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湘教版新版七年级下册 埃及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第二节 埃及优秀教案 (新版)湘教版-(新版)湘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第二节 埃及优秀教案 (新版)湘教版-(新版)湘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

第二节埃及教学内容本课时内容在教材第72—75页。

具体教学内容包括地跨两洲、沙漠广布、文明古国、发展中的工农业。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开罗。

知道埃及在交通方面的重要性。

2.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埃及自然环境特点说出埃及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3.知道埃及是世界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说出埃及的历史遗迹和对世界文化做出的贡献。

4.根据资料说出埃及在种族、民族、某某、语言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过程与方法本节内容的教学,学生每人一机,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运用电脑,对资料进行筛选和整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能够很好地合作共进。

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信息的收集、整合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埃及经济的分析,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可持续发展观,为全人类灿烂的文明而感到自豪。

使学生认识到因地制宜、独立自主发展经济是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落后面貌的唯一出路。

培养学生收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在交流、合作中学会相信自己和尊重他人;体验成功的快乐和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尼罗河、苏伊士运河与埃及经济是本节内容的重点。

难点埃及经济发展及其与自然、历史条件的关系。

教学突破本节课充分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资料的来源、认识的工具、交流的平台。

安排在电脑房进行,学生每人一机,且可访问互联网。

对资料进行筛选和整理,在共同研讨的基础上,制作成“地理小报”,或制作成多媒体演示作品,以小组成员自己喜欢的方式演示、讲解自己的作品,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比。

学生参与操作,激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兴趣。

尝试和其他人合作学习的方法,真正体验“思维激荡”;提炼自己观点,证明自己观点和宣传自己观点的能力;向别人学习的机会和帮助别人的机会。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制作埃及网页。

2.具备一定的多学科整合能力,会熟练操作多媒体器材。

学生准备查找收集埃及有关资料。

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八章走近国家第二节埃及》教案_30(20200512150830)

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八章走近国家第二节埃及》教案_30(20200512150830)
总结性提问,小组共同完成。 1、思考:有人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2、为埃及算算它有哪些大型的经济收入?
三、板书设计 埃及
一、地理位置 二、气候、地形、河流 三、发展中的工农业 四、富有特色的旅游业
引导学生:联 系埃及沙漠广布、 气候干旱的特点, 说明该国是如何因 地制宜发展棉花种 植的;依托丰富的 石油资源,发展石 油工业。
(教师点拨) :埃及的纬度位置及海陆位置
(课件展示)苏伊士运河
(提问) :苏伊士运河位置的重要性
(简要总结)大大缩短了大西洋与印度洋沿岸各港口之间的航程,每年通过的船
舶量与货运量在国际运河中居首位,从而成为目前埃及重要的经济支柱。
(简要总结)埃及既是亚、非之间的陆上交通要冲,也是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海
学生展示
学生展示 教师引导、点拨
四、课后反思
4、说明埃及在种族、民族、宗教、语言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1、通过学习埃及的古文化,认识中国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


2、通过学习埃及的金字塔,了解它的奇特现象,为揭开金字塔之迷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不断
标 学习、努力探索。
1. 尼罗河对埃及经济(尤其是农
重 业)的影响

2. 苏伊士运河的航运价值

1. 尼罗河对埃及的作用

2. 苏伊士运河对埃及经济的意义
3. 埃及的经济发展
导学思路及学生活动设计
我 反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古代许多帝王为了在死后能够保存完整的尸体从而获得永生,
不惜劳动人
民的血汗,甚至从登基的第一天起,便大肆营造自己的地下宫殿,实际上就是他

初中地理湘教版埃及教案

初中地理湘教版埃及教案

初中地理湘教版埃及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首都开罗等基本信息。

2. 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资料,分析埃及沙漠广布、气候干旱的特点,并探讨埃及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棉花种植和旅游业。

3. 让学生了解埃及在交通方面的重要性,尤其是苏伊士运河的航运价值。

4. 让学生收集并整理埃及在种族、民族、宗教、语言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5. 让学生了解埃及作为文明古国的历史遗迹和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教学重点、难点】1. 尼罗河对埃及古代文明和现代经济(尤其是农业)的影响。

2. 苏伊士运河的航运价值和对埃及经济的意义。

3. 埃及传统的出口商品(长绒棉)和现代重要经济支柱。

【教学过程及方法】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看埃及风光视频,激发学生对埃及的兴趣。

