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检测系统
地下车库CO检测系统的设置与选择
![地下车库CO检测系统的设置与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f76344c7dd88d0d233d46ade.png)
地下车库CO检测系统的设置与选择南京艾伊科技有限公司一氧化碳(CO)做为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性气体,随着私家车辆及地下车库的普及,其导致的中毒事件也频频见于报端。
近年来国家对地下车库一氧化碳检测系统也开始要求,如《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8.6.3条规定:“设有机械通风的地下车库应对CO浓度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
对于一氧化碳气体如何检测、设计及安装,是很多民建设计院和工程公司所从未涉及过的。
这次南京艾伊科技就从专业有毒气体检测仪制造商的角度,来详细解释下如何设置地下车库CO检测仪。
一、车库一氧化碳(CO)的危害及产生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无味,对吸入对人体有十分大的伤害。
它会结合血红蛋白生成碳氧血红蛋白导致人缺氧。
最常见的一氧化碳中毒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头晕,疲劳和虚弱的感觉,暴露在一氧化碳中可能严重损害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会有后遗症。
根据测试,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达到50ppm时,健康成年人可以承受8小时;达到200ppm时,健康成年人2~3小时后,轻微头痛、乏力;达到400ppm时,健康成年人1~2小时内前额痛,3小时后威胁生命;到800ppm时,健康成年人45分钟内,眼花、恶心、痉挛,2小时内失去知觉,2~3小时内死亡。
地下车库一氧化碳的产生主要源自于汽车发动机,当发动机怠速运行时,由于汽油燃烧不充分,会产生含有大量CO的尾气。
地下停车场属于密闭环境,车辆进出比较频繁,所排放的尾气也不易排出,极易积累大量CO气体,导致停车场内弥漫着呛鼻的气味,损害人的身体健康。
因此,地下车库、停车场内应配有送、排风系统,用新鲜空气进行置换。
二、地下车库一氧化碳(CO)检测系统的目的目前,加装地下车库一氧化碳检测系统的目的主要有两个:1、定期排风保证车库内一氧化碳浓度低于危害水平,属于安全考虑。
2、根据地下车库内一氧化碳浓度进行排风,避免排风频率过高导致的能源浪费,属于节能考虑。
三、地下车库一氧化碳(CO)检测系统功能与设置如上图所示,地下车库一氧化碳检测系统主要有三部分1、现场一氧化碳浓度检测仪能够多点实时检测车库内一氧化碳浓度值,并且可以将数据上传到控制器集中显示。
地下车库CO监测系统
![地下车库CO监测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1e7d8fba83c4bb4cf6ecd158.png)
地下车库CO监测系统一氧化碳(CO)是无色,无臭,无味气体,吸入对人体会有十分大的伤害,结合血红蛋白生成碳氧血红蛋白可导致人缺氧。
当一氧化碳浓度过高,致使中毒时,往往会出现头痛,EXIN,呕吐,头晕,疲劳和虚弱的感觉,长时间暴露在高浓度一氧化碳中可能严重损害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
做为一种WU色无味的有毒性气体,随着私家车辆及地下车库的普及,一氧化碳(CO)导致的中毒事件也频频见于报端。
近年来国家对地下车库一氧化碳检测系统也开始要求,2014年江苏省出台的《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就明确指出:设有机械通风的地下车库应对CO浓度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
由中国建研院牵头修订的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5. 1. 9条继续沿用标准 2014 年版第 8.2. 13条,要求地下车库空气流通不好,容易导致有害气体浓度过大,对人体造成伤害。
有地下车库的建筑,车库设置与排风设备联动的一氧化碳检测装置,超过一定的量值时即报警并启动排风系统。
所设定的量值可参考现行国家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 1 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 1 等相关标准的规定。
因此为保证可实现定期排风,使地下车库内一氧化碳浓度低于危害水平,保证人员身体健康,同时避免无用排风导致的能源浪费,安装地下车库CO监测系统监测一氧化碳浓度,做到浓度超标及时排风,是极为重要的。
智易时代地下车库CO自动监测系统分为三个部分:一氧化碳CO探测器、联动风机控制器、计算机展示平台,主要用于检测地下车库中一氧化碳浓度。
选用高稳定性进口电化学传感器,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
当地下车库内一氧化碳浓度超过人体危害值时可自动JINGSHI并将报警信号上传至控制器进行自动连锁排风。
地下车库CO监测系统为标准网线接口,安装简单方便,特别适用于车库一氧化碳检测浓度。
系统特点:(1)高灵敏度CO传感器,检测JING准;(2)标准RS485接口,安装简单方便;(3)报警提醒,标准信号输出;(4)多点监控,一台采集控制器可以接入15台探测器;(5)多路报警开关量输出,自动控制风机;(6)LCD多功能液晶屏,实时显示浓度值;(7)摆脱监控局限性,采用B/S架构云平台,数据多设备实现同时监控。
地下车库co监测联动风机工作原理
![地下车库co监测联动风机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7ce5fdc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87.png)
地下车库co监测联动风机工作原理
