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分析.pptx
要素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分析
![要素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2479751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cf.png)
配置的措施。
国外要素市场的经验借鉴与发展建议
发达国家要素市场
借鉴发达国家要素市场的经验,如美国、日本等,总结 其发展规律和特点。
发展中国家要素市场
关注发展中国家要素市场的发展,如印度、巴西等,总 结其发展经验和不足。
对中国要素市场发展的建议
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提出借鉴国外经验、促进中国要素 市场发展的建议。
劳动力市场政策
政府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可能影响 劳动力需求,例如最低工资法、 就业保护法等可能影响雇主对劳 动力的需求。
02
要素市场供给分析
要素生产者的供给分析
要素生产者的生产能力
不同的要素生产者拥有不同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这直接影响了他们可以提供的要素数量和质量。
要素生产者的利润水平
要素生产者的利润水平是他们提供要素的内在动力,利润越高,要素生产者越愿意提供更多的要素。
寡头市场
寡头市场是少数几家大型企业控制了市场供给, 它们之间既存在竞争又存在合作,市场价格通常 由寡头企业之间的博弈决定。
垄断市场
在垄断市场中,一个或几个大型企业控制了市场 供给,它们能够影响市场价格,并通过控制产量 来获取最大利润。
竞争性垄断市场
这种市场形态同时具有垄断和竞争的特点,其中 一些企业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但其他小型企 业也在不断进入市场并参与竞争。
要素流动性
评估不同国家或地区要素市场的流动性,包括资本、劳动力等生产 要素的跨地区流动。
中国要素市场的特殊问题与对策
01
劳动力市场
分析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特点,如人口结构、就业压力等,提出相应的
对策建议。
02
资本市场
评估中国资本市场的现状和问题,如融资结构、市场监管等,提出优
第二讲市场需求与供给-精选.ppt
![第二讲市场需求与供给-精选.ppt](https://img.taocdn.com/s3/m/1a10f9c5844769eae109ed88.png)
3、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 供给量的变动:同一 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 P
➢ 变动原因:商品本身 价格。
▪ 供给的变动:供给曲
P2
线本身的移动。
➢ 变动原因:商品本身
P1
价格以外的所有其它
O
S2
b
S0 S1
a
Q1 Q2
Q
4、个人供给与市场供给
▪ 市场供给是全部个人供给的加总。
➢ 市场供给函数:设Q1=c1+d1P, Q2=c2+d2P 则:Qs=c+dP, 其中,Qs=Q1+Q2 ,c=c1+c2 , d= d1+d2
价格(元/斤) 供给量(斤/天)
3.0
100
3.5
120
4.0
140
供给曲线:
P S
O
Q
影响供给的因素:(续)
▪ 成本变化:供给与成本反方向变化。 ▪ 技术水平:技术进步,供给增加。 ▪ 相关商品价格:其他相关商品价格发生变
化,该商品供给量会发生变化。 ▪ 生产者预期:预期行情看涨,供给增加;
预期行情看跌,供给减少。 ▪ 自然条件:条件好,供给多;条件差,供
D0
D2
p1
a
线本身的移动。
b
➢ 变动原因:商品本身
p2
价格以外的所有其它
o
Q1 Q2
Q
4、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
▪ 市场需求是全部个人需求的加总。
➢ 市场需求函数:设Q1=a1-b1P, Q2=a2-b2P 则:Qd=a-bP, 其中,Qd=Q1+Q2 ,a=a1+a2 , b= b1+b2
➢ 市场需求曲线:
(5)消费者偏好
➢ 偏好:消费者对某种物品的喜好或嗜好。 ☺ 对某种商品偏好,需求大; 对某种商品不偏好,无需求或需求小。 ➢ 广告宣传会改变人们的偏好,从而改变需
要素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分析
![要素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5aa499b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30.png)
要素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分析要素市场是指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总称,是指供给和需求要素相互作用的市场。
需求和供给是要素市场中最基本的两个概念。
需求是指企业和个人对要素的需求量,供给是指企业和个人对要素的供给量。
在要素市场中,需求和供给的关系决定了要素的价格和数量。
劳动力市场是指雇主和劳动者之间的市场。
劳动力的需求量取决于企业的生产力和劳动力的边际效用,劳动力的供给量取决于劳动者的个人偏好和工资水平。
当劳动力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劳动力市场出现劳动力短缺,导致工资水平上升;当劳动力供给量大于需求量时,劳动力市场出现劳动力过剩,导致工资水平下降。
土地市场是指土地资源的市场。
土地的需求量取决于企业对土地的利用价值和土地的边际效用,土地的供给量取决于土地的拥有者的个人偏好和土地的利用价值。
当土地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土地市场出现土地短缺,导致土地价格上升;当土地供给量大于需求量时,土地市场出现土地过剩,导致土地价格下降。
资本市场是指资本资源的市场。
资本的需求量取决于企业的投资需求和资本的边际效用,资本的供给量取决于资本的拥有者的个人偏好和资本的利用价值。
当资本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资本市场出现资本短缺,导致资本利率上升;当资本供给量大于需求量时,资本市场出现资本过剩,导致资本利率下降。
在要素市场中,需求和供给的变化会影响要素的价格和数量。
