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分析 (1)

合集下载

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一)

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一)

第二节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一)学案编写:王涛审核:赵振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系统的基本特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掌握系统分析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会用系统的眼光看待问题,分析问题。

【课前复习】1.系统是指。

2. 构成系统,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第一、;第二、;第三、。

【课堂探究】要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就必须掌握系统的基本特性。

通过理解基本特性构成系统的基本思想(即系统思路)。

一、系统的基本特性(一)系统具有整体性1.美国“阿波罗”计划中的飞船和运载火箭是由700多万个零件组成。

这些零件都很普通,甚至没有一个是新研制的,为什么能实现把人送上太空的功能?2. 三个和尚的故事说明了什么?“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又说明了什么?(二)系统具有相关性1.为了保护草原植被,当地政府颁布了禁止大量捕杀野狼的法令,这是什么道理?2.如何理解“一着不慎,满盘皆输”?3.“木桶理论”认为,木桶的盛水量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木板的长度。

请用系统的观点解释。

(三)系统具有目的性1、人们为什么要发明自行车?2、自行车为什么要有刹车功能?3.乐高积木用相同的组件,可以组成不同的系统,以实现不同的功能。

什么是区别这些系统的标志?(四)系统具有环境适应性1.家用电冰箱不能紧贴墙壁放置,汽车在雪地行走轮胎要加链条,这都是为什么?2.自行车为什么会不停地推出新样式?(五)系统具有层次性人体的组成二、系统的思想掌握系统的特性可以帮助我们全面、深入地认识事物,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提高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工作效率。

系统的特性归纳了我们分析、解决问题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构成了系统的基本思想。

阅读案例,讨论交流,试说说高斯解题是怎么运用系统的基本思想的?德国大数学家高斯在小学读书的时候,老师在课堂出了一道数学题:求1+2+3+……+100=?高斯在老师抄完题后不久,就站起来回答:“其和是5050。

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分析 (一)

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分析 (一)

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分析 (一)人事档案管理系统是企业用来管理员工信息的一种重要工具。

人事档案管理系统能够帮助企业减少人事管理的工作量,提高人事管理效率,并方便企业了解员工的情况。

下面我们将对人事档案管理系统进行分析,希望对企业有所帮助。

一、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的优点1.提高管理效率人事档案管理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管理员工信息、离职信息、工作经历和薪资等相关信息,避免了繁琐的人工管理。

2.保护企业隐私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可以给每个员工设置不同的权限,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和员工的隐私。

3.便捷查询员工信息在人事档案管理系统中可以快速查询员工信息,支持模糊查询,方便员工管理相关人员快速找到相关信息。

4.设备操作简单人事档案管理系统有一定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不需要员工专门接受培训,也无需特殊设备,只需用电脑或手机就能够进行管理。

二、人事档案管理系统所面临的问题1.技术问题人事档案管理系统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运作和维护,有时会出现一些技术问题,需要专业人员进行修复。

2.安全问题人事档案管理系统中包含企业的商业秘密以及员工隐私信息,安全问题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3.数据问题使用人事档案管理系统,会产生大量数据,而这些数据的质量对于后续的信息分析和业务决策至关重要,所以需要对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和分类。

三、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的应用场景1.中小企业管理中小企业由于人力和财力等方面限制,往往难以保证人事管理的专业化程度,这时,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就能够体现出它的应用价值。

2.政府机关政府机关需要管理大量的人员信息,人事档案管理系统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使工作更加高效。

4.金融行业金融行业对于人员信息的管理要求非常严格,人事档案管理系统能够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有效地防止出现一些意外情况。

结语:人事档案管理系统让人事管理变得更加高效、安全和便捷,让企业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员工信息,并对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但是要想正确地使用人事档案管理系统,也需要全面考虑其所面临的问题,合理使用其所提供的数据服务,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战略竞争力。

系统分析(一)初步调查与详细调查:2学时

系统分析(一)初步调查与详细调查:2学时

第1讲系统分析(一)初步调查与详细调查:2学时§3.2系统分析系统分析是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对系统内组织各部门、各业务进行深入详细的调查研究,确定出用户需求,获得新系统的逻辑模型的过程。

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定义或制定新系统应该“做什么”的问题。

§3.2.1 系统初步调查和可行性分析系统初步调查和可行性分析,是系统分析的第一步,其中系统初步调查是系统可行性分析的前提,可行性分析是在系统初步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

1.系统初步调查基本内容包括:(1)系统的基本情况。

(2)系统信息处理情况。

(3)系统资源情况。

(4)态度。

2.可行性分析可行性是指在组织内外当前的具体条件下,进行某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研究。

