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耕地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调研报告
耕地保护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调研报告
![耕地保护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7b84cbc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fd.png)
耕地保护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耕地保护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一、问题描述耕地是国家重要的农业资源,保护耕地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然而,当前我国的耕地保护监管工作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监管责任不到位。
耕地保护涉及多个部门和层级,但监管责任划分不明确,各部门之间协调不畅,导致监管工作的效果不佳。
2. 执法力度不够强劲。
目前的耕地保护执法存在执行不力、违法成本低等问题,导致违法行为屡禁不止,耕地流失现象严重。
3. 监测手段不足。
目前的耕地监测主要依靠卫星遥感和人工抽样调查等手段,但由于监测手段有限,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不高。
4. 对耕地保护意识不足。
一些地方和农民对耕地保护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相应的保护意识和行动,容易忽视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
二、对策建议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以改进耕地保护监管工作:1. 确立明确的监管责任。
由相关部门明确耕地保护的监管责任,并建立协调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合作,确保监管工作的顺利运行。
2. 加强执法力度。
完善耕地保护的执法制度和法律法规,提高执法部门的处罚力度,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增加违法成本,遏制耕地流失的现象。
3. 提升监测手段。
增加投入,加强对耕地的监测手段的研究与发展,引入先进的遥感技术、无人机等新技术手段,提高耕地监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4. 加强教育宣传。
通过开展耕地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民对耕地保护的意识和行动,增强他们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积极参与到耕地保护中来。
以上是针对当前耕地保护监管工作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引起相关部门和决策者的重视,为加强我国的耕地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通过改进监管工作,提高耕地保护的效果,保障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
三、对策建议的实施1. 确立明确的监管责任为确保耕地保护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应由相关部门明确耕地保护的监管责任,并建立协调机制。
xx县农村耕地保护与利用专题调研报告
![xx县农村耕地保护与利用专题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2c830ad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97.png)
三、解决农村耕地弃耕与抛荒的有关建议
耕地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源,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合理利用与保护耕地资源是全社会每个人 义不
容辞的责任。结合此次调研和我县耕地利用及弃耕抛荒的实际,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机制, 促进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效益。各级党委、政府及村组集体经济组织要建立健全耕地流转机制,充分发挥在耕地 流转过程中的引导和监管作用,要及时收集发布流转信息,引导土地逐步向专业大户、种养能手、农业企业等新型 经营主体集中,发展规模经营,减少种植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对因弃农经商或外出务工等原因无法耕种而摞 荒的,村集体组织要动员器荒农户依法自愿有偿流转承包地,特别是有长年抛荒趋势的,引导承包户及时流转,避 免抛荒;对于常年抛荒的耕地,可由村组集体经济组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终止承包经营合 同,收回承包地,集体发包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承包经营。二是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降 低农业生产成本。加大对冲珑山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沟渠路林网五要素的要求,切实改善灌溉条件,提高机 耕路、生产道通达率,为耕种提供便利的交通设施,同时,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进一步加大耕地土壤改良资 金投入国力度,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发展绿肥等技术,提高耕地地力。三是强化农业市场导向,积极引导产业结构 调整,提升规模农业生产效益。首先,从政策层面,按宜林为林,宜耕为耕的原则对现有农村土地进行调查摸底,对 不宜耕种的土地退耕还林还湖,对适宜耕种的土地,要把准市场导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大力引导农民更新观 念,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实行规模化生产,推进产业化进程。在此基础上,还要 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给予政策上倾斜和扶持,引导农产品走精深加工的路子,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经济的比 较效益。四是加大耕地保护与利用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依法打击违法占用与破坏耕地的行为。县自然资源、农 业农村等相关职能部门要认真履职尽责,及时查处违规占用耕地和破坏耕地质量的行为,特别是对破坏耕作层,损 毁田间基础设施导致无法耕种的行为要严厉打击,有效遏制占用及破坏耕地质量的现象发生曼延。
耕地保护整改情况调研报告
![耕地保护整改情况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3082597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72.png)
耕地保护整改情况调研报告耕地保护整改情况调研报告一、引言近年来,我国耕地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进一步了解当前耕地保护整改情况,促进农田持续利用,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我组织了一次调研,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二、调研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主要目的是了解耕地保护整改的基本情况,包括政府承诺的政策落实情况、耕地占用情况、耕地保护的措施和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采取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法,选择了某县作为研究对象。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1. 政府承诺与政策落实情况调研结果表明,政府对耕地保护工作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了耕地使用权出让制度,建立了土地资源监测与评价机制。
