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学会看图的正确方法
地理读图的一般步骤

地理读图的一般步骤:1.识读地图:识读地图是地图学习的基础。
识读地图主要是对地图上的地理事物进行“是什么”、“有什么”、“在哪里”等的简单判读。
(1)结合文字读图:在识读一幅图时,首先应该根据相关的文字来进行初步判读,把重要地名和地理事物用彩色笔在相应的图中一一圈注出来,了解它的名称、位置和分布,初步感知地理事物的空间布局。
如读地图册的“世界宗教分布”图时,要根据课本文字叙述,在图上圈出各自的发源地,可以了解到它们都发源于亚洲;再在图中找到各自集中分布区,加以区分对比,在头脑中形成宗教的准确空间分布。
(2)变换角度识图:对于一幅图,只从一个角度来读往往是读不全、识不透的。
要变换不同的角度来反复识读,才能了解更全面。
比如,学习大洲大洋时,可以从半球(东西南北)的角度、纬线的(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的角度、大洲和大洋的彼此相对位置等的角度等,进行全方位了解,这样才会了解得更全面更透彻。
2、分析地图:这是读图技能的较高层次。
在初步识读的基础上,还要结合其它相关地图,运用相关地理原理对地图上反映的地理事实作出分析归纳,常用的两种分析法如下:一是叠加分析。
将同一地区和国家的各种地图“叠加”在一起进行分析,了解和掌握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地理特征,理解其成因,有助于地理整体空间的构建与形成。
如学习“中国河流的分布”时,在初步了解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及走向后,会发现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什么原因造成的?这时就需要借助中国地形图来叠加分析,根据三级阶梯的分布特征就可以轻松理解了。
而在学习欧洲西部的发达的农牧业时,将该区的地形分布与气候分布图叠加在一起分析就可以明白平坦的地形和温和湿润的气候对该区农牧业的重要影响了。
二是对比分析。
将同类型不同区域图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其异同,使知识变得前后联系加强,掌握得也更加牢固。
例如学习美国地形时,可将澳大利亚的地形与该国进行对比,发现异同:美国地形“东西高、中间低,山地集中在东部和西部,平原集中在中部”,而澳大利亚地形虽然也是“东西高中间低,且平原集中在中部”,但是山地集中在东部,低缓的高原集中在西部。
初中地理地图读图技巧

初中地理地图读图技巧地图是地理学中重要的工具,通过观察和分析地图,我们可以了解世界各地的地理特征和空间关系。
在初中地理学习中,地图读图技巧成为了必备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初中地理地图读图的基本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图信息。
首先,要学会识别地图的要素。
地图上通常有各种地理要素,如山脉、河流、湖泊、海洋、城市等。
在阅读地图时,需要注意这些要素的标志和符号。
例如,山脉用等高线表示,河流用蓝色线条表示,城市用圆点或方块表示。
学生需要了解这些符号含义,并能够准确识别和理解它们。
其次,要学会比例尺的运用。
比例尺是地图上的尺度表示,它将地图上的距离和实际距离之间建立了对应关系。
比例尺通常以图上的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例表示。
学生在读图时,可以根据比例尺推算出实际距离。
比例尺是测量和计算地理距离的基础,掌握比例尺的运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图上的距离和空间关系。
第三,要学会阅读地图上的经纬度。
地球是一个球体,为了方便测量和表示地理位置,人们引入了经纬度系统。
经度表示东西方向上的位置,纬度表示南北方向上的位置。
经度和纬度用度(°)、分(′)和秒(″)来表示。
学生需要了解经纬度的定义和表示方法,可以根据地图上的经纬度信息确定地理位置,进而进行地理分析。
此外,要学会阅读地图上的图表和统计数据。
地图通常会配有图表和统计数据,以便更好地展示地理信息。
例如,柱状图可以用来表示不同地区的人口数量,饼图可以用来表示不同地区的资源分布情况。
学生需要具备读懂和分析图表的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地图上的信息。
在读图时,还需注意地图的方位。
地图上一般会标注出方位,如北、东、南、西等。
学生需要根据方位信息,确定地图上各个要素的位置关系。
此外,还可以通过方位信息判断地图上的地理特征,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影响。
最后,要学会综合运用各种技巧。
地图读图是一个综合运用各种技巧的过程。
学生需要结合上述的技巧,灵活运用,全面理解和分析地图上的信息。
浅谈提升初中地理读图能力的方法和技巧

浅谈提升初中地理读图能力的方法和技巧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既有自然科学的特点,也有社会科学的成分。
地理读图是地理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能够通过图表来了解地球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信息。
而初中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今天,我们将浅谈提升初中地理读图能力的方法和技巧。
一、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首先要从基础知识学习开始。
学生应该掌握地理学习的基本概念、常识和地理图例的标志。
比如地图上的各种符号、线条、颜色等,学生必须熟练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读懂地理图表。
二、注重实践操作“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地理读图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实践操作。
学生可以通过大量的地图练习,提高地理图例的识别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在课堂上,老师也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操练环节,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真正掌握地理读图的技巧和方法。
三、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地理学科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提升地理读图能力也需要注重跨学科的学习。
比如在自然地理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地图上的气候分布、地形地貌、植被分布等来对地理图例有更深刻的理解。
在人文地理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地图上的人口分布、交通网络、城市分布等来对地理图例有更全面的认识。
通过跨学科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图例的含义和作用。
四、注重专题学习地理读图能力的提升也需要注重专题学习。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地理主题,然后通过图例来进行深入研究。
比如可以选择气候分布、地形地貌、资源分布等专题进行学习,通过专题学习可以更好地掌握地理图例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同时也能对地理知识进行系统性的了解。
五、注重实际应用地理读图能力的提升还要注重实际应用。
学生可以通过实际的地理调查、考察等活动来提高地理读图能力。
比如通过实地考察,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地理图例所传达的信息,从而更好地提升地理读图能力。
提升初中地理读图能力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需要学生在课堂上和课外都加以重视。
初一地理地图读图要点

