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创作中农民形象的转变轨迹
赵树理与高晓声笔下农民形象分析比较(薛东娥)
赵树理与高晓声笔下农民形象分析比较薛东娥(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中文系,陕西渭南 714000)摘要:赵树理与高晓声都成功塑造了中国农民的典型,他们笔下的农民形象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
中国农民的传统美德、封建意识、命运在赵树理与高晓声笔下都体现了出来,但是因时代环境的不同,他们笔下农民的命运、人物关系、人生追求也体现出不同的特点。
关键词:赵树理;高晓声;农民形象;分析;比较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赵树理、高晓声之所以被誉为“描写农村生活的两位圣手”[1]108,是因为他们笔下的农民形象多种多样、栩栩如生,如二诸葛、三仙姑、小二黑、李有才、李顺大、陈奂生、刘兴大等人物形象已深烙于读者心中。
然而因时代环境、学识修养、才情秉性等等的差异,赵树理、高晓声笔下的农民形象又呈现出不同的风采。
一、赵树理笔下的农民形象赵树理的小说所描写的是特定历史时期新的生活、新的人物,紧密配合社会变革,直接融入广大农民的生活,展示了农民新的道德精神风貌及其所面对的矛盾。
他着力表现的是农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摧毁农村封建残余势力,走上彻底翻身的解放道路。
他笔下的“老一代农民形象”:如二诸葛、三仙姑、老秦等,都是背着沉重的封建思想包袱的旧式农民,他们面对巨大的社会变革,也有“翻身”后新的困扰与痛苦。
还有年轻一代的农民“新人”形象:如小二黑、小芹、李有才等,他们都是试图掌握自己的命运、并敢于挣脱旧的精神枷锁的“解放了的一代”,他们的行为性格被赋予社会变革的政治内涵,又很自然地根植于解放区的典型环境,有着深厚的生活根据。
以下以小二黑、李有才的形象进行具体分析:1.小二黑形象小二黑是赵树理笔下的新一代农民,他年轻、积极、热情、聪明能干。
他没有上过学,六岁时二诸葛教他识字,像那些算属相、卜六朲课、念大小流年或“甲子乙丑海中金”等口诀,不几天就都弄熟了,喜得二诸葛常把他引到人前卖弄。
到了十三岁时小二黑知道这些东西不好,于是再也不信他爹的鬼八卦。
现当代文学视野中的“农民工”形象及叙事分析
现当代文学视野中的“农民工”形象及叙事分析“农民工”是现当代文学视野发展中的重要群体,农民形象的描写更贴近生活,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有很多以“农民”形象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内容。
每次往往会发生巨大的历史变化,其富有较强的时代发展意义,已经逐步成为历史的主角,根据农民生活进行社会转变,分析其富有的历史价值和人文思想价值。
充分分析社会形态,文化发展环境变化,提高大众思想的分析转变效果,提升社会的综合发展,完善人们的形象发展水平,以有效的趋势进行社会趋向的分析和判断,提升“农民工”想象的基本状态,分析实际当代文学视野的综合发展水平。
文学是一种社会综合分析现象,文化状态,是一种生命现象。
按照乡土文学的综合社会文化历史发展,整合社会写照分析,明确中华民族发展的根基和状态,承载有效的文化分析发展。
城乡差异符合实际文学变革过程,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判断,明确实际农村生活的写实状态,总体分析责任关键水平,及时关注变革发展的形式和类别。
一、自给自足的有效经济分析综合分析城市政治状态的中心水平,分析城乡状态经济上存在的差异。
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的发展状态上,需要根据自给自足的现状分析水平,准确的判断每家每户实际的谋生状态水平,分析封建社会阶段性的变化方式。
按照有效的征收赋税严重程度,对社会的问题进行思考判断,明确诗歌体裁表达方法的分析形式。
二、半殖民综合封建社会的发展状态自从中国社会格局发生变化,半殖民封建社会发展变化。
殖民乡村还保留着剩余的势力,出现两极严重分化的现象。
外国人将商品引入中国发展市场中,被迫放弃自然发展经济水平,分析社会综合性质的变革情况,构建城乡的二元综合经济发展。
农民需要向城市化发展转移,很多农民以不在是传统意义的农民。
城乡出现二次化经济发展状态,这直接导致农民城市转移水平的变化,进城的农民以全新的形式进行方法模式的拓展,城乡单独流动发生改变。
三、建国标准后的分析很多文人逐步开始关注农民进城发展的整体现象和状态,分析创新文学作品的具体创作形式,分析可能产生的巨大变化。
中国现当代文学农民形象流变轨迹
中国现当代文学农民形象流变轨迹摘要:当进入新时期以后,相关研究人员运用现代的哲理观念、意识观念对农民群体进行审视,本文主要就中国现代当代文学农民本身的形象所发生的变化轨迹进行较为深刻的分析以及研究,对新农民形象进行内涵的塑造,给予人民无限的思索。
关键词:轨迹;现代文学;当代文学;流变一、中国新文学中国是一个由许许多多的农民所组成的国度,在封建社会的几千年时间中,自然经济、古老落后的小生产方式、深重的封建压迫,形成了中国农民特有的复杂稳固的性格心理、思维方式、风俗民情(或称“农民意识”)。
“农民大国”的特点便决定了农民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而特殊的地位。
因此,作为上层建筑之一的文学(这里主要指中国现当代文学)便不可避免地把农民作为主要的反映对象。
综观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由于历史原因及诸多其他因素,农民形象众多,特色迥异。
起因何在?我们有必要来探索一下中国现当代文学农民形象的流变轨迹。
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是第一个真正写农民的作家。
鲁迅用他哲人的敏锐的洞察力感觉到中华民族的痼疾——“国民的劣根性”。
这种劣根性在农民身上得以最显著最顽强地体现。
诸如麻木冷漠、迷信保守、目光短浅、守旧、固执狭隘、欺弱怕强、盲目自大等等,成为根深蒂固的“农民意识”。
这一意识渗入民族灵魂中,成为整个中华民族心理基础结构的一部分,似沉重的梦魇压在国人身上,阻碍着人民的觉醒.影响着历史的进程。
《故乡》、《风波》、《离婚》、《祝福》、《药》、《阿q正传》等描绘了各种各样、特色迥异而在灵魂深处又同是“老中国的儿女”——农民的形象。
闰土原是个天真活泼、机灵淳朴的少年,成年后却变成一个沉默迟钝、衰老自卑、精神麻痹的“木偶人”。
鲁迅深刻揭示了这一悲剧的根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
