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讲解学习
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市场

第七章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市场第一节垄断竞争市场一、基本含义与特征:1.含义:垄断竞争市场是既存在竞争又存在垄断的市场结构。
是现实经济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市场结构。
2.特征:(1)市场上有众多的消费者和厂商,每个厂商所占的市场份额较小。
(2)厂商生产的产品存在着差别,即有很大的替代性。
而这种差别的存在是垄断竞争形成的基本条件。
产品的差别包括产量本身的差别和销售条件等方面的差别,正是由于这种差别是企业对自己的产品的垄断成为可能,但产品替代性又促使在市场上同类产量之间激烈竞争。
(3)从长期来看,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是自由的。
二、垄断竞争厂商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在垄断竞争市场上,由于每个厂商提供的产品有一定的差异,厂商可以对其产品实施垄断,厂商具有影响产品价格的能力,因而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收益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即边际收益曲线在需求曲线的下方(如同完全垄断市场结构一样)。
当个别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可能有两种情况:(1)当一个厂商降低自己产品价格,该行业中其它与之竞争的厂商并不随之改变价格时,在这种情况下,该厂商的销售量就会大幅度的变动,那么该厂商的需求曲线比较平坦;(2)如果其它厂商随之该厂商降价,在这种情况下,该厂商很难吸引其他消费者的需求,这时该厂商的销售量就不会有很大的变动,其需求曲线比较陡直。
三、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在短期,垄断竞争的企业对生产要素的调整只能限于可变投入,因而厂商面对成本的是短期成本。
由于改行业的厂商数目众多,有可能其他厂商不参与竞争,在这种情况下,该厂商通过不断降低价格,增加销售量,直到满足于边际成本=边际收益的原则,就能够实现利润最大化。
所以,在短期均衡实现过程中,垄断竞争市场如同完全垄断市场一样,也会出现有超额利润、收支相抵、亏损三种情况。
四、垄断竞争企业的长期均衡垄断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实现,如同完全竞争市场一样,也是通过个别厂商产量的不断调整和行业生产规模的不断调整,最终就会实现长期均衡。
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概论

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概论1. 引言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是市场竞争的两种不同形式。
在垄断竞争中,存在许多小规模的企业,每个企业都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没有明显的市场支配地位。
相比之下,寡头垄断中只有少数几家企业主导市场,它们控制着市场的供应和价格。
本文将介绍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的特点、优缺点以及对市场和消费者的影响。
2. 垄断竞争垄断竞争是一种市场结构,其中存在许多相互竞争的小规模企业。
这些企业之间各自生产相似但稍有差异的产品。
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如下:•产品差异化:每个企业都努力通过产品特性、品牌形象、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差异化来吸引消费者。
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创新来获得竞争优势。
•自由进出市场:由于市场规模较小,新企业可以相对容易地进入市场。
因此,垄断竞争市场上的企业竞争程度较高。
•价格接近边际成本:由于市场竞争的存在,企业往往会以接近边际成本的价格出售产品,以吸引消费者。
垄断竞争的优点在于,它鼓励企业进行创新和差异化,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
此外,竞争激烈的市场通常会降低产品价格,使得消费者能够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到所需的商品和服务。
然而,垄断竞争市场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由于企业间差异化程度高,消费者往往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导致信息不对称问题。
其次,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利润空间较小,这可能导致企业对研发和创新的投入不足。
3. 寡头垄断与垄断竞争不同,寡头垄断市场由少数几家占据主导地位的企业组成。
这些企业通过控制市场供应和定价来影响市场竞争。
寡头垄断市场的特点如下:•企业数量有限:市场上只有几家企业主导市场,它们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产品差异化程度较低:相比于垄断竞争市场中的企业,寡头垄断市场中的企业生产的产品差异化程度较低,消费者的选择余地较小。
•高度集中的市场力量:寡头垄断企业通常具有较强的市场份额和影响力,能够通过控制市场供应和定价来影响市场竞争。
寡头垄断的优点在于,企业可以通过控制市场来实现较高的利润水平,从而有更多的资金用于研发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
管理经济学 第8章 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

P
SMC SAC
LMC LAC
P1
D MR 0 Q
1
D’ Q
11
图 8-3 垄断竞争企业的长期均衡
垄断竞争企业长期均衡的条件是
MR=LMC=SMC
P=LAC=SAC
MR=LMC=SMC,利润没有最大化或 亏损没有最小化;
LMC=SMC,生产规模没有调整到 长期中最优;
12
P=LAC=SAC,有经济利润或亏损;
52
企 企 业 乙 高价 低价 高价
业
甲 低价 50, 120 60, 60
100, 100 120, 50 图 8-9
价格战
53
大家采取高价政策,大家都赚100; 一个高价,一个低价,高价者赚 50,低价者赚120; 两个都低价,两个都只能赚60。 大家都应该采取高价政策,但是, 大家都要对付对方的低价政策,所 以大家都采取低价政策,结果每个 人的明智选择是群体的非明
22
也就是说,以原来的交点位置决 定价格和产出,与需求曲线变动 后的新交点的价格和产出比较, 如果收入增加,则此方案可以采 纳。
23
P P2 P1 H2 H1 A1
MC 2 AC1 MC 1 A2 AC 2 D2
D1 C1 C2 MR 1 MR 2
0
Q1
Q2
Q
改进产品质量的成本影响
24
追加广告对成本的影响:
31
问题4:
寡头的名声不佳,但是,它的 产生又往往是经济的,为什么?
32
P A AC P1 P2 4 Q3 3 2 Q2 Q1 1
0 E F G H Q 寡头市场产生的必然与寡头市场的划分
33
二、拐折的需求曲线模型 寡头市场的价格比较稳定,寡 头之间一般不进行价格竞争。美国 经济学家斯威奇用拐折的需求曲线 模型对之作出了解释。
经济学: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2)