地下车库的CO监测联动风机是一种用于确保车库空气质量安全的系统。
它基于CO(一氧化碳)气体浓度的监测结果,通过联动控制风机的工作,
实现有效的通风和CO气体排除。
下面将详细介绍该系统的工作原理。
地下车库安装一系列CO气体浓度检测器。
这些检测器会定期监测车库
内的CO浓度水平。
当检测器检测到CO浓度超过设定的安全阈值时,它会
发出信号。
收到信号的监控系统会将信息传输给控制台。
控制台会根据接收到的信
息判断是否需要启动联动风机的工作。
当控制台判断需要启动联动风机时,它会发送指令给风机控制器。
风机
控制器根据指令控制风机的速度和运行时间。
风机开始运行后,它会将车库内的空气吸入,并通过通风管道将空气排
放到室外。
这样做的目的是加速空气流动,迅速将污染物(如CO气体)排
除车库,以确保车库内的空气质量得到改善。
一旦CO浓度降至安全水平以下,控制器会发送停止运行信号给风机,
风机停止运转。
这套CO监测联动风机系统的工作原理是为了保障地下车库内的空气质量,提供一个安全的停车环境。
这种系统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CO气体浓度
超标的情况,从而减少潜在的安全风险和健康问题。
地下车库CO监测联动风机工作原理是通过监测CO气体浓度并联动控
制风机的工作来改善车库内空气质量。
这个系统的原理简单直接,但对于车
库空气质量的保护至关重要。
地库co监控系统联动机制
![地库co监控系统联动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33134e75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27.png)
地库co监控系统联动机制【原创版】目录1.地库 co 监控系统的概念与组成2.地库 co 监控系统的联动机制原理3.地库 co 监控系统的实际应用案例4.地库 co 监控系统的优势与未来发展趋势正文一、地库 co 监控系统的概念与组成地库 co 监控系统,全称为地下车库一氧化碳监控系统,是专门用于检测地下车库内一氧化碳浓度的安全设备。
它主要由传感器、控制器和监控终端三部分组成。
传感器负责检测环境中的一氧化碳浓度,控制器负责处理传感器传来的信号并做出相应的判断,监控终端则负责实时显示一氧化碳浓度数据和报警。
二、地库 co 监控系统的联动机制原理地库 co 监控系统的联动机制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1.传感器与控制器的联动:当传感器检测到一氧化碳浓度超标时,会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启动相应的应急措施。
2.控制器与监控终端的联动:控制器处理完传感器传来的信号后,会将处理结果传输给监控终端,监控终端收到信号后,会在显示屏上实时更新一氧化碳浓度数据,并根据设定的报警阈值发出报警。
3.监控系统与其他设备的联动:在实际应用中,地库 co 监控系统还需要与其他设备(如排风系统、照明系统等)进行联动。
当监控系统检测到一氧化碳浓度超标时,可以自动启动排风系统进行通风,或者控制照明系统提醒车主及时采取措施。
三、地库 co 监控系统的实际应用案例地库 co 监控系统在我国多个城市的地下车库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某城市某商业综合体的地下车库采用了该系统后,成功避免了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的发生。
在日常运行过程中,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地下车库内的一氧化碳浓度,确保车库内空气质量达标,为车主提供一个安全的停车环境。
四、地库 co 监控系统的优势与未来发展趋势地库 co 监控系统具有以下优势:1.高灵敏度:能够实时监测地下车库内的一氧化碳浓度,确保安全。
2.自动化程度高:联动其他设备,实现自动化管理。
3.稳定性好:采用高品质传感器和控制器,保证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磨煤机一氧化碳CO在线监测系统
![磨煤机一氧化碳CO在线监测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a1e68b56a8956bec0975e331.png)
磨煤机一氧化碳CO在线监测系统关键词:CO监测系统,煤粉仓CO监测系统,煤粉仓CO分析系统,磨煤机CO分析系统,磨煤机CO监测系统,磨煤机一氧化碳分析装置产品介绍:一、系统概述磨煤机一氧化碳监测系统主要针对磨煤机及储煤仓内部的火警做出早期报警。
山东新泽仪器有限公司对其设计思路是监测煤料焖烧产生的CO浓度值。
系统通过进口采样泵将磨煤机或煤粉仓内的CO气体经取样探头抽入,样气再经过预处理,S2000型红外线CO分析仪,从而完成对CO气体浓度的检测。
任何CO浓度的增加,都是早期火警的迹象,系统可以做出相应报警。
TK-2000型成套装置由取样、反吹扫、气样预处理、气样分析、仪表校准、程序控制及讯号输出七个部分组成。
成套装置由PLC控制。
成套性服务包括针对用户的工况和要求进行设计、供货、技术培训直至现场投运,是工业生产过程工艺监控、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
二、系统特点★取样探头免维护,新泽公司创新设计,过滤原理创新,根本解决堵塞问题。
烟尘过滤能力<200g/NM3,维护量小。
★系统响应时间<10S,仪表响应时间<1.5S,抽气泵流量大(6L/min),系统响时间<10S是国内同类产品中最快的。
有效指导安全生产。
★系统过滤精度≤0.1μm★系统可靠性MTBF>3年★产品性价比高,1套系统可实现多组份同时在线检测。
★系统为全干法过滤,取样不失真,分析准确。
★真正完全无人管理的全自动化系统。
★热值直观显示,时时观察热值变化。
★实时监测,全自动化触摸屏控制,真正做到全天候24小时在线监测。
三、系统主要技术参数(1)测量范围:(组份可选)(量程可选);(2)最大允许误差:±0.1%F.S;(3)分辨率:0.01%;(4)稳定性:零点漂移±1%FS/7d;量程漂移±1%FS/7d;(5)重复性:0.1%;(6)预热时间:10min;(7)样气流量:(0.3~0.5)L/ min;(8)样气接口尺寸:G1/2;(9)电器接口尺寸:1/2NPT;(10)工作电源:AC220V±10%,50HZ;(11)工作环境:温度-5℃~+45℃;湿度≤90%RH;(12)防爆等级:ExdIICT6;(可选择不防爆)(13)模拟输出:4~20mA;(14)样气压力:0.05MPa≤入口压力≤0.1Mpa。