可行性分析就是对项目开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进行分析,避免盲目投资。

主要是必要性分析和效益分析,以决定是否建立MIS,同时还要进一步进行技术可行性分析、投资/效益分析、组织管理可行性分析,确定是否存在否定项目的可能性。

●经济可行性估算新系统开发所需要的投资费用和未来的运行维护费用,预测新系统的效益,进行投资/效益分析,评估投资风险。

●技术可行性采用的开发方法、开发环境和开发技术是否先进、可行,能否达到所需要的技术力量和设备。

●管理可行性企业的领导是否重视、领导的信息意识和企业的管理水平如何?●环境方面的可行性人员变动、运行环境、方式是否可行。

3.可行性分析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是可行性分析最终形成的文档,其核心内容:进行系统简述,介绍系统的目标;提出系统可行性结论。

(1)概述(编写目的、背景、定义、参考资料)(2)系统目标(近期目标、长远目标)(3)对现行系统的分析●组织机构、职能、地理分布、概况、功能要求●运行情况、资源情况、开发条件●存在问题与薄弱环节(4)建议的新系统●新系统的战略目标、规模和总体结构●系统的信息结构、功能要求、技术指标、性能要求●新系统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变革(对现行管理制度的影响、对人员的变动及要求等)●可选择的其它系统方案(5)投资与效益分析,可行性研究§3.2.2 系统详细调查系统详细调查的对象是现行系统。

第八章测量系统分析-1

第八章测量系统分析-1

第八章测量系统分析(Measurement Systems Analysis,MSA)一、有关术语及定义1、测量系统——一套组装的并适用于特定量在规定区间内给出测得值信息的一台或多台测量仪器,通常还包括其他装置,诸如试剂和电源。

1)一个测量系统可以仅包括一台测量仪器。

注:测量系统——是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整个过程。

▲2、测量仪器(计量器具)——单独或与一个或多个辅助设备组合,用于进行测量的装置。

1)一台可单独使用的测量仪器是一个测量系统。

2)测量仪器可以是指示式测量仪器,也可以是实物量具。

3、测量设备——为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物质、辅助设备或其组合。

4、示值——由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给出的量值。

5、示值误差——测量仪器示值与对应输入量的参考量值之差。

6、分辨力——引起相应示值产生可察觉到变化的被测量的最小变化。

7、显示装置的分辨力——能有效辨别的显示示值间的最小差值。

8、仪器偏移——重复测量示值的平均值减去参考量值。

9、测量仪器的稳定性——测量仪器保持其计量特性随时间恒定的能力。

简称稳定性。

稳定性可用几种方式量化:1)用计量特性变化到某个规定的量所经过的时间间隔表示。

2)用计量特性在规定时间间隔内发生的变化表示。

10、仪器漂移——由于测量仪器计量特性的变化引起的示值在一段时间内的连续或增量变化。

1)仪器漂移既与被测量的变化无关,也与任何认识到的影响量的变化无关。

11、影响量引起的变差——当影响量依次呈现两个不同的量值时,给定被测量的示值差或实物量具提供的量值差。

1)对实物量具,影响量引起的变差是影响量呈现两个不同值时其提供量值间的差值。

12、影响量——在直接测量中不影响实际被测的量,但会影响示值与测量结果之间关系的量。

例:1)用安培计直接测量交流电流恒定幅度时的频率。

2)测量某杆长度时测微计(千分尺)的温度。

13、测量重复性——在一组重复性测量条件下的测量精密度。

简称重复性。

11-1 系统调查与分析(一)

11-1 系统调查与分析(一)

快速应用开发(第11章第1讲)
快速应用开发(Rapi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 RAD)是一种 通过运用已有的工具技术及方法来加快应用开发的技术。RAD方法减少 了纸文档,自动生成源程序代码,并便于用户参加设计及开发活动。
快速应用开发是合作应用开发(Joint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JAD)中的数据收集和需求分析过程的延伸。在整个快速开发过程中, 用户和开发人员一起工作,利用快速开发工具,可在更短的交付期内产 生更好的系统。
该方法存在的问题是:① 系统的开发是建立在开发小组所 理解的用户需求基础之上,开发过程用户不能参预,可能使所开 发的系统偏离用户的实际需求。② 在开发过程中对用户的需求变 化不能相应地做出灵活变动。③ 文档制作费时费力,且难于保持 最新。
原型法(第11章第1讲)
原型法是一种交互式的系统开发方法。是先创建一个主 要子系统的初始模型,也即整个系统的一个缩小比例模型开 始,鼓励用户试用该原型,并提供反馈信息,再进行第二次 反复,在每一次反复过程中确定问题的要求,比较不同的解 决方法,设计新的解决方案,并实现系统的某一部分。如图 所示。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面向对象方法开始走向统一。 在OMT、Use cases等方法的基础上,形成了统一建模语 言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和统一开发过程 RUP(Rational Unified Process)。
信息工程方法(第11章第1讲)
信息工程是建设企业计算机化的信息系 统工程的简称,它是指在企业或企业的主 要部门,应用规范化方法、现代信息技术 和工程化流程对信息系统进行规划、分析、 设计和构成。信息工程形成一套严格的方 法体系,被称为信息工程方法学。

