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试题及答案
马原试题及答案
![马原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09f8f879563c1ec4da71a1.png)
马原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入附表一。
多项选择不给分。
每题1分,共30分〕。
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
马克思恩格斯创办的根本理论、根本看法和学说的系统,也包含继承者对它的展开无产阶级争取自己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系统对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列宁创办的根本理论、根本看法和根本方法构成的科学系统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根基和实践根基是〔D〕。
A工人运动获取了“农民的合唱〞B工人停工和起义C资本主义的盘剥和压迫D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3.马克思主义最崇敬的社会理想是〔C〕。
A消灭阶级、消灭国家B实现人权C实现共产主义D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4.思想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B 〕的根本问题。
A唯物主义哲学B所有哲学C唯物主义哲学D一局部哲学5.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一致性在于它的〔D〕。
A实践性B运动性C客观性D物质性6物质的独一特征是〔A〕。
A客观实在性B实物性C构造性D可分性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展开的规律是〔D 〕。
A思想对事物实质的归纳和反应B用来整理感性资料的思想形式C事物联系和展开的根本环节D事物运动展开中的实质的、必定的、稳固的联系8.印度一位教授曾对一棵树算了两笔不一样的账: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树,按市场上的木材价钱计算,最多值300多美元;但从它产生的氧气、减少大气污染、涵养水源、能够为鸟类与其余动物供应栖息环境的生态效益看,那么值20万美元。
这类算账方法重申了〔C〕A事物存在的客观性B人类认识的主观性C事物联系的多样性D事物运动的规律性9.时间是指〔C〕。
A物质运动的广延性B物质运动的绝对性C物质运动的连续性D物质运动的规律性10.商品最实质的要素是〔〕A使用价值B互换价值C价值D价钱11.钱币的五种职能中最根本的是〔D〕。
A世界钱币和储藏手段B储藏手段和支付手段C价值尺度与价钱标准D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12.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体制看,实践是〔〕。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e04c9c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e6.png)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称马原)课程中,考试是检验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之一。
以下是一套典型的马原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供同学们进行复习参考。
第一部分: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是()。
A.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是阶级立场B.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是阶级矛盾C.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是社会主义D.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是资本主义参考答案:A.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是阶级立场2.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论是()。
A. 实证分析B. 辩证唯物主义C. 唯心主义D. 经验主义参考答案:B. 辩证唯物主义3. 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标是()。
A. 民主社会主义B. 和谐社会C. 人类社会的共产主义D. 资本主义参考答案:C. 人类社会的共产主义第二部分: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
参考答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认为,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的变革,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历史的发展是一个辩证的过程。
2. 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认为私有制是历史的产物?参考答案:马克思主义认为私有制是历史的产物,因为私有制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产生而逐渐形成的,通过私有制的出现,人类社会进入了阶级分化的历史阶段,私有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第三部分:论述题请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就当今世界的贫富分化问题进行思考和阐述。
参考答案:在当今世界,贫富分化问题愈发严重,这背后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阶级矛盾和剥削压迫。
马克思主义认为,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是造成贫富分化问题的本质根源,只有通过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建设,消灭私有制和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才能最终消除贫富分化,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共同富裕。
结语以上是关于马原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的内容,希望对大家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所帮助。
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科学的社会理论,对于我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希望同学们能够深入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素养。
马原试题及答案
![马原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3372a6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32.png)
马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D.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统一答案:A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是()A. 商品B. 价值C. 剩余价值D. 资本答案:C3.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B.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C. 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D. 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答案:D4.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 阶级斗争B. 社会基本矛盾C. 科学技术D. 人的意志答案:B5.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A. 高度发达的生产力B. 生产资料公有制C. 计划经济D. 消灭了阶级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主要内容。
答案:马克思主义由三个组成部分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内容包括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规律,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秘密;科学社会主义则阐述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实现途径。
7. 阐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答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所必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劳动是一切价值的源泉,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这一理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
8. 简述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原理。
答案: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所引起的。
这种矛盾导致生产过剩和消费不足,进而引发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周期性的现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自我调节机制。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
![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f55e13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7a.png)
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A. 哲学、政治学、经济学B. 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社会主义C.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阶级斗争理论D.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2.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的:A. 社会形态B. 基本矛盾C. 经济危机D. 所有制形式3.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B.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C.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D. 阶级与阶级之间的矛盾4.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A. 市场失灵B. 资本的过度积累C. 社会分配不公D. 生产过剩与消费不足5.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最终会导致:A. 社会和谐B. 社会动荡C. 社会主义革命D. 资本主义的自我完善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马克思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答: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哲学观点,认为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它强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形态的更替是由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所推动的。
2. 马克思如何解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剩余价值的产生?答: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工人的劳动力被资本家购买,并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超过其劳动力价值的新价值。
这部分超出劳动力价值的新价值即为剩余价值,是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工人劳动成果,是资本主义利润的来源。
3.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有何看法?答: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矛盾所导致的。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导致生产过剩。