当需求增加或供给减少时,要素的价格上涨,数量减少;当需求减少或供给增加时,要素的价格下降,数量增加。
要素市场的平衡发生在需求和供给达到均衡的点上,此时要素的价格和数量稳定。
总之,要素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分析是了解要素市场运作规律的重要手段。
通过分析需求和供给的变化,可以预测要素价格的走势以及市场的供需平衡情况,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劳动力市场是要素市场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对整个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劳动力需求主要来自企业,而劳动力供给则来自劳动者。
在劳动力市场中,需求和供给的变化会导致工资水平的波动,进而影响到生产效率和社会福利。
需求和供给PPT课件
![需求和供给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f367348783e0912a2162a4e.png)
3.需求函数 Demand Function
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 系。 影响需求数量的各个因素是自变量,需求数量是因变量。
• 需求的数学表达式 • D=f(a,b,c,d, … ,n) • a,b,c,d,…n代表上述影响需求的因素。
将问题简化,假定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仅仅分析价格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影响,需 求函数就可以用下式表示:
c)价格高的同种商品需求可能大于价格低的商品,如名牌商品与同种的 非名牌商品;这应作二种不同的商品来对待。
第三节 供给曲线 The Supply Curve
1.供给 Supply
供给: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 厂商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商品量。
“愿意--- 供给欲望” “能够--- 供给能力” 这两个条件缺一都不构成供给。
均衡价格的形成
• 均衡价格的形成:供求双方在竞争过程中自发形成的,是一 个价格自发决定的过程。
供求不平衡,市场出现两种状态:过剩与短缺。
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供求不相等的非均衡状态会逐步消失,实际的市场价格会 自动地回复到均衡价格水平。
市场价格>均衡价格:出现供大于求,商品过剩或超额供给。在市场自发调节下 ,一方面会使需求者压低价格来得到他要购买的商品量,另一方面,又会使供给者 减少商品的供给量。这样,该商品的价格必然下降,一直下降到均衡价格的水平。 反之如此。
例2-1 睡帽和汽车有购买欲望但没有 支付能力不能算是 需求
1990年6月的上海车展是在上海少有的漫长雨 季中进行的,参观者人头攒动,但看得多,买的 少。在私人汽车最大的市场北京,作为晴雨表的 北方汽车交易市场,该年上半年的销售量只相当 于上一年同期的1\3。尽管当年全国轿车产量可 达75万辆,但一季度销售量不过11.7万辆。面对 这种局面,汽车厂家一片哀鸣。
第2章 需求、供给与市场 经济学简明教程PPT
![第2章 需求、供给与市场 经济学简明教程PPT](https://img.taocdn.com/s3/m/48aa0aaf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0c.png)
2.1 需求的基本理论
2.1.1 需求的含义及条件
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 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 的数量。根据定义,如果消费者对某种商品只有购 买的欲望而没有购买的能力,就不能视为需求。所 以有效需求的条件必须是指消费者既有购买欲望又 有购买能力,意愿是需求的前提,支付能力是需求 的核心,两者缺一不可。
2.1 需求的基本理论
2.1.5 需求弹性
1.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 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 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1%时 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需求的价格弹性可以分为弧弹性和点弹性。
需求的价格弧弹性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 点之间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简单地说,它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需 求的价格弧弹性公式可以表示为:
表2-1
某商品的需求表
价格-需求量组合 A B
C
D
E
FG
价格(元)
12
3
4
5
67
需求量(单位数)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2.1 需求的基本理论
商品的需求曲线是根据需求表中商品不同的 价格-需求量的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 条曲线(图2-1是根据表2-1绘制的一条需求曲线)。
2.1 需求的基本理论
如果我们对影响一种商品需求量的所有因素 同时进行分析,会使问题变得复杂起来。在处理这 种复杂的多变量问题时,通常可以先将问题简化,即 每次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个影响因素上,而同时 假定其他影响因素保持不变。在这里,由于某种商 品的价格是决定需求量的最基本的因素,所以,我们 假定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仅仅分析该种商品自身的 价格对其需求量的影响,即把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仅 仅看成是该种商品的价格的函数,于是,需求函数可 以简化为:
第九章-微观经济学市场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PPT课件
