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8课沙漠中的绿洲教学反思
小学《沙漠中的绿洲》教学反思
小学《沙漠中的绿洲》教学反思1、小学《沙漠中的绿洲》教学反思我有预感,这几个星期就该轮到我行政听课了。
这两个星期总是提心掉胆的,终于,今天这个“愿望”实现了。
上个星期多嘴向戴主任打听了一下,什么时候到我,没想到传出去竟成了我“主动”要求听课,我无从解释……今天我上的课文是19课《沙漠的中的绿洲》,一篇讲述阿联酋人民在沙漠中进行绿化建设的文章。
初读感觉文章记叙行的文字或许会让孩子觉得枯燥乏味,所以课前我就想方设法的要弄一些新鲜的教学形式。
在课前导入,我在黑板上写了两个词语:“沙漠”、“绿洲”。
学生对这两个词语非常的熟悉,我的问题也呼之欲出:“沙漠在你印象中是一番怎样的景象?你可以用一个词或一句话形容一下吗?”学生们积极性随即被调动起来,有的说“漫天黄沙”,有的说“一望无际”,有的说“杳无人烟”……今天大家都很积极,我也特别兴奋。
相同的问题,换了一个词语,在问到“绿洲”时,孩子们也一一进行的表诉,我很满意,也很高兴,精彩的开课让我我信心倍增。
整个课堂都在和谐有序的环境中进行着,我无意看到领导在微笑,知道自己要进状态了。
接下来的几个环节都按照预想的教学设计进行,特别是在理解阿拉伯朋友“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所以他们花大量金钱铺设草皮、买土买水时,弄了一道我并不擅长的数学题目,还夸了一下孩子们在数奥比赛中取得的成绩,这时他们就更加有动力了,我说:“老师推算了一下,我国农村现在培养一个孩子要两万元,那一棵树也需要两万,我数数,你们算!”话匣子一打开,同学们积极性来了,“一棵!”,“两万”;“两棵”,“四万”;“五棵”,“十万”;“一百棵”,“两百万”……我立即让学生们结合课文插图,猜一猜这个中心花园会有花多少钱?学生们说的答案自己也很吃惊,甚至说到了一亿!我说可能吗?学生回答我可能,理由是中心花园不只这一个,还有许多,所以花掉的钱会更多。
整个环轻松活泼,学生很同意理解了。
另一个得意之处是对“纵横交错”的理解,先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说一说,然后请学生动手上黑板画一画,紧接着是联系生活实际谈谈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像这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学生们举了很多,有高速公路、铁路、高架桥、铁路、还有学生举了网络,我立即反应:“对,说的没错,尽管我们看不见,但它的信息传输也是‘纵横交错’的。
沙漠中的绿洲教学反思8篇
沙漠中的绿洲教学反思8篇作为教师应该将教学反思写好,这样才能提升教学质量,通过写教学反思,很多教师都会发现自己的教学能力得到了提高,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沙漠中的绿洲教学反思8篇,供大家参考。
沙漠中的绿洲教学反思篇1《沙漠中的绿洲》一文中讲阿联酋这个国家全是沙漠,植树很难。
在教学时,我提出: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阿联酋人民侍弄花草树木非常精心?学生回答:从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
他们又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然水管。
由总水塔输出的淡水,通过纵横交错的自然水管,源源不断地送到树木花草的根部。
可以看出阿联酋人民侍弄花草树木非常精心。
忽然,刘晨曜举手提出:从在那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
中可以看出阿联酋人民不仅爱护绿化,还可以看出当地环境恶劣。
听到他的回答,不少同学都不赞同。
于是,我又请他说说自己的想法。
他回答: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环境比较好,种植一颗树的花销很少。
而培养一个孩子却要十几万。
可是阿联酋却需要也花这样的代价,就可以说明阿联酋人民侍弄花草树木非常精心了。
这时,班上的同学都若有所悟点了点头。
于是,接下来的朗读也读得很有感情。
我想:引导学生感悟时,就应该从多角度出发,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已有知识联系起来,对课文深入地思考.学生的真实感受被唤起了,融进了学生的这种感受,读就不再空洞,而是饱含每个学生的感情的。
沙漠中的绿洲教学反思篇2《沙漠中的绿洲》一课在多媒体教室试讲,结果不是很理想,分析了一下原因。
一是备课过细,对于教材还没达到很熟悉的地步,教学时放不开,两眼一直想看教案,离不开这根拐棍,这样衔接就不自然,生硬。
要让学生掌握重点,抓住绿洲的建成是来之不易的,阿联酋人民像对待孩子一样侍弄花草树木这条主线,随课堂生成进行调控,不必拘泥于教案,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不能牵着学生走。
功夫在课外,要深入挖掘教材,尽量简化过程,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切忌面面俱到。
苏教版四年级下语文《沙漠中的绿洲》教案及课后反思
苏教版四年级下语文《沙漠中的绿洲》教案及课后反思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沙漠中的绿洲》教案1
教学目标
1、使同学通过具体的语言资料,了解阿拉伯人民是怎样建成绿洲的,并了解他们是怎样精心侍弄这些花草树木的,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资料,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
认识到维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同学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出示词语:白茫茫盐碱咸而板结恶劣
穷山恶水白花花沙漠
师:好,读得很正确。
那你能读出这些词语的意思吗?再指名1人读。
俺们把这些词语放在句子中,谁能把句子读好?很好,你能把句子读得很正确、很流利。
那你能通过朗读把句子的意思表达出来吗?