二、农村新人在这一个时期里,每一个作家在进行相关的创作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缺陷与矛盾。
一方面来讲,每一个作家本身都承受着大小程度不一的虚幻理想所带来的影响,在进行创作过程中,缺乏深沉稳重的时代感以及历史感。
试论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农民工”形象分析
试论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农民工”形象分析摘要:农民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进城农民工又是他们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古至今,农民始终是社会的主体,他们的生活受到普遍的关注。
文人在文学创作上,没少以“农民”形象为主要描写的对象。
其原因是农民这个角色在社会历史的演变下,发生了多次的改变。
它的每次改变往往伴随着历史的巨变,是富有时代意义的。
它已成为反映历史的主角,所以文人通过再现当代的农民生活,写出了真实的社会形态,还有文人对社会环境的深邃思考,对提高大众的文化、思想水平功不可没。
反映时代的作品是丰富的文化宝藏,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智慧,改变着社会的环境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文学视野;农民工形象;叙事分析;变化文学不仅仅只是一门艺术,它同时是一种社会现象、文化现象,乃至于是一种生命现象。
乡土文学是中国社会文化历史长河中的一朵奇葩,更是中国社会生命延续的写照。
乡土是中华民族生存之根,也是传统文化存在的根基,乡土承载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无论时代如何变革、城乡差异如何巨大,乡土文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直占着重要的一席之地。
时代社会一直都在关注贫瘠落后的农村和生活在黄土地上的人们,如今作家们以其敏锐的眼光、作家的责任关注到了时代变革中的农村和农民工。
一、自给自足经济下回顾历史,当城市仅作为政治中心的存在,城乡在经济上差异很小时,我们国家处在小农经济体制中。
自给自足的经济现状,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几乎每家每户都以田地为谋生手段,也没有将农民独立成特殊群体的说法。
那么,不难想象当时的文学作品中的“农民”形象如何了。
封建社会地主阶层猖獗,变换手段压榨百姓。
加之国家征收赋税严重,自然民不聊生。
诗人通过写诗表达对农民的同情,对统治者的愤怒,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之类的这些在当时很常见,诗歌体裁也多种多样。
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鸦片战争为开端,外国侵略者用武力敲开了中国的国门,从此中国社会格局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浅谈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
浅谈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浅谈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摘要:鲁迅,中国现代小说第一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从文学分析的角度来讲,他同情黑暗的病态社会中受压迫,精神被扭曲的人们,最能体现这方面的正是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他同情农民的遭遇,关心他们的命运,更重要的是从中洞察了中国农民的病态与弱点。
鲁迅通过对中国农民形象的成功塑造,深刻揭示了封建卫道者的虚伪与昏晕,以及中国农民在封建社会黑暗统治下造成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清醒地分析了病态社会中农民精神的麻木、愚昧、守旧的病态人格,这些国民弱点的揭发,是为了引起人们疗治的注意,从而唤起民族的觉醒,振兴中华。
所以,鲁迅笔下的这一系列农民形象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农民形象的刻画农民的悲剧命运贫穷落后精神病态社会衰败根源文学艺术分析农民形象的现代社会意义中国有句古话:“先知先觉,后知后觉,不知不觉”。
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刻画的正是后者,作者用同情的眼光洞察了中国农民的弱点——愚昧、麻木、守旧、不仁慈、不争气、不觉醒,对压迫自己的黑恶势力逆来顺受,听之任之,他们麻木得以至于不觉痛苦,还要去欺负不如自己的人,从中得到安慰和乐趣。
当然,鲁迅也肯定了他们优秀的一面,比如质朴、勤劳、憨厚、善良、富有同情心和责任感,但由于黑暗社会的压迫,扭曲了他们的人格,使他们成为社会的矛盾体,从他们的病态人性可以看出,封建迷信和统治对人性的摧残迫害之深,它就像一把有毒的匕首,刺在中国“母亲”的心中。
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采用了“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典型”的方法,使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典型化,深刻揭示了中国农民在精神上和肉体上受封建思想和封建伦理道德摧残之深。
鲁迅以小说的文学形式提出了一个鲜明的社会问题——农民问题,这也是他的文学思想所在,下面就来详细分析下这些农民形象: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阿Q正传》,这篇小说是用对阿Q悲惨命运的描写来讲述辛亥革命时期尖锐的阶级矛盾,严重的阶级对立,同时,也在暗示着必然要进行一场彻底、深刻的革命,因为,除了这条路,他们已别无选择!正所谓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最终的胜利将属于人民!阿Q——这样一个一贫如洗的流浪雇农,它不仅在物质上一无所有,在精神生活中也贫穷至极,他无亲无故,在土谷祠里都是借住,靠给人做短工维持生活,阿Q的社会地位相当低下,无名无氏,地主赵太爷竟然说他不配姓赵,还打了阿Q一记耳光,阿Q可以被人们随便嘲弄,使他的人格严重受到摧残,已到难以容忍的地步,但他却不同于正常人,他没有丝毫反抗意识,对于自己所受的侮辱几乎和天赐的享受一般,不但没有愁苦,反而总是那么达观和得意,这是因为,阿Q 的思想被一种可怕的东西控制了,那便是精神胜利法:他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从而求得安慰,从精神上战胜对方,来消除被侮辱的不愉悦,取得安慰,当然,这样的安慰和胜利在别人眼中是愚昧无知的表现,是无法被正常人接受的。
