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二次转型探讨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2024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调研报告

2024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调研报告

2024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调研报告一、现状分析作为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信用社在信贷支农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现有的信贷支农模式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亟需得到解决。

二、问题阐述信贷额度有限:目前,农村信用社的信贷额度普遍较低,无法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贷款需求。

尤其是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趋势下,小额贷款已经无法满足部分农民的需求。

贷款审批流程繁琐:由于缺乏现代化的信贷管理系统,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审批流程相对繁琐,延长了贷款发放的时间。

这不仅影响了贷款的及时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生产的时效性。

抵押担保要求过高:目前,农村信用社在发放贷款时,往往要求借款人提供较为严格的抵押担保。

这对于一些贫困或中等收入的农民来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限制了他们获得贷款的机会。

利率机制不灵活:目前,农村信用社的利率机制相对僵化,缺乏足够的灵活性。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农业发展方面的作用。

三、案例分析以某省农村信用社为例,该信用社近年来在信贷支农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该信用社的信贷额度普遍偏低,难以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

其次,贷款审批流程繁琐,导致部分农民在急需资金时无法及时获得贷款。

此外,该信用社在抵押担保方面要求过高,使得许多农民因为无法提供足够的抵押担保而无法获得贷款。

最后,利率机制不灵活,无法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适时调整。

四、改进建议拓宽信贷额度:农村信用社应逐步提高信贷额度,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贷款需求。

通过实施差异化的信贷政策,针对不同需求的农民提供不同类型的贷款产品。

简化贷款审批流程:农村信用社应优化贷款审批流程,运用科技手段提高审批效率。

同时,可以借鉴其他金融机构的成功经验,引入现代化的信贷管理系统,实现贷款审批的信息化、高效化。

降低抵押担保要求:针对当前抵押担保要求过高的问题,农村信用社应考虑创新担保方式。

探讨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_调研报告完整篇.doc

探讨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_调研报告完整篇.doc

探讨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_调研报告自从江西省农村信用社开展改革试点以来,农信社历史包袱得到初步化解,经营状况开始好转,农信社支农资金实力明显增强,产权制度也进一步得到完善,充分发挥了信用社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更好地支持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帮助农民增加了收入,现笔者以江西省××县农村信用社为例,剖析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现状、作法及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农村信用社目前改革的现状、作法××县农村信用社按照国务院、省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关于农村信用社改革精神和工作部署,本着“谨慎、积极”的态度,根据改革实施方案的规定,认真组织和开展了产权制度改革、增资扩股、清收不良贷款、票据置换和税款返还等工作,目前××县农村信用社实行的是两级法人改革模式,并选择中央银行专项票据支持。

全县按实际资不抵债数额的的规定置换,已申请发行万元专项中央银行票据等额置换信用社不良贷款和历年挂帐亏损××年月日,××县农村信用社与人民银行已经签订了改革试点专项央行票据协议书,各项改革工作正在有条不紊进行中。

截止××年月日,全县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万元,各项贷款万元,其中不良贷款余额万元,占贷款总额的;股本金余额为万元,比××年净增万元。

专项票据置换之后,全县农村信用社资本净额为万元,资本充足率可达到%,符合申请二级法人体制的专项票据发行的要求。

目前增资扩股工作正在积极地发展,清收不良贷款也有新的突破,税收返还工作正在积极与当地税务部门协调,××县农村信用社在这次改革中的主要作法是:(一)强化领导,广泛宣传。

首先,县联社成立了增资扩股、清收盘活等相应的领导工作组,由联社一把手挂帅,配备业务骨干,为做好增资扩股、清收盘活工作提供了组织领导和人员保证。

浅谈农村信用社网点如何转型升级

浅谈农村信用社网点如何转型升级

浅谈农村信用社网点如何转型升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不断增长,农村信用社的地位越发显得重要和必要。

早期,农村信用社扮演的角色仅限于提供储蓄和贷款服务。

但是现在,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农村信用社要更加注重转型升级,以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

本文将就农村信用社网点如何转型升级展开讨论。

一、农村信用社的现状我们知道,农村信用社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农村居民和农村企业。

而农村信用社的服务范围也仅限于一个乡村或者几个村庄。

以此面对现在的市场竞争,农村信用社的生存压力非常大。

同时,农村信用社因为无法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经营范围以及缺乏发展多元金融产品的能力也表现出发展滞后的情况。

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和发展需求,农村信用社必须努力转型升级。

二、农村信用社需要转型的原因1. 金融市场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市场也在不断变化。

市场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金融借贷服务供应商,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如果农村信用社不能及时转型升级,将会被市场淘汰。

2. 社会需求的变化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农村信用社只提供贷款和储蓄服务,这无法满足人们更多元化的需求。

因此,农村信用社需要推出更多元化、更具灵活性的金融产品以满足现代人的需求。

3. 信息技术的冲击信息技术的普及已经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金融服务也未能幸免于难。

人们希望通过更加便捷、快速的方式获得各种金融服务。

如果农村信用社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就很难满足客户的需求,商业竞争力也会大打折扣。

三、农村信用社如何转型升级1. 扩大服务范围基于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特点和已有的业务基础,可以考虑对其他金融服务进行拓展。

例如,为农村企业提供融资与咨询服务,合作发展小微企业贷款、创业孵化等,为企业发展提供帮助。

2. 推出更加多元化和灵活性的金融产品人们的需求变得多元化,农村信用社也需要推出更多元化、灵活性更强的金融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农村信用社调研报告

