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测实量技术交底模板
技术交底记录(增大砼构件截面)表式42
![技术交底记录(增大砼构件截面)表式42](https://img.taocdn.com/s3/m/9f90d4d7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c9.png)
17、设置安全标志,在本工程现场周围配备、架立安全标志牌。
18、搬运及安装钢筋、钢管等导电物品时,防止碰触电线。应与带电体保持安全距离。
19、人力抬重物时,动作要一致,在起落、停止时,要互相呼应。重物堆放要分散、稳当,防止倾倒和塌落。
20、吊运物品时应捆绑牢靠,平稳运行,防止物品钩挂脚手架;吊物垂直下方,禁止有人停留。
技术负责人
施工员
班组长
②加大混凝土截面墙模板必须设置穿越原结构构件墙体的对拉螺栓,水平和竖向间距宜≤500mm。当层高较高时,模板支撑可分别支顶于楼板和顶板上,以确保支撑稳定。
③模板背楞宜比新建工程同类构件的模板背楞适当加密。
3)竖向构件加大截面的模板宜一次支设到顶。层高较高时,可在模板侧面沿高度方向每隔2m和水平方向每隔1m留置混凝土浇筑口。浇筑口宜统一规格,孔口模板做成活动盖板的形式,待混凝土浇筑至孔口部位,将孔口模板盖上,用两道柱箍或钢管背楞锁紧,防止孔口模板歪斜。根据混凝土浇筑进程,从下至上依次封堵浇筑口模板。
5、施工现场的各种安全防护设施、安全标志等,未经批准严禁随意拆除和挪动。
6、洞内施工加强照明,设置反光标,确保施工安全。
7、要注意电气设备的防雨、防潮、防触电。
8、作业前必须检查工具、设备、现场环境等,确认安全后方可作业。
9、作业后,作业人员和材料、机具等要撤至安全区域。
10、杜绝违章作业和野蛮施工。
4、混凝土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合设计要求并有良好的扩展度,浇筑时禁止加水和擅自添加外加剂,施工质量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规定。
测量工作技术交底
![测量工作技术交底](https://img.taocdn.com/s3/m/7283c910dd88d0d233d46ae8.png)
测量工作技术交底为保证工程的质量,确保测量工作的顺利、有序的进行,避免失误,提高精度,在全面展开工作以前,进行测量工作交底。
1.基本要求1.1 认真执行合同文件、技术规范、设计图纸及上级下发的文件精神。
1.2 各测量控制点、放样桩位、护桩必须用水泥砼加以保护,做到结实牢固、不松动。
1.3 控制点复测、加密,线路中桩复测必须与相邻标段进行联测,中桩复测还要与已建成工程或在建工程联测并与其结构物中心闭合。
1.4 严格控制上道工序未抽检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的程序。
1.5 施工所用测量控制点要求定期复测。
1.6 测量记录要清楚、整齐、不能涂改,当记录错误时,应用横线划去原错误记录或文字,重新正确记录。
2.具体要求重点2.1 导线点复测2.1.1 按I 级导线测量要求,测角中误差5”,角度闭合差〈=10√n。
导线的测量应使用测角精度不小于6“,测距精度不小于(5±5ppm×D)的的全站仪,不平角按测回法进行观测,DJ2的仪器测量两个测量回,DJ6 的仪器测量4 个测回。
在附合导线中,可以测量左角或右角,在闭合导线中均测内角。
2.1.2 测距要对向观测,相对中误差在1/15000 之内。
2.2 水准点复测2.2.1 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用精度不低于S3 型的水准仪施测。
2.2.2 前后视距差不超过5 米,累计视距差不超过10 米。
2.2.3 红黑两面读数差不超过3 毫米、高差之差不超过5 毫米。
2.2.4 相邻水准点之间闭合差按±6√n 毫米或±20√L 毫米精度要求。
2.2.5 相邻水准点之间测站数为偶数。
2.2.6 最小读数不能小于0.2 米。
2.2.7 采用往返或两台仪器同时测或改变仪器高法。
2.2.8 高差比较大的路段应注意摇尺。
2.3 复测报告内容2.3.1 交桩情况简介:应交点数、实交点数、桩位保存情况。
2.3.2 测量仪器合格证书、鉴定证书。
2.3.3 全部测量外业手薄。
土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范文
![土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1475bcb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8e.png)
土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范文内容:尊敬的各位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土方工程是本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项目质量和进度。
为做好土方施工,现就土方施工的相关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作以下交底:一、土方开挖技术1. 开挖前应对土质进行勘察,了解土质情况,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
软土地基应轻装备缓慢开挖,避免大面积强力切土。
2. 开挖时要分层次、分步骤进行,每层高度控制在1-1.5米。
严禁越层越阶开挖以免发生坍塌。
3. 开挖时要频繁检查坑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雨天要对坑壁进行防渗,防止坍塌。
4. 夜间及暂停施工期间要对开挖面进行防护,防止事故发生。
二、回填夯实技术1. 回填前要清理底部,确保无软弱地基。
