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服务与用户课后复习思考题
信息服务与用户
名词解释:1.什么是信息服务:是以信息为内容的服务业务。
P42.信息服务的对象:对服务具有客观需求的社会主体(包括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
在服务中,这些主体称之为用户。
P43.信息行为: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行为,系指主题为了满足某一特定的信息需求,在外部作用刺激下表现出的获取、查询、交流、传播、吸收、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行为。
P2274.用户的信息意识:P216 用户的信息意识专指信息使用者对各种信息的自觉心理反应,它使信息用户能够从客观信息现实中引出概念、思想、计划,用以指导自己的信息行为,使信息活动具有目的性、方向性和预见性。
P2165.社会互助:P184社会互助:指社会中人与人,人群与人群,组织与组织,人与人群,人与组织,人群与组织之间通过信息交流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行为的过程。
6.大众的传播与交流:P156就是通过专门社会机构复制大量信息,是之按一定模式传递给公众,从而达到众多的社会成员共享信息的目的,是信息流通的专门化形式,是形成社会信息交流的基础。
7.信息流:是指各种社会活动和交往中的信息定向传递与流动,就流向而言,它是一种从传送者到使用者的信息流通。
8.最省力原则:“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必定要在他所处的环境里进行一定程度的运动。
”他把这样的运动视为在某种道路上行走,而且都将受一个简单的基本的原则制约,即“最小努力原则”的制约。
9.回归分析法:P100是用户研究中常用的一种定量方法,它应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方法来分析关于“用户”中的某些相关关系。
该法的关键是从散点图的分析中找到反映用户规律的回归图像和回归方程,并验证其可靠性。
10.类型测量:将测量对象按其质的特征进行区分,辨别异同,以确定测量的类别并按类获取测量对象的特征资料。
目的在于辨别一个事物与其他事物在某一属性上的本质区别,以此获取类型测量资料。
11.直接调查法:是用户研究的一种直接方法,其基点是必须有用户本身参与调研活动。
优点是调查面广,即可调查当前用户,又可调查潜在用户。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谢希仁)
<<计算机网络>> 谢希仁编著---习题解答第一章概述习题1-02 试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采用存储转发的分组交换技术,实质上是在计算机网络的通信过程中动态分配传输线路或信道带宽的一种策略。
它的工作机理是:首先将待发的数据报文划分成若干个大小有限的短数据块,在每个数据块前面加上一些控制信息(即首部),包括诸如数据收发的目的地址、源地址,数据块的序号等,形成一个个分组,然后各分组在交换网内采用“存储转发”机制将数据从源端发送到目的端。
由于节点交换机暂时存储的是一个个短的分组,而不是整个的长报文,且每一分组都暂存在交换机的内存中并可进行相应的处理,这就使得分组的转发速度非常快。
分组交换网是由若干节点交换机和连接这些交换机的链路组成,每一结点就是一个小型计算机。
基于分组交换的数据通信是实现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或计算机与人之间的通信,其通信过程需要定义严格的协议;分组交换网的主要优点:1、高效。
在分组传输的过程中动态分配传输带宽。
2、灵活。
每个结点均有智能,可根据情况决定路由和对数据做必要的处理。
3、迅速。
以分组作为传送单位,在每个结点存储转发,网络使用高速链路。
4、可靠。
完善的网络协议;分布式多路由的通信子网。
电路交换相比,分组交换的不足之处是:①每一分组在经过每一交换节点时都会产生一定的传输延时,考虑到节点处理分组的能力和分组排队等候处理的时间,以及每一分组经过的路由可能不等同,使得每一分组的传输延时长短不一。
因此,它不适用于一些实时、连续的应用场合,如电话话音、视频图像等数据的传输;②由于每一分组都额外附加一个头信息,从而降低了携带用户数据的通信容量;③分组交换网中的每一节点需要更多地参与对信息转换的处理,如在发送端需要将长报文划分为若干段分组,在接收端必须按序将每个分组组装起来,恢复出原报文数据等,从而降低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习题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信息服务与用户第七章信息服务
• 信息服务的概述 • 信息服务的模式 • 信息服务的未来发展 • 信息服务的挑战与对策 • 信息服务的案例分析
01
信息服务的概述
信息服务的定义
01
信息服务是向用户提供有用信息 的活动,旨在满足用户对信息的 需求和解决问题。
02
信息服务可以包括各种形式,如 图书馆、咨询机构、互联网搜索 等。
信息服务的类型
参考咨询服务
为用户提供针对性的信息解答和指导,如图书馆咨询台。
信息检索服务
帮助用户查找和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源,如图书馆目录查询 。
信息传递服务
将信息从信息源传递给用户,如电子邮件、短信通知等。
信息开发服务
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加工和组织,形成有价值的信息 产品或解决方案,如市场调研报告、数据分析报告等。
制定清晰的隐私政策,告知用户个人信息收集、使用和保护的方 式,保障用户隐私权。
数据加密与安全存储
采用数据加密和安全存储措施,确保用户数据不被非法获取和滥用。
限制数据共享
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限制用户数据的共享范围,仅与必要合作伙 伴共享必要的数据。
信息服务的标准化问题
遵循国际标准
遵循国际公认的信息服务标准,如ISO 27001等,提 高信息服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数字图书馆
01
提供数字化形式的图书、期刊等文献,用户通过网络进行在线
阅读或下载。
在线问答
02
设立在线问答平台,用户可以随时提问,管理员或专家进行回
答。
信息推送
03
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兴趣,主动向用户推送相关的信息、新闻等。
移动信息服务模式
手机应用程序