初一地理地图读图要点在初一地理学习中,读图是一项重要的技能。
通过读图,我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地理现象、地貌特征以及地域分布等内容。
然而,对于初学者来说,如何正确地读图可能是一项挑战。
下面将介绍一些初一地理地图读图的要点,帮助大家提高读图能力。
1. 观察标题和图例首先,在阅读地理地图之前,要注意观察地图的标题和图例。
标题通常会告诉我们地图所展示的内容,例如一张标题为“全球气候分布图”的地图,就说明地图要展示的是全球的气候分布情况。
而图例则会解释地图上各种符号和色块的含义,因此要仔细阅读图例,了解各种符号的具体意义。
2. 分析地图主要内容接下来,要观察地图上的主要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地理要素:根据地图的标题和图例,了解地图上展示的是哪些地理要素,例如人口分布、高山地形、河流分布等。
比例尺和方向:查看地图上的比例尺和方向图示,了解地图的比例和方向,从而更好地判断距离和方位关系。
符号和色块:根据图例中的符号和色块,观察地图上的各种符号和颜色,理解它们代表的含义。
例如,地图上可能用箭头表示河流的流向,用不同颜色表示不同地区的人口密度等。
分布规律:根据地图上展示的地理要素,查看它们的分布规律。
例如,观察人口分布地图,可以了解到人口分布的集中区域和分散区域,从而了解人口的空间分布特点。
3. 注意地图细节和标注在观察地图时,要注意细节和标注。
地图上可能会有一些标注文字或数字,这些标注可以提供具体的信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图。
例如,河流的长度、山脉的高度等特征可能会通过标注来展示。
另外,还要注意地图上的分界线、区域名称等细节,这些细节能够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地图。
4. 与现实地理知识结合在阅读地图时,要将地图上的内容与我们已有的地理知识结合起来。
通过对比地图上的信息和我们学过的知识,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地图。
例如,地图上展示了一片森林分布区域,我们可以思考和回忆一下森林生长的条件、分布规律等,从而更好地理解地图上的信息。
初一地理学会看图的正确方法

初一地理学会看图的方法一、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地图和地图的用途。
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三种方法。
学会正确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两地距离。
能识别和填绘常用图例和注记。
2、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运用地图知识与技能。
3、了解我国在世界地图科学发展中的重要贡献。
学会仔细观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二、学习要求1、基本知识⑴知道:地图上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基本方法。
图例和注记的作用。
等高线、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⑵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⑶应用:地图上的比例尺进行距离计算。
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2、基本能力⑴初步学会:在地图上识别经线、经度、纬线、纬度。
识别常用图例和注记,并能正确填注图例和注记。
⑵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距离。
在地图上运用指向标和经纬线判别方向,运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位置。
3、实践能力⑴搜集城市及旅游点的地图⑵绘制自己住宅的简易平面图。
4、德育要求:逐步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逐步体会学习和生活必须具有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三、学习建议1、在掌握地图知识的基础上,要多运用地图。
2、注意看图的顺序。
初一地理读图技巧一类问题是定性问题;一类问题是定量问题。
所以大家研究分布规律、示意图的解释原理过程,这些往往是定性的问题。
再有地理考试中也会出现一些定量,就是给你图表数据,一旦出现了图表数据问题的时候,大家横纵坐标必须观察的很细致,因为有些问题是确实需要你计算的。
这是定量的问题,但是,考题中更多的还是关注定性问题的分析。
这就是读图。
就地理读图来说,包括的图象类型很丰富,很多。
那么怎么读图呢?第一,就是读世界大洲、大洋分布图,这是一个大的轮廓图。
七大洲、四大洋,大家一定要熟悉他们的基本分布和轮廓,另外重要的运河、海峡的关键运口。
我觉得这是读图的第一个层次,把整个世界最大的面貌先记住。
而且这种记住,要作为一种常识。
第二,就是具体的图。
提醒大家学习自然地理的时候,就是《必修(上册)》,要关注阅读自然地理规律图,主要包括四幅图,这是在《必修(上册)》,每一个单元大家要关注一幅图,是什么呢?其中大气圈,大家比较关注气候类型分布图,水圈,就是陆地和海洋这一块,大家要关注洋流的分布图,当然陆地淡水,就是水循环的分布图也要给予理解。
初中地理地图阅读技巧

初中地理地图阅读技巧
1. 注重地图元素
地图上的各种符号、标记和颜色都代表着不同的地理信息。
在阅读地图时,我们应该仔细观察每一个元素,了解其含义。
例如,河流通常用蓝色标记,山脉用棕色或绿色标记,城市用圆点标记等等。
通过熟悉这些地图元素,我们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地图所传达的信息。
2. 注意地图比例尺
地图上通常会有比例尺,用来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
在阅读地图时,我们应该根据比例尺来判断实际距离。
比如,如果地图上的比例尺是1:,那么地图上1厘米的距离实际上就是厘米,或者10米。
了解地图比例尺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测量地理距离。
3. 理解地图方向
地图上通常会标示出方向,如北、东、南、西等。
在阅读地图时,我们应该注意地图的方向,以便准确找到目标位置。
同时,也
要了解地图上的指南针标志,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地图的方向。
4. 了解地图图例
地图图例可以告诉我们地图上各种符号和颜色的含义。
在阅读
地图时,我们应该仔细研究地图图例,了解各种符号的解释。
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地图中的信息。
5. 结合其他地理知识
在阅读地图时,我们还应该结合其他地理知识来理解地图信息。
比如,了解不同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地形对地貌的影响等等。
通
过综合运用地理知识,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地图内容。
通过以上这些初中地理地图阅读技巧,我们可以提高地理学习
的效果,更全面地了解地理信息。
希望这些技巧对你有所帮助!。
初中地理课中读图的四个基本步骤(精)

