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服务研究讲课教案

合集下载

卫生服务研究

卫生服务研究

卫生服务研究卫生服务是指为人们提供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的医疗服务,是保障公众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对健康需求的增长,对卫生服务的研究也变得日益重要。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卫生服务研究的重要性、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卫生服务研究的重要性卫生服务研究对于提高医疗质量、推动公共卫生发展、优化资源分配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卫生服务研究可以提供科学依据,指导卫生服务的规划与实施。

通过深入研究不同卫生服务领域的问题和需求,可以制定出更加科学、有效的卫生服务政策,并且提高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其次,卫生服务研究有助于推动公共卫生发展。

通过对传染病控制、健康促进、疾病预防等方面的研究,可以提高公众对卫生问题的认知和意识,加强公共卫生教育和宣传,从而促进公众健康水平的提升。

最后,卫生服务研究可以优化资源的分配和利用。

通过研究卫生服务的需求与供给、服务效能等方面的问题,可以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效益的最大化。

二、卫生服务研究的现状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卫生服务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和重视。

许多国家和组织都开展了卫生服务研究项目,涉及的领域包括传染病控制、慢性病管理、医疗质量评价等。

同时,卫生服务研究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使用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开展实地调查、数据分析等。

在中国,卫生服务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多次发布关于卫生服务研究的指导意见和政策文件,鼓励各级卫生部门和科研机构积极开展卫生服务研究。

基于此,中国的卫生服务研究领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研究成果,为卫生服务的改进和优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支持。

然而,目前卫生服务研究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研究的内容和方向不够全面和深入,缺乏长期的跟踪和评估机制等。

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该不断探索和完善卫生服务研究的方法和体系,以提高研究的质量和效果。

三、卫生服务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卫生服务研究的未来发展将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卫生服务研究(课题计划书)

卫生服务研究(课题计划书)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课题计划书研究题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机制研究学生姓名年级2011 级专业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号2012年 2 月7 日研究背景医疗保障制度是保护居民健康、抵御疾病风险、提高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的有效途径。

在国家四次卫生服务调查当中,我们可以得到有关居民医疗保障的数据。

1993年的第一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中,调查人口中享受免费医疗的比例是1 5.50%,城市地区为53.48%,农村地区为2.69%,(四类农村仅为1.06%);享受部分免费医疗(如半公费、半劳保、医疗保险、合作医疗和统筹等)的比例为12.11%,城市为27.75%,农村10.96%;调查中自费医疗的比例是69.86%,其中城市为27.28%,农村地区为84.11%(经济落后的三、四类农村地区自费医疗的比例达到90%以上)[1]。

1998年的第二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中,调查人口中享受免费医疗的比例是4.95%,城市地区为16.01%,农村地区为1.16%;6.5%参加了合作医疗(主要在农村地区);76.40%自费医疗。

在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各种医疗保障制度之和的覆盖人口不足5%,自费医疗比例高达90%以上。

与93年第一次调查相比,不论城市还是农村,享有各种医疗保障制度人群的比例下降,自费医疗的比例进一步增加[2]。

2003年的第三次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合作医疗覆盖人口仅为9.5%[3]。

2008年的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中,农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比例大幅增加,增长至89.7%。

截止到2008年6月,农村居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合率到达93.0%[4]。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自2003年开展新农合以来,农民的参合率逐渐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体现了新农合的优越性和可研究性。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自2003年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以来,新农合制度建设取得快速发展。

第三章卫生服务研究的定性研究方法

第三章卫生服务研究的定性研究方法

卫生服务研究中的定性研究方法传统的卫生服务研究方法以定量研究方法为主。

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试验研究以及理论研究等方法都主要采用定量的方法收集、分析资料。

近10年来,定性研究方法在我国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卫生服务研究领域。

定性研究是研究社会现象的一种广泛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收集的资料形式通常是文字、声音、图像等,而不是数字形式。

本系列文章将介绍几种在卫生服务研究中常用的定性研究方法,本文将介绍定性研究方法的特点、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方法的关系、定性研究方法的分类及优缺点,以后的文章将依次介绍采访、专题小组讨论、观察法。

1 定性研究方法的特点1 1 定性研究方法强调在自然情境下进行研究定性研究必须在自然情境下进行,对个人的“生活世界”和机构的日常运作进行研究只有将研究对象放在真实的、丰富的、流动的自然情境下,才能获得真实可靠的研究结果。

比如要采访·位医院院长时,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前布置(经人为干预,非自然情境),采访对象提前准备了发言稿,以大会发言人的角色接受采访。

可想而知,这种采访收集到的信息真实性和可靠性必将受到很大影响。

相反,定量研究中,尤其是严格的临床试验中,通常要对研究对象施加某种干预措施,用定量的手段观察分析干预措施的效果。

因此,定量研究方法并不强调要在自然情境下进行。

1 2 定性研究方法更重视研究者与研完对象之间的关系定性研究中,研究者本人就是一个研究工具。

研究者必须与研究对象面对面地接触,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对研究对象提供的信息不断加深理解。

