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密度检测表

合集下载

鼠类密度控制情况模板

鼠类密度控制情况模板

鼠类,作为一种常见的有害生物,给人类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诸多困扰。

鼠类密度的控制对于保障环境卫生、预防疾病传播、保护农业生产以及维护公共安全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鼠类密度控制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可行的控制措施。

一、鼠类密度控制的重要性鼠类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和适应能力,一旦其数量过多,就会引发一系列严重问题。

鼠类的活动会破坏建筑物、基础设施和家居物品,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

它们咬噬电线可能引发火灾,啃食管道导致漏水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和安全隐患。

鼠类是多种疾病的传播媒介,如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

通过排泄物、分泌物以及直接接触等方式,鼠类能够将病原体传播给人类和其他动物,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鼠类在农业生产中也会对粮食、饲料等造成严重破坏,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给农业经济带来损失。

有效地控制鼠类密度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健康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鼠类密度控制的现状目前,在鼠类密度控制方面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环境卫生的改善是基础。

保持居住环境、工作场所和公共区域的整洁,清除垃圾、杂物和食物残渣,断绝鼠类的食物来源和栖息场所,能够有效地减少鼠类的生存空间。

物理防治措施广泛应用。

例如设置鼠夹、鼠笼、粘鼠板等捕鼠工具,利用机械、电子等原理捕捉鼠类。

这些物理方法简单易行,效果较为明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控制鼠类的数量。

化学防治也是常用的手段之一。

投放灭鼠毒饵是一种较为快捷的方式,但需要注意毒饵的投放位置、剂量和安全性,以避免对非靶标生物和人类造成危害。

近年来,一些新型的环保型灭鼠剂也逐渐得到应用,更加注重对环境的保护。

然而,尽管已经采取了诸多措施,鼠类密度控制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鼠类的适应性极强。

它们能够迅速适应环境的变化,寻找新的食物来源和栖息场所。

一些地区由于环境卫生条件较差、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原因,为鼠类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得鼠类密度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鼠密度监测方法

鼠密度监测方法

鼠密度监测方法鼠类动物在农田、仓库、城市等环境中常常出现,它们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多麻烦。

因此,对鼠密度进行监测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鼠密度监测方法,希望能够对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第一种方法是利用捕捉器进行监测。

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方法,通过设置捕捉器来捕捉鼠类动物,然后对捕获的数量进行统计,从而得出鼠密度的数据。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并且对鼠类动物的活动范围和数量有一定的限制。

第二种方法是利用粘鼠板进行监测。

粘鼠板是一种可以粘住鼠类动物的特制板材,通过设置粘鼠板并对其进行定期更换和统计,可以较为准确地得出鼠密度的数据。

这种方法相对比较简单,不需要过多的人力物力投入,但需要注意对粘鼠板的设置位置和数量进行合理安排,以确保监测效果的准确性。

第三种方法是利用红外线摄像头进行监测。

通过设置红外线摄像头对鼠类动物的活动轨迹进行监测和记录,然后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较为准确的鼠密度数据。

这种方法相对比较智能化,可以实现对大范围区域的监测,但需要投入较高的技术和设备成本,并且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

除了以上介绍的几种常用的鼠密度监测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监测方法,如利用声音监测技术、利用化学物质诱捕技术等。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选择和应用。

总的来说,鼠密度监测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农田、仓库、城市等环境中的鼠类动物进行有效监测和控制,可以减少它们对人们生产和生活带来的麻烦,保障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

希望通过本文介绍的方法,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提高鼠密度监测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四害密度检测

四害密度检测

一、鼠密度监测(一)、各街道监测场所及数量1、外环境建筑工地(折迁工地)100 米延长线,公共绿地 100 米延长线,单位或居民区院内 100 米延长线,河湖两岸 100米延长线,共计 400米延长线。

