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摄影测量课件——绪论
第一章 数字摄影测量学绪论
• 全数字摄影测量 • 全数字摄影测量处理的是完整的数字影 像,若原始资料是像片,则首先利用影像 数字化仪对影像进行完全数字化。利用传 感器直接获取的数字影像可直接进入计算 机,或记录在磁带上,通过磁带机输入计 算机。
• 实时摄影测量 • 当影像获取与处理几乎同时进行,在一 个视频周期内完成,这就是实时摄影测量, 它是全数字摄影测量的一个分支。
• 摄影测量的技术手段:模拟法、解析法、 数字法。 • 摄影测量至今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模拟 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
1.2 模拟摄影测量
• 早在18世纪,数学家伯特(J H Lambert) 在他的著作中(“Frege Perspective”, Zurich,1759)就论述了摄影测量的基础— —透视几何理论。1839年法国Niepce等人报 导了第一张摄影像片的产生后,摄影测量学 开始了它的发展历程。
• 数字摄影测量是将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与 计算机视觉相结合,从数字影像中自动 (半自动)提取所摄对象用数字方式表达 的几何与物理信息。
• 数字摄影测量系统是由计算机视觉(其核 心是影像匹配与识别)代替人的立体量测 与识别,完成影像几何与物理信息的自动 提取。(必须使用数字影像或数字化影像)
• 按对影像进行数字化的方式:混合数字摄 影测量系统、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 • 混合数字摄影测量 • 混合数字摄影测量通常是在解析测图仪 上安装一对CCD数字相机,对要进行量测 的局部影像进行数字化,有数字相关(匹 配)获得点的空间坐标。
• 数字摄影测量与模拟、解析摄影测量的最 大区别在于: • 它处理的原始信息不仅可以是像片,更主 要的是数字影像(如SPOT影像)或数字化 影像; • 它最终是以计算机视觉代替人眼的立体观 测,因而它所使用的仪器最终将只是通过 计算机及其相应外部设备,特别是当代, 工作站的发展为数字摄影测量的发展提供 了广阔的前景; • 其产品是数字形式的,传统的产品只是该 数字产品的模拟输出。
全数字摄影测量基础解析PPT课件
一. 影像灰度
F0
底
F
片
图8-1 底片透光能力
透光率T: T F阻光率O: F0
影像灰度:D lg O
第9页/共91页
O F0 F
二. 数字影像及获取方法
第10页/共91页
二. 数字影像及获取方法
数字影像表达形式
g0,0
g
g1,0
g0,1 g0,n1
g1,1
g1,n1
及最邻近像元法。
第18页/共91页
四.影像数字化器
对摄取的航摄像片进行采样和量化,是获取数字影 像的方法之一。 形式:电子光学扫描器和固体陈列数字化器。
图8-3 滚筒式电子-光学数字化器结果示意图
第19页/共91页
第三节 基于灰度的 数字影像相关
第20页/共91页
主要内容
概念 基于灰度的数字影像相关 基于灰度的数字影像相关方法
第21页/共91页
一. 影像相关
影像匹配
立体测图的关键:寻找同名像点在左右像片上的位 置。
模拟测图:是作业人员通过双眼不断地在左右像片 上寻找同名像点。
数字摄影测量中,以影像匹配的方法自动确定同名 像点。
第22页/共91页
一. 影像相关
影像匹配
影像相关是利用互相关函数,评价两块影像的相似 性以确定同名点。
流
计算最佳
程
计算参数值
匹配的点位
图
结束
第43页/共91页
三. 基于灰度的数字影像相关方法
➢二维最小二乘影像相关
➢系数 c1 1 c2 g2
c3
g2 x2
x2 a0
(g2 )x
g x
c4
数字摄影测量—第一章绪论
摄影测量学:定义
各种类型 传感器 被摄物体 影 像
通过量测和 解译过程
自然物体及其环境的可靠信息
DEM
DLG
DRG
DOM
P31 摄 影 经 纬 仪
RC30 框幅式航摄仪
ADS40 数字航摄仪
摄影测量学:定义
各种类型 传感器 被摄物体 影 像
通过量测和 解译过程
自然物体及其环境的可靠信息
DEM
A(X、Y、Z)
Z
Y
1
2
2 X
O
1
通过摄影,进行测量
遥感影像
地形图
传统摄影测量学定义
摄影测量学是利用光学摄影机获取的 像片,经过处理以获取被摄物体的形 状、大小、位置、特性及其相互关系 的一门学科
摄影测量与遥感定义
1988年ISPRS在日本京都第16届大会上定义: 摄影测量与遥感是对非接触传感器系统获得的影像 及其数字表达进行记录、量测和解译,从而获得自 然物体和环境的可靠信息的一门工艺、科学和技术 ISPRS(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 is the 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obtaining reliable information from noncontract imaging and other sensor about the Earth and its environment, and other physical objects and processes through recording, measuring, analyzing and representation.
