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塑性成型原理课件05详解

合集下载

《金属塑性成形》PPT课件

《金属塑性成形》PPT课件
2 . 影响可锻性的因素 1)金属的化学成分及组织 ①化学成分: 含碳量低,则塑性较好,可锻性就好,一般 纯金属的可锻性好于合金;含有形成碳化物的元素(如W、 Cr等),则可锻性就差。 ②组织状态:单相固溶体具有良好的可锻性。
16
2)工艺条件
①变形温度: T温越高,材料的可锻性越好。
②变形速度: V变越小,材料的可锻性越好。
39
5)在可能条件下,应采用锻—焊组合工 艺,以简化锻造工艺 和降低制造成本。
40
第三节、板料冲压
板料冲压是借助于常规或 专用设备,对坯料施加外 力,并使其在模具内分离 或变形,从而获得一定形 状、尺寸的零件或毛坯的 加工方法。冲压一般在冷
态下进行,故又称冷冲压。
板料冲压加工概述
41
• 冲压生产中常用的板料有 各种牌号的钢板与有色金 属(铜、铝及其合金)板料。 这里的板料泛指板、带、 条和箔材。
τ
τ
9
2)孪生: 晶体的一部分相对一部分沿一定的晶面发生相对转动。
2. 多晶体的塑性变形
晶内变形
滑移 孪生
滑动 晶间变形
转动
多晶体塑性变形的实质:
晶粒内部发生滑移和孪生;同时晶 粒之间发生滑移和转动。
10
二、塑性变形后金属的组织和性能
• 金属塑性变形时,在改变其形状和尺寸的同时,其内部组织结构以及各种性 能均发生变化。塑性变形时的温度不同,金属变形后的组织和性能也有所不 同。因此,金属的塑性变形分为冷变形和热变形两种。冷变形是指金属在再 结晶温度以下进行的塑性变形;热变形是指金属在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的塑 性变形。
纤维组织的稳定性很高,
靠通常的热处理无法消除。
只有经过锻压使金属变形,
才能变其方向和形状。因

金属塑性成形课件

金属塑性成形课件

2023-11-06•金属塑性成形概述•金属塑性成形工艺•金属塑性成形设备•金属塑性成形技术的发展趋势•金属塑性成形过程中的缺陷与质量控制目•金属塑性成形实例分析录01金属塑性成形概述金属塑性成形是一种使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以获得所需形状、尺寸和性能的加工方法。

金属塑性成形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领域,是一种重要的材料加工技术。

金属塑性成形的定义金属塑性成形可以制造出复杂形状的零件,并且能够获得较高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与切削加工相比,金属塑性成形具有更高的材料利用率和更低的能耗。

金属塑性成形过程中材料的变形是均匀的,因此可以避免应力集中和裂纹等缺陷。

金属塑性成形的特点03金属塑性成形的基本原理包括应力状态、屈服准则、塑性流动规律等。

金属塑性成形的基本原理01金属塑性成形的原理是基于金属的塑性变形规律,即在外力作用下,金属材料会发生形状和尺寸的变化。

02在金属塑性成形过程中,材料的变形受到应力状态、变形温度、变形速度等因素的影响。

02金属塑性成形工艺自由锻工艺自由锻是利用冲击力或静压力使金属坯料变形,并施加外力将其锻造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锻造方法。

定义特点流程应用自由锻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可以生产形状各异的锻件,但生产效率较低,适用于单件或小批量生产。

自由锻的流程包括坯料准备、加热、变形和锻后冷却。

自由锻主要用于大型锻件和难变形材料的加工,如轴、轮毂、法兰等。

模锻工艺模锻是利用模具使金属坯料变形,并施加外力将其锻造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锻造方法。

定义模锻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且能获得较为精确的形状和尺寸,但模具制造成本较高。

特点模锻的流程包括坯料准备、加热、放入模具、变形、锻后冷却和修整。

流程模锻广泛应用于中小型锻件的生产,如齿轮、轴套、法兰等。

应用板料冲压工艺板料冲压是利用冲压机将金属板料变形,并施加外力将其冲制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加工方法。

