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表 1 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计算公1

合集下载

三级精神病院日常统计学评价指标

三级精神病院日常统计学评价指标

三级精神病院日常统计学评价指标【概述】医院运行、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反映医疗质量在一定时间和条件下的结构、过程、结果等的概念和数值。

由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组成。

建立科学的医疗质量评价指标,是实施医疗机构科学评审的基础;实施持续性的医疗质量评价监测,是依此对医疗机构进行追踪评价的重要途径,同样是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重要手段。

实践证明,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结果源于管理者对医疗质量改进的定义、测量、考核的要求与努力。

本监测指标包括医院运行、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多类指标。

医院运行基本监测指标部分项目及数据引自医院统计和财务报表。

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是以过程(核心)质量指标与结果质量指标并重的模式展现,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住院重点疾病:总例数、死亡例数、平均住院日与平均住院费用。

二、住院患者安全和权益保障类指标。

三、合理用药监测指标。

一、医院运行基本监测指标【解读】通过医院运行基本监测指标,监测与了解医院日常运行的基本情况。

【监测指标】(-)资源配置1实际开放床位、应急扩展床位数。

2.全院员工总数、卫生技术人员数(其中:医师数、专/兼职心理治疗师数、医疗社会工作者数、护理人员数、医技人员数)。

3.医院医用建筑面积。

(二)工作负荷1年门诊人次、年急诊人次。

4.年住院患者入院、出院例数,出院患者实际占用总床日。

5.年开展基层和社区公共精神卫生服务指导/督导人次。

6.年培训综合医院医师及下级医院卫生技术人员的项目数、受训人次。

7.年纳入管理治疗精神疾病患者信息档案的患者人数。

(三)治疗质量1入出院诊断符合率。

8.住院治愈好转率。

9.住院患者抢救例数、死亡例数占同期住院人次的比率。

(四)工作效率1.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

2.平均每张床位工作日。

3.床位使用率%。

4.床位周转次数。

(五)患者负担(项目及数据引自医院财务报表)1门诊人次平均费用(元),其中药费(元5.住院人次平均费用(元),其中药费(元)。

(六)资产运营(项目及数据引自医院财务报表)1.流动比率、速动比率。

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统计表

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统计表
住院患者总例数 入住急性照护有一处或多处第三级压疮的患者人次
入住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例数 入住急性照护有一处或多处第三级压疮的患者人次
住院患者总例数 入住急性照护有一处或多处第四级压疮的患者人次
入住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例数 入住急性照护有一处或多处第四级压疮的患者人次
住院患者总例数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一季度Leabharlann 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
项目
指标名称
计算公式
一季度
二季度
三季度
四季度
① 住院期间压疮发生率

入住急性照护有一处或多处压疮的患者人次 入住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住院总床日数
入住急性照护有一处或多处压疮的患者人次 住院患者总床日数
×100% ×100%
骶尾椎骨处压疮发生率

在同一次住院期间发生骶尾椎骨处所有级数压疮的患者人次 入住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住院总床日数
入住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例数 入住急性照护有一处或多处压疮的患者人次
住院患者总例数 入住急性照护有一处或多处第一级压疮的患者人次
入住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例数 入住急性照护有一处或多处第一级压疮的患者人次
住院患者总例数 入住急性照护有一处或多处第二级压疮的患者人次
入住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例数 入住急性照护有一处或多处第二级压疮的患者人次
住院患者总例数 自家中入住急性照护有一处或多处压疮的患者人次
住院患者总例数 自长期照顾机构入住急性照护有一处或多处压疮的患者人次

表格: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计算公式+跌倒坠床发生率及伤害严重程度统计表[参考内容]

表格: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计算公式+跌倒坠床发生率及伤害严重程度统计表[参考内容]