Marathon Sun Phillips Unocal Arco Conoco
其他
5.2% 4.2% 3.5% 3.5% 3.1% 2.6% 19.5%
在利用全国或国际市场份额的数据分析行业 市场结构时,必须注意相关的市场常常是地区 性的。例如,尽管没有一家航空公司占有支配 性的全国市场份额,但一些航空公司在国内不 同的航空港中占据统治地位。比如,美利坚航 空公司在达拉斯/佛特沃斯占有64%的份额,西 北航空公司在明尼阿波利斯/圣保罗占有80%的 市场份额,而美国空路公司占有查罗特94%的 市场份额。
新型奔腾处理器市场。其他行业如啤酒、速食 麦片和软饮料等,一些公司占有较大的市场份 额,而行业中其余厂商只占有很小的份额。在 大航空公司中(不包括地方航空公司),尽管 美利坚和联航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但与上述 行业相比,市场份额划分较为平均。最后,在 石油市场上,十多家或更多的厂商都具有一定 规模的市场份额,但没有一家拥有支配性的市 场份额。
五、寡头垄断的条件
一般的,寡头垄断市场符合下列条件:
(1)市场上的企业数极少,只 有几家企业就控制了产品的 极大部分供给。 (2)产品同质或异质。
(3)进出市场都有很大障碍。
(4)信息不完全。
美国的寡头:相对的市场份额
美国的很多行业都可以划归为寡头市场结构。 根据寡头市场结构的定义,它涵盖了很宽的行业 范围。下表列出了一些寡头的例子。一个极端就 是微处理器芯片市场,微处理器芯片是康柏、 Packard Bell和其他计算机公司销售的与IBM兼 容的个人计算机的“大脑”。如表所示,英特尔 公司在此市场中占了大约86%的支配性市场份额, 只有一家其他厂商(AMD)占有一定的份额。 1996年,英特尔实际上垄断了
产业组垄断寡头与垄断竞争讲解

1 EdP
MC
产量效应(output effect):Q上升 价格效应( price effect):P下降
MC
P
1
1 EdP
产 很量多增,加P高,于价M格C下很降多MC高很多!
R、P、C
R、P、C
MC=S
MC=S
A D1
P0
B MC2
MR1 G
MC0 MC1
H
D2
MR2
O
Q0
Q
20
古诺竞争(Cournot competition)
假设:对手产量保持既定水平
P、R、C
MCA
G P0
F
H
O
MRA
DA
D
QA
Q
Q
自己的产量QA 对手的产量QL=Q- QA
21
伯特兰竞争(Bertrand competition)
P 有效率的价格:P*=MC
P、R、C
对买者 的价值V
S=MC G
垄断企业 P* 的成本C
垄断企业 的成本C
PM
PC
对买者 的价值V
O
Q*
D H
QO
V>C
V<C
垄断企业与完全竞争企业的区别
无谓损失
B IE
S = MC
A
AR=D
MR
QM QC
Q
5
垄断企业提高Q对TR的效应
MR
P1
Q= 30 B的策略
Q= 40
A的策略
Q= 30 Q= 40
A:1800 B:1800 A:1500 B:2000
A:2000 B:1500 A:1600 B:1600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讲义-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上生产者的行为

第21讲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上生产者的行为(一)垄断竞争市场上生产者的行为1、垄断竞争市场上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1)与完全垄断市场上的企业相同,垄断竞争市场上企业的需求曲线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而不是一条水平线。
尽管垄断竞争企业与完全垄断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都是向右下方倾斜。
但是,由于垄断竞争企业之间产品存在一定的可替代性,存在着竞争关系,就使得垄断竞争企业的需求曲线和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相比比较平坦,或者和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水平形状的需求曲线相比比较接近。
(2)垄断竞争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有两种,分别称为主观需求曲线和市场份额需求曲线。
①主观需求曲线也叫预期的需求曲线,表示在垄断竞争市场上,当某一个企业改变其产品价格,而其他企业并不改变自己的产品价格时,该企业的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
②市场份额需求曲线也叫实际需求曲线,表示在垄断竞争市场上,当某一个企业改变其产品价格,而其他企业也同时使自己的产品价格发生相同的变化时,该企业的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
③一般来说,主观需求曲线和市场份额需求曲线相比,需求弹性更大一些,或者说前者比后者更为平坦一些。
2、短期均衡分析(1)因为垄断竞争企业面临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所以与完全垄断企业类似,垄断竞争企业也遵循着相同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它选择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R=MC的产量,然后用其需求曲线找出与这种产量相对应的价格。
(2)在短期内,垄断竞争厂商的行为与完全垄断企业的行为相似,即短期均衡也包括盈利、利润为零、亏损三种情形。
(3)和完全垄断市场相同的是,垄断竞争市场上不存在供给曲线。
应用分析【例题·单选题】关于垄断竞争企业和完全垄断企业需求曲线的比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垄断竞争企业的需求曲线是每一个具体企业的需求曲线B.垄断竞争企业和完全垄断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都有右下方倾斜的形状C.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既是企业的需求曲线,也是行业的需求曲线D.完全垄断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比垄断竞争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具有更大弹性【答案】D【解析】在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下,主观需求曲线和市场份额需求曲线相比,需求弹性更大一些,因此D选项的说法错误。
第十二章 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经典 西方经济学经典