定义板料冲压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且能获得较为精确的形状和尺寸,但模具对材料的厚度和硬度有一定要求。

金属塑性成形PPT课件

金属塑性成形PPT课件
密排六方 (Close-package Hexagonal)
(Mg、Zn、Cd、α-Ti)
3.2塑性成 形机理
滑移
3 金属塑性 成形
滑移带 500倍
26
3.2塑性成 形机理 滑移
3 金属塑性 成形
27
3.2塑性成 形机理 滑

3 金属塑性 成形
28
3.2塑性成 形机理 滑移
3 金属塑性 成形
辊锻,楔横轧, 辗环,辊弯
7
3.1塑性成 形概述
塑性成形类型
3 金属塑性 成形
8
3.1塑性成 形概述
3 金属塑性 成形
体积成形
体积成形主要是指那些利用锻压设备和工、模具 ,对金属坯料(块料)进行体积重新分配的塑性 变形,得到所需形状、尺寸及性能的制件。
主要包括锻造(Forging)和挤压(Extrusion )两大类。
日 常 用 品
3
汽 车 覆 盖 件

冲压成形产品示例—— 高科技产品
机 蒙 皮
4
5
6
3.1塑性成 形概述
3 金属塑性 成形
锻压3塑(性Met成al 形for分gin类g and stamping)
1.体积成形 (Bulk Metal Forming):
1.1 锻造 (Forging)
1.1.1自由锻造 1.1.2模锻
用伸长率δ、断面收缩率ψ表示:
δ= (L1-L0)/ L0 ×100% ψ=( S0-S1)/S0×100%
22
3.2塑性成
3 金属塑性
形机理
成形
2.金属塑性变形的实质
金 体—属——原—子显微组织——晶 典型晶格结构: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金属塑性变形的物理基础PPT课件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金属塑性变形的物理基础PPT课件
• 较强相体积分数达到30%,两相以接近于相等的应变发生变形
• 较强相体积分数高于70%,该相变为基体相
第45页/共97页
弥散型两相合金的塑性变形
当第二相以细小弥散的微粒均匀分布于基体相
中时,将产生显著的硬化现象

