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论教案1

合集下载

大班社会(精妙的储存)教案和反思

大班社会(精妙的储存)教案和反思

大班社会(精妙的储存)教案和反思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的储存方式及其特点,知道储存对于生活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节约资源、热爱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不同的储存方式及其特点。

难点:培养幼儿节约资源、热爱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储存物品的图片、实物等。

2. 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储存的经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出示储存物品的图片,引发幼儿对储存的兴趣。

2. 基本部分:(1)教师向幼儿介绍不同的储存方式,如:保鲜膜、保鲜袋、罐头等,并讲解其特点。

(2)幼儿观察、比较不同的储存方式,发现其优点和缺点。

(3)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何正确使用储存方式,延长物品的保质期。

(4)幼儿动手操作,尝试使用不同的储存方式。

3. 结束部分: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内容,强调节约资源、热爱环境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思:1. 本次活动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2. 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如何?是否积极主动?3. 教学过程中是否有幼儿难以理解或接受的内容?如有,如何调整?4. 本次活动是否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动手操作能力?5. 教师在活动中是否关注到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给予及时的指导和鼓励?6. 本次活动是否有助于培养幼儿节约资源、热爱环境的意识?如何进一步强化?7. 针对本次活动,有哪些改进的空间?如何优化教学过程?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储存方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收集幼儿在操作环节中的作品,评价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通过与幼儿的互动,了解他们对节约资源、热爱环境的意识。

七、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共同探讨家庭中的储存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2. 组织幼儿参观超市或仓库,了解商品的储存方式,增强他们的实践经验。

3. 开展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一起设计一个储存物品的标识,培养幼儿的创意能力。

认识存储设备教学教案

认识存储设备教学教案

认识存储设备教学教案第一章:存储设备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存储设备的定义和作用让学生掌握常见的存储设备类型让学生了解存储设备的发展趋势1.2 教学内容存储设备的定义和作用常见存储设备类型:硬盘、固态硬盘、U盘、光盘、移动存储设备等存储设备的发展趋势:NVMe、SSD、5G存储等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存储设备的定义、作用和发展趋势展示法:展示存储设备的实物和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存储设备的优缺点和应用场景1.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存储设备定义和作用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对存储设备应用场景的认识第二章:硬盘存储设备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硬盘存储设备的结构和原理让学生掌握硬盘存储设备的分类和性能指标让学生了解硬盘存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方法硬盘存储设备的结构:磁头、盘片、电机、接口等硬盘存储设备的分类:机械硬盘、固态硬盘等硬盘存储设备的性能指标:容量、转速、缓存等硬盘存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方法:避免振动、定期清理等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硬盘存储设备的结构和原理展示法:展示硬盘存储设备的实物和图片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硬盘存储设备的安装和使用2.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硬盘存储设备结构和原理的理解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和对硬盘存储设备使用维护方法的掌握第三章:固态硬盘存储设备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固态硬盘存储设备的结构和原理让学生掌握固态硬盘存储设备的分类和性能指标让学生了解固态硬盘存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方法3.2 教学内容固态硬盘存储设备的结构:控制器、缓存、NAND闪存等固态硬盘存储设备的分类:SATA SSD、NVMe SSD等固态硬盘存储设备的性能指标:读写速度、耐久度等固态硬盘存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方法:避免振动、定期清理等讲授法:讲解固态硬盘存储设备的结构和原理展示法:展示固态硬盘存储设备的实物和图片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固态硬盘存储设备的安装和使用3.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固态硬盘存储设备结构和原理的理解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和对固态硬盘存储设备使用维护方法的掌握第四章:U盘和移动存储设备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U盘和移动存储设备的结构和原理让学生掌握U盘和移动存储设备的分类和性能指标让学生了解U盘和移动存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方法4.2 教学内容U盘和移动存储设备的结构:控制器、NAND闪存等U盘和移动存储设备的分类:USB闪存盘、移动硬盘等U盘和移动存储设备的性能指标:容量、读写速度等U盘和移动存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方法:避免振动、定期清理等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U盘和移动存储设备的结构和原理展示法:展示U盘和移动存储设备的实物和图片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U盘和移动存储设备的安装和使用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U盘和移动存储设备结构和原理的理解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和对U盘和移动存储设备使用维护方法的掌握第五章:存储设备的选购与维护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如何选购适合自己的存储设备让学生掌握存储设备的维护方法让学生了解存储设备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5.2 教学内容选购存储设备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容量、速度、价格等存储设备的维护方法:清洁、避免振动、定期备份等存储设备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防止数据丢失、避免过热等5.3 教学方法-第六章:存储设备的应用场景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存储设备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让学生掌握存储设备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让学生了解存储设备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应用前景6.2 教学内容存储设备在个人电脑、服务器、云计算等领域的应用存储设备在物联网、大数据、等领域的应用存储设备在移动通信、可穿戴设备等领域的应用存储设备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应用前景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存储设备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展示法:展示存储设备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和图片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存储设备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6.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存储设备应用场景的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对存储设备优势和局限性的认识第七章:存储设备的技术发展趋势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存储设备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让学生掌握新型存储设备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存储设备技术未来发展趋势7.2 教学内容新型存储设备技术:3D NAND、NVMe over PCIe、Intelligent Storage等新型存储设备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存储设备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更高速度、更大容量、更低成本等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新型存储设备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展示法:展示新型存储设备技术的实物和图片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存储设备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7.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存储设备技术最新发展动态的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对存储设备技术未来发展趋势的认识第八章:存储设备在企业级应用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企业级存储设备的需求和特点让学生掌握企业级存储设备的选择和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企业级存储设备在数据中心的应用案例8.2 教学内容企业级存储设备的需求和特点:高速度、高可靠性、易于扩展等企业级存储设备的类型:SAN、NAS、HCI等企业级存储设备的选择和使用方法企业级存储设备在数据中心的应用案例:数据库、虚拟化、大数据分析等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企业级存储设备的需求和特点展示法:展示企业级存储设备的实物和图片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企业级存储设备的安装和使用8.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企业级存储设备需求和特点的理解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对企业级存储设备选择和使用方法的掌握第九章:存储设备的行业应用案例分析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存储设备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案例让学生掌握存储设备在特定行业中的解决方案让学生了解存储设备行业应用的发展趋势9.2 教学内容存储设备在金融、医疗、教育等行业的应用案例存储设备在特定行业中的解决方案:数据备份、灾难恢复、数据加密等存储设备行业应用的发展趋势:更高效、更安全、更智能等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存储设备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案例展示法:展示存储设备在特定行业的解决方案的实物和图片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存储设备行业应用的发展趋势9.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存储设备行业应用案例的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对存储设备行业解决方案的认识第十章:存储设备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存储设备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方面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存储设备安全性和隐私保护的基本措施让学生了解存储设备安全性和隐私保护的最新发展趋势10.2 教学内容存储设备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重要性:数据泄露、恶意软件等威胁存储设备安全性和隐私保护的基本措施:加密、访问控制、安全更新等存储设备安全性和隐私保护的最新发展趋势:、区块链等技术的应用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存储设备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重要性展示法:展示存储设备安全性和隐私保护的实例和图片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存储设备安全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理解:确保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各种存储设备的定义、分类、性能指标以及使用和维护方法。