初中地理课中读图的四个基本步骤密山市二人班中学高德玉地理课本中的各种地图、景观图、示意图、结构图、统计图等等,有机构成了一个“图像系统”。
地理与其他学科不同,除了文字系统以外,尤其要重视“图像系统”的复习。
这是因为这些图像包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通过复习这些图像可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另外它们作为地理知识的“载体”,直接成为考试的题目。
地理复习中的读图一般包括看、析、绘、默四个主要环节。
1.看图看图是读图的第一步。
为了正确读图,首先就要正确观察图像。
(1)要排除看图的“障碍”。
看图时,往往由于一二个关键点没有搞懂,而发生“卡壳”现象。
因此,要及时排除“障碍”,看懂图像.如:有的学生在读“城市工业布局图”时,觉得很困难。
原来,其中有一个关键:对风向玫瑰图是否看得懂。
如果看得懂,对风向与工业布局的关系就容易理解了。
(2)要考虑看图的有序性。
看图不能杂乱无章,而要根据各种图的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顺序,一步一步地进行。
高中地理下册有一幅世界石油资源分布图,此图内容丰富,在复习中,要分步观察。
第一步:看石油的地理分布是否均匀?主要分布在北半球,还是南半球?第二步:看世界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与国家?第三步:看哪些地区属于石油输出区,哪些国家是石油输入国家?第四步:看有哪些重要的输油路线?途经哪些主要的边缘海、海湾、海峡、港口、运河、岛屿等等?通过这样有层次、有步骤地看图,学生就能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
还比如看水系图一般循着上游、中游、下游的顺序。
看洋流模式图,通常先看热带、副热带海区的洋流,后看极地、副极地海区的洋流。
然而,看图顺序也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有时根据需要及学习情况可以灵活变通。
如看我国山脉分布图,可以按几组走向确定看图顺序,也可以按我国的方位依次看下来。
但无论怎么看图,总要有一定的“序”。
(3)要变换看图的角度。
看图一般总要进行几遍,只看一遍往往是看不透、看不细的。
然而,反复看图,不能老是从原来的角度机械地重复看图,而要适当变换看图的角度。
初中地理地图读图技巧归纳

初中地理地图读图技巧归纳读图是地理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
通过学会读图,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理信息,揭示地理现象背后的规律。
初中地理地图读图技巧是帮助初中生掌握如何有效地阅读地图的方法和技巧。
本文将归纳总结初中地理地图读图技巧,以帮助初中生更好地理解地图信息。
首先,我们要学会阅读地图的标题和图例。
地图的标题能够告诉我们地图的主题和内容,而图例则是解释和表示地图符号的图表。
通过阅读标题和图例,我们可以了解到地图所表示的信息及其符号的含义,为进一步阅读地图提供指导。
其次,我们要注重观察地图的方向和比例尺。
了解地图的方向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地图上地理要素的方位关系,比如东、南、西、北。
而比例尺告诉我们地图上实际距离和地图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可以帮助我们进行距离估算。
通过观察方向和比例尺,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地图上的地理信息。
第三,学会理解地图上的符号和颜色。
地图上的符号和颜色可以表示各种地理要素和自然现象,比如山脉、河流、湖泊、城市等。
熟悉这些符号和颜色的含义,能够帮助我们快速理解地图上的信息,并提高我们对地理现象的认识。
第四,要学会判断地图的比例和转换地图的放大和缩小。
地图的比例是地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
了解地图的比例,我们可以根据地图上给出的测量长度,推算出实际距离。
而放大和缩小地图可以帮助我们更详细或更广泛地观察地图上的地理信息。
通过学会判断比例和转换地图的放大和缩小,我们能够更灵活地使用地图,更好地获取地理信息。
第五,要学会分析地图上的图形和图表。
地图上的图形和图表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地理现象和数据。
通过观察地图上的图形和图表,我们可以找出地理现象的规律和趋势,进一步深入地分析地理问题。
第六,要学会利用地图上的网格和经纬度进行定位和测量。
地图上的网格和经纬度是我们进行地理定位和测量的重要工具。
通过利用网格和经纬度,我们可以准确地确定地图上的位置,并进行距离和面积的测量。
最后,要善于比较不同地图之间的信息。
初中地理读图方法