开发移动应用程序,提供信息查询、阅读等服务, 方便用户随时随地获取信息。
信息服务与用户考试重点
第一章导论1、信息服务的基本特征1)社会性。
信息服务的社会性不仅体现在信息的社会产生、传递与利用方面,而且体现在信息服务的社会价值和效益上,决定了信息服务的社会规范。
2)知识性。
信息服务是一种知识密集性服务,不仅要求服务人员具有综合知识素质,而且要求用户具备相应的知识储备,只有在用户知识与信息相匹配时才能有效地利用信息服务。
3)关联性。
信息、信息用户与信息服务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关联关系,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组织信息服务的基本依据,这种依据客观地决定了信息服务的组织形式和用户管理与工作模式。
4)时效性。
信息服务具有鲜明的时间效应,关于某一事件的信息只有在及时使用的情况下才有理想的使用价值,过时的信息提供将产生负面效应,因而在服务中存在信息的“生命期” 问题。
5)指向性。
任何信息服务都指向一定的用户和用户信息活动,由此决定服务中的信息定向传播、组织、获取和利用,即信息服务的定向组织模式。
6)伴随性。
社会信息的产生、传递与利用伴随用户的主体活动而发生,这种伴随性决定了必须按用户主体活动的内容、目标和任务组织信息服务,辅助用户主体活动的进行。
7)共用性。
初单一性的面向某一用户的专门服务外,面向大众的公共信息服务可以为多个用户(或公众)同时使用,这一特征与物质供给的惟用模式具有实质性区别。
8)控制性。
信息服务的开展关系到社会的运行、管理和服务对象的利益,因而是一种置于社会控制之下的社会化服务,服务业务的开展受着国家政策的直接导向和法律的严格约束。
第四章用户信息需求分析1.用户信息需求的特点①信息需求归根到底是一种客观需求,由用户(主体)、社会和自然因素所决定,但需求的主体存在对客观信息需求的主观认识、体验和表达问题。
②信息需求是在用户主体的生活、职业工作和社会化活动基础上产生的,具有与这些方面相联系的特征。
③信息需求是一种与用户的思想行为存在着内在联系的需求,其需求的满足必然使用户开展思维活动并由此产生各种行为。
信息服务与用户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实用文档《信息服务与用户》备考资料第一章1、就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所使用的信息存在三种状态:接受状态、记录状态、传递状态2、信息用户概念:(广义)具有信息传播与交流需求和条件的所有社会组织及成员;(狭义)指科研、技术、生产、管理、文化等各种活动中一切需求与利用信息的个体或团体。
前者称为个体用户,后者称为团体用户。
3、信息服务的本质:是从社会现实出发,以充分发挥信息的社会作用、沟通用户的信息联系和有效组织用户信息活动为目标,以‘信息运动'各环节为内容的一种社会服务。
具有以下特性:社会性、知识性、关联性、时效性、指向性(针对性)、伴随性、共用性、控制性、中介性、服务性。
4、在社会综合因素作用下,现代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1)从单一形式的服务向综合性服务发展。
(2)从以部门为主体的信息服务向社会化信息服务模式发展。
(3)各种专项信息服务和系统化信息保证服务将成为信息服务业务发展的一大主流。
(4)信息服务向多元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5)基于网络的信息服务个性化、知识化和集成化发展。
5、用户研究的基本内容:用户类型研究、用户信息心理研究、社会因素对用户的影响、用户信息需求的调查分析、用户获取信息的研究、用户吸收信息的机理研究、用户信息培训研究、用户研究方法论。
第二章1、S-C-U规范:事实上信息的作用和利用可视为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存在着从信息源到用户的定向流动(包括信息开发、加工、组织、传递),即“源”、“流”、“用”构成了信息服务业的基本环节和业务。
据此理论界将其归纳为S-C-U规范。
2、信息服务业与社会发展的互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需求互动技术互动经济互动。
3、传统产业的划分上,20世纪中期人们普遍采用的是克拉克的“三分法'。
美国学者马克卢普在研究社会经济的变革和知识生产与分配之后,于1962年提出了“知识产业”的概念,创立了“知识产业论”。
波拉特的“四分法”。
符合我国情况的分类方法,较有代表性的一是粗分法、二是细节法。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第1章一、填空题1. 整体性层次性环境适应性目的性自组织性相关性2. 整体性二、选择题1. A2. C三、问答题1. 系统是由若干具有特定属性的组成元素经特定联系而构成的、与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的、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的整体。
2. 统的特性有以下几个方面:整体性、层次性、环境适应性、目的性、自组织性以及相关性。
举例略。
3. 略。
第2章一、填空题1. 信源信宿载体2. 战略信息战术信息作业信息3. 客观性传递性时效性时滞性共享性二、选择题1. C2. A3. B三、问答题1. 信息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客观性、传递性、时效性、时滞性、共享性。
2. 信息系统的开发经历了以处理为中心、数据为中心、以对象为中心和以模型为中心的四个阶段。
以处理为中心的阶段,数据与程序是一体的,没有独立的数据库,主要用于完成特定的任务,数据各自孤立,无法共享。
这个阶段出现了结构化设计方法和模块化技术。
以数据为中心的阶段,数据与程序分离,数据由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管理,应用程序通过访问数据库,获取所需的数据并进行处理,各种应用程序共享数据库中的数据资源。
这一阶段主要解决数据的可重要问题。
以对象为中心的阶段,它把信息系统中所有要素看作对象,对象由数据(属性)和处理(方法)构成,持久性对象的数据存贮在数据库中,数据库中的数据通过影射(Mapping)转换为软件对象。
这个阶段出现了许多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本阶段强调软件的可重用。
以模型为中心的阶段,基于信息模型开发软件产品。
UML作为一种标准的建模语言,用于建立软件及信息系统的信息模型,并利用软件工具实现软件开发的正向工程(Forward Engineering)和逆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乃至知识库的管理。