运筹学第五章存储论

运筹学第五章存储论

二、存储模型的基本概念
1、存储 工厂为了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必须储存一些原材料, 这些储存物统称存储(Invetory),存储量用Q表示。 生产时从存储中取出一定数量的原材料并消耗掉, 使存储减少;生产不断进行,存储不断减少,到一定 时刻必须对存储给予补充,否则存储用完,生产就不 能继续了。 一般地,存储因需求而减少,因补充而增加。
[例1]某商品单位成本K=5元,每天每件保管费c 为成本的
0.1%,每次订购费c3=10元。已知对该商品的需求R=100件/天, 不允许缺货,假设该商品的进货可以随时实现。问: (2)一个进货周期 t 的单位时间费用是多少?(费用函数) [解]K=5元/件,c1=0.005元/件天,c3=10元/次,R=100 件/天 (1) T1=30天, 求总费用 需求量Q1= RT1=100件/天*30天= 3000件 订货费cT1=10元 保管费cT1=1/2RT12 c1 =225元 货物成本KT1=KQ1=15000元 总费用C=10+225+15000=15235元 (2)T=t 天, 需求量Qt= Rt(件/t天) 订货费c3(元/ t天) 保管费=1/2Rt2 c1 (元/t天) 货物成本=KRt(元/t天) 由此得t时间内平均总费用 (单位时间费用):
1
C(t)=

=0 =6.32天
(3)求费用C(t) 最小值, 令 =
得t*= T0=
[例1] 某商品单位成本K=5元,每天每件保管费c 为成本的
0.1%,每次订购费c3=10元。已知对该商品的需求R=100件/天, 不允许缺货,假设该商品的进货可以随时实现。问: (4)最优策略下,一次的进货量是多少?(经济批量) (5)最优策略下,单位时间总费用是多少?(最小费用)

第13章 存储论第1节 存储论的基本概念(运筹学-东北大学,钟磊钢)

第13章  存储论第1节 存储论的基本概念(运筹学-东北大学,钟磊钢)

图 13-1,13-2
2. 补充(订货或生产)
• 存储由于需求而不断减少,必须加以补充,否则最终将 无法满足需求。补充就是存储的输入。补充的办法可能 是向其他工厂购买,从订货到货物进入“存储”往往需 要一段时间,我们把这段时间称为备货时间。从另一个 角度看,为了在某一时刻能补充存储,必须提前订货, 那么这段时间也可称之为提前时间(leadtime)。 • 备货时间可能很长,也可能很短,可能是随机性的,也 可以是确定性的。 • 存储论要解决的问题是:多少时间补充一次,每次补充 的数量应该是多少。决定多少时间补充一次以及每次补 充数量的策略称为存储策略。 • 存储策略的优劣如何衡量呢?最直接的衡量标准,是计 算该策略所耗用的平均费用多少。为此有必要对费用进 行详细的分析。
4. 存储策略
• 如前所述决定何时补充,补充多少数量的办法称 之为存储策略,常见的策略有三种类型。 • (1) t0-循环策略,每隔t0时间补充存储量Q。 • (2) (s,S)策略,每当存储量x>s时不补充。当x≤s 时补充存储。补充量Q=S-x(即将存储量补充到S)。 • (3) (t,s,S)混合策略,每经过t时间检查存储量x, 当x>s时不补充。当x≤s时,补充存储量使之达到 S。
例如
• (1) 水电站在雨季到来之前,水库应蓄水多 少? • (2) 工厂生产需用原料,如没有储存一定数 量的原料,会发生停工待料现象。 • (3) 在商店里若存储商品数量不足,会发生 缺货现象,失去销售机会而减少利润;如 果存量过多,一时售不出去,会造成商品 积压,占用流动资金过多而且周转不开, 这样也会给商家造成经济损失。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一个好的存储策略,既可以使总费用最小, 又可避免因缺货影响生产(或对顾客失去信 用)

存储技术的课程设计

存储技术的课程设计

存储技术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存储技术的基本概念,掌握不同存储设备的特点及使用方式;2. 学习各类存储介质的容量、速度、可靠性等性能指标,并能进行简单比较和分析;3. 了解数据存储和读取的基本原理,掌握数据备份与恢复的方法。