而工人阶级由于收入有限,无法消费掉这些过剩产品,最终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的理论及其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d49061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68.png)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A. 神B. 物质C. 意识D. 能量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是()A. 劳动价值论B. 剩余价值论C. 资本积累论D. 商品交换论3.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指()A. 人们的思想活动B. 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C. 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D. 人们的精神创造4.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 阶级斗争B. 科技进步C.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D. 文化传承5. 下列哪项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C. 历史是由少数英雄人物创造的D.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6.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A.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B. 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C. 资本家与无产阶级的矛盾D. 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7.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剩余价值的来源是()A. 必要劳动B. 剩余劳动C. 资本家的投资D. 政府的税收8.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是()A. 实现共同富裕B. 建立无阶级社会C. 实现个人自由发展D. 全面发展经济9. 下列哪项不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A. 以公有制为主体B. 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C. 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标D. 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10.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显著特征是()A. 物质极大丰富B. 阶级差别消失C. 按需分配D. 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
12. 阐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剩余价值理论。
13. 描述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14. 解释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本质区别。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5. 论述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的理论。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5e7da1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87.png)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任务是:A. 批判反动的哲学体系B. 提供党和人民的思想武器C. 了解自然和社会的本质D. 探讨人类存在的意义答案:B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A. 革命性B. 实践性C. 科学性D. 主观性答案:B3.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以什么为核心?A. 实践B. 理论C. 无产阶级D. 党的建设答案:A4.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发展过程一般分为几个重要阶段?A. 三个阶段B. 四个阶段C. 五个阶段D. 六个阶段答案:B5.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的观点是:A. 实践决定意识B. 意识决定实践C. 实践和意识相互作用D. 实践与意识无关答案:A二、简答题1.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是什么?它对社会发展有什么指导作用?答案: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它指出,生产力的发展逐渐与旧的生产关系不适应,引发社会变革的动力。
这一矛盾对于我们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推动社会变革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2.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它与传统历史观的区别是什么?答案: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核心观点是: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强调阶级斗争是驱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社会变革是历史发展的基本内在规律。
与传统历史观相比,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更加强调社会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之间的相互作用,深刻揭示了阶级斗争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三、论述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强调实践在人类认识和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请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论述。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认为实践是人类认识和历史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动力。
例如,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实践决定意识",指出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的。
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感知和理解客观世界,并在实践中不断改变和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另外,马克思主义强调的革命实践也是实践观的体现。
马原期末考试大题试题及答案
![马原期末考试大题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14b56f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ba.png)
马原期末考试大题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马克思的《资本论》主要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哪种经济现象?A. 商品交换B. 剩余价值C. 货币流通D. 社会分工答案:B2.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什么?A.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C.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D. 个人与社会的矛盾答案:B3.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由什么决定?A. 商品的使用价值B. 商品的交换价值C. 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D. 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答案:D4.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什么?A. 市场供求失衡B. 资本积累的无序性C. 货币供应不足D. 社会总需求不足答案:B5.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异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劳动产品异化B. 劳动过程异化C. 人的本质异化D. 所有以上答案:D6.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什么?A. 资本家如何获取利润B.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C. 工人阶级的贫困化D. 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公答案:B7.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的积累是通过什么实现的?A. 技术创新B.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C. 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D. 市场扩张答案:C8. 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认为,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是什么?A. 科技进步B. 阶级斗争C. 政治革命D. 思想启蒙答案:B9.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什么决定的?A. 思想观念的变迁B. 经济基础的变革C. 政治制度的更替D. 文化传统的传承答案:B10. 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A. 没有阶级差别B.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C. 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D. 所有以上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答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必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大学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
![大学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aa489c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bd.png)
大学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大学马克思主义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1.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
A. 独立建构的理论体系B. 借鉴其他学派理论的结晶C. 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D. 一种非实践的思想正确答案:A2.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
A.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C. 科学实证主义和后现代主义D. 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正确答案:A3.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
A. 上层建筑B. 文化传统C. 政治体制D. 社会意识形态正确答案:A4.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问题是()。
A. 价值创造问题B. 生产关系问题C. 分配问题D. 民主问题正确答案:B5. 马克思主义倡导的最高追求是()。
A. 个人自由解放B. 阶级斗争消亡C. 劳动人民当家作主D. 社会主义建设正确答案:C第二部分:名词解释(共20分)1. 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答案:指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创造出来的价值,超过其必要劳动时间的那部分价值。
2. 无产阶级()答案:指社会生产中不占有生产资料,只能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阶级。
3. 社会意识形态()答案:指社会上反映社会存在和人们实际生活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等。
4. 科学社会主义()答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实践相结合的科学体系。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答案:指马克思主义被中国共产党吸收、创新和发展,适应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的过程。