初中地理读图方法初中地理读图方法初中地理读图方法,初中地理读图题是少不了的,所以初中地理读图能力很重要,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初中地理读图方法吧!(1) 要排除看图的“障碍”。
看图时,往往由于一两个关键点没有搞懂而发生“卡壳”现象。
因此,要及时排除“障碍”,看懂图像。
(2) 要考虑看图的有序性。
看图不能杂乱无章,而要根据各种图的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顺序,一步一步地进行。
如看世界石油资源分布图,首先要看石油分布是否均匀,南半球多还是北半球多;其次看分布的地区和国家;再次是石油输出地区和石油输入国;最后看输油路线,途径的海、海湾、海峡、港口、运河、岛屿等,这样容易形成完整的知识。
看水系图一般循着上游、中游、下游的顺序。
然而,看图顺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根据需要及学习情况可以灵活变通。
如看我国山脉分布图,可以按几组走向确定看图顺序,也可以按我国的方位依次看下来。
但无论怎么看图,总要有一定的“序”。
(3)要变换看图的角度。
看图一般总要进行几遍,只看一遍往往是看不透,看不细的.。
然而,反复看图,不能老是从原来的角度机械地重复看图,而要适当变换看图的角度。
这样往往能收到很好效果。
比如,在一张世界政区图上,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学习关于地理位置、方向的知识,沿着赤道、本初子午线、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等有特殊意义的“线”,去找一找这些线经过了哪些主要国家。
这种变换角度的观察,会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4)要注意看图的整体性。
在看区域地图时,不能孤零零地看一条“线”或一个“点”,而要进行组合观察,扩大到一个“块”或一个“面”。
如看中国铁路分布图,要沿线观察途经哪些地形区,主要河流、省区市、矿产地、农业基地等等。
看一个城市的地理位置,要顾及它的“左邻右舍”的相对位置。
这样整体性看图,有助于形成地理事物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的正确观念。
浅谈提升初中地理读图能力的方法和技巧

浅谈提升初中地理读图能力的方法和技巧一、方法方法是实现目标的路径和手段,因此,先了解一些有效的提升初中地理读图能力方法是必要的。
介绍几种可以在日常学习中较容易实施的方法。
1.词汇积累读地理的图表往往会用到较为专业的词汇,如颜色比例尺、等高线、南北走向等。
如果缺乏相关的词汇知识,读图难免会比较吃力。
因此,对初中地理学科的词汇, 需要通过频繁认读、记忆来进行积累和巩固。
可以通过前期搭建词汇库,之后在阅读过程中积极查找,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方法。
2.多角度阅读读地理图表的时候,尝试从多个角度去阅读题目对应的图表。
先观察图表的整体概况,如坐标轴坐标范围、数据特点和图例。
随后,着眼于图表的细节,看看细节里隐藏的信息解密图表的脉络。
最后,观察图表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以了解地图的地理位置、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等,这样就能全面掌握图表所要表达的内容。
3.对比方法如果拿到一幅地形地貌图,或者两张有关数据类地图,完全不同的图表呈现出的景象会让你一脸茫然。
这时采用对比的方法便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对比法主要指将两幅地图同步放置,然后逐一对比两组图中的不同点或相似点,根据观察所得的 information来加深对图表含义的理解。
可以说对比法可以让图表之间的联系显得更加明了。
二、技巧技巧就是在采用方法的基础上,在实践过程中掌握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下面主要介绍三种提高读地理图表技巧的方法。
1.线段比较法线段比较法是在图中找到若干同一物体的线段,按照比例计算出实物的大小再进行比较。
例如,当你需要比较不同城市之间道路长度时,可以通过比例计算道路的长度,然后比较。
2.面积比较法在地图上测量面积是基于它的长度与宽度,而面积比较法就是根据面积进行比较的方法。
在地图的使用过程中,往往需要比较不同区域的大小关系。
当面积两个向量难以直接计算的时候,使用画面积图,计算比例关系后再进行比较。
比例符号法多用于表示数据的大小与数值,适合用于了解数据量比较大的数据图表。
地图的五步读图法

地图的五步读图法第一步:读图名,知图类,圈定思考范围。
首先读图名,弄清所看地图反映什么内容。
大部分图名是紧跟图表的,放在图表的上方、下方或一侧,在读图题中则往往放在或隐藏在题干中。
知道图表属于哪一类型,可准确选择判读思路和方法。
中学地理常见的地图的种类包括日照图、统计图表、地形剖面图、地质图、景观图、原理示意图、漫画图、数据图、结构图、等值线图等。
第二步:析图例,看点线,全面获取信息。
其次读图例及注释。
弄明白图上每种地理符号的含义。
一般分布图中都有图例,只有阅读图例后再去读图中内容,才会提高阅读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当地图上出现多项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时,首先要从图例中找出各项地理事物的名称,然后分门别类辨识它们的分布特点。
图中没有使用特殊的图例,可以不论,但对于常用图例,还是熟记为好。
需要指出的是,图例是人为规定的,考试题目中,既可能使用常规的习惯图例,也可能根据需求设定新的图例,如“▲”在常规图中是大家都很熟悉的铁矿符号,但在特定题目中则可能表示其它地理事物,如某城市、某观测站、某山峰等。
因此养成及时阅读图例的习惯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步:连题目,抓关键,锁定考察目标。
图上承载的信息是非常丰富的,可根据题目要求,提取与题干、设问内容相关的信息,舍弃其他无关信息,缩小读图的范围,有针对性的作答。
一般如特殊的经纬线、方向、重要事物等都是关键信息。
如果是区域图,就要从某种事物或现象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确定区域位置。
最有效的方法是跟踪空间轨迹:寻找一个比较熟悉的或有一定地理意义的地理事物,然后再沿某一方向去判读。
第四步:析原理,找方法,对接教材内容。
读图类问题的解决,一般不会仅仅靠图,除了图中信息外,我们还要应用题干信息和教材原理,将三者结合起来才能完成解题任务。
尤其要把其中蕴含的基本原理吃透,并研究可能出现的变式,这样就能以不变(基本原理)应万变(图型)。
第五步:组答案,防失误,科学严谨作答。
答案表述要全面简洁,呈现层次化,语言规范明确,突出术语化,科学严密,具有逻辑性。
初中地理读图方法指导

