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热所导师
华北电力大学硕导包含北京保定两个校区
姓名所在院系地域性别专业职称一级学科二级学科李宝树电力工程系保定男教授电气工程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田建设电力工程系保定男教授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常鲜戎电力工程系保定男教授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朱凌电力工程系保定男副教授电气工程电机与电器刘观起电力工程系保定男副教授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张新国电力工程系保定男副教授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刘力丰电力工程系保定男教授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杨淑英电力工程系保定女副教授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梁志瑞电力工程系保定男教授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董华英电力工程系保定女副教授电气工程电工理论与新技术黄家栋电力工程系保定男副教授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丁巧林电力工程系保定女副教授电气工程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任建文电力工程系保定男教授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彭咏龙电力工程系保定男副教授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王艾萌电力工程系保定女副教授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宋玮电力工程系保定男教授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焦彦军电力工程系保定男教授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徐玉琴电力工程系保定女教授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赵书强电力工程系保定男教授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颜湘武电力工程系保定男教授电气工程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盛四清电力工程系保定男教授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赵洪山电力工程系保定男副教授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栗然电力工程系保定女教授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李鹏电力工程系保定男教授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杨明玉电力工程系保定女副教授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张建成电力工程系保定男教授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贾秀芳电力工程系保定女副教授电气工程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张卫东电力工程系保定男副教授电气工程电工理论与新技术李俊卿电力工程系保定女教授电气工程电机与电器李永刚电力工程系保定男教授电气工程电机与电器赵书涛电力工程系保定男副教授电气工程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张重远电力工程系保定男副教授电气工程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卢铁兵电力工程系保定男教授电气工程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卢锦玲电力工程系保定女副教授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许伯强电力工程系保定男副教授电气工程电机与电器任 惠电力工程系保定女副教授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李慧奇电力工程系保定男副教授电气工程电工理论与新技术李燕青电力工程系保定男副教授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刘云鹏电力工程系保定男副教授电气工程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徐 岩电力工程系保定男副教授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严 凤电力工程系保定女讲师电气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赵志斌电力工程系保定男副教授电气工程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刘艳电力工程系保定女副教授农业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王永强电力工程系保定男副教授电气工程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孙丽玲电力工程系保定女副教授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董 清电力工程系保定男副教授电气工程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孟 明电力工程系保定男副教授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高亚静电力工程系保定女讲师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李广凯电力工程系保定男讲师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朱晓荣电力工程系保定女副教授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保定男教授信息与通信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尹成群电子与通信工程系保定男高工信息与通信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赵振东电子与通信工程系保定女副教授信息与通信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康怡电子与通信工程系保定男教授信息与通信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戚宇林电子与通信工程系保定男教授信息与通信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高强电子与通信工程系保定男教授信息与通信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侯思祖电子与通信工程系保定女副教授信息与通信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鲍慧电子与通信工程系余萍电子与通信工程系保定女副教授信息与通信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保定男教授信息与通信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高会生电子与通信工程系保定男副教授信息与通信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范寒柏电子与通信工程系保定男教授信息与通信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谢志远电子与通信工程系保定女副教授信息与通信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张淑娥电子与通信工程系保定女教授信息与通信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孔英会电子与通信工程系尚秋峰电子与通信工程系保定女教授信息与通信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保定男教授信息与通信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戚银城电子与通信工程系保定女副教授信息与通信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孙 正电子与通信工程系张智娟电子与通信工程系保定女副教授信息与通信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保定女副教授信息与通信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宋文妙电子与通信工程系保定男讲师信息与通信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张铁峰电子与通信工程系张素香电子与通信工程系保定女副教授信息与通信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杨 志电子与通信工程系保定男讲师信息与通信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热能工程樊泉桂动力工程系保定男教授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王军动力工程系保定男副教授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热能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荆有印动力工程系保定男教授土木工程、动力工热能工程于淑梅动力工程系保定女副教授动力工程及工程热鲍志勇动力工程系保定男副教授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热能工程热能工程张明智动力工程系保定男副教授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热能工程周兰欣动力工程系保定男教授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张树芳动力工程系保定男教授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热能工程谷俊杰动力工程系保定男教授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热能工程闫顺林动力工程系保定男教授动力工程及工程热李永华动力工程系保定女教授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热能工程热能工程陈海平动力工程系保定男教授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热能工程程友良动力工程系保定男教授动力工程及工程热李慧君动力工程系保定男教授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热能工程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王强动力工程系保定男副教授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热能工程丁常富动力工程系保定男教授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热能工程吕玉坤动力工程系保定男副教授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热能工程杨建蒙动力工程系保定男副教授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热能工程朱予东动力工程系保定男教授动力工程及工程热刘彦丰动力工程系保定男副教授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热能工程张树国动力工程系保定男高工土木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热能工程高建强动力工程系保定男教授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热能工程田松峰动力工程系保定男副教授动力工程及工程热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魏 