如街道辖区内无建筑拆迁工地或河湖,则将监测数量加至其他场所类型中。

2、室内:餐馆 2个,宾馆饭店(或招待所)1个,单位(机关、企业、学校等,下同)食堂 1 个,农贸市场 1 个,食品制售或商场 1 个。

3、监测场所不固定,每次在辖区内选择不同场所类型按要求数量进行监测。

(二)、监测和上报时间:每年 2月、4 月、9 月和 11月各监测一次,全年共监测 4次。

(三)、监测方法1、外环境:采用目测鼠迹法。

记录外环境 400 米延长线范围内所观察到的鼠洞、鼠道、鼠粪等鼠迹数。

密度单位为 "鼠迹数 /100 m。

"2、室内:采用粘鼠板法。

将粘鼠板放置于室内鼠类经常活动或易于栖息的场所,记录放置 24小时后粘捕到的鼠数。

密度单位为"粘捕鼠数 /张" 。

每个餐馆布放 5 张粘鼠板,每个宾馆饭店、单位食堂、农贸市场、食品制售或商场各布放 10 张粘鼠板,每次室内监测共在 5 类场所布放 50 张粘鼠板。

二、蟑螂密度监测(一)、各街道监测场所及数量监测餐馆 2 个,宾馆饭店(或招待所)1 个、医院 1 个、单位食堂 1 个、居民 2 户、食品制售或商场(店)1 个。

监测场所不固定,每次在辖区内选择不同场所类型按要求数量进行监测。

(二)、监测时间每年 2月、 4月-10月、 12 月进行监测,全年共监测 9次。

(三)、监测方法采用粘蟑纸法。

将粘蟑纸放置在蟑螂经常活动或藏匿的部位,检查记录放置 24 小时后粘捕到的蟑螂数。

密度单位为 "粘捕只数 /张"。

每个餐馆和每户居民分别布放 5 张粘蟑纸,每个宾馆饭店(或招待所)、医院、单位食堂、食品制售或商场(店)各布放 10 张粘蟑纸,每次监测共在 6类场所布放 60 张粘蟑纸。

表6市鼠密度笼夜法监测结果记录表

表6市鼠密度笼夜法监测结果记录表

22018年光明新区病媒生物监测工作方案为科学、有效地开展全市病媒生物监测与控制工作,改善市民生活环境,减少病媒生物对人群的侵扰,降低虫媒传染病发生风险,依据《市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的》(深疾控[2017]119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实施方案.一、监测目的(一) 掌握本区主要病媒生物的种类、密度及季节消长规律,分析病媒生物的长期变化趋势.(二)评估本区病媒生物侵扰状况,指导科学防制病媒生物.(三)开展病媒传播疾病风险评估和预测预警,为该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提供决策依据。

二、监测内容和方法(一)蚊密度监测1。

成蚊密度监测1.1监测点的选择每月选取一个街道办,在该街道办内选择居民区2处、公园(或街心公园)1处、医院1处(街道内无医院时选取街道内较大的社区健康XX),学校宿舍1处、工厂宿舍1处为监测点,进行成蚊密度监测,每次监测均在外环境中进行.1.2 监测时间全年监测,每月监测2次(上半月监测1次,下半月监测1次),每次监测间隔不少于10天,风雨天气(风力五级以上)顺延。

1.3 监测方法采用诱蚊灯法。

每处布放诱蚊灯1个,选择远离干扰光源和避风的场所作为挂灯点,每处监测生境放置诱蚊灯1台。

诱蚊灯光源离地1.5m。

日落前1h接通电源,开启诱蚊灯诱捕蚊虫,直至次日日出后1h。

密闭收集器后,再关闭电源,将集蚊盒取出,乙醚或冰箱冷冻处死,鉴定种类、并计数。

分别将每台灯每晚的监测结果填入《市成蚊密度(诱蚊灯法)监测结果记录表》,并记录当时主要气象数据(气温、湿度、风力)。

1。

4成蚊密度统计成蚊密度(只/灯·夜)=捕获雌蚊数/布放灯数×诱蚊夜数2.白纹伊蚊诱蚊诱卵指数监测2。

1监测点的选择每月在各街道办内选择居民区、医院(街道内无医院时选取街道内较大的社区健康XX)及公园外环境各1处为监测点,进行白纹伊蚊诱蚊诱卵指数监测,如监测点布放不下监测工具,应以监测点为中心,向外扩展,每次监测均在外环境中进行。

