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职业暴露与自我防护

合集下载

护士的职业防护

护士的职业防护

护士的职业防护引言概述:护士作为医疗团队中重要的一员,承担着照顾病患、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职责。

然而,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护士们常常面临着各种职业风险和潜在的健康威胁。

因此,职业防护对于护士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阐述护士的职业防护措施。

正文内容:1. 身体防护1.1 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护士在工作中应穿戴适合的手套、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以保护自身免受病原体和化学物质的侵害。

1.2 健康体检和疫苗接种:护士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确保自身身体状况良好。

此外,接种必要的疫苗,如流感疫苗和肝炎疫苗,有助于预防疾病传播。

2. 感染控制2.1 手卫生:护士应经常洗手或使用洗手液,特别是在接触患者前后、接触体液或污染物后,以减少病原体传播的风险。

2.2 应用消毒措施:在处理医疗设备、床单、衣物等物品时,护士应采用适当的消毒方法,以杀灭病原体,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2.3 隔离措施:对于患有传染病的患者,护士应遵循相应的隔离措施,如戴手套、穿戴防护衣、佩戴口罩等,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3. 职业暴露防护3.1 预防针刺伤:护士在处理注射器、针头等尖锐器械时,应注意操作规范,避免针刺伤的发生。

同时,使用安全针头和容器,减少职业暴露的风险。

3.2 化学品防护:在接触化学药品时,护士应佩戴手套、护目镜等防护装备,避免化学物质对皮肤和呼吸系统的损害。

3.3 心理疏导和支持:护士在处理病患时,可能会面临情绪压力和心理负担。

提供心理疏导和支持对于减轻护士的职业暴露压力至关重要。

4. 环境防护4.1 空气质量控制:护士工作的医疗环境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以避免空气中的病原体或有害物质对护士的危害。

4.2 废物管理:护士应正确处理医疗废物,包括医疗器械、药品残余等,以减少对环境和护士自身的污染。

4.3 辐射防护:在进行放射性检查或治疗时,护士应遵循辐射防护的规定,减少辐射对自身的危害。

5. 职业培训与教育5.1 职业安全培训:护士应接受相关的职业安全培训,了解职业防护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对职业风险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与处理管理流程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与处理管理流程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与处理管理流程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因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含有病原微生物的物质,或接触污染的医疗器械、设备、药品等,而导致感染的风险。

职业暴露是威胁医务人员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职业暴露的预防与处理管理至关重要。

一、预防措施1. 加强培训: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职业暴露相关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培训内容应包括职业暴露的类型、途径、危害及预防措施等。

2. 完善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职业暴露预防制度,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制定职业暴露应急预案。

3. 个人防护: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处理血液、体液等污染物时,应穿戴适当的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隔离衣、护目镜等。

4. 严格消毒:医疗机构应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制度,对医疗器械、设备、药品等进行严格消毒,减少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5. 安全操作:医务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遵循安全操作规程,避免不必要的暴露。

如使用一次性针头,禁止双手回套针帽等。

6. 环境管理:医疗机构应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诊疗环境整洁、通风良好,降低感染风险。

7. 健康监测: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感染病例,采取针对性措施。

二、处理流程1. 及时报告:发生职业暴露后,医务人员应立即向所在部门负责人报告,并提供详细信息。

2. 评估风险:部门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评估暴露风险,确定处理方案。

3. 紧急处理:根据暴露程度和病原微生物类型,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

如清洗伤口、使用抗生素等。

4. 跟踪监测:对暴露人员进行定期随访,监测感染情况。

如进行血常规、病原微生物检测等。

5. 报告上级:将职业暴露事件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上报。

6. 改进措施:根据暴露事件的原因和处理经验,完善预防措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7. 心理疏导:对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其心理压力。

护士如何在高危工作环境下自我防护

护士如何在高危工作环境下自我防护

护士如何在高危工作环境下自我防护在高危工作环境下,作为一名护士,自我防护是至关重要的。

面对各种潜在的危险和风险,护士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保护自己的健康和安全。

以下是一些护士如何在高危工作环境下自我防护的方法:首先,护士应该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和标准操作程序。

