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单片机定时器的设计

合集下载

单片机系统的时钟与定时器设计原理详解

单片机系统的时钟与定时器设计原理详解

单片机系统的时钟与定时器设计原理详解引言: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单片机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单片机系统中,时钟和定时器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时钟用来驱动整个单片机系统的节奏,而定时器用于实现各种时间相关的功能。

本文将详细解析单片机系统中时钟和定时器的设计原理。

一、时钟设计原理:在单片机系统中,时钟充当着同步整个系统操作的功能。

它是一个稳定可靠的信号源,用于指导单片机各个部件的工作。

时钟信号通常由晶体振荡器产生,通过芯片内部的倍频电路进行频率提升。

常见的时钟频率有4MHz、8MHz、16MHz等。

时钟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稳定性:时钟信号必须具有高稳定性,以确保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通常使用石英晶体作为振荡器,由于石英晶体具有稳定频率的特性,因此可以提供可靠和精确的时钟信号。

2. 频率选择:时钟频率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进行。

较高频率的时钟可以提高系统的处理速度,但同时也会增加功耗。

因此,在设计时应合理选择适当的时钟频率。

3. 电源噪声:电源噪声对时钟信号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

为了减小电源噪声对时钟的干扰,可以采用电源滤波电路,提高时钟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4. 时钟分频:有时候需要减小时钟频率用于驱动其他外设,可以通过时钟分频器来实现。

分频器可以将高频的时钟信号分频得到较低频率的时钟信号。

二、定时器设计原理:定时器在单片机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实现延时、定时、脉冲生成等功能。

定时器通常由一个计数器和相关的控制逻辑组成。

定时器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计数器选择:在选择定时器时,需要根据需求选择适当的计数器位数。

通常,8位计数器可以计数255个时间单位,16位计数器可以计数65535个时间单位。

计数器的位数越大,可以表示的时间范围就越大,但同时也会增加硬件成本和资源占用。

2. 定时器模式:定时器可以有不同的工作模式,如定时模式、脉冲计数模式等。

定时模式用于实现定时功能,脉冲计数模式用于计算脉冲的个数。

单片机定时闹钟课程设计

单片机定时闹钟课程设计

单片机定时闹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单片机定时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定时器的编程方法;2. 学会使用单片机实现闹钟功能,了解时间计算与时间显示的基本方法;3. 掌握相关电子元器件的原理和功能,如晶振、电容、数码管等。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C语言编写单片机程序,实现闹钟的定时与显示功能;2. 学会使用调试工具对单片机程序进行调试,解决常见问题;3. 提高动手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单片机定时闹钟的硬件电路搭建与程序编写。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共同解决问题;3. 增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树立实践出真知的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课程,结合理论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单片机基础知识,对编程有一定了解,但对实际应用尚缺乏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原理与编程方法;- 时间计算与时间显示技术;- 硬件电路设计原理,包括晶振、电容、数码管等元器件的应用。

2. 实践操作:- 搭建单片机定时闹钟的硬件电路;- 编写单片机程序,实现定时与显示功能;- 使用调试工具对程序进行调试,解决常见问题。

3. 教学大纲:- 第一阶段:回顾单片机基础知识,介绍定时器/计数器原理,分析闹钟功能需求;- 第二阶段:学习时间计算与显示技术,讲解硬件电路设计方法;- 第三阶段:动手实践,分组进行硬件电路搭建与程序编写;- 第四阶段:程序调试与优化,展示成果,总结经验。

4. 教材关联:- 教材第3章: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的原理与应用;- 教材第4章:C语言编程基础,涉及闹钟程序编写;- 教材第5章:电子元器件及其应用,用于硬件电路设计。

单片机定时器毕业设计(论文)

单片机定时器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毕业设计题目:学生学号:学生姓名:所在系(部):专业及班级:指导教师:完成日期:《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课题名称:定时系统课题类型:模拟课题设计的目的:(1)定时设定由按键部分控制(2)实现定时时间的显示数码管显示:分(十位)分(个位)∶秒(十位)秒(个位)(3)到点响铃(4)系统运行中可重新设定定时值(5)最大实现99分59秒的定时设计的任务及主要内容::第一章概述1 任务设计(1)定时设定由按键部分控制(2)实现定时时间的显示数码管显示:分(十位)分(个位)∶秒(十位)秒(个位)(3)到点响铃(4)系统运行中可重新设定定时值(5)最大实现99分59秒的定时2 总体方案(1)设计框图系统框图如图1(2)设计思路利用89C51单片机作为本系统的中控模块。