表 1 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统计表序号指标名称计算公式2013年度2012年度2011年度2010年度二一四三二一四三二一四三二一1.1 患者入院前已有压疮(主要诊断中有L89 受压区褥疮)分子患者入院前有一处或多处压疮的总例次分母住院患者总例数1.1.1 ICD-10:L89.0受压区Ⅰ期褥疮分子患者入院前有一处或多处一级压疮的例次分母住院患者例数1.1.2 ICD-10:L89.1受压区Ⅱ期褥疮分子患者入院前有一处或多处二级压疮的例次分母住院患者例数1.1.3 ICD-10:L89.2受压区Ⅲ期褥疮分子患者入院前有一处或多处三级压疮的例次分母住院患者例数1.1.4 ICD-10:L89.3受压区Ⅳ期褥疮分子患者入院前有一处或多处四级压疮的例次分母住院患者例数1.1.5 自家庭入住时有压疮的患者分子自家中入住急性照护有一处或多处压疮的患者人次分母住院患者例数1.1.6 自养老院入住时有压疮的患者分子自长期照护机构入住急性照护有一处或多处压疮的患者人次分母住院患者例数1.1.7 自其他医院转入时有压疮的患者分子自医院入住急性照护有一处或多处压疮的患者人次分母住院患者例数1.1.8 自其他来源入住时有压疮的病人分子自其他来源入住急性照护有一处或多处压疮的患者人次分母住院患者例数1.2 住院期间发生压疮(次要诊断中有L89 受压区褥疮)分子入住急性照护有一处或多处压疮的患者人次分母-1 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例数分母-2 住院患者例数1.2.1 ICD-10:L89.0受压区Ⅰ期褥疮分子入住急性照护有一处或多处第一级压疮的患者人次分母-1 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例数分母-2 住院患者例数1.2.2 ICD-10:L89.1受压区Ⅱ期褥疮分子入住急性照护有一处或多处第二级压疮的患者人次分母-1 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例数分母-2 住院患者例数1.2.3 ICD-10:L89.2受压区Ⅲ期褥疮分子入住急性照护有一处或多处第三级压疮的患者人次分母-1 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例数分母-2 住院患者例数1.2.4 ICD-10:L89.3受压区Ⅳ期褥疮分子入住急性照护有一处或多处第四级压疮的患者人次分母-1 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例数分母-2 住院患者例数1.3 住院期间压疮发生率分子入住急性照护有一处或多处压疮的患者人次分母-1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住院总床日数分母-2 住院总床日数1.3.1 骶尾椎骨处压疮发生率分子在同一次住院期间发生骶尾椎骨处所有级数压疮的患者人次分母-1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住院总床日数分母-2 住院总床日数1.3.2 坐骨处压疮发生率分子在同一次住院期间发生坐骨处所有级数压疮的患者人次分母-1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住院总床日数分母-2 住院总床日数1.3.3 股骨粗隆处压疮发生率分子在同一次住院期间发生股骨粗隆处所有级数压疮的患者人次分母-1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住院总床日数分母-2 住院总床日数1.3.4 跟骨处压疮发生率分子在同一次住院期间发生跟骨处所有级数压疮的患者人次分母-1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住院总床日数分母-2 住院总床日数1.3.5 足踝处压疮发生率分子在同一次住院期间发生足踝处所有级数压疮的患者人次分母-1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住院总床日数分母-2 住院总床日数1.3.6 肩胛骨处压疮发生率分子在同一次住院期间发生肩胛骨处所有级数压疮的患者人次分母-1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住院总床日数分母-2 住院总床日数1.3.7 枕骨处压疮发生率分子在同一次住院期间发生枕骨处所有级数压疮的患者人次分母-1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住院总床日数分母-2 住院总床日数1.3.8 其他部位压疮发生率分子在同一次住院期间发生其他部位所有级数压疮的患者人次分母-1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住院总床日数分母-2 住院总床日数1.3.9 多处压疮发生率分子在同一次住院期间发生二处(含)以上所有级数压疮的患者人次分母在同一次住院期间发生一处或多处所有级数压疮的患者人次注:“年度”行下的四、三、二、一分别表示四季度、三季度、二季度、一季度。

表 1 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计算公1

表 1 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计算公1
进院时评估属下危害患者例数
分母-2
有记录的跌倒数
跌倒伤害宽沉度1级比率
分子
有记录的跌倒伤害宽沉度1级事变数
分母-1
进院时评估属下危害患者例数
分母-2
有记录的跌倒伤害事变数
跌倒伤害宽沉度2级比率
分子
有记录的跌倒伤害宽沉度2级事变数
分母-1
进院时评估属下危害患者例数
分母-2
有记录的跌倒伤害事变数
跌倒伤害宽沉度3级比率
分母
正在共一次住院功夫爆收一处或者多处所有级数压疮的患者人次
注:“年度”止下的四、三、二、一分别表示四季度、三季度、二季度、一季度.
表2医院内跌倒/坠床爆收率及伤害宽沉程度统计表
序号
指标称呼
估计公式
2013年度
2012年度
2011年度
2010年度














