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31课《钉子的故事》优秀教案
钉子的故事教学设计
《钉子的故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反复朗读父亲的话,明白“口头上对人造成的伤害与伤害人的身体没什么两样”的道理。
3、教育学生在生活中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乱发脾气。
学情分析:学生分析:学生经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进行了一定量的阅读的学习与训练。
三年级学生进入了心理发展的新阶段,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知识量的增多,他们的求知欲更强了,思维更活跃了。
教学要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的权利;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在自学实践中逐步提高理解能力。
教材分析: 本文中一位父亲为了帮助孩子改掉坏脾气,不是生硬地说教,而是巧妙地引导孩子:发一次脾气,就在栅栏上钉一颗钉子,到后来,孩子变得不爱发脾气了,他又告诉孩子,如果一整天不发脾气,就从栅栏上拔下一颗钉子,直到孩子把栅栏上的所有钉子都拔掉。
然后父亲用富有启发性的话语来引起孩子的思考:“当你向别人发过脾气之后,你的言语就像这些钉孔一样,会在别人的心灵中留下疤痕。
”父亲深入浅出地教育,使孩子明白了:口头上对人造成的伤害与伤害人的身体没什么两样。
教学重难点:1.学习课文内容,能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明白课文中的道理,学会与身边的人友好相处。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或课件,钉子和木板。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实验激趣,导入课文题目1教师拿出一块木板和一颗钉子,把钉子钉入木板。
接着请一个同学上台拔出。
师:同学们,木板上留下了什么?板书:小孔。
(顺势过渡)小孔虽小,却凝聚着一位父亲的智慧。
齐读课文题目。
2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二、汇报交流,检查预习情况1大家带着问题自己小声地读一读课文,注意把预习中遇到的较难的字词,多读两遍。
2指名分段读课文,注意要求学生读得正确通顺。
3齐读课文。
要求学生读得正确流利。
4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只要学生说个大概就给予肯定)5你有什么不理解的问题吗?(1)爸爸的话是什么意思?(2)为什么父亲要以这种方式教育孩子,不觉得太费时间吗?(3)坏脾气真的有那么大的危害吗?三、自主探究,解决问题1再读课文,针对黑板上的问题,把你读懂的内容、获得的启发、自己的感受讲给全班同学听。
钉子的故事 教案设计教案
钉子的故事教案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钉子的形状、材料和用途,理解钉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钉子操作,如插钉和拔钉。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良好的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钉子的形状、材料和用途。
2. 难点:学生如何正确使用钉子,注意安全。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钉子(不锈钢),木板,铁锤,安全眼镜,教具图片等。
2. 教学环境:教室或实验室。
四、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导入教学主题,引导学生关注实际生活中常见的钉子,并提问学生对钉子的了解和用途。
2. 知识讲解:通过展示钉子的形状、尺寸和材料等相关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钉子的外观和特点。
阐述钉子的材料可以是铁、不锈钢等,不同材料的钉子有着各自的特点和用途。
3. 操作演示:(1)学生观察老师操作钉子的过程,注意观察老师的使用方法和姿势。
(2)学生实践操作,分组进行插钉和拔钉的练习。
教师进行指导和辅助。
(3)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在插钉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力较大,而在拔钉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力比较小。
4. 综合讨论:针对学生操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总结钉子操作的注意事项和安全常识,如避免钉子反弹伤到自己和他人,使用钉子时应戴上安全眼镜等。
5. 拓展应用: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插钉和拔钉,钉子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用途,可以让学生举例并发表观点。
6. 总结归纳:(1)钉子的形状、尺寸和材料的特点。
(2)钉子的用途和操作注意事项。
(3)钉子的重要性和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钉子的形状、材料和用途有了基本的了解,同时掌握了正确使用钉子的基本操作技能,并且培养了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安全意识。