兵动力工程系保定女副教授土木工程及工程热李永华动力工程系保定男教授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热能工程热能工程李 斌动力工程系保定男副教授动力工程及工程热工程热物理、制冷与低温工程、热谢英柏动力工程系保定男副教授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热能工程高正阳动力工程系保定男副教授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热能工程叶学民动力工程系保定男副教授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热能工程崔映红动力工程系保定女副教授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热能工程王春波动力工程系保定男教授动力工程及工程热动力机械及工程崔 凝动力工程系保定男高工动力工程及工程热胡满银环境学院保定男教授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原永涛环境学院保定男教授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陈颖敏环境学院保定女教授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胡志光环境学院保定男教授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尹连庆环境学院保定男教授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许佩瑶环境学院保定女教授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王淑勤环境学院保定女副教授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刘忠环境学院保定男副教授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马双忱环境学院保定男副教授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朱洪涛环境学院保定女副教授化学工程与技术应用化学付东环境学院保定男教授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杨官平环境学院保定男副教授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陈传敏环境学院保定女副教授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汪黎东环境学院保定男副教授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吕建燚环境学院保定男副教授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齐立强环境学院保定男讲师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苑春刚环境学院保定男副教授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安利强机械系保定男副教授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胡爱军机械系保定男副教授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万书亭机械系保定男教授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王秉仁机械系保定男教授级高工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张津机械系保定女副教授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韩庆瑶机械系保定男教授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郭铁桥机械系保定男副教授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张大庆机械系保定男副教授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戴庆辉机械系保定男教授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祝晓燕机械系保定女副教授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王藏柱机械系保定男教授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陈立新机械系保定女副教授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杨晓红机械系保定男副教授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马银戌机械系保定女副教授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葛永庆机械系保定男教授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段 巍机械系保定女副教授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米宝山机械系保定男教授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崔彦彬机械系保定男副教授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张文建机械系保定男教授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康文利机械系保定女副教授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范孝良机械系保定男教授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崔伟清机械系保定男高工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康辉机械系保定男副教授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鲁 斌计算机系保定男副教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张玉明计算机系保定男教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黄志强计算机系保定男教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王翠茹计算机系保定女教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寒枫计算机系保定女副教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孟建良计算机系保定男副教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宋雨计算机系保定男教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张丽静计算机系保定女教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刘淑平计算机系保定女副教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郑顾平计算机系保定男副教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王振旗计算机系保定男教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朱有产计算机系保定男教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程晓荣计算机系保定女教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胡朝举计算机系保定男副教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王保义计算机系保定男教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甄成刚计算机系保定男教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张少敏计算机系保定女教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翟学明计算机系保定男副教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杜海江计算机系保定男副教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赵文清计算机系保定女副教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潘卫华计算机系保定男副教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李金颖经济管理系保定女副教授工商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刘 静经济管理系保定女讲师工商管理会计学技术经济及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贾正源经济管理系保定男教授工商管理、管理科何永贵经济管理系保定男教授工商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幸莉仙经济管理系保定女副教授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孙薇经济管理系保定女教授工商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杨方文经济管理系保定男副教授工商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李永臣经济管理系保定男教授工商管理会计学、技术经济及管理段保乾经济管理系保定男副教授工商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张彩庆经济管理系保定男副教授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李双辰经济管理系保定男教授工商管理企业管理李泽红经济管理系保定女副教授工商管理会计学王婷经济管理系保定女副教授工商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刘树良经济管理系保定男副教授工商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周建国经济管理系保定男副教授工商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张润清经济管理系保定男教授工商管理企业管理戴立新经济管理系保定女副教授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田金玉经济管理系保定女副教授工商管理会计学、技术经济及管理崔和瑞经济管理系保定男教授应用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数量经济学李伟经济管理系保定男教授管理科学与工程、卢建昌经济管理系保定男副教授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数量经济学刘鸿雁经济管理系保定女副教授管理科学与工程、温磊经济管理系保定男副教授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严 