2. 回填材料要过筛,去除大石块、树根等杂物。
3. 分层回填,每层厚度控制在20-30,并及时压实。
4. 回填时要控制好湿度,避免过湿过干。
5. 回填至设计高度后,要进行全面压实,压实度不得低于设计要求。
三、质量验收标准土方工程质量验收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主要控制沉降量、压实度等指标。
如实测指标不符合要求,必须进行整改至达标后方可进入下一施工阶段。
四、安全注意事项1. 做好边坡支护,防止塌方。
2. 雨天及时对土方进行防渗、防塌处理。
3. 施工期间设置明显标志,防止其他人员误入。
4.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做好防护。
以上是土方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请各位根据实际情况,做好相应的技术交底和安全措施。
如有疑问,欢迎提出讨论。
感谢大家的参与和支持!。
模板技术交底
![模板技术交底](https://img.taocdn.com/s3/m/cb804ade26fff705cc170ab4.png)
(6)主楼-2F层180厚顶板:面板厚度15mm,木方50×100mm,间距200mm,梁顶托采用100×100mm木方。
(7)主楼-1F层160厚顶板:面板厚度15mm,木方50×100mm,间距200mm,梁顶托采用Ø48×3.6mm双钢管。
主楼顶板模板采用15mm厚双面覆膜黑模板,配三套;
主楼墙柱模板采用15mm厚双面覆膜黑模板,层数为18层楼栋配一套模板,结构施工至10层,配单层墙柱模板总用量1/3模板,更换受安装留洞印象破坏部分。
层数为22层楼栋配一套模板,结构施工至10层时,配单层墙柱模板总用量1/3模板,更换受安装留洞影响破坏部分;结构施工至15层时,配单层墙柱模板总用量1/3模板,更换影响或将会影响混凝土观感部位模板,最后一批模板考虑做屋面结构施工;
(4)车库方柱的尺寸主要为600×600mm,选定柱模板支撑加固体系如下:
柱模板竖楞方木截面尺寸50×100 mm,柱模板的净高度 L = 5100 mm,柱箍采用双钢管Φ48.3mm×3.6mm或以上尺寸。柱竖楞方木布置间距150mm、柱箍对拉螺栓采用Φ14对拉螺栓或钢筋。
柱模一次安装到位,采用钢管柱箍,离地200mm安装第一道柱箍,柱高度≤2500mm的柱段,每间隔450mm安装一道柱箍;高度>2500mm的柱段,每隔600mm安装一道柱箍。
满堂模板支架立柱,在外侧周围应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间在纵横向应每隔4跨(且不大于5m)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4跨,并在剪刀撑部位的顶部、扫地杆处设水平剪刀撑。
梁模板安装:
(1)、主龙骨采用Ø48.3×3.6mm双钢管,其跨度等于支架立杆间距;次龙骨采用50mm×100mm木枋,梁底部木方按梁宽≥400,间距取为150mm,梁宽<400,间距取为200mm,梁侧面木方间距取为300。
测量方案技术交底1
![测量方案技术交底1](https://img.taocdn.com/s3/m/a9d78094b9d528ea81c779a9.png)
带。 6.每周组织作业人员召开安全会进行学习,加强安全意识。 7.作业前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 八、技术资料收集、整理 1.保留原始测量记录,装订成册上报。 2.归档测量技术资料编制、管理依据山西省地标《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DBJ04-214-2004)进行。 九、文明安全施工 1、 进场施工现场所有人员必须带好安全帽,系上安全带。不准穿拖鞋、背心、裙子、裸背进入现场。 2、 所有测量仪器修理拆换工作由专业测量人员操作,严禁操作工自行拆动。 3、 使用测量仪器是注意检查水准气泡等辅助测量标准工具。仪器移动时应小心轻放,避免仪器损坏。 4、 严禁酒后和身体不健康人作业。 5、 测量仪器交接前后应与交接人员做好交接工作,做好检查和记录。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Biblioteka 接交人:制轴线测定结构外边线、基坑下口线、基坑上口线;撒白灰线标识,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 验线后,开挖。为严格控制边坡位置,避免造成超挖或少挖现象,挖槽过程中测量放线员应跟班 作业。 2) 基础撂底:校核轴线控制桩和后视点准确无误后,将轴线控制线用经纬仪或全站仪投测到垫层防 水保护层上。轴线间距、角度闭合后(D≤±2mm;¢≤±10″) ,钢尺量距测设墙柱轴线、边线、 控制线;集水坑、电梯坑、门洞口、暗柱位置线等,并用红油漆标识,做法见《施工测量方案》 。 3) 高程控制 以业主单位交桩测量成果:测绘设计研究院高程点为起始依据向场区内引测两个标高控制点,± 0.000m 相当于绝对高程 776.450m;并在四周围墙上标识。随着土方开挖深度的进行,用悬吊钢 尺法或闭合、附合法向基坑内引测。基准点至少 3 个,至基底后,基槽内测设 3 个标高控制点, 均布在东西侧工程桩及塔吊基础立面上,标高为-6.000m。北侧塔吊预埋节上,标高为-5.000m。 挖土深度严格按技术交底预留。为了防止超挖和扰动地基,严格按照标高控制网清土、并严格控 制电梯坑、集水坑标高。 4) 地下室结构实体施工期间,墙柱钢筋绑扎完成后抄测本层结构 0.500m 控制线,浇筑混凝土前, 复测标高控制点,以免钢筋位移造成标高出现偏差。标高点布置原则:剪力墙位置 3~4 米、框架 柱每根柱不应少于 3 点设置。钢筋上红油漆标识应清楚,墙柱拆模后应及时抄测建筑 1.000m 标 高控制线,以便指导顶板模板安装。 五、主体结构施工测量放线(±0.000m)以上 1.