技能目标:1. 学会使用常见存储设备,如U盘、移动硬盘、光盘等,并能进行文件传输与管理;2. 能够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存储设备,设计简单存储方案;3. 掌握使用软件进行数据备份和恢复的操作,提高信息安全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存储技术的兴趣,激发探究精神,养成主动学习和动手实践的习惯;2. 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认识到数据备份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数据管理习惯;3. 通过学习存储技术,让学生体会到科技发展对生活和学习的影响,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目标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存储技术的基本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安全意识。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二、教学内容1. 存储技术概述:介绍存储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分类;-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一节- 内容:存储设备、存储介质、存储技术发展概况。

2. 存储设备与介质:分析不同存储设备的特点、性能指标及适用场景;-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 内容:硬盘、固态硬盘、U盘、光盘、磁带等存储设备,及其性能参数。

3. 数据存储与读取原理:讲解数据在存储设备中的存储和读取过程;-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三节- 内容:数据存储方式、文件系统、数据读取原理。

4. 数据备份与恢复:介绍数据备份的重要性,讲解常见备份方法和恢复策略;-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一节- 内容:数据备份类型、备份软件、恢复操作。

5. 存储方案设计: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合适的存储方案;-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二节- 内容:存储需求分析、设备选型、存储方案设计。

存储文件教学设计

存储文件教学设计

存储文件教学设计存储文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存储文件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了解常见的存储文件格式和其特点。

3.掌握使用计算机进行文件存储的基本操作。

4.了解常见的存储设备和其使用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1. 存储文件的定义和作用2. 常见的存储文件格式及其特点3. 计算机中的文件存储操作4. 常见的存储设备及其使用注意事项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张存储设备的图片来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然后与学生进行互动,引发学生对存储文件的兴趣,并了解学生对存储文件的初步了解程度。

2. 存储文件的定义和作用教师向学生介绍存储文件的概念和作用,包括将数据保存在存储设备上以便长期保存和随时取用,存储文件可以是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各种形式的数据。

3. 常见的存储文件格式及其特点<1> 文本文件格式教师向学生介绍文本文件格式,如TXT、DOC、PDF等,讲解其特点,如易于编辑、传输和阅读。

<2> 图像文件格式教师向学生介绍图像文件格式,如JPEG、PNG、GIF等,讲解其特点,如高质量的图像展示和相对较小的文件大小。

<3> 音频文件格式教师向学生介绍音频文件格式,如MP3、WAV、FLAC等,讲解其特点,如高保真音质和相对较大的文件大小。

<4> 视频文件格式教师向学生介绍视频文件格式,如AVI、MP4、MKV等,讲解其特点,如高清观看体验和较大的文件大小。

4. 计算机中的文件存储操作<1> 创建文件教师演示在计算机上创建一个新文件的操作步骤,例如右键点击桌面空白处,选择“新建”-“文本文档”来创建一个新的txt文件。

<2> 文件的保存与读取教师演示如何保存和读取一个文件,例如选择“文件”-“保存”将文件保存到指定的文件夹,然后通过“双击”文件来打开和读取文件内容。

<3> 文件的复制与粘贴教师演示如何将文件复制到其他位置或粘贴到其他文件夹中,例如通过“右键”点击文件,选择“复制”或“剪切”,然后在目标位置右键点击,选择“粘贴”。

存储论教案1

存储论教案1

《运筹学Ⅱ》课程教案第1次第一节存储论基础存储论也称库存论,是研究物资最优存储策略及存储控制的理论。

物资的存储是经济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例如,为了保证正常生产,工厂不可避免地要存储一些原材料和半成品。

当销售不畅时,工厂也会形成一定的产成品存储(积压);商品流通企业为了其经营活动,必须购进商品存储起来;但对企业来说,如果物资存储过多,不但占用流动资金,而且还占用仓储空间,增加保管成本,甚至还会因库存时间延长而使存货出现变质和失效带来损失。

反之,若物资存储过少,企业就会由于缺少原材料而被迫停产,或失去销售机会而减少利润,或由于缺货需要临时增加人力和成本。

因此寻求合理的存储量、订货量和订货时间是存储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存储问题通常包括以下几个要素:1)需求存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需求。

因为未来的需求,必须有一定的存储。

从存储中取出一定数量,这将使存储数量减少,这就是存储的输出。

有的需求是间断的,例如铸造车间每隔一段时间提供一定数量的铸件给加工车间;有的需求是均匀连续的,例如在自动装配线上每分钟装配若干件产品或部件;有的需求是确定的,如公交公司每天开出数量确定的公交车;有的需求是随机的,如商场每天卖出商品的品种和数量;有的需求是常量,有的需求是非平稳的。

总之存储量因需求的满足而减少。

2)补充存储因需求而减少,必须进行补充,否则会终因存储不足无法满足需求。

补充可选择外部订货的方式,这里订货一词具有广义的含义,不仅从外单位组织货源,有时由本单位组织生产或是车间之间、班组之间甚至前后工序之间的产品交接,都可称为订货。

订货时要考虑从订货起到货物运到之间的滞后时间。

滞后时间分为两部分,从开始订货到货物达到为止的时间称为拖后时间,另一部分时间为开始补充到补充完毕为止的时间。

滞后的出现使库存问题变得复杂,但存储量总会因补充而增加。

3)缺货的处理由于需求或供货滞后可能具有随机性,因此缺货可能发生。

对缺货的处理:在订货达到后不足部分立即补上或订货到达后其不足部分不再补充。

认识存储设备教学教案

认识存储设备教学教案

认识存储设备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存储设备的概念和作用。

2. 使学生掌握常见的存储设备及其特点。

3.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存储设备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存储设备的概念与作用2. 常见存储设备介绍a) 硬盘b) 固态硬盘c) 光盘d) U盘e) 移动硬盘3. 存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存储设备的概念、作用及常见存储设备的特点。

2. 难点:存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存储设备的概念、作用及常见存储设备的特点。

