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的四重内涵——从天人同构到天人和谐(一)
什么叫“天人合一”(含资料)
什么叫“天人合一”(含资料)“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思想之一,它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整体观和和谐观。
它认为天地万物包括人在内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着共同的本原、属性、结构和规律。
人要遵循自然的变化,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身的完善和社会的和平。
那么,“天人合一”具体包含哪些方面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深入理解:-天人相应:这是“天人合一”的自然哲学层面,它以“气”为本,认为天地万物是物质的统一体,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要与自然相协调,相互影响。
《周易》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
兼三才而两之,故六”。
《黄帝内经》说:“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
这些都说明了中国古代对自然界的认识和尊重,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视。
-天人感应:这是“天人合一”的道德哲学层面,它以人之心性为基础,“天人合一”是人格魅力和审美的最高境界。
《礼记·中庸》说:“仁者,人也;知者,仁也;圣者,知也;神者,圣也。
神而明之谓圣;圣而知之谓知;知而仁之谓仁;仁而可亲之谓人”。
《庄子·逍遥游》说:“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者,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则不知其所终矣。
故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此乃小年与小寿之所困也。
夫马氏之骥一越而飞鸟不及也;然而却马而驰鹿,则不能若之矣。
夫物固有所能有所不能也。
此乃大年与大寿之所困也。
故曰:莫若以明”。
这些都表达了中国古代对道德修养和心灵境界的追求和理想。
-天人合德:这是“天人合一”的政治哲学层面,它主要以儒家的“仁道”原则为依据,目的是为统治和社会秩序提供理论支撑。
“天”在这里既指自然界的规律和秩序,又指上帝或神明的意志和法度。
“人”在这里既指个体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又指社会的制度和伦理。
“合德”就是要使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与天的规律和秩序相一致,使社会的制度和伦理与上帝或神明的意志和法度相符合。
什么是“天人合一”?
什么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思想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中国的先秦时代, 它在今天仍然具有一种不可忽视和摒弃的价值, 为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做出指导。
我们首先来看看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天人合一”思想的基本内容若想明确“天人合一”的含义, 先要弄清楚“天”的概念。
一般认为, 古代的“天”有两层含义:一种是无意志的天, 泛指自然的规律和自然的境界;还有一种是有意志的天, 即“天命”、“天道” , 是一种超越于人类之上的最高精神的存在。
《尚书· 舜典》曰:“八音克谐, 无相夺伦, 神人以和。
”在这里, 神和天是一个意思, 表示的就是“天神”、“天命”。
但是笔者认为, “天”还有第三层意思, 就是人心中的真我。
老子曰:“道大, 天大, 地大, 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 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 (《道德经.第二十五》)从这句话中我们首先能看出这里包含着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
人不仅要法天地, 也要法道和自然, 这就强调人要遵从自然的法则,顺应自然,与自然合同一道, 只要做到了这点, 也就做到了“天人合一”,因为“天”也是要“法自然”的。
其次在老子的思想中, 道的观念处于核心地位, 是高于“天”的绝对存在。
但是即使是道也要遵从自然的法则, 要返璞归真, 这样看来,老子想强调的是一个“真” 字, 既是自然之真, 也是人性之真, 亦即真我。
通过上述三种层面的“天” , 我们看出“ 天人合一”归根到底是一种和谐的关系, 即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和人与真我的和谐。
从这三点出发, 我们可以看出“天人合一”在现代社会的存在价值。
二、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探讨“天人合一”思想之前, 我们应当承认天与人的地位是平等的,天人合一表达在人与自然关系范畴上就是强调人要与自然和平共处。
但是在古代, 天与人的关系明显的表现出天尊人卑等级差别, 因为人类能力尚不足以征服自然, 对天的认识还停留在一种宗教信仰上。
天人合一的科学内涵
《内经》主张“天人合一”,其具体表现为“天人相应”。
《内经》反复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灵枢·刺节真邪》),“人与天地相参也”(《灵枢·岁露》、《灵枢·经水》),“与天地如一”(《素问·脉要精微论》)。
《内经》认为作为独立于人的精神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的“天”与作为具有精神意识主体的“人”有着统一的本原、属性、结构和规律。
