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

合集下载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制度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制度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制度一、工作目标与原则1.目标:通过中医药健康管理,提高0~36个月儿童的整体健康水平,预防和减少儿童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发生,提高儿童免疫力和抵抗力,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2.原则:以儿童的健康和安全为首要考虑,倡导家庭与社会共同参与,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儿童健康管理中的作用,个性化管理,综合治疗,全面保障儿童身心健康。

二、工作内容和措施1.儿童出生后医疗服务和指导-儿童出生后即接受中医药全程服务,包括新生儿中医健康筛查和健康评估。

-配合医学服务,为家庭提供婴儿喂养、母乳喂养、辅食添加等方面的中医药保健指导。

-针对新生儿出现的常见问题,如黄疸、湿疹等,提供相应的中医药治疗和调理方案。

-提供家庭常备中药方剂和中草药颗粒的指导,以便及时应对常见儿童病情。

2.应对0~36个月儿童常见病和多发病-通过定期健康体检,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营养状况、免疫情况等进行监测和评估。

-针对儿童常见病和多发病,如感冒、腹泻、咳嗽等提供中医药治疗措施,减少儿童对抗生素的依赖。

-加强中医药保健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使家长能够辨别常见儿童病症,采用相应的中医药治疗和调理方法。

3.营养与饮食指导-为家长提供儿童饮食营养方案,包括纳入中医药理论,合理搭配食材,增强儿童免疫力。

-对于儿童的特殊饮食问题,如食欲不振、厌食等,提供相应的中药调理方案。

-指导家长如何正确添加辅食,制定科学的喂养计划,避免辅食添加过早或过快导致的问题。

4.保健推拿和按摩-提供儿童营养推拿和按摩服务,促进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力。

-针对儿童常见病和多发病,如便秘、哮喘等,提供相应的推拿和按摩方案,改善病情。

5.家庭中医药自我保健教育-组织家庭中医药健康教育活动,让家长了解中医药保健的重要性和方法。

-通过中医药宣传材料,普及中药知识,提高家庭对常见儿童病症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建立儿童中医药健康档案,记录儿童的健康情况,及时跟进和评估。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中医调养服务)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中医调养服务)

4.四时调摄
⑴目前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其娇宠备至 ,反而孩子患病不断,显得十分娇气。究其原 因,主要是由于孩子吃得太饱与穿得太暖所致 。其实早在元代著名儿科医家曾世荣就在《活 幼心书》中云:“四时欲得小儿安,常要三分 饥与寒;但愿人皆依此法,自然诸疾不相干。 ”
并且进一步告诫世人“殊不知忍一分饥,胜 服调脾之剂;耐一分寒,不须发表之功。” 他的主张让孩子保持七分饱,则脏腑不易损 伤,就不易患肠胃病,自然用不着服什么调 理脾胃的药物;倘能经常保持一种微寒状态 ,也就不易患伤风感冒,因而用不着服什么 解表发汗的药物。
⑵正确理解“春捂”与“秋冻” 春季注意保暖,正确理解“春捂”;夏
季纳凉要适度,避免直吹电风扇,空调温度 不宜过低;秋季应避免保暖过度,提倡 “三 分寒”正确理解“秋冻”;冬季室内不宜过 度密闭保暖,应适当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⑶儿童秋季调摄要点 ①感冒的预防;②体瘦儿的调养;③肥
胖儿的调养 5.经常到户外活动,多见风日,增强体
从第2遍开始的任何一遍中,操作者可根 据不同脏腑出现的症状,采用“重提”的手法 ,有针对性的刺激背部的脏腑俞穴,以便加强 疗效。在第5遍捏拿儿童脊背时,在儿童督脉 两旁的脏腑俞穴处,用双手的拇指与示指合作 分别将脏腑俞穴的皮肤,用较重的力量在捏拿 的基础上,提拉一下。捏拿第6遍结束后,用 双手拇指指腹在儿童腰部的肾俞穴处,在原处 揉动的动作中,用拇指适当地向下施以一定的 压力,揉按结合(见图2)。
小指握成空拳状,示指半屈,拇指伸直并对 准示指的前半段(见图1)。
施术从长强穴开始,操作用双手示指与 拇指合作,在示指向前轻推患儿皮肤的基 础上与拇指一起将长强穴的皮肤捏拿起来 ,然后沿督脉两侧,自下而上,左右两手 交替合作,按照推、捏、捻、放、提的前 后顺序,自长强穴向前捏拿至脊背上端的 大椎穴捏一遍。如此循环,根据病情及体 质可捏拿4~6遍。