沉淀强化(时效强化):第二相微粒是通过对过饱和固溶体的时效处理而沉淀析出并产生强化

相协调。
第39页/共97页
二、塑性成形的特点



受晶界和晶粒位向的影响较大
多晶体塑性变形的抗力比单晶体高;
多晶体内晶粒越细,晶界总面积就越大,金属强度越高,塑性越好。
多晶体变形不均匀性
晶粒受位向和晶界的约束,变形先后不一致,导致变形不均匀。
由于变形不均匀,晶粒内部和晶粒之间存在不同的内应力,变形结束后不会
交滑移
• 对于螺型位错,所有包含位错线的晶面都可能成为滑移面。
• 交滑移:螺形位错的柏氏矢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当滑移受阻是,可离开原滑移
面而沿另一晶面继续移动
• 双交滑移:发生交滑移的位错,滑移再次受阻,而转到与第一次的滑移面平行的
的晶面继续滑移
• 刃型位错不可能产生交滑移
第31页/共97页
位错塞积
原子能量随位置的变化为一余弦函数。
❖ 通过计算晶体的临界剪切应力,并与实际的临界
剪切应力进行比较,人们发现,理论计算的剪切
强度比实验所得到的剪切强度要高一千倍以论
为了解释这种理论值和实际值的差别,1934年泰
勒()、奥罗万(E.Orowan)、和波兰伊
(M.Polanyi)几乎在同一时间内,分别提出了位
当退火状态的低碳钢试样拉伸到超过屈服点发生少量塑性变形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第五章-塑性成形件质量的定性分析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第五章-塑性成形件质量的定性分析
对晶粒度的影响,除以上三个基本因素外,还有变 形速度、原始晶粒度和化学成分等。
5.3.4 细化晶粒的主要途径
使塑性成形件获得细晶粒的主要途径有:
(1)在原材料冶炼时加入一些合金元素(如钽、 铌、锆、钼、钨、钒、钛等)及最终采用铝、 钛等作脱氧剂
(2)采用适当的变形程度和变形温度
(3)采用锻后正火(或退火)等相变重结晶 的方法
5.3.3 影响晶粒大小的主要因素
1).加热温度 加热温度包括塑性变形前的加热温度和因溶处理时 的加热温度。 2).变形程度
3)机械阻碍物
有些材料随加热温度升高,晶粒分阶段突然长大, 而不是随温度升高成直线关系长大。这是由于金属 材料中存在机械阻碍物,对晶界有钉札作用,阻止 晶界迁移的缘故。 机械阻碍物在钢中可以是氧化物(如AI2O3等)、氮化 物(如AIN、TiN等)、碳化物(如VC、TiC等);在铝合 金中可以是Mn、Ti、Fe等元素及其化合物。
3).折叠两侧有较重的脱碳、氧化现象。
5.4.2 折叠的类型及形成原因
1.由两股(或多股)金属对流汇合而形成的折叠
这种类型的折叠其形成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模锻过程中由于某处金属充填较慢,而在相邻部 分均已基本充满时,此处仍缺少大量金属,形成空 腔,于是相邻部分的金属便往此处汇流而形成折叠
2)弯轴和带枝叉的锻件,模锻时常易由两股流动金 属汇合形成折叠 如图5—25、图5—26所示。
3)由于变形不均习,两股(或多股)金属对流汇合而成 折叠
2.由一股金属的急速大量流动将邻近部分的表层金属 带着流动,两者汇合形成的折叠
3.由于变形金属发生弯曲、回流而形成的折叠
分为两种情况:(1)细长(或扁薄)锻件,先被压 弯发展成的折叠
5.4塑性成形件中的折叠

(塑性成形力学)5极限分析原理

(塑性成形力学)5极限分析原理
虚位移原理:当一个质点(或刚体)在力系(或载荷系)的作用下处于 静力平衡时,可以给该质点(或刚体)沿任何方向的一个虚位移,在产 生此虚位移的过程中,外力所作的虚功必须等于零。
虚功原理:在载荷系作用下处于静力平衡的变形结构,若给一微 小的虚变形(位移),那么由于外力(或载荷)所做的虚功必等 于内力(或应力合力)所做的虚功。
几何方程
式(1.27)
物理方程
式(2.37)
屈服准则和边界条件、体积不变、假设(理想刚-塑性模型等)
5.3 虚功原理
参考书: 徐秉业,陈森灿编著,“塑性理论简明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1981
虚功(率):在产生虚位移的过程中,真实力所做的功(率)。 虚位移:不一定是实际的位移。
载荷系:力、力矩、分布载荷 虚位移:平移、旋转、平移+旋转
式(5.4)
应力场存在应力不连续线时对虚功原理式(5.4)无影响。
对一般三维变形问题,虚功原理也成立。 表达式:
式(5.9)
5.4 最大塑性功原理
式(2.33)
弹性势:
塑性势:
Mises屈服准则:
式(5.10) 式(5.11)
dεx = 由式(5.10)、式(5.11)得:
列维-密赛斯流动法则:式(2.39)
5 极限分析原理
前言
极限分析法:
图1.28 理想刚-塑性材料
极限状态:即使载荷不再继续增加,塑性变形也可自由地发展的状态。
极限载荷:使材料或构件达到极限状态时的载荷。
极限状态的开始也就是塑性变形的开始。
求极限载荷的问题一般只限于理想刚塑性体。
上界法(上限法):上限中求最小值。 下界法(下限法):下限中求最大值。
把屈服函数作为塑性塑性势时,