农村信用社调研报告

农村信用社调研报告1.农村信用社调研报告1农村信用社推进以县级联社为统一法人的经营管理体制,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和讨论的焦点问题。

当今,农村信用社改革不论是推行股份商业化经营体制,或是推行了以县联社为一级法人的经营体制,信贷管理依然是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如何加强信贷管理,提高信贷资金的周转速度、使用质量和使用效率,最大限度降低信贷资产的风险度。

为此,本文拟就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运行的现状、问题、成因分析与解决对策,略作探讨。

(一)目前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运行的现状1、信贷管理运行体制。

目前农村信用社在信贷管理运行推行的是集体管理决策、分级授信授权体制,从省级联社到基层信用社都相应成立了信贷管理审查(咨询)、审批委员会(信用社设立审贷小组),各委员会下面还专业设置有信贷管理和风险管理部门,并辅助监事会的监督和理事长的否决作用。

从程式上看,信用社为贷前调查岗,县联社信贷管理与风险管理部门为贷中审查、评估岗,委员会(包括省、市两级咨询委员会)则为贷款的最终审批岗。

这种采取民主化集约管理、程式化审查审批的模式,对于超过授信授权的贷款的确取到了规避信贷风险、防止“一长独大”、控制操作风险的效用。

2、信贷管理运行规则。

农村信用社一直推行的是“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负盈亏”的经营原则,是靠资金组织——资金运用——资金管理——资金利润的经营规则来生存和发展。

准确的说,负债经营决定信贷资产扩张的规模和扩张的数量,资金运用决定信贷资产的周转速度和周转质量,信贷管理决定信贷资金的安全和质量,资金利润则是信贷管理运行的唯一目的——效益性和赢利性。

明显可以看出,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在整个信贷资金管理运行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管理好了信用社信贷资金,也就管好了一盘棋和走活了一盘棋。

3、信贷管理评级授信流程。

信用社对借款人发放贷款,首先得予以评级,其次再给授信,并套用“信息采集→信用等级测算与认定→授信额度测算与认定”设定的格式,这是对原来只凭一份申请书、一页调查表、一张借据合同就决定贷款的是否发放,无疑是很大的进步。

农村信用社调研报告

农村信用社调研报告

农村信用社调研报告
《农村信用社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现状,探索其在农村金融服务中的作用和价值,为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

二、调研范围
本次调研着重对农村信用社的组织架构、业务模式、风险管理、经营状况等方面展开调查,涵盖了多个省份的不同农村信用社。

三、调研方法
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资料收集等多种调研方法,充分了解了农村信用社的内部运作机制和外部影响因素。

四、调研发现
1. 农村信用社在服务农村金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农民提供了便捷的金融服务。

2. 部分农村信用社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不足,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

3. 农村信用社在开展农村金融创新方面有所探索,但仍需加强与农民的互动和沟通。

4. 与传统银行相比,农村信用社在服务内容和方式上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

五、建议
1. 加强农村信用社的风险管理,提高其风险防范能力。

2. 加大对农村信用社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其在农村金融创新方面持续探索。

3. 推动农村信用社与农村居民的深度互动,提高其服务水平和满意度。

六、结论
农村信用社在服务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风险管理和创新方面仍有待提高。

希望相关部门能给予更多支持和指导,促进农村信用社的健康发展,为农村经济和农民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

农村信用社调研报告(共4篇)

农村信用社调研报告(共4篇)

农村信用社调研报告(共4篇)第1篇:农村信用社调研报告农村信用社调研报告近年来,农村信用联社狠抓信贷基础工作,积极推进信用工程建设和贷款上柜台工程,不仅有效解决了农民“贷款难”问题,提高了信贷资产质量,而且实现了农民增收、信用社增效、社会形象提升的效果。

为推动农村信用工程建设,我们深入该联社进行调研,掌握了信用工程建设的思路、做法及进展情况,对信用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和措施进行了探讨一、农村信用工程建设进展情况地处苏鲁豫晥四省八县交界处,总面积1702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502个行政村,1416个自然村,农户27.6万户、农业人口118万,是人口大县、农业大县、产粮大县。

该联社目前有信用社32处,外勤人员118名,协储员274名,每名外勤人员包3-5个行政村,协储员包1-2个行政村。

为方便农民贷款,早在该联社就推出了小额信用贷款,农户凭贷款证就可以办理小额信用贷款。

但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资金需求的不断增加,原来的小额信用贷款管理办法已不适应农村信贷业务发展的需要,急需探索新的农村信贷管理模式。

5月,省联社下发了《山东省农村信用社信用工程评定办法》,该联社以此为契机,首先到全省信用工程建设试点单位临朐县进行学习,先后六次召开党组会、办公会和信用社主任会,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全力推进农村信用工程建设,通过一年多的推广,取得显著成效。

截止底,该联社已为全县5.78万农户建立了经济资信档案,为5.48万户信用农户发放了小额信用贷款证;评定信用乡镇3个、信用村120个、信用户3.7万户、个体工商户1.85万户,联保小组1.2万个,贷款授信额度12.87亿元,发放信用贷款11.76亿元。

二、推进信用工程建设的方法措施(一)明确三个目标,强化四项措施,落实五项制度,扎实有效推进信用工程建设。

根据有关规定,该联社制定了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信用工程建设考核暂行办法》、《文明信用户(村)评定章程》、《信用工程建设评定流程》、《贷款上柜台操作流程》等办法,明确了任务目标、工作措施和相关要求。