但是,政策的执行和落实还存在一定问题,具体表现为政策宣传不到位、落实力度不够等。
2. 耕地占用情况据我们了解,研究县耕地面积有所减少,主要原因是农村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过度,以及城镇扩张对农田的影响。
同时,部分地区存在非法征地、闲置土地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耕地占用情况。
3. 耕地保护措施和效果研究发现,县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耕地保护工作,包括加强土地管理、推进土地整治和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等。
同时,利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鼓励农民采取耕地轮作、休耕和精耕细作等措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存在耕地保护意识培养不到位、措施具体操作不够明晰等问题。
4.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调研发现,耕地保护工作面临以下问题和挑战:政策执行不到位、法律制度不健全、监管手段不完善、耕地占用问题突出、耕地保护意识薄弱等。
这些问题给耕地保护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四、建议基于对调研结果的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政府加大对耕地保护工作的政策宣传力度,提高政策执行力度。
2. 完善耕地保护法律制度,加强监管手段和措施。
3. 加强对农民的耕地保护意识培养,提供相应的政策和经济激励措施,引导农民保护耕地。
耕地保护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调研报告
![耕地保护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89b8226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57.png)
耕地保护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范文保护耕地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条件和必要手段。
随着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逐步深入,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有效保障粮食供给,构建保护有力、集约高效、监管严格的耕地保护新格局,守牢耕地安全红线,既是顺应当前发展趋势的需要,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亟需关注解决。
一、存在问题一是耕地保护意识有待提升,监管举措亟待跟进。
农民作为耕地的使用者和所有者缺乏相关的农业生产知识,耕地保护意识淡薄,各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问题比较突出。
农业管理部门缺乏对农民耕地保护意识的宣传和培养,致使农民对耕地保护和耕地荒芜现象的严重性后果认识不足,耕地“非粮化”、撂荒等耕地隐性损失问题比较突出。
土地监管部门对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在耕地保护中只看重耕地数量的保护,对质量监管的认识不够,导致“占优补次”、用养失调、疏堵失调等诸多问题逐渐显现。
同时,由于缺少合理的村庄规划指导,导致农村居民点用地缺乏有效管控。
二是土地供需矛盾突出,耕地保护压力加大。
随着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部署、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大批重大基础设施、线性工程建设等项目的全面推进和相继落地,占用了大量耕地和基本农田,导致耕地数量减少。
以xx市粮食安全耕地需求量测算为例,预计到2035年xx市耕地面积为xx公顷,“三调”中的耕地面积为xx公顷,可新增耕地面积为xx公顷,小于基于粮食安全预测的耕地需求量。
加之预计到2035年全市因建设占用耕地xx公顷,矿产资源开发占用耕地xx公顷,农业结构调整将占用耕地xx公顷,耕地预计减少xx公顷,全市耕地供需的矛盾十分突出。
三是耕地质量持续下降,耕地利用生态风险加剧。
一方面,城镇化建设占用了城市周边大量优质耕地资源,但补充的耕地受水资源短缺及生态系统脆弱等因素制约质量相对较低。
落实耕地保护调研报告
![落实耕地保护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e6a3a9c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83.png)
落实耕地保护调研报告落实耕地保护调研报告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中国拥有广阔的耕地资源,但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耕地质量也受到日益严重的威胁。
为了加强对耕地的保护,我们对当前耕地保护工作进行了调研,并撰写了以下报告。
一、现状分析1.耕地减少的现象仍然存在。
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大量耕地被用于建设工程、工业用地和居住区,导致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尤其是黄金种植地区的耕地减少更加明显。
2.农业现代化对耕地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农业现代化的推进需要提高耕地质量,但目前许多耕地仍然存在土地退化、污染等问题,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需求。
3.耕地流失问题突出。
农村土地流转、拆迁等问题导致大量良田流失,这对粮食安全和乡村经济发展都带来了严重影响。
二、存在的问题1.政策执法不到位。
耕地保护的政策法规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完善,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执法不严、监管不力等问题,导致耕地保护效果不明显。
2.农民对耕地保护的意识有待提高。
部分农民缺乏对耕地保护的意识,随意破坏耕地环境,这不仅加剧了耕地的退化,也影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3.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
目前农村土地流转存在保护耕地的有关政策不完善、农民土地权益得不到保障等问题,导致耕地流失现象严重。
三、解决思路1.加强政策执法。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并加强对耕地保护政策的宣传和执行,提高执法力度,确保政策得以有效落实。
2.加强农民的宣传教育。
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农民对耕地保护的意识,引导农民合理利用和保护耕地。
3.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加大对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研究和改进,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减少耕地流失现象。
4.推进农业现代化。
加大投入,引进先进技术,提高耕地的利用效率,确保耕地质量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
四、落实情况近年来,政府已经意识到耕地保护的重要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并加大了对耕地的保护力度。
同时,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农民对耕地保护的意识也有所提高。
耕地保护状况调研报告
![耕地保护状况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32b34cd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1c.png)
耕地保护状况调研报告耕地保护状况调研报告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耕地是保证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
耕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前提,其数目和质量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域的人口承载量与可继续发展能力,也是乡村可继续发展的基础保证。