2. 向学生简要介绍埃及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埃及的首都是哪个城市。

2. 让学生通过地图和资料,分析埃及沙漠广布、气候干旱的特点,并探讨埃及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棉花种植和旅游业。

三、课堂讨论(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讨论埃及的棉花种植和旅游业发展情况。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讲解(10分钟)1. 讲解尼罗河对埃及古代文明和现代经济的影响。

2. 讲解苏伊士运河的航运价值和对埃及经济的意义。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让学生收集并整理埃及在种族、民族、宗教、语言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2. 让学生了解埃及作为文明古国的历史遗迹和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强调埃及在学习中的重要地位。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地图、讨论和讲解,使学生了解了埃及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对埃及历史遗迹和世界文化贡献的了解。

湘教版七下地理 8.2埃及 教案设计

湘教版七下地理 8.2埃及  教案设计

埃及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湘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八章第二节,通过大洲和地区的学习,知道学习一个国家的基本方法。

在此基础上根据地图从埃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征(地形、气候、河流)、工农业发展以及旅游业的发展几个方面来学习。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找出埃及的地理位置特征。

2、根据地形图和气候图,分析归纳埃及的地形气候特征。

3、了解埃及的工农业发展和旅游业。

4、讨论尼罗河对埃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学会看图,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地区的差异性,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埃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征、经济发展和旅游业。

难点:分析尼罗河对埃及人民生活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导入:播放视频---提问:视频中反映的神秘国家是?(学生:埃及)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神秘的国度。

过渡:提问:大家知道埃及在哪个大洲吗?(出示世界地图)埃及不仅大部分位于非洲的东北部,还有一小部分位于亚洲西南部(西奈半岛),因此它是一个地跨亚非两洲的国家,哪位同学知道亚非的分界线是?老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要了解一个大洲地区或国家,首先就要知道它的地理位置,应从哪几个方面了解埃及的位置?下面请大家结合世界地图和埃及分布图,小组完成以下两个问题:1、埃及的地理位置2、埃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是什么?学生活动:小组讨论,5分钟请小组派成员回答。

回答不完整,其他组员可以补充。

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了解了具体的地理位置后,那埃及的位置有何重要性?老师:埃及是亚非之间的路上交通要冲,也是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海上航线的捷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特别是亚非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对埃及具有重大的影响,大家观察这幅图片上,运河两边是什么?(沙漠景观)过渡:苏伊士运河是一条开凿在沙漠中,下面来欣赏运河边的自然景观(出示沙漠),结合地形图,我们能够发现埃及90%的是?(沙漠),沙漠名叫?(撒哈里沙漠)(出示气候类型分布图)提问:埃及主要是什么气候?有什么特征?学生:看图回答。

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八章走近国家第二节埃及》教案_29

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八章走近国家第二节埃及》教案_29

第二节埃及【学习目标】1、了解埃及的位置及领土构成特点,分析埃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了解埃及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征,分析尼罗河对埃及的重要贡献。

3、了解埃的居民、首都及主要的旅游资源、经济发展情况。

【教学重点、难点】1. 埃及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2. 尼罗河对埃及的重要贡献。

【教学方法】读图探究法、讨论法、归纳小结法。

【课时安排】1课时【新课导入】同学们知道世界上有哪四大文明古国吗?学生回答。

那下面老师就带领大家去领略一下古老而又独特的埃及风情吧!多媒体播放视频“神秘埃及”。

承转:怎么样?古老的金字塔、神秘的木乃伊、精湛的壁刻和精美的壁画有没有吸引到你的眼球呢?想不想去埃及旅游?那这节课,就让我们先去地图上学习和游览埃及吧!【自学探究】(学法指导:阅读教材P76~80并结合地图思考划线部分知识点)知识点(一)地跨两洲多媒体展示“非洲政区图”及“埃及地图”,学生读图分析埃及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1、埃及绝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苏伊士运河东面的西奈半岛属于亚洲。

因此,埃及是一个地跨亚、非两洲的非洲洲国家。

2、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23.5°N——30°N的低纬度地区。

3、海陆位置:北临地中海,东临红海,东北与以色列、巴勒斯坦相邻,南邻苏丹,西与利比亚相邻。

4、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是亚、非两洲的陆上交通要冲,也是印度洋和大西洋之间的航运捷径。