立经济管理系保定女副教授工商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王秀梅经济管理系保定女研究员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苑秀娥经济管理系保定女副教授工商管理会计学孔 峰经济管理系保定男副教授工商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赵建娜经济管理系保定女教授应用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王喜平经济管理系保定女副教授应用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武群丽经济管理系保定女副教授应用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张金辉经济管理系保定男教授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孟祥林人文学院保定男副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王聚芹人文学院保定女副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李菊英人文学院保定女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张月想人文学院保定女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梁 平人文学院保定女教授法学诉讼法学魏彤儒人文学院保定女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沈长月人文学院保定男教授法学诉讼法学徐岿然人文学院保定男副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李冰水人文学院保定男副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郭孝锋人文学院保定男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张 军人文学院保定男副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李 琦数理系保定男教授物理学理论物理蒋艳杰数理系保定女教授数学应用数学张国立数理系保定男教授数学应用数学邢棉数理系保定女教授数学应用数学谷根代数理系保定男教授数学应用数学张晓宏数理系保定男教授物理学理论物理杨玉华数理系保定女教授数学应用数学姜根山数理系保定男教授物理学理论物理关荣华数理系保定女教授物理学理论物理卢占会数理系保定男教授数学应用数学马新顺数理系保定男教授数学应用数学曹春梅数理系保定女教授物理学理论物理张贵银数理系保定女教授物理学理论物理王志刚数理系保定男教授物理学理论物理白占武数理系保定男副教授物理学理论物理尹增谦数理系保定男教授物理学理论物理阎占元数理系保定男副教授物理学理论物理张宏坤数理系保定女副教授数学应用数学杨颖奇外语系保定女教授外国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祖林外语系保定男副教授外国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戴忠信外语系保定男教授外国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郭雷外语系保定男教授外国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董天外语系保定男教授外国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史玮璇外语系保定女副教授外国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张莉外语系保定女教授外国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陈红平外语系保定女教授外国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陈彦桥自动化系保定男讲师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孙海蓉自动化系保定女副教授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田 亮自动化系保定男副教授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孙万云自动化系保定男教授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于希宁自动化系保定女教授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戴毅姜自动化系保定女高工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田沛自动化系保定男教授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马平自动化系保定女教授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李大中自动化系保定男教授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张栾英自动化系保定女教授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孙建平自动化系保定男教授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杨耀权自动化系保定男教授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梁伟平自动化系保定男副教授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吕丽霞自动化系保定女副教授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李长青自动化系保定男副研究员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刘延泉自动化系保定男副教授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马永光自动化系保定男教授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韦根原自动化系保定男副教授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金秀章自动化系保定男副教授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姚万业自动化系保定男教授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林永君自动化系保定男教授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何同祥自动化系保定男副教授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苏杰自动化系保定女副教授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王印松自动化系保定男教授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赵文杰自动化系保定男副教授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曾德良自动化系保定男副教授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董泽自动化系保定男副教授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王东风自动化系保定男副教授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周黎辉自动化系保定男副教授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马良玉自动化系保定男副教授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段新会自动化系保定男高工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常喜茂自动化系保定男高工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于荣生自动化系保定男教授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翟永杰自动化系保定男副教授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焦嵩鸣自动化系 保定男讲师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赵 征自动化系 保定女讲师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北京女教授电气工程电机与电器刘晓芳电气与电子工程学刘明基电气与电子工程学北京男副教授电气工程电机与电器北京男副教授电气工程电机与电器崔学深电气与电子工程学北京男教授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张一工电气与电子工程学北京女教授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杨京燕电气与电子工程学北京男副教授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李焕明电气与电子工程学北京男教授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鲍海电气与电子工程学刘建飞电气与电子工程学北京男教授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北京男教授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黄伟电气与电子工程学北京男教授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秦立军电气与电子工程学北京男教授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刘宗岐电气与电子工程学北京男副教授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谭伟璞电气与电子工程学北京女副教授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文俊电气与电子工程学北京男副教授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陈钢杰电气与电子工程学北京男教授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张振华电气与电子工程学北京男教授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徐永海电气与电子工程学北京女副教授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董雷电气与电子工程学北京男副教授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夏瑞华电气与电子工程学北京女副教授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王雁凌电气与电子工程学。
广州能源研究所导师简介
我所由中科院研究生院统一授予学位,目前硕士学位培养点专业有五个: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流体机械及工程、环境工程及化学工程。
博士学位培养点专业一个:热能工程。
并与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合作培养博士生。
自1981年以来,共培养博士研究生50多名,硕士研究生250多名,现在学研究生133人,本所共有硕士研究生导师13名,博士研究生导师15名。