0到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标准

0到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标准

0到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标准1. 介绍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是指通过中医药的理论和方法,对0到36个月的儿童进行全面、个体化的健康管理。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健康发展对于国家和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体系,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儿童健康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0到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标准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实践,提高我国儿童健康水平。

2. 了解0到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标准0到36个月婴幼儿是生长发育最快、最薄弱、最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的阶段。

针对他们特殊的生理特点和疾病易感性,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强、科学合理、操作简便且易于推广的管理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中医药健康管理的内容、方法、技术和评价指标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提高儿童健康管理的质量和效果。

3. 0到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的内容0到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包括常规体格检查、生长发育评估、疾病预防和保健指导等内容。

在常规体格检查方面,应包括身高、体重、头围等指标的测量,以及眼耳鼻喉口腔等器官的检查。

生长发育评估主要包括身高体重增长情况、神经系统发育情况以及心理行为发育情况等方面。

疾病预防主要是通过中医药方法预防常见儿童疾病,如感冒、腹泻、湿疹等。

保健指导是通过中医药理论和方法,对家长进行科学合理喂养指导以及生活习惯养成等方面进行指导。

4. 0到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法在0到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中,除了常规的体格检查、生长发育评估和疾病预防等方法外,还应结合中医药理论和方法,采取针灸、推拿、中药等手段进行治疗。

针灸是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人体阴阳平衡,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推拿是通过手法的施加,调理经络、活血化淤、通络止痛。

中药是通过中草药的应用,调节人体内部环境,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这些方法在儿童健康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5. 评价0到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效果对于0到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生长发育情况和常见儿童疾病发生率。

0-36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总结

0-36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总结

序号1:引言经过36个月的宝宝的成长,儿童健康管理是家长非常关心的问题。

传统中医药在儿童健康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宝宝建立健康的体质,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

本文对36个月以内的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进行总结,为家长提供参考。

序号2:0-6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在0-6个月的宝宝中,中医药健康管理主要包括母乳喂养、脐部护理、预防接种、中医药调理等方面。

母乳喂养有助于增强宝宝的免疫力,中医药调理可以帮助宝宝调整体质。

针对宝宝可能出现的湿疹、腹泻等问题,中医药也有相应的调理方案。

序号3:6-12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在6-12个月的宝宝中,中医药健康管理重点关注宝宝的饮食、睡眠、生长等方面。

中医药营养调理可以帮助宝宝获得全面的营养补充,促进生长发育。

针对宝宝可能出现的感冒、消化不良等问题,中医药也有相应的调理方案。

序号4:12-24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在12-24个月的宝宝中,中医药健康管理重点关注宝宝的运动、语言、认知等方面。

中医药运动调理可以帮助宝宝增强体质,促进肌肉和骨骼发育。

针对宝宝可能出现的龋齿、湿疹等问题,中医药也有相应的调理方案。

序号5:24-36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在24-36个月的宝宝中,中医药健康管理重点关注宝宝的情绪、社交、自理等方面。