《数字摄影测量系统》课件
三维重建技术
立体视觉技术
解释双目立体视觉和多目立体视觉的基本原理, 以及它们在三维重建中的应用。
点云生成与处理
阐述如何从多视角图像中生成三维点云数据,以 及如何进行点云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表面重建
介绍从点云数据生成三维表面模型的方法和流程 。
精度控制技术
相机标定技术
解释相机标定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如何通过标定获取相机的内外 参数。
土地利用调查
通过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可对城市土地利用现状 进行调查,为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提供依据。
3
城市三维建模
基于数字摄影测量技术,构建城市三维模型,为 城市建设和规划提供可视化分析和模拟。
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文物数字化存档
01
利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对文物进行高精度测量和三维重建,实
现文物的数字化存档和永久保存。
《数字摄影测量系统》ppt课件
目录
• 数字摄影测量系统概述 • 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 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关键技术 • 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应用案例 • 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01
数字摄影测量系统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数字摄影测量系统是一种基于数 字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和地理 信息系统技术的综合性测量系统 。
资源环境监测
利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对资源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资源环 境变化情况,为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灾害预警与评估
基于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可对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等进行预警和评估 ,为灾害防治和应急救援提供支持。
环境监测与灾害评估中的应用
环境质量监测
通过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对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等进行监测,为环 境质量评估和治理提供依据。
《摄影测量学》PPT课件
7-4 航测立体测图作业工序流程
精选ppt
6
目录
第八章 数字地面模型概述
第九章 像片纠正、正射投影技术及综合法测图
9-1 像片纠正的概念与分类 9-2 透视投影变换纠正(常规纠正) 9-3 数字纠正 9-4 综合法测图
精选ppt
7
目录
第十章 数字摄影测量基础知识
10-1 10-2 10-3 10-4
精选ppt
17
第四章 立体观察和立体量测 返回目录