农村信用社调研报告

农村信用社调研报告

农村信用社调研报告农村信用社调研报告在不断进步的时代,大家渐渐熟悉到报告的重要性,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

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农村信用社调研报告,盼望能够关心到大家。

农村信用社调研报告1当前,国家宏观调控力度不断加大,经济金融形势简单多变,金融业竞争日益加剧,农村市场多头竞争格局初步形成,给农村信用社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

激烈的市场竞争势必需要更加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传统的存贷业务已远远不能满意市场的需要,中间业务已成为金融竞争的新战场。

农村信用社如何在新一轮竞争中创新思路加快转型、占有市场一席之地,是当前亟待讨论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现就农信社如何拓展中间业务谈几点笔者的不成熟熟悉。

一、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进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中间业务处于起步阶段近几年来,农村信用社逐步将进展中间业务提到重要议程,对进展中间业务不断加大投入,促进中间业务快速进展。

但从中间业务收入和产品层次来看,我们还处在起步阶段,收入比例远远低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

(二)中间业务存在的不足和困难1、对中间业务熟悉不足。

从信用社自身来看,农村信用社受传统经营思想的束缚,业务经营基本上局限于“一存一贷”的旧模式,仍旧以利息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中间业务在很大程度上,仅当成为企业供应优质服务,汲取和稳定存款的一种附带的服务项目。

2、产品品种单一、创新力度不够。

农村信用社的中间业务进展起步较晚,在产品品种上仅局限在一般的结算和代理业务上,业务范围狭窄、业务量小,只能为客户供应中介性质服务,远不能满意客户需要,与市场的需求量存在较大冲突。

3、信息网络系统还落后。

中间业务进展必需要借助以电子通讯和计算机为中心内容的金融电子化,由于各地进展不平衡、农信社管理体系制约,加上财务资源有限、技术基础薄弱等缘由,对科技投入和开发力度不够,虽然建立了电子联行等支付结算系统,但系统掩盖面有限,不能满意全国性结算以及网上支付等市场需要,这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中间业务的进一步进展。

农村信用社改革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农村信用社改革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完善电子银行服务体系
拓展电子银行服务渠道,提升电子银行服务质量和安全性。
推进数据治理工作
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管理体系,提高数据质量和管理水平。
提升服务“三农”水平
优化信贷产品和服务
针对“三农”需求,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简化贷款流程。
加强农村金融服务网点建设
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提高农村地区金融服务可得性和便利性。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01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明确产权关系,完善股东会、董 事会、监事会等治理结构,形成 有效的制衡机制。
02
加强董事会建设
03
优化股权结构
提高董事会决策的科学性和独立 性,强化董事会对高级管理层的 监督。
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优化股东 结构,实现股权多元化,提高股 东参与度。
加强内部控制管理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各部 门、岗位的职责和操作规范。
强化风险防范意识
完善内部审计机制
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定期开展 内部审计工作,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 性。
加强员工风险防范意识教育,提高全 员风险防范能力。
推进科技信息建设
加强信息化建设
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信息化水平,实现业务、管理、决策支持等 领域的信息化应用。
完善法律法规
国外对农村信用社的法律法规相对完善,为其健康发展提 供了法律保障。
市场化运作
国外农村信用社通常按照市场化原则运作,自主经营、自 负盈亏,政府仅起到监管作用,这种模式可以提高机构的 竞争力和风险抵御能力。
重视社会责任
国外农村信用社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注重履行社会 责任,为当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做出贡献。
02
农村信用社改革现状

XXXX年农村信用社二次转型探讨调研报告(可编辑).doc

XXXX年农村信用社二次转型探讨调研报告(可编辑).doc

XXXX年乡村信誉社二次转型商讨调研报告 (可编写 )乡村信誉社二次转型商讨调研报告乡村信誉社战略转型这一课题其实不是今日才有的也不是我们今日才碰到的它在拥有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势必是长久存在的。

跟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化和社会的进步乡村信誉社在不同的期间、不同的阶段都见面对不同的战略转型要求。

转型就是为适应外面经营环境的变化对发展战略进行不停调整以保持可连续的价值创建能力。

最近几年来乡村信誉社在世界经济金融危机的暗影笼盖下仍旧体现了快速发展的态势。

但是与国内同业对比农信社的差距仍旧是巨大的。

一定清醒地认识到要赶快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向更好地融入国内外银行业的竞争环境一定快速地推动向现代商业银行的全面转型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在日趋开放的金融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

履不用同期于适足治不用同斯于利民。

创新是永久的主题转型是重要的课题。

转型需要创建条件顺序渐进不焦躁不冒进如何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转型门路和方法转什么和怎么转是目前乡村信誉社的二次转型的首要课题。

一、广东农信社现状从广东乡村信誉社试点改革方案实行以来乡村信誉社在改革转型方面获得了必定的成就。

一是实现了组织上的独立和确定了经营上的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担风险,成立并健全了激励和拘束体制二是财产质量显然提高跟着资本支持基本落实到位,乡村信誉社的历史包袱有所化解三是支农资本实力显然增强,服务“三农”力度进一步加大最后是产权制度改革进展顺利。

XX年广东省共有家农信社顺利改制成农商行至此已挂牌的农商行共达到家。

别的还有中山联社改制工作马上达成揭东、翁源、澄海、惠东等农信社的改制工作已经启动 XX 年共有家联社达成股权改造召募资本亿元全省农信社不良贷款比 XX 年初降落拨备覆盖率达比 XX 年初提高了个百分点。