管理信息系统(案例分析1)

管理信息系统(案例分析1)

促进企业创新
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可以 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 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 力。
案例分析概述
案例选择
本案例选择了某大型制造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该企业通过引入管理信息系统成功实现了数 字化转型。
分析方法
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深度访谈、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等。
研究结论
通过案例分析,发现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对企业运营效率、决策支持和创新能力等方面产 生了积极影响。同时,也揭示了企业在引入管理信息系统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挑战。
数据模型设计
建立合理的数据模型,包括实体、 属性、关系等要素,确保数据的 准确性和一致性。
数据安全与优化
采取必要的数据安全措施,如加 密、备份等,同时优化数据库性 能,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核心功能模块实现过程
需求分析与功能划分
模块设计与编码
深入了解用户需求,将系统划分为多个核 心功能模块,每个模块对应一个具体的业 务功能。
特点
面向管理决策、综合性强、人机系统、与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
发展历程及现状
发展历程
经历了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S)、 管理信息系统(MIS)、决策支持系 统(DSS)三个阶段。
现状
目前,管理信息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 各个领域和行业,成为企业和组织实 现信息化、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的重 要工具。
02
管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
02
管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 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的高层决策、中层控制、 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mis系统分析和设计课件(1)

mis系统分析和设计课件(1)
数据字典就是用于表达和陈述数据流和数据存 储的详细内容的一种工具。
数据的属性和详细内容即指这些数据流和数据 存储是由哪些数据项组成,数据项的名称、 类型和长度,数据项的取值范围,哪些业务 需要用到这些数据项,数据的重要程度和保 密程度,数据项之间的逻辑关系等等。
.
17
处理单元描述分析
数据处理单元按处理逻辑可分为三大类:数 据计算,数据综合,数据的逻辑判断 数据处理单元分析方法:
业务流程图的作用:
制作业务流程图的过程也就是系统分析员全面了 解系统业务处理流程概况的过程,业务流程图是 系统分析人员作进一步分析的依据.
业务流程图是系统分析员、管理人员、业务操作 人员相互交流的工具。
系统分析人员可直接在业务流程图上理出可以实 现计算机处理的部分
可利用业务流程来分.析业务流程是否合理。 9
数据计算和数据综合一般使用管理数学模型 数据的逻辑判断一般使用判定树与判定表。
判定树与判定表都是描述数据处理的逻辑判断过程的工具。
判定树是用树型分叉图。它直观,但当判断条件较多时显得 有些繁琐。 判定表是用表格形式。它又四部分组成:(见例表)
.
18
决策树
折某 扣公 政司 策的
销 售
交易额 >$ 5000
●量-本-利分析模型
●投入产出模型
●数学规划模型
b 生产作业计划是要具体给出产品数量,加工路线,时间安 排,材料供应以及设备生产能力负荷平衡等方面。具体方法有 :
.
27
●投入产出矩阵模型 ●网络计划(PERT)模型/关键路径(CPM)模型 ●排序模型 ●物料需求模型(MRP) ●设备能力负荷平衡模型
逐级将每一处理功能扩展、分解。并加入对例外情况的 处理,形成低一级数据流程图。如此反复,直到数据流 程图的细化程度满足用户要求而止。

系统分析原理与方法 (1)

系统分析原理与方法 (1)

系统分析的概念系统是系统分析的最基础的概念。

按照一般系统论的创立者贝塔朗菲(L·von Bertalanffy)的观点,系统是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个组成部分(要素)的总体(集)。

我国着名科学家钱学森则主张把“极其复杂的研究对象称为系统,即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系统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因此,我们可以一般地将系统界定为是由若干处于相互联系并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或部分所构成的整体。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是若干要素按一定的结构和层次组成的,并且具有特定的功能。

