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案例四则

合集下载

2023年国际经济学案例

2023年国际经济学案例

2023年国际经济学案例
2023年国际经济学案例分析如下:
1. 甲国A公司和乙国B公司签订了进口100吨白糖的协议,选用了《2023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FOB术语,并约定付款方式为托收。

A公司
与承运人C公司签订了海上货品运送协议,并向D保险公司投保了平安险。

承运人的“希望”号轮准时到达乙国装货,B公司提供了符合协议规定的货品。

在“希望”号轮驶向甲国目的港的途中,因遇台风使部分白糖受损。

B
公司委托银行向A公司收取款项,A公司却以货品已经发生损失为由拒绝付款。

2. 美国A公司与我国B公司签订了购买一批月饼的协议,交货期为当年中
秋前一星期,以便卖给在美国的华人过中秋节之用。

但是,由于我国当年中秋节月饼市场火爆,B公司货源紧张,中秋节已过了一个星期尚未交货。

而美国的实际情况是由于中秋节已过,月饼难以销售。

A公司于是告知B公司宣告协议无效。

以上案例仅供参考,如需更多案例,建议查阅相关资料或咨询国际经济学家。

国际经济学案例分析教学文案

国际经济学案例分析教学文案

案例名称:蜡烛工的请愿案例适用:比较优势理论案例内容:在重商主义哲学盛行时期,保护主义蔓延,被激怒的法国经济学家Frederic Bastiat(1801—1851年),通过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压倒了保护主义者。

巴斯底持在1845年虚构的法国蜡烛工人请愿的故事中,最成功地打击了贸易保护主义。

现摘录如下:我们正在经受着无法容忍的外来竞争,他看来有一个比我们优越得多的生产条件来生产光线,因此可以用一个荒谬的低价位占领我们整个国内市场。

我们的顾客全都涌向了他,当他出现时,我们的贸易不再与我们有关,许多有无数分支机构的国内工业一下子停滞不前了。

这个竞争对手不是别人,就是太阳。

我们所请求的是,请你们通过一条法令,命令关上所有窗户、天窃、屋顶宙、帘子、百叶宙和船上的舷窗;一句话,所有使光线进入房屋的开口、边沿、裂缝和缝隙,都应当为了受损害的工厂而关掉。

这些值得称赞的工厂使我们以为已使我们的国家满意了,作为感激,我们的国家不应当将我们置于一个如此不平等的竞争之中……仅仅因为或部分因为进口的煤、钢铁、奶酪和外国的制成品的价格接近于零,你们对这些商品的进口就设置了很多限制,但为什么,当太阳光的价格整天都处于零时,你们却不加任何限制,任它蔓延? 如果你们尽可能减少自然光,从而创造对人造光的需求,哪个法国制造商会不欢欣鼓舞?如果我们制造更多的蜡烛,那就需要更多的动物脂,这样就会有更多的牛羊,相应,我们会见到更多人造草场,肉、毛、皮和作为植物生产基础的肥料。

案例评析:比较优势原理指一国可以专门生产、出口它的绝对劣势相对小一些的商品(这是其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同时进口其绝对劣势相对大的商品(这是其有比较劣势的商品)。

通过专业化分工,各国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和较高生产率的产品,提高了有限资源的利用率,使世界福利增大。

通过贸易使得各国获利。

案例中当时盛行贸易保护主义,认为进口产品会威胁本国产业,进口限制可以保护国家利益。

因此政府应当鼓励出口,不主张甚至限制商品的进口。

《国际经济学》(第四版)教学案例与答案详细版-第17章

《国际经济学》(第四版)教学案例与答案详细版-第17章

《国际经济学》(第四版)教学案例与答案详细版-第17章(p266)案例17—1 泰国汇率制度转换【基本案情】泰国从1984年开始实行钉住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其实质是钉住美元制度,因为货币篮子中美元的权重高达90%。

泰国从1977年以后一直存在巨大的经常项目逆差。

1995年,由于美元大幅升值,进一步削弱了泰国的出口能力。

到1996年底,泰国的经常项目赤字达到126亿美元,占GDP的8%。

为了解决经常项目逆差问题,泰国政府在坚持钉住汇率制度的前提下,开放资本项目,希望通过吸引外资流入,用资本项目顺差弥补经常项目的赤字。

在超稳定汇率、高利率以及资本项目自由化政策的吸引下,国外资本,尤其是短期资本蜂拥而入。

到1996年,泰国的外债总额达到867亿美元,人均外债1 562美元。

1997年初,国际投机资本开始对泰铢发起了连续攻击。

起初,泰国央行依然坚持钉住美元制度,利用外汇储备奋勇反击。

但泰铢贬值压力继续增加,市场出现恐慌性抛售,泰国央行在外汇储备不断下降的情况下终于无力维持钉住制度了。

1997年7月2日,泰国政府宣布放弃钉住汇率制,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泰铢当日下跌20%,到1998年,泰铢对美元贬值了60%左右。

泰铢的大幅贬值给泰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而且波及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形成了一场大的亚洲金融风暴。

请分析泰国汇率制度转换对我国的启示。

【国际经济问题】泰国汇率制度转换对我国的启示。

【案例分析】在钉住制度下,随着资本项目开放,泰国利率水平的变动必须与美元利率变动保持一致,否则,利差的变动导致短期资本套利活动加剧,使泰国货币政策陷入被动,甚至失去作用。

在开放经济下,要实现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两个目标,需要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两个工具,而“钉住美元制度”使泰国失去了汇率工具。