这一阶段强调模型和解决方案(模式)的可重用。
3. 系统科学是以系统及其机理为对象,研究系统的类型、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
系统科学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系统概念,即关于系统的一般思想和理论。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1、什么是系统?系统的特点是什么?如何评价系统?系统是一些相互作用的元素为某种目的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整体。
系统由5 个要素构成,即输入、输出、处理、控制和反馈。
系统的评价指标包括:目标明确、结构合理、接口清楚、能观能控。
2、什么是信息和数据?信息具有哪些属性?信息是指数据经处理后形成的对特定的使用者有价值、有意义的数据形式数据是事物或事实的属性及其相互关系等的抽象表示,即对客观事物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包括数字、字符、文字、图形等的符号。
3、什么是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是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其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通过输入、处理、输出三个基本活动,将原始数据转变为有用的信息。
第二章1、什么是生命周期法?使用生命周期法建立信息系统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该方法假设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像任何生命机体一样,具有周期性,即有开始、成长、成熟、衰退、结束的过程。
按照信息系统的建设和使用过程,把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分为5 个阶段,即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评价与运行管理。
优点:文档资料完备缺点:死板、排斥个性发挥、过早定义需求而不能改变、不适用于用户界面开发。
2、什么是原型法?说出原型法的思维过程。
原型法的基本做法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快速生成原型,然后把原型交给用户使用,然后把原型交给用户,让用户评价,在此基础上再修改原型,逐渐达到用户需求。
定义需求、设计原型、交给用户使用并评价,这个过程是不断反复的循环过程,知道用户满意为止。
步骤:<1>确定用户基本需求。
系统分析员初步调查用户的系统,找到用户的基本需求。
<2>设计原型。
系统设计者使用面向对象的软件工具,快速创建系统工作的原型。
<3>使用原型。
把原型交给用户使用。
<4>用户评价。
用户使用原型之后,就能够评价原型的好坏,以及是否满足用户的要求,从而启发用户的进一步需求。
(最新整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后题答案
(完整)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后题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后题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后题答案的全部内容。
第一章信息系统导论一、名词解释1.信息: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收者的决策或行为具有现实或潜在的价值.2.系统:系统是由处于一定环境中的若干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并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集合。
3.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组织中的数据业务、管理和决策问题并为组织目标服务的综合系统。
4.决策支持系统:这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交叉管理学、行为科学、运筹学,控制论等学科运用、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知识工程等理论和方法,辅助支持企业,决策活动的信息系统。
二、选择题1.信息运动的基本形式是(D)A.信息输入与输出 B信息处理 C信息控制 D信息循环2.决策的基础(C)A管理者 B客户 C 信息 D规章制度3.下列是分布式系统缺点是(D)A难于发挥用户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B应变能力差C系统难于扩展 D安全控制难度大4.集中式系统的缺点是(C)A不利于安全控制 B应变能力差C不利于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 D不利于人员素质的提高5.以下不是B/S结构特点的是(B)A 客户端统一 B速度快C开放性强 D 易于管理和维护6.系统通过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从而调节自身的行为,达到与环境平衡和适应,这是指系统的(A)A 动态性B 目的性C 整体性D 相关性三、简答题1.简述信息与数据的区别.答: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于接收者的决策或行为具有现实或潜在意义。
第五章 信息服务与信息服务业
第五章信息服务与信息服务业【本章提要】本章指出了信息服务是信息管理工作的目的与归宿。
在明确了信息服务概念的基本上,探讨了信息服务的特征及其要素;接着,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对信息服务的类型进行划分,从信息服务的发展历史及服务内容的角度,详细讲述了信息提供服务、报道服务、信息检索服务、信息咨询服务及网络信息服务的基本内容;最后讨论了我国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发展的趋势及发展对策。
本章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讨论了信息服务的问题。
