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毒素生物脱毒技术研究(刘阳等著)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饲料中真菌毒素生物脱毒的研究进展

饲料中真菌毒素生物脱毒的研究进展

饲料中真菌毒素生物脱毒的研究进展张晓琳汪洋*李爱科(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7)摘要:真菌毒素是某些有害真菌产生的分子质量小、化学性质稳定、具有毒害作用的次级代谢产物,其存在不仅严重威胁着动物生产性能和人类健康,也给畜牧业和食品行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由于物理、化学脱毒法存在着营养成分流失、脱毒不彻底等问题,而不能被广泛应用。

生物脱毒法不仅避免了上述缺点,还具有作用条件温和、安全环保的优点,是一种理想的脱毒方法。

本文对饲料中常见真菌毒素的种类及其生物脱毒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目前生物脱毒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旨在为研究人员探求实用高效、经济可行的真菌毒素生物脱毒方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饲料;真菌毒素;生物降解;生物脱毒;微生物中图分类号:S816.17;S37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真菌毒素(mycotoxins)是某些真菌在污染谷物或者食品的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毒害作用的次级代谢产物,由其引起的中毒症状被称作是真菌毒素中毒症状(mycotoxicoses)。

目前,已经发现真菌毒素的种类达400多种,其化学、生物学和毒理学性质多种多样,主要的毒性作用包括致癌作用、遗传毒性、致畸作用、肝细胞毒性、中毒性肾损害、生殖紊乱和免疫抑制。

真菌毒素的存在不仅给人类及牲畜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也造成了相应的经济损失。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统计,全球每年约有25%的农作物被真菌毒素污染,约2%的农作物因污染严重而失去营养和经济价值,造成数千亿美元的经济损失[1]。

另外,2003年末至2004年秋,由于养猪行业大量使用发霉玉米,动物出现多种并发传染病,养殖场出现难以控制的局面。

据调查,仅河南省死亡猪只就达1 000万头。

如果以平均每头100元计算,经济损失达10亿元;如果再考虑饲料转化率低下、动物药品消耗增加,则2004年中国范围仅养猪业损失就在100亿元以上[2]。

细菌和真菌部分思维导图

细菌和真菌部分思维导图

细菌和真菌
细菌和真菌的菌落
细菌
细菌的发现列文·虎克
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鹅颈瓶实验)
菌落的定义
细菌和真菌菌落的特点
细菌的主要特征
营养方式
真菌
真菌的分类
真菌的细胞结构
营养方式
生殖方式
大小:个体微小
形态:有杆状、球状、螺旋状
结构:单细胞个体,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有细胞膜、细胞壁,部分有荚膜和鞭毛
异养——大部分细菌
促进自然界物质循环
引起动植物患病
与动植物共生
多细胞真菌
单细胞真菌——酵母菌
霉菌:青霉、曲霉等
大型真菌:蘑菇、灵芝、银耳、冬虫夏草等
生殖方式分裂生殖(二分裂)
异养
孢子生殖
自养——硝化细菌、硫化细菌
在自然界的作用
有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酵母菌还有液泡)
出芽生殖(酵母菌的主要生殖方式)
配制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配置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恒温培养。

高清版新课标高中生物思维导图

高清版新课标高中生物思维导图

过程
光反应 暗反应
场所,条件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实质、意义
影响光合作用 的因素及应用
内部因素 外界因素
叶面积指数 叶龄 光照强度 温度 二氧化碳浓度 必需矿质元素