《金属塑性成形方法》课件

《金属塑性成形方法》课件
《金属塑性成形方法》ppt课 件
目录
CONTENTS
• 金属塑性成形方法简介 • 金属塑性成形的基本原理 • 金属塑性成形的主要方法 • 金属塑性成形的质量控制 • 金属塑性成形技术的发展趋势
01 金属塑性成形方法简介
CHAPTER
金属塑性成形的基本概念
金属塑性成形是一种通过施加外 力使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从 而获得所需形状和性能的加工方
大型金属件和复杂形状的金属件制造,如轴、齿轮、连杆等。
模型锻造
要点一
总结词
通过将金属坯料放置在模具中,在高温和高压下使其发生 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金属件。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模型锻造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塑性成形方法,通过将金属坯 料放置在模具中,在高温和高压下使其发生塑性变形,从 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金属件。模型锻造过程中,金属 坯料在高温和高压下发生变形,内部晶粒结构发生变化, 从而提高了金属的力学性能。模型锻造适用于中小型金属 件制造,如齿轮、轴承、气瓶等。
过程稳定可控。
在线检测
采用先进的在线检测技术,对成形 过程中的产品进行实时检测,及时 发现并处理问题。
成品检测
对成形后的产品进行全面的检测, 包括尺寸、外观、性能等,确保产 品质量符合要求。
05 金属塑性成形技术的发展趋势
CHAPTER
高性能金属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高强度钢
通过合金化、热处理等手段提高 钢材的强度和韧性,用于制造轻
流动法则与加工硬化
流动法则是描述金属在塑性成形过程中应力的分布规律。加工硬化是指 在塑性成形过程中,随着变形的进行,材料的强度和硬度逐渐提高的现 象。
金属塑性变形的工艺基础
塑性成形的基本方法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金属塑性成形课件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金属塑性成形课件
02 0年12 月8日上 午12时 44分20 .12.820 .12.8
扩展市场,开发未来,实现现在。202 0年12 月8日星 期二上 午12时 44分36 秒00:4 4:3620. 12.8
做专业的企业,做专业的事情,让自 己专业 起来。2 020年1 2月上 午12时4 4分20. 12.800:44December 8, 2020
人生不是自发的自我发展,而是一长 串机缘 。事件 和决定 ,这些 机缘、 事件和 决定在 它们实 现的当 时是取 决于我 们的意 志的。2 020年1 2月8日 星期二 12时44 分36秒 Tuesday , December 08, 2020
感情上的亲密,发展友谊;钱财上的 亲密, 破坏友 谊。20. 12.8202 0年12 月8日星 期二12 时44分 36秒20 .12.8
4.冷镦
2.5其他成形
冷镦机
2.5其他成形
每一次的加油,每一次的努力都是为 了下一 次更好 的自己 。20.12. 820.12. 8Tuesd ay , December 08, 2020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0 0:44:36 00:44:3 600:44 12/8/20 20 12:44:36 AM
五、锻件的结构工艺性
轴类零件 杆类零件 盘类零件
2.2自由锻
§3 模锻
一、模锻方式
锤上模锻 压力机上模锻 胎模锻
蒸汽 - 空气锤
锤上模锻
2.3模 锻
锻模结构
2.3模 锻
思考题
2.3模 锻
模锻能否直接锻出通孔?
二、模锻工序
2.3模 锻
形状简单的零件: 预锻→终锻→清理
形状较复杂或锻造比大的零件: 制坯→预锻→终锻→清理 连杆锻模 曲轴模锻