研究者的态度和技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研究对象的态度和参与积极性,研究者本身的性别、年龄、信仰、学术背景、世界观等都可能影响定性研究的结果。

因此,定性研究方法对研究者的能力和技巧要求更高。

比如在采访过程中随意‘断采访对象的谈话、对采访对象所反映的不合理现象提出批评,都会大大降低研究对象参与的积极性,使之不愿意透露真实的信息。

研究者必须』E确定位自己在研究中的角色,研究对象保持平等的对话关系,而不是作为领导或其他身份面对研究对象。

【卫生服务研究方法】_第二讲 卫生服务需要的测量与现状

【卫生服务研究方法】_第二讲 卫生服务需要的测量与现状
9
2008 年自我健康评价有中度及以上问题的比例(%) 、自评健康得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0
调查地区两周患病卧床率(%)
11
调查地区居民两周患病率(%)
12
调查地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
13
讨论
就城乡差异来看,自评健康和患病率的结果是 否一致?
为什么?
14
2
卫生服务需要量
死亡指标
➢ 综合指标: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平均期望寿命 ➢ 死因顺位及构成,确定主要卫生服务需要 ➢ 资料来源:常规登记报告、死因监测系统
疾病指标
➢ 频率、严重程度 ➢ 资料来源:卫生服务调查
死亡或疾病指标的优缺点? 3
疾病频率指标
两周患病率:两周每千人患病人次数
➢ 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中,患病定义:1)自觉身体不适,去医疗机构就诊;2) 自觉身体不适,未就诊,但自服药物或辅助疗法;3)自觉身体不适,未就诊 或自服药等,但因身体不适休工、休学或卧床一天及以上者。
慢性病患病率:前半年内每千人患慢性病的人数或例数
➢ 慢性病定义:1)调查前半年内,经过医务人员明确诊断有慢性病;2)半年 以前经医生诊断有慢性病,在调查前半年内时有发作,并采取了治疗措施。
健康者占总人口百分比
➢ 健康者定义:调查期间无急慢性疾病、外伤和心理障碍,无因病卧床及正常 活动受限,无眼病和牙病者等。
4
疾病严重程度指标
不是临床概念,而是患病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 两周卧床率 ➢ 两周活动受限率 ➢ 两周休工率、休学率 ➢ 两周每千人患病日数 ➢ 两周每千人因病伤卧床日数 ➢ 两周每千人因卧床休工(学)日数
5
预防保健需要量
➢ 传染病发病率:通过疾病登记获得。

卫生服务研究

卫生服务研究

二、卫生服务综合评价内容的主要特征 卫生服务综合评价内容的主要特征 1.适宜程度 2.足够程度 3.进度 4.效率 5.效果 6.影响
三、比较评价
不同时期、地区、对象、方法、 不同时期、地区、对象、方法、干预措施等之间的 比较。 比较。 比较评价研究时需注意的问题: 比较评价研究时需注意的问题: 1.设立对照 2.齐同对比:资料收集方法一致; 齐同对比:资料收集方法一致; 指标统计口径。 指标统计口径。 3.自身前后对照与平行对照
3.卫生费用评价指标 . (1)卫生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百分比 ) (2)人均卫生费用 ) (3)卫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 ) (4)门诊和住院费用构成 ) (5)医疗、卫生防疫和妇幼卫生费用的比例 )医疗、
第四节 卫生服务综合评价
一、综合评价的意义与目的 评价可以阐明一项工作的价值 评价可以衡量目标完成状况 评价可以说明工作的进展 可以探讨卫生事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卫生服务研究的内容
1 .社会因素对卫生系统的影响 2.评价人群医疗卫生服务需要 . 3 .合理分配和使用卫生资源 卫生人力、 装备供应、 卫生人力、卫生机构 、 装备供应、知识和技术 4.卫生系统的组织结构与功能 . 5.卫生系统的经济分析 . 6 .卫生服务效果评价
三、卫生服务研究的方法
1.描述性研究 . 2.分析性研究 . 3.实验性研究 . 4.理论研究 . 5.系统分析法 . 6.综合评价法 .
1.疾病频率指标 (1)两周患病率 患病的界定 (2)慢性病患病率 ) 慢性病的界定 (3)健康者占总人口百分比 )
2.疾病严重程度指标
(1)两周卧床率 ) (2)两周活动受限率 ) (3)两周休工(学)率 )两周休工(
四、卫生服务利用的测量 1.门诊服务利用指标 .