系统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中。

它是要由素所构成的整体,离开要素就无所谓的系统,因而要素是系统存在的基础;系统的性质一般是由要素所决定的(有什么的要素,就具有什么样的系统及其功能),但系统又具有各要素所没有的新功能;各种要素在构成系统时,具有一定的结构与层次,没有结构层次的要素的胡乱堆积构不成系统;系统的性质取决于要素的结构,而在一个动态结构的系统中,结构的好坏直接是由要素之间的协调体现出来;系统与环境之间也存在密切的联系,每个系统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存在与发展的,它与环境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这是开放系统的一个基本特点)。

系统的各要素之间,要素与整体之间,整体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有机联系,从而在系统内外形成一定的结构与秩序,使得系统呈现出整体性、有机关联性、结构层次性、环境适应性(开放性)和有序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就是所谓的系统的同构性。

系统分析或系统方法,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根据客观事物所具有的系统特征,从事物的整体出发,着眼于整体与部分,整体与结构及层次,结构与功能、系统与环境等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求得优化的整体目标的现代科学方法以及政策分析方法。

拉兹洛认为,系统论为我们提供一种透视人与自然的眼光,“这是一种根据系统概念,根据系统的性质和关系,把现有的发现有机地组织起来的模型。

系统分析与评价1

系统分析与评价1

Bg ×10
6
(3)模拟结果与标准的比较
如下面表格:
烟 烟囱高度 45m 模拟 值 823.1 kg/h 标准 170 kg/h
尘 超过倍 数 4.84 模拟 值 1844 kg/h
SO2 标准 170 kg/h 超过倍 数 10.84
(4)治理污染方案的选择
烟尘和SO2两项排污都超过了国家标准,设想的解决排污方案 有: ① 修建一座高烟囱,增大其扩散能力 ② 提高除尘器效率 ③ 改变燃烧方法,减少飞灰份额 ④ 改用优质煤.可用外地优质煤代替本地区的褐煤。两种不同煤 的参数对比见下表:
0.42 4027 = 1843.6× × = 129.7kg / h〈170kg / h 2.82 8535
M
max so2
可见烟尘与SO2排放量均小于标准量
例2:
矿井通风系统
建立运筹学模型
运筹学问题
1.约束流网络问题;
运筹学建模
2.半约束流网络问题 2.半约束流网络问题
寻找最优化方案
矿山系统分析
矿山系统分析是一种科学的整体分析技术和 决策方法,他帮助决策者为实现某种目标而进行 系统的研究和论证,提供完善、准确可靠地综合 资料,也可以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研究方略,根 据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论,应用现代技术的成 果,借鉴各个领域的实际经验,在不确定的情况 下,按照决策者提出的问题,通过充分调查分析, 找出合理的目标和各种可行方案,凭借理论分析 和直觉判断,对这些方案的成本效果和风险进行 比较,提出建议,供决策在复杂的问题中作出最 佳选择。
(4)模型。系统对本质的描述,是方案的表达形 式。借助模型可对不同方案进行分析、计算和模 拟,以获得各种方案的性能、数据和其他信息。 (5)效果。系统达到目标所取得的成果即效果, 衡量效果的尺度是效益和有效性,必须用同一种

《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分析(数据流程分析)

《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分析(数据流程分析)

一、数据流程分析含义与特征1.数据流程图的定义(Data Flow Diagram,DFD)数据流程图是一种能全面地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它可以用少数几种符号综合地反映出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处理和存储情况。

2.数据流程图的特征(1)抽象性在数据流程图中具体的组织机构、工作场所、人员、物质流等等都已去掉,只剩下数据的存储、流动、加工、使用的情况。

这种抽象性能便于我们总结出信息处理的内部规律性。

(2)概括性把系统对各种业务的处理过程联系起来考虑,形成一个总体。

而业务编程图只能孤立在分析各个业务,不能反映出各业务之间的数据关系。

二、数据流程分析基本符号和绘制1、数据流程图的基本图例符号:(1)外部实体:是指在所研究系统外独立于系统而存在的,但又和系统有联系的实体,它表示数据的外部来源和去向。

(2)数据流:表示流动着的数据,用带有名字的箭头表示。

(3)数据存储:指逻辑意义上的数据存储环节,即信息系统处理功能需要的、不考虑存储的物理介质和技术手段的数据存储环节。

(4)处理逻辑(加工):是对数据进行的操作,包括变换数据的组成和在原有的数据内容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

