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同步练习
《诗经》二首一.阅读下面的古诗《诗经·关雎》,完成下面各题。
关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 《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有_ _篇,包括_ _ 、_ _、_ _三部分。
2.《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
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的艺术手法。
3.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主要表现为和_______ ,在情感特质上主要表现为以礼节情,体现出健康明朗的风格。
4.“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这是主人公心理活动的描写,极其生动。
其中连用两个“悠”字写出了什么?5.请简要概括本诗中心。
6.下列对于本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增强了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
B.诗歌五节反复吟咏,逐步表现了君子追求淑女的过程,词句的反复,节省了诗歌的创作时间。
C.本诗主要表现手法是“兴”,如以荇菜流动无方,兴淑女之难求。
这种手法能使表情达意含蓄委婉。
D.“辗转反侧”用翻来覆去无法入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君子对淑女思念之深,抒发了“求之不得”的苦恼。
7.《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请思考:《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5. “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中的“长”“跻”“右”分别突出了道路怎样的特点? 在诗中反复吟咏有什么作用?6.每小节开头的画线句子是什么描写?这些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7.“蒹葭萋萋”的“萋萋”也写作“凄凄”,下面诗句中与其意思相同的是哪一项?()A.良友日零落,凄凄独无伴。
B.春草凄凄绿,江枫湛湛清。
C.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D.客子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风凄凄。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12课《诗经二首》同步练习试卷(附答案)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12课《诗经二首》同步练习试卷一、基础巩固1.结合课本注释,完成《诗经》名片的设计。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雎鸠..(yǎo tiǎo)且跻.(jì)水中沚.(zhǐ)..(jū jiū)窈窕B.参差..(wù mèi)荇.菜(xìnɡ)水之涘.(sì)..(cēn cī)寤寐C.溯洄..(sù huí)琴瑟..(qín sè)芼.之(mào)水中坻.(dǐ)D.蒹葭..(hào qiú)未晞.(xī)水之湄.(méi)..(jiān jiā)好逑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窈窕淑女..(善良美好的女子)左右芼.之(挑选)B.君子好逑.(配偶)寤寐..求之(日日夜夜)C.白露未晞.(干)在水之涘.(水边)D.蒹葭采采..(采摘)道阻且跻.(高)4.默写。
《关雎》(1)关关雎鸠,。
窈窕淑女,。
(2)求之不得,。
悠哉悠哉,。
(3)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
(4),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
(5)《关雎》开头“,”两句运用了“比兴”的手法。
(6)吟诵《关雎》,我们可以在“,”中,体味主人公求而不得日夜思念的痛苦。
5.默写。
《蒹葭》(1)蒹葭苍苍,。
(2),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
(3)蒹葭萋萋,。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4)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
(5)成语“秋水伊人”出自《蒹葭》中的诗句“,”。
二、能力提升6.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有位同学阅读《关雎》后,画了一幅诗中男子的心情变化曲线图(见下图)。
请根据诗歌内容,帮他将图中空白处补充完整。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同步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同步练习题3.预、当堂、复检测题名称:《诗经》二首知识点:诗歌原文默写及其理解。
难易程度:中等预计完成时长20实际完成时长一、选择题:(15总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A、“左右毛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
B、“寤寐求之”的“之”指代的是“窈窕淑女”。
C、“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D、“钟鼓乐之”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雌》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
B、《蒹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关雌》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
C、《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
D、《关雌》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周南》。
3.对《蒹葭》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诗用芦苇、霜露、秋水等自然意象组成一幅清秋晨景图,并笼罩着一种凄清的气氛。
B.古诗中,“水”意象是离愁的载体,因而“秋水”意象既实指自然景观,又特指主人公凄婉惆怅的情感。
C.该诗所描绘的是秋季的景色,体现出寥廓凄清的特点。
通过该特点衬托出主人公因强烈热闹追求而不成得的难过心情。
D.“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两句在三个诗节中的重复,表现出主人公对意中人不可阻遏的渴慕和锲而不舍的追求,突出了他迎难而上的决心。
4.对《蒹葭》赏析毛病的一项是()A.这首诗以眼前所见景物起兴,既点出深秋季节一片萧条,又衬托出墨客凄婉的豪情。
B.“伊人”可以理解为墨客所追求的人;墨客对意中人充满了XXX之情,强烈热闹地追求,但是可望不成即,一直求之不得,XXX心中充满了难过。