9.社会医学 -卫生服务研究

9.社会医学 -卫生服务研究

卫生费用增长的因素 (1)人口老龄化 (2)物价上涨、通货膨胀 (3)人口增长 (4)高新技术的应用、药品的更新 换代及贵重药品的广泛使用 (5)疾病谱的明显变化 (6)卫生保健需求和健康意识提高 (7)支付机制的不完善 (8)某些原因造成不合理卫生费用 的上升
三、卫生服务资源
2.2 卫生费用评价指标 (1)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百分比 (2)人均卫生费用 (3)政府财政预算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百分比 (4)卫生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百分比 (5)卫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 (6)门诊和住院费用构成 (7)医疗、预防保健的比例
3. 预防保健服务利用 预防保健服务包括计划免疫、健康教育、传染病控制、妇幼保健等。 常用指标:预防接种覆盖率、儿童体格检查率、前检查率及次数 新法接生率、住院分娩率、产后访视率及次数
卫生服务需要与利用指标的应用
1.测算目标人群卫生服务需要量和利用量 两周指标,计算全年患病、休工(学)及卧床人数或天数,因病伤门诊和住院人次数,
三、卫生服务资源
1.1 卫生人力现状分析 (1)数量:实际拥有量和每千人口相对拥有量。 (2)结构(种类、特征): 种类(专业):不同专业的卫生人员。 特征:年龄、性别、职称、学历及职业教育情况等。 (3)分布:卫生人力在不同服务层次、不同地理环境的分布。 (4)效率:主要反映卫生人员的使用情况及他们的生产情况,可以用单位时间内提供的不同类
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上人们愿意而且有能力购买的卫生服务量。 • 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的关系
I:没有认识到的需要 II:已被认识但未转化为需求的需要 III:有支付能力的需要(需求) IV:没有需要的需求
卫生服务需要、需求与利用—基本概念
• 卫生服务利用(health services utilization) 需求者实际利用卫生服务的数量(即有效需求量),是人群卫生服务需要量和卫生资源供给量相互制约的

《卫生服务经济学》课程教案

《卫生服务经济学》课程教案

《卫生服务经济学》课程教案卫生服务经济学课程教案一、课程背景卫生服务经济学是研究卫生服务相关问题的经济学分支,探讨卫生服务的供给、需求和分配等经济现象。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卫生服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并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卫生服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2. 掌握卫生服务的供给和需求模型;3. 熟悉卫生服务市场的运作和竞争机制;4. 分析卫生服务资源配置和效率问题;5. 探讨卫生服务的政策和管理策略。

三、教学内容1. 卫生服务经济学概述- 卫生服务和卫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卫生服务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2. 卫生服务的供给和需求- 卫生服务供给的决定因素和投入产出关系- 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和需求弹性分析3. 卫生服务市场的运作- 卫生服务市场的结构- 卫生服务的定价和支付方式- 卫生服务市场竞争与机制设计4. 卫生服务资源配置和效率- 卫生服务资源的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卫生服务产出和效益评价方法5. 卫生服务政策和管理- 卫生服务政策的制定和评估- 卫生服务管理的重点和策略四、教学方法1. 授课:通过讲解理论、案例分析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卫生服务经济学的基本原则和应用。

2.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促进思想碰撞和经验分享。

3. 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如实地调研、实验设计等,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评估:采用考试、论文和课堂讨论等方式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估。

五、教学评估1. 平时表现(占总成绩30%):包括课堂讨论、小组作业、实践报告等。

2.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70%):对课程内容进行综合考核。

六、参考教材1. Folland, S., Goodman, A., & Stano, M. (2017). The Economics of Health and Health Care (8th ed.). Routledge.2. Rosen, S., & Gao, Y. (2009). Public Finance for Poverty Reduction: Concepts and Case Studies from Africa and Latin America. World Bank Publications.以上是《卫生服务经济学》课程教案的大致内容和安排,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卫生服务经济学的知识。

卫生服务研究PPT课件

卫生服务研究PPT课件
12
分析性研究
队列研究是将特定的研究对象按其是否暴露于某因素或按不 同暴露水平分组,追踪观察一段时间,比较两组或各组卫生 事件的结局,以检验该因素与某卫生事件之间有无因果联系 及联系强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运用队列研究方法探讨疾病病因时,特定的研究对象是指暴露 或未暴露于某研究因素的人群;而运用队列研究对影响管理效 率如采取不同管理模式的医院、具备不同特征的社区等。
卫生机构的纵向合作与协调机制(监管、指导、转诊等),存在的主要 问题; (5)卫生经费投入与支出:各级政府的投入;卫生服务业务收入与支出情 况;计划免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重大传染病、地方病和职业病 的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项目开支情况;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购置经费投 入与支出;专业人员的培训经费支出。
7
概述(5) Introduction
卫生服务研究的方法
描述性研究
考察卫生服务发展变化的规律,预测卫生事业发展的趋势 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卫生服务状况及水平 揭示卫生服务的特征(分门别类地研究卫生事业的特点,评价卫
生服务的效益和效果) 家庭健康询问抽样调查(household health interview survey)
提高卫生服务的普及程度和居民接受卫生服务的能力, 即保证卫生服务利用的社会公平性 (social equity);
控制和降低医药费用,提高卫生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 济效益;
改进卫生服务质量,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6
概述(4) Introduction
卫生服务研究的内容
社会因素对卫生系统的影响 评价人群的医疗卫生服务需要 合理分配和使用卫生资源 卫生系统的组织结构与功能 卫生系统的经济分析 卫生服务效果评价