知识点(二)沙漠广布多媒体展示“非洲气候图”学生读图了解埃及的主要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5、埃及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特征是:全年炎热干燥),是名副其实的沙漠王国。

6、埃及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其特征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知识点(三)居民与城市多媒体展示有关人种、语言、宗教及开罗的图片,学生读图了解埃及的居民及首都的特点:7、人种、语言与宗教:埃及人口大部分是阿拉伯人,属于白色人种,信仰伊斯兰教。

8、首都开罗:是非洲的最大城市和历史文化古都。

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八章走近国家第二节埃及》教案_20

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八章走近国家第二节埃及》教案_20

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八章走近国家第二节埃及》教案_20《埃及》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说明埃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埃及自然环境特点说出埃及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3)了解埃及在种族、民族、宗教、语言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通过收集资料,培养和提高学生收集、整合资料和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埃及经济的分析,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可持续发展观,认识到因地制宜、独立自主发展经济是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落后面貌的唯一出路。

【教学重点】(1)埃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埃及发展的工农业。

(3)富有特色的旅游业。

【教学难点】埃及经济的发展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讨论、小组合作、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播放视频:《埃及:一切从此开始》(学生观看视频)过渡: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埃及这个文明古国。

二、新课学习(一)地跨两洲(1)自然地理概况活动1:1.找出红海、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尼罗河、开罗、西奈半岛以及埃及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学生读图找图)领土组成:埃及是阿拉伯埃及共和国的简称。

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还包括苏伊士运河以东、亚洲西南端的西奈半岛。

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穿过埃及的南部,绝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与30°N之间,全部位于北半球。

海陆位置:位于非洲东北部,地跨亚非两大洲;北临地中海,东临红海;西与利比亚、南与苏丹为邻,东北与以色列(或巴勒斯坦)相邻。

活动1:2.说一说埃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学生读图回答)明确:埃及既是亚、非之间的陆路交通要冲,也是印度洋与大西洋之间海上航线的捷径;境内的苏伊士运河是亚、非两洲的分界线,扼守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运输线的咽喉,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提问:看图说一说苏伊士运河的重要性。

(学生回答)明确: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和地中海,联结大西洋与印度洋,是扼守欧、亚、非三洲的主要国际航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意义。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埃及》教学设计4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埃及》教学设计4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埃及》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埃及》主要介绍埃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状况以及埃及与中国的友好关系等。

本节课内容丰富,涉及地理、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知识,旨在让学生了解埃及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世界地理有一定的了解。

但埃及作为一个遥远的国家,学生对其了解相对较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埃及的认知框架。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埃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状况等基本知识;了解埃及与中国的友好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地理思维;通过小组讨论、课堂发言等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埃及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树立正确的国际观和民族观。

四. 教学重难点1.埃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

2.埃及的人文景观和经济状况。

3.埃及与中国的友好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埃及的图片、地图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埃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2.互动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课堂发言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案例教学法:以埃及与中国为例,让学生了解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培养学生正确的国际观。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图片、地图、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的课件。

2.教学素材:收集关于埃及的图片、地图、案例等教学素材。

3.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埃及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埃及的地理位置。

然后简要介绍埃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埃及的图片和地图,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埃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埃及的经济状况,如农业、旅游业等。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埃及》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埃及》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埃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埃及》的内容包括埃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状况以及埃及与中国的关系。

本节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埃及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学生对非洲地区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对非洲地区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埃及的了解相对较少,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埃及。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状况以及埃及与中国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埃及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对非洲地区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埃及的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的特点。

2.埃及的人文环境,包括历史、文化、宗教等。

3.埃及的经济状况及其与中国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2.图片教学法:通过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埃及的人文环境。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埃及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了解埃及的经济状况及其与中国的关系。

4.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料。

2.准备埃及的相关视频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3.准备练习题,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状况以及埃及与中国的关系。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

3.操练(10分钟)针对埃及的相关知识,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解答。

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5分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让学生加深对埃及的了解。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讨论埃及的发展前景及其与中国的合作空间,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地理湘教版新版七年级下册 《埃及》教案2