现代文学作品中“农民工”的形象分析
现代文学作品中“农民工”的形象分析摘要: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社会的转型,农民逐渐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为了就业和谋生开始进城打工。
从此在中国的改革和发展上到处都闪烁着农民工的身影和智慧,他们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农民工”已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和国家关注的重点对象之一。
在文学领域,很多作家开始对这个特殊群体进行关注,以“农民工”为题材进行大量创作,描写了他们的悲欢、渴望、梦想、苦难、挣扎、彷徨。
在现代文学作品中,“农民工”形象已经成为一道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
关键词:农民工农民工文学形象分析19世纪80年代后期,大批农民陆续涌入城市,他们的出现不仅改变了城市的人口结构,而且为城市建设补充了大量的劳动力,有的成为建筑工人,有的从事服务性劳动,成为城市人生活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但是,大量农民工的涌现也导致了新的社会矛盾,增加了社会不安定因素。
“农民工”的特殊身份、特殊经历、特殊心理感受以及给社会造成的影响等引起了很多文学作家的关注,出现了大量以“农民工”为题材的电影、文学作品等。
把这个特殊群体的经历以及对城市的看法和憧憬呈现给大家。
本文将以现代文学作品为例,着重分析“农民工”的文学形象。
一、探讨农民工题材文学作品的价值和意义今天的文学界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两个问题:乡土文明衰落和城市文明诱惑。
不论是乡土文明还是城市文明都是文学创作内容上的一种形式,表达的是作家面对社会变化时的巨大心理冲击。
“农民工”文学描绘了一道农民在城市中打拼、奋斗的图画,为农民题材文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命题,为读者提供了全新的接受视角。
从文学启示上看,“农民工”文学形象的出现对现代人的价值观念起到了启迪的作用,让大家清醒地认识到农民工群体为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所付出的心血和代价。
在乡土文化与城市文化的撞击、融合过程中,文学作品真实记录了农民工群体的迷茫与失落,挣扎与寻找,表现出了作家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
农民工做为百年历史的主角,他们的人生遭际受到普遍关注,探索他们人生的轨迹,对社会思想的进化很有益处。
从当代文学看农民形象的变化
从当代文学看农民形象的变化在中国四千多年文明社会历史进程中,农民阶级始终是物质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也是精神文明创作的基石。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农民地位日益凸显,他们不仅成为新中国的主人,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走向。
但自《诗经》以来,历朝历代的文人骚客们不约而同地对这个特殊的阶级采取了漠视的态度。
这些中国的脊梁保持着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态度沉默了千年,鲜少有他们可以发声的时候,直到中国近代社会的到来。
一、中国当代文学的先驱19 世纪20 年代的乡土小说从鲁迅笔下开始。
此后,一系列着重反应旧时代农民麻木不仁的作品陆续出现。
此时代的农民形象带有鲜明的封建残留色彩,“愚昧”“落后”“盲目排外”是他们的代名词。
30 年代之后,随着革命对农村的冲击,农民形象不再单一,表现出异常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他们一方面带着旧时代血淋淋的胎记,一方面又对新时代充满了向往。
194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一个明显的转折点,他认为农民、手工业者、小资产阶级都是“我们接近的朋友”。
①此后,大多数文学作品中的农民形象开始转向积极健康,并逐步与政治挂钩,致力于表现党和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文学也进入了当代文学阶段。
当代文学没有革命文学的热闹与喧哗,但它就像一部经典的老电影,用它特有的黑白式的无声胶片向我们展示了时代特殊的风情。
二、十七年文学十七年文学是当代文学的第一个阶段。
它用一个简单的时间加名词概述了历史的厚重。
我们无法还原曾经,但透过那些作品,我们还可以清晰的感受到那扑面而来的时代气息。
那是一个政治凌驾于文学之上的时代,高昂的革命热情硬生生地劈开文学与政治的天然壁垒,将文学特有的浪漫与抒情扭曲为对政治的盲从。
十七年文学作品的主人公大多是工农兵,为了文学形象与政治的融合,一种模式化的“文学量产”运动开始了,然而文学终归不是工厂流水线上的半成品,我们仍可以透过一些作品的细枝末节看到真实的历史。
论鲁迅和赵树理笔下农民形象的差异及成因-2019年文档
论鲁迅和赵树理笔下农民形象的差异及成因摘要: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创作中,鲁迅是第一个自觉描写普通农民并取得巨大成功的作家,赵树理是继鲁迅之后第二位出色描写农民的作家。
二位作家笔下的农民形象都鲜活生动,都刻画出了我国农民的精魂。
比较后发现,二位大作家所处时代、出身经历、写作动机等方面的不同导致各自笔下的人物命运和思想状态的不同。
千百年的封建社会造就了我国农民复杂的双重性格: 勤劳善良、节俭聪慧,但又保守消极、愚昧奴性。
对这样一个庞大而独特群体的描写,直到中国现代文学里才真正出现。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创作中,鲁迅是第一个自觉描写普通农民并取得巨大成功的作家,赵树理是继鲁迅之后第二位出色描写农民的作家。