卫生服务研究

卫生服务研究

影响因素以及与居民卫健生康服状务况的关系,探索改善 系统
卫生服务医需系疗求统的功能以及提高卫生资卫资生源源的效益,
最终实现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改善生活质量的目
的。
服务 利用
世界卫生组织(WH0)顾问委员会提出
二、卫生服务研究的目的
❖ 科学合理地组织卫生事业、充分利用医学 和其他学科领域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技术, 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 时间和信息等资源,尽可能地满足广大居 民的卫生服务需要,保护和提高人民健康 水平,改善社会卫生状况。
比值
❖ 城市拥有的卫生总费用只是略高于农村, 但从人均占有的卫生费用来看,城乡之间 差距巨大。人口比重仅占30%的城市人口 拥有全国80%的卫生资源。
❖ 淮北农村妇女吴娟
▪ 生产花了955元(占年收入的一半左右)
❖三次产前检查:是否怀孕:15元 6个月时做B超:80元 分娩前:195元
❖分娩:665元
❖ 公平:是从社会、资源分配、服务供给和 健康状况4个方面衡量卫生服务公平程度 的基本内涵;
❖ 效益:是指卫生机构通过有效配置资源以 较少投入取得较大产出量,使有限卫生资 源取得较大经济效益;
❖ 效果:衡量人群接受卫生服务以后对健康 状况改善的程度。
公平
卫生总费用的城乡分配(万元)来源:卫生部网站Biblioteka 复怀卫生服务谱
卫生服务的范畴
❖ 从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服务 ❖ 从技术服务扩大到社会服务 ❖ 从院内服务扩大到院外服务 ❖ 从生理服务扩大到心理服务
卫生服务研究(health services research)
从卫生覆服服盖务务面的供方、需方可和服及务第性三方及其相互
之间的关系出发,研究卫生服务组织、实施及其

社会医学10-卫生服务研究

社会医学10-卫生服务研究

卫生服务要求(want)
反映居民要求预防保健、增进健康、摆 脱疾病、减少致残的主观愿望,不完全 是由自身的实际健康状况所决定的。
9
社会医学
Need
B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Wants
A
Demand
C
10
社会医学
课堂小测试
以下哪个是卫生服务需要?哪个是要求?
儿童注射麻疹疫苗 定期健康体检 割双眼皮 唇腭裂修复 减肥
11
社会医学
22
社会医学
反映卫生服务利用指标:
1.门诊服务利用 2.住院服务利用 3.预防保健服务利用
23
社会医学
门诊服务利用 ⚫ 两周就诊率=[前两周内就诊人(次)数/
调查人数]×100%或1000‰ ⚫ 两周患者就诊率=[前两周内患者就诊人
(次)数/两周患者总例数]×100% ⚫ 两周患者未就诊率=[前两周内患者末就
28
社会医学
29
社会医学
影响卫生服务需要和利用的因素
影响人群健康与社会卫生状况的因素均 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居民对卫生服务的 需要和利用。
30
社会医学
31
社会医学
三、卫生资源
指用于卫生服务的人员、经费、装备、 设施、知识和技术、信息和药品 。
1. 人力资源 2. 人力规划 3. 卫生费用 4. 卫生技术
社会医学
二、目的
根本目的:使有限的卫生资源满足卫生 服务的需要,改善社会卫生状况
具体目标(任务):实现卫生服务的最 大公平、效益、质量
4
社会医学
三、研究方法
1. 描述性研究:揭示特征 2. 分析性研究:探讨影响因素 3. 实验性研究:评价影响因素、措施 4. 理论研究:建立数学预测模型 5. 卫生经济学方法:费用-效果/效益/效用分析 6. 系统分析方法:决策分析 7. 综合评价法:卫生服务综合评价

第八章 卫生服务研究

第八章   卫生服务研究

(三)实验性研究

以社区人群作为实验研究的对象,进行干预试 验可以广泛应用于卫生服务研究。例如在缺氟 地区采用饮水加氟预防龋齿,缺碘地区供应加 碘食盐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等都是干预试验。 对于已经明确诱发疾病的危险因素,通过社会 预防措施降低危险因素,可以取得明显的社会 效果。如美国1968~1978年期间,全社会采取 措施改变饮食习惯和膳食结构、戒烟和参加体 育锻炼等 3项干预措施,使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降低 20%。
卫生服务研究(health services research)是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学科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研究领域。由于 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水平、文化背景、 卫生服务体系、医疗保健制度、生活方 式等不同,卫生服务所面临的问题也不 一样,国内外至今还没有对卫生服务研 究形成一个比较明确、统一的定义。
(六)综合评价法