1
住院患者的跌倒取本果
分子
(次要诊疗中有L89受压区褥疮)
分子
进住慢性照护有一处或者多处压疮的患者人次
分母-1
进院时评估属下危害患者例数
分母-2
住院患者例数
Ⅰ期褥疮
分子
进住慢性照护有一处或者多处第一级压疮的患者人次
分母-1
进院时评估属下危害患者例数
分母-2
住院患者例数
Ⅱ期褥疮
分子
进住慢性照护有一处或者多处第二级压疮的患者人次
表1住院患者压疮爆收率及宽沉程度统计表之阳早格格创做
序号
指标称呼
计算公式
2013年度
2012年度
2011年度

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计算公式word精品

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计算公式word精品
分子
在同一次住院期间发生肩胛骨处所 有级数压疮的患者人次
分母-1
入院时评估属冋风险患者住院总床 日数
分母-2
住院总床日数
1.3.7
枕骨处压疮 发生率
分子
在同一次住院期间发生枕骨处所有 级数压疮的患者人次
分母-1
入院时评估属冋风险患者住院总床 日数
分母-2
住院总床日数
1.3.8
其他部位压疮 发生率
分子
分母-2
住院患者例数
1.2.1
ICD-10:L89.0受压
区I期褥疮
分子
入住急性照护有一处或多处第一级 压疮的患者人次
分母-1
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例数
分母-2
住院患者例数
1.2.2
ICD-10:L89.1受压
区n期褥疮
分子
入住急性照护有一处或多处第二级 压疮的患者人次
分母-1
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例数
分子
患者入院前有一处或多处一级压疮 的例次
分母
住院患者例数
1.1.2
ICD-10:L89.1受压
区n期褥疮
分子
患者入院前有一处或多处一级压疮 的例次
分母
住院患者例数
1.1.3
ICD-10:L89.2受压
区川期褥疮
分子
患者入院前有一处或多处二级压疮 的例次
分母
住院患者例数
1.1.4
ICD-10:L89.3受压
分母-2
住院患者例数
1.3
住院期间压疮
发生率
分子
入住急性照护有一处或多处压疮的 患者人次
分母-1
入院时评估属冋风险患者住院总床 日数
分母-2

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计算公式

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计算公式
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住院总床
日数
分母-2
住院总床日数
1.3.3
股骨粗隆处压疮
发生率
分子
在同一次住院期间发生股骨粗隆处
所有级数压疮的患者人次
分母-1
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住院总床
日数
分母-2
住院总床日数
1.3.4
跟骨处压疮 发生率
分子
在同一次住院期间发生跟骨处所有
级数压疮的患者人次
分母-1
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住院总床
压疮的患者人次
分母
住院患者例数
1.1.8
自其他来源入住时
有压疮的病人
分子
自其他来源入住急性照护有一处或
多处压疮的患者人次
分母
住院患者例数
1.2
住院期间发生压疮 (次要诊断中有L89受压区褥疮)
分子
入住急性照护有一处或多处压疮的
患者人次
分母-1
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例数
分母-2
住院患者例数
1.2.1
ICD-10:L89.0受压
分母-1
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例数
分母-2
有记录的跌倒数
2
跌倒造成伤害
分子
跌倒造成伤害事件数
程度
分母-1
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例数
分母-2
有记录的跌倒数
2.1
跌倒伤害严重
度1级比率
分子
有记录的跌倒伤害严重度1级
事件数
分母-1
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例数
分母-2
有记录的跌倒伤害事件数
2.2
跌倒伤害严重
度2级比率

序号
指 标 名 称
计 算 公 式

压疮统计表

压疮统计表

发生率 分子 分母1 分母2
发生率 分子 分母1 分母2
发生率
ICD-10:L89.1 1.2.2 受压区Ⅱ期褥

分子 分母1 分母2
发生率 分子 分母1 分母2
发生率 分子 分母1 分母2
发生率 分子 分母1 分母2
发生率
ICD-10:L89.2 1.2.3 受压区Ⅲ期褥