陈勇 TEL:86-20- Emailchenyong@1957年6月生,浙江宁波人。
1993年在日本名古屋大学获得工学博士。
专业领域的研究方向是洁净煤燃烧、城市固体废物的处理及利用、生物质废物的材料利用及能源利用。
主要研究成果有:各种煤中的氮在热分解过程中的行为;流化床燃烧器的煤灰制多孔保温材料的研制;循环流化床内城市固体废物衍生燃料的燃烧特性;垃圾燃烧过程中加钙脱氯机理研究;多组分粒子流化床半湿烟气脱硫技术研究。
1995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洁净煤燃烧项目1997年,入选国家人事部“万千人才工程”1998.4-2006.5,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所长2001—现在,中科院广州分院,广东省科学院院长2003—2006.5,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主任全国十届人大代表广州市人民政府决策顾问湛江市人民政府科技决策高级顾问中国科技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兼职教授广东省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冯自平 Tel:020- E-mail: fengzp@科研成果目前为止, 在国际杂志、国际会议、及国内杂志上发表科研论文四十余篇. 并作为第一研究者获得多个科研奖项:1999年度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度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度西安交通大学科研成果一等奖;1997年度西安交通大学科研成果一等奖;1999年度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
获得日本及中国专利6项。
主要从事研究方向包括发电厂热力系统、电站及工业锅炉、汽轮机及航空发动机、热电冷联合循环系统、微尺度热管、商用空调热交换器、空调蓄能系统等。
武汉理工大学 研究生导师副教授名录
8.液化气热响应特性仿真与事故预防,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99.1~2000.12
刘杰
基本信息:
男,湖北公安县人.热能工程系教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1993年入读武汉交通科技大学轮机管理专业。
1997年9月-2000年4月,攻读硕士学位,2000年5月留校工作。
徐立
个人简介:
徐立,副教授,博士,1992年~1996年,武汉理工大学(原武汉交通科技大学)热能动力机械及装置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1996年~1999年,攻读硕士学位,专业方向为轮机工程,武汉理工大学;1999年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2008年12月获博士学位,近3年主持、参与纵向、横向科研及教研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共计9篇,其中2篇英文,EI核心收录1篇,主要从事新能源技术、混合动力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正在进行的研究主要有风能及太阳能在大型远洋船舶上的应用、新船能效设计指数(EEDI)、船舶能效营运指数(EEOI)的研究等。
论文著作
z主要论文:
1. Qi-zhi Yin, Xin-ping Yan, Xiu-minChu, Xing Sun, Yi-qi Chen, Yong Wu. The design of real-time oil spill monitoring
system for inland waterway based on AIS navigation marks[C]. 2010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and
Computer Science, (ICECS 2010). 2010.10,Kunming, china. V4:111~114
部分供热讲师介绍
节能规划师(供热管理)、节能运营师(司炉班长)部分师资介绍1.江亿1985年获清华大学博士学位。
1988年由教委派往英国作为访问学者进修一年。
2001年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建筑技术科学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北京市政府顾问团顾问,全国暖通空调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建筑物理委员会委员,建设部智能建筑专家委员会委员,ASHRAE学会会员,英国CISB学报海外编委,《暖通空调》杂志编委,英国通风学报编委。
江亿教授是人工环境工程学科的倡导者之一。
该学科旨在节省能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为人类创造各种适宜的室内物理环境。
围绕此目标,完成了多项核心技术研究并直接主持了上百项人工环境工程项目。
组织对住区建筑内外微气候的研究,提出预测和评价小区建筑内外热湿环境和能耗状况的方法。
主持完成十余项大型商业建筑空调设计、三十余个星级宾馆节能改造以及十余个大型城市热网工程的改造、调节与控制。
2.李先瑞现任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空调所研究员。
中国城镇供热协会技术委员会委员,热电专业委员会技术委员会委员,建筑节能专业委员会专家组成员等。
曾任国家计委、节能局及国家能源投资公司的城市集中供热及热电厂可行性研究项目评审专家组成员,对我国主要城市集中供热锅炉房、热电厂及城市热网建设的规模、形式等进行技术及经济的评估。
1995~2001承担北京、山东、内蒙等地住宅区建设前期工作,包括供热、空调方式的预可行性研究,提出优化的适合住宅要求的,节能的,经济的,环保效益好的采暖空调系统。
在各种供热、空调等主要杂志上,如“区域供热”、“热电技术”、“制冷与空调”、“煤气与热力”等杂志及供热、空调的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上发表文章约80编。
现任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城建系暖通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科技大学在职博士。
曾任西北建筑工程学院热工教研室负责人、热工实验室主任、暖通热工教研室副主任,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城市建设系党总支副书记、副系主任。
人名
光、电磁微波、物理王明新,1957年3月1日数学物理方程刘继军1965-01-19缪国庆. 1945年8月刘南生1946年10江风益1963年10月底赵凯华,祖籍浙江杭州,1930年5月26日刘文江1935-10-16李人厚1935-5-1刘纯亮1959-11-13黄伯云1945.11.24贾瑞皋1948年2季家镕1946年11庄钊文,1958年6俞宽新1946.10赵峥1943年8宋文淼1938年5丁祖荣1944年11陈维桓1940年3马礼敦1935年5耿信笃1941年4朱自强先生(1934-1995),物理学家,1934年10月23日出生于上海朱自强1936年9月1日力学朱自强1930年10月董曾南1932年11章梓雄1944 年11董湘怀1955年11范维澄(1943.1.28-)陈秉乾1937年11月chen bq@王稼军1947-09-12吴有庭1968年11月高锟(Charles Kao 1933-11-4)李新洲1946年3月17何济洲1962年10月31日出生赖珍荃1963-6-19徐旭明1964年9吴思诚1938-01-09陈熙谋1934年8马伯强1962-7-13李定平1965-4-9高春媛1972-3-7邓卫真1963-8-3刘林华,男,1966年1月生,江西省瑞金市人戴锅生男,1939年12月生吕英华男,1944年7月徐善驾1939年7月9日周文斌,1960年10月20陸衛博士,1962年5月10日阮双琛,1963年10陆学善1905年9月21日-1981年5月20日张贤科1944年3(农历2月)张光寅1932年10成平1932年6月17陈懋章1936.2.10胡刚复1892年3月24日-1966年2月19日洪嘉振1944年7朱克勤1946年10刘延柱1936-7-6包光伟59-10-31余其铮1933年10月18日彭惠民1949年6郑春开1936年3赵连城(1938.2.18-)。
浙江大学热能与机械学院研究生导师介绍
机械设计及理论
机械工程
1、电站设备优化设计与节能
2、输电线路工程
9
马志勇
男
副教授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工程
1、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2、新能源技术与设备
10
杨志凌
男
副教授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及理论
机械工程
1、新能源技术与设备
2、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11
高青风
男
讲师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工程
3、热力系统、设备建模与仿真
44
陈海平
男
教授
热能工程
动力机械及工程
工程热物理
动力工程
1、电站设备状态监测、控制与信息技术
2、能源转换的安全与节能
3、能量系统节能与技术经济分析
45
付忠广
男
教授
博导
热能工程
动力机械及工程
动力工程
1、能源转换的安全与节能
2、洁净煤发电技术与设备
3、电站设备状态监测、控制与信息技术
53
庞力平
男
教授
热能工程
动力工程
1、传热传质与多相流
2、清洁能源利用技术与设备
3、洁净煤发电技术与设备
4、清洁燃烧及环境污染控制
54
康志忠
男
副教授
热能工程
动力工程
1、洁净煤发电技术与设备
55
肖海平
男
副教授
热能工程
动力工程
1、洁净煤发电技术与设备
2、化工过程与化工设备
56
顾煜炯
男
教授
博导
热能工程
动力机械及工程
导师信息
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职称E_mail地址学历教学研究方向专业名称毕业院校蔡大勇男1970.01教授dayongcai@si博士研究生高温合金性能优化;铁素体的控轧控冷材料学燕山大学崔占全男1949.01教授cuizhanquan@大学本科压力容器;轧辊材料金属学及热处理东北重型机械学院付瑞东男1968.05教授rdfu@.cn博士研究生钢的微合金化;高锰高氮钢;搅拌摩擦焊材料学燕山大学傅万堂男1966.12教授wtfu@.cn博士研究生钢的超细化与微合金化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哈尔滨工业大学金高聿为男1962.09副教授ywgao@.cn博士研究生纳米复合材料材料学燕山大学景勤男1958.03教授jingqin@.cn博士研究生金属材料相变材料学燕山大学属廖波男1955.01教授laorll@yahoo.博士研究生大型铸锻件材料加工过程计算机模拟材料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刘文昌男1962.01教授wcliu@ysu.ed博士研究生铝合金变形织构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戚力女1978.01副教授qili@.cn博士研究生计算机模拟材料学中科院金属所钱立和男1963.08教授lhqian@ysu.博士研究生材料强度与破坏/生物力学材料学中科院金属所料沈德久男1955.05教授sdj217@sina.com博士研究生材料表面改性与强化材料学燕山大学王明家男1960.03高级工程师mingka@ysu.博士研究生大型铸锻件材料及工艺材料学燕山大学系王青峰男1967.01教授wqf67@ysu.e博士研究高性能能源用钢\加工制造工材料加工华中科技大学生艺学\材料计算与模拟\工程金属材料系王天生男1963.01教授tswang@ysu.