2.数据流程图画法采用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方法。

也就是说,数据流程图是分层次的,绘制时,先将整个系统按总的处理功能画出顶层的流程图,然后逐层细分,画出下一层的数据流程图。

对于具体的数据流程图,首先确定有哪些外部实体、处理逻辑、数据流(输入、输出等)、存储文件等,之后依业务顺序画出草稿,然后修改,核实。

绘制步骤:(1)绘制数据流程图首先从系统的最高层开始,在这个层次上把系统看作一个整体来处理,以便能看出系统与外部的情况。

编号为0。

加工编号为0。

(2)顶层图绘制完成后,按照业务处理过程对顶层图的处理(加工)进行分解,得到的数据流程图为第一层图,编号为1。

加工编号为1,2,3等。

(3)如果第一层图中的加工仍然较复杂,则应对这些加工进行更进一步的分解,绘制出第二层数据流程图。

系统分析设计1

系统分析设计1

目录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1)1.系统概述 (1)1.1系统目标 (1)1.2系统主要功能 (1)2.系统设计规范 (3)2.1系统名称 (3)2.2文件命名规范 (3)2.3系统层次划分 (4)2.4数据库、表、字段命名规范 (5)3.数据模型设计 (7)3.1数据库结构设计(E-R) (7)3.2数据表关系设计(逻辑关系) (9)4.对象模型设计 (11)4.1系统的用例图 (11)4.2活动图绘制 (14)4.3系统类图 (15)4.4时序图及协作图 (16)5.系统设计 (19)5.1应用软件 (19)5.2系统的硬件总体配置方案 (19)6.输入设计 (20)6.1输入界面设计 (20)7.输出设计 (23)7.1输出界面设计 (23)结束语 (26)学生成绩管理系统1.系统概述1.1系统目标在不久的将来知识经济将占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的水平,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将呈现出越来越突出的重要作用。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是一个教育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学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

但是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管理学生成绩,填写各种表格,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所用其时间长,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

几年前,各个学校对于学生成绩的管理还是停留在运用手工操作,随着各个学校的规模不断壮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加。

关于学生成绩管理工作所涉及的数据量越来越大,有的学校不得不靠增加人力、物力来进行学生成绩管理。

但人工管理又有着许多缺陷,比如:效率底、易出错、检索信息慢、对学校的管理提供决策信息较为困难等。

学校不能完全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对学校的教学工作及其不利,使学校的教学质量一直停滞不前,所以我想借本次毕业设计之际,开发一个不仅适用于各校的通用高校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使学校能够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学校教学工作的进行和改革。

破坏型测量系统分析报告(一)2024

破坏型测量系统分析报告(一)2024

破坏型测量系统分析报告(一)引言概述:本文旨在对破坏型测量系统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报告。

破坏型测量系统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某些特性的技术,但在进行测量的过程中,会对物体造成破坏。

该系统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材料科学、工程设计、制造等。

本报告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破坏型测量系统的分析结果。

正文:一、破坏型测量系统的原理1. 介绍破坏型测量系统所依据的原理2. 解释破坏型测量系统的工作流程3. 分析测量系统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4. 探讨破坏型测量系统对物体的破坏机制5. 调查破坏型测量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二、破坏型测量系统的应用领域1. 说明破坏型测量系统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2. 探讨破坏型测量系统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3. 分析破坏型测量系统在制造过程中的应用4. 引用案例研究,阐明破坏型测量系统在不同领域中的成功应用5. 讨论破坏型测量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三、破坏型测量系统的优势与局限1. 分析破坏型测量系统相较于非破坏性测量系统的优势2. 讨论破坏型测量系统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3. 探究破坏型测量系统的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4. 分析在特定情况下,破坏型测量系统可能产生的误差和偏差5. 总结破坏型测量系统的优缺点,提出改进的建议和发展方向四、破坏型测量系统的技术与设备1. 介绍破坏型测量系统中常用的技术和设备2. 分析不同技术和设备的优势和适用范围3. 探讨破坏型测量系统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4. 讨论破坏型测量系统中常见的技术和设备故障及解决方法5. 总结破坏型测量系统的技术与设备,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五、破坏型测量系统的风险与安全考虑1. 分析破坏型测量系统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安全隐患2. 探讨破坏型测量系统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和预防措施3. 引用相关标准和规范,介绍破坏型测量系统的安全要求4. 总结破坏型测量系统的风险与安全考虑,提出改进与完善的建议总结:本文从破坏型测量系统的原理、应用领域、优势与局限、技术与设备、风险与安全考虑等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入分析。

数据库系统概论-系统分析(需求分析)

数据库系统概论-系统分析(需求分析)