在接触病人时,护士应该正确佩戴防护装备,包括口罩、手套、护目镜等,以保护自己免受感染的风险。

另外,在处理感染性物品或液体时,护士也应该注意使用正确的方法和工具,避免意外暴露于有害物质之中。

其次,保持个人卫生也是护士自我防护的重要一环。

护士应该经常洗手,保持手部清洁,并避免触摸面部以及其他易受感染的部位。

此外,护士应该避免过度疲劳和压力,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饮食,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减少感染风险。

另外,护士需要定期接受相关的职业健康检查和培训。

通过参加专业的培训课程,护士可以了解最新的防护知识和技能,提升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此外,定期的健康检查可以帮助护士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保障个人和他人的安全。

最后,护士还应该注重心理健康和情绪管理。

在高压和高危环境下工作,护士可能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因此,护士需要学会合理调节情绪,寻求帮助和支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状态。

总之,护士在高危工作环境下自我防护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需要多方面的注意和努力。

只有通过科学的防护措施、个人卫生管理、职业健康培训以及心理健康护理,护士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提高工作效率,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

希望广大护士同仁们能够时刻关注自身健康和安全,为病人健康和生命贡献自己的力量。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自我防护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自我防护

职业暴露分级:
2、二级暴露: 指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
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污染了有损伤的 皮肤或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 长;或者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皮肤 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 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
职业暴露分级:
3、三级暴露: 指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
(三)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 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 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 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别分为三级
1、一级暴露: 指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
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污染了 有损伤
的皮肤或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 较短。
1、病人的隔离 (1)应限制病人的活动范围。 (2)病人安置在单人隔离房间,无条件时可将同种病原体
感染的病人安置于一室。 (3)减少转运,如必须转运时,应尽量减少对其他病人和环境
表面的污染。
接触传播隔离
2.医务人员的防护 (1)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
排泄物等物质时,应穿隔离衣;离开隔离 病室前,脱下隔离衣,按要求悬挂,每天 更换清洗与消毒;或使用一次性隔离衣, 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按甲 类传染病应按要求穿脱防护服,离开病室 前,脱去防护服,防护服按医疗废物进行 处置。
按暴露源分级:
重度类型:经检验,暴露源为病毒阳 性,但滴度高,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 状,CD4计数低者。
按暴露源分级:
暴露源不明型: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 为病毒阳性者。
预防性用药方案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 病毒载量水平对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 的医务人员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

护士 职业暴露与防护

护士 职业暴露与防护

二 基本概念
1、职业暴露:是指由于职业关系处于
危险因素中,从而有可能损害健康或 危及生命的一种情况。 2、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 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 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
基本概念
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
业暴露。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又分 感染性职业暴露、放射性职业暴 露、化学性职业暴露及其他职业 暴露。
职业暴露的途径
和治疗中致放射性皮炎、溃疡、皮肤
癌,消毒病室时致紫外线性眼炎、皮 肤红斑等。 (4)锐器伤 如缝针、刀片、碎玻璃、 穿刺针、安培、剪刀等,最常见、危 害最大的是感染乙肝病毒、丙肝病毒 和艾滋病毒。
职业暴露的途径 (5)噪音 主要来源于仪器设备 的机械声、报警声,电话铃声、 病人呻吟声、物品/机器移动的 声音等,可导致听力、神经系统 等损害。
职业暴露防护
9、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加强锻炼
提高身体素质、保持正确的劳动姿 势、科学使用劳动保护具、合理安 排工作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 习惯、合理疏导压力、积极参加教 育与培训、培养积极乐观的精神、 创造健康的职业环境等。
职业暴露防护
10、做好环境控制:环境区域的消
毒、用后器具、各种标本、医疗废 弃物的处理等。 11、加强医务人员健康管理:建立 健康档案,定期体检并接种相应的 疫苗。建立损伤后登记报告制度,
职业暴露的途径
4、心理、社会因素:
人际关系 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影响着护士的 身心状态,频繁的夜班致生活缺 乏规律、食欲下降、健康透支等。
五 职业暴露防护
1、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在进行有可能
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治疗和护理操 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 手套后应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的 消毒。如果手部皮肤发生破损时,必 须戴双层手套。在进行侵袭性诊疗、 技术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