2. 采用演示法,展示存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方法。

3. 采用互动法,让学生提问、讨论,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存储设备在计算机中的重要性。

2. 讲解存储设备的概念与作用:解释存储设备的概念,阐述其在计算机中的应用。

3. 介绍常见存储设备:讲解硬盘、固态硬盘、光盘、U盘、移动硬盘等设备的特点。

4. 演示存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展示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各种存储设备。

5. 互动环节:让学生提问、讨论,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与布置作业: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加深理解。

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对存储设备的认识和正确使用能力。

关注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解答和指导。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存储设备的概念、作用及常见存储设备特点的掌握。

2. 评价方法:课堂问答、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操作。

3. 评价标准:能准确回答存储设备相关问题,了解各类存储设备的特点,能够正确使用和维护存储设备。

七、教学准备1. 准备存储设备的实物或图片,用于展示和讲解。

2. 准备存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演示文稿。

3. 准备课堂问答和作业题目。

八、教学拓展1. 介绍存储设备的发展趋势,如NVMe技术、新型固态存储技术等。

2. 探讨存储设备在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的应用。

计算机的存储器教案

计算机的存储器教案

计算机的存储器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存储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帮助学生掌握内存和外存的特点、工作原理及常见类型。

3、使学生能够理解存储器容量的单位及换算。

4、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兴趣,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计算机存储器的分类及特点。

内存和外存的工作原理。

存储器容量单位的换算。

2、难点理解内存和外存的工作原理。

掌握不同存储器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实践操作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如何存储和管理数据,例如:“当我们在计算机上保存文件、玩游戏或者浏览网页时,计算机是如何记住这些信息的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计算机的存储器。

(二)讲解新课1、计算机存储器的概念简单介绍存储器是计算机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的部件。

强调存储器对于计算机正常运行的重要性。

2、存储器的分类内存(主存)介绍内存的定义和作用,如存储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

讲解内存的特点,如速度快、容量较小、断电后数据丢失。

列举常见的内存类型,如 DDR3、DDR4 等。

外存(辅存)阐述外存的定义和功能,如长期保存大量的数据和程序。

分析外存的特点,如速度较慢、容量大、断电后数据不丢失。

介绍常见的外存设备,如硬盘、U 盘、光盘、固态硬盘等。

3、内存的工作原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内存如何通过地址和数据总线与 CPU 进行数据交换。

举例说明内存的读写操作过程。

4、外存的工作原理针对不同的外存设备,如硬盘,讲解其存储数据的原理,包括磁盘的盘面、磁道、扇区等概念。

对于 U 盘和固态硬盘,简单介绍其存储技术和特点。

5、存储器容量的单位及换算介绍存储器容量的常用单位,如字节(B)、千字节(KB)、兆字节(MB)、吉字节(GB)、太字节(TB)。

通过实例进行单位换算的练习,如 1GB = 1024MB,1MB =1024KB 等。

(三)课堂练习给出一些关于存储器的概念、分类、工作原理和容量单位换算的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存储技术基础的课程设计

存储技术基础的课程设计

存储技术基础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存储技术的基本概念,掌握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及其特点。

2. 使学生了解数据存储的基本过程,包括数据的编码、存储和读取。

3. 帮助学生掌握存储容量、存取速度和可靠性等关键性能指标。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存储技术进行数据组织和管理的能力。

2. 使学生能够分析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存储设备和技术。

3. 培养学生运用存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存储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关注信息技术发展,认识到存储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素养,注重数据安全和保护隐私。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技能。

课程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通过生动案例和实际操作,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存储技术基础知识。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有助于学生和教师在课程结束后清晰地了解预期成果。

二、教学内容1. 存储技术概述- 存储技术的发展历程- 存储技术的分类及特点2. 存储设备- 磁盘存储设备:硬盘、软盘、磁带- 闪存存储设备:U盘、固态硬盘、SD卡- 光学存储设备:CD、DVD、蓝光3. 数据存储过程- 数据的编码与解码- 数据的存储与读取- 数据校验与保护4. 存储性能指标- 存储容量- 存取速度- 数据可靠性5. 存储技术应用- 数据组织与管理- 存储设备选型- 存储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本课程采用教材相关章节,结合实际案例,制定以下教学大纲:第一课时:存储技术概述,介绍存储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分类第二课时:存储设备,分析不同存储设备的特点和应用第三课时:数据存储过程,讲解数据的编码、存储、读取和校验第四课时:存储性能指标,解读存储容量、存取速度和可靠性等关键指标第五课时:存储技术应用,探讨存储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并进行实际操作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明确,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存储技术基础知识。

专题经济订货批量模型(EOQ模型)教案

专题经济订货批量模型(EOQ模型)教案

专题经济订货批量模型 (EOQ模型)一、关于存储论1.为什么要储存?联系到餐饮业,前讲讲授过了。

储存物品的现象是为了解决供应(生成)与需求(消费)之间的不协调的一种措施,这种不协调性一般表现为供应量与需求量和供应时期与需求时期的不一致性上,出现供不应求或供过于求。

与存储量有关的问题,需要人们做出抉择,在长期实践中人们摸索到一些规律,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专门研究这类有关存储问题的科学,构成运筹学的一个分支,叫做存储论(inventory),也称库存论。