在汇率能够自由浮动之前,大幅度开放资本项目,取消对短期资本流入的管制是非常危险的。

目前,中国实行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国际经济学案例分析 绝对珍藏版

国际经济学案例分析 绝对珍藏版

Chapter 7 The Instruments of Trade Policy案例7-1案例名称:羊肉关税损害了美国消费者案例适用:进口关税的成本与收益案例来源:罗伯特·J·凯伯(Robert J. Carbaugh)著原毅军陈艳莹等译《国际经济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年9月第1版第117~118页。

在编辑过程中做了适当修改。

案例内容:美国的养羊生产商长期依靠政府。

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们一直接受羊毛补贴,直到1995年国会颁布农场政策改革,补贴才被取消。

由于失去了援助,成本高昂,效率低下,又面对鸡肉、牛肉和猪肉的竞争,羊肉生产商提出了减少进口避免国外竞争者的请求。

在美国,几乎所有的羊肉进口都来自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两个国家在农业上拥有绝对优势。

美国羊肉产业联盟非但不采取措施与这些国家竞争,反而在1974年的贸易法案中写入了一条“逃离条款”,为受到进口冲击的产业提供暂时的喘息空间。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确定进口是否给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如果是这样,可以提请救援措施,该措施的采纳、修改或者否定由总统全权负责。

在1999年2月份,ITC并没有发觉国内产业受到严重损害,但却接受了处于劣势的国内生产者提出的进口是损害根源的说法。

ITC没有取消进口计划,只是建议对超出上年的进口征收20%(在4年内逐步递减)的关税。

然而政府实施的贸易限制措施比ITC的建议更加严格。

在现有关税基础上,第一年对所有的进口都征收9%的关税(2~3年降至6%,然后到3%),超过去年的进口征收40%的关税(2~3年降至32%和24%)。

美国羊肉产业联盟主席高兴地宣布,这一变化会给市场带来稳定。

征收羊肉进口关税的决定虽然在国内没有引起多少注意,但却被其他国家纷纷仿效。

这一决定拆穿了美国政府对自由贸易地花言巧语,使其在让其他国家开放市场上所做的努力前功尽弃。

减少进口的预期达到了,但保护羊肉产业的目的却并没有最终实现。

国际经济学案例分析-出口贫困增长和H-O理论、斯托尔泼-萨缪尔森定理

国际经济学案例分析-出口贫困增长和H-O理论、斯托尔泼-萨缪尔森定理

国际经济学案例分析-出口贫困增长和H-O 理论、斯托尔泼-萨缪尔森定理目录【案例3-1】案例名称:20亿双鞋通过深圳口岸走向全球 (1)【案例4-1】案例名称:中韩大蒜对手机贸易大战 (3)【案例3-1】案例名称:20亿双鞋通过深圳口岸走向全球知识点:出口贫困增长案例内容:2010年1-8月,深圳口岸鞋出口快速增长,但贸易保护措施持续增多将阻滞出口步伐。

海关统计显示,2010年前8个月,经深圳口岸鞋出口20.1亿双,比去年同期增长43.9%。

价值45.2亿美元,增长38.5%。

据了解,2010以来,除3月份外,经深圳口岸鞋各月出口均保持同比增长势头,且单月出口规模均保持在2亿双以上。

其中,5月份出口2.9亿双,达到年内峰值,随后呈小幅回落态势。

8月份出口2.5亿双,同比增长19.4%,环比下降10.7%,增速较7月份放缓13.1个百分点。

1至8月,经深圳口岸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鞋17亿双,增长49.4%,高出总体增幅5.5个百分点,占同期深圳口岸鞋出口总量的84.6%。

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1.3亿双,增长30.3%。

当前我国鞋业出口面临多方面因素制约,形势严峻。

具体表现在:行业面临低价接单与成本上涨两大压力。

当前欧美等主要市场尚未恢复,许多企业为了争夺订单而采取薄利多销的策略,不少企业为了维持运作、保住份额,不得不低价接单。

今年以来,在生产成本不断提升的经营环境下,如鞋制造业的主要生产原料皮革、橡胶等涨幅明显,企业利润空间受到进一步挤压。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经深圳口岸进口的牛皮革及马皮革均价同比大幅上涨41.6%,天然橡胶进口均价同比也大涨62.3%。

但同期深圳口岸鞋出口均价却不升反降,仅为每双2.2美元,同比快速下跌4.3%。

贸易保护措施继续增多抬高出口门槛。

如近期西班牙政府针对进口鞋出台政策条例,将进口鞋的相关款型、材质等与海关目录中相同或相近产品进行对比,如这批鞋子报关报价低于海关目录上的价格,将扣押货物,相关鞋商按目录价格补交关税、增值税和相应罚款后,才能拿回货物。

《国际经济学》(第四版)教学案例与答案详细版-第1章

《国际经济学》(第四版)教学案例与答案详细版-第1章

《国际经济学》(第四版)教学案例与答案详细版-第1章(p25)案例1—1 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变化【基本案情】萨卡尔(P.Sarkar)和辛格(W.Singer)对于联合国统计办公室从1970年开始发布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制成品贸易条件进行了研究。

研究显示,1970-1987年发展中国家的制成品出口单位价值相对于发达国家每年下降1%左右,18年间累计下降20%左右,但出口结构的调整未能改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不利地位。

对包括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和拉美半工业化国家的29个国家或地区1965-1985年制成品贸易条件的研究显示,相对于美国,没有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制成品贸易条件呈显著的上升趋势。

