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综合指标—相对指标
第四章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第四章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0a98622a58fb770bf78a55e0.png)
二、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
• 1.实物量单位 • 它是根据现象的自然属性和特点而采用实物单位计量。 • 实物量单位有自然单位,即根据被研究现象的自然状态 计量的一种单位,其特点是它和自然数相对应,表现为 整数。 • 实物量单位也有度量衡单位,即按照国家统一的度量衡 来计量的一种单位。 • 实物量单位还有标准实物量单位,即按一定的折合标准, 折算为标准规格或标准含量的标准实物单位,如将含热 量不同的煤折合为7000大卡/千克的标准煤;有复合单位, 即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结合使用来计量的单位,如 货物周转量以吨公里为单位等。 • 用实物单位计算的总量指标称为实物指标。
3.比较相对指标
• 比较相对指标:是同一时间的同类指标在不同空 间对比的比值,它反映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或不 同单位之间的差异程度。 •
比较相对指标 =
甲地区(单位)某指标数值 乙地区(单位)同一指标数值
• 比较相对指标一般用倍数、系数表示。 • 计算比较相对指标的指标数值可以是总量指标、 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 • 进行比较有助于揭露矛盾、找出差距、挖掘潜力, 促进事物的进一步发展。 • 计算比较相对数应注意对比指标的可比性。此外, 比较基数的选择要根据资料的特点及研究目的而 定。
• 恩格尔系数与消费结构分析
– 消费结构: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在总消费支出 中所占的比重。 – 恩格尔系数: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 据对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等国居民家 庭收支的分析研究,指出:随着家庭收入增 加,家庭收入或总支出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 出比重越来越小,即恩格尔定律,反映这个 定律的系数,称为恩格尔系数。 – 恩格尔系数 = 食品支出总额/消费支出总额
四、总量指标的种类
• 1.按指标反映的内容不同划分为总体单位总量 和总体标志总量 • 总体单位总量即总体单位数之和,说明总体本身 规模大小的总量指标。 • 总体标志总量是用来反映总体中标志值总和的总 量指标。 • —个已经确定的统计总体,其总体单位总量是唯 一确定的,而总体标志总量却不止一个。 • 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不是固定不变的, 可以随研究目的而发生变化。
统计学基础 第4章综合指标详解
![统计学基础 第4章综合指标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1da302fa80eb6294dd886cdf.png)
返回
根据总量指标所反映的社会经济现象 性质不同,计量单位分三种形式:
(1) 实物单位
a.
自然单位:辆、双、头、根、个……
b. 度量衡单位:吨、米、克、立方米…… c. 双重单位:公里/小时、人/平方公里…… d. 复合单位:吨公里、公斤米、千瓦小时……
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分为: 时期指标 —— 反映现象在某一时期发展 过程的总数量。(可连续计数,与时间 长短有关,是累计结果) 时点指标 —— 反映现象在某一时刻的状 况。(间断计数,与时间间隔无关,不 能累计)
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
时期指标(又称流量指标)表明总体在一段
时间内累积的总量。 时点指标(又称存量指标)表明总体在某一 时刻的数量状态。 区别 时期指标 时点指标 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区别: 1 数值是连续登记结果 数值是间断计数的结果
220 总产值计划完成相对数 100% 110% 200计算ຫໍສະໝຸດ 果表明该厂超额10%完成总产值计划。
(2) 根据平均数来计算计划完成相对数
计算公式为: 实际平均指标 计划平均指标 100%
例
某化肥厂某年每吨化肥计划成本为200元,实 际成本为180元,则: 180 成本计划完成相对数 100% 90% 200
相对指标的概念 是两个有联系的绝对指标之比。
例 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口总额增长率为 16.1%,出口总额增长率为25.7%。
相对指标的数值有两种表现形式: 有名数
- 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 平均每人分摊的粮食产量:千克/人
无名数,分以下几种:
04第四章----总量指标分析与相对指标分析
![04第四章----总量指标分析与相对指标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b08dab9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63.png)
3.比较相对指标和动态相对指标 相同点: 指标的分子和分母都是用同类指标进行对比的比例关 系。 不同点:二者对比的方法不同 比较相对指标的分子和分母都是同期同类指标,但属 于并列关系的两个总体; 动态相对指标的分子和分母是同类不同期的指标,但
属于同一个总体。
四、运用相对指标的原则
1.两个对比指标要有可比性 2.相对指标和相应的总量指标结合运用 3.根据需要将各种相对指标结合运用 4.相对数应当在大数中计算和运用
1.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有
。
A.人均国民收入 B.人口密度
C.商品流通费用率 D.人均粮食产量
E.人口自然增长率
2. 时期指标的数值
。
A.可以连续计量
B.反映现象在某一时期内状况的总量
C.相邻两时期指标具有可加性
D.其数值的大小与时间长短相关
3.在相对数中,子项和母项可以互换位置的有 。
(六)动态相对指标
1 .概念:
动态相对指标,又称动态相对数,也称作发展速 度或指数,是同类现象某一指标数值在不同时期上 的数量对比,用以反映现象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方 向与程度。
2.计算公式:
动态相对指标
报告期指标数值 基期指标数值
100 %
其中:报告期又称计算期,是研究或计算时期。 基期是作为比较基础的时期。 动态相对指标一般用百分数、倍数、千分数表示。 特点:分子与分母的位置一般不能互换。
(4)利用结构相对数,有助于分清主次, 确定工作重点。