![第九章-微观经济学市场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090b949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a2.png)
1. 生产者:
o 中间要素的所有者 o 追求利润最大化
2. 消费者:
o 原始要素的所有者 o 追求效用最大化
4
要素所有者、最大化行为 和供给问题
• 要素供给理论: o 要素供给理论主要考察消费者的要素供
给行为。
5
要素所有者、最大化行为 和供给问题
• 要素供给理论的合理构成:
• 预算线: (L-l)+l=L,或Y+W·l=W·L
19
要素供给原则(总结)
• 消费者的要素供给问题可以表述为: o 在约束条件Y+W·l=W·L下,使消费者的
效用函数U=U(Y,l)达到最大。
20
无差异曲线分析
Y K
Y*
G*
U2
U1
U0
Y
E
0
l*
L
l
要素供给的原则:无差异曲线分析
21
无差异曲线分析
• 如果替代效用小于收入效应,闲暇的需求量 随其价格上升而上升,从而劳动的供给随工 资率上涨而减少。
38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o 对一般商品而言,收入效应总是小于替代效应 的。
• 每种商品只占消费者预算得很小部分,其价格变化对 消费者收入的影响较小,更多地引起消费者对其替代 品的选择。
o 然而,闲暇价格变化的收入效应可以大于替代 效应。
• 消费者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劳动。闲暇价格变化将大大 影响消费者的收入,所以相对于一般商品而言,闲暇 价格变化的收入效应更大,可以大于其替代效应。
39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 闲暇价格变化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比较: o 第一阶段:工资率即闲暇价格较低。 • 此时的劳动供给量较小,工资上涨引起的整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要素供给问题
对于消费者而言,要素供给的特点是:消费者拥 有的要素数量(简称为资源)在一定时间内总是 既定不变的。这样,消费者只能将其拥有的全部 既定资源的一部分作为生产要素来提供给市场, 剩下的部分可成为“保留自用”的资源。
第六章
要素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分析
1. 分配论概述 2. 生产要素的需求 3. 生产要素的供给 4. 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
一、分配论概述
生产要素分类:
1. 地主——地租 2. 工资收入者——工资率 3. 资本所有者——利息率 4. 企业家才能——利润率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主要理论基础:边际生产率分配 论
J·B·克拉克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和边际生产力递减的前提 下,一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取决于其边际生产力。
对克拉克理论的改进:生产要素的价格由其需求和供给两方 面共同决定。边际生产力只是决定要素需求的一个方面。只 有当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边际生产力)相等时, 厂商才在要素使用上达到利润最大化。
2. 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联合的需求——共同性。 联合需求(joint demand),是指生产某种
产品需要多种生产要素相互配合、综合作用。
要素的需求和产品供给
生产函数说明要素的需求和产品供给之间的关系: Q=Q(L)
L为企业使用的要素数量,Q为使用要素L所生产的产 品数量。
通过生产函数,企业关于使用要素的决策和关于生产 产量的决策就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旦企业决定了 购买多少要素,它也就同时决定了应当生产多少产 量 ;同样,一旦企业决定了生产多少产量,它也就 同时决定了应当购买多少要素。
二、生产要素的需求
1. 生产要素需求的特点 2.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3. 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4. 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1、生产要素需求的特点
1. 生产要素的需求是引致需求。 引致需求(derived demand) ,也称派生
需求,是指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而引起的对生产 这种产品的生产要素的需求。
2、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完全竞争厂商要求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 完全竞争的。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
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边际产品价值
VMP(L) dTR(L) d[P Q(L)]
dL
dL
P dQ(L) dL
P MP(L)
在完全竞争的生产要素市场,任何个人无法影响 生产要素的价格,因此,个别厂商面临的生产要 素的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此时要素的边际成 本就是该生产要素的价格W。
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
W W0
O
L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完全竞争厂商确定生产要素使用量的利润最大 化原则为: VMP = W
例题
某厂商以劳动作为唯一的可变要素, 其生产函数为Q=-0.01L3+1.25L2+52L, 已知产品市场与生产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 的,且产品价格为2元,工资率为4元。试问:
(1)厂商使用的劳动量是多少? (2)如果固定成本为10000元,厂商的 利润是多少?