六、教学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可以针对不同材质的钉子进行比较,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同时,安全教育要在整个过程中贯穿,确保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安全。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十一课 钉子的故事教案 西师大版
第三十一课钉子的故事教学目标1. 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 反复朗读父亲的话,明白“口头上对人造成的伤害与伤害人的身体没什么两样”的道理。
教学准备把课文中的插图制成幻灯片或课件。
教材简析《威尔逊出游》中的母亲敢于放手让自己的孩子去尝试,孩子就收获“成长”。
然而读完《钉子的故事》一文,我们不禁更要为这位父亲喝彩。
他为了帮助孩子改掉坏脾气,不是生硬地说教,而是巧妙地引导孩子:发一次脾气,就在栅栏上钉一颗钉子,到后来,孩子变得不爱发脾气了,他又告诉孩子,如果一整天不发脾气,就从栅栏上拔下一颗钉子,直到孩子把栅栏上的所有钉子都拔掉。
然后父亲用富有启发性的话语来引起孩子的思考:“当你向别人发过脾气之后,你的言语就像这些钉孔一样,会在别人的心灵中留下疤痕。
”父亲深入浅出地教育,使孩子明白了:口头上对人造成的伤害与伤害人的身体没什么两样。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父亲的话,明白“口头上对人造成的伤害与伤害人的身体没什么两样”的道理。
建议本课用1课时完成。
*父亲为了帮助小男孩改掉坏脾气,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可见父亲用心的良苦。
*“控制”:指小男孩不再乱发脾气。
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
*仔细观察一下图画,在儿子的手心里有什么?父亲会说些什么?儿子心里会想些什么?*终于:指经过努力,小男孩把栅栏上所有的钉子都拔掉了,他也变得不爱发脾气了。
*最后两段向我们展示了父亲真实的用意,让小男孩明白:恶语伤人六月寒。
当你向别人发过脾气之后,你的言语会在别人的心灵中留下永远的疤痕。
言语的伤害与伤害人的身体没有什么两样。
这使我们对本课的主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课后第2题:这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明确本课主旨的切入点。
针对问题可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讨论,在讨论中让学生进一步明白“言语的伤害与伤害人的身体没有什么两样”的道理。
最后应该引导学生将自己懂得的道理落实到平日的生活中去。
教学设计参考一、谈话,导入新课1. 齐读课题。
《钉子的故事》教学设计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_1
《钉子的故事》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上册)
一、谈话,导入新课
1. 齐读课题。
2.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课文告诉了我们有关钉子的什么故事?钉子的故事给我们哪些启发?)
二、在预习的基础上,检查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
1. 学生自由小声读课文,把自己不认识的字或词勾画下来,多读两遍。
2. 指名分段读文,注意读得正确通顺。
3. 齐读全文。
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三、读懂课文,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1. 默读课文。
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 钉子的故事给我们哪些启发?重点理解父亲的话。
(1)用“”把父亲的话勾画下来,多读几遍。
(2)联系课文理解父亲的话。
(3)从父亲的话中你明白了什么?交流中总结本文主旨。
四、积累、升华
把本文中留给你印象最深的语句抄写在《积累本》上,多读几遍,最好能够背下来。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请自行参考编辑使用。
(秋)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十一课 钉子的故事教案 西师大版
第三十一课钉子的故事教学目标1. 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 反复朗读父亲的话,明白“口头上对人造成的伤害与伤害人的身体没什么两样”的道理。
教学准备把课文中的插图制成幻灯片或课件。
教材简析《威尔逊出游》中的母亲敢于放手让自己的孩子去尝试,孩子就收获“成长”。
然而读完《钉子的故事》一文,我们不禁更要为这位父亲喝彩。
他为了帮助孩子改掉坏脾气,不是生硬地说教,而是巧妙地引导孩子:发一次脾气,就在栅栏上钉一颗钉子,到后来,孩子变得不爱发脾气了,他又告诉孩子,如果一整天不发脾气,就从栅栏上拔下一颗钉子,直到孩子把栅栏上的所有钉子都拔掉。
然后父亲用富有启发性的话语来引起孩子的思考:“当你向别人发过脾气之后,你的言语就像这些钉孔一样,会在别人的心灵中留下疤痕。
”父亲深入浅出地教育,使孩子明白了:口头上对人造成的伤害与伤害人的身体没什么两样。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父亲的话,明白“口头上对人造成的伤害与伤害人的身体没什么两样”的道理。
建议本课用1课时完成。
