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浅析国内PPP模式实施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浅析国内PPP模式实施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需求日益增长。
传统的政府投资模式往往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中国政府开始推动PPP模式(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来解决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的问题。
逐渐成为解决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重要途径。
随着PPP模式的快速发展,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国内PPP模式的实施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探讨。
一、国内PPP模式的实施现状1.政策支持持续加强自2014年以来,中国政府陆续发布了一系列PPP相关的政策文件,包括《关于促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项目健康发展的意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财政支持办法》等。
这些政策文件为PPP项目的推进和实施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使得PPP模式在国内得到了快速的推广和应用。
2.项目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根据中国PPP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新增PPP项目2340个,总投资额约7.2万亿元,2017年新增项目数量和总投资额再创新高,显示出中国PPP模式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与此PPP项目的类型也逐步拓展,涵盖了交通、水利、环保、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
3. 社会资本参与度逐步提高随着政策的推动和市场环境改善,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开始参与到PPP项目中来。
从规模较小的地方政府引入社会资本,到规模较大的国企和跨国公司纷纷加入PPP项目。
社会资本参与度不断提高,有助于缓解政府资金短缺的问题,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
二、存在的问题1. 政府参与度不够尽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推动PPP项目的实施,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政府参与度不够的问题。
一方面是由于政府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监管责任不清晰,另一方面是由于政府对PPP项目的理解和准备不足。
这就导致了PPP项目政府部门的配合度不高,项目推进缓慢,甚至出现了一些项目无法落地的情况。
ppp项目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ppp项目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一、PPP项目存在的问题及评析在中国近年来的经济发展中,公私合作(PPP)项目成为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的重要模式。
然而,尽管PPP模式带来了许多好处,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针对PPP项目存在的问题进行评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1. 金融风险难以承受由于PPP项目通常涉及庞大的资金投入,需要吸引私人投资者参与,因此金融风险是一个主要问题。
经济周期波动、融资成本上升、合作方信用不足等因素可能使得项目无法按计划进行或提前终止。
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应该提供稳定可靠的财务支持和风险分担机制。
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PPP合作方的监管和评估,确保他们具备足够实力和信誉度参与项目。
2. 悬而未决的土地纠纷在很多PPP项目中,土地纠纷是常见的问题之一。
由于土地被拆迁、征用或租用等操作所涉及到复杂的产权关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常常引发矛盾和争议。
这些纠纷不仅耗费时间和金钱,也增加了项目的不确定性。
为避免土地纠纷,政府应强化土地管理的规范和透明度,并确保所有相关权益得到妥善保护。
同时,建立一个快速、公平、高效解决纠纷的机制是必要的,以便及时化解潜在的矛盾。
3. 信息不对称和透明度不足PPP项目中常常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这导致私人投资者难以准确评估项目的风险与回报。
此外,一些PPP项目在决策过程中缺乏透明度,公众对项目进展了解有限,很少能参与讨论和审批。
在这方面,政府应建立起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提供充分且易于理解的数据和信息供私人投资者参考。
同时,在决策和执行过程中加强公众参与和监督能够促进更多社会各界对PPP项目质量及效果的关注。
4. 合同管理与约束机制不完善良好的合同管理是确保PPP项目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之一。
然而,在现实中还存在合同管理和约束机制不完善的问题。
一些合同可能存在模糊、不清晰的条款,甚至有漏洞,可导致项目运营中出现纠纷。
为加强合同管理与约束机制,政府应建立专业化的团队进行监管,并且对关键合同条款进行详细规定和审查,确保各方权益能得到充分保障。
PPP项目相关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PPP项目相关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作者:孙懿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8年第12期摘要:近年来我国财税主管部门针对于PPP 项目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优惠政策,但是从某些角度说这些政策也存在着一些缺点。