三、斯泰克伯格模型——结论
寡头1的实力强于寡头2; 寡头1先行占优; 寡头2则跟进追随,处于劣势
四、伯特兰模型——价格竞争的古诺模型 (一)同质产品的价格竞争
1. 寡头生产能力无限制时
D ( Pi ),Pi Pj 1 Di ( Pi,Pj ) D ( Pi ),Pi Pj 2 0,Pi Pj Pi Pj MC
四、伯特兰模型——价格竞争的古诺模型 (二)异质产品的价格竞争
寡头1和寡头2生产互为替代关系的异质产品 D1:Q` 24 4 p1 2 p2 D2:Q2 24 4 p2 2 p1 C1 C2 40
当
1 p1Q1 C1 24 p1 4 p12 2 p1 p2 1
4
3
E : 伯特兰均衡点
* * p1 p2 4 * Q1* Q2 16
2 1 1 2
3
4
5
6
p2
第三节 竞争与合作的选择
一、竞争还是合作 (囚徒困境) 寡头1 囚犯A P=4 P=6 坦白 抗拒
寡头2 P=4 P=6
24,24 40, 8 8, 40 32,32
囚犯B 坦白 抗拒
-3,-3 -1,-5 -5,-1 -2,-2
q
四、垄断竞争市场的效率
LMC
P, C, R
LAC
– 均衡价格 P完全垄断≥P垄断竞争≥P完全竞争
pl
– 均衡产量 q完全垄断≤q垄断竞争≤q完全竞争 – 资源利用效率 U完全垄断≤U垄断竞争≤U完全竞争
mrl
Dl
dl
O
ql
q
五、厂商之间的竞争
– 价格竞争
• 导致主观需求曲线和客观需求曲线
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市场企业经营决策分析讲义

政府通过规范市场准入制度,确保市场公平竞争, 防止不正当的资本运作和市场操纵行为。
价格监管
政府对价格进行监管,防止价格垄断和不合理定价 ,保护消费者利益。
CHAPTER 06
案例研究
垄断企业的成功案例分析
腾讯
作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腾讯在社交、游戏和广告等领域拥有强大的市场地位。其成功的关键在于不 断创新和拓展业务,同时通过提高用户体验和增加用户粘性来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对市场绩效的影响
1 2 3
市场效率
由于在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市场中,企业通常 具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和较高的市场控制力,因 此市场效率通常较低。
消费者福利
由于在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市场中,企业通常 采取价格策略来保持其市场份额和利润水平, 因此消费者福利通常较低。
资源配置
由于在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市场中,企业之间 的竞争相对较小,因此资源配置通常不是最优 的。
02
退出壁垒
由于沉没成本和合同约束等原因 ,垄断企业在做出退出决策时可 能会面临一定的障碍。
03
市场势力与进入/退 出决策
垄断企业需要根据市场势力和市 场需求来评估进入和退出的可能 性,以制定合理的经营策略。
CHAPTER 03
寡头企业的经营决策分析
定价策略
价格领导
在寡头市场中,某一家企业率先制 定价格,其他企业则根据该价格来 调整自己的价格。
华为
作为全球领先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和技术创新者,华为在5G、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其 成功的关键在于持续投入研发和技术创新,以及灵活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寡头企业的成功案例分析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
作为中国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公司之一,中石油在上游勘探、中游炼油和下游销售等领域拥有完整的 产业链。其成功的关键在于资源掌控、技术创新和国际化战略,以及与政府和合作伙伴的良好关系。
南开大学微观经济学讲义第八章 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