2.存储论的基本概念:(1)需求:从存储中取出一定的数量,使存储量减少,是存储的输入。

需求有间断式的,有连续均匀的;有的需求是确定性的,有的需求是随机性的。

(2)补充(订货或生产):存储的输入。

存储论要解决的问题是:多少时间补充一次,每次补充的数量应该是多少。

(3)费用:存储费;订货费;生产费;缺货费(4)存储策略:决定多少时间补充一次以及每次补充数量的策略称为存储策略。

抽象为数学模型,把复杂问题尽量加以简化。

存储模型大体可以分为两类:确定性模型,即模型中的数据皆为确定的数值;另外一类叫作随机性模型,即模型中含有随机变量,而不是确定的数值。

一个好的存储策略,既可以使总费用最小,又可以避免缺货影响生产(或对顾客失去信用)。

二、存储模型简介1.存储模型(1)确定性存储模型:模型一——不允许缺货,备货时间很短;模型二——不允许缺货,生产需要一定时间;模型三:允许缺货,备货时间很短;模型四——允许缺货(需补足缺货)、生产需一定时间;价格有折扣的存储问题。

(2)随机性存储模型:模型五——需求是随机离散的(定期订货法);模型六——需求是连续的随机变量(定点订货法,(前)永续盘存法);模型七——(s,S)型存储策略(结合五六模型,达到s订货,是存储量达到S);模型八——需求和备货都是随机离散的。

2.模型一:不允许缺货,备货时间很短(最简单,以它为了讲解)EOQ模型的出发点和假设如下:1.EOQ模型涉及两种费用:一是采购费用。

云盘存储教案5篇

云盘存储教案5篇

云盘存储教案5篇第一篇:云盘存储教案云盘存储教案一、导入老师这里有个金山打字通的打字软件,想跟大家共享一下,同时还希望大家可以回家也能多练习打字,成为一个打字高手,那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大家把软件带回家,安装在自己家里的电脑上呢?哦,有很多同学都说出了想法,用U盘拷回家,或是发邮箱,或是直接传给大家。

同学们的方法都不错,但是大家知道现在是互联网的时代,那么我们有一个产物——云盘存储。

其实我们也可以利用云盘存储来进行共享,在学习共享前,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下云盘存储是怎么一回事儿?请同学们自主学习书本第157页带着这个问题阅读教科书。

我请同学来说说什么是云盘?学生说。

教师补充:云盘就是一个能让你放心存放资料的地方,它可以在网页上,可以在你的笔记本电脑中,也可以在你的手机里。

不管在哪,只要你把文档放进任意一个设备的云盘中,那么就会自动在云服务器上帮你备份一份,然后你在其他设备中,马上就能同步得到这个文档。

那么它有什么优点?学生说。

教师小结板书:存储空间大免费安全保密便携稳定的跨平台文件存储、备份、传递、共享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使用云盘存储分享我们的资源。

二、新授提供云盘服务的网站有很多,如百度云盘,360云盘,金山快盘,115网盘,腾讯网盘等。

今天我们用百度云盘为例。

任务1:登录网站1、教师演示登录2、教师小结:这个是老师已经注册好的云盘账号。

我们只要输入账号和密码就可以进入我们的云盘了。

3、下面请同学们利用老师的账号登录我们的云盘。

4、学生登录任务2上传文件1、仅仅是登录不能够进行有效的分享,因此我们可以把大家有的资料传到我们的云盘中进行交流分享。

所以,下面我们就要上传文件。

2、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书本159页-160自主学习有关上传文件的内容,我们一起学习如何把桌面上的文件上传。

3、学生活动。

4、教师辅助,学生演示。

5、有同学发现自己的文档太多,找起来不方便,该怎么办呢?6、对的,其实我们可以整理一下我们的云盘。

存储式课程设计

存储式课程设计

存储式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存储的基本概念,包括内存、外存以及它们的工作原理;2. 学生能够描述存储设备的不同类型,如硬盘、U盘、固态硬盘等,并了解其特点和应用场景;3. 学生能够掌握存储单位的转换关系,如字节、KB、MB、GB等;4. 学生能够解释存储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云存储、大数据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存储需求,选择合适的存储设备;2. 学生能够使用基本的存储管理技巧,进行文件的有效组织和存储;3.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数据备份与恢复的方法;4.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存储解决方案,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存储技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尊重;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学会在小组讨论中分享观点和倾听他人意见;3. 学生通过了解存储技术的最新发展,激发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好奇心和探索欲;4. 学生能够意识到数据安全的重要性,树立良好的信息保护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信息技术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存储基础知识体系,培养实际操作技能,并提高信息素养。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的特点,课程设计将结合具体、生动的实例,采用互动式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要求: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际操作,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设的课程目标。

通过有效的教学评估,持续优化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1. 存储基础知识:内存与外存的概念、存储原理、存储单位及转换关系。

- 教材章节:第一章 计算机硬件基础,第三节 存储器。

2. 存储设备类型及特点:硬盘、U盘、固态硬盘、光盘等存储设备的特点及应用场景。

- 教材章节:第一章 计算机硬件基础,第四节 存储设备。

3. 存储管理技巧:文件组织、存储优化、数据备份与恢复。

- 教材章节:第二章 操作系统基础,第三节 文件管理。

课课程设计存储空间

课课程设计存储空间

课课程设计存储空间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存储空间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对存储空间的设计和管理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存储空间的概念、分类和特点,掌握存储空间的规划和设计方法,了解存储空间的管理和优化策略。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存储空间进行规划和设计,能够使用相关工具对存储空间进行管理和优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存储空间在信息技术中的重要性,培养对存储空间设计和管理的兴趣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存储空间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存储空间的概念和分类:介绍存储空间的基本概念,如存储设备、存储容量、存储速度等,以及存储空间的分类,如硬盘、内存、固态硬盘等。

2.存储空间的规划:讲解如何根据需求和资源情况对存储空间进行规划,包括存储空间的容量分配、文件系统选择等。

3.存储空间的设计:介绍存储空间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如RD技术、数据冗余、数据备份等。

4.存储空间的管理:讲解如何对存储空间进行管理,包括存储空间的监控、性能优化、故障处理等。

5.存储空间的优化:介绍存储空间的优化策略,如数据压缩、数据去重、存储池管理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具体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讲解存储空间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使学生掌握存储空间的基本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存储空间的设计和管理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实验法: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存储空间的管理和优化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使学生深入理解存储空间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如《存储技术手册》、《存储系统设计与实现》等。