因此,《内经》的天人合一观是《黄帝内经》天道观的目的所在。
《内经》“天人相应”学说,可以从两方面来探讨:一是从大的生态环境,即天地(大宇宙)的本质与现象来看“天人合一”的内涵;一是从生命(小宇宙)的本质与现象来看“天人合一”的内涵。
一、“天人合一”的天文学内涵1、天地对应中国古代天文学是指以地球为参照物的天体运动学,即天体是地球的扩大,或地球是天体的缩小。
古代天文学认为天球的南北极所形成的天轴与地球南北极所形成的地轴处在同一条直线上,其轴与公转轨道所形成的夹角均成66.5度,即无论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上的那一个点,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倾斜方向始终保持不变,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这是天地感应的最本质的表现。
而且,此理论也得到现代天文学和磁力学理论的支持,现代天文学和磁力学理论认为:天体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天轴南北两极是南北磁极;地球居天体之间,是一小磁体。
地球南北两极也是南北磁极,分别与天体两大磁极发生磁感应,所以天地的轴心倾向相同,在一条直线上,这便是天地感应最根本的内涵之一。
《黄帝内经》所述五运六气的种种感应之道,统统建立在这个感应性上。
这种感应性或磁力,都属于无形的能,在中医名之曰“气”。
2、天地气交天地气交的实质是天地人本源于一气,天人合一最重要的体现也是合于“气”。
《素问·六微旨大论》提出“气交”的概念:“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气交。
曰:何谓气交?曰: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
”求之本,求之位,求之气交皆指求气之本。
天地人合一的内涵理论体系
人地天合一是中国古代长期形成的一种哲学思想,它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表达的是天人合一的基本理念。
它是以道德、哲学、宗教和神学为基础,将人与自然、宇宙融为一体的观念,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古老、最核心的思想。
一、从哲学角度看,人地天合一指出,“天下为公”,即人人平等、共同参与构建公正和谐的社会环境。
人人都是自然界的一份子,自然界的每一个环节都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人类又是宇宙的一部分,只有把人类本身视为宇宙的一部分,把宇宙视为自然的一部分,才能真正实现人地天合一的理念。
二、从道德角度看,人地天合一的理念强调“以德为本”,即应当做到以自身的道德作为基本原则,秉持仁义礼智信,做到“仁者无敌”,做到尊重他人,服从自然,把自然、宇宙和人类融为一体,重视社会公德和道德建设。
三、从宗教角度看,人地天合一的理念强调对神的敬畏,即应当把神视为自然万物的源头,秉持宗教信仰,认为神是自然界和人类的指引者,应当尊敬神,认真学习宗教,认真实践宗教,以此做到“以神为先”,认识宇宙的真谛,把人类、自然和宇宙融为一体。
四、从神学角度看,人地天合一的理念强调“以神为先”,即能够把人类本身视为宇宙的一部分,认识宇宙的真谛,把人类、自然和宇宙融为一体。
这种观念是建立在以神为中心的宇宙观之上的,认为人类是神的儿女,有义务践行神的旨意,尊重神的安排,做到以神为先,把人类、自然和宇宙融为一体。
总之,人地天合一的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古老也是最核心的思想,它在哲学、道德、宗教和神学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强调了“天下为公”、“以德为本”、“以神为先”的观念,把人类、自然和宇宙融为一体,最终实现天人合一的基本理念。
认识论视阈下的天人关系_从天人合一到天人和谐
第 1 期 总第 79 期
· 哲学与思辨 ·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THE JOURNAL OF HARBIN COMMITTEE SCHOOL OF THE CCP
Jan. 2012 No. 1 Serial. 79
认识论视阈下的天人关系: 从天人合一到天人和谐
郭玮
(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 200233)
天人之分的 思 想 源 于 郭 店 楚 简《穷 达 以 时》。 1993 年,郭店楚简《穷达以时》的出现,推翻了之前 很多学 者 认 为 的 荀 子 首 次 提 出 天 人 之 分 的 观 点。 《穷达以时》中阐 述“有 天 有 人,天 人 有 分。 察 天 人 之分,而知 所 行 矣。 有 其 人,无 其 世,虽 贤 弗 行 矣。 苟有其世,何难之有哉”,在这里就已经出现了天人 之分。根据《荀子天人论的几个问题———兼论郭店 竹简〈穷达以时〉》,李英华认为,《穷达以时》可能是 孔子 厄 于 陈、蔡 之 时,对 弟 子 讲 述 的 关 于“穷 达 以
所谓“天”,自 古 以 来 就 包 含 着 极 为 丰 富 的 内 容。有的天 指 自 然 界,如“天 行 有 常,不 为 尧 存,不 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荀子·天论 篇》) ,表明自然界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人类应该顺 应规律而非违背规律; 有的天指与人发生感应关系 的存在,如“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 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春秋繁露义证·阴阳义》第四十 九) ,这里的天与人一样具有喜怒哀乐之情感; 有的 天则赋予人仁义理智本性的存在,如“尽其心者,知 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 ”,这 里的天代表了仁义理智四德; 有的天是主宰人类命 运和 王 朝 命 运 的 存 在,如“天 命 谓 之 性,率 性 之 谓 道,修道之谓教”(《大学·中庸》) ,这里的天是上天、 上苍,它赋予人类以本性,人类按照这一本性去做叫 做正道,将正道传给别人叫做教; 还有的天指代广泛 意义上的天空,如古代神话中的女娲补天、杞人忧天 等。天字虽然内涵丰富,但其基本含义都离不开自 然界。“人 ”就 是 普 遍 意 义 上 的 人 类,“合 ”则 为 和 谐、协调、统一。因此,天人合一命题的基本意义就 是研究人类与自然界的相通、相合、相统一的关系问 题。