第四章系统分析内容提要1.概括性介绍了系统分析的概念、内容、目的和特点。

2.介绍了可行性分析的内容与方法,给出了可行性分析报告的撰写格式。

3.较为详细地说明了业务分析方法的内容与方法。

4.重点介绍了数据流程分析的内容与方法。

5.简要说明了数据字典建立的内容与方法。

6.介绍了新系统逻辑模型的内容与建立方法。

7.简要介绍了系统分析报告的撰写方法,给出了系统分析报告的标准格式。

第一节系统分析概述系统分析是应用系统的思想和方法,把复杂的对象分解成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基本属性和彼此之间的联系。

系统分析阶段的基本任务是:系统分析员与用户一起充分理解用户的要求,同时针对每一个子系统进行详细的分析,然后制定出每个子系统的逻辑结构,并把双方的理解用书面文档即系统分析说明书表达出来。

系统说明书审核通过之后,将成为系统设计的依据和将来验收系统的依据。

一、系统分析的概念在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应该遵循系统化和结构化的工作思路来进行。

具体来说,就是应该按照先进行逻辑模型设计后进行物理模型设计的工作步骤进行开发。

所谓模型,是对现实世界进行抽象的有力工具,利用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进一步确认系统中各构成因素的功能、地位、相互关系以及与环境的关系,通过各种模型的建立和相互之间的转换,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保证系统开发的连贯性,和提高信息系统建造的质量。

逻辑模型主要是指呈现在用户和系统开发人员面前的对系统的目标、功能,及其关系的描述。

新系统逻辑模型的形成过程是以对原信息系统的详细调查为基础的,在这个过程中逐步运用各种系统开发的理论、开发的方法和开发的技术等确定系统应该具有的功能及结构,再由一系列的图表和文字描述出来为物理模型的设计提供依据。

物理模型主要是指为了完成系统功能的要求,确定合适的计算机处理方法和计算机总体结构及系统配置。

它是针对一些诸如计算机、存储器等物理要素所形成的配置方案;是在保证逻辑模型实现的基础上,为提高系统性能而设计的与计算机系统有关的设计方案。

马克思系统分析法(1)

马克思系统分析法(1)

马克思系统分析法什么是马克思系统分析法?马克思系统分析法是一种基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分析方法。

马克思系统分析法强调对事物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理解,通过对社会现象的多方面、多角度的研究,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

这种分析方法包括对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研究,以及对社会历史演变过程的深入分析。

通过马克思系统分析法,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社会的结构和变迁,为社会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

马克思系统分析法的基本原理马克思系统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马克思系统分析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辩证的、多元的,不是孤立的、单一的。

它强调事物的相互依存性和相互关系,是一种整体性的思维方式。

2.社会历史观点:马克思系统分析法关注事物的历史发展过程,认为历史是一种客观存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是在历史演变中形成和发展的。

3.一切从实际出发观点:马克思系统分析法注重实践的观察和研究,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通过实践的观察和研究,可以更好地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4.综合的、全面的观点:马克思系统分析法认为事物是多方面、多种因素的综合体,不能片面地看待和分析。

综合的、全面的研究可以更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特点。

马克思系统分析法的应用领域马克思系统分析法可以应用于各个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和分析。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1.经济分析:通过马克思系统分析法,可以深入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和矛盾,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发展趋势,为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2.政治分析:马克思系统分析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分析社会政治的运行和变动,揭示政治力量对社会变革的影响和作用,为政治决策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

3.文化分析:通过马克思系统分析法,可以理解和分析社会文化的生成和演变过程,揭示文化对社会的影响和反作用,为文化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的指导。