CO检测系统技术要求要点
![CO检测系统技术要求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1b580ace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fc.png)
CO检测系统技术要求要点一、技术背景CO (一氧化碳)是一种有害气体,它具有无色、无味的特点。
人体在过量吸入CO后,容易导致中毒,甚至最终导致死亡。
为了保障生产和生活的安全,CO检测系统被广泛应用。
二、技术原理CO检测系统工作原理一般是通过采集空气,利用传感器检测空气中CO的浓度,再将检测结果传回控制中心并进行处理。
检测结果超过设定值时,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处理。
三、技术要点1.检测精度要求高。
CO检测系统需要能够精确地检测空气中CO浓度,因此需要具有高精度的传感器。
检测结果应能够满足国家标准,保证工作人员和居民的安全。
2.检测时间要求短。
CO是一种具有危害的气体,因此CO检测系统需要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检测,以便及时预警和采取应对措施。
3.抗干扰能力要强。
CO检测系统一般需要在工厂、车间等环境中应用。
这些环境中可能存在大量的干扰物,因此CO检测系统需要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能够准确地区分CO和其他物质。
4.稳定性要求高。
CO检测系统需要在长时间内稳定工作,因此需要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并且,系统需要具有自动校准和自动切换等功能,确保检测精度和稳定性。
5.便携性要有。
CO检测系统有时需要移动到不同地点进行检测,因此便携性是其重要的要求之一。
设备应该轻便、易于携带,并且能够快速安装和拆卸。
四、技术应用CO检测系统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如:工厂、车间、住宅、公共场所等。
其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工业与民用。
例如,在工业生产、煤气行业、交通运输等领域,CO检测系统的应用非常重要。
在公共场所,如机场、地铁、公交车、商场、餐厅等,也非常重视CO检测问题。
五、总结CO检测系统是保障人们生产和生活安全的重要设备之一。
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关注其检测精度、检测时间、抗干扰能力、稳定性及便携性等方面的要点,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系统的稳定性。
磨煤机CO监测系统
![磨煤机CO监测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4a564707f12d2af90242e6b7.png)
磨煤机出口CO检测系统1.主要用途和适用范围磨煤机CO一氧化碳监测系统对磨煤机以及煤料仓提供早期火灾预警。
该系统专门设计用于探测煤粉/煤料阴燃或燃烧产生的CO。
系统使用采样泵通过硬质探头抽取磨煤机或煤料仓内的气样。
气样经预处理后流经工业级CO传感器,快速检测CO气体浓度的变化。
CO气体浓度的升高,即使很小,都是早期火警的迹象,系统据此进行报警。
特别应用于:•磨煤机•煤粉仓•原煤仓•输煤机料斗•煤粉分离器•输煤系统•输粉管2.磨煤机CO监测系统的作用与工作原理美国Forney磨煤机CO监测系统是对CO浓度高的早期预警系统。
对明火产生前CO含量的变化有十分迅速的反应。
该系统能够根据不完全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CO浓度对磨机火警提供一个预先报警,以防止对设备的损伤和人体伤害。
自动连续、准确、可靠、及时地分析出CO的成分含量,输出与CO含量成线性的4-20mA标准电流信号到中控室用于报警和控制。
对即将产生的危险进行有效的处理,把损失降到最低点。
CO检测是安全系统的一部分,但用户仍然应提供相应的消防方案。
电厂磨煤机作为锅炉燃烧制粉系统的核心设备,是电厂重要的铺机,其工作状况对整个电厂系统运行的安全和经济性具有重要影响。
煤是火力发电厂的主要燃料,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发展监测与诊断相关的技术,实施状态检修,是电厂的必然要求。
电厂的燃煤制粉系统---磨煤机是一种典型的燃料粉碎系统。
在这里,自然状态下化学性质相当稳定的块状煤炭经过研磨并与空气混合之后,就形成一种氧化剂(空气中的氧气)与还原剂(煤粉中的炭)的混合体---煤粉流。
为了提高燃料的使用效率,技术人员总是在不断尝试着将煤粉研磨得尽可能细小。
目前的加工水平已经将煤粉直径减小到了微米以下。
这样一来,就大大提高了煤粉流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接触面积,使之转变为一种对明火极其敏感的易燃易爆性混合体。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煤粉流接触到明火、磨煤机内CO的浓度或磨煤机的某一局部温度升高到煤粉的燃点以上,制粉系统中最常见的现象---闪爆,就发生了。
CO检测系统技术要求解读
![CO检测系统技术要求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f3cf09ee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7d.png)
CO检测系统技术要求解读二氧化碳(CO)是一种危险的气体,对健康和安全有严重的威胁。
因此,具有高效、准确和可靠的CO监测系统非常必要。
这篇文章将介绍 CO 检测系统的技术要求以及如何解读这些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灵敏度CO检测系统的灵敏度是指在CO浓度发生变化时系统的反应速度。
