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
生态旅游的意义与实践
生态旅游的意义与实践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已经成为了全球旅游业的焦点之一。
生态旅游意味着通过人们对环境的保护,为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做出贡献。
生态旅游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还可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然。
本文将详细探讨生态旅游的意义与实践,并提出加强生态旅游的建议。
一、生态旅游的意义1.保护环境生态旅游的最大特点就是保护环境。
将旅游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可以减少旅游对环境的影响,避免过度开发、破坏和污染等问题,保护生物多样性并维护水土资源的平衡。
生态旅游在环保意义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2.促进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的另一个特点是促进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强调的是自然环境的保护,这样才能让自然资源得到更好地利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生态旅游注重地域生态特征的整合,相互融合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等因素,让当地的文化与旅游产业共同发展。
3.推动经济发展生态旅游旅游景点主要集中在自然风景区、文化古迹等区域,一方面可以激发旅游消费市场与相关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产业的蓬勃发展又能够进一步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促进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旅游。
二、生态旅游的实践1.环境保护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差异很大,环保方面的工作也是千差万别。
但是,最基础的保护依然是不可或缺的理念。
新西兰的工作时间,总是羡煞旁人。
其中不经常提到的一条是“每月要求员工保护50个树”,这是该国员工参与环保的一个重要方面。
每年,许多人都加入了为这些“树木”干活的队伍。
然而,在其他国家,这种计划甚至没有得到详细的计划。
2.避免过分开发许多观光景点的开发设置非常拥挤,受到旅游业的影响,也会失去自然的完整性。
有时候,我们需要停下来思考,是否有必要在某个区域增加更多的酒店、商业和其他服务,或者另寻替代方案来保护当地的独特性。
拉瓜帝亚在科罗拉多州的第一座民用太阳能电站,依靠强烈的光线并强调了该地区的科学公益价值,也是一种功臣。
3.建立合作网络生态旅游业界需要采取多种方式来向公众展示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例如建立合作网络,增加公众参与度。
生态旅游培训计划
生态旅游培训计划第一部分:理论基础1. 生态旅游概念及原理- 介绍生态旅游的定义,强调与传统旅游的区别- 解释生态旅游的原理,强调对环境的保护和社区的发展2. 生态旅游的意义与价值- 探讨生态旅游对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引用相关案例和数据,论证生态旅游的重要性3.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介绍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 讨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强调平衡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发展第二部分:生态旅游管理1. 生态旅游目的地规划与开发- 分析生态旅游目的地规划的重要性- 强调合理规划和开发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2. 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与管理- 探讨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保护方法- 介绍生态旅游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法规3. 生态旅游项目设计与营销- 分析生态旅游项目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讨论生态旅游营销的特点和策略第三部分:生态旅游实践1. 生态旅游体验活动- 安排生态旅游体验活动,如徒步、骑行等- 强调在活动中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2. 生态旅游社区参与- 安排参观当地社区,与当地居民交流- 强调生态旅游对当地社区的发展和带来的影响3. 生态旅游案例分享- 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分享生态旅游成功案例- 讨论案例中的经验和教训第四部分:生态旅游实践技能培训1. 生态旅游导游技能- 常见生态旅游导游技能的培训,如解说、危险情况处理等2. 紧急情况处理- 生态旅游中可能遇到的紧急情况的处理培训,如野生动物袭击、自然灾害等3. 生态旅游纪录和宣传- 生态旅游纪录和宣传技巧的培训,如摄影、视频制作等第五部分:结业评估与结业证书对参训人员进行结业考核,通过考核的学员颁发结业证书,以资鼓励和鼓励。
以上是生态旅游培训计划的主要内容和安排,通过这样的培训计划,希望能够提高生态旅游从业者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技能,促进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也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培训计划,提高参训人员对生态旅游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进一步推动生态旅游事业的发展。
生态旅游的概念界定及理论内涵再思
陈 海 波
(湖 南城 市学 院 管 理学 院 ,湖南 益 阳 413000)
[摘 要]生 态旅 游是 以“生态”为 吸 引物 的旅 游 活 动 ,也 指 符 合 生 态 学 运 思 范 式 的旅 游 活动 方 式 。 因此 ,生 态旅 游的 价值 不在 于如 何指 导 某一 具体 的旅 游 活动 类 型 ,而应该 将侧 重 点放在 所 有旅 游 活 动 的伦理 属性 上 ,并 以此 为 突破 口和逻 辑起 点 ,生发 出旅 游伦 理 学的研 究 线 索 ,即重 点考 察旅 游 者 的 活 动 会 不 会 对 吸 引物 的 “生 态 ”产 生 不 利 或 导 致 其 消 失 的 影 响 。 [关键 词]生 态旅 游 ;概 念 ;内涵 [中图分 类号]F590.7 [文献标 识 码]A [文章 编 号]1674—3784(20年 第 ll卷 第 3期
应 日益 凸 显 的 双 重 作 用 下 ,生 态 旅 游 自提 出 伊 始 就 被 寄 予 厚 望 ,仿 佛 带 有 天 然 的 价 值 使 命 。 Fennell对 国外 85个 生 态 旅 游 定 义 进 行 了 总 结 ,认 为 目前 这 些 定 义 大 多 有 明 显 的价 值 导 向 色 彩 ,如保 护 、道 德 规 范 、可 持 续 性 、教 育 与 社 区 利 益 等 _5 ]。 马 波 指 出 ,国 内生 态 旅 游 也 表 现 出 价 值 性 研 究 多 ,实 证 性 研 究 少 的 特 征 _7]。这 造 成 了现 实 和理 想 之 间 路 径 的“断 桥 ”,直 到 现 在 也 鲜 有 改 观 。第 三 ,生 态 旅 游 与 相关 概 念 辨 析 。几 乎 在 其 形 成 发 展 的 同一 时期 ,一 些 概 念 如 自然 旅 游 、负 责 任 旅 游 、荒 野 旅 游 、低 碳 旅 游 、科 考 旅 游 、探 险 旅 游 、可 持 续 旅 游 、软 性 旅 游 、绿 色 旅 游 、替 代 性 旅 游 、与 环 境 资源 相 适 应 旅 游 、绅 士 旅 游 等 也 被 提 了 出来 。这 些 快 速 滋 生 的 概 念 本 身 也 不 完 善 ,比较 容 易 混 淆 ,给辨 析 工 作 带 来 了难 度 ,也 阻 碍 了 学 科 内 外 的有 效 沟 通 。第 四 ,生 态 旅 游 的 实 践 。或 许 准 确 地 说 ,具 有 生 态 旅 游 发 展 思 想 和 基 本 特 点 的旅 游 形 式 是 先 于 概 念 提 出 的 。20世 纪 下 半 叶 ,在 当 时 的 大 环 境 下 ,一 些 精 明 的旅 游 经 营 者 开 始 将 生 态 旅 游 作 为 重 要 的 “吸 引 物 标 签 ”_9]lO,生 态 旅 游 受 到 市 场 的热 烈 追 捧 。显 然 ,这 是 一 种 重 要 的经 营 创 新 。随 着 时 间 的 推 移 ,众 多 不 同 的 组 织 和 机 构 为 了不 同 的 目的 ,在 不 同 区域 实 践 着 各 自认 为 “最 佳 的 ” 生 态 旅 游 模 式 ,使 得 该 领 域 鱼 目混 珠 、泥 沙 俱 下 ,甚 至 还 出 现 了 南 辕 北 辙 的 极 端 例 子 。总 体 上来 看 ,不 论 是 中外 学 界 还 是 业 界 ,都 存 在 一 个 困 惑 :“生 态 旅 游 应 该 是 一 种 哲 学 、一 种 理 念 、 一 种 态 度 、一 个 标 识 还 是 一 种 产 品 ?也 许 都 是 ,也 许 都 不 完 全 是 。”l_3j6 在 此 背 景 下 ,尝 试 对 生 态 旅 游 的 概 念 及 理 论 内 涵进 行 再 思 考 ,是 一 项 兼 具 理 论 和 实 践 意 义 的工 作 。
践行“两山”理论 助推乡村旅游发展
践行“两山”理论助推乡村旅游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乡村旅游成为了人们休闲度假、体验田园风光的热门选择。
乡村旅游也成为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向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两山”理论,强调要把生态优势和产业优势结合起来,推动乡村振兴。
践行“两山”理论可以助推乡村旅游发展,让乡村旅游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促进乡村经济的繁荣。
一、生态优势和产业优势相结合,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乡村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
