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教案
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一课时 公民的基本权利》教案
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一课时公民的基本权利》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一课时公民的基本权利》。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基本权利,并认识到在行使权利时不能滥用权利。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如言论自由、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等。
-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和限制。
2. 能力目标:-能够理解并简单解释公民的基本权利。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使其认识到权利与义务的相互关系,明白自己在行使权利时要有责任和限制。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基本权利。
难点:认识到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能滥用权利。
四、学情分析:学生是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他们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可能还没有深刻的认识,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例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思考。
五、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学习关于公民的基本权利。
你们知道什么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吗?你们认为作为公民,我们有哪些权利呢?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很好!公民的基本权利是指宪法赋予公民的一些基本权益。
那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每个权利的具体含义。
2、知识讲解与探究教师:首先,我们来了解言论自由这个基本权利。
言论自由指的是公民有权利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比如,你们在班级讨论活动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但其他同学不同意你们的看法,这时你们是否可以表达自己的意见呢?学生:可以,因为我们有言论自由的权利。
教师:非常好!言论自由确实是保障我们表达意见的权利。
但是,是否存在一些情况下,言论自由会受到限制呢?学生:比如不能散布谣言,不能侮辱他人等。
教师:非常正确!言论自由是受到法律的保护,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随意侵犯他人的权益。
我们要始终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2单元《我们是公民》说课稿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2单元《我们是公民》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2单元《我们是公民》这一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公民的概念,认识到每个人都是国家的公民,并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公民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公民意识,但他们对公民的定义和权利义务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在学习这一课时,学生需要通过实例和活动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公民的概念,以及作为公民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公民的概念,知道每个人都是国家的公民,并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身为公民而自豪的情感,增强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理解公民的概念,知道每个人都是国家的公民,并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我国国旗升起的视频,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引出公民的概念。
2.新课导入:讲解公民的定义,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是国家的公民。
3.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做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
5.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实践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6.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热爱祖国,为身为公民而自豪。
7.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概念:公民的定义•权利与义务:列举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责任感:如何做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最新统编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精品教案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第4课,本单元的主题是“我们是公民”。
本单元共两课,分别是《公民意味着什么》、《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本课侧重是引导学生知道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知道我们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旨在引导学生懂得权利不是绝对的是有界限的。
分为三个板块,第一板块的话题是“公民的基本权利”,第二个板块的话题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第三个板块的话题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二.课标分析总目标中学生能够具有基本的规则意识和安全意识,理解宪法的意义,知道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能够初步认识到法律对个人生活、社会秩序和国家发展的规范和保障作用;形成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和权利义务相统一观念;遵守规则和法律规范,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预防意外伤害,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初步具备依法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学段目标法治观念: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树立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观念。
课程内容(第三学段)三.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对自己所享受的权利知道的少,权利意识模糊,对于自己究竟享有什么权利知之甚少,法治观念及公民意识淡薄。
另外,由于小学生是弱势群体,有可能面对侵权受到伤害而不知道如何去保护自己。
因此,对他们进行权利教育,使之明确如何正确行使公民基本权利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
六年级学生对于“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主要存在如下困惑:一是“公民权”和“人权”的困惑,学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后再谈“人权”,他们不知道这两者有什么不同,即对“人权”概念的认识较混乱;二是“人权无处不在”与“人权在哪儿”的困惑,他们知道自己作为“人”有“人权”,但又不能说出自己的“人权”具体体现在哪儿;三是“人权神圣”与“人权保障”的困惑,他们通过看新闻等方式感受到人权的神圣,但是对于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大举措及突出贡献缺少基本的认识。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我们是公民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主题:公民意识与责任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