分子 分母1 分母2
发生率 分子 分母1 分母2
发生率 分子 分母
发生率 分子 分母
发生率 分子 分母
发生率 分子 分母
发生率 分子 分母
发生率 分子 分母1 分母2
发生率 分子 分母
发生率 分子 分母
发生率 分子 分母
发生率 分子 分母
发生率 分子 分母
发生率 分子 分母
发生率 分子 分母
发生率 分子 分母
发生率 分子 分母1 分母2
发生率 分子 分母
发生率 分子 分母
发生率 分子 分母
发生率 分子 分母
发生率 分子 分母
发生率 分子 分母
发生率 分子 分母
发生率 分子 分母
发生率 分子 分母1 分母2
发生率 发生率 发生率 发生率 发生率 发生率 发生率 发生率 发生率
分子
1.2.1
ICD-10:L89.0 受压区I期褥疮
分母1
分母2
发生率 分子 分母1 分母2
1.1.4 受压区Ⅳ期褥

分母
1.1.5
自家庭入住时 分子 有压疮的患者 分母
1.1.7 1.1.8
自其他医院转 入时有压疮的
患者
自其他来源入 住时有压疮的
患者
分子 分母 分子 分母

护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1年版)

护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1年版)

护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1年版)护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1年版)指标一、床护比(NQI-01)一)医疗机构床护比(NQI-01A)。

定义:单位时间内,医疗机构实际开放床位与医疗机构执业护士人数的比。

计算公式:医疗机构床护比(1:X)=1:医疗机构执业护士人数/同期实际开放床位数二)病区床护比(NQI-01B)。

定义:单位时间内,医疗机构实际开放床位与医疗机构病区执业护士人数的比。

计算公式:病区床护比(1:X)=1:医疗机构病区执业护士人数/同期实际开放床位数三)重症医学科床护比(NQI-01C)。

定义:单位时间内,___实际开放床位与所配备的执业护士人数的比。

计算公式:重症医学科床护比(1:X)=1:重症医学科执业护士人数/同期重症医学科实际开放床位数四)儿科病区床护比(NQI-01D)。

定义:单位时间内,儿科病区实际开放床位与儿科病区所配备的执业护士人数的比。

计算公式:儿科病区床护比(1:X)=1:儿科病区执业护士人数/同期儿科病区实际开放床位数意义:床护比反映医疗机构实际开放床位和护理人力的匹配关系。

了解当前实际开放床位所配备的护理人力配备状况,建立一种以实际开放床位为导向的护理人力配备管理模式,保障一定数量开放床位病区基本护理人力配备。

同时,床护比为医疗机构及其病区护理人力配备提供参考、评价指标。

评价医疗机构、病区或___基本护理人力配备情况,可进行同级别医疗机构横向比较。

说明:1)护士指取得护士执业资格、在本医疗机构注册并在护理岗位工作的护士,包括临床护理岗位护士、护理管理岗位护士、其它护理岗位护士、护理岗位的返聘护士、护理岗位的休假(含病产假)护士。

排除医疗机构职能部门、后勤部门、医保等非护理岗位护士,未取得护士执业资格人员,未在本院注册的护士。

2)实指医疗机构实际长期固定开放的床位数,包括编制床位数;除编制床位外,经医疗机构确认有固定物理空间和标准床单位配置、可以常规收治患者的床位数;开放时间≥统计周期1/2的床位数。

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计算公式

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计算公式
度2级比率
分子
有记录的跌倒伤害严重度2级 事件数
分母-1
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例数
分母-2
有记录的跌倒伤害事件数
2.3
跌倒伤害严重
度3级比率
分子
有记录的跌倒伤害严重度3级 事件数
分母-1
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例数
分母-2
有记录的跌倒伤害事件数
3
再次发生跌倒
比率
分子
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有记录跌倒
患者数
分母-1
级数压疮的患者人次
分母-1
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住院总床
日数
分母-2
住院总床日数
1.3.3
股骨粗隆处压疮
发生率
分子
在同一次住院期间发生股骨粗隆处
所有级数压疮的患者人次
分母-1
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住院总床
日数
分母-2
住院总床日数
1.3.4
跟骨处压疮 发生率
分子
在同一次住院期间发生跟骨处所有
级数压疮的患者人次
分母-1
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例数
分母-2
有记录的跌倒数
2
跌倒造成伤害
分子
跌倒造成伤害事件数
程度
分母-1
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例数
分母-2
有记录的跌倒数
2.1
跌倒伤害严重
度1级比率
分子
有记录的跌倒伤害严重度1级 事件数
分母-1
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例数
分母-2
有记录的跌倒伤害事件数
2.2
跌倒伤害严重
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例数
分母-2
一次或一次以上的有记录跌倒
患者数
注:“年度”行下的四、三、二、一分别表示四季度、三季度、二季度、一季度。