ATP的主要来源
概念
有氧呼吸
方式
比较
无氧呼吸
实质
意义
影响呼吸作用 的因素及应用
内部因素 环境因素
遗传因素 温度 氧气浓度 CO2浓度
含水量
DNA
分类 RNA
功能
糖类
元素 种类及作用
脂质
元素 种类及作用
有氧呼吸主要场所 光合作用的场所
线粒体 叶绿体
双层膜 细胞器
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 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
高尔基体
增大膜面积,与蛋白质、脂质 和糖类的合成有关,蛋白质 的运输通道
维持渗透压,使细胞膨胀
内质网 液泡
单层膜 细胞器
含有多种水解酶,可 分解细胞器和病毒
染色质
结构 功能
遗传物质的载体
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细胞膜 细胞壁
细胞的基 本结构
2/20
细胞骨架
组成 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状结构
作用
在真核中维持细胞形态; 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细胞质基质
成分
水、无机盐、脂质、糖类、 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种酶
状态 呈不断流动的胶质状
作用 活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保护、物质交换、能量转换、 信息传递等;提供酶的附着位点; 使细胞内区域化
功能
生物膜系统
研究意义 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纤维素和果胶 成分
保护和支持作用 功能

真菌毒素ppt课件

真菌毒素ppt课件
温度为33℃ 最低生长水活度(aw)为0.78,最适aw为
0.93~0.98 最适产毒温度一般在24℃~28℃之间 随着分生孢子的形成而开始产毒
17
一、黄曲霉毒素(AFT)
(五)食品和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允许残留标准
允许残留量(μ g/kg)
玉米、花生仁、花生油
≤20
玉米及花生仁制品(按原料折算)≤
一、真菌毒素的定义 二、真菌毒素的种类 三、真菌毒素中毒症及其特点 四、真菌毒素的研究历史 五、粮油食品中主要的真菌毒素
2
一、 真菌毒素的定义
真菌毒素(Mycotoxin)是真菌 产生的一类有毒次生代谢产物。 真菌:? 真菌的种类 与粮食储藏相关的真菌 次生代谢产物? 初生代谢及初生代谢产物 次生代谢及次生代谢产物
(二)黄曲霉毒素的理化性质 一般特性:几乎是无色,B1的分子量为 312,熔点为268~269℃ 荧光特点:黄曲霉毒素在 365毫微米波长 紫外照射下可产生荧光,B族毒素显蓝紫 色荧光;G族毒素显黄绿色荧光 溶解特性:难溶于水、己烷,石油醚和乙 醚;易溶于氯仿、甲醇、丙酮、苯、乙腈 等多种有机溶剂
慢性毒性:动物肝脏出现亚急性或慢性 损伤,引起肝脏纤维细胞增生,肝硬化; 动物表现生长发育缓慢、体重减轻等生 长障碍现象
14
一、黄曲霉毒素(AFT)
致癌性 可诱发所有实验动物致癌 诱发动物肝癌的能力比二甲基亚
硝胺大75倍 黄曲霉毒素可在动物体内代谢,
进行脱甲基、羟化和环氧化反应, 形成具有强致癌活性的物质
常用脱毒方法 吸附法
活性炭、天然白土等用于油脂 水合硅铝酸钠钾等用于饲料
碱炼法 熏蒸法
20
一、黄曲霉毒素(AFT)
(七)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 薄层层析法:检测灵敏度为5μ g/kg 酶联免疫法

真菌毒素医学知识课件

真菌毒素医学知识课件
一、黄曲霉毒素(AFT)
(六)黄曲霉毒素的脱毒
➢ 脱毒要求 能保持被处理物的原有品质属性 确保去毒彻底,无可逆性 不引入新的有害物质或在处理过程中产 生新的有害物质 处理的成本必须远低于被处理物的价值 方法简捷,处理量大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一、黄曲霉毒素(AFT)
➢致癌性 可诱发所有实验动物致癌 诱发动物肝癌的能力比二甲基亚
硝胺大75倍 黄曲霉毒素可在动物体内代谢,
进行脱甲基、羟化和环氧化反应, 形成具有强致癌活性的物质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一、黄曲霉毒素(AFT)
(五)食品和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允许残留标准
➢ 允许残留量(μg/kg)
玉米、花生仁、花生油
≤20
玉米及花生仁制品(按原料折算)≤20
大米、其它食用油
≤10
其它粮食、豆类、发酵食品
≤5
婴儿代乳品
不得检出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一、黄曲霉毒素(AFT)
➢产毒的环境条件 生长温度范围一般为12~42℃,最适生长
温度为33℃ 最低生长水活度(aw)为0.78,最适aw为
0.93~0.98 最适产毒温度一般在24℃~28℃之间 随着分生孢子的形成而开始产毒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五、真菌毒素研究的主要内容
➢ 粮油食品上真菌毒素的种类 ➢ 真菌毒素污染粮油食品的因素 ➢ 各种真菌毒素的毒性 ➢ 真菌毒素检测技术 ➢ 真菌毒素脱毒技术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高中生物思维导图必修三部分