博士研究生金属材料材料学燕山大学肖福仁男1966.03教授frxiao@ysu.e博士研究生大型铸锻件焊接材料材料学燕山大学徐瑞男1961.04教授xurui@ysu.ed博士研究生金属凝固理论与技术铸造哈尔滨工业大学杨庆祥男1962.06教授qxyang@ysu.ed博士研究生金属表面强化及其数值模拟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哈尔滨工业大学苑辉男1962.11副教授HuiYuan@ys博士研究生激光表面处理、先进结构材料变形与疲劳、金属材料高压热处理材料学燕山大学张春玲女1972.03副教授zhangchl@ys博士研究生耐候双相钢;铁素体杂质材料学燕山大学张福成男1964.08教授zfc@.cn博士研究生金属材料及其介观变形理论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哈尔滨工业大学张静武男1950.06教授zjw@.cn博士研究生金属材料及表征材料学燕山大学无机非金属材何巨龙男1958.06教授hjl@.cn博士研究生功能材料金属材料燕山大学李工女1968.12副教授gongli@.cn博士研究生非晶态合金结构及相变凝聚态物理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李伟女1976.09副教授nano@ysu.ed博士研究生磁性纳米结构材料材料物理与化学燕山大学梁波男1968.12教授liangbo1205@博士研究生纳米功能材料材料学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料系刘世民男1960.01教授lsm@博士研究生浮法玻璃质量控制与优化、功能薄膜材料学燕山大学罗永安男1972.02副教授slluoya@.cn博士研究生宝石学矿物学中国地质大学马明臻男1955.05教授mz550509@ysu.博士研究生复合材料,大块非晶合金材料工程哈尔滨工业大学田永君男1963.03教授fhcl@博士研究生功能材料与器件凝聚态物理中科院物理所王明智男1953.04教授wmzw@.cn大学本科超硬材料及超硬复合材料金属材料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王艳辉男1963.02教授chyclwyh@so博士研究生金刚石及相关材料材料学燕山大学邢广忠男1956.11教授gzxing@.cn博士研究生超硬材料材料学英国赫尔大学于栋利男1961.11教授ydl@博士研究生新型功能材料的高温高压合成材料学燕山大学于凤荣女1975.05讲师yfengrong@163.com硕士研究生热电材料凝聚态物理吉林大学于万里男1959.02教授wlyu@.cn博士研究生宝石学矿产普查与勘探东北大学臧建兵女1968.08教授zangjianbing@1博士研究生超硬材料材料学燕山大学赵洪力男1960.09教授zhaohongli@ysu博士研究生硅酸盐材料/功能材料材料学燕山大学赵玉成男1967.01副教授yczhao@.cn博士研究生功能陶瓷、超硬磨具及相关材料材料学燕山大学材料李葵英女1954.05教授kuiyingli@ys博士研究生光电子材料物理化学吉林大学物理系刘日平男1963.11教授riping@.cn博士研究生亚稳材料凝聚态物理中科院物理所苏治斌男1972.02副教授suzb33@.cn博士研究生纳米材料物理电子学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王文魁男1937.03教授wkw19782000@yahoo.co博士研究生非平衡相变材料日本东北大学温福昇男1981.12讲师wenfsh@.cn博士研究生凝聚态物理兰州大学孙宝茹女1976.09讲师sunbaoru@ysu.e硕士研究生大块非晶凝聚态物理吉林大学向建勇男1976.8副教授Jyxiang@ysu.ed博士研究生中科院物理所张瑞军男1962.02教授zhangrj@ysu.博士研究生电子材料;纳米摩擦学机械设计及理论清华大学张湘义男1966.03教授xyzh66@yahoo.博士研究生纳米晶及非晶材料凝聚态物理中科院物理所高分子材料系李青山男1954.08教授qsli@博士研究生聚合物/无机矿物纳米复合材料材料科学与工程东华大学李青松男1977.08助教easelee@.cn硕士研究生高分子加工设备材料学湖南大学彭桂荣女1973.06副教授gr8599@yahoo.c博士研究生复合材料材料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张成波男1979.01助教chengbozhang@硕士研究生高分子合成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吉林大学张海全男1969.01副教授hqzhang@ysu.ed博士研究生有机高分子/无机杂化发光材料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吉林大学张振琳女1979.01助教leafzzl@163.com硕士研究生高分子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西北师范大学亚稳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林耀军男1968.07教授yaojun8l@ya博士研究生纳米晶/超细晶材料快速凝固理论与技术/电子材料材料科学与工程美国加州大学柳忠元男1965.03教授liuzy0319@yaho博士研究生磁性材料凝聚态物理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王利民男1973.01教授limin_wang@博士研究生玻璃化转变与非晶态物理凝聚态物理中科院物理所谢燕武男博士研究生徐波男1971.11教授bxu@博士研究生材料物理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闫志刚男19830720助理实验师yzg720@163.com硕士研究生材料学燕山大学于鹏飞男19841001助理实验师yupengfei1984@硕士研究生材料学燕山大学张兵男19830824助理实验师icesharpkkk@硕士研究生材料学燕山大学张春祥男1980.03研究实习员zhangchunxiang@.cn大学本科无机非金属材料燕山大学张明男1963.08教授zhm@博士研究生金属材料及其介观变形理论材料学燕山大学张世良男1973.05高级实验师zhangshiliang@大学本科材料计算模拟无机非金属材料燕山大学温斌男1976.7教授wenbin@ysu.博士研究生极端条件下的材料制备及模拟材料加工大连理工大学张新宇男副教授xyzhang@ysu.ed博士研究生材料性能预测模拟材料学燕山大学材料综合实验室缑慧阳男1977.03实验师gouhuiyang@大学本科金属材料腐蚀与防护燕山大学高振山男1952.02实验师中专金属材料铸造黑龙江省机械制造学校胡文涛男1978.02助理实验师qilianbao1978@硕士研究生功能材料材料学燕山大学黄浩男1977.09实验师huanghao1977@硕士研究生超硬材料材料学燕山大学李慧女1962.08高级工程师lihui@88mail.ys硕士研究生电子显微分析材料工程燕山大学李晓普男1981.12助理实验师lxpcn@ysu.ed硕士研究生材料学燕山大学刘建华男1963.01高级实验师ljh10@ysu.ed大专金属材料金属热处理燕山大学吕英怀男1952.12高级工程师大学本科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上海交通大学王鹏男1982.04助理实验师gpawang@qq.com硕士研究生材料学燕山大学王艳女1960.02高级实验师wangyanysu@ya大专材料组织检验分析机电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王玉辉男1978.11助理实验师yhwang@ysu.硕士研究生大型铸锻件材料学燕山大学吴来磊男1980.05助理实验师wll@.cn硕士研究生表面处理材料学燕山大学杨雪梅女1964.09高级实验师yxm0591@si大学本科特种玻璃物理学河北师范大学于金库男1962.06研究员yujinku@ysu.ed博士研究生电化学和表面改性物理化学燕山大学张克勤女1962.12高级实验师zkq1006@ya硕士研究生材料物理性能分析测试物理东北师范大学郑春雷男1981.05zhengclysu@硕士研究生材料学燕山大学邹宏霞女1969.01高级实验师zouhongxia@88mail.ysu.ed大学本科衍射分析硅酸盐齐齐哈尔轻工学院行政高伟男1979.05研究实习员gaow@ysu.ed硕士研究生材料学燕山大学闫淑兰女1967.01研究实习员大学本科燕山大学李英梅女1983.03lym_0202@y硕士研究生材料学燕山大学曲明贵男1978.09助理研究员qmg@ysu.ed硕士研究生材料学燕山大学王国伟男1975.09讲师wgw@ysu.ed大学本科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燕山大学王丽萍女1961.07教授wlpcl@ysu.ed大学本科轻工机械设计齐齐哈尔轻工学院杨博涵女1981.03助教ybhcl@ysu.ed大学本科英语燕山大学袁云岗男1980.02助理研究员yungang@ysu硕士研究生材料学燕山大学张亚丽女1956.02小教一级教师中师中文齐齐哈尔师范学院。
工业燃气轮机涡轮叶片用铸造高温合金研究及应用进展
与传统的柴油机、蒸汽轮机等动力装置相比,工业 燃气轮机具有体积小、效率高、污染低、功率范围广等 优点,广泛用于工业发电、舰船、石油及天然气管路输 送、供热、矿井通风等领域的动力装置&欧美等工业强 国都将燃气轮机的研制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工业燃 气轮机的发展代表着国家重大装备制造业的总体水 平,是国家高新技术和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与国家能 源安全、国防安全密切相关&
第47卷
第6期
2019年6月第34-41页
材料工程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Vol.47 No.6 Jun. 2019 pp. 34-41
工业燃气轮机涡轮叶片用铸造 高温合金研究及应用进展
Researchandapplicationprogressincasting superaloysforindustrialgasturbineblades
机涡轮叶片用铸造高温合金及涡轮叶片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未来,先进定向凝固!材料基因工程”等技术 将逐渐应用到工业燃气轮机涡轮叶片用铸造高温合金的研制中;此外,先进工业燃气轮机上定向/单晶高温合金的应用
将越来越广泛&
关键词:工业燃气轮机;涡轮叶片;铸造高温合金 doi: 10. 11868/j. issn. 1001-4381. 2019. 000128 中图分类号:TG146.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381(2019)06-0034-08
几十年来,铸造高温合金一直扮演着航空发动机 和工业燃气轮机涡轮叶片用材料的主角当前, 全球每年高温合金需求约28万吨,被广泛应用于航空
航天、舰船、兵器、核电、超超临界火力发电、工业燃气求量的55%,其次是工业燃气轮机(20%)和舰船 (10% )等 &
北航研究生导师
发动机测试技术:
马宏伟
状态监视与故障诊断:
朱之丽、唐海龙、陈敏
085232
航空工程
不区分研究方向
附件一: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015年硕士招生导师及
所属研究方向一览表
学科名称及代码
研究方向及
代码
硕士招生导师及
所从事研究工作
080700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1汀、吕品、刘友宏、吴宏、闻洁、郭隽、邓宏武、吴宏伟、罗翔、孙纪宁、李海旺、杜发荣、全永凯、朱剑琴
王强、董金钟、周建华、额日其太、金捷、林宇震
计算燃烧学:
李锋、黄勇、金捷、王方
高效节能技术:
樊未军、杨晓奕
03 流体机械及工程
叶轮机气动力学:
陈懋章、桂幸民、陆利蓬、刘宝杰、单鹏、邹正平、宁方飞、李秋实、侯安平、袁巍、柳阳威、陈江、金东海、方祥军、严明、李志平、李绍斌、于贤君、张健(客座)
现代流体测控技术与实验模拟:
马宏伟、严明、刘火星、王洪伟
流体与声学技术:
孙晓峰、王同庆、李晓东、景晓东、高军辉、郭跃平、王晓宇
流体机械优化设计与振动控制:李琳、王建军、陈志英、王荣桥、闫晓军、马艳红
流体机械结构强度与可靠性:王延荣、杨晓光、白广忱、齐红宇、石多奇、魏大盛
04低温与制冷技术
空气涡轮制冷技术及应用:方祥军
05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热流体力学与燃烧技术:高歌、尹幸愉、李志强、徐晶磊、陈龙飞
辐射换热与红外隐身:
王强、刘友宏、额日其太、黄勇、刘玉英、金捷
02 热能工程
高容热强度液雾燃烧:
黄勇、郭志辉、林宇震、许全宏、岳明、金捷、樊未军、张弛
低污染燃烧与环境控制:林宇震、许全宏、樊未军、杨晓奕、刘玉英、金捷、张弛、王方
中国热力学科学家事迹
中国热力学科学家事迹半个世纪前,一个胸怀报国理想的热血青年从星城长沙远赴渤海之滨的大连,开启了他毕生挚爱的热化学研究,并成为当今该领域的大师级人物。