鼠密度b级标准

鼠密度b级标准

鼠密度b级标准鼠密度是指一定区域内老鼠的数量,通常用每平方米或每公顷的老鼠数量来衡量。

鼠密度的评价标准分为A级、B级、C级三个等级。

而本文将重点介绍鼠密度的B级标准及相关参考内容。

B级标准是指在一个区域内,鼠密度达到了一定程度的阈值,但尚未达到严重的程度。

根据专业标准,B级鼠密度的区域应满足以下条件:1. 通风条件:鼠密度高的区域通风要求较好,以减少鼠类在此地方滋生的可能。

2. 清洁度:B级鼠密度标准要求区域保持一定的清洁度,包括减少杂物和垃圾的堆积。

清洁的环境可以阻止鼠类寻找食物和栖息地。

3. 整洁度:B级鼠密度标准要求区域整洁,中空结构、电线等暴露部分没有被鼠类破坏。

4. 防护设施:B级鼠密度标准要求区域内存在一定的防护设施,如防鼠网、捕鼠器等,以防止老鼠进入。

5. 防治措施:B级鼠密度标准要求需要进行适当的鼠害防治措施,如定期巡查清扫、设置鼠夹和使用环保鼠药等。

参考内容:1. 鼠密度监测方法:可采用鼠害密度调查方法,通过设置定点和定期进行鼠类的调查和统计。

通过捕捉或使用鼠类识别工具,记录捕捉数量和种类,并将其与标准进行比对,以确定鼠密度的级别。

2. 鼠害预防与控制:对于B级鼠密度的区域,可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鼠害预防和控制。

比如,封堵鼠洞、清除垃圾、保持室内清洁、消除食物和水源等措施,以减少鼠类的滋生和扩散。

3. 定期巡查和清扫:B级鼠密度的区域需要定期进行巡查和清扫,以确保环境的清洁和整洁。

此外,还可以针对潜在的问题区域,加强防护设施的安装和维护。

4. 组织员工培训:对于在B级鼠密度区域工作的人员,应进行鼠害防治的培训,包括鼠类的生态习性、防护设施的使用和检查方法等。

只有全员共同参与,才能有效控制鼠密度的上升。

5. 监测和记录:为了及时了解鼠密度的变化和控制效果,建议建立鼠密度的监测和记录系统。

通过建立档案,可以对鼠密度的趋势和变化进行掌握,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总结起来,B级鼠密度的标准要求区域在通风条件、清洁度、整洁度、防护设施、防治措施等方面达到一定的标准。

鼠密度检测实施方案

鼠密度检测实施方案

鼠密度检测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鼠类动物在农田、城市和乡村等环境中广泛分布,对农作物、粮食仓库和人类生活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对鼠密度进行科学准确的检测,对于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介绍鼠密度检测的实施方案,帮助相关人员进行科学有效的鼠类动物监测工作。

二、鼠密度检测方法。

1. 标准诱捕法。

标准诱捕法是一种常用的鼠密度检测方法,通过设置标准捕鼠器,利用饵料诱捕鼠类动物。

在一定时间内,记录被捕获的鼠类数量,再结合实际调查区域的面积,计算出单位面积内的鼠密度。

需要注意的是,选择合适的饵料和设置合理的诱捕点对于提高检测效果非常重要。

2. 粪便检测法。

鼠类动物在活动过程中会留下大量的粪便,通过对调查区域进行粪便检测,可以初步了解鼠类动物的活动范围和密度。

粪便检测需要收集样本进行实验室分析,利用粪便中的DNA或者其他特征物质进行鼠类动物的鉴定和数量统计。

3. 摄像监测法。

摄像监测法是一种非常直观的鼠密度检测方法,通过设置摄像监测设备对目标区域进行连续监测,记录鼠类动物的活动轨迹和数量分布。

摄像监测法可以提供直接的视觉证据,对于了解鼠类动物的行为习性和密度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施方案及注意事项。

1. 综合应用。

在实际工作中,可以综合应用以上提到的鼠密度检测方法,通过多方面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得出更加准确的鼠密度评估结果。

不同的检测方法之间可以相互印证,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2. 选择合适的时机。

鼠类动物的数量和活动范围受季节、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进行鼠密度检测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机,以获取更加真实和准确的数据。

