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节语素化后的语素义变化探析
汉语音节语素化探析
汉语音节语素化探析作者:支玲来源:《辞书研究》2018年第04期摘要文章从有音译成分的复合词入手,从复合词中提取出音译外来语素,发现部分音译成分已经具备了汉语语素的特点。
我们发现,不同的音译成分语素化的程度不同,专有名词性成分可依据其原式的活跃程度来判断,普通名词性成分的主要鉴别标准是构词量的多少,动词性成分和量词的鉴别标准则是使用频率的高低。
有些音译成分随着使用频率的增高,语素义会发生泛化或增加新的义项。
音译成分语素化使得汉语中的同音同形问题更加突出,同时增加新造汉字。
关键词语素语素化音译成分语义泛化语素义入典一、引言语素化现象是伴随着现代汉语中音译词的增多而逐渐引起学界关注的一种词汇现象,在现代汉语中,发生语素化的不止音译词,还有少部分的联绵词及字母词,如:“蝴蝶”的“蝴”,“e 时代”的e,等等。
本文着重分析音译词中的语素化现象。
音译成分语素化是语素化现象中最具代表性,也是数量最多的一类。
从音译成分所代表的音译词的性质来看,有名词、动词、形容词、事物单位词等,其中名词的数量最多,包括专有名词,如一些国家名、地名,还有一些人名和普通名词。
“语素化”的思想最早出现在苏锡育(1989)《试说汉语复音单纯词中的音节符号向语素的转化》一文中,文中分析了古汉语中流传下来的外来词、联绵词和近现代产生的外来词。
虽然苏锡育没有提出“语素化”这一具体名称,但他所说的“复音单纯词的音节符号向语素转化”已初步具有了语素化的思想。
语素化的研究就目前来说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如:周洪波(1995)提到了“啤、的”等语素化成分。
相关研究还有苏新春(2002,2003),刘苹(2007),姜琳(2010),郭鸿杰、周国强(2003)等。
但总的来说,语料分析相对局限,对语素化后的语义变化及语素化程度等的研究也不多,本文将就音译词中的音译成分语素化现象做进一步的分析。
笔者对报纸、网络,以及北京大学CCL现代汉语语料库检索系统、BCC现代汉语语料库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搜索,共提取到51组发生语素化的音译成分。
汉英词素化音节的语法功能和语义变化对比
汉英词素化音节的语法功能和语义变化对比
邱玉冰
【期刊名称】《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9(017)004
【摘要】汉英音节词素化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共性,词素化的音节一般都代表原词的整体意义构词,可组成不同类型的词语;少数词素化的音节有单独使用或充当句子成分的现象;有些词素化音节的语义在使用过程中逐步泛化;一些词素化音节的色彩义亦发生了变化,由中性义变褒义或贬义,或由贬义变褒义.然而,由于汉英语言的不同,汉英词素化音节的构词方式受各自语言规则的制约而不尽相同.
【总页数】4页(P48-51)
【作者】邱玉冰
【作者单位】肇庆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肇庆,52606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59
【相关文献】
1.汉英语言的词素化现象对比 [J], 邱玉冰
2.先秦同源多功能语法形式“若”“如”考察——从语义地图和语法化的角度 [J], 龚波
3.从功能语法的角度对比研究汉英时间修饰语位置的异同 [J], 管延红
4.系统功能语法与格语法语义参与者的对比分析 [J], 卓聪
5.系统功能语法与格语法语义参与者的对比分析 [J], 卓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现代汉语音节语素化现象浅析
语言新探现代汉语音节语素化现象浅析王海琴四川大学摘要:音节语素化主要是指一些本来不表义的音节变成了表义的语素,这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连绵词的音节语素化,一个是外来词的音节语素化。
音节语素化现象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汉语自身的语言特点。
如今,现代汉语音节语素化现象日益明显,深入研究这一现象的成因与形成条件,将对现代汉语的丰富与发展起巨大作用。
关键词:现代汉语;音节语素化;分类;成因关于音节语素化现象,在张斌主编的《简明现代汉语》教材上有明确的定义:所谓音节语素化,主要是指一些本来不表义的音节变成了表义的语素。
①如“蝴蝶”②这个连绵词,“蝴”③与“蝶”都只表示读音,两个音节单独都不具备意义,而现在,“蝶”这个音节能与一些语素组合成词,并具有了独立的意义。
如“蝶泳”、“蝶骨”。
这种现象就被称为音节语素化。
这一现象在汉语发展过程中自古就存在了,汉语发展到现在,这一现象更加明显和日益普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本文就现代汉语音节语素化现象进行分析,试探究现代汉语音节语素化的成因,丰富现代汉语研究,使人们更好地认识与使用现代汉语。
关于现代汉语音节语素化现象的研究成果颇丰,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万红(《当代汉语的社会语言学关照》)等都曾在文章中提及。
对这一现象做出明确定义的有张斌主编的《新编现代汉语》。
关于音节语素化的讨论已产生不少理论成果,集中展现在对这一现象的描述上,而对音节语素化的形成机制缺少全面系统的阐释。
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探讨现代汉语音节语素化的形成机制,对这一现象的分类采用传统的二分法,分为连绵词与音译词的音节语素化,而对于外来词的划分采用董晓敏等学者主张的两分法,将外来词语素化音节的来源分为两类:音译外来词,音译加表义成分外来词。
一、音节语素化的界定及类别根据张斌主编的《新编现代汉语》的观点,汉语音节语素化是指一些本来不表义的音节变成了表义的语素。
这种现象大都出现在单纯词中,单纯词都是由一个语素构成,分为单音节单纯词,如天、人、花等;多音节单纯词多是音译词,多个音节共同表示一个语素,如奥林匹克、巧克力、加利佛利亚等;双音节单纯词是由两个音节构成的词,两个音节共同表示一个语素,单个音节只表示音而没有意义。
从语素的角度看汉语多音节字的发展
从语素的角度看汉语多音节字的发展裘锡圭先生在《文字学概要》中指出,汉字记录具有两个以上音节的语素,有用假借字和造专用字这两种方法。
用假借字记录双音节语素是很常见的,古代就已经出现的“仓庚”“犹豫”,现代的如“沙发、尼龙”。
三个以上音节的语素,几乎都是用假借字记录的,如古代的“璧流离”、(“琉璃”的旧译名)、“达鲁花赤”,现代的“苏维埃”、“布尔什维克”。
在记录具有两个以上音节的语素的时候,假借来的字必须连在一起才能表示出意义,各个字只具有表音节符号的性质。
造专用字的办法通常只用于双音节语素。
所造的字绝大多数采用形声结构,例如古代的“徜徉”,现代的“咖啡”、“噻唑”(一种有机化合物)。
非形声结构的如“旮旯”(ga la ,角落)之类,极为少见。
在词汇历史发展过程中,一些连绵词的音节被附会成有意义的音节,如“鸳鸯”历史上被附会为雄曰“鸳”,雌曰“鸯”,在今天报刊上又有“鸳死鸯随戚戚”的语句。
“凤凰”在历史上被附会为“雄曰凤,雌曰凰”(《尔雅•释鸟》::其雌,凰。
),又因为戏曲中妇女“凤冠霞披”的行为,“凤凰”的性别阴阳逆转,成为“雌曰凤,雄曰凰”。
以讹传讹,习非成是,于是就有“凤求凰”、“假凤虚凰”、“龙凤呈祥”等说法。
“望洋兴叹”中的“望洋”本为连绵词,也写作“望羊,望阳”等,形容仰望的样子。
由于人们望文生义,把“望洋”曲解为“眼睛望着海洋”,也就完成了对它们的重新分析,于是就比附出“望山兴叹”、“望楼兴叹”等等。
连绵词的音节由于曲解而在语用中成为习惯,就是从非语素音节到语素音节的转化,即非语素音节的语素化。
诸如“美利坚、英吉利、奥林匹克”之类的的音译词,都是多音节语素,每个音节都不单独代表一个意义。
但在汉语中又有“美英两国、奥运会”等词语,其中的“美、英、奥”无疑都代表一个意义。
马克思不姓马,列宁不姓列,但“学马列、马列主义”的说法又可以让人们接受。
音译词的一个音节作为音译词的带称与汉语语素组合,自然是非语素音节的语素化。
音节语素化现象及其发展趋势