位作家都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生动的农民形象,都刻画出了我国农民的精魂。
相比之下,二人笔下的农民既有一脉相承的一面,也有发展革新的一面。
下文就二人笔下农民形象的差异和成因做一番探讨。
、所塑农民形象的差异1.人物命运不同:悲喜剧鲁迅笔下农民生活在辛亥革命前后,社会黑暗,经济衰退,民族遭受外族的入侵,国家的未来一片渺茫。
鲁迅弃医从文,高扬反封建的启蒙大旗,决心用手中的笔当做利剑划破那暗无天日的夜空。
他将下笔的着眼点放在了中国的农民身上,创作了一系列农村题材小说,刻画出了一系列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不觉悟的落后农民形象。
诸如,《阿Q正传》中的阿Q王胡、小D邹七嫂、吴妈;故乡》中的闰土;《祝福》中的祥林嫂、柳妈、贺老六;《明天》中的单四嫂子;风波》中的七斤、九斤老太;离婚》中的爱姑等。
其中最为经典的是生活在辛亥革命前后闭塞农村的、身心受到严重戕害的落后农民阿Q阿Q社会地位极其低下,却用精神胜利法”来自我麻醉:从盲目的自尊自大到可悲的自轻自贱,从不了解革命到糊里糊涂的想要革命,从奴性十足到精神麻木,结果被篡夺了革命果实的封建地主阶级枪毙示众。
如阿Q—般,鲁迅笔下的农民无一例外以悲剧命运收场,令人们投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眼光。
现当代文学视野中的“农民工”形象及叙事
文艺理论探索 Literarytheorytoexplore4教育前沿 Cutting Edge Education现当代文学视野中的“农民工”形象及叙事文/李金轩摘要:农民工在社会建设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而进城农民工为核心构成。
从古至今,农民为社会核心主体,其生活备受关注,多数文人创作进程中,以“农民工”形象描写的对象不在少数,主要成因为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及进步中,农民工角色发生多次变更,通过将其形象的刻画,不仅将历史社会真实状态反映,而且使文人对社会环境引发无限思考,对人们文化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文学视野;农民工形象;叙事;变化文学不仅为一门艺术,同时将笔下社会背景相态展现。
乡土文学为社会文化发展进程中,较为特殊的部分,为中国社会背景发展真实写照。
乡土为中华民族生存基石,更为我国传统文化发源地,承载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即使当前社会发展较为迅速,城乡差异不断增加,但乡土文学在现当代文学史中,占据重要地位。
时代社会仍将发展滞后农村及居民加以关注,作家将核心创作点置于农民工。
1 自给自足经济下我国发展历史悠久,将目光转移至自给自足时代下,城市仅为政治中心,与当前相较城市及农村差异较小,该阶段我国正处于小农经济体制中,呈现为自给自足生活背景下,居民均以天地为经济增收途径,该阶段并非将农民工分割成独立群体,并赋予相应的名称。
受封建社会影响,加之国家征税加剧,诗人在诗词中表达对农民的同情,以及对统治者憎恶,对社会问题引发一系列深思,在当时较为常见。
2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伴随鸦片战争的开始,外国多个侵略者不断入驻我国,并将国土进行肆意分割,使我国逐渐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殖民地多数处于城市中,而针对乡村而言部分封建势力依然存留,两者倾向分化较为凸显,国外将商品经济引入中国,将中国自然经济模式变更,加之部分企业家,经济创办各类民办企业,促进中国社会不断革新,在此背景下城乡差异愈发显著,成为农村向城市转移核心成因。
新中国70年文学中的农民形象
DOI :10.13888/ki.jsie (ss ).2019.03.003新中国70年文学中的农民形象李维杉(辽宁大学文学院,辽宁沈阳110036)摘要:新中国70年文学画廊中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农民形象。
这些形象不仅反映出时代的变迁,揭示农民的心灵成长史,更为重要的是,透过那些不畏艰难险阻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新人——农村基层干部、乡村知识分子、农村企业家等,我们可以看到朝气蓬勃、不断发展繁荣的国家形象。
此外,通过分析70年来的优秀农民形象,也可为当下农村题材现实主义作品提出建议,以便更好地书写新时代和新农村。
关键词:新中国70年文学;农民形象;新人形象;成长小说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617(2019)03-0303-07收稿日期:2019-06-16作者简介:李维杉(1996-),女,天津人,硕士研究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以来,文学画廊中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农民形象。
从梁生宝(柳青《创业史》)、萧长春(浩然《艳阳天》)到陈奂生(高晓声“陈奂生系列”)、高加林(路遥《人生》)、孙少平(路遥《平凡的世界》),以及新世纪的曹双羊(关仁山《麦河》),这些人物莫不与时代的变迁、农村政策的调整息息相关。
通过对建国70周年农民形象的梳理,可以发现中国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断克服自身缺点茁壮成长的心灵史,探索那些不畏艰难险阻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新人背后的国家形象和精神导师。
此外,也可对当下农村题材现实主义作品给出建议。
一、农民身份的转变与土地政策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农民的身份从雇农、佃农甚至农奴转变为自耕农,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
中共中央于1953年12月通过《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定》,要求把全面推进农业生产合作、供销合作和信用合作,作为对小农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三种形式同步进行。