金属塑性成形工艺培训课件

金属塑性成形工艺培训课件

1、自由锻设备
2、自由锻工序
自由锻工序可分为基本工序、辅助工序和修整工序三大类。
一)基本工序 基本工序包括镦粗、拔长、弯曲、冲孔、切割、扭转和错移等。实际
生产中最常用的是镦粗、拔长和冲孔三个工序。 1.镦粗
沿工件轴向进行锻打,使其长度减小,横截面积增大的操作过程。常 用来锻造齿轮坯、凸缘、圆盘等零件,也可用来作为锻造环、套筒等空 心锻件冲孔前的预备工序。
加工硬化规律 金属在常温下随着变形量的增加,变形抗力增大,塑性和韧 性下降的现象称为加工硬化。
体积不变规律 金属材料在塑性变形时,变形前与变形后的体积保持不变。 根据此规律,可以确定毛坯的尺寸和确定变形工序。
二、金属塑性变形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 变形程度的影响 压力加工时,塑性变形程度的大小常用锻造比Y锻来表示,拔长时的锻造比
锻件余量及敷料 1—敷料 2—锻件余量
典型锻件图
二、模锻
使金属坯料在模膛内受压产生塑性变形,获得所需形状、尺寸以及内部 质量锻件的加工方法称为模锻。由于模膛对金属坯料流动的限制,锻造 终了时可获得与模膛形状相符的模锻件。
备料 加热 制坯 预锻 终锻 检查 热处理 表面喷丸 校正 切除飞边
模锻具有如下优点:
程同时存在,而加工硬化又几乎同时被再结晶消除。热变形可使金属保持较 低的变形抗力和良好的塑性,可以用较小的力和能量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而 不会产生裂纹,同时还可获得具有较高力学性能的再结晶组织。但是,热变 形是在高温下进行的,金属在加热过程中表面易产生氧化皮,精度和表面质 量较低。自由锻、热模锻、热轧、热挤压等工艺都属于热变形加工。
常用压力加工方法 a)自由锻 b)模锻 c)板料冲压 d)挤压 e)轧制 f)拉拔
压力加工与其它成形方法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第五章 塑性成形

第五章 塑性成形
②辅助工序:为了方便基本工序的操作,而使坯料 预先产生某些局部变形的工序。如压钳口、倒棱和 切肩。
③精整工序:修整锻件的最后尺寸和形状,消除表 面的不平和歪扭,使锻件达到图纸要求的工序。如 修整鼓形,平整端面、校直弯曲。
礅粗: H ,S
完全礅粗 局部礅粗
1.25≤H0/D0≤2.5
拔长: L ,S
当d>=25mm,锻件上的透孔由于锤击时凹凸模不 可能完全贴靠而不可能穿透,孔内必须留有一定 厚度的连皮。当孔为30-80mm时,冲孔连皮的厚 度为4-8mm。
f. 绘制锻件图
2)确定模锻工步
1)基本工序
圆盘类零件:镦粗
预锻
终锻
长杆类零件:制坯
预锻
终锻
2)修正工序
切边; 冲孔; 校正; 热处理; 清理。
③应力状态:不同压力加工方法,金属内部的
应力状态是不同的:
在金属塑性变形时,压应力数目越多,其 塑性变形越好,因为压应力使滑移面紧密结合, 防止产生裂纹;拉应力则使塑性变形降低,应 为它使缺陷扩大,使滑移面分离。但压应力时 变形抗力增大。故必须综合考虑塑性和变形抗 力。
不同变形方式时的应力状态
5.2 金属的塑性成形工艺及工艺方法
(1)回复
加工硬化后的金属,在加热到一定温度后, 原子获得热能,使原子得以恢复正常排列,消除 了晶格扭曲,可使加工硬化得到部分消除,这一 过程称为回复。
回复温度较低,对于纯金属,可用下式计算:
T回 0.25 0.3T熔
式中T回 ----金属的绝对回复温度; T熔 ----金属的绝对熔化温度;
锻造温度范围指始 锻温度与终锻温度间的 温度范围,以合金状态 图为依据。
碳钢的锻造温度范围
低碳钢的力学性能与温