2、出示句子:从飞机上往下看,阿联酋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
这不是白雪,而是沙漠。
原先这里是沙漠,地面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像罩着一层硬硬的壳。
这里,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简直是块穷山恶水!通过你的朗读,让俺们感受到了沙漠的荒凉和贫瘠,俺们一起来读,齐读句子
3、(出示句子)然而在这白茫茫的沙漠中,有着星罗棋布的绿洲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8课沙漠中的绿洲教学反思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8课沙漠中的绿洲教学反思《沙漠中的绿洲》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8课,课文开篇写作者从飞机上俯瞰阿联酋,发如今一片“白茫茫的沙漠中,有着星罗棋布的绿洲”,那么这些绿洲是怎么出现的呢?为大家整理了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8课《沙漠中的绿洲》教学反思,供大家参阅学习,有帮助!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8课《沙漠中的绿洲》教学反思1这是一篇有关环境保护问题的课文,作者向我们介绍了阿联酋人民在茫茫的沙漠中种植并精心侍弄花草树木,建立绿洲,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表现了阿联酋人民对美妙生活的追求。
通过和学生共同学习,我觉得,有以下成功的地方:1、设计合理、操作性强的导学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为了进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我遵循“精、巧、深”的原那么,设计了“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考虑:阿拉伯人民是怎样把沙漠建造成绿洲的?请用‘-’划出有关句子,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并在旁边做词语批注。
”和“文中什么地方写了阿联酋人民把花草树木当作孩子一样来呵护呢?用‘┄┄’画出有关句子。
合作探究;他们为什么会这样精心保护花草树木呢?”这样的导学问题,统领学生自读、自悟,通过读、圈、悟、再读,体会在沙漠中建造绿洲的困难和艰辛体会阿联酋人民对花草树木的精心侍弄和保护、珍惜。
这样的问题语言简练,表达准确,既有深度,又有探究性,学生一看就一目了然,不管是自主学习时,还是小组交流时,学生都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2、注重听说读写的训练。
本节课上,我引导学生通过读一读课文,写一写体会、环保宣传语,指导学生学会倾听,说一说自己的体会,实在进步学生的语文素养。
3、联络生活引导学生体会阿拉伯人民花的代价大。
课上,我引导学生算一算我们这儿一个孩子从小学到大学毕业所花费的钱,让学生从详细的数字中体会到阿拉伯人民为改造环境付出的代价之大,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沙漠中的绿洲》小学语文老师教学反思
《沙漠中的绿洲》小学语文老师教学反思第1篇:《沙漠中的绿洲》小学语文老师教学反思如何在导入时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呢?第一课时一开始,我先出示阿联酋一张旧景图,让学生描述图上的景象。
有的学生说:“天灰蒙蒙的,狂风卷着黄沙。
”有的学生说“一片荒凉的景象,不是人居住的地方。
”有的说:“分不清哪是天,哪是地。
”听着同学们的发言,看着他们那副忧虑的样子,我又出示了一幅阿联酋现景图,再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感觉,学生们一看到这幅图,脸上马上由*转晴,变得灿烂了。
有的说:“这里绿树成*,鲜花遍地。
”有的说:“这里草绿花红,天空一片纯净,碧蓝碧蓝。
”还有的说:“这里有高楼大厦,而且交通发达,是个繁荣的城市。
”听到这里我不失时机地说:“同学们,你们相信吗,这两幅图画的都是阿联酋的景*。
”同学们顿时瞪大了双眼,不由地一声惊叹:“啊,真令人不敢相信,这种恶劣的自然环境是怎么改变的?”“你们想知道吗,那就随着老师一起去学习课文,从课文中自会找到*”……学生兴味盎然地学习,了解了沙漠和绿洲的特点,这一节课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第二课时教学中,课前导入,我先在黑板上写了两个词语:“沙漠”、“绿洲”。
学生对这两个词语非常的熟悉,我的问题也就呼之欲出:“沙漠在你印象中是一番怎样的景象?你可以用书上的词形容一下吗?”学生们积极*调动起来,纷纷举手回答。
相同的问题,换了一个词语,在问到“绿洲”时,孩子们也一一进行的表诉,我很满意,也很高兴,精*的回答让我信心倍增。
整个课堂都在*有序的环境中进行着。
接下来的几个环节都按照预想的教学设计进行,特别是在理解阿拉伯朋友“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所以他们花大量金钱铺设草皮、买土、买水。
我出了一道数学题目,我说:“老师推算了一下,在我国农村现在培养一个孩子大概要两万元,那一棵树也需要两万,我数树,你们算!”话匣子一打开,同学们积极*来了,我随即出示了课文中的中心公园*图,“一棵!”,“两万”;“两棵”,“四万”;“五棵”,“十万”;“一百棵”,“两百万”……猜一猜这个中心花园会有花多少钱?学生们算着算着不敢说了,我就马上鼓励他们大胆猜,还告诉同学们,中心花园里的树不至我们图上看到的这些,还有许多,所以花掉的钱会更多,最后有同学说要花上亿元的钱。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沙漠中的绿洲》教案及课后反思板书阅读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沙漠中的绿洲》教案及课后反思板书阅读《沙漠中的绿洲》课后反思1《沙漠中的绿洲》是一篇有关环境维护问题的课文。
作者向俺们具体介绍了阿联酋人民在白茫茫的沙漠中种植并精心侍弄花草树木,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建设美好家园的壮举,表示了阿联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教课文前,俺先让同学在家预习这篇课文,让他们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扫除文本中的“拦路虎”。