音节语素化现象及其发展趋势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它处于语言的最底层,是最稳定的语言成分。
因为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那就意味着所有的双音节、多音节语素是不能拆开的。
如果拆开,要么不能表示意义,要么表示与语素的整体意义毫无联系的意义。
语素是不能再切分的,这只是一条基本原则。
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有一种例外的语言现象,那就是“音节语素化”现象。
所谓音节语素化现象,就是指一些本来不表义的音节变成了表义的语素。
根据其在词汇系统中的不同来源,可大致地分为以下两类:一、联绵语素的音节语素化现象这类联绵语素大都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大多为表示动物名称的名词;(2)前后两个音节中的任何一个音节都有可能语素化,而代表整个音节。
例如:前一个音节语素化蜥蜴——巨蜥鸳鸯——鸳侣螳螂——螳臂蟾蜍——蟾宫、蟾光、蟾酥后一个音节语素化蜘蛛——蛛网蛛丝蝴蝶——蝶骨、蝶泳麒麟——麟角骆驼——驼背、驼峰、驼铃联绵语素的音节语素化在整个汉语词汇系统中所占比重较小,此类联绵语素所指代的动物名称,也大多为人们习见常说。
此类观象与汉语词汇由单音节逐渐向多音节,尤其是向双音节化演变有关,因此其形成有着悠久的历史。
二、外来词的音节语素化现象音节语素化现象大多集中于外来词的音节语素化现象上,且一般表现在外来音译语素的首音节语素化上面。
1.外来音译名词的音节语素化比较常见的是音译外来人名、地名的首音节语素化现象。
这些音译人名、地名大多是双音节或多音节的语素,但在人们的日常使用中,由于语言的经济原则的影响或某种表达的需要,有时用其第一个音节来代替整个名词,首音节具有了语素化特征。
例如:英格兰——英撒切尔夫人—撒夫人法兰西——法戈尔巴乔夫——戈氏美利坚——美阿拉法特——阿翁俄罗斯——俄贝克汉姆——小贝在外来音译的普通名词中,也存在着音节语素化现象。
如表示“taxi”(出租小汽车)译词“的士”,是一个复音外来词。
音节语素化的理论思考
《音节语素化》是一种较新的语言研究理论,它认为语言结构是由一系列音节组成的,而每个音节都可以细分为一个个独立的语素。
这种理论认为,语言是一种细微的组成,由
不同的音节和语素组成,这种细微的结构可以影响语言的意义、语法以及发音。
《音节语素化》的理论说明,音节是由不同的语素组成的,每个音节都可以细分为一
个个语素。
比如一个音节可以是一个语音、一个音调和一个语义,而这三个语素是由不同
的音节和音素组成的,它们有着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因此,语言的本质就是由一系列的音节、语音、音调和语义组成的。
音节语素化的理论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复杂性,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更
深入地分析语言的结构和含义。
此外,它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发音、语法以
及各种表达形式。
《音节语素化》的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语言的结构,从而更好地控制语言
的表达。
此外,它还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语言表达的更精确的方式,以便更好地表达我们的
意思。
总之,《音节语素化》的理论是一种有用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
更好地控制语言的表达。
论当代汉语语素义发展变化的特点及动因
论当代汉语语素义发展变化的特点及动因刘伟王宝刚"摘要:本文立足于现代汉语史的宏观视角,从新词的衍生和旧词的复显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发现当代汉语语素义发展变化具有新义来源多样化,产生途径主要依靠类推和减缩,部分旧语素义存在复显等基本特点。
同时,从语言系统的异质性和开放性、语言与社会共变、求新求异的心理诉求等方面对上述特点进行了解&)关键词:新语素义;类推造词;减缩造词;旧义复显;共变语言是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词汇作为语言系统中最为活跃的要素,有新生,也有消亡。
葛本仪认为:“词汇的动态运动在共时阶段中的表现是很复杂的,有时它可以表现得很清楚,很明显,有时又可以表现得很细微,甚至很模糊,因此更需要认真地观察和辨析。
”-1]<P214)语素作为构词成分,在社会造词活动中也会间接地受到一些影响,虽然变化细微,但是学者们多有关注。
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关于外来词音译成分语素化的来源、模式以及外来单音语素的提取标准等问题,相关研究者有周洪波[2]<H、苏新春[3]<P54_558(、孙道功⑷'P147-154)等;二是在地域方言与汉语共同语接触过程中,普通话词汇系统移用方言词(语素)的方式,相关研究者有孙银新[5]<P52「55(等;三是普通话中的本土原生语素义发展变化的途径问题,相关研究者有张小平[6]<P2_32(、刘伟[7](P11-24)等。
20世纪80年代至今,上述研究使我们对三类语素(义)的发展变化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但是目前学界较少从现代汉语史①的宏观角度总结当代汉语中语素义发展变化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因此,本文打算就以上两个方面做一些探讨。
-当代汉语语素义发展变化的特点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和技术的革新往往促使社会上的新词语激增,一种间接的结果就是催生了汉语语素义的发展变化。
葛本仪认为:“人们在交际中,根据需要以原有的语言材料为基础,创制出新的词和语,甚至进一步形成新的词素,这是经常见到的现*基金项目:河北师范大学校内科研基金项目"古今汉语语素义衍生方式对比研究"(项目编号:2019B001)的阶段成果,“作者筒介:刘伟(1988-(,男,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汉语词汇学、词典学,王宝刚(1988-(男,潍坊市校长发展研究中心教研员,研究方向为教育政策。
音节语素化现象分析
此, 我们说 , 联绵词 中的音节都 是无 义音节 , 绵词 也 联 确实存在音节语素化现象。 2 外来词的音节语素化。外来词的音节语素化 . 现象主要有下面几种情况 :
螳螂——螳臂 例子里的“ 、 蜥 ” “ 、 蝗 ” 蚁” “ 、 玫” “ 在联 绵词 中都
“ 也是语素 。 的” 意思相 当于“ 的士” 。
一
蚂蚁——雄蚁
蝴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彩蝶
骆驼——驼 毛
语素化后的音节 的意义相 当于 由这个音节构成 的联绵词的意义 。如“ 雄蚁 ” 中的“ ” 语素化 了的 蚁 是 音节 , 它的意义 就是 “ 蚂蚁” 。因此 , 我们可以把语素 化 了的形式 , 看成是原来 的联绵词 的缩 略形式 。
、
音节语素化现象的来源
音节语素化现象 主要 有两 个来源 : 个是联 绵 一 词的音节语素化 ; 一个是外来词 的音节语素化 。 1联绵 词的音节语素 化。“ 。 联绵词 ” 也写作 “ 连 绵词” 或称“ , 连绵宇 ” 。指双音节 的单纯词 。这种单
纯词 , 每个音节都不表示意义 , 只有两个音节连在一 起才表示一个 j , 敷义 构成一个语素 , 才能在语言 中作
汉姆” 这个词 。又如 “ 和浩特 ” 内蒙古 自治 区 的 呼 是
个 音节 , : 如
蜥蝎—— 巨蜥 玫瑰— —攻红 螺蛳—— 海螺 也可 以是联绵词 的后一个音 节语 素化 。 : 如
一
首府 。 是一个地名 。 它是从 蒙语 音译 过来 的外来 词 。 现在 。 人们常把“ 呼和浩特 市” 称为 “ 呼市” 这也是外 。 来词 的音节语 素化现象。再 如“ 德意志 ” 也是一个音 译 的外来词 , 指的是一个国家 。 现在我们 可以用 一个
第三节语素义的演变(上)