§4-5 立体坐标量测仪
⑸ p车架 带动右像片相对左像片作x方向运动(左片不动) 带动p读数装置(0.01mm)
⑹ q车架 带动右光路相对左光路作y方向运动(左光路不动) 带动q读数装置(0.01mm)
⑺ 像片盘
18cm×18cm 或23cm×23cm
坐标量测精度达1µm
具有坐标自动记录功能
2、 解析立体测图仪(使用立体坐标量测功能)
1833年,惠斯通(英)证实,人眼的分辨远近的本 质是生理视差。
设远近不同的两点A、B在人眼视网膜上产生的生理 视差为σ
BAb1a1b2a2
BA0 BA0 BA0
感B 觉 近 A远
rBrA
感B 觉 远 A近
rBrA
感A 觉 、 B等远近 rBrA
精选ppt
10
第四章 立体观察和立体量测 返回目录
精选ppt
18
第四章 立体观察和立体量测 返回目录
§4-5 立体坐标量测仪
⑻ 照明设备 一般使用透明正片或负片
精选ppt
19
第四章 立体观察和立体量测 返回目录
§4-5 立体坐标量测仪
2、立体坐标量测作业过程 ⑴ 像片归心 使像平面上坐标系
数字摄影测量学讲义
数字摄影测量学 每一篇 摄影测量基础每一章 绪论主要内容:摄影测量学的定义,摄影测量学的分类,摄影测量要解决的基本问题,航空摄影测量的成图方法,摄影测量的成图作业工序,摄影测量的发展历程。
重点:摄影测量学的定义、分类,摄影测量要解决的基本问题,航空摄影测量测图方法,摄影测量的发展历程。
一、摄影测量学:是对研究的对象进行摄影,根据所获得的构像信息,从几何方面和物理方面加以分析研究,从而对所摄对象的本质提供各种资料的一门学科。
二、分类:(一)、按研究对象:⎪⎪⎪⎩⎪⎪⎪⎨⎧⎪⎪⎩⎪⎪⎨⎧交向摄影测量等倾摄影测量等偏摄影测量正直摄影测量非地形摄影测量地形摄影测量 1、地形摄影测量:研究的对象是地区表面的形态,以物体与构像之间的几何关系为基础,最终根据摄影像片测绘出摄影区域的地形图。
2、非地形摄影测量一般是指近景摄影测量,顾名思义,研究的对象在体积和面积上较小,摄影机到摄影目标的距离较近,一般小于300m ,测量的精度相应地要求较高。
基本理论也是根据物体与构像之间的几何关系,但在处理技术上有着其特殊性。
测量成果乃是表示研究对象的一系列特征点的三维坐标值,即研究对象的数字模型可绘制所摄物体的立面图、平面图和显示立体形态的等值图。
(二)、按摄影站的位置:⎪⎪⎩⎪⎪⎨⎧水中摄影测量地面摄影测量航空摄影测量航天摄影测量1、航天摄影测量 :利用航天器和人造卫星、高空飞机进行摄影。
2、航空摄影测量:指的是地形摄影测量,从航摄飞机上对地面进行摄影,目的在于测绘地形图。
3、地面摄影测量:包括地面立体摄影测量和近景摄影测量。
前者在测绘特殊地区的地形图时常采用,后者是对科学技术专题科目进行研究时采用。
4、水中摄影测量是将摄影机置于水中,对水下地表进行摄影以绘制水下地形图,这属于双介质摄影测量。
三、摄影测量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将中心投影的像片转换为正射投影的地形图。
四、航空摄影测量绘制地形图的方法:⎪⎩⎪⎨⎧全能法微分法分工法综合法)(1、综合法:是摄影测量和地面地形测量相结合的测图方法。
摄影测量学
摄影测量学第一章绪论1.简述摄影测量学发展现状与趋势答:摄影测量就是利用摄影技术(主要是航空摄影也可是地面摄影)摄取物体的影像,从而识别此物体并测求其形状及位置。
摄影测量发展至今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
分为四个趋势:①空间数据信息获取的发展趋势。
②空间信息处理的发展趋势。
③空间信息管理的发展趋势。
④空间信息应用的发展趋势2.什么是4D产品?DOM的概念?TDOM的概念答:由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数字线划图DLG,数字栅格图DRG组成。