表 1 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计算公1

表 1 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计算公1
坐骨处压疮
产生率
分子
在统一次住院时代产生坐骨处所有级数压疮的患者人次
分母-1
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住院总床日数
分母-2
住院总床日数
1.3.3
股骨粗隆处压疮
产生率
分子
在统一次住院时代产生股骨粗隆处所有级数压疮的患者人次
分母-1
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住院总床日数
分母-2
住院总床日数
1.3.4
跟骨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疮
产生率
2012年度
2011年度
2010年度














1
住院患者的摔倒与原因
分子
病历中有记载的摔倒数
分母-1
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例数
分母-2
住院人日数
1.1
因患者健康状态而造成摔倒比率
分子
因患者健康状态而造成摔倒事宜数
分母-1
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例数
分母-2
有记载的摔倒数
1.2
因治疗.药物和(或)麻醉反响
分子
在统一次住院时代产生跟骨处所有级数压疮的患者人次
分母-1
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住院总床日数
分母-2
住院总床日数
1.3.5
足踝处压疮
产生率
分子
在统一次住院时代产生足踝处所有级数压疮的患者人次
分母-1
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住院总床日数
分母-2
住院总床日数
1.3.6
肩胛骨处压疮
产生率
分子
在统一次住院时代产生肩胛骨处所有级数压疮的患者人次

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计算公式

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计算公式
2.3
跌倒伤害严重度3级比率
分子
有记录的跌倒伤害严重度3级事件数
分母-1
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例数
分母-2
有记录的跌倒伤害事件数
3
再次发生跌倒比率
分子
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有记录跌倒患者数
分母-1
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例数
分母-2
一次或一次以上的有记录跌倒患者数
注:“年度”行下的四、三、二、一分别表示四季度、三季度、二季度、一季度。
分子
入住急性照护有一处或多处第三级压疮的患者人次
分母-1
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例数
分母-2
住院患者例数
1.2.4
ICD-10:L89.3受压区Ⅳ期褥疮
分子
入住急性照护有一处或多处第四级压疮的患者人次
分母-1
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例数
分母-2
住院患者例数
1.3
住院期间压疮
发生率
分子
入住急性照护有一处或多处压疮的患者人次
发生率
分子
在同一次住院期间发生枕骨处所有级数压疮的患者人次
分母-1
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住院总床日数
分母-2
住院总床日数
1.3.8
其他部位压疮
发生率
分子
在同一次住院期间发生其他部位所有级数压疮的患者人次
分母-1
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住院总床日数
分母-2
住院总床日数
1.3.9
多处压疮
发生率
分子
在同一次住院期间发生二处(含)以上所有级数压疮的患者人次
分母-1
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例数
分母-2
住院人日数
1.1
因患者健康状况而造成跌倒比率

护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1年版)

护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1年版)

护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1年版)护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指标一、床护比(NQI-01)(一)医疗机构床护比(NQI-01A)。

定义:单位时间内,医疗机构实际开放床位与医疗机构执业护士人数的比。

计算公式:医疗机构床护比(1:X)=1:医疗机构执业护士人数同期实际开放床位数(二)病区床护比(NQI-01B)。

定义:单位时间内,医疗机构实际开放床位与医疗机构病区执业护士人数的比。

计算公式:病区床护比(1:X)=1:医疗机构病区执业护士人数同期实际开放床位数(三)重症医学科床护比(NQI-01C)。

定义:单位时间内,XXX实际开放床位与所配备的执业护士人数的比。

计算公式:护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1年版)重症医学科床护比(1:X)=1:XXX执业护士人数同期XXX实际开放床位数(四)儿科病区床护比(NQI-01D)。

定义:单位时间内,儿科病区实际开放床位与儿科病区所配备的执业护士人数的比。

计算公式:儿科病区床护比(1:X)=1:儿科病区执业护士人数同期儿科病区实际开放床位数护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1年版)意义:反映医疗机构实际开放床位和护理人力的婚配干系。