世界卫生组织通过对英国、美国、加拿 大、荷兰、芬兰、阿根廷、南斯拉夫等7 国12个地区1500万居民近10年的卫生服 务抽样调查,于1976年提出了卫生服务 综合评价模式 (后将详述),即用人群 健康状况、医疗需要量、卫生资源、卫 生服务利用等指标及其相互关系,评价 卫生服务的效益和效果,为合理配置卫 生资源提供依据。
(六)卫生服务效果评价
人群健康状况是评价卫生服务效果
的最终指标。通常对单项卫生服务 项目如预防接种的效果评价,一般 考核预防接种率、传染病发病率、 死亡率的变化即可作出评价;对综 合性卫生服务项目如初级卫生保健、 妇幼卫生、门诊工作进行评价,指 标体系要复杂得多。
四、卫生服务研究的方法

(一)描述性研究
卫生服务需求卫生服务利用影响因素因此研究居民健康状况卫生服务需因此研究居民健康状况卫生服务需要求量利用量及卫生资源配置情况要求量利用量及卫生资源配置情况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分析需要求量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分析需要求量利用量的满足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是合理利用量的满足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是合理组织卫生服务评价卫生系统工作效率和组织卫生服务评价卫生系统工作效率和潜力解决卫生服务供需矛盾提高卫生潜力解决卫生服务供需矛盾提高卫生事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常用的有效事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常用的有效的方法与手段也可以为制定卫生事业发的方法与手段也可以为制定卫生事业发展规划方针政策以及加强现代化管理展规划方针政策以及加强现代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卫生服务研究PPT课件

卫生服务研究PPT课件

2022/3/22
20
精品课件文档,欢迎下载,下 载后可以复制编辑。
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浏览。
1、 病 毒 性 肝 炎:由病毒造成的肝炎按照其病毒系列不同分为甲、乙、丙 、丁、 戊和庚 共六种 类型病 毒性肝 炎。能 引起肝 脏细胞 肿胀, 是世界 上流传 广泛, 危害很 大的传 染病之 一。
1908年,才发现病毒也是肝炎的致病因 素之一 。1947年,将 原来的 传染性 肝炎(i nfectious hepatitis)称为甲型肝炎(Hepatitis A, HA);血清性肝炎(serum hepatitis)称为乙型肝炎(Hepatitis B, HB)。1965年人类首次检测到乙型肝 炎的表 面抗原 。
Health Service Resource
卫生服务综合评价
Health Service Synthesis Evaluation
第一节 概 述
(Introduction)
卫生服务研究(health services research)是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 理学科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第三方
Third party
供方Leabharlann Provider2022/3/22
卫生资源
Health resource
需方
Consumer
5
一、卫生服务研究的概念(Definition)
卫生服务研究(health service research)是从卫生服务的供方
(provider)、需方(consumer)和第三 方(third party)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出发,研究卫生系统为一定的目的合 理使用卫生资源,向居民提供预防、 保健、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卫生 服务的过程。

卫生服务研究 ppt课件

卫生服务研究  ppt课件
20世纪60-70年代WHO对七国十二地区的研究,提
出综合评价模式
近20年,卫生服务决策者、管理者和研究者之间
缺乏密切联系,卫生服务不公平现象继续存在
WHO于1991年起草并公布了“国家卫生服务纲要”
(essential national health research,ENHR)
ppt课件
第10章
卫生服务研究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
ppt课件
1
主要内容
概述
基本概念、目的和意义、任务、方法和内容
卫生服务研究的进展
国际上的进展(ENHR)、国内进展(卫生服务总调查、 CHSS)
基本内容和指标
需要、需求和利用及其指标,卫生资源;综合评价
ppt课件
建立网络 财务支持
加强国际、国家和地区间研究网络 各研究组功能是否加强 的联络与支持 增加投入,支持 ENHR 支持力度与支持项目数量与经 费来源渠道 研究项目质量评价与项目适宜性评 建立专家评审机制, 评价研究工 价,研究结果能迅速应用于实际工 作对政策的影响力度 作


ppt课件
10
二、我国卫生服务研究进展
三、卫生服务研究方法
1. 2.
描述性研究:明确、预测、比较,揭示特征 分析性研究:病例对照(case-control study)、队列研究(cohort study)-反应停事件 实验性研究 理论研究:数学模型 系统分析方法
3. 4. 5. 6. 7.
综合评价法:卫生服务综合评价
投入产出法:费用-效果/效益分析
组织实施。
该项目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个以家庭为单位的、以公平性为导向的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卫生服务研究

卫生服务研究

卫生服务研究卫生服务研究卫生服务研究是指对卫生服务系统和卫生服务提供者进行研究,以改进卫生服务系统的效率、质量和可及性。

卫生服务研究包括对卫生服务需求的研究、卫生服务的组织和管理研究、卫生服务的提供与运作研究等。

在卫生服务研究中,研究者需要了解卫生服务需求的情况,包括卫生服务需求的种类、数量和分布。

通过对疾病的研究,可以了解不同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病因和传播途径等,从而制定相应的卫生服务政策和措施。

此外,研究者还需要了解人口的特征和环境因素对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以便提供有针对性的卫生服务。

卫生服务的组织和管理研究主要关注卫生服务系统的效率和质量。

研究者需要评估卫生服务系统的组织结构、管理机制和运作流程,发现其中的问题和不足,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例如,可以通过改进医疗机构的管理制度和流程,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医疗错误和不必要的费用。

