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结构演变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二:中国三大产业间的比较生产率结构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摘要》,中国统计 出版社1993,2001年版。
总结
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演变的 现实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国的产 业结构演变是基本符合国外的配第-克拉克 定理以及库兹涅茨理论产业结构理论的。
我国目前仍处于产业结构的演进之中,因此在 “十二五”规划中应继续推进产业之间融合与互动, 提高产业发展的协调性 ,其中,我们要继续扶持农业, 加快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在工业的结构 优化升级中坚持多层次发展,有重点、有差别地加以 推进支持战略性产业和新兴产业群的发展,促进自主 创新,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 同时,要以产业链关键环节为重点,加快生产性服务 业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加快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优 化升级。
(2).工业结构的行业构成变化
从工业结构的行业构成变化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般 加工制造业的比重相对稳定或有所下降,以电子及通信制造业为 中心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增长,带动了工业结 构的升级。目前,我国工业结构正跨入以加工组装工业为中心的 高加工度化阶段,正在从劳动密集型工业、资本密集型工业向技 术密集型工业转换,工业的发展从数量扩张为主转向了以素质提 高为主,工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也由解决比例失调转向推进产业结
构升级。
3.第三产业内部
传统型服务业 多元化服务业
现代型服务业
信息产业
知识产业
我国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日趋增大的同时,第三产业 内部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第三产业主 要集中在商业、饮食、居民服务、交通运输、邮电等传统产业 领域。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在传统服务业持续发展的同时, 旅游、信息、咨询、科技服务、社区服务、金融保险、房地产、 教育、文化等新兴行业也得到了较快发展 。
第四阶段:从1999开始,重工业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工业增长再次形成以重工业 为主导的格局。2002年以后,重工业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迅速上升,轻工业则 开始回落。轻重工业的比例差距明显拉大,重工业化趋势日益显著。
1978~2005年我国轻重工业比例关系
注:1978~2003年数据为轻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2004年和2005年数据为 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
济的贡献份额发生了有利于增进经济效益 的结构性变化,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就业产 值及就业比重持续上升,符合配第-克拉克 定理。
结合库兹涅茨的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 库兹涅茨在克拉克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劳动力和国 民收入在产业间分布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深化 分析了结构演变的诱因,并提出了产业结构演变 的比较生产率。
谢谢观赏
一次产业与第二、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 率的平均数对比,其值为0.15,说明中国产业
结构之间的水平差距以及不合理之处。经 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产业结构之间的水平 差距逐渐缩小,2000年第一次产业的比较劳 动生产率为0.318,第二为2.26,第三产业为 1.21;第一次产业与第二、三次产业比较劳 动生产率的平均数对比,其值为0.18,见表二:
从主导产业的转换过程来看
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第五阶段
主导产业部门 农业 原料工业和燃料动力工业等基础性工业为 重心的重化工业为主导 加工型工业(低度向高度)
第三产业
信息产业
改革开放后主导产业发展的五个阶段
从三大产业内在变动来看
1.第一产业内部wk.baidu.com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产值结构变动的总体趋势是农 业比重下降,林业比重相对稳定,牧业和渔业比重上升。 下表显示了1978年到2005年,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在第一产业内部的结构变化,
结合国外理论考察中国产业结构 演变理论
• 结合配第-克拉克定理 • 结合库兹涅茨的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结合配第克拉克定理
配第-克拉克定理以三次产业分类法为基本框 架,首先使用了劳动力指标,通过分析就业人口 在三次产业中分布结构的变动趋势,研究经济发 展中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并得出了以下结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 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 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向第三产业移动。 劳动力在产业间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将减少, 第二第三产业将增加。