“为学无他,争千秋勿争一日”是他的座右铭,不论现在还是将来,他的名字和中国热化学科研事业紧密相连,必将彪炳史册,流芳千古。
他就是我国热化学泰斗、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谭志诚教授。
谭志诚为神舟号飞船热控设计作出贡献他把先进的理念带回祖国,从理论到实践,从探索到突破,顺逆交替,委屈不曲;情势数变,行坚意笃。
不变的探寻,只为实现科学报国的崇高理想和无限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
将他与热化学科研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他在此领域潜心数十年奋力拼搏、开拓创新的艰辛历程。
这一厚重的科研轨迹成就了我国热化学研究的长足发展,同时也升华了他的人生价值。
蜚声海内外的热化学泰斗谭志诚1941年出生于湖南长沙,现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及武汉大学、大连交通大学和聊城大学特聘兼职教授,是我国热化学学科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
在50余年的热化学科研生涯中,谭志诚取得16项重大科技成果,为我国科技进步和国防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防科学技术二等奖、中科院重大成果二等奖(2项)、中科院重大成果三等奖、中科院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辽宁省科学技术三等奖等11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科技成果奖。
他从1995年开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有突出贡献专家政府特殊津贴;先后荣获全国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先进个人、国防科技工业协作配套先进个人、中科院研究生院杰出贡献教师、美国传记研究所(ABI) 2012年度人物、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2012前100名科学家等荣誉称号。
作为项目负责人,他申请获准并主持完成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在国内外50余种学术刊物发表研究论文400余篇,被国际权威检索机构-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350余篇,7篇获国家级优秀论文奖,1篇获世界华人重大学术成果奖。
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信息一览表(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物流工程研究生)
10 徐金梧 男 机械电子工程系
机械工程
故障诊断与智能控制;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先进检测技术与生 产质量建模
jwxu@
11 杨德斌 男 机械电子工程系
机械工程
故障诊断与智能控制;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先进检测技术与生 产质量建模
ydb@ 62332176
12 朱超甫 男 机械电子工程系
wmzhang@
5 饶绮麟 男 兼职博导
机械工程 车辆研究与设计
yangjue@ 62332467
6 战凯 男 兼职博导
机械工程 车辆研究与设计;车辆现代设计理论与技术
yangjue@ 62332467
7 冯明 男 机械电子工程系
机械工程 先进机电系统技术
机械工程
先进零件成形理论与技术;零件成形装备及自动化;模具数字化 设计与制造
jianguo.lin@
动力工程及 工程热物理
动力工程及 工程热物理
动力工程及 工程热物理
动力工程及 工程热物理
动力工程及 工程热物理
动力工程及 工程热物理
动力工程及 工程热物理 动力工程及 工程热物理
物流信息管理、物流技术及自动化、供应链管理及应用、物流信 息采集与监控技术
lichaorong@ 62332914
jxfeng@ yhfeng@
liubq@ ysliu@ suqingquan@ liwang@ wenzhi@ xxzhang@
机械工程 机电系统的检测与控制
zhucf@ 62332916
13 曹建国 男 机械装备与控制工程系 14 臧勇 男 机械装备与控制工程系 15 张杰 男 机械装备与控制工程系 16 张清东 男 机械装备与控制工程系
机械工程 机械工程 机械工程 机械工程
2010 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学术会议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传热传质领域项目进展交流会议
杲东彦,陈振乾,施明恒 张 敏,彭文杰,葛巧玉,李媛 媛 夏国栋,周利军,周明正,孔凡 金 曹玉会,张信荣 李 成,李俊明 郝文兰,陈宝明,云和明,迟广 舟
方向:辐射传热 1 10 月 9 日下午:13:30-16:30 执行主席:夏新林 朱群志 主题报告 103529 103075 103353 103354 103358 103128 103420 103435 103383 103446 微结构辐射特性及其调控方法 线性菲涅尔聚光镜场辐射量计算方法 某热控试验模型温度场分布计算分析 SPSO 方法同时反演乙稀火焰温度和碳黑浓度分布 的实验研究 粗糙面反射成像现象研究 基于统计窄谱带模型的烟黑颗粒辐射模型的比较 一种增强 LED 光提取效率的新方法 容积式吸热器聚集太阳光的传输特性研究 5kW 聚光型太阳模拟器加热特性的实验研究 微槽群内汽泡动力学行为对接触线的影响 螺旋管腔式太阳能吸热器的热应力分析
3
二楼会议室
216,219,223
张贴报告区域
张 贴 报 告 区 域
东下院 4 楼会议室
401,405,410
4
会场、餐厅及实验室位置
学术活动中心
第二食堂
东下院
陈瑞球楼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群楼 (包括办公室、实验室等)
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用餐地点 早餐 10 月 9 日中餐 10 月 9 日晚餐 宾馆 第二食堂(凭餐券) 宴会, 天禧大酒楼(东川路 2372 号, 金平路口) (请准备好餐券,上车时交给工作人员) 10 月 10 日中餐及 晚餐 第二食堂(凭餐券)
7:30 及 8:00 两个班次,在宾馆门前上车,为了避开高峰,请大家尽量选择前一班次。 2.9 日晚上: 会场 宴会 18:00 及 18:30 两个班次,上车地点:陈瑞球楼 宴会 宾馆 南亚宾馆及莫泰 168 建议步行回宾馆,路线见后 其余搭乘班车,21:00 及 21:30 两个班次 3.10 日晚上: 会场 宾馆 19:00 及 19:30 两个班次,上车地点:陈瑞球楼
北航四系硕士导师研究方向一览
研究方向及
代码
硕士招生导师及
所从事研究工作
080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1工程热物理
发动机传热与传质:
陶智、徐国强、丁水汀、吕品、刘友宏、吴宏、闻洁、郭隽、邓宏武、吴宏伟、罗祥
热流体力学与燃烧技术:
高歌、尹幸愉、李志强
辐射换热与红外隐身:
王强、刘友宏、额日其太、黄勇、刘玉英
02热能工程
04发动机结构强度、振动与可靠性
发动机结构强度与可靠性:
王延荣、杨晓光、齐红宇、白广忱、王荣桥、侯贵仓、张辉、
樊江、石多奇
发动机振动与故障诊断
洪杰、李琳、王建军、闫晓军、马艳红
05发动机控制、测试、状态监视与故障诊断
发动机控制:
王曦、程涛
现代流体测试技术:
伍耐民
发动机测试技术:
马宏伟
状态监视与故障诊断:
能源的有效利用与新能源开发:
高歌、丁水汀、尹幸愉、李志强
082502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01航空发动机总体设计与数值仿真
发动机总体性能计算:
朱之丽、唐海龙、
计算机辅助机械设计:
陈志英、王荣桥、樊江
发动机数值仿真:金捷、申秀丽、陈江、方韧、桂幸民
02推进系统气动热力学、气动声学
叶轮机非定常流动:
陈懋章、陆利蓬、马宏伟、刘宝杰、刘火星、严明、桂幸民、单鹏、李秋实、侯安平、袁巍
高容热强度液雾燃烧:
黄勇、郭志辉、林宇震、许全宏
低污染燃烧与环境控制:
林宇震、许全宏、樊未军、杨晓奕、刘玉英
冲压发动机流动与燃烧:
王强、董金钟、额日其太
计算燃烧学:
李锋、黄勇
高效节能技术:
朱治平丨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循环流化床气化技术研发与工程应用实例分析朱治平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7年9月7日报告提纲中科院循环流化床技术简介1循环流化床煤气化技术工程应用3循环流化床煤气化技术研发2煤气化残碳处理技术研发与应用4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简介中国科学院直属科研机构,由中国工程热物理学科的奠基人吴仲华先生创建于1956年的中国科学院动力研究室发展而来主要从事能源、动力和环境等领域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发展相结合的战略高技术研究获国家级和院、部级一、二等奖以上奖项40余项,研究所正高级科研人员45人,其中院士2人,国家杰青、百人计划、千人计划等22人拥有中关村本部、合肥分所、青岛分所、毕节分所、廊坊研发中心、连云港基地重大突破—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循环流化床技术实力中国重要的循环流化床技术研发基地•率先在中国开展循环流化床技术研发•拥有中国最大规模的循环流化床技术研发人员团队•拥有2400m 2试验用房,建有大中型冷热态试验平台近20套•拥有30多台套先进的测试和分析仪器循环流化床技术实力已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循环流化床技术研发平台•对循环流化床技术在煤及多种燃料和废弃物的燃烧、热解、气化等转化和利用方面的应用进行了30年系统研究•建立了中国典型煤种和典型生物质在循环流化床中的燃烧和排放特性数据库,正在建立典型煤种的循环流化床气化特性数据库•完成的技术创新已申报130多项国内外专利,其中100余项已获授权技术成果实现产业化应用•与锅炉行业有着广泛合紧密的长期合作,与多家锅炉生产企业建立了长期紧密的合作开发关系•2500余台产品级应用,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等级全面覆盖12MW-25MW-50MW-150MW-200/300MW基本炉型•以粉煤(0~12mm)核心目标煤质适应性强煤气中不含焦油和酚;无废水空间循环气化,易放大面向工业燃气、系统解决方案技术应用分类循环流化床煤制清洁工业燃气✓气化剂:空气+水蒸汽煤气热值:1200~1500 kcal/Nm3 规模15k~60km3/h台✓煤种适应性广泛,工业燃气成本0.1~0.15元/Nm3,折合天然气同热值<1元/Nm3✓连续运转率95%以上,无焦油酚水、化工废水排放面向中小合成氨改造—循环流化床富氧气化制合成气✓气化剂:富氧(~40%)+水蒸汽煤气组分:CO+H2~65% (CO+H2)/N2≈3✓0~12mm粉煤,煤种适应性广,吨氨煤耗、吨氨氧耗低,系统能将高✓煤气无焦油、无废水产生,清洁环保,大幅降低综合成本循环流化床纯氧气化制合成气✓直接使用0~12mm粉煤,焦末等,使用煤种不受灰熔点限制✓气化剂高温预热回收煤气热量,降低氧耗及氧气成本报告提纲中科院循环流化床技术简介1循环流化床煤气化技术工程应用3循环流化床煤气化技术研发2煤气化残碳处理技术研发与应用4✓14个用户,30台套工业应用✓数十种不同性质的煤为原料✓日处理煤量8600余吨✓稳定产出热值为1100~1450 kcal/Nm 3的煤气2580万Nm 3/d0.2t/d(2004)5t/d 中试(2012)25000Nm 3/h 冷煤气(2011)25000Nm 3/h 热煤气(2013)40000Nm 3/h 冷煤气(2014)60000Nm 3/h 冷煤气(2015)循环流化床煤气化技术研发来源工业分析/%收到基热值元素分析/%M ar A ar V ar V daf FC ar (MJ/kg)C ar H ar N ar O ar S ar 港口20.8 3.9633.9145.0741.3321.5758.44 3.580.7814.10.34内蒙17.213.2928.738.442.8219.8553.59 