护士的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

护士的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

加强个人卫生: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 洗澡、换衣服等
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护 理操作,避免职业暴露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 理职业暴露问题
正确使用防护用品: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如口罩、手套、防护服等
加强心理调适:加强心理调适,保持良好 的心理状态,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建立完善的防护制度
04
护士的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的 效果评估
章节副标题
评估指标的确定
职业暴露风险: 评估护士在工作 中可能接触到的 职业暴露风险
防护措施效果: 评估防护措施在 实际工作中的效 果
健康影响:评估 职业暴露对护士 健康的影响
防护措施的改进: 根据评估结果, 提出改进防护措 施的建议
评估方法的选取
问卷调查法:通过发放问卷,了解 护士对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的认知 和满意度
添加标题
制定报告流程:明确报告内容、流 程和时限,确保信息及时传递
加强监管:对监测和报告制度的执 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制度有 效执行
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控制体系 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制度 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和处置 提高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 定期进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检查和评估
手套:选择合 适的尺寸,佩 戴时确保完全
覆盖手部
防护服:选择 合适的尺寸, 穿着时确保完
全覆盖身体
护目镜:佩戴 时确保完全覆 盖眼睛,避免 直接接触眼睛
鞋套:选择合 适的尺寸,穿 着时确保完全
覆盖鞋子
洗手液:使用 前检查是否过 期,使用时确 保完全覆盖手

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
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了解职业暴露的风险, 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职业暴露与防护

职业暴露与防护

三、发生职业暴露的预防措施
2.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及标准,贯彻标准预防原则, 加强自我防护;
3.科室内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护口罩、面罩或眼罩、 隔离衣、防护衣、手套等;
三、发生职业暴露的预防措施
4.二前三后严格执行手卫生,脱手套后,要洗手或使用 快速手消毒剂洗手;
5.如操作过程中怀疑或确认手套被刺破,如可能则擦洗, 一旦安全容许应尽快更换手套;即使没有怀疑或确认手 套被刺穿,也应及时更换手套;应保护身体、眼睛和面 部,免受职业接触的风险;
1.职业暴露知识缺乏,自我防护意识淡薄; 2.违规操作(如双手回套针帽、处置利器时操作不当等因素); 3.发生职业暴露后处置流程不当; 4.工作量大导致发生职业暴露风险高; 5.环境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职业暴力的常见原因
医疗单位因医治疾病、病人护理等业务开展需要,经常需要暴 露在各种病菌环境中。此时,如果医务人员防护不当,很容易导 致职业暴露引发危害,日常常见的职业暴露原因主要为:
三、发生职业暴露的预防措施
1.加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宣教。医务人员是职 业暴露的高危人群(特别是护士)。但是并非人人都能 对职业暴露正确处置方法全面掌握,这就需要院级、科 室各层级强化培训,熟练掌握职业暴露因应急处置方法, 加强现场考核,还可以把职业暴露处置流程图张贴在科 室洗手池、污物处置室等部位,利用视觉时时提醒;
8.使用护目镜保护眼睛粘膜免受污染。护目镜可以防止 溅洒伤害(包括侧面溅洒)而不造成视力损失和不适。 如果操作过程中存在血液溅洒的风险,包括气溶胶或其 他潜在的传染性物质时,应当考虑使用面罩。也可选用 同时保护眼睛和面部的个人防护用品。应当准备洗眼器, 以备发生事故时使用,在洗眼之前应取下隐形眼镜。
职业暴露与防 护

护士的职业风险与安全防范

护士的职业风险与安全防范

护士的职业风险与安全防范护士是医疗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承担着重要的病患护理工作,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职业风险。