3. 数据分析和应用。

在获取鼠密度数据后,需要进行科学的数据分析和处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应用。

根据鼠密度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及时有效地控制鼠类动物的数量,减少其对农作物和人类生活的危害。

四、结语。

鼠密度检测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农田、粮食仓库和城乡环境的卫生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表1-2 病媒生物监测――鼠密度监测记录表(粘鼠板法)

表1-2 病媒生物监测――鼠密度监测记录表(粘鼠板法)

监测地区:市区(县)街道(乡)监测时间:年月日监测人:监测单位(盖章):监测地区:市区(县)街道(乡)监测时间:年月日注:捕获鼠种:褐家鼠:只;黄胸鼠:只;小家鼠:只;黑线姬鼠:只;其它:监测人:监测单位(盖章):监测单位(盖章):监测时间:年月监测地区:市区(县)监测人:审核人:监测单位(盖章):监测时间:年月监测地区:市区(县)注:捕获鼠种:褐家鼠:只;黄胸鼠:只;小家鼠:只;黑线姬鼠:只;其它:监测人:审核人:表2-1 蚊幼容器指数法/勺舀法监测记录表监测地区:市区(县)街道(乡)监测时间:年月日气温:℃,风力:级晴□多云□阴□(在相应的框内打勾)监测人:监测单位(盖章):表2-2 成蚊人工小时法监测记录表监测地区:市区(县)街道(乡)监测时间:年月日气温:℃,风力:级晴□多云□阴□(在相应的框内打勾)监测人:监测单位(盖章):表2-3 蚊幼密度监测汇总表——容器指数法/勺舀法监测单位(盖章):监测时间:年月监测地区:市区(县)监测人:审核人:表2-4 成蚊密度监测汇总表——人工小时法监测单位(盖章):监测时间:年月监测地区:市区(县)*注:1.致倦库蚊;2. 三带嚎库蚊;3. 白纹伊蚊;4. 埃及伊蚊;5. 中华按蚊;6. 嗜人按蚊;7. 大劣按蚊;8.微小按蚊;9.其它。

监测人:审核人:监测地区:市区(县)街道(乡)监测时间:年月日气温:℃,风力:级晴□多云□阴□(在相应的框内打勾)监测人:监测单位(盖章):监测地区:市区(县)街道(乡)监测时间:年月日气温:℃,风力:级晴□多云□阴□(在相应的框内打勾)监测人:监测单位(盖章):监测单位(盖章):监测时间:年月监测地区:市区(县)监测人:审核人:监测单位(盖章):监测时间:年月监测地区:市区(县)监测人:审核人:监测地区:市区(县)街道(乡)监测时间:年月日注:捕获蟑螂种类:德国小蠊:(只)、美洲大蠊:(只)、其它:监测人:监测单位(盖章):监测单位(盖章):监测时间:年月监测地区:市区(县)注:捕获蟑螂种类:德国小蠊:(只)、美洲大蠊:(只)、其它:监测人:审核人:豆丁网(DocIn)是全球优秀的C2C文档销售与分享社区。