3.030.7211.340.84试验运行曲线试验用煤质产品级技术研发新式高温空气预热器技术大截面风帽以及无风室布风技术静态料层密封和逆流排渣技术高通量双级返料技术高效旋风分离技术高效间冷技术布袋除尘器前部温度保护和预分离联合技术横置锅筒无腔余热锅炉技术循环流化床气化炉技术产品开发:融合八大核心技术的系统集成已发表论文60余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4项,已获授权20项技术研发成果——第三方评价40000Nm 3/h 煤制工业燃气技术经中国石化联合会组织的鉴定被评价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15)25000Nm 3/h 煤制工业燃气技术经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鉴定被评价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15)0.1 t/d 小试试验台(2005年)8t/d 中试研究平台(2014年)金化500t/d 示范工程循环流化床加压煤气化技术研发报告提纲中科院循环流化床技术简介1循环流化床煤气化技术工程应用3循环流化床煤气化技术研发2煤气化残碳处理技术研发与应用4印尼W. H. Winning 4×30000Nm 3/h项目(2016年)我国首个海外运行的煤清洁制工业燃气项目中国铝业集团5×40000Nm 3/h 项目(2015年)我国一次建成的规模最大的工业燃气站信发集团分三期建成1×40000Nm 3/h (2014年)、2×40000Nm 3/h、2×60000Nm 3/h项目目前在建第四期2×60000Nm 3/h项目技术验证✓以华东、华北、华南、西北、印尼的十多种煤为原料✓技术产品已应用于国内和印尼的13个用户、共30台,产值11亿元,产气能力107.5万方/时产业化应用✓服务于铝业、镁业、焦化等行业(1+2)×40000Nm 3/h——冷煤气——350t/d (2+2)×60000Nm 3/h——600t/d ◆项目一期1台2014年5月投运,二期2台2015年7月投运,已经签订四期合同◆项目累计运行:1000天+,单次连续244天,连续运转率>92%◆国内首次完成此容量等级的工程示范及冷煤气工艺流程验证◆首次完成40~45%浓度的循环流化床富氧气化工业示范运行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信发华宇40000Nm 3/h 项目1.23.29.71075原料成本水电气人员固定资产折旧循环流化床煤制工业燃气与两段炉相比,单位体积煤气成本低0.15元/Nm3,以单气化炉满负荷年运行8000小时计算,累积节约成本5400万元/年本技术与两段炉相比,没有焦油酚水排放,劳动环境明显改善1×60000Nm 3/h——500t/d——替代焦炉煤气用于生产LNG ,焦未气化◆项目2015年8月投运,国内目前最大容量的常压循环流化床气化炉◆项目一次投运即通过168小时考核国内首台此容量等级、首次用于替换焦炉煤气制LNG迁安九江焦化60000Nm 3/h 项目工程应用实例——九江焦化工程应用实例——九江焦化5×40000Nm 3/h——350t/d——广泛应用高灰高水低阶煤◆项目2015年5月投运,当时国内最大容量的常压循环流化床煤气站◆中国铝业集团公司2016年标杆工程,单次连续运行310天,连续运转率95%广西平果铝5×40000Nm 3/h 循环流化床煤气化项目工程应用实例——广西平果铝典型应用业绩——广西平果铝原生产线基本情况规模:目前合成氨生产能力为年产8万吨合成氨,实际产能约为6万吨,计划目标为年产10万吨合成氨造气:间歇式制气,原料为石灰碳化煤球,半水煤气各成分含量为CO(28%~32%)、H2(33%~34%)、CO2(11.6~12.6%)、CH4(1.8~2.4%)、N2(19~22%)、H2S(1~2%)。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领域院士名单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领域院士名单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领域院士名单一、前言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领域是我国重要的学科领域之一,其研究内容涉及能源转换、动力装备、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
由于该领域在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性,因此培养和吸引一批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对该领域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领域的院士名单进行全面评估,并探讨其在学术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的贡献。
二、院士名单根据我国工程院的官方数据,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领域的院士名单如下:1. 王天顺院士2. 龚策院士3. 邓福德院士4. 李荫橐院士5. 翟华宇院士以上院士分别在动力工程、热能利用、环境工程和热物理等领域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的科研成果和技术创新为我国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领域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综合评估从以上院士名单中可以看出,他们的研究领域涵盖了动力工程、热能利用、环境工程和热物理等多个方面,对于我国的工程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在能源转换效率提高、燃料清洁利用、环境污染控制等方面,上述院士们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为我国的动力工程技术和工程热物理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个人观点我认为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领域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支持和带动。
院士们在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创新实践,为我国相关产业的技术改进和升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
他们的学术成就也为学术界树立了榜样,促进了该领域学科的深入发展。
五、总结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领域的院士名单反映了我国在这一领域取得的重要成就和进展。
他们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创新对于我国的动力工程技术和工程热物理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我国的工程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我看来,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领域的发展离不开院士们的辛勤付出和技术探索。
他们的学术成就不仅推动了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也为青年科学家树立了良好的学术典范。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分会青年委员会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分会青年委员会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分会青年委员会是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分会下
设立的一个组织,主要面向年轻的传热传质学者,为其提供学术交流、职业发展等方面的
服务和支持。
青年委员会目前的成员皆为在传热传质领域具有一定研究经验和发展潜力的青年学者,他们来自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在学术研究、论文发表、专利申请等方面均有卓
越表现。
他们以自己的才智和努力,为推动传热传质学科的发展,为实现科技创新和社会
进步做出独特的贡献。
青年委员会的宗旨是促进年轻传热传质学者间的沟通与合作,促进他们的学术成长、
规划职业发展、提高国际影响力等。
通过组织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征集、青年奖励等
活动,为年轻传热传质学者搭建一个广泛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使其能够在同行中得到更多
的关注和认可。
青年委员会将秉承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的传统,致力于发展传热传质学科,推动其应
用于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并为新一代传热传质学者的成长提供支持和帮助。
在未来的发
展中,青年委员会将继续加强自身建设和能力建设,推动学术交流与合作,培养更多有才
华的传热传质青年骨干,为实现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领域的发展和壮大做出贡
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导师一览1.淮秀兰:hxl@博导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能量系统标准化委员会委员,北京热物理与能源工程学会理事等。
1997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热能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
1998年初进入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微尺度传热传质方面科研工作,1999年底出站后留所继续从事相关研究工作。
2002--2003年期间赴日本九州大学从事访问研究。
目前主要从事微尺度传热传质、先进高效光电子与微电子元器件热管理、强化传热与高效节能等方面科研工作。
作为负责人曾获得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规划项目(86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子课题(973)、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科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军工项目、国际合作项目、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子课题及企业合作等重要科研项目支持。
其中,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优+‖评价;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获―2004-2005年度北京市金桥工程项目一等奖‖等。
在Applied Physics Letters, Optics Lett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与会议上发表/录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被SCI、EI等国际检索系统收录100余篇。
2.谭春青:tan@博导研究员,男,1963年生1993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1993-1995年在工程热物理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0-2004年,先后在日本航空宇宙技术研究所、日本航空航天局任STA Fellow、特别研究员和主任研究员,2004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并被聘任研究员。