——
一个成功的卡特尔所必需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1、它必须控制整个实际产量和潜在产量的很大 份额。 2、可获得的替代物必须是有限的,也即对其产 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必须是相当低的。 3、对卡特尔产品的需求必须是相对稳定的,不 管商业条件如何。 4、生产者必须愿意和能够保留足够数量的产品 以影响市场。
四、市场结构与进入障碍
在进入一个行业中遇到的困难常称为进入障碍。 从长期来看,进入障碍是决定市场结构的最重 要因素。
进入障碍的来源包括: ——政府政策:专利和许可证; ——信息:新厂商缺乏信息技术;消费者缺乏 产品信息; ——对稀缺投入要素的控制; ——法律因素和规模经济性; ——市场策略(下页详细说明)
垄断性竞争短期利润最大化:
P
经济利润 可能为 正 或为负 或为零 垄断竞争 短期均衡 为条件: MR=MC 且对应着 dd与DD 的交点。 P>=AVC
D
MC
AC
Pe
d
MR O Qe
Q
四、长期利润最大化价格和产量
从长期来看,垄断性竞争企业的行为类似 完全竞争。由于进入行业容易,经济利润 就会吸引其他企业进入这一市场。
4、进、出的条件 进出容易。
为什么可口可乐要做大量广告?
1、策略性壁垒 2、抢占消费者的心理位置:可口可乐做的广告 多,形象好,那么消费者就会把它排在自己心 目中的第一位,当他去超市买可乐时,潜意识 作用驱动他去买可口可乐。 广告是为了传播概念,在消费者心中找位置 ,也 就是定位. 做广告 是为了把这些概念传播给更 多的人以及巩固形象。
寡头垄断的学者注意到,在有些市场里价格在 很长一段时期里保持不变。价格刚性(rigid)表 明当需求或成本发生适度变动时,或二者都发 生适度变动时,价格却保持不变。 斯维齐认为,寡头垄断企业的行为好像它面临 的是一条曲折的需求曲线。 斯维齐断言,寡头垄断厂商推断其他厂商对自 己价格的态度是:跟跌不跟涨。如果自己涨价, 竞争对手不跟着涨;但如果降价,竞争对手就 跟着降。
第七章 垄断竞争市场与寡头垄断

斯威齐模型
P
MC 1 D1 MC 2 E F G MR 2
O
P0 MR 1
D2
Q0
Q
三、寡头垄断市场上价格的决定
寡头垄断市场上价格的决定要区分存在或不 存在勾结。在不存在勾结的情况下,价格决定 的方法是价格领先制和成本加成法。在存在勾 结的情况下则是卡特尔。
1.卡特尔
卡特尔(Cartel)
价格领导: 价格决策由大企业作出。 决定价格的大企业被称为 价格领袖者,或支配性企业; 小企业是价格接受者。
支配型价格领袖(本 行业规模最大企业) 效率型价格领袖(本 行业成本最低、效率最 高的企业) 晴雨表型价格领袖 (能优先掌握市场变化 的企业)
3.成本加成定价法
成本加成定价法(Cost-plus Pricing)
B 1 1 12 QB QA 0 QB 50 100 得到: QB 600 1 QA 2 (**)
(*)及(**)式分别被称为厂商A和厂商B的反应函数(reaction function)
QB
1200 A
图7-4 反应曲线与古诺均衡点
600 D
QB
E B
QA 600
B PQB CQB
1 [12 (QA QB )]QB 0 100 1 1 2 12QB QB QAQB 100 100
为使利润极大,利润函数的一阶偏导应为0,即:
A 1 1 12 QA QB 0 QA 50 100 1 得到: QA 600 QB 2 (*)
立企业联合起来以提高价格和限制产量 的一种组织。
1960 年,阿拉伯主要产油国家组成了
“限产保价”
石油输出国组织。石油输出国组织 (The 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OPEC,欧佩克) 是典型的卡特尔。
管理经济学人大第四版第十章垄断性竞争、寡头垄断和进入障碍

曲线。
D需求曲线
D需求曲线:表示当垄断竞争生产集团中的某一
个厂商改变自己的产品价格时,在其他的厂商也
采取同样策略的情况下,该厂商的产量与价格之
间的关系。
由于我们选择的是代表性企业,若它的某项产量 变化计划是有利可图的,集团内所有的企业都会 采取同样的行动,因此,D需求曲线是厂商实际
上面临的需求曲线,因此又被称为有效需求曲线。
地方政府利用行政手段限制外地产品进入由于寡头厂商的产量在全行业的总产量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从而每个厂商的产量和价格变动都会对其他竞争对手乃至整个行业的产量和价格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每个寡头厂商在采取行动前都必须考虑到竞争对手的反应并据此采取最有利的行动
第十章 垄断竞争、寡头垄断 和进入障碍
垄断竞争市场: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
但寡头厂商的相互勾结行为受到法律法规的限制, 而且由于受利益驱使,并不能稳定和长久。
2、寡头市场模型
古诺模型 斯威齐模型 卡特尔模型 价格领导模型
古诺模型
由法国经济学家古诺于1838年提出。古诺模型假定:
市场上只有两个厂商(双头模型)。
他们的生产成本均为零。
每个厂商都清楚地了解他们所共同面临的线性的
卡特尔模型
共同来限制产量,提高价格,操纵市场。 OPEC是卡特尔模型的典型案例
卡特尔是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间一种公开的协议,
卡特尔以全体企业的总利润最大为目标来确定各
企业的共同价格和产量,然后按照边际成本相等
的原则分配产量限额。
卡特尔的不稳定性
同一行业的企业由相互竞争转而联合成卡特尔,
能提高各企业的利润,但是卡特尔往往是不稳定
经济学之寡头和垄断竞争