高中生物思维导图必修三部分

必修三专题一内环境及稳态盐津二中2019届高考生物基础内容强化必修二育种及必修三(黄照南整理) 育种又叫IXU 勰U 技剜®4拼技技术・它J 酗黒人 ffJMIK,覺 种I H ]以 修饰A'&,称阚朋 州:物幽跑内,鈔哋 攻堆牛剜適f 我狀.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亦概念 生产辛丙I 用踌耐1 ---------------射训巴©足和IIiff irjx^iisr附作物計胖乩啪懾墓降悔m 昔材宦的动物忧内屁古弁布tsss卫虫方面核酸内瀨斗作用攻畅性|抻特宦的峡ENT 乍列.并㈱址的如沏剽悚X"WW- 伏晶业-朋 DNA SHtWWi—I//f获刑分卿-谢桂炎的”悝址坐an 临巫如鞠;Hl DDT 的mt 甘为人瓷卩廉勘询tt 挪柬刊¥1極物理因童1ttV Zfit. mm起的考查。

緞处圖面在业姑方附骂.・.S 臓金性厂極wim樓计牖」「中变因索J-町臭矗哭变顾率:能较甌时風MS 性軟;igjaao打好吆需处理大*的 电物材料.MHjjW 堵霄飾建人黄需要 肢片英鱼师优帥种〈塞因工程》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诱变 育种W,育种殽肌目的卑閑~tr科的缈与世戟広瞄舍 稚H 骑革X,人经讳桂庭—© -------------日的輒刃的椅鶴*丧追-f 育种过程尸 将两个亲甬杂交.那到F.再娄 衣自更逐牝选弁・霞到紂淞 状不幟q 讲离的理酚E 种丽N 能嫌谿优联状如一体L 髀牧业]\抽*撤优良跆的时,重点关注五种育种的原理、优缺点以及将育种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整合在人体器官、硫 ftg 別地迖『缈特松态的调代机制机休进行正當生命 活幼的邨箜条件机体进打IE 常4渝常型的羽强家丼倍内細胞柑外环*ft 遊行物瓯空换过和细胞外液的 理化性质厂定又\界皆卩祥烦匱栈时忒的吸引力港透圧J-灌透压丄 的大小[31 6t 时为 TT (Wu,)丄姿4无机盐和黄 血粉抽的諒曲的*办艾•址軽外灌津透d —V“户…工:肖汉加「- W 讯:「-址持因索5 o一地kt 曲比u实暫r 业物呻 借持pH 沁 存祁S神毎BH*□小Illg NilIjRVN*刑 食i 止就人血灿0衽(^)Na\艸WCn,警枸应 *護中内煤沖微聚・H 有 —定荊視神廉力」 厂人体细屜外液的珮质融址持371C 左右 o_MSfil 幼年〉成年> V\^; k4>!B 性专题二动物和人的生命活动调节专题三植物激素调节'檄索诚节的发现Z 总外界博韋力主 itlMHh 弟均対亠 鼻勰井坐绘』、匀勺 一曲性迄型'唱嗾力向的头界赫潦「为勺尽間定向站唧 柚物皿好地适应环境[[腳年,达尔文实叭 I9IH 年,加檬齐©・”统的调芳通过神经系的调节通过激素目加匸舉的叫取力性.墨的 甘社力性命活动的调节〔动物和人体生Hffit4U/J植物的廉性、 向性运动1松性葩件用机理彳喘檢養的发叹(射咖肪的烟丸]迥%啲实屮卅科I 岀2勺,工札富的■认)概念及种类激素调W 的轻点神经调ff 与体液调节的比较寒净*克越环班中的你悽调节液训节的关系神经调节与体人体的水捷 半fti 调W 両屯応盐轲节即又歩下丘脑的功濫 1. 血糖调节、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一直都是神经一体液调节中的重点和热点内容。