上电后,按下功能键进入调时状态,通过各单元电路将按键部分设定的时间通过定时时间显示部分中的LED数码管显示出来,当时间设定完毕后再次按下按键部分的功能键,闹铃模块的蜂鸣器鸣叫0.5S以示定时器开始工作,到点实现响铃,再由按键部分关闹铃。

中途可重新设置定时数值。

复位部分除上电初实现复位外,其余任何时候可按键实现复位。

注:按键部分一共有4个按键,分别为功能键P3.0,秒设定键P3.1(增),分设定键P3.2(增)分设定键P3.3(减)。

3、方案论证(1)定时部分定时部分是本设计的核心部分。

方案:本方案完全用软件实现定时。

原理为:在单片机内部存储器设两个字节分别存放时钟的分、秒信息。

利用键盘部分对定时时间进行设定,由定时显示部分数码管显示,同时定时器与软件结合实现1秒定时中断,每产生一次中断,存储器内相应的秒个位减1;若秒个位减到0,则判秒十位值是否为0,若不是,则秒个位赋9,秒十位减1;分同理。

该方案具有硬件电路简单的特点。

(2)闹铃器件的选择方案:采用蜂鸣器闹铃,当到设定时间时,单片机向蜂鸣器送出高电平,蜂鸣器发生。

采用蜂鸣器闹铃结构简单,控制方便。

单片机定时闹钟课程设计

单片机定时闹钟课程设计

单片机定时闹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单片机的基本原理,理解定时器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2. 使学生掌握定时闹钟程序编写的基本方法,了解中断处理的相关知识。

3. 帮助学生了解电子时钟的基本构成,掌握时间计算和显示的相关技巧。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学会使用编程软件编写、调试程序,实现单片机定时闹钟功能。

2.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定时闹钟课程的各项任务。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在项目过程中进行有效沟通和分工合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单片机编程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未知、自主学习的精神。

2. 培养学生勇于尝试、不怕失败的品质,提高他们面对困难时的心理素质。

3.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具有个性的定时闹钟作品。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属于电子技术与应用领域的实践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掌握单片机定时闹钟的设计与制作。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处于中学阶段,具有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和编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1. 结合课本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3. 以学生为主体,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中取得进步。

二、教学内容1. 单片机基础原理回顾:包括单片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定时器/计数器功能。

2. 定时器编程技术:重点讲解定时器的初始化、中断处理程序编写,以及定时器应用实例。

- 教材章节:第三章《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3. 中断系统原理:介绍中断的概念、中断优先级、中断向量表,以及中断处理流程。

- 教材章节:第四章《中断系统》4. 显示技术:讲解数码管、LCD等显示器件的工作原理和编程方法。

- 教材章节:第五章《显示技术》5. 定时闹钟设计与实现:包括闹钟功能的整体设计、程序编写、调试与优化。

单片机定时器的设计

单片机定时器的设计

单片机定时器的设计一、单片机定时器的基本原理单片机定时器是通过内部或外部时钟源产生固定时间间隔触发中断来实现的。

在单片机中,通常采用计数器的方式来实现定时器功能。

计数器在一次计数结束之后会自动从初始化值重新开始计数,并且触发中断。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设置计数器的计数值和时钟源的频率来实现所需的定时功能。

二、单片机定时器的设计步骤要设计一个有效的单片机定时器,我们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确定所需的定时时长首先需要确定所需的定时时长,以便后续的计数器设置。

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来确定定时时长,比如几毫秒、几十毫秒、几百毫秒等。

2.选择合适的计数器位宽计数器位宽决定了定时器能够计数的最大值。

通常,单片机提供的计数器位宽有8位、16位、32位等多种选择。

要根据所需的定时时长来选择合适的计数器位宽,确保可以覆盖所需的最大计数值。

3.设置计数器初始值计数器的初始值决定了定时器的倒计时开始值。

根据所需的定时时长和计数器的位宽,可以通过简单的计算得出计数器初始值。

同时,还需要考虑时钟源的频率是否与计数器的位宽匹配,以避免定时器溢出或计数不准确的问题。

4.配置定时器中断定时器中断是实现定时功能的核心部分。

在单片机中,定时器溢出时会产生中断,通过中断服务函数来处理定时器事件。

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在时间到达时产生中断,还是定时一段时间后再产生中断。

三、单片机定时器的实现方法根据单片机的不同型号和架构,实现定时器的方法有所不同。

下面以常见的基于8051单片机的定时器实现为例进行说明。

1.选择定时器模式8051单片机中,定时器可以工作在16位定时器(Timer0和Timer1)和8位定时器(Timer2)两种模式下。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定时器模式。