2.让学生了解如何成为合格公民,为中国争光。
3.让学生认识中国的成就,增强自豪感,自觉履行公民义务,维护国家形象。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视频《厉害了,我的国》。
2.引导学生思考:从视频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吗?二、体会国家的自豪感1.小组讨论:还有哪些事情让你体会到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如科技、体育、经济等领域的成就。
2.展示中国的辉煌成就:1) 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
2) 中国是全世界第五个掌握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
3) 2018年,中国登上了无人敢去的月球暗面。
4) 诞生了全世界第一个人工智能播音员。
5) 建成港珠澳大桥并通车。
6) 全世界最高的无轴摩天轮——山东潍坊的“渤海之眼”。
7) 中国所取得的世界第一。
3.小组讨论:1) 中国的成就不仅在国内,还在国外。
很多中国人在海外取得科技、商业等方面的成就,你知道他们的励志故事吗?2) 中国近年来国际地位越来越高,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你知道中国都为世界做了些什么吗?4.朗诵《我骄傲:我是中国人(节选)》。
三、感悟做合格公民1.思考与讨论:你知道中国这些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谁吗?2.提示:中国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都离不开每个中国公民的共同努力。
3.总结:中华民族是智慧、勤劳、勇敢的民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
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是我们作为中国公民的使命。
4、活动园:以下是关于中国公民的说法,请判断其正确性并解释原因。
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在括号内打“×”。
5、礼仪小教官:这样做对吗?我们应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呢?6、思考与行动: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出国留学、工作和执行公务,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旅游、工作等。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2单元《我们是公民》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2单元《我们是公民》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是公民》这一章节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公民的概念,认识到每个人都是公民,并且要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让学生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履行公民的责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公民意识,但是对公民的概念和权利义务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深入理解公民的概念,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培养履行公民责任的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公民的概念,认识到每个人都是公民。
2.让学生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并在日常生活中履行公民的责任。
3.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让他们成为有责任感的公民。
四. 教学重难点1.公民的概念和权利义务的理解。
2.如何培养学生履行公民责任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公民的概念和权利义务。
2.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深入理解公民的概念,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3.实践法: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实际行动履行公民的责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实例,用于教学中的分析和讨论。
2.准备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履行公民的责任。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动的案例,引出公民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者视频,展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让学生了解并认识到自己作为公民的身份。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并总结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履行公民的责任的。
通过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公民的概念,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4.巩固(5分钟):通过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公民概念的理解。
5.拓展(5分钟):让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履行公民的责任,可以举例说明。
6.小结(5分钟):对整个课程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培养履行公民责任的意识。
小学道德与法治人教六年级上册(统编)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教案
我们小学生应该履行的义务有哪些?
8.这节课我们已经学习到了公民不仅享有权利,还应该履行义务,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现在我们来做课堂练习:
出示两个课件。
9.课堂达标练习
学生自主完成课堂作业单,教师巡查,抽查。
10.本节课的内容,同学们掌握的非常好,老师希望你们以后要合法地享受权利,同时还要更好的履行自己义务。
师:你想知道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有哪些吗?
你想知道如何行使和保障自己的权利吗?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需要学习、掌握的内容。
3、同学们: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
(1)请同学们看课件,宪法保障公民的权利有哪些?
(2)哪些权利是我们已经熟悉的,已经享受到了的?
哪些权利我们还没有涉及到?
汇报讨论结果。
师: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马克思对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做出了重要论断:(出示课件)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师:宪法除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出示课件)读一读课件内容,再读一读课件中加横线的句子。(教师板书)
7.现在请同学们默读教材第35页至38页的内容,找出我国公民应该履行的义务有哪些?在书上标注出来。
(讲法律道理;协商;法律起诉)
5、小结: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因此,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力。
6、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请同学们讨论:只想享受权利,不想履行义务,可以吗?为什么?想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可以吗?为什么?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随记)
教பைடு நூலகம்流程
小学道德与法治人教六年级上册(统编)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教学设计(认识居民身份证)
部编本小学六年级上册二单元3课2小节《认识居民身份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居民身份证,感受其在生活中的作用。
2、学会在身份证上备注,熟悉和保护个人的身份信息。
3、增强学生保护、尊重个人信息的法律意识。
教学重点:1、认识居民身份证信息,感受其在生活中的作用。
2、增强学生保护、尊重个人信息的法律意识。
教学难点:1、认识公民身份号码,了解其证明公民身份的作用。
2、学会在身份证上备注。
教学准备:教师—PPT、含个人信息物品、身份证复印件;学生—调查表,含个人信息物品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课前活动:拍掌游戏一、导入我们将跟随着一位小小旅行迷,进行一次认识居民身份证的特别之旅。