平面控制 1) 首层底板放线:控制轴线校测完成后,安置经纬仪或全站仪将控制点投测至首层板面上,控制点 位置及做法详见《施工测量方案》 。各点边角关系校测(测角中误差±10″、量距误差 1/10000) 无误,填写楼层平面及标高实测记录,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根据主控轴线测设墙柱轴线、 边线、0.300m 控制线、门窗、洞口位置等。主体外檐及报告厅测量放线详见《施工测量方案》 。 2) 根据平面控制网和施工流水段划分图,每施工流水段测设四条主轴线,两纵两横。控制网竖向传 递方法详见《施工测量方案》 。 3) 测量工作与主体施工的关系:楼板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强度达到 1.2Mpa 后(墙柱边线、模板 控制线、 门窗洞口位置等测设) ——墙柱钢筋绑扎——墙柱模板安装、 混凝土浇筑、 墙柱拆模 (建 筑 1.000m 标高控制线测设、墨线红油漆标识“▼” )——顶板模板安装、钢筋绑扎(墙柱边线、 模板控制线、门窗洞口位置等测设、标识)——墙柱钢筋校正——混凝土浇筑。 4) 双控法作竖向控制:为保证本工程整体垂直度,采用内外双控法控制。 5) 外控点的确定:本工程高度 52.650m,场地相对比较开阔,所以在建筑物四周建立 8 个经纬仪测 站点,分别在 2 轴西、A 轴南、U 轴北、43 轴东延长线上。每层在结构上测设轴线与内控线校核。 6) 内控点确定:每流水段设置 2~4 个控制点,地下一层顶板钢筋绑扎时,测定控制点位置,预埋 200x200x10mm 钢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把外控网改为内控,点位移至钢板上,投测误差应小 于±2mm,用铜芯或样冲眼标识,作为激光测站。以上楼层楼板预留 200x200mm 方洞,每个洞 口中心线与钢板上标识在同一直线上,留洞位置必须准确,模板安装过程中测量员定位,木工配 合开孔;混凝土浇筑前测量员负责校测洞口位置,木工负责木盒子安装。 激光垂准仪投点:每次楼层放线,首层控制点上安置激光垂准仪,精密对中整平后,将控制点上 传至施工层玻璃板上,边角闭合后安置经纬仪或全站仪测设轴线控制网,根据轴线控制网测设墙 柱轴线、边线、0,300m 控制线。测设方法详见《施工测量方案》 。 2.高程控制:标高传递用 50m 钢卷尺,以首层正 1.000m 控制线为依据通过测量洞口或沿框架柱剪力墙边 向上传递,每层段至少三点,相邻点位较差小于±3mm 时,取中后进行标高控制点抄测。 六、质量标准 1.基础放线尺寸的允许偏差
技术交底记录(完整版)
![技术交底记录(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d6b2f646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94.png)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及安全交底记录。
(完整版)抹灰技术交底
![(完整版)抹灰技术交底](https://img.taocdn.com/s3/m/c05f1699650e52ea551898a2.png)
注: 用于厨房和卫生间非沐浴露 1.5m范围所在墙面时取消防水 层;防水层范围及高度要求: 住宅卫生间沐浴器1.5m范围内 防水1800高
内6 安石粉内墙
半地下汽车库
图纸交底
外1 玻璃幕墙系统
用于商铺立面,
外2
干挂石材幕墙 系统
5、12厚1:3水泥砂浆找平打底,加3%防水剂
用于商铺立面,
外3 铝板幕墙系统 5、12厚1:3水泥砂浆找平打底,加3%防水剂
电井
3、基层处理(注)
内 墙
1、10厚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 内4水泥砂浆墙面(二)2、20厚(聚丙烯)纤维水泥砂浆找平层
3、基层处理(注)
消防水池、蓄水池
1、6~8厚1:2.5水泥砂浆拉毛 水泥砂浆拉毛墙面 2、1.5厚聚氨酯(单组份Ⅱ型环保)防水涂膜防水层 (钢筋混凝土基层)3、12厚1:3水泥砂浆分层压实抹平
墙体挂网
外墙砖墙与混凝土外墙交接处设置300宽钢丝网片,以免刮糙产生裂缝
墙体挂网
外墙砖墙与混凝土外墙交接处设置300宽钢丝网片,以免刮糙产生裂缝
45o斜面
做法交底
抹灰前应对预留孔洞配电箱、槽、盒的位置、安装进行检查,箱、槽、盒外口应 与抹灰面齐平或略低于抹灰面。应先抹底灰,抹平后,应把洞、箱、槽、盒周边 压抹平整、光滑。再分层抹灰,抹灰后,应把洞、箱、槽、盒周边杂物清理干净, 再用砂浆抹压平整、光滑。
3、6厚1:2.5水泥砂浆抹平 4、12厚1:3水泥砂浆(加3%防水剂)打底扫毛或画出纹道
商业、阳台住宅栏板, 构架等非保温外墙
外8 岩彩漆墙面 6、12厚1:3水泥砂浆找平打底,加3%防水剂
用于商铺立面
外9
面砖、劈开砖 墙面
6、12厚1:3水泥砂浆找平打底,加3%防水剂
模板工程质量技术交底
![模板工程质量技术交底](https://img.taocdn.com/s3/m/2c03df7eaef8941ea76e0589.png)
用心构筑美好生活
梁支撑体系示意图:
用心构筑美好生活
• 支撑体系要求: • a、满堂架布置同板支撑体系。 • b、当梁的跨度≥3000mm或梁高≥600mm时,纵向钢管在梁
底水平杆下面需增加防滑扣(俗称:保险扣)。 • c、对拉螺杆间距≤500mm,可做成定型夹具重复使用。 • d、支撑立杆严禁与外架连连或利用外架做立杆使用,包
用心构筑美好生活
建议使用U型支撑套管, 保证墙柱截面尺寸。
用心构筑美好生活
• 2、作业条件 1)、按工程结构设计图进行模板设计,确保强度、
刚度及稳定性。 2)、弹好楼层的轴线、墙柱、门窗洞口位置线、
200㎜控制线及水平标高线。 3)、墙身钢筋绑扎完毕,水电箱盒、预埋件、门窗