(三)比例相对指标
1.概念:
比例相对指标:是同一总体中某一部分指标数值与 另一部分指标数值对比的结果。又称比例相对数。 它可以表明总体内部的比例关系。
2.计算公式:
统计学第四章 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分析
![统计学第四章 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023398a8762caaedd33d4bd.png)
4 - 13
2、时点指标
时点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时点(瞬间)上所 处状况的总量指标。如某一时点上的人口数、商品库存 数、牲畜存栏数、土地面积数等。 时点指标的特点 第一,不能累计相加。时点指标是表明现象在某一 时点上的状况,只能按时点所表示的瞬间计数, 若累计相加,所得到的结果包含着大量重复计算, 不仅脱离实际而且也没有任何意义。 第二,时点指标的大小与时点的间隔长短无直接关 系。如资产负债表中年末资产总额并不一定大于 月末资产总额。
资金 占用
资金利 润率
500 3000 16.7% 万元 万元 不可比 不可比 可比 5000 万元 40000 12.5% 万元
乙企业
4 - 28
比较两厂经济效益
3、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
无名数 分母 为1 有名数
4 - 29
用倍数、系数、成数、﹪、‰等表示
分母为 1.00
分母 为10
分母 为100
4 - 14
第三,时点指标数值是间断计数的。
14
2014-4-23
时 点 指 标
2009年年末国家外汇储备23992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531亿美元。
4 - 15
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区别:
⑴时期指标连续计数,时点指标间断计数 ⑵时期指标具有累加性,时点指标不具有累加性 ⑶时期指标数值大小与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时点 指标数值大小与时期长短无直接关系。
第四章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分析
4-1
第一节
总量指标分析
一、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二、总量指标的分类 三、总量指标的计算方法
4-2
一、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1、总量指标的概念 总量指标又称统计绝对数:是用来反映社会 经济现象在一定条件下的总规模、总水平 或工作总量的统计指标。 总产值、总人数 、国民生产总值等
统计学第四章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统计学第四章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542e79d4f111f18582d05a7f.png)
比较相对指标
比较 某地区或单位某一数 指值 标 相对数另一地区或单位同标 类数 指值
例:某年某地区甲、乙两个公司商品销售额 分别为5.4亿元和3.6亿元。则
甲是公乙司公商司品的销倍售 数35额 ..64 1.5
2005 10.1 10.1 10.2 10.2 10.2 10.2 10.2 10.3 10.3 10.4 10.4 10.4
+0.5 +0.5 =120
要求计算: ⒈该厂“九五”期间产量计划的完成程度; ⒉提前完成计划的时间。
解:
计 程 划 度 1 1 完 2 2 10 3 成 0 ﹪ 010 .5 ﹪ 2
年份 产量(万辆)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108 114 117 119 123
其中,最后两年各月份实际产量为(单位:万辆)::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004 9.6 9.6 9.8 9.8 9.9 9.9 10.0 10.0 10.1 10.1 10.1 10.1
已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60亿元 要求计算: ⒈该市“九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完成程度; ⒉提前完成计划的时间。
解:
计 程 划 度 6 完 6.7 10 1成 0 ﹪ 010 .8 ﹪ 2
提前完成计划时间: 因为到2005年10月底已完成固定资产累计投资 额60亿元(61.7–0.8–0.9=60),即已完成计 划任务,提前完成计划两个月。
• 例如:研究某地区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该地国有 企业数是总体单位总量;该地国有企业的工人工资 总额,职工人数,利润额等是总体标志总量。
第四章 综合指标和相对指标
![第四章 综合指标和相对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5c227891daef5ef7ba0d3cd6.png)
一般说来,结构相对指标主要有以下两个作用: 一般说来,结构相对指标主要有以下两个作用: 第一,结构相对指标可以揭示现象的结构特征, 第一,结构相对指标可以揭示现象的结构特征, 从而认识现象个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地位。 从而认识现象个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地位。如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男性人口数占全国人 口数的51.63% 51.63%, 口数的51.63%,女性人口数占全国人口总数的 48.37%。 48.37%。这正反映了人口性别构成的特点是男性人 口占的比重比女性大。 口占的比重比女性大。 第二, 第二,结构相对指标也可以反映现象发展变化的 情况。例如, 中所列资料, 情况。例如,表3-1中所列资料,就反映了我国近几 年来轻重工业结构比例的变化情况。 年来轻重工业结构比例的变化情况。
【例】 我国2002年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 我国2002年的农、 2002年的农 27390.8亿元 其中农业产值14931.5亿元, 亿元, 14931.5亿元 27390.8亿元,其中农业产值14931.5亿元,林业产值 1033.5亿元 牧业产值8454.6亿元,渔业产值2971.1亿元, 亿元, 8454.6亿元 2971.1亿元 1033.5亿元,牧业产值8454.6亿元,渔业产值2971.1亿元, 求结构相对指标。 求结构相对指标。 渔业的产值在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为: 农、林、牧、渔业的产值在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为:
价值单位
以货币作 劳动量单位
总量指标统计的要求