经济学之寡头和垄断竞争寡头和垄断竞争的定义在经济学领域中,寡头和垄断竞争是两种市场结构的模型。
寡头是指市场上只有少数几家公司占据主导地位,而垄断竞争则是指市场上有许多公司存在,每家公司都拥有一定程度的市场份额。
寡头的特征和行为寡头市场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 少数几家公司占据主导地位,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2. 公司之间存在较高的互动和相互依赖性。
3. 公司对价格和产量有一定的控制权,可以通过协商或者共同行动来影响市场。
4. 公司之间的竞争相对较弱,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合作。
在寡头市场中,公司的行为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 价格协作:寡头公司之间往往会通过协商来达成一致,以维持较高的价格水平。
2. 产量限制:为了确保价格稳定,寡头公司可能会限制自身的产量,以保持市场供应的相对稳定。
3. 市场分割:寡头公司之间可能会通过划定地理区域或市场细分来避免直接竞争,从而达到共同获利的目的。
垄断竞争的特征和行为垄断竞争市场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 多家公司存在,每家公司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小。
2. 公司之间存在一定的产品差异化,可以通过品牌、质量等方面进行竞争。
3. 市场进入和退出相对容易,新公司可以随时进入市场,退出市场也不会引起重大影响。
4. 公司之间的竞争较为充分,价格和产量都受到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
在垄断竞争市场中,公司的行为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 非价格竞争:由于市场中存在多种不同的产品,公司会通过产品的差异化来进行竞争,而非仅仅通过价格的变化。
2. 广告宣传:为了提高自身产品的知名度和销售量,公司可能会加大广告宣传投入。
3. 短期价格调整:由于市场中存在较多的公司,价格调整比较频繁,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
4. 长期利润接近零:由于市场的进入和退出相对容易,新公司的进入往往会导致市场的竞争程度加剧,使得公司的利润相对较低。
寡头与垄断竞争的比较分析寡头和垄断竞争是两种不同的市场结构,它们有以下一些区别和相似之处:区别: 1. 公司数量:寡头市场只有少数几家公司,而垄断竞争市场有多家公司存在。
西方经济学第07章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市场

条件:产品差别的存在。 产品差别----同一种产品在质量、包装、牌号和销售条件等方面的差别。
一、垄断竞争市场的的厂商决策
2、市场特点: 既有垄断,产品存在差别; 某个企业先 自行定价。 又有竞争,各种有差别的 产品之间存在替代性; 企业根据市场再进行调价。
M”
N
N’
N”
寡头垄断的含义和市场特点:
1
含义:指少数几家企业控制整个市场 的供给。
2
特点:
3
大规模生产,其他厂商难以进入;
4
几家寡头之间的相互依存性。
5
二、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D-AR-P 向右下方倾斜, MR<AR。
AR=P
MR
3)市场表现
2、寡头垄断的若干模式:
(1)突点需求曲线模式: 当竞争对手对某一厂商的价格变动不予理睬,形成需求曲线D1。 但如果竞争对手竞相削价, 于是需求曲线发生弯折, 由D1到D2。
02
(2)博弈论模式
各寡头之间存在勾结,产量由各寡头之间协商确定,协商确定的取决于各寡头实力的大小。
寡头之间不存在勾结的情况下,各寡头根据其他寡头的产量来调整自己的产量,以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01
02
3、寡头市场上产量的决定
各寡头不存在勾结:
价格领先制 价格决策往往由大企业作出,决定价格的大企业通常被称为价格领袖者,或者叫支配性企业;而小企业则如同完全竞争企业一样,是价格的接受者。
P1
D1
D2
Q1
Q2
K
结论
由于厂商按MR=MC利润最大化决策,即使MC曲线上移或下移, 只要范围适度,价格和 产量都会保持不变。 如右图:
宏观经济学第9章 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市场

2、寡头垄断的成因
存在其他进入该市场的障碍 (1)某些产品的初始投资量很大; (2)技术要求高; (3)市场开拓难; (4)政府管制。
(二)寡头垄断的分类
按产品的性质分类: 纯粹寡头和差别寡头。 按厂商数目分类: 双寡头、三寡头和多寡头。 按厂商的行为方式分类: 独立行为寡头和勾结行为的寡头。
由于每个厂商的生产条件是相同的,在均衡产 q1 q2 qn 出水平上,则有:
因此上式可以写成: a (n 1)bq MC 0 1 1
a MC1 q (n 1)b
1
n(a MC1 ) Q nq (n 1)b
1
a n P a bQ MC1 n 1 n 1
* 1 * 2
2a Q 3b
古诺模型可以很容易推广到有n个相同厂商的 行业。市场需求函数为:
P a bQ a b(q1 q2 q3 qn )
假设所有厂商的边际成本相同, MC1 MC2 MCn 则厂商1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a 2bq1 b(q2 q3 qn ) MC1 0
P P* P1
MC AC d
O 图 9-9
q*
q1 卡特尔的不稳定性
q
(五)斯塔克尔伯格模型
斯塔克尔伯格模型(Stackelberg model)描
述了在市场里,有一个处于支配地位的领导
厂商,有一个或多个追随厂商这样的行业。
与古诺模型的最根本区别
领导厂商在决定其最优产量时,把追随
厂商的反应函数看作是给定的,而不是 以它们的产量为给定的。
(六)价格领导
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

