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x年中考地理 地球和地球仪复习题
地理中考专题训练和答案解析(珍藏版):地球和地球仪
专题01 地球与地球仪★★基础闯关★★1.有关地球形状和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A. 天圆地方B. 地球的平均半径约6378千米C. 地球是一个规则的球体D. 地球的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2.人们对地球形状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对地球形状认识按从古到今排序正确的是( )A. a-b-c-dB. b-a-c-dC. b-d-c-aD. a-c-d-b3.下列诗句中能够反映地球形状是球体的是( )A.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B.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C.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D.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很久的发展历程,最早由麦哲伦实现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
后来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以及现代探测技术的运用,人们发现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在日常生活中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站得高看得远、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等。
4.读地球仪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是()A. 纬线B. 经线C. 等高线D. 等温线(2)在同一个地球仪上表示的地理事物,说法错误的是()A. 按一定比例,把地球缩小后制成B. 用不同的颜色.文字.符号表示地理事物C. 地球仪能真实的反映地球形状D. 地球仪是地球缩小模型5.下列关于纬线和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 所有的纬线长度相等B. 北纬不一定都在北半球C. 所有纬线都是半圆D. 赤道以北是北纬,用字母N表示6.与120°E经线共同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是()A. 60°EB. 60°WC. 120°WD. 0°7.从北极到南极,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A. 先减小再增大B. 先增大再减小C. 一直变大D. 一直变小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本初子午线是地球仪上最长的经线B. 0°经线东侧为西经、西侧为东经C. 18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D. 0°经线向西数值递增的是西经9.“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说法适用于那个地区()A. 极地地区B. 赤道地区C. 回归线附近D. 极圈附近10.读经纬网图,回答下面小题。
初中地理中考地球和地球仪专项复习(选择题)1701-1800(含答案解析)
初中地理中考地球和地球仪专项复习(选择题)1701-1800(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关于我国北京(40°N,116°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东半球,高纬度B.位于南半球,低纬度C.位于北半球,中纬度D.位于西半球,中纬度读某区域经纬网图,完成下列各题。
2.与图中A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的是()A.20°E B.20°W C.160°E D.160°W3.小明说:“我的家乡位于北半球且四季分明。
”小明的家乡可能位于图中四点中A.B点B.C点C.D点D.E点下图为某区域经纬网示意图,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4.①地的经纬度是A.30°W、23.5°N B.30°E、30°NC.30°W、23.5°S D.30°E、30°S5.②地位于③地的A.北方B.西北方C.西南方D.东南方6.6.俗话说:“找不着北”,图中四人对这句话体会最深的是( )A.小刚B.小红C.小明D.小华7.下列事实或现象中,能够说明地球是球体的是()A.远处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后看见船身B.水往低处流C.古代人说“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D.郑和下西洋8.一架飞机从南充市起飞,沿着一条纬线一直朝正东方向飞行,最终()A.到达北极点B.到达南极点C.回到南充D.不能回到南充9.在学习了地球仪之后,几位同学对学习地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后拿着地球仪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你知道谁的说法是错误的?A.地球仪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地球的好帮手B.地球仪和地球的形状是一样的,只是大小不同C.地球仪上的地轴是地球上没有的D.赤道是地球表面最长的纬线10.与120°E经线共同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是A.60°E经线B.60°W经线C.120°W经线D.180°经线11.同学们在收看宇航员的太空课堂后,进行了相关讨论,下列说法可信的是A.从太空可以看见地球表面布满经纬网B.宇航员在北极上空可观察到地球运动方向呈顺时针C.在太空肉眼可观察到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约长21千米D.从太空看地球,应当称地球为“水球”更符合实际12.以下是某班同学做的几个简易地球仪模型,最科学的是()A.B.C.D.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人教通用)201x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一 地球与地图 1.1地球与地球仪检测(含解析)
1.1 地球和地球仪考点1:地球仪与经纬网读经纬网示意图,回答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所在经线不等长B.丙、丁所在纬线圈等长C.甲、乙两地均位于西半球D.乙、丙向北能到达北极点2.关于图中四地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处于高纬,四季分明B.乙地终年昼夜平分C.丙地阳光直射,热量充足D.丁地午夜太阳景色美3.右图中表示南纬23.5°,东经30°的点是()A 甲B 乙C 丙D 丁4.同学们,我们迎来了第一次模拟考试,预示着两年的地理学习就要结束了。
那堂课的场景你还记得吗?第一节地理课,老师就给同学们带来了地理学习的工具—地球仪。
利用地球仪的经纬网能帮助我们()A. 预测某地天气B. 寻找各种矿藏C. 确定位置方向D. 测量地形高度读下图,完成5—6问题。
5.以下给图中四点标注的经纬度正确的是()A.①(20°N,20°W)B.②(60°N,40°W)C.③(20°S,0°)D.④(40°N,20°W)6.图中四点位于西半球的是()A.①B.②C.③D.④7.能够正确说明地球大小的是()A.地球是个球体B.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C.地球卫星照片D.地球平均半径4万千米8.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下,某人从赤道以北40千米处出发,依次向正南、正东、正北、正西各行100千米,最后他位于()A.出发点B.出发点以西C.出发点以北D.出发点以东9.下列关于经线和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经线指示东西方向B.纬线的长度都相等C.经线的形状为圆D.沿任何一条纬线西行,均能回到原地10.地球是我们的家园,下列关于地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地球的中心有一根真实存在的轴B.地球表面有不多经纬线C.地球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D.哥伦布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球体考点2:经纬网的应用1. xx年汶川地震时,成都军区某部通过“北斗一号”发回信息得知,北川县(105°E,31.5°N)茶坪余震不断,随时可能发生重大洪灾。
初中地理中考地球和地球仪专项复习(选择题)1101-1200(含答案解析)
初中地理中考地球和地球仪专项复习(选择题)1101-1200(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甲地位于东经120º,北纬30°,乙地位于东经100º,北纬45º。
那么甲地位于乙地的A.东北方B.东南方C.西南方D.西北方2.某人从甲地向南行走10千米,再向东走10千米,又向北走10千米,最后回到原地,则甲地位于()A.赤道上B.北极点上C.南极点上D.无法确定3.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的表面积约为()A.5.1亿千米B.5.1亿平方千米C.5.1亿立方千米D.5.1平方千米4.在地球仪上,下列经纬线长度相等的一组是:A.0°经线和180°经线B.北回归线和北极圈C.本初子午线和赤道D.10°N和10°E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可以观察到的地球范围主要位于A.北半球B.南半球C.东半球D.西半球6.图中A点大致位于A.40°N,120°E附近B.40°S,120°E附近C.40°S,120°W附近D.40°N,120°W 附近7.有位乘客在日出时分从A点登上飞机,几个小时后到达(43°N,87°E),发现当地太阳刚刚升起。
产生这种地理现象的原因是A.纬度差异B.地球自转C.地球公转D.四季交替8.有关经纬线特点表述正确的是①地球自身具有经线和纬线②两条经线可以组成一个经线圈③赤道是南北半球分界线④纬线是长度不等的圆圈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9.某同学把某地的地理位置记作:纬度40 度,经度116度,按这种记法在地球表面有()A.1处B.2处C.3处D.4处读图“光照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初中地理中考地球和地球仪专项复习(选择题)1501-1600(含答案解析)
初中地理中考地球和地球仪专项复习(选择题)1501-1600(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读下图经纬网,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点的经纬度正确的是()A.(20ºN,20ºE)B.(20ºS,20ºE)C.(20ºN,20ºW