假如没有足够数目和必然质量的耕地资源作支持,粮食安全就没有保证。
但是,近些年来,随着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城镇化、工业化的兴起,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展,我国耕地数目继续削减,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因而,增强耕地资源的应用与维护研讨,对合理应用耕地,节制耕地上积的进一步削减,维护区域耕地的总量动态均衡都具有非常主要的意义。
我们如何继续发扬山区优势,准确处置积极自动服务与严格标准治理的关系,如何促使抢抓时机、加速完成跨越,依照积极自动服务,严格标准治理的总体要要求国土资源部提出的保增进,保红线明确指示,实行部分职责,提高服务程度,据守十八亿亩耕地红线。
我们对我县的耕地维护近况及问题做了比较深化的分析,并提出了响应的对策建议。
一、县土地与耕有利地势用近况1、县土地应用近况依据县土地应用改变查询后果分析得出,全县土地总面积174106.44公顷,二次查询面积173959.15公顷。
其中农用地164128.96公顷(耕地21498.4公顷,其中水田13339.52公顷,旱地7079.85公顷,水浇地1079.03公顷。
场地3813.11公顷,其中果园1278.58公顷,茶园558.69公顷,其他场地1975.84公顷。
林地134752.13公顷,其中有林地131824.27公顷,灌木林地943.42公顷,其他林地1984.44公顷。
草地358.69公顷。
其他农用地3706.63公顷。
),占二次查询面积的94.35%;建设用地7356.56公顷(其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5231.22公顷,交通运输用地1418.07公顷,水利设备用地707.27公顷),占二次查询面积的4.23%;未应用地2473.63公顷,占二次查询面积的1.42%。
关于耕地保护工作调研报告
![关于耕地保护工作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920e25b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d0.png)
关于耕地保护工作调研报告耕地保护工作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我国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农田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为了解耕地保护工作的现状和问题,本次调研旨在探讨耕地保护的必要性和有效手段,为实施可持续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走访相结合的方法,共向农民、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农业技术专家等多个调研对象进行了深入访谈和观察。
三、调研结果1.耕地流转问题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农村地区大量耕地被非农业用地和建设项目占用,导致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一方面,农民缺乏地力保护意识,更愿意将土地转为非农业用地以获取更高收益;另一方面,现有法律法规对耕地流转的限制不够明确,导致一些地方政府在土地管理中存在不规范和利益输送现象。
因此,加强对耕地流转的监管,完善法律法规,提高农民的土地保护意识是当务之急。
2.农业施肥与土壤污染传统农业施肥模式存在肥料过量、施肥不均衡等问题,导致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调研结果显示,大多数农民在施肥过程中没有科学指导,盲目施用化学肥料,导致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超标,影响农产品质量和土壤生态功能。
因此,推广有机农业、科学施肥与土壤修复技术,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的施肥技术水平,是保护耕地的关键。
3.农田环境污染农业化学品的大量使用导致农田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
调研结果显示,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以及非法使用禁用农药现象较为普遍,农田用水和农产品中农药超标情况屡见不鲜。
因此,加强农田环境监测与管理,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推广农田生态修复技术,是减少农田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
四、调研结论和建议1.加强耕地保护宣传教育。
通过开展耕地保护宣传活动,提高农民的土地保护意识,倡导绿色发展的理念。
2.完善法律法规。
加强对耕地流转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占用耕地行为,同时鼓励农民组织农业生产,保护好生产能力优良的土地。
3.推行科学施肥与耕地生态修复技术。
耕地保护情况调研报告
![耕地保护情况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de646e8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f9.png)
耕地保护情况调研报告
耕地保护情况调研报告
耕地保护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建设和农业发展的基础。
为了解我国耕地保护的现状,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我们发现我国耕地面积逐年减少。
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动下,大量的耕地被用于建设工业园区、城市住宅区等,导致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经济发展,对耕地保护不够重视,导致一些耕地被非法占用或者破坏。
我们发现耕地质量不断下降。
由于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导致土壤质量下降,耕地产出的农产品质量也随之下降。
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将污染企业建在耕地附近,导致耕地受到污染,无法正常使用。
我们发现耕地保护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虽然我国有《土地管理法》、《耕地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但是在实际执行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对耕地保护法律法规不够重视,导致一些耕地被非法占用或者破坏。
我国耕地保护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保护我国的耕地资源,我们需要加强耕地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加大对耕地保护的宣传力度,同时加强对耕地的监管和管理,确保耕地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护好我国的耕地资源,为我国的生态建设和农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耕地保有量调研报告
![耕地保有量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980a502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58.png)
耕地保有量调研报告耕地保有量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我国耕地的保有量逐渐减少,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
为了解目前我国耕地保有量的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本次调研旨在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以确保我国耕地保有量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法。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农民和农村干部进行,目的是了解耕地保有量的变化以及相关的原因;实地走访主要针对农田地块进行,在考察现有耕地面积的基础上,还重点关注了耕地的利用效率和保护措施。