广东农信社官网数据显示截止 XX 年终广东省农合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亿元比 XX 年终增添各项贷款余额亿元同比增添经营利润增添。

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的调研报告

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的调研报告

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的调研报告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农村信用社已经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适应市场的要求,农村信用社也在不断进行深化改革,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篇文档将对农村信用社的深化改革进行调研,从法规政策、理念转变、管理模式、产品创新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法规政策方面的调研近年来,我国政府对农村信用社的管理和监管逐步加强,为了推动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和改革,国务院联合多个部委发布了《关于促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和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和《农村信用社监督管理办法》,这两个文件为农村信用社的深化改革提供了法规保障。

此外,各地区也积极出台了相关政策,加快推进信用社的改革进程。

二、理念转变方面的调研传统上,农村信用社的理念和经营模式比较保守,只注重存贷款业务,而在现代化的银行体系之下,农村信用社必须要适应新的市场趋势,注重品牌建设、服务创新、技术升级、品质提升和金融创新等方面的改进。

因此,一些先进的农村信用社开始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大力推行全员全程服务,加快普及金融知识,提高员工素质,以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更加细致、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三、管理模式方面的调研为适应现代市场的要求,农村信用社在管理模式上也进行了创新。

例如,一些信用社开始大力推行网点建设,扩张服务范围;推行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合规管理,提高全行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除此之外,还出台了全员签约制度、三级集会制度等管理制度,使农村信用社的运营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和民主化。

四、产品创新方面的调研传统上,农村信用社的产品和服务相对单一,只有基础的储蓄和贷款,而现在,随着经济发展和客户需求的变化,农村信用社也开始创新自己的产品和服务。

例如,新增了农村电商平台、生态农业合作社等业务,以满足农民创业、就业和增收的需求。

同时,还推出了小额贷款、农村房屋按揭贷款、信用卡等金融产品,为农民提供更加全面、多元化的服务。

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情况调研报告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情况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近年来,中国农村信用社面临着改革任务的重压。

为了解决农村信用社改革过程中的问题,本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的情况,为进一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首先,我们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了解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的总体情况。

然后,我们选择了几家典型的农村信用社,进行了实地访谈,深入了解改革过程中的具体情况。

三、调研结果根据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结果,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推进速度较快,但存在一定的问题。

其中,改革过程中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资金来源问题,由于农村信用社的资金主要来自于成员存款,而且存量资金较小,因此改革过程中需要进一步筹集资金。

2.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点是建设新型信用社。

在新型信用社建设方面,改革过程中的主要工作包括组织架构调整、业务创新、风险管理等方面。

其中,业务创新是重点,主要包括推行大额信用贷款、多元化金融服务等。

3. 农村信用社改革面临的挑战是多样化的。

首先,农村信用社与商业银行的竞争加剧,需要提高自身服务质量和竞争力。

其次,农村信用社的地域性较强,需要在深化改革过程中解决地域差异问题。

最后,改革过程中的监管和监督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4.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成效明显。

调研结果显示,经过改革,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和管理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得到了改善,逐渐成为农村金融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建议根据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采取多种方式筹集资金,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2. 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加强组织架构调整,推进业务创新,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3. 加强农村信用社的与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4. 在改革过程中,注重解决地域差异问题,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

5. 加强监管和监督工作,确保改革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情况调研报告文档2篇

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情况调研报告文档2篇

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情况调研报告文档2篇Report on the reform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情况调研报告文档2篇小泰温馨提示:调研报告是以研究为目的,根据社会或工作的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调研计划,即将被动的适应变为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写作实践,从明确的追求出发,经常深入到社会第一线,不断了解新情况、新问题,有意识地探索和研究,写出有价值的调研报告。

本文档根据调研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情况调研报告文档2、篇章2: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调研报告文档篇章1: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情况调研报告文档我市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从xx年初起步,至今已经进行了两年半时间。

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市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根据《xx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要求,组织了以市为单位的统一法人产权模式改革,并顺利争取到人民银行发行的xx万元专项央行票据。

目前,已进入改革和央行票据兑付的关键时期,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恳请市委、市政府予以支持。

一、农村信用社改革所做的主要工作农村信用社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任务很艰巨的工作,同时改革成功对地方经济和金融的发展又会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这次改革是在管理体制、产权模式和组织形式等方面的一次全面改革,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改革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度,明确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二是改革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制,将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交由省级政府负责,明确由银监会依法行使对农村信用社的金融监管职能;三是消化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包袱,国家在资金、财税、利率等多方面给予农村信用社政策扶持。

农村信用社农信社改革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调研

农村信用社农信社改革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调研

农村信誉社农信社改革和开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调研 - 调研报告自从农村信誉社开展改革工作以来,农村信誉社的经营状况明显好转,支农资金实力明显增强,产权制度也进一步得到完善,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针对农村信誉社改革的现状、作法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一、改革和开展存在的问题〔一〕产权关系仍需进一步明晰多年以来,农村信誉社产权不明晰,法人治理构造不完善,管理责任不落实,成为制约农村信誉社开展的一个核心问题。

以法人为单位改革农村信誉社产权制度,关键就是要农村信誉社作为一个市场主体,实现“谁出资、谁管理、出了问题谁负责”这一目的。

这就要求股东在按照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以自己的出资额来清偿债务,股东享有所出资产的收益权,企业由出资人或其雇用的经理人员来经营。