第三部分:论述题(共20分)请论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一个相当高的阶段为什么会导致社会主义的兴起?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一个相当高的阶段会导致社会主义的兴起,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劳动力的特殊化和剥削程度逐渐加深,导致社会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化。
资本家与无产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和斗争加剧,劳动者对剥削现象的认识逐渐清醒,开始要求争取自己的权益和解放,这为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和兴起提供了条件。
马原自考试题及答案
![马原自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f0bb8e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c3.png)
马原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A. 意识B. 物质C. 能量D. 信息答案:B2.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观点属于()A. 唯心史观B. 唯物史观C. 抽象的人性论D. 历史循环论答案:B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A. 劳动价值论B. 剩余价值论C.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D. 商品二重性答案:B4.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A. 生产力的倒退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C. 生产过剩危机D. 生产不足危机答案:C5. 阶级斗争是()A. 社会变革的直接动力B.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C. 社会进步的唯一动力D. 社会发展的次要动力答案:A6.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A.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 英国工人阶级争取普选权的宪章运动C. 法国大革命D. 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答案:A7.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A. 工人的劳动报酬B. 工人出卖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C. 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D. 工人的生活费用答案:B8.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A. 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矛盾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C. 资本与劳动之间的矛盾D. 私人占有生产资料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答案:D9. 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A.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B. 消灭私有制C. 实现共产主义D. 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答案:C10. 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A. 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B.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C. 政治学、经济学、法学D. 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一是唯物主义的历史观,认为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二是阶级斗争的观点,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三是实践的观点,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四是批判的精神,不断对现存社会进行批判和超越。
大学马原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马原考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b159ad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e3.png)
大学马原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它包括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分别是:A. 哲学、政治学、经济学B.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阶级斗争学说C.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D.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答案:D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A. 精神B. 物质C. 意识D. 能量答案:B3. 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剩余价值的产生是通过:A.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B.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C. 超额剩余价值生产D. A和B答案:D4.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A. 生产过剩B.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D.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答案:D5. 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目标是:A. 实现个人自由B. 建立无阶级社会C. 消除贫富差距D. 促进经济发展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6.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包括:A. 生产力B. 生产关系C. 生产方式D. 上层建筑答案:B C7.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A.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B. 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市场调节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D. 资本家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答案:A B C8.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A. 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B. 社会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C. 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D. 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答案:A B三、简答题9.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及其主要内容。
答案: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探讨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以及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等基本原理。
政治经济学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剥削关系,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过程,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科学社会主义则阐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即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阶级的社会主义社会。
大学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
![大学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b01f7f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75.png)
大学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A. 物质的B. 精神的C. 意识的D. 理念的2.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 外部条件B. 内部矛盾C. 人的意志D. 神的旨意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A. 剩余价值理论B. 劳动价值论C. 价值规律D. 资本积累4.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C. 阶级矛盾D.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5.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A. 私有制B. 公有制C. 计划经济D. 市场经济6.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A. 共产主义社会B. 资本主义社会C. 社会主义社会D. 封建社会7.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本质是:A. 主观反映客观B. 客观反映主观C. 主观创造客观D. 客观创造主观8.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A. 社会发展的动力B. 社会倒退的原因C. 社会稳定的保证D. 社会进步的障碍9. 马克思的《资本论》主要研究的是:A. 政治经济学B. 哲学C. 历史学D. 文学10.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形态的更替是:A. 人为设计的B. 自然发展的C. 随机发生的D. 神的安排的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
2. 阐述马克思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
3. 解释什么是剩余价值,并简述其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作用。
4. 描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理念。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必然性及其原因。
2. 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
四、材料分析题(每题15分,共20分)1.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的剥削现象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 阅读以下材料,讨论社会主义社会如何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b797b8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c6.png)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统一C. 唯心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D.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统一答案:A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
A. 毛泽东思想B. 邓小平理论C. 科学发展观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答案:A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
A. 剩余价值理论B. 劳动价值论C. 资本论D. 经济危机理论答案:A4.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 阶级斗争B. 社会基本矛盾C. 个人奋斗D. 科技进步答案:B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 德国古典哲学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D. 以上都是答案:D6.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
