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热所导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导师一览
1.淮秀兰:hxl@博导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能量系统标准化委员会委员,北京热物理与能源工程学会理事等。
1997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热能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
1998年初进入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微尺度传热传质方面科研工作,1999年底出站后留所继续从事相关研究工作。
2002--2003年期间赴日本九州大学从事访问研究。
目前主要从事微尺度传热传质、先进高效光电子与微电子元器件热管理、强化传热与高效节能等方面科研工作。
作为负责人曾获得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规划项目(86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子课题(973)、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科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军工项目、国际合作项目、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子课题及企业合作等重要科研项目支持。
其中,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优+‖评价;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获―2004-2005年度北京市金桥工程项目一等奖‖等。
在Applied Physics Letters, Optics Lett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与会议上发表/录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被SCI、EI等国际检索系统收录100余篇。
2.谭春青:tan@博导
研究员,男,1963年生1993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1993-1995年在工程热物理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0-2004年,先后在日本航空宇宙技术研究所、日本航空航天局任STA Fellow、特别研究员和主任研究员,2004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并被聘任研究员。
现任日本燃气轮机学会会员、美国航空航天学会会员。
研究方向:涡轮弯曲叶片叶栅内部二次流场结构和损失机理研究、叶轮机械气动热力学关键技术研究、高/超高负荷涡轮叶栅流动损失机理及损失控制技术研究、垂直/短距起降飞行器升力推进技术研究、微型/超微型燃气轮机研究、压缩空气/燃气轮机储能发电技术研究、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及涡轮气动设计技术研究、通用流体机械节能技术研究、高效风机以及智能通风网络系统研究、采用矢量推进技术的空气炮气动热力学技术研究。
多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开展了国家攀登B计划项目子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院长青年创新基金、日本航空宇宙技术研究所特别支持项目、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择优支持项目、中国科学院国防创新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研究所领域前沿项目及多项企业合作项目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50余篇,被SCI/EI收录近30篇,其中弯曲叶片研究成果被誉为―为弯扭叶片成型理论增加了一个可控自由度‖;申请或获得美国专利1项、国防专利1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3.陈海生:chen_hs@
1977年生,山东滕州人,1997年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2002年在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获工程热物理专业博士学位。
2002~2004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4~2005年任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2005~2009年在英国利兹大学工作,任Senior Visiting Research Fellow/Research Fellow等职;2009年11月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任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0年10月任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科技发展处处长,2011年4月,任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储能研发中心主任。
在博士生期间主要开展叶轮机械内部气动特性的实验与数值研究工作,研究成果曾
获―中科院优秀博士论文奖‖、―中科院院长奖学金‖、―中科院宝钢教育奖‖等奖励。
曾被选派到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开展合作研究(2000.11-2001.2,中国比利时政府双边合作项目),主要开展了叶轮机械内部非定常流动的数值模拟研究。
博士后期间主要开展了航空航天飞行器内外流一体化计算及其与运动轨迹的耦合研究,工作成果曾获2004年―国防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国博士后‖优秀论文三等奖等奖励。
在英国利兹大学期间,主要开展了压缩空气储能、液态空气储能、微小尺度流动与传热、能源转化的过程强化等方向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等,曾获2008年英国Yorkshire(省)Young Enterprise Fellowship等奖励。