三、调研结果和分析1. 耕地保有量的变化: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农民反映近年来他们的耕地面积在逐渐减少。
这主要是由于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大规模城市化等因素导致的。
同时也有农田面积由于土地流转等措施而有所增加。
2. 耕地利用效率:根据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结果,耕地利用效率普遍不高。
一方面,由于农业生产方式的陈旧,耕地利用率偏低,种植结构单调,对土壤质量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较大;另一方面,存在耕地闲置、荒漠化等问题,造成了耕地资源的浪费。
3. 耕地保护措施:在调研中发现,耕地保护措施尚未得到充分落实。
农村土地征用补偿政策不完善、监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导致了耕地保护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
此外,耕地保护法律法规的执行不力以及农民对土地权益的知情度不高,也是制约耕地保护的因素之一。
四、建议措施1. 完善耕地保护政策:加强耕地审批和管理,制定严格的土地利用规划,提高耕地保护的法律法规的针对性和可行性,明确土地资源的使用权和保护责任,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
2. 引导农民增加耕地利用效率:加大新农业科技的推广力度,鼓励农民采用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耕地的综合利用效益,改变以往的粗放型种植方式。
3. 加强耕地保护宣传和教育:加强耕地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土地知识水平,增强农民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增强其参与土地资源保护的主动性。
农村耕地保护与利用情况的调查报告
![农村耕地保护与利用情况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dc1d12d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7e.png)
农村耕地保护与利用情况的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为了解当今农村耕地的保护与利用情况,我们对县的农村耕地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
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旨在全面了解农村耕地的保护与利用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我们制定了一份针对农村居民的问卷,以了解他们对耕地保护和利用的认知和态度。
调查对象包括农民、村干部和农业技术人员。
共发放问卷100份,有效回收95份。
2.实地走访:选择了该县的5个乡镇作为调查地点,深入了解当地的农村耕地利用情况。
我们参观了农地、耕地利用设施等,并与农民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1.农民对耕地保护与利用的认知: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民对农村耕地保护与利用存在一定的认知,但针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耕地保护政策等方面的了解较少。
他们普遍认为农村耕地保护是十分重要的,但在具体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农业投入过少、科学种植技术不足等。
调查中还发现,农民们对于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新型耕地利用方式的认知还相对较低。
2.农村耕地保护与利用现状:实地走访中我们了解到,农村耕地保护工作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县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
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农村耕地利用的流转问题较为突出,一些农地被非农业部门占用或转让,使耕地面积减少;其次,农村土地利用粗放的问题比较严重,一些地方还存在大量荒地不予利用;另外,农村耕地的水、肥资源的利用也不够合理,存在浪费的情况。
3.建议和对策:根据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1)加强农民对耕地保护与利用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新型农业耕地利用方式的认知。
(2)建立健全农村耕地流转制度,严禁非农业部门侵占农地。
(3)加大对农村土地利用的管理力度,加强对荒地的开发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4)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资源利用率。
(5)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农村耕地保护和利用的执法力度,加强对违法行为的处罚。
耕地保护情况调研报告
![耕地保护情况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bfc5510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de.png)
耕地保护情况调研报告
耕地保护情况调研报告
一、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耕地面积逐渐减少,既影响到农业生产,又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为了维护耕地的存量和增量,国家出台了大量措施,提高了耕地保护的意识,加强了耕地保护的力度。
二、研究方法
本报告以我国某县为例,采用访谈法和调查问卷法,对耕地保护情况进行调研,并进行总结和归纳。
三、调研结果
经过调研,了解到该县耕地保护工作在加强管理、科学调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加强管理
为了加强耕地保护,该县出台了若干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
其中,通过对封闭宅区、封山育林等进行审批,确保耕地得到有效保护。
同时,通过对耕地规模、利用率和分布等统计管理,落实精准保护。
2、进行科学调控
为了有效调控耕地,该县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如落实耕地“保有量”管理,加强耕地农用设施建设,推行耕地投资项目,支持水田和旱地等。
3、发挥其他作用
此外,该县还通过改造绿地、减少耕地灌溉、推广农业机械化等
措施,有效减少农业用水量,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耕地。
四、结论
综上所述,该县耕地保护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比如资金不足、技术不够先进等。
因此,未来还需要加大投入,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
县耕地保护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调研报告[工作范文]
![县耕地保护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调研报告[工作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6c84b4d10a6f524ccbf8572.png)
县耕地保护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调研报告耕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耕地红线必须严防死守。
随着我县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工业化建设占用耕地日益增多,耕地数量逐渐减少,用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如何加强全县耕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严守耕地红线,成为我们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远安县土地与耕地利用现状1 、土地利用现状。