【学习目标】1、信息服务的基本内涵、特性及其要素;2、信息服务的类型;3、信息提供服务、报道服务、检索服务、咨询服务、网络服务的基本内容;4、检索服务的类型与方法;5、咨询服务的类型;6、网络服务的现状、层次及主要手段与方法;7、我国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现状;8、我国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9、发展我国信息服务业的对策。
【学习指南】本章的重点是第1节、第2节、第3节。
【预习思考题】1、什么是信息服务?它包括哪些要素?它有哪些特征?2、信息服务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划分出哪些类型?3、信息检索服务有哪些主要类型与方法?4、信息咨询服务的主要类型有哪些?5、网络信息服务的发展层次有几个?各自的内容有哪些?6、网络信息服务通常采用哪些手段与方法?7、如何大力发展我国的信息服务业?8、现代信息技术对信息服务手段的促进和影响有哪些方面?9、结合某单位的信息服务工作,描述出信息服务的基本过程与常用的方法。
第一节信息服务的内涵本节内容一、信息服务的概念二、信息服务的特性三、信息服务的要素一、信息服务的概念★广义的信息服务是指以产品或劳务的形式向用户提供和传播信息的各种信息活动,即信息服务产业范围内的所有活动,包括信息产品的生产开发、报道分配、传播流通以及信息技术服务和信息提供服务等行业。
信息服务是向用户提供信息的过程,这一过程包含了用户与服务的相互作用及其理由和结果。
它是以信息资源为基础,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信息进行生产、收集、处理、输送、存储、传播、使用并提供信息产品和服务的总称。
认知客户服务体系课后测试题答案
测试成绩:100.0分。
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单选题1. 评价一个国家、地区和社会是否发达的主要标志是:√A服务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B制造业的产值在GDP中的比重C工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D高科技产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正确答案: A2. 想要构建真正的客户服务体系,首先要做到:√A稳定B快速C认真D高效正确答案: A3. 客户服务体系的特征不包括:√A及时性B系统性C细节性D针对性正确答案: D4. 关于企业想要长久留住客户的做法,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有自己的定位B了解客户需要C较低的产品价格D有明确的特色正确答案: C5. 服务与商品差异主要有四方面,其中不包括:√A无形性B易消失性C有偿性D质量评价不一样正确答案: C6. 决定服务价值的最重要因素是:√A超值服务理念B服务细分理念C服务的保有时间D服务接触理念正确答案: C7. 下列选项中,常被认为是服务的系统思维的是:√A输了就是输了,赢了就是赢了B输了就是赢了,赢了就是输了C利润第一D微笑第一正确答案: B8.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缺乏服务细分理念会产生的疑问不包括:√A谁是客户B应该保持哪些客户C客户要买什么D谁的观点应该被重视正确答案: C9. 构建服务体系所面临的挑战不包括:√A如何解决客户的疑问B如何定义并改进质量C如何适应需求的波动D如何有效设计并检测新服务正确答案: A10.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服务理念缺失的方面是:√A服务态度B服务接触C服务价值D超值服务正确答案: A判断题11. 客户服务体系存在很多的非人际交往。
此种说法:√正确错误正确答案:正确12. 评价商品质量是好坏,要看商品的固有特性是否满足用户的要求。
此种说法:√正确错误正确答案:正确13. 构建客户服务管理体系能够弥补公司细节中的不足。
此种说法:√正确错误正确答案:正确14. 服务不在乎怎么做的,更关心的是做了什么。
此种说法:√正确错误正确答案:错误15. 客户服务就是简单地对客户很有礼貌的态度。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专题讲座》课后作业答案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专题讲座总分:100 及格分数:60 考试剩余时间:1时08分44秒单选题(共10题,每题3分)1、P2P网络节点的同步传输指的是以()为单元的同步传输。
A、区块链B、区块头C、区块体D、区块2、根据本讲,由于缺乏(),国内物联网产业生态难以协同配套。
A、自主可控的通用性物联网操作系统B、核心基础理论C、关键技术D、高端传感器3、合约层是指在图灵完备模型基础上引入(),利用EVM/Docker、WASM等虚拟机,实现数据的存储、传输和调用。
A、传输合约B、协议合约C、数字合约D、智能合约4、()年,国家制定和出台了《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
A、2000B、2011C、2005D、20065、目前,国内工业软件的事实标准基本上是由国外的()、通用电气等大型制造企业主导。
A、惠普B、戴尔C、西门子D、苹果6、工业软件的核心是()。
A、数据B、技术C、资金D、人才7、本讲中,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关键提法是()。
A、稳中求进B、L型增长C、经济高质量发展D、六稳+忧患意识8、根据本讲,我国需要打造()的物联网产业生态圈。
A、协同发展B、可持续发展C、智能化D、自主可控9、数字化的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体现在面向制造业服务的()。
A、工业软件B、基础软件C、农业软件D、服务软件10、所有的相关交易,通过哈希函数收于默克尔根,所有的交易体被称为()。
A、区块链B、区块头C、区块体D、区块根多选题(共10题,每题4分)1、根据本讲,用户对国产软件认可度不足,主要体现在()。
A、普通用户对国产软件认识不够、信心不足,倾向购买国外产品B、政府和国企用户,为了免责,往往只买最贵的产品或最主流的产品,安全可靠意识不足C、自主可控的软件生态体系无法建立D、软件产业重视和投入不足E、知识产权保护不够2、根据本讲,区块链的基本要素包括()。
A、密码技术B、共识算法C、嵌入式数据库D、智能合约E、P2P网络3、根据本讲,信息技术具有()的优势。
信息服务与用户
一、信息服务与用户1.信息用户:指具有一定的信息需求和信息能力并通过信息交流活动汲取信息的个人或团体。
凡具有一定社会需求和社会信息交互作用条件的一切社会成员皆属于信息用户的范畴。
2.信息服务:是以信息为内容的服务业务,其服务对象是对服务具有客观需求的社会主体。