地理湘教版新版七年级下册 《埃及》教案2

《埃及》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非洲东北部主体和亚洲的西奈半岛)和首都开罗。

说明埃及(或苏伊士运河)在交通方面的重要性。

2.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埃及自然环境特点说出埃及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3.收集并整理资料,说明埃及在种族、民族、宗教、语言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二、过程与方法可通过收集、整理资料并予以展示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收集、整合信息和资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埃及经济的分析,初步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可持续发展观,认识到因地制宜、独立自主发展经济是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落后面貌的唯一出路。

教学重点尼罗河、苏伊士运河与埃及经济。

教学难点埃及经济发展及其与自然、历史条件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述法、启发谈话法、小组合作法课前准备埃及教学课件、挂图、板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问:学习一个国家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出示图片:自然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人文地理:城市、宗教、人种和民族、语言、经济今天我们就从这些方面来了解一下埃及这个国家。

(板书:第二节埃及)二、新课学习1、地跨两洲(1)半球位置:出示图片:埃及的半球位置,指出埃及位于哪个半球;(埃及位于北半球,西半球)出示埃及地形图,具体说出贯穿埃及的经线。

(贯穿埃及的主要经线为30°E)(2)纬度位置:出示图片:埃及地形图,具体指出埃及主要纬线,说出埃及的纬度位置。

(30°N穿过埃及的北部,北回归线穿过埃及的南部;埃及大部分位于低纬度地区。

)(3)海陆位置:出示图片:埃及地形图,从图中找出埃及所在大洲、相邻的国家及濒临的海洋,总结埃及的海陆位置。

埃及北临地中海,东临红海。

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苏伊士运河以东的西奈半岛属于亚洲。

邻国有西侧的利比亚、南部的苏丹以及东北部的巴勒斯坦和以色列。

(4)通过以上的分析,说一说埃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埃及既是亚、非之间的陆路交通要冲,也是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海上航线的捷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2《埃及》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2《埃及》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2《埃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2《埃及》是关于非洲国家埃及的地理介绍。

本节课通过介绍埃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等方面,使学生了解埃及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非洲大陆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埃及这一具体国家的研究上,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逐步了解埃及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埃及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埃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发展。

2.难点:埃及的地理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埃及的地理特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

2.设计好教学问题和讨论话题。

3.准备好教案和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埃及的旅游景点,如金字塔、卢克索神庙等,引导学生关注埃及的地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埃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等基本信息,让学生对埃及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埃及的经济发展部分,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埃及的地理特点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埃及的地理特点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教师点评并总结。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探讨埃及的发展前景,思考如何利用其地理特点促进经济发展。

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八章 走近国家 第二节 埃及》教案_4

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八章 走近国家  第二节 埃及》教案_4

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埃及》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是学生在“走近国家”之后的第二个国家,在了解第一国家日本之后,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和思路。

教材共有“地跨两洲”“沙漠广布”“发展中的工农业”“富有特色的旅游业”等四方面的学习内容。

其中“地跨两洲”“沙漠广布”属于自然地理范畴,“发展中的工农业”“富有特色的旅游业”属于人文地理范畴。

从内在逻辑看,埃及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该国的自然地理特征(沙漠广布),而埃及的自然地理特征又影响着工农业、旅游业、人口、城市、文化等人文地理特征的形成。

二、学情分析通过前两章的学习,大部分学生都已经掌握了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思维方法。

即了解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并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运用地图与相关资料分析问题的基本能力,也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和道德观,对于身边的世界会有自己的视角,作为老师,要相信学生,将地理课堂还给学生。

三、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通过读图指出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苏伊士运河和首都开罗。

2、能运用相关地图和资料归纳总结出埃及的自然环境特点。

3、通过阅读教材.资源包等相关材料知道埃及的居民特点。

4、根据教材中的图表.文字,掌握分析尼罗河对埃及经济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

教学重点:1、埃及的自然环境特征(位置、气候等)2、尼罗河对埃及自然与经济的影响难点:尼罗河对埃及自然与经济的影响四、教学方法:本着“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合作达标”的理念,本节课将采用自主学习、网络助学、合作探究的教学法。

五、教学步骤(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走进埃及(以埃及图片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二)、自主学习、掌握新知:认识埃及1、学习目标(1)、通过读图指出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苏伊士运河和首都开罗。