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后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新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超临界流体储能系统和微型燃气轮机等,研究成果曾获2010年―吴仲华优秀青年学者奖‖ 等奖励。
已主持中科院优秀博士专项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创新基金、英国Yorkshire(省)青年创新基金、中英国际合作项目、所长创新基金、中科院留学基金、中科院百人计划、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点项目、北京市科委重大课题、鄂尔多斯引智项目等项目20余项。
作为主要参加者或第一技术完成人的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973项目、英国EPRSC项目、863重点项目、中英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以及横向课题等30余项。
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及会议上已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其中期刊论文80余篇,SCI 收录50余篇(影响因子3.0以上14篇,影响因子4.0以上7篇;H-Index为14,SCI他引600余次),EI收录60余篇,专利20余项(其中国际4项)。
多篇论文被Science Direct 评为最受关注论文(Top 25 Hottest Paper)。
共撰写国际期刊Invited Review Paper 3篇,获邀参加编写专著6章(英文5章),其中包括国际著名出版社Springer Press 的2009 Annual Review Series和Talyor&Francis Press 的Handbook of Nanophysics等。
兼任20余个国际期刊评审人,―Ener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6个学术期刊编委,―纳米技术‖副主编;―Recent Patents on Nanotechnology‖的Guest Editor;―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wer and Energy Enginee ring‖等8个国际会议的组委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全国工商联储能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中科院能源领域―十二五‖规划编写组成员、中国能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青年联合会委员;国家能源科技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香港王宽诚基金等评审专家等;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做分会主席、邀请报告和论文评审人等。
4.胡学功:xuegonghu@
胡学功,男,1968年8月出生,土家族,湖南吉首人。
中国科学院工学博士,中国能源学会理事,博士后、博士生副导师,硕士生导师,副研究员,美国化学学会会员。
现为国家科技部―863项目‖评审专家、国家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国际学术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s》、《Frontiers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in China》以及《化工学报》等国内核心学术期刊的审稿专家。
现在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传热传质中心从事微细尺度传热学、电力设备先进热管理节能技术、微电子/光电子器件先进热管理技术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工作。
目前主持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以及企业横向合作项目多项,并担任着国家军口863项目课题副组长一职,负责着国家863重点项目―5KW全固态激光器‖之子课题―先进热管理技术‖的研究任务,另外是国家973项目―大型燃煤发电机组过程节能的基础研究‖以及中科院某军工项目的主要研究人员。
此外,作为主要成员,先前参加
并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科学院―九五‖基础性研究重大项目、国家973项目、国家863项目以及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方向性项目等10多项国家和中科院重要项目。
在国际上首先发现了微尺度毛细微槽热沉内存在着特殊沸腾现象,提出了毛细微槽内薄液膜蒸发和厚液膜沸腾的复合相变强化换热理论;并开发了适用于高性能计算机、大功率激光器以及电力系统大功率电力电子设备节能热管理的多种高性能微槽群复合相变热控制系统,系统最高散热热流密度已突破400W/cm2,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该技术的研发对我国大功率激光器、大功率电力设备、高性能计算机、微电子、空间技术及MEMS等领域的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所主持的微细尺度结构热沉复合相变冷却方面的高技术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和国内外同行的认可,近年来陆续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军工项目、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等在内的众多国家级和中科院的重要科研项目经费的强力支持,研究工作受到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Enhanced Heat Transfer》主编美国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的Ralph L.Webb教授等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两篇论文同时被Ralph L.Webb教授邀请发表在同一期的《Journal of Enhanced Heat Transfer》杂志上。
迄今为止,申请国家专利共21项,已授权8项;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已发表论文60余篇。
其中,SCI收录7篇,EI收录20余篇,ISTP收录10余篇。
5.梁世强:liangsq@