本文将就护士在工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职业风险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一、体力劳动引发的职业风险护士的工作需要长时间站立,经常搬运病患或设备。

长期进行重复动作容易导致肌肉骨骼系统的损伤,如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等。

此外,护士还面临着疲劳和体力透支引发的疾病风险。

为了防范这些风险,护士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尽量避免过度疲劳;注意维持良好的工作姿势,减少身体的不适;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定期进行身体检查,早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

二、职业暴露引发的职业风险在医疗环境中,护士可能会接触到各种患者体液、血液、药物和化学制剂等,这些都可能带来职业暴露风险。

且某些病患可能携带传染性疾病,如结核、乙肝、艾滋病等,护士需要面对疾病传播的风险。

为了降低职业暴露风险,护士应该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包括正确佩戴口罩、手套、防护服等,严格执行洗手和消毒频次,避免手部污染传播疾病。

另外,护士应该接受相关的疾病防治知识培训,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合理运用各种防护设备。

三、创伤和暴力引发的职业风险护士在工作过程中,可能遇到各种创伤和暴力事件,如病人的袭击、家属的不满情绪宣泄等。

这些都给护士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

为了保护护士的安全,医疗机构应该加强针对护士的安全管理。

建立安全警报系统,确保护士在遇到危险时能得到及时的支援;增加警卫力量,加强对医疗机构的安全防范;定期进行暴力事件的培训和演练,提高护士的自我保护能力。

四、心理压力引发的职业风险护士在工作中经常面临着高强度的工作压力,由于工作负荷大、责任重,长期的心理压力可能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

为了缓解护士的心理压力,护士可以采取积极的心理护理措施。

包括寻求适当的支持,与同事和家人交流,倾诉内心的困惑;培养自身的兴趣爱好,通过运动、读书等方式放松身心;适时寻求心理咨询和专业帮助等。

护士职业暴露及防护

护士职业暴露及防护

护理职业的危害因素
• 生物性感染 • 化学性感染 • 物理性因素 • 心理问题
生物性感染危害
生物性感染的最主要有4种病原体: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乙型肝炎病毒(HBV) 丙型肝炎病毒(HCV) 梅毒(梅毒螺旋体TP)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HIV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职业暴露后存在着感染HIV的危险性,但实际感染HIV的机 率是很低的。有研究资料表明:针刺皮肤破损: 0.33%
粘膜接触: 0.09%(CI 0.06-0.5%) 职业暴露后是否感染取决于接触的性质、接触物的多 少、在接触物中所含的HIV浓度等。
体液中的HIV
血液 18,000
精液 11,000
阴道 分泌液
7,000
羊水 4,000
唾液 1
每毫升中HIV病毒颗粒平均数
职业暴露于HIV后的预防性用药评估表
污染源状况
暴露后的监测
立即抽取被暴露者的血样作HIV抗体本底检测, 以排除是否有既往HIV感染;
“窗口期”
人体感染HIV后,一般需要2周的时间才能产 生抗体。“窗口期”是指人体感染HIV后到外周 血液中能够检测出HIV抗体的这段时间,一般为 2周-3个月,少数人可到4个月或5个月,很少超 过6个月。
乙型肝炎病毒(HBV)
血源性传播 生活密切接触传播 性传播 母婴传播 昆虫叮咬传播
梅毒(梅毒螺旋体TP)
梅毒传播途径 性接触传播:这是主要的传染途径; 血液传播; 胎盘传播; 其他:接吻,哺乳;接触有传染性损害病人的日常用品
暴露后随访
HIV: 暴露后4周,8周,3月,6月查抗 HIV HBV:3月、6月后检测抗-HBs HCV:暴露后4-6月内复查 anti-HCV 和 ALT 梅毒:停药后1个月、3个月进行血清检测USR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预防处理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预防处理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预防处理
目录
01. 职业暴露风险 02. 预防措施 03. 暴露处理
职业暴露原因
接触传染性物质:如血 液、体液、分泌物等
接触污染的医疗器械: 如针头、手术刀等
接触污染的环境:如病 房、实验室等
接触传染性患者:如艾 滋病、乙肝等患者
职业暴露类型
接触性暴露: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 空气传播暴露:吸入含有病原体的空气 针刺伤:被污染的针头刺伤 锐器伤:被污染的锐器割伤 皮肤粘膜暴露:接触患者的皮肤、粘膜等 眼部暴露:被污染的液体溅入眼睛
03
预防措施:接种疫苗、加强个人防护等
04
心理辅导: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 医务人员应对职业暴露带来的心理压力
暴露后心理辅导
1
心理压力:医务人员在暴露后可能面 临心理压力,如焦虑、恐惧等
2
心理干预: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帮助 医务人员调整心态,减轻心理压力
3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支持,帮助医务 人员应对暴露后的心理问题
职业暴露后果
感染疾病:可能导致医务人员感染各种疾病, 如艾滋病、乙肝、丙肝等。
心理压力:职业暴露可能导致医务人员产生 心理压力,影响心理健康。
职业发展受限:职业暴露可能导致医务人员 的职业发展受限,影响职业前景。
法律责任:职业暴露可能导致医务人员承 担法律责任,如医疗事故、侵权责任等。
防护设备使用
02
套、护目镜等 定期进行职业暴露风险评估,制
03
定预防措施 加强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
04
暴露预防意识和技能
培训与教育
1
定期进行职业暴露预防培训, 提高医务人员安全意识
2
加强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意识, 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护士职业暴露风险与防范