3.双轨制治理:指在市场经济中按系统和谐模式进行公益制与产业制信息服务的治理。
4.抽样:从总体中抽取作为观看客体的部分个体代替对总体的全面研究的过程。
5.齐夫最小努力原则:齐夫在他的专著《人类行为与最小努力原则》中指出:“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必定要在他所处的环境里进行一定程度的运动。
”他把如此的运动视为在某种道路上行走,而且都将受一个简单的差不多的原则制约,即“最小努力原则”的制约。
6.马太效应:关于为数不多的信息需求量较大的用户,随着时刻的推移,信息需求量将愈来愈高于平均水平,这部分用户在行为上表现为力图占有更多更新的信息资料;在信息资料来源不充分的情形下势必阻碍其他用户的需求。
这确实是信息需求中的马太效应。
7.信息使用价值:信息的使用价值可称为信息的相对价值,它是信息关于某一用户的利用价值,即以用户的认知结构来衡量的价值;同时,这一价值还受着用户使用条件的限制。
8.社会流淌:是指社会成员所处的阶层、职业和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变动。
9.信息心理:是一种专门的心理现象,用户信息心理研究的内容是从普遍意义上探讨用户的信息心理过程及规律,在移动范畴内分析用户个体信息心理特点及团体的信息心理特点。
10.咨询服务(书上没有确切定义):咨询是以专门知识为基础,运用人才的聪慧,关心人们解决各种特定咨询题的活动。
从广义上讲,任何涉及到请教、询咨询、商量等意思的双方咨询答事件,关于咨询方来讲,都可作为咨询服务,如甲给乙看手相,丙向丁咨询路。
从狭义上来讲,咨询服务是一种顾咨询及相应的客户服务活动,其内容是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这种服务的性质和范畴通过与客户协商确定,客户(请教方或咨询方)提出咨询题或疑难,服务主体(答疑方或服务人)给出建议或解决方案,双方通过协议对彼此的责任和义务进行约定。
操作系统教程第5版课后答案
操作系统教程第5版课后答案费祥林、骆斌编著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论习题一一、思考题1.简述现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层次结构。
答:现代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组成。
是硬件和软件相互交织形成的集合体,构成一个解决计算问题的工具。
硬件层提供基本可计算的资源,包括处理器、寄存器、内存、外存及I/O设备。
软件层由包括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
其中系统软件是最靠近硬件的。
2、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可分成哪几类?试举例说明。
答:包括两大类,硬件资源和信息资源。
硬件资源分为处理器、I/O设备、存储器等;信息资源分为程序和数据等。
3.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答:操作系统是一组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地对各类作业进行调度,以及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的集合。
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主要起4个方面的作用。
(1)服务用户观点——操作系统提供用户接口和公共服务程序(2)进程交互观点——操作系统是进程执行的控制者和协调者(3)系统实现观点——操作系统作为扩展机或虚拟机(4)资源管理观点——操作系统作为资源的管理者和控制者4.操作系统如何实现计算与操作过程的自动化?答:大致可以把操作系统分为以下几类: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和分布式操作系统。
其中批处理操作系统能按照用户预先规定好的步骤控制作业的执行,实现计算机操作的自动化。
又可分为批处理单道系统和批处理多道系统。
单道系统每次只有一个作业装入计算机系统的主存储器运行,多个作业可自动、顺序地被装入运行。
批处理多道系统则允许多个作业同时装入主存储器,中央处理器轮流地执行各个作业,各个作业可以同时使用各自所需的外围设备,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系统的资源,缩短作业时间,提高系统的吞吐率5.操作系统要为用户提供哪些基本的和共性的服务?答:(1)创建程序和执行程序;(2)数据I/O和信息存取;(3)通信服务;(4)差错检测和处理。
(信息服务与用户)教学大纲
《信息服务与用户》课程教学大纲Information Service and Users课程编号:1101020130102学时: 32 学分:2适用对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生先修课程:《管理学原理》、《信息管理学基础》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信息服务与用户》是信息管理专业的选修课,考查。
“信息服务与用户”作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在分析信息服务业的社会发展机制的基础上,系统阐述现代信息服务及其组织机制,研究用户信息需求、社会交往与信息交流以及用户信息获取、利用中的信息心理、行为规律,讨论信息服务的现代化发展和现代条件下信息服务的基本业务、组织与管理方式。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对现代信息服务的流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要求学生理解立足于信息服务实践和信息服务目标化发展的现实,着重于服务与用户理论及其应用的研究。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导论1.基本内容第一节信息用户与信息服务第二节信息服务的现代发展与体系演化第三节信息服务实践与用户理论的进展第四节现代信息服务与用户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论问题2.教学基本要求:对此章内容作基本了解即可。
3.教学重点难点:现代信息服务与用户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论4.教学建议:结合教学参考书自学。