试论乡土文学在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几种变体
试论乡土文学在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几种变体摘要:萌芽于20世纪20年代的乡土文学先后有京派小说、解放区农村通俗小说、农业合作化题材小说、新乡土小说、文化寻根小说几种变体。
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时代精神、文学思潮等方面探寻乡土文学几种变体间内在的联系及历史的延续性,可对这一文学现象的历史沿革作出相对合理的解释。
关键词:乡土文学变体内在的联系历史的延续性乡土文学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小说整体格局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乡土”的意义和内涵、思想深度、审美境界都随时间、历史的嬗变而愈加高远、深邃。
本文将对这一文学现象的历史沿革作一初探。
20世纪20年代中期是乡土文学的萌芽时期,它的出现受到五四时期以个性自由、个性解放为核心的启蒙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
“问题小说”是五四时期最早出现的小说形式,“乡土文学”紧承现代“问题小说”的余绪赫然而起,是真正意义上、又是最早具有流派风范的小说。
乡土文学流派是由文研会、语丝社、未名社中受鲁迅影响的青年作家为骨干组成的作家群体,王鲁彦、许钦文、许杰、台静农、彭家煌、蹇先艾等人的创作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就。
鲁迅是现化乡土小说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他不仅奉献出最早的“乡土文学”作品:《故乡》《祝福》《阿Q正传》,而且为这一流派命了名。
鲁迅成为乡土文学发展史上难以超越的一个高峰。
之后的30年代,以乡土写实为主的乡土文学呈现出田园抒情的特点,又有着明显的地域特色,因之被称为京派小说。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社会是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大变动的特殊时期,几乎没有为文学以相对充足余裕的条件,使其从纯文学的意义上自觉自足地发展。
京派小说却“忙里偷闲”,借五四运动退潮、新文学中心由北平而向上海转移之际蓬勃发展起来。
京派作家在有着丰厚历史文化传统的古都皇城,受到留存的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的强大影响,倚靠清华、北大等一流学府文化领袖的地位,建构高雅的艺术神庙。
京派小说表现的是农村的平民生活和田园风光,描绘的是具有民族特色的风景画和风俗画,由衷地赞美了未蒙教化的原始文明的淳厚朴实,借对历史发展中逝去的善良美好的伦理道德的追寻与向往,寄托重建民族人格和道德的理想。
20世纪中国文学农民形象演变的时代印记
20世纪中国文学农民形象演变的时代印记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史上,农民形象的发展演变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印记。
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农民的文学形象无不浸染着时代的风雨霜雪。
换言之,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的历史变迁,体现在不同阶段的农民形象演变中。
(一)“五四”以后(20世纪20年代),以鲁迅为代表的乡土作家笔下的农民形象,以“启蒙”为己任,从“国民性批判”的视角揭示中国农民的原始、愚昧、麻木、冷漠,表现出强烈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时代情绪。
如阿Q、闰土、祥林嫂等形象,体现着“五四”启蒙一代知识分子对中国农民“愚昧”和“落后”的忧患与哀痛。
鲁迅由此成为表现中国农民的经典作家之一。
这是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第一类农民形象。
(二)20世纪30年代,沈从文在《边城》等小说中塑造了另一种中国农民的形象。
淳朴、善良、健康、单纯的翠翠、天保们,演绎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人性之美。
但沈从文笔下的农民,是生活在“想象的王国”中的人物。
沈从文意在借这样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传递给现实中的人们一些绚丽的色彩和使脱离生存苦难的美丽梦境,而不是让人们去“接近”和“认识”现实。
这是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第二类农民形象。
(三)20世纪40年代,赵树理、周立波、丁玲等塑造了快乐、开放、进取的新农民形象。
李有才、赵光腚、张裕民等新农民形象,构成了解放区文学中的“农民英雄”群像。
这是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第三类农民形象。
这一类农民形象的时代印记最为显明。
如毛泽东认为,如果忘记了农民,即使读一百万册马克思主义的书也是没有用的。
1936年,他在延安会见美国作家斯诺时说:“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了中国,谁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
( [美]洛易斯·惠勒·斯诺.斯诺眼中的中国[M].北京:中国学术出版社,1982.47.)毛泽东1939年11月7日给周扬的信中认为:“就经济因素说,农村比都市为旧,就政治因素说,就反过来了,就文化说亦然。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探讨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探讨【摘要】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一直是他作品中的重要元素。
在他的小说中描写了农民的贫困与奋斗,展现了他们艰辛的生活和对抗命运的努力。
这种形象不仅具有现实意义,也反映了农民在社会变革中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也发生了变化和发展,不断创新和突破。