护士职业暴露风险与防范

职业暴露的应急处理
01
立即报告:发现职业暴露 后,立即向医院报告
02
紧急处理:立即进行伤口处 理,如清洗、消毒、包扎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3
预防感染:注射疫苗、服 用预防药物等
04
心理疏导:对暴露人员进行 心理疏导,减轻心理压力
05
跟踪观察:对暴露人员进行 跟踪观察,确保身体健康
职业暴露的法律法规
护士职业暴露的法律法规包括《护士条例》、《职业病 防治法》等
05
02
血液、体液暴露: 护士在护理过程 中可能接触到患 者的血液、体液 等
04
生物暴露:护士 在护理过程中可 能接触到病原微 生物,如病毒、 细菌等
职业暴露的危害
感染疾病:护士在护理过程中
A
可能感染各种疾病,如艾滋病、
肝炎等
职业伤害:护士在护理过程中
B
可能受到各种职业伤害,如针
刺伤、化学物质伤害等
职业暴露的预 防措施包括加 强个人防护、 规范操作流程、 定期进行健康 检查等。
01
02
03
04
职业暴露的风险来源
针刺伤:护士在 注射、输液、抽 血等操作过程中 可能被针头刺伤
01
药物暴露:护士 在给药过程中可 能接触到有毒、 有害的药物
03
物理暴露:护士 在护理过程中可 能接触到辐射、 噪音等物理因素
护士职业暴露的法律法规要求护士在执业过程中遵守相 关法律法规,防止职业暴露
护士职业暴露的法律法规规定了护士在发生职业暴露时 应采取的措施,包括报告、隔离、治疗等
护士职业暴露的法律法规还规定了医疗机构在发生职业 暴露时应采取的措施,包括报告、隔离、治疗等
职业暴露的典型案例