二、了解各种证件都可以用来证明身份,小学生也可以办身份证。
了解班上学生办身份证的情况。
问:要出发旅行了,没有身份证的同学怎么办呢?二、认识居民身份证,了解其在生活中有很大作用。
1、在旅行中,哪些地方我们可能会用到身份证呢?2、除了旅行,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做什么事需要用到身份证呢?3、概括:身份证的用处还真多。
4、认识居民身份证(1)CAI示居民身份证。
了解全称和正背面。
(2)仔细观察,居民身份证的正面和背面各印有哪些信息呢?(3)认识身份证有效期限。
(4)认识身份证上的公民身份号码。
了解号码的作用与组成,练找出生日期码,认识公民身份号码的两个特点。
三、了解警察查验身份证。
1、认识警察依法检查,我们要配合警察查验身份证,这是公民的义务。
2、阅读P27上警察查验身份证的几种情形。
并请同学演一演,其它同学猜一猜,演的是第几条内容。
3、了解警察为什么查验身份证,加深对身份证作用的认识。
四、了解外国公民身份证。
五、了解很多物品上有个人信息,这些不用的物品要妥善处理。
六、学习在身份证复印件上备注。
1、看视频,了解为什么要备注。
2、看图片,了解什么是备注,需要注意些什么。
3、练习备注,展示并修改。
七、总结。
八、作业: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老师发的身份证复印件的真伪。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教案本课讲解了“公民意味着什么”,旨在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自豪感,维护中国公民形象。
学生需要掌握公民身份的来源和国籍的概念,认识居民身份证的作用和重要性。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需要合作解决疑难问题,老师进行点拨和讲解。
其中,身份证是代表身份的小卡片,正面和背面分别印有不同的信息,其中公民身份证号码是独一无二的信息,由18位数字组成,包含地址码、出生日期码、顺序码和校验码等信息。
学生需要了解身份证号码的不同含义,以及身份证的有效期和用处。
最后,学生需要牢记自己的身份证号码,掌握国籍取得的方式和公民一词的起源。
通过本课的研究,学生将更加了解公民身份的重要性和意义。
身份证的用途包括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在机场办理登机手续、在邮局邮寄物品、在自助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以及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等等。
利用《课堂训练案》进行当堂达标,巩固所学知识。
填空题:国籍的取得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出生在该国并且父母具有该国籍,二是通过入籍申请。
公民一词最早出现于古罗马,被现代国家所沿用。
身份证上的唯一信息是身份证号码,每个人都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号码。
判断题:1.正确,2.正确,3.错误。
小组讨论:机场的边检设置“中国公民”通道和“外国人”通道的原因是为了方便边检工作和管理。
通过研究,学生应该了解祖国的建设成就,培养民族自豪感,并知道自己应该为祖国做什么。
教学过程:一、目标解读、预反馈1、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研究目标:通过展示祖国建设成就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科技发展的兴趣,并了解自己身为中国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解读目标:本节课程将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建设成就,激发民族自豪感,并知道自己应该为祖国做什么。
2、检查《课前预案》的“预自测”部分,让学生进行反馈。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学生在小组内合作探究疑难问题,老师进行点拨。
利用课件教学:1、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建设成就,激发民族自豪感。
错误,出国的人仍然是中国公民。
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是公民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公民的基本义务教学目标:1.知道公民基本义务的含义与内容,了解权利和义务一致的理念,知道义务包括积极作为和消极不作为。
2.通过视频辨析、情境表演、辩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公民应尽的基本义务,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开阔,了解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培养学生依法履行义务的意识。
3.感受公民义务的重要性,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国家观念和法律意识。
教学重点及难点:1.知道公民基本义务的含义与内容。
2.了解权利和义务一致的理念。
3.知道义务包括积极作为和消极不作为。
教学准备:课件、相关视频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视频导入:《武汉八旬老人索要赡养费》一、了解基本义务(一)对家庭的义务师:前不久,老师看到一则新闻,武汉一位八旬老人把自己的子女告上了法庭。
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课件1)播放视频“八旬老人状告子女,索要赡养费”的第一部分。
师:同学们边看边思考:老人为什么要状告子女?生:因为老人的子女没有给老人赡养费。
师:大家有没有关注到老人有一句心酸的话,“我养他的小,他不养我的老。
”你怎么看待这句话?生:老人把子女都抚养成人,他的子女们享有了——抚养权。
板书:权利老人尽到了自己的抚养义务。
板书:义务师:同样道理,老人年纪大了,他也有接受赡养扶助的权利,赡养老人是子女应该履行的义务。
你知道什么是义务吗?生:就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板书:公民→享有师:公民能不能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播放视频第二部分。
师:周法官审理此案的时候其他几个子女都没有出庭,那么,他们是否就可以不赡养老人呢?生:不可以。
赡养老人是子女应该履行的义务。
播放审理结果和视频最后法官的话。
“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美德,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师:周法官的这句话其实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
什么是基本义务?生: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也称宪法义务,是指由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遵守和应尽的基本责任。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 》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主要围绕“公民”这一主题展开,让学生了解公民的定义、权利和义务,以及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公民的地位。
本单元共两课,分别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和《公民的责任和担当》。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公民的概念,认识到作为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公民意识,但对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责任和担当等方面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在学习本单元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操作,进一步了解公民的相关概念,提高自己的公民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公民的定义、权利和义务,掌握公民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作为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树立正确的公民观。
四. 教学重难点1.公民的定义及其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3.公民的责任和担当。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公民的相关概念。
2.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公民意识。
3.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
2.课件:相关案例、图片、视频等。
3.学习材料:相关文章、报道等。
4.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的版图,让学生了解国家的大致情况。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公民吗?”引导学生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如“小明的故事”。