新课标指出:“教学过程强调了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
为了遵循这一特点,俺充沛让同学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放手让同学自身阅读,并在俺的引导下学会阅读。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从俺的教学过程来看,遵循了以上新课程规范的特点。
教学过程以教师、同学、文本三者的对话,使课堂充溢生机与活力。
利用文本俺针对本班同学的实际情况反问同学一句:“阿联酋人民很保护花草树木,俺们的同学们呢?”使同学由文本走向生活,注重了文本的价值取向,这一设计其实也是对前面教学的一个检验。
另外,从情感的角度看,这一设计还延续着课文内在情感的发展过程,熏陶着俺们每个同学,达到了双性统一的教学效果。
教学结尾时,俺通过设计“小木版上应写些什么?”“课后愿意把自身想的写下来吗?”这一环节,把课本作为一个生长点,巧妙地将语文课本内容延伸开来,有机地生成很多的东西,让同学有更多的收获。
这一切在潜移默化中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起来,同时也激起同学的兴趣,调动同学内心需要。
教学效果很好!。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沙漠中的绿洲教案及课后反思优秀阅读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沙漠中的绿洲》教案及课后反思优秀阅读《沙漠中的绿洲》教案1教学目标1、使同学通过具体的语言资料,了解阿拉伯人民是怎样建成绿洲的,并了解他们是怎样精心侍弄这些花草树木的,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资料,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
认识到维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同学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出示词语:白茫茫盐碱咸而板结恶劣穷山恶水白花花沙漠师:好,读得很正确。
那你能读出这些词语的意思吗?再指名1人读。
俺们把这些词语放在句子中,谁能把句子读好?很好,你能把句子读得很正确、很流利。
那你能通过朗读把句子的意思表达出来吗?2、出示句子:从飞机上往下看,阿联酋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
这不是白雪,而是沙漠。
原先这里是沙漠,地面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像罩着一层硬硬的壳。
这里,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简直是块穷山恶水!通过你的朗读,让俺们感受到了沙漠的荒凉和贫瘠,俺们一起来读,齐读句子3、(出示句子)然而在这白茫茫的沙漠中,有着星罗棋布的绿洲——那是城市。
(出示图片)沙漠和绿洲的对比图,此时你的脑海里浮现了怎样的疑问?二、品味语言,体会阿联酋人民营造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既然沙漠是荒无人烟的穷山恶水,为什么白茫茫的沙漠上有着星罗棋布的绿洲呢?或者是(沙漠中的绿洲是怎样建成的?)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的2——6自然段,根据同学的回答出示第三自然段,请同学们自身读读这一段。
看看哪些句子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你深有感触。
师:同学们,老师看到大家很会读书,有的同学一边读,一边圈画,有的同学读了一遍再读一遍,甚至读了三遍、四遍,读完,都能写下自身的感悟。
这样的习惯非常好。
谁愿意把自身的阅读效果与同学们分享?△“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小朋友。
”引导同学感受到培育一棵树的代价之大,俺们的家长为了培养俺们花费了很多的心血,而在阿联酋,培育一棵树的代价相当于培养一个小朋友。
《沙漠中的绿洲》教学反思
《沙漠中的绿洲》教学反思篇一:《沙漠中的绿洲》教学反思这是一篇有关环境保护问题的课文,作者向我们介绍了阿联酋人民在茫茫的沙漠中种植并精心侍弄花草树木,建设绿洲,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表现了阿联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第二课时,我们着重学习的使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以一个问题为了建造沙漠中的绿洲,阿联酋国家和人民付出了哪些努力和艰辛?统领学生自读、自悟,通过读、圈、悟、再读,体会在沙漠中建造绿洲的困难之大和艰辛不易。
然后浏览全文,划句,体会阿联酋人民对花草树木的精心侍弄和爱护、珍惜。
课上来也有遗憾之处。
首先,在学习第三自然段时,对阿联酋人民在泥土中埋下自来水管的作用,好像有点走不出来了,总在这个问题上来回打转。
还有最后让学生谈谈课文学完后的打算时,学生说得还不够充分,没有能够引到保护环境的主题上来。
篇二:《沙漠中的绿洲》教学反思花这么大的代价值吗?我个人在阅读完这篇文章后想到了这个问题,也不停地问自己。
阅读这篇文章会发现阿联酋人把沙漠变成绿洲花的代价是世界少有的,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这是许多国家的人无法想像的事实)、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买来淡炎,买来树苗和花草。
他们又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
由总水塔输出的淡水,通过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源源不断地送到树木花草的根部。
,还有为园林浇水的黄马甲工人。
读到这些内容,会让我们想得很多。
引导学生阅读,学生会被地上没有一片落叶,更不见有人攀树枝,摘鲜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这里的第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