计算机存储课程设计

计算机存储课程设计

计算机存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计算机存储的基本概念,掌握存储器的层次结构、类型及工作原理;2. 学生能掌握数据存储、读取的基本过程,了解内存与外存的关系;3. 学生了解存储器的性能指标,如容量、速度、可靠性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的存储知识,分析计算机存储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2. 学生具备使用存储器进行数据存取操作的能力,提高编程和系统优化的技能;3. 学生能够通过实例分析,评估不同存储设备的性能差异。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存储技术的兴趣,激发其探索计算机硬件奥秘的欲望;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使其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3. 培养学生关注科技发展,认识到存储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设计,结合学生好奇心强、动手能力逐渐增强的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计算机存储知识体系,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其科学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依据。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存储概述- 存储器的作用与分类-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2. 内存储器- 内存的类型与工作原理- 内存容量的计算与扩展- 内存性能指标分析3. 外存储器- 磁盘存储器:硬盘、光盘- 固态存储器:U盘、固态硬盘- 外存性能比较与应用场景4. 存储器管理- 数据存储与读取过程- 存储器地址分配与编址方式- 存储器管理技术的发展5. 存储器应用实例分析- 分析计算机存储系统的组成- 存储器性能评估与优化- 编程实现简单存储器操作本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进行组织,涵盖计算机存储的基本概念、存储器类型、工作原理、性能评估等方面。

教学安排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通过实例分析,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教学内容进度合理,旨在使学生全面掌握计算机存储知识,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存储决策问题课程设计

存储决策问题课程设计

存储决策问题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存储决策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存储决策的基本原理和重要性;–掌握库存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了解不同类型的存储决策问题和解决方案。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库存管理方法进行存储决策;–能够分析并解决实际存储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团队协作和沟通。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培养学生对存储决策实际应用的兴趣和认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存储决策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介绍存储决策的定义、目的和意义,让学生了解存储决策在企业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库存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讲解库存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库存分类、库存控制、库存优化等。

3.不同类型的存储决策问题和解决方案:分析常见的存储决策问题,如需求预测、库存分配、仓储布局等,并介绍相应的解决方案。

4.存储决策的实际应用: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例子,让学生了解存储决策在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存储决策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享观点,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沟通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践存储决策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扩展知识。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存储论模型课程设计

存储论模型课程设计

存储论模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存储论的基本概念,掌握存储模型的关键参数及其对存储系统性能的影响;2. 掌握不同存储策略(如FIFO、LIFO、SCAN等)的原理及其适用场景;3. 学会分析实际存储系统中的问题,运用存储论模型进行性能评估和优化。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存储论的基本理论,构建简单的存储模型,进行存储系统设计;2. 掌握运用存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存储系统的性能瓶颈,并提出合理的优化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存储论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体系结构的热情;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在团队中发挥个人优势,共同完成项目任务的能力。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存储论的相关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存储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解决实际存储系统问题的能力,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和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存储论基本概念:存储器的层次结构、存储策略、存取时间、命中率等;2. 存储模型:随机存储模型、顺序存储模型、关联存储模型;3. 存储策略:FIFO、LIFO、SCAN、C-SCAN、LOOK、POLL等;4. 存储性能评价:平均访问时间、吞吐率、带宽、效率等指标;5. 存储系统优化:替换策略、预取策略、缓存策略;6. 实际存储案例分析:分析硬盘存储、内存存储、缓存存储等实际应用场景。

教学内容按照以下进度安排:第一周:存储论基本概念;第二周:存储模型;第三周:存储策略;第四周:存储性能评价;第五周:存储系统优化;第六周:实际存储案例分析。

教学内容与教材第三章“存储论”相关,涵盖存储器层次结构、存储模型、存储策略、性能评价和优化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存储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计算机储存原理课程设计

计算机储存原理课程设计

计算机储存原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计算机存储原理的基本概念,掌握存储器的层次结构及各类存储设备的特点;2. 掌握内存的工作原理,了解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的区别及作用;3. 了解外存储器的种类和功能,如硬盘、光盘、U盘等。

技能目标:1. 能够描述计算机存储系统的层次结构,分析不同存储设备在性能、容量、速度等方面的差异;2. 学会使用存储设备进行数据存取,掌握基本的存储器管理方法;3. 能够运用所学的存储原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存储原理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热情;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使他们学会在合作中解决问题;3. 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使他们认识到存储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计算机存储原理知识,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存储原理概述- 存储器层次结构- 存储设备分类及特点2. 内存工作原理-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与只读存储器(ROM)- 内存芯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3. 存储器管理- 内存分配与回收- 虚拟内存技术4. 外存储器及其应用- 硬盘、光盘、U盘等外存储器特点- 外存储器在数据备份与恢复中的应用5. 存储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计算机启动过程存储器的作用- 操作系统在存储管理方面的优化措施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保证科学性和系统性。

本课程共分为五个部分,按照教学大纲安排,分别讲解计算机存储原理概述、内存工作原理、存储器管理、外存储器及其应用以及存储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关联,结合教学实际,按照以下进度进行:1. 计算机存储原理概述(第1章)2. 内存工作原理(第2章)3. 存储器管理(第3章)4. 外存储器及其应用(第4章)5. 存储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第5章)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实践能力。

存储培训课程设计

存储培训课程设计

存储培训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存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关键技术;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使用存储设备进行数据存储、管理和维护;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培养对存储技术的兴趣和热情,认识到存储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描述存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硬盘、内存、固态硬盘等;2.解释存储关键技术,如磁盘阵列、RD、NAS等;3.演示如何使用存储设备进行数据存储、管理和维护;4.分析存储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5.培养对存储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将根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将明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指出教材的章节和列举内容。