让学生阅读案例,了解小明的经历,然后提问:“小明为什么不能进入这家公司工作?他是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的?”引导学生分析案例,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公民意味着什么精品教学设计教案
本城邦未成年男性。
师:看了这段介绍,你们觉得在古希腊,所有人都有公民资格吗?哪
些人没有?
2.公民
定义: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3.中国公民:我国法律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条件限制吗?
注意:每个社会成员,除必须“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外,没有任何限制条件,即不管男女老幼,是否享有政治权利,都是中国公民。
4. 国籍及其取得方式
(1) 定义:国籍是一个人属于某个国家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
(2) 国籍的取得方式:
依据出生取得,这是取得国籍最普遍的方式,也称为出生国籍,对于出生国籍,我国国籍法的相关规定:
①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
(比如我们)。
②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国外,具有中国国籍(旅游、度假、留学、外出务工等);但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并定居在外国,本人出生时即具有外国国籍不具有中国国籍。
③父母无国籍或者国籍不明,定居在中国,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
(“定居”是指中国公民已取得住在国长期或者永久居留权,并已在住在国连续居留两年,两年内累
根据情境研讨老师提供的资
料,进行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通过知识介
绍,让学生对公
民身份的确认有
初步的认识,为
之后的内容做铺
垫。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说课稿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这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作为公民的身份和责任。
教材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使学生了解公民的权益和义务,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公民意识,但对于公民的定义和权益义务等方面的认识还较为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深入的引导和讲解,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公民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公民的定义和身份,明确公民的权益和义务。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社会,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公民意识。
3.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德心和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公民的定义和身份,了解公民的权益和义务。
2.难点:培养学生具备热爱祖国,关心社会,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公民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公民的权益和义务。
2.采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公民意识。
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相关视频和图片,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讲解公民的定义和身份,引起学生对公民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履行公民义务和权益的,从而使学生深入了解公民的权益和义务。
3.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就公民的权益和义务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公民意识。
4.总结提升:对公民的权益和义务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明确作为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5.课堂实践: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履行公民的义务和权益,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设计成思维导图的形式,将公民的定义、权益和义务等内容进行梳理和展示。
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公民意味着什么第 3 课时 我是中国公民》教案
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公民意味着什么第 3 课时我是中国公民》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公民意味着什么第 3 课时我是中国公民》。
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中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掌握表达这些权利和义务的方式。
通过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法治意识、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二、教学目标:1. 理解中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包括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平等权利、参与国家事务等。
2. 掌握表达中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方式,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
3. 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法治意识。
4.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难点:1. 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法治意识。
2.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四、学情分析:学生是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国家观念和社会意识。
他们对中国公民的概念和基本权利、义务可能有一些模糊的认识。
学生的表达和写作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因此,本节课需要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和实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并培养他们的国家意识和责任感。
五、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公民的定义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今天我们要进一步学习中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那么,作为中国公民,你们觉得有哪些权利和义务是很重要的呢?学生:(举手回答)教师:好,同学们提到的都是非常重要的权利和义务。
在今天的课上,我们将深入了解这些内容,并学习如何表达和实践这些权利和义务。
2、知识讲解教师: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中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中国公民有言论自由的权利,就是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意见的自由。
比如,你们可以在学校的讨论班上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同时,我们还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即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信仰的自由。
这意味着你们可以选择自己心仪的宗教信仰,并按照自己的信仰进行活动。
此外,中国公民还享有平等权利,无论男女、民族、宗教信仰都应该受到平等对待。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公民意味着什么 人教部编版
1、短片展示四位取得中国国籍的公民介绍自己如何取得的中国公民身份。看短片前提示看完短片请学生来简单回忆一下四位的不同方式。
2、辨一辨:他们属于中国民吗?