天人合一,有四个层次
天人合一,有四个层次我们追求天人合一,有四个层次。
用今天的话讲,是同一、内化、认同、依从。
用《内经》的话讲,天人合一的人,有真人、至人、圣人、贤人四种:“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
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高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内经·上古天真论》)《庄子》分法大同小异,他把真人又分成天人和神人;把贤人叫做君子。
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皆以其有为不可加矣!古之所谓道术者,果恶乎在?曰:“无乎不在。
”曰∶“神何由降?明何由出?”“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
”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
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熏然慈仁,谓之君子;以法为分,以名为表,以参为验,以稽为决,其数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齿;以事为常,以衣食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为意,皆有以养,民之理也。
古之人其备乎!配神明,醇天地,育万物,和天下,泽及百姓,明于本数,系于末度,六通四辟,小大精粗,其运无乎不在。
其明而在数度者,旧法、世传之史尚多有之;其在于《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缙绅先生多能明之。
《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
(《庄子·天下》)真人是最高层次,天人完全一致,天地、阴阳、精气神、肌肉完全若一,天就是人,人就是天,完全不二,完全不分。
列出天人合一的天的四层含义并作简要说明 中国文化概论
列出天人合一的天的四层含义并作简要说明中国文
化概论
在“天人合一”的概念中,“天”有四层意思,是天地之天、自然之天、意志之天和义理之天。
天也是世界、宇宙,也就是人类生存的无限与有限自然界大环境。
人之于大自然来说,人是大自然的产物,地球的滋生物,大自然为人类的生存、繁衍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空气、光线、温度、湿度、压力、水、食物等等必需的环境条件,人与自然不可须臾分离。
即便是人步入太空,还要必须配备从地球上带去的生活必需品。
从人文意义上,“我”(人类)给大自然(包括自身)进行格物、命名、释义、延伸,赋予大自然(天)中的各种器物与现象以各种内涵与意义,从而体现了人类的文明与存在。
从大自然(天)为“我”(人类)所觉、所识、所命、所用,无“我”则“天”(大自然)无名、无用、无益,乃至于至没有任何哪怕是讨论的任何价值。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人)与“天”(大自然)之间也是不可以、也是不可能轻易、简单地割裂的。
这是人与自然界(天)在人文意义上的天人合一。
从天人合一到天人和谐
环境 的严重 破坏 ;也 是在 过于夸 大人 的价值 而相
对 贬低 自然 规律 的情 况下 ,天人 和谐 的思 想应 运而
生 ,天 人 和谐是 人类 反思 自然 资源过 度 开发利 用造
成 生态 不平 衡 之后 思想上 的一次 升华 ,是人类 主动
4 8
在 ,如 “ 其 心 者 ,知 其 性 也 ,知 其 性 ,则 知 天 尽
天 、杞 人忧 天等 。天字虽 然 内涵丰 富 ,但其 基本 涵
天 ” E ] 子 的看 法 更 为 偏 激 ,甚 至 认 为 人 类 的一 ,1 l庄
切行 为都 是对 自然 的破坏 ,希望人 性从 社会 中的各 种典 章制 度和道 德 规范 中解放 出来 ,人类 需要 重新
复归 自然 。道家 虽 然 把 人 看作 是 自然 界 的一 部 分 ,
提 出天人 之分 的思想 后 ,人类对 天人 关 系 的认 识更
到今 天 ,对 于反思 现代 工业文 明 和科 技 革命所 产 生
的负面效 应 ,重新 构建 人与 自然 、人与 社会 的 和谐
关 系 ,仍 具 有重要 的借 鉴价值 。
所谓 天 , 自古 以来 就 包 含着 极 为 丰 富 的 内容 。 有的 天指 自然界 ,如 “ 天行 有常 ,不 为尧 存 ,不为
矣” [ 这 里 的 天 代 表 了 仁 义 礼 智 四德 ;有 的 天 是 ,]
主宰 人 类命 运 和 王 朝 命 运 的存 在 ,如 “ 天命 之 谓 性 ,率 性 之 谓 道 ,修 道 之 谓 教 ” [ 这 里 的 天 是 上 ,] 天 、上 苍 ,它赋 予人 类 以本性 ,人 类按 照这 一本 性 去做 叫 做正 道 ,将 正道传 给别 人 叫做教 ;还 有 的天 指代 广 泛 意 义 上 的 天 空 ,如 古 代 神 话 中 的 女 娲 补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蕴含着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的道理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蕴含着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的道理,我们应该汲取这个古代先进思想的精神养料,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积极解决人类发展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关键词:天人合一理想境界生态意义中图分类号:B028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03-随着工业化社会步伐的不断推进,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不断加剧,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灾害。