1. 对总量指标的实质,包括其含义、范围 要做严格的确定 2.计算实物总量指标时,要注意现象的同 类性 3.要有统一的计量单位 (我国从1991年起统一使用以国际单位制 为基础的法定计量单位制度,促进实物指 标的准确统计。)
统计学第4章综合指标
![统计学第4章综合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bb423c96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f8.png)
直接观察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平均指标在统计分析中应用
描述统计
用平均指标描述数据的集中 趋势和一般水平,如用算术 平均数描述班级学生的平均 成绩。
比较分析
通过比较不同组数据的平均 指标,揭示它们之间的差异 和联系,如比较不同班级的 平均成绩以评估教学效果。
推断统计
在总体分布未知的情况下, 利用样本平均指标对总体进 行推断,如通过样本均值推 断总体均值。
总量指标的作用
作为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
描述社会经济现象的总规模和总水平
总量指标种类与计算方法
总量指标的种类
01
时点指标:反映现象在某一时刻上的总量 ,如年末人口数、股票价格等。
03
02
时期指标:反映现象在一段时期内的总量, 如国内生产总值、人口数等。
04
总量指标的计算方法
直接计数法:对总体单位进行逐一计数, 然后汇总得到总量指标。
相对指标种类与计算方法
结构相对指标
部分与总体之比,反映总
总体中不同部分数量之比,反映各部分之间的 比例关系。
比较相对指标
同一现象在不同空间条件下的数量对比,反映现象在不同地区的差异程度。
相对指标种类与计算方法
强度相对指标
两个性质不同但有一定联系的总量指标之比,反映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
平均指标种类与计算方法
算术平均数
$bar{x} = frac{sum x}{n}$,其中$sum x$为所有数值之和,$n$为 数值个数。
几何平均数
$G = sqrt[n]{prod x_i}$,其中$prod x_i$为所有数值之积,$n$为 数值个数。
中位数
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列,若数据量为奇数则取中间数,若数据量为偶数 则取中间两数的平均值。
《统计基础》教案 第4章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统计基础》教案 第4章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d407f5ae3b3567ec112d8a3a.png)
第4章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1.1 总量指标【学习目标】本章主要介绍了有关总量指标和想对指标是统计分析的基本指标,包括总量指标和星对指标的意义、作用,种类,以及它们的计算方法和运用是应注意的问题。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习者明确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的意义、作用、种类,掌握这两大指标的计算方法和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学习内容】4.1.1 总量指标的概念总量指标是用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条件下的总规模、总水平或工作总量的统计指标。
总量指标用绝对数表示,也就是用一个绝对数来反映特定现象在一定时间上的总量状况,它是一种最基本的统计指标。
例如,2001年3月5日朱镕基同志在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9404亿元;粮食产量达到9850亿斤;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253元和6280元;进出口总额达4743亿美元;外汇储备达1656亿美元。
这些都是总量指标,都是利用绝对数说明我国2000年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规模、总体水平和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4.1.2. 总量指标的种类1. 按其说明总体的内容不同分为总体单位总量——是用来反映统计总体内包含总体单位个数多少的总量指标。
它用来表明统计总体的容量大小。
例如,研究我国的人口状况时,统计总体是全国所有公民,总体单位是每一位公民,那么我国的人口数表明总体单位的个数,是总体单位总量。
再如,研究某市的工业发展状况,统计总体是全市的所有工业企业,若该市现有工业企业2350家,则2350家即为总体单位总量。
总体标志总量——是统计总体各单位某—方面数量标志值的总和。
仍举上例,该市的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每一工业企业的工业职工人数是该工业企业的—个数量标志,则该市全部工业职工人数就是总体标志总量。
另外该市的年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利税总额等指标也都是总体标志总量。
—个已经确定的统计总体,其总体单位总量是唯一确定的,而总体标志总量却不止一个。
统计学基础综合指标
![统计学基础综合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6a176a5c998fcc22bcd10dee.png)
统计学——第四章综合指标
比较相对指标:用两个不同总体的同类指标数值对比,以反映某一现 象在同一时间内不同空间条件下发展的均衡程度。
比较相对指标= 某一总体的某类指标数值 另一总体的同类指标数值
例1:2005年美国的GDP为124550.7亿美元,人均GDP为43740美元, 而同年中国的GDP为22289.0亿美元,人均GDP为1740美元。则
statistics
统计学——第四章综合指标
第二节 相对指标
statistics
统计学——第四章综合指标 相对指标的概念
相对指标(相对数):是通过两个有联系的指标进行对比, 以反映现象总体的数量结构、变化程度或现象之间的数量 关系。(男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
相对指标=对比数 基数
statistics
第三节 平均指标
statistics
统计学——第四章综合指标 平均指标
平均指标的概念(统计平均数):是反映统计数据(总体单位 标志)一般水平的统计指标。
平均指标的特点:将各统计数据的差异抽象化,代表了全部 统计数据的一般水平,反映了现象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
statistics
统计学——第四章综合指标 平均指标的作用
全期计划数
statistics
统计学——第四章综合指标
2.计划指标是相对数
实际完成百分比
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数 ?