*父亲为了帮助小男孩改掉坏脾气,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可见父亲用心的良苦。
*“控制”:指小男孩不再乱发脾气。
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
*仔细观察一下图画,在儿子的手心里有什么?父亲会说些什么?儿子心里会想些什么?*终于:指经过努力,小男孩把栅栏上所有的钉子都拔掉了,他也变得不爱发脾气了。
*最后两段向我们展示了父亲真实的用意,让小男孩明白:恶语伤人六月寒。
当你向别人发过脾气之后,你的言语会在别人的心灵中留下永远的疤痕。
言语的伤害与伤害人的身体没有什么两样。
这使我们对本课的主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课后第2题:这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明确本课主旨的切入点。
针对问题可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讨论,在讨论中让学生进一步明白“言语的伤害与伤害人的身体没有什么两样”的道理。
最后应该引导学生将自己懂得的道理落实到平日的生活中去。
教学设计参考一、谈话,导入新课1. 齐读课题。
《钉子的故事》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钉子的故事》教案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反复朗读父亲的话,明白“口头上对人造成的伤害与伤害人的身体没什么两样”的道理。
3?帮助孩子树立勇于克服自己弱点的信心和勇气,懂得尊重他人,知道该怎样和身边的人和睦相处。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父亲的话和“口头上对人造成的伤害与伤害人的身体没什么两样”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板书“钉子”,说说钉子有什么用?2?师:在一个充满智慧的父亲眼中,钉子还具有神奇的作用呢?揭示课题《钉子的故事》,读课题,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生自由小声读课文,一句一句读通顺。
2?指名分段试读,集体评议,订正字音:栅栏、钉钉子、疤痕。
3?默读全文,想:本课讲了一件什么事?4?指名汇报,引导归纳:父亲用钉子教育孩子。
三、朗读课文,理解感悟1?父亲是怎样用钉子来教育孩子的?小组合作读课文,讨论归纳。
2?汇报交流,引导归纳:钉钉子、拔钉子。
3?生独立找出相应段落朗读、理解。
父亲要求孩子“钉钉子”的用意是什么?建议“拔钉子”的目的呢?4?指名汇报,集体交流。
(1)读课文第1、2段,想:当父亲发现小男孩脾气很坏时,他会怎么想?怎么做?引导归纳“钉钉子记录发脾气的次数”。
(2)这个办法有用吗?从哪儿可以看出来?(3)读课文第3段,“当父亲知道孩子的转变时,又会怎么想?怎么做?”(4)你从“父亲开始对孩子的要求”到后来对孩子的“建议”体会到了什么?引导:“要求”表达了父亲一定要帮助孩子改掉坏脾气的决心,“建议”一词让我们体会到了一位父亲的民主、智慧……5?现在,孩子的坏脾气已改掉了,父亲又会怎么想?怎么做?(1)指名说,找出相应段落自由读。
《钉子的故事》教学设计
寻求改进方法
针对存在的问题,与同 行或专家进行交流,寻 求有效的改进方法。
调整教学策略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 教学效果,适当调整教 学策略,如增加课堂互 动、改进教学方法等, 以提高教学质量。
06
教师自我提升计划
深入研究钉子精神内涵及教育价值
钉子精神的内涵
研究钉子精神所包含的坚持不懈、勤 奋努力、自律自强等品质,深入理解 其含义和价值。
02
教学内容与方法
钉子故事内容介绍
01
02
03
故事背景
介绍《钉子的故事》的背 景,包括故事发生的时间 、地点以及主要人物。
故事情节
详细突和转折点。
故事主题
分析故事所表达的主题, 如诚信、责任、尊重等, 引导学生理解故事背后的 深层含义。
教学方法选择及依据
学生活动设计
分组讨论:分享对钉子精神的理解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让学生围绕“ 钉子精神”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分享交流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本组的讨论 成果,其他同学可以提出问题和补充意见。
教师点评
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深 入理解“钉子精神”的内涵和意义。
1 2
反思课堂教学
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深入反思,找出存在的问 题和不足,寻求改进方法。
寻求同行帮助
与同事交流教学经验,互相评课、提出建议,共 同提高教学水平。
3
持续学习提升
通过阅读教育类书籍、参加教育培训等方式,不 断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技能。
THANKS
感谢观看
情境教学法
通过创设与故事内容相关的情境 ,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和学习,
《钉子的故事》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上册)
《钉子的故事》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上
册)
一、谈话,导入新课
1. 齐读课题。
2.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课文告诉了我们有关钉子的什么故事?钉子的故事给我们哪些启发?)