初中地理读图方法指导地图是中学地理教学中最直观、形象的教学媒体。
下面是由本人分享的初中地理读图方法指导,希望对你有用。
初中地理读图方法指导:养成习惯,形成规范地理图像判读能力的培养是不能速成的,因此,同学们从学习地理的第一天起,就应该有意识地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及图文互换、图象转化等学习习惯,形成判读、用图的规范。
如看书时要“左图右书”“图文互换”;判读坐标图时先要看纵横坐标的数值与含义,找出其揭示的规律;判读等值线图时要看等值线的递变、走向、疏密、弯曲、极值分布区;判读地图时先看地图三要素;判读地理关联图时要清楚地理因素或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等。
要构建思维模型,培养思维能力。
最具地理学特征的思维品质是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空间思维能力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把握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空间运动的特征。
综合思维能力表现在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及与此相关联的分析、比较、推理等思维过程。
初中地理读图方法指导:化整为零,专项突破第一轮复习和第二轮复习的策略是不同的。
第一轮复习应注重知识的逐一落实和过关。
进入第二轮专题复习后,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就各类地理图像进行专题复习。
在专题复习时,建议就各类地理图像化整为零进行小专题复习。
如地理要素模式或结构示意图,可以分为三圈环流模式图、世界洋流模式图、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模式图、承压地下水的自流水盆地示意图等小专题逐一突破。
还如关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都能以地理图像的情境命题,我们可以分解为以下小专题专项突破:日照图的判读与应用、正午太阳高度与应用、时间计算等。
不同的图题其考点是不同的,解题方法自然也有差异,以日照图为例,主要考点有:所在地理纬度、所在南北半球、季节或节气、日出与日落时间、昼长(或夜长)、日出与日落方位、物体影长(楼房间距)、物影方向、太阳能热水器安装角度等,无论考查什么内容,都可以按下列解题基本思路解答:⑴确定南、北半球,⑵判定晨线与昏线,⑶判定南北半球季节(节气),⑷判定太阳直射点位置,⑸确定已知经线时间,(6)判断有关地理现象等。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地理图表阅读技巧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地理图表阅读技巧一、引言地理图表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工具,它能够形象、直观地表达地理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图表阅读能力是提高学生地理素养的重要手段。
本文旨在探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地理图表阅读技巧,以期为初中地理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地理图表类型及特点1.地图:地图是地理图表中最基本的形式,它能够直观地表达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系等地理要素。
地图的阅读需要关注比例尺、方向、图例等基本信息。
2.统计图:包括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用于表达地理数据和现象的变化趋势和比例。
阅读统计图需要关注数据的变化规律和趋势,以及各部分的比例关系。
3.景观图:展示不同地区的地理景观,如河流、山脉、城市等,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地理环境。
阅读景观图需要关注图片中的细节和特征,结合地理知识进行分析。
三、地理图表阅读技巧1.掌握基本阅读方法:在阅读地理图表时,首先要了解图表类型和特点,明确观察目的。
其次,要关注图例和比例尺等基本信息,了解数据和特征的含义。
最后,要结合地图和文字资料,综合分析图表所表达的信息。
2.培养观察能力:观察是获取地理图表信息的重要手段,学生需要学会从图表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观察时要关注图表的细节和特征,注意数据的变化和趋势,以及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
3.学会对比分析:对比分析是地理图表阅读的重要技巧,通过对比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图表数据,可以发现地理规律和特征。
在对比分析时,要关注数据的变化趋势和差异,结合地理知识进行分析。
4.善于总结归纳:在阅读地理图表后,学生需要学会总结归纳所获取的信息和规律,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总结归纳时要将图表信息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形成系统的地理知识体系。
5.培养空间思维能力:空间思维能力是学习地理的重要能力之一,通过阅读地图和景观图等地理图表,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在阅读地图时,要注意方向、比例尺等基本要素,结合文字资料进行空间定位和空间关系分析。
初中地理地图读图知识点

初中地理地图读图知识点地图是地理学习中的重要工具,通过地图可以准确地了解地球上各种地理现象和空间关系。
掌握地图读图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对于初中地理学习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初中地理地图读图的几个关键知识点。
1.地图比例尺地图比例尺是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
表示为1:比例数或者比例分数,如1:1000或1/1000。
通过比例尺我们可以根据图上的距离计算出实际距离,或者根据实际距离计算出图上的距离。
比例尺越大,表示图上的距离越大,细节越清晰。
2.地图方向地图上的方向通常用南、北、东、西表示。
南方向指向地图的下方,北方向指向地图的上方,东方向指向地图的右侧,西方向指向地图的左侧。
在地图上很多地方会标注N字母或者箭头表示北方向。
3.地图符号地图上用各种符号和图形来代表不同的地理要素,如建筑物、水体、公路等。
掌握常见的地图符号有助于我们准确地理解地图上的信息。
例如,蓝色线条表示河流,绿色线条表示公路,红色线条表示铁路。
4.地形图示意地形图是用符号和色彩来表示地球表面地形的一种地图。
地形图上的等高线和山体阴影可以清楚地展现地球表面的高低起伏、山脉分布等地形特征。
通过阅读地形图,我们可以了解地理地势的变化。
5.经纬线和纬度地图上的经纬线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地理位置和测量距离。
经线是指从地球北极到地球南极的半圆线,纬线是指从地球的一侧到另一侧的圆环状线。
我们可以通过经纬线来确定地球上某一地点的准确位置。
纬度通常用来表示地点距离赤道的距离,北纬和南纬范围分别从0°到90°。
6.地图投影地球是一个球体,而地图是将球体展开成平面图。
由于地球的曲面展开成平面会出现形状和大小上的扭曲,所以地图投影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地球上的经纬线投射到平面上。
常见的地球投影方法有墨卡托投影、等角投影等。
掌握常见的地图投影方法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地图上的地理信息。
以上是初中地理地图读图的几个关键知识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读懂地图,理解地球上的各种地理现象和空间关系,为后续地理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初中地理图解解读技巧