金属塑性成形课件

金属塑性成形课件
要点一
要点二
高强度材料加工
挤压和拉拔适用于高强度材料的加工,如高强度钢、钛合金等,可以获得高精度、高质量的制品。
模具成本高
挤压和拉拔使用的模具制造较为复杂,成本较高,同时生产效率较低。
要点三
连续变形加工
锻造和轧制是两种连续变形加工的方法,锻造是通过冲击、静压等手段将金属坯料变形,而轧制则是将金属坯料放入轧辊中,通过旋转轧辊使金属变形并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制品。
确定合理的变形程度,以充分利用材料的塑性潜力,同时避免材料开裂和变形过大。
合理控制应变速率,以实现材料的均匀变形和避免局部过快变形。
03
工艺参数的选择和控制
02
01
成形过程的模拟和仿真
模拟软件选用
选择适合的数值模拟软件,如有限元法或有限差分法等,对成形过程进行仿真和分析。
模拟精度控制
根据实际需要,提高模拟精度,以更准确地预测成形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缺陷。
成形方案优化
通过模拟和仿真,优化成形方案,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01
03
02
根据产品的特点和成形工艺的要求,选择适合的检测方法,如力学性能测试、金相分析、X射线检测等。
产品质量的检测和分析
检测方法选择
对检测结果进行误差分析,找出影响检测结果的主要因素,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误差分析和控制
根据产品质量检测结果,对产品结构进行优化,提高产品质量和使用性能。
产品结构优化
设备升级改造
针对成形过程中的设备和工艺装备进行升级改造,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
工艺流程优化
通过对成形过程的各阶段进行全面分析,找出瓶颈和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
节能减排措施
采取节能减排措施,降低成形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绿色生产。

金属塑性成型一理论基础PPT资料(正式版)

金属塑性成型一理论基础PPT资料(正式版)
金属的回复和再结晶示意图 合状金都元 将素沿的着含变量形越方高向,被塑拉性长越,差呈纤维形状分布。
*热再变 结形晶时温,度变:形T再抗力= 小0. ,塑性好,但工件表面氧化现象严重,因此,工件表面质量比较差。 外向,比基 垂体直金于属纤的维晶方粒向形的状强和度沿、晶塑界性分和布韧的性杂要质高形。 *金冷属变 的形塑时性因成存型在工加艺工基硬础化,因此,变形程度不宜过大,以免工件开裂。 反之,拉应力容易使晶体的滑移面分离,容易导致缺陷处应力集中,因此,拉应力的数目越多,金属的塑性越差。 金属塑性成型一理论基础
形抗力低。此时的变形称为热变形。 多晶体塑性变形的特征:
同金一属种 在金加属热,时其,内其部组组织织和结性构能不的同变,化塑分性为也就不同,如:单相固溶体的塑性比多相固溶体好。 反*之回, 复拉温应度力:容T回易=使( 晶0.体的滑移面分离,容易导致缺陷处应力集中,因此,拉应力的数目越多,金属的塑性越差。
3.应力状态
金属采用
情况不同,所呈现的塑性和变形抗
力也不同。 压应力不容易使晶体的滑移面分离,且气孔、 缩孔、缩松等缺陷的影响也会减小,因此,压 应力的数目越多,金属的塑性越好。反之,拉 应力容易使晶体的滑移面分离,容易导致缺陷 处应力集中,因此,拉应力的数目越多,金属 的塑性越差。
1.细化晶体组织
在金属塑性变形的过程中,坯料内部(坯 料为钢锭)的气孔、缩孔、缩松等缺陷得到焊 合,金属的致密性提高,粗大的铸态组织转变 为细化的再结晶组织,力学性能得以提高。
钢锭变形前后 组织的示意图
2.形成纤维组织
在金属塑性变形的过程中,晶粒除了被细化 外,基体金属的晶粒形状和沿晶界分布的杂质形 状都将沿着变形方向被拉长,呈纤维形状分布。 使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出现各向异性:沿纤维方 向比垂直于纤维方向的强度、塑性和韧性要高。