按照市场经济理论,产生这种效应的前提是消费要素的市场化流动、组合,而非政府行政主导。

农村信誉社由于历史原因,使其自建社以来的所有改革均是政府行政主导的结果,社员投入资本的增多并不意味真正获得更多的表决权和管理权,使社员没有增加股本金份额的动力。

目前,股本金补充仍处于被动引导而非主动增资的场面,导致农村信誉社股本金经过屡次的清产核资和改革标准都难以到达真正意义上的股权意义,这种非真正意义上的“股权”成为制约农村信誉社改革开展的关键问题。

〔二〕法人治理构造不完善农村信誉社在由合作社转向现代金融企业制度过程中,现有的法人治理构造不符合或不完全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还没有建立起决策、执行、监视之间的互相制衡机制,鼓励和约束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匹配。

详细表现为: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视机构各自的职责分工尚未明确,现有的许多规定在实际操作中难以执行,决策权、执行权、监视权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得到有效别离,股东会和理事会很难对信誉社法人代表施行有效的监视和制约,“一长独大”的现象仍然严重。

〔三〕经营机制僵化和内控乏力由于长期受“官办”思想和国有商业银行管理形式的影响,农村信誉社在管理上形成了“铁工资”、“铁饭碗”、“铁交椅”的痼疾,难以实行有效的正向鼓励制度,相当一局部农村信誉社处于粗放经营状态,员工素质普遍偏低,与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同业竞争中处于优势。

关于农村信用社经营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信用社经营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信用社经营的调研报告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服务于农村居民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调研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情况,对于了解并推动农村金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农村信用社的背景、经营模式、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调研和分析。

一、背景1.农村信用社的定义:农村信用社是中国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以服务农村和农民为主要任务的金融机构。

2.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发展:农村信用社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是我国金融开放的重要成果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农村金融的重要力量。

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模式逐渐从传统的贷款为主转变为多元化经营。

二、经营模式1.主要业务:农村信用社的主要业务包括:银行存款、贷款、中间业务(票据承兑与贴现、兑付、汇总)、结算、外汇等。

2.服务对象:农村信用社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农村居民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通过提供金融服务,满足他们的金融需求。

3.经营方式:农村信用社采取类似银行的经营方式,与居民和企业签订存贷款合同等,为他们提供金融服务。

三、问题与挑战1.经营规模不大:目前,农村信用社的业务规模相对较小,无法与大型商业银行相比。

这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对农村金融资源的投入不足,导致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发展受到限制。

2.风险控制不力:农村信用社在风险控制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

一方面,由于对农村居民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信用情况的了解不足,容易导致坏账率偏高;另一方面,农村信用社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导致风险防范措施不够到位。

3.产品创新不足:农村信用社在产品创新方面相对滞后,主要是由于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模式比较传统,对于创新的接受程度不高,导致产品种类相对单一,无法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四、解决方案1.加大金融资源投入: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应加大对农村信用社的金融资源投入,提高农村信用社的业务规模和经营能力。

同时,鼓励农村信用社通过合作与联盟等方式进行资源整合,提升整体实力。

2.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农村居民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信用评估,提高贷款风险控制能力。

关于农村信用社经营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信用社经营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信用社经营的调研报告农村信用社经营调研报告一、引言农村信用社是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服务农村经济发展、满足农民金融需求为宗旨,已成为支持农村经济、农村居民生活的重要力量。

本次调研是为了了解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状况、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为其未来的发展和改进提供参考。

二、发展历程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但其真正规模化发展是在中国农村开放的进程中。

目前,农村信用社已经成为完善的服务体系,包括中央农村信用社、省级农村信用社和县级农村信用社等不同层级。

三、经营状况1.业务范围扩大:农村信用社的经营范围已经从传统的贷款业务扩展到存款、支付结算、保险、信托等多元化金融服务。

2.存款业务增长:近年来,农村信用社的存款规模逐年增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民将资金存入信用社。

这也反映了农村信用社逐渐获得农民的信任。

3.贷款业务发展:农村信用社通过发放贷款支持农业生产、农民创业等,有效满足了农民的资金需求。

同时,信用社借助互联网技术,推出了线上贷款服务,提高了贷款申请和审批的便利性。

4.政策支持:农村信用社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通过设定优惠贷款利率、提供补贴等方式,鼓励农村信用社服务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四、问题与挑战1.机构之间竞争加剧:随着农村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其他金融机构也加大了对农村信用社的竞争力度,对其经营形成了压力。

2.风险管控:由于信用社主要面向农村市场,农村经济的特点使得信用社面临更多的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等。

因此,加强风险管理至关重要。

3.人才储备:农村信用社需要拥有一支高效专业的团队,来满足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

但目前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仍存在一定困难。

五、发展策略与建议1.突出特色:农村信用社应当突出自身的服务特色,深入研究农村经济发展需求和农民金融需求,推出更贴近实际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2.加大创新力度:农村信用社需要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如发展农村互联网金融,推进农村金融数字化和智能化等,提高客户体验和服务效率。

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情况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

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情况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

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情况调研报告市委、市政府:我市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从xx年初起步,至今已经进行了两年半时间。

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市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根据《xx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要求,组织了以市为单位的统一法人产权模式改革,并顺利争取到人民银行发行的xx 万元专项央行票据。

目前,已进入改革和央行票据兑付的关键时期,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恳请市委、市政府予以支持。