DOM,是对航空相片进行数字微分纠正,按一定图幅范围裁剪生成的数字正射影像集,它同时具有地图几何精度和影像特征的图像。
TDOM,是真正摄影像,通过数字表面模型来纠正,完全垂直的建筑物能够正确定位,无掩蔽的区域。
3.什么是摄影测量学,摄影测量发展的三个阶段答:摄影测量就是利用摄影技术(主要是航空摄影也可是地面摄影)摄取物体的影像,从而识别此物体并测求其形状及位置。
摄影测量发展至今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
第二章影像获取1.航空摄影及其基本要求答:航空摄影就是以航空飞行器(飞机、汽球、飞艇等)为平台,用航空摄影机按摄影计划摄取地面物体影像的过程。
利用安装在航摄飞机上的航摄仪或数码相机从空中一定角度对地面进行摄影航摄仪或数码相机在曝光的瞬间物镜主光轴保持垂直地面成图速度快、精度高、是中小比例尺地形图主要成图方式。
第三章摄影测量的基础知识(可不做)1.简叙中心投影的几种作图方法。
答:1.地面上点的中心投影法作图步骤:(1)找迹点T:(2)找主合点i;(3)连T1i与SA,交点为a。
2.直线的中心投影作图作图步骤:(1)找迹点T1;(2)找合点i1;(3)连T1i1与SA,交点为a;(4)连T1i1与SB,交点为b;(5) a与b连线。
3.地面上铅垂线中心投影作图作图步骤:(1)按E面上点作图方式确定a;(2)找像底点n;(3)连接na;(4) na与SB的交点为b;(5) a与b连线。
数字摄影测量学讲义
数字摄影测量学教案西安科技大学测量工程系第一篇 摄影测量基础第一章 绪论主要内容:摄影测量学的定义,摄影测量学的分类,摄影测量要解决的基本问题,航空摄影测量的成图方法,摄影测量的成图作业工序,摄影测量的发展历程。
重点:摄影测量学的定义、分类,摄影测量要解决的基本问题,航空摄影测量测图方法,摄影测量的发展历程。
难点:学时安排:授课 2,实验 0。
一、摄影测量学:是对研究的对象进行摄影,根据所获得的构像信息,从几何方面和物理方面加以分析研究,从而对所摄对象的本质提供各种资料的一门学科。
二、分类:(一)、按研究对象:⎪⎪⎪⎩⎪⎪⎪⎨⎧⎪⎪⎩⎪⎪⎨⎧交向摄影测量等倾摄影测量等偏摄影测量正直摄影测量非地形摄影测量地形摄影测量 1、地形摄影测量:研究的对象是地区表面的形态,以物体与构像之间的几何关系为基础,最终根据摄影像片测绘出摄影区域的地形图。
2、非地形摄影测量一般是指近景摄影测量,顾名思义,研究的对象在体积和面积上较小,摄影机到摄影目标的距离较近,一般小于300m ,测量的精度相应地要求较高。
基本理论也是根据物体与构像之间的几何关系,但在处理技术上有着其特殊性。
测量成果乃是表示研究对象的一系列特征点的三维坐标值,即研究对象的数字模型可绘制所摄物体的立面图、平面图和显示立体形态的等值图。
(二)、按摄影站的位置:⎪⎪⎩⎪⎪⎨⎧水中摄影测量地面摄影测量航空摄影测量航天摄影测量1、航天摄影测量 :利用航天器和人造卫星、高空飞机进行摄影。
2、航空摄影测量:指的是地形摄影测量,从航摄飞机上对地面进行摄影,目的在于测绘地形图。
3、地面摄影测量:包括地面立体摄影测量和近景摄影测量。
前者在测绘特殊地区的地形图时常采用,后者是对科学技术专题科目进行研究时采用。
4、水中摄影测量是将摄影机置于水中,对水下地表进行摄影以绘制水下地形图,这属于双介质摄影测量。
三、摄影测量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将中心投影的像片转换为正射投影的地形图。
四、航空摄影测量绘制地形图的方法:⎪⎩⎪⎨⎧全能法微分法分工法综合法)(1、综合法:是摄影测量和地面地形测量相结合的测图方法。
数字摄影测量学讲义
数字摄影测量学 每一篇 摄影测量基础每一章 绪论主要内容:摄影测量学的定义,摄影测量学的分类,摄影测量要解决的基本问题,航空摄影测量的成图方法,摄影测量的成图作业工序,摄影测量的发展历程。
重点:摄影测量学的定义、分类,摄影测量要解决的基本问题,航空摄影测量测图方法,摄影测量的发展历程。