二、在预习的基础上,检查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
1. 学生自由小声读课文,把自己不认识的字或词勾画下来,多读两遍。
2. 指名分段读文,注意读得正确通顺。
3. 齐读全文。
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三、读懂课文,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1. 默读课文。
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 钉子的故事给我们哪些启发?重点理解父亲的话。
(1)用把父亲的话勾画下来,多读几遍。
(2)联系课文理解父亲的话。
(3)从父亲的话中你明白了什么?交流中总结本文主旨。
四、积累、升华
把本文中留给你印象最深的语句抄写在《积累本》上,多读几遍,最好能够背下来。
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31课《钉子的故事》原文及教案
【原文】有個小男孩脾氣很壞,他的父親決定幫助他改掉壞脾氣。
一天,父親給了他一大包釘子,要求他每發一次脾氣,就用鐵錘在他家後院的柵欄上釘一顆釘子。
第一天,小男孩在柵欄上釘了16顆釘子。
過了幾個星期,他發現,不發脾氣比往柵欄上釘釘子要容易些。
慢慢地,小男孩學會了控制自己的壞情緒,每天在柵欄上釘釘子的次數漸漸少了。
到後來,小男孩變得不愛發脾氣了。
他把自己的轉變告訴了父親。
父親又建議:“你如果能堅持一整天都不發脾氣,就從柵欄上拔下一顆釘子。
”經過一段時間,小男孩終於把柵欄上所有的釘子都拔掉了。
父親拉著他的手來到柵欄邊,親切地說:“兒子,你做得很好。
但是,你看看那些釘子在柵欄上留下的小孔,柵欄再也不會是原來的樣子了。
當你向別人發過脾氣之後,你的言語就像這些釘孔一樣,會在別人的心靈中留下疤痕。
這就好比用刀子刺向他人的身體,即使把刀子拔出來,那傷口也會永遠存在。
”小男孩明白了,口頭上對人造成的傷害與傷害人的身體沒什麼兩樣。
【教案】教學目標1、默讀課文,瞭解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反復朗讀父親的話,明白口頭上對人造成的傷害與傷害人的身體沒什麼兩樣的道理。
3、幫助孩子樹立勇於克服自己弱點的信心和勇氣,懂得尊重他人,知道該怎樣和身邊的人和睦相處。
教學重點熟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理解父親的話和口頭上對人造成的傷害與傷害人的身體沒什麼兩樣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一、談話引入1、板書釘子,說說釘子有什麼用?2、師:在一個充滿智慧的父親眼中,釘子還具有神奇的作用呢?揭示課題《釘子的故事》,讀課題,想知道什麼?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意1、生自由小聲讀課文,一句一句讀通順。
2、指名分段試讀,集體評議,訂正字音:柵欄、釘釘子、疤痕。
3、默讀全文,想:本課講了一件什麼事?4、指名彙報,引導歸納:父親用釘子教育孩子。
三、朗讀課文,理解感悟1、父親是怎樣用釘子來教育孩子的?小組合作讀課文,討論歸納。
2、彙報交流,引導歸納:釘釘子、拔釘子。
三年级《钉子的故事》的教案设计
三年级《钉子的故事》的教案设计第1篇:三年级《钉子的故事》的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反复朗读父亲的话,明白“口头上对人造成的伤害与伤害人的身体没什么两样”的道理。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或课件,钉子和木板。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实验激趣,导入课文题目1教师拿出一块木板和一颗钉子,把钉子钉入木板。
接着请一个同学上台拔出。
师:同学们,木板上留下了什么?板书:小孔。
(顺势过渡)小孔虽小,却凝聚着一位父亲的智慧。
齐读课文题目。
2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二、汇报交流,检查预习情况1大家带着问题自己小声地读一读课文,注意把预习中遇到的较难的字词,多读两遍。
2指名分段读课文,注意要求学生读得正确通顺。
3齐读课文。
要求学生读得正确流利。
4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只要学生说个大概就给予肯定)5你有什么不理解的问题吗?(1)爸爸的话是什么意思?(2)为什么父亲要以这种方式教育孩子,不觉得太费时间吗?(3)坏脾气真的有那么大的危害吗?三、自主探究,解决问题1再读课文,针对黑板上的问题,把你读懂的内容、获得的启发、自己的感受讲给全班同学听。
2团结就是力量,我们一起解决了问题,读懂了课文,学会了在合作交流中集思广益,真是受益匪浅。
请大家带着自己的感悟再读课文,勾画出启发你的句子。
3钉子的故事给我们哪些启发?引导学生重点理解父亲的话。
(1)用“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西师版三年级上册《钉子的故事》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反复朗读父亲的话,明白口头上对人造成的伤害与伤害人的身体没什么两样的道理。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或课件,钉子和木板。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实验激趣,导入课文题目1?教师拿出一块木板和一颗钉子,把钉子钉入木板。
接着请一个同学上台拔出。
师:同学们,木板上留下了什么?板书:小孔。
(顺势过渡)小孔虽小,却凝聚着一位父亲的智慧。
齐读课文题目。