(重点)(2)、能运用相关地图和资料归纳总结出埃及的自然环境特点。

(重点)(3)、通过阅读教材、资源包等相关材料知道埃及的居民特点。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2《埃及》说课稿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2《埃及》说课稿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2《埃及》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2《埃及》这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埃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文字,展示了埃及的独特魅力,使学生能够了解和认识这个国家。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学习到埃及的基本概况,包括地理位置、气候、资源、文化、旅游等方面,从而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 学情分析面对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对地理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相较于高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地理知识体系尚不完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从基础入手,引导学生逐步建立起地理知识体系。

此外,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接受新知识,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地理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埃及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全球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埃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

2.教学难点:埃及的地理特征及其对经济、文化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埃及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个神秘的国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埃及的基本概况,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埃及的地理特征及其对经济、文化的影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湘教版七下地理8.2埃及教学设计2

湘教版七下地理8.2埃及教学设计2

湘教版七下地理8.2埃及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七下地理8.2埃及教学设计,主要介绍了埃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等方面。

本节课内容丰富,旨在让学生了解埃及的基本国情,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针对埃及这一国家,他们可能只知道一些皮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基础知识入手,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埃及。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等基本国情。

2.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学生对埃及的认知程度。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埃及的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的特点。

2.埃及的人文景观及经济发展状况。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展示埃及地图,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2.图片教学法:通过展示埃及的人文景观和经济发展图片,使学生感受埃及的特色。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埃及的经济发展案例,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4.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埃及的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教案,准备好相关的案例分析材料。

3.准备好投影仪、计算机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埃及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埃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提问:请大家来说说对埃及的了解。

2.呈现(10分钟)展示埃及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等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埃及的特色。

同时,教师简要介绍埃及的基本国情。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埃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埃及的特色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5.拓展(10分钟)分析埃及的经济发展案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埃及的经济发展状况。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埃及》说课稿5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埃及》说课稿5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埃及》说课稿5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埃及》这一节主要介绍了埃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状况以及埃及的历史文化等方面。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地图和文字资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埃及的平台。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学习到埃及的基本地理知识,以及埃及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色。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素养。

但学生对于埃及这一国家的了解可能较为有限,因此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拓展他们的知识视野。

此外,学生可能对埃及的神秘文化和历史遗迹感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抓住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埃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状况等基本地理知识;了解埃及的历史文化,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和文字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埃及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提高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接纳和包容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地理、探索未知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埃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状况等基本地理知识;埃及的历史文化。

2.教学难点:埃及地理特征对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埃及的历史发展脉络。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文字资料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埃及的神秘文化和历史遗迹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2.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埃及的基本地理知识,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3.课堂讲解: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手段,详细讲解埃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状况等基本地理知识。

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八章 走近国家 第二节 埃及》教案_4

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八章 走近国家  第二节 埃及》教案_4

埃及[教学目标](一)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非洲东北部主体和亚洲的西奈半岛)和首都开罗。

(二)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埃及沙漠广布、气候干旱的特点,说明该国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棉花种植的;联系埃及作为文明古国,说明该国是如何开展旅游业的。

(三)根据资料和地图,说明埃及(或苏伊士运河)在交通方面的重要性。

(四)收集并整理资料,说明埃及在种族、民族、宗教、语言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五)收集并整理资料,说明文明古国埃及的历史遗迹和对世界文化作出的贡献。

[教学重、难点]重点:埃及的地理位置难点:尼罗河对埃及的作用[教学方法]读图法、自学法、讲授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建议新课导人:展示“金字塔“景观图片,提问:这是什么?这是用来做什么的呢?位于哪个国家的著名古迹?学生回答一、地跨两洲1、引导学生在“世界政区图“上找出埃及的地理位置,得出埃及的地理位置特点:地跨亚非两洲,非洲东北部2、对照板图,讲述埃及的范围:埃及的领土组成是苏伊士运河以西的绝大部分和以东的西奈半岛。

(过渡)苏伊士运河是亚、非两洲的洲界线,而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境内,从这一点来说,埃及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4、学生阅读P76文字,思考;埃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3、学生阅读P77完成活动1、2、3题,教师在版图上填注5、结合教材P77文字,说明埃及领土面积、人口、民族、宗教、语言和首都开罗。