一、农村信用社改革所做的主要工作农村信用社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任务很艰巨的工作,同时改革成功对地方经济和金融的发展又会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这次改革是在管理体制、产权模式和组织形式等方面的一次全面改革,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改革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度,明确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二是改革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制,将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交由省级政府负责,明确由银监会依法行使对农村信用社的金融监管职能;三是消化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包袱,国家在资金、财税、利率等多方面给予农村信用社政策扶持。

我市的改革突出抓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清产核资摸清家底。

清产核资是保证信用社改革顺利进行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就是核实信用社的资产负债状况,充分反映经营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为深化改革、强化管理、防范风险明确工作方向和重点。

按照省改革试点领导小组下发的实施方案的要求,市农村信用联社聘请xx省审计厅对市联社以xx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进行了全面的清产核资工作,重点是对各项贷款、抵债资产、投资业务、存放及拆放资金、其他资产中的坏账损失和固定资产进行清理,登记造册,并在明确责任的基础上根据现行会计财务制度如实和认定损失。

经过审计,核准了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情况,摸清了家底。

(二)增资扩股壮大实力。

改造股权设置、构建新的产权关系,是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要目标。

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增资扩股工作得以在全市铺开,市直大部分部门和各乡镇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网点转型升级策略研究

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网点转型升级策略研究

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网点转型升级策略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农民和农村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重要职责。

随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农村信用社网点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

传统的农村信用社网点主要以存贷款业务为主,服务内容单一,服务效率低下,难以满足农民和农村企业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随着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农村信用社网点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如何有效提升农村信用社网点的服务水平,满足农民和农村企业的金融需求,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网点的转型升级策略,对于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健康发展,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部分的内容到此结束。

1.2 研究意义随着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不断增长,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要组织之一,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农民群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农村信用社网点作为农村金融服务的主要窗口,其转型升级对于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满足农村居民多样化金融需求,以及推动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农村信用社网点转型升级策略的探讨与研究,为农村信用社在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求、提升服务能力和效率、更好地服务农村居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

具体而言,通过深入研究农村信用社网点现状、分析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网点转型的需求和关键问题,提出相应的转型升级策略,旨在为农村信用社网点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本研究将进一步强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促进金融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现代化农业、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做出贡献。

2. 正文2.1 农村信用社网点现状分析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为农村居民提供金融服务、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目前农村信用社网点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农村信用社网点规模和数量不足,覆盖面较窄。

2019年农村信用社经营转型调研文章

2019年农村信用社经营转型调研文章

农村信用社经营转型调研文章农村信用社经营转型调研文章经营战略转型是企业在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重大变化时,为拓展生存空间,实现持续发展,对企业的业务界定和业务运作进行方向性调整与革新。

农村信用社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在金融市场全面开放的新形势下,加快经营战略转型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

一、加快经营战略转型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一)传统经营模式难以为继。

从宽甸联社资产结构来看,收入来源主要是信贷资产,而其他收入和中间业务收入微乎其微。

这种发展模式只能适应相对封闭、监管宽松和低水平竞争的经济金融环境。

在农村金融市场全面开放,竞争加剧,利率市场化、客户需求多元化、监管部门防范金融风险监管力度加大的背景之下,农村信用社传统单一的以存、贷款业务为主体的业务品种,远远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

信用社票据、结算等中间业务和消费信贷等业务基本处于空白或起步阶段,限制了业务发展空间。

一是公司客户要求农村信用社能够为其提供信贷、结算、代理、信息咨询、财务顾问、项目融资及投资理财等“一揽子”的综合服务。

二是农村信用社以县域市场为主阵地,而当前一批有文化、有理想大学生村官、返乡创业的“一代农民工”对个人理财等现代金融服务需求丰富,如在宽甸,就常有人到信用社咨询有无电话银行、网上银行、股票等业务。

为此,从传统金融需求弱化和新兴金融需求拉动的双重作用来说,农村信用社必须顺势而为,调整战略,防止供求错配。

(二)农村金融市场竞争加剧。

当前,自然界中“适者生存”的定律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已成为企业经营的真谛。

做好营销是农村信用社生存的选择,是加快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从存款市场份额分析,到XX年6月末,宽甸联社各项存款余额达25.53亿元,占全县各家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的28.08%。

从XX年到XX年6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增加了49.77亿元,宽甸联社增加了14.66亿元,占增加额的29.46%。

当前,对宽甸联社存款竞争造成压力最大的金融机构是邮政储蓄银行。

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网点转型升级策略研究

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网点转型升级策略研究

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网点转型升级策略研究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创新和金融市场的日益竞争,农村信用社的传统经营模式和服务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下金融市场的发展需要,如何进行转型升级成为了当前农村信用社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面临的挑战1. 技术创新带来的冲击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农村金融市场也在不断进行变革。

新兴的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等技术手段正在改变人们的金融消费习惯,传统的网点经营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

2. 市场竞争加剧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和竞争,农村信用社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也在不断增加。

各种金融机构纷纷进入农村市场,给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带来了挑战。

3. 服务品质需求提升农村居民的金融需求也在不断提升,他们对金融服务的品质和便利性要求也日益迫切。

传统的农村信用社在服务品质和便利性上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二、转型升级策略为了应对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面临的挑战,其转型升级是势在必行的。

针对当前的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转型升级策略的研究。

1. 加大科技投入,推进智能化服务在农村信用社的业务运营中,需要加大科技投入,推进智能化服务。

建设具有智慧金融功能的智能终端设备,提供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

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

2. 拓展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农村信用社需要积极拓展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