初中地理图解解读技巧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通过对地球表面自然和人文现象的研究,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理解我们居住的环境。
图解是地理学中常见的表达方式之一,通过图表的形式呈现地理知识,能够更直观地传递信息。
然而,初中生在学习地理图解时常常遇到困惑,不知道如何准确理解和运用图解信息。
本文将介绍一些初中地理图解解读技巧,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
1.查看标题和图例在阅读地理图解时,首先要仔细阅读图表的标题和图例。
标题通常用来总结图表的主题和内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整体的概念。
图例则解释了图中各种符号或颜色所代表的含义。
通过了解标题和图例,我们可以在细节部分的阅读中更好地理解图表信息。
2.分析图表类型地理图解的类型各不相同,常见的有圆饼图、柱状图、线图、地图等。
在阅读图解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图表的类型,以便更好地采取相应的解读方法。
例如,柱状图通常用来比较不同地区或时间的数据,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柱状图的高度来进行比较。
而地图则用来展示地理分布,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颜色等指标来了解各地区的差异。
3.注意坐标轴和刻度在柱状图或线图中,坐标轴和刻度是非常重要的。
坐标轴通常分为水平轴和垂直轴,水平轴代表不同的地区、时间或其他变量,垂直轴代表数据的数量或比例。
刻度表示了在坐标轴上划分的间隔,我们需要仔细观察刻度的大小,以便准确理解数据的相对大小。
4.比较数据的差异地理图解常常用来展示不同地区或时间的数据差异,我们可以通过比较数据来发现地理事件或现象背后的规律。
例如,柱状图可以比较不同地区的人口数量变化,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柱子的高度来了解人口的多少。
线图则可以比较不同时间点的气温变化,我们可以观察线条的趋势来了解气候的季节性变化。
5.注意图表中的标注图表中的标注对于理解图表非常重要,它们通常用来给出具体的数值或描述。
我们在阅读图表时需要仔细阅读标注,了解图表中的细节信息。
例如,在地图上,我们可以通过标注了河流、山脉、城市或其他地理要素的图例来理解地理特征的分布情况。
初中地理地图阅读技巧

初中地理地图阅读技巧在初中地理学习中,地图阅读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掌握地图阅读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下面是一些建议和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地图阅读能力。
学好重要性地图是地理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工具,通过地图可以直观地了解各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信息。
掌握地图阅读技巧,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主要学习内容地图阅读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地图的识别、地图的阅读、地图的绘制和地图的分析。
学生需要学会如何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信息,如何理解地图上的符号和标注,如何根据地图上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推理。
学习注意事项在学习地图阅读时,学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认真观察地图的标题和图例,了解地图的主题和内容。
2.注意地图的比例尺和坐标系,了解地图上的距离和位置关系。
3.仔细阅读地图上的符号和标注,理解其代表的含义。
4.学会使用地图工具,如放大镜、尺子等,提高阅读效率。
主要学习方法和技巧1.分区域阅读法:将地图分为若干个区域,逐一阅读和理解。
先从整体上了解地图的布局和内容,再逐渐细化到各个小区域。
2.对比阅读法:将两张或以上的地图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观察其差异和联系,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3.实践操作法:通过实际操作,如绘制地图、模拟导航等,提高地图阅读能力。
中考备考技巧1.熟悉教材地图:认真学习教材中的地图,掌握其内容和知识点。
2.做题训练:通过做题,尤其是地图阅读题,提高自己的地图阅读能力。
3.总结规律:总结地图阅读的规律和技巧,形成自己的阅读方法。
提升学习效果的策略1.定期复习:定期复习地图知识,巩固记忆。
2.互动交流:与同学或老师进行地图阅读的交流和讨论,相互学习和提高。
3.运用地图: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尽量运用地图,提高自己的地理素养。
通过以上方法和技巧,相信学生可以提高地图阅读能力,从而提高地理学习效果。
在学习过程中,持之以恒,不断实践和总结,相信学生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初中地理地图技巧大全

初中地理地图技巧大全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的科学,而地图则是地理学中的重要工具。
掌握地图的技巧对于学习地理知识和理解地球上的各种现象至关重要。
在初中地理学习阶段,学生需要通过运用一些地图技巧来加深对地理概念的理解。
下面是一些初中地理地图技巧的大全,希望能对初中地理学习有所帮助。
1. 图例的理解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表示不同事物、地貌或符号含义的图形样式。
学生在学习地图时,需要通过解读图例来理解地图上标记的事物含义。
例如,不同颜色的填充区域可能代表不同的地形高度或气候类型。
掌握图例的理解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地图上的信息。
2. 缩放地图地图的比例尺告诉我们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
学生应该学会根据比例尺来测量地图上的距离,并将其转换为实际距离。
通过缩放地图,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地区的相对位置和距离关系。
3. 方向的理解地图上通常会标注方向,包括北、南、东、西等。
学生需要理解方向的含义,并运用罗盘来帮助他们确定地图上的方向。
掌握方向的理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现象和地理位置之间的关系。
4. 海拔高度的理解地图上的等高线是表示地面上各点海拔高度的曲线。
学生需要理解等高线的含义,并能够根据等高线的间距判断地形的陡峭程度。
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理地貌。
5. 经纬度的理解经度和纬度是地理上用来定位地点的坐标系统。
学生需要理解经纬度的含义,并能够根据经纬度来确定地点的位置。
掌握经纬度的理解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定位不同地点。
6. 区域的理解地图上常常分为不同的区域,例如洲、国家、省、市等。
学生需要理解这些区域的划分以及其特征,从而更好地理解不同地区的地理差异和联系。
7. 海洋和陆地的理解地图上的颜色通常用来区分海洋和陆地。
学生需要理解海洋和陆地在地球上的分布以及其特征。
8. 河流和山脉的理解地图上的蓝色曲线代表河流,而棕色的山脉代表山脉。
学生需要理解这些符号的含义,并能够根据河流和山脉的分布来理解地理特征。
地理读图方法和步骤的介绍