(1)我国未满18周岁的在校学生
(2)美籍华人
(3)海外华侨
(4)在中国定居的人
(5)受到法律制裁的中国人
3、小结:我国法律规定,凡具有中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国公民。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知道公民身份的来历和中国公民的身份取得的方式。
②认识居民身份证并鼓励学生取得一张身份证。
2.能力目标
培养树立学生的公民意识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认同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感,能维护中国公民的形象。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六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处于年龄最大的阶段,面临毕业,内心有一种大哥哥大姐姐的榜样意识,心理上的自我意识和独立需求为公民意识的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心理基础,但同时由于这一代学生中有数量众多的独生子女,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意识、义务意识较为浅薄,对他们进行公民认同感和责任感的教育,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成为合格的公民,是很有必要的。
三、认识居民身份证
1、出示身份证的照片,请学生仔细观察,并说一说它的特征和所代表的含义,然后补充说明学生没有提到的内容。
2、身份证具有哪些用处。设计一个通关游戏,能完整并准确找到身份证用处图片的学生,将得到属于自己的身份证。
3、身份证的保管和挂饰
四、培养民族自豪感
1、播放中国近些年在经济、科学、农业、医学、文学、竞赛等各方面取得骄傲成绩和中国人做出的贡献的视频。(看前提出要求看哪一组谁记得的贡献或名人最多)
3、为学生树立一个共同身份的意识。
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公民意味着什么第 1 课时 公民身份从何而来》教案
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公民意味着什么第 1 课时公民身份从何而来》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公民意味着什么第 1 课时公民身份从何而来》。
该课时旨在通过探讨公民身份的含义和来源,帮助学生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公民身份的含义和来源,掌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使其能够分析和评价公民身份的重要性。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公民观念,培养公民责任感和社会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 了解公民身份的含义和来源。
- 掌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使其能够理解和评价公民身份的重要性。
-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鼓励他们在小组合作中分享和交流观点。
四、学情分析:学生是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他们对社会和公民意识的认识程度有所不同,部分学生可能对公民身份的含义和来源存在模糊或片面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促使他们从多个角度理解和评价公民身份的重要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 教师准备一些图片或素材,展示给学生,例如一张包含不同职业人员的图片。
- 教师提问学生:“你认为这些人都有什么共同点?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2. 概念讲解:- 教师简要讲解公民身份的含义和来源,包括出生地、父母国籍等因素对公民身份的影响。
-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果一个人在中国出生,但父母是外国人,那他的公民身份是什么?”鼓励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得出结论。
3. 小组合作:-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4-5名学生组成。
- 教师提供一个情境,例如:假设你们是一家移民局的工作人员,请你们讨论以下情况并给出合理的判断。
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并形成共识。
- 情境示例:一个孩子在中国出生,父母是法国人,孩子在中国长大并接受教育,那么他的公民身份是什么?4. 观点分享和总结:- 邀请不同小组的代表分享他们讨论的情况和结论。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01.【单元教材解读】一、单元主题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是“我们是公民”,共2课内容,由“公民身份”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构成逻辑主线。
以公民这一基本法律身份作为线索,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帮助学生建立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形成初步的民主与法治意识,引领学生崇尚法治精神,增强法治观念,从而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学会运用法律为生活保驾护航。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共两课:第3课《公民意味着什么》和第4课《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3课的第一个话题是“公民身份从何而来”,引出国籍和公民身份的联系;第二个话题是“认识居民身份证”,引导学生关注身份证所记载的信息,介绍身份证的用处并提醒学生注意保护个人身份信息;第三个话题是“我是中国公民”,介绍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增强学生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感,同时引导学生树立公民意识,维护中国公民的声誉和形象。
第4课第一个话题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基本权利,提高自身的权利意识;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不能滥用权利;第二个话题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宪法规定了公民应履行的各项基本义务;第三个话题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引导学生知晓人权是每个人应当享有的权利,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宪法基本原则,以及我国在人权保障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在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和人权理念。
两课共同完成公民意识的构建,增强作为中国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激发学生的爱国守法热情。