4.历史分析:马克思系统分析法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研究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揭示历史中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变革,为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购员 F7 订货报表
F6 订货汇总信息 D2 订货信息
图(d) 订货系统的1层数据流程图(图b的局部,各数据 成分加上编号)
工业工程物流教研室 吴素浓
综合实例1:教材购销系统的顶层DFD
购书单
缺书单
书库保 教材购 学生 领书单 进书通知 管员 销系统
工业工程物流教研室 吴素浓
第一层DFD
教材购销系统
F1 教材存量表
学 生
购书单 领书单
1
销售 教材
教材入 库信息
书 库 采购 教材 进书通知 保 管 员
2
缺书单
F2 缺书登记表
信息系统分析实例讲解
工业工程物流教研室 吴素浓
一、业务流程分析
业务流程分析是业务功能的基础上将其细化,利 用系统调查的资料将业务处理过程中的每一步用一 个图形将其串起来。
业务流程图(Transaction flow diagram,TFD) 是用一些规定的符号及连线来表示某个具体业务处 理过程。
工业工程物流教研室 吴素浓
工业工程物流教研室 吴素浓
发货票
出库 用户 订货单 检验 合格订单 处理 采购通知 采购员
不合格订单
库存台帐 EX1
工业工程物流教研室 吴素浓
EX2:请根据以下定货过程画出数据流程图: 采购员从仓库收到缺货通知单后立即进行定货 处理,即,查阅订货合同单,若已定货,则向 供货单位发出催货单,否则,填写定货单送供 货单位。供货单位发运货物后,立即向采购员 发出取货通知。
实例分析: 某材料仓库部门的管理业务包括三项:入库、 发料和月底结帐。 1. 材料入库的具体工作步骤: (1)采购员交材料入库单; (2)库工查定货单,核实入库单; (3)材料入库,库工验收; (4 )库工填写交库单给采购员,并把入库单存 入文件柜留底。
工业工程物流教研室 吴素浓
采购员
(1)采购员交材料入库单; (2)库工查定货单,核实
工业工程物流教研室 吴素浓
存折
不合格存款单
储户 存折 合格存款单 存款 现金单 查对 现金库 存折
储户帐 EX3
工业工程物流教研室 吴素浓
EX4 :某仓库管理系统按以下步骤进行信息处理, 试画出数据流程图。 ( 1 ) 保管员根据当日的出库单和入库单通过出、 入库处理去修改库存台帐。 ( 2 ) 根据库存台帐由统计、打印程序输出出库 日报表。 ( 3 ) 需要查询时,可利用查询程序在输入查询 条件后 ,到库存台帐去查找,显示查询结果。
仓库
采购员
供货单位 定货单 定货 处理
缺货通知
缺货 处理
定货合同单 催货单
取货通知
EX2:
采购员
工业工程物流教研室 吴素浓
EX3:请根据以下业务流程画出领料业务流程图: 车间填写领料单送给仓库要求领料,库长根据用 料计划审批领料单,未批准的退回车间,已经批 准的领料单被送到仓库保管员处。仓库保管员查 阅库存台帐,若有货,则通知车间前来领料,否 则将缺货通知采购员采购。
某订货系统功能说明如下: 假设某一企业采购部门每天需要一张订货报 表,报表按材料编号排序,报表中列出所有需要再 次订货的材料。对于每种需要再次订货的材料应列 出下列数据:材料编号、名称、订货数量、目前价 格(或参考价格)、主要供应单位、第二供应单位 等。材料入库或出库称为事务,通过放在仓库的 CRT 终端把事务报告给订货系统。当某种材料的库 存数量少于库存量临界值时就应该再次订货。