2.配置定时器控制寄存器定时器控制寄存器用于设置定时器的工作模式和时钟源。

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定时器模式、计数器位宽、时钟源等参数。

3.设置计数器初始值设置计数器初始值,使定时器开始倒计时。

51单片机定时器实验内容

51单片机定时器实验内容

51单片机定时器实验内容
51单片机定时器实验的内容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目的进行调整,以下是
一些可能的实验内容:
1. 定时器初始化实验:实验目标是了解如何初始化51单片机的定时器,包括设置定时器的工作模式、计数值、初始值等。

实验中可以编写代码,让定时器在初始化后自动开始计时,并在达到指定时间后产生中断或输出信号。

2. 定时器中断实验:实验目标是了解如何使用51单片机的定时器中断功能,实现定时器在达到指定时间后自动触发中断,并在中断服务程序中执行特定的操作。

实验中可以编写代码,让定时器在达到指定时间后自动进入中断服务程序,并在其中执行特定的操作,如点亮LED灯等。

3. 定时器PWM输出实验:实验目标是了解如何使用51单片机的定时器PWM输出功能,实现定时器输出PWM波形。

实验中可以编写代码,让定时器输出不同占空比的PWM波形,并通过调整占空比来控制LED灯的亮
度等。

4. 定时器与外部事件同步实验:实验目标是了解如何使用51单片机的定时器与外部事件同步,实现定时器在外部事件发生时自动开始计时或停止计时。

实验中可以编写代码,让定时器在外部事件发生时自动开始计时或停止计时,并在达到指定时间后执行特定的操作。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51单片机定时器实验内容,通过这些实验可以深入了解51单片机的定时器工作原理和用法,并提高编程技能和硬件控制能力。

单片机综合实验课程设计

单片机综合实验课程设计

单片机综合实验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单片机的基本原理,掌握其内部结构及相关功能模块的使用方法。

2. 学生能掌握单片机编程的基本语法和技巧,能独立完成简单的程序设计。

3. 学生能了解单片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并学会分析实际案例。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单片机的基本操作和程序编写。

2. 学生能通过实验,学会使用相关开发工具和调试技巧,具备一定的故障排查能力。

3. 学生能运用单片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单片机综合实验课程,培养对电子信息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2.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沟通、分享和合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认识到单片机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单片机基础知识,对实际操作感兴趣,但编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动手实践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分解,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单片机基础理论:回顾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内部结构、工作原理等,重点讲解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串行通信等模块的功能和应用。

2. 单片机编程语言:以C语言为基础,介绍单片机编程的基本语法、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语句等,并通过实例进行讲解。

3. 单片机实验操作:结合教材章节,进行以下实验:- 基本输入输出实验:学习单片机I/O口控制,实现LED灯、蜂鸣器等设备的控制。

- 中断控制实验:掌握中断系统的使用,实现外部中断控制。

- 定时器/计数器实验:学习定时器/计数器的配置,完成定时控制等功能。

- 串行通信实验:了解串行通信原理,实现单片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51单片机计课程设计

51单片机计课程设计

51单片机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51单片机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其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

2. 掌握51单片机的编程语言(C语言),能够阅读和编写简单的程序。

3. 学习51单片机的I/O口编程、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系统等基础应用。

4. 了解51单片机与其他外围设备的通信接口,如串行通信。

技能目标:1. 能够使用51单片机的开发环境,如Keil uVision和Proteus进行程序设计和仿真。

2.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实验箱或面包板搭建简单的51单片机应用电路。

3. 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通过编程解决实际问题。

4. 学会查阅技术文档和参考资料,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制作和编程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 强调团队合作和交流分享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认识到科技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4. 引导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操作的准确性和程序的逻辑性。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考虑其已有一定电子和编程基础,课程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升技能,同时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51单片机项目设计,为后续深入学习嵌入式系统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51单片机基础知识- 51单片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51单片机引脚功能及内部资源- 编程环境Keil uVision与Proteus使用方法2. 51单片机C语言编程- 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 控制语句(循环、分支)- 函数的定义与调用- 中断处理程序编写3. 51单片机I/O口编程- I/O口输入输出控制- 延时函数编写- 按键与LED控制4. 定时器/计数器- 定时器/计数器工作原理- 定时器/计数器编程方法- 定时器应用案例5. 中断系统- 中断系统原理与分类- 中断系统编程- 中断应用案例6. 串行通信- 串行通信原理- 51单片机串口编程- 串口通信应用案例7. 综合项目设计与实践- 项目需求分析- 硬件电路设计与搭建- 软件程序设计与调试- 项目展示与评价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和学科特点进行安排,注重知识体系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利用单片机的定时器设计一个数字时钟