此外,还可以研究卫生服务的质量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和监督机制,提高卫生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卫生服务的提供与运作研究主要关注卫生服务的可及性。

研究者需要了解卫生服务的提供方式、分布和覆盖范围,以及卫生服务的提供者的能力和素质。

通过研究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可以发现卫生服务的不平等现象,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缩小卫生服务的差距。

例如,可以改善卫生服务设施的布局,提高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卫生服务水平;加强卫生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

总之,卫生服务研究是为了改善卫生服务系统的效率、质量和可及性而展开的研究工作。

通过对卫生服务需求、卫生服务的组织和管理以及卫生服务的提供与运作等方面的研究,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提高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果,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卫生服务研究

卫生服务研究

是指在不同的地区或不同的人群进行比较后所 提出的需求

不同地区的主要社会卫生问题、经济状况和人
口状况、卫生条件基本相同,需求不同

一些特殊人群:老年人、妇女和儿童人群、残
疾人,卫生服务需求方面有各自的特殊性
(4)感受性需求


居民主动提出的一些健康要求 需通过调查询问才能发现
二、卫生服务需要量的常用指标
9、卫生服务利用
10、资料的准确性 资料核对 重复调查 医学检查
与医学记录交叉核对
重复研究
观察研究
六、我国卫生服务研究的进展
(一)我国卫生服务发展的6个阶段

(1)试点(1981年上海) (2)推广(接近200个县市) (3)全国卫生服务调查
(4)扩大研究范围和对象
(86年农村.87年城市;93. 98 .2003年三次)
(六)综合评价法
将卫生服务中有关人群健康状况、医 疗需要量、卫生资源和卫生服务利用指标 体系及其相互联系进行综合分析, 并与相 应的参照水平进行比较, 以评价卫生服务 资源分配和机构布局的合理性。
(七)投入产出比较评价
研究卫生服务投入量与产出量之间的 数量关系。 费用—效益、费用—效果分析方法
(八)家庭健康询问抽样调查
内容: 1、考察卫生服务发展的变化规律,预测卫生 事业发展的趋势 2、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卫生服务状况及水平
3、按卫生部门不同专业系统分门别类地研究 卫生事业的特点,评价卫生服务的效益及效 果

常规登记报告资料进行垂直性研究 (Vertical approach), 抽样调查的横断面研究(Horizontal approach):家庭健康询问调查 回顾性研究范畴

初中卫生工作教案

初中卫生工作教案

教案名称:初中卫生工作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卫生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共同维护学校卫生环境。

教学内容:1. 个人卫生:刷牙、洗脸、洗澡、剪指甲等。

2. 饮食卫生:饮食规律、食品安全、餐具清洁等。

3. 环境卫生:教室卫生、宿舍卫生、公共区域卫生等。

4. 体育锻炼:运动卫生、运动损伤预防等。

5. 健康生活方式:作息规律、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引起学生对卫生工作的重视。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个人卫生对健康的重要性吗?二、讲解个人卫生(10分钟)1. 教师讲解刷牙、洗脸、洗澡、剪指甲等基本个人卫生习惯。

2. 提问:同学们,你们每天坚持刷牙、洗脸、洗澡吗?为什么?三、讲解饮食卫生(10分钟)1. 教师讲解饮食规律、食品安全、餐具清洁等方面的知识。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注意饮食卫生?四、讲解环境卫生(10分钟)1. 教师讲解教室卫生、宿舍卫生、公共区域卫生等方面的知识。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如何维护学校的环境卫生?五、讲解体育锻炼(10分钟)1. 教师讲解运动卫生、运动损伤预防等方面的知识。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如何保护自己?六、讲解健康生活方式(10分钟)1. 教师讲解作息规律、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方面的知识。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如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七、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卫生工作的重要性。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卫生方面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卫生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的情况。

3. 学生参与卫生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生服务研究卫生服务研究卫生服务研究(health services research)是卫生事业管理学科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研究领域。

在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卫生服务日趋社会化和现代化的形势下,单纯依靠生物医学成就、先进的疾病防治技术和方法,并不能保证取得满意的防治效果和提高人群健康水平,还必须相应地调整、改进医疗卫生服务系统的组织结构、功能及工作方式、方法。

加强卫生服务研究,充分发挥其研究成果对改进卫生服务的重要作用,是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和卫生服务社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本章就卫生服务研究的目的和内容,医疗需要量和卫生服务利用,以及卫生服务评价等问题进行阐述。

第一节卫生服务研究概述一、卫生服务研究的目的和范畴卫生服务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卫生部门为一定的目的,合理使用卫生资源,向人民群众提供卫生服务的过程。

卫生服务研究的目的是了解人群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需要量,卫生服务资源的筹集、分配、结构和卫生资源利用情况,分析和研究居民健康状况、卫生服务需要、卫生服务利用与卫生服务资源的关系,探讨卫生服务供需机制,为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改革、卫生事业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卫生服务研究的范畴包括卫生服务的计划、组织、财务、管理、控制、评价、服务利用以及效益效果分析等,尤其重视探讨卫生服务的提供方(provider)、需求方(consumer我国较系统地进行卫生服务研究始于1981年,当时中美合作在上海县进行了卫生服务描述性研究,并与美国华盛顿县进行了比较分析。