第二章信息服务业的社会发展机制与管理体制第一节信息服务业与社会发展的互动机制第二节信息服务行业结构与职业分布第三节信息服务发展的经济机制第四节社会信息形态及其对信息服务业的综合影响第五节信息服务业的社会管理体制第三章信息服务与用户研究的基本方法及其应用第一节直接调查与间接调查方法及其应用第二节统计测量分析及其应用第三节抽样方法及其应用第四节比较分析法及其应用第五节相关分析法及其应用第六节回归分析法及其应用第七节特尔斐法及其应用第八节马尔科夫分析法及其应用第四章用户信息需求分析第一节人类的总体需求与信息需求第二节用户与信息需求分类第三节用户信息需求的职业特征及其差异分析第四节用户信息需求的影响因素第五节用户信息需求规律第五章用户的信息交流与信息利用第一节社会信息流通与用户信息交流第二节用户的信息获取及其障碍分析第三节用户信息利用中的信息价值与价值转化第四节用户的信息利用及其效果分析第六章用户社会交往与互助中的信息活动第一节社会交往与信息活动第二节社会互助中的信息活动第三节用户社会互助关系与信息活动第四节社会流动中的信息活动第七章用户信息心理研究第一节用户信息心理研究的要点与方法第二节用户对信息的认知过程第三节用户的信息意识第四节用户个体信息心理研究第五节用户团体信息心理研究第六节用户信息心理—行为分析第八章信息网络服务及其管理第一节信息网络的构成与技术管理第二节网络信息服务业务第三节基于因特网的网络信息服务及其行业发展第四节网络信息服务的社会化组织与管理第五节网络信息服务的国际化对策第九章公益性信息服务的组织与管理第一节公益性信息服务的社会化第二节公益性信息服务的投入和产出第三节公益性信息服务中的政府行为第四节公益性信息服务中的资源共享与保护第十章信息服务的政策与法律保障第一节信息服务政策与法律的社会作用及其互补机制第二节信息服务政策结构与政策制定第三节信息服务法律体系与法律建设第四节信息服务政策和法律的实施与评估四、教学环节与学时分配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无六、实验/实践内容:见《信息服务与用户》课程实践大纲。
(完整word版)《管理信息系统》(第六版)-黄梯云-复习思考题-含补充题.doc
《管理信息系统》(第六版)黄梯云复习思考题*的题外,其他都要(平时作业做带√的演示软件、复习思考题和全部补充题,复习时除带复习)第一章信息系统和管理本章教学演示软件【演示 F4】图书馆藏书查询演示系统√【第二版演示 1.1 】利润计划编制(对应P13,反复试算的支持)【演示 C1 】利息计算【演示 C2 】最优加工顺序【演示 C4 】生成最小生成树【演示 C5 】列车时刻表【演示 C7 】鱼口模拟【演示 F1】饼干厂成品库存信息演示系统复习思考题√1.1 什么是信息?信息和数据有何区别?(P1, P2)√1.2 试述信息流与物流、资金流、事务流的关系。
(P7)1.3 如何理解人是信息的重要载体和信息意义的解释者?(P2)√1.4 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哪些方面能给管理提供支持?(P7, P12)1.5 为什么说管理信息系统并不能解决管理中的所有问题?(P8, P15)√1.6 为什么说信息系统的建立、发展和开发与使用信息系统的人的行为有紧密的联系?(P15)1.7 试述信息系统对人类生活与工作方式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 P16)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论本章教学演示软件√【第二版演示 1.2 】账务处理系统(MIS 的演示)【演示 C3 】最小费用【演示 C6 】统计价格小于1000 的产品数据【演示 C16】设备停机统计复习思考题√2.1 你认为应怎样定义管理信息系统?(P20)√2.2 从层次上划分, MIS 可分为哪几类?从系统功能和服务对象划分又如何呢?(P32)2.3 简述应用环境对 MIS 开发的影响?( P28~P30)2.4 在 MIS 开发中,如何协调人与系统的关系?(P31)√2.5 为何要对组织的信息系统进行综合?试按横向综合和纵向综合举出实例。
(P25, P27)√2.6 简述管理信息系统在管理现代化中的作用?(P8~P9, P12~ P14)√2.7 管理的不同层次所需信息各有什么特点?(P23 表 2.2)2.8 简述 MRPⅡ的发展过程。
信息服务与用户复习题答案
信息服务与用户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信息服务的核心目标是什么?A. 提供信息B. 盈利最大化C. 用户满意度D. 技术领先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信息服务的基本功能?A. 信息检索B. 信息存储C. 信息发布D. 信息创造答案:D3. 信息服务的用户需求分析通常包括哪些方面?A. 用户行为分析B. 用户满意度调查C. 用户需求预测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4. 信息服务的____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答案:质量控制5. 用户在使用信息服务时,应遵守____原则,以确保信息安全。
答案:合法使用三、判断题6. 信息服务提供者可以无条件地收集用户个人信息。
答案:错误7. 信息服务的个性化推荐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8. 简述信息服务的三个主要特点。
答案:信息服务的三个主要特点包括:实时性,即信息服务能够快速响应用户需求;互动性,即服务过程中用户可以与系统进行交互;个性化,即服务能够根据用户偏好提供定制化信息。
9. 描述信息服务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答案:信息服务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体现在:促进信息的快速流通,帮助用户获取所需信息;提高决策效率,通过信息服务提供的数据支持,用户可以做出更加合理的决策;推动社会进步,信息服务的发展带动了信息技术等相关领域的进步。
五、论述题10. 论述如何提高信息服务的用户满意度。
答案:提高信息服务的用户满意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确保信息服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高质量的信息内容;其次,优化用户界面设计,提高用户操作的便捷性;再次,加强个性化服务,根据用户的历史行为和偏好提供定制化的信息推荐;最后,建立有效的用户反馈机制,及时响应用户的需求和建议。
六、案例分析题11. 假设你是一家信息服务公司的经理,你的团队开发了一个在线学习平台。
请分析如何利用信息服务提高该平台的用户粘性。