1.教材章节一:存储基础知识–存储的基本概念–存储设备的分类和原理–存储技术的演变和发展2.教材章节二:存储关键技术–磁盘阵列和RD技术–网络存储技术(NAS和SAN)–固态硬盘和NVMe技术3.教材章节三:存储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存储设备的选购和安装–数据存储和备份策略–存储设备的性能优化和维护4.教材章节四:存储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存储技术在云计算中的应用–存储技术在大数据中的应用–存储技术在个人和企业中的应用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存储的基本知识和原理;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存储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4.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让学生亲手操作存储设备,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教学资源应该能够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筹学Ⅱ》课程教案第1次第一节存储论基础存储论也称库存论,是研究物资最优存储策略及存储控制的理论。

物资的存储是经济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例如,为了保证正常生产,工厂不可避免地要存储一些原材料和半成品。

当销售不畅时,工厂也会形成一定的产成品存储(积压);商品流通企业为了其经营活动,必须购进商品存储起来;但对企业来说,如果物资存储过多,不但占用流动资金,而且还占用仓储空间,增加保管成本,甚至还会因库存时间延长而使存货出现变质和失效带来损失。

反之,若物资存储过少,企业就会由于缺少原材料而被迫停产,或失去销售机会而减少利润,或由于缺货需要临时增加人力和成本。

因此寻求合理的存储量、订货量和订货时间是存储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存储问题通常包括以下几个要素:1)需求存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需求。

因为未来的需求,必须有一定的存储。

从存储中取出一定数量,这将使存储数量减少,这就是存储的输出。

有的需求是间断的,例如铸造车间每隔一段时间提供一定数量的铸件给加工车间;有的需求是均匀连续的,例如在自动装配线上每分钟装配若干件产品或部件;有的需求是确定的,如公交公司每天开出数量确定的公交车;有的需求是随机的,如商场每天卖出商品的品种和数量;有的需求是常量,有的需求是非平稳的。

总之存储量因需求的满足而减少。

2)补充存储因需求而减少,必须进行补充,否则会终因存储不足无法满足需求。

补充可选择外部订货的方式,这里订货一词具有广义的含义,不仅从外单位组织货源,有时由本单位组织生产或是车间之间、班组之间甚至前后工序之间的产品交接,都可称为订货。

订货时要考虑从订货起到货物运到之间的滞后时间。

滞后时间分为两部分,从开始订货到货物达到为止的时间称为拖后时间,另一部分时间为开始补充到补充完毕为止的时间。

滞后的出现使库存问题变得复杂,但存储量总会因补充而增加。

3)缺货的处理由于需求或供货滞后可能具有随机性,因此缺货可能发生。

对缺货的处理:在订货达到后不足部分立即补上或订货到达后其不足部分不再补充。

4)存储策略存储论要研究的基本问题是货物何时补充及补充多少数量,任何一个满足上述要求的方案都称为一个存储策略。

显然存储策略依赖于当时的库存量。

下面是一些比较常见的存储策略.常见的策略有下面三种:①T循环策略:补充过程是每隔时段T补充一次,每次补充一个批量Q,且每次补充可以瞬时完成,或补充过程极短,补充时间可不考虑。

这就是T 循环策略。

②()S T ,策略:每隔一个时间T 盘点一次,并及时补充,每次补充到库存水平S ,因此每次补充量i Q 为一变量,即i i Y S Q -=,式中i Y 为库存量。

③()S s T ,,策略:每隔一个时间T 盘点一次,当发现库存量小于保险库存量s 时,就补充到库存水平S 。

即当s Y i <时,补充i Y S -,当s Y i ≥时,不予补充。

除此之外,还有()Q s ,策略:连续盘点,一旦库存水平小于s ,立即发出订单,其定货量为常数Q ;若库存水平大于等于s ,则不订货。

s 称为订货点库存水平;()S s ,策略:连续盘点,一旦库存水平小于s ,立即发出一个订单,其订货量为s S -,即使得订货时刻的库存水平达到S ,否则,就不予订货。

5)费用存储策略的衡量标准是考虑费用的问题,所以必须对有关的费用进行详细分析,存储统中的费用通常包括买价 (生产费)、订货费、存储费、缺货费及另外相关的费用.① 买价(生产费): 如果库存不足需要补充,可选外购或自行生产。

外购时需支付买价(当有折扣时更要考虑买价);自行生产时,这里的生产费用专指与生产产品的数量有关的费用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的制造费用。

②订货费(生产准备费):当补充库存外购时,订货费是订购一次货物所需的订购费(如手续费、差旅费、最低起运费等),它是仅与订货次数有关的一种固定费用;当由本厂自行生产时,这时需要支出的是装配费用(属固定费用),如更换模、夹具需要工时,添置某些专用设备等。

③存储费:包括仓库保管费(如用仓库的租金或仓库设施的运行费、维修费、管理人员工资等)、货物维修费、保险费、积压资金所造成的损失(利息、资金占用费等)、存储物资变坏、陈旧、变质、损耗及降价等造成的损失费。

④缺货费:指当存储不能满足需求而造成的损失费.如停工待料造成的生产损失、因货物脱销而造成的机会损失(少得的收益)、延期付货所支付的罚金以及因商誉降低所造成的无形损失等.在有些情况下是不允许缺货的。

如战争中缺少军械、弹药等将造成人员重大伤亡乃至战败,血库缺血将造成生命危害等,这时的缺货费可视为无穷大。

当商品的价格及需求量完全由市场决定,在确定最优策略时可以忽略不计销售收入。

但当商品的库存量不能满足需求时,由此导致的损失(或延付)的销售收入应考虑包含在缺货费中;当商品的库存量超过需求量时,剩余商品通过降价出售(或退货)的方式得到的收入其损失应考虑包含在存储费中,此时应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等费用。