一、摄影测量学:是对研究的对象进行摄影,根据所获得的构像信息,从几何方面和物理方面加以分析研究,从而对所摄对象的本质提供各种资料的一门学科。
二、分类:(一)、按研究对象:⎪⎪⎪⎩⎪⎪⎪⎨⎧⎪⎪⎩⎪⎪⎨⎧交向摄影测量等倾摄影测量等偏摄影测量正直摄影测量非地形摄影测量地形摄影测量 1、地形摄影测量:研究的对象是地区表面的形态,以物体与构像之间的几何关系为基础,最终根据摄影像片测绘出摄影区域的地形图。
2、非地形摄影测量一般是指近景摄影测量,顾名思义,研究的对象在体积和面积上较小,摄影机到摄影目标的距离较近,一般小于300m ,测量的精度相应地要求较高。
基本理论也是根据物体与构像之间的几何关系,但在处理技术上有着其特殊性。
测量成果乃是表示研究对象的一系列特征点的三维坐标值,即研究对象的数字模型可绘制所摄物体的立面图、平面图和显示立体形态的等值图。
(二)、按摄影站的位置:⎪⎪⎩⎪⎪⎨⎧水中摄影测量地面摄影测量航空摄影测量航天摄影测量1、航天摄影测量 :利用航天器和人造卫星、高空飞机进行摄影。
2、航空摄影测量:指的是地形摄影测量,从航摄飞机上对地面进行摄影,目的在于测绘地形图。
3、地面摄影测量:包括地面立体摄影测量和近景摄影测量。
前者在测绘特殊地区的地形图时常采用,后者是对科学技术专题科目进行研究时采用。
4、水中摄影测量是将摄影机置于水中,对水下地表进行摄影以绘制水下地形图,这属于双介质摄影测量。
三、摄影测量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将中心投影的像片转换为正射投影的地形图。
四、航空摄影测量绘制地形图的方法:⎪⎩⎪⎨⎧全能法微分法分工法综合法)(1、综合法:是摄影测量和地面地形测量相结合的测图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当代的若干典型问题
可以利用各种传感器精确获取多种频带多时域的 辐射信息,即直接获取数字影像
也可利用影像数字化仪将像片上的影像数字化获 取数字化影像。
37
§1.5 当代的若干典型问题
二、数据量
数字影像的每一个数据代表了被摄物体(或光学影 像)上一个“点”的辐射强度(或灰度),这个“点” 称为“像元素”,通常称为“像素”。像素的灰 度值常用八位二进制表示,在计算机中为lbyte。
利用全数字摄影测量立体量测DTM速度可达100~200 点/s,甚至更高,这是人工量测无法比拟的。
精度问题,利用采样间隔50um的数字影像进行相对 定向,其残差的中误差(均方根误差)可达±3um~ ± 5um,这相当于在1台分辨率为2um的解析测图仪上进 行人工量测的结果。
39
§1.5 当代的若干典型问题
像素的间隔即采样间隔根据采样定理由影像的分 辨率确定。因而“数据量大”是全数字摄影测量 的一个特点与问题,要处理这样大的数据量,必然 依赖于计算机的发展。
38
§1.5 当代的若干典型问题
三、速度与精度
数字摄影测量已经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无论在量测的 速度还是达到的精度,都大大超过了人们最初的想象。
四、影像匹配
影像匹配的理论与实践,是实现自动立体量测的 关键,也是数字摄影测量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影像匹配的精确性、可靠性、算法的适应性及速 度均是其重要的研究内容,特别是影像匹配的可 靠性一直是其关键之一。
近年发展起来的整体匹配是提高影像匹配可靠性 的极其重要的进展。从“单点匹配”到“整体匹 配”是数字摄影测量影像匹配理论和实践的—个 飞跃。提高了匹配结果的可靠性与结果的相容性、 一致性。
18
§1.2 模拟摄影测量
18世纪,数学家兰伯特论述了摄影测量的基 础——透视几何理论。
1839年法国Daguerre报道了第一张摄影像片的产 生后,摄影测量学开始了它的发展历程。