答案:提高在线学习平台用户粘性的方法包括:利用数据分析工具,了解用户的学习习惯和偏好,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推荐;开发互动功能,如在线讨论区、学习小组等,增加用户之间的互动;提供实时反馈和进度跟踪,让用户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定期更新内容,保持平台的新鲜感和吸引力;建立用户支持系统,快速响应用户的疑问和需求。
《信息用户与服务》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6*4’=24’)1.信息用户:即社会信息用户,即社会信息的使用者,指在科研、技术、生产、管理、新闻、文艺等各种活动中一切利用社会信息的个体或团体。
2.信息服务:3.信息服务业的双轨制管理:是指在市场经济中按系统协调模式进行公益制与产业制信息服务的管理。
国家管理部门经行业务协调、公益制机构管理、产业制实体管理和信息服务市场管理。
4.抽样:从总体中抽取作为观察客体的部分个体代替对总体的全面研究的过程。
5.齐夫原则: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必定要在他所处的环境里进行一定程度的运动。
6.社会互助:指社会中人与人,人群与人群,组织与组织,人与人群,人与组织,人群与组织之间通过信息交流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行为的过程。
7.社会流动:是社会成员所处的阶层、职业和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变动。
社会流动是以社会分层为前提,他可以是向上的,也可以是向下的,还可以是水平线上的,这种流动改变着个人在原属社会层次中的地位。
社会流动的根源是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开放性社会体制的形成。
8.用户体验:指用户在操作或使用一件产品或一项服务的时候所做、所想、所感,涉及通过产品和服务提供给用户的理性价值和感性体验。
9.信息心理:是指用户对信息的需求、获取、吸收和利用等方面的心理活动,概括起来,用户的信息心理过程可用普通心理学中的认识—情感——意志过程来描述。
10.信息需求的马太效应:对于为数不多的信息需求较大的用户,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需求量将愈来愈高于平均水平,这部分用户在行为上表现为力图占有更多更新的信息资料;在信息资料来源不充分的情况下,势必影响其他用户的需求,这就是信息需求的马太效应。
11.信息使用价值:又可称为信息的相对价值,它是信息对于某一用户的利用价值,即以用户的认知结构来衡量的价值;同时,这一价值还受用户使用条件的限制。
12.咨询服务:向用户提供文献参考咨询、信息咨询和以信息为中介的各种专门咨询服务,以专门知识为基础,运用人才的智慧,帮助人们解决各种特定问题的活动。
信息服务与用户复习资料
第一章导论一、信息服务的现代发展趋势(书本8-10 页)1)从单一形式的服务向综合性服务发展。
2)从以部门为主体的信息服务向社会化信息服务模式转变。
3)各种专项信息服务和系统化信息保证服务。
4)信息服务向多元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
5)从信息服务项知识服务发展。
6)基于网络的个性化服务发展迅速。
第二章信息服务业的社会发展机制与管理机制二、什么是社会信息形态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形态,是社会特征在信息产生、传递、控制与利用方面的集中体现。
是社会历史的阶段性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表征了受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结构和社会性质等因素制约的信息利用状态与作用状态。
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信息形态是人类信息资源分配与利用关系的综合和表象。
三、信息服务业的双轨制所谓双轨制管理,是指在市场经济中按系统协调模式进行公益制与产业制信息服务的管理。
在管理上,由国家管理部门进行业务协调、公益制机构管理、产业制实体管理和信息服务市场管理,即对二元化的信息服务组织及其业务实行一元化的管理。
在这种管理体制中,用户按服务规范通过“市场”利用有偿服务,通过直接交往获取公益性服务。
双轨制管理的基本结构如下:信息服务业的双轨制管理主要集中在一下几个方面:(1)公益制与产业制的协调统一问题1、公益制信息服务与产业制信息服务的业务关系协调2、公益制与产业制信息服务的市场管理(2)公益制信息服务的社会管理(3)产业制信息服务的社会管理1、建立信息服务产业的管理体系2、完善信息服务产业制度3、开展信息服务社会保险业务(4)信息服务市场管理四、信息服务业与社会发展的互动体现在哪几个方面?(与社会发展的关系)1)需求互动。
社会发展对信息服务业的推动力表现为社会发展对其他行业推动的“合,力”即任何行业的发展都必须有可靠的信息服务作保障。
同时导致信息需求与服务处于不断变革中。
信息服务业与社会运行机制直接相关,它的发展将从优化社会信息环境、资源利用、运行模式和管理机制方面作用于社会各行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服务与用户》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导论
1、试析信息的社会功能和信息服务的基本特征。
2、信息服务的体系构成及现代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如何?
3、简述用户研究理论与实践进展。
4、用户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如何进行用户研究?
第二章信息服务业的社会发展机制与管理体制
1、信息服务业与社会发展的互动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如何进行信息服务业及信息服务职业分类?信息服务行业结构如何?
3、什么是信息生产力?如何分析信息服务经济发展状况?
4、什么是社会信息形态?如何进行社会信息形态研究?
5、试析信息服务业双轨制管理的实现。
第三章信息服务与用户研究的基本方法及其应用
1、比较直接调查与间接调查法的优缺点。
2、直接调查与间接调查各有哪些主要途径和方法?其要点如何?
3、什么是统计测量?用户研究中的统计测量可以分为哪些类型?如何按类进行用
户研究中的测量?
4、如何进行用户特征量的处理和分析?
5、解释特征值计算和特征值变动计算中的有关定义:简单算术平均值、几何平均
值、中位数、上四分位数、下四分位数、众数、方差、均方差。
6、解释:总体、个体、抽样、样本、抽样单位、观察单位、样本容量、总体容量、
样本误差、代表性误差、样本基础。
7、用户研究中的抽样步骤与原则怎样?