所以本文。
针对于PPP 项目中所涉及的相关税收问题,给与相应的分析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PPP 项目;税收政策;问题;政策建议一、现行的PPP相关税收政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缺乏系统性的PPP 专项税收政策目前,PPP 项目主要在政策文件中以及实施细则和多项的税法等相关文件中,有PPP 项目相关的税收政策,这些文件都比较的零散,而且针对性比较弱。
但是结合具体的经验来说,PPP 税收优惠对于发展PPP 和鼓励私人企业对产品进行投资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般来说,专业而且系统的PPP 专业税收政策包含着很多的阶段,有社会资本退出以及社会资本的运营和投资等。
与外国的很多企业相比起来,我国目前还仍然缺乏着一种系统以及有针对性的PPP 专项税收政策。
缺乏这种专项的税收政策就对于很多的企业进行相关的投资以及很多的移交阶段来说,缺乏一定的税收优惠力度,也使得企业对这种专项抱有不大的希望。
(二)现存的PPP 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所覆盖的行业以及行业的范围比较狭窄目前在公共基础设施和节能环保领域等领域已经出台了相关的PPP 项目到所得税和增值税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并且很多的项目是在2008 年以后制定的。
主要原因是2008 年,欧美的金融经济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力和影响力,为了减少这些的负面影响,我国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优惠的政策出台,这些政策是为了鼓励企业参与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保护环境,节约能源。
但是一些PPP 模式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公共服务以及公共设施的建设和公共交通建设等方面。
比如说医院,机场,铁路,公路,还有垃圾处理,暖气等方面。
和那些比起来这些的PPP 项目的优惠政策在很多领域,都形成了不同领域的税收激励不公平现象。
PPP项目风险管理及对策
PPP项目风险管理及对策摘要:自2014年国家大力推行投融资体制改革和PPP模式以来,国内基础设施投资市场发生较大变化。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社会资本需积极应对。
2016年以来,国家及有关部委先后出台了一系列PPP规范性文件、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和投资监管等政策性文件,对企业依法合规开展投资经营活动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了保证PPP项目的顺利实施,相关部门必须从不同的角度着手,分析影响PPP项目顺利实施的内外部因素,梳理PPP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隐患,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提高PPP项目风险管理水平。
文章主要是就现行政策下PPP项目风险管理与对策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PPP项目;风险管理;措施对于PPP项目,主要风险因素按项目合法合规类、项目融资、公司架构类、项目建设类、项目运营类、退出类、不可抗力、法律和政策变化等。
一、项目合法合规类风险:1.基本建设手续未落实风险:PPP项目基本建设手续通常包括项目建议书批复、项目选址、工可批复、工程规划、初步批复、施工图批复、施工许可等。
根据92号文的规定,新建、改扩建项目未按规定履行相关立项审批手续的,不得入库。
因此,项目立项批复文件的缺失将直接导致项目无法进入PPP项目库,进而可能影响PPP项目相关财政支出责任列支财政预算的安排。
此外项目基本建设手续不完善还将影响项目的建设推进以及后续融资落地。
应对措施:社会资本方可考虑编制项目前期审批手续清单,充分评估相关审批手续的办理难点,并根据项目的整体建设安排做好项目策划,确保项目建设的合法性。
可考虑由政府方办理项目前期手续,或者由政府方给予协助,同时明确非因社会资本方原因引起的前期审批手续办理延误责任应获得政府方的豁免。
2.合规性手续未落实风险:PPP项目合规性手续在招标之前必须落实,包括财政部门批复物有所值评价报告、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政府部门批复实施方案,项目入国家财政部PPP项目管理库等。
PPP项目经验总结
PPP项目经验总结引言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公私合作)项目是一种以政府和私营部门合作的模式,旨在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
在过去几年里,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和政府资源的有限性,PPP项目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采用。
本文旨在总结PPP项目的经验和教训,以提供给未来从事PPP 项目的相关人员参考。
项目前期准备在进行PPP项目之前,项目团队需要充分准备以确保项目的成功。
以下是一些项目前期准备环节的经验总结:1. 项目可行性研究在启动PPP项目之前,项目团队应对项目进行详细的可行性研究。
这包括市场调研、财务分析、风险评估等,以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并为投资者提供具体的预期回报。
2. 政策与法律环境分析项目团队需要了解相关的政策和法律环境,以确保项目在法律框架内合规运行。
同时,对政府政策的变动要敏感,及时做出调整。
3. 项目组建与合作伙伴选择PPP项目的成功离不开一个强大的项目团队和合作伙伴。
在组建项目团队时,应选择具有相关经验和技能的人员,并确保团队的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风险管理PPP项目通常涉及到多方的利益关系和风险。
在项目前期准备阶段,项目团队应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这样可以减少项目执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项目执行阶段1. 项目管理有效的项目管理是PPP项目成功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建议:•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并与项目团队和合作伙伴共享。
•确定明确的项目目标和里程碑,以便进行项目进度的监控和评估。
•设立有效的沟通渠道,确保项目各方之间的信息交流。