相识当前实际开放床位所配备的护理人力配备状态,建立一种以实际开放床位为导向的护理人力配备管理形式,保证肯定命目开放床位病区根本护理人力配备。

为医疗机构及其病区护理人力配备提供参考、评判指标。

评判医疗机构、病区或XXX 根本护理人力配备情况,可举行同级别医疗机构横向比力。

说明:(1)护士指取得护士执业资格、在本医疗机构注册并在护理岗位工作的护士。

包含:临床护理岗位护士、护理管理岗位护士、其它护理岗位护士、护理岗位的返聘护士、护理岗位的休假(含病产假)护士。

排除:医疗机构职能部门、后勤部门、医保等非护理岗位护士,未取得护士执业资格人员,未在本院注册的护士。

(2)实指医疗机构实际历久牢固开放的床位数。

破除:急诊抢救床位、急诊窥察床位、手术室床位、麻醉恢复室床位、血液透析室床位、接产室的待产床和接产床、母婴同室新生儿床、搜检床、治疗床、临时加床。

表3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计算公式及月报表(第一季度)之欧阳与创编

表3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计算公式及月报表(第一季度)之欧阳与创编

表3 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计算公式及月报表(2017年第一季度)
1.2 排除病例:
(1)住院日<5 天的患者。

(2)皮肤、皮下组织、乳腺癌的患者。

(3)围产期(妊娠、分娩、产褥期)的患者。

(4)诊断为偏瘫、截瘫或四肢瘫痪的患者。

(5)ICD-10 编码为脊柱裂或缺氧性脑损伤的患者。

(6)在手术室手术进行之前或当天有ICD-9-CM-3 手术/操作编码为清创术或带蒂移植术的患者。

(7)年龄≤18 岁的所有出院患者。

1.3 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
(1)Waterlow 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2005 年)。

(2)Norton 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

(3)Braden 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

(注:引自卫生部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 版)P311)
1.4 压疮分期(美国国家压疮咨询委员会(NPUAP)2007 年压疮分期):
(1)可疑深部组织损伤:由于压力或剪力造成皮下软组织损伤引起的局部皮肤颜色的改变(如变紫、变红),但皮肤完整。

(2)Ⅰ期:皮肤完整、发红,与周围皮肤界限清楚,压之不退色,常局限于骨凸处。

(3)II 期:部分表皮缺损,皮肤表浅溃疡,基底红,无结痂,也可为完整或破溃的血泡。

(4)Ⅲ期:全层皮肤缺失,但肌肉、肌腱和骨骼尚未暴露,可有结痂、皮下隧道。

(5)IV 期:全层皮肤缺失伴有肌肉、肌腱和骨骼的暴露,常有结痂和皮下隧道。

(6)不能分期:全层皮肤缺失但溃疡基底部覆有腐痂和(或)痂皮。

《2021年一季度压疮分析》

《2021年一季度压疮分析》

《xx年一季度压疮分析》一、压疮汇总本季度共有6例压疮,全部为院外带入的,其中4例是内二科上报,1例为骨科上报,1例为普外科上报,均为家庭带入,占100%;1例为Ⅰ期压疮,占17%;2例为Ⅱ期压疮占33%,2例为不可分期压疮,占33%;1例为已在恢复期,占17%。

其中1例Ⅱ期压疮还含1处Ⅰ期压疮,1例不可分期压疮还含Ⅲ期压疮。

6例均无变化要求自动出院100%,无恶化的患者。

患者年龄均为50岁以上,占100%。

1、科室比例2、压疮来源3、压疮的分期。

1例为Ⅰ期压疮,占17%;2例为Ⅱ期压疮占33%,2例为不可分期压疮,占33%;1例为已在恢复期,占17%。

其中1例Ⅱ期压疮还含1处Ⅰ期压疮,1例不可分期压疮还含Ⅲ期压疮4、压疮的转归:均为无变化二、原因分析1、患者和家属因素(1)知识缺乏,有些患者或家属不知晓压疮的诱因及危害性,故也不会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一旦形成压疮,又不懂得如何去治疗和护理,使得压疮越来越严重(2)经济条件,本院面对的患者大多为农村,有很大一部分经济条件较差,一是营养跟不上,二是不能及时到院就诊(3)长期卧床致家属护理松懈。

2.营养状况年老体弱长期卧床患者,胃肠蠕动减慢、消化功能差或由于无法进食,造成蛋白质摄入不足、营养不良等,导致低蛋白血症;皮肤的基本物质是蛋白质,低蛋白血症使皮肤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压疮。