2?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二、汇报交流,检查预习情况1?大家带着问题自己小声地读一读课文,注意把预习中遇到的较难的字词,多读两遍。
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31课《钉子的故事》原文及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31课《钉子的故事》原文及教案【原文】有个小男孩脾气很坏,他的父亲决定帮助他改掉坏脾气。
一天,父亲给了他一大包钉子,要求他每发一次脾气,就用铁锤在他家后院的柵栏上钉一颗钉子。
第一天,小男孩在柵栏上钉了16颗钉子。
过了几个星期,他发现,不发脾气比往栅栏上钉钉子要容易些。
慢慢地,小男孩学会了控制自己的坏情绪,每天在柵栏上钉钉子的次数渐渐少了。
到后来,小男孩变得不爱发脾气了。
他把自己的转变告诉了父亲。
父亲又建议:“你如果能坚持一整天都不发脾气,就从柵栏上拔下一颗钉子。
”经过一段时间,小男孩终于把栅栏上所有的钉子都拔掉了。
父亲拉着他的手来到栅栏边,亲切地说:“儿子,你做得很好。
但是,你看看那些钉子在柵栏上留下的小孔,柵栏再也不会是原来的样子了。
当你向别人发过脾气之后,你的言语就像这些钉孔一样,会在别人的心灵中留下疤痕。
这就好比用刀子刺向他人的身体,即使把刀子拔出来,那伤口也会永远存在。
”小男孩明白了,口头上对人造成的伤害与伤害人的身体没什么两样。
【教案】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反复朗读父亲的话,明白口头上对人造成的伤害与伤害人的身体没什么两样的道理。
3、帮助孩子树立勇于克服自己弱点的信心和勇气,懂得尊重他人,知道该怎样和身边的人和睦相处。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父亲的话和口头上对人造成的伤害与伤害人的身体没什么两样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板书钉子,说说钉子有什么用?2、师:在一个充满智慧的父亲眼中,钉子还具有神奇的作用呢?揭示课题《钉子的故事》,读课题,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生自由小声读课文,一句一句读通顺。
2、指名分段试读,集体评议,订正字音:栅栏、钉钉子、疤痕。
3、默读全文,想:本课讲了一件什么事?4、指名汇报,引导归纳:父亲用钉子教育孩子。
三、朗读课文,理解感悟1、父亲是怎样用钉子来教育孩子的?小组合作读课文,讨论归纳。
第31课《钉子的故事》教学设计
第31课《钉子的故事》教学设计第31课《钉子的故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会可文中的生字新词,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教学目标一件什么事。
2.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读父亲的话,明白“口头上对人造成的伤害与伤害人的身体没什么两样”的道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帮助孩子树立勇于克服自己弱点的信心和勇气,懂得尊重他人,知道该怎样和身边的人和睦相处。
理解父亲的话和“口头上对人造成的伤害与伤害人的身体没什重点难点么两样”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1课时。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拿出一块木板和一颗钉子,指名几个学生把几个钉子钉入木板,接着请另几个学生上台把钉子拔出。
2.师生交流:木板上留下了什么,(很多小孔)3.教师板书:钉子的故事。
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4.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自由交流,教师小结:在一个充满智慧的父亲眼中,钉子还具有神奇的作用呢,)二、诵读课文,探究初成。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小声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集体评议,纠正读得不正确的字音。
3.学生默读全文,小组交流:本课讲了一件什么事,(父亲用钉子教育孩子。
)4.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归纳:一位父亲为了帮助孩子改掉坏脾气,不是生硬地说教,而是巧妙地引导孩子:发一次脾气,就在栅栏上钉一颗钉子,到后来,孩子变得不爱发脾气了,他又告诉孩子,如果一整天不发脾气,就从栅栏上拔下一颗钉子,直到孩子把栅栏上的所有钉子都拔掉。
然后父亲用富有启发性的话语来引起孩子的思考:“当你向别人发过脾气之后,你的言语就像这些钉孔一样,会在别人的心灵中留下疤痕。
”父亲深入浅出地教育,使孩子明白了:口头上对人造成的伤害与伤害人的身体没什么两样。
三、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1.多媒体出示:有个小男孩脾气很坏,他的父亲决定帮助他改掉坏脾气。
一天,父亲给了他一大包钉子,要求他每发一次脾气,就用铁锤在他家后院的柵栏上钉一颗钉子。
《钉子的故事》教案
31* 钉子的故事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反复朗读父亲的话,明白“口头上对人造成的伤害与伤害人的身体没什么两样”的道理。
3、教育学生在生活中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乱发脾气。
教学重难点:1.学习课文内容,能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明白课文中的道理,学会与身边的人友好相处。