地理读图方法和步骤的介绍临沧市一中赵珍()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也是高考地理能力测试的重要载体。
在所有的地理高考题中几乎都存在着“无图不成题”这样一个规律。
因此,学会读图、会读图,在地里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现将地理读图的一般方法和步骤总结如下:一、读图的方法1.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包含的内容很多,它不仅有各种地理事物的位置、形态、地理名称、数据、景观等等,而让学生去认识这些东西,就必须使他们掌握有关地图的基本知识,如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即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正确牢固的掌握这些知识,对每一个学生的读图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大的作用。
2.培养学生的图感平时多让学生多看各种不同类型的地图,特别是世界分区地形图。
这样,学生在遇到题目没有明确指出图幅所示地区时,基于平时的积累,或根据轮廓、或根据地形、或根据人文地理概况大致能够判断出是世界地理分区中那一区域,做题时能够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不紊,极大地提高了得分的概率。
二、读图的一般步骤1、看图名是一幅图的灵魂所在,它直接表明了这幅图要反映的主题。
因此,在做有图的题的时候,首先要看图名,这样有助于我们确定考察方向、及时调动和回忆相关知识。
2、看图例能够告诉我们地图中各个事物所代表的地理意义以及各个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帮助我们准确的理解地图想要表达的具体内容。
因此,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看好图例,扣准点是保证高分的重要条件。
3、看图注有部分地图,除了图名和图例外还会有一些文字的注释。
这些注释往往会是我们解题时重要的突破点和切入口,所以,读图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认真,不能错过地图所要传递的信息。
4、回归材料、找遗漏点在所有的地理高考题中,题目呈现的方式几乎都是图文结合的。
地图是地理事物的直接呈现,而材料里面则一般会隐藏着一些解题的信息点。
因此,在答题时,除了地图中所反映的知识点外,还要回归材料,认真研读,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点,避免知识点的遗漏,同时,一些比较难、偏的题,材料里面还往往隐藏着解题的突破点。
初中地理图解技巧总结

初中地理图解技巧总结地理学科作为一门研究地球表层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图解技巧在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地理图解技巧可以更加直观、清晰地理解地理现象和地理信息。
本文将总结初中地理学习过程中常用的图解技巧,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
一、地图阅读与制作1. 熟悉地图符号:地图符号是地理图解中的基本元素,它们用于表示地理要素,如山脉、河流、湖泊等。
在学习地图时,要熟悉常用的地图符号,以便正确理解地图的含义。
2. 了解图例:图例是地图中解释和说明符号含义的部分。
通过仔细阅读图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图上所表示的地理信息。
在阅读地图时,不要忽略图例的重要性。
3. 着眼重点:在阅读地图时,应该着眼于重要地理要素,比如主要山脉、高原、河流等。
同时,要了解地图的背景知识,比如地理区域的特点以及相关的人文地理信息。
4. 制作简单地图:通过制作简单的地图来巩固地理知识。
可以根据教材上的要求,自己动手绘制地图。
绘制地图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理要素的位置关系,并提升对地理知识的记忆。
二、图表分析技巧1. 读懂柱状图:柱状图是地理学科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图表形式。
在阅读柱状图时,要注意理解图表中各个柱子的含义。
柱状图的高度代表数量或指标的大小,通过比较柱状图的高度可以得出某种趋势或结论。
2. 利用流程图分析现象:流程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某个地理现象的发展过程。
通过分析流程图的不同部分,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影响和后果等。
3. 掌握地图图例对比:在地理学习中,有时会遇到多张地图进行对比分析的情况。
这时我们需要理解每张地图的图例含义,并注意对比每幅地图上相同和不同的地理要素。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不同地理现象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4. 知晓折线图变化趋势:折线图常常用于表示随时间变化的数据。
在阅读折线图时,要注意折线的走势和趋势。
折线图的上升、下降或趋于平缓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相关的地理现象。
三、图解技巧运用1. 使用颜色和标记:在阅读地理图解时,我们可以使用颜色和标记来突出地图要素。
地理科的识图技巧

