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检测技术与装置 第二版 复习PPT
第七章 超声波传感器 《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第2版)》课件
![第七章 超声波传感器 《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第2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9f03d49647d27284b7351df.png)
超声波的波型分类
纵波
纵波在钢材中的传播
纵波质点的运动方向
横波
表面波在钢材表面的传播
1-超声波发生器 2-钢材
纵波(疏密波)纵波。在介质中传播时, 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一致。
横波
横波也称“凹凸 波”,是介质粒子振 动方向和波行进方向 垂直的一种波。也称S 波,若此波沿着x轴移动, 则振动方向为与x轴垂 直的方向上。
压电陶瓷或磁致 伸缩材料在高电压 窄脉冲作用下,可 得到较大功率的超 声波,可以被聚, 能用于集成电路及 塑料的焊接。
超声波塑料焊接机
超声波金丝 焊接机
超声波被聚焦后,具有较好的方向性,在 遇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时,能产生明显的反射 和折射现象,这一现象类似于光波。
便携式超声波 探鱼器
超声波在医学检查 中的应用
超声波的反射率与折射率
当声波垂直入射到光滑的界面上时的示意图如图所
示,入射声压pi、反射声压pr、透射声压pd三者之间满 足如下关系: p i+ pr = pd
反射波和透射波声压的比例与组成界面的两种介质
的声阻抗Z有关。界面一侧的总声压等于另一侧的总
声压,压强处于平衡状态。将反射声压pr与入射波声
接触法双晶直探头
发射晶片 接收晶片
将两个单晶探头组合 装配在同一壳体内,其 中一片发射超声波,另 一片接收超声波。两晶 片之间用一片吸声性能 强、绝缘性能好的薄片 加以隔离。
双晶探头的结构虽然 复杂些,但检测准确度 比单晶直探头高,且超 声信号的反射和接收的 控制电路简单。
各种双晶直探头
焦距范围:5~40mm, 频率范围:2.5~5MHz, 在钢中的折射角:45 ~70
接触法双晶斜探头(续)
自动检测技术与装置复习资料
![自动检测技术与装置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6ec25f9af45b307e9719759.png)
自动检测技术与装置复习资料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自动检测技术与装置复习大纲一、检测技术的基本知识检测仪表的基本组成;仪表的检测范围、量程及误差;检测仪表的基本性能(精度、变差、灵敏度及线性度)检测仪表的组成:传感器+变送放大机构+显示器仪表的工作条件:参比工作条件:仪表校验、标定的环境条件A 、绝对误差:△X=X -X 0 ( X :仪表示值 X0:标准值)B 、相对误差:C 、相对百分误差: 例子:某温度计检测范围是0~200℃,测100 ℃时显示是110 ℃ ,测10 ℃时显示是20 ℃ 。
△X 1=10 ℃ △X 2=10 ℃ Δ引=±5%δ1=10% δ2=100%检测仪表的性能指标1、精度:反映仪表检测精密和准确程度的指标。
表示方法:根据仪表的相对百分误差,去掉“±”号与“%”号后的数值。
(规范化:形成精度等级)我国仪表常用的精度等级 :一级标准精度 二级标准精度 工业用表精度a 、仪表精度的确定: (例1) 结论:将计算结果往大近靠。
例1 某台测温仪表的测温范围为200~700℃,校验该表时得到的最大绝对误差为+4℃,试确定该仪表的精度等级。
解:该仪表的相对百分误差为 %1000⨯∆=X X δ%100min max max ⨯-∆±=X X X 引δ%8.0%100200-7004δ+=×+=如果将该仪表的δ去掉“+”号与“%”号,其数值为。
由于国家规定的精度等级中没有级仪表,同时,该仪表的误差超过了级仪表所允许的最大误差,所以,这台测温仪表的精度等级为级。
b 、仪表精度的选择: (例2) 结论:将计算结果往小近靠。
例2 某台测温仪表的测温范围为0~1000℃。