践行“两山”理论,就是要将生态优势和产业优势相结合,让乡村旅游成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就业增加的重要手段。
通过挖掘乡村的独特自然风光和资源禀赋,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吸引游客来到乡村,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
在实践“两山”理论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调动和利用乡村的生态优势,注重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开发和利用乡村的特色资源,打造具有吸引力的乡村旅游产品。
可以发展农业观光、民宿农家乐、乡村体验游等项目,让游客亲身体验农村生活、参与农业生产,享受乡村田园景观和美食,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经济的繁荣。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旅游服务水平要助推乡村旅游发展,就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旅游服务水平。
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交通、住宿、餐饮、娱乐等基础设施的支撑。
在实践“两山”理论的过程中,我们要加大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乡村道路交通、完善乡村住宿条件、提升乡村餐饮品质、丰富乡村旅游娱乐项目,提高乡村旅游服务水平,满足游客不断增长的需求。
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我们还要强化乡村旅游管理和监管的力度,加强对乡村旅游景区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依法治理乡村旅游市场,维护游客合法权益,消除乡村旅游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问题,确保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三、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推动乡村经济繁荣践行“两山”理论,助推乡村旅游发展,是为了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推动乡村经济的繁荣。
生态旅游和旅游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和旅游可持续发展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旅游的渴望越来越强烈,但是由于环保意识淡漠,对景区环境的破坏程度已经非常严重。
因此,我们应强烈呼吁生态旅游,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由于近几年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应运而生,而且已经成为旅游业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最佳选择。
由于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实施基本是在同一时间开始的,所以在现阶段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例如如何界定生态旅游与生态旅游者之间的区别还没有明确的标准;与生态旅游相关的一些理论研究与其他领域交叉混合,而导致研究数据混乱,缺乏统一性和针对性。
本文将就生态旅游本身的可持续发展性研究与存在的问题做系统性讨论。
一、生态旅游可持续研究与实践的依据生态旅游的定义是有足够的权威性、智慧性、前瞻性的人物与机构指定的相关内容的细则,而且要保证有良好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状态作为支撑的旅游发展方向。
所以生态旅游的定义应该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实践的效果而不断改变,主要内容应涵盖时段、层面对象的责任与义务等。
生态旅游所追求的目标符合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利用,因此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应努力推行。
这个目标就是要保护我们所生存的环境,保证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生态平衡,而且还要保证社会与经济的平衡发展。
在重新审视了传统规划的设计理念、原则之后,生态旅游成为一种能够满足全方面要求的旅游模式,这些方面包括了保护和增强未来机会,旅游者的审美和旅游目的等。
生态旅游是一种与可持续旅游紧密联系的旅游产业,而且与某些能够保证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资源基础得以维持的标准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生物的多样性、生命支持系统整体规划发展的保护等。
综上所述,生态旅游对于旅游供给和旅游需求者有相关责任和义务,这些是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生态旅游中具体化的体现。
二、我国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建议1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1.1规划相对滞后就目前而言,生态旅游在我国的发展还比较缓慢,规划工作相对滞后,尤其是规划的理念与专业化水平,这些都不同程度的制约了生态旅游的发展。
旅游规划的文化生态理论研究
旅游规划的文化生态理论研究一、概述随着全球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规划已逐渐成为地理学、社会学、生态学和文化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热点领域。
文化生态理论作为旅游规划的重要理论基础,为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思路。
本文旨在探讨旅游规划中的文化生态理论研究,通过对文化生态理论的梳理和分析,深入理解其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文章首先介绍了文化生态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脉络,然后分析了文化生态理论与旅游规划的内在联系,最后探讨了文化生态理论在旅游规划中的具体应用和前景展望。
本文旨在为推动旅游规划的科学化、文化化和生态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 研究背景和意义在21世纪,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许多国家而言,旅游业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追求的提高,旅游活动不再仅仅是简单的观光游览,而是更加注重深度的文化体验和生态环境的互动。
在这样的背景下,旅游规划的理论和实践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文化生态理论,作为跨学科研究的产物,强调文化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和平衡,它为旅游规划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通过对旅游目的地文化生态的深入理解,旅游规划者能够更好地平衡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确保旅游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生态理论还强调了旅游规划中本地社区的参与和利益,有助于促进旅游目的地社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本研究旨在探讨文化生态理论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分析其在提升旅游目的地吸引力、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区参与等方面的作用。
通过对相关案例的深入研究,本文将总结出文化生态理论在旅游规划中的成功实践和潜在挑战,为未来的旅游规划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这不仅对于旅游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于指导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实现旅游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研究目的和任务本研究的核心目的在于深入探索旅游规划与文化生态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旨在提出一种基于文化生态理论视角的旅游规划新模式,以期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实习心得
生态旅游实习心得生态旅游实习心得:森林生态旅游专业实习总结范文《浙江大学优秀实习总结汇编》森林生态旅游岗位工作实习期总结转眼之间,两个月的实习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感触很深,收获颇丰。
这两个月,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我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学到了人生难得的工作经验和社会见识。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森林生态旅游岗位工作实习这段时间自己体会和心得:一、努力学习,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在森林生态旅游岗位工作的实习过程中,我始终把学习作为获得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方法,切实做到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思想上积极进取,积极的把自己现有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也才能检验知识的有用性。