世界银行《1995年世界发展报告》对1970-1993年发展中国家制成品贸易条件的类似研究显示,36个国家或地区中有23个贸易条件恶化。

在对66例最不发达国家所做的1990-2000年数据观察显示,有51例出现了贸易增长,但其中模糊贸易效应和恶性贸易效应占60%以上[Henry Veltmeyer(2004)]。

在全球贸易规模增长的背后,除了极少数的后起工业国家之外,发达国家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不发达国家间的贸易利益分配不公问题日益突出,呈现出“富国越来越富,穷国越来越穷”的马太效应。

【国际经济问题】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贸易利益分配不公的原因?【案例分析】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贸易利益分配不公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1)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地位决定贸易的规模经济收益主要流向发达国家。

(2)技术差异使得发展中国家处于国际分工体系的下端。

(3)市场经济体制和多边贸易体制在全球的发展,使得发展中国家谋求贸易利益的政策实施空间有限。

教材中贸易利益和贸易条件的分析假定(如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假设条件)过于严苛,导致国际贸易使两国互利的观点与现实不符。

【知识点】贸易条件与贸易利益、生产可能性曲线。

(p25)案例1—2 中国商务部就美国对340亿美元中国产品加征关税发表谈话。

《国际经济学》(第四版)教学案例与答案详细版-第6章

《国际经济学》(第四版)教学案例与答案详细版-第6章

《国际经济学》(第四版)教学案例与答案详细版-第6章(p96-97)案例6—1 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著《市场结构与对外贸易》【基本案情】【基本案情】《市场结构与对外贸易》是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的力作,是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的力作,是国际是国际贸易理论方面的“重大突破”(迪克西特、巴格瓦蒂),是“我们每个人的书房里都需要的里程碑式的书”(萨缪尔森)。

该书自1985年出版以来就受到西方经济学界的重视。

版以来就受到西方经济学界的重视。

它建立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它建立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将各种新的贸易理论综合起来,提炼出共同的精髓,发展出自己的理论,使原来处于外围的理论上升到能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并驾齐驱的核心地位。

该书对产业内贸易和贸易的福利效应做了分析。

此外,该书还有对公司的分析,而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是不涉及公司的。

还有对公司的分析,而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是不涉及公司的。

【国际经济问题】【国际经济问题】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市场结构与对外贸易》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

思想。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市场结构与对外贸易》有14章,即要素比例理论、技术和市场结构、外部效应、可竞争市场、寡占、相异产品的需求、公司行为、贸易量和贸易构成、福利、运输成本和非贸易商品、中间投入品、单产品公司、垂直一体化、总结和结论。

该书为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提高供了一个完整的新的国际贸易理论。

作者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发展出来的理论解释了贸易模式,展出来的理论解释了贸易模式,特别是工业国家的贸易模式,特别是工业国家的贸易模式,特别是工业国家的贸易模式,并使贸并使贸易和跨国公司的作用结合了起来。

本书为可竞争市场、寡头、福利以及跨国公司提供了全新的材料,及跨国公司提供了全新的材料,为外部经济、为外部经济、中间投入品和贸易构成提供了新的洞见。

提供了新的洞见。

【知识点】【知识点】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p97)案例6—2 产业内贸易与中美贸易摩擦【基本案情】【基本案情】一项研究表明[柳剑平等(2009)],中美贸易摩擦的2/3以上发生在纺织服装、钢铁制品等产业内贸易指数较低的产业中;钢铁制品等产业内贸易指数较低的产业中;而在以产而在以产业内贸易指数较高的化学化工、塑料制品、纸制品、公路车辆及设备、机械和机电产品等产业中,贸易摩擦发生的次数相对较少。

《国际经济学》(第四版)教学案例与答案详细版-第13章

《国际经济学》(第四版)教学案例与答案详细版-第13章

《国际经济学》(第四版)教学案例与答案详细版-第13章《国际经济学》(第四版)教学案例与答案详细版-第13章(p218)案例13—1 世界银行的国际比较项目【基本案情】2014年4月,世界银行国际比较项目(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rogram,ICP)发布了《购买力平价与实际经济规模——2011年国际比较项目结果摘要报告》。

以购买力平价法(PPP)计算,2011年1美元与3.506元人民币的购买力相当。

据此计算得出,2011年中国的GDP为13.5万亿美元,已相当于美国的87%,全球GDP总量为90.6万亿美元,我国占比14.9%。

而按汇率法计算的当年全球GDP为70.3万亿美元,我国为7.3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47%,占世界的比重为10.4%。

参考2011—2014年中美两国的经济增速,有机构预计:在2014年,中国经济的体量将超过美国。

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现有的购买力平价测算方法所得出的结果,高估了中国GDP 的规模。

【国际经济问题】世界银行国际比较项目的概念、特点及对中国的适用性。

【案例分析】国际比较项目法,英文缩写为ICP(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rogram),也可以称为购买力平价法,是以国内商品价格同基准国家同种商品价格比率的加权平均值作为购买力平价计算的。

ICP是由联合国统计局、世界银行等组织主持的一项旨在提供GDP及其组成部分的国际一致价格和物量的跨国比较体系。

ICP经历了由双边到多边,再到分区域比较(区域内多边比较,再联合成全球性比较)的发展过程,但其研究的基本思路就是通过价格调查并利用支出法计算的GDP作为基础,测算不同国家货币购买力之间的真实比率(以PPP 为货币转换系数),从而取代汇率,把一国的GDP转换成以某一基准货币或国际货币表示的GDP。