中医药情绪调理可以帮助宝宝建立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促进社交能力的发展。

针对宝宝可能出现的夜惊、哮喘等问题,中医药也有相应的调理方案。

序号6:中医药健康管理的效果通过中医药健康管理,可帮助宝宝建立健康体质,增强免疫力,促进全面发育。

中医药能够及早发现宝宝的体质问题,及时进行调理,预防疾病的发生。

中医药健康管理在儿童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序号7:总结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中医药健康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0-36个月的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涵盖母乳喂养、营养调理、情绪调理等方面,能够帮助宝宝建立健康的体质,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和使用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促进宝宝健康成长。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居住的0~36个月儿童。

二、服务内容
在儿童6、12、18、24、30、36月龄时对儿童家长进行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具体内容包括:
(一)向家长提供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
(二)在儿童6、12月龄给家长传授摩腹和捏脊方法;在18、24月龄传授按揉迎香穴、足三里穴的方法;在30、36月龄传授按揉四神聪穴的方法。

三、服务流程
四、服务要求
(一)开展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应当结合儿童健康体检和预防接种的时间。

(二)开展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当具备相应的设备和条件。

(三)开展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人员应当为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或接受过儿童中医药保健知识和技能培训能够提供上述服务的其他类别医师(含乡村医生)。

(四)服务机构要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使更多的儿童家长愿
意接受服务。

(五)每次服务后要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儿童健康档案。

五、考核指标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年度辖区内按照月龄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0~36月儿童数/年度辖区内的0~36个月儿童数×100%。

六、附件
1.1岁以内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
2.1~2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
3.3~6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制度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制度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制度
一、在儿童6、12、18、24、30、36月龄时对儿童家长进行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具体内容包括:
1、向家长提供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
2、在儿童6、12月龄给家长传授摩腹和捏脊方法;在18、24月龄传授按揉迎香穴、足三里穴的方法;在30、36月龄传授按揉四神聪穴的方法。

二、开展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应当结合儿童健康体检和预防接种的时间。

三、开展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人员应当为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或接受过儿童中医药保健知识和技能培训能够提供上述服务的其他类别医师(含乡村医生)。

四、要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使更多的儿童家长愿意接受服务。

五、每次服务后要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儿童健康档案。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一、服务对象辖区内居住的0~36个月儿童。

二、服务内容在儿童6、12、18、24、30、36月龄时对儿童家长进行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具体内容包括:(一)向家长提供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二)在儿童6、12月龄给家长传授摩腹和捏脊方法;在18、24月龄传授按揉迎香穴、足三里穴的方法;在30、36月龄传授按揉四神聪穴的方法。

三、服务流程四、服务要求(一)开展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应当结合儿童健康体检和预防接种的时间。

(二)开展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当具备相应的设备和条件。

(三)开展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人员应当为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或接受过儿童中医药保健知识和技能培训能够提供上述服务的其他类别医师(含乡村医生)。

(四)服务机构要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使更多的儿童家长愿意接受服务。

(五)每次服务后要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儿童健康档案。

五、考核指标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年度辖区内按照月龄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0~36月儿童数/年度辖区内的0~36个月儿童数×100%。

六、附件1.1岁以内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2.1~2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3.3~6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附件11岁以内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姓名:编号附件21~2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姓名:编号附件33~6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姓名:编号填表说明:1.印制新表格时可在原“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所列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基础上增加“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

2.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请在所提供服务对应的选项上划“√”,可多选。

其他服务请注明。

0到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

0到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

0到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度日益提高,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与推广。

针对0到36个月的儿童群体,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的制定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服务目标、服务内容、服务流程和服务人员等方面,对0到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进行详细阐述。

一、服务目标0到36个月的儿童是一个成长发育迅速的重要阶段,该阶段的营养、保健和疾病预防工作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目标是帮助0到36个月儿童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其健康成长,提高儿童的自身抵抗能力,并预防儿童常见疾病的发生。

二、服务内容1. 儿童体格检查:通过测量体重、身高、头围等指标,详细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并进行健康评估。