金属塑性成形方法ppt课件

金属塑性成形方法ppt课件

3〕排样:
即冲裁件在板料或带料上的布置方法。
排样原那么:合理。
目的:简化模具构造,提高资料利用率。
4〕提高冲裁质量的冲压工艺:
当冲裁件剪断面用做任务外表或配合外表时, 常采用整修、挤光、精细冲裁等冲压工艺以提 高冲裁质量。
⑵弯曲: 即将板料、型材或管材在弯矩的作用下弯成 具有一定曲率和角度的制件的成形方法。
拉深次数<4~5次,且要求m1<m2<…< mn
3〕拉深缺陷:拉裂、起皱 拉裂---筒壁与底部的过渡处破裂。 防止措施: ①采用多次拉深,运用光滑剂; ②合理规定间隙及加大模具圆角半径。 起皱---由于切向压应力过大使毛坯失稳而
呵斥变形区折皱。 防止措施:①采用压边圈压紧坯料; ②间隙不能过大,m不能过小。
5.液态模锻 即将定量的熔化金属倒入凹模模腔内,在金属即将
凝固或未凝固形状下用冲头加压,使其凝固以得 到所需外形短见的加工方法。锻造设备可采用通 用液压机或公用液压机。
6.超塑成形
即利用金属在特定条件〔一定的温度条件、一定的变 速速度条件、一定的组织条件〕下具有的超塑〔高 的塑性和低的变形拉力〕来进展塑性加工的方法。
适于小型锻件的成批大量消费。 如飞机、机车、军工、轴承等制造业中的 齿轮、轴、连杆等零件。
〔3〕模锻方法
1〕锤上模锻: 即在锻锤上进展的模锻。 按所用设备和模具不同, 可分为锤模锻和胎模锻。
①锤模锻:即在各种模锻锤上进展的模锻。
★ 锻模模膛:→根据锻件外形和模锻工艺而 开设的凹腔。

模膛 种类
锤锻模具由带有燕尾的
2.摆动辗压
即上模的轴线与被辗压工件〔放在模下〕的轴线倾 斜一个角度,模具一面绕轴心旋转,一面、对坯 料进展紧缩的加工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w σxdεx σydεy σzdεz 2(τ xydεij τ yzdεyz τzxdεzx )
dw σij dεij
2-7
4.1.1 应变能的概念
由于塑性变形时体积不变,球应力不作功,则:
dw p
(
ij
ij m )d ij
ijd ij m ijd ij
dw p ijd ij
d 2
3
外力功为:
(dh d )2 (d dr )2 (dr d )2
r 2dr
0
r
2 f dH R3
3H
2 - 16
例题
载荷功为:
WF PdH
根据功平衡:
H
PdH
s R2dH
2
3
f
dH H
R3
所需变形力为:
P
(
s
R2
2 3
f
R3 )
H
04:05:54
P
2R
z
f
r o
2 - 17
例题
04:05:54
例2 将直径为D的坯料挤压成直径为d的线材,假设接触面光 滑,材料屈服应力为 s 。求挤压力。
Nuaa-MEE
第四章
塑性成形问题的其他解法
第 16 讲
第四章 塑性成形问题的其他解法
04:05:54
教 1 掌握变形功法和塑性材料力学法的基本思路; 学 目 标 2 熟练运用变形功法和材料力学法分析问题;
2-2
第四章 塑性成形问题的其他解法
04:05:54
4.1 变形功法;
主 要 内 4.2 塑性材料力学法; 容
dh
dh h
按照体积不变条件可以求得周向应变:
d[(R2 r 2 )h] 2rhdr (R2 r 2 )dh
Hale Waihona Puke 0dr ( R2 r 2 )dh
2rh
径向应变为: 周向应变为:
dr
dr r
(R2
r 2 )dh 2h
d dh dr
04:05:54
2 - 21
例题
04:05:54
等效应变为:
WF W f W
2 - 10
4.1.2 变形功法(功平衡原理)
04:05:54
a) 塑性变形功增量
dw
ij