、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
、园林工人高兴地笑了,做了个洗脸的动作,说:你看,它们更漂亮了!、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
正是有了这些绿树和鲜花,沙漠中的人们才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这些话感动,因为他们读到这些语言,想到现状,会发现我们在这方面做的远远不够。
18沙漠中的绿洲教学反思1
18《沙漠中的绿洲》教学反思《沙漠中的绿洲》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参观记课文,作者向我们介绍了阿联酋人民在茫茫的沙漠中为了改造生活环境,辛勤种植并精心侍弄花草树木,终于建成绿洲,营造出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
表现了阿联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课文图文并茂,展示出迪拜的美丽风光与沙漠绿洲的整体面貌,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的好教材,也是使学生认识改造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人类家园的好体例。
本文结构清晰,重点突出。
一、教学效果教学本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1、依托重点词句,解读文本。
在研读阿联酋人民为改造环境所付出的巨大代价时,我以“找出描写阿联酋人民克服重重困难改造沙漠环境的句子”这个问题铺设平台,让学生在品词析句中,重点抓住三个“买来”、“挖去”“填上”“埋下”等词语,让学生深入感悟阿联酋人民建设绿洲的不易。
本节课教学,我充分利用图片这一非常形象的工具,通过将沙漠和绿洲进行对比,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学生感受到阿联酋环境的变化之大。
并由感受到这种变化继而引发思考的欲望,从而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了课文内容,深化了主体。
2、拓展延伸,读写结合。
在教学本课时,我充分挖掘文中的可以进行说话或小练笔的“点”,引导学生随文说话。
如当感受到阿联酋人民对花草的爱护时,尹老师出示了一个填空:当树枝被不小心折断腰肢时,园林工人()。
当()时,园林工人()。
进而总结出“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并顺势安排了这样的小练笔:此时此刻,对阿联酋人民、对自己、对同学、对那些破坏环境的人……你最想说些什么呢?请你写一写,也随即进行了保护环境的教育。
课后,我为学生布置了这样的作业:仔细观察题头照片,以“迪拜街头风光”为题,写一段话,达到学以致用。
二、成功之处以读为主,读是语文课的精髓。
教学中我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以读促悟,读中感悟,读出情趣,在充分读的基础上抓住重点段、关键词、耐人寻味之句,让学生品读,细思,揣摩,体悟,实现了对文本的真诚倾听和对话。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含反思)第六单元18.沙漠中的绿洲教学反思1
《沙漠中的绿洲》教学反思1
这是一篇有关环境保护问题的课文,作者向我们介绍了阿联酋人民在茫茫的沙漠中种植并精心侍弄花草树木,建设绿洲,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表现了阿联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第二课时,我们着重学习的使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以一个问题“为了建造沙漠中的绿洲,阿联酋国家和人民付出了哪些努力和艰辛?”统领学生自读、自悟,通过读、圈、悟、再读,体会在沙漠中建造绿洲的困难之大和艰辛不易。
然后浏览全文,划句,体会阿联酋人民对花草树木的精心侍弄和爱护、珍惜。
课上来也有遗憾之处。
首先,在学习第三自然段时,对阿联酋人民在泥土中埋下自来水管的作用,好像有点走不出来了,总在这个问题上来回打转。
还有最后让学生谈谈课文学完后的打算时,学生说得还不够充分,没有能够引到保护环境的主题上来。
第1页共1页。
《沙漠中的绿洲》教学反思
《沙漠中的绿洲》教学反思《沙漠中的绿洲》教学反思1一、看图说话1、仔细观察画面,用你积累的词语或优美句子按照一定的顺序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色。
2、这是一个怎样的环境?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美丽的风光不是大自然的杰作,而是阿联酋人民汗水和智慧的结晶。
这里曾经是一片沙漠。
说到沙漠,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3、展示阿联酋沙漠的图片,说一说这里沙漠的特点。
阿联酋人民是怎样把这块不毛之地变得这么美丽的?今天老师带你们一起跟随作者去阿联酋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运用语言和图片创设情境,让学生快速进入本次话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索交流的欲望。
二、感悟壮举1、浏览课文,说一说,作者在阿联酋听到了什么?(1)学生自由读书,画出最让你惊讶的句子。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提纲挈领,强调整体把握,训练学生阅读能力。
(2)汇报交流,点拨重点部分。
句1:这里的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低得上培养一个孩子。
老师粗略地计算了一下,在我们这里培养一个孩子至少需要五万元,照这样计算,建造一个公园需要多少钱呢?我们先数一数这里的树,算一算需要多少钱?再一起估计一下建造这座公园需要多少钱?(1)此时,你想说什么?相机理解“代价”的意思。
(2)这么多的钱都花到哪里去了?你能通过读书来告诉我吗?①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水、花草树木。