23.患者的年龄因素由于老年人的皮肤皮下脂肪减少、皮脂腺减少、萎缩,皮肤表面干燥、粗糙,无光泽。

汗腺减少、萎缩,使汗液分泌减少,降低了皮肤的排泄功能和调节体温的功能。

表皮细胞减少和再生缓慢,使皮肤变薄,皮下毛细血管减少,血液流量降低,直接影响营养4.疾病因素:大多为瘫痪及脑出血脑梗塞后遗症患者。

5.患者的压疮转归均无变化,原因均为住院没几天,家庭负担重,患者家属要求自动出院。

三、整改措施1.认真对每一位住院病人进行压疮风险评估,正确识别存在压疮高危风险的患者,特别是高龄患者,加强患者和家属压疮预防知识的教育及指导、使其能够识别压疮风险,主动、正确采取措施预防压疮发生。

(四)手术并发症与患者安全指标

(四)手术并发症与患者安全指标
0.00%
6.输血/输液反应发生率
序号
指标名称
2013年度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1
输血/输液反应发生率
0.00%
0.00%
0.039%
7.手术过程中异物遗留发生率
序号
指标名称
2013年度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1
手术过程中异物遗留发生率
0.00%
0.00%
0.00%
8.医源性气胸发生率
ICD-10:L89.0受压区Ⅰ期褥疮
0
2
0
1.2.2
ICD-10:L89.1受压区Ⅱ期褥疮
0
0
0
1.2.3
ICD-10:L89.2受压区Ⅲ期褥疮
0
0
0
1.2.4
ICD-10:L89.3受压区Ⅳ期褥疮
0
0
0
1.3
住院期间压疮发生率
1.3.1
骶尾椎骨处压疮发生率
0
1
0
1.3.2
坐骨处压疮发生率
0
0
0
1.3.3
(四)手术并发症与患者安全指标
1.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序号
指标名称
2013年度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1.1
患者入院前已有压疮
(主要诊断中有L89受压区褥疮)
0
6
4
1.1.1
ICD-10:L89.0受压区Ⅰ期褥疮
0
2
2
1.1.2
ICD-10:L89.1受压区Ⅱ期褥疮
0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度
2012年度
2011年度
2010年度














1
住院患者的跌倒与原因
分子
病历中有记录的跌倒数
分母-1
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例数
分母-2
住院人日数
1.1
因患者健康状况而造成跌倒比率
分子
因患者健康状况而造成跌倒事件数
分母-1
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例数
分母-2
有记录的跌倒数
1.2
分母-1
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住院总床日数
分母-2
住院总床日数
1.3.7
枕骨处压疮
发生率
分子
在同一次住院期间发生枕骨处所有级数压疮的患者人次
分母-1
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住院总床日数
分母-2
住院总床日数
1.3.8
其他部位压疮
发生率
分子
在同一次住院期间发生其他部位所有级数压疮的患者人次
分母-1
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住院总床日数
分子
因其他因素而造成跌倒事件数
分母-1
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例数
分母-2
有记录的跌倒数
2
跌倒造成伤害程度
分子
跌倒造成伤害事件数
分母-1
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例数
分母-2
有记录的跌倒数
2.1
跌倒伤害严重度1级比率
分子
有记录的跌倒伤害严重度1级事件数
分母-1
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例数
分母-2
有记录的跌倒伤害事件数
分母-2
住院患者例数
1.2.3
ICD-10:L89.2受压区Ⅲ期褥疮
分子
入住急性照护有一处或多处第三级压疮的患者人次
分母-1
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例数
分母-2
住院患者例数
1.2.4
ICD-10:L89.3受压区Ⅳ期褥疮
分子
入住急性照护有一处或多处第四级压疮的患者人次
分母-1
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例数
分子
患者入院前有一处或多处四级压疮的例次
分母
住院患者例数
1.1.5
自家庭入住时有压疮的患者
分子
自家中入住急性照护有一处或多处压疮的患者人次
分母
住院患者例数
1.1.6
自养老院入住时有压疮的患者
分子
自长期照护机构入住急性照护有一处或多处压疮的患者人次
分母
住院患者例数
1.1.7
自其他医院转入时有压疮的患者
分母-2
住院患者例数
1.2.1
ICD-10:L89.0受压区Ⅰ期褥疮
分子
入住急性照护有一处或多处第一级压疮的患者人次
分母-1
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例数
分母-2
住院患者例数
1.2.2
ICD-10:L89.1受压区Ⅱ期褥疮
分子
入住急性照护有一处或多处第二级压疮的患者人次
分母-1
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例数
分子
患者入院前有一处或多处一级压疮的例次
分母
住院患者例数
1.1.2
ICD-10:L89.1受压区Ⅱ期褥疮
分子
患者入院前有一处或多处二级压疮的例次
分母
住院患者例数
1.1.3
ICD-10:L89.2受压区Ⅲ期褥疮
分子
患者入院前有一处或多处三级压疮的例次
分母
住院患者例数
1.1.4
ICD-10:L89.3受压区Ⅳ期褥疮
分子
在同一次住院期间发生跟骨处所有级数压疮的患者人次
分母-1
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住院总床日数
分母-2
住院总床日数
1.3.5
足踝处压疮
发生率
分子
在同一次住院期间发生足踝处所有级数压疮的患者人次
分母-1
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住院总床日数
分母-2
住院总床日数
1.3.6
肩胛骨处压疮
发生率
分子
在同一次住院期间发生肩胛骨处所有级数压疮的患者人次
分母-1
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例数
分母-2
一次或一次以上的有记录跌倒患者数
注:“年度”行下的四、三、二、一分别表示四季度、三季度、二季度、一季度。
2.2
跌倒伤害严重度2级比率
分子
有记录的跌倒伤害严重度2级事件数
分母-1
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例数
分母-2
有记录的跌倒伤害事件数
2.3
跌倒伤害严重度3级比率
分子
有记录的跌倒伤害严重度3级事件数
分母-1
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例数
分母-2
有记录的跌倒伤害事件数
3
再次发生跌倒比率
分子
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有记录跌倒患者数
表 1 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统计表
欧阳光明(2021.03.07)
序号
指标名称
计算公式
2013年度
2012年度
2011年度
2010年度