现任日本燃气轮机学会会员、美国航空航天学会会员。
研究方向:涡轮弯曲叶片叶栅内部二次流场结构和损失机理研究、叶轮机械气动热力学关键技术研究、高/超高负荷涡轮叶栅流动损失机理及损失控制技术研究、垂直/短距起降飞行器升力推进技术研究、微型/超微型燃气轮机研究、压缩空气/燃气轮机储能发电技术研究、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及涡轮气动设计技术研究、通用流体机械节能技术研究、高效风机以及智能通风网络系统研究、采用矢量推进技术的空气炮气动热力学技术研究。
多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开展了国家攀登B计划项目子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院长青年创新基金、日本航空宇宙技术研究所特别支持项目、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择优支持项目、中国科学院国防创新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研究所领域前沿项目及多项企业合作项目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50余篇,被SCI/EI收录近30篇,其中弯曲叶片研究成果被誉为―为弯扭叶片成型理论增加了一个可控自由度‖;申请或获得美国专利1项、国防专利1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3.陈海生:chen_hs@1977年生,山东滕州人,1997年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2002年在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获工程热物理专业博士学位。
2002~2004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4~2005年任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2005~2009年在英国利兹大学工作,任Senior Visiting Research Fellow/Research Fellow等职;2009年11月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任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0年10月任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科技发展处处长,2011年4月,任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储能研发中心主任。
在博士生期间主要开展叶轮机械内部气动特性的实验与数值研究工作,研究成果曾获―中科院优秀博士论文奖‖、―中科院院长奖学金‖、―中科院宝钢教育奖‖等奖励。
曾被选派到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开展合作研究(2000.11-2001.2,中国比利时政府双边合作项目),主要开展了叶轮机械内部非定常流动的数值模拟研究。
博士后期间主要开展了航空航天飞行器内外流一体化计算及其与运动轨迹的耦合研究,工作成果曾获2004年―国防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国博士后‖优秀论文三等奖等奖励。
在英国利兹大学期间,主要开展了压缩空气储能、液态空气储能、微小尺度流动与传热、能源转化的过程强化等方向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等,曾获2008年英国Yorkshire(省)Young Enterprise Fellowship等奖励。
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后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新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超临界流体储能系统和微型燃气轮机等,研究成果曾获2010年―吴仲华优秀青年学者奖‖ 等奖励。
已主持中科院优秀博士专项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创新基金、英国Yorkshire(省)青年创新基金、中英国际合作项目、所长创新基金、中科院留学基金、中科院百人计划、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点项目、北京市科委重大课题、鄂尔多斯引智项目等项目20余项。
作为主要参加者或第一技术完成人的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973项目、英国EPRSC项目、863重点项目、中英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以及横向课题等30余项。
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及会议上已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其中期刊论文80余篇,SCI 收录50余篇(影响因子3.0以上14篇,影响因子4.0以上7篇;H-Index为14,SCI他引600余次),EI收录60余篇,专利20余项(其中国际4项)。
多篇论文被Science Direct 评为最受关注论文(Top 25 Hottest Paper)。
共撰写国际期刊Invited Review Paper 3篇,获邀参加编写专著6章(英文5章),其中包括国际著名出版社Springer Press 的2009 Annual Review Series和Talyor&Francis Press 的Handbook of Nanophysics等。
兼任20余个国际期刊评审人,―Ener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6个学术期刊编委,―纳米技术‖副主编;―Recent Patents on Nanotechnology‖的Guest Editor;―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wer and Energy Enginee ring‖等8个国际会议的组委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全国工商联储能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中科院能源领域―十二五‖规划编写组成员、中国能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青年联合会委员;国家能源科技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香港王宽诚基金等评审专家等;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做分会主席、邀请报告和论文评审人等。
4.胡学功:xuegonghu@胡学功,男,1968年8月出生,土家族,湖南吉首人。
中国科学院工学博士,中国能源学会理事,博士后、博士生副导师,硕士生导师,副研究员,美国化学学会会员。
现为国家科技部―863项目‖评审专家、国家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国际学术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s》、《Frontiers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in China》以及《化工学报》等国内核心学术期刊的审稿专家。
现在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传热传质中心从事微细尺度传热学、电力设备先进热管理节能技术、微电子/光电子器件先进热管理技术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工作。
目前主持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以及企业横向合作项目多项,并担任着国家军口863项目课题副组长一职,负责着国家863重点项目―5KW全固态激光器‖之子课题―先进热管理技术‖的研究任务,另外是国家973项目―大型燃煤发电机组过程节能的基础研究‖以及中科院某军工项目的主要研究人员。
此外,作为主要成员,先前参加并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科学院―九五‖基础性研究重大项目、国家973项目、国家863项目以及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方向性项目等10多项国家和中科院重要项目。
在国际上首先发现了微尺度毛细微槽热沉内存在着特殊沸腾现象,提出了毛细微槽内薄液膜蒸发和厚液膜沸腾的复合相变强化换热理论;并开发了适用于高性能计算机、大功率激光器以及电力系统大功率电力电子设备节能热管理的多种高性能微槽群复合相变热控制系统,系统最高散热热流密度已突破400W/cm2,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该技术的研发对我国大功率激光器、大功率电力设备、高性能计算机、微电子、空间技术及MEMS等领域的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所主持的微细尺度结构热沉复合相变冷却方面的高技术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和国内外同行的认可,近年来陆续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军工项目、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等在内的众多国家级和中科院的重要科研项目经费的强力支持,研究工作受到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Enhanced Heat Transfer》主编美国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的Ralph L.Webb教授等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两篇论文同时被Ralph L.Webb教授邀请发表在同一期的《Journal of Enhanced Heat Transfer》杂志上。
迄今为止,申请国家专利共21项,已授权8项;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已发表论文60余篇。
其中,SCI收录7篇,EI收录20余篇,ISTP收录10余篇。
5.梁世强:liangsq@梁世强,男,生于1974年6月。
1997年在浙江大学化学系本科毕业;2002年在浙江大学化学系研究生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02~2004年在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从事博士后工作;2004年10月至2008年3月在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工作,助理研究员;2008年3月,聘为副研究员。
研究领域主要为:1、以滴状冷凝换热、膜蒸馏强化换热为主的相变换热基础研究与技术开发;2、以吸收式制冷为主的余热余压利用节能技术开发;3、燃气轮机透平叶片冷却与热管理。
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了一项国家863计划课题、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和若干横向课题,作为研究骨干参加过两项973子课题和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已申请发明专利12项。
6.唐大伟:dwtang@博导6.1简历:吉林大学物理系理学学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工学硕士,日本静冈大学工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