世界银行国际比较项目的特点:用购买力平价法进行了多轮全球国际比较,但统计专家们都认为,购买力平价法的比较方法还在不断的探讨、改进和完善过程中。

《国际经济学》(第四版)教学案例与答案详细版-第5章

《国际经济学》(第四版)教学案例与答案详细版-第5章

国际经济学》 (第四版)教学案例与答案详细版-第5 章(p82)案例5—1重叠需求与文化产品国际贸易【基本案情】自20 世纪90 年代后期开始,韩国电视剧出口以平均每年超过40%的幅度递增,作为文化产品消费大国的美国虽然是韩国争取进入的市场,但韩国电视剧的主要市场还是在东方文化背景下的东亚和东南亚国家。

韩国电视剧向中国和日本的出口量并没有明显的区别,这说明一部分文化产品出口主要取决于文化相似度和认知度的高低,而不是一国平均收入水平的高低。

由于电视剧的主要购买者是电视台,实际消费电视的每个受众的成本很低,因此只要收视率高、广告效益好,在低收入国家同样会有较大的市场。

【国际经济问题】重叠需求理论能否解释文化产品国际贸易?人均收入水平对文化产品的国际贸易有何影响?案例分析】重叠需求理论不能完全解释文化产品国际贸易。

在文化相似度和认知度差别不大的情况下,一些需要个人支付费用的文化产品,如演唱会、书籍等在高收入的国家更有市场。

例如,韩国歌手主要是在东亚和东南亚国家开演唱会,但是在实际地点选择时与一国的收入水平密切相关,首选演出地为日本,其次是香港、台湾等中等发达地区,最后是中国大陆等发展中国家。

这说明在文化产品贸易中,一国平均收入水平对贸易流向与流量具有重要影响。

【知识点】重叠需求理论。

(p82)案例5—2汽车产品生命周期【基本案情】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国际汽车产业的转移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特征。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中国逐步融入了国际汽车产业的转移体系中。

进入21 世纪以后,跨国公司加大了向中国转移汽车投资的力度;与此同时,中国GDP 的高速成长和居民消费结构质的提升带动了汽车市场每年15%以上的增长。

中国汽车工业基本上掌握了各类制造技术,一些企业(如奇瑞、华晨、吉利等)具备了一定的自主设计和自主研发能力。

试分析我国汽车产品的生命周期特征。

【国际经济问题】中国汽车产品生命周期的特征是什么?【案例分析】中国汽车产品目前正在处于弗农产品生命周期第二阶段(产品成熟阶段)的结束期和第三阶段(产品标准化阶段)的开始期,是资本密集型为主的产业,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国际经济学案例

国际经济学案例

国贸1003班代小英学号:2010110422第二章、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从中美贸易摩擦看“比较优势” )近一段时间以来,由美国单方面挑起的中美贸易摩擦,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

从对我国彩电征收高额反倾销税,到突然提出对中国的几类纺织品实行新配额;从对来自中国的可锻铸铁管件征收反倾销税,到对中国产的木制卧室家具进行反倾销诉讼,这些在短时期内密集推出、专门针对中国产品的种种贸易歧视政策,凸显了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思潮的日渐抬头美国针对中国产品堆砌的贸易壁垒,不仅因其严重影响了中美正常贸易往来而受到我国社会各界的强烈抵制,同时也因其轻率践踏了 WTO 框架下的国际自由贸易规则,从而受到全球经济界的广泛批评。

就连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也发出警告,认为这种贸易保护主义做法将使全球经济的灵活性受到侵蚀。

尽管经济界和理论界人士排除了现阶段在两国之间发生大规模贸易战的可能性,但大家还是共同认为,一些发达国家出于遏制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的目的,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对本国产业安全的过激性防卫和对本国企业的过度呵护,我国企业今后将会面临越来越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

如果我们不能正确看待贸易摩擦的根源,并从中找到一些应对之策,今后将会遭遇到更多的类似摩擦纵观近年来中国曾经遭遇和正在经历的贸易歧视,绝大部分都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品。

不管是中日、中韩之间围绕农产品引发的贸易纠纷,还是中美、中欧之间围绕制造业产品所引发的贸易摩擦阴云,其发端都是贸易摩擦的发起国以种种证据和理由,指责中国产品因为“低价倾销”或者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该国同类产业的正常市场竞争,进而导致相关企业的利益受损和产业工人的失业.从全球范围来看,大凡贸易保护的对象,也大都集中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

之所以出现这种格局,是因为这两类产品往往属于制造业的范畴,一般不具备较高的技术含量,而且往往具有极强的替代性,其对生产国经济的贡献,主要是吸纳大量的就业工人,这就使得这些贸易保护国敢于视国际贸易规则于不顾,单方面设置进口壁垒。

《国际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国际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国际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国际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包括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等领域的概念、原理和政策。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国际经济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3. 德育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际经济观念,增强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国际经济现象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国际经济学的相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基础知识:教师详细介绍国际经济学的相关概念、原理和政策,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让学生能够理解国际经济现象背后的规律和机制。

3. 案例分析: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国际经济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开展小组讨论或辩论,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5. 知识拓展:介绍国际经济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强调德育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际经济观念。

7.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一个具体的国际经济问题,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讨论积极性、表达能力等,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3. 测验:进行一次小测验,检验学生对国际经济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4. 教学反思:根据测验结果和学生的反馈,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四、思政元素融入方法1.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际经济观念: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际经济观念,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2. 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通过案例分析、课堂互动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和经济发展情况,培养其跨文化交流能力。