在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中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在学校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很少用于社会实践中,这样理论和实践就大大的脱节了,以至于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找不到方向,无法学以致用。
同时,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也是弥补自己的不足的有效方式。
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社会在变化,人也在变化,所以你一天不学习,你就会落伍。
通过这两个月的实习,并结合森林生态旅游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的森林生态旅游岗位工作各项政策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条例,使工作中的困难有了最有力地解决武器。
通过这些工作条例的学习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各项工作的理解,可以求真务实的开展各项工作。
二、围绕工作,突出重点,尽心尽力履行职责。
在森林生态旅游岗位工作中我都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项工作。
虽然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和认识不够,觉得在森林生态旅游岗位工作中找不到事情做,不能得到锻炼的目的,但我迅速从自身出发寻找原因,和同事交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至于迅速的转变自己的角色和工作定位。
为使自己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我一方面抓紧时间查看相关资料,熟悉自己的工作职责,另一方面我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使自己对森林生态旅游岗位工作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知和了解。
关于生态旅游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
关于生态旅游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在抵御全球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旅游业充分发挥扩大消费、拉动内需的重要作用,同比增长15%。
然而,在一些地方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重经济轻生态、重开发轻保护的倾向,导致我国20%的自然保护区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
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以促进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一、提高认识,强化生态旅游的理念首先,我们需要提高对生态旅游的认识,明确生态旅游是一种增进环保、崇尚绿色、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的旅游行为。
生态旅游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对于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要贯彻中共十七大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将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为产业发展的立足点。
二、加强政策引导,推动生态旅游发展政府应加强对生态旅游的政策引导,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和推动生态旅游的发展。
例如,可以为发展生态旅游的企业提供税收优惠、贷款支持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投资生态旅游项目。
同时,政府还可以加大对生态旅游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生态旅游的认识和参与度。
三、完善生态旅游服务体系,提升游客满意度为了提高游客在生态旅游中的满意度,我们需要完善生态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首先,要加强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如生态停车场、环保厕所、游客中心等。
其次,要提高生态旅游服务质量,培训一批专业化的生态旅游导游,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
最后,要加强旅游安全管理,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
四、发挥生态旅游的带动效应,促进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发展不仅能够带动旅游业的发展,还可以让社区居民受益。
我们应鼓励社区居民参与生态旅游的发展,例如,可以通过成立农民旅游合作社、参与生态旅游项目经营等方式,让社区居民从生态旅游中获益。
同时,生态旅游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当地农业、手工业等产业的发展,带动社区居民增收。
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教案
[ 与 时 间 分配 ] 教学内容
时间安排:
生态旅游者的概念
20 分钟
生态旅游者的权益与责任 生态旅游者的分类
30 分钟 30 分钟
本章小结
10 分钟
讲课提纲
基本内容
6
辅助பைடு நூலகம்段和时间分配
一、生态旅游者的概念 1、生态旅游者的界定;
怀特等定义:“生态旅游者的范围既包括 有特殊兴趣的专家,如鸟类观察者、摄影师和 科学家,又包括对自然区域与不同文化兴趣的 普通人”(1994)—狭义定义的代表
时间安排:
生态旅游的核心理念:
10 分钟
生态学基本原理: 人类生态学理论:
10 分钟 20 分钟
生态美理论与生态旅游
20 分钟
生态旅游系统理论 本章小结
20 分钟 10 分钟
讲课提纲
基本内容
4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一、生态旅游的核心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多媒体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
10 分钟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
多媒体 20 分钟
多媒体 30 分钟 多媒体 20 分钟
本章小结
多媒体 10 分钟
7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教案 分页
教研室: 生态旅游教研室
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
生态旅游
授课专业年级班级
授课内容
章节(单元、专题)
内容
班级人数 第四章 生态旅游者的形成
第四章 生态旅游者的形成
授课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
生态旅游对环境的良性影响30分钟生态旅游对环境的不利影响30分钟生态旅游环境问题与保护对策20分钟本章小结10分钟讲课提纲基本内容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29一生态旅游对环境的良性影响1生态旅游促进自然生态环境良性循环2生态旅游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发展3生态旅游促进区域社会进步二生态旅游对环境的不利影响1生态旅游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1生态旅游对自然景观的影响2生态旅游对植物的影响3生态旅游对水体的影响4生态旅游可能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5生态旅游对野生动物的生长栖息捕食等环境的影响6生态旅游对地质地貌的影响2生态旅游对旅游区经济环境的影响3生态旅游对旅游区社会环境的影响4生态旅游对旅游区文化的影响5生态旅游对人和动物精神的不利影响三生态旅游环境问题与保护对策1生态旅游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2生态旅游环境问题的类型3生态旅游环境保护对策本章小结多媒体30分钟多媒体30分钟多媒体20分钟10分钟30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教案分页教研室
近十几年来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进展
近十几年来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近年来在国内外均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生态旅游强调在旅游活动中保护自然环境,尊重当地文化,实现可持续的旅游发展。
本文旨在概述近十几年来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的进展,探讨生态旅游的理论基础、实践模式、影响因素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本文旨在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在概述部分,本文将首先介绍生态旅游的定义和特征,明确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的区别。
然后,将回顾国内外生态旅游的发展历程,分析生态旅游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背景和发展现状。
接着,本文将重点梳理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包括生态旅游的理论框架、目的地选择、游客行为、环境影响、社区参与等方面。
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研究的异同点,本文旨在揭示生态旅游研究的热点和趋势。