霉菌毒素脱毒的研究进展(1)

霉菌毒素脱毒的研究进展(1)
断奶仔猪因受呕吐霉素或玉米赤霉素影响而造 成增重损失,酯 化 葡 甘 露 聚 糖 可 减 轻 这 一 损 失。 苏 军等(2006)在 受 镰 刀 菌 毒 素 污 染 25% 的 玉 米 日 粮 中,添加0.2%甘露聚糖,可有效 提 高 平 均 日 增 重 和 日采食量,分 别 达 到 20.70% 和 17.81%,并 能 提 高
计 划 项 目 (2008GA830018)。
附 能 力 ,如 提 取 自 沸 石 的 水 合 铝 硅 酸 钠 钙 (HSCAS)
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
Abstract:To study th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dditive(TCMA)on Wenchang chicken.180female Wenchang
TCMA group was improved(P>0.05)and the amylase activity of content of duodenum w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both in 0.
2% TCMA group and 0.3% TCMA group (P<0.05).Therefore,trypsinase activity and amylase activity of content of duode-
group 5,respectively.Bodyweight and feed intake of chicken in same replication were measured per 7days.At the age of 35and
56days,6chicken with closed body weight from each group were slaughtered quickly to get pancreas and content of duodenum.

初中生物思维导图大全之欧阳学文创作

初中生物思维导图大全之欧阳学文创作
专题六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专题七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
1、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2、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专题八生物的多样性
1、生物的分类
2、生物的多样性
3、生物的起源和进化Βιβλιοθήκη 专题九生物技术专题十健康的生活
专题一科学探究
欧阳学文
专题二生物的结构层次
专题三、生物与环境
1、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
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3、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
专题四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专题五生物圈中的人
1、人的食物来源于环境
2、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
3、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4、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5、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生物脱毒的研究进展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生物脱毒的研究进展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生物脱毒的研究进展汪洋;张小溪;张晓琳【摘要】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作为谷物及其制品中最常见的真菌毒素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和动物的健康.由于物理、化学脱毒方法存在着营养成分流失、脱毒不彻底等问题,而不能被广泛应用.微生物通过酶促反应将毒素转化成低毒或者无毒物质的生物脱毒方法不仅避免了这些缺点,还具有条件温和、安全环保的优点,是一种理想的脱毒方法.对近年来国内外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生物脱毒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并对脱毒菌株、脱毒酶、脱毒方式及脱毒产物等研究内容作了重点介绍,旨在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生物脱毒研究提供参考.【期刊名称】《中国粮油学报》【年(卷),期】2015(030)007【总页数】7页(P128-134)【关键词】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生物转化;生物脱毒【作者】汪洋;张小溪;张晓琳【作者单位】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7;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7;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39.96真菌毒素是真菌产生的具有毒害作用的次级代谢产物,不仅给人类和牲畜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1]。

2010年我国黄淮海地区小麦收获季节感染严重的赤霉病,导致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两种真菌毒素大面积超标,卫生部在门户网站上进行了预警和通告,并且国家粮食局对毒素超标小麦及时进行了封存,共计封存毒素超标小麦174.5万t,只能在监督下用作燃料乙醇的生产原料,大大降低了实用价值[2]。