护士的职业暴露和职业防护

护士的职业暴露和职业防护

起皮肤粘膜损伤 , 更危 险的是 引起血源性疾病 的传播 。 由于近年来 经血 液传播的传染病如 艾滋 病、 各种肝炎等发病率 呈上升趋势 , 因此 器械 伤 所 造成的职 业暴露而 引发血液 感染和病 毒感染 的潜在威胁 日趋严 重 ,
对医务工作 者的健康 构成 了极 大的威胁 。 1 3 化 学性 因素 .
【 图分 类 号 】R l 中 4 7
【 献 标 识 】A 文
【 章编 号 】 1 7 — 7 22 0 )5a一 l 3 0 文 6 4 0 4 (0 90 () o 0 — 2
护理人 员因工作性 质 、 工作环 境的 特殊性 , 常暴露 于各 种现 存 常 的或潜 在的危险 因素 中, 易造 成突发的或慢性 的职 业危害 , 容 成为职业 暴露 的高 危人群 。 加强 护士的 自我 防护不 仅可 以避 免遭受 疾病侵 袭 , 同时也避 免 了交 叉感染的发 生 。 经观 察发现护 理人 员的职业危 害分为 4 即生物 因素 、 学 因素 、 类 化 物理 因素 、 理 因素 , 文就 护理 人 员发 心 本
生职业 暴露 的原 。
差异有 显著性 。 14 心 理社 会性 因素 . 工作 紧张 、 班 、 倒 心理 压 力超 负荷 等 。 由于 护士 工作 长期 面对 患
病、 意外伤 害 以及死 亡 , 这些 忧伤情 绪都 会影 响护士 的精神状 况和生 活 态度 ; 着对 护理 服务 要求 的提 高 , 随 加上 恶性 事件 以及 酗酒 、 吸毒




CI OE N EI L HAFRI D A N GM C
墨固
护士 的 职业 暴 露 和 职业 防护
吕凤 鸳 方兴 (. 1浙江 省金 华市金 东 区孝顺镇 o, ]生 院 0b 浙江 金华 313 ; 2浙江 省金 华市金 东 区东孝街 道卫 生院 20 5 . 浙 江金华 310 ) 200

护士职业暴露年终总结(3篇)

护士职业暴露年终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作为一名护士,我们肩负着守护患者健康的神圣使命。

在过去的这一年里,我们时刻保持警惕,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努力降低职业暴露的风险。

现将我科室护士职业暴露情况进行总结,以便我们更好地总结经验,提高防护意识,确保患者和自身安全。

二、职业暴露概述1. 职业暴露定义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医疗护理工作中,因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可能含有病原微生物的物品,导致自身感染的风险。

2. 职业暴露原因(1)操作不规范:部分护士在操作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导致职业暴露风险增加。

(2)防护用品使用不当:部分护士在防护用品使用过程中,存在佩戴不规范、脱卸不及时等问题。

(3)消毒隔离措施不到位:科室消毒隔离措施不完善,导致病原微生物传播风险增加。

(4)自我防护意识不强:部分护士对职业暴露的风险认识不足,缺乏自我防护意识。

三、职业暴露发生情况1. 发生次数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科室共发生职业暴露事件10起,其中,锐器伤6起,血液暴露4起。

2. 感染情况经过调查分析,10起职业暴露事件中,有2起疑似感染,经过随访观察,未发现感染症状。

四、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1. 原因分析(1)操作不规范:部分护士在操作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导致职业暴露风险增加。

(2)防护用品使用不当:部分护士在防护用品使用过程中,存在佩戴不规范、脱卸不及时等问题。

(3)消毒隔离措施不到位:科室消毒隔离措施不完善,导致病原微生物传播风险增加。

(4)自我防护意识不强:部分护士对职业暴露的风险认识不足,缺乏自我防护意识。

2. 改进措施(1)加强培训:定期组织护士进行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提高护士对职业暴露风险的认知。

(2)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强化无菌操作观念,确保操作规范,降低职业暴露风险。

(3)加强防护用品管理:规范防护用品的采购、储存、发放和使用,提高防护用品使用率。

(4)完善消毒隔离措施:加强科室消毒隔离工作,确保病原微生物传播风险降至最低。

职业暴露与防护

职业暴露与防护

职业暴露与防护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许多人可能并未意识到,自己正处于职业暴露的风险之中。