第三节语素义的演变(上)第三节语素义的演变(语素的义变)静而观之——从静态结果角度看,语素义和词义,分别属于两个互不关涉的独立义位,但是,联系(动态)地看——从动态内因和外因角度看,语素义便是一种词义或短语义的基本(原生态)的语义成分(义素)。
就是说,不仅原有的若干旧语素义位,因共时组合成新词(包括固定短语)义后而降级为新词义位里的义素,而且,新词义位里的义素——旧语素义位(字面意思),不再能保持基本语素义(原语素义、语素的本义位)的语法功能,而是根据(因为)满足新词的语言意义(新义域、言外之意)的表达功能——新词的固定用法、旧语素的临时用法——之需要,而演变(历时变异或共时分化)成语素的义位变体(引申义、比喻义或假借义等语义变体),这就是语素的义变。
一从语素义到词义从语素义到词义的晋(升)级,是一个复杂的环节(过程)。
因为这一过程中,词义和语素义之间出现了一些复杂的语义组合关系之类型。
注意,我们所讨论的词之语言单位,是广义的词,详细说,不仅自由语素和双语素的复合词或派生词,是狭义的词,而且,多音节的成语词,也是广义的词。
(一)方法与步骤首先,我们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情况,把词的释义(语言意义和语法意义)内容之成分,分解为四个部分。
0.词的上位语法类别之义素=词类=第一层共性义素。
词的上位语义意义类别兼词的上位语法类别之义素=词性(词的语法性质)=第二层共性义素。
词的上位语义意义类别=第三层共性义素。
注意,{语法性质}=语法类别,语法性质=(语法类别∩语义类别)。
1.语素义(包括语素的本义位——字面义——和语素的义位变体——言外意)=合成词义的内涵=Mn。
M的数量为n,“n”代表大于或等于2且小于或等于4的自然数。
2.跟M搭配的、必有(必要)的语义指向(语义搭配的对象)的第四、五层个性义素的语义=An。
3.跟M搭配的、可有可无(附加、非必要)的语义指向的第六层个性义素的语义=陪义义素的语义=Bn。
现代汉语音节语素化现象浅析
现代汉语音节语素化现象浅析作者:王海琴来源:《北方文学》2019年第21期摘要:音节语素化主要是指一些本来不表义的音节变成了表义的语素,这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连绵词的音节语素化,一个是外来词的音节语素化。
音节语素化现象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汉语自身的语言特点。
如今,现代汉语音节语素化现象日益明显,深入研究这一现象的成因与形成条件,将对现代汉语的丰富与发展起巨大作用。
关键词:现代汉语;音节语素化;分类;成因关于音节语素化现象,在张斌主编的《简明现代汉语》教材上有明确的定义:所谓音节语素化,主要是指一些本来不表义的音节变成了表义的语素。
(1)如“蝴蝶”(2)这个连绵词,“蝴”(3)与“蝶”都只表示读音,两个音节单独都不具备意义,而现在,“蝶”这个音节能与一些语素组合成词,并具有了独立的意义。
如“蝶泳”、“蝶骨”。
这种现象就被称为音节语素化。
这一现象在汉语发展过程中自古就存在了,汉语发展到现在,这一现象更加明显和日益普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本文就现代汉语音节语素化现象进行分析,试探究现代汉语音节语素化的成因,丰富现代汉语研究,使人们更好地认识与使用现代汉语。
关于现代汉语音节语素化现象的研究成果颇丰,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万红(《当代汉语的社会语言学关照》)等都曾在文章中提及。
对这一现象做出明确定义的有张斌主编的《新编现代汉语》。
关于音节语素化的讨论已产生不少理论成果,集中展现在对这一现象的描述上,而对音节语素化的形成机制缺少全面系统的阐释。
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礎上,探讨现代汉语音节语素化的形成机制,对这一现象的分类采用传统的二分法,分为连绵词与音译词的音节语素化,而对于外来词的划分采用董晓敏等学者主张的两分法,将外来词语素化音节的来源分为两类:音译外来词,音译加表义成分外来词。
一、音节语素化的界定及类别根据张斌主编的《新编现代汉语》的观点,汉语音节语素化是指一些本来不表义的音节变成了表义的语素。
音节和语素的关系
音节和语素的关系
音节和语素的关系
关于音节和语素的关系,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两者的概念。
音节是词语
中发音的最小单位,包括一个或多个音素组成。
而语素则是语言中具
有意义的最小单位,例如字母、词根、前缀、后缀等。
在汉语中,语
素通常由一个或多个汉字组成。
那么,音节和语素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其实,它们是密不可分的。
一个词语中的音节数量与其包含的语素数量是一一对应的。
例如,“房间”这个词,包含两个音节,同时也包含两个语素“房”和“间”。
有些词语的语素结构较为复杂,包含多个词根、前缀、后缀等组合。
这种情况下,它们的音节数量与语素数量也会相应增加。
例如,“无
可厚非”这个词,包含着五个音节和四个语素。
这些语素的组合方式,构成了整个词语的意义。
因此,研究音节和语素的关系,对于理解词
语的构成和语义非常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不同语言的语法结构存在差异,语素的定义和数
量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学习不同语言时,我们需要注意语素的不
同而进行相应的把握。
在实际的语言学研究中,语素和音节的关系也是需要深入探究的问题。
例如,如何通过音节的组合方式,构成不同语言的语素体系,是一个
重要的研究方向。
同时,也有研究者探究语素在不同场景下的语用和
语义变化,以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语言。
总之,音节和语素是构成语言的两个重要元素,它们的关系是密不可
分的。
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语言。
外来词音节语素化问题分析
外来词音节语素化问题分析外来词一直是词汇系统中的活跃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语言系统的逐渐完善,无意义音节语素化的现象俨然已成为一种愈演愈烈的趋势。
外来词无意义音节语素化构成新词,不仅折射社会发展程度和语言发展状态,还成为促进汉语词汇不断发展的途径之一。
标签:外来词无意义音节语素化一、外来词音节语素化外来词也叫借词,指的是从外族语言里借来的词,是不同民族不断接触,相互融合、吸收的结果。
外来词可以说是汉语词汇系统的重要来源之一。
一个外来词一般是由一个语素组成的。
然而,这种规律早已被打破,只是近来应用的范围更深广了。
外来词音节语素化,即外来词无意义音节语素化,指从外来词中分化出来的那部分音节,代表整个词的意义参与构词,从而获得语素资格。
现在,外来词中无意义的音节不仅可以独立地和其他语素组合成词,有的甚至还可以单独成词。
二、外来词音节语素化的分类(一)音译外来词的音节语素化现象。
比较典型的像“巴士”(bus)、“的士”(taxi)这些词来自英语的音译外来词,其音节的语素化也比较早。
第一个音节“巴”和“的”逐渐语素化后,就出现了“大巴、中巴、小巴”和“面的、摩的、的哥、的姐”等词。
还有“迪斯科”(disco)、“麦克风”(microphone)等音译外来词,前一个音节语素化后,构造出“迪厅、蹦迪”和“耳麦、麦霸”等新词语。
(二)音意兼译外来词的音节语素化现象。
这类现象与其他类型相比,数量较少。
例如,“马克思主义”是英语词Marxism的音意兼译,我们经常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马哲”。
(三)音译加意译外来词的音节语素化现象。
此类词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有“网、啤”等无意义音节。
其中,“因特网”来自英语internet,是一个半音译半意译的外来词。
近年来,“网”从整词中分化出来,代表整个词意义参与造词,形成了一批数量较大的网络词群:网吧、网页、网站、网址、网民、网友、网虫、网管、网恋、网卡、网盲、网迷、互联网、校园网、新闻网等一大批网络词语。
外来词音节语素化构词及类词缀发展趋势剖析