? 100%
计划百分比
①当计划指标是增长率时
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数
?
1 1
? ?
实际增长率 计划增长率
? 100%
②当计划指标是降低率时
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数
?
1 ? 实际降低率 1 ? 计划降低率
第四章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ppt课件(全)
![第四章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ppt课件(全)](https://img.taocdn.com/s3/m/932b450b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3d.png)
2.长期计划完成情况检查
在分析国民经济发展的长期计划时, 有两种 不同的检查方法,即水平法和累计法。
(1) 水平法。在五年计划中,只规定最末一年 应达到的计划水平,如产量、产值等。水平法就是 用末年实际水平与计划规定水平对比,来检查五年 计划完成情况。其计算公式如下:
(六)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计划完成相对数)
•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也称计划完成百分数、计 划完成程度指标。它是以现象在某一段时期内实 际完成数值与计划任务对比,用以表明计划完成程 度的指标。它是计划管理的特有指标,数值一般用 百分比表示,其基本公式是:
•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实际完成数÷计划数
③时点指标只能间断计数。
三、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
总量指标是具有一定经济内容的量,计量的准确与否直 接影响到所反映现象的准确性。
(一)实物单位:实物单位是根据客观现象的属性而采用 的计量单位。有自然单位、度量衡单位、复合单位和标准实 物单位等。
(二)价值单位
价值单位也叫货币单位,是以货币为价值尺度来计量现 象总量的计量单位。
3.应把相对数与绝对数结合起来应用相对数是 一个抽象化的比值,掩盖了现象绝对量之间的差别。
4.各种相对数结合应用任何事物都具有多方面 的特征,一个相对数只能反映事物某一方面的特点, 要全面反映事物特征及规律性,要多种相对数结合应 用。
思考与练习
• 1. 什么叫总量指标?其作用是什么? • 2. 什么是总体标志总量和总体单位总量?二者有何联系? • 3. 什么是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各有什么特点? • 4. 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的特点和作用有何不同? • 5. 什么是相对指标?它有哪些表现形式? • 6. 什么是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
第4章-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第4章-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b6dd8ec031b765ce04081480.png)
精品文档第四章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习题、单选题1.总量指标是用()表示的。
A 、绝对数 B 、相对数 2.总量指标是()。
A 、没有计量单位的C 、无所谓有无计量单位 C 、平均数D 、百分比B 、有计量单位的D 、有的有计量单位,有的无计量单位3.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A 、平均指标B 、相对指标4.总量指标按其反映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A 、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 C 、时期指标和标志总量5.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最根本区别在于各自反映现象的()。
A 、时间状况不同B 、指标值是如何得到的C 、指标值是否可以相加D 、指标值是否与时间长短有关6.在相对指标中,主要用有名数来表现指标数值的是()。
A 、结构相对指标B 、比较相对指标C 、强度相对指标D 、动态相对指标7.结构相对指标用来反映总体现象的()。
A 、质量关系B 、密度关系C 、计划关系D 、各部分占总体的比重 8.比例相对指标是用来反映总体内部各部分之间内在的()。
C 、总量指标D 、变异指标)。
B 、时点指标和总体总量D 、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15 .某高新技术开发区现有人口 11 万,有 8 家医院,其病床数合计为 700 床,则该开发区每万人的病床数为 63.636 。
则每万人的病床数这个指标属于()。
A 、平均指标B 、强度相对指标C 、总量指标D 、平均发展水平16 .华阳商场销售洗衣机, 2007 年共销售 6000 台,年底库存 50 台,这两个指标是 )。
A 、质量关系B 、数量关系C 、计划关系 9.某国营林场的木材蓄积量是()。
A 、相对指标B 、平均指标C 、时期指标D 、强度关系D 、时点指标10 .总量指标数值大小( )。
A 、随总体范围缩小而增大 C 、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减少B 、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增加 D 、与总体范围大小无关11 .木兰林管局 2007 年第一产业产值为该局总产值的 87.83% ,该指标为( )。