1.1
患者入院前已有压疮(主要诊断中有L89受压区褥疮)
分子
患者入院前有一处或多处压疮的总例次
分母
住院患者总例数
1.1.1
ICD-10:L89.0受压区Ⅰ期褥疮
因治疗、药物和(或)麻醉反应
而造成跌倒比率
分子
因治疗、药物和(或)麻醉反应而造成之跌倒事件数
分母-1
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例数
分母-2
有记录的跌倒数
1.3
因环境中危险因子而造成跌倒
比率
分子
因环境中危险因子而造成跌倒事件数
分母-1
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例数
分母-2
有记录的跌倒数
1.4
因其他因素而造成跌倒比率
分母-2
住院总床日数
1.3.9
多处压疮
发生率
分子
在同一次住院期间发生二处(含)以上所有级数压疮的患者人次
分母
在同一次住院期间发生一处或多处所有级数压疮的患者人次
注:“年度”行下的四、三、二、一分别表示四季度、三季度、二季度、一季度。
表 2 医院内跌倒/坠床指标名称
计算公式
分子
自医院入住急性照护有一处或多处压疮的患者人次
分母
住院患者例数
1.1.8
自其他来源入住时有压疮的病人
分子
自其他来源入住急性照护有一处或多处压疮的患者人次
分母
住院患者例数
1.2
住院期间发生压疮
(次要诊断中有L89受压区褥疮)
分子
入住急性照护有一处或多处压疮的患者人次
分母-1
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例数
分母-2
住院患者例数
1.3
住院期间压疮
发生率
分子
入住急性照护有一处或多处压疮的患者人次
分母-1
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住院总床日数
分母-2
住院总床日数
1.3.1
骶尾椎骨处压疮
发生率
分子
在同一次住院期间发生骶尾椎骨处所有级数压疮的患者人次
分母-1
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住院总床日数
分母-2
住院总床日数
1.3.2
坐骨处压疮
发生率
分子
在同一次住院期间发生坐骨处所有级数压疮的患者人次
分母-1
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住院总床日数
分母-2
住院总床日数
1.3.3
股骨粗隆处压疮
发生率
分子
在同一次住院期间发生股骨粗隆处所有级数压疮的患者人次
分母-1
入院时评估属高风险患者住院总床日数
分母-2
住院总床日数
1.3.4
跟骨处压疮
发生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