DON作为单端孢霉烯族毒素之一,通常由禾谷镰刀菌(Fusarium.graminearum)和黄色镰刀菌(Fusarium.culmorum)感染大麦、小麦、玉米等谷物产生,它广泛存在于玉米、小麦、啤酒、面包等多种谷物及其制品中[3],人畜一旦摄入了被DON污染的食物后,会出现厌食、呕吐、腹泻、发烧、站立不稳、反应迟钝等急性中毒症状,严重时损害造血系统造成死亡[4-7]。

黄曲霉毒素B1检测与脱毒方法最新研究进展

黄曲霉毒素B1检测与脱毒方法最新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f aflatoxin B1 detection and detoxification methods
SUN Tong-zheng, WANG Na, T1AN Jun, YANG Kun-long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221116, China)
Key words: aflatoxin B1 ; detection method ; detoxification method
黄曲霉菌(Aspe丁gillus flauvs)是一种世界范围常 见的许多重要农作物以及动物的共同致病菌。黄曲 霉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B1(AFB1)是 目前发现毒性和致癌性最强的天然化合物之一[1]。 黄曲霉菌能够感染许多重要的农作物,例如,花生、玉
孙统政等:黄曲霉毒素B1检测与脱毒方法最新研究进展
791
图2黄曲霉毒素B1的生物转移途径 Fig.2 Biotransformation pathways of aflatoxin B1
AFB1污染的食物对人体免疫系统影响的数据很 少。冈比亚儿童唾液中sIgA水平降低,可能是由于 饮食中黄曲霉毒素的暴露水平较高[14]。在对64位 加纳人的研究中, 发现 AFB1 暴露可能导致淋巴细 胞亚群的主要成分T细胞和B细胞减少,与低水平 的AFB1白蛋白加合物相比,高水平的AFB1白蛋白 加合物能显著降低CD8+细胞毒性T细胞中穿孔素 和颗粒酶a水平[15]。在AFB1水平高的受试者中, 这些免疫参数的改变可能导致细胞免疫功能受损, 从而降低宿主对感染的抵抗力。
米、棉花等,均可对收获前后的农作物进行污染,给世 界各地的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根据联合 国粮农组织统计,每年约有25%的谷物被真菌毒素污 染,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黄曲霉毒素,给农业造成了巨 大经济损失[2]。中国同样是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重灾 区,多个省份储存的玉米和花生中都检测到了黄曲霉 毒素的污染[3-4],此外,在多个抽样的酱油以及水产饲 料等加工产品中都检出AFB1 [5-6] o由于黄曲霉毒素 B1具有较稳定的理化性质,很难被降解,一旦污染的 饲料被禽畜食用,AFB1将在动物体内经羟基化代谢 形成和AFB1毒性和致癌性基本相似的衍生物 AFM1,一部分的AFB1的衍生物会随尿液和乳汁排 出,而很大一部分会出现在奶制品和肉制品中。