②挖去原来的砂石,换上新的泥土。
③还在地下埋上自来水管。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的阅读自由,唤起学生畅所欲言的愿望。
一根自来水管能花多少钱?引导学生找出“纵横交错”一词,到黑板上画出“纵横交错”。
说出哪些线是“纵”,哪些线是“横”?经过同学们这么一说,我终于相信了,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的确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
真叫人惊叹!我觉得这个句子的标点符号应当改一下,想一想:怎么改?改后读一读。
(3)说说阿联酋人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指导朗读:正如阿拉伯朋友说的“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
《沙漠中的绿洲》教学反思(精选最新)
《沙漠中的绿洲》教学反思15篇这次,我有幸代表盐都参加盐城市教科院组织的“关注常态课堂,聚焦有效教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我所执教的是《沙漠中的绿洲》第一课时。
作为一名执教者,我觉得备课、磨课的经历是痛苦的,但收获颇丰。
本次研讨活动使我对一直认为生冷的第一课时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第一课时并不是我们印象中的程式化的教学模式,它虽没有繁杂的教学环节,没有花俏的教学手段,却有着扎实、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它的朴实无华正是现在语文教学所追求的。
现就《沙漠中的绿洲》一课,谈谈我的收获。
一、理解词语重方法指导学生理解不懂的词语,是第一课时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教给孩子词语的意思,还不如教会他们理解词语的方法。
因此,教师可根据词语的不同特点,教给他们不同的理解方法。
如《沙漠中的绿洲》一课,有“盐碱”“霎时”“星罗棋布”等生词,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用找近义词的方式理解了“霎时”;引导学生先关注字形猜猜“盐碱”的意思,再联系文中的语句来补充理解,最后借助图片、资料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盐碱”的认识;在理解“星罗棋布”时,教给学生拆字解字理解词语表面意思的方法,再通过看图、说感受理解了词语的比喻意。
这样的设计避免了解词的枯燥无味,还使学生掌握了多种理解词语的方法,真正做到了扎实、有效。
二、质疑、解疑抓重点中年级段的第一课时教学要求学生能理清课文脉络,初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沙漠中的绿洲》一课层次清晰,但课文的主要内容不易概括。
到底应该怎样设计才能化难为易、突破难点呢?我与备课组的几位同仁经过反复思索,终于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揭示课题后,让学生针对课题质疑:(1)、为什么要在沙漠中建造绿洲?(2)、沙漠中的绿洲是怎样建成的?两读课文后,再让学生解疑,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两个问题的答案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就水到渠成了,效果很好。
三、赏说结合促有效扎实有效的语文课堂要求我们“教语文”,而不是“教课文”,要扎实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四年级下语文听课反思18沙漠中的绿洲_苏教版
四年级下语文听课反思18沙漠中的绿洲_苏教版昨天上午听了孙靖老师的《沙漠中的绿洲》这一课,有专门多感触。
现就这节课谈一下自己的点滴感受。
第一,我觉得孙老师具有较强的剖析文本的能力,在课的伊始就直截了当切入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了解阿联酋人民为改造环境所付出的庞大代价和明白阿联酋人民是如何精心侍候花草的。
整堂课的教学思路依旧比较清晰的。
因为教师时候总能以文本为抓手,通过词句的品读逐层为学生搭建明白得文本的“脚手架”。
一、借助图片对比,走近文本。
图片具有具体可感的特点,本节课教学,教师充分利用图片这一专门形象的工具,通过将沙漠和绿洲进行对比,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学生感受到阿联酋环境的变化之大。
并由感受到这种变化继而引发摸索的欲望。
现在,孙老师抛出了“阿联酋人民什么缘故要花费如此庞大的代价建设绿洲呢”这一问题,引导学生了解阿联酋从沙漠变为绿洲的缘故,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明白良好的环境关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我觉得所选择的图片并不一定非要是景色,人物也是能够的,只是我们要关注人物的表情。
图上的一对母女多么漂亮,多么温馨,内心充满着多少幸福,那是因为他们的人民用自己的心血营造出了美好的生活环境,生活在那个地点他们能不幸福吗?从这对母女的笑容中,我们看起来看到整个阿联酋人民内心的幸福和自豪。
二、依靠重点词句,解读文本。
在研读阿联酋人民为改造环境所付出的庞大代价时,孙老师以“找出描写阿联酋人民克服重重困难改造沙漠环境的句子”那个问题铺设平台,让学生在品词析句中,能够达到深入感悟阿联酋人民建设绿洲的壮举这一高度。
在让学生默读第三自然段,找出让自己最感动的语句时,教师还让学生在文本的空白处写上自己的感受。
如此学生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既加深了对文本的认识,感受到了阿联酋人民为改造环境所付出的庞大代价,又在这种品析中构建了自己对营造良好生存环境的认识,产生了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可谓一举多得。
三、练笔说话结合,升华文本。
沙漠中的绿洲教学反思(精选19篇)