A. 实践是主观的B. 实践是客观的C. 实践是理论的D. 实践是抽象的答案:B7.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
A. 反映B. 决定C. 创造D. 否定答案:A8.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
A.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C. 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D.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答案:B9.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
A. 必然的B. 偶然的C. 人为的D. 随机的答案:A10.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和核心是()。
A. 辩证唯物主义B. 历史唯物主义C. 辩证法D. 唯物主义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
A.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B.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C. 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统一D.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答案:ABD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包括()。
A. 毛泽东思想B. 邓小平理论C. 科学发展观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答案:ABCD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包括()。
马原期末考试题大题及答案
![马原期末考试题大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ea38bf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4c.png)
马原期末考试题大题及答案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
答案: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它认为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历史的发展是客观规律性的体现。
2.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如何揭示资本主义剥削本质的?答案: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创造的价值超出了他们自身劳动力的价值,这部分超出的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即剩余价值。
资本家通过延长劳动时间或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增加剩余价值,从而实现对劳动者的剥削。
3. 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的观点是什么?答案:马克思认为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都存在着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是主要的阶级斗争形式,无产阶级通过阶级斗争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阶级社会。
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论述马克思关于商品的二重性理论及其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分析意义。
答案:马克思认为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重性。
使用价值是商品满足人类需要的属性,而价值则是商品交换中所体现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的二重性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中劳动与资本的关系,以及价值的形成和转移过程。
这一理论为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积累和剥削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2. 论述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及其原因。
答案: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矛盾所导致的。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导致生产过剩和市场需求不足,进而引发经济危机。
此外,资本主义经济的无计划性、竞争和资本积累也加剧了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30分,共30分)案例:某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一次经济危机,大量企业倒闭,失业率上升,社会矛盾激化。
自考试题及答案马原
![自考试题及答案马原](https://img.taocdn.com/s3/m/f8d1166f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37.png)
自考试题及答案马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 德国古典哲学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D. 法国启蒙思想答案:A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A. 实践性B. 革命性C. 科学性D. 以上都是答案:D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
A. 精神B. 物质C. 意识D. 理念答案:B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 人与自然的矛盾B. 人与社会的矛盾C.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D. 个人与集体的矛盾答案:C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 阶级斗争B. 社会革命C. 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D. 科学技术的进步答案:C6.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
A. 创造者B. 旁观者C. 被动者D. 参与者答案:A7.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A. 主观对客观的反映B. 客观对主观的反映C. 主观对主观的反映D. 客观对客观的反映答案:A8.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实践具有()。
A. 客观性B. 社会性C. 历史性D. 以上都是答案:D9.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是()。
A. 唯物主义观点B. 唯心主义观点C. 辩证法观点D. 形而上学观点答案:A1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的发展是()。
A. 直线上升的B. 循环往复的C. 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D. 随机的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
A. 实践性B. 革命性C. 科学性D. 抽象性答案:ABC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的基本矛盾包括()。
A.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B. 人与自然的矛盾C. 人与社会的矛盾D. 个人与集体的矛盾答案:AB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包括()。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ae1fae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8a.png)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A. 精神B. 物质C. 意识D. 理念2.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A. 直线上升的B. 螺旋式上升的C. 波浪式前进的D. 静止不变的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是:A. 剩余价值理论B. 资本积累理论C. 劳动价值论D.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关系理论4.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阶级矛盾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C.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D. 人与自然的矛盾5. 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是:A. 实现共产主义B.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C. 实现共同富裕D.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此处省略15题)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包括:一是唯物主义,即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二是辩证法,即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矛盾的统一;三是历史唯物主义,即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 简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答: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所必需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决定,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
...(此处省略2题)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
答: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这种矛盾表现为资本家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断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但同时导致劳动者失业和贫困化,加剧了贫富差距,最终可能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2. 论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及其优越性。
答: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包括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按劳分配原则、人民民主专政等。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于能够更好地发挥社会化大生产的优势,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和权益,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四、材料分析题(每题15分,共15分)阅读以下材料,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c304c1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f0.png)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第一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问题是什么?请解释它的意义。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问题是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实践是指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活动,包括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和认识实践。
认识是指人类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和把握。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依赖的。