第33卷第6期 Vol .33成都师范学院学报J O U R N A L O F C H E N G D U N O R M A L U N IV E R S I T Y 2017年6月 J un 2017外来词音节语素化构词及类词缀发展趋势剖析谢明镜(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文化传播系,四川遂宁629000)*摘要:外来词的音节语素化现象是外来词汉化的典型特征,也是研究外来词汉化现象的又一重要途径。
外来词音节语素化后大量构造新词,同时也进一步汉化,加快了外来词的全民常用性进程。
在构造新词的动态过程 中,很多语素化的音节有实在语义的同时又出现了能产、构词定位、具有类义功能的特点,这种特点让音节化的语 素朝着类词缀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音节语素化;构造新词;类词缀doi : K ).3969/j.issn .2095-5642.2017.06.057中图分类号:H 卜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5642 (2017 )06-0057-04一、音节语素化现象初识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音节是说话时能自然感受到的最小语音片段,一个表义的语素可 以由一个或多个音节构成,在音节与语素之间存在一种现象—音节语素化,这一现象多年以前就有学者注 意到了,研究音节语素化的学者也有不少,林汉达先生最早关注音节语素化这个问题,他也更多地研究了汉 语连绵词中的这一现象,他在1 955年出版的《汉语的词儿和拼写法》一书中说:(连绵词)音节不能拆开的, 即使被迫拆开,至少有一个音节是不能独用的。
”[1]也就是说拆开后若另一个音节存在表意的可能,能单独使 用,那么这个音节就具有了语素义。
邵敬敏在2001年出版的《现代汉语通论》一书中提到:这些音节似乎可 以替代整个词语,也好像获得了某种意义。
”[2]换言之,就是这些不表义的音节已经成为了表义的语素。
俞理 明在《汉语缩略研究》一书中谈到“缩略代表形式的选用”时提到有一类“以非词素音节为基础的缩略”,用了 一些例子论证了缩略形式可能采用的非词素音节,他所说到的非词素音节缩略的结果,其实质就是音节的语 素化。
汉语音节语素化探析——兼论《现代汉语词典》中语素义的入典问题
汉语音节语素化探析兼论«现代汉语词典»中语素义的入典问题支㊀玲㊀文章从有音译成分的复合词入手ꎬ从复合词中提取出音译外来语素ꎬ发现部分音译成分已经具备了汉语语素的特点ꎮ我们发现ꎬ不同的音译成分语素化的程度不同ꎬ专有名词性成分可依据其原式的活跃程度来判断ꎬ普通名词性成分的主要鉴别标准是构词量的多少ꎬ动词性成分和量词的鉴别标准则是使用频率的高低ꎮ有些音译成分随着使用频率的增高ꎬ语素义会发生泛化或增加新的义项ꎮ音译成分语素化使得汉语中的同音同形问题更加突出ꎬ同时增加新造汉字ꎮ㊀语素㊀语素化㊀音译成分㊀语义泛化㊀语素义入典一、引言语素化现象是伴随着现代汉语中音译词的增多而逐渐引起学界关注的一种词汇现象ꎬ在现代汉语中ꎬ发生语素化的不止音译词ꎬ还有少部分的联绵词及字母词ꎬ如: 蝴蝶 的 蝴 ꎬ e时代 的eꎬ等等ꎮ本文着重分析音译词中的语素化现象ꎮ音译成分语素化是语素化现象中最具代表性ꎬ也是数量最多的一类ꎮ从音译成分所代表的音译词的性质来看ꎬ有名词㊁动词㊁形容词㊁事物单位词等ꎬ其中名词的数量最多ꎬ包括专有名词ꎬ如一些国家名㊁地名ꎬ还有一些人名和普通名词ꎮ语素化 的思想最早出现在苏锡育(1989)«试说汉语复音单纯词中的音节符号向语素的转化»一文中ꎬ文中分析了古汉语中流传下来的外来词㊁联绵词和近现代产生的外来词ꎮ虽然苏锡育没有提出 语素化 这一具体名称ꎬ但他所说的 复音单纯词的音节符号向语素转化 已初步具有了语素化的思想ꎮ语素化的研究就目前来说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果ꎬ如:周洪波(1995)提到了 啤㊁的 等语素化成分ꎮ相关研究还有苏新春(2002ꎬ2003)ꎬ刘苹(2007)ꎬ姜琳(2010)ꎬ郭鸿杰㊁周国强(2003)等ꎮ但总的来说ꎬ语料分析相对局限ꎬ对语素化后的语义变化及语素化程度等的研究也不多ꎬ本文将就音译词中的音译成分语素化现象做进一步的分析ꎮ笔者对报纸㊁网络ꎬ以及北京大学CCL现代汉语语料库检索系统㊁BCC现代汉语语料库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搜索ꎬ共提取到51组发生语素化的音译成分ꎮ通过比照«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第7版ꎬ我们发现ꎬ约有一半音译成分被收入«现汉»第7版ꎬ如:04㊀辞书研究2018年第4期亚㊁澳㊁的㊁吧㊁模㊁啤㊁巴㊁拷㊁焦等ꎬ另有一部分是较常用但没有收入«现汉»第7版的ꎬ如:拉㊁咖㊁芒㊁粉㊁芭等ꎮ二、音译成分的提取音译成分参与构词ꎬ是语素化的第一步ꎮ我们针对音译成分的构词情况进行整理ꎬ发现部分音译成分在构词上具有灵活的位置和功能ꎮ在我们统计的语料中ꎬ音译成分构成的复合词以名词为主ꎬ还有少量的动词㊁形容词㊁量词ꎮ根据音译成分本身所记录的音译词的语法功能ꎬ我们将发生语素化的音译成分(这里记为语素)分别记做名素㊁动素㊁量素ꎬ将音译成分记为Mꎬ其他构词语素记为Xꎮ㊀㊀(一)名素构词情况1.M+X(X表类名)ꎬ如:亚洲㊁澳洲㊁美洲㊁美国㊁法国㊁英语㊁啤酒这类词中的M是原式的一个音节ꎬ可能是首音节ꎬ也可能是其他音节ꎮ在构词过程中ꎬM原式的语义特征外显为XꎮAsia最初音译为亚细亚ꎬ本身就有 洲 这个语义特征ꎬ 美国 在由America音译过来时也同样具有 国 的语义特征ꎮ其中ꎬ 啤酒 和其他词不同的是ꎬ 啤 只具有 啤酒 义ꎬ去掉 酒 ꎬ表义依然明朗ꎬ其他语素去掉类名后表义不明朗ꎬ除非参与构造词组ꎬ如 中美关系ꎬ亚欧大陆 ꎮ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汉语中大量同音字的存在ꎬ使得 美㊁亚 等脱离构词语境就变为多义语素ꎬ而 啤 是新造汉字ꎬ属于单义语素ꎻ另一方面是因为音译来的原式本身也存在多义词的情况ꎬ如:English可同时表示 英格兰人㊁英语 ꎮ2.偏正结构M+Xꎬ如:的哥㊁奥运会㊁奥组委㊁亚运会㊁迪厅㊁咖色㊁啡壶㊁托友㊁博友㊁涤绸㊁麦霸㊁芭坛㊁柠水㊁澳元㊁英镑㊁法式㊁苏军㊁加元的哥 的 的 是由 的士 缩略而来ꎬ是对出租车司机的一种较为亲切的称呼ꎮ值得注意的是ꎬ 英镑 与其他词有细微不同ꎬ 英镑 去掉 英 ꎬ仍可表示英国的币种ꎬ这是由于 镑 是pound的音译词ꎬ本身就表示英国币种ꎬ因此ꎬ 英镑 的黏合程度不如其他词ꎮ而像 法郎(franc)㊁先令(shilling) 等最初引进时是直接音译而来ꎬ 法郎 不是一个完全的音译词ꎬ属音译意译结合的外来词ꎬ且 法郎 去掉 法 后ꎬ 郎 并不能表示法国币种ꎮ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汉语双音化的影响ꎬ 英镑㊁法郎 均是双音节词ꎬpound很难译为双音节ꎬ因此需要添加音节凑足双音节ꎻ而franc可译为双音节ꎬ因此不需要添加音节ꎮ但我们提取语素时仍可以将 英镑 中 英 看作外来语素ꎬ在构词中仍具有修饰限定作用ꎮ即使都是MX式复合词ꎬM的语义也会有所差异ꎮ 奥 参与构词组成 奥运会㊁奥运村 等词时ꎬ是 奥林匹克 的缩略ꎻ而在 奥组委 里ꎬ是 奥林匹克运动会 的缩略ꎬ因此ꎬ 奥 实现了二次缩略ꎬ它的缩略轨迹为:奥林匹克ң(简缩)奥ң奥运会ң奥组委ꎮ 亚 代表的是 亚洲 这个语素ꎬ而不是指 Asia 这个单词的音译成分ꎬ以 亚 为中心的词有:亚运村㊁亚运会等ꎬ表面上是音译成分语素化后的结构ꎬ实际上是在简缩机制和类推机制下形成的ꎮ3.偏正结构X+Mꎬ如:A组:摩的㊁超模㊁微博㊁耳麦㊁车模㊁信用卡㊁饭卡㊁鸡腿堡㊁韩饭㊁泰国芒㊁真空胎㊁奶咖㊁手机卡㊁嫩模㊁男模㊁冰啤㊁热咖㊁冰咖㊁黄咖(gā)㊁冰啡㊁脑残粉㊁嫩粉㊁大巴㊁中巴㊁青芒㊁热巧㊁大奔㊁青柠B组:生啤㊁熟啤㊁鲜啤㊁铁粉㊁T恤同样是偏正结构的复合词ꎬA组的词义和语素义是直接组合的关系ꎬB组的词义是语素义比喻义或引申义的加合ꎮ4.