•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三次产业结构处于失衡状态: 基础产业薄弱、重工业畸形发展、第三产业落后、 工农业比重失调。市场化取向改革打破了高度集 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趋于合理。 其中,第一产业增长相对缓慢,就业比重由1978年 的70·5%下降到2000年的50%,产值比重从28·4% 下降到15·9%;第二产业增长快速,产值由1978年 的1745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45488亿元,年均增速 达16%,就业比重上升了5·2%,有力地推动了工业 化进程;第三产业突破以商贸、餐饮为主的单一发 展格局,加速了金融、保险、研发、咨询等行业的 发展,2000年第三产业的产值较1978年上升了 10·2%,就业上升了15·4%,见表一。
表一:中国1978年以来三大产值及就业的分布结构(%)
•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摘要》,中国 统计出版社1992,2001年版。
• 以上分析表明,第一产业的产值和就业比重 持续下降,其劳动力转移满足了第二、三产 业加速扩张所形成的对劳动力的需求,从而 提高了资源的边际生产率,各产业对国民经
从就业来分析,22年同,全社会从业人员总量 增加3亿人,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增加了7012万 人、9453万人和约1 4亿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 重大幅下降,由1978年占绝对优势的70 5%下降 到2000年的50 5%;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上升 幅度较大,由1978年的12 l%上升到2000年的27 5%;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22年间仪上升5.1%。 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在80年代中后期发生了标志性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人均GDP的变动决定着需求 结构的变动,是工业化阶段演进的基本动因,因而该指标反 映的工业化阶段是一个较为客观的指标。因此,如果以人均 GDP指标为主要依据、以产业结构水平、工业结构高度和城 镇化水平三个指标为辅助依据,来判断我国工业化进程,那 么,我国目前大概处于工业化中期的第二阶段。
中国产业结构演变现实及 理论阐释
【摘要】
• 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概况 • 多角度分析中国产业结构演变趋势 • 结合配第-克拉克定理,库兹涅茨理论考察
中国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概况
1978年以来,我国产业结构摆脱了以前那种“农业基础 薄弱,工业畸形发展,服务业水平低下”的局面,产业结构 逐渐趋于合理,并向优化和升级的方向发展。1978—2000 年,我国宏观经济总量及其各个产业都呈快速发展态势, GDP年均增长9、5%。第一产业比重自改革初期到20世纪 80年代初期保持上升趋势,此后基本呈稳步下降趋势;第二 产业比重自改革初期到80年代末呈逐年下降趋势,1991年止 降转升,近年来呈快速上升趋势;第三产业比重自改革初期 到1992年基本呈上升趋势,近年来较为稳定,变化不大。第 一产业结构从当年20%多下降到现在11%;第二产业制造业 从当时的46、47%,经过运动和波动到了去年占48%左右, 基本稳定;变化比较大的是第三产业从当时23%上升到现在 超过40%。
的变化,第三产业比重逐步超过第一产业,国民
经济总量增长从主要由第一、二产业带动转为主 要由第二、三产业带动。
多角度分析中国产业结构演变趋势
• 从工业化发展阶段来看 • 从主导产业的转换过程来看 • 从三大产业内在变动来看
从工业化发展阶段来看
前 工 业 化 时 期
工 业 化 初 期
工
工
业
业
化
化
中
后
3.根据城市化水平判断。从城镇化率看,我国1996年为 30.5%,才进入工业化初期,2003年为40.5%,大概才 进入到工业化初期的第二阶段。比从三大产业就业结构判断 的工业化时期都还要晚。学者们普遍认为,我国的城镇化进 程一直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其主要原因,一是作为劳动力蓄 水池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 力的转移。二是前面所提到的,长期以来我国的人口政策是 对农转非进行严格限制。
期
期
后 工 业 化 时 期
产业结构演进的五个阶段
1.由人均GDP或GNP判断。1978年我国人均GDP约为980 国际美元,已进入了工业化初期的第二阶段;1990年人均 GDP约为1950国际美元,已进入到中期的第一阶段;2003 年人均GDP约为5003国际美元,进入到中期的第二阶段。
2.从三大产业的就业结构看,无论根据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还是第三产业的比重,我国大概于1987年进入工业化初期, 2005年进入工业化中期,大体为工业化中期第一阶段。相对 于按人均GDP衡量,进入工业化的各阶段都要晚一些。造成 这种状况的原因,与我国历来的人口政策有很大关系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6》
农、林、牧、渔在第一产业内部的比重变化趋势
2.第二产业内部
在工业化过程中,第二产业的增长对整个经济增长起 着主要的支持作用,而第二产业的迅速增长又与其内部 结构的不断变动相联系。
(1).工业结构的轻重比例变化 工业快速增长相伴的,是工业内部结构的迅速变化。按照
• 比较生产率即相对国民收入,它是由不同产业所 创造的国民收入份额与所投入的劳动力份额相比 而得出的 ,能较好的测度产业结构效益。
• 库兹涅茨研究表明,欠发达国家的第一产业与第二、 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较发达国家差距悬殊。
• 中国1978年第一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 为0.45,第二产业为3.71,第三产业为1.94;第
轻重工业比例关系的变化,可将工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大致分为 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年至20世纪80年代前中期,矫正重工业倾斜发展战略,解决轻、 重工业结构失衡问题。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轻、重工业保持基本平衡的发展态势。
第三阶段:从1992年开始到1998年 ,我国轻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总体保 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