根据工艺要求,温度指示值的误差不允许超过±7℃,试问应如何选择仪表的精度等级才能满足以上要求 解:根据工艺上的要求,仪表的允许误差为如果将仪表的允许误差去掉“±”号与“%”号,其数值介于~之间,如果选择精度等级为级的仪表,其允许的误差为±%,超过了工艺上允许的数值,故应选择级仪表才能满足工艺要求。
《自动检测技术》电子课件【精品PPT】共38页
![《自动检测技术》电子课件【精品PPT】共38页](https://img.taocdn.com/s3/m/68919e86804d2b160a4ec097.png)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自动检测技术》电子课件【精品PPT】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
自动检测技术与装置复习资料全
![自动检测技术与装置复习资料全](https://img.taocdn.com/s3/m/58172d8014791711cc79179e.png)
自动检测技术与装置复习大纲一、检测技术的基本知识检测仪表的基本组成;仪表的检测围、量程及误差;检测仪表的基本性能(精度、变差、灵敏度及线性度)检测仪表的组成:传感器+变送放大机构+显示器 仪表的工作条件:参比工作条件:仪表校验、标定的环境条件附加误差 A 、绝对误差:△X=X -X 0 ( X :仪表示值 X0:标准值)B 、相对误差:C 、相对百分误差:例子:某温度计检测围是0~200℃,测100 ℃时显示是110 ℃ ,测10 ℃时显示是20 ℃ 。
△X 1=10 ℃ △X 2=10 ℃ Δ引=±5% δ1=10% δ2=100% 检测仪表的性能指标1、精度:反映仪表检测精密和准确程度的指标。
表示方法:根据仪表的相对百分误差,去掉“±”号与“%”号后的数值。
(规化:形成精度等级)我国仪表常用的精度等级 :0.005 0.01 0.02 0.04 0.05 0.1 0.25 0.35 0.5 1.0 1.5 2.5 4.0 5.0一级标准精度 二级标准精度 工业用表精度a 、仪表精度的确定: (例1) 结论:将计算结果往大近靠。
例1 某台测温仪表的测温围为200~700℃,校验该表时得到的最大绝对误差为+4℃,试确定该仪表的精度等级。
解:该仪表的相对百分误差为如果将该仪表的δ去掉“+”号与“%”号,其数值为0.8。
由于国家规定的精度等级中没有0.8级仪表,同时,该仪表的误差超过了0.5级仪表所允许的最大误差,所以,这台测%1000⨯∆=X X δ%100minmax max⨯-∆±=X X X 引δ%8.0%100200-7004δ+=×+=温仪表的精度等级为1.0级。
b 、仪表精度的选择: (例2) 结论:将计算结果往小近靠。
例2 某台测温仪表的测温围为0~1000℃。
根据工艺要求,温度指示值的误差不允许超过±7℃,试问应如何选择仪表的精度等级才能满足以上要求?解:根据工艺上的要求,仪表的允许误差为如果将仪表的允许误差去掉“±”号与“%”号,其数值介于0.5~1.0之间,如果选择精度等级为1.0级的仪表,其允许的误差为±1.0%,超过了工艺上允许的数值,故应选择0.5级仪表才能满足工艺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MT&AI ›› 复习
1
检测技术基础
1.1 基本概念
仪表基本性能: 绝对误差/仪表基本误差:pg7§1.2.3par4&par9 相对误差:pg7§1.2.3par6 引用误差/最大引用误差/仪表满刻度相对误差: pg7§1.2.3par8&par10 允许误差:pg7§1.2.3par11 准确度与准确度等级:pg7§1.2.3par13 动态特性:pg8§1.2.3par9
TMT&AI ›› 复习
1
检测技术基础
1.2 基本公式
随机误差的估计与统计处理: 标准差:pg12§1.3.2.1exp1.14 样本标准差(Bessel公式):pg12§1.3.2.1exp1.15 算术平均值的样本标准差:pg13§1.3.2.1exp1.17 粗大误差的估计与统计处理: 拉依达法:pg14§1.3.2.2exp1.18 系统误差的估计与判定: 标准差判据:pg16§1.3.2.3exp1.20~exp1.23
流量检测仪表中的“量程比”
TMT&AI ›› 复习
概念辨析
测量的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系统误差 仪表的指标:静态特性、动态特性 输入输出特性与误差的关系
绝对误差:有单位;真值的获取;仪表基本误差 相对误差:与真值有关,不反映仪表的好坏 最大引用误差:仪表量程;仪表满刻度相对误差 非线性误差: 回差:上行程(正行程),下行程(反/逆行程)