根据远安县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分析得出,截止20XX年底,全县土地总面积173959.15公顷。
其中耕地21544.24公顷(水田13141.7公顷,水浇地1046.13公顷,旱地7356.41公顷),占总面积12.38%.园地3767.06公顷(果园1214.44公顷,茶园584.58公顷,其他园地1968.04公顷),占总面积2.17%.林地134151.5公顷(有林地131236.31公顷,灌木林934.64公顷,其他林地1980.55公顷),占总面积77.12%.草地353.35公顷(天然牧草地0.72公顷,其他草地352.63公顷),占总面积0.2%.城镇村及工矿用地5426.68公顷(建制镇951.62公顷,村庄3330.5公顷,采矿用地352.08公顷,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792.48公顷),占总面积3.12%.交通运输用地1414.89公顷(公路用地446.18公顷,农村道路968.71公顷),占总面积0.81%.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5155.65公顷(河流水面1937.1公顷,水库水面656.91公顷,坑塘水面916.3公顷,内陆滩涂373.86公顷,沟渠1221.12公顷,水工建筑用地50.36公顷),占总面积2.96%.其他土地1748.76公顷(设施农用地3.22公顷,田坎1589.6公顷,裸地155.94公顷),占总面积1.01%.2、耕地利用现状。
根据远安县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分析得出,截止20XX年底,远安县耕地总量达21544.24公顷,占二次调查面积的12.38%.其中,水田13141.7公顷,占耕地总量的61%;水浇地1046.13公顷,占耕地总量的4.86%;旱地7356.41公顷,占耕地总量的34.15%.3、耕地保护现状。
耕地调研报告
![耕地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44e3f90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d4.png)
耕地调研报告《耕地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耕地资源面临严重的压力。
为了解当前耕地的使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本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耕地资源的分布、利用情况以及面临的挑战,为制定耕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措施提供依据。
二、调研方法和数据来源: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法,针对不同地区的农民和相关专家进行了访谈和调查。
数据来源主要包括农业部门提供的相关统计数据和参与调研的农民的实际情况。
三、调研结果:1. 耕地资源分布不均衡:调研发现,东部地区的耕地资源充足,而西部地区和山区的耕地面积较小。
2. 耕地利用程度较低:大部分农村地区的耕地利用率不高,存在一部分土地空闲或闲置。
3. 耕地质量问题较突出:农村地区土地质量参差不齐,部分耕地遭受水土流失、化肥过量使用等问题,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4. 农民对耕地保护的认识有待提高:部分农民在种植过程中存在不合理的耕作方式,缺乏耕地保护意识。
5. 土地承包制度存在问题:存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畅、合理保护难度较大等问题,导致土地资源流转难度加大。
四、调研结论:1. 加大耕地资源保护力度: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推动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2. 提高耕地利用率:鼓励农民采用先进的耕作技术和科学的农田管理方式,提高耕地的利用效率。
3. 加强土壤保护和农田水利建设:加大土地防治工程的投入和力度,控制水土流失,保障土地质量。
4. 完善土地承包制度: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土地承包制度,鼓励土地资源流转,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五、建议:1. 加强政府的组织和管理:加强耕地保护的政策支持,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政策,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
2. 增加农民的技术培训: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耕地保护意识。
3. 鼓励农民参与耕地保护:通过政府补贴和激励措施,鼓励农民积极参与耕地保护和管理,提高耕地的利用效益。
以上为《耕地调研报告》的主要内容,请查收。
精选耕地保护情况调研报告(汇总15篇)
![精选耕地保护情况调研报告(汇总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95e219a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6c.png)
精选耕地保护情况调研报告(汇总15篇)耕地是农业最为基本的生产资料,一个地区的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都离不开耕地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
我地区是一个对土地高度依赖的农业地区,耕地的地位与作用特别重要。
中央一再强调,要珍惜每一寸土地,实行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地区在耕地保护工作中存在如下几个问题:耕地虽然具有重要作用,但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却很微弱,在以gdp作为衡量地方官员政绩主要指标之一的考核机制下,地方政府为了实现领导任期间的目标,不顾环境资源承载力和经济条件,尽可能地实现耕地的非农化,盲目开发建设。
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热情与耕地保护消极的态度的矛盾,与严格执法的矛盾目前十分突出,地方政府在发展地方经济,上项目上往往只强调自身情况的特殊性,把局部利益放在全局利益之上,在资源利用上是急功近利的,甚至不惜违法。
我地区生态系统脆弱,滥退、滥牧、滥挖、滥利用水资源是造成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
在这种生态环境压力下,大面积退耕还林、还草,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使得耕地保护的压力加大。
在数量减少的同时,耕地质量下降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是长期过量使用化肥;二是水土流失造成土壤肥力下降;三是土地沙化,石漠化和耕地污染严重,四是水资源短缺。
由于农产品价格不乐观,种地效益较低,一些农民放弃务农,离开农村进城打工,从而大量耕地被闲置。
虽然免征农业税以来闲置地利用率有所增加,但仍是耕地保护中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
针对我地区耕地保护中存在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几点建议:严格实施土地用途管制,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将乡镇一把手列为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耕地保有量,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实施的第一责任人,将耕地保护目标列入到各级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考核内容,列入到旗政府对乡镇年度工作考核内容,确保耕地保护责任到位。
深入开展基本农田保护活动,落实基本农田管护有效措施,继续加大对土地资源的开发,整理和复垦力度。
通过一些媒体,积极宣传土地新政策,新法规和依法集约用地先进典型,嚗光违法用地案件,特别要加大对镇村两级主要领导的宣传,进一步宣传普及《土地管理法》,增强全民土地基本国策意识,强化乡镇干部的宣传氛围。
耕地保护调研报告
![耕地保护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d12aa61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52.png)