《国际经济学》(第四版)教学案例与答案详细版-第4章

《国际经济学》(第四版)教学案例与答案详细版-第4章

《国际经济学》(第四版)教学案例与答案详细版-第4章《国际经济学》(第四版)教学案例与答案详细版-第4章(p73)案例4—1 稀土出口【基本案情】2014年3月26日,世界贸易组织裁定,中国对“稀土”材料出口的限制违反了国际贸易规则。

本次裁决是对美国、欧盟和日本提出的申诉的回应。

它们认为,中国作为全球主要的稀土材料供应国,必须允许稀土材料自由出口。

中国表示,限制稀土材料出口是出于环保考虑。

WTO的裁决称,这不是限制出口的正当理由。

此项裁决涉及17种稀土材料,包括用于电子和高科技产品的铥、镱、镥以及有着广泛工业用途的钨和钼。

受此影响,稀土此前出口关税税率为15%。

2015年1月1日起,中国稀土出口配额制正式取消,2015年5月2日起,中国稀土出口关税(15%)取消。

并决定自2015年5月1日起实施稀土资源税清费立税、从价计征改革,按精矿销售额(不含增值税)和适用税率计算缴纳资源税。

轻稀土按地区执行不同的适用税率,其中,内蒙古为11.5%、四川为9.5%、山东为7.5%;中重稀土资源税适用税率为27%。

【国际经济问题】用罗伯津斯基定理分析我国取消稀土出口限制后对稀土征收资源税的合理性。

【案例分析】根据罗伯津斯基定理(Rybczynski theorem),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

中国是一个稀土资源大国,但不可能沿着单一依赖稀土资源粗放出口发展经济的道路继续走下去,必须向“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道路转轨,才可能不被“荷兰病”威胁,才可能激发本国的创新潜能,保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对稀土资源税清费立税、从价计征改革,按精矿销售额(不含增值税)和适用税率计算缴纳资源税,可以有效保护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抑制稀土产业粗放发展,促进其他战略性产业发展。

【知识点】罗伯津斯基定理。

(p73)案例4—2 中等收入陷阱【基本案情】中等收入陷阱是世界银行2006年在其《东亚经济发展报告》中明确提出的一个概念。

《国际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

《国际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

《国际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一、教学目标为响应新文科建设培育应用型复合型文科人才需求,课题组提高了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定位,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重视课程的两性一度,主动对接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需求。

团队提出国际经济学核心素养“1+3”教学目标,“1”是参与经济生活必备品格;“3”是三个关键能力,包括国际经济认知与辨识力、经济逻辑思维能力和跨专业实践力。

通过前沿文献、思政、中国案例、热点问题等内容引入,掌握国际经济学基本理论,讲好中国故事,培养学生的经济学素养、国际化视野和创新精神,塑造使命感、责任感、爱国情怀,以期成长为有持续学习能力“德才兼备”的各界精英。

二、课程内容1.教学理念针对教学痛点,团队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型“教学合作共同体”的教学理念。

旨在采用翻转课堂,基于项目的任务驱动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动手、应用、问题解决和合作探究能力,并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中,构成一个“教”“学”合作共同体,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共同进步。

2.教学内容重构团队每年都会对课程内容进行再开发和组织,存在八维度的内容重构举措,以此打造复杂情境和高阶问题。

既不依赖课本,也不完全按照时间顺序讲解课本内容,而是以成熟的理论框架为基础,每年根据最新的经济局势、研究成果以及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单元任务板”给学生不同难度的话题供他们自由选择,跳出课本的固有框架,提升内容的开放度和高阶性、创新性,打破学生原有被动参与听课的思维模式。

3.课程思政初步实现“思政五融入”,分别是哲学、党史、经济发展史与课程内容的融合,以及研究任务主题和教师言传身教。

在教学设计上,采用两个方法让学生自主思政,一是设置翻转课堂主题为讲好中国故事,二是创建互辩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更多高阶思维锻炼机会。

4.课程资源建设情况除了常规信息化资源,比如学习通、在线开放课程(MOOC),可以帮助师生分割时间和空间,突出教学重难点之外,课程团队增加了两大特色资源建设与创新运用,一是引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自主研发虚拟仿真软件和平台;二是自建六大系列特色数据库,及一些微观小型资料库,为学生学习和科研提供数据支撑,做到了理实结合,既解决了传统教学量化不足的问题,也实现了知识的更新迭代。

国际经济学案例分析

国际经济学案例分析

国际经济学案例分析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Chapter 1 Introduction案例1-1案例名称:甚至IBM公司的个人电脑也不全是美国生产的案例适用:国际经济间的相互依赖性案例来源:萨尔瓦多着朱宝宪吴洪等译《国际经济学:第五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年9月第1版第1页。

在编辑过程中做了适当修改。

案例内容:市场销售的IBM公司个人电脑,许多零部件其实是国外生产的,表1表明:生产成本总计860美元,其中625美元用于海外生产零部件的成本(其中230美元花费在美国自己在海外开设的工厂上)。

如果所有的海外生产都在国内进行,可能会花费更多的成本从而提高个人电脑价格。

实际上,IBM公司1992年的新型PS/55laptop完全是在日本生产的。

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在经济隔绝的状态下生存。

一国经济的各个方面,诸如工业、服务部门、收入和就业水平等等,都与其贸易伙伴的经济紧密相连。

国家间经济的相互依赖性达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高度。

本案例中,IBM的个人电脑是美国、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各个国家进行国际分工的产物,在美国国内只能完成构成其最终产品的一部分,在总成本860美元中,美国自己工厂所占的部分仅为230美元。