本文将展望生态旅游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促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概述,读者可以全面了解近十几年来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的进展和现状,为深入研究和实践生态旅游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生态旅游的定义与发展背景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其核心理念在于强调对自然和文化环境的尊重与保护,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以来,生态旅游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
近十几年来,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及人们对高质量旅游体验的追求,生态旅游逐渐成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旅游的定义涵盖了多个方面。
从地理范围来看,生态旅游主要发生在自然保护和生态环境管理区域,如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
在旅游方式上,生态旅游强调对当地文化和自然环境的体验,倡导游客以非破坏性的方式进行游览,如徒步、观鸟、摄影等。
生态旅游还注重与当地社区的互动,鼓励游客参与当地的文化活动,了解当地的生活方式,从而实现文化交流与融合。
生态旅游的发展背景主要受到全球环境问题和旅游业发展趋势的影响。
我国生态旅游的类型、问题及示范案例
我国生态旅游的政策、产品类型、发展遇到的问题及示范案例一、我国生态旅游政策全梳理2008年,国家制定纲要—《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纲要2008-2015》。
2016年,重要指导性文件发布--《全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2016-2015年》。
二、我国生态旅游的类型共有7中类型:山地攀爬生态游、森林休憩生态游、草原风情景生态游、湿地观鸟生态游、海洋度假生态游、海洋度假生态游、沙漠探险生态游和人文历史生态游。
三、我国生态旅游产品的类型分为大众生态旅游产品、示范生态旅游产品、特种生态旅游产品三种。
四、我国生态旅游发展问题生态旅游内涵要求未能真正体现生态旅游资源粗放开发带来负面影响景区基础与服务设施生态化不足社区参与层次较低与专业人才不足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功能未能充分发挥五、我国生态旅游示范区案例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篁岭古村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野象谷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旅游概念正式引入中国。
经过20多年的发展,生态旅游已成为一种增进环保、崇尚绿色、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旅游方式。
通过发展生态旅游,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明显提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已逐步成为共识。
继1999年被国家旅游局定为“生态环境游年”之后,2009年又被定为“中国生态旅游年”,2013年开始进行首批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申报工作,根据国家旅游局和环境保护部联合推出的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名单显示,截至目前为止,通过认定的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共计111处(见附录)。
一、我国生态旅游政策全梳理生态旅游是实现自然保护、旅游业发展及区域振兴等多重目标的一种最佳手段。
从概念引进到理解,在此基础之上,我国生态旅游在近期也得到理性发展。
其中,国家政策对生态旅游发展的规范和推动尤为突出。
2005年,国家旅游局、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区要加强旅游环境保护工作。
生态旅游论文范文_生态旅游资源论文
生态旅游论文范文_生态旅游资源论文本文目录1. 生态旅游论文篇一 2. 生态旅游论文摘要3. 生态旅游论文内容4. 生态旅游论文文献5. 生态旅游论文篇二6. 生态旅游论文摘要7. 生态旅游论文内容8. 生态旅游论文文献旅游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崇尚回归自然从而引发了生态旅游的兴起。
下面是今日首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态旅游论文,供大家参考。
生态旅游论文篇一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初探生态旅游论文摘要【摘要】本文分析了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与发展原则,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生态旅游区的开发与规划原则与注意的问题。
生态旅游论文内容【关键词】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经济有效性生态安全性随着生态旅游的出现与发展,关于生态旅游的研究也应运而生。
从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人们逐渐认识到旅游的长足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矛盾,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并认识到发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
1 生态旅游的提出1.1生态旅游的概念1986年在墨西哥召开的国际性环境保护会议上提出了生态旅游(ecotourism)的概念。
生态旅游是个外来词,关于这一新词语,世界上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
不同的使用者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诠释,这些诠释有的很相似,有的差别很大,甚至讲的不是一个层次上的内容。
从中外学者70多条对生态旅游所作概念和内容的诠释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生态旅游是以自然资源(包括特定的文化区域)为基础,具有生态伦理理念的一种高层次的保护性旅游活动。
这种旅游活动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可创造持续的就业机会,是生态经济学和生态学理论指导下的一种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方式和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1.2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近年来,生态旅游作为最新潮的旅游产品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全球范围的生态旅游方兴未艾,其中特别是英国、美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日本、西班牙、瑞士等旅游业发达的国家,生态旅游更是风靡全球,成为一种新时尚。
虽然生态旅游的最终目的是要改进旅游方式,促进旅游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对生态环境既加以利用。
生态旅游的科学理论及可持续发展实践
生态旅游的科学理论及可持续发展实践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形式,其目的是保护和维护自然环境、保护文化遗产,并提供经济和社会福利。
生态旅游的科学理论主要包括可持续性、生态系统、社会文化和经济观念等方面,并通过实践措施来促进可持续发展。
首先,可持续性是生态旅游的核心理论。
可持续性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不损害未来世代的发展需求。
生态旅游需要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提供经济和社会效益,并遵循永续经营原则,不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以确保生态系统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其次,生态系统理论也是生态旅游的重要理论基础。
生态系统理论是对地球上生物群落、环境和相互作用的研究,旅游行业应该尊重、保护和维护这些生态系统。
生态旅游的目标是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保持生态平衡,促进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健康。
此外,社会文化观念也是生态旅游的重要理论之一、生态旅游应尊重当地社区和文化,避免对当地传统和价值观的侵害。
旅游活动应该为当地居民提供经济和社会发展机会,促进当地社区的繁荣。
同时,旅游业应重视社会责任,通过参与社会和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最后,经济观念也是生态旅游的重要理念。
生态旅游应该通过提供具有经济效益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旅游业需要通过合理的定价策略和有效的管理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并在旅游活动中平衡经济增长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实践是生态旅游理论的实际应用。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实践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制定和实施旅游规划和管理计划,确保旅游活动的合理性和可持续发展。
其次,加强环境教育和培训,提高游客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行动力。