4第四章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
![4第四章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331b81382af90242a895e52e.png)
统计学
河南科技大学
第四章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
(三)、总量指标的作用 1.是认识事物的起点。 总量指标可以用来反映总体的基本状况。
2013年年末全国总人口136072万人
2.是制定政策、编制计划、进行科学管理的基本依 据。 3.是计算其他指标的基础。
统计学
河南科技大学
第四章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
二、总量指标的种类
统计学
河南科技大学
第四章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
例 某企业2013年的劳动生产率计划规定比上 年提高8%,实际执行结果提高10%。 10%—8%=2% 该企业2013年劳动生产率实际比计划多提 高了2个百分点。 例 某企业生产甲产品,2012年计划单位成本 降低6%,实际降低7.6%,则 7.6%—6%=1.6% 该企业甲产品单位成本实际比计划多降低了 1· 6个百分点。
统计学
河南科技大学
第四章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
某工厂2013年计划产值300万元,实际完 成360万元,则:
360 计划完成相对数 100% 120% 300 即超额完成20%。
超额完成(或未完成)绝对数 =360-300=60
统计学
河南科技大学
第四章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
4.派生公式:
(1)计划任务数为增长百分数:
统计学
河南科技大学
第四章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
第二节
相对指标
一、相对指标的含义
相对指标是两个有联系的统计指标进行对比计算 的比值。也称为相对数。 它从数量上反映事物在时间、空间、事物本身内 部以及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程度和对比关系。
统计学
河南科技大学
第四章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
二、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 有名数 用双重计量单位表示的复名数 无名数 用倍数、系数、成数、﹪、‰等表示 分母 为1 分母为 1.00 分母 为10 分母 为100 分母为 1000
统计学原理第四章统计学综合指标
![统计学原理第四章统计学综合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f4279ae84028915f804dc242.png)
STAT
第四章
三、平均指标
综合指标(21)
4.几何平均数 假定某地储蓄年利率(按复利计算):5%持续 1.5年,3%持续2.5年,2.2%持续1年。请问此5 年内该地平均储蓄年利率。
该地平均储蓄年利率
1 .5 2 .5 1 1 .5 2 .5 1 G 1 .05 1 .03 1 .022 100 %
5 1 .183935 100 % 103 .43 %
STAT
第四章
综合指标(22)
三、平均指标
5.众数 众数:指变量数列中出现次数最多或频率最大的 变量值。 适用条件:只有集中趋势明显时,才能用众数作 为总体的代表值。 计算方法: 单项数列:出现次数最多(频率最大)标志值; 组距数列:等距数列,先确定众数组,再通过公 式计算,找出众数点的标志值。
3.调和平均数 调和平均数:又称倒数平均数,是变量倒数 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 公式: H 1 1 n 1 ( 简单平均式 )
x
x ( 加权平均式 )
n 1 H 1 x f f
f 1 x f
第四章
三、平均指标
综合指标(18)
3. 调和平均数 调和平均数作为算术平均数的变形
第四章
综合指标(30)
四、标志变动指标
1.标志变异指标概念 变异度指标:又称标志变动度指标,是综合 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及其分布的差异程 度的指标。 2.作用 (1)衡量平均数代表性的大小。 变异度指标 值与平均数的代表性大小成反比。 (2)衡量现象变动的稳定性和均衡程度。 变 异度指标越小,现象变动的稳定性和均衡 程度越高。 (3)计算抽样误差和确定样本容量的依据。
Xn
第四章 总指标与相对指标
![第四章 总指标与相对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65946dbdaeaad1f346933f9f.png)
第四章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一、本章学习要点(一)总量指标总量指标又称统计绝对数,它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的总规模、总水平的综合指标。
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总体内容的不同,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前者是总体内所有单位的总数,后者是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总和。