动宾结构X+Mꎬ如:打的㊁申奥㊁蹦迪㊁打卡㊁考托㊁更博㊁防艾㊁爆胎㊁扎胎㊁开趴㊁打码有些语素经长期使用ꎬ已经被完全汉化ꎬ人们已经很难察觉它们是外来语素ꎮ如:卡ꎬ现实生活中 卡 出现频率很高ꎬ导致可能出现语素义虚化ꎬ在 打卡 中ꎬ 卡 是虚指ꎬ 打卡 多指 签到 ꎮ有些语素在汉语中有不同的写法ꎬ如 开趴 中 趴 是从party(趴体)音译而来ꎬ而汉语中对party的音译还有一种 派对 ꎬ 打码 的 码 由mosaic音译而来ꎬ汉语中还写作 马赛克 ꎮ具体名素收入«现汉»的情况见表1 表4:表1㊀从复合词中提取出的专有名词性音译成分语素构词情况是否收入«现汉»第7版及释义情况亚亚洲㊁东亚是ꎬ亚2:名指亚洲ꎮ澳澳洲是ꎬ澳2:名①指澳洲(现称大洋洲)ꎮ②指澳大利亚ꎮ非非洲㊁南非是ꎬ非2:名指非洲ꎮ欧欧洲㊁西欧㊁北欧是ꎬ欧2:名指欧洲ꎮ英英国是ꎬ英2:名指英国ꎮ美美洲㊁美国是ꎬ美2:名①指美洲ꎮ②指美国ꎮ法法国是ꎬ法2:名指法国ꎮ俄俄国是ꎬ俄2:名指俄罗斯ꎮ苏苏联是ꎬ苏6:名①指苏维埃ꎮ②指苏联ꎮ加加元是ꎬ加2:名指加拿大ꎮ表2㊀从复合词中提取出的普通名词性音译成分语素构词情况是否收入«现汉»第7版及释义情况的(dī)打的ꎬ的车ꎬ的哥是ꎬ的:名的士ꎬ也泛指运营用的车ꎮ奥奥运会ꎬ申奥否吧(bā)水吧ꎬ吧台是ꎬ吧2:①酒吧ꎮ②供人从事某些休闲活动的场所ꎬ有的兼售酒水㊁食品ꎮ模(mó)超模ꎬ男模是ꎬ模:④指模特儿ꎮ14汉语音节语素化探析㊀24㊀辞书研究2018年第4期(续表)语素构词情况是否收入«现汉»第7版及释义情况啤啤酒ꎬ冰啤ꎬ果啤是ꎬ啤:指啤酒ꎮ迪迪厅否咖1奶咖ꎬ咖色否咖2黄咖否啡啡厅ꎬ啡壶否摩摩的否粉铁粉否门水门ꎬ艳照门是ꎬ门: 借指引起公众关注的消极事件ꎮ卡(kǎ)卡片ꎬ饭卡ꎬ电话卡是ꎬ卡:②卡片ꎮ③名磁卡ꎮ托考托ꎬ托友否博博友ꎬ微博是ꎬ博3:指博客①ꎮ涤涤纶否麦麦霸ꎬ喊麦否饭韩饭否芭芭团否艾防艾否堡鸡腿堡否巴大巴ꎬ中巴ꎬ小巴是ꎬ巴4:巴士ꎮ芒(杧)青芒否巧热巧否奔大奔否胎轮胎是ꎬ胎2:名轮胎ꎮ柠柠水㊁柠汁㊁青柠否恤T恤ꎬ恤衫否㊀㊀(二)动素使用情况外来词中的动词数量不多ꎬ导致动素数量很少ꎮ我们只检索到 粉㊁饭㊁拷 三例ꎮ 粉 和 饭 意思一样ꎬ是fans音译过来的不同写法ꎮ 饭 后于 粉 出现ꎬ但是在很多网络平台上ꎬ 饭 的使用频率不低ꎬ这一方面是人们求新求异的思想导致的ꎬ另一方面ꎬ 饭 和fans的读法更相近ꎬ外来色彩也更浓厚ꎮ 拷 的copy(拷贝)义最早出现在«现汉»第5版中ꎮ动词性音译成分语素化后为成词语素ꎮ具体动素收入«现汉»第7版的情况见表3ꎮ表3㊀从复合词中提取出的动词性音译成分语素是否收入«现汉»第7版及释义情况粉否饭否拷2是ꎬ拷2:动拷贝②ꎮ㊀㊀(三)量素使用情况现代汉语中还有一类量词音译语素化成分ꎬ它们均是音译词ꎬ在使用过程中ꎬ人们都是取其首音节进行缩略ꎬ这类语素的写法通常很固定且意义多收入词典ꎮ如:安㊁赫㊁欧等ꎮ这类音译成分最容易提取ꎬ数量也比较少ꎬ是较为稳定且封闭的一类ꎮ量词性成分在特定领域的活跃度和使用频率较高ꎬ位置基本固定在数词后ꎮ值得注意的是ꎬ 米 作为量词单位和其他量词有细微差别ꎬ 米 可构成 米尺㊁米制㊁厘米 等词ꎬ既可单独成词ꎬ也可用于构词ꎮ具体量素收入«现汉»的情况见表4ꎮ表4㊀从复合词中提取出的量词性音译成分语素构词情况是否收入«现汉»第7版及释义情况打(dá)是ꎬ打:量十二个为一打ꎮ卡(kǎ)是ꎬ卡:①量卡路里的简称ꎮ焦2是ꎬ焦2:量焦耳的简称ꎮ 欧3是ꎬ欧3:量欧姆的简称ꎮ 伏2是ꎬ伏2:量伏特的简称ꎮ 安3是ꎬ安3:量安培的简称ꎮ 赫2是ꎬ赫2:量赫兹的简称ꎮ 瓦2是ꎬ瓦2:量瓦特的简称ꎮ 米2米尺ꎬ米制ꎬ厘米是ꎬ米2:量长度单位ꎬ符号mꎮ法3是ꎬ法3:量法拉的简称ꎮ㊀㊀注:本表只有 米 既可单用ꎬ也可作为构词语素ꎬ构成 米尺㊁米制㊁厘米 等词ꎮ其他语素只能用于量词表达ꎬ故此处不列其构词情况ꎮ从音译成分整体构词情况看ꎬ和汉语的普通语素区别不大ꎬ音译成分构成的复合词涵盖了重要语法范畴内的词语ꎬ如名词㊁动词㊁形容词等ꎻ结构类型包括汉语复合词构词的主谓式㊁动宾式㊁偏正式等ꎮ可以说ꎬ已经有相当一部分的音译成分进入了汉语的底层ꎬ充当汉语词的构成材料ꎮ34汉语音节语素化探析㊀44㊀辞书研究2018年第4期三、音译成分语素化的机制宋作艳(2004)提出 简缩机制㊁原型机制㊁类比机制 三种机制ꎬ可以看作是几种造词的方法ꎮ我们认为ꎬ类比造词和缩略造词是汉语音译成分语素化的两种机制ꎮ有的词的形成并不是一种造词法影响的结果ꎬ可能是两种造词法相互作用的产物ꎬ如:奥运会㊁奥运年㊁申奥ꎮ分析如下:Olympicң(音译式)ң奥林匹克ң(缩略)ң奥运会ң(类比)奥运年㊁奥运健儿㊁奥运金牌申请博士学位ң(缩略)ң申博ң(类比)申奥根据之前的语料ꎬ我们将音译成分参与造词的方式分为两种ꎬ缩略造词和类比造词ꎮ㊀㊀(一)缩略造词的原则㊀㊀1.取首原则这是在缩略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方法ꎬ即取词语的首字进行缩略ꎬ如:亚细亚洲 亚洲 东亚㊁中亚ꎮ人的认知具有连续性和顺序性ꎬ取首原则一方面符合人类的联想特点ꎬ另一方面ꎬ首字在词语缩略中会承担更多的词义ꎮ取首原则在音译成分缩略过程中占主要地位ꎬ在我们统计的语料中ꎬ只有 啡 一例不是依据取首原则缩略的ꎮ㊀㊀2.就近原则就近原则也是缩略中较常用的方法ꎬ即取就近的字进行缩略ꎮ如:啡壶(咖啡壶)㊁啡厅(咖啡厅)ꎮ就近原则符合语流的特点ꎬ语义更容易理解ꎮ就近原则和取首原则并不是相互对立㊁相互排斥的ꎬ在有些词的形成上ꎬ取首原则和就近原则具有一致性ꎮ如:冷咖(冷咖啡)㊀热咖(热咖啡)啡色(咖啡色)㊀啡杯(咖啡杯)当就近原则和取首原则具有一致性时ꎬ说明音译词的首音节和末音节都在经历语素化ꎬ如 咖啡 中 咖 和 啡 都可作为语素参与构词ꎮ而大部分的音译词是首音节语素化ꎬ因此ꎬ取首原则和就近原则大部分时间是不重合的ꎮ㊀㊀(二)类比式造词法类比式造词法是很常见㊁能产性很高的一种造词法ꎮ类比也叫类推ꎬ对新词语和词缀㊁类词缀的产生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ꎮ非语素成分造词越多ꎬ其复现率就越高ꎬ语素化的程度也越高ꎬ产生词族的可能性就越高ꎮ类比造词法也是非语素成分组词的重要方式之一ꎮ以 啤 为例:X酒㊀㊀㊀㊀㊀㊀X啤㊀㊀㊀㊀㊀㊀X的药酒㊀㊀㊀㊀㊀冰啤㊀㊀㊀㊀㊀㊀啤的白酒㊀㊀㊀㊀㊀生啤㊀㊀㊀㊀㊀㊀白的红酒㊀㊀㊀㊀㊀鲜啤㊀㊀㊀㊀㊀㊀黄酒㊀㊀㊀㊀㊀扎啤果酒㊀㊀㊀㊀㊀果啤啤酒㊀㊀㊀㊀㊀这三组词是分别以 X酒 X啤 X的 为中心的复合词ꎮ 啤酒 是由beer音译而来的ꎬ属于 音译成分+类别 模式ꎮ X酒 组词较多ꎬ由此可推测ꎬ X酒 模式是汉语中固有的结构模式ꎬ可推知 啤酒 进入 X酒 这一组词模式是通过类比方式形成的ꎮ受到汉语双音化的影响ꎬ 啤酒 缩略为 啤 ꎬ进入 X啤 模式ꎮ X的 是语素化后可单独成词的情况ꎮ受到 X的 词式影响ꎬ 啤 可独立成词ꎬ如:这儿ꎬ摊子也不大ꎮ您还是点菜吧ꎮ不喝白酒吧?有啤∙的ꎬ一看您就是个喝啤酒的人ꎮ(来自北京大学CCL现代汉语语料库)从心理学角度看ꎬ类比式造词法符合人们类推的㊁求方便的心理机制ꎻ从语言学的角度看ꎬ类比式造词法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ꎬ对造词者来说ꎬ词模一旦形成ꎬ根据既有的词式进行造词是很经济便捷的ꎬ对听话者来说ꎬ类推式造词也容易理解ꎬ其语义可直接推导ꎮ很多情况下ꎬ类比式和缩略式是同时作用的ꎬ以上列举的 啤 即如此ꎮ四㊁语素化程度分析语素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ꎬ苏新春(2003)将语素化的过程概括为:复音外来词 单音节式简化 独立运用ꎻ重复构词 单音语素的完成ꎮ我们认为 单音节式简化 独立运用 ꎬ 重复构词 单音语素的完成 并不是两个阶段ꎬ而是一个阶段的不同反映ꎮ汉语本身有成词语素ꎬ也有不成词语素ꎬ有构词力很强的语素ꎬ也有构词力弱的语素ꎮ我们不能认为成词语素更像汉语语素ꎬ不成词语素不像汉语语素ꎬ或者只根据构词力的强弱来判断其语素化程度ꎮ可独立使用的音译成分和不能独立使用的音译成分ꎬ只要有了强构词力或者高复现率ꎬ都可以增强自己在汉语中的语素地位ꎮ脱离了构词环境的音译成分如果还具有明晰的原式义(表义的明晰性和音译成分的复现率呈正相关)ꎬ能说明这个音译成分的语素化程度高ꎬ但语素化程度高不高ꎬ不能仅由其表义的明晰性来判断ꎬ还要看其他相关因素ꎮ虽然语素化是一个连续统ꎬ难以判别一个音译成分的语素化过程处在哪个具体阶段ꎬ但是我们可以从静态语料中发现一些判别方法ꎮ我们认为ꎬ语素化的程度有多种考量方法ꎬ不同类别的音译成分的语素化程度的判别方法有差异ꎬ如专有名词性成分和量词因其表义特殊性ꎬ在某个领域使用频率和构词量可能会高于普通名词性成分ꎻ而笔者搜集到的动词性音译成分主要是成词语素ꎬ大部分时间单用ꎬ因此语素化的程度应单独分析ꎮ我们主要考察了可以用来判断语素化的标准:成词与否㊁定位与否㊁是否收入«现汉»第7版及构词量的多少㊁使用频率等ꎮ我们列出部分音译成分的部分判断指标情况ꎬ见表5ꎮ[1]表5㊀部分音译成分构词及其他情况语素成词与否定位与否是否收入«现汉»第7版构词格式名词性成分亚成词不定位是(亚2)[东南西北中东南]亚[裔]澳成词不定位是(澳2)澳[洲网镑队货军人商]54汉语音节语素化探析㊀(续表)语素成词与否定位与否是否收入«现汉»第7版构词格式非成词不定位是(非2)[西东南北]非[洲]欧成词不定位是(欧2)[西东北南中东南]欧[洲美将化亚制战陆]英成词不定位是(英2)英[商裔方国语文籍军舰镑伦]美成词不定位是(美2)[北南]美[国洲]啤成词不定位是[生鲜扎黑青冰甜果红熟干燕黄白绿]啤[酒乐]卡1成词不定位是[simIC银行校园企业声皮IP电话会员钻石月答题信息贵宾工资礼亲情会员积分]卡[机]芭不成词不定位否[中上广港]芭[团坛舞团]啡不成词不定位否[深浅白]啡[灰色铜茶厅]动词性成分拷成词定位是无量词性成分打成词定位是无焦成词定位是无㊀㊀其中名词性音译成分分为两个部分ꎬ一类是专有名词性成分ꎬ一类是普通名词性成分ꎮ两者的语法属性虽然相同ꎬ但在构词及使用频率上有较大区别ꎬ因此需分别分析ꎮ专有名词性成分因其使用的特殊性ꎬ具有强大的构词能力和高使用频率ꎬ因此常常是语素化程度较高的一类ꎮ如 