2001~2011年楚雄市鼠疫监测结果分析

2001~2011年楚雄市鼠疫监测结果分析

2 0 ~2 1 年室 内共捕 鼠39 4 ,平均 鼠 01 0 1 0 只
密度 27 % ,黄 胸 鼠密 度 O1 %;室外 共捕 鼠 9 只 ,平 均 鼠密度 04 %,黄胸 鼠密度 O05 . 0 . 4 0 . 2 . %;室 内外 褐家 鼠 占 0
9 . %, 鼠 占5 1 4 0 黄胸 0 . %;鼠体蚤平均 总蚤 指数 0 7 0 . ,印 鼠客 蚤平 均指数 0 4 6 . ,印 鼠客蚤 占5 . %;病原学 、血 清学 3 05 1
常见 种 。与 本省 宜 良县 监测 结果 相 似 。 鼠体 蚤 监 测 结 果 显 示 ,平 均 染 蚤率 1 . %, 27 6
[】 孙小康 ,邓 远玲 ,周志珊 ,等. 0 年清新县 鼠疫监测 4 2 7 0
情 况 分 析 中 国 热 带 医 学 杂 志 , 2 0 , ( ): 0 88 2
针 对 鼠密 度 较 高 情 况 ,楚 雄 市 采 取 应 急 措 施 ,加 大 冬 春 两 季 全 市 范 围 内灭 鼠措 施 ,2 0 年 鼠密 度 02
雄 市 未 发 现 鼠疫 流 行 。根 据 上 述 监 测 结 果 ,楚 雄 市 鼠疫 防 治 工作 要 常 抓 不懈 ,疫 情 监 测 手 段 及 防
重视 。
脂 培 养 皿 划 线 培 养 ,未 检 出 鼠疫 菌 。采 集 鼠体 蚤 22 1 ,进行 分 组 或 单 个 培 养 ,结 果 未检 出 鼠疫 9 匹 菌 。 1 年 共采 集 活 鼠血 清 205 ,用 H A常规 方 1 1 份 I
法 检测 ,结 果 全部 阴性 。
治 措 施 有 待 加 强 ,今 后 鼠疫 监 测 工 作 应 扩 大 监 测 面积 ,增 加监 测 次 数 ,加 大样 本 监 测 数 量 ,密 切 注 视 鼠 、蚤种 群 、数 量 的 变 化 ;分 析 掌 握 动 物 宿

四害密度检测表(空白)

四害密度检测表(空白)

监测地区:重庆市沙坪坝区(县)街道(镇)监测时间:年月日监测环境类型监测地点监测延长线距离(m)发现鼠洞、鼠道、鼠粪等鼠迹数(处)备注绿化带单位院落社区监测人:监测单位(盖章):监测地区:重庆市沙坪坝区(县)街道(镇)监测时间:年月日场所类型监测地点布放粘鼠板数(张)回收粘鼠板数(张)粘捕鼠数(只)粘鼠板阳性数(张)备注宾馆单位农贸市场超市合计注:捕获鼠种:褐家鼠:只;黄胸鼠:只;小家鼠:只;黑线姬鼠:只;其它:监测人:监测单位(盖章):监测地区:重庆市沙坪坝区(县)街道(镇)监测时间:年月日场所类型监测地点布放粘鼠板数(张)回收粘鼠板数(张)粘捕鼠数(只)粘鼠板阳性数(张)备注餐馆注:捕获鼠种:褐家鼠:只;黄胸鼠:只;小家鼠:只;黑线姬鼠:只;其它:监测人:监测单位(盖章):监测单位(盖章):监测时间:年月监测环境类型监测延长线距离(m)发现鼠洞、鼠道、鼠粪等鼠迹数(处)鼠密度(处/100m)备注绿化带单位院落社区合计监测人:审核人:监测单位(盖章):监测时间:年月场所类型布放粘鼠板数(张)回收粘鼠板数(张)粘捕鼠数(只)鼠密度(只/张)粘鼠板阳性数(张)鼠密度阳性率(%)备注宾馆单位农贸市场超市餐馆合计注:捕获鼠种:褐家鼠:只;黄胸鼠:只;小家鼠:只;黑线姬鼠:只;其它:监测人:审核人:表2-1 蚊幼容器指数法/勺舀法监测记录表监测地区:重庆市沙坪坝区(县)街道(乡)监测时间:年月日气温:℃,风力:级晴□多云□阴□(在相应的框内打勾)监测场所类型监测地点检查积水容器数(处)有蚊幼或蛹的积水容器数(处)备注小型积水容器监测地点检查勺数(勺)有蚊幼或蛹的勺数(勺)(勺舀法)大中型水体监测人:监测单位(盖章):表2-2 成蚊人工小时法监测记录表监测地区:重庆市沙坪坝区(县)街道(乡)监测时间:年月日气温:℃,风力:级晴□多云□阴□(在相应的框内打勾)监测地点致倦库蚊三带嚎库蚊白纹伊蚊埃及伊蚊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大劣按蚊微小按蚊其它合计监测人:监测单位(盖章):表2-3 蚊幼密度监测汇总表——容器指数法/勺舀法监测单位(盖章):监测时间:年月监测场所类型检查积水容器数(处)有蚊幼或蛹的积水容器数(处)阳性率(%)备注居民区单位工地合计大中型水体检查勺数(勺)有蚊幼或蛹的勺数(勺)阳性率(%)(勺舀法)糊池总合计监测人:审核人:表2-4 成蚊密度监测汇总表——人工小时法监测单位(盖章):监测时间:年月监测环境类型捕蚊总数(只)捕蚊时间(h)成蚊密度(只/人工小时)蚊种代码*及数量城区居民区城郊结合部宾馆医院旅馆(招待所)歌厅(茶楼)合计*注:1.致倦库蚊;2. 三带嚎库蚊;3. 白纹伊蚊;4. 埃及伊蚊;5. 中华按蚊;6. 嗜人按蚊;7. 大劣按蚊;8.微小按蚊;9.其它。