耕地保护调研报告耕地保护是指对农业耕地进行管理和保护,以保持其良好的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利用。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工业化的推进,我国耕地面积逐渐减少,耕地质量也面临严峻挑战。
为了保护和管理耕地,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开展了大量的调研工作,以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
一、耕地保护的重要性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和农民的生计。
保护耕地不仅是保障农产品供应的重要举措,也是保持农村稳定和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此外,耕地保护还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土地资源浪费,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二、耕地保护的现状我国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耕地被非农业用地占用。
同时,由于过度使用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方式不合理,耕地质量也面临严重威胁。
一些地方还存在乱占耕地、随意调整土地用途等问题,给耕地保护带来了巨大挑战。
三、耕地保护的现状调研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积极开展耕地保护的调研工作。
调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耕地面积和质量调研:调查每个地区的耕地面积和质量情况,分析耕地减少和质量下降的原因。
2. 耕地用途调研:调查每个地区的耕地用途,了解耕地利用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3. 耕地保护政策调研:调查各级政府制定的耕地保护政策,分析政策的有效性和问题。
4. 耕地保护措施调研:调查各地耕地保护的具体措施,如土地整治、农业生产方式改革、耕地轮作制度等,分析措施的实施效果。
5. 耕地保护成果调研:调查各地耕地保护的成果,如耕地面积增加、质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提升等,总结成功经验和问题。
四、耕地保护的问题与对策通过调研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耕地保护面临以下问题:1. 耕地占用问题:一些地方存在乱占耕地、非法建设等问题,需要加强土地管理,严格控制非农业用地的扩张。
2. 耕地质量问题:过度使用农药、化肥等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土壤退化,需要推广绿色农业技术,提高耕地质量。
关于耕地保护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耕地保护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231180e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8c.png)
关于耕地保护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耕地保护工作情况一、引言耕地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经济发展的需求,我国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对耕地保护工作提出了严峻的任务。
针对这一问题,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我国耕地保护工作的具体情况,以及现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待解决的挑战。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同时结合实地走访和采访相关人士的方式,获取全面而详实的调研数据。
问卷调查的对象包括农民、地方政府官员、农业相关的专家学者等。
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1000份,有效回收问卷900份。
三、调研结果1. 耕地保护政策和措施的落实情况根据调研结果显示,91%的调查对象表示有耕地保护政策和措施,但只有43%的调查对象认为这些政策和措施得到了有效落实。
同时,73%的调查对象认为耕地保护措施的执行效果不够明显。
2. 耕地流失程度和原因的分析调研显示,71%的调查对象认为当地耕地流失严重,主要原因包括城市化进程、工业化发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等。
同时,57%的调查对象认为农民对耕地保护意识不强,67%的调查对象认为地方政府对耕地保护工作重视不够。
3. 耕地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调研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耕地保护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和挑战:(1) 保护政策和措施执行不力:很多地区虽然制定了耕地保护政策和措施,但由于执行不力,导致耕地保护效果不明显。
(2) 城市化进程对耕地保护的影响:城市化进程加速了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使得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3) 农民对耕地保护意识不强:部分农民缺乏对耕地保护的认识和意识,导致他们盲目追求经济利益,破坏耕地环境。
(4) 地方政府对耕地保护工作重视不够:一些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的压力下,忽视了耕地保护工作,导致耕地流失严重。
(5) 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在一些地区,保护耕地和发展经济之间存在矛盾,需要找到平衡点。
四、对策建议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本报告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以改进和加强我国耕地保护工作:1. 加强政策执行力度:地方政府要严格执行耕地保护政策和措施,确保其有效地落实到位。
关于xx县耕地保护现状的调研报告
![关于xx县耕地保护现状的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2407b7d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49.png)
关于xx县耕地保护现状的调研报告尊敬的xx县领导:我们团队经过一个月的调研,现向您汇报xx县耕地保护的现状。
经过实地走访和数据收集,我们得出以下结论:一、耕地面积缺口较大。
据了解,xx县总面积为xxxx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为xxxx公顷。
但是,近几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耕地面积不断受到压缩,尤其是一些违法建设和场地开垦等行为,给耕地保护带来了严重挑战,目前可用耕地面积仅为xxxx公顷,缺口较大。
二、耕地利用率不高。
我们调查了一些农民的种地情况,发现他们缺乏技术支持,以及缺乏激励来提高耕地利用率。
同时,还有一些企业在占用耕地时,未能充分利用该土地进行农业生产,导致土地浪费。
三、土地托管难度较大。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农民对于土地托管存在不信任、不放心的心态,认为所得益过低。
同时,驻地多为年轻人,也存在因家庭等原因无法承包土地的情况。
为了加强耕地保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一、加强监管力度,防止违法占地行为,保障耕地资源;二、加强对农民的帮扶力度,提供相关技术支持和激励政策,让其更加有效地利用土地;三、加强对土地托管的宣传工作,提高农民对于土地托管的信任度和可持续性。
总之,xx县现在面临着比较严峻的耕地保护问题,需要政府和广大农民一起共同努力,提高耕地利用效率,保护耕地资源,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此致敬礼!调研团队2021年X月X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许多地方遭受了严重的土地失调。
在这种情况下,确保耕地的保护和利用已经成为了一个必须得到解决的问题。
在这方面,xx县也面临着着重大的压力。
因此,我们调查了相关的情况,制定了一些针对性的措施来帮助实现可持续农业和保护耕地。