C.“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以及“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等意思相同,这种重章叠句的表达方法加强了诗歌的感情色彩。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诗经》二首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第12课《诗经》二首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窈窕..(jiānjiā)..(yáotiǎo)蒹葭B.荇.菜(xìng)关雎.(jū)C.溯洄..(wǔmèi)..(sùhuí)寤寐D.萋.萋(xī)琴瑟.(sè)2. 下列对《蒹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每章以秋景起兴,渲染了萧索凄迷的氛围,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溯洄从之”和“溯游从之”是通过连续匆匆的寻求行动,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焦急和痴迷。
C.“伊人”宛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恍惚迷离,咫尺天涯,主人公难免有丝丝失落。
D.这首诗意境含蓄,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现在一般认为是一首优美的爱情诗,“关雎”是以诗歌首句中的两个字作为题目。
B诗中第二章中重叠“悠哉”,形容小伙子心情舒畅,洋洋得意。
C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表现为兴和重章叠句。
D“琴瑟”和“钟鼓”并非写实,是想像之词。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B.《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叫“国风”,大部分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歌谣。
“雅”分为“大雅”“小雅”,大部分为周代宫廷乐歌。
“颂”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祀时的乐歌。
C.《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中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诗三百》,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D.《诗经》全部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5.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A、《蒹葭》选自《诗经·大雅》,是一首描写追求意中人而不得的诗。
(选自《诗经·秦风》,诗经里的民歌属于“风”。
)B、全诗重章反复,一意化为三叠,具有音乐美,用韵先响后喑,先扬后抑,余音绕梁,极具感染力。
第12课《诗经二首》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度部编委语文八年级下册
12 《<诗经>二首》同步练习(后附答案)一、基础积累与运用1.下列有误的一项是()A.雎鸠(jū jiū) 窈窕(yǎo tiǎo)B.好逑( qiú) 寤寐( wù mèi)C.蒹葭(jiā) 溯洄( sù)D.萋萋( qī) 水之( yì)2.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关关..求之 (睡觉)..雎鸠 (拟声词) B.寤寐C.寤寐思服.. (想穿衣服) D.宛在水中沚. (底部)3.解释划线的重要实词。
(1)左右流之( ) (2)窈窕淑女()(3)君子好逑( ) (4)悠哉悠哉( )(5)寤寐思服( ) (6)左右芼之( )(7)溯洄从之( ) (8)蒹葭苍苍( )4.文学常识填空。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总集,收录了从到时期的诗歌_ 篇,也称《》。
这些诗歌分为 _、、三个部分,写法上有_赋、比、兴三种,其中最能体现《诗经》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的是。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为“五经”之一。
B.《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
“雅”分为“大雅”“小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
“颂”是祭祀乐歌。
C.《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 篇,古时也称《诗三百》。
D.《诗经》全部都是四言诗,主要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6.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窈窕|淑女,君子/好逑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C.关关/雎鸠,在河|之洲D.求之/不得,寤寐/思服7.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句子。
(1) ,在河之洲。
(2) ,君子好逑。
(3)《关雎》中作为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表现文静而美好的姑娘是小伙子所追求的好配偶的句子是“,”。
(4)《诗经》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关雎》中开头“,”两句就运用了“比兴”的手法。
(5)《关雎》中“,”生动形象地写出男子对心中姑娘的深切思念,同时也写出了他因追求不到而苦闷难眠的情状。
第12课《诗经二首》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12 《<诗经>二首》同步练习(后附答案)一、基础积累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关雎‧( ) 窈窕‧‧( ) 好逑‧‧( ) 琴瑟‧‧( ) 芼‧( )之 蒹葭‧‧( ) 未晞‧( ) 水中坻‧( ) 溯洄‧‧( ) 水中沚‧( )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词。
(1)在河之洲 ( )(2)窈窕淑女( )(3)君子好逑 ( )(4)参差荇菜( )(5)左右流之 ( )(6)寤寐思服 ( )( )(7)悠哉悠哉( )(8)琴瑟友之 ( )(9)左右芼之( )(10)钟鼓乐之( )(11)蒹葭苍苍( ) (12)溯洄从之 ( )( )(13)道阻且长( )(14)宛在水中央 ( )(15)蒹葭萋萋( ) (16)白露未晞( ) (17)道阻且跻( ) (18)蒹葭采采 ( )3.下列有关《诗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 305 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
B.《诗经》中的诗歌以四言诗为主,分为赋、比、兴三个部分,普遍采用风、雅、颂的表现手法。
C.《邶风·式微》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用咏叹的方式表达了受奴役的百姓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
D.《周南·关雎》所歌颂的是一种感情克制、行为谨慎、以婚姻和谐为目标的爱情;语言优美,善于运用双声、叠韵和重叠词,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写人状物、拟声传情的生动性。
4.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B.窈窕/ 淑女,琴瑟/友之。