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二者随研究目的不同而变化。
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时期指标是反映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在一段时期发展变化结果的总量指标;时点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时点(瞬间)状况上的总量指标。
总量指标按其所采用计量单位的不同分为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和劳动量指标。
实物指标是以实物单位计量的统计指标;价值指标是以货币单位计量的统计指标;劳动量指标是以劳动单位即工日、工时等劳动时间计量的统计指标。
总量指标的作用有:它是认识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起点;是编制计划,实行经营管理的主要依据;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
(二)相对指标相对指标又称统计相对数。
它是两个有联系的现象数值的比率,用以反映现象的发展程度、结构、强度、普遍程度或比例关系。
在统计分析中运用相对指标,可使我们能够更清楚地认识现象之间的关系,可以使不能直接对比的现象找到可以对比的基础。
相对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是有名数和无名数。
结构相对指标是在对总体分组的基础上,以总体总量作为比较标准,求出各组总量占总体总量的比重,来反映总体内部组成情况的综合指标。
结构相对指标=()总体总量总量或部分各组计算结构相对指标能够反映总体内部结构和现象的类型特征。
比例相对指标是总体中不同部分数量对比的相对指标,用以分析总体范围内各个局部、各个分组之间的比例关系和协调平均状况。
比例相对指标=总体中另一部分数值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比较相对指标是由不同单位的同类现象数量对比而确定的相对指标,用以说明某一同类现象在同一时间内各单位发展的不平衡程度,以表明同类事物在不同条件下的数量对比关系。
第4章综合指标1总量与相对指标ppt课件
![第4章综合指标1总量与相对指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268cb42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ea.png)
自然单位也是离散型数据的计量单位。
• 度量衡单位: 它是按统一的度量衡制度而计量的单 位。 如,钢产量以“吨”为单位,布以“米” 为单位,距离以“公里”为单位,木材以“立方 米”为单位等度量。衡单位也是连续型数据的计量单位。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
其分子与分母可以是总量指标对比,也可以是 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对比。 如:我国在2004年,
人口出生率 = 年出生人数/年(平均)人口数 =1593万人/129988万人=12.29‰
人均钢产量 = 年钢产量/年(平均)人口总数
=29723.1万吨/129607.5万人=229公斤/人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实物指标的局限性: 该指标的综合性比较差,不同的实物,内容性 质不同,计量单位不同,无法进行汇总,因而无 法反映国民经济的总规模或总的发展速度。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固定资产总额
对于某一总体而言,总体单位总量只有一个,而总体标志 总量可以有多种。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统计学基础-第四章--综合指标
![统计学基础-第四章--综合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98a5bf5f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25.png)
统计学基础-第四章--综合指标统计学基础第四章综合指标【教学⽬的】1.掌握总量指标的概念及其种类2.掌握相对指标的概念及其计算⽅法3.掌握平均指标的概念、特点及其计算⽅法4.掌握变异指标的概念及其计算⽅法【教学重点】1.总量指标的概念及其种类2.相对指标的概念及其计算⽅法3.平均指标的概念、特点及其计算⽅法4.变异指标的概念及其计算⽅法【教学难点】1.总量指标的分类辨析2.各种相对指标的区别及其计算⽅法3.平均指标的概念、特点的理解,计算⽅法的运⽤4.变异指标的概念的理解,计算⽅法的运⽤【教学时数】教学学时为14课时【教学内容参考】第⼀节总量指标⼀、总量指标的意义总量指标是反映总体的规模、⽔平的指标,是最基本的指标,⼜称绝对数。
【案例】例如,2008年全国社会消费零售总额达到108488亿元;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72291亿元;全国粮⾷总产量达到52850万吨。
这些指标都属于总量指标。
通过上述总量指标数值的⼤⼩,就可以对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额、粮⾷总产量等情况有⼀个直观的认识。
总量指标数值的⼤⼩随总体范围的⼤⼩⽽增加或减少,总体范围⼤,指标数值就⼤;总体范围⼩,指标数值就⼩。
有时总量指标也表现为同⼀总体在不同的时间、空间条件下的差数。
【案例】2007年我国粮⾷总产量为50160.3万吨,2008年我国粮⾷总产量⽐2007年增加了2689.7万吨,这⼀增加量也是总量指标。
总量指标作为增加量时,其数值表现为正值;作为减少量时,其数值表现为负值。