通过对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进行探讨,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现实社会的影响仍然重要,让人们思考和关注农民的处境及社会的变革,同时也反映了鲁迅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批判精神。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对于今天的社会仍然具有启示和警示作用。
【关键词】鲁迅小说、农民、形象、探讨、贫困、奋斗、现实意义、社会变革、发展、变化、创新、突破、影响、结论1. 引言1.1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探讨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一直是他作品中重要的主题之一。
在鲁迅的小说中,农民形象常常被描绘成贫困、勤劳、艰辛和抗争的集合体。
他用真实而深刻的笔触展现了农民的生存境遇和心理矛盾,使读者对农民的现实处境产生深刻的共鸣和思考。
鲁迅通过对农民的描写,不仅是为了展示农民的艰辛生活,更重要的是揭示社会现实中的不公和不平等。
农民形象在鲁迅的小说中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
他通过农民形象的塑造,呼吁对农民的关注和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
农民形象与社会变革密切相关,在鲁迅的小说中,农民常常是社会变革的先锋和推动者。
他们在追求美好生活的也在为社会的进步和改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农民形象的发展与变化反映了社会的发展进程和时代变迁。
在鲁迅的小说中,农民形象不断发展创新,呈现出丰富多彩的侧面。
他们既有悲惨的命运,也有顽强的斗争精神,展现出了不同的生存状态和人生价值。
农民形象的创新与突破,为鲁迅小说的深刻思想和精湛艺术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和魄力。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对现实社会仍具有重要影响。
他们是社会底层人群的缩影,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和希望。
通过对农民形象的探讨与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和智慧。
“十七年”中国文学中的农民形象思考
《 教学与管理 》
20 年 9 2 06 月 0日
“ ’ 十七年’ 中国文学中的农民形象思考
⑩河南平顶 山学院 王 国民
一
、
从梁生宝现象说开去
I 农民的后代 , 梁生宝仍继承了中国劳动农民的传统美
新中国成立后 , 新的农民形象成 为作家描写的对 I , 德 质朴 、 纯厚 、 吃苦耐劳 ; 作为党的儿子 , 又使他们较 象。 0 在2世纪5 年代 的中国大地上就曾经 出现过梁生 I 0 多地放弃了农 民意识 中落后的一面 , 改信天命为信领
其一 , 我要把梁生宝描写为党的忠实儿子 。 : 的美德 , 统 又秉承着 当代领袖 的精神光辉 ( 两者媾合
其二, 我是梁三老汉他儿。
I 爆发出巨大的能量和热情 )其次, ; 他们有着全新的
第一句话虽然出自 柳青之口, 而实际上反映了2 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0l 再次, 他们的共同富裕的主张 世纪5年代农民作家和进步农民的共同心愿, 0 是他们 l 代表了农民命运中的潜在愿望, 代表着历史发展的方
一
观、 勇敢和开拓精神 。这是一种横 向孕育 ( 而非纵 向 ・ 别人 的报复行为而组织互助组并扩而为社 ; 一个 贤淑
继承 )是一次令人振奋的农民素质的新铸造。他们 I , 文弱习惯了做 “ 好女人” 的少妇吴淑兰之所以敢于默 构成了一个 “ 家族”, 其共同特征便是勇于进取、 大公 l 默率领合作社艰苦奋斗夺走 “ 红旗” 成为全乡人的楷
二、 领袖精神激唤起的振作与缺乏文化引发的偏斜 毛泽东的《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 一书 , 代
只有加上梁生宝 的那句具有本真 意味的话 语才能够 - 表着领袖 的心态和精神状 态。 在这种精神状态 和心态
论鲁迅、茅盾、赵树理小说中的农民形象
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论鲁迅、茅盾、赵树理小说中的农民形象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指导教师:***2000.4.1硕士学位论文论鲁迅、茅盾、赵树理小说中的农民形象(摘要)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导师:苏光文教授方向:中国现代文学作者:石世明{鲁迅、茅盾、赵树理的农村题材小说,描绘了一个又一个既相区剐而又有一定联系的个性鲜明的农民形象,呈现出“旧式农民——朦胧的新人——新人”的形象系列,展现出半个世纪以来中111农村社会演变的图景和农民的·≮辱流程。
为我们探索农民的心理历程、生存状态和精神特质等方面提供了范本J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分三部分论析鲁迅、矛盾、越树理笔下的农民形象及其意义。
第一部分:鲁迅笔下的农民——“痛苦”中的“老中国儿女”。
f两干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农民始终处于社会底层,苦难深重,鲁迅首先给予了充分的注意与反映。
他在作品中塑造了阿Q、单四嫂子、闰土、祥林嫂等一组安于现状却又苦苦挣扎的农晟二他们要么是落后者的挣扎。
要么是挣扎者的落后,都是“病苦”中的“老中国儿女”、旧式农民。
ry一,第二部分:茅盾笔下的农民——“朦胧”的“农村新人”。
f三十年代初,破产、凋敝、“丰收成灾”与农民负债、卖儿鬻女乃至流赢失所的触目侏心的社会现象,引起了茅盾的极大关注。
他以深刺的社会剖析肆光透视了灾难的现实,展望了大时代的变动。
揭示了农民心态的变化。
在他的“农村三部曲”中,塑造了一系列“新”与“旧”的农民。
这也正是茅盾独特的艺术视囊的体现。
茅盾的农民小说可以说是继鲁迅开拓的反映农村的乡土文学有了阶级的社会的新变化。
广”V一第三部分:赵树理笔下的农民——“战斗”着的新型农民。
C,赵树理生长在解放区。
植根于农村的土壤。
他表现的农民也是曩贴近生活,襄贴近时代。
在新时代里作家在作品中塑造的农民形象具有新的特质。