灵敏度越高,系统的响应时间越短,CO的检测越准确。
CO检测器的灵敏度一般用ppm(即每百万份)表示,常用的灵敏度要求在20-50ppm之间。
精度CO检测系统的精度是指检测结果与实际值之间的偏差。
精度越高,说明系统检测结果越准确。
在选择CO检测系统时,应该选择精度高于标准要求的系统,以确保系统结果的可靠性。
鲁棒性CO检测系统的鲁棒性是指系统抗干扰能力的强弱。
一些干扰可以影响CO检测的准确性,例如其他气体的存在、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变化等。
鲁棒性越强,说明系统能够抵挡更多的干扰,检测结果更加稳定和准确。
稳定性CO检测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系统的长期稳定性。
稳定性越高,说明系统在长期运行中,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更高,需要更少的校准。
如何解读技术要求在了解CO检测系统的技术要求后,需要知道如何解读这些要求。
以下是解读这些技术要求的一些要点:1.灵敏度:灵敏度越高,系统的响应越准确。
同时,需要考虑灵敏度与成本之间的平衡。
灵敏度太高会使系统成本过度增加,而灵敏度过低,则会使系统的精度下降。
2.精度:精度越高,说明系统检测结果越准确。
在选择CO检测系统时,应该选择精度高于标准要求的系统,以确保系统结果的可靠性。
3.鲁棒性:应该选择鲁棒性强的系统,以确保其能应对可能存在的干扰。
4.稳定性:需要在稳定性和成本之间进行平衡。
通常情况下,价格高一些的系统通常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长期性能。
CO检测系统的技术要求对于选择合适的CO检测系统十分重要。
这些技术要求包括灵敏度、精度、鲁棒性和稳定性。
在解读这些要求时,需要了解它们的含义以及通过平衡这些要求和成本来选择合适的CO检测系统。
co检测仪设置依据
![co检测仪设置依据](https://img.taocdn.com/s3/m/77b0865c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db.png)
co检测仪设置依据
摘要:
1.CO 检测仪的概述
2.CO 检测仪的设置依据
3.CO 检测仪的设置步骤
4.CO 检测仪的注意事项
正文:
一、CO 检测仪的概述
CO 检测仪,即一氧化碳检测仪,是一种用于检测环境中一氧化碳浓度的仪器。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但是对人体的危害极大,长时间的吸入甚至会导致死亡。
因此,对于一些可能存在一氧化碳污染的场所,如工业厂房、地下车库、家庭室内等,使用CO 检测仪进行定期检测是非常必要的。
二、CO 检测仪的设置依据
CO 检测仪的设置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环境条件:CO 检测仪需要在稳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设置,如温度、湿度等参数。
2.检测目标:根据需要检测的一氧化碳浓度范围,选择适合的CO 检测仪。
3.检测方式:CO 检测仪有便携式和固定式两种,根据使用需求进行选择。
4.报警系统:CO 检测仪需要设置报警系统,当一氧化碳浓度超过安全标准时,能够及时发出警报。
三、CO 检测仪的设置步骤
1.选择合适的CO 检测仪:根据上述的设置依据,选择适合的CO 检测仪。
2.安装CO 检测仪:如果是固定式CO 检测仪,需要安装在可能存在一氧化碳污染的场所,如厨房、锅炉房等。
3.设置报警系统:根据需要设置报警浓度和报警方式。
4.调试CO 检测仪:开启CO 检测仪,检查是否能正常工作。
四、CO 检测仪的注意事项
1.定期检测:CO 检测仪需要定期进行检测,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2.避免干扰:CO 检测仪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其他气体的干扰,如香烟烟雾等。
地下车库一氧化碳CO浓度监测系统工作原理
![地下车库一氧化碳CO浓度监测系统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69da2a18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1d.png)
地下车库一氧化碳CO浓度监测系统工作原理
地下车库一氧化碳(CO)浓度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1. 传感器:系统中使用专用的一氧化碳传感器来检测环境中
CO气体的浓度。
传感器通常采用电化学或红外吸收技术,能
够精确地测量CO浓度。
2. 数据采集:传感器检测到的CO浓度会被转化成电信号,并
通过连线传输给数据采集设备。
3. 数据分析:数据采集设备会接收、处理和分析传感器传来的CO浓度数据。
数据分析可以通过比对测量值与设定的安全阈值,及时发现超过安全范围的CO浓度情况。
4. 报警与显示:一旦系统检测到CO浓度超过安全阈值,警报
器会发出声音或闪光,以吸引人们的注意。
同时,系统通常还配备显示屏,在上面显示实时的CO浓度数值,以提醒人们当
前环境的安全状况。
5. 数据记录与报告:整个系统通常带有数据存储功能,能够记录CO浓度数据的变化趋势,并生成报告。
这些报告可以供管
理人员参考,以评估车库的空气质量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善。
总而言之,地下车库一氧化碳浓度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传感器检测CO浓度,并将数据传输给数据采集设备进行分析,
根据设定的安全阈值进行报警和显示,并记录CO浓度数据供后续分析和改善。
一氧化碳系统工作原理
![一氧化碳系统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a12c40f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39.png)
一氧化碳系统工作原理
一氧化碳系统是一种用于监测和控制室内空气中一氧化碳(CO)浓度的设备。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一氧化碳的特性和化学反应。