人们痛定思痛,开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认识到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应是人们实践活动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维持人们可持续健康发展所必需。
实际上,在中国古代人们就认识到了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的道理,并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
我们有必要对这种理念理解、把握,从古人那里汲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和智慧,以便更好的指导我们的实践,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丰收。
一、“天人合一”的科学内涵“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古代先辈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认识,是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思想命题是由北宋张载第一次明确、系统地提出的。
张载在其名篇《正蒙•乾称》里说:“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
”张载提出的这一重大而先进的哲学命题,体现了中国哲学重合轻分的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表达了中国先辈“万物同源,和谐共处”的思想观念,同时亦揭示了中国哲学、中国文化包容宇宙、开拓进取的风貌特色与基本精神。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来传统文化理念的优秀思想精髓。
它首先指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指明了人与自然应是和谐共处的关系,人凌驾在自然之上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其次,体现了人类生生不息、前仆后继,与天地万物共同存在、发展、创造的完美主义理想和拼搏进取精神;第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这种思维模式的全面性、先进性和创造性。
中国哲人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命题的问题意识之一就是深刻认识到“天人一体”,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本是同根生”。
天人合一
1、释“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指把宇宙人生或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都看做相互联系、和谐、平衡的有序运动的一种思维模式。
从某种意义上说,“天人合一”代表了儒家文化的根本精神和最高境界,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和境界,成为历代儒家的思想模式。
传统儒学以“究天人之际”为最大学问,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不仅关涉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而且把天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思考,把宇宙本体与社会人事及人生价值密切相联。
儒家这种“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方式在儒学发展历史上存在三种模式。
一是从孔子到苟子直至刘禹锡倡导的自然论“天人合一”模式。
孔子提出“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这里的“天”已不是商周时流行的具有独立人格的神的存在,而是一种最高的客观意志,是自然社会的主宰。
他提出“知天命”、“畏天命”等一系列命题,即是要求人们顺应自然社会的客观规律。
荀子则进一步提出“天人相分”和“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唐代刘禹锡则较系统地阐述了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的理念。
当然,荀子、刘禹锡也并不否定天与人有统一的关系。
二是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有神论“天人合一”模式。
他把“天、”神秘化,“天”成为有意志、有目的、有道德属性的最高主宰,具有了“神”的灵性,他的神学化的“天人相类”与“天人感应”学说,旨在寻求天人的和谐统一,维持现存的社会秩序。
三是从孟子直至宋儒所开创的心性论“天人合一”模式。
孟子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天矣。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在他看来,天道即是“仁”与“人,,的统一,人只要能保存本心,涵养善性,也就与天道相通,融为一体了。
宋儒发扬光大了孟子的心性论学说,宋明理学中的天道主要是“理”和心性。
从张载正式提出“天人合一”这个命题,到二程的“天人本无二”,直到王阳明的“万物一体”,在他们看来,人只要把自己内在的德性发扬出来,就能与天道合而为一了。