此外,鼓励旅游企业与当地居民和社区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促进当地居民的经济和社会参与,共同分享旅游发展的利益。
总之,生态旅游的科学理论及可持续发展实践是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通过遵循可持续性、生态系统、社会文化和经济观念,以及实施规划和管理措施、加强环境教育和培训,生态旅游能够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共同发展,为当地居民和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生态旅游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
浅谈生态旅游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摘要: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形式,20世纪80年代一经提出就受到旅游界的广泛关注,作为一种将经济效益、生态保护和社会效益三者结合起来的旅游形态,对于避免急功近利的旅游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生态旅游旅游经济实践研究中图分类号:f062.2作为一种特定形式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在旅游业的具体呈现形式,它为旅游者提供积极的体验,同时做到经济上可靠、环境上适宜、社会文化上可接受,因而大力加强生态旅游研究,推动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生态旅游生态旅游一种全新的旅游形式,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
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旅游的含义不仅是指所有游览自然景物的旅行,而且强调被观赏的景物不应受到破坏。
当前发展生态旅游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在合理的管框架下,生态旅游能够促进自然和文化资源的保护,通过实施诸如游客管理,功能分区、监控手段,旅游教育等形式促进旅游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其次在合理的分配机制中,促进当地经济的整体发展。
通过开展生态旅游及其建立合理的分配机制有利于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加进而改善地方的基础设施,增强经济发展的能力。
最后,通过生态旅游的倡导和发展,可以提供旅游者的意识和体验。
生态旅游的参与和引导有利于提高参与者的环境意识和价值观,提升他们对民族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的认知。
2.生态旅游推动经济发展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形态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刺激消费。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产品,能够满足人类对生活品质不断增长的需求,在生态旅游的参与中,参与者不仅可以获得适当的身心运动和体魄锻炼,而且身体也会更加健康;同时活动中的静态休闲活动以及净化心灵活动满足了人们生理及心理上的需求,也满足了人们精神上的需求,人类情愿花钱去获得更好的旅游质量。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原则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原则在大众旅游发展的阶段,讲求经济效益至上。
随着可持续发展观的逐步成熟,提出了供给导向的概念。
在生态旅游的范畴内,需要政府和行业的宏观调控,其责任也最为关键。
生态旅游要持续发展,应是一种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旅游,必须把握适度的开发速度,控制接待人数,增强环境意识。
笔者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生态旅游的四大实践原则。
标签: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实践原则开发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形式,将经济效益,生态保护和社会效益三者结合起来,对于避免急功近利的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近二十年来,国内外的业内人士、学者们定义了生态旅游,并研究指出必须依照可持续发展战略,注重资源长期培育生态旅游,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倡导生态旅游的觀念。
本文认为,生态旅游实践必须遵从以下原则。
一,有序开发原则许多地区的政府有关部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便匆忙开发。
特别是新旅游区的开发,开发者急功近利,在缺少必要论证与总体规划的条件下,便盲目地进行探索时,粗放式的开发。
开发种种开发,请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旅游资源的损害与浪费。
如:被誉为“童话世界”的九寨沟,如今,由于上游和周边森林大面积砍伐,使这里原湖泊水为每年降低6厘米~30厘米,只是黄龙还划地一开始退化,面色。
如再不采取保护措施,这里的岩溶胡将会过早衰亡。
更令人费解的是有关部门为了大量揽客,在九寨沟内大量建造宾馆,严重破坏了景观的自然氛围。
做好旅游开发规划,贯彻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思想,这不仅是使开发取得成功的保障,也是预防资源和环境遭到破坏的重要措施。
因此,在编制旅游区总体规划时,必须对旅游区的地质资源、生物资源和涉及到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进行认真的调查,以便针对开展旅游活动所带来的环境损害进行足够的准备,并采取积极措施,消除或减少污染源,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测。
为保证生态旅游的环境质量的高品位,旅游区的有关建设必须遵循适度地有序地分层次开发的原则,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有损自然的开发行动。
生态旅游的理论和实践
生态旅游的理论和实践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生态旅游这一新型的旅游形式逐渐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那么,什么是生态旅游?生态旅游的理论和实践是怎样的呢?下面就来一起探讨一下。
一、生态旅游的定义生态旅游是以旅游为手段,通过对自然、生态和文化景观进行观赏、体验、学习、交流和体育锻炼等活动,以促进自然保护、文化传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
从生态旅游的定义来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的旅游形式,既要让游客获得舒适愉悦的旅游体验,又要不破坏自然环境和文化传承。
这一点对于广大游客和旅游从业者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生态旅游的特点生态旅游的最显著特点是以生态为核心,融合了自然、生态和文化景观,是一种旅游和自然保护的结合体。
其次,生态旅游的目的是多元化的,除了满足游客的需求,同时也要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再次,生态旅游的活动方式丰富多彩,除了传统的观光、休闲之外,还有诸如森林浴、徒步登山、滑雪等运动型活动,可以在草原、森林、湖泊等不同环境中开展;此外,生态旅游的参与人群也不限于年龄、性别和职业等因素,只要有对大自然和文化传承的热爱和兴趣,都可以参与其中。
三、生态旅游的实践案例1、乐山大佛景区乐山大佛景区是四川省最大的旅游景区之一,由乐山大佛、报国寺、乌尤洞、凌云门、峨眉山等著名景点组成。
其中,峨眉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文化和历史资源,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近年来,峨眉山风景区也在积极倡导生态旅游,实行限流措施,加强景区管理,并且推广当地的生态农业和生态餐饮,力争让游客在享受美景的同时也能体验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相处。
2、黄山风景区黄山风景区是世界级的自然和文化遗产,也是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之一。
黄山以奇险陡峭、云海日出和四季景色变幻著称,每年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在保护、开发和利用黄山旅游资源的过程中,黄山风景区管理局不断加强环境保护和文物保护,采取生态旅游的方式,引导游客从传统旅游模式向文化、科学、环保、自然体验、人文关怀等方向转变。
生态旅游的理念思考与实践探索--以《南太白山(周至)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为例
时 尚在我国也正迅速发展 。但人们对其理念理解并不透彻 。 多数
生态旅游 的开发仍 然停 留在低层次的传统观光旅游层面上 。‘ 南
太 白山( 周至 ) 态保护与 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以下简称‘ 白山 生 ( 太 旅游规划 ’荣 获了陕西省优 秀城市规划设计项 目 ) 一等 奖的荣 誉 称号 。 其生态旅游的规 划理念或许能给我们某些 启示 。
2 .当前 我 国生 态旅游 实践 中存在 的 问
题
我国对生态旅游 的理论研 究和实践探索 均起步较晚 , 尚处 于 摸索阶段 , 未形成成熟体系. 20 年人 与自然 国家委 员会 的有 据 02 关调查 显示 t 国当时 已有 2 的 自然保护 区因开 展生 态旅游 我 2 而遭受破坏 。1 出现旅游 资源退化现象[ . 1 ¨ 可见 . 我国生态旅游
摘 要t 本文 在对生态旅游的理念深 入思考 的基础 上, 针对 当前我 国生态旅 游实践中存在的同逼 , 通过对南太 白山生态
旅 游 开发 的 S OT 分析 , 4个 角度 对 生 态旅 游 的 实 践 进 行探 索 。 W 从
关键词 ; 生态旅游 , 区共建 , 社 南太 白山,WO S T分析 , 生态旅游产品, 环境客量 中圈分类号 , u 1 T 文献标识码 。 A
影响最小化 .