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目前可用的耕地面积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实验室的数据也说明此点。
由于大量耕地被强制用于建设和场地开垦等用途,尤其是违法行为频繁发生,导致了可用耕地的缩减。
这导致了对养活整个人口以及满足农业需求的压力更大。
关于xx县耕地保护现状的调研报告
![关于xx县耕地保护现状的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8901c94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d3.png)
关于xx县耕地保护现状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XX县位于中国XX省,是一个农业相对发达的县份,耕地资源占据了该县土地面积的大部分。
由于近年来人口数量的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耕地保护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为了解决耕地保护现状,特开展了本次调研。
二、调研目标与方法本次调研的目标是了解XX县耕地保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未来制定有效的耕地保护政策提供参考。
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的方法,对该县的农户和相关农业机构进行了调研。
三、调研结果1. 耕地面积与利用情况经过调查发现,XX县的耕地面积近年来有所下降,主要是因为城市化进程中耕地被用于建设工业区、居民住宅等。
同时,耕地利用率也较低,存在着部分农田闲置、废弃以及地力恶化等问题。
2. 耕地污染与环境保护调研显示,部分农田存在土壤污染问题,主要来源于农用化肥、农药的使用以及工业废水的排放。
这些问题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潜在的风险。
3. 农户经济收入与土地流转调研发现,部分农户因缺乏技术和资金支持,导致耕地利用效益较低,经济收入有限。
而土地流转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通过租赁、合作社等方式,可以提高耕地利用率和农户收入。
四、问题分析与建议1. 加强耕地保护意识在农民教育和宣传中,加强耕地保护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的环保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意识,推动农民主动保护和合理利用耕地。
2. 完善土壤污染治理措施加强对农田土壤污染的监测和治理,控制农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推动有机农业的发展,减少农田环境污染。
3. 支持农户发展现代农业通过加大对农户的技术培训、资金支持和农机装备更新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帮助农户提高耕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收入。
4. 积极推动土地流转鼓励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将分散利用的小块农田整合成规模经营的耕地,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田集约化发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五、结论XX县的耕地保护存在一定的问题,但也有一定的潜力和可行性。
县耕地保护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调研报告
![县耕地保护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f5d375631b765ce05081479.png)
县耕地保护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调研报告该县自从开展清欠征地补偿费工作以来,始终能够依法足额支付征地补偿费用,从未出现过拖欠现象,这项工作一直走在全市前列。
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部分群众对征地补偿标准不认可。
部分群众对现行的拆迁征地补偿办法不理解,少数群众片面认为土地被政府征用后出让价格较高,而实际支付给群众的补偿较低,要求按出让价格给予补偿或者要求提高补偿标准。
二是个别乡镇以租代征非法占地引起群众的不满。
三是对征地补偿费分配不理解。
有的群众要求将集体留存的30%土地补偿费也分给村民。
还有部分群众对村委会的土地补偿费的分配方案意见不统一,导致分配方案无法落实,引起了群众上访。
耕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耕地红线必须严防死守。
随着我县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工业化建设占用耕地日益增多,耕地数量逐渐减少,用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如何加强全县耕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严守耕地红线,成为我们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远安县土地与耕地利用现状1 、土地利用现状。
根据远安县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分析得出,截止20XX年底,全县土地总面积公顷。
其中耕地公顷(水田公顷,水浇地公顷,旱地公顷),占总面积%.园地公顷(果园公顷,茶园公顷,其他园地公顷),占总面积%.林地公顷(有林地公顷,灌木林公顷,其他林地公顷),占总面积%.草地公顷(天然牧草地公顷,其他草地公顷),占总面积%.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公顷(建制镇公顷,村庄公顷,采矿用地公顷,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公顷),占总面积%.交通运输用地公顷(公路用地公顷,农村道路公顷),占总面积%.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公顷(河流水面公顷,水库水面公顷,坑塘水面公顷,内陆滩涂公顷,沟渠公顷,水工建筑用地公顷),占总面积%.其他土地公顷(设施农用地公顷,田坎公顷,裸地公顷),占总面积%.四是陈生源、陈宜宁、胡根生的医疗保险费补助问题,请求省、市领导能否纳入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享受救济补助,一次性解决他们已垫付和未缴纳的医疗保险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县耕地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调研报告
校内外调剂都须通过中国研招网网上调剂系统进行,学院会及时公布缺额信息,请关注调剂平台发布的信息,并及时进行操作。
耕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耕地红线必须严防死守。
随着我县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工业化建设占用耕地日益增多,耕地数量逐渐减少,用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如何加强全县耕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严守耕地红线,成为我们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远安县土地与耕地利用现状
1 、土地利用现状。
根据远安县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分析得出,截止20XX年底,全县土地总面积公顷。
其中耕地公顷(水田公顷,水浇地公顷,旱地公顷),占总面积%.园地公顷(果园公顷,茶园公顷,其他园地公顷),占总面积%.林地公顷(有林地公顷,灌木林公顷,其他林地公顷),占总面积%.草地公顷(天然牧草地公顷,其他草地公顷),占总面积%.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公顷(建制镇公顷,村庄公顷,采矿用地公顷,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公顷),占总面积%.交通运输用地公顷(公路用地公顷,农村道路公顷),占总面积%.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公顷(河流水面公顷,水库水面公顷,坑塘水面公顷,内陆滩涂公顷,沟渠公顷,水工建筑用地公顷),
占总面积%.其他土地公顷(设施农用地公顷,田坎公顷,裸地公顷),占总面积%.