真菌毒素ppt课件

真菌毒素ppt课件

橘霉素的理化性质
• 橘霉素含 1个羧基,有离子态和非离子态 (羧基和相邻的酮基及羟基形成分子内氢键), 2种形式,其分子式为 C13H14 05 ,分子量 250。在无水乙醇或苯一环己烷中呈柠檬黄 针状结晶,溶点为 175℃。溶于热酒精、 乙酸乙酯、苯、丙酮、氯仿,在二乙醚和 乙醇中微溶,不溶于水 。
(二)赭曲霉素A
• 赭曲霉素理化性质
• 赭曲毒索 A是苯丙氨酸与异香豆素结合体衍生物; 分子式为C20H1806CIN,分子量为403.8,纯品 为白色针状晶体,在荧光灯下呈明亮绿色荧光。 较易溶于极性有机溶剂,水中微溶,在苯溶液中。 • OA是半抗原,需与大分子物质结合后才具有免疫 原性 。 • 赭曲霉素具有耐热性,焙烤只能使其毒性减少20 %,蒸煮对其毒性不具有破坏作用 。
B1 M1 G1 G2
二、真菌毒素的分类
1.按其化学结构分:单端孢霉烯族类、玉
米赤霉烯酮、丁烯酸内酯等。
黄曲霉毒素(alfatoxin) 2.按毒素来源分: 赭曲霉毒素(Ochratoxin) 杂色曲霉素(Sterigmatocystin) 岛青霉素(Islandin) 展青霉素(Patulin) 桔青霉素(Citrinin) 镰刀真菌毒素(Fusarium mycotoxins)
T-2 毒素 二乙酰镳草镰刀菌烯 醇(DAS) 雪腐镰刀菌烯醇NIV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DON)
(一)Aflatoxins(AF)
312Da和328Da,AF是二氢呋喃氧杂萘邻酮的衍生 物。即含有一个双呋喃环和一个氧杂萘邻酮(香豆 素)。前者为基本毒性结构,后者与致癌有关。
性质稳定,熔点268℃和299℃; AF可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损害肝脏,故是肝 毒素;哺乳动物的细胞培养液中含有微量AF时, 便可使细胞致死,所以又是一类细胞毒素。

第6章细菌毒素和真菌毒素PPT幻灯片

第6章细菌毒素和真菌毒素PPT幻灯片
细菌通过分泌外毒素或蛋白酶来破坏吞噬细 胞的细胞膜,或诱导细胞凋亡,或直接杀死 吞噬细胞。
3. 在体内增殖
细菌在宿主体内增殖是感染的核心问题, 增殖速度对致病性极其重要,如果增殖较 快,细菌在感染之初就能克服机体防御机 制,易在体内生存。反之,则易被机体清 除。
5. 在体内扩散
细菌分泌的蛋白酶称为胞外蛋白酶,它们具 有多种致病作用,例如激活外毒素、灭活血 清中的补体等,有的蛋白酶本身就是外毒素 。其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损伤基质或细胞膜, 增加其通透,有利于细菌在体内的扩散性。
(2)化学成分、结构 蛋白质
一般是可溶的蛋白质
A-B模式
A亚单位--决定毒性 B亚单位--结合活性部分,与靶细胞上受
体结合(无毒性)。
A-B toxins
Active
Cell surface
Binding
A
B
(3)特点 毒性强 选择性强 不稳定 抗原性强→类毒素、抗毒素
(4)种类、作用机制
ribosyltransferase 核糖基转移酶 Protease - Zinc-metalloprotease 金属蛋白酶 3. 激发免疫反应 - Superantigen
2.内毒素(endotoxin)
概念:是G-菌细胞壁脂多糖,菌体崩解 时释放,性质稳定。
(1)来源 G-菌
(2)化学成分、结构 脂多糖
2007, Topps Meat,美国最大冷冻hamburgers的生产 商, Escherichia coli O157:H7, 召回 980万公斤牛肉 – 自动破产
2008, Westland/Hallmark, “lack of complete and proper inspection” ,召回6486万公斤 牛肉 – 强制破产