确定存储策略时,首先是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在形成模型过程中,对一些复杂的条件尽量加以简化,只要模型能反映问题的本质就可以了.然后用数学的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出数量的结论.这结论是否正确,还要到实践中加以检验.如结论不符合实际,则要对模型加以修改,重新建立、求解、检验,直到满意为止。

在存储模型中,目标函数是选择最优策略的准则.常见的目标函数是关于总费用或平均费用或折扣费用(或利润)的.最优策略的选择应使费用最小或利润最大。

综上所述,一个存储系统的完整描述需要知道需求、供货滞后时间、缺货处理方式、费用结构、目标函数以及所采用的存储策略.决策者通过何时订货、订多少货来对系统实施控制.第二节 确定性库存模型本节假定在单位时间内(或称计划期)的需求量为已知常数,货物供应速率、订货费、缺货费已知,其订货策略是将单位时间分成n 等分的时间区间T ,在每个区间开始订购或生产货物量,形成循环存储策略。

存储问题是确定何时需要补充和确定应当补充多少量,因为需求率是常数,可采用当库存水平下降到某一订购点时订购固定批量的策略。

为此先要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将目标函数通过决策变量表示出来,然后确定订购量和订购间隔时间,使费用最小。

§2.1模型1 瞬时供货,不允许缺货的经济批量模型为进行存储状态分析,特作如下假定: ①需求是连续均匀的,设需求速率为D ;②当存储量降至零时,可立即补充,不会造成缺货(即认为供应速率为无穷); ③每次订货费为a ,单位货物的存储费为b ,都为常数; ④每次订货量都相同,均为Q 。

存储状态的变化图图.2.1设()I t 表示一个运行周期开始后经时间t 后的库存量,T 为一个运行周期()(),[,(1)],0,1,2I t Q D t Nt t nT n T n =--∈+=在一个周期`T 内的平均库存量为20001111()()[]22T TT DTI t Q Dt dt Qt Dt Q T T T =-=-=-⎰⎰,因为Q DT =,所以上式表达为:22DT QQ -= 上述公式也可由求三角型面积得到。

由于Q DT =,所以一个周期长度为/T Q D =。

设货物的单价或生产成本为p ,所以一个运行周期内(订货一次)货物订货费用为a ,货物的买价为Qp ,储存费用为12Qb (b 为一个周期内单位货物的储存费)。

由于不存在缺货,所以一个运行周期的总成本为订货费用、买价、储存费用之和 设在计划期内共订货n 次,由1n T=知计划期内总费用最小的储存模型为 1min ()2Df Q Qb a pD Q=++由微分学知识,()f Q 在*Q 处有极值的必要条件为*0dfdQ =,对上式进行求导,得到:**2*102df D b aQ Q dQ =-=⇒=,由于其二次导数为正数,所以为极小值从而得到经济批量。

上述模型求的是总费用最小的订货批量,通常称为经济订货批量(Economic Ordering Quantity),缩写其为EOQ 模型。

也可以从另外的方面进行解释: 在一个周期内,平均存储量为12D ,在t 时间内的存储费用为12Dbt ,订货费为a ,因此,总的费用为:DPt+a ,在t 时间内的订货费用为:at+DP ,从而得到时间函数: 1()2a c t Dp Dbt t =++对时间求导得到:2102a Db t t -+=⇒=带入得到:Q Dt ==例:设大华工厂全年需甲料1200吨,每次订货的成本为100元,每吨材料年平均储存成本为150元,每吨材料买价为800元,要求计算经济批量及全年最小总成本。

已知D =1200 P =800 a =100 b =150经济批量*Q =150/10012002⨯⨯=40(吨)全年共采购30次,总成本为1200⨯800+20⨯150+30⨯100=966000(元)Q a Qb f D +=211从上图看出:在*Q 处,Q aD Qb /21=。

当0,1*<<dQ df Q Q ;当0,1*>>dQ df Q Q 。

这说明*Q 左侧,成本递减,在*Q 右侧,成本递增,*Q 处成本最小。

例2.1 设大华工厂全年需甲料1200吨,每次订货的成本为100元,每吨材料年平均储存成本为150元,每吨材料买价为800元,要求计算经济批量及全年最小总成本。

已知D =1200 P =800 a =100 b =150经济批量*Q =150/10012002⨯⨯=40(吨)全年共采购30次,总成本为1200⨯800+20⨯150+30⨯100=966000(元)《运筹学Ⅱ》课程教案第2次§2 瞬时供货,允许缺货的经济批量模型本模型允许缺货,但缺货损失可以定量计算,其余条件和模型1 相同。

缺货时存储量为零,由于允许缺货,所以可以减少订货和存储费用;但缺货会影响生产与销售,造成直接与间接损失。

因此当本模型确定最优存储策略时,应综合这两方面的损失,使总费用达到最小。

此时的存储状态如图2.3所示。

假设周期12T T T =+,1Q 为周期T 内的最大存储量,S 为周期T 内的最大缺货量,并设单位时间缺货费用为2C ,则1T 为存储量为正的时间周期,2T 为存储量为负的时间周期(缺货周期)。

所以在一个周期内的订货量仍为11Q RT =与模型(2.1) 的推导类似,在一个周期内10~T 的平均存量为12Q ,1~T T 时刻均缺货量为1()2R T T -,或者表示为2S。

在一个周期内费用为存储费2111111111222Q T C Q Q C Q C R R==, 缺货量为:212RT ,缺货费用为:22112212()()11()222S T T RT Q C C R T T C R --=-= 订购费为3C ,总的费用为:221113()11(,)()22Q C RT Q C T Q C T R R-=++ A Y 有两个变量,T Q ,利用多元函数求机制的方法求最小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