粉盒法监测鼠密度效果的现场实验

粉盒法监测鼠密度效果的现场实验
2 m 粉片 、 0a 2号 鼠夹 , 3月起 至 1 从 0月止 , 每月 下旬
效率为8 .8 (5/4 ) 三者之 间 值为 5 .9 6 8% 5 660 , 83 ; P< . 0 ( 0 O , 0 O 2 ) 00 1 a . 1 P= . 0 5 。见表 1 。 粉盒法有效率 9 .l , 89 % 明显高于粉迹法有效率
[] 2 郎江明. 临床 免疫 诊 断 学 [ . M] 广州 : 东 科技 出版社 , 广
20 4 0 3:4.
[] 3 骆抗先. 乙型肝炎炎 基础和 临床 [ . 2版. M] 第 北京 : 人民
卫 生 出 版 社 ,0 1 5 7 ,3 5 2 20 :6— 35 0— 3 .
[ ] 国安. 4朱 检测后 的“ 乙肝 三系” 结果 如何判断 [ ] 实用 医 J.
[ ] ht A, 1ihP , ys N M l cl hrc e z to 6 B a R U c P V a . o eu r aat r n r G ac i a i
技 杂 志 ,9 8 5 3 : 1 19 ,( ) 1 . 4
[] 5 拉米夫定临 床应用 专家组 .04年拉米 夫定 临床应用 专 20
及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分 析 ; 抗 一 B 和抗 一H e ② Hs B 的出现并不一定代表 已清除 H V 也不能成为乙肝 B, 患者 进入 恢 复期 的指 标 , 至 有 时 预后 相 对 较 差 , 甚 易
1 材料 与方 法
1 1 研 究 点的选择 .
鼠夹 法 以夹 到 老 鼠进 行计 数 , 盒 、 片法 以老 粉 粉
鼠的脚 印进 行鉴 别 。
2 结 果
选择 社 区 内鼠密 度较高 宾馆 、 大型饭 店 、 大卖场 、 医 院作 为现 场实验 点 。