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是市场竞争的两种形式,它们都存在于市场中,但它们的特征和影响有所不同。
本文将从定义、特征、市场结构、行为和影响等方面对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进行比较和分析。
首先,垄断竞争是一种市场结构,它有许多卖家和买家,市场上有多种不完全替代品。
卖家之间通过不同的产品差异化和品牌营销来争夺消费者的需求。
这使得市场上存在一定的价格和非价格竞争,每个卖家在市场上都有一定程度的市场定价权。
与之相反,寡头垄断是一个市场结构,市场上只有几个主要的卖家,并且它们的产品主要是完全替代品。
这意味着消费者在这种市场上只有很少的选择,寡头垄断通常包括两到三个卖家,他们统治了整个市场。
由于这种市场结构,卖家拥有更多的市场定价权。
其次,垄断竞争具有以下特征:市场上存在大量的卖家和买家,但没有公司能够控制市场供应量;卖家之间存在产品差异化,通过不同的市场推广和品牌营销来吸引消费者;市场上自由进出,没有额外的进入壁垒。
相比之下,寡头垄断有以下特征:市场上只有几个主要的卖家,他们控制着市场的供应量;产品是完全替代品,消费者没有其他选择;市场准入壁垒较高,新进入者面临较大的困难。
在市场行为方面,垄断竞争下的企业更注重非价格竞争。
他们通过产品差异化、广告宣传等方式吸引消费者。
由于市场上存在大量的卖家,卖家之间的价格竞争有限,因此价格更加稳定。
而寡头垄断下只有几个卖家,他们之间的竞争更多是价格竞争。
由于产品的完全替代性,卖家通过价格来争夺市场份额。
这可能导致价格战和竞争不完全透明,消费者往往受到损害。
最后,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对市场和消费者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在垄断竞争下,由于市场上存在大量的卖家和非价格竞争,消费者受益于更多的选择和产品创新。
由于价格相对稳定,消费者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做出更好的购买决策。
然而,寡头垄断可能对消费者和市场带来不良影响。
由于只有几个主要卖家,消费者的选择受到限制。
由于缺乏竞争,卖家可以操纵价格,从而提高利润,消费者可能需要支付更高的价格来购买产品。
中级微观经济学-第九章 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

y1
y2
(y1m,y2m) 表示最大化 卡特尔总利润的产量。
y2* y2m
y1m y1*
y1
(三)卡塔尔稳定性与瓦解
这样的卡特尔是否稳定? 厂商是否有欺骗其它厂商的动机?
例如, 假如厂商1保持y1m 的产量, 最大化
利润的厂商2是否会保持y2m的产量?
厂商2对厂商1产量y1 = y1m的利润最大化 反应函数为y2 = R2(y1m)。
y2
R2(y1m) y2m
y1 = R1(y2), 厂商1的反应函数
y2 = R2(y1m) 为对厂商1 产量y1 = y1m的最佳反 应产量。
y2 = R2(y1), 厂商2的 反应曲线。
y1m
y1
厂商2对厂商1产量y1 = y1m的利润最大化 反应产量为:y2 = R2(y1m) > y2m. 厂商2通过欺骗厂商1将产量从y2m提高至 R2(y1m)可以使其利润上升。
(二)垄断竞争市场条件
– 第一,在生产集团中有大量的企业生 产有差别的同种产品,这些产品彼此 之间都是非常接近的替代品。产品差 别不仅指同一种产品在质量、构造、 外观、销售服务条件等方面的差别, 还包括商标、广告方面的差别和以消 费者的想像为基础的任何虚构的差别 。
(二)垄断竞争市场条件
– 第二,一个生产集团中的企业数量非 常多,以至于每个厂商都认为自己的 行影响很小,不会引起竞争对手的注 意和反应,因而自己也不会受到竞争 对手何报复措施的影响。
第三节 同时决策模型
一、古诺模型
(一)模型假设
古诺模型是早期的寡头模型。它是由法 国经济学家古诺于1838年提出的。古诺 模型常被作为寡头理论分析的出发点。 古诺模型是一个只有两个寡头厂商的简 单模型,该模型也被称为“双寡头模型 ”。古诺模型的结论可以很容易地推广 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寡头厂商的情况中去 。
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