利用单片机的定时器设计一个数字时钟

利用单片机的定时器设计一个数字时钟数字时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计时工具,可以准确地显示当前的时间。

而单片机的定时器则可以提供精准的定时功能,因此可以利用单片机的定时器来设计一个数字时钟。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单片机的定时器来设计一个基于数字显示的时钟,并提供基本的代码实现。

一、时钟电路设计利用单片机设计一个数字时钟,首先需要设计一个合适的时钟电路。

时钟电路一般由电源电路、晶振电路、单片机复位电路和显示电路组成。

1. 电源电路:为电路提供工作所需的电源电压,一般使用稳压电源芯片进行稳定的供电。

2. 晶振电路:利用晶振来提供一个稳定的时钟信号,常用的晶振频率有11.0592MHz、12MHz等。

3. 单片机复位电路:用于保证单片机在上电或复位时能够正确地初始化,一般使用降低复位电平的电路。

4. 显示电路:用于将单片机输出的数字信号转换成七段数码管可以识别的信号,一般使用BCD码和译码器进行实现。

二、单片机定时器的应用单片机的定时器具有精准的定时功能,可以帮助实现时钟的计时功能。

单片机的定时器一般分为定时器0和定时器1,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选择使用。

在设计数字时钟时,可以将定时器0配置成定时器模式,设置一个适当的定时时间。

当定时器0计时达到设定时间时,会触发一个中断信号,通过中断处理程序可以实现时钟的计时功能。

以下是一个基于单片机的定时器的伪代码示例:```void Timer0_Init(){// 设置定时器0为工作在定时器模式下// 设置计时时间// 开启定时器0中断}// 定时器0中断处理程序void Timer0_Interrupt_Handler(){// 更新时钟显示}void main(){Timer0_Init();while(1){// 主循环}}```在上述伪代码中,Timer0_Init()函数用于初始化定时器0的相关设置,包括工作模式和计时时间等。

Timer0_Interrupt_Handler()函数是定时器0的中断处理程序,用于处理定时器0计时到达设定时间时的操作,例如更新时钟显示。

单片机智能的定时器设计毕业设计

单片机智能的定时器设计毕业设计

.目录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1)二、智能定时器设计 (1)1.设计要点 (1)2.硬件设计 (4)(1)光敏电阻 (5)(2)光耦合器 (6)(3)光电开关 (7)(4)红外光电对管 (8)(5)光敏二极管与光敏三极管 (8)(6)拨码开关 (9)三、智能光电定时器软件设计…………………………………………………11.1.程序流程图 (11)1)主程序流程图 (11)2)T0 中断服务子程序 (12)2 .软件去抖 (12)3. 初始化 (12)4.硬件调试方法 (13)5.软件调试方法 (13)6.程序清单 (13)四、结论 (17)五、体会及收获 (17)参考文献 (17)课程设计任务书(智能光电定时器)1、总体方案设计根据资料将同类产品方案特点列出,画出设计方案的原理图和印制板图,说明设计的方案的特点。

2、各功能部件的硬件设计1.各种光电器件、拨码开关对时间置入方式的设计2.单片机硬件对时间置入接收部分的设计以及控制声光报警电路的设计3.单片机软件对定时,报警的编制以及电源的设计智能光电定时器设计一、智能光电定时器设计要点定时器时间置入有两种方式:拨码开关置入方式和光电置入方式拨码开关置入方式,其定时的时间精度为1秒钟;有两个拨码开关,一个设置为分钟位,一个设置为秒钟位。

光电置入方式定时的时间精度为1秒钟。

秒钟的置入电路分钟的置入电路二、智能光电定时器硬件设计1.电路图智能光电定时器电路图智能光电定时器PCB图2. 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的作用主要是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它是一种利用光敏器件作为检测元件的传感器。

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光电器件:光敏电阻和发光二极管以及光耦合器光敏电阻(一)光敏电阻的工作原理光敏电阻是用光电导体制成的光电器件(即PC器件),又称光导管,它是基于半导体光电效应工作的。

光敏电阻的灵敏度易受潮湿的影响,因此要将光电导体严密封装在带有玻璃的壳体中。

光敏电阻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很好的光谱特性,光谱响应从紫外区一直到红外区。

基于单片机的定时器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定时器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定时器设计1.引言定时器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电子设备,用于测量和控制时间。