欧 ꎬ根据不完全统计ꎬ 欧 的构词数量已经高达14个甚至更多ꎬ[2]这与 欧 这个音译成分的意义有很大关联ꎮ欧洲在政治㊁经济㊁历史㊁文化等领域都占有极重要的地位ꎬ这使得 欧 的使用频率较高ꎬ语素化程度也颇高ꎮ我们在北京大学CCL现代汉语语料库中检索 阿拉伯 的 阿 的构词数量就很少ꎬ且 阿 也未收入«现汉»第7版ꎮ一般人们看到 阿 也很少会想到 阿拉伯 ꎮ因此ꎬ我们可以提出一个标准:专有名词性成分的语素化程度和其所指有很大关联ꎬ一般来说ꎬ所指在专业领域活跃程度越高ꎬ语素化程度就越高ꎮ普通名词性成分可以根据其构词量㊁使用频率来进行分析ꎬ而使用频率不能进行具体统计ꎬ我们只能对其构词量进行不定量统计ꎬ表2中 啤㊁卡㊁芭㊁啡 均是普通名词性成分作为语素参与构词的情况ꎮ构词量是活跃程度与使用频率的一个缩影ꎮ从表2来看ꎬ 卡 的语素化程度最高ꎬ已经完全融入汉语ꎬ几乎看不到外来的痕迹ꎮ对表2中普通名词性成分64㊀辞书研究2018年第4期的语素化程度由高到低排序ꎬ可排为:卡>啤>啡>芭ꎮ可以看出«现汉»的收录情况和我们的结论是基本吻合的ꎮ值得注意的是ꎬ虽然 啡㊁芭 的语素化程度不如 卡㊁啤 高ꎬ但整体来看ꎬ还是比一般的音译成分ꎬ如麦(麦克风)㊁巧(巧克力)等的语素化程度要高ꎮ从我们统计出的51组音译成分来看(见表1 表4)ꎬ音译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中30个以上都已被«现汉»第7版收录ꎮ我们考察了这30个音译成分ꎬ其中成词的基本是表地名的专有名词ꎮ有些音译成分在构词中的位置较稳定ꎬ如 巴 能构成 小巴㊁中巴㊁大巴 ꎬ而 巴 不能作为复合词第一个语素出现ꎮ不定位的音译成分的构词能力更强ꎬ语素化程度相应要高ꎮ总结以上ꎬ我们认为语素化程度可以分为三个等级ꎬ即高㊁中㊁低ꎮ我们用以下标准来判断:专有名词性成分㊁量词主要是看其在专业领域的活跃度ꎬ活跃度和语素化程度呈正态分布ꎻ普通名词性成分主要是看其构词量ꎬ构词量与语素化程度呈正态分布ꎻ动词性成分看其使用频率ꎬ使用频率与语素化程度呈正相关ꎮ音译的量词基本都已收入«现汉»第7版ꎬ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ꎮ 赫㊁安㊁打 等在某一领域使用广泛ꎬ因此语素化程度也较高ꎮ部分动词如拷ꎬ是生活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ꎬ也已收入«现汉»第7版ꎮ从«现汉»第7版的收录情况看ꎬ已收录的音译成分具有构词能力强或是使用频率高的特点ꎬ也就是说语素化程度高的音译成分更容易进入词典ꎬ且单列义项ꎮ因此ꎬ从我们的分析来看ꎬ语素化程度高的音译成分可考虑收入词典ꎮ例如表5中的 芭㊁啡 ꎬ表2中的 奥 ꎬ构词量并不低ꎬ在生活中使用也较为频繁ꎬ词典可以考虑收录ꎮ音译成分语素化是汉化的一种表现ꎬ也是一个过程ꎬ音译成分语素化并不会停止ꎬ随着事物的发展㊁词汇的发展变化ꎬ不少音译成分语素化后构词能力会逐步增强ꎬ语素化程度也会随之加深ꎬ因此语素化现象需用变化和发展的眼光来对待ꎮ五、音译成分的语素义变化音译成分语素化是汉化的表现之一ꎬ在音译成分逐渐转变为汉语语素的过程中ꎬ它的语义也会随着使用频率的增高而发生变化ꎮ主要表现为语素义语义范畴的泛化和义项的增加ꎮ㊀㊀(一)语义范畴的泛化语义范畴的泛化指:语素义中的语义特征减少ꎬ所指扩大ꎮ如 吧 ꎬbar原指 卖酒的柜台㊁酒吧 ꎬ在借入初期只有这一个义项ꎮ较早出现的 酒吧 中的 酒 是 吧 的语义特征外化的结果ꎮ随着类推造词的使用ꎬ相继出现了 水吧㊁话吧㊁茶吧 等复合词ꎬ 吧 的语素义扩大到指称那些面积通常不太大㊁格调比较高雅的饮食及休闲娱乐场所ꎮ可以说ꎬ 吧 的所指由专指变为通指ꎬ由具体到抽象ꎬ语素义在构词过程中出现了泛化ꎮ的 的语素义也经历了泛化的过程ꎮ最初引进时ꎬ 的 表 的士 (出租车)义ꎬ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多ꎬ便出现了 泛指运营用的车 ꎮ发生语义泛化的音译成分多存在于使用频率高的普通名词中ꎬ专有名词性成分发生语义泛化的概率较小ꎮ㊀㊀(二)发展出新的语素义随着新事物的出现ꎬ有些音译成分语素化后会增加新的义项ꎬ而语法属性不变ꎮ如74汉语音节语素化探析㊀84㊀辞书研究2018年第4期卡 ꎬ在引进之初只构成 卡片 ꎬ随着事物的增多ꎬ出现了表示 磁卡 的意义ꎬ出现了 手机卡㊁银行卡㊁网卡㊁声卡㊁打卡㊁绿卡 等复合词ꎬ 卡 最初由card音译过来时ꎬ只有 卡片 义ꎬ后来又发展出 磁卡 义ꎮ在 打卡 (签到)中ꎬ 卡 的含义更为虚指ꎮ有些音译成分在语素化后会出现语法属性的变化ꎮ 粉 在最初引进时是由fans的音译词 粉丝 缩略而来ꎬ主要构词有 铁粉㊁嫩粉㊁脑残粉㊁僵尸粉 等ꎬ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发展出了动词性用法ꎬ表示 很喜欢某个人物 ꎬ构成词组 路转粉㊁黑转粉 等ꎮ语义范畴的泛化及发展出新的语素义都可能导致新义项的出现ꎬ继而被收入«现汉»ꎬ如表2中的 吧 就发展出了新的义项ꎮ六㊁音译成分语素化对汉语原生语素系统的影响㊀㊀(一)同音同形问题更加突出刘川民(2001)曾对«现汉»第3版进行统计ꎬ其中共有同音同形词270组ꎬ刘川民确定为同音同形词的有237组ꎬ另外33组可进一步斟酌ꎮ可见现代汉语中同音同形现象并不是少数ꎬ而音译成分的语素化又使得汉语中的同音同形现象更加突出ꎮ如:英1㊀①花ꎻ②才能或智慧出众的人ꎻ③才能或智慧出众ꎻ④姓ꎮ英2㊀英国ꎮ英2是一个音译语素ꎬ从 英格兰 缩略为 英 ꎬ再进入«现汉»释义ꎬ说明 英 已融入到汉语词汇里ꎬ完全被汉化ꎬ成为汉语语素ꎮ从表1 表4来看ꎬ有30个音译成分被收入«现汉»第7版ꎬ这说明ꎬ音译成分的语素化使得现代汉语词汇至少增加了30个同音同形语素ꎮ㊀㊀(二)新造汉字音译成分语素化增加了汉语语素的数量和新字ꎮ有的音译成分在现代汉语中找不到与它语音对应的合适汉字ꎬ于是就新造汉字ꎮ如 啤 由beer音译而来ꎬ最早出现于20世纪初ꎬ因在汉语中找不到合适的字来表音ꎬ便造了 啤 字ꎬ沿用至今ꎬ成为汉语语素ꎮ类似的还有 咖 ꎬ在汉语中本没有这个字ꎬ为了适应读音新造 咖 字ꎬ加上本就有的 啡 ꎬ组成 咖啡 来记音ꎮ七㊁结语音译成分语素化的分析ꎬ对确定词典收录的原则及释义提供合理的建议和理论支撑ꎮ语素化程度高的音译成分可考虑收入«现汉»ꎮ我们以 咖㊁奥 为例ꎮ咖 在«现汉»第7版中无释义ꎬ字下有 咖啡㊁咖啡碱㊁咖啡色㊁咖啡厅㊁咖啡因 五个词目ꎬ可见 咖 是作为一个表音形式存在于«现汉»第7版中的ꎮ事实上ꎬ随着 奶咖㊁咖色㊁冰咖 等复合词的流行ꎬ 咖 可以说已经摆脱了单纯的记音符号的身份ꎬ具有了一定的语素意义ꎮ 奥 在«现汉»第7版中的释义为:①含义深ꎬ不容易理解ꎻ②古时指房屋的西南角ꎬ也泛指房屋的深处ꎻ③名姓ꎮ字下又列出了和 奥林匹克 相关的 奥林匹克运动会㊁奥运村㊁奥运会 三条词目ꎮ根据之前的分析ꎬ 奥 的构词力较强ꎬ语素化程度较高ꎬ可考虑单独列出义项ꎮ音译成分语素化后出现意义变化的ꎬ如果新起义的用法很普遍ꎬ那也可以考虑列为新。
三音节词语的语素变异及新语素义
三音节词语的语素变异及新语素义
三音节词语是汉语中最常见的一种词语形式,在汉语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这些词语的变异及新语素义的探讨为汉语语言研究带来积极的影响。
首先要提到的是三音节词语的变异。
语言的变异可以按其特征分为两类:一类是外部变异,另一类是内部变异。
外部变异指的是外部元素如时间、空间、文化等因素导致的语言变异,在三音节词语里,可以很明显地看到这种变异。
比如,汉语语言中,“颜”这个字在北方方言中读作“”,在南方方言中读作“湮”,这就是时间和空间因素导致的语言变异。
内部变异指的是,语言中的语言组成元素在发音、词义、语法等方面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在三音节词语里也很常见。
比如,“曾”这个字在发音上可以分为:“zeng”、“ceng”、“zong”,都有不同的发音;“曾”的词义也可以有不同的解释,比如:“曾”可以指的是“曾经”,也可以指的是“乘”;而在语法上,“曾”可以用作名词、动词、副词等,词性也可以有所不同。