因此,其不仅是属于美国的,更确切的说,应是属于世界的。

这仅仅是一个例子。

这种国际分工合作的产品在当今世界是普遍存在的,已经没有多少产品可以只依靠国内资源来获取生产的竞争优势。

当然,这也仅是国家间经济相互依赖的一种简单表现。

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一个复杂问题,在不同国家之间以及一个特定国家中的不同部门之间经常会产生强烈而不均衡的影响。

同时,国家间相互依赖也表现为一国的经济事件和经济政策将对其他国家产生重大的影响(反过来也是如此)。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具备一些国际经济学的知识以正确看待和了解当今世界所发生的各类事件。

国际经济学案例分析-配额和倾销

国际经济学案例分析-配额和倾销

国际经济学案例分析- 配额和倾销目录【案例6-2 】案例名称:美国食糖进口 (1)【案例6-3 】案例名称:中美水产第一案 (3)【案例6-2 】案例名称:美国食糖进口知识点:配额(补)案例来源: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著海闻蔡荣等译《国际经济学》2002年4月第1版第190〜191页。

在编辑过程中做了适当修改。

案例内容:美国食糖问题的起因与欧洲农业问题有些相似,联邦政府保护的国内价格高于世界市场的价格水平。

但与欧盟不同的是,美国国内的供给没有超出国内需求。

因此美国政府可以运用配额制度使其国内食糖价格一直保持在目标水平。

美国食糖进口配额的一个特别之处在于:在美国销售食糖的权力被分配给了外国政府,然后由外国政府将这种权力分配给各自的厂商。

因此食糖进口配额形成的“租”由外国人获得。

配额将美国食糖进口量限制在大约213 万吨,因而美国市场的食糖价格比国际市场高出40%还多一点。

作为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食糖进口配额说明了保护的倾向:给一小部分生产者提供保护,使每个生产者获取很大的利益;由广大消费者来支付这些代价,但每个消费者只负担很少一点。

但是从食糖生产者的角度而言,进口配额可是生死攸关的大事。

美国的食糖工业只雇佣可约12000人,食糖生产者从进口配额中的所得,表现为一种隐含的约每人9万美元的生产补贴。

这也就难怪美国的食糖生产者会极力维护进口配额。

反对实施进口配额保护的人经常试图从进口限制所“保留”的每个工作机会所产生的消费者成本,而不是从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角度来提出批评意见。

研究过美日食糖行业的经济学家们都相信,即使实行自由贸易,大部分的美国食糖生产者仍将生存下来,只有2000到3000人可能失业。

因此,被“保留”的每一个工作机会的消费者成本超过50万美元。

问题:请结合配额,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评析:进口配额指的是对可能进口的商品实行直接的进口数量限制。

这种限制通常是以向一些个人和公司颁发进口许可证来得到实现。

《国际经济学》案例选编 共66页PPT资料

《国际经济学》案例选编 共66页PPT资料

但是人民币2%的 升幅几乎不会对 美国对中国商品 的需求产生重要 影响,因为中国 的劳动力成本仅 为美国的3-5%。
中国货才贵了这么点 我还要买中国货!!
国库债券
人民币汇率变动 的最直接、可能也是 最重要的结果就是迫 使美国债券的收益率 上升。
随着中国人民币 和美元比价下跌,中 国可能觉得买进美元 以压低人民币汇率的 需要不那么大了。这 会限制中国购买美国 国库债券,使债券价 格下跌、收益率上升。
进口商:从表面看, 人民币升值会使沃 尔玛百货公司以及 购买中国生产的部 件和制成品的摩托 罗拉等电子制造商 成本升高。
实际上,情况很复杂。沃尔玛等大进口商可能 迫使较小的供货商吸收货币升值造成的部分影响, 以压低价格。部分采购可能转向其他国家。但如果 中国的汇率变动引起美元对亚洲其他货币比价普遍 下跌,美国的进口商将难以避开其影响。
《国际经济学》 案例选编
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案例学习之一
亚洲金融危机
2019-2019
东亚奇迹
政府主导 出口导向 儒家文化的影响
亚洲奇迹的迷思
Paul Krugman 亚洲奇迹不是建立在它们
有效运用资源的能力之上 这种重视要素总量却忽视 脑力的经济投入,最后终 将招致失败。 所谓东亚之虎其实不过是 纸老虎而已。
金融危机一年后股指的变化
Index Malaysia Thailand Singapore Hongkong Indonesia Japan
1-Jun-97 1078.9 527.3 1981.3 15196 731.6 20195
1-Aug-98 455.6 267.3 1066.7 8543 445.9 15830
The Alchemy of Finance 金融炼金术

国际经济学案例分析绝对珍藏版

国际经济学案例分析绝对珍藏版

Chapter 10 Exchange Rates and the ForeignExchange Market: An Asset Approach案例 10-1案例名称:美元坚挺的惊讶案例适用:预期对汇率的影响案例来源:《纽约时报》1989年8月7日 第D1页。

案例内容:“有一种看法认为,经济正在朝‘软着陆’方向运动,经济增长明显放慢,通货膨胀降低,但并没有发生衰退。

这种前景对美元是有利的。

原因有二:软着陆并非像衰退那样具有破坏作用,因此,对美元起支持作用的外国投资很可能持续下去。

而且,软着陆不会迫使联储为刺激增长而降低利率。

利率的下降会对美元产生贬值的压力,这是因为,利率的下降使美元证券对外国人的吸引力下降而促使人们卖出美元。

此外,由软着陆预期而产生的乐观因素甚至抵消一些由利率下降带给美元的压力”。

案例评析:利率的变动会引起汇率的变动,一国的汇率会随着该国利率的上升而上升,随利率的下降而贬值,原因在于利率的变动会改变一国存款的预期收益率,引起资本的流动,迫使汇率发生变动。