C.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D.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5.下面诗句没有运用起兴手法的一项是()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C.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D.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为“五经”之一。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关雎》同步测验
《蒹葭》同步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纳的是“兴”的手法。
B.《蒹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关雎》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相同的人。
C.《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能够领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仰慕和求而不得的难过。
D.《关雎》是《诗经》的第一首,·周南》。
选自《诗经2. 以下对例句翻译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例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A.好姑娘苗苗条条,君子想和她成双。
B.姑娘好苗苗条条,哥儿想和她成双。
C.好姑娘苗苗条条,哥儿想和她成双。
D.姑娘好苗苗条条,君子想和她成双。
3. 以下对于《关雎》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纳的是“比”的手法。
B.《关雎》大批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充足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
C.本诗环绕一个“求”字,写一个男子对娴静美好的女子的仰慕追求。
D.《关雎》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周南》。
4. 以下对诗文内容剖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核舟记》一文介绍核舟不是依据“船头——中间——船尾”这样的次序,而是将船头和中(间部分颠倒过来。
B.从全文来看,核舟这个工艺品艺术的精深主要表此刻三个方面:一是用料体积小,二是所刻事物众多,三是所刻事物神态毕备。
C.《关雎》写一男子对女子的追乞降想念,写男子梦寐以求的忧虑和最后求而得之的愉悦。
D.《蒹葭》写一位恋者在暮秋的清早,在蒹苍露白的河边,彷徨来去,魂不守舍,心焦地寻求他想念的恋人。
5.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纳的是“兴”的手法。
B.《蒹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关雌》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相同的人。
C.《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能够领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仰慕和求而不得的难过。
D.《关雎》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周南》。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诗经二首》 同步练习(解析版)
第12课《<诗经>二首》同步练习(解析版)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雎鸠..(cēn cī)未晞.( xī)..(yáo tiǎo)参差..(jū jiū)窈窕B.荇.菜(xíng )寤寐..(jiān jiā)..(wù mèi )琴瑟.(qín sè)蒹葭C. 溯洄..(hào qiú)在水之湄.(méi)..(sù huí ) 萋.萋(qī)好逑D. 跻.(jī) 水中坻.(chí)水中涘.(sì)水中沚.(zhǐ)【答案】D【解析】A窈窕(yǎo tiǎo) B荇菜(xìng ) C好逑(hǎo qiú)2.解释加点词语:(1)窈窕..淑女:(2)君子好逑.:(3)左右流.之:(4)寤寐..求之:(5)溯洄..从之:(6)白露未晞.:(7)道阴且跻.:(8)蒹葭采采..:【答案】(1)文静美好的样子。
(2)配偶。
(3)捞取。
(4)这里指日日夜夜。
(5)逆流而上。
(6)干。
(7)(路)高。
(8)茂盛的样子。
【解析】只有牢固掌握实词的含义,才能准确理解诗歌。
因此应该下功夫记忆。
3.默写填空:(1)求之不得,。
,。
(2)蒹葭采采,。
,。
(3),道阴且右。
,宛在水中沚。
【答案】(1)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2)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3)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解析】注意书写工整,不要写错别字。
4.《诗经》是我国第部诗歌总集。
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时代大约五百年间的篇诗歌。
原本只称《诗》,在先秦典籍里通称《》,汉代以后,儒家奉它为经典,始称《诗经》。
《诗经》包括“、、”三部分。
“”为民歌,共有十五国风。
共一百六十篇,是《诗经》中现实主义的代表,其中大部分是各地的民间歌谣;“”是“大雅”和“小雅”的总称,共一百零五篇。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同步练习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同步练习1. 下列对例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例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A.好姑娘苗苗条条,君子想和她成双。
B.姑娘好苗苗条条,哥儿想和她成双。
C.好姑娘苗苗条条,哥儿想和她成双。
D.姑娘好苗苗条条,君子想和她成双。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
B.《蒹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关雌》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
C.《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
D.《关雎》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周南》。
3. 下列对《蒹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章起两句写秋天的景象。
这是从怀念者眼中写出:他的眼前是一片无边无际的青苍苍的芦苇,早晨的露水已经成霜,于是引起了他对伊人的怀念。
B.“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实写之词,伊人在河水的那一方,他因此上下追寻。
C.第二章第三章均为八句,所写的内容几乎与第一章完全一样,但是感情均与前一章进了一步,情境也有了一些变化。
D.全诗一唱三叹,委婉深入,充分表现了诗人对伊人的怀念之情。
4. 下列关于《关雎》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比”的手法。