二、沙漠广布(1)气候1、展示埃及景观图片,从而得出结论:埃及自然环境的重要特征是沙漠广布,是名副其实的沙漠之国2、设问:为什么埃及沙漠广布呢?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回答3、小结:一个地方的自然环境特征深受当地气候、地形的影响A热带沙漠气候 B地中海气候(过渡)埃及虽然沙漠广布,自然环境恶劣,但由于境内有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河流经,哺育了埃及人民,所以埃及仍然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2)尼罗河1、学生自读尼罗河材料,思考尼罗河对埃及人民的有什么作用?2、在“埃及”图上指出尼罗河的位置及尼罗河岸边的海港三、发展中的工农业1、引导学生观察图8-18,提问:埃及有哪些丰富的矿产?主要的农作物有哪些?其分布有什么特点?得出埃及农业分布的特点: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和河口三角洲2、回忆埃及的气候特点和地形特点,让学生明白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的自然条件很适宜棉花喜光耗水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章走近国家
第二节埃及(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1运用地图,熟识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掌握埃及重要的地理位置。

2收集并整理资料,说明埃及在种族、民族、宗教、语言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3了解苏伊士运河情况和对埃及经济的意义。

4使学生了解尼罗河对埃及文化及经济发展的影响。

5收集并整理资料,说明文明古国埃及的历史遗迹和对世界文化作出的贡献,
6了解埃及主要的经济支柱,学习如何发展民族工业的经验。

[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运用地图分析尼罗河和苏伊士运河对埃及经济发展的意义。

2使学生学会运用地图说明埃及所处的地理位置,识记与埃及有关的一些地理事物名称。

[情感目标]
1通过分析尼罗河对埃及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埃及人民对尼罗河的利用改造,向学生进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教育。

2通过讲述埃及经济的发展,启迪学生认识:发展中国家要求得富强,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充分利用各自自然条件、历史条件、资源方面的优势,因地制宜、独立自主地发展经济。

【教学重点】
1埃及重要的地理位置,经济特点
2尼罗河对埃及古代文明和现代经济的影响
【教学难点】
1尼罗河对埃及的作用及阿斯旺水坝的有利和不利的影响
2苏伊士运河对埃及经济的意义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有这样一个国家,它和中国一样是数千年文明古国,灿烂的古代文明遗迹至今仍吸引了不计其数的旅游者,其中一种建筑遗迹如塔样,塔基呈四方形,越往上越狭窄,直到塔顶,从四面看,外形都很像我们汉字中的“金”字,它是埃及的象征——金字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金字塔之国——埃及。

(讲授研讨新课)
(课件展示)埃及的地理位置
(提问思考):
(1)埃及的领土分为几部分?完全在非洲吗?
(2)埃及在亚洲境内的领土叫什么?
(3)埃及的纬度位置及海陆位置如何?
(简要总结)埃及主要位于非洲东北部,是个地跨非亚两大洲的国家,北回归线横穿其南部,北临地中海,东临红海。

埃及是北非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经济和文化最发达、交通位置最重要、国际影响最大的国家。

(课件展示)埃及的首都和民族图
(教授)埃及的首都在开罗,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埃及90%以上的人是阿拉伯人,他们通用阿拉伯语,信仰伊斯兰教。

(课件展示)埃及的地形
从图中我们能够发现,埃及全境90%以上是沙漠,沙漠的名称是什么?
(承转)由于埃及境内大部分地区是沙漠,名副其实的沙漠之国。

因此淡水对埃及有相当大的作用,埃及之所以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与流经的尼罗河密切相关,有人说,“没有尼罗河就没有埃及的文明”,所以讲埃及,就要从尼罗河说起。

(阅读)学生阅读课本73页尼罗河资料。

(提问)
(1)尼罗河发源于什么地方?注入什么海洋?流向是哪里?
(2)尼罗河上、下游的地形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尼罗河进入埃及后,没有任何支流汇入?
(简要总结)尼罗河全长6600千米,是世界第一长河(注意强调长河与大河概念的区别),起源于非洲东部高原,注入地中海,由于进入埃及后流经沙漠地区,没有任何支流汇入。

(讨论)
古代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称埃及为“尼罗河的赠礼”。

古代和现代埃及的文明进步与生产发展都与尼罗河有关。

分组讨论尼罗河对埃及的影响?
(显示幻灯片)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巡视给予指导。