在嵌入式系统中,定时器通常由单片机来实现。

单片机是一种高度集成的微型计算机,拥有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

本文将介绍基于单片机的定时器设计,并进行详细探讨。

2.单片机定时器的概念单片机定时器是单片机内部的一个功能模块,用于生成定时的脉冲信号。

通过控制定时器的设置,可以实现各种不同的定时功能,如时间测量、延时控制、周期性信号生成等。

在控制系统中,定时器的应用广泛,对于实时控制和时间精度要求较高的场景尤为重要。

3.单片机定时器的工作原理单片机定时器通常由计数器和预分频器组成。

计数器用于计数,每计数到一个特定的值,就会产生一个中断或输出脉冲。

预分频器用于控制计数器的计数速度,通过调整预分频器的设置,可以实现不同的计数速度和定时周期。

4.单片机定时器的应用单片机定时器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中,如通信设备、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等。

在通信设备中,定时器用于生成各种调制解调信号、时钟信号等。

在工业自动化中,定时器用于周期性的控制任务,如定时采样、定时测量等。

在仪器仪表中,定时器用于测量和显示时间,并和其他功能模块进行协调。

5.单片机定时器的设计要点在进行单片机定时器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5.1确定定时器的应用需求根据实际的应用需求,选择适当的定时器类型和工作模式。

不同类型的单片机定时器提供了不同的功能和参数设置,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进行选择。

5.2设置定时器的计数值和预分频器根据应用的时间精度要求和计数周期,设置合适的计数值和预分频器。

计数值和预分频器之间存在一定的数学关系,需要进行计算和调整。

5.3配置定时器的工作模式和中断根据应用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定时器工作模式和中断方式。

定时器可以工作在单次触发模式和周期性触发模式,可以选择中断方式或输出脉冲方式。

5.4编写相应的程序控制定时器通过单片机的编程,用相应的指令和函数来控制定时器的工作。

基于单片机实现的定时器设计

基于单片机实现的定时器设计

基于单片机实现的定时器设计一、定时器的基本原理定时器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对时钟信号进行计数来实现定时功能。

在单片机中,通常使用内部的计数器来完成这一任务。

计数器会在每个时钟周期内递增或递减,当计数值达到预设值时,就会产生定时中断或触发相应的输出。

为了实现准确的定时,需要考虑时钟源的精度和稳定性。

单片机的时钟源可以是内部振荡器,也可以是外部晶振。

外部晶振通常能够提供更高的精度和稳定性,但会增加硬件成本和设计复杂度。

二、单片机的选择在选择用于实现定时器的单片机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是单片机的性能,包括处理速度、存储容量和接口资源等。

其次是成本和开发难度,对于一些简单的定时应用,可以选择成本较低、开发容易的单片机;而对于复杂的系统,则可能需要性能更强的单片机。

常见的单片机系列如 51 单片机、STM32 单片机等都具备实现定时器的能力。

51 单片机是经典的 8 位单片机,具有简单易用的特点;STM32 单片机则是 32 位单片机,功能更为强大,适用于更复杂的应用场景。

三、硬件设计硬件设计主要包括单片机最小系统的搭建和定时器相关的外围电路。

单片机最小系统通常包括电源电路、复位电路和时钟电路。

电源电路为单片机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复位电路用于在系统启动时将单片机初始化到一个已知状态,时钟电路则为单片机提供时钟信号。

对于定时器的外围电路,如果需要输出定时信号来控制外部设备,可以添加驱动电路和接口电路。

例如,如果要控制一个电机的转动时间,可以使用继电器或晶体管来驱动电机,并通过单片机的 GPIO 口与驱动电路连接。

四、软件设计软件设计是实现定时器功能的关键部分。

首先需要对单片机进行初始化,包括设置时钟源、配置定时器的工作模式和预分频系数等。

定时器的工作模式通常有多种选择,如定时模式、计数模式等。

在定时模式下,可以设置定时器的定时周期;在计数模式下,可以通过外部脉冲来控制计数值。

预分频系数用于对时钟信号进行分频,以实现不同精度的定时。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定时器毕业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定时器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定时控制器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课题名称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定时控制器系统设计课题性质工程应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班级10电子(2)班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教研室主任系部主任发放日期一、课题条件: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数字电子技术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也正在日新月异地向着高精尖技术发展。

数字电子时钟是一种用数字电路技术实现时、分、秒计时的装置,与机械式时钟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直观性,且无机械装置,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二、毕业论文(设计)主要内容:1、时间显示:用4位数码管显示当前小时和分钟,秒功能用两LED灯代替(每秒闪烁一次)。