【学习目标】 了解垄断竞争市场的结构特征、垄断竞争厂商 的需求曲线特点,了解垄断竞争厂商的非价格竞争;掌握垄断 竞争所导致的生产能力的剩余;熟练掌握垄断竞争厂商短期和 长期均衡的条件。了解寡头市场的结构特征,掌握寡头市场的 各种竞争模型——古诺模型、斯威齐模型、卡特尔勾结模型和 价格领导模型,了解斯塔克伯格模型、伯特兰模型等。
垄断竞争厂商短期均 衡条件是:MR=SMC
P
可 能 有 PS 经 AR>AC 济 利 润
MC ATC
ES
MR
AR D
0
QS
Q
MR=MC决定产量
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
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
垄断竞争
四、非价格竞争
不通过降低价格而是通过增加产品其他特征的优势 进行竞争的方式
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
垄断竞争
非价格竞争
2.非价格竞争的方式 品质竞争 广告竞争
例:广告与特色
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广告的世界里一 点也不夸张,那么企业为什么会不惜巨额代价 狂做广告呢?广告策划是在策划什么?广告的 目的是借助于非价格竞争手段来改变厂商自己 的主观需求曲线,因为形成了品牌特色以后, 别的企业就不可能用价格手段来掠夺已经属于 自己的客户了。同样,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也 是如此,如果你有很强的竞争力,你就没有必 要自跌身价去保住饭碗,当老板要降低工资时, 你就敢说“NO”;相反,如果你普普通通, 你就只能随波逐流。抓住大学时光,打造自己 的特色才能活得更精彩!
第一节 垄断竞争
第二节 寡头垄断
第三节 寡头垄断的产量竞争模型
第四节 寡头垄断的价格竞争模型
第五节 串谋和卡特尔
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
垄断竞争
一、垄断竞争的含义及市场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
案例分析
垄断和油源供应
有专家指出,目前成品油流通环节中的问题主要存在于销售渠道管理和成品油定价机制两方面,有集团通过垄断油源供应和政府给予的加油站特许经营权把持了国内成品油市场,达到了操控油价、获取暴利的目的。
“油价又涨啦,钱包又瘪下去一块。
真搞不懂老美一天闹个啥?油价涨了,对他也没好处,还带着坑了咱。
现在挣点儿钱容易吗?”面对3月31日再次被调高的汽油价格,的士司机老宋无奈地摇摇头。
然而一位研究宏观经济的不具名专家指出,由于中国成品油流通体制中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国际油价波动的影响在国内被人为放大了,这给中国国民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危害。
若不及早解决这些问题,“它们将成为未来(中国)发展的瓶颈。
”
这位专家指出,目前成品油流通环节中的问题主要存在于销售渠道管理和成品油定价机制两方面,有集团通过垄断油源供应和政府给予的加油站特许经营权把持了国内成品油市场,达到了操控油价、获取暴利的目的。
两大巨头把持下的市场
据了解,目前中国成品油零售市场中,中石化、中石油两大巨头以旗下的5万余座加油站占据了半数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余市场被数量众多的社会加油站和数量不多的外资公司加油站(以下称非石油石化系统的石油产品经销商)所掌握。
市场看起来实现了比较充分竞争,但是这一表象掩盖的却是中石化、中石油对市场的垄断。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邓郁松先生介绍,国家出于对能源开发的保护,基本上将国内所有的石油开采和炼制能力都纳入到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旗下。
两大集团垄断了国内全部的炼油能力后,形成了对成品油供应渠道的完全控制(即油源垄断)。
虽然每年尚有数量不多的成品油进口配额,但进口的成品油却是以燃料油为主,汽油每年的进口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虽然非石油石化系统的石油产品经销商也占据了一定的零售市场份额,但他们的成品油供应却完全依赖于两大集团。
由于在零售市场,两大集团和非石油石化系统的石油产品经销商是竞争关系,所以两大集团就可能利用其在批发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对非石油石化系统的石油产品经销商进行排斥,以达到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目的。
该年报显示,中国石化2003年国内成品油总销量达7592万吨,较2002年
的7009万吨提高了8.3%。
其中,零售量3885万吨,较上年的3473万吨提高1..9%;批发数量却从上年的2273万吨下降到2174万吨,同比下降了4.4%。
众所周知,零售比批发毛利率高很多。
一位熟知内幕的业内人士介绍,在中石化、中石油内部存在一个“省级结算价”,即中石化、中石油系统内的炼油厂与省级石油公司间的成品油结算价格。
这个价格适用于获得了成品油批发经营许可证的非石油石化系统的石油产品经销商。
由于国内几乎所有加油站销售的成品油都是由两大集团公司下属的石油公司进行批发,因此两大集团公司可以通过内部价格转移的方法,大幅度提高成品油的批发价,从而大幅度缩小非石油石化系统的石油产品经销商的利润空间,使他们无利可图甚至亏损。
而中石化、中石油旗下的石油公司却可以通过内部的利润调剂实现生存与发展(即“内部紧密化、外部市场化”)。
据了解,在今年2月一次中石化的会议上,其集团总经理陈同海分析中石化去年收购加油站成本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成品油批发和零售之间的差价小,让社会加油站业主自感无法生存。
利用油品供销合同中对供货数量的限制,就是两大集团又一招。