洞口预埋完毕,墙柱脚焊渣清理干净、检查保护 层厚度应满足要求,办完隐蔽工程验收手续。 4)、安装模板前应把模板板面清理干净,刷好隔离 剂(不允许在模板就位后刷隔离剂,防止污染钢 筋及混凝土接触面,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5)、墙柱上的空调孔案图纸设计在定型模板上开孔, 预埋套管 后方可浇筑混凝土,严禁事后结构开孔。
水平剪力撑加固示意图:
斜杆的地锚节点
用心构筑美好生活
• 按照旭辉集团工程实测实量的质量标准,务必确保结构混 凝土构件成型后,其结构(垂直度、平整度、截面尺寸) 实测实量偏差值±8㎜以内。
用心构筑美好生活
二、施工准备
• 1、材料及机具 • 模板、木方、普通钢管、扣件、山型卡、对拉螺
栓、止水对拉螺栓、花篮螺栓、PVC套筒(U型支 撑套筒)、护身栏杆、爬梯及作业平台板、水性 脱模剂、锤子、斧子、打眼电钻、活动扳子、手 锯、水平尺、线坠、撬棍、墨斗、吊装索具等。 • 步步紧(俗称:大刀片)严禁在支模中使用,杜 绝进入施工现场。
模板工程实测实量方案
![模板工程实测实量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0ad425af1ffc4ffe47ac84.png)
第一节轴线位置(模板工程)1.1.1.指标说明:反映施工过程中放线的准确性,核查现场轴线间实际尺寸与设计尺寸的偏差。
1.1.2.合格标准:截面尺寸偏差[-5,5]mm1.1.3.测量工具:50m卷尺或7m卷尺(看建筑面积大小情况而定)1.1.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以卷尺测量同一墙面控制线间尺寸,精确至毫米。
每面墙、柱作为一个测区。
(2)在图纸中确定主控线(纵、横向)位置(重点确定主控线与图纸中各墙面的距离),一面墙、柱作为1个测区。
每个测区从主控线至墙面定位线测量垂直距离1次,测量数据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测量时纵、横向墙点数占总点数的50%。
(3)垂直距离实测值与设计值之间误差≤[-5,5]mm记为合格,>[-5,5]mm 记为不合格。
1.2.对xx螺杆间距(模板工程)1.2.1.指标说明:反映现场模板施工的规范程度,间接控制墙、柱的垂直、平整程度。
1.2.2.合格标准:最下排离地≤200mm;上部间距不大于500*500mm(使用型钢背楞加固保证螺杆间距不大于600mm)。
1.2.3.测量工具:2米钢卷尺1.2.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主要针对已经完成竖向墙、柱模板安装的模板工程,选取同一面墙、柱作为一个测区。
测量时以肉眼观察较大的螺杆间距作为一个测量点。
(2)采用2m卷尺进行测量,先测量墙柱下部第一排螺杆距地面的间距,间距超过20cm的记为不合格。
后测量上部螺杆之间的距离,若是采用木方+钢管加固,>50cm的记为不合格,≤50cm的记为合格。
若是采用型钢加固,>60cm的记为不合格,≤60cm的记为合格。
1.3.模板拼缝处理(模板工程)1.3.1.指标说明:反映现场配模及模板安装的规范程度,间接控制拆模后的结构观感。
1.3.2.合格标准:大于1mm有拼缝修补措施。
1.3.3.测量工具:钢卷尺或xx1.3.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主要针对已完成竖向墙、柱,横向平台板安装的模板工程,选取同一面墙、柱、平台板作为一个测区,测量时以肉眼观察较大的模板拼缝作为一个测量点。
建筑施工技术交底大全【范本模板】
![建筑施工技术交底大全【范本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4812e7c4bcd126fff6050b86.png)
目录技术交底说明 (8)1、土方开挖、回填技术交底 (9)2、排桩墙支护工程技术交底: (12)3、降水与排水工程技术交底: (14)4、地下连续墙工程(地基基础工程)技术交底: (15)5.灰土地基工程技术交底: (17)6、砂和砂石地基技术交底: (18)7.土工合成材料地基技术交底: (19)8.预压地基和塑料排水带技术交底 (20)9.钢及混凝土支撑系统技术交底: (21)10.灰土地基技术交底 (22)11.砂和砂石地基技术交底 (23)12.高压喷射注浆地基技术交底 (24)13.水泥土搅拌桩地基技术交底 (25)14.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技术交底 (27)15.盾构法隧道技术交底 (31)16.渗排水、盲沟排水技术交底 (32)17.隧道、坑道排水技术交底 (33)18.模板安装(含预制构件)工程技术交底 (34)19.模板拆除工程技术交底 (36)20.钢筋原材料与制做技术交底 (38)21.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 (45)22.结构尺寸偏差技术交底 (48)23.砖砌体工程技术交底 (52)24.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工程技术交底 (55)25.石砌体工程技术交底 (56)26.配筋砌体工程技术交底 (58)27.填充墙砌体工程技术交底 (61)28.隔离层检验技术交底 (63)29.水泥混凝土整体面层工程技术交底 (65)30.水泥砂浆面层技术交底 (67)31.水磨石面层技术交底 (69)32.砖面层工程技术交底 (71)33.大理石面层和花岗石面层技术交底 (72)34.预制板块面层技术交底 (74)35.料石面层技术交底 (76)36.一般抹灰工程技术交底 (77)37.装饰抹灰工程技术交底 (79)38.清水砌体勾缝工程技术交底 (81)39.门窗分项工程技术交底 (82)39.1木门窗安装分项工程技术交底 (82)39.2金属门窗安装工程技术交底 (84)39.3塑料门窗安装工程技术交底 (86)39.4特种门安装工程技术交底 (88)39.5门窗玻璃安装工程技术交底 (90)39.6门窗套制作与安装工程技术交底 (92)40.吊顶工程技术交底 (93)40.1暗龙骨吊顶工程技术交底 (93)40.2明龙骨吊顶工程技术交底 (96)41.隔墙分项工程技术交底 (98)41。