总量指标是我们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起点。
了解现象的基本情况⼀般先从总量开始。
【案例】要了解2008年辽宁省⽂化事业基本情况,通过明晰下列总量指标即可:年末全省共有艺术表演团体65个,⽂化馆、艺术馆123个,公共图书馆128个,博物馆37个,档案馆153个。
全年出版报纸123种,出版量19.1亿份;出版杂志324种,出版量0.8亿册;出版图书8884种,出版量1.7亿册。
第四章综合指标
![第四章综合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4fa638b5e009581b6ad9eb44.png)
作用: (1)消除因总体范围不同而带来的总体数量差异,
从而使不同的总体具有可比性。 (2)反映总体的发展变化趋势 (3)利用平均数可以计算其他有关指标:制定各
种定额
平均指标
分类:
数值平均数
算术平均数 调和平均数
平均数
几何平均数
众数
位置平均数
中位数
算术平均数
1、概念:算术平均数(arithmetic average ) 一般简称为平均数(average)或均值(mean)。
分子分母可以互换
强度相对指标
概念:两个性质不同但有一定联系的总量指标之比,用来表明现象的 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
公式:
某一总量指标数值 强度相对数=
另一个有联系而性质不 同的总量指标数值
表现形式 无名数: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复名数:铁路密度、全国人均粮食产量
强度相对指标的分子分母可以互换,因而有正指标、逆指标之分 截至2009年底全国总人口数142802万人,粮食产量5.31亿吨,全国人均 粮食产量:371.8公斤
第四年 50 50 54 55 58 59 62 63 63 72 74 75 第五年 75 76 78 79 81 81 81 85 86 89 90 93 要求:检查该产品五年计划完成情况并计算提前多长时 间完成计划
累计法:已知五年计划全部计划总量
五年计划实际累计完成量
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
8.某产品单位成本计划1997年比1996年降低10%,实
际降低15%,则计划完成程度为(
)
A 150% B 94.4%
C 104.5% D 66.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强度相对数的正、逆指标 将强度相对数的分子、分母互换就形成了正指标和逆指标。
例:某地商业网点数10000个,人口200万人。则商 业网点密度的正指标和逆指标分别为:
正指标 10000 (个 5 /千人) 2000000
提前完成计划的时间:实际完成累计数达到规定的计 划任务数即为完成计划的时间,剩下的时间即为提前
完成计划的时间。
习题
某5年计划的基本建投资总额为 2200亿元,5年内实际累
计完成2670亿元,则:
第 一 年 第 二 年 第 三 年 第 四 年 第五年 一 季 度 二 季 度 三 季 度 四 季 度
合计
3.指标特点
(2)一般用百分数或倍数表示。
(3)分子分母可以互换,一般较小的做分母
比例相对指标与比较相对指标的差别
比例相对指标 分子分母来自同一总体 分子分母来自不同总体
比较相对指标
例:两个班级学生性别结构如下:
班级 男 1班 女 合计 男 2班 女 合计 绝对人数 30 20 50 20 20 40
计算结果表明:即实际单位成本比计划成本低 1.70%,成本降低率比计划多完成1.70%,超额 完成任务。
第四、当计划任务平均数形式出现
实际平均数 计划完成相对数 100 % 计划平均数
例1:期中考试计划全班统计平均成绩达 到70分,实际平均成绩达到了75分。 计算计划完成相对数应注意的问题:
2.计算方法
报告期某指标值 动态相对指标 基期同类指标值
(1)是不同时间的同类指标进行对比。
3.指标特点
(2)计算结果用百分数表示。 (3)分子分母不能互换。
1、某厂2007年完成产值200 万元,2008年计划增长10%, 实际完成231万元,超额完成 计划( )
A. 5% B. 5.5%
C. 15.5%
11
12
13
13
14
14
15
2016/10/12
第三章 综合指标
10
习题
根据 5年计划,某种工业产品在该 5 年计划的最后一年 生产量应达到 823 万吨,该产品在 5 年计划最后两年的 每月实际产量如下:
2 3 4 5 6 7 8 9
63 86
月份 1 年度 第 4年 第 5年
10
63 89
A人口出生率
B产值利润率
C恩格尔系数
D工农业产值比
5、下列哪个指标属于比较相对指标 ( B )
A、美国男性人口数与女性人口数比例 B、中国人口数与印度人口数比例 C、某产品合格品数与全部产品数比例 D、GDP与人口数的比例
6 、甲地区 2005 年轻工业增加 值为乙地区同时期轻工业增 加 值 的 56.8% , 该 指 标 为 ( C ) A、强度相对指标 B、比例相对指标 C、比较相对指标 D、计划完成相对数
强度相对指标 某种现象总量指标 另一有联系而不同性质现象总量指标
2.计算方法
例:2003年我国GDP11.67万亿元,消耗钢材3亿吨,每万元 GDP消耗钢材 3亿吨 0.257吨 / 万元 11.67万亿元
(1)分子、分母具有不同性质
3.指标特点
(2)指标数值的计量单位可以是有名数,也 可以是无名数,如百分数、千分数。
总体中某一部分与另一部分同类现象的 数值之比。
2.计算方法
总体中某一部分数量 比例相对指标 总体中另一部分数量
(1)是同一总体内不同部分数量对比的结果。
3.指标特点
(2)可用百分比表示,也可用比例的形式表示, 多个部分的比例关系采用连比的形式。 (3)分子分母可以互换。
第四章 综合指标
(四)比较相对指标
1 10% 计划完成相对数 100 % 101 .85% 1 8%
计算结果表明:超额1.85%完成计划。
练习