可以开展金融创新业务,推出适合农村市场的金融产品,如小额贷款、农业保险等,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加全面的金融服务。

3. 推进互联网金融发展互联网金融是当前金融行业的热点,农村信用社可以积极推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通过建设线上平台和线下网点相结合的服务体系,实现线上线下的互动,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

4. 加强风险管理和内控建设随着金融业务的不断拓展,风险管理和内控建设也显得尤为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信用社二次转型探讨调研报告农村信用社战略转型这一课题,并不是今天才有的,也不是我们今天才遇到的,它在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必将是长期存在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化和社会的进步,农村信用社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阶段都会面临不同的战略转型要求。

转型,就是为适应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对发展战略进行不断调整,以保持可持续的价值创造能力。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在世界经济金融危机的阴影笼罩下,仍然呈现了快速发展的态势。

然而,与国内同业相比,农信社的差距仍然是巨大的。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要尽快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更好地融入国内外银行业的竞争环境,必须迅速地推进向现代商业银行的全面转型,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在日益开放的金融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

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斯于利民。

创新是永恒的主题,转型是重大的课题。

转型需要创造条件,循序渐进,不急躁,不冒进,如何找到一条适合自身的转型途径和方法,转什么和怎么转是当前农村信用社的二次转型的首要课题。

一、广东农信社现状从广东农村信用社试点改革方案实施以来,农村信用社在改革转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是实现了组织上的独立和确立了经营上的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担风险, 建立并健全了激励和约束机制;二是资产质量明显提高,随着资金支持基本落实到位, 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包袱有所化解;三是支农资金实力明显增强,服务“三农”力度进一步加大;最后是产权制度改革进展顺利。

XX年广东省共有9家农信社顺利改制成农商行,至此已挂牌的农商行共达到20家。

此外,还有中山联社改制工作即将完成;揭东、翁源、澄海、惠东等农信社的改制工作已经启动;XX年共有28家联社完成股权改造,募集资金99.88亿元;全省农信社不良贷款比XX年初下降7.18%,拨备覆盖率达86.09%,比XX年初提高了19.54个百分点。

广东农信社官网数据显示,截至XX年末,广东省农合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672亿元,比XX年末增长16%;各项贷款余额7210亿元,同比增长15%,经营利润增长18%。

由上面数据可以看出,广东省内农信社的整体经营状况逐年改善。

尽管如此,机构数量庞大的广东农信社由于发展不平衡,改制压力仍然巨大。

特别是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的农信社不良资产较多,历史包袱重,改制中单纯依靠当地政府大力支持存在很大压力。

全国城镇化的步伐加快,城市化产业、园区工业不断崛立,在农村,农业专业化、会员组织化、产业公司化迅速兴起,城乡分割正走向城乡统筹,原始农业正融入资本农业,传统农民正变身社区居民,我们所存在的基础,我们所服务的对象已然变革。

当前,竞争性农村金融格局已经形成,我们“一家独大”的形势已一去不返,证券、基金、保险等“间接商业银行”业务也正悄悄渗透,我们的市场在别人的争夺下缩小又在自己的创新下艰难拓展。

农信社二次转型的普遍阻力1、要考虑这些机构未来发展前景、现在的改制成本和难易程度,以及竞争需求等多种因素。

比如一家农信社在当地已经发展很好了,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但改制的成本很大,可能暂时不改制。

2、由于农信社和农商行在税收等政策上享受的优惠并不一样,所以一些农信社改制的动力也不足。

比如存款准备金率,农商行提取的比例就比农信社高;营业税上,农信社比农商行要优惠一些。

此外,农信社没有监管费,农商行有。

所以,当一些农信社改制成农商行之后,服务的地区和客户都没有变,但成本上去了。

3、一些农信社管理层顾虑个人职位和利益,改制动力不足等这些因素都在抗拒着转型的开展。

4、广东农信也曾提出和鼓励资产质量好的农商行未来可兼并和重组资产质量差的农信社。

但事实上,这种愿想也面临政策障碍。

比如说,兼并要经过监管审批,但可能会考虑到县域金融稳定,审批的弹性较大,障碍较多,同时,资产质量好的农商行也会谨慎考虑风险和收益是否匹配。

、实现农信社二次转型的普遍原因及迫切性1、农信社自XX年改革以来,此前主要是靠央行票据兑付、当地政府财政支持和自身改善经营来推进改制。

但以后央行票据兑付和地方财政支持的力度会小一些,主要靠农信社自身经营改善来达成。

2、不管是已改制成功还是未改制,农合机构目前普遍感受到了来自邮储银行和农业银行给农村市场竞争带来的压力。

比如,改制后的农商行市场化原则更强,对经营效益的要求更高,压力更大;此外,特别是发达地区的农商行,由于城中村改造和城镇化推进,农村金融变成了城市金融,面临更激烈竞争,还要面对服务对象和客户需求的变化等。

总之,农信社近年来竞争压力、经营管理压力与日俱增,专业人才缺乏、队伍总体素质不高、风险管控能力较弱、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强、应对激烈市场竞争手段不多等问题日益凸显,可持续发展堪忧。

金融改革开放加速、利率市场化、新资本监管规定实施、金融高度电子信息化、金融混业经营、金融脱媒等新趋势,均对银行业传统经营发展模式产生了强烈的冲击,银行业已经从“半垄断+高成长”逐渐走向了“市场化+低成长”,不思进取、因循守旧将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命运,这些均需二次转型的改革来应对和解决。