《中庸》中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对于天人合一我们有四个基本观点
对于天人合一我们有四个基本观点:第一、天人合一是具有普遍性的自然现象,最愚蠢的人和天也是合一的。
第二、天人合一有无穷多层次。
万物一体,万有相通,本来天人就是合一的,这讲的是绝对性。
还有相对性,你是一个人,我也是一个人,由于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不一样,每个人所处的具体环境、所受的教育、修养水平等情况不同,结果他和自然融合的程度、沟通状况以及获得自然的帮助程度不一样,从而造成了相对性、多样性。
因此,天人合一具有不同水平。
第三,天人合一最重要的道理叫天人互择原理。
我们认为,天人互择原理应当由人择原理和天择原理有机结合而成。
人是自然造就的,人必然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
但是,人是自然创造的“最美好的艺术品”,自然赋予人的结构场与万物不一样,人是万物之灵,如果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违背了自然。
人应当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按照自然规律改造自然、美化自然,使某些自然变为人化自然,为社会所有、为人所用,这是天经地义的。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进步、大家同乐”及“万物和谐”。
第四,天人合一包含着人和自然相互作用的根本规律。
这一根本规律有三个内容:一、人是自然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人是开放的系统,随时随地要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
二、人如果能和自然和谐沟通,这个人就成为自然的密不可分、非常和谐、非常完善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人是完满健康、幸福快乐、全面发展的人,是真正的人,对社会可以做出较大的贡献。
三、怎样成为这样的人?办法只有一个。
不能靠方术、靠神仙,要靠自己修心养性,练出真心来,要真心相信这条自然规律,遵照这条规律去做。
以道德为根本,修心养性就是顺应自然,就是在最大的限度上合乎自然。
不讲道德是最大的违背自然、破坏自然。
“天人合一合于道”,“天人合一合于气”。
天地人合一的理论内涵体系和方法
天地人合一的理论内涵体系和方法“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中国社会历史最基本的学术思想和哲学命题。
从远古时期,古代人民就开始探索大自然的运行规则,崇拜上天,敬畏天地,祭祀祖先。
天人合一的思想蕴涵着先贤的聪明才智和深刻的哲理,从天地自然观到国家治理观,再到格物致知观,天人合一之道成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成为社会发展的轨迹和规则。
今天我们就结合《宇宙编年史-真理之书》的学习,来探讨一下天人合一思想的发展轨迹和内涵。
天人合一思想发展轨迹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先秦、西汉初年和宋明时期。
“天人合一”的思想最早溯源于商代的占卜。
《礼记·表记》中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
”殷人把有意志的神(“帝”或“天帝”)看成是天地万物的主宰,万事求卜,凡遇征战、田猎、疾病、行止等等,都要求卜于神,以测吉凶祸福。
这种天人关系实际上是神人关系,殷人与神之间基本上采取了一种无所作为、盲目屈从于神的形式。
西周继承了商代的思想,天人关系仍是一种神人关系,但西周时期的天命观明显地赋予神(即周人的“天”)以“敬德保民”的道德属性:“天”之好恶与人之好恶一致,“天命”与“人事”息息相通。
人服从天命,是一种道德行为,天就会赏赐人,否则,天就会降罚于人。
周公提出的“以德配天”,更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明确表达。
春秋时期,出现了一种人为“神之主”的观点。
天人关系的重心已不是讲人与有意志的神之间的关系,“天”已经开始从神的地位下降到了现实世界。
这种转化在中国传统的本土文化中表现为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天人合一”观。
儒家所讲的“天”一直保存了西周时期“天”具有的道德属性;道家所讲的“天”则是指自然,不具有道德含义。
儒家的“天人合一”大体上就是讲的人与义理之天、道德之天的合一;道家的“天人合一”就是讲人与自然之天的合一。
儒家的“天人合一”以孟子为倡导者,孟子的“天”极少有神的含义,它有时指人力所无可奈何的命运,但主要是指道德之天,是人与义理之天的合一。
天人合一的四重内涵——从天人同构到天人和谐(五)
天人合一的四重内涵——从天人同构到天人和谐(五)(三)天人交通天人同构、天人相应是天人相通的基础,因为不仅“同构”且一一“对应”,相当于各自专司,各有对口交流“部门”,因此为天人交通提供了极大便利。
这个“交通”是互通信息的意思。
怎样完成这个相通呢?王冰是通过“气交变”解决这个问题的。
天人交通也就是天人气交。
《素问·六微旨大论》提出“气交”的概念:“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气交。
日:何谓气交?日: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
”①求之本,求之位,求之气交皆指求气之本。
天地人三者是一气分布到不同领域的结果,因而是可以认知和掌握的。
“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
”②即,人与万物,生于天地气交之中,人气从之则生长壮老已,万物从之则生长化收藏。
人虽有自身特殊的运动方式,但其基本形式升降出入、阖辟往来,是与天地万物相同、相通的。
气交的产生是因为地之寒热与天之阴阳之节气相差三节。
按理说,一年中冬至日为阴之极,应该气候最冷,夏至日为阳之极,应该气候最热,故天之太阳为夏至,天之太阴为冬至。