实践是认识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实践就没有认识;认识通过实践得到验证和发展。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揭示了人类认识世界的特点和规律,对于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二题2.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是什么?简要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答: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关于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论,它认为社会的存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并且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社会形态的更替。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点:•社会形态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组成的,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决定性因素,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和表现。
•经济基础的变革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上层建筑的变革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二者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运动规律。
•历史的发展是由社会形态的更替所决定的,社会形态的更替是由社会矛盾的激化和革命的爆发所引起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的出现标志着社会的革命性变革。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之一,对于分析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三题3.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观是什么?简要阐述人的全面发展观的意义。
答: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观是一种关于人的自由和解放的理论,它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和最终价值。
人的全面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点:•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各个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包括思想、道德、物质、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
•人的自由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自由的条件下,人才能实现自己的潜能和能力。
•人的全面发展是以现代社会为基础的,只有在现代社会的条件下,人才能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和个性。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f7d797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72.png)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结合C. 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结合D. 唯心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2. 马克思的《资本论》主要分析了()A. 商品和货币B.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C. 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D.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A. 阶级矛盾B. 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C. 个人与社会的矛盾D.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4.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A. 直线式上升B. 循环式发展C. 螺旋式上升D. 随机式发展5.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A. 社会意识B. 社会制度C. 社会生产力D. 社会关系答案:1-5 A, B, B, C, 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答: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所必需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决定。
劳动是一切价值的源泉,商品的价值是劳动的物化形式。
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即价值规律。
2. 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答: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创造出的价值超过了他们自身劳动力的价值,这部分超出的价值即为剩余价值。
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的剩余劳动,获取剩余价值,这是资本主义盈利的来源。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试论述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答: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多种社会形态的更替,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其特定的生产方式和相应的社会结构。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认为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
结束语:通过本试题的练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掌握其核心思想,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以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马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6bc44b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b9.png)
马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A. 理念B. 物质C. 精神D. 意识答案:B2.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阶级矛盾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C.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D. 人与自然的矛盾答案:B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A. 剩余价值理论B. 价值规律C. 劳动价值论D. 资本积累理论答案:A4.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A. 利润最大化B. 价值规律C. 剩余价值规律D. 资本积累规律答案:C5.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体现了:A. 唯物主义历史观B. 唯心主义历史观C. 机械唯物主义历史观D.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答案:A6.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劳动分为:A. 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B.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C.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D. 直接劳动和间接劳动答案:A7.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A. 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B. 社会发展的间接动力C. 社会发展的障碍D. 社会发展的次要因素答案:A8.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获得利润的源泉是:A. 工人的剩余劳动B. 资本的自我增殖C. 资本的积累D. 资本的流通答案:A9.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A. 公有制经济B. 计划经济C. 市场经济D. 混合经济答案:A10. 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A. 物质极大丰富B. 阶级完全消亡C. 人的全面发展D. 所有制形式的统一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答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阶级斗争理论等。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阶级斗争理论认为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入附表一。
多选不给分。
每题1分,共30分)。
1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 )°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 D )°A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B工人罢工和起义C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D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3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CA消灭阶级、消灭国家B实现人权C实现共产主义4•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B )的基本问题。
A唯心主义哲学B全部哲学5.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A实践性B运动性6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 )°A客观实在性B实物性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D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C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D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C唯物主义哲学 D 一部分哲学C客观性C结构性D物质性D可分性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D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50年的树,按市场上的木材价格计算,最&印度一位教授曾对一棵树算了两笔不同的账:一棵正常生长多值300多美元;但从它产生的氧气、减少大气污染、涵养水源、可以为鸟类与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的生态效益看,则值20万美元。
这种算账方法强调了(A事物存在的客观性9.时间是指(C )°A物质运动的广延性10.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A使用价值B人类认识的主观性C )C事物联系的多样性D事物运动的规律性B物质运动的绝对性C )B交换价值D )°C物质运动的持续性D物质运动的规律性C价值D价格11.货币的五种职能中最基本的是(A世界货币和贮藏手段B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12.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A生活、行为、现实、事实等感性活动B科学实验13.“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A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1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A客观世界B感觉15.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C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16.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C )°A社会意识B地理条件17.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 B )C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C )°C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这说明(D )°D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B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思维D实践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C生产方式D人口因素A 产品的分配形式 C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18.上层建筑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这两大部分是( A 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C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 19•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C ) A 阶级斗争 B 改革开放 20.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B )的矛盾。