答案
1. 厂商需要的劳动量条件:VMP=W 其中,1)VMP=MPL×P MPL =-0.03L2+2.5L+52 P=2 所以,VMP=-0.06L2+5L+104 2)w=4 得出:-0.06L2+5L+104=4 L=100
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WFra bibliotek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VMP=d
O 1 2 3 4 5 6 7 8 9 10
L
要素需求曲线等于边际产品价值曲线 的“潜在假定”
1. 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不受要素价格 变化的影响;
2. 产品价格不受要素价格变化的影响
三、生产要素的供给
1. 生产要素的供给 2. 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 3. 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
2. 利润:π=TR-TC 其中,1)总收入TR=Q×P Q=-0.01L3 +1.25L2 +52L =7700; P=2 所以,TR=Q×P=15400 2)总成本TC=TVC+TFC 可变成本TVC=L×W=100×4=400 固定成本TFC=10000 所以,TC=TVC+TFC=10400 利润π=TR-TC=15400-10400=5000
1
2
2
厂商的边际产品和边际产品价值
25 20 15 10
5 0
0
MP VMP
5
10
15
生产要素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一 种生产要素的增加,其边际收益是 递减的。
因此,生产要素边际收益曲线是一 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要素价格
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是指增加使用一个单位的生 产要素时所增加的成本。
一、生产要素的供给
1. 要素的供给者 2. 要素供给问题 3. 要素供给原则
4. 无差异曲线分析
5. 要素供给曲线
1、要素的供给者
生产者生产许多将要再次投入生产过程的“中 间产品”或“中间生产要素”,因而是中间要素 的所有者——生产者供给要素的原则:利润最 大化;
消费者向市场提供“原始生产要素”,因而是 原始要素的所有者:消费者和生产者——消费 者供给要素的原则:效用最大化。
3、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都是完全竞争,则边际产品价值等于 工资率: VMP W
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产品市场是垄断,则边际收益产品 等于工资率: MRP MP MR W
要素市场是垄断,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则边际产品价值
等于边际要素成本:
VMP MFC dTC W (L) L dW (L)
其中,MP(L)被称为边际产品,也称边际生产力。
举例:厂商的边际产品和边际产品价值
生产要素L 产量Q 边际产品MP(L) 产品价格P 边际产品价值VMP=P×MP(L)
1
10
10
2
20
2
19
9
2
18
3
27
8
2
16
4
34
7
2
14
5
40
6
2
12
6
45
5
2
10
7
49
4
2
8
8
52
3
2
6
9
54
2
2
4
10
55
dL
dL
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都是垄断,则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边际
要素成本:
MRP MFC
4、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生产要素L 边际产品MP
1
10
2
9
3
8
4
7
5
6
6
5
7
4
8
3
9
2
10
1
产品价格P 边际产品价值VMP
2
20
2
18
2
16
2
14
2
12
2
10
2
8
2
6
2
4
2
2
要素价格W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