一是新时代里的新人,如小二黑、小芹、老杨等;二是新时代里农民背负的旧的精神重担及其与新的时代要求之问的距离和逐步获得的一点点新的变化,如二葛、三仙姑等;三是新时代里新人物的旧意识的萌生。
现当代文学创作中农民形象的转变轨迹
现当代文学创作中农民形象的转变轨迹现当代文学创作中农民形象的转变轨迹——阿Q与陈焕生之比较中国是一个农民本位的国家,所以“农民”本身所蕴有的文化内涵,就值得作家去关注和描写。
这其中的“农民”的内涵,即所谓的“农民文化”所规定的农民性”,这种“农民性”在某种意义上又同所谓的“国民性”,“民族性”相通,事实上许多作家也正是从对民族文化对国民性的思考开始而进入审视农民,表现乡土生活的。
鲁迅在二、三十年代面对的是一群麻木和愚昧的农民,他的目的是要起到“疗救”的效果,因而他对农民性的描写就在于启蒙,但又充满了悲哀和无可奈何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心情。
他揭示和暴露其时农民的劣根性。
这其中很具代表性的人物当属啊Q。
阿Q代表了那整个时期中国老农民形象。
事物总是变化发展的,作家笔下的农民形象自然也该有变化和发展。
高晓声是社会主义时期的作家,他与鲁迅的不同是经历的不同,自然他笔下的农民也有与鲁迅笔下的农民有不同之处。
鲁迅抨击的是现实,高晓声变现的隐忧,他笔下的陈奂生被称为是阿Q的承续与蜕变。
不言而喻,他们之间是有许多相似之处的。
想了解现当代文学作品创作中农民形象的转变,比较阿Q和陈奂生无疑是一条途径。
鲁迅笔下的阿Q和高晓声笔下的陈奂生生活在不同的时代。
阿Q 生活在辛亥革命之时,社会正起着激烈的变化,在这激烈的变动中,阿Q充分表现了一个未开化农民的特征。
陈奂生生活在文革过后,拨乱反正的时候,社会同样不安定,政治也变幻莫测。
陈奂生也有自己的处世之道。
陈奂生与阿Q似乎风马牛不相及。
他们是不同时代的老农民代表,但是如果我们把他们的人生道路连接起来,就能更进一步发现,这一切是那样真切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农村几十年来历史足迹:新旧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社会主义时期历史发展中的重大曲折;曲折中有透露着新的希望。
鲁迅与高晓声都成功地把各自笔下的人物放入了社会历史的变革中加以表现,通过人物反映了时代历史的变革中加以表现,通过人物反映了时代历史的变迁,更通过时代历史的变迁衬托出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中老农的转变轨迹。
从鲁迅到谭文峰_中国乡土小说农民形象的变迁
第25卷 第1期2009年2月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X I N ZHOU TE ACHERS UN I V ERSI TY Vol.25 No.1 Feb.2009 从鲁迅到谭文峰———中国乡土小说农民形象的变迁庞 君(山西大学,山西太原030006)摘 要:谭文峰是山西作家中受鲁迅影响较大的一位,从他塑造的农民形象可以看到他对鲁迅有意的继承,又在新的历史和地域的背景之下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他塑造的农民形象可以分为五个类型:第一类是愚昧,保守的代表;第二类是觉醒者;第三类是讽刺的对象;第四类是悲剧性人物;第五类是女性形象的刻画。
由此可以看到中国乡土文学发展的流脉。
关键词:谭文峰;现实主义;鲁迅;农民形象中图分类号:I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491(2009)01-0021-031 引言一个时代的文学,如果不能敏锐地、忠实地、多方位地表现当代社会的主流生活,那将是一种软弱的文学。
“五四”时期乡土文学以鲁迅为代表,其小说表现出了强烈批判性和鲜明的启蒙理性精神。
这种启蒙精神的最终任务是批判封建主义,把人从封建专制的绳索上解放出来。
这种揭示病苦、批判封建愚昧的启蒙精神是中国现代乡土文学在早期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特征。
九十年代的乡村小说同“五四”时期的乡村小说相比,无疑显得更加开阔、更加多样。
九十年代之后,作家在描写农村生活时,往往把表现对象放置在更宽广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上去审视、把握,使人物题材超越了自身的限制,显示出更宏大、更普遍的思想意蕴来,而这一时期的代表无疑是山西作家———谭文峰。
2 谭文峰作品的主题鲁迅作为乡土小说的倡导者和开先河的作家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擅长描写普通劳动农民的作家,他在小说中第一次塑造了众多的普通劳动农民的典型形象。
作为一个思想家和文学家,鲁迅深入地考察了中国的国情,着重剖析中国封建社会制度和封建传统思想对于人民精神的毒害,以及由此形成的民族性格上的弱点。
现当代文学农民的形象
现当代文学农民的形象浅谈现当代文学中农民的形象“社会主义这样一个新事物,它的出生,是要经过同旧事物的严重斗争才能实现的。
社会上一部分人,在一个时期内,是那样顽固地要走他们的老路。
在另一个时期内,这些同样的人又可以改变态度表示赞成新事物。
”《创业史》正是通过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陕西渭原县黄堡区下堡乡一个小村落蛤蟆滩的生活演变,广阔地概括了我国土地改革后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社会矛盾冲突,着重表现了在这场变私有制为公有制的革命中人们的思想和心理的变化过程,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农村各阶层众多普通劳动者的人物形象。
梁生宝是《创业史》中塑造的社会主义新人类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有过逃荒讨饭的童年;熬长工在财东家马房睡觉的少年;躲抓壮丁在秦岭荒山里混日子的青年时代,饱尝了与继父创家立业的艰辛。
这个庄稼人在共产党思想的沐浴下,他认识到私有制是一切罪恶的源泉,下定决心学习前代共产党人榜样,把他的一切热情、聪明、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党号召的事业中去。
“他觉得,照党的指示给群众办事情‘受苦’就是享乐。
”梁生宝是个朴实的庄稼人,他勇敢地担负起带领庄稼人走互助合作道路的重担,成为一个积极、聪明、公道、能干的领袖人物。
他谦逊、纯朴、老实、厚道、善于思考,从不以领导者自居,更不指手划脚、夸夸其谈,表面上甚至还有些面嫩口拙。
但是,听党的话,热爱社会主义,富有牺牲精神,是他的最可宝贵的思想品质。