A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B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B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D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 B 国体和政体D 政治法律制度和政治法律思想C 社会基本矛盾D 科学技术革命21 •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 A 商品与商品 B 商品与货币 C 资本与雇佣劳动 22.某资本家工厂有不变资本 200万元,可变资本40万元,A 150%B 25%23 •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A 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C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24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BA 社会总产品的构成问题 C 社会资本的循环问题25•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 A 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C 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 26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是( A 生产相对不足 A )。
C ) C ) B 生产严重不足 C 简单劳动和抽象劳动 D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B )之间的对立。
D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剩余价值率为100%,该工厂的利润率为(D ) C 37% D 17% B 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 D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 B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D 社会资本的周转问题 B 工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D 工人劳动的报酬C 生产相对过剩D 生产绝对过剩 27.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 A 金融资本 B 银行资本 28.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 A 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 C 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29. 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主要依据是( A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尖锐化 B 现代无产阶级的日益壮大 C 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D 个别企业有组织的生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30. 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是( D ) A 夺取政权,消灭资产阶级 B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 )。
C )。
C 工业资本D 商业资本B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 D 实现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和全面发展C 实行按劳分配D 实现共产主义 、多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请把你认为正确 的答案填入附表二。
少选、多选、错选不给分。
每小题 2分,共10分。
) 1 •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A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 马克思主义哲学 E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2•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有( A 人口因素 B 民族构成D 生产方式E 风俗习惯 3.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下列属于剩余价值转化形式的是( A 产业利润B 商业利润C 银行利润 4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是(A 劳动者拥有人身自由C 科学社会主义ACD )。
C 地理环境AB )。
BCD )。
ABCDE )。
D 借贷利息 E 地租B 劳动者没有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生产资料C 劳动者被雇佣D 劳动者失业了5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A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E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三、 简答题(下列4小题,每题必作。
每小题6分,共24分)。
1简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答:(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对程的始终。
矛盾的特 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3分)(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的统一。
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普遍性存在于特殊 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分)2.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答: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2分)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其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而单从主观方面或 客观方面都无法判明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只能通过一种能够把主观同客观联系、沟通起来的桥梁,这就 是人们的社会实践,舍此别无它路。
(2分)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是联结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它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可以使主观与客观相对照而直接检验出主观认识是否与客观相 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
这就决定了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2分)3•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其内容是什么?答:经济全球化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 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超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 互依赖的一体过程。
(2分)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样性的:一是生产的全球化。
以跨国界组织生产为核心,以全球化生产体系的形成和建立为标志,使世界各国的生 产活动不再孤立地进行,而是成为全球生产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1分)二是贸易的全球化。
国际贸易迅速扩大,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参与贸易的国家急剧增加。
国际贸易增长率 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
(1分)三是金融的全球化。
国际债券市场融资规模迅速扩大;基金市场迅速成长;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
(1分)四是企业经营全球化。
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
(1分)4•简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答:第一,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2分)第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
(2分)第三,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2分)四、 辨析题(下列3小题,每题必作。
每小题6分,共18分) 1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答: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2分)因为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实践,社会生活各项内容 也归根结底在于实践。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实践内在地包含着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 人与其意识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又构成了基本的社会关系,即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
实践以 浓缩的形式包含着全部社会关系,它构成了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2分)C 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D 阶级消灭、国家消亡E 劳动者以劳动为乐ABCDE )。
B 劳动成为人生快乐的巨大源泉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实践有三种基本类型,即创造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创立和发生社会关系的实践以及创造精神文化的实践。
这三种实践构成了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1分)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社会发展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中的展开。
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
实践的发展也就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1分)2•英雄是历史的剧作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2分)(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物质财富,都是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
(1分)(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提供了物质前提;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人民群众也以直接或间接的不同方式从事了精神生产的创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