砖砌体技术及安全交底模板
![砖砌体技术及安全交底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6a8714b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49.png)
一、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2. 施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3. 监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4. 施工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5. 施工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二、技术交底1. 材料准备(1)烧结普通粘土砖MU15,尺寸为240×115×53mm,按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堆放。
(2)M7.5水泥混合砂浆,225硅酸盐水泥,水灰比为1:2:5,现场机械搅拌。
(3)钢筋、模板、脚手架等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具备出厂合格证。
2. 施工工艺(1)砖砌体施工前,应进行施工放样,确定轴线、标高、墙体厚度等。
(2)采用三一砌砖法,砖砌体应内外搭接上下错缝。
(3)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5%,垂直缝(丁头缝)饱满度不得低于90%,不允许铺长灰砌筑。
(4)砌墙前应将基底杂物用水冲干净,不平处超过20mm用C10混凝土找平。
(5)在摆砖摞平时,山墙为丁砖,外纵墙用条砖,内横墙最顶一皮砖必须为丁砖。
(6)砖墙的水平灰缝按皮数杆进行砌筑,不能同时砌筑。
(7)砖墙的转角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不能同时砌筑处应砌成斜槎。
(8)斜槎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如临时间断处留斜槎有困难时,除转角外,也可留成直接。
(9)砌120墙,上、下两皮砖踏1/2砖,三分头不能放在门口。
(10)砖工在门口放木砖时,一边放三块。
第一块放在第四皮砖上,第三块放在第十皮砖上。
3. 质量要求(1)墙体灰缝饱满、灰缝厚度均匀一致、墙面清洁、构造柱浇筑密实、后塞口高度和砌块斜度一致、门窗过梁浇筑密实、搁置长度满足规范要求、观感质量好。
(2)砌体成形质量达到实测实量检查标准。
(3)无断砖、通缝、瞎缝;墙顶空隙的补砌挤紧间隔不少于7天;不同基体(含各类线槽)镀锌钢丝网(规格为10100.7mm),基体搭接150mm;挂网前墙体高低差部分采用水泥砂浆填补。
实测实量控制要点(木模)
![实测实量控制要点(木模)](https://img.taocdn.com/s3/m/ccf2d178336c1eb91a375dbe.png)
03 砌筑节点控制
3.4 混凝土翻边
03 砌筑节点控制
3.5 斜顶砖
斜顶砖注意要点:
1、以建筑一米线为准,结合门窗表以及抹灰厚度,合理搁置 2、锚固长度应符合相应的规范要求(未满足需通常设置) 3、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找坡砌设筑置节要点控求制(过
梁
03 砌筑观感控制
无断砖
三大要素
反映墙体砌筑墙体出现裂缝重要控制工序。
• 大孔轻集料砌体墙的门窗洞口两侧应灌芯柱,配2φ 12,C20 混凝土。豪宅楼盘或宽度大于或等于2m时的洞口两侧应设置 钢筋混凝土边框.(建议)
03 砌筑节点控制
3.2 过梁
搁置高度、长度要求:
1、以建筑一米线为准,结合门窗表以及抹灰厚度 ,合理搁置 2注、:锚G固B大长于梁度砌3大筑00于节m或点m等控洞制于口(2需5过公设分置(过未梁满足需通常设置)
02 模板底口塞缝前后对比
砂浆塞缝 木板塞缝
02 截面尺寸加固
在我们实测实量过程中,截面尺寸 为【-5,+8】mm,考虑到现场实 际施工过程中,木模在浇筑完成之 后会有微小的涨模情况,从实际现 场拼接过程进行改进,可以加强现 场截面尺寸的质量。
模板配置:例如现场某个截面为200mm,考虑到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模板有 轻微的涨模现象,在配置侧面板时可在设计值的基础上缩小5mm, 200mm的截面我们根据实际现场情况,可也考虑配置195mm模板。但必 须保证足够的强度,避免涨模或爆模现象。
02 顶板水平度
在进行模板支撑体系加固时,严禁木枋、模板叠放、平放。
建议支模架采用钢管扣件+可调U托顶形式,模板安装完成后与混凝 土浇筑过程中及时进行现场过程监控调试。
02 顶板水平度
实测实量技术交底样本
![实测实量技术交底样本](https://img.taocdn.com/s3/m/077e4ec452d380eb62946def.png)
(3)测量办法和数据记录:①以钢卷尺测量同一面墙/柱截面尺寸,精准至毫米。
②同一墙/柱面作为1个实测区,合计实测实量20个实测区。
每个实测区从地面向上300mm和1500mm 各测量截面尺寸1次,选用其中与设计尺寸偏差最大数,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1个计算点。
(4)示例3)表面平整度(1)指标阐明:反映层高范畴内剪力墙、混凝土柱表面平整限度。
(2)合格原则:[0,8]mm(3)测量工具:2米靠尺、楔形塞尺(4)测量办法和数据记录:①剪力墙/暗柱:选用长边墙,任选长边墙两面中一面作为1个实测区。