B.《关雎》大量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
C.本诗围绕一个“求”字,写一个男子对文静美好的女子的爱慕追求。
D.《关雎》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周南》。
5. 解释画线的字词的意思。
(1)左右芼之()(2)钟鼓乐之()(3)君子好逑()(4)在河之洲()(5)参差荇菜()(6)蒹葭苍苍()(7)溯洄从之()(8)道阻且右()(9)白露未晞()(10)宛在水中坻()6. 文学常识填空。
《诗经》是我国________总集,收录了从________到________时期的诗歌________篇,也称“________”,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部分,表现手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12 《诗经二首》同步练习
《诗经二首》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一、基础练习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睢鸠..(shù huí) 水之湄.(méi) ..(jū jiū)窈窕..(yáo tiǎo) 溯洄B.好.逑.(hào qiú)寤寐..(qín sè) 水中沚.(zhǐ)..(wù mèi)琴瑟C.辗转..(jiān jiā) 未唏..(wèi xī)水之涘.(sì)..(zhǎn zhuǎn)蒹葭D.悠哉..(qiě qí) 水中坻.(chí) ..(yōu zāi) 荇菜..( xíng cài) 且跻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关关雎鸠寤寐思服溯洄从之白露未烯B.窈窕淑女辗转反侧在水之湄道阻且跻C.君子好逑琴瑟友之蒹葭凄凄宛在水中砥D.参差荇菜在水之俟左右芼之宛在水中沚。
3、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窈窕..淑女(文静美好的样子)白露未晞.(干)B.君子好逑.(配偶)蒹葭苍苍..(苍白C.左右流.之(摘取)在水之涘.(水边)D.寤寐..求之(日日夜夜))道阻且跻.(水中高地)4、“蒹葭萋萋”的“萋萋”也写作“凄凄”,下面诗句中与其意思相同的是哪一项?A.良友日零落,凄凄独无伴。
B.春草凄凄绿,江枫湛湛清。
C.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D.客子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风凄凄。
5、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B.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C.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D.遡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6、下列诗句中出自《蒹葭》的是( )A.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B.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C.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D.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7、下面诗句没有运用比兴手法的一句是( )A.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12《诗经》二首
12《诗经》二首1.【读准字音】雎鸠 ()..伊人 ().坻 ().2.【辨清字形】窈ti ǎo( )w ù()寐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逑 ()芼(..湄 ()跻 (..涘 ()沚 (..依据拼音写汉字。
xìng()菜蒹 ji (ā))))未 xī()sù()洄3.【掌握节奏】给以下句子区分朗诵节奏。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2)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4.以下对《关雎》的赏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诗中的“雎鸠鸟”象征着娴静美好的女子。
B.采摘荇菜是起兴的写法,写出男子对心上人昼夜追求。
C.“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其实是想象中的把心爱的姑娘娶回家的情形。
D .这是一首特别美好的爱情诗,诗中表达出一种诚挚、热忱、健康的美好感情。
5.以下对《蒹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第一章前两句写秋季的情形。
这是思念者眼中所见之景:旺盛的芦苇一望无际,早晨的露珠已经凝固成霜。
惹起了主人公对伊人的思念。
B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这是实写,写伊人在水的另一方,所以他上下找寻。
C.第二章、第三章均为八句,所写的内容几乎与第一章完好同样,可是感情均比前一章进了一步,情境也有了一些变化。
D .全诗一唱三叹,委宛深入,充足表现了主人公对伊人的思念之情。
6.《关雎》奇妙地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比如:“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几句中只换用了“流”“采”“芼”三个字。
运用这类手法有什么作用?7.《蒹葭》中主人公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达出来的?8.《关雎》和《蒹葭》都能够看作爱情诗,它们的写作手法同样吗?阅读下边这首诗,达成题目。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梦寐以求,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展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9.本诗中统率全篇的诗句是哪几句?10.这首诗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1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举例剖析其表达成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 12 课《〈诗经〉二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 12 课《〈诗经〉二首》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选出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A.关雎(guán jū)窈窕(yáo tiǎo)荇菜(xíng cài)B.派遣(pài qiǎn)酣畅(gān chàng)貂裘(diāo qiú)C.寂寞(jì mò)蒹葭(jiān jiā)溯洄(sù huí)D.辗转(zhǎn zhuǎn)好逑(hào qiú)费祎(fèi wěi)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华好诗词》这个节目对我很熟悉,因为我每期必看。
B.针对各种交通乱象,滨州警方将全面整治并排查道路交通设施安全隐患。
C.运动不但可以提高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水平,还能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团队配合意识。