本单元知识结构图:三、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对于公民的内涵和来源认识不够,因此,在教学时要从公民身份的确认和基本内涵这些基本的知识开始,让学生了解公民身份与国籍双向连接关系,拥有一国国籍的人即为该国的公民,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是法治专册,学生刚刚接触,对法治内容、法律条文,仅有少许了解,一些专有名词,如“公民”“人权”“基本权利义务”等概念模糊,对其内涵缺乏认识。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公民意味着什么精品教学设计教案
定义: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3 .中国公民:我国法律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条件限制吗? 注意:每个社会成员,除必须“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外,没有任何限制条件,即不管男女老幼,是否享有政治权利,都是中国公民。
4 .国籍及其取得方式
(1) 定义:国籍是一个人属于某个国家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
(2) 国籍的取得方式:
依据出生取得,这是取得国籍最普遍的方式,也称为出生国籍,对于出生国籍,我国国籍法的相关规定:
①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
(比如我们)。
②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国外,具有中国国籍(旅游、度假、留学、外出务工等);但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并定居在外国,本人出生时即具有外国国籍不具有中国国籍。
③父母无国籍或者国籍不明,定居在中国,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
(“定居”是指中国公民已取得住在国长期或者永久居留权,并已在住在国连续居留两年,两年内累
本城邦未成年男性。
师:看了这段介绍,你们觉得在古希
腊,所有人都有公民资格吗?哪
些人没有? 根据情境研讨老师提供的资
2.公民 料,进行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通过知识介 绍,让学生对公民身份的确认有
初步的认识,为之后的内容做铺
垫。
部编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是公民教案
---公民身份证号码
二:了解身份证号码的不同含义。
公民身份证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第1--6位是地址码,7---14位为出生日期码,15---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为校验码,如果校验码为10,则用x代替。
五、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1、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分发《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
教学反思
课题: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
3.公民意味着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身为中国公民,应该知道国家的建设成就。
②明白如果走出国门,我们就是中国的名片,要严于律己。
4.小结
同学们的答案让老师特别欣慰,老师仿佛看到了在你们的努力下,我们祖国更加灿烂的明天。那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锻炼好身体,加油吧!孩子们。你们一定会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成长为我们国家最优秀的公民。
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
解读目标:这一节课,就让我们认识自己中国公民身份,并了解我们祖国的建设成就,而且一定要知道身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感到骄傲和自豪。
2、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疑难问题”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小组内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精讲点拨。
利用课件教学:
科技方面的成就:中国天眼,世界最大的望远镜;北斗卫星,世界排名第二位;神舟飞船,载人航天;我国是世界第三个把飞行员送入太空的国家;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太空进行试验;神威·太湖之光计算机,计算能力世界第一。
体育方面的成就:成功举办北京奥运;男足曾实现历史性突破,闯入2002年韩/日世界杯赛;跳水从梦之队时代到里约奥运会中国队的金牌第一的超级梦之队;中国横扫世界乒坛;中国女排东山再起,两夺世界冠军,更夺得了里约奥运会金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
3、公民意味着什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知道公民的身份从何而来以及什么是国籍。
②认识居民身份证并懂得它的作用和重要性。
2.能力目标
培养树立学生的公民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感,能维护中国公民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
1、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
(1)课件展示不同身份人群的图片。
(2)谈一谈你是怎么理解中国人,美国人等不同身份的。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单元的第一课《公民意味着什么》。
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至少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
1、知道公民的身份从何而来以及什么是国籍。
2、认识居民身份证并懂得它的作用和重要性。
2、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疑难问题”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小组内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精讲点拨。
1、课件出示第23页的知识窗。
交流:你知道国籍是什么?它是怎么获得的?
2、认识身份证。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个小卡片,它能代表我们的身份,那就是身份证。
一:先说一说身份证是什么样子的?居民身份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印有哪些信息?居民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是什么。
---公民身份证号码
二:了解身份证号码的不同含义。
公民身份证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第1--6位是地址码,7---14位为出生日期码,15---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为校验码,如果校验码为10,则用x代替。
3、三:公民身份证的有效期。
(课件出示课本25页相关链接)
4.身份证用处知多少?