19世纪中叶,劳塞达(ALaussedat,他被认为是 “摄影测量之父”)利用所谓“明箱”装置,测 制了万森城堡图。
当代的数字摄影测量是传统摄影测量与计算机视 觉相结合的产物,它研究的重点是从数字影像自 动提取所摄对象的空间信息。
6
§1.1 摄影测量学的定义与任务
摄影测量与遥感的定义
从非接触成像和其他传感器系统,通过记录、量 测、分析与表达等处理,获取地球及其环境和其 他物体可靠信息的工艺、科学与技术。
摄影测量侧重于提取几何信息,遥感侧重于提取 物理信息。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王之卓教授于1978年提出了发展 全数字自动化测图系统的设想与方案,并于1985年 完成了全数字自动化测图软件系统WUDAMS,也采 用数字方式实现摄影测量自动化。
因此,数字摄影测量是摄影测量自动化的必然产物。
24
§1.4 数字摄影测量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以及数字图像处 理、模式识别、人工智能、专家系统以及计算机 视觉等学科的不断发展,数字摄影测量的内涵已 远远超过了传统摄影测量的范围,现已被公认为 摄影测量的第三个发展阶段。
25
§1.4 数字摄影测量
数字摄影测量与其它的最大区别
它处理的原始信息不仅可以是像片,更主要的是 数字影像(如SPOT影像)或数字化影像;
它最终是以计算机视觉代替人眼的立体观测,因 而它所使用的仪器最终将只是通用计测量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22
§1.3 解析摄影测量
解析测图仪与模拟测图仪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使 用的是数字投影方式,后者使用的是模拟的物理投 影方式。由此导致仪器设计和结构上的不同:前者 是由计算机控制的坐标量测系统;后者使用纯光学、 机械型的模拟测图装置。
实质上,解析测图仪是将计算机所完成的共线方程 的运算(即“数字导杆”)替代模拟测图仪的“机 械导杆”。
30
§1.4 数字摄影测量
影像数字化测图
影像数字化测图是利用计算机对数字影像或数字 化影像进行处理,由计算机视觉(其核心是影像匹 配与影像识别)代替人眼的立体量测与识别,完成 影像几何与物理信息的自动提取。
31
§1.4 数字摄影测量
混合数字摄影测量
混合数字摄影测量通常是在解析测图仪上安装一 对CCD数字相机,对要进行量测的局部影像进行 数字化,由数字相关(匹配)获得点的空间坐标。
20世纪初,由维也纳军事地理研究所按奥雷尔 (Orel)的思想制成了“立体自动测图仪”,后来 由德国卡尔·蔡司厂进一步发展,成功地制造了 实用的“立体自动测图仪”(stereo-autograph)。
19
§1.2 模拟摄影测量
60-70年代,这种类型的仪器发展到了顶峰。由于 这些仪器均采用光学投影器或机械投影器或光 学—机械投影器“模拟”摄影过程,用它们交会 被摄物体的空间位置,所以称其为“模拟摄影测 量仪器”。
40
§1.5 当代的若干典型问题
五、影像解译
全数字摄影测量领域展开影像特征提取与进一步 处理、应用的研究。各种特征提取算法很多,可 分为点特征、线特征与面特征的提取。
各种点特征提取算子中有的可以定位,有的还可 以确定该点的性质(独立点、线特征点或角点等); 面特征提取中有的采用区域增长法,有的则基于 点特征采用线跟踪法再构成线与面。
对重点专业词汇采用双语教学,使学生掌握摄影 测量及遥感的专业英语词汇。
3
教学时数分配
总课时:51
实验课时:24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摄影测量解析基础 第三章 数字影像与特征提取 第四章 影像匹配理论与算法 第五章 数字微分纠正 第六章 数字摄影测量系统
2
学时
11+6(实验)学时
4+4 (实验)学时