梁世强,男,生于1974年6月。
1997年在浙江大学化学系本科毕业;2002年在浙江大学化学系研究生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02~2004年在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从事博士后工作;2004年10月至2008年3月在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工作,助理研究员;2008年3月,聘为副研究员。
研究领域主要为:1、以滴状冷凝换热、膜蒸馏强化换热为主的相变换热基础研究与技术开发;2、以吸收式制冷为主的余热余压利用节能技术开发;3、燃气轮机透平叶片冷却与热管理。
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了一项国家863计划课题、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和若干横向课题,作为研究骨干参加过两项973子课题和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已申请发明专利12项。
6.唐大伟:dwtang@博导
6.1简历:
吉林大学物理系理学学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工学硕士,日本静冈大学工学博士。
1988-1993: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
1993-2003:静冈大学工学部,大学院电子科学研究科文部科学教官。
2003年12月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2004年2月回国全职加入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
2004年11月获得“百人计划”择优资助。
现任传热传质研究中心主任、马来西亚海鸥(M)能源公司高强度传热新技术联合实验室主任。
6.2研究领域:
1.先进材料的热物理性质评价及机理研究,包括隔热、封严涂层、薄膜材料、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等的热输运及热形变的测量、评价方法开发及机理研究,微-纳尺度热显微技术,超快速过程的热行为观测及机理研究,微尺度传热的微观机理及MD等数值模拟研究等;
2.大功率电子/光电子、电力电子器件及系统的先进热管理技术,包括微尺度流动、相变换热基础研究(微槽群、微通道、喷雾等)、高强度传热新技术,大功率激光器、LED照明的冷却及热控技术,微型换热器及散热系统,微电子芯片及
系统的微尺度热分析等;3. 斯特林机关键技术及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包括太阳能、余热等多种热源的斯特林机关键技术、部件及整机研发,太阳能碟式电、热、冷并供技术等。
6.3代表论著:
出版专著《微纳米材料和结构热物理特性表证》(材料科学技术著作丛书)(科学出版社)。
在学术杂志及会议论文集上发表论文240 余篇(包括:Int. J. Heat Mass Transfer, Int. J. Thermal Sci., Int. J. Thermophys., Int. J. Eng. Sci., APL, JAP, JPD, Nanotechnology等国际期刊40篇;日本机械学会论文集、中国科学、工程热物理学报、太阳能学报等国家级期刊60篇;国际会议50篇),其中SCI收录40篇、EI收录70篇,SCI引用300多次。
国际会议分会主席、特约报告及日本、韩国的邀请报告多次。
日本及中国专利25项。
6.4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国防863、973子课题、国家重大专项子课题、中科院创新、国际合作及企业委托等项目。
7.安柏涛:anbt@
性别:男学习工作经历:1988.09-1992.07,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1992.08-1996.09,哈尔滨汽轮机有限责任公司,助理工程师;1996.09-1998.07,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1998.09-2002.10,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2002.12-2004.12,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所,博士后;2005.01-2005.12,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助研;2006.01-, 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副研研究领域:叶轮机械气动热力学燃气涡轮冷却科研成果:1、Bai-tao An, Jian-jun Liu, and Hong-de Jiang.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n Unsteady Effects of Hot Streak on Flow and He at Transfer in a Turbine Stage‖. ASME Paper, 2008, GT2008-50415. 2、Bai-tao An, Jian-jun Liu, and Hong-de Jiang. ―Three-Dimensional Flow Analysis and Design Improvement of Leading-Edge Film-Cooling in an Inlet Guide Vane‖. ASME Paper, 2006, GT2006-90234.
8.崔平:ping_cui@高级工程师
崔平,女,1978年--1982年在西安交通大学学习,获工学学士,1982年到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从事科学试验研究工作,现任高级工程师。
二十几年来主要从事工程热物理学科领域的试验研究工作,从事压气机实验室和循环流化床燃烧研究室的试验研究工作。
在压气机试验中首次利用微机进行数据处理;在燃烧方面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过热器开展了传热系数的测试研究工作,对工程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填补了国内这方面的空白;针对循环流化床锅炉测温热电偶易磨损的问题,研制了循环流化床锅炉专用耐磨损、耐高温测温热电偶。
参加过多项国家科研项目、企业委托项目和国际合作研究项目。
近几年主要工作为实验室的项目管理和有关实验的技术支撑。
9.崔玉峰:cuiyf@
崔玉峰,1998年毕业于石油大学(华东)热能工程专业,获得工学学士学位。
2001年获得石油大学(华东)化工过程机械专业工学硕士学位,在此期间进行了沸腾换热实验研究,油井井筒的传热与流动过程数值模拟以及火烧油层热力采油过程的实验和数值模拟工作。