教学准备:多媒体资料课件教学方法:三疑三探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1、激趣导入,板书课题谈话导入;孩子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我们今天再来学习一个故事.播放课件,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些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预设:(1)课文讲了我们有关钉子的什么故事?(2)钉子的故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3、出示自探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通顺,读流利,把不认识的字或词勾出来多读几遍,边读边思考:(1)、课文讲了一件有关钉子的什么故事?(2)、课文第四自然段父亲说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3)、小男孩明白了什么道理?二.解疑合探(一)小组合探。
1、小组讨论解决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
2、教师出示——展示与评价分工。
(二)全班合探合探一:课文讲了一件有关钉子的什么故事。
1.小组展示2.评价合探二:课文第四自然段父亲说的话中读懂的道理。
①同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②小组齐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1.小组展示2.评价合探三:我们明白的道理。
全班同学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1.小组展示2.评价三.质疑再探课前提出的问题你都明白了吗,还有什么疑问?请大胆的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四、运用拓展1、学了这一课,你打算设计怎样一份习题来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呢?(可以从字词、课文写法、重点句子理解方面着手)(1)学生出题测试自己或同学。
(2)教师选出有价值的测试题在班内交流,学生评价。
2、教师编题。
3、学科班长总结,谈本节收获。
4结合实际生活,谈谈你今后应该做一个怎样的人?5播放课件同学们,老师也送给你们一些叮咛,读一读并抄写在“采蜜本”本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钉子的故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读父亲的话,明白“口头上对人造成的伤害与伤害人的身体没什么两样”的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孩子树立勇于克服自己弱点的信心和勇气,懂得尊重他人,知道该怎样和身边的人和睦相处。
二、教学重难点
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理解父亲的话和“口头上对人造成的伤害与伤害人的身体没什么两样”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三、教学准备
图片、课件。
四、教学时间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板书“钉子”,说说钉子有什么用?
2.师:在一个充满智慧的父亲眼中,钉子还具有神奇的作用呢?揭示课题《钉子的故事》,读课题,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生自由小声读课文,一句一句读通顺。
2.指名分段试读,集体评议,订正字音:栅栏、钉钉子、疤痕。
3.默读全文,想:本课讲了一件什么事?
4.指名汇报,引导归纳:父亲用钉子教育孩子。
(三)朗读课文,理解感悟
1.父亲是怎样用钉子来教育孩子的?
小组合作读课文,讨论归纳。
2.汇报交流,引导归纳:钉钉子、拔钉子。
3.生独立找出相应段落朗读、理解。
父亲要求孩子“钉钉子”的用意是什么?建议“拔钉子”的目的呢?
4.指名汇报,集体交流。
(1)读课文第1、2段,想:当父亲发现小男孩脾气很坏时,他会怎么想?怎么做?
引导归纳“钉钉子记录发脾气的次数”。
(2)这个办法有用吗?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3)读课文第3段,“当父亲知道孩子的转变时,又会怎么想?怎么做?”
(4)你从“父亲开始对孩子的要求”到后来对孩子的“建议”体会到了什么?
引导:“要求”表达了父亲一定要帮助孩子改掉坏脾气的决心,“建议”一词让我们体会到了一位父亲的民主、智慧。
5.现在,孩子的坏脾气已改掉了,父亲又会怎么想?怎么做?
(1)指名说,找出相应段落自由读。
(2)指导朗读父亲的话,体会含义。
引导:钉钉子→伤害栅栏的身体→留下钉孔。
发脾气→伤害人的内心→留下疤痕没什么两样。
(3)此时,你明白了什么?
齐读最后一段,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联系父亲的话理解。
(四)小结、明理
1.读了课文,在你脑中出现了一位怎样的父亲?
2.学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结束语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当我们有什么不快,想向人发泄时,不妨多想想《钉子的故事》,学会克制自己,这样才能与人友好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