全新的理念应运而生 , 不仅强调走进 自然、 受 自 。 享 然 更强调认识 自然、 保护 自然 I 不仅追 求经济效益 , 更追求经济 、 社会 和生态效 益的融合…. 随后在生态学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的引导下 。 态旅游在全球 生 迅速发展, 尤其是我 国把 1 9 年定为。 99 生态环境 旅游年 联合 国 。
收稿 日期,O 6 3 2 2 O 一O 一O
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的发展历程:从生态旅游的产生到现在,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原始生态旅游阶段、现代的生态旅游起步阶段、现代的生态旅游快速发展阶段、全面发展阶段1、原始生态旅游阶段(文明之初——18世纪末)这一时期的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几乎没有什么威胁。
原因: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较小;人口少,交通不发达,能够参与旅游的人更是凤毛麟角2、现代生态旅游起步阶段(18世纪末——19世纪末)1841年英国人托马斯·库克开创近代旅游业。
这一时期旅游业发展的主流是:数量激增、经营粗放、低层次开发3、现代的生态旅游快速发展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末)美国建立了368个国家公园,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也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森林公园体系4、全面发展阶段(进入21世纪)联合国将2002年定为“国际生态旅游年”, 《莫霍克协定》——2000年11月17日~19日,世界生态旅游峰会——2002.5生态旅游三大效应旅游者活动和旅游产业活动会对旅游目的地社会、经济和环境产生各种影响:1、社会效应:生态旅游可以增加社会就业机会,发挥生态旅游扶贫功能,促进社会进步和稳定;可以改善旅游地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给参与游客以最大的游憩满足感,并培养大批生态旅游者,促进生态旅游大众化,提高游客队伍的素质;有助于缓解保护观念的传播和环境教育功能的发挥;有利于生态旅游技术的推广和传播2、经济效应:从国家和地方财政来看,生态旅游具有更高的创汇能力;从旅游目的地来看,生态旅游目的地有更为优越的筹资环境、融资能力和融利能力;从区域经济的角度来看,生态旅游可以缩小区域经济的差距;从旅游业内部来看,生态旅游可改变城市居民旅游市场需求结构和客源流向,促进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3、环境效应:生态旅游有助于培养人们热爱环境、热爱自然的环保意识,加大全社会的环保力度;有助于人们提高欣赏自然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和丰富生态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有助于提高相关学科的研究水平,有助于发现新物种,加深人们对自然生态规律的认识;有助于协调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世界生态旅游的困惑及发展趋势困惑:生态旅游对环境的破坏;资源掠夺问题;不规范的旅游市场发展趋势:客源市场拓宽的可行性日益明显,生态旅游者将持续增加;生态旅游在世界旅游体系中的地位凸显;生态旅游产品倾向于个性化和多样化;生态旅游产业体系趋于完善生态旅游的概念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针,以自然生态环境和相关文化区域为场所,为体验、了解、认识、欣赏、研究自然和文化而开展的一种对环境负有真正保护责任的旅游活动,是专项自然旅游的一种形式。
生态旅游
还有,一些地方对是否适宜进行生态游缺乏精心周密的科学考证,盲目开发,将一些原本不具备条件的区域强行建设成所谓的生态旅游区,其结果事与愿违,不但劳民伤财,更使林木、水源、植被、物种等遭受严重破坏。看来,“名不副实”的生态旅游危害实在大。
其实,生态旅游是科技含量很高的产业,发展生态旅游必须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这对于经营者来说,必须遵循“保护第一、开发服从保护、开发促进保护”的原则。对景区要实行严格的功能分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应禁止任何活动,缓冲区只允许进入从事研究观测活动,只有实验区才可允许从事旅游等活动;同时,要科学确定、严格控制生态旅游容量,把游客数量确定在自然环境承载能力范围之内,这样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可促进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而对于游客而言,参加生态旅游,要树立生态保护意识,见到鸟虫鱼兽不要去打扰,学会静观默察、敬天悯物,并通过摄影、写生、自然探究等活动,充分感悟和审美自然,不要随便丢弃果皮、塑料袋等杂物,不要攀登和折摘树木,不要污染水源,做到“除了照片,什么都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
生态旅游论文
⽣态旅游论⽂⽣态旅游:以有特⾊的⽣态环境为主要景观的旅游。
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保护⽣态环境为前提,以统筹⼈与⾃然和谐发展为准则,并依托良好的⾃然⽣态环境和独特的⼈⽂⽣态系统,采取⽣态友好⽅式,开展的⽣态体验、⽣态教育、⽣态认知并获得⼼⾝愉悦的旅游⽅式。
⽣态旅游论⽂1 ⼀、慢⽣活是符合⽣态学规律的⼀种⽣活⽅式 从南京副市长陈刚的倡议中不难发现慢⽣活的理念在长江三⾓洲已经基本形成共识,长江三⾓洲已然成为中国式慢⽣活的起源地与引领地。
在长江三⾓洲经济急速发展的背景下,提倡慢⽣活的理念实质是对⽣态学规律的⼀种正确认识。
基于“社会———经济———⾃然”复合⽣态系统中各种因素相互作⽤协调发展的规律,长江三⾓洲地区主动降速发展是传统发展模式在⼈⼝、资源、环境等⽅⾯遭遇瓶颈之后做出的战略抉择。
这种选择最终将导致长江三⾓洲⽣态系统的发育和进化。
⼆、慢旅游是⽣态旅游的延续 ⽣态旅游是慢旅游发展的基础,绿⾊的⽣态、清新的空⽓、清澈的溪⽔、宁静的乡野⽓息是慢旅游的王牌。
[3]同时,慢旅游是⼀种深度旅游,是⼀个⽂化的浸⼊过程。
其主要特征表现为: (1)主张扎进⼀个陌⽣地⽅沉淀⾃我,融⼊当地的⽣活,充分了解当地⽂化; (2)主张在旅游地居住⼀段时间,像居家⽣活⼀样,亲⾃到市场买菜、做饭,在城市或乡村随意游逛,⽽没有特定的⽬的地; (3)不以留念为⽬的,⽽是为了体验另⼀种⽣活; (4)⽽作为全国旅游经济最为发达的长江三⾓洲地区⽆疑是开展慢旅游活动最为理想的场所,因为该地区拥有超前的旅游发展理念并具有建设慢⾏系统,开展慢旅游及社区旅游的良好条件,⽽依托这些优势条件开展慢旅游活动将掀开⽣态旅游发展的新篇章。