其次要提到的是三音节词语新语素义的探讨。
三音节词语既是变异的,也是可以生成新语素义的。
比如,“自”这个字不仅可以指“自己”,也可以表示“反对”,这就是新语素义的产生;又如,“可”不仅可以指技能,也可以指情感,这也是新语素义的产生。
新语素义的产生,有助于丰富汉语词汇的内涵,使汉语发生新的变化。
总之,三音节词语的变异及新语素义的探讨,对汉语语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既可以揭示汉语发展变异的历史,也可以解释汉语词汇
的复杂性,使汉语更加完善。
研究汉语语言的变异及新语素义,从学理角度和技术角度,都可以更深入地挖掘汉语的蕴涵,进一步完善汉语学科的研究,为汉语的传播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现代汉语中的音节语素化现象浅析
现代汉语中的音节语素化现象浅析作者:李金闰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15期摘要:音节语素化是汉语中一种很常见的语言现象,这种语言现象自古以来就存在于汉语当中。
音节语素化对现代汉语产生了广泛地影响,从音译外来词和连绵词的角度出发,分析说明音节语素化现象及其带来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音节语素化;音译外来词;连绵词;积极意义音节语素化的定义很明确,张斌先生认为:“所谓音节语素化,主要就是指一些本来不表义的音节变成了表义的语素。
”这种语言现象针对的是双音节和多音节语素而言的。
语素是一种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这里的“最小”是指不能够对一个语素再进行拆分。
而对于“音节语素化”现象,则可以理解为是对双音节、多音节语素进行拆分的一种特殊情况。
对于一些双音节、多音节语素,人们在使用过程中为了满足表达的需要,往往取其中一个音节来代表整个语素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下这个音节就具备了音义结合的特点。
由于经常性地被人们在生活中使用,久而久之,这样的音节就变成了构成相关词语的构词语素。
音节语素化现象在汉语中十分常见,它广泛存在于音译外来词和联绵词当中。
音译外来词的音节语素化是汉语发展的一个趋势,它适应了汉语的表达习惯,在音译外来的人名、国名和地名中出现的频率相对较高。
拿人名来说,我们常常管莎士比亚叫作莎翁,“莎翁”中的“莎”字则是代表“莎士比亚”这个语素,从一个音节变成语素,这就是音节语素化的表现。
“翁”,浮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位慈祥、和蔼、平易近人的老者形象,因此“莎翁”比“莎士比亚”显得更具有亲切感,而且这也符合中国人的表达习惯。
并且,加工过后的词语从原先的四个音节变成了两个音节,在表达上更为精简,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
这种音译外来的人名数不胜数,比如在报纸上可以看到这样的标题:“撒夫人急流勇退”、“戈式面临新的挑战”,我们都知道这两个标题分别说的是曾经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和前苏联最后一位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对这样的称呼并不会感到困惑。
《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甲乙级双音节词语素与词义的关系研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外华文教育 )2oo9年 第 2期 (总第 51期 )
《汉语 水平词 汇与汉 字等级大纲》中甲乙级 双 音 节 词 语 素 与词 义 的关 系研 究
刘 潇 潇 陈 萍
提要 《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 大纲》(以下 简称《大纲》)涵盖 了留学生学 习 及考试用到的绝大部分词语 ,是对外汉语词 汇教学和教材生词编 写的重要依据。本 文将 以《大纲》甲 乙级 词 中的 1859个双 音 节 结 构 (绝 大 多数是 复合 词 )为研 究对 象 , 从 语素 与 整词 意义 的关 系、语 素 的构词 能 力 和 常 用语 素 的构 词 特 点 等 角度 进 行 定 量 分析 ,探 索《大纲》中复合词和语素之间的关 系。
二 语素与整词意义之间关系的定量分析
不 同性质的语素配合在一起构成一个词 ,最简单 的模式是“8义 +b义 =ab义”,但是 大多数复合词 由于内部语义结构不 同,使语素义和词义之间的关系起了复杂 的变化 ,打破 了“a义 +b义 =ab义”的通例 ,它们可能完全脱离 a义和 b义 ,形成一个新 的 C义 ;也可 能 以 a义 为 主 ,形 成词义 ;也 可能 以 b义 为 主 ,形 成词义 等 等 。
“音节语素化”的理论思考
“音节语素化”的理论思考一、“音节语素化”的提出及表现(一)“音节语素化”的提出“音节语素化”也有学者称为“语素化音节”,关于它的定义,比较集中地体现在张斌主编的《新编现代汉语》教材上。
教材第三章(P151)指出:所谓音节语素化,主要指一些本来不表义的音节变成了表义的语素。
这种提法从总体上指出了音节语素化的实质,即音节升格为语素。
但善于再思索的人可能会发生这样的疑问:音节是怎么变成语素的?“不表义的音节”具体又指哪些音节呢?诸如此类的问题并不能从此定义中得到解答,显而易见,这个定义是不完备的。
笔者在这里想提出自己的看法。
所谓音节语素化,即由于语言交际的语用需求,某些双音节或多音节单纯词中一些本来不表义的音节升格为表义的语素,并代替整词的意义参与构词或行使交际目的一种语言现象。
这里指明了音节语素化的动因,音节的所属范围,音节化为语素后的作用,从而给人的一种明晰的认识。
(二)“音节语素化”的表现本文所说的“音节语素化”的表现是以一种动态发展的眼光来审视的。
某些单纯词,无论是外来的还是本民族固有的,在运用中都有不同的语用需求,即具体的言语交际对这些单纯词中某些音节化为语素的要求不一样。
从语言发展的实际和现有的语料来看,音节语素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音译外来词的首音节语素化;其二是音译加注外来词的双音节语素化;其三是联绵词的音节语素化。
本文拟在这三方面作细致探讨。
第一,音译外来词只求对译过程中声音相似地接近,较少考虑所用汉语音节所结合的意义。
比较常见的是音译外来人名、地名、概念名的首音节语素化。
如老瓦(瓦尔德内尔)、巴以冲突(巴勒斯坦、以色列冲突)、米教练(米卢教练)。
这些音译的人名、地名往往是专有名词,但所用音节很长,所以采用首音节来指称事物。
此外,普通名词中也有首音节语素化而参与构词的,比如,由“的士”的“的”构造出“打的、的姐、摩的”等,由“咖啡”的“咖”派生出“奶咖”“苦咖”等。
第二,音译加注外来词就是在音译的基础上再加上表示该事物类别的语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节语素化后的语素义变化探析
语素化是指由只表音的音节演变为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语素的过程。
音节固定为语素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语素义在语言应用过程中出现了变化。
本文首先明确了语素化概念及其判定标准,然后基于词义变化理论,分析了单音节、多音节以及字母语素化后语素义变化的类型,探讨了词汇语素义及语法语素义的变化。
标签:语素化语素义变化类型词汇语素义语法语素义
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语素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的使用而变化。
连绵词音节及外来词音节在使用过程中某些音节会由原来不表义的音节变成了表义的语素,增加了语素的数量,扩展了语素的组合、衍生能力,丰富了汉语词汇。
一、音节语素化概说
(一)音节语素化判定标准
音节语素化是指由只表音不表义的音节升格为音义兼表的语素并参与构词的现象。
判定音节是否完成语素化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