2. 中医四诊观察:通过望、闻、问、切四诊观察,了解儿童的体质特点,及时发现体质异常或早期疾病迹象。

3. 中医药调理:根据儿童的体质和疾病情况,针对性地进行中医药保健调理,包括中草药服用、针灸、推拿等疗法。

4. 营养指导:根据儿童年龄和生长发育需要,提供全面的膳食指导,包括合理膳食搭配、膳食禁忌等。

5. 健康教育:向父母传授科学的育儿知识与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和管理儿童的健康。

三、服务流程1. 儿童健康档案建立:在儿童出生后的第一个月内,建立儿童健康档案,记录儿童的身体状况和生长发育情况。

2. 定期体格检查:每月进行一次体格检查,测量身高、体重和头围,并进行中医四诊观察。

3. 中医药调理:根据需要,进行中医药调理,包括中草药配方、针灸、推拿等。

4. 营养饮食指导:定期向父母提供儿童膳食指导,根据儿童的年龄和生长发育需要,合理安排膳食。

5. 健康教育:定期举办健康讲座、育儿培训等活动,向父母传授育儿知识和技巧。

四、服务人员1. 中医医生:具备中医药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中医四诊观察和中医药调理。

0到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0到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0到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儿童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是每个家庭和社会的共同期待。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意识到中医药的重要性,逐渐将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应用于0到36个月儿童中,以提供更全面、个性化的健康护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0到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首先,0到36个月儿童处于生长和发育的关键阶段,他们的免疫力相对较低,易受感染和疾病侵袭。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可以帮助提高儿童的免疫力,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

中医药强调整体平衡和防病于未然的理念,通过对儿童体质的辨识和调理,可以促进他们的生长发育,减少慢性病和过敏症的发生。

其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注重个性化护理,因为每个儿童的体质都不同。

中医药通过辩证施治的方法,根据儿童的体质特点和病情,制定个体化的中医药健康管理计划。

比如,对于易感冒的儿童,可以通过调理气血、益肺护肺的方法来加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对于肠胃不适的儿童,可以采用中药调理肠胃功能,改善消化问题。

这样一来,每个儿童都能得到针对性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提高身体的健康水平。

此外,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还注重疾病的早期发现和干预。

中医药重视通过观察病情、体检和望闻问切等方法来辨识体质和病因,及时发现身体的异常。

一旦发现问题,中医药可以采用针灸、推拿、中药调理等方法进行干预治疗。

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进展,还能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健康意识,提高生活的质量。

为了实施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首先,医疗机构需要配备专业的中医药师和儿科医生,他们需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儿童医疗知识。

其次,医疗机构需要提供先进的中医药设备和仪器,以便更好地为儿童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此外,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还需要与传统的西医健康管理服务相结合,形成“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模式,为儿童提供更全面的医疗保健。

最后,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推行需要政府、家长和社会的共同支持。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医疗机构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并加大对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和支持力度。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一、引言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健康的成长对于他们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

中医药在儿童健康管理服务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提供安全、有效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制定以下技术规范。

二、术语和定义1. 0~36个月儿童:指出生后0~36个月的婴幼儿。

2.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指通过中医药理论和方法,结合现代医学的理念和技术,为儿童提供预防、保健和治疗的综合性服务。

三、目标和原则1. 目标:全面提升0~36个月儿童的健康水平,预防和减少儿童疾病的发生。

2. 原则:(1)科学性: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应基于科学、临床实践和经验,并不断进行研究和更新。

(2)个体化:根据每个儿童的身体状况和体质特点,制定个体化的服务计划。

(3)安全性:服务过程中应保证儿童的安全,注意药物的适用性和安全性。

(4)综合性:结合传统中医药与现代医学,提供综合性的健康管理服务。

四、服务内容1. 健康评估:通过观察、询问和检查,对儿童的身体发育、行为表现和生活习惯进行综合评估。

2. 中医药干预:针对儿童的特定情况,采用中医药的方法进行干预,包括针灸、推拿、草药服用等。

3. 膳食指导:根据儿童的体质和发育需求,提供合理的膳食指导,包括饮食结构、食物搭配和食物制作方法等。

4. 心理健康管理: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通过游戏、音乐和亲子互动等方式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