住酒店办理住宿登记机场办理登机手续在邮局邮寄物品
在自助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
5.小结
小小卡片不仅作用大,而且就号码一项也很有意思!同学们,你们一定要牢记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哦。
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
1.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以出生的方式取得;二是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
2.“公民”一词最早出现于古希腊。
3.公民身份证号码是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每个人都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号码。
公民身份证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第1--6位是地址码,7---14位为出生日期码,15---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为校验码,如果校验码为10,则用x代替。
4.身份证用处
住酒店办理住宿登记机场办理登机手续在邮局邮寄物品在自助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
四、当堂训练、巩固新知
利用《课堂训练案》,当堂达标,巩固所学。
五、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六、教学反思:
当堂训练
一、填空。
1.国籍的取得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
2.“公民”一词最早出现于___________,并为__________所沿用。
3. ___________是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每个人都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号码。
二、判断。
1.我家祖祖辈辈生活在中国,我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
()
2.外国人,愿意遵守中国的宪法和法律,并具备一定条件,可以申请批准加入中国国籍。
()
3.公民身份证号码前六位是出生日期。
()
[选做题]
小组之间讨论:机场的边检为什么设置“中国公民”通道和“外国人”通道?
五、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1、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分发《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身为中国公民,应该知道国家的建设成就。
②明白如果走出国门,我们就是中国的名片,要严于律己。
2.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知道自己应该为祖国做什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爱国热情,能自觉维护祖国形象。
教学过程:
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
1、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
课件出示能展现祖国建设成就的图片,可以联系实际谈谈现在的科技发展情况,激发学习兴趣。
解读目标:这一节课,就让我们认识自己中国公民身份,并了解我们祖国的建设成就,而且一定要知道身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感到骄傲和自豪。
2、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疑难问题”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小组内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精讲点拨。
利用课件教学:
1、了解祖国的建设成就,激发民族自豪感。
新中国成立以来,无论是科技还是经济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经济方面,中国GDP超10万亿美元,是世界上10万亿俱乐部成员,是日本GDP的2倍。
高铁2万公里,占世界6成。
钢铁产量,世界16亿吨,中国占8亿吨;中国高速公路12万公里,占世界的52%,力压美国占世界第一;有六个世界之最的港珠澳跨海大桥。
科技方面的成就:中国天眼,世界最大的望远镜;北斗卫星,世界排名第二位;神舟飞船,载人航天;我国是世界第三个把飞行员送入太空的国家;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太空进行试验;神威•太湖之光计算机,计算能力世界第一。
体育方面的成就:成功举办北京奥运;男足曾实现历史性突破,闯入2002年韩/日世界杯赛;跳水从梦之队时代到里约奥运会中国队的金牌第一的超级梦之队;中国横扫世界乒坛;中国女排东山再起,两夺世界冠军,更夺得了里约奥运会金牌。
……
这一些,都是我们中国公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2.看到这些成就,你有什么感想。
(激发民族自豪感)
3.我能为祖国做些什么?
看到这些成就,内心真的是很激动,那作为小学生的我们,能为祖国做些什么呢?我们不能像科学家叔叔那样搞科研,也不能像解放军叔叔去保家卫国,但我们可以从身边做起,从学好每一个知识做起。
谁愿意来说一说你想怎么做?
4.小结
同学们的答案让老师特别欣慰,老师仿佛看到了在你们的努力下,我们祖国更加灿烂的明天。
那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锻炼好身体,加油吧!孩子们。
你们一定会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成长为我们国家最优秀的公民。
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
1.我是中国公民,我关心国家建设。
经济军事航天……
我是中国公民,我自豪。
2.护照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
3.努力做好中国名片。
四、当堂训练、巩固新知
利用《课堂训练案》,当堂达标,巩固所学。
五、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六、教学反思:
精讲精练
一、填空。
1.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是我们作为____________的使命。
2.中国是全世界第_____个掌握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在___________研究和资源勘探方面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3. _____护照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
4.走出国门,每个人都代表中国,都是中国的__________。
二、判断。
1.出国的人就不是中国公民了。
2.外籍华人不是中国公民了。
3.犯罪后被判刑,就失去公民身份了。
4.只有取得选民资格,才享有公民权利。
5.很多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我们不一样,我们应当尊重。
三、简答题。
1.护照上有哪些重要信息?
2.很多中国人在海外取得科技、商业等方面的成功,你知道他们的励志故事吗?
[选做题]
作为中国公民,你打算为祖国做些什么?
五、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1、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分发《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