•管理项目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以确保项目的顺利执行。
•进行项目风险管理,及时应对项目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2. 监督与评估PPP项目的监督与评估是保证项目质量和目标达成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建议:•设立独立的监督机构,对PPP项目进行定期评估和监督。
•设立监督指标和评估标准,以确保项目达到预期的社会经济效益。
PPP 模式推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PPP 模式推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作者:唐好军来源:《经营者》 2017年第9期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是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领域供给体制和机制的一次重要创新变革,用引进市场机制、竞争机制来改善和优化传统的供给方式,是对行政管理机制、财政管理机制的一次变革。
本文分析了PPP推进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一、PPP模式推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思想认识不到位,推广进度不平衡。
有的地方单纯地把PPP模式看作一种融资方式,没有从体制、机制创新的高度去认识该模式,因而重视程度不够,工作力度不大,导致PPP工作发展极不平衡;有的地方有试点项目,但迟迟落不了地,遇到困难束手束脚,遇到矛盾无能为力,造成了项目实施进度缓慢、效率不高。
第二,顶层设计滞后,法律保障缺失。
当前PPP立法还处在调研起草过程之中,虽有较高级别的“国办发〔2015〕42号”文件,但法律层级不够,社会资本方参与PPP项目对自身权益的保障还存在一定的担忧,不利于调动更多民营资本的积极性。
同时,国家部委之间多头发文推动PPP模式,政出多门,各行其是,给基层部门执行造成一定的困扰,甚至容易形成内耗。
第三,借PPP项目为名,搞变相融资。
有的项目一经批准入库,便以PPP项目的名义找某些金融机构直接融资建设,继续增加地方政府债务。
有的项目既想要PPP头衔,享受PPP的待遇,又不想按PPP规则办事,人为指定社会资本合作方,热衷于单一来源采购方式;有的则将BT项目包装成PPP项目,将一般的招商引资项目等同于PPP项目,存在着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第四,民营企业参与程度还不够高。
从客观来看,有些PPP项目的投资规模比较大,招标时设置的门槛过高,对企业资产规模、净资产规模、授信额度、利润总额都有一定的要求,从而限制了一大批中小民营企业的参与。
而且民营企业融资成本往往更高,周期更长,很难与央企竞争;从主观来看,一些地方的政府领导长期以来更喜欢和央企合作,以降低风险,也影响了民营企业的参与。
PPP示范项目评审的问题总结及建议
PPP示范项目评审的问题总结及建议参评项目的共性问题1.关于实施主体的问题按照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PPP项目实施机构为“政府或其指定的有关职能部门或事业单位”,由此,诸如交通局、教育局、民政局等政府职能部门可以作为实施机构,具有公共事物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也可作为项目实施机构。
参评项目中,大量出现的城建投、交建投之类的融资平台公司是不能作为实施机构的,各级财政局出于谨慎原则,也不宜为项目实施机构。
2.关于社会资本的限制问题原则上,已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境内外企业法人均可以作为社会资本,其中不包括本级政府所属融资平台公司及其他控股国有企业。
根据国办发〔2015〕42号文,对于本级政府已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市场化运营、承担的地方政府债务已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得到妥善处置,明确公告今后不再承担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职能的融资平台公司可以作为社会资本方。
但本级政府控股的国有企业无例外。
3.关于项目公司总投资与注册资本的问题总投资是指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与铺底流动资金之和,具体以经批准的动态概算为依据。
各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最低资本金(即:注册资本)比例,以总投资额为基数,根据不同的行业,从20%至40%不等。
其中,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城市停车场项目以及经国务院批准的核电站等重大建设项目,可以在规定的最低资本金比例基础上适当降低。
外商投资项目应按照《关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比例的暂行规定》确定。
在评审过程中,绝大多数项目公司资本金简单的设定为20%是不合规的,应该根据行业规定进行个性化设计。
4.关于风险分配基本框架的问题项目风险应按照风险分配优化、风险收益对等和风险可控等原则,综合考虑政府对风险的管理能力、项目回报机制和市场风险管理能力等要素,在政府和社会资本间合理分配。
一般情况,项目设计、建造、财务和运营维护等商业风险由社会资本承担,法律、政策和最低需求等风险由政府承担,不可抗力等风险由政府和社会资本合理共担。
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PPP项目已经成为重要的融资方式之一。
然而,在PPP 项目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下面就是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存在的问题及
对策建议。
问题:
1.风险分担不均:在PPP项目中,政府和企业应该共同承担一定的风险。
但是,在实
际运作中,政府承担的风险往往比企业更大。
2.信息不对称:PPP项目需要各方共享信息,但是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比较严重,这会影响项目的质量和效率。
3.评估标准不统一:PPP项目的评估标准不够统一,这会给各方合作带来不必要的困难。
4.市场准入限制:PPP项目的市场准入限制相对较高,这会限制更多的企业参与其
中。
对策:
1.建立完善的信息公开制度:政府在PPP项目实施中应该充分公开项目情况和相关政策,让企业能够更好地了解项目的情况,共同承担风险。
2.加强 PPP 项目经验交流: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强PPP项目经验交流,促进双方的共同进步,完善PPP项目合作机制。