沙漠中的绿洲教学反思(精选19篇)沙漠中的绿洲教学反思篇1这是一篇有关环境保护问题的课文,作者向我们介绍了阿联酋人民在茫茫的沙漠中种植并精心侍弄花草树木,建设绿洲,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表现了阿联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第二课时,我们着重学习的使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以一个问题“为了建造沙漠中的绿洲,阿联酋国家和人民付出了哪些努力和艰辛?”统领学生自读、自悟,通过读、圈、悟、再读,体会在沙漠中建造绿洲的困难之大和艰辛不易。
然后浏览全文,划句,体会阿联酋人民对花草树木的精心侍弄和爱护、珍惜。
课上来也有遗憾之处。
首先,在学习第三自然段时,对阿联酋人民在泥土中埋下自来水管的作用,好像有点走不出来了,总在这个问题上来回打转。
还有最后让学生谈谈课文学完后的打算时,学生说得还不够充分,没有能够引到保护环境的主题上来。
沙漠中的绿洲教学反思篇2花这么大的代价值吗?我个人在阅读完这篇文章后想到了这个问题,也不停地问自己。
老师们阅读这篇文章会发现阿联酋人把沙漠变成绿洲花的代价是世界少有的,“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这是许多国家的人无法想像的事实)、“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买来淡炎,买来树苗和花草。
他们又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
由总水塔输出的淡水,通过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源源不断地送到树木花草的根部。
”,还有为园林浇水的“黄马甲工人”。
读到这些内容,会让我们想得很多。
引导学生阅读,学生会被“地上没有一片落叶,更不见有人攀树枝,摘鲜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这里的第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
”、“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
”、“园林工人高兴地笑了,做了个洗脸的动作,说:‘你看,它们更漂亮了!’”、“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
正是有了这些绿树和鲜花,沙漠中的人们才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这些话感动,因为他们读到这些语言,想到现状,会发现我们在这方面做的远远不够。
苏教版四下《沙漠中的绿洲》课后反思
苏教版四下《荒漠中的绿洲》课后反省《荒漠中的绿洲》是一篇相关环境保护问题的课文,作者向我们介绍了阿联酋人民在茫茫的荒漠中栽种并精心侍弄花草树木,建设绿洲,创造优异的生计环境的壮举,下边给大家分享了《荒漠中的绿洲》课后反省,一同来看看吧!苏教版四下《荒漠中的绿洲》课后反省一这是一篇相关环境保护问题的课文,向我们介绍了阿联酋人民在茫茫的荒漠中栽种并精心侍弄花草树木,建设绿洲,创造优异的生计环境的壮举,表现了阿联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教课本课时,第一,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创建了一个环境恶劣的荒漠情境切入,而后,过渡到绿树成阴,鲜花遍地的绿洲,让学生认识到“荒漠中的绿洲”的漂亮,经过对照让学生更深刻地领会到这份漂亮是来之不易的,是付出了巨大代价的。
接着,我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设问导读“1、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划出阿联酋人民在荒漠中建设绿洲的要点词或句子,谈谈你从中领会到了什么 ?2、再读课文,谈谈从哪里能够看出阿联酋人民侍弄花草树木特别精心 ?他们为何那样爱惜花草树木 ?3、若是、有一天你见到了阿联酋人民,你想对他们说什么?”来指引学生自学感悟,在此基础上睁开议论沟通。
在报告点拨环节,我感觉:学生对课文朗诵的仍是少,品词析句还不够深入,理解能力还较差。
这样,我讲得就显得多了点。
此后在这些方面要多做些改良。
苏教版四下《荒漠中的绿洲》课后反省二第1页/共5页在《荒漠中的绿洲》这一课的教课中,我主要以课文要点“阿联酋人民是如何把荒漠变为绿洲”作为线索睁开教课,抓住难点“阿联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及认识到环境和人类的关系”进行打破。
上完课后我仔细领会,总得来说这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语文阅读教课,整体的教课方案能联合学生实质,抓住课文的要点内容。
在教课中,我能用不一样的方法指引学生走进文本,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感觉语言文字的魅力,领会文章的美好心境,使学生的感情获得共识,从整节课的教课来看,学生表现比较活跃,主动参加到讲堂活动中去,收到较好的学习成效。
沙漠中的绿洲_苏教版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
四年级下语文沙漠中的绿洲教学反思-苏教版在教学《沙漠中的绿洲》一文时,我从论坛上一位老师的帖子当中受到启发,决定抓住课后的问题进行教学。
首先,把绿洲和沙漠进行对比,让学生情不自禁地想去探索沙漠变成绿洲的原因。
接着,在学生速读课文后,很快找到了一句话:“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
”再也没有比这更质朴更形象的回答了。
我让学生诵读这句话,体会阿联酋人民对花草树木的喜爱。
然后,抓住一个“爱”字让学生感悟体会。
从第二小节中的“地上没有一片落叶,更不见有人攀树枝,摘鲜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
”体会阿联酋人民对待花草是如此的“精心”,倍加呵护。
不愿“孩子”有一点邋遢,哪怕是一片落叶;不愿孩子受一点伤害,哪怕是在草地上行走也会不舍。
这是这样一种人人呵护的自觉意识,造就了“绿树成阴,鲜花遍地”的绿洲。
由此总结出“因为爱,所以全民爱护”。
从第三小节中的“每一株”、“每一棵”,都是花费极大代价的——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
令我们江南水乡的瞠目结舌。
环境的恶劣没有难倒阿联酋人民,他们对培养孩子充满信心,众志成城,沙漠才能变成绿洲。
三个“买来”,花费财力之多,一片痴心;“挖去”“填上””埋下”,花费人力之多,一片诚心;“纵横交错”“源源不断”物力花费之多,更可见为孩子服务的细心……是这样的“精心”,让沙漠变成了绿洲。