但事实上大地有一个白天吸热,夜间散热的过程,所以冬至之后经小寒、大寒、立春三节气达到积寒的高峰,即地之最寒冷在冬至后三节气,立春一到,气候便开始温暖,此三节之差,张介宾十分重视,其《类经图翼》云:“然一岁之气始于子,四季之春始于寅者,何也?盖以建子之日,阳气虽始于黄钟,然犹潜伏地下,未见发生化之功及其自历丑转寅,三阳始备,于是和风至而万物生……故阳虽始于子而春必起于寅。
”③即天之温起于子,而地之温却始于寅,天地之气相差三节。
由于气交相差三节,便产生了天地之气的“升降沉浮”、“气交易位”等变化。
所谓“气交易位”是指气候的太过和不及而导致气交的位置发生移动,由于阴阳之气与寒热之气相差三节,“时有定位,气无必至”,即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有一定的次序和时位,温热寒凉的秩序是不会错的,但,气有未至而至,至而不至的现象却是经常发生的。
天地人合一理论内涵体系和方法
天地人合一理论内涵体系和方法天地人合一是指天地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理念,也是许多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的基础。
天地人合一理论的内涵体系包括:
1.天地合一:指天地之间的和谐统一。
天地之间的和谐统
一意味着自然界的各个部分之间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
整体。
2.人天合一:指人与天之间的和谐统一。
人与天之间的和
谐统一意味着人类要尊重自然,和谐共处,不能破坏自然的
平衡。
3.人地合一:指人与地之间的和谐统一。
人与地之间的和
谐统一意味
着人类要尊重地球,善待自然环境,保护地球的生态平衡。
天地人合一理论的方法包括:
1.调整人类的观念:人类应当认识到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
整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不是自然界的主宰。
2.尊重自然:人类应当尊重自然,不能破坏自然界的平衡。
3.发扬传统文化:人类应当发扬传统文化中的天地人合一
思想,倡导和谐共处,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4.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人类应当建立可持续发展
的生产方式,保护地球的生态平衡。
通过这些方法,人类可以促进天地人合一,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
从“天人合一”到“天人同构”阅读答案
从“天人合一”到“天人同构”阅读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艺术是什么?艺术家通过艺术去追求什么?这是一个基本的美学问题,也是美学史上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
在中国美学看来,既然自然物象都是由“气”构成的,都是像人体一样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生命体,那么,艺术描述自然,就不只是描述自然的形式,而是通过形式表现自然物象的生机和生命。
五代画家荆浩给绘画所下的定义是:“画者,画也。
度物象而取其真”。
何谓“真”?“真”就是事物的本真形态。
为了说明“真”,荆浩又提出了和“真”相近的范畴——“似”。
“真”不是“似”。
“似者得其形遗其气,真者气盾俱盛”。
“似”只有其形无其“气”,“真”则既有形又有“气”。
绘画不能空陈形似,而应当“气质俱盛”,表现物象流荡不息的生命。
这是中国人对于绘画艺术的基本观点。
所以谢赫标举绘画“六法”,首其要者,就是“气韵生动”。
关于“气韵生动”,徐复观先生把“气”归结为阳刚之美,把“韵”归结为阴柔之美,原则上并没有错。
但从根本上讲,对于“气韵”,还须从中国人的基本宇宙意识方面理解。
“气”是“生物之具”,万物都由“气”而构成。
但“气”又不是构成事物的直接材料,构成事物的直接材料是“质”。
“气”是流荡于“质”中的动态的东西,是事物的血液。
没有“气”,物只是材料的堆积和拼凑,只是死物。
在中国人看来,物之所以为活物,就是因为其中有“气”。
或者说,中国人认为物是由“气”构成的,所以物都不是死物而是活物。
这种“气”体现在人物身上,就是一个人的气质、风采,就是一个人的仪容、神气,就是一个人的风姿神貌,这就是“韵”,就是“神”。
水画、风景画要突出“气”,那么,人物画所要突出的则是“韵”,是“神”。
唯其如此,“气韵生动”就成了中国人对于绘画艺术的基本认识和基本追求。
所以徐渭说:“不知画病不病,不在墨重与轻,在生动与不生动耳。
”按照“气韵生动”的要求,画山就要画出山的气势,画松就要画出松的风姿,画竹就要画出竹的骨气,画马就要画出马的豪骏,画人就要画出人的神韵,这是中国绘画艺术的基本精神。
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概述
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概述西汉御史大夫张中青铜九头狮政斗镇墓兽底座玺书12字符瑞符应(印)“天命钦册封政斗勤国之宝印”,其中“天命”一词除了天之意志等表层文字意义之外,更是古代“微言文”的重要表现形式。
天是中华文化信仰体系的一个核心内容。
有神格化、人格化、人神相应之天体星宿及道德化等概念和象征意义。
所谓天命就是上天所赐授的符命,即古代“天人合一”君权神授的主观唯心主义思想,谓“天”能致命于人,决定人类命运。
在古代,尤其是两汉时期的宗教化的儒家今文经学的影响下,谶言担负起一种职能,即改天换地改朝换代者维护自己统治的合理性的思想工具。
在中国古代并没有被认为是传承有序的,非常重要的,或者主要的中国文化特征。
虽然在不同时代的古典文献中,也可以找到一些与所谓“天人合一”相近或相似的表达,但它的含义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确定的。
也就是说,在不同的语境中,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出现的,各种与“天人合一”相似或相近的表达,其所表达的含义是不同的,而不是相同的。
虽然张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这个说法的思想家,但是张载似乎也并没有把“天人合一”看作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命题或者思想理论。