海洋生物学思维导图

海洋生物学思维导图

之吉白夕凡创作海洋生物学思维导图1,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和毒素(1)罕见的海洋生物1)海洋概述2)海洋生物概述3)海洋生物分类a.按生活习惯:海洋植物, 植物, 微生物b.按生态特征:浮游, 底栖, 游泳c.按分类学角度:原核生物, 原生生物, 真菌, 海洋植物, 植物4)海洋微生物a.海洋病毒:噬菌体——烈性, 温和两种b.海洋细菌:界说, 基本特征, 罕见菌属, 分布(G+堆积岩, G-海水), 海洋菌与陆地菌的比力, 海洋细菌的特点(嗜盐性, 适冷性, 适压性, 低营养性, 趋化性与附着生长, 发光性), 罕见菌属具体介绍(假单胞菌属, 弧菌属, 希瓦氏菌属)c.海洋放线菌:界说, 药用d.海洋蓝细菌e.海洋真菌:海洋酵母菌, 海洋霉菌f.海洋古菌:形态接近真细菌, 两界五年夜类g.其他海洋微生物:黏细菌, 螺旋体, 衣原体, 立克次氏体, 原绿球藻5)海洋植物a.海藻:微藻, 年夜型藻(绿藻, 红藻, 褐藻)b.海洋种子植物:海草, 红树林6)海洋植物a.栉水母植物门b.腔肠植物门(刺胞植物门):水母, 珊瑚c.节肢植物门:甲壳, 藤壶d.海绵植物门e.软体植物门:贝类, 头足类, 海兔f.苔藓植物门g.棘皮植物门h.脊索植物门:海鞘, 鱼类(2)海洋生物活性物质1)概述2)活性多肽a.概述b.抗肿瘤肽:藻类, 海绵, 海鞘, 海兔, 其他(黏球菌、蓝绿藻、鲨鱼软骨、海豹骨骼肌肉)c.抗菌肽:鲎素, 鲎试剂, 鱼精卵白, 其他(甲壳属, 贝类, 海鞘, 海绵, 鱼类, 微生物)d.降血压肽e.抗氧化肽:氧化与生命衰老学说, 分子基础, 基本制备工艺, 抗氧化能力测定方法, 几种重要的抗氧化肽(肌肽, 谷胱甘肽)f.抗炎多肽3)活性多糖a. 概述b. 海洋植物多糖:多糖在藻体内存在的位置, 藻体活性多糖的组成, 海藻多糖的抗病毒作用, 抗肿瘤作用, 抗凝血作用, 抗氧化作用, 其他生理活性(溃疡, 风湿病, 肾结石, 诱导成骨细胞分化), 提取工艺,c. 海洋植物多糖:黏多糖及肝素, 硫酸软骨素, 透明质酸, 甲壳素和壳聚糖(提取工艺, 特性:成膜性、抑菌性, 应用:果蔬饮料加工、食品工业废水处置、烘培食品、纺织、印染、医学敷科、药物缓释剂、仿制人造器官), 海参多糖d. 海洋微生物多糖:单糖组成, 生物学功能(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活性、抗凝血活性), 构效关系(多糖分支度、多糖组成、分子量、溶解度、高级结构),4) w-3多不饱和脂肪酸a.概述b. DHA和EPA的生理功能:心血管, 神经系统, 抗肿瘤, 抗炎c.生物来源5)其他海洋生物活性物质a.萜类化合物:海绵中, 珊瑚中, 海藻及其他中b.年夜环内酯类c.甾体及甾体皂苷d.生物碱e.特殊氨基酸f.聚醚类g.皂苷(3)海洋毒素物质1)概述a.利弊b.分类:按结构(多肽类, 聚醚类, 生物碱类), 按靶点, 按作用c.来源:有毒藻类, 有毒海绵植物, 有毒腔肠植物, 有毒软体植物, 有毒棘皮植物, 有毒鱼类2)河豚毒素a.结构性质b.来源c.作用机制d.应用e.提取:TTX微生物发酵法, 组织浸提法, TTX粗品纯化技术f.检测:生物检测法, 荧光, 薄层层析, HPLC, 免疫检测g.中毒与处置3)麻痹性贝类毒素a.概述b.结构与性质c.生物来源d.提取与检测方法:石房蛤毒素的提取, 膝沟藻毒素提取e.中毒症状f.毒性机制g.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控制与降解h.石房蛤毒素及其应用4)腹泻性贝类毒素a.概述b.结构性质c.生物来源d.提取检测方法e.中毒症状f.毒性机制5)西加毒素a.概述b.结构性质c.生物来源d.提取检测方法e.中毒症状f.