对每一业务弄清其输入、处理、存贮、输出、 立即存取要求,收集相应资料。 理顺各个岗位、各个业务流程之间的关系。 除去不必要的环节,对重复的环节进行合并, 对新的环节进行增补。 确定哪些是今后计算机系统要处理的环节。
工业工程物流教研室 吴素浓
业务流程图的表达规范,即基本图例可以采用 以下几种: 业务处理单位或部门符号表达了某项业 务参与的人或事物; 数据流动及方向符号表达了的流动方向, 这个方向用单箭头表示; 各类单证、报表符号表明了数据的载体;
工业工程物流教研室 吴素浓
3. 月底结帐业务的具体工作步骤为:
(1)会计从库工那里取来当月的领料单据 及入库单,汇总并更新库存帐目; (2)统计员根据单据和账目做出有关的统 计报表
(3)主任审核各种统计报表;
(4)收发人员把表分送有关领导及科室。
工业工程物流教研室 吴素浓
入库单文件 更新库存文件
缺货
库存台帐
EX1:
发货单
用户
工业工程物流教研室 吴素浓
EX2:请根据以下业务过程画出某物资的订货业 务流程图:采购员从仓库收到缺货通知单后,查 阅定货合同单,若已经订货,则向供货单位发出 催贷请求,否则,填写订货单送供货单位。供货 单位发出货物后,立即向采购员发出取货通知。
工业工程物流教研室 吴素浓
订货系统的一层数据流程图
工业工程物流教研室 吴素浓
数据流图
D1
库存信息 F3 库存
仓管员
F1 事务
1.1 事务输入和 事务F2 检验
1.2 更新库存
F4 缺货信息 1.3 处理订货 F5 订货信息 D2 订货信息
图(c) 订货系统的2层数据流程图 (子图1)
工业工程物流教研室 吴素浓
2.0 产生报表
工业工程物流教研室 吴素浓
考虑数据存储。从问题的阐述中,可以看出产
生报表和处理事务这两个处理在时间上明显不匹配, 每当有一个事务发生时就必须立即处理事务,而每 天只产生一次订货报表。因此,用来产生订货报表 的数据必须存放一段时间,也就是应该有一个数据 存储。另外,“当某种材料的库存数量少于库存量 临界值时就应该再次订货”,这个事实意味着必须 在某个地方有材料库存量和库存量临界值这样的数 据。因此,需要有一个保存清单的数据存储。
采购 员
图 (a)
订货系统的顶层数据流程图
工业工程物流教研室 吴素浓
考虑处理。问题给出“采购部需要报表”,因此 必须有一个用于产生报表的处理。输入事务的结果 是改变材料库存量,然而任何改变数据的操作都是 处理,因此对事务进行的加工是另一个处理。 考虑数据流。系统把订货报表送给采购部,因此 订货报表是一个数据流;仓库需要将每笔事务输入 到系统中,显然事务是另一个数据流。
数据流名称
功能 描述
处理功能
数据流
数据存储名称
数据存储
工业工程物流教研室 吴素浓
EX1:请根据以下销售过程画出数据流程图:用 户将定货单交给某企业的业务经理,经检验后, 对不合格的订单要由用户重填,合格的订单交仓 库保管员做出库处理,即,查阅库存台帐,如果 有货则向用户开票发货,如缺货,则通知采购员 采购。
领料单文件 会计
库存文件
编制统计报表 库存统 计报表 审核
(1)会计从库工那里取来当 月的领料单据及入库单,汇 总并更新库存帐目;
统计员
(2)统计员根据单据和账目 做出有关的统计报表;
有关部门
已审核 报表
主任 (3)主任审核各种统计报表; (4)收发人员把表分送有 关领导及科室。
工业工程物流教研室 吴素浓
工业工程物流教研室 吴素浓
数据存储或文档符号也表明了一种数据 载体,但这个数据是作为档案来保存的; 业务功能描述符号表明了业务处理功能, 一般用一个简单的祈使句表示。 物流 业务流程分析采用的是自顶向下的方法,首先画 出高层管理的业务流程图,然后再对每一个功能描述 部分进行分解画出详细的业务流程图。
工业工程物流教研室 吴素浓
第二层DFD
销售子系统(1.0) F2 缺书登记表 1.5 补售 教材 1.4 登记 缺书
教材入库信息
F1 教材存量表 无效 书单
学 生
1.1 1.3 领书 学 有效 1.2 审查 购书单 开发票 发票 登记并 单 生 购书单 有效性 开领书单
F3 各班学生用书表
F4 售书登记表
工业工程物流教研室 吴素浓
EX1:请根据以下业务过程画出某物资的销售业务 流程图:用户将订货单交某企业的业务经理,业 务经理填写出库单交仓库保管员,该保管员查阅 库存台帐,如果有货则向用户发货,如果缺货, 则通知车间。
工业工程物流教研室 吴素浓
用户
业务经理
仓库保管员
车间
定货单
核实定 货单
出库单
查阅库 存台帐
(4)库工开发料单给领料人,并把领料单 存入文件柜留底。
工业工程物流教研室 吴素浓
领料人
(1)由领料人填写领料单; (2)库工接收并复核领料单;
(3)库工取出所领材料,发 给领料人; 库工 (4)库工开发料单给领料 人,并把领料单存入文件 柜留底。 库工
领料单
复核 已批准 领料单 发料单 领料单文件 发料
工业工程物流教研室 吴素浓
订货单
仓库
缺货通知单 订货
催货单
供货单位
取货通知 订货合同单 EX2
工业工程物流教研室 吴素浓
EX3:请根据以下储蓄所存款过程画出数 据流程图:储户将填写好的存款单、存 折和存款交储蓄所,经查对储户帐,将 不合格的存款单退给储户重填,合格的 存款单交存款处理,处理时要修改储户 帐,并将存折交还储户,而将存款放入 现金库。
工业工程物流教研室 吴素浓
第二层DFD F2 缺书登记表
采购子系统(2.0)
2.1
按书号 汇总缺书
2.2
按出版社 统计缺书
F1 教材存量表
教材入库信息
缺 F5 待购教材表 缺 F6 教材一览表 书 书 书 单 单 库 2.3 保 进书通知 修改教材库 管 存和待购量 员
工业工程物流教研室 吴素浓
综合应用举例2
工业工程物流教研室 吴素浓
车间
未批准的 领料单
仓库保 管员车间Leabharlann 领料单审批 领料 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