ij
dv
3 2
d
ij ijdv
d ij
3 2
d
' ij
' ' ij ij
2
3
2
dw d dv
根据密席斯屈服条件,塑性变形时 s ,
故整个变形体(体积为V)所消耗的塑性变形功增量:
解:
设在坯料挤压dH时,成品有dh的伸长,
则:
d z
ln
h H
dr
d
1 ln 2
h H
d ln h
H
D H d h
2 - 18
例题
04:05:54
W
d dv
v
sd V
s
ln( h )
H4
D2H
WF PH
P
s
ln(
h H
)
4
D2
D2H d2h
4
4
P
2
s
D2
ln(
D d
)
h ( D )2 Hd
2 - 19
例题
04:05:54
练习:在例二中,如果不是挤压而是拉拔变形,试计算变形力。
练习:在封闭模具里挤压环状件,外径
为 2R0 ,瞬时内径为 2r , 高度为 h 。设接触面光滑无摩擦,材料为
刚塑性体,屈服强度为 s 。试计算
在图示瞬间所需的变形力。
2 - 20
例题
解:先设高度上微小量 dh , 相应轴向应变为:
W dw ( d )dv
s
d
V
dv
2 - 11
4.1.2 变形功法(功平衡原理)
b) 摩擦所消耗的功增量
04:05:54
Wf S duf dS
—接触面S上的摩擦应力; duf— 方向上的位移增量.
在塑性成形时,由于摩擦的影响,变形总是不均匀的, 因而很难确定应变增量。因此需要作变形均匀的假设,这种 基于均匀变形假设的变形功法又称为均匀变形功法。
2 - 12
例题
04:05:54
1、 刚塑性圆柱体变形瞬间高为 H ,半径为 R ,接触面摩擦
力为 f , 屈服强度为 s 。求变形力。
解:
P
设在载荷作用下产生
2R
微小压下量dH,则:
z
f
dH
d H
dH H
r
H
o
2 - 13
例题
由变形过程中体积不变条件:
r2 H cont.
当高度变化dH时,r 处位移为du , 则:
W
s
v
d dv
s
(
dH H
)V
s
(
dH H
)
R
2
H
s R2dH
2 - 15
例题
04:05:54
摩擦功:在半径为r、宽度为 dr 的环状区的摩擦功为:
f
dw f 2 f (2 rdr) du
du 1 dH r 2H
2 f dH r 2dr
H
积分得总的摩擦功:
dr
W f
2
f
dH H
R
2-5
4.1.1 应变能的概念
04:05:54
a) 塑性应变能
假使微元体在正应力分量x作用下在x方向产生的应变增量为dx。
正应力分量x在x方向产生所消耗的塑性功增量为:
(dw )x xdydz dxdεx
则单位体积所作的塑性功增量为:
(dw )x ( xdydz dxdεx ) / dv
(dw )x σxdεx
σx
dε x dx
2-6
4.1.1 应变能的概念
04:05:54
同理,剪应力分量 xy 所作的单位功增量为:
(dw )zx (τzxdydx dzd ) / dv τzxd
dz d
zx
(dw )zx 2τzxdεzx
d
复杂状态下刚塑性体单位体积的塑性应变能为:
而整个变形体的塑性功增量为:
wp V ijdεijdv
04:05:54
2-8
4.1.1 应变能的概念
b) 弹性应变能
在线弹性情况下,单元体的弹性能
We
1 2
ij
ij
dxdydz
04:05:54
wp
we
ε
2-9
4.1.2 变形功法(功平衡原理)
04:05:54
刚塑性体在变形过程的某瞬间,外力(载荷 P 和表面 摩擦力 f )所作的功增量 (载荷所作的功 ΔWF 和摩擦功 ΔWf )等于内力(应力) 所作的功增量 ΔW,即:
4.3 上限法;
2-3
04:05:54
§4.1 塑性成形的变形功 (功平衡)法
目标:
1)掌握应变能的概念 2)熟练掌握变形功基本思路与方法
2-4
4.1.1 应变能的概念
04:05:54
物体发生塑性变形时,外力所作的变形功一部分变成 弹性应变能增量贮存在物体内部,部分变成塑性应变能 增量耗散掉。
通常把与应力在塑性应变增量上所作的功相对应的那 部分塑性应变能,称为耗散能或消耗能。
d(r2H ) 2rH dr r2 dH 0
dr 1 dH r 2H
dr
1 2
dH H
dH
H
d H
dH H
d
1 2
dH H
04:05:54
P 2R
z
f
r o
2 - 14
例题
04:05:54
d 2
3
(dr d )2 (d d z )2 (d z dr )2
dH H
应变能增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