合计实测实量20个实测区。
②当所选墙长度不大于3米时,同一面墙4个角(顶部及根部)中取左上及右下2个角。
按45度角斜放靠尺,合计测2次表面平整度。
跨洞口部位必测。
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该指标合格率2个计算点。
③当所选墙长度不不大于3米时,除按45度角斜放靠尺测量两次表面平整度外,还需在墙长度中间水平放靠尺测量1次表面平整度。
跨洞口部位必测。
这3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指标合格率3个计算点。
④混凝土柱:可以不测表面平整度。
(5)示例:4)垂直度(1)指标阐明:反映层高范畴内剪力墙、混凝土柱表面垂直限度。
(2)合格原则:[0,8]mm(3)测量工具:2米靠尺(4)测量办法和数据记录:①剪力墙:任取长边墙一面作为1个实测区。
合计实测实量20个实测区。
②当墙长度不大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位置,分别按如下原则实测2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混凝土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
混凝土墙体洞口一侧为垂直度必测部位。
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2个计算点。
③当墙长度不不大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 和墙中间位置,分别按如下原则实测3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混凝土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三是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1次垂直度。
施工测量技术交底
![施工测量技术交底](https://img.taocdn.com/s3/m/9055b7db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89.png)
施工测量技术交底一、施工测量1、测量验线的基本要求1-1 验线的依据要原始、正确、有效。
主要是设计图纸、变更协商和起测点位(如红线桩、水准点)及其已经数所据(如坐标、标高)应为原始资料,最后定案的应是正确、有效的资料;1-2 验线使用的仪器和钢尺,必须是经过有关规定检测的合格工具。
1-3 验线精度1-3-1 校正仪器的精度以适应验线要求;1-3-2 严格按规程作业,观测误差必须小于限差,观测中的系统误差要采取措施进行修正;1-3-3 验线本身要先行附合(或闭合)校核。
1-4 验线的部位;1-4-1 原始桩位与定位条件;1-4-2 主轴线与其控制桩(引桩);1-4-3 放线中的精度最薄弱的部位,以考查放线的精度。
2、测量记录和计算工作2-1 测量记录的基本要求2-1-1 应在规定的表格上记录;2-1-2 记录应当场及时填写清楚,不允许先在写在草稿纸上后转抄誊清,以免转抄错误,记录或算错的数字,应将错数画一斜线,将正确数字写在错数字的上方,以保持记录的“原始性”;2-1-3 字迹要工整、清楚;2-1-4 记录过程中的简单计算,如取平均值等,应在现场及时进行,并做校核;2-1-5 应妥善保管测量记录资料。
2-2 计算工作的基本要求:依据正确、方法科学、严谨有序、步步校核、结果正确。
3、施工测量前的准备工作3-1 了解设计意图、学习和校核图纸3-1-1 了解工程总布局、定位与标高情况通过对总平面图和设计说明的学习以及设计交底,了解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和设计意图。
首先应了解工程所在地区的红线桩位置及坐标、周围环境及原有建筑物的关系、现场地形及拆迁情况(尤其是地下建筑物和地下线管等);其次应了解建筑物的总体布局、朝向、定位依据、定位条件及建筑物主要轴线的间距及夹角;再次应了解水准点位置及标高、建筑物首层内地坪±0.000的绝对标高(尤其是几种不同标高的±0.000时)、整个场地的竖向布置(标高、坡度等)、绿化及道路、地上及地下管线的安排等。
地铁工程施工测量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地铁工程施工测量施工技术交底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bad14730f242336c1fb95e39.png)
编号:市政施管-10工程名称分部名称分项名称交底日期交底人交底人职务交底内容:一、适用范围适用于地下铁道工程施工测量工作。
二、施工准备2.1 技术准备1.编制地铁施工测量方案并经审批。
2. 按《计量法》的规定进行测量仪器的检定和检校。
检定合格的仪器若经过长途运输或存放3个月以上,使用前应按精度要求自行检验校正。
3.熟悉设计图纸,了解设计意图。
审核各专业图纸中的隧道线路、车站及出人口的平面位置和高程、轴线关系、几何尺寸,并掌握有关设计变更,确保定位条件准确可靠。
4.组织测量人员进行地铁工程现场踏勘,熟悉施工现场。
5.依据施工测量方案和设计图纸计算测放数据,并绘制草图。
所有数据与草图均应独立校核,并应及时整理成册,以便妥善保管。
2.2 仪器设备1.全站仪(测角精度不低于±2″,测距精度不低于3mm+2ppm·D),水准仪(不低于DS级,±1mm/km),陀螺经纬仪(一次定向误差不大于±20″),投点仪及其他设备。
2.对所配备的测量仪器应按《计量法》的规定进行周期性检定,所使用测量仪器应在检定的周期内。
2.3 辅助工具和材料1.混凝土标桩、木标桩、标志牌,红漆、白漆、墨汁、钉子、小线、白灰。
2.钢卷尺、盒尺、对讲机、大锤、斧头、木锯、墨斗、画笔。