D.在诗歌中,借松、竹常用来表达诗人复杂的情感,成为古典文学中的传统意象。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A.《诗经》是“世界最美的书”。
《关雎》传唱着君子对淑女的热切追求;《七月》记叙了人们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蒹葭》浓浓的秋凉中折射出淡淡的凄婉之意……B.社会各界高度关注醉酒驾车要被刑拘的规定在现实执法中能否真正落实?C.2011年上半年,全国质监系统对乳制品,粮油,酒类,饮料等重点食品,不断加大执法打假工作力度。
D.他对杜小康说:“明年春天之前就回家,柳树还没有发芽时就回家……”他甚至向儿子保证,“我要让你读书,无忧无虑地读书……”。
4.对例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例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A.一片白苍苍的芦花,清早露水变成霜。
所说的心上人儿,她正在水那方。
B.芦花一片白苍苍,清早露水变成霜,心上人儿她在那,人儿正在水那方。
C.一片白苍苍的芦花,清早露水变成霜,心上人儿她在那,人儿正在水那方。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选出下列对《关雎》赏析有误的一项()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描写了雎鸠鸟不停地鸣叫,运用了“兴”的手法。
B.“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描写了男子因思念心仪的女子而觉得悠闲而满足。
C.《诗经》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如“左右流之”“左右采之”“左右芼之”。
D.这是一首歌咏爱情的诗,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爱而不得的忧伤。
2.选出下列对《蒹葭》赏析有误的一项()A.“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绘出芦苇苍苍、白露茫茫、寒霜浓重的初秋凄凉景色,为诗歌创设了一个萧瑟的意境。
B.“为霜”“未晞”“未已”的变化,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追求者的深情执着。
C.“溯洄从之”和“溯游从之”两句通过连续匆匆的寻求行动,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焦急和痴迷。
D.诗歌中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节奏明快,旋律优美,抒发了主人公怅然若失而又热烈地企慕伊人的心境。
3.下列句子中加线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A.“左右芼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
B.“寤寐求之”的“之” 指代的是“窈窕淑女”。
C.“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D.“钟鼓乐之” 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4.对下列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市文明办开展并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更多的人了解、研究国学。
(修改:将“了解”和“研究”调换位置)B.“中国成语大会”节受到中小学生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修改:去掉“的原因”)C.当参加“国际青少年网球巡回赛”的体育明星来到我市,受到了球迷的热烈欢迎。
(修改:去掉“当”)D.雨雪天气下,光大驾驶员要保持安全车速、车距,切忌不要急刹车、急转弯。
(修改:去掉“不要”或“切忌”)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开卷有益,书籍是一把钥匙,_______________;书籍是一盏明灯,_______________;书籍是一叶扁舟,_______________。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同步练习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诗经二首》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1. (3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
B.《蒹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关雎》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
C.《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
D.《关雎》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周南》。
2. 解释画线的字词的意思。
(1)左右芼之()(2)钟鼓乐之()(3)君子好逑()(4)在河之洲()(5)参差荇菜()(6)蒹葭苍苍()(7)溯洄从之()(8)道阻且右()(9)白露未晞()(10)宛在水中坻()3. ________ 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有篇,包括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三部分。
4. 按要求默写①________ ,在河之洲。
②________ ,君子好逑。
③《关雎》中“________ , ________”已成为人们追求爱情的口头语;醒着梦着都念念不忘、执着追求“淑女”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表现主人公苦苦思慕采荇菜之女,而又不可得的那种忧伤苦闷的强烈感情的句子是:“________ , ________”。
5.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蒹葭》中,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图,起笔就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蒹葭》中第一章描写主人公隔水相望、苦苦追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6. 根据你的理解默写填空。
(1)《关雎》中统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2课〈诗经〉两首同步练习
人教版语文八下《〈诗经〉两首》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部分1、下面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参差..(cēn chī)荇菜,左右流之。
B.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jī)C. 窈窕淑女,君子好.(hào)逑D.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2、下面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在河之洲洲:古代的行政单位。
B. 君子好逑逑:配偶。
C. 道阻且右右:曲折。