职业暴露,简单来说,就是在工作过程中,因为接触到有害因素而可能对身体造成损害。

这些有害因素多种多样,可能是化学物质、生物病原体、物理因素,也可能是工作中的压力和不良姿势等。

无论是医生护士面对的病菌感染,还是建筑工人接触的粉尘噪音,亦或是办公室白领长期面对的电脑辐射,都属于职业暴露的范畴。

先来说说医护人员这个群体。

他们每天都在与疾病和病原体打交道,尤其是在传染病流行期间,比如新冠疫情期间,医护人员面临着极高的感染风险。

在进行手术、注射、采血等操作时,稍有不慎就可能被针头刺伤,从而感染乙肝、丙肝、艾滋病等血液传播疾病。

此外,长时间接触患者的飞沫、分泌物等,也容易感染呼吸道传染病。

为了降低职业暴露的风险,医护人员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佩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护目镜等。

同时,医院也要加强感染防控管理,提供充足的防护设备和培训。

化工行业的工人也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

他们在工作中可能会接触到各种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如苯、甲醛、汞、铅等。

这些化学物质可以通过呼吸道、皮肤接触等途径进入人体,长期积累可能导致中毒、癌症、生殖系统损害等严重后果。

为了防护,工人需要佩戴防毒面具、防护服、防护手套等,工作场所也应该配备有效的通风设备,定期进行环境监测,确保化学物质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建筑工人的职业暴露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他们常常暴露在噪音、粉尘、高温、高空作业等危险环境中。

长期暴露在高分贝的噪音环境中,可能会导致听力下降;吸入大量的粉尘,容易引发尘肺病;高温作业可能导致中暑,而高空作业则存在坠落的风险。

建筑工人在工作时,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使用耳塞、防尘口罩等防护用具,同时,施工单位也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加强安全管理和培训。

除了上述这些体力劳动为主的职业,办公室白领也面临着一些特殊的职业暴露风险。

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工作,容易导致颈椎、腰椎疾病;长时间用眼,可能会出现视力下降、干眼症等问题;而工作压力过大,则可能引发心理疾病,如焦虑症、抑郁症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OGO
关爱病人,首先要关爱自己
——护士职业暴露与防护
金山医院ICU
胡玉兰

主要内容
1
为什么强调职业暴露与防护?
2
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3
如何正确进行职业暴露防护?
Company Logo 重症医学科
全球大环境
• 护理人员在医院工作中面临多种职业危险,进行各种侵入性操作易接 触患者的血液、体液;极易被各种锐器 (如注射针头)刺伤等。 • 其中针刺伤是导致职业性感染的最主要途径
Company Logo 重症医学科

危险因素
护士
社会因素 生物因素
化学因素
物理因素
Company Logo 重症医学科

危险因素
生物因素
细菌性因素
病毒性因素
Company Logo 重症医学科

重症医学科
概 述
化学危害:ICU环境封闭,一些药物和消毒剂的挥发气体在ICU通风系统和 空调系统中循环,可引起呼吸困难、眼睛和呼吸道炎症,接触性皮炎、头 痛、记忆力分散,甚至生理功能异常。
重症医学科

概 述
高危人群
违规操作,操作不规范者
低年资医务人员
常规筛查工作做得不好的科室
重症医学科

概 述
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
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
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
Company Logo 重症医学科
概 述
辐射危害:ICU的辐射多来源于床旁X光机及心电监护仪,ICU护士长期暴露于 小剂量的辐射中,应警惕白细胞减少、不良生育等职业损伤,甚至致癌、致畸。