5. 接种疫苗:根据国家的免疫规划,提供儿童疫苗接种服务,同时结合中医药调理,增强免疫力。

6. 家庭养生指导:向家长提供家庭养生知识和健康管理方法,帮助家庭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五、管理要求1. 人员要求: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提供者应具备相关的医学和中医药学专业背景,并接受相关培训。

2. 设备要求:提供服务的场所应符合卫生标准,具备必要的中医药服务设备和器材。

3. 服务记录:对每一次服务进行记录,包括儿童的基本信息、健康评估结果、干预方法和效果等。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一、概述小儿具有生机旺盛而又稚嫩柔软的生理特点,一方面生机蓬勃,发育旺盛;另一方面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其“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而又“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主要是针对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和主要健康问题,通过对家长开展中医饮食起居指导、传授中医穴位按揉方法,改善儿童健康状况,促进儿童生长发育。

二、服务流程图及说明(一)预约儿童家长在儿童6、12、18、24、30、36月龄时,结合儿童健康体检和预防接种的时间,预约儿童家长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受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

(二)儿童中医饮食起居指导根据不同月龄儿童的特点,向家长提供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

(三)传授中医穴位按揉方法在儿童6、12月龄时,向家长传授摩腹和捏脊的方法;在18、24月龄时,向家长传授按揉迎香、足三里穴的方法;在30、36月龄时,向家长传授按揉四神聪穴的方法。

三、儿童中医保健方法和技术(一)饮食调养1.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尽量延长夜间喂奶的间隔时间。

2.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避免偏食,节制零食,按时进食,提倡“三分饥”,防止乳食无度。

3.食物宜细、软、烂、碎,而且应品种多样。

4.严格控制冷饮,寒凉食物要适度。

(二)起居调摄1.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逐步养成夜间睡眠、白天活动的作息习惯。

2.养成良好的小便习惯,适时把尿;培养每日定时大便的习惯。

3.衣着要宽松,不可紧束而妨碍气血流通,影响骨骼生长发育。

4.春季注意保暖,正确理解“春捂”;夏季纳凉要适度,避免直吹电风扇,空调温度不宜过低;秋季避免保暖过度,提倡“三分寒”,正确理解“秋冻”;冬季室内不宜过度密闭保暖,应适当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5.经常到户外活动,多见风日,以增强体质。

