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产业结构变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80年代日本产业结构调整带 来了两个结果,一是经济大国地位继续增 强,另一个结果是土地、股票价格逐渐背 离正常价格,导致泡沫经济形成。
进入21世纪,日本产业结构调整正在经历深刻变 化。2000年通商产业省发表《21世纪经济产业政策 的课题与展望》认为支撑日本半个世纪发展的“自给自足 式”经济模式已经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而应当建立一个 “更开放的、相互联系的模式”,将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产 业重点放在技术创新、信息产业、老龄化社会服务和环保 产业上。这次产业结构调整实际上是新时期日本政治、经 济体制转型中的一环,影响深远。
20世纪80年代日本产业结构变化
针对80年代日本内外经济形势变化,日本提出发展新的比较 优势产业,适应扩大内需和提高国民实质生活福利的要求,发展需 求潜力大的产业,生活服务业、娱乐业的发展受到重视。对知识密 集型产业的发展要求也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方面转变。提出要借信 息技术发展之势,改造传统产业,发展信息产业、节能技术和新材 料技术。
以1973年为分界点,日本呈现出“重工业、轻环保”、 “重环保、促发展”前后两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在70年代, 面对产业结构偏重,环境污染问题凸显的背景下,日本以节能 环保为目标,通过实施环境一体化产业政策、调整投资结构、 提高公害治理投资比重;调整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比重; 调整出口贸易结构,出口产品向知识密集型产品过渡;强化环 境立法、促进企业减排;鼓励节能环保科技研发等综合手段, 促使产业结构向知识密集型、环境依存度较低的产业结构调 整,并促进传统产业升级。
1955后近20年里,日本持续经济高速 增长,经济实力跃居世界第二位。它通过确立贸易立 国、赶超欧美为战略目标,实现了以需求弹性大、产 品附加值高的重工业为主导产业,并以此带动其他产 业发展。
1970年日本制造业中有62.3%为重 化工业,出口产品中约77%为重化工产品。日本在 造船、电视机、人造纤维等领域产量居世界首位。
日本发展的产业动力
二战后,日本的产业政策是以赶超 为中心思想,以欧美先进国家产业结构 为榜样,选取钢铁,造船,重化工,汽 车,电气机械等作为主导产业,从而创 造了日本的经济奇迹。
在1955~1965年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期机械工 业首先成为生产中的主导产业,后来又逐渐成为出口 中的主导产业,形成了高度加工贸易型产业结构。它 以机械工业占出口和生产的比重为具体表现,也以60 年代中期出口贸易急剧扩大,出现大量的贸易盈余为 标志
80年代日本企业大举向欧美以及亚洲投资,制造业向海外转移步伐 加快,带动日本制造业生产的海外比率上升,国际化程度加深。制造业向 海外转移导致日本国内出现产业空心化问题。
与制造业外逃不同,日本服务业、金融业以及信息产业出现较快增 长,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稳步扩大。仅从就业来看,1980年日本服务业 就业人口1001万,占总就业人口的18.08%,到1990年,服务业就业人口 增加了393万人,达1394万,占总就业人口的22.3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980年金融业就 业人口只有191万人,在总就业中占3.45%,1990年金融业就业人口增加 到259万,占4.14%
20世纪80年代日本产业结构变化
20世纪80年代日本产业进入了新一轮结构调整。引起这一轮结构调 整的主要因素有:日本对外贸易摩擦加大,美国和西欧国家对日本的出口 加强限制,1985年“广场协议”后,日元急剧升值,制造业出口价格比 较优势下降;日本国内劳动力价格上涨,制造业劳动成本上升;国内主要 消费品普及率提高,内需相对不足。这些因素导致出口型制造业企业向海 外转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