2005年获得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工程热物理专业工学博士学位。
攻读博士期
间,作为核心人员参加了国家863项目―煤气化发电与甲醇联产系统关键技术的研发与示范‖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煤炭联产系统中动力生产核心技术研发‖,负责燃烧室的设计、数值模拟以及对设计方案的改进优化工作。
2005年博士毕业后留所工作,2006年1月至2008年3月任助理研究员;2008年3月起任副研究员。
在此期间作为业务骨干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氢燃料燃气轮机贫燃料预混燃烧室关键技术研究‖,国家863项目―富氢燃料气微小型燃气轮机超低污染燃烧技术‖和―单转子双轴1MW级燃气轮机研制及其在冷热电联供系统中的应用示范‖以及973项目子课题―燃气轮机气动热力设计理论与系统集成‖的研究工作,并作为负责人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课题―燃气轮机燃烧室中低热值富氢燃料无焰燃烧特性研究‖。
主要从事燃气轮机燃烧室的设计、数值模拟以及燃气轮机系统性能计算等工作。
近几年在国内核心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共发表论文12篇,EI收录9篇。
10.高林:gaolin@
1975年生,2005年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获工学博士学位并留所参加工作,2007年受聘创新副研究员岗位。
参加国家973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以及欧盟第六框架与第七框架等国际合作项目等近10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基金、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子课题等。
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EI收录10篇,SCI收录6篇。
主要研究方向为煤基化工-动力多联产系统以及能源动力系统CO2捕集方法。
凝练多联产系统―组分对口、分级转化‖,―品位对口、梯级利用‖,―CO2分离一体化‖等集成原则,掌握多联产系统的本质特征,为多联产系统的集成与开拓提供了理论支持。
建立了表征多联产系统化学能梯级利用的基本方程,揭示了集成特性变量与多联产系统性能之间的关联规律,探索了成分转化与能量转换利用之间的关联关系。
同时,在深入研究并联与串联多联产系统的基础上,首次提出无合成气成分调整、未反应气适度循环的新颖串联型多联产系统,以及合成反应后分离CO2的多联产系统,探讨了多联产系统的大幅度提升性能的有效途径,并申请了相关专利。
11.郭宝亭: guobt@
简历:
郭宝亭,1963年出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专业博士,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博士后。
曾在沈阳黎明行发集团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工作。
曾任强度实验室主任、国家重点型号“***工程”动力系统总负责人。
研究领域:
基础科研方面:长期从事结构强度、减振技术、转子动力学、结构系统故障诊断与状态监控等专业研究
型号研发方面:长期从事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领域的研究工作。
主持、参与多项国家863及国防重点型号的研发工作。
正在开展的工作:地面热电联供微型燃气轮机、坦克主/辅动力燃气轮机。
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部级二等奖一项,2004年获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
12.洪慧: honghui70@
副研究员,女。
200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获工学博士学位。
2004-2007年曾在北京科技大学热能工程系工作,2007年5月在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可再生能源与化石能源互补的能量系统、先进动力系统集成与优化、化工动力多联产、温室气体控制等理论和联合循环改造系统的工程应用研究。
率先在国内外开展了中低温太阳能与替代燃料互补能量释放方法及机理研究。
相关研究成果得到国际学者的好评。
特别是中低温太阳能与甲醇燃料互补方面研究成果获得国际著名杂志ASME Trans. Solar Energy Engineering主编,瑞士联邦理工学院A. Steinfeld 教授好评,他认为我们成果是―Elegant use of Thermodynamics‖。
作为科研负责人和主要骨干主持并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规划项目(86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等多项科研项目工作。
在国内外发表科研论文约40篇,其中被SCI、EI国际检索系统收录30余篇。
相关重要论文分别荣获2006、2007中国工程热物理学报、2007 International Green Energy Conference、2008 Energy Cost Operation and System Conference(ECOS)国际会议优秀论文奖等。
指导硕士研究生2名,协助指导博士生4名。
13.贺军: hejun@高级工程师
贺军,高工,男,1967年出生1990年毕业于北京联合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
1990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工作。
研究方向:一直从事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研究及开发工作。
先后参加多个国际和国内的循环流化床技术研究项目。
14.矫维红: jiaowh@高级工程师
矫维红,高级工程师,女,1969年生。
1992年毕业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同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工作。
2005年获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科学专业硕士学位。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污染物排放特性方面的研究。
掌握多种燃料和废弃物的性状分析方法及知识;并与燃烧过程相结合,研究燃料特性、尾气排放和燃烧产物的排放特性。
先后参与多个国家级研究开发课题和技术示范项目,参与相关项目的研究与开发。