同时利率变动引起人们对未来汇率预期的变动也会影响均衡汇率。

案例中如果美联储降低利率,即使人们对未来汇率预期不变的情况下,由于预期收益率发生了变化,美元仍然会贬值。

如下图所示:美元利率由R 变为R ’, 美元汇率会由E 变为E*。

ER’ EE*Rrates of return (in dollars)现在如果存在软着陆,当美联储不改变利率时,美元不会贬值。

当美元利率小幅度下降,如下图所示:从R 到R", 如果此时人们加剧对美元贬值的预期,利率平价曲线会移动,如下图所示:由I 移动到I ’, 汇率则由E 移动到E";如果人们对未来美元贬值的预期不变,则汇率会移动到E*。

因此人们对未来汇率预期的改变会影响最终的均衡汇率。

EE Rrates of return (in dollars) E”” E*。

《国际经济学》(第四版)教学案例与答案详细版-第8章

《国际经济学》(第四版)教学案例与答案详细版-第8章

《国际经济学》(第四版)教学案例与答案详细版-第8章《国际经济学》(第四版)教学案例与答案详细版-第8章(p138)案例8—1 进口化肥关税配额的分配【基本案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化肥进口关税配额管理暂行办法》,商务部制定了《2018年化肥进口关税配额总量、分配原则及相关程序》。

2018年化肥进口关税配额总量为1 365万吨。

其中,尿素330万吨,磷酸二铵690万吨,复合肥345万吨。

化肥国营贸易配额数量分别为:尿素297万吨,磷酸二铵352万吨,复合肥176万吨。

国营贸易企业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在国营贸易总量内申请配额。

非国营贸易配额数量分别为:尿素33万吨,磷酸二铵338万吨,复合肥169万吨。

非国营贸易企业中国化工建设总公司、华垦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在非国营贸易总量内申请关税配额。

其他企业根据实际进口需要选择申请国营贸易关税配额或非国营贸易关税配额,由国营贸易企业或非国营贸易企业代理进口。

化肥进口关税配额实行先来先领的分配方式。

凡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企业,在其经营范围内均可申请化肥进口关税配额。

【国际经济问题】评述我国化肥进口关税配额的分配方法。

【案例分析】化肥进口关税配额实行先来先领的分配方式容易引发寻租和效率问题。

这种方法会给腐败提供机会,给政府官员提供了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机会。

潜在的进口商会花费大量的精力抓紧时间递交申请表,贿赂政府官员以获取进口配额。

这在经济学上称为寻租行为(rent-seeking),因为它能给进口商带来垄断利润。

因此,这种方法造成了大量的浪费,效率也低。

建议采取拍卖的方法。

政府通过拍卖的方式分配进口许可证。

它使进口许可证本身有了价格,也就是将进口一定数量产品的进口许可证卖给出价最高的需求者。

【知识点】进口配额的分配方法。

(p138)案例8—2 俄罗斯武器出口补贴【基本案情】据俄新社2014年12月28日报道,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当日下令,2015—2016年向俄罗斯武器出口企业提供约60亿卢布(约合1.2亿美元)的补贴,其中2015年的补贴额度为29亿卢布(约合5 577万美元),2016年的补贴额度为29.4亿卢布(约合5 653万美元)。

国际经济学案例分析-斯托尔泼-萨缪尔森定理和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学说

国际经济学案例分析-斯托尔泼-萨缪尔森定理和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学说

国际经济学案例分析-斯托尔泼-萨缪尔森定理和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学说国际经济学案例分析-斯托尔泼-萨缪尔森定理和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学说目录【案例4-2】案例名称:埃尔切事件 (1)【案例4-3】案例名称:日本在东亚构筑的雁行分工模式 (3)【案例4-2】案例名称:埃尔切事件知识点:斯托尔泼-萨缪尔森定理案例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04年10月14日,第三版。

在编辑过程中做了适当修改。

案例内容:位于西班牙东南部阿利坎特省,人口约20万的埃尔切市,一直为欧洲的鞋业中心之一,鞋业作坊有六七百家之多,依靠发展制鞋业一度富庶。

中国鞋商1998年才正式进入埃尔切市,由于中国产的鞋子款式、设计制作美观新颖,再加上价廉物美,在欧美很受普通百姓的欢迎。

该市由华侨华人开的鞋业公司、制鞋工厂和仓库式批发零售商店已增至60多家。

在西华人鞋商的销售额占当地的20%左右,很多西班牙商人也在大量进口并销售中国鞋,仅去年西班牙就从中国进口鞋子6190万双,占其鞋类进口总额的47%,价值高达2.2亿欧元。

以温州鞋为代表的中国鞋,2002年才开始零星进入埃尔切市场,但是温州鞋进入埃尔切之后,以飞快的速度发展起来,已占到埃尔切鞋类批发量的30%,对当地的制鞋工业形成了客观威胁。