防护措施
正确使用防护措施
合理配备人力资源 改善病区环境 增强防护意识
Company Logo 重症医学科

增强防护意识
标准预防是指:
⑴ 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均具 有传染性; ⑵ 医务人员在接触上述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⑶ 同时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空气、飞沫、接触 隔离措施。
国内
国际
新出现的传染病,或重新流行的传染病,如果是飞沫传播 • 由针刺伤所造成的职业暴露而引发血源感染的危险正日趋严重; 医务人员可能是首当其冲的高危人群 • 每年全球每年大约有 20万名护士被针头刺伤,存在感染20多种血源性 疾病的危险。
趋势
• 随着患者安全已经成为全球广泛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时,对患者安全 起关键保障作用的护士安全问题也已经被提到议事日程
1、存在用药指征,应在接触后尽快开始接触后。
3、如果证实源患者未感染血源性病原体,应立即中断接触后 预防性用药。
重症医学科
正确处理针刺伤
乙型肝炎病毒
未接种疫苗没有抗体 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肝疫苗 以前接种过疫苗:抗-HBs≥10mIU/mL,无需处理; 抗-HBs<10 mIU/mL者或抗-HBs水平不详, 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肝疫苗 抗体反应未知者,抗原抗体检测。
感染管理”——“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
重症医学科
正确处理针刺伤
1、评价源患者
1)评估被传染的风险: a、评估源患者的液体类型:如血液,可见体液,其他潜在的传染性
液体或组织;
b、评估职业接触类型:经皮伤害、经粘膜或破损皮肤接触、叮咬等。 2)对已知源患者进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丙肝病毒抗体和艾滋病病毒
重症医学科
谢谢聆听!
重症医学科
清除污染源、阻断接触的基本措施
2、锐器伤:一挤二冲三消毒。 挤压: 由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 (避免挤压伤口局部和吮吸) 冲洗: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消毒:(用70%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
重症医学科
正确处理针刺伤
二、报告科主任、护士长,填写相应职业暴露登记表
职业暴露登记表下载路径: OA系统“文件柜”——“公共文件柜”——“医务处”——“医院
重症医学科
正确处理针刺伤
接触后应急处理 报告科主任、护士长;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
报告预保科、院感科;职业暴露专家评价
实施预防性用药:根据专家建议
科室总结教育;随访与咨询
监测周期结束,审核费用单据报销
重症医学科
正确处理针刺伤
一、接触后的应急处理
1、非锐器伤: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 被污染的粘膜。
检测。
3)对于未知源患者,要评估接触者被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或 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风险。
重症医学科
正确处理针刺伤
2、评价接触者
评估接触者血源性疾病的免疫状况: 针对源患者血源性疾病筛查结果,有选择性筛查 接触者的免疫状况:如:乙肝、丙肝、梅毒、HIV等。
逐级评估:
院内专家评估 区疾控中心专家评估 市疾控中心专家评估
根据可能接触血液或体液量的多少,决定采用适当防护设施。
重症医学科
正确使用防护措施
2、使用防护设施避免直接接触体液
根据可能接触血液或体液量的多少,决定采用适当防护设施。
重症医学科
正确使用防护措施
消除:调整给药途径
替代:使用安全器具
主动 预防 针刺伤
隔离:规范使用锐器盒
给药:避免有针给药 防护:戴双层手套
重症医学科
正确处理针刺伤
艾滋病病毒
尽快采取接触后预防措施,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接 触后2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但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实施 预防性用药。 对所有不知是否怀孕的育龄妇女进行妊娠检测。育龄妇女在预防性 用药期间,应避免或终止妊娠。
重症医学科
正确处理针刺伤
HIV职业暴露预防性用药应注意
危险因素




锐器
辐射
噪音
其他
Company Logo 重症医学科

危险因素




甲醛 戊二醛
过氧乙酸
84消毒液
其他
Company Logo 重症医学科

危险因素
社会心理
疲惫感
负性刺激
Company Logo 重症医学科
注射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肝疫苗方式: 24小时内,乙肝疫苗全程:0、1月、6月
梅毒
源患者具有传染性,暴露者注射长效青霉素。
重症医学科
正确处理针刺伤
随访与咨询
暴露病种 0 乙肝 丙肝 梅毒 HIV √ √ √ √ √ √ 随访时间 职业暴露随访时间表 1月 2月 3月 √ √ √ √ √ 6月 √ √
Company Logo 重症医学科

增强防护意识
标准预防
强调双向防护
阻止血源性/非血源性疾病传播
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采取隔离措施
Company Logo 重症医学科
正确使用防护措施
1、认真洗手
重症医学科
正确使用防护措施
2、使用防护设施避免直接接触体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