其后,卫生服务研究迅速发展。

粗略估计,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我国相继有100多个市、县进行过城乡居民卫生服务抽样调查。

卫生部分别于1985年和1986年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对黑龙江、山西、湖北、云南等10个省、自治区28万农民,以及四川、江苏、北京、上海等省、市8万多城市居民进行了卫生服务调查。

在此基础上又分别于1993年和1998年进行了两次全国范围综合性的卫生服务总调查。

收集了大量城乡居民健康状况、医疗需要量及卫生服务利用信息,为制定区域性卫生规划,推动卫生事业现代化、科学化管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卫生服务研究的分类1.卫生系统研究将卫生服务需要和提供作为一个系统过程,运用系统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人群卫生服务需要、卫生资源投入、卫生服务利用否适度,卫生服务利用程度是否充分、过度或不足等,从而提出卫生服务的方向和重点、合理分配与使用卫生资源的原则和方法。

此外,还可以将卫生服务组织、结构及其功能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

2.卫生工作研究包括工作计划、组织、指导、实施、监督、激励和评价等方面,可分为工作开发研究和目标评价研究两类。

工作开发研究是通过对工作过程进行评价的方法来评价卫生服务计划的进展和工作成效,探讨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和推广。

目标评价研究是通过比较实际目标与预期计划目标的接近程度,了解计划目标的执行和完成情况。

3.医疗预防效果评价卫生服务研究可以帮助促进生物医学成就应用于卫生领域,如临床试验疗效考核,新技术新方法推广应用对居民健康的影响,预防措施效果评价,以及居民在利用这些新技术新方法方面存在差异的评价等。

4.行为医学研究着重研究行为心理因素对卫生服务的影响,如研究健康者与患者的行为心理特征,医务人员行医行为,医患关系,医护关系,干群关系,个人、家庭、社区和卫生机构之间的协调、利益分配等。

三、卫生服务研究的内容1.社会因素对卫生系统的影响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系统有重要影响。

一个国家卫生系统的组织形式取决于国家的性质和组织结构特征,卫生行政机构设置形式取决于卫生部门的任务,有效组织卫生服务和充分发挥卫生资源的作用是组织卫生服务的基本原则。

卫生服务研究可以对各级卫生机构的设置提供科学依据。

2.人群的医疗需要测量了解人群的医疗需要(包括已认识和未认识的医疗需要)的性质、程度及影响因素是卫生服务研究的重要内容。

人口数量与结构以及患病率特征对医疗需要量有重要影响。

随着经济、文化水平提高,人群的医疗需要会提出新的要求。

卫生服务的基本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群的医疗需要,研究人群医疗需要不能满足的程度及影响因素,为改善卫生服务指明方向和重点。

3.卫生资源的配置和使用卫生计划的基本任务是根据人群的医疗需要,合理分配和使用卫生资源:包括卫生人力、经费、设备、知识和技术等,这是卫生服务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卫生人力的数量、质量、结构和分布是卫生资源的重点,在卫生资源中,人力是最宝贵的资源,需要科学规划,均衡发展,有效使用。

4.卫生系统的组织结构与功能卫生系统的组织结构与功能是历史形成的产物。

卫生机构的基本职能是提供卫生服务。

卫生组织的形式是不同历史时期根据具体任务演变的结果,并不一定与总任务相适应。

因此,需要根据新的任务进行改革。

卫生服务研究可以促进政府卫生机构、群众卫生组织、企业卫生组织及私人卫生机构之间协调发展。

56.卫生系统的经济分析卫生系统的经济分析是制订卫生计划的基础。

对卫生经费的研究关系到卫生服务的全局。

国家投资资料容易收集,集体、企业、社区、社会保险以及个人的卫生投资情况难于掌握。

研究卫生经费的来7.社区参与鼓励社区参与卫生工作是世界卫生组织一贯倡导的。

卫生服务研究应当测量社区参与的程度以及取得的成效,研究适用于本地区社区参与的方式与方法等。

8.卫生服务效果评价人群健康状况可直接反映卫生服务的效果。

卫生服务效果的评价包括单项卫生服务和综合性服务项目的评价,如对初级卫生保健、妇幼卫生服务进行效果评价等。

第二节(二)医疗需要量指标反映医疗需要量的指标主要由疾病的频率(度)指标和严重程度两类指标组成。

1.疾病频率(度)指标①两周患病率:前两周内患病人(次)数/调查人数×100%或1000‰国家卫生服务总调查将“患病”的概念定义为:自觉身体不适,去医疗卫生单位就诊、治疗;自觉身体不适,未去就诊治疗,但采取了自服药物或一些辅助疗法如推拿按摩等;自觉身体不适,未去就诊治疗,也未采取任何自服药物或辅助疗法,但因身体不适而休工、休学或卧床一天及以上者。

