改为益农信息社,推进各方扶持政策对寄递企业的细化和落实。
2.争取财政资金支持.积极争取各级人民政府对农村电商寄递服务的财改投入,争取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资
金、农村电商发展基金、“农产品进城”时效配送补贴等资金支持,争取地方政府对寄递企业的电商仓储配送中心建设、农村电商服务站建设,农村寄递网点建设、设施设备改造信息系统建设,组织模式创新等项目给予资金扶持,争取建立交通、农业、供销等对农村电商寄递的资金支持渠道。
3.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深化“放管服”改革,依法完善农村地区快递网点末端管理机制,探索对农村快递服务公众满意度、快递时限准时率开展调查,加强安全监管,落实属地管理,督促寄递企业切实履行安全主体责任,保障寄递渠道安全畅通,支持寄递企业根据业务发展实际,制定适合农产品寄递的包装,运输等企业标准,参与行业标准体系建设,搭建与相关行业交流平台,推动人才培训、市场营销、质量监控等方面的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