因为张载在提到“天人合一”时,有时说“天人合一”,有时说“天人一物”,有时又说“以合天地之心”等等,有好几个不同的说法,而且他也只是在比较儒家和佛教理论区别时,谈到了所谓“天人合一”。
在他的著作中的其它地方,天人合一并没有被反复提及和阐释。
很显然在张载的书中,“天人合一”并没有被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而加以阐述论证。
其实也不仅是张载,从宋代到清代大约八百多年间,似乎也并没有什么重要学者,把“天人合一”当作非常重要的文化理论命题阐述,更没有人把“天人合一”,当作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
所以历史地看,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所谓“天人合一”的思想,就是众多思想之一。
既说不上是主要的,也说不上是核心的。
“天人合一”的这个说法其实完全是因为现代学者的各种为我所用的引伸与演绎,才发展成了所谓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从天人相分到天人合一
从天人相分到天人合一低碳经济概念是影响21世纪世界经济政治的重要概念,同时也要意识到它对人类哲学观念的深刻影响。
在我看来,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意味着人类重新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反思现代性,从而意味着新的现代性或后现代的到来。
现在几乎所有国家都认为保护地球的生态自然环境很重要。
为什么这项任务这么紧迫?是因为人类活动所导致的过量碳排放。
人类活动过量碳排放的根本原因在于现代工业文明以及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人类依托工业文明的生活方式。
因此,我们有必要检讨支撑现代工业文明的哲学观。
从人类历史看,人类最初是与自然一体的,大自然孕育了人类,哺育了人类。
人与自然界的分野在于人的觉醒,人类意识的产生使人们感到了人与自然的区别。
当人们开始能够完全从对自然的依赖进而发现自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时,人与自然也就真正分野了。
早期人类虽然也有了与自然相区分的意识,但由于农业文明对自然的依赖关系,仍然对自然充满敬畏之情。
人类感到真正能够征服自然、做自然的主人是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到来产生的意识。
然而,工业文明对自然的征服实际上是对自然的掠夺和严重破坏,其对地球生态平衡的破坏远远大于以往全部人类活动的总和。
工业文明的兴起是人类对自然的胜利。
然而,人类在向自然开战的时候,忘记了人类永远是自然之子。
现代工业文明对待自然的哲学就是,把自然当成是一个永远开采不完的采石场,而金钱收入是衡量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要准则。
正如舒马赫所说:“现代人没有感到自己是自然的一部分,而感到自己命定是支配和征服自然的一种外来力量。
他甚至谈到要向自然开战,忘却了:设若他赢得了这场战争,他自己也将处于战败一方。
”从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维进程来看,首先是人类开始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区别,然后人类由于工业革命的胜利,开始有了征服自然、主宰甚至掠夺自然的意识。
然而,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使得20世纪中后期的人类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并非是一种征服主宰的关系,而是一种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
天人合一天道与人道的和谐生成
天人合一天道与人道的和谐生成天人合一天道与人道的和谐生成“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和谐观的一个基本命题,而“和谐”则是中国哲学乃至中国文化的精髓。
理解和谐问题,一般都会论及“天人合一”,而对“天人合一”的解读,一般又是从“天”与“人”的关系开始。
“天”之涵义在中国哲学中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自然界”,而应在中国文化历史演变过程中来考察其内涵的丰富性和层次性;“人”之涵义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人类”,而是活动过程中的主体。
因此,“天人”关系不是一种静态的人与自然的构成关系,而是一种由自然及社会、由天道及人事的动态的生成关系,“天人合一”是以人为主体的天道与人道的和谐生成过程。
天道与人道的和谐生成,其实质是主体之人自身的和谐生成。
笔者将从中国哲学生成性思维的角度来阐释“天人合一”的主体生成论意义,从对“天”的三重解释论及天道与人道的和谐生成。
从自然意义上的“天”论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成人们一般认为,自然之“天”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自然,是物质之天。
天是自然的,天不言而四时行,而万物生。
这个意义上的“天”常常指代包含“地”在内的整个自然界,与天文学、气象学、宇宙学、生物学等密切相关。
但作为哲学范畴的“自然”(天)必须在哲学史的发展过程中来思考其内涵。
在近代哲学中,自然是某种与人分离、自在存在、本质先定的东西,是一种离开了主体之人的抽象自然。
随着近代哲学转向现代哲学,抽象的自然科学世界向现实的生活世界回归,只有被纳入人的生活范围、与人处于对象性关系中的自然才对人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自然成为人化的自然,人是能动的对象化的存在物,人在确证自身本质力量的同时不断地生成人自身,对象性活动正是人生成的方式,自然的生成不过是人生成的确证。