8、试述用户研究中的主要抽样方法。
9、什么叫用户研究中的比较分析法?成对比较法和相等间隔法的步骤?
10、举例说明相关分析法在用户研究中的应用。
11、简述回归分析法的基本原理、要点与步骤。
12、以一元一次回归分析为例,说明如何进行关系显著性检验。
13、什么叫特尔斐法?特尔斐法用于用户研究的基本步骤如何?
14、一般说来,可以从哪三方面制定特尔斐调查中的迭代终止判据?
15、什么叫马尔科夫过程?举例说明马尔科夫分析在用户研究中的应用。
第四章用户信息需求分析
1、简述人类总体需求与信息需求的关系。
2、简述用户信息需求的特点、信息需求的层次结构以及信息需求研究的方法。
3、试析用户需求的影响因素。
4、简述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信息需求的特征。
5、试述用户信息需求的分布规律。
6、解释:穆斯定律,齐最小努力原则,马太效应与罗宾汉效应。
第五章用户的信息交流与信息利用
1、试析信息流通三种基本方式的社会功能与作用。
2、信息交流系统的结构及特点?
3、用户信息获取的基本路线与途径如何?
4、试析用户信息获取的障碍。
5、什么是信息的总体价值和使用价值?如何量度?信息价值与普通商品的价值有
何区别?
6、什么是信息的潜在使用价值和实际使用价值?信息价值变化与信息利用率的变
化有何区别?研究信息价值规律的目的何在?
7、用户对信息的吸收取决于哪些方面?一般说来,用户吸收信息后将产生哪些效
果?
8、如何利用模糊评价法研究用户使用信息后所产生的效果?
第六章用户社会交往与互动中的信息活动
1、社会交往的作用如何?用户社会交往过程中要利用哪些信息?其信息作用机制
如何?
2、试述社会竞争、合作、冲突与调适中的信息活动环节。
3、什么是人际关系?公共关系?其作用如何?用户如何围绕这些问题规划信息活
动?
4、什么叫社会流动?其类型如何?用户社会流动中的信息需求与利用有哪些特
点?
第七章用户信息心理研究
1、什么是信息心理?用户信息心理研究的要点?
2、设计用户信息心理研究方法的原则有哪些?研究方法如何?
3、什么叫信息感知、信息注意、信息想象与思维?
4、注意分为哪几种?注意的品质指标有哪些?
5、解释:信息意识、信息意志、信息兴趣、信息情绪与情感。
6、什么是信息能力?人的能力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7、人的信息能力主要包括哪些?其作用如何?
8、用户团体信息心理的特征的主要表现?处于团体中的个体,其心理状态具有哪
些特征?
9、怎样进行团体用户信息心理研究?
10、用户信息行为的特征如何?用户信息心理––––行为过程如何?如何利用“内
驱力理论”控制用户的信息行为?
第八章信息服务业务及其组织
1、信息服务业务有那些类型?服务要求有那些?
2、试述信息提供服务的类型和内容?
3、信息服务保障服务的组织方法?
4、信息的发布和传递的两种基本形式是什么?
5、试述信息检索新的发展趋势
第九章个性化信息服务
1、个性化服务的有那些特点与类型?
2、试述国内外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
3、个性化信息服务的资源组织原则有那些?应该注意那些问题?
4、试述个人数字图书馆服务结构、特点与功能,并对其发展进行思考。
5、试述Web2.0技术的内涵、及其服务形式。
第十章知识服务的推进
1、知识管理的目标是什么?
2、显形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管理与服务包括那些内容?
3、知识服务与组织业务的融合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
4、面向知识创新的知识网络有那些特点?其构成如何?
5、知识服务中知识网络构建要素是什么?构建原则如何?
第十一章信息集成服务
1、信息集成服务的组织形式有那些?
2、信息集成服务包括那些内容?
3、基于资源整合的系统互操作有那些特征及目标?
4、信息系统异构主要包括那两个层面?
5、信息集成服务的协同实现包括那几种主要模式?
第十二章公共信息服务的组织
1、试述我国信息系统构成?
2、数字图书馆组织有那几种主要模式?
3、试述我国公共信息服务的跨平台系统构建情况。
4、如何对公共信息服务的投入产出分析?有那些方法?
第十三章信息服务市场机制
1、信息商品的内涵是什么?信息商品的特征如何?
2、信息服务市场的主要功能如何?
3、信息服务市场有那些主要类型?
4、信息服务商品市场价格是如何形成的?
5、信息服务商品有那些定价方法?
6、如何进行信息服务市场管理与调控?
第十四章信息服务的监督机制
1、现有的以部门和系统为主体的信息服务监督具有那些缺陷?
2、我国信息服务监督的社会化发展目标、要求与原则是什么?
3、信息服务监督包括那些内容?其社会监督机制与组织结构如何?
4、信息服务中的基本关系及其权益如何?其核心和重点在那里?
5、信息服务的技术质量监督系统如何构建?
6、信息服务价格监督应从那几个层面实施?
第十五章信息服务的政策与法律保障
1、什么是信息政策?信息政策的特点怎样?
2、什么是信息法律?信息法律的特点如何?
3、信息政策信息法律的关系?
4、信息政策的内容与制定依据?
5、信息法律的形式、内容与体系?加强我国信息法律建设的要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