上述三种有其一者为“患病”。

②慢性病患病率:前半年内患慢性病人(次)数/调查人数×100%或1000‰“慢性病”的概念为:被调查者在调查的前半年内,经过医务人员明确诊断有慢性病;半年以前经医生诊断有慢性病,在调查的前半年内时有发作,并采取了治疗措施如服药、理疗等。

上述二种有其一者为患“慢性病”。

③健康者占总人口百分比:即每百调查人口中健康者所占的百分比健康者是指在调查期间无急慢性疾病、外伤和心理障碍,无因病卧床及正常活动受限制者,无眼病和牙病等。

2.疾病严重程度指标①两周卧床率:前两周内活动受限人(次)数/调查人数×100%或1000‰②两周活动受限率:前两周内活动受限人(次)数/调查人数×100%或1000‰③两周休工(学)率:前两周因病休工(学)人(次)数/调查人数×100%或1000‰对于预防保健的需要量,通常可用传染病的发病率来反映。

传染病发病率高的地区对预防保健的需要量高;反之,则低。

传染病发病资料一般可以通过疾病登记获得。

(三)卫生服务需要量的应用假设两周内一次性抽样调查的结果对全年有代表性,可采用两周指标平均值乘26由于疾病指标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动,用两周抽样调查的结果推算全年疾病发生的频率及严重程度会存在偏差。

如果能够在1年内抽样调查若干次或采用连续性抽样调查方法,1年内由调查员连续进行资料收集,计算出的疾病、休工及卧床指标就能更准确地反映全年目标人群卫生服务需要量及其变动的规律。

两周抽样调查结果从时间上延长可以计算全年卫生服务需要量,从调查人群可以推论一个区域内总人口中疾病发生的频率及严重程度指标,作为制订卫生规划的依据。

每人每年因病休工天数乘以人均产值,再乘以该地区总人口数,可以得出因病休工而引起的间接经济损失数。

人群患病率、休工率及卧床率指标不仅可以计算医疗服务需要量,还可以下表将我国1993年国家卫生服务总调查中的患病指标与国内外有关的调查结果作了比较。

与80年代中期相比,1993年我国城市和农村的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人均年患病天数、休工、休学天数都有较大程度的增加,反映城乡居民对医疗服务的需要量有所增加,与世界卫生组织70年代7国12地区患病率及患病天数较高,反映城市居民医疗服务需要量相对较高。

表11-1 1993年国家卫生服务总调查患病指标与国内外有关调查结果比较指标 1993年1985年农村1986年城市70年代7国12地区农村城市两周患病率(‰) 128.2 175.2 69.0 105.0 185.0慢性病患病率130.7 285.8 86.0 236.0 93.0 (‰)人均年患病天数25.7 38.9 13.0 25.0 22.0人均年休工天数 6.8 4.5 5.4 5.0 5.2人均年休学天数 2.1 3.0 1.2 2.0 5.4人均年卧床天数 3.2 3.2 2.4 3.0 7.1应该指出,现阶段在制定卫生计划时要同时考虑需要和需求,要对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以及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卫生服务区别对待,既要保证城乡居民获得基本的卫生保健服务,满足他们的基本需要,以体现社会公平性,又要适当地引入市场机制,提高卫生资源的配置效益,兼顾到需求。

如对于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在我国的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群众支付能力较差,需要难以转变为需求,应当主要靠国家提供保障,制定卫生计划时要更多地考虑需要;对于超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特殊服务,完全可以根据需求情况制定卫生计划。

此外,制定不同时期卫生计划的依据也应有所偏重。

一般来说,短期计划可相对多考虑需求,而长期计划则应更多地考虑需要。

二、卫生服务利用(一)卫生服务利用概念卫生服务利用是需求者实际利用卫生服务的数量,直接反映卫生系统为人群健康提供卫生服务的数量,是人群卫生服务需要量和卫生资源供给量相互制约的结果。

的效率。

卫生服务利用量受卫生资源及人群医疗需要量的制约,充分发挥卫生部门的主动性,可以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充分发挥潜力,提高卫生服务的利用率。

因此,分析卫生服务的利用程度,常常是评价卫生事业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的常用手段。

(二)卫生服务利用指标我国卫生服务利用的资料主要来源于常规的卫生工作登记及报表。

这类资料一般易于收集、长期积累、系统观察,但由于一个地区的居民常常在不同的地点接受卫生服务,仅仅根据卫生部门登记报告资料不易判断人群利用卫生服务的全貌。

对家庭进行抽样询问调查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与掌握人群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利用状况。

卫生服务利用可分为门诊服务利用、住院服务利用及预防保健服务利用等几方面。

1.门诊服务利用指标人群门诊服务利用的指标主要有两周就诊率、两周就诊人次数或人年就诊次数(可根据两周就诊人次数推算得到,这是估计门诊需求量的重要指标)、患者就诊率及患者未就诊率(是反映就诊状况的负指标)等,可用来反映人群对门诊服务的需求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