(三)推拿方法1.摩腹(1)位置:腹部。

(2)操作:操作者用手掌掌面或示指、中指、环指的指面附着于小儿腹部,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反复做环形有节律的移动,每次1~3分钟。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
5. 经常到户外活动,多见风日,增强体质
中医保健方法--穴位按揉(一)
摩腹 1.位置:腹部。 2.操作:操作者用手掌掌面或示指、中指、 环指的指面附着于小儿腹部,以腕关节 连同前臂反复做环形有节律的移动,每 次1~3分钟。 3.功效:具有改善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 收的作用。
小儿病理特点(二)
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小儿疾病在病情发展转归的过程中,虽有传变迅 速,病情易转恶化的一面,但其又有容易康复的 一面。小儿疾病容易康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 方面:一是小儿生机蓬勃,活力充沛,修复再生 能力强;二是小儿痼疾顽症相对少于成人,治疗 反应敏捷,随拨随应;三是儿科疾病以外感六淫 和内伤饮食居多,治法较多,疗效较好。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生理方面:主要表现为脏腑娇嫩,形气未 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病理方面:主要表现为发病容易,传变迅 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掌握这些特点,对于指导儿童保健和疾病防治, 有着重要的意义。
小儿生理特点(一)
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这是小儿生理特点之一。脏腑即五脏六腑,“形” 是指形体结构(即四肢百骸、筋肉骨骼、精血津 液等),“气”指的是生理功能活动(如肺气、脾 气等)。脏腑娇嫩是指小儿机体各系统、器官的 形态发育不完善和脆弱。形气未充是指小儿形体 结构和功能活动未臻健全。古代医家将小儿这种 娇嫩状态概括为“稚阴稚阳”。
小儿病理特点(一)
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体质和功能均较 为脆弱,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差,寒暖不能自调, 乳食不知自节,一旦调护失宜,则外易为六淫所 侵,内易为饮食所伤,因此容易患病。小儿疾病 的传变主要表现在寒热虚实的互相转化,并且相 互之间传变迅速,具有“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揉迎香穴
(一)位置:鼻翼外缘中点 旁,当鼻唇沟中。
(二)操作:双手拇指分别 按于同侧下颌部,中指分 别按于同侧迎香穴,其余 三指则手心方向卷曲,然 后使中指在迎香穴处做顺 时针方向按揉,每次1~3 分钟。
“饥与寒”是相对而言,既不能吃得过饱,也不能 太饿。
(五)经常到户外活动,多见风日,增强体质。
三、推拿及方法
摩腹 捏脊 按揉足三里 按揉迎香穴 按揉四神聪 补脾经 补肺经 清肝经 补肾经 清补大肠 揉板门 推揉肺俞
摩腹
(一)位置:腹部。
(二)操作:操作者用手掌掌 面或示指、中指、环指的指 面附着于小儿腹部,以腕关 节连同前臂反复做环形有规 律的移动,每次1~3 分钟。
中医在儿童预防保健方面 的优势
中医的”治未病“思想贯穿于中医 儿科的始终。
《黄帝内经》中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 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上工治未病 "
顺应天时,提倡根据四时节气的变 化调节自身阴阳,使之平衡。
辨清体质,再食疗,更健康。
自然疗法,伤害小,更安全。
概述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主要是 针对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和主要健康问题, 通过对家长开展中医饮食起居指导、传授中 医穴位按揉方法,改善儿童身体状况,促进 儿童生长发育。
预约儿童家长
在儿童6月龄、12月龄、18月 龄、24月龄、30月龄、36月 龄时,结合儿童健康体检和 预防接种的时间,预约儿童 家长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 受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
儿童中医饮食起居指导
根据不同月龄儿童的特 点,向家长提供儿童中医饮 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
传授中医穴位按揉方法
在儿童6、12月龄时,向家长 传授摩腹和捏脊的方法;在18、 24月龄时,向家长传授按揉迎 香、足三里穴的方法;在30、 36月龄时,向家长传授按揉四 神聪穴的方法。
从第2遍开始的任何一遍中,操作者可根据不同 脏腑出现的症状,采用“重提”的手法,有针对 性的刺激背部的脏腑俞穴,以便加强疗效。在第 5遍捏拿儿童脊背时,在儿童督脉两旁的脏腑俞 穴处,用双手的拇指与示指合作分别将脏腑俞穴 的皮肤,用较重的力量在捏拿的基础上,提拉一 下。捏拿第6遍结束后,用双手拇指指腹在儿童 腰部的肾俞穴处,在原处揉动的动作中,用拇指 适当地向下施以一定的压力,揉按结合。(手法 一定要先轻后重)
(三)功效:具有改善脾胃功 能,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
(四)应用:摩腹治疗小儿食 滞胃痛,恶心呕吐,腹痛腹 泻,厌食;感冒后胸闷咳喘, 痰鸣气急等效果较好。常与 捏脊、按揉足三里合用.
捏脊
(一)位置:背脊正中,督脉两 侧的大椎至尾骨末端处。
(二)操作:操作者用双手的中指、环指(无名指) 和小指握成空拳状,示指半屈,拇指伸直并对准 示指的前半段。施术从长强穴开始,操作用双手 示指与拇指合作,在示指向前轻推患儿皮肤的基 础上与拇指一起将长强穴的皮肤捏拿起来,然后 沿督脉两侧,自下而上,左右两手交替合作,按 照推、捏、捻、放、提的前后顺序,自长强穴向 前捏拿至脊背上端的大椎穴捏一遍。如此循环, 根据病情及体质可捏拿4~6遍。
(三)功效:具有消食积、健脾胃、通经络的作用。
(四)应用:脊柱穴属督脉,督脉贯脊属脑络肾, 督率阳气,统摄真元。用捏脊法自下而上能调阴 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具有强 身健体之功能,常做之能增强儿童的体质和适应 能力,是儿童常用保健手法之一。捏脊疗法不仅 常用于感冒、咳嗽、腹泻、厌食等病症,还可应 用于成人失眠、肠胃病等病症。本法操作时亦旁 及足太阳膀胱经。临床操作时可根据不同病情, 重提或按揉相应的背部腧穴,以加强疗效。
民间谚语“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春天气候刚转暖时不要急于脱掉棉衣,防止倒春 寒。
秋天也不要刚见冷就过早过多地增加衣服,适当 的凉爽刺激,有助于锻炼耐寒能力。
正确理解”饥与寒“
明代医书《万密斋》:“要使小儿安,需得三分 饥和寒”。
元代著名的儿科医家曾世荣告诫世人“殊不知忍一 分饥,胜服调脾之剂;耐一分寒,不须发表之 功”。
按揉足三里
(一)位置:在小腿前外侧, 当犊鼻下三寸,距胫骨前缘 一横指处。
(二)操作:操作者用拇指 端按揉,每次1~3分钟。
(三)功效:具有健脾益胃、 强壮体质的作用。