三、长江三⾓洲构建慢旅游⽬的地的⽣态路径 正确把握长江三⾓洲慢旅游发展的瓶颈与问题是构建慢旅游⽬的地的前提条件。
就⽬前长江三⾓洲开展慢旅游的实践来看,存在如下问题: (1)慢旅游依托的旅游基础与接待设施严重不⾜; (2)旅游⽬的地的⽣态环境破坏严重,慢城建设失去基础; (3)⽂化旅游资源破坏严重,⽂化旅游消费快餐化,难以为旅游者提供深度旅游体验的⽂化环境; (4)依托慢城发展慢旅游⽬的地⽐较困难,很难找到符合国际慢城标准的城镇建设慢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贸经济》1999年第8期 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张广瑞(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 100836) 内容提要:生态旅游是目前国际上颇为流行的一种特种旅游,生态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有着其重要的背景,生态旅游有其特定的含义。
目前世界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一些发展生态旅游的成功范例。
但实践证明,生态旅游的发展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需要积极地培育旅游市场,培育生态旅游管理、经营的队伍,必须建立和完善管理机制。
中国对生态旅游的发展更应当持谨慎的态度,做好宣传,科学规划,搞好试点,循序渐进,避免因开展生态旅游不当而加速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生态旅游定义“生态旅游”是个外来语,英文为ECO TOU R IS M 。
由于“生态旅游”是个新词语,不同的使用者对它有其不同的说法。
美国世界自然基金会(WW F )是研究生态旅游比较早的国际机构,其研究人员伊丽莎白・布(E lizabeth Boo )1990年对生态旅游所做的定义的是:生态旅游必须以“自然为基础”,就是说,它必须涉及“为学习、研究、欣赏、享受风景和那里的野生动植物等特定目的而到受干扰比较少或没有受到污染的自然区域所进行的旅游活动”①。
两年以后,她对其定义进行了一些修订,提出“以欣赏和研究自然景观、野生生物及相关文化特征为目标,为保护区筹集资金,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为社会公众提供环境教育、有助于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自然旅游”②比较这两个定义可以看出,前者只从旅游者的角度强调了旅游活动的性质与目的,而后者另外突出了这项旅游活动应当对旅游目的地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也许1992年生态旅游学会(ECO TOU R IS M SOC IET Y )③所做的定义更有代表性,它将生态旅游限定为“为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有目的地到自然区域所做的旅游,这种旅游活动的开展在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的同时,创造经济发展机会,让自然资源的保护在财政上使当地居民受益”。
从以上几个典型的定义来看,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是一种“有目的旅游活动”,一般来说,生态旅游者的旅游目的地是“自然区域”或“某些特定的文化区域”;而从事这种旅游活动的目的是“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欣赏和研究自然景观、野生生物及相关文化特征”等;从事该项旅游活动的原则是“不改变生态系统的完整”、“保护自然资源使当地居民经济上受益”。
总而言之,开展生态旅游必须保证保持、促进生态的协调发展,至少不破坏生态平衡,但与此同时,必须获得经济收益,而且特别要强调必须使当地居民在开展这样的活动中在经济上获得益处。
①②③生态旅游学会是由旅游批发商、导游、政府代表、保护区管理人员、地方社区代表、环境保护者和开发商等组成的非官方机构,其主要职能是在全球范围内推动生态旅游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其工作的重点是从发达的社会寻求技术与财政方面的支持,制订环境原则与纲领,保证当地人民的参与,提供交流生态旅游方面信息的渠道。
见E lizabeth Boo :T he Eco touris m Boom :P lanning fo r D evelopm ent and M anagem ent ,W ash ington ,WW F ,19921见E lizabeth Boo :Eco touris m ,the Po tentials and P itfalls ,WW F ,W ash ington ,19901生态旅游产生的背景从世界的范围来看,旅游业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
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来,世界旅游业又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生态旅游得以迅速发展,有其三个大的背景: 11旅游业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引起了广泛重视。
近些年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机构——政府机构与非政府机构、国家机构与国际机构、商业企业界与学术界——都以各种形式向世人宣传“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产业”,世界旅游理事会(W T TC)提出旅游业对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超过1 10,并成为世界最大的吸收就业的产业部门,旅游活动成为人类最重要的消费之一。
旅游业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将旅游业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
实践证明,旅游业对目的地所产生的影响不仅是经济的影响,而且还包括社会、文化、环境甚至观念的影响。
这些影响有积极的影响,但也有消极的影响。
因此,在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大力推崇旅游业发展的时候,也时常有人站出来公开反对旅游业的发展,甚至把旅游业与吸烟、吸毒等社会罪恶等同,并呼吁社会抵制各种形式旅游活动。
总之,人们对最初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所提出的“旅游业是无烟工业”——旅游业是无污染工业的潜台词——的说法提出了质疑。
21人类社会对环境质量普遍重视。