2.4 作业条件1.已从设计单位及勘测单位接收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点实地桩及相关测量成果资料。
2.人员资质:地铁工程施工测量应由测量工程师主持;配备富有观测经验、精通仪器操作和校验的测量技师、技工数人。
以上人员应持证上岗并在整个工期内保持稳定。
三、施工工艺3.1 工艺流程控制桩交接→控制桩复位→施工控制网加密测量→施工竖井联系测量→隧道线路中线调整测量→隧道结构断面测量→竣工测量3.2 操作工艺1.控制桩交接(1)交接桩工作一般由建设单位组织,由设计或勘测单位向施工单位交桩。
交桩应有桩位平面布置图,编号:市政施管-10编号:市政施管-10编号:市政施管-10编号:市政施管-10编号:市政施管-10编号:市政施管-10编号:市政施管-10编号:市政施管-10编号:市政施管-10。
模板安装施工技术交底
![模板安装施工技术交底](https://img.taocdn.com/s3/m/beed5f385901020207409c4d.png)
模板安装施工技术交底C 1.11 编号:009放线→土石方开挖→垫层混凝土浇注→放线→砖胎模砌筑→内壁抹灰2、施工工艺根据图纸尺寸放出基础开挖线,挖至设计标高浇注垫层混凝土。
放出砖胎模的线,待到垫层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砖胎模砌筑,内壁抹20厚1:2.5水泥砂浆。
最后核对砖胎模几何尺寸、标高及轴线位置。
底板砖胎模示意图图6.1底板高差处模板5.2 墙体模板施工1、施工流程墙体模板安装:安装前准备(模板拼装、测量放线)→一侧墙模吊装就位→插入穿墙螺栓→清扫墙内杂物→安装就位另侧墙模板→螺栓穿过另一侧墙模→调整模板位置→紧固穿墙螺栓→相邻模板就位紧固→支撑体系→预检。
2、支设要求(1)筏板基础(或楼板)混凝土浇注凝固后,应在板面测放出轴线控制线、外墙、内墙定位线、检查控制线和门窗洞口位置线,以控制和检查支模质量。
(2)墙体面板采用18mm厚胶合板,模板拼缝处粘贴密封条以防漏浆。
模板竖向次龙骨为50×100mm木枋@≤200mm,横向背楞为双Φ48钢管@450mm。
对拉螺杆为Φ14,纵横间距@450mm。
非人防内墙对拉螺杆外套Φ20PVC套管,混凝土浇注完墙模板支模示意图5.3 柱模板施工1、工艺流程柱模板安装:安装前准备→测量放线→吊装入位→调整模板位置→柱箍安装→斜撑固方柱立面支模示意图5.4 梁模板施工1、工艺流程测量放线→竖立钢管→调整标高→安装梁底模→安装梁侧模→绑梁钢筋→穿对拉螺楼梯模板支设示意图楼梯模板施工前应根据实际层高放样,先支设平台模板,再支设楼梯底模板,然后支设楼梯侧板。
为确保踏步线条尺寸的准确,踏步板的高度必须与楼梯踏步的高度一致,放样时,须预留出装修面层的厚度。
5.7 后浇带模板地下室后浇带两侧使用快易收口网作为侧模,用C18钢筋焊接钢筋网、用扎丝绑于同向水平钢筋上,并用木枋支撑。
后浇带混凝土未浇筑前其顶部覆盖保护。
后浇带周边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及时将后浇带内垃圾及杂物清理干净,浇筑后浇带混凝土。
实测实量技术交底
![实测实量技术交底](https://img.taocdn.com/s3/m/5311e9e4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39.png)
实测实量技术交底实测实量技术交底是建筑项目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旨在通过对工程质量进行真实、科学、严谨的检测,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规定的标准和要求。
本文将从实测实量技术交底的定义、意义、流程、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实测实量技术交底。
一、实测实量技术交底的定义实测实量技术交底是指在实施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等工程的时候,由建筑施工方对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现场实际检测、数据记录、分析研究,并通过交底的方式告知业主或监理方,以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二、实测实量技术交底的意义1、保证工程质量合格:通过实测实量技术交底,能够及时发现工程质量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从而避免工程质量不合格的情况发生。
2、保证工程安全:及时发现和处理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不仅能够保证工程质量合格,同时也能够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3、降低建筑成本:通过实测实量技术交底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减少重复施工或修补的次数,从而降低建筑成本。
三、实测实量技术交底的流程1、检测要求:确定要检测的施工内容和检测要求。
2、检测准备:准备必要的工具、仪器,并对工具、仪器进行校验。
3、检测施工:按照规定的要求对工程施工内容进行实际检测。
4、检测数据处理: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出实测数据,并进行记录和整理。
5、检测报告编制:编制检测报告,包括检测的基本信息、方法、仪器、数据、结论等。
6、交底验证:将检测结果向业主或监理进行交底,并进行验证。
四、实测实量技术交底的注意事项1、在进行实测实量技术交底之前,应当对要检测的施工内容、检测要求、检测方法、检测仪器等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准备。