D. 在水之湄湄:水边。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所谓书卷气,是一种饱读诗书后形成的________气质。
书卷气来自读书,在幽幽书香的熏陶之下,浊俗可以变为清雅,奢华可以变为________,促狭可以变为开阔,偏激可以变为________。
捧起书来吧,你会发现里面的风景美不胜收!A.高雅淡然平静B.高贵淡泊平静C.高贵淡然平和D.高雅淡泊平和4、(2020·山东莱芜中考,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现代著名作家吴伯萧的籍贯是山东莱芜人,他的散文大多以小见大,善于从平凡中挖掘出深刻的内涵。
B.“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沿线国家共商合作大计,共享合作成果,共建合作平台,为解决当前世界和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C.通过“阿尔法围棋”的胜利,让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人工智能必将引发新一轮的产业创新与变革。
D.4月2020“齐鲁时代楷模”发布仪式在济南举行,山东省委宣传部追授莱芜市明利特色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明利同志“齐鲁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5、将下面句子重新排序,顺序恰当的一项是()①给予,是最大的回报。
②这样你才不会成为一个吝啬而贫穷的人。
③你所能给予别人的越多,你生命中所拥有的也就越多。
④要使生命越来越丰富,就要懂得给予。
⑤事实上,当你懂得分享时,你付出越多,得到的回报越多。
A.④⑤①③②B.①④⑤②③C.④①③②⑤D.①⑤③②④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蒹葭》一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2课《诗经两首》同步练习
12《诗经两首》同步经典练第一部分:基础经典1.填空。
(1)《_______》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_____篇。
这些诗歌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部分。
(2)《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艺术手法。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雎.鸠(jū) 窈窕淑.女(shū) 宛在水中沚.(zhǐ)B.荇.菜(xìng) 在水之湄.(mèi) 寤.寐思服(wù)C.琴瑟.(sè)左右芼.之(mào)蒹葭.苍苍(jiā)D.参差.(cī)在水之涘.(sì)宛在水中坻.(chí)3.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一项是()A.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B.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C.庭下如空明积水水,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D.青青子襟,悠悠我心。
4.下面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窈窕..淑女(文静美好的样子) 左右芼.之(挑选)B.君子好逑.(配偶) 寤寐..求之(日日夜夜)C.白露未晞.(干) 在水之涘.(水边)D.蒹葭采采..(采摘) 道阻且跻.(高)第二部分:能力经典5.下列对《蒹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章前两句写秋天的景象。
这是思念者眼中所见之景:茂盛的芦苇无边无际,早晨的露水已经凝结成霜。
引起了主人公对伊人的思念。
B.“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实写,写伊人在水的另一方,因此他上下追寻。
C.第二章、第三章均为八句,所写的内容几乎与第一章完全一样,但是感情均比前一章进了一步,情境也有了一些变化。
6. 精美文段赏析。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2课《诗经 》二首同步练习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运用 (共9题;共26分)1. (2分)对《蒹葭》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 . 三个诗节的首句,分别写出了芦苇不同的状态:苍苍、萋萋、繁密。
B . “白露为霜”句,是写黄昏白露凝结为霜的情景;“白露未已”句,是写翌日清晨霜露尚未完全消散的情形。
C . 三个诗节的第六句互为补充,分别从漫长、崎岖,曲折三个角度表现道路的艰难阻隔。
D . 三个诗节的最后一句,是写意中人所处位置的变换:从水中央到岸边,再到水中沙滩上。
2. (2分)对《蒹葭》这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A . 全诗分为三章,每章前两句以凄清冷漠的景致起兴,形成一种沉郁悲凉的氛围,同时又暗寓了时间的推移。
后六句描写访求“伊人”而未得的迷惘之情。
B . “在水一方”、“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沚”是说伊人所在的地方有流水环境,仿佛置身于州岛上,可望而不可及。
C . “伊人”是诗人访求的对象,是美的化身,在诗人矢志不渝的追求中,犹如强烈地感受到了那“在水一方”的倩影。
D . 这首诗描写了“伊人”生活的环境和诗人在不同时间不懈地寻找“伊人”的过程,因此,从诗的内容看,它应是一首叙事诗。
3. (2分)对下列句子的意思,解释不当的一句是()A .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B . 才美不外见它的才能和美好品质不被外人看见。
C . 安求其能千里也?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D . 食不饱,力不足吃得不饱,力气不充足。
4. (2分)下列句意解说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甚矣,汝之不惠——你真是不实惠呀。
B . 其如土石何?——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C .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虽然我死了,有儿子存在。
D . 河曲智叟亡以应——河曲智叟一边答应一边逃走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二首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诗经·关雎》,完成下面各题。
关雎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 《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有_ _篇,包括_ _ 、_ _、_ _三部分。
2.《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
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
用、、
的艺术手法。
3.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主要表现为和
_______ ,在情感特质上主要表现为以礼节情,体现出健康明朗的风格。
4.“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这是主人公心理活动
的描写,极其生动。
其中连用两个“悠”字写出了什么?