3.加强项目风险管理:政府和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合理分担风险,确
保项目能够顺利运作。
4.制定统一的评估标准:政府应该建立统一的PPP项目评估标准,保证评估结果客观、公正、科学。
5.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政府应该降低PPP项目的市场准入门槛,为更多的企业提供机会,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总之,PPP项目的成功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只有加强合作,做好风险控制,
加强信息共享,才能推动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的快速发展。
PPP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建议
PPP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建议2014年以来,我国开始大力推广PPP模式。
该模式具有行业领域广泛、投资金额大、合作周期长、专业涉及面广等特点。
经过了七年多的发展,无论从项目投资额还是数量来看,我国均已成为全球最大的PPP市场。
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管理库项目显示:2014年以来,全国累计入库项目10115个、投资额15.9万亿元;累计签约落地项目7528个、投资额12.4万亿元,落地率78.2%;累计开工建设项目4628个、投资额7.2万亿元,开工率45.2%。
PPP项目覆盖范围越来越广,不仅拉动了社会投资,也有效降低了公共设施建设成本,对缓解政府财政压力,平滑财政支出,化解部分政府存量债务,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效率,促进行政体制、财政体制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等方面起到较好的作用。
由于我国缺少PPP相关的立法,部分政府和社会资本各方对PPP政策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许多PPP项目在合同签约进入合作期后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项目的正常推进,有的甚至带来政府隐性债务的风险。
基于参与PPP项目的实务经验,我们总结了现阶段我国PPP项目履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潜在风险并提出应对措施及建议,以期对PPP项目更好地实施起到建言献策作用,推动PPP事业更加健康和高质量发展。
一、现阶段PPP项目履约存在的问题PPP项目履约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层出不穷,较为突出的问题体现在项目的建设及运营阶段。
(一)项目建设期履约存在的主要问题1、社会资本方资本金不能及时到位;2、政府方需提供的项目前期手续不全;3、项目公司未完成项目融资;4、项目公司未提交建设期履约保函,不办理相关保险等;5、项目估算(采购价)有误差,后期严重超概;6、建设期内出现社会资本方破产或严重丧失履约能力的情况;7、项目公司融资未完成,拖欠工程进度款;8、建设期因项目公司原因引发涉诉问题;9、建设期的存量项目委托运营及已建工程移交存在问题;10、建设期结束项目不能及时验收或验收不达标;11、财金﹝2017﹞92号文之前的老项目建设期项目绩效考核问题;12、社会资本方违规擅自转让股权的问题;13、项目公司擅自将项目资产或收益权抵押或质押的问题;14、一方违约或不可抗力导致的建设期项目提前终止,如何进行终止后的清算问题。
PPP项目会计核算中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PPP 项目会计核算中的问题与对策建议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公私合作)是指政府与私营部门合作开展公共项目的一种形式,旨在提高公共项目建设的效率和经济效益,降低政府负担。
PPP 项目会计核算是PPP 项目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保证PPP 项目的合理运行起到关键的作用。
但是,在PPP 项目会计核算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会计处理难度大、数据统计不准确等问题,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会计处理难度大PPP 项目的会计处理相对于传统项目而言更加复杂。
传统项目往往是政府出资、建设和运营,而PPP 项目则是政府和私营部门共同投资、共同建设和共同运营。
在PPP 项目会计核算中,需要正确记录和核算投资、资产、负债、利润、现金流量、税收等各项指标,对于会计人员来说难度较大。
针对这一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PPP 项目会计核算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其专业水平和能力;2.加强PPP 项目会计核算的规范化管理,制定PPP 项目会计核算标准规范;3.加强PPP 项目会计核算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4.采用先进的会计信息系统,提供有效的会计信息服务,提高会计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数据统计不准确在PPP 项目会计核算中,数据统计的准确性关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决策。
由于PPP 项目涉及到政府和私营部门之间的合作,数据收集和核算比较困难,很容易出现数据统计不准确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PPP 项目会计核算的管理,建立完善的数据收集和核算管理机制;2.加强PPP 项目会计核算制度的监管,确保制度的规范性和落实性;3.加强数据质量检查和核对,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4.加强内部控制管理,防范数据统计的失误和滞后。
三、信息披露不透明PPP 项目会计核算中,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及时性对于企业的信誉和声誉极为重要。
然而,在PPP 项目中,有些企业信息披露不够透明,易引发投资者和公众的质疑和不满。