1.简缩化
简缩是音节成分语素化的前提。
人们使用语言时都有求简心理,随着多音节语素使用频率的增加,人们会自然缩减其音节以便能够更简便地运用并与其他词组合构成更多的新词,满足交流需要。
如,外来音译词“的士”本义单指出租汽车,简缩为“的”这个语素后,出现了“打的、面的、摩的、的哥、的姐”等词。
2.表义性
表义性是判定音节语素化最主要的标志。
从无义的音节发展为有义的语素具有了语素义是语素化现象的核心内容。
如“啤酒”音译自“beer”,表一种酒。
其中“啤”语素化表“啤酒”义,有干啤、瓶啤、青啤、鲜啤、扎啤等。
3.稳定性
稳定性指离开特定的语境,语素义仍然明确。
如“模特”中“模”已语素化。
如:名模、超模、手模、车模等词中,“模”的语素义是稳定的,都表“模特”义。
(二)语素化
1.连绵词音节语素化
从古代汉语继承下来的双音节的单纯词中一个音节语素化后具有了语素义。
如“蝴蝶”中的“蝶”语素化后具有了语素义“蝴蝶”,与其他词组合构词,如黄蝶、彩蝶、蝶泳等。
2.外来音译词语素化
多音节外来音译词一般选取第一个音节语素化,产生语素义,扩大构词能力。
如“苏”源于音译词“苏维埃”,在使用过程中“苏”逐渐代替了整个词义,并稳定下来获得组合能力,由“苏”构成的词有苏区、联共联苏、反共反苏、中苏等。
3.字母词语素化
当代许多新词语中出现了一些不仅表音也表义的字母语素。
如:Q是OICQ 的简称。
随着这一网络聊天工具的发展。
Q也逐渐语素化为“聊天”的代名词。
如:你Q我Q大家Q、Q我等。
音节语素化后具有了语素义,虽然语素是较为稳固的语言单位,但语素义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的使用而发生变化。
下面分析单双音节及字母词语素化后语素义的变化类型。
二、单音节的语素化
(一)连绵词音节语素化后语素义的变化
1.语素化音节代替整个连绵词的意义
原来连绵词中一个无义的音节代替了整个连绵词的词义。
如“骆驼”中的“骆”原本是双音节中的一个无义音节,在“驼峰、驼绒”等词语中,“骆”代替“骆驼”表整个连绵词的意义。
又如“蘑菇”中“蘑”和“菇”分别语素化后,都可替代整个“蘑菇”义。
由蘑组成的词语有:鲜蘑、松蘑等;由菇组成的新词语有:金针菇、香菇等。
2.语素化音节的语素义产生借代义
借代义是指运用修辞上的借代手段而产生的意义。
即借用与之有关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整个事物。
音节语素化后语素义也会产生借代义。
如“蟾蜍”,传说月亮里有三条腿的蟾蜍,古代诗文常用来代指月亮。
所以“蟾”语素化后有一部分语素义代指月亮。
如:蟾宫,指月亮;蟾光,指月光。
3.语素化音节产生比喻义
如鹌鹑,鹌鹑的尾巴秃,像补丁一样,所以“鹑衣”中“鹑”的语素义即为“破烂不堪”,词义为“补丁很多的衣服”。
(二)音译词语素化后语素义的变化
1.多音节语素第一个音节语素化后代替整个语素义
1)人名。
外国人名一般较长,汉语常将人名简缩为第一个音节并以此代替整个人名。
语素化的人名多是人们较熟悉的名人的名字。
如“莎”语素化替代“莎士比亚”,其构词有“莎翁、莎翁情史”;也有将两个名字联合起来的,如“马列主义”“马列思想”等以“马”替代马克思,“列”替代列宁。
2)地名。
多以地名的第一个音节代替整个词语成为语素参与构词。
如“美利坚合众国”中“美”语素化后,构词有美国、美军、美式等。
3)计量单位。
这些专业词语虽然构词能力不是很强,但在使用中可代替整个音节的意义成为自由语素。
如“欧”,欧姆的简称;“牛”,牛顿的简称等。
4)普通音译外来词。
普通音译外来词本身不表示意义,其中一个音节语素化后代替整个词义。
如“乒乓球”可以缩略为“乒”,代替“乒乓球”义,并组合出“乒坛”“乒赛”“乒联”“世乒赛”等词语。
2.音译词语素化后语素产生引申义
1)语素义扩大。
语素义扩大指表名物的语素其适用对象从单一事物发展到其他事物。
例如:bar—吧。
英语中,bar主要指卖酒或饮酒的地方。
1996年7月版《现代汉语词典》将“酒吧”定义为“西餐馆或西式旅馆中卖酒的地方”。
“吧”语素化后的语素义即“酒吧”,构成词有吧台、吧女、吧娘等,都是与酒吧相关的一些名词。
2001年7月版《新华词典》将“吧”解释为“英语音译词,具备特定功能或设施的休闲场所”。
“吧”的范围已经扩大,如网吧、话吧、氧吧、书吧等。
另外,在网络中也出现了一类“吧”,如杭州吧、考试吧、图吧等。
这里的“吧”指“专门收集探讨某一问题的网络交流社区”。
由上可知,“吧”的语素义从“卖酒、饮酒的地方”发展到“提供某种服务或休闲娱乐的场所”并进而发展为“网络交流社区”。
语素义随着语言使用范围的扩大而扩大。
2)语素义的语法意义发生变化
例如:show—秀,名词,表演,演出(《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版)。
如:时装秀、车模秀、歌舞秀等。
随着语言的使用,“秀”具有了动词的功能,有“显示”义。
如:
(1)让生活愈秀愈美丽,秀出一派喜悦的心情,欢欢喜喜过个年。
(《新民晚报》2004年l月24日)
(2)中国队是在20年后重新进入亚洲杯决赛,渴望“秀”一回捧杯来证实“什么”。
(《安徽日报》2004年8月6日)
例(1)中的第二个“秀”带了副词“出”;例(2)中的“秀”带了补语量词“一回”。
都显示出“秀”具有了动词词性,语法意义发生改变。
三、多音节语素
(一)多音节音译词语素化数量不多且意义变化不大,组合能力增强。
克隆:克隆羊、克隆猪、克隆技术、克隆人等。
纳米:纳米技术、纳米材料、纳米科学、纳米陶瓷、纳米喷嘴、纳米卫星等。
外来音译词本身具有意义,语素化后与汉语其他词组合能力增强且语素义基本没有发生变化。
(二)产生比喻义,并稳定下来
(3)通过三年改革,陶建幸成功地克隆了五个“春兰”。
(4)然而,经典毕竟是经典,经典是不能克隆的。
(选自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现代汉语语料库)
例(3)、(4)中,“克隆”已经从“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无性繁殖,复制出遗传性状完全相同的生命物质或生命体”转喻为“比喻复制(强调跟原来的一模一样)”(《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其使用范围扩大了。
四、字母语素
目前,虽然对字母能否成为汉语语素还存在争论。
但在日常生活的语言使用中字母当作语素来用,不仅能单独出现在句子中,且有一定的复现率。
(一)语法意义发生改变
(5)卡拉OK: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日本发明的一种音响设备,可供欣赏音乐和在其伴奏下演唱。
(6)我们去OK K起来K歌K一个晚上
(二)出现多义语素现象(主要出现在网络语言中)
(7)e1:电子网络,electronic的首字母e化、e时代、e族、e社区、e人类等
(8)e2:E-Mail的缩写,多为动词性用法,“发电子邮件”,例:现在就E你!!
综上所述,音节语素化之后,语素义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会扩大、引申和转移,且语法意义也会发生改变。
随着使用的增加,这些语素化音节的语素义也将越来越丰富。
参考文献:
[1]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2]林乐腾,丁贞蕖.古代汉语要略[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
[3]杨锡彭.汉语语素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蒋绍愚.词义的发展和变化[J].语文研究,1985,(2).
[5]周洪波.外來词译音成分的语素化[J].语言文字应用,1995,(4).
[6]周有斌.“秀”的组合及其语素化[J].语言文字应用,2005,(4).
[7]刘晓梅.当代新词语对汉语语素系统的影响[J].暨南学报,2005,
(1).
[8]车录彬.汉语外来词音节词素化现象及其原因探析[J].广西教育
学院学报,2007,(6).
[9]王鑫.浅论非语素音节的语素化[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4).
(徐婷婷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31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