1. 传感器检测:一氧化碳系统通常使用电化学传感器来检测室内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
这些传感器包含两个电极,一氧化碳进入传感器时发生氧化反应,产生电流变化。
传感器测量这种电流变化来确定一氧化碳的浓度。
2. 数据处理:传感器测量到的电流变化信号被发送到一个微处理器或控制器进行处理。
这些数据可以进一步被转换成一氧化碳的浓度值。
3. 报警和控制:一旦一氧化碳浓度超过设定的安全阈值,系统就会触发报警。
警报可以是声音、光闪烁或发出警报信号。
同时,一氧化碳系统还可以与其他设备集成,例如通风系统或气体截断阀,以进一步控制一氧化碳浓度。
4. 维护和校准:一氧化碳传感器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维护可能包括清洁传感器、更换电池或其他零件,并进行定期的校准以保持准确度。
总的来说,一氧化碳系统通过使用传感器检测一氧化碳浓度,并通过报警和控制措施,确保室内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保持在安全范围内,以保护人们的健康和安全。
一氧化碳检测仪
![一氧化碳检测仪](https://img.taocdn.com/s3/m/6ca1354a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b3.png)
一氧化碳检测仪一氧化碳(CO)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有毒气体。
它是由不完全燃烧的燃料产生的,如汽车尾气、煤炭燃烧、暖气设备等。
在封闭的环境中,一氧化碳可以积聚并造成严重的健康问题甚至死亡。
为了确保安全,一氧化碳检测仪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工具。
一氧化碳检测仪是一种专门用于检测和测量环境中一氧化碳浓度的设备。
它可以提供快速、准确和可靠的测量结果,并发出警报以保护人们免受一氧化碳超标的危害。
一氧化碳检测仪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化学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或半导体传感器。
这些传感器能够反应一氧化碳分子的存在,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进而测量一氧化碳的浓度。
采用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可以提供不同的检测范围和精确度。
一氧化碳检测仪通常有一个数字显示屏,显示当前环境中一氧化碳的浓度。
大多数设备还配备了警报功能,当一氧化碳浓度超过预设的安全阈值时,会发出声音或闪光警报。
这种警报系统可以及时提醒人们采取措施,避免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生。
一氧化碳检测仪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包括家庭、办公室、工厂、车辆等。
家庭中使用一氧化碳检测仪可以确保家人的安全。
当家庭中的燃气设备出现故障或不完全燃烧时,一氧化碳浓度可能会升高,使用检测仪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在办公室和工厂环境中,一氧化碳检测仪可以帮助管理人员监测室内空气质量,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在汽车行业,一氧化碳检测仪常常用于检测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排放水平,以确保汽车的排放符合法规标准。
使用一氧化碳检测仪时,需要注意一些常见的问题。
首先,一氧化碳检测仪需要定期校准,以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其次,一些化学物质和环境条件可能会干扰一氧化碳检测仪的工作,因此使用时应避免这些干扰因素。
另外,一氧化碳检测仪的使用范围通常是有限的,超过其测量范围可能导致不准确的结果。
总而言之,一氧化碳检测仪是一项重要的安全设备,用于检测环境中一氧化碳的浓度。
它不仅可以提供准确的测量结果,还能及时发出警报以保护人们免受一氧化碳的危害。
基于单片机的一氧化碳检测系统设计说明
![基于单片机的一氧化碳检测系统设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84228b31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2a.png)
基于单片机的一氧化碳检测系统设计说明1. 引言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简称CO)是一种常见的有毒气体,它对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具有很强的毒性,长期暴露于CO中会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因此,为了保障人们的安全与健康,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的一氧化碳检测系统至关重要。
本文档将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的一氧化碳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和系统性能等方面的说明。
2. 硬件设计2.1 传感器选择一氧化碳传感器是检测系统的核心组件,其准确性和灵敏度直接影响系统的可靠性。
选择一款合适的传感器非常重要。
我们选用XYZ型一氧化碳传感器,其具有高精度、低功耗和长寿命的特点,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环境中的CO含量。
2.2 硬件连接在系统硬件设计中,我们需要将传感器与单片机进行连接。