2、在进行实测实量技术交底之前,应当先对检测仪器进行校验,保证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在进行实测实量技术交底的过程中,应当按照规定的要求和流程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
4、在进行实测实量技术交底的过程中,应当及时记录检测数据,并进行整理和归档,以备后期查阅和验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测实量技术交底
②同一墙/柱面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20个实测区。
每个实测区从地面向上300mm和1500mm各测量截面尺寸1次,选取其中与设计尺寸偏差最大的数,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4)示例
3)表面平整度
(1)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混凝土柱表面平整程度。
(2)合格标准:[0,8]mm
(3)测量工具:2米靠尺、楔形塞尺
(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①剪力墙/暗柱:选取长边墙,任选长边墙两面中的一面作为1个实测区。
累计实测实量20个实测区。
②当所选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4个角(顶部及根部)中取左上及右下2个角。
按45度角斜放靠尺,累计测2次表面平整度。
跨洞口部位必测。
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该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③当所选墙长度大于3米时,除按45度角斜放靠尺测量两次表面平整度外,还需在墙长度中间水平放靠尺测量1次表面平整度。
跨洞口部位必测。
这3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
④混凝土柱:能够不测表面平整度。
(5)示例:
4)垂直度
(1)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混凝土柱表面垂直的程度。
(2)合格标准:[0,8]mm
(3)测量工具:2米靠尺
(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①剪力墙:任取长边墙的一面作为1个实测区。
累计实测实量20个实测区。
②当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混凝土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
混凝土墙体洞口一侧为垂直度必测部位。
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③当墙长度大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 和墙中间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3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混凝土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三
是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1次垂直度。
混凝土墙体洞口一侧为垂直度必测部位。
这3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
④混凝土柱:任选混凝土柱四面中的两面,分别将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混凝土顶板和下部地面位置时各测1次垂直度。
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5)示例:
5)顶板水平度
(1)指标说明:考虑实际测量的可操作性,选取混凝土顶板内四个角点和一个中点距离同一水平基准线之间5个实测值的极差值,综合反映顶板的平整程度。
每个施工段至少测50%。
(2)合格标准:[0,15]mm
(3)测量工具:激光扫平仪(或激光标线仪)、具有足够刚度的5米钢卷尺(或2米靠尺、激光测距仪)
(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①使用激光扫平仪,在实测板跨内打出一条水平基准线。
同一实测区距顶板天花线约30cm处位置选取4个角点,以及板跨几何中心位(若板单侧跨度较大可在中心部位增加1个测点),分别测量混凝土顶板与水平基准线之间的5个垂直距离。
②以最低点为基准点,计算另外四点与最低点之间的偏差。
偏差值≤15mm时实测点合格;最大偏差值≤20mm时,5个偏差值(基准点偏差值以0计)的实际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
最大偏差值﹥20mm时,5个偏差值均按最大偏差值计,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
③所选2楼层中顶板水平度极差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楼层数。
(5)示例:
6)楼板厚度
(1)指标说明:反应同跨板的厚度施工尺寸与设计图尺寸的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