10
§1.1 摄影测量学的定义与任务
基本原理示意图
11
§1.1 摄影测量学的定义与任务
航摄像片
12
§1.1 摄影测量学的定义与任务
航测矢量图(DLG)
13
§1.1 摄影测量学的定义与任务
立体影像对
14
§1.1 摄影测量学的定义与任务
基本产品图
15
§1.1 摄影测量学的定义与任务
三维模型图-学校东门处
35
§1.5 当代的若干典型问题
一、辐射信息
全数字摄影测量与解析摄影测量、模拟摄影测量 根本的差别在于对影像辐射信息的计算机数字化 处理。
不利用辐射信息是无法实现完全的摄影测量自动 化。在解析摄影测量中,一个目标点向量是三维 的,而在全数字摄影测量中,目标点向量变为四 维,其中D=D(X,y)是该点的辐射量(影像的密度 或灰度值),集合{D}就构成了数字影像。
当影像获取与处理几乎同时进行,在一个视频周 期内完成,这就是实时摄影测量,它是全数字摄 影测量的一个分支。
在实时摄影测量系统中需要实时地获取数字影像 与实时地处理,这就需要高性能硬件的支持并运 用快速适用的算法。
34
§1.5 当代的若干典型问题
一、辐射信息 二、数据量与信息量 三、速度与精度 四、自动化与影像匹配 五、影像解译
21
§1.3 解析摄影测量
80年代,由于大规模集成芯片的发展,接口技术日 趋成熟,加之微机的发展,解析测图仪的发展更为 迅速。目前它正在逐步成为计算机的一个“外部设 备”。
摄影测量的这一发展时期有代表性的产品就是“解 析立体测量仪”。在这一时期受益最多,效果特别 显著的还是在测量控制点位的内业“加密”方面。 我们称摄影测量的这一发展时期为“解析摄影测量 时代”。
7
§1.1 摄影测量学的定义与任务
摄影测量的定义
从非接触成像系统,通过记录、量测、分析与表 达等处理,获取地球及其环境和其他物体的几何、 属性等可靠信息的工艺、科学与技术。
8
§1.1 摄影测量学的定义与任务
按照成像距离不同分类
航天摄影测量(space photography) 航空摄影测量(aerial photography ) 近景摄影测量(close-range photogrammetry ) 显微摄影测量(photomicrography )
按照应用对象不同而分类
地形摄影测量(terrain photography) 非地形摄影测量(non-terrain photography)
9
§1.1 摄影测量学的定义与任务
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
利用影像上的“同名”像点确定空间坐标,其过 程主要包括:
摄影机检定 确定影像的方位元素 建立数字高程模型 制作正射影像 三维数字测图等
4+2 (实验)学时
4+2 (实验)学时
2+10(实验)学时
4
第一章 绪论
§1.1 摄影测量学的定义与任务 §1.2 模拟摄影测量 §1.3 解析摄影测量 §1.4 数字摄影测量 §1.5 若干典型问题
5
§1.1 摄影测量学的定义与任务
摄影测量是测量学科的分支,它在室内的仪器上 利用由摄影获得的影像构建实物的三维模型,然 后在此三维模型上进行测绘。
它们的操作无本质区别,都是由作业员通过“双眼、 双手、双脚”实现定向、测图。
23
§1.4 数字摄影测量
如何实现摄影测量自动化,即利用机器替代“人眼” 进行立体观测,一直是摄影测量界梦寐已求的理想。
1950 年 , 由 美 国 工 程 兵 研 究 发 展 实 验 室 与 BauschandLomb光学仪器公司合作研制了第一台自 动化摄影测量测图仪.
其产品是数字形式的,传统的产品只是该数字产 品的模拟输出。
26
§1.4 数字摄影测量
摄影测量三个发展阶段的特点
发展阶段 原始资料 投影方式 仪器
操作方式 产品
模拟摄影 测量
解析摄影 测量
数字摄影 测量
像片 像片
物理投影 模拟测图仪 数字投影 解析测图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