地下生活鼠类密度调查方法

地下生活鼠类密度调查方法
2 0 1 4年第 1期
地下生活鼠类密度调查方法
古 丽 先木 ・ 依 达依
( 伊吾县草原工作站, 新疆
中图分 类号 : ¥ 8 1 2 . 6 文 献标 识码 : B 文 章编 号 : 1 0 0 3 — 4 8 8 9 ( 2 0 1 4) 0 1 — 0 0 6 3 — 0 2
伊吾
8 3 9 3 0 0 )
我国区系中营地下生活 鼠类 ,只有分布于北方 的多种鼢鼠和鼹形 田鼠。 它们的洞道 曲折迂回, 纵横 交错 , 采食洞道与主洞道距地面较浅( 3 0 ~ 4 0 c m ) , 且 与地面大体平行。无地面出 口,将挖出泥土推 出洞 道, 地面形成相距不等的串状或密集火 山状土丘 , 或 条状 隆起 , 通常一洞一鼠 , 但在雌 鼠繁殖期 , 临近的 雄 鼠有 时通过挖掘洞道 , 串人雌鼠洞中, 出现多 鼠一 洞现象。 此外 , 它们还具有堵洞习性 , 当洞道被挖开 , 鼠洞出现异常 ,鼠不久便前来将洞 的缺 口以泥土封 堵, 以保证安全 。因此 , 这类动物密度调查方法 比较 独特 , 不同于营地面活动的鼠类 1 开洞 堵 洞法 在1 h m 2 j 羊 方 内按地面土丘分布状况 ,调查洞 口 走 向, 并将洞道挖开一缺 口, 使之暴露于外 。动物因 发现异常之后 , 便前来将挖开的洞 口以泥土封堵 , 经 2 4 h 后, 检查并记录封堵洞数 , 以堵洞与切开洞 口数 之 比值 , 求出样方面积内的鼠的密度。 此法简便易行 ,但不能反映出样方 内近似实有 鼠数。人们发现 , 被封堵 的多个洞 口, 往往因属一个 洞系 , 可能 为 同一 只 鼠所 为 。 此 法只能 用 于大 面积快 速调查 , 对工作区鼠密度作出粗放的估算 。 2 捕尽 法 设置l h m 羊 方 ,依法将 鼠洞挖开 ,将小号 弓形 夹, 布于被挖开的洞 口, 或待堵洞 , 确知洞内有鼠 , 再 进行布夹。捕获 鼠后 , 通常可不必在原洞重复布夹。 在雌鼠繁殖前后 , 常有多 鼠同洞现象 , 故捕得第一只 后, 仍在原洞继续捕打。 通常上午布夹 , 下午捡夹 , 直 至捕尽为止。此法费时费力 , 但结果接近实有鼠数。 其计算式为 : 鼠密度( 只/ h m ) = 捕获 鼠数( 只) ÷ 样方数( h m ) 3 土丘群 系数 法 此法在捕尽法获得的单公顷鼠密度值基础上建

灭鼠公司所参照的鼠类密度监测方法有哪些

灭鼠公司所参照的鼠类密度监测方法有哪些

灭鼠公司在为客户做鼠类消杀服务中,首先需要了解到该场所的一个鼠类密度,根据鼠类的密度再进行综合性的治理,但是很多小型的灭鼠公司根本不知道如何去做一个有效的鼠类密度监测,因此,为了行业的规范化、专业化,今天给大家介绍关于如何做鼠类密度监测。

今天所介绍的适用于灭鼠公司对鼠种和鼠密度的监测,其中粘鼠板法、粉迹法适用于室内鼠密度的监测;堵洞查盗法适用于室外鼠密度的监测:夹夜法和鼠迹法适用于室内外环境的鼠密度监测;盗食法适用于下水道鼠密度的监测;目测法适用于旱獭密度的监测。

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其中几种常用的方法:灭鼠公司监测方法:一、粘鼠板法1、器具(粘鼠板):胶面规格为150 mmX 200 mm。

2、操作步骤。

将粘鼠板展开,紧靠墙基放置于室内鼠类经常活动或栖息的场所。

每15 m房间对角放置2张。

粘鼠板应避免放置于阳光直射、水淋、地面潮湿的场所,并防止尘土等污物对粘鼠板的污染。

记录经过一夜粘捕到的鼠的种类和数量。

灭鼠公司以粘捕率或粘捕指数表示鼠密度。

3、施放操作步骤。

以生花生米等为诱饵,室外沿一定地势放置鼠夹,夹距5m-10m,行距20m-50m.室内沿墙基放置,鼠夹和墙基垂直,踏板靠墙。

小于15平米放置一夹,15平米放置2夹,大于15平米的房间按每15平米为1间折算标准间,放夹数量依次类推。

傍晚放置,次日清晨检查记录捕获鼠的种类及数量。

灭鼠公司以捕获率表示鼠密度。

二、粉迹法1、器具:手电筒,滑石粉,双层纱布袋凹字形支子(空隙大小为200 mm*20 0mm)2、操作步骤。

将滑石粉装人纱布袋,选择平整、干燥的地面,支子紧贴墙基,在支子上方约50 mm处轻轻抖动纱布袋,布撒一层薄滑石粉,粉块厚度约0. 5 mm。

小于15平米房间布放2块,15平米房间布放2块,大于15 m的房间按每15 m折算1间,间距不小于5m。

晚上布粉,次日早晨检查,记录阳性粉块数和有效粉块数。

灭鼠公司以鼠迹阳性率表示鼠密度。

三、盗食法1、器具:选择当地鼠类喜食,便于检查的饵料(如10mm见方的红薯块),诱饵钩,细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