地理科的识图技巧
关于地理科的识图技巧
1.识图
它是读图的先决条件,这好比数学解题时必须首先熟悉“已知条件”一样。
如读“七月份气温日变化平均情况与地面热量收支示意图”,要认识横轴和纵轴的数值、三条曲线所表示的含义等。
2.发现
这里说的“发现”,是启发、诱导学生在识图观察的基础上,使已知的信息加深理解或将其转换成对未知的认识,达到对概念的进一步理解或对新规律的探究。
如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图”,教师可以把中纬地区的自然带分布情况单独画出。
即分成两幅图让学生对照观察,使学生从中清晰地发现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的'规律。
3.反思
它是把问题反过来思考的“倒转思想法”。
从对图像的观察中,发现的只是事物的规律和结果,不能直接看出原因。
要揭示图中规律、原因、结果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就需要进行逆向推理、分析,如读“海洋表面平均盐度按纬度分布曲线图”,发现盐度分布曲线呈“马鞍状”的纬度分布规律。
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分布规律呢?这就需要把影响盐度的降水量和蒸发量两个因素进行对照分析。
这是在反思的基础上,推理领会,豁然明白事物道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地理学会看图的正确方法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地图和地图的用途。
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三种方法。
学会正确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两地距离。
能识别和填绘常用图例和注记。
2、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运用地图知识与技能。
二、学习要求
1、基本知识
⑴知道:地图上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基本方法。
图例和注记的作用。
等高线、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⑵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
⑶应用:地图上的比例尺进行距离计算。
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
2、基本能力
⑴初步学会:在地图上识别经线、经度、纬线、纬度。
识别常用图例和注记,并能正确填注图例和注记。
⑵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距离。
在地图上运用指向标和经纬线判别方向,运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位置。
3、实践能力
⑵绘制自己住宅的简易平面图。
4、德育要求:
逐步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逐步体会学习和生活必须具有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三、学习建议
1、在掌握地图知识的基础上,要多运用地图。
2、注意看图的顺序。
一类问题是定性问题;
一类问题是定量问题。
所以大家研究分布规律、示意图的解释原理过程,这些往往是定性的问题。
再有地理考试中也会出现一些定量,就是给你图表数据,一旦出现了图表数据问题的时候,大家横纵坐标必须观察的很细致,因为有些问题是确实需要你计算的。
这是定量的问题,但是,考题中更多的还是关注定性问题的分析。
这就是读图。
就地理读图来说,包括的图象类型很丰富,很多。
那
么怎么读图呢?
第一,就是读世界大洲、大洋分布图,这是一个大的轮廓图。
七大洲、四大洋,大家一定要熟悉他们的基本分布和轮廓,另外重要
的运河、海峡的关键运口。
我觉得这是读图的第一个层次,把整个
世界最大的面貌先记住。
而且这种记住,要作为一种常识。
第三就是大家最头疼的世界级中国区域图,大家觉得在读区域图时觉得复杂,而且担心考试中随便出了两条经线、纬线画一个小方
块让你确定这个地方是什么,这并不是现在考试的方向,现在考试
并不是要考查你对某一块地方是不是可以背下来它在什么位置。
而是考试中它一定会把非常明确的位置给你框定好,是在什么纬度,什么经度,典型的城市、典型的地形区都标注出来,让你肯定
认出这个区域,就像在考试当中你自己读地图一样,确定了位置之后,让你干什么呢?要让你在这个区域图上分析问题,分析什么?分
析自然的规律、人类活动的规律。
第一,先选好一个区域。
每天随便拿地图掏一个纸窟窿,找一小块,选定一个区域,选定区域之后做区域定位。
这个定位很重要,考地理的时候,你一定要抓住这点,就是拿到地理题,第一件事就问在哪儿,然后再问是什么时间,最后是发生什么事,我们再去研究。
进行空间定位很重要。
空间定位怎么定位呢?一般来说,先看纬度,再看海陆,再看相互的关系。
位置是定热量关系,海陆位置是定水分关系。
在这里我还想强调,定海陆位置的时候,大家一定要关注三类国家:
一类国家是岛国,
一类国家是海陆兼备的国家,
一类国家是内陆国。
这三类国家是世界上最有特色的三类国家,因为所处的海陆位置不一样,发展策略是不同的,所以要关注这三类国家。
再有根据一些相关的信息,比如一些典型的湖、河等典型地形区可以帮助你确定这个位置在哪儿。
第二,定好位置之后,分析这个区域的自然要素特征。
自然要素特征最核心的是地形、气候、水。
这三个自然要素去分析的时候,
①要找气候,这是自然界最基础的要素,而且是地带性要素的基础。
②去找地形要素,这是非地带性要素。
③看水,因为水文要素是受地形和气候影响的,气候影响水量,地形影响水的流向、流速。
这样把三个要素叠在区域,这是单一要素一个一个往上叠,之后对不同的要素之间的关系琢磨一下。
比如说,这个地区是这样的气候,这种气候会使它的水量怎么样呢?这个地区是这种地形,这种地形会影响到气候、水文什么呢?相互之间的关系搞清楚了。
这是第二步叠加自然要素。
第三,分析这个区域的各项人类活动,这个就由你自己想象。
在这样一个纬度海陆范围之内,这种气候、地形、水的状况下,人类
的衣食住行该怎么安排呢?你就去想。
衣食住行实际上就是工业、农业、交通、城市、人口等这样的一些活动,于是你围绕着这样的活动,去把相应的区位因素回忆起来,进行区域分析。
第三方面,分析了自然、人文、区位要素之后,你就去推断这个地区的区位的优势是什么?是水最优越,还是气候最优越,人文因素
当中是劳动力最丰富,还是资金最丰富,去找它的优势。
找到优势,再找劣势,优、劣势找到之后就可以确定出这个地区中的核心问题了。
如果说发展的话,自然条件中水是限制条件,缺水肯定是它的
问题。
第四方面,就是大家同时要关注教材中的图,关注教材中图就是刚才提到的,教材中的每一幅图往往是有个性特征,大家除了关注
前面说的规律性的图之外,同时也要关注教材给我们提供的个性化
的图。
最后我还想提一点,大家要熟悉地理工具中的图象,它有很多类型,不同的类型在读图的时候也有一些差异,我这里有一个表,这
点可能老师也给大家说过,地理的图象大致分为这么几类。
这样的
分类大家是熟悉的,也就是说,地理图象一般可以分成六类:包括
分布图、示意图、统计图表、图象和等值线图,不同类型的图解决
的问题有差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