TMT&AI ›› 复习
1
检测技术基础
1.1 基本概念
数据处理的误差:T03.ppt 有效数字、科学记数法 提高测量精确度的途径:T03.ppt 控制测量误差因素(减少不确定因素) 选择有利的测量方案(限制各不确定因素的值) 满足误差分量的均衡条件(控制最大误差分量) 充分利用测量误差的抵偿性 仪表的分析设计原则:T03.ppt
1.1 基本概念
仪表基本性能: 测量范围和量程:pg6§1.2.3par2 灵敏度:pg6§1.2.3par7 死区/不灵敏区:pg6§1.2.3par10 线性度/非线性误差:pg6§1.2.3par12 回差/变差/滞环:pg6§1.2.3par13 稳定性:pg8§1.2.3par11 重复性与再现性:pg8§1.2.3par18 可靠性:pg9
TMT&AI ›› 复习
概念辨析
输入输出特性与误差的关系 例: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最大引用误差 ≥ 非线性误差 满刻度相对误差 = 相对误差 回差 ≤ 2×最大引用误差 非线性误差 ≤ 2×回差
自动检测技术及仪表
Test & Measurement Technology and Automation Instruments CIST@BUCT 2012
第④部分 课程复习 葵花子宝典
“葵花在手、高分我有” —— 难说 “欲练神功、必须用功” —— 正 途
TMT&AI ›› 复习
三种难度
TMT&AI ›› 复习
1
检测技术基础
1.2 基本公式
开环结构——传递系数与相对误差: pg5§1.2.2exp1.1~exp1.2 闭环结构——传递系数与相对误差: pg5§1.2.2exp1.3~exp1.5 非线性误差:pg6§1.2.3exp1.7 回差:pg7§1.2.3exp1.8 相对误差:pg7§1.2.3exp1.10 引用误差:pg7§1.2.3exp1.11
TMT&AI ›› 复习
1
检测技术基础
1.1 基本概念
误差理论基础: 按误差的出现规律分类:pg10§1.3.1par5 按使用的工作条件分类:pg11§1.3.1par4 随机误差的特征:pg12§1.3.2.1 粗大误差的判定:pg14§1.3.2.2 系统误差的判定:pg15§1.3.2.3 消除和减少误差的一般方法:pg19§1.3.3
TMT&AI ›› 复习
1
检测技术基础
1.1 基本概念
按仪表结构分类: 开环结构:pg4§1.2.2par8&fig1.5 闭环结构:pg5§1.2.2par6&fig1.6
平衡(反馈)式变换结构: pg92§3.1.2.4par2&fig3.9
TMT&AI ›› 复习
1
检测技术基础
TMT&AI ›› 复习
1
检测技术基础
1.1 基本概念
仪表的防爆等级:T02.ppt 防爆标志 常见防爆类型:隔爆型(d)、本安型(ia/ib) 爆炸性危险场所分区 Ⅱ类场所:0 区、1 区、2 区 Ⅲ类场所:20 区、21 区、22 区 仪表的防护等级:T02.ppt 防护标志
1
检测技术基础
1.3 辨析应用
敏感元件/检测元件、传感器和变送器的相互比较 回差、非线性误差、相对误差、引用误差、准确度和准 确度等级之间的关系 参阅 T02.ppt 回差、重复性、再现性之间的关系: pg9§1.2.3par4 准确度等级: 注意量程的计算和最大引用误差的计算。
填空、选择 —— 基本概念、概念辨析 简答、计算 —— 概念辨析、基本公式 分析、设计 —— 知识运用
TMT&AI ›› 复习
1
检测技术基础
1.1 基本概念
检测与测量:pg1§1.1par3 检测装置:pg2§1.2.1par5 敏感元件/检测元件:pg2§1.2.1par8 传感器:pg2§1.2.1par9 变送器:pg3§1.2.1par1 直接测量:pg3§1.2.1par4 间接测量:pg3§1.2.1par5 软测量:pg255§4.1.1par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TMT&AI ›› 复习
1
检测技术基础
1.2 基本公式
误差合成: 系统误差合成: pg17§1.3.2.4exp1.25&exp1.27 随机误差合成:pg18§1.3.2.4exp1.31 误差的总合成:pg19§1.3.2.4exp1.32&exp1.33
TMT&AI ›› 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