传感器将通过模拟信号输出CO含量的数值,而单片机则通过模数转换器(ADC)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处理。
在电路设计中,我们需要考虑到传感器的工作电压、接口类型和电源电流等参数,以确保传感器和单片机之间的稳定连接。
3. 软件设计3.1 程序框架基于单片机的一氧化碳检测系统的软件设计需要考虑到实时性、稳定性和易用性等方面的需求。
我们将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程序框架,包括以下几个模块:•初始化模块:用于初始化系统所需的硬件和软件环境。
•传感器读取模块:负责读取传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并通过ADC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
•数据处理模块:对传感器读取的数据进行处理,计算CO含量,并根据设定的阈值判断是否超过安全范围。
•显示模块:将检测结果显示在LCD屏幕上,以便用户实时了解CO 含量。
•报警模块:当一氧化碳含量超过阈值时,触发报警装置以提醒用户。
3.2 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为了实现软件设计的要求,我们选择C语言作为主要的编程语言,并使用开发工具进行编程和调试。
我们将使用Keil MDK开发工具和对应的编译器进行开发,该工具具有良好的集成开发环境(IDE),方便编程和调试。
车库CO浓度自动监测系统方案设计
![车库CO浓度自动监测系统方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05b201e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85.png)
车库CO浓度自动监测系统方案设计一、方案背景随着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车库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一些封闭式车库由于缺乏良好的通风条件,会导致CO(一氧化碳)浓度升高,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
为了确保车库内空气质量和人员安全,设计一套CO浓度自动监测系统十分必要。
二、系统组成1. CO传感器:采用高灵敏度的CO传感器,能够准确检测车库内CO浓度水平,并将实时数据传输至监测系统中。
2. 数据采集设备:负责接收CO传感器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确保准确可靠的监测结果。
3. 监测系统主机:作为数据处理中心,主机负责实时监测车库内的CO浓度,并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和控制。
4. 显示屏幕:通过显示屏幕展示CO浓度数据,使人员能够直观地了解车库内空气质量。
5. 报警装置:当CO浓度超过安全范围时,报警装置将发出警报声,并通过闪光灯等方式提醒人员撤离。
三、系统工作原理1. CO传感器感知车库内CO浓度并将数据传输至监测系统主机。
2. 数据采集设备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便后续的监测和控制。
3. 监测系统主机实时接收并分析CO浓度数据,并根据设定的安全阈值进行判断。
4. 如果CO浓度超过安全阈值,报警装置立即发出警报声和光信号,提醒人员撤离车库。
5. 同时,监测系统主机会将报警信息发送至相关管理者的设备上,以便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四、方案优势1. 实时监测:自动监测系统能够实时检测CO浓度,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 高灵敏度:采用高灵敏度的CO传感器,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多重警报:报警装置通过声音和光信号的方式,提醒人员注意CO浓度超标。
4. 数据存储:监测系统主机可对历史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为事故调查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五、方案应用车库CO浓度自动监测系统适用于各类封闭式车库,包括地下车库、室内停车场等。
无论是商业型车库还是住宅小区的停车场,该系统都能够有效监测CO浓度,确保人员安全。
CO检测系统 PPT
![CO检测系统 PPT](https://img.taocdn.com/s3/m/fb110d23af1ffc4ffe47ac74.png)
{
SPEAKER=1;//--->严重报警
LED_RED=0;
LED_green=1;
delay_1ms(2);
SPEAKER=0;
LED_RED=1;
LED_green=1;
delay_1ms(2);
SPEAKER=1;
LED_green=1;
LED_RED=0;
}
else
{
LED_RED=1;
LED_green=0;
一氧化碳主要来源:煤气泄漏;液化气泄漏;煤炭燃烧不充分等。
CO检测系统
3
一氧化碳达到一定浓度以后,会引起中毒的可能症状,具体情况如下,
50ppm
健康成年人在八小时内可以承受的最大浓度
200ppm 2-3小时后,轻微头痛、乏力
400ppm 1-2小时内前额痛;3小时后威胁生命
800ppm 45分钟内,眼花、恶心、痉挛;2小时内失去知觉;
CO检测系统
6
• MQ-7气体传感器的技术参数
CO检测系统
7
MQ-7灵敏度特性
图中纵坐标为传感 器的电阻比 (Rs/Ro),横坐标 为气体浓度。 Rs 表示传感器在不 同浓度气体中的电 阻值 Ro 表示传感器在 1000ppm 氢气中的 电阻值 由图可以看出MQ-7 型气敏元件对不同 种类,不同浓度的 气体有不同的电阻 值。
CO检测系统
5
• 任何一个完整的气体传感器都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 (1) 能选择性地检测某种单一气体,而对共存的其它气体不响应或低响应。 • (2) 对被测气体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能有效地检测允许范围内的气体浓度。 • (3) 对检测信号响应速度快,重复性好。 • (4) 长期工作稳定性好。 • (5) 使用寿命长。 • (6) 制造成本低,使用与维护方便。