PPP模式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金融经济FINANCIAL AND ECONOMICPPP模式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文/刘建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城镇化进程,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共社会事业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在此背景下,PPP 模式在我国现代化城镇建设中的应用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不过在当前PPP模式的实际应用中,由于PPP模式发展还有待成熟、社会主体的PPP专业运营能力不足等因素的影响,PPP模式在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亟待政府与企业等社会力量不断进行完善与改进。
关键词:PPP模式;发展;问题;改进建议PPP模式起源与英国的“公共私营合作”融资机制,是一种公私合营模式。
PPP模式指的是政府通过与私人企业或组织机构之间的合作,为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进行合作,共同促进现代化城镇的建设。
PPP模式将一部分政府责任以特许经营权的方式转移给社会主体(企业),通过构建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有效的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与社会主体的投资风险,共同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公共事业的稳健发展。
近年来,PPP模式被广泛应用在城镇化建设中,并被赋予了多种功能,如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压力、解决项目融资问题、推进体制改革、促进城投公司转型、完善公共治理,发展特色小镇,促进片区开发等等。
目前,PPP模式在我国主要应用于重大市政工程项目、城市供水、供气、供热项目以及污水垃圾处理项目中。
此外,PPP模式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也是一大助力,用PPP模式支持“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一、当前PPP模式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PPP模式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运营领域的实践运用起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近10年的发展,PPP模式在实际项目建设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同时其运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在逐渐凸显。
就目前而言,PPP模式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PPP模式建设运营周期长,投资回报慢由于PPP模式主要涉及的项目是基础设施建设,如供水供电、垃圾焚烧发电、公共交通设施建设以及污水处理等。
PPP项目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PPP项目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发布时间:2021-12-16T08:21:09.734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20期(中)作者:洪雪娇1,2 [导读] 为了同时满足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和规范政府投资项目融资机制的洪雪娇1,21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昆明 650205 2云南工程建设总承包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昆明 650205摘要为了同时满足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和规范政府投资项目融资机制的双重需求,国务院于2014年9月21日颁布国发43号文《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首次提出推广使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鼓励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等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事业投资和运营。
PPP模式的诞生承载了各方殷切的期望,力求达到多方合作、优势互补、共担风险、共享利润的一个共赢局面。
但PPP在我国的发展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加上PPP本身环节比较多,涉及专业领域比较广,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有很多问题凸显出来,亟待破解。
关键词:PPP项目存在问题建议 PPP模式即Public-Privale-Partnership的字母缩写,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是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顺利完成,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
面对宏观政策重大变革以及地方经济发展现实需求,如何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同时保证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地方政府把目光都投向了PPP。
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是促进经济转型、推动新型城镇化和供给侧改革、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举措。
1. PPP项目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一)政府过度干预项目在经营者转向监督者的过程中,政府尚未完善自身定位。
制度缺乏更是扩大了这一问题,在PPP项目中,社会资本方负责承担项目融资,建设和运营的绝大多数工作,相比较由政府全额承担的项目,PPP项目更加市场化。
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是目前城市快速发展时期,为缓解交通拥堵、提高城市交通效率而推行的一种新型运营模式。