2、可手动设定时间。

3、开机流程:系统有红色和蓝色指示灯,上电10S内,每秒红色指示灯闪烁一次,并伴有蜂鸣声,作为开机/重启提醒,此时绿色指示灯灭。

10S后红色指示灯灭,若光线较强则绿色指示灯亮,若光线较弱则绿色指示灯亮度减半进入节能模式。

3、具有整点报时功能(四短一长),可自行设定报时时间段;三、计划进度:1. 资料的收集撰写开题报告6月20日至9月8日2. 方案设计9月9日至9月15日3. 电路的设计指标分析与确定;后期的电路优化元器件的选择与参数确定9月16日至11月2日4. 毕业设计论文的修改、完善11月3日至11月10日5. 毕业设计答辩11月15 日至11月20日四、主要参考文献:a)康光华主编.电子技术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b)b)何宏主编.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07c)c)杨西明,朱骐主编.单片机编程与应用入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06d)d)先锋工作室编著.单片机程序设计实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01指导教师(系)教研室主任年月日年月日摘要本次设计以AT89C51芯片为核心,辅以必要的外围电路,设计了一个简易的电子时钟,它由5V直流电源供电。

单片机原理课程设计

单片机原理课程设计

单片机原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单片机的基本原理,掌握其内部结构及工作流程;2. 学会使用单片机编程语言进行程序设计,掌握基本的编程技巧;3. 了解单片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理解其功能及作用。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单片机进行简单的电路控制,具备实际操作能力;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编程技能,使其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单片机程序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单片机技术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2.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其勇于尝试和挑战;3.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使其认识到技术发展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单片机原理课程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高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和编程能力,对单片机有一定了解,但实践操作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1. 结合课本内容,深入浅出地讲解单片机原理,注重实际应用;2. 创设实践环节,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其技能水平;3. 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其探索单片机技术的未来发展。

二、教学内容1. 单片机基础理论:- 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 单片机的性能指标与选型;- 单片机指令系统与编程方法。

2. 单片机编程语言:- 汇编语言基础;- C语言在单片机编程中的应用;- 常用编程技巧及案例分析。

3. 单片机硬件接口:- I/O口编程与应用;- 定时器/计数器原理与应用;- 中断系统及其应用。

4. 单片机系统设计与实践:- 系统设计流程与方法;- 简单电路控制设计与实现;- 综合项目设计与展示。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单片机基础理论及内部结构学习;第二周:单片机指令系统与编程方法;第三周:汇编语言及C语言在单片机中的应用;第四周:单片机硬件接口学习;第五周:系统设计流程与方法;第六周:简单电路控制设计与实践;第七周:综合项目设计与展示。

基于51单片机定时器的电子时钟设计

基于51单片机定时器的电子时钟设计

基于51单片机定时器的电子时钟设计电子时钟是一种集计时、显示时间等功能于一体的电子设备。

它可以准确地显示当前的时间,并通过定时器控制乃至更新时间。

本文将介绍基于51单片机定时器的电子时钟设计。

设计步骤如下:步骤一:硬件设计首先,需要准备以下硬件元件:1.51单片机:作为主要控制单元;2.DS1302实时时钟芯片:用于计时和保存时间数据;3.16x2字符LCD显示屏:用于显示时间;4.4x4矩阵键盘:用于调整时间和设置闹钟;5.蜂鸣器:用于报时功能;6.电位器:用于调整LCD背光亮度。

将这些硬件元件按照电路图连接起来,注意正确连接引脚和电源。

步骤二:软件设计在51单片机上编写程序,实现以下功能:1.初始化:a.初始化DS1302实时时钟芯片,设置初始时间;b.初始化LCD显示屏;c.初始化矩阵键盘;2.获取时间:a.从DS1302芯片读取当前时间;3.显示时间:a.将时间数据转换为字符,并在LCD上显示出来;4.键盘输入:a.监测矩阵键盘输入,判断用户按下的是哪个键;b.根据不同的键,执行相应的操作,如设置时间、设置闹钟等;5.闹钟功能:a.设置闹钟时间,当当前时间与闹钟时间相同时,触发蜂鸣器报时;b.可以通过按键来设置闹钟时间和开启/关闭闹钟功能。

以上是基本的电子时钟功能,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扩展和添加其他功能。

步骤三:测试与调试步骤四:优化与扩展在基本功能正常运行的基础上,可以对电子时钟进行优化和扩展。

添加一些实用的功能,如温湿度显示、日期显示、闹钟音乐选择等,以提高电子时钟的实用性和用户体验。

总结:本文介绍了基于51单片机定时器的电子时钟设计步骤,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