(四)应用:本穴属足阳明胃经,能健脾和胃,调 中理气,导滞通络。多用于消化系统疾病,具有 强身健体之功能,常与摩腹、捏脊合用,是少儿 推拿常用的保健手法。
儿童中医保健方法和技术
小儿的生理特点
1、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2、脏腑娇嫩,形气未冲
小儿的病理特点
1、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2、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生活保健
小儿体质由先天禀赋和后天调养决 定,与生活环境、季节气候、食物、 药物、锻炼等因素有关,其中饮食 营养是最重要的因素。
一、饮食调养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幼儿的喂 养应着眼于保护脾胃。
便的习惯。 (三)衣着要宽松,不可紧束而妨碍气血流通,影响骨骼
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发育。
(四)春季注意保暖,正确理解“春捂”;夏季纳 凉要适度,避免直吹电风扇,空调温度不宜过低; 秋季应避免保暖过度,提倡“三分寒”;正确理 解“秋冻”;冬季室内不宜过度密闭保暖,应适 当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正确理解“春捂”与“秋冻”
服务对象
服务对象:辖区内0——36 个月儿童
服务内容
在儿童6、12、18、24、30、36个月龄 时向家长进行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
(一)提供儿童中医饮食、起居活动指导
(二)在儿童6、12、18、24、30、36个 月龄时传授给家长按摩穴位的方法。
服务流程
服务流程及说明
1.预约儿童监护人; 2.儿童中医饮食起居指导; 3.传授中医穴位按揉方法; 4.记录并纳入健康档案;
(一)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尽量延长夜间喂奶 的间隔时间。
(二)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避免偏食,节制零食, 按时进食,提倡“三分饥”,防止乳食无度。
(三)食物宜细、软、烂、碎,而且应品种多样。 (四)严格控制冷饮,寒凉食物要适度。
二、起居调摄
(一)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逐步养成夜间睡眠、白天
活动的作息习惯。 (二)养成良好的小便习惯,适时把尿;培养每日定时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