2、耕地利用现状。
根据远安县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分析得出,截止20XX年底,远安县耕地总量达公顷,占二次调查面积的%.其中,水田公顷,占耕地总量的61%;水浇地公顷,占耕地总量的%;旱地公顷,占耕地总量的%.
总之,要认清当前国土资源信访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来认识,不断加大信访问题的督查办理的力度,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强化措施。
依法办信办访,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疑难信访问题,为民办实事,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切实抓好国土资源信访各项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积极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西部面积辽阔,生态多样,千差万别,各具特色。
因地制宜,区别对待是西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之一。
3、耕地保护现状。
全县现有耕地面积公顷,20XX年重新调整划定基本农田保护片块4246块,基本农田保护块区总面积公顷,比原保护面积15328公顷多公顷。
二、耕地保护存在问题
(一)撂荒现象严重。
通过高清图发现,许多土地片块面积小、分散,部分片块交通也不便,大型机械耕作困难。
加上农产品价格不乐观,农业靠天收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种
地效益比较低,很多青壮年外出经商务工,或到就近的企业务工,农用物资如肥料、种子、农药、农膜的涨价,致使本来就收益不大的传统农业更无利可图,目前在家直接从事传统农业的多数人都是一些中老年人和妇女,没有机会和能力应用新技术、采用良种良育良法。
有的家庭劳动力不足,耕种难度大的地块就放弃了,从而造成了部分耕地荒芜。
虽然国家实施了免征农业税、发放种粮补贴等措施,仍不能调动部分群众种田的积极性,仍然存在耕地撂荒现象。
一是要加大广大职工群众的监督力度。
缴费单位应当每年向本单位职工公布本单位全年社会保险费缴纳情况,接受职工的监督。
二是要加大社会监督力度。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对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和结余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向社会公告,接受社会监督,包括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
三是要加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监督力度。
对企业进行营业执照年度检查、办理变更或者注销手续时,工商部门应当督促企业依法履行社会保险缴费义务,对未履行义务的,应当将有关情况通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四是加大监察机关的监督力度。
对国家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履行社会保险费征缴和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职责依法实施监察。
(二)法律意识淡薄。
近年来,国家和省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关于耕地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定了最为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但是,在具体的耕地保护工作中,部分群众法律意识淡
薄,认为土地是自己的,想搭就搭,想建就建,造成违法用地多发;少数地方为引进招商引资企业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也存在非法占用基本农田的行为。
我国一直以来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已深入人心。
但是在以往的耕地保护工作中,只是看重耕地数量的保护,对质量的认识还不够,直接导致了“占优补次”、用养失调等诸多耕地质量问题的出现。
(三)职能未能发挥。
我县信息员制度虽已建立,但功效不明显。
目前,绝大部分信息员都是由村两委或社区居委干部兼职,行政事务比较多,不愿得罪人,导致基本农田保护工作责任心、主动性不强。
(四)保护标志不全。
在调查走访中发现,部分乡镇基本农田保护牌成了随意张贴小广告的宣传牌,保护标志不全,界桩遭人为破坏,导致基本农田实际界线不明显。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的公平竞争与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中突加剧,也给妇女就业造成了一定困难。
女性的生理机能决定了她们在一生中必然要经过经期、怀孕期、生育期、哺乳期、更年期等特殊时期。
在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的形势下,私营企业、个体经济、三资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这些企业又是近几年来吸纳劳动力较多的企业,尤其是这些企业大部分为劳动密集型,有
的工种技术含量不高,很适合妇女劳动。
但由于这些企业多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考虑自身经济利益比较多。
在吸收妇女劳动力时,企业主考虑女性怀孕、生产、抚养后代等特殊时期,会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为降低成本,增加利益,因此他们往往“宁要武大郎,不要穆桂英”。
(五)管理手段滞后。
现有的耕地保护管理手段还不够健全,影响了保护工作的效果,由于经济实力有限,远安县在耕地保护管理中尚未引入科技含量比较高的现代化管理手段,工作效率比较低下,这使得耕地保护违法现象难以及时发现,执法工作比较难开展。
其他,例如:奢侈品管理、艺术管理、设计管理、时尚管理、时尚营销等,还有一些大学会开设复合型课程,将商科与工程,商科与人文,商科与医学等很多领域结合共同开设课程。
三、对策及建议
(一)开展深入持久的宣传,提高广大干部群众保护耕地的意识。
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我国国情国策、国土资源部关于基本农田“五不准”等土地管理法律法规。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介开展立体的、全方位的政策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确实增强人民群众保护基本农田的自觉性、主动性。
重点做好土地日宣传工作,增强全县广大人民群众保护耕地法律意识。
(二)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完善机制,严防耕地流失。
一是建立严格的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