通过该设计,可以实现准确显示时间、调整时间、设置闹钟等功能。

为了使电子时钟更加实用,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优化和扩展。

定时系统课程设计

定时系统课程设计

定时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定时系统的基础知识,理解定时器的工作原理和分类;2. 学会使用定时器编写简单的程序,实现特定功能;3. 了解定时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如智能家居、工业控制等领域。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够独立搭建简单的定时系统电路;2. 提高学生编程能力,学会运用定时系统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就定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进行有效讨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定时系统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 增强学生环保意识,了解定时系统在节能减排方面的作用。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在掌握定时系统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以便学生和教师能够清晰地了解课程的预期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定时系统基础知识:定时器原理、分类及其应用场景;-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三节“定时器与计数器”2. 定时系统编程:基于单片机的定时程序编写;-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二节“中断与定时器编程”3. 定时系统电路搭建:设计简单的定时系统电路;- 教材章节:第四章第一节“定时器电路设计”4. 定时系统实际应用案例分析:智能家居、工业控制等领域;- 教材章节:第五章“定时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5. 定时系统创新设计:小组合作,设计具有实际意义的定时系统项目;- 教材章节:第六章“定时系统的创新与拓展”教学内容按照课程目标进行科学性和系统性组织,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从基础知识入手,逐步掌握定时系统的编程、电路搭建和实际应用,最终达到创新设计的目标。

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课本,确保学生所学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三、教学方法针对定时系统课程内容的特点和教学目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讲授法:用于定时系统基础知识、原理和编程方法的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单片机是一种集成在电路芯片,是采用超大范畴集成电路技能把具有数据处理本事的中心处理器CPU 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多种I/O 口和间断系统、定时器/计时器等成果(大要还包括表现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模拟多路转换器、A/D 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竣的计较机系统。

单片机具有特点具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低电压、低功耗;集成度高、体积小、可靠性高;控制成果强等优点。

计算机暂时中止正在执行的主程序,转去执行中断服务程序,并在中断服务程序执行完了之后能自动回到原主程序处继续执行,这个过程叫做“中断”。

中断需要解决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如何从主程序转到中断服务程序;二是如何从中断服务程序返回主程序。

关键词:单片机,中断,延时
目录
1.设计目的 (1)
2.设计任务的内容和要求 (1)
3.设计原理 (1)
4.程序说明 (3)
5.心得体会 (6)
定时器试验
1.设计目的
(1)熟练运用汇编语言编程,并且掌握键盘查表来运行相应的功能
(2)熟悉启东硬件仿真系统,熟练应用该系统调试软件
(3)熟悉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组成,并能运用程序控制外部流水灯
2.设计任务的内容和要求
(1)初始化定时器,使之采用定时器0,方式2,定时100us时间
(2)通过设置中断,产生总时间为1秒
(3)1秒时间到,控制发光二极管点亮
3.设计原理
在实际的控制系统中常要求有外部实时时钟,以实现定时或延时控制;还要求有外部计数器,以实现对外界事件进行计数。

MCS-51单片机由两个可编程定时/计数器(以下简称T/C)。

T0,T1
T/C的核心是1个加1计数器,它的输入脉冲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外部脉冲源,另一个是系统机器周期(时钟振荡器经12分频以后的脉冲信号)。

T0,T1是2 个16位寄存器。

加1到满溢出产生中断
T0(TH0,TL0);8CH,8AH地址不连续
T1(TH1,TL1);8DH,8BH
都具有定时或者计数功能。

图一
图一有2个模拟的位开关,前者决定了T/C的工作状态:当开关处于上方时为定时状态,处于下方时为计数状态。

工作状态的选择由特殊功能寄存器TMOD的C/T位来决定。

C/T=0表示定时,C/T=1表示计数。

当T/C处于定时方式时,加1计数器在每个机器周期加1,因此,也可以把它看作在累计机器周期。

由于一个机器周期包含12个振荡周期,所以它的计数速率是振荡频率的1/12。

如果主频12M,机器周期为1us,每1us定时寄存器完成1次加1操作。

一旦振荡周期确定,机
MCS-51单片机有2个特殊功能寄存器TMOD和TCON:TMOD用于设置T/C的工作方
式;TCON用于控制定时器T0、T1的启动与停止,并包含了定时器的状态。

定时/计数器工作方式如下表所示
定时器/计数器由四种工作方式,所用的计数位数不同,因此,定时计数常数也就不同。

在编写中断服务程序时,应该清楚中断响应过程:CPU 执行中断服务程序之前,自动将程序计数器PC 内容(即断点地址)压入堆栈保护(但不保护状态寄存器PSW,更不保护累加器A 和其它寄存器内容)然后将对应的中断矢量装入程序计数器PC 使程序转向该中断,矢量地址单元中以执行中断服务程序。

定时器T0 和T1 对应的中断矢量地址分别为000BH 和001BH。

中断服务程序从矢量地址开始执行,一直到返回指令“RETI”为止。

“RETI”指令的操作一方面告诉中断系统该中断服务程序已经执行完毕,另一方面把原来压入堆栈保护的断点地址从栈顶弹出,装入到程序计数器PC,使程序返回到被到中断的程序断点处,以便继续执行。