由此总结出“因为爱,所以不惜一切代价”。
从第五小节中的有水管,可还浇水,“让树叶更绿,小草更翠,鲜花更艳”,三个“更”足见阿联酋人民对花草树木的加倍珍惜。
由此总结出“因为爱,所以倍加呵护”。
通过交流,学生明白了阿联酋人民的赤诚之心。
学到这儿,学生总觉得不可思议,为什么阿联酋人民要如此“精心侍弄”花草树木呢?“正是有了这些绿树和鲜花,沙漠中的人们才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从某个角度看,阿联酋人民似乎是为了“生存”才这样做的。
我让学生了解一下阿联酋的地理环境:这里属热带沙漠气候,夏季炎热、潮湿,平均最高气温40°C,最高温度可达50°C。
《沙漠中的绿洲》教学反思
《沙漠中的绿洲》教学反思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作者收集整理的《沙漠中的绿洲》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沙漠中的绿洲》教学反思1《沙漠中的绿洲》是一篇有关环境保护问题的课文,作者向我们介绍了阿联酋人民在茫茫的沙漠中种植并精心侍弄花草树木,建设绿洲,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
教学中让学生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和感受本课直接描写与间接叙述相结合的写作方法,这是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给了我如下的.体会:一、创设情境,对比激发学生兴趣。
导入部分,我通过阿联酋沙漠的恶劣环境与迪拜的风光图作对比,然后设疑:不毛之地变成绿树成阴、鲜花遍地,阿联酋人民是怎样将沙漠变成绿洲?这样一来,学生兴趣盎然,探究的欲望被激发起来了。
二、教学中腾出时间让学生以读促悟,读中感悟,读出情趣,在充分读的基础上抓住重点段、关键词、耐人寻味之句,让学生品读,细思,揣摩,体悟。
也希望学生在多听,多说,多想中得到了发展,可是我发现在品读第三自然段时,学生虽然能抓住三个“买来”和“挖去”、“填上”、“埋下”来谈体会,但课后我回顾了这个环节,感觉很乱,还是没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深入地挖掘,这种改造绿洲任务之艰巨,困难之大,工程之浩大引导得不够到位。
而且也感觉这一自然要教的内容还很多,比如这一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应该也要展开教学,可是我却没有。
如果能引导学生再深入文本,在不停地追问下、在联系生活实际中去感悟,语言文字的训练到位了,阿联酋人民的伟大壮举才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最后的写话环节,学生在写的时候我才发现不容易,我应该把课文中可供参考的词语出示出来,如果时间再充裕些的话,让多一些学生来进行交流,我再多给一些评价,指导一下写的方向,应该会更好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8课沙漠中的绿洲教
学反思
《沙漠中的绿洲》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8课,课文开
篇写作者从飞机上俯瞰阿联酋,发现在一片“白茫茫的沙漠中,有
着星罗棋布的绿洲”,那么这些绿洲是怎么出现的呢?学习啦为大家
整理了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8课《沙漠中的绿洲》教学反思,供大家参阅学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这是一篇有关环境保护问题的课文,作者向我们介绍了阿联酋人民在茫茫的沙漠中种植并精心侍弄花草树木,建设绿洲,营造良好
的生存环境的壮举,表现了阿联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通过和
学生共同学习,我觉得,有以下成功的地方:
1、设计合理、操作性强的导学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
探究,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为了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我遵
循“精、巧、深”的原则,设计了“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思考:
阿拉伯人民是怎样把沙漠建造成绿洲的?请用‘—’划出有关句子,
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并在旁边做词语批注。
”和“文中
什么地方写了阿联酋人民把花草树木当作孩子一样来呵护呢?用
‘┄┄’画出有关句子。
合作探究;他们为什么会这样精心爱护花草
树木呢?”这样的导学问题,统领学生自读、自悟,通过读、圈、悟、再读,体会在沙漠中建造绿洲的困难和艰辛体会阿联酋人民对花草
树木的精心侍弄和爱护、珍惜。
这样的问题语言简练,表达准确,
既有深度,又有探究性,学生一看就一目了然,不管是自主学习时,还是小组交流时,学生都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2、注重听说读写的训练。
本节课上,我引导学生通过读一读课文,写一写体会、环保宣传语,指导学生学会倾听,说一说自己的
体会,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联系生活引导学生体会阿拉伯人民花的代价大。
课上,我引
导学生算一算我们这儿一个孩子从小学到大学毕业所花费的钱,让
学生从具体的数字中体会到阿拉伯人民为改造环境付出的代价之大,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觉得这节课上做的不尽人意的地方有:一、开课时的积累描写沙漠、绿洲的成语这个环节浪费了时间。
二、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三、一节课应该有
重点,不能面面俱到。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学习,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在课堂上充分体现学生的主题地位。
在第二课时教学中,课前导入,我先在黑板上写了两个词语:“沙漠”、“绿洲”。
学生对这两个词语非常的熟悉,我的问题也
就呼之欲出:“沙漠在你印象中是一番怎样的景象?你可以用书上的