一部分规模小、技术落后的鞋厂由于缺乏竞争力纷纷倒闭。

近30年来,该市制鞋工人失业率增长了30%。

2004年9月17日,西班牙东部城市埃尔切的中国鞋城,16个货柜、价值约800万元温州鞋被当地不法分子烧毁,价值十多亿元的温州鞋也遭受着被焚烧的威胁。

“烧鞋事件”如不尽快得以妥善处理,将严重影响当地中国人的人身财产安全,尚危及今后中国产品出口西班牙等欧洲市场。

甚至有报道称,这是“西班牙有史以来第一起严重侵犯华商合法权益、野蛮排斥华人的暴力事件”。

中国鞋被焚事件惊动了埃尔切这座20万人口的西班牙小城。

多数埃尔切市民对中国商人持同情态度,认为商业竞争不可以成为烧鞋的理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国经济学家李嘉图也参与了这场辩论。他在1817年出版了《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一书,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他认为,英国在谷物和工业制成品生产上都有一定优势。但相比之下,英国在工业的生产上优势更大,所以英国应扩大工业品生产并增加出品,通过贸易换取国外成本较低的粮食,这样做对英国更有利,而新《谷物法》恰恰违背了这一点。虽然新《谷物法》给农场主带来了好外,但英国的工业生产遭受的损失更大,因此,从整体来看,新《谷物法》给英国带来的是净损失。到1846年,《谷物法》被废除,这是比较优势理论的胜利。英国的选择是正确的。后来英国成了世界工厂,号称“日不落帝国”。
案例二:贸易条件恶化与拉美的进口替代工业化实践
贸易条件恶化提高了一国参与贸易的成本,使一单位出口品换回的进口品数量比以前减少了,相比之下,一国自己生产原先依赖进口的商品变得更划算,这样,该国机会成本更大的进口品将被生产出来,从而该国的产出结构向着逆比较优势的方向调整,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违背比较优势发展进口替代工业就会受到鼓励。也就是说,贸易条件恶化会促进发展中国家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替代生产。这方面比较有名的例证是拉美历史上的进口替代工业化实践。
《国际经济学》案例四则
案例一:英国的《谷物法》论争与比较优势理论
19世纪的英国正处于资产阶段工业革命时期,工业得到了很大发展。当时英国的贸易结构大体是出口工业制成品进口原材料及农产品谷物等,谷物的大量进口压低了英国国内谷物的价格,使农场主受到了损失,为了保护农场主的利益,英国于1815年修订了《谷物法》,增加了对农业歉收时期的保护措施。这一措施限制了谷物进口,提高了国内谷物价格,农场主得到了实惠。但粮价上升提高了工业部门的生产成本,另外,由于英国限制谷物进口,引起其他国家采取报复措施,对来自英国的工业制成品也采取限制措施,结果,英国工厂主受到很大损失。由此,英国国内对《谷物法》的修订了展开了一场大辩论,新兴的资产阶级是坚决反对,而农场主则极力拥护。
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大萧条爆发后,世界主要工业国开始大幅削减进口,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并迅速在世界范围内漫延。受此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出口遇到极大困难,出口价格剧烈下降,贸易条件严重恶化。比如,在危机期间,巴西咖啡业出口价格下降了62%,出口收入由1928年的4.74亿美元减少到1933年的1.8亿美元。出口收入减少迫使巴西政府采取严厉措施限制进口,并鼓励资本从农业转向工业,由此,巴西的进口替代工业迅速发展起来。拉美另两个发展中大国阿根廷和墨西哥的情况也大体如此。到20世纪60年代末,这些国家已基本上建立起部门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设备自给程度大大提高。
使用案例教学的结果表明,学生听课的兴趣大大提高了,对理论的理解也加深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案例三:行业内贸易实例:1964年北美汽车贸易协定
60年代后半期,美国和加拿大之间汽车贸易的发展是一个特别明显的行业内贸易的例子,它展现了规模经济在促进国际贸易提高双方利益中的作用。
1965年以前,加拿大和美国的关税保护使加拿大成为一个汽车基本自给自足的国家,进口不多出口也很少。加拿大的汽车工业被美国汽车工业的几个大厂商所控制,这些厂商发现,在加拿大大量建立分散的生产体系比支付关税更划算。因此,加拿大的汽车工业实质上是美国汽车工业的缩版,大约为其规模的1/10。
但是,这些美国厂商在加拿大的子公司也发现小规模带来的种种不利。由于规模小,加拿大的工厂不得不生产各种不同的产品,这样就要使用各种不同的设备,从而降低了效率。当时加拿大汽车工业的劳动生产率比美国的要低大约30%。
为了消除这些问题,美国和加拿大政府通过努力在1964年同意建立一个自由贸易区(附有一些限制条件)。这一举措使汽车厂商得以重组生产:这些厂商在加拿大的子公司大力削减其产品种类。例如,通用汽车削减了其在加拿大生产的汽车型号的一半。但是,加拿大的总体生产及就业水平并没改变。加拿大一方面从美国进口自己不再生产的汽车型号,另一方面向美国出口自己仍生产的型号。在自由贸易前的1962年,加拿大出口了价值1600万美元的汽车产品个数字已分别成为24亿美元和29亿美元。加拿大的汽车进口和出口均大幅增长。
贸易所得是惊人的。到70年代初,加拿大汽车工业的生产效率已可与美国的同行相媲美。
案例四:双“元”记
1976年的时候,美元和加元基本上价值相当,即按照1:1的比例进行交易。但是在后来的几十年里,加拿大元相对于美元来说逐渐贬值。到1998年末,1加元仅值65美分。90年代后期,随着加拿大出口的许多自然资源产品的世界价格下跌,加元的贬值趋势也在加速。加拿大的制造业出口商兴奋地发现他们能够更容易地把产品出口到国外,而进口商则为他们不得不支付更高的价格而抱怨。受到这种趋势影响最明显的地区是位于加拿大和美国边界的尼亚加拉瀑布,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从那里过境。那些已经习惯到美国那边享受周末晚餐的加拿大人发现饭钱越来越昂贵,而美国人则发现加拿大那边可以买到不少便宜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