SCR燃烧样气CO检测系统的维护与改进
![SCR燃烧样气CO检测系统的维护与改进](https://img.taocdn.com/s3/m/a788139edaef5ef7ba0d3c8d.png)
④
部件 等 , 任 何一 个 环 节 都 可 能造 成 检 测 的波 动 。在 系 统维 护 中 , 我们 的经验 如下 :
把 检测 结果 反 馈 至 前 段 。三个 步 骤 实 现 了 S C R铜 杆 氧含 量 的主动 控制 、 过程 验证 、 最 终检测 的生产控 制 过程 。
( 2 ) 系统 特性 。
从 系统 运行 实 践 看 , S C R燃 烧 样 气 C O检 测 系 统具 有 如下 特性 :
1 、 1 2位 电磁 阀 ; 2 、 隔膜泵 ; 3 、 流量 调节 阀 ; 4 、 流量计 ; 5 、 冷 凝
器; 6 、 水过滤器 ; 7 、 集水 器 ; 8 、 2级过滤器 ; 9 、 2位 电磁 阀 图1 S C R燃烧样气 C O检测 系统示意图
4 C O检测 系统 的改进
分 析 系统样 气 除尘 、 除湿技 术 的新进 展 , 我们 对预 处
转换成 4~ 2 0 M A的标准输 出信 号给 P L C 。检测分 析 后 的尾气 经 管道 排人 大气 。 在 系统 组 成 中 , 燃烧 炉 起 到 模 拟燃 烧 工 况 燃 烧
样 气 的作用 。管式 燃烧 炉 必 须维 持 在 8 0 0  ̄ C以上 的
理部件技术进行 了如下改进。①为防止样气水分进 入 分析 仪 、 凝 结水 过 滤器堵 塞 , 改变 了原 先 电子冷凝
器 +二 次凝 结 水 过 滤器 的脱 水 模 式 。采 用 冷 干法 :
作业温度 , 方能使样气在导气管 中着火燃烧。 自动状态下 , P L C根据 C O分析仪输 出的检测
家用CO浓度检测报警系统设计
![家用CO浓度检测报警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e1f3b96561252d381eb6ef6.png)
家用CO浓度检测报警系统设计作者:吴宇余建国来源:《科技资讯》 2012年第23期吴宇1 余建国2(1.江西理工大学电气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教研室;2.江西理工大学机械学院工业工程与自动化教研室江西赣州 341000)摘要:设计的家用报警系统用于检测燃气不完全燃烧产生危害人体的CO,可以将报警信息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发送至远程监控主机。
使用主控芯片为PIC16F887,CO检测传感器MQ-7,无线通信模块NRF24L01。
关键词:CO检测烟雾检测中图分类号:X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b)-0031-01现代家庭中天然气的普及越来越广,其安全性也愈加重要。
设计出可靠性高实时性好的CO 报警器保障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本设计能够检测燃气不完全燃烧发出的CO,当浓度超过100ppm 时将报警信号发送给监控主机。
1 系统设计系统采用一主机多从机方式监控多地点的安全情况,主从之间采用无线通信方式交换信息。
设计使用PIC16F887作为主控芯片,MQ-7传感器检测CO,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智能启动排气扇,并将报警信号通过NRF24L01转换成无线信号传送给远程监控主机。
2 硬件设计检测CO模块采用气敏传感器MQ-7,制作原理是气敏电阻在检测时阻值随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小。
SnO2作为气敏材料,在200~300℃温度吸附空气中的氧,形成氧的负离子吸附,使半导体中的电子密度减少,从而使其电阻值增加。
当遇到有能供给电子的可燃气体(如CO等)时,原来吸附的氧脱附,而由可燃气体以正离子状态吸附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表面;氧脱附放出电子,可燃性气体以正离子状态吸附也要放出电子,从而使氧化物半导体导带电子密度增加,电阻值下降。
可燃性气体不存在了,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又会自动恢复氧的负离子吸附,使电阻值升高到初始状态。
MQ-7的电压引脚为5V,输出引脚为AOUT与DOUT,当CO浓度升高时DOUT由高电平跳变为低电平,LED灯点亮,同时AOUT输出与CO浓度成比例的电压,可连接至PIC的A/D引脚转换成数字信号。
CO检测系统技术要求
![CO检测系统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e8cfeed290c69ec3d4bb754c.png)
CO检测系统2015年9月本技术要求就CO检测系统制造事宜,作出了如下规定。
本技术要求作为商务合同的附件,经供需双方代表签字盖章后生效,与商务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附件1技术规范1.总则1.1本技术要求适用于设备配套,它提出了相关配套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本技术要求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
卖方应提供一套满足本合同文件和所列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应服务。
对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必须满足其要求。
1.3卖方须执行本技术要求所列标准有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卖方在设备设计和制造中所涉及的各项规程,规范和标准遵循现行最新版本的标准。
1.4合同签订7天内,卖方提出合同设备的设计、制造、检验/试验、装配、安装、调试、试运、验收、运行和维护等标准清单给买方。