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本文将从项目投资、利益分配、运营管理等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一、项目投资问题:1.1 投资金额不确定:轨道交通PPP项目通常需要巨额投资,而由于项目设计与建设过程长、技术风险高,投资金额往往较为不确定,造成了投资者的谨慎态度。
对策建议: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要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提供详尽、准确的信息,明确发行股份、给予补贴等激励政策,以提高投资者的参与度。
1.2 资金回报周期长:轨道交通PPP项目通常需要较长的资金回报周期,回报时间普遍在10年以上,但投资者更倾向于快速回本。
对策建议:政府可以通过提供优惠贷款、引导银行增加贷款额度等方式,减轻项目资金压力,加快资金回收,从而提高投资者的积极性。
二、利益分配问题:2.1 利益分配缺乏公正性:轨道交通PPP项目中,政府与投资方对于投资回报的分配存在争议,导致利益分配缺乏公正性。
对策建议:政府要在项目合作协议中明确双方的权益和责任,并确保双方在投资回报分配上达成共识,避免出现分配不公的情况。
2.2 政府恢复成本难:在轨道交通PPP项目中,政府需要承担一定的资金投入,并且往往需要在较长时间内回收投入。
对策建议:政府可以通过设定优惠政策,如减免相关税费、提供土地补贴等方式,减轻项目建设阶段政府的成本压力,提高投资者对项目的参与度。
三、运营管理问题:3.1 运营效率低下:由于轨道交通PPP项目存在管理层分散、信息流通不畅、决策反应慢等问题,导致项目运营效率低下。
对策建议:政府应加强对项目的监管和协调,建立完善的决策机制,提供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各方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3.2 运营风险高:轨道交通PPP项目中存在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等多种风险,一旦发生问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浅谈PPP模式下污水治理存在问题及建议
浅谈PPP模式下污水治理存在问题及建议一、PPP模式下污水治理存在的问题1. 项目资金难以保障在PPP模式下,私营部门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建设和运营污水处理设施。
由于市场竞争和投资风险,私营部门对于污水治理项目的投资意愿并不高。
由于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周期较长,且运营收益周期较长,私营部门对于投资回报的预期也比较模糊,因此很难保证项目资金的充足保障。
2. 政府监管不到位在PPP模式下,政府通常负责监督和管理污水治理项目,但是部分地方政府对于监管不到位,导致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存在一定的风险。
政府部门在监管中存在管理漏洞、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这给了私营部门一定的操作空间,导致项目经营不尽如人意并照成了环保问题。
3. 技术和管理能力不足一些私营部门在污水治理领域缺乏技术和管理的专业能力,导致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建设和运营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项目的整体运行效果。
由于企业在污水治理领域的经验和技术积累不足,也有可能导致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效率不高,环保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建议1. 完善政府监管体系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于污水治理项目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规范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
政府应当加强对于私营部门的准入和退出管理,避免低水平的私营部门进入污水治理市场。
2. 加强公私合作政府和私营部门应该加强沟通和合作,形成共赢的合作机制。
政府有责任为私营部门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以激励私营部门参与污水治理项目。
政府还应该为私营部门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和政策保障,为其在污水治理领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3. 强化技术和管理能力政府和私营部门应该共同加大对于污水治理领域的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力度,提高私营部门在污水治理领域的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
政府还应该提供更多的技术和管理的指导,加强与私营部门的技术交流和合作,提高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效率和环保效果。
PPP模式下污水治理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政府和私营部门共同努力,合作共赢、弥补不足、加强管理、提高运营效率。
当前PPP项目绩效管理困境与对策建议
当前PPP项目绩效管理困境与对策建议绩效管理是PPP(政府与私营部门合作)项目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有效的绩效管理可以确保项目按时完成、按要求交付,并达到预期效果。
当前PPP项目绩效管理存在一些困境,例如绩效评估不准确、缺乏可操作性的绩效指标、项目绩效管理流程不规范等。
本文将分析当前PPP项目绩效管理的困境,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改进绩效管理工作。
一、绩效评估不准确当前PPP项目绩效评估存在一些不准确的问题。
一方面,由于PPP项目涉及多个参与方,其绩效评估标准往往包含政府的社会效益、私营部门的经济效益等多个方面,这使得绩效评估变得复杂而困难。
因为PPP项目通常具有较长的周期,而且很多项目是具备风险的,项目绩效的评估应当是跨多个阶段进行的,然而目前却存在着在项目初期或结束阶段进行绩效评估的情况,导致绩效评估结果不准确。
针对这一问题,应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
绩效评估标准应综合考虑政府和私营部门的各项指标,并量化衡量。
评估体系还应包含项目不同阶段的评估指标,以便更准确地评估项目的绩效。