近代哲学中人与自然主客二分的对立关系演变成以人的对象化活动为基础的主客内在统一的和谐关系,这样才真正有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成。
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成,关键在于主体之人如何对待自然,即人类对自然物持有什么样的生态观。
天人合一到底是指什么,如何达到这个无上的境界呢
天人合一到底是指什么,如何达到这个无上的境界呢一、天人合一是指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
”(《内经》)“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知万物者,谓之天子。
天有阴阳,人有十二节;天有寒暑,人有虚实。
能经天地阴阳之化者,不失四时;知十二节之理者,圣智不能欺也;能存八动之变,五胜更立,能达虚实之数者,独出独入,呿吟至微,秋毫在目。
”(见《素问·宝命全形论》)以上说明人作为天、地、人、道四大之一,作为万事万物的生灵,也和其他生物一样,都生于天地之间,同样应遵循着五运六气的规律与法则,大统一于四维时空体系之中。
二、天人合一是指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内经》:“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府,以应六律。
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藏六府之所以应天也。
”《灵枢·岁露》并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故月满则海水西盛,人血气积,肌肉充,皮肤致,毛发坚,腠理郄,烟垢著。
当是之时,虽遇贼风,其入浅不深。
至其月郭空,则海水东盛,人气血虚,其卫气去,形独居,肌肉减,皮肤纵,腠理开,毛发残,瞧理薄,烟垢落。
当是之时,遇贼风,则其入深,其病人也卒暴。
”在以上朔望月周期中,不同月相的出现,对地球乃至人与万物产生极大的影响,引起生理与病理的盛衰周期,因此,从健康长寿出发,人类必须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
同时说明古人将五运六气的思维方式与人的生理、病理进一步融合,来解释自然环境和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相互关系,这种思维方式和理念超越了四维的时空合一理念,是对天、地、人、时、空、引力、热量、气场等多维空间的相对大统一和集中表述。
更说明了《易经》、《内经》、《老子》、《庄子》是超越时空的大智慧,今后都有强大的生命力。
三、天人合一必须是多维空间的大统一我国天文学家赵定理从天文学的角度说:“天人合一,指我、我心,即天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人合一的四重内涵——从天人同构到天人和谐(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最基本的命题之一,也是中西文化差异之焦点。
这个
命题学界议论纷纭,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有直接反对天人合一观的,他们
认为:天人合一只是一套维护礼教、巩固皇权的教化理论,与“人与自然的和谐
友好”并没有多大关系,和如今人们提倡的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也风马牛不相及,
当然更不能用于医学上了。
有赞成天人合一观的,他们认为:天人合一是传统的
世界观,是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有完整的技术操作系
统,有现代价值,应该深入研究和挖掘。
持天人合一观的学者,对天人合一的理解、阐发,也有分歧。
辩论的焦点有
三个方面:其一,“天”是什么天?如冯友兰先生认为先哲所说的“天”主要有五种
不同含义:第一种是“物质之天”,指日常生活中所看见的苍苍者,与地相对的天,
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天空。
第二种是“主宰之天”或“意志之天”,就是指宗教中所
说有人格、有意志的“至上神”。
第三种是“命运之天”,就是指旧社会中所谓运气。
第四种是“自然之天”,就是指唯物主义哲学家所谓自然。
第五种是“义理之天”或“道德之天”,就是指唯心主义哲学家所虚构的宇宙的道德法则。
这五种含义中最
基本的不外乎两个方面:自然方面的“天”和精神领域的“天”。
前者是基础,对后
者起决定作用,但是后者(精神领域的“天”)一旦生成又可对前者进行意义建构,
使自然的无生命无情感的“天”获得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这里的“天”实际上就是“人”,是“人”的一种外在化或对象化形式。
其二,“人”是什么人,因为人也包括
身心灵。
天人合一的人,具体指哪个意义上的“人”?其三,“合一”究竟是什么意思?张岱年先生进行了梳理,认为:“中国哲学中所谓天人合一,有二意谓:一
天人本来合一,二天人应归合一。
”“关于天人本来合一,有二说:一天人相通,二天人相类。
所谓天人相通,如解析之,其意义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意义,是认
为天和人不是相对待之二物,而乃一息息相通之整体,其间实无判隔。
第二层意义,是认为天是人伦道德之本原,人伦道德原出于天。
在今观之,在天为根本的,
自一意义言,亦是在人为根本的,因人为自然中之一物。
然自另一意义言,所谓
人性,常指人之所以异于非人者,即人与他类物不同者;而人与他物相同的,虽
为根本,亦不含于所谓人
性之中。
以此义言,人固以自然为根本,而人性乃是后起之特殊的性质,非即是普遍的天道。
将天道与人性合而为一,表面上似将天道说为人性,而实际乃是将人性说为天道,即将人伦义理说为宇宙之主宰原则。
这就陷于拟人的错误。
”“天人相类之意义,亦可析为两方面。
一,天人形体相类,此实附会之谈。
二,天人性质相类,此义与天人相同论之天道人性为一之说相似,实际上亦是将人伦道德说为天道。
”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