作为负责人,先后两次承担国际合作项目―测试循环流化床锅炉氧化亚氮排放‖,及―N2O削减实证试验‖,按时完成项目中规定的所有内容并已通过验收。
任职期间发表论文12篇,其中被EI收录6篇;申请专利(排名前五名的)3项。
15.孔文俊: wjkong@
孔文俊,男,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1996年于华中理工大学动力系工程热物理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1996年至1998年在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做博士后。
1998年博士后出站后留所工作,同年晋升为副研究员。
2003年起任课题组组长。
2001年9月至2002年9月在香港科技大学做访问学者,2004年9月至2005年8月在香港科技大学做高级研究学者。
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在普林斯顿大学做高级研究学者。
到2010年,已拥有两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在Proc. Combust. Inst., Combust. Theory Modelling等SCI源期刊上发表论文12篇,EI收录论文30多篇,Web of Science上可检索到论文19篇。
目前的学术任职是中国航空动力学会燃烧与传热专委会委员、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燃烧学专委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是燃烧学应用基础研究和燃气轮机燃烧室关键技术研发。
16.石可重: shikezhong@高级工程师
性别:男,学习工作经历: 1988.9-1992.7,西安交通大学,学士; 1992.7-2001.12,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1998.9-2001.7,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 2002.1-2007.6,美国MSC公司,2007.7-至今,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研究领域:透平机械设计及优化理论,转子动力学、结构动力学分析及故障诊断;风电叶片及机组气动弹性、损伤机理及检测理论;虚拟产品研发及数值仿真技术等。
承担和参加多项科研项目工作,完成大量工程项目工作,发表论文10余篇,申请专利若干。
17.隋军: suijun@
男,1973年生。
学习工作经历: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加工专业,学士(1991.9-1995.7);有机化工专业,硕士(1995.9-1998.2);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博士(1998.3-2001.4);清华大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和空调专业,博士后(2001.5-2003.5);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2003.5-至今)。
研究方向:太阳能燃料转换,分布式供能系统。
承担863专题课题"太阳能与替代燃料互补的热电循环关键技术",设计建造了国际首套中低温太阳能燃料转换的吸收/反应一体化装置,可实现太阳能驱动的气固相燃料热化学转化和制氢,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参加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多能源互补的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基础研究”项目,兼任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人。
参加国家863目标导向项目"北方地区MW级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集成技术与示范工程"和“内燃机分布式冷热电联供技术与工程示范”,分别建立适合我国北方和南方气候环境的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示范工程。
主持承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槽式太阳能吸收反应器能量耦合强化机理”,此外还承担或参加多项太阳能、分布式供能方面的自然基金、863和院企合作项目。
参加编写学术著作3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18.孙运凯: sunyk@
孙运凯,男,1967年6月出生,正高级工程师。
1989年于西安交通大学获学士学位,1998年于浙江大学获硕士学位。
1999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工作至今,主要从事循环流化床燃烧理论及技术、循环流化床锅炉大型化及超临界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承担和参加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及国家―十五‖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项目,参加多个国家技术示范项目。
负责循环流化床实验室与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济南锅炉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锅炉企业的技术合作项目,设计开发成功了220t/h至710t/h等级的循环流化床锅炉产品,并得到产业化应用;正在进行亚临界300MW和超临界6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研究开发和方案设计工作。
同时还参与生物质燃烧发电技术、固体废弃物焚烧处理技术等方面的研发工作。
申请多项专利,在核心刊物及会议上发表多篇论文,2008年获山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和济南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19.田文栋
田文栋男,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硕士毕业。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燃烧污染物控制、煤制氢等方面方面的工作。
已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