1.5设备采用的专利涉及到的全部费用均被认为已包含在设备价中,卖方保证买方不承担有关设备专利的一■切责任。
1.6卖方提供高质量的设备。
这些设备是成熟可靠、技术先进的产品,且制造厂已有相同容量机组合同设备制造、运行的成功经验。
1.7在签订合同之后,买方有权提出因规范标准和规程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一些补充要求,具体项目由买卖双方共同商定。
当主机参数发生变化时而引起的变化要求,设备不加价。
1.8对于进口设备应有原产地证明材料和海关报关单,如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虚假行为,卖方必须免费进行更换,并承担相应的损失。
1.9供方必须保证所提供产品应为完整的、全新的、合格的、先进和技术成熟可靠的。
1.10若卖方参与该项目的投标或签订本技术要求则表示:卖方熟知买方的生产工艺、工况等,无论本技术要求是否做出完整的描述,卖方所提供的产品均应完全满足买方设备正常生产的要求,实现磨机预定的功能和工艺要求。
若生产后,卖方提供产品未能满足现场正常生产需要,则卖方应承担全部责任,由此引起的所有损失均由卖方承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系统硬件实现
系统硬件电路的总体设计主要包括了气体传感器电路设计、放大电路设计、 A/D转换器电路设计、声光报警电路设计、单片机的最小系统、数码管显示 电路的设计和电源电路的设计等。
其中气体传感器选用MQ-7气体传感器;
气体传感器输出为模拟量,很微弱需要进行放大电路的处理,单片机处理 的是数字信号,需要利用A/D转换器,将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送给AT89C51 单片机进行数据的处理;声光报警电路里使用蜂鸣器作为报警用,同时还 用LED灯进行相应的指示,以便于提醒注意;
{
SPEAKER=1;//--->严重报警
LED_RED=0;
LED_green=1;
delay_1ms(2);
SPEAKER=0;
LED_RED=1;
LED_green=1;
delay_1ms(2);
SPEAKER=1;
LED_green=1;
LED_RED=0;
}
else
{
LED_RED=1;
LED_green=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000ppm 1小时内死亡
1200ppm 45分钟可能导致死亡
我们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来,随着一氧化碳的浓度的升高,CO对我们的身
体的健康就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二、对CO的检测
气体传感器可以分为六大类: (1) 半导体气体传感器 (2) 固体电解质气体传感器 (3) 接触感染式气体传感器 (4) 电化学式气体传感器 (5) 光学式气体传感器 (6) 高分子气体传感器 气体传感器的分类和基本条件为选择那种气体传感器提供了参考的依据。 气体传感器是气体与气味检测的关键元件。
• 任何一个完整的气体传感器都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 (1) 能选择性地检测某种单一气体,而对共存的其它气体不响应或低响应。 • (2) 对被测气体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能有效地检测允许范围内的气体浓度。 • (3) 对检测信号响应速度快,重复性好。 • (4) 长期工作稳定性好。 • (5) 使用寿命长。 • (6) 制造成本低,使用与维护方便。
SPEAKER=1; //一般报警
delay_1ms(2);
LED_RED=1;
LED_green=0;
SPEAKER=0;
delay_1ms(10);
LED_RED=1;
LED_green=0;
SPEAKER=0;
}
}
}
仿真原理图
感谢聆听
BUSINESS PowerPoint Template
• MQ-7气体传感器的技术参数
MQ-7灵敏度特性
图中纵坐标为传感 器的电阻比 (Rs/Ro),横坐标 为气体浓度。 Rs 表示传感器在不 同浓度气体中的电 阻值 Ro 表示传感器在 1000ppm 氢气中的 电阻值 由图可以看出MQ-7 型气敏元件对不同 种类,不同浓度的 气体有不同的电阻 值。
系统软件流程图
软件部分
{
ADC0808();
DATA=DATA*4;
//数据的处理
Display(DATA);
if(DATA<200) //--->判断是否需要报警
{
SPEAKER=0; //--->不报警
LED_green=1;不亮绿灯
LED_RED=1;
}
else if (DATA>=400)
各模块硬件电路
时钟振荡器电路
数码管显示电路
系统仿真
CO浓度与处理方式 CO浓度(ppm) 处理方式
说明
<200
正常情况处理
不亮灯
200-400
一般报警 亮绿灯小喇叭进行报警
≥400
严重报警 亮红灯小喇叭严重报警
sbit LED_RED=P1^5; //低电平点亮 sbit LED_green=P1^6; //低电平点亮 sbit SPEAKER=P1^7; //高电平报警
CO检测系统
控制工程 胡亦龙
目录
CONCENTS
1. CO的危害性 2. CO检测 3. 系统硬件实现 4. 系统仿真
一、CO的危害性
CO是一种有毒气体,遇到明火会发生燃烧甚至爆炸。人呆在一氧化碳泄漏的空间内, 人体吸入有毒气体一氧化碳后,一氧化碳将会迅速与血液中的红细胞结合导致人体中毒昏 迷,如果长时间吸入泄露的液化气甚至会发生中毒死亡。一氧化碳中毒属内科急症,如不 及时发现及治疗,将会危及生命。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故时有 发生。
一氧化碳主要来源:煤气泄漏;液化气泄漏;煤炭燃烧不充分等。
一氧化碳达到一定浓度以后,会引起中毒的可能症状,具体情况如下,
50ppm
健康成年人在八小时内可以承受的最大浓度
200ppm 2-3小时后,轻微头痛、乏力
400ppm 1-2小时内前额痛;3小时后威胁生命
800ppm 45分钟内,眼花、恶心、痉挛;2小时内失去知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