1尼罗河对于埃及农业的影响。

古埃及,尼罗河定期泛滥,每年6月17日或18日,尼罗河水呈绿色,向人们传达河水即将泛滥的信号,到8月,洪水溢出泛滥。

人们在这里栽培棉花、枣椰、水稻和小麦,孕育了尼罗河沿岸和三角洲的“绿色长廊”。

2城市和人口分布上,埃及主要城市分布,就是分布在尼罗河流域两岸,以及红海地中海沿岸,尼罗河三角洲看上去就像一枝莲花——“尼罗河之花”,从尼罗河谷地伸展出来。

其他的地方,大多数是沙漠,没有水源,无法生存,这也是埃及人一条生命长廊!
3尼罗河的运输作用。

古代金字塔的建造,现代石油棉花的运输,游客的流动。

4尼罗河的水利作用。

尼罗河可以灌溉农田,然后一点最主要建造了一个阿斯旺大水坝。

埃及现在的电力,84%都是由这个大坝供应的。

这个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坝工程之一,曾经是埃及民众和政府的骄傲。

它将尼罗河拦腰切断,在高坝内形成了非洲最大的人工湖----纳赛尔水库。

小结:尼罗河是埃及历史的创造者,是现代经济的财富之源,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成为撒哈拉大沙漠之中一条生机盎然的绿色走廊。

所以,埃及人民盛赞尼罗河为“母亲河”。

(设问)学生回忆四大文明古国名称(古中国、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中国凭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悠久的历史成为文明古国,埃及是凭什么跻身文明古国之列的呢?
(展示幻灯片)学生说说关于金字塔的故事。

阅读课本插图19和20,由资料中的数字,学生认识巨大雄伟壮观庄严的金字塔和神庙。

画下重点内容。

不仅如此,埃及还有为数众多的其他文物古迹。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游览埃及的古迹最适宜的交通工具。

开放性的问题。

在埃及除了可以游览文物古迹之外还可以看到些现代的建筑,如阿斯旺水坝。

还可以看到美丽的沙漠风光,尼罗河风光。

埃及是世界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

埃及发明和使用象形文字。

古埃及人以尼罗河的泛滥周期制定了太阳历,把一年定为365天。

古埃及的造纸术甚至比古中国的造纸术还有早。

还有就是古埃及人发明的高超的防腐技术,他们制作的木乃伊保存至今。

正是埃及众多的历史遗迹和灿烂的古代文化,使埃及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大量的寻幽访古的游客。

也因此,埃及的旅游业非常发达,是埃及的重要收入来源。

(承转)埃及人民的重要经济来源除了旅游业还有就是运河。

(指导阅读)课文72页“苏伊士运河”,并回答以下问题:
(提问)
(1)苏伊士运河是何时开凿的?
(2)为什么在这里开凿运河?
(3)运河开通后,两大洋之间的航程比绕道好望角缩短了多少?
(简要总结)苏伊士运河是是埃及人民开凿出来的,是埃及人民勤劳智慧的象征,运河开凿后缩短了大西洋到印度洋之间的里程,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苏伊士运河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水上要道,每年100多个国家2万多船只经过这里。

其货运量占世界运河第一位,过往船只所交纳的通行费、引水费、航标费。

为埃及人民创造了每年10万美元的纯收入。

(讲述)“发展中的工农业”:
世界最大的长绒棉产区,
回顾埃及的气候特点和地形特点,尼罗河三角洲肥沃的土壤,便利的灌溉条件,优越的气候条件——夏季阳光充足、冬季温暖无霜。

对棉花生长十分有利。

其出产的长绒棉绒长3.81厘米,以光洁闻名于世,素有“白金”之美称,也为埃及换取了大量外汇。

2.读图3-21,从中找出埃及矿产资源的分布,特别是石油资源的分布特点,点明工业逐步成为埃及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

3.埃及具有临近波斯湾有利的地理位置,及众多的人口、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埃及劳务输出提供了有利条件。

近年来前往西亚产油国家工作的人越来越多,这既支援了这些国家石油的开发,同时也给埃及带来了大量的侨汇收入。

总结:埃及是北非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在石油、运河、侨汇、旅游等方面的收入都已超过了传统出口商品棉花,而成为埃及的四大经济支柱。

埃及根据本国国情,大力发展民族工业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

教案自评:
教案设计注重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及主动探索式的学习方法,较好贯彻了教学目标的实施,教学设计结构严谨。

注重景观图片的运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每一个读图环节中,都设计了大量而严谨的问题,由浅入深,形成链锁让学生思考、讨论,有力的锻炼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