二、农信社二次转型方向及途径总体上讲,农村信用社的战略转型,最终要实现四个转变:即业务结构从以负债业务为主,向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并重转变;核心资源构成从以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为主,向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并重转变;风险管理模式从内部化、集中化向外部化、分散化转变;经营管理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根据罗理事长的今年年初在党委和理事会作工作报告,真正做到转型的前瞻性、领先性及摆脱习惯性,结合农合机构实际,找准定位,细分市场,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坚持在自己的核心主业、核心客户、核心市场上提供专业化和精细化的服务,从而巩固和形成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优势,这样才能有效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

首先明确农村信用社转型的方向和思想情况是在不断地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毛泽东。

转型首先是人的转型,包括人们思想观念与能力的转型。

我们要不断学习与实践,学会理性地辨识事物,形成科学的经营理念,才能实现意识形态领域的转型与提升。

事实上,转型能否成功,首先看领导层的明确知道思想,正所谓: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国不可一日无法,家不可一日无规,可知一套明确的制度及知道思想是转型的基础,是转型的方向指明灯,为推进管理体制、经营模式和服务方式的改革提供坚定的基石。

借鉴商业银行成功转型,提高农村信用社的转型效率无可否认,借鉴别人的成功案例,是使自己少走弯路、加快进程的最好途径。

如招商银行、民生银行等转型成功,虽然转型方向和路径不同,但存在一些普遍的经验可循,为我省农合机构推进二次转型提供了借鉴。

诚如上面所说: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斯于利民,我们不能邯郸学步,在学习其他成功金融机构的转型核心和先进理念的同时,需要结合农合机构实际,找准定位,细分市场,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坚持在自己的核心主业、核心客户、核心市场上提供专业化和精细化的服务,从而巩固和形成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优势。

一切转型均为企业效益服务1、转型的目标是明确的,均为农村信用社的效益服务,实现盈利增长。

农村信用社作为金融企业,决定了经营的基本目标就是要提高经营效益,追求利润最大化。

首先要转变经营理念,克服传统思维、定势思维和顺向思维的障碍,树立市场意识、服务意识、效益意识。

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协调好规模、质量与效益的关系,制定业务发展战略时既要考虑到信用社本身的风险偏好,也要考虑到监管部门的风险限制,从而制定出适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战略和中长期经营目标。

2、要加快由传统的表内业务向表内和表外业务并重转型,加快发展零售业务,同时要大力发展小微企业信贷业务,主动调整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业务和收入结构;在市场拓展上,要在巩固农村和城乡结合部根据地的基础上,积极迎合城镇化建设加快的趋势,合理调整网点布局,加大精品网点建设,加快转变城区金融竞争格局,进一步提升城区金融市场竞争力。

3、要积极打破产品稀少、服务单一的业务发展方式,大力推进产品、服务和管理创新,要科技创新,加快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步伐,全面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农村信用社吸存放贷的经营方式根深蒂固,中间业务只是“派生业务”、“辅助业务”,在地位上低于传统业务,对发展中间业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发展中间业务可作为实现资产多元化、扭亏增盈、防范风险的有效手段。

而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电子化水平落后、设施投入不足、缺少专业人才等。

所以我们必须努力做到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深入调查、研发产品,改进设施、培养人才,早日实现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并重转变。

加强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电子产品研发及营销推广力度需进一步加强,用科技的力量改变客户的消费习惯。

尽管我们适时启动和实施了数据大集中建设,科技信息化整体水平取得了极大的提升,但由于起步较晚,与国内外的先进银行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而我们的客户主要是乡镇人民,客户的总体文化水平不高,对电子产品的使用存在较大的制约,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推广和发展。

我们在XX年发行了珠江平安卡及网上银行,这个电子业务品种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的变化?首先农村信用社发行了银行卡,对自己金融形象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二是客户不再是白天营业时间带个存折到柜台排队办理业务,而是全天24小时可以在全球办理业务;三是银行卡的各种自助设备如ATM、CRS、POS等均可以办理传统的现金、结算等业务,无形增加了服务窗口,提高了服务效率;四是利用了各个银行的自助服务设备、银联网络、互联网、手机移动网络等非我社的资源,使我社服务得到了极大空间的扩展;五是为我社每年带来了100万元以上的零风险的中间业务手续费收入。

由此可见,一张小小的银行卡能给农信社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优质的电子服务产品能给一个金融机构带来无法预见的服务品牌提升及经营收入。

诚如罗理事长所说:金融脱媒愈演愈烈,技术脱媒也在不断加速,凭借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突飞猛进的第三方支付,对银行业传统业态的冲击,无疑将大大降低银行在现代金融业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故电子银行业务的大力发展势在必行。

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罗理事长在报告中说: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

二次转型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我省农合机构是否具有充足、有用的人力资源。

目前,在农村信用社中出现了人力资源“断层”的现象,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年龄型的断层,出现了整体“大龄化”现象;第二,知识型的断层,缺少计算机、法律和金融等专业人才;第三,人员配置的断层,电算化以及会计人员比较缺乏;第四,人员素质的断层,缺少具有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导致经营核算水平比较低,很难适应现代金融的需要。

为了保证核心资源构成向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并重转变,首先,需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按照职业化和专业化的要求去进行,使他们不仅熟悉信用社的基本业务,同时也要掌握和应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手段,懂得怎样去推动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其次,把好高管人员的准入关,选择业务水平精湛、勇于创新的人才,有目的、有计划地去选择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最后,加大教育和培训的力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