评估应由专业机构或专业人员负责,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二、缺乏可操作性的绩效指标目前一些PPP项目的绩效指标存在较大的抽象性和模糊性,缺乏可操作性。
这使得在实际运营中很难对绩效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改进。
项目的绩效指标可能是“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这种指标虽然有意义,但缺乏可具体操作的指导,难以量化和测量。
为解决这一问题,应明确具体的、可操作的绩效指标。
对于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这一指标,可以衡量指定时间内项目所提供的服务量或服务质量等具体指标来评估。
绩效指标应具体到项目的各个环节,并且能够量化和测量,以便于实际操作和管理。
三、项目绩效管理流程不规范目前一些PPP项目的绩效管理流程存在不规范的情况。
一方面,绩效管理流程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不同项目在绩效管理的过程中缺乏一致性和可比性。
绩效管理流程中缺乏有效的监控和反馈机制,项目绩效的变化无法及时地被发现和纠正,导致项目绩效的管理效果不佳。
PPP项目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措施
PPP项目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措施作者:唐好军来源:《经营者》2018年第17期摘要 PPP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
在PPP改革实践中,由于新发展理念贯彻还不到位,产生了明股实债、重建设轻运营、绩效考核不完善等问题,积累了一些隐性风险。
因此,要加强规范意识,维护市场秩序,强化管理、严控风险,保证PPP改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PPP 风险分配绩效考核一、PPP项目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经过深入调查研究,DY市PPP项目实施中存在一定问题,主要问题如下。
(一)项目推广进度不平衡截至2018年9月30日,从数量上看,DY市纳入财政部的25个项目中,有市本级项目10个,KL区项目5个,DY区项目5个,GR县项目4个,LJ县项目1个,HK区无项目;从投资额上看,市本级投资额190多亿元,占比73%,KL区和GR县各占10%左右,DY区和LJ县占比不足5%。
市本级、各县区在项目数量和投资额上不平衡。
(二)项目行业集中度高DY市PPP项目主要集中在市政工程和交通运输行业。
从数量上看,市政工程行业项目11个,占比44%,交通运输行业项目5个,占比20%;从投资额上看,市政工程行业项目总投资额31亿元,占比12%,交通运输行业项目总投资额146亿元,占比56%。
(三)民营资本参与程度较低DY市落地签约13个项目,其中民营资本方参与6个,民营资本参与率为46%,低于全省民营资本参与率53.1%。
民营资本参与的PPP项目全部为县区项目,市本级项目无民营资本参与。
(四)部分项目实施不规范该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参与主体方面。
部分项目缺少政府对实施机构的授权书和规范实施承诺书,造成项目程序不合规。
第二,推进程序方面。
存在没有纳入财政部PPP项目库,就进入招标程序的现象;有的没有正式的项目批复,就完成了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造成投资额前后的不一致。
第三,风险分配方面。
部分项目在风险分配上处理不当,将本该社会资本承担的风险由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承担,不合理挤占财政支出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自2014年以来,国务院、财政部和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在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方面出台了多项政策文件,推动和引导ppp项目实施,在全国范围内掀起ppp模式实践热潮。
丽水市积极响应,在推进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良好成效,2015年荣获浙江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市县称号。
本文以丽水市本级ppp项目实践经历,浅谈地方政府在ppp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探寻相应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ppp项目问题建议
一、基本情况
自ppp模式推进以来,丽水市政府于2015年1月出台了(丽政发〔2015〕4号)《丽水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社会资本进入公共设施领域的实施意见(试行)》等文件,市财政局专门成立推广和运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领导小组和“丽水市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指导服务中心”,建立了“5+x”联合审查机制,初步完成编制ppp模式操作实用手册及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操作指引等等工作。
目前市本级共有20个实施类ppp项目,总投资124.16亿元,项目涉及市政工程、政府基础设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水利、交通运输、文化、教育等多行业领域,其中6个项目列入省财政厅示范项目,3个项目入选财政部ppp示范项目,在推广中取得一定的成效。
由于ppp模式实践时间相对过短,还不够成熟,且ppp项目周期又长、步骤相对繁琐,实际实施中还是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
以下笔者将从ppp项目实施中存在问题和ppp项目实施中的建议两个部分进行阐述。
二、ppp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ppp项目实施中,由于对ppp项目相关政策、规定学习不够,研究不深,不少人对ppp 缺乏了解,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认为ppp是政府财政危机下的权宜之计,仅仅是为了融资,出现了两个极端:一方面过分让利,把风险几乎完全留给政府,承诺固定回报率等,无法实现物有所值;另一方面当社会资本大量盈利时又想方设法分一杯羹,没有树立起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平等关系,影响项目的推进。