练习:某企业生产某产品,第一季度计划单位 成本降低6%,实际降低7.6%,计算计划完成 相对数。
1 — 7.6% 计划完成相对数 100 % 98.30% 1 — 6%
2000000 逆指标 200 (人 /个) 10000
Δ 一般情况下,指标数值越大越好的是正指标, 指标数值越小越好的是逆指标。
第四章 综合指标
(六)动态相对指标
例:某商业企业2月份的销售额为12万元,1月份10万 元,以1月份为基期,则该企业销售额的动态相对指标 为120%,即:销售额同比增长12%。 1.概 念 反映同类指标在不同时间的对比。
7 、按人口平均计算的钢产量 是( ) A. 算术平均数 B. 比例相对数 C. 比较相对数 D. 强度相对数
三、正确运用相对指标的原则
1、正确选择对比基数 2、注意可比性 3、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结合起来使用
例:2007年温州市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74.8%;
苏州市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39.6%。
11
72 90
127Biblioteka 93合 计 724 997
50 75
50 54 55 58 59 76 78 79 81 81
62 63 84 85
试计算该产品5年计划完成程度。
提前完成计划的时间:
2、累计法:计划任务以整个计划期累计完成数下达
计划期内实际完成累计 数 计划完成相对数 100 % 计划期内计划完成累计 数
检查截至 3 季度末各工厂的产量计划执行进度。
第二、当计划任务以绝对数形式出现的中长期计划 1、水平法:计划任务以期末应达到的水平下达的
计划期最后一期实际达 到的水平 计划完成相对数 100 % 计划期最后一期计划达 到的水平
提前完成计划的时间:计划期内连续一年(可以跨年 度)的实际完成数达到规定的计划任务数即为完成计
练习:计算结构相对数
增加值 (亿元) 64.74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合计 796.14 542.04 1402.92 100 比重 %
表3-3 人口构成类型
0-14岁 15-49岁 50岁以上 增加型(%) 40 50 10 稳定型(%) 26.5 50.5 23 减少型(%) 20 50 30
第二节 相对指标
一、相对指标的意义和表现形式
(一)相对指标的意义 1、概念:两个有联系的统计指标对比 的比率,表明社会经济现象发展的程度、 结构、强度、密度等。 2、意义(作用)
(二)、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
有名数 无名数
用双重计量单位表示的复名数 用倍数、系数、成数、百分数、千分数 分母为 1.00 分母 为10 分母 为100 分母为 1000
8、在相对指标中,属于不同总体数值对 比的指标有( C ) A、动态相对数 B、结构相对数 C、比较相对数 D、比例相对数
2016/10/12
第三章 综合指标
38
9、下列指标中的结构相对指标 是( AC)
A、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占全部企业职工 的比重 B、某工业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的百分比 C、大学生占全部学生的比重 D、某年人均消费额
第一、当计划任务以绝对数形式出现的短期计划 第二、当计划任务以绝对数形式出现的长期计划 第三、当计划任务以提高率、降低率等相对数形式出现 第四、当计划任务以平均数形式出现
第一、当计划任务以绝对数形式出现的短期计划
1、当计划期届满,检查计划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实际完成数 计划完成相对数 100 % 计划任务数
分母 为1
三、相对指标的计算
(一)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二)结构相对指标 (三)比例相对指标 (四)比较相对指标 (五)动态相对指标 (六)强度相对指标
2016/10/12 第三章 综合指标 3
(一)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计划完成相对数的一般公式:
实际完成数 计划完成相对数 100 % 计划任务数
(1)分子分母不能互换
(2)计划完成相对数不一定大于100%就好,如果计划
是以提高为目的的,则大于100%为超额完成,如果计
划是以降低为目的的,则小于100为超额完成。
第四章 综合指标
(二)结构相对指标
例 1:某班学生的性别结构如下表。
按性别分组
男 女 合计
绝对人数
30 20 50
比重(%)
60% 40% 100%
实际数 450
480 540 580
150
150 160
160
2670
第三、当计划任务以提高率、降低率等相对数形式出现
1 实际提高率 计划完成相对数 100 % 1 计划提高率
1 — 实际提高率 计划完成相对数 100 % 1 — 计划提高率
练习
某企业2005年的劳动生产率计划规定比上年提 高8%,实际执行结果提高10%,计算计划完 成相对数。
30
20
1.5 : 1 比例指标
1:1
比较指标
第四章 综合指标
(五)强度相对指标
例4: 2004年末我国人口数129988万人,则此时的人口密度:
129988万人 135人 / 平方公里 960万平方公里
1.概念
两个不同性质,但有一定联系的总量指标的比值 ,表明现象的强度、密度或普遍程度。 129988
1、检查第一季度各月产量计划完成情况。
2、检查截至二月份的生产计划执行进度。
第四章 综合指标
例
题 5:
某公司三个工厂的生产计划执行进度情况表
工厂 全年计划总产值 (万元)
截至 3 季度末的 累计实际产值 (万元)
甲 乙 丙
合计
6000 4000 1000 1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