5.请简要概括本诗中心。
6.下列对于本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增强了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
B.诗歌五节反复吟咏,逐步表现了君子追求淑女的过程,词句的反复,节省了诗歌的创作时间。
C.本诗主要表现手法是“兴”,如以荇菜流动无方,兴淑女之难求。
这种手法能使表情达意含蓄委婉。
D.“辗转反侧”用翻来覆去无法入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君子对淑女思念之深,抒发了“求之不得”的苦恼。
7.《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请思考:《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5. “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中的“长”“跻”“右”
分别突出了道路怎样的特点? 在诗中反复吟咏有什么作用?
6.每小节开头的画线句子是什么描写?这些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
画面?
7.“蒹葭萋萋”的“萋萋”也写作“凄凄”,下面诗句中与其意思相同的
是哪一项?()
A.良友日零落,凄凄独无伴。
B.春草凄凄绿,江枫湛湛清。
C.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D.客子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风凄凄。
8. 对本诗的解读欣赏,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 )
A.“宛在水中央”一句写出了伊人神韵飘逸,气质高雅的美好形象。
B. 本诗主要叙写一位追求者在深秋的早晨,在长满芦苇的河边寻找意中
人的情景。
C.伊人可以指意中人,也可象征“幸福”、“理想”、“事业”等一切真
善美的事物。
D.全诗流溢着诗人对伊人的真诚向往,执着追求,但求而不得的绝望之情。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
怅的心情。
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
情绪。
10.每小节结尾句中的“宛”是什么意思?在诗中反复使用,有什么作用?
11.这首诗在结构形式上的特点是。
12.请写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在本诗中的作用。
13. 请解释这首诗中波浪线的句子。
参考答案
1. 305,风雅颂
2.赋比兴
3.比兴、重章叠句。
4.连用两个“悠”字,把主人公长夜难眠、思绪万千以及难耐的相思之苦
表达的淋漓尽致。
5.表现了一个男子对一位姑娘的思慕、爱恋之情(追求过程中求之不得的
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表达了诚挚、热烈、健康的美好情感。
6. B
7. 《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兴”的艺术手法。
如本诗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它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发端的话,但水鸟和鸣,也可以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和谐恩爱。
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义上发生关联。
本
诗的起兴之妙正在于诗人情趣与自然景物浑然一体的契合,也即一直为人们所
乐道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二.答案:
1.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或冷寂、萧索、凄凉)的晚秋画面。
2.通过描写“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借景
抒情(或情景交融),表达了一种追求“伊人”求之不得凄清、冷落(或缠绵
悱恻)的思想感情。
3.对美好爱情(恋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或相思之苦。
4.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而
且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5. 突出道路的漫长(遥远)、高峻(险峻),曲折。
反复吟咏,渲染道路的遥远与艰险,侧面烘托对意中人的执着不变的追寻,以及欲见而不可得的惆怅之情。
6. ①托物起兴(比兴手法)。
②描写深秋的景色,渲染凄清的气氛,为主人公思念意中人设置背景。
7.B 8.D 9.D 解析:这首诗抒写了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之情,而没有绝望情绪的流露。
10.宛是仿佛的意思,写出了“伊人”的若隐若现,可望而不可即,表现了主人公惆怅失望的感情。
11.重章叠句
12.①点明季节和时间;②渲染冷清、萧瑟的氛围。
13. 主人公追寻的那个人,在河的那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