(二)项目收益测算存在问题
项目收益测算中存在问题一是有经营收入的项目,咨询机构在测算上较为随意,简单估计,未能取得及参照同地区同类的历史数据进行测算。
二是折现率的确定。
根据财金[2015]21号的规定“年度折现率应考虑财政补贴支出发生年份,并参照同期地方政府债券收益率合理确定”,而在实际ppp项目测算中折现率选择标准不一,不同的折现率的选择,其计算结果将直接影响项目政府运营补贴金额大小。
三是税收的确定。
目前针对ppp项目的相关税收政策尚未出台,项目税收政策不明确,也使项目收益测算结果存在不确定性。
目前多数项目以当前的税收率为基数测算,将来税收率或高或低都由政府承担的做法不合理,且各个项目没有统一性。
也有认为可行性补助类项目不交税、政府付费类项目缴纳税金等。
(三)项目风险分担问题
从已有的ppp项目实践中发现,社会资本往往处于弱势地位,风险与收益不对等的现象也是经常发生,而且在发生纠纷后利益无法得到保障,这也是社会资本最顾虑的地方。
目前在ppp建设领域风险分担机制尚不成熟,缺乏合理定价机制以及存在利益输送的现象,已经开展的 ppp 项目中,出现一些 ppp 项目要么严重亏损,要么出现暴利的情形,项目各方的利益诉求、风险偏好以及能力、责任不同是 ppp 项目风险产生的根源。
一般来说,风险与收益对等,在追求其利益的同时也意味着要承担与利益相对于的风险。
政府部门的利益诉求主要体现在产品服务公共的效率性,而私人部门的利益诉求主要体现在经济利益上,不同的利益诉求使得参与者目标的多样性,不利于 ppp 的实施。
因此,需要合理地制定有效的风险分配方案来规范和协调他们在风险分担上的行为,保障各方利益。
(四)ppp模式法律制度不健全问题
目前国家各部委颁行的规范文件多为原则性指导文件,并未专门就ppp模式出台国家层面的立法文件。
因为缺乏国家层面的ppp法律法规,只有地方性或行业性的管理办法或规定,法律效力很低,缺乏全局性和系统性,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建设无法依据法律体系形成清晰有效的合同关系,也影响了社会资本的投资信心。
三、ppp项目实施相应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
建议加强实施机构及相关工作人员的专门培训,抑或通过召开座谈会、专题会议或研讨等形式定期组织ppp文件、政策学习,宣传解读国务院、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等ppp相关政策,了解推广ppp模式的背景,正确认识ppp模式的本质。
ppp模式兴起的背景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质量不佳、效率低下,满足不了公众需求的理论基础。
ppp模式的本质是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深度改革,是更有效地利用好政府财政资源、高效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型。
ppp模式不是简单的项目融资模式,更重要的目的是转变政府政府职能,激发市场活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利用市场的竞争机制提供质量更好、效率更高的公共服务。
(二)做好定价策略、投资回报研究和税收筹划
一是咨询机构在前期测算时能及时、准确搜集同地区同类项目的历史数据进行测算,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谈判和公开招标,即能保障项目的物有所值,又能给予投资方合理的收益和回报;二是关于折现率建议地方政府每年年初根据同期本地债券收益率合理确定统一的利率作为折现率,避免各项目咨询机构在测算选择折现率随意性较大,从而影响政府支出责任数据测算;三是国家尽快针对ppp项目出台相关税收政策,各地政府应当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出台相应细则。
鉴于ppp项目税收对于项目成本的重要影响,在ppp项目的前期阶段就当进行税务筹划,一方面要对项目运作方式在税务操作上的合法合规性进行评估,避免潜在的涉税业务事项处理不规范;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考虑国家和地方所提供的税收优惠政策,优化ppp 项目交易模式,降低税负和交易成本,在项目各方之间合理分配风险,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加强风险管控
ppp模式投资回收期长、风险较大,风险管控力度的强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应对风险的能力,在实施ppp模式时,建议政府与投资方构建合理的风险调整机制,合理分担项目风险,从而减少各方的风险担当,当ppp项目因为某客观原因引起投资者难以收回成本,政府可在合同约定中给于一定补偿,如投资获得较大收益时,政府可在合同约定中分享相关收益。
如在国家发改委发布13个ppp典型案例中,北京地铁四号线正是其中之一,当地政府与投资者在合同中约定,当实际客运量低于预测客运量时,政府给予投资者一定补偿,当实际客运量高于预测客运量时,政府分享其相关收益,通过合理的风险控制,降低了政府与投资双方风险,这也是该ppp项目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四)提供稳定的ppp模式法律环境
建议一是加快落实制定适用ppp模式的国家法律法规,对政府和社会资本在项目中的权利和义务作出明确的界定,增强社会资本的投资信心;二是提高ppp立法的法律位阶,对于当下我国ppp立法存在的缺乏ppp专门法律,立法层级低的问题,可通过制定高位阶的专门ppp法律予以解决。
(现行的ppp规范文件最高法律位阶是部门规章,当前ppp立法的法律位阶应当提高为“法律”(由全国人大或人大常委会制定)或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三是ppp专门法律应重点解决事项:ppp项目适用范围、参与主体及方式、项目合作期限、项目交易结构、监督管理、项目流程等事项,并重点关注ppp项目用地、政府和社会资本方的权利和义务、ppp项目争议解决机制等。
四、结束语
综上,笔者对ppp项目实施中的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经济新常态下,ppp模式不仅是解决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改善投融资环境、激活民间资本的重要举措,也是当前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有效途径和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
因此,我们必须提高思想认识,积极探索构建一套促进ppp项目的科学实施的法律、法规、管理机制等,使政府与社会资本发挥各自优势、在政府和社会资本之间优化风险分配,使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比传统政府采购模式更物有所值,实现利益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