面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所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观念。
这自然也反映在旅游业的发展方面。
一方面,人们非常重视出游的环境质量,追求洁净、清净与安全,关心是否能够得到最佳的满意程度;另一方面,人们提高了自己对人类发展环境的责任感,开始注意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满足当代需求的同时,考虑如何使其后代满足他们需求的资源不受到影响,不遭破坏。
1992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是个里程碑,《里约宣言》的影响非常深远,各国政府与产业对保护环境做出了承诺,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处理发展与环境关系的准则。
世界观光理事会、世界旅游组织和地球理事会等机构制订的《关于世界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确定了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原则和优先发展的领域,这正是代表世界旅游业向人类所做的承诺。
31颇为成熟的旅游市场对特种兴趣旅游更感兴趣。
经济发达国家的旅游者,一些来自收入殷实、受教育水平高阶层的旅游者,不愿循规蹈矩,重复别人的做法,而追求新奇、追求知识、追求新的体验,崇尚自然,寻求刺激。
再加上新闻媒介的鼓噪,不少人将视角移向诸如生态旅游这样的特种旅活动,参加生态旅游和开展生态旅游成为一种时尚。
回归自然,返扑归真和用自己的行动为保护环境做贡献是旅游者产生参加生态旅游的重要动机之一。
实际上,最初推出生态旅游的并非是生态工作者,而是旅游经营商,他们为了迎合旅游者的新需求,推出了生态旅游这种独特的产品,而这种做法受到了社会的积极响应,同时引起了环境工作者和生态工作者的重视,逐步强化了生态意识,不断加以完善与提高。
生态旅游的发展与几个相关概念的区别在过去的一段时间,旅游目的地推出了多种新的旅游形式,虽然名称不一样,所要表述的内容也有所区别,但都致力于满足现代人的一些新需求,即热爱大自然,愿返朴归真,享受一种新的环境。
人们经常把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旅游形式称作自然旅游。
而生态旅游就是在这些自然旅游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一般认为,生态旅游最初是从欠发达的国家开始的,因为这些国家拥有开展生态旅游的丰富而独特的资源。
非洲的肯尼亚被称作是“自然旅游的前辈”,也是当代生态旅游搞得好的国家之一。
其实,肯尼亚最初搞生态旅游也是被逼出来的。
肯尼亚以野生动物数量大、品种多而著称。
从20世纪之初,在殖民主义的统治下,掀起了野蛮的大型动物的狩猎活动,狩猎人员和受益者主要是白人。
1977年在肯尼亚人的强烈要求下,政府宣布完全禁猎,1978年宣布野生动物的猎获物和产品交易为非法。
于是一些由此而失业的人开始开辟新的旅游形式,提出了“请用照相机来拍摄肯尼亚”①的口号。
他们以其国家丰富的自然资源招揽游人,生态旅游由此而生。
从1988年开始,旅游业的收入成为这个国家外汇的第一大来源,首次超过了咖啡和茶叶的出口收入,1989年吸引的生态旅游者达65万人次,90年代可望有更大的发展,计划超过100万。
现在每年生态旅游的收入高达315亿美元,据分析,一头大象每年可挣14375美元。
②哥斯达黎加是拉丁美洲开展生态旅游颇有成效的国家。
他们开展生态旅游是从保护森林资源的目的出发的。
为了发展农业而砍伐森林使这个美丽的国家水土流失、土壤贫瘠。
为改变这一状况,1970年成立了国家公园局,先后建立了34个国家公园和保护区,开展对森林非破坏性的生态旅游活动。
国家对开展这一活动制定了严格的法规,成立了专门的机构监督这些法规的执行。
到80年代中期,旅游业的外汇收入成为这个国家外汇的最大来源,取代了传统的咖啡和香蕉的地位。
据调查,大约36%的人到这个国家来旅游的主要是看中其生态旅游。
③亚洲的不丹虽然没有大力宣传自己是在搞生态旅游,但她的一些做法却体现了生态旅游的特征。
不丹是个小国,无论其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都非常具有特色,同时也非常脆弱。
因此,不丹王国采取了一种限制规模的旅游发展模式,从来不在国际上搞大型的促销宣传。
不丹国王有一句名言,GN H 比GN P 重要得多。
④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这个国家发展旅游业一直是限制入境旅游者的总人数,一般每天在全国的外国旅游者不超过100人,全年控制在2000—2500人,但实行“高质量、高价格、全包价”的做法,这个国家不接待散客,入境旅游团不得少于6人,逗留时间不得少于6天,每天的费用按季节规定(110美元—220美元),而且要预先交付。
政府为了保护自然与人文生态,对旅游经营者制定有《工作手册》,对专职的导游和向导开展培训,对旅游者有《行为规范》,其中包括对无机垃圾必须背回统一处理。
对当地人有严格要求,对旅游者的旅游路线、从事的活动、垃圾的排放等有严格的规定。
坚持这些做法,能够使不丹的旅游业保持稳定发展,对社会自然影响颇少,始终保持吸引力,这应当算是相当成功的。
在经济发达的国家中,美国是开展生态旅游比较成功的国家之一。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是世界第一个国家公园,开辟了世界国家公园运动的先河。
每年有上千万的旅游者到国家公园中专门开辟的公共地域旅游,“自然旅游者”的数量与日俱增。
欧美以及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生态旅游也搞得有声有色,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它们分别制定了保证生态旅游发展的法规、条例和规范,培养出一批从事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经营的专业机构和企业。
值得说明的是,虽然“生态旅游”这个词语越来越受青睐,越来越多地见诸于报端或各种各样的旅游宣传品中,但这种旅游产品远未到成熟期,从其根本意义上讲,在全球旅游市场上它只占据一个很小的份额,其比重在3%—7%之间。
⑤或者换句话说,生态旅游难以实现目前许多国家对旅游业发展在促进国民经济中的期望值,在严格的意义上说,生态旅游的主要职能不①②③④⑤见世界旅游组织(W TO )等:“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旅游信息与研究》1997年第4 5期。
所谓GN P 是指通过发展旅游促进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而GN H 是这位国王杜撰的,即GEN ERAL NA T I ONAL H EAL TH (国民幸福总值),也就是说,旅游业的发展要符合民族的利益,社会文化自然环境不遭到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