为了理想,他忘记吃饭,忘记了瞌睡,对女性的温存淡漠,失掉吃苦的感觉,和家人闹翻,甚至生命也不值吝惜了。
坚决走一条与继父完全相反的创立家业的道路。
例如,在“买稻种”的途中,梁生宝为了节省互助组乡亲们的钱买多些好稻种,他不住宿、不下馆子,实实在在为大家办事,心中只装着互助组的事。
看似大老粗的小伙子也有心细的一面,注意到渭河上游的地理环境与汤河不同,联想到相同的稻种是否能在不同地方茁壮成长。
当工作上遇到难题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依靠党的政策、党的指示办事,想想领导们说过的高觉悟的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当代文学创作中农民形象的转变轨迹
——阿Q与陈焕生之比较
中国是一个农民本位的国家,所以“农民”本身所蕴有的文化内涵,就值得作家去关注和描写。
这其中的“农民”的内涵,即所谓的“农民文化”所规定的农民性”,这种“农民性”在某种意义上又同所谓的“国民性”,“民族性”相通,事实上许多作家也正是从对民族文化对国民性的思考开始而进入审视农民,表现乡土生活的。
鲁迅在二、三十年代面对的是一群麻木和愚昧的农民,他的目的是要起到“疗救”的效果,因而他对农民性的描写就在于启蒙,但又充满了悲哀和无可奈何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心情。
他揭示和暴露其时农民的劣根性。
这其中很具代表性的人物当属啊Q。
阿Q代表了那整个时期中国老农民形象。
事物总是变化发展的,作家笔下的农民形象自然也该有变化和发展。
高晓声是社会主义时期的作家,他与鲁迅的不同是经历的不同,自然他笔下的农民也有与鲁迅笔下的农民有不同之处。
鲁迅抨击的是现实,高晓声变现的隐忧,他笔下的陈奂生被称为是阿Q的承续与蜕变。
不言而喻,他们之间是有许多相似之处的。
想了解现当代文学作品创作中农民形象的转变,比较阿Q和陈奂生无疑是一条途径。
鲁迅笔下的阿Q和高晓声笔下的陈奂生生活在不同的时代。
阿Q生活在辛亥革命之时,社会正起着激烈的变化,在这激烈的变动中,阿Q充分表现了一个未开化农民的特征。
陈奂生生活在文革过后,拨乱反正的时候,社会同样不安定,政治也变幻莫测。
陈奂生也有自己的处世之道。
陈奂生与阿Q似乎风马牛不相及。
他们是不同时代的老农民代表,但是如果我们把他们的人生道路连接起来,就能更进一步发现,这一切是那样真切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农村几十年来历史足迹:新旧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社会主义时期历史发展中的重大曲折;曲折中有透露着新的希望。
鲁迅与高晓声都成功地把各自笔下的人物放入了社会历史的变革中加以表现,通过人物反映了时代历史的变革中加以表现,通过人物反映了时代历史的变迁,更通过时代历史的变迁衬托出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中老农的转变轨迹。
中国农民的形象是一直在文学作品中不断展现,而且展现的是不断进步的农民形象。
在“阿Q”与“陈奂生”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一、异质的精神胜利法
鲁迅说过,他塑造阿Q这一形象,是要“画出”“国民的灵魂来”,阿Q是一个落后的农民,封闭守旧的思维是他的第一个特质。
封闭就是思维表现为一种周而复始的循环;守旧,就是遵循“从来如此,便是宝贝”的规矩。
陈奂生系列小说实际上就是一个传统农民与现代文明的碰撞。
陈奂生是阿Q形象“涅槃”过的,同样是农民,他却要进步得多。
阿Q的封闭守旧与“精神胜利法”和陈奂生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主动与被动的关系。
阿Q到城里所看见的许多不同未庄之处。
他是用已经固定的就概念去衡量所见的东西,他头脑里没有新概念,他总是认为未庄的才是“正统”的。
陈奂生就不同了,他头脑里面已经吸收了新的东西,比如法律知识,他还能用所吸收的新东西去衡量事件,于是他才认为美国人“拿鸡当囚犯”。
阿Q总是与人争斗处于下风,又没有获胜的希望,更不会获得某人的帮助。
只有在被人嘲笑,孤立无助时,阿Q才想起了自我安慰。
而陈奂生住招待所是自己破了费的。
享受不享受在于他自己,没有人能干预。
他的“精神胜利法”在此仅仅是为了“划算”,表现的只是“一种农民的思维模式”。
这已经是主动的安慰自己了。
从这一点看,农民到陈奂生的时候不再是被迫接受者,而是开始有了主动地选择的权利。
这不能不算一个打的进步。
二、主奴两面性和宗族观念的时代差异
时代总是在进步的,因而陈奂生的宗族观和奴性要比阿Q进步得多。
阿Q自己无能,也没有出头之日,他认为自己如需高人一等,唯一点就是姓赵,他只能依靠别人来“光彩”自己。
尽管被赵太爷呵问“怎么也能姓赵”。
但他心里早就认定了是姓赵,尽管奴隶的接受一顿“哭丧棒”。
他的宗族观念实际上是怒才性格的体现。
陈奂生虽然无能,但他总是靠自己来提携的,他没有因为缺粮而向干部讨要,始终坚持一个“借”字,并声明会还。
当别人利用他与吴书记的关系时,他也没有因此而傲慢。
更没有去巴结吴书记。
是淳朴的干部与群众的“土壤与种子”之情。
陈奂生找堂兄理论是农村常用的“关上门说自家话”的传统思想。
如果说阿Q的宗族观念和奴性变现的是卑微,那么陈奂生的宗族观念和奴性大概该是对某人和干部的一种信任吧。
三、农民身份的承续与置换
在中国,勤劳、恋土其实是一个所有农民都有的特质。
阿Q和陈奂生都是农民,相比较而言,阿Q勤劳虽则是为了生计,但帮别
人的多,为自己的却少。
他劳动只是为了生存,喜欢劳动是没有其它的谋生之道。
别人有事时才会想起他,因为他可以象听得懂话的牛一样劳动,而没有更多的要求。
他恋土是因为失去了土地也就意味着失去了生命。
陈奂生在美国念家恋土可以说成对家的思念,他的恋土是守旧的一成不变的图例求生思想,他习惯于劳动,并且是为自己劳动。
虽然同样是“恋”,但在性质上多少有点不同,陈奂生应当高明于阿Q许多。
阿Q与陈奂生生活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代表着不同时代的农民形象,总得来说阿Q表现得是辛亥革命时期农民的愚昧和麻木,陈奂生表现了而那个过后农民的盲从和不知所措。
正如田中阳所说,陈奂生是又阿Q“涅槃”而来,因此他们作为农民,其骨子里有共通的东西。
同时由于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陈奂生又比阿Q无论在思想上和行动都先进许多。
鲁迅说:“将来,围在高墙里面的一切人众,该会自己觉醒,走出,都来开口的吧,”这不仅适用于阿Q,也适用于陈奂生,随着社会的进步也还将适用于xQ或者x奂生,“尽管现在还少见”但将来一定会有许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