本设计采用工作模式2
当T0M(T1M)=10时定时器设定为工作模式2,此时定时器0(定时器1)被设置为可自动重载的8 位定时器。

TL0为8位加法计数器,
TH0为存放该8位加法计数器初值的寄存器。

TH0、TL0的初值都由程序预置。

在工作模式2中,定时器的定时时间由下式确定
T*
(256
=
Tcy
)
X
-
图二方式2结构图
4.程序说明
此程序大体分为3部分
第一部分:开始部分
这一部分主要是指定了程序的起始地址,中断地址等初始化操作。

ORG 0000H
AJMP START
ORG 000BH ;定时器0的中断向量地址
AJMP TIME0 ;跳转到真正的定时器程序处
ORG 30H
这一部分主要是指定了程序的起始地址,中断地址等初始化操作。

第二部分:主程序
主程序是程序的主体。

在本例中,主程序主要为定时计数器T0实现了初始化以及中断的开启。

P1.1为测试是否进入主程序的测试灯,实际运行时只会被点亮一次而不会再有动作。

P1.2是进入中断程序前的指示灯,和P1.1一样,只会被点亮一次而不会再有动作。

START: MOV P1,#0FFH ;关灯
CPL P1.1;测试1
MOV 30H,#00H ;软件计数器预清0
MOV TMOD,#0000010B ;定时/计数器0工作于方式2
MOV TH0,#00H
MOV TL0,#09cH ;156
SETB EA ;开总中断允许
SETB ET0 ;开定时0允许
SETB TR0 ;定时0开始运行
CPL P1.2 ;测试2
SJMP $
第三部分:中断子程序
该中断服务子程序是程序的核心。

由于本次试验的单片机周期为1微秒,定时计数器的周期为100微秒,故要想在1秒之后点亮P1.0,则需要进入10000次中断子程序之后点反转一次P1.0口。

为此,我设计了一个软件计数器。

此计数器分为2部分。

每一部分都可以计数到100.当第一个子计数器计数到100之后,就会转向第二个子计数器,使其加一。

于是,两个计数器的计数和为100*100=10000,最终就是1秒。

在每一次计数结束后,计数器清零,同时反转P1.1.
TIME0: ;定时器0中断程序
INC 30H
MOV A,30H
CJNE A,#64h,T3 ;30H单元中的值到了100了吗?
以上部分是计数器的第一部分,由于寄存器空间限制,单个寄存器不能够计数到10000,
计数器2 。

MOV 30H,#0 ;清0软件计数器 1
inc 31H
MOV A,31H
CJNE A,#64h,T3
以上部分是计数器的第二部分,与计数器1一样,是100的计数器。

值得注意的是,在计数器1计满之后,要将其清零。

在计数器2 计满之后,顺序执行,点亮P1.0,并自身清零。

CPL P1.0 ;到了,取反P10
MOV 30H,#0 ;清0软件计数器 1
MOV 31H,#0 ;清0软件计数器 2
T3: MOV TH0,#00H
MOV TL0,#9cH ;重置定时常数
在每次中断之后,要重置定时器初值,让其在下一个100微秒后进入中断。

RETI
END
5..心得体会
此次课程设计到此告一段落,在此次课程设计中,我有很多感触。

课程设计是我们专业课知识综合运用的实践训练,是对专业知识的总结与考察,是从事将来的工作前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

刚拿到设计题目时,我们还是比较迷茫的,感觉无从下手。

所以我并没有急于下手,而是花了一定的时间去分析题目,设计出其大致运行原理,并进行一定的论证和改进。

在方案确定之后,再去查阅资料,选定方式,通过所选芯片的参数和功能来重新改进设计方案。

至此,程序的思路已经较为清晰。

我们在刚开始的时候因为理解问题,使用了错误的方法实现了设计目的,不过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我们对题目的理解却更加深入了。

所以在第二天,我们在电脑上只用了很少的时间就完成并进一步改进了最初的设计,并且完成了验证与测试。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发现了很多问题,虽然上学期也做过类似这样的课程设计,但是这次设计让我有了很大的长进。

通过这次设计,我把理论和实际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感觉学习的深度在课本的基础上更深入了一层。

有些事情,只有我们真正去做了,才能真正的掌握它,理解的更加深刻。

此次课设让我意识到光学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总的来说,此次课程设计虽有挫折,但还是收获颇丰。

参考书目:
[1]李建忠,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
[2]启东单片机仿真试验系统使用说明书
[3]李珍,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4]胡汉才,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5]李华,MCS-51系列单片机实用接口技术,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