词形容一下吗?”学生们积极性调动起来,纷纷举手回答。
相同的问题,换了一个词语,在问到“绿洲”时,孩子们也一一进行的表诉,我很满意,也很高兴,精彩的回答让我信心倍增。
整个课堂都在和
谐有序的环境中进行着。
接下来的几个环节都按照预想的教学设计
进行,特别是在理解阿拉伯朋友“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
个孩子”,所以他们花大量金钱铺设草皮、买土、买水。
我出了一
道数学题目,我说:“老师推算了一下,培养一个孩子大概要两万元,那一棵树也需要两万,我数树,你们算!”话匣子一打开,同学
们积极性来了,我随即出示了课文中的中心公园插图,“一棵!”,“两万”;“两棵”,“四万”;“五棵”,“十万”;“一百棵”,“两百万”……猜一猜这个中心花园会有花多少钱?学生们算着算着
不敢说了,我就马上鼓励他们大胆猜,还告诉同学们,中心花园里
的树不至我们图上看到的这些,还有许多,所以花掉的钱会更多,
最后有同学说要花上亿元的钱。
整个环轻松活泼,学生很快真正体
会到阿联酋人民为了改善生活环境,在沙漠中植树种草投资巨大。
另一个得意之处是引导同学们理解“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这些花草树木。
”我创设情境:现在,大家就是迪拜中心
公园的小草、小树、小花,请你们闭上眼睛(略停)。
“呼——呼——”一阵风刮过,沙漠中黄沙漫天飞舞,刮得人睁不开眼睛。
就连
中心花园中的小草呀,小花呀的脸上、身上,都落满了一层尘土(略
停)。
这时你们有何感受,此时最想干什么?学生回答感到不舒服,很想洗个澡。
好吧,老师就是园林工人,从路边大箱子里拉出一根大皮管。
“哗——哗——”,霎时间,一阵雨雾从空中洒下来,把小草呀,小花呀,脸上的、身上的尘土淋得干干净净。
这时,小草更绿了,小树更翠了,小花更艳了。
他们在阳光下露出了笑脸(略停)。
这时,你们心里有何感受?学生说很舒服。
然后指导学生朗读好课文第八小节,体会阿联酋人民对待花草树木真的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最后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该怎样保护环境?孩子们谈了很多,有的从自身讲,有的从身边谈,还有的谈到我们整个社会,看到大家下定了决心,我又请他们设计了保护环境的广告语,去提醒周围的人:“绿色与生命相依,人类与生态共存”“你爱绿色多一点,绿色爱你久一点”“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这一句句发自肺腑的话语,感动了我。
《沙漠中的绿洲》是一篇关于环境改造与保护的课文。
课文介绍了阿联酋人民在茫茫沙漠中种植并精心侍弄花草树木,建设绿洲,营造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表现了阿联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本文结构清晰,重点突出,语言凝炼,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佳作。
第二课时的教学,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对比教学,引起震撼。
一上课,我就板书“沙漠”,问学生:沙漠是怎样的一番景象?默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文中描写沙漠的句子。
学生自学、交流,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沙漠当时恶劣的环境。
然后,我又板书“绿洲”,问学生:绿洲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文中描写绿洲的句子。
同样地,学生自学、交流,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体会绿洲的风景如画、景色宜人。
我考虑到学生对阿联酋这个国家较陌生,所以选了沙漠和绿洲的图片,让学生的视觉受到强烈的冲击,继而设问阿联酋人民是怎样把这样荒凉的沙漠变成美丽的绿洲的,让学生产生阅读期待。
二、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本篇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
我以此为切入点,提出了“为什么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的问题引领学生深入文本。
1、通过三个“买来”以及“挖去”、“填上”“埋下”等词语了解到建设绿洲的艰巨和复杂,代价之昂贵,体会到阿联酋人民战胜困难的决心之大,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之坚定。
2、第四到第六自然段具体写了阿联酋人是怎样精心管理花草树木的,通过读园林工人的劳动过程,学生懂得了浇水的目的还在于把花草上的尘土清洗干净,使“树叶更绿”“小草更翠”“鲜花更艳”,从而体会到阿联酋人民侍弄花草树木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
三、利用文本,进行教育
利用文本我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反问学生一句:“阿联酋人民很爱护花草树木,我们的同学们呢?”使学生由文本走向生活,注重了文本的价值取向,这一设计其实也是对前面教学的一个检验。
另外,从情感的角度看,这一设计还延续着课文内在情感的发展过程,熏陶着我们每个学生,达到了双性统一的教学效果。
四、拓展延伸,读写结合。
积累是为了运用,吸纳是为了表达。
由读到写,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经验。
在这堂课上,我巧妙地为学生的写找到了一条链接通道——旅行归来向人们介绍“沙漠中的绿洲”,激发人们的环保意识。
这样,首先从精神激发了学生内在的需要,使之情动而辞发。
其次,对于观察表达的一系列指导也如响鼓句句敲在学生心坎上,为学生指明了方向,为“写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学生的作业反馈来看,确实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永远是一门缺憾的艺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地努力探索,力争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