据一家非石油石化系统石油经销商的内部人士介绍,该公司自建立以来,一直是从中石化进油,承受着很高的“省级结算价”。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目前已经拥有加油站点几十座,“在消费者心目中,公司品牌美誉度甚至比‘中国石化’还高”。
2003年,该公司利润总额“若是在中石化系统内省级石油公司利润中排名,位置肯定很靠前”。
可他们却不敢加快公司发展的步伐,因为怕引起中石化的反感。
“现在每月还能得到几万吨的成品油,如果他们不高兴了,断了我们的油源,那怎么办?”
而更为典型的一个例子是2003年“油荒”发生时,很多非石油石化系统的石油产品经销商处于无油可卖的境地,而中石化、中石油旗下的加油站却依然照常经营。
对此,中石化广东省石油公司办公室主任董光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石化公司有规定,按常量供应民办油站,也就是说,如果该加油站平时每天向中石化入货100吨,则现在也是供给100吨,超过则自寻进货门路,中石化不予解决。
“省级结算价”、油品供销合同再加上1998年中央政府为支持两大集团上市和做大做强民族工业的目的给予两大集团的加油站建设权和特许经营权,非石油石化系统的石油产品经销商继续发展的空间被控制了。
被诟病的“98定价机制”
据了解,1998年之前,由于中国原油产量足以满足国内需求,因此石油价格基本上是由石油产品销售企业自行决定的。
那时,各地石油销售企业自行采购成品油、自己决定成品油的销售价格,中国成品油定价完全是市场化的。
随着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和原属地方的石油销售企业上划至中石化、中
石油两大集团,中国无法继续维持过去游离于国际价格之外自行定价的模式,原国家计委于1998年推出与国际市场挂钩的定价制度。
具体来讲,就是以目标市场的成品油交易价格为基础,根据典型运杂费及国内关税,加上由国家确定的成品油流通费用,形成由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国内成品油零售中准价;再由中石油与中石化在中准价上下浮动8%的范围内,制定出旗下石油销售单位具体的成品油零售价格。
为保证油价的平稳,制度规定建立价格稳定机制,在国际油价上涨或下跌不是很剧烈时,由两大集团内部自行消化波动成本。
当然,什么时候调整价格,幅度多少,还要受当时国内形势发展状况而定。
然而,这个定价模式却有一处致命的“死穴”。
一位不具名专家介绍,出于技术上的原因,与国际市场成品油价格直接挂钩,就存在一个价格滞后期,即国内市场价格的确定必然要对照前一个时期的国际市场价格。
根据目前国内的技术条件与管理水平,国家规定这个滞后期为一个月。
但在现代通信技术不断发展的条件下,这个滞后期就为国内成品油市场交易各方都赢得了一个掌握市场价格行情的时间。
对价格管理者来说是“事后价格”的中准价,对成品油交易者来说则是个“事前价格”。
既然价格已经事先确定,就必然起调节市场交易行为的作用:价格上涨,就会出现生产者惜售、流通领域囤积、消费者多购或抢购的市场行为,放大甚至有时过度地放大对成品油的市场需求,推动国内成品油市场价格呈现进一步上涨趋势;反之,价格下跌,就会相应出现生产者多售、流通领域减少购进量并积极抛售、消费者减少购买的市场行为,缩小有时甚至过度地缩小对成品油的市场需求。
“现在中国油品消费者既不能有效预见石油市场的风险,也不能采取有效的经济措施和市场手段化解危机。
2003年长三角地区发生的‘油荒’,虽然主要原因是当地电力紧张,企业大量采购柴油发电,但国际油价高企和中国成品油定价机制过于透明,使市场产生强烈的价格继续上涨预期,从而引发抢购狂潮,也是重要的推动因素之一。
如果能有更为合理的定价机制,也许造成的经济损失就不会那样大了。
”
据了解,改革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呼声近些年一直都没有停息,但由于石油问题事关国家战略安全,改革需要涉及多个部门,所以对成品油流通体制和定价机制改革一直是举步维艰。
在中国较早进行油价波动研究的上海源复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涛介绍说,现在对国际油价波动的研究还很薄弱,因此经常会出现对未来油价波动预测的失误。
两大集团的“商业理性”
两大集团在现有的成品油定价体制中,承担着维护成品油价格稳定的“重任”,然而它们却都是海外上市公司。
是毅然承担起国家赋予的“重任”,还是维持一个“商人的本色”,两大集团面临抉择。
有学者认为,中国原油开采成本较国际先进水平相差太远。
前期壳牌因为每桶原油开采成本达到7.9美元,股票遭到抛售,而中国石油企业开采成本却比这还要高许多。
1998年国际原油价格跌到9美元一桶时,国际市场成品油价格也降到很低,但中国的成品油价却依然维持高位,这为国内几大石油公司分流改制上市提供了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现在国际油价高企,几大国企也应为国分担一些成本。
可是在目前成品油流通市场中,这种善良的期待能实现吗?
据了解,2003年中国共进行了两次成品油零售价调整:一次发生在上半年5月份,成品油价向下调整;另一次发生在下半年12月,油价上涨。
而这两次价格调整的背景是新加坡、纽约、鹿特丹三地油价已有较长时间的同向调整,为此两大集团承受了巨大的国际油价波动成本。
有不具名的两大集团旗下炼油厂老总坦言,“国际油价上涨意味着我们的原料成本增加,可是市场价却还维持不动,这意味着我们的利润被稀释,甚至可能出现亏损。
我们也有利润考核指标啊,这怎么能有生产积极性呢?”
对此,那位学者指出,“目前中国原油的对外依存度并不高,炼油厂所需原油大部分是可以由国内自己供应的,且随着生产技术进步和分流改制的推进,两大集团的吨油加工成本实际上还在下降。
此时选择涨价不过是两大集团的力量使然罢了。
毕竟两大集团垄断着油源,而油源对于成品油市场来讲才是最重要的。
”
1.导致油价上涨的因素有哪些?油价是怎样拉高的?怎样看“98定价机制”?
2.中国石油市场是否存在垄断?有什么特点?与油价上涨有什么相关?
3.分析中国石油供给的垄断体制在经济效率方面导致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