毒性机制g.应用前景6)其他毒素a.芋螺毒素b.短裸甲藻毒素c.海葵毒素d.水母毒素e.头足毒素f.海蛇毒素g.海兔毒素h.微囊藻毒素i.记忆缺损贝类毒素ASP(4)海洋微生物及其应用1)海洋微生物的基础知识a.概述b.微生物的分类单位与命名法则c.古菌:细胞壁, 细胞膜, tRNA, 核区, 代表(嗜热酸古菌, 嗜盐古菌, 产甲烷古菌,d.真细菌:光能自养型, 化能自养型(硝化细菌、硫化细菌、甲烷氧化细菌), 化能异养型(G+、G-)e.真核微生物:真菌, 真核微藻, 原生生物(微小鞭毛虫, 异鞭毛虫、混合营养型微小鞭毛虫、腰鞭毛虫, 变形虫)2)海洋微生物的研究方法a.概述b.分离步伐:取样前准备, 取样点选择, 样品收集, 分离培养, 培养条件c.基于16SrRNA的研究技术3)海洋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年夜环内酯类, 环肽化合物, 环肽抗生素, 生物碱, 含卤化合物4)海洋微生物的应用a. w-3系不饱和脂肪酸的微生物发生a1.产EPA和DHA的海洋微生物(真菌, 微藻, 细菌)a2 微生物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途径(真菌与藻类, 细菌)a3 影响微生物体内多烯不饱和脂肪酸和成因素(碳源、NaCl浓度, 磷及微量元素)b.海洋微生物酶抑制剂琼脂酶, 卡拉胶酶, 纤维素酶, 高内切葡聚糖酶, 酯类水解酶, 高温脂肪酶, 褐藻酸裂解酶, 卵白酶, 碱性磷酸酶, 溶菌酶, 氢化酶, Taq聚合酶, Pfr聚合酶2, 海洋药物学(1)海洋生物活性化合物的药理作用评价1)药理作用评价的基本概念a.药物与药理作用:药物, 药理作用(药物作用的基本模式), 药物的选择性b.药物活性与药物作用靶点c.药物平安性与治疗指数2)药理作用评价的一般技术和方法a.药物研究的基来源根基则(随机原则, 对比原则, 重复原则)b.药理研究的方法(离体试验, 在体试验)3)罕见药效评价技术和方法a.药效评价的目的b.药效研究的模型:模型的重要性, 罕见模型, 模型选择c.主要药效学研究技术:实验方法(至少三种), 观测指标, 实验植物, 受试药物, 给药剂量与途径, 对比, 统计处置, 结果总结4)药动学研究a.药动学概念b.药动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c.药动学研究的内容: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消除), 速率论, 药动学模型d.临床前药物的药动学研究:研究目的, 实验植物选择, 给药途径, 生物药品中药物浓度的测定方法建立(灵敏度, 特异性, 重现性, 精密度), 标准曲线, 回收率e.检测方法的选择f.药动学实验设计及其参数计算g.药物分布(小鼠年夜暑)h.药物排泄(尿排泄, 粪便排泄, 胆汁排泄)i.生物转化j.与血浆卵白结合实验k.生物利用度(2)药用微藻的工业化培养1)工业化药用海洋微藻的药理学研究进程b.3年夜主要经济微藻:螺旋藻, 小球藻, 杜氏藻2)药用海洋微藻的年夜规模工业化培养技术b.微藻的培养技术:光能自养型——关闭式培养, 密闭式光生物反应器培养(管道, 光纤, 平板);异养培养技术混养培养技术c.培养流程:保种(液体, 固体培养基, 固定化)——消毒——培养液制备(选择、制备)——接种——培养过程中日常管理及注意事项——采收3)微藻培养生产代谢产物应用举例a.生物柴油及w3系脂肪酸——影响因素(温度, 光照, 氮源, CO2, 磷源)b.杜氏藻培养生产b胡萝卜素——应用(医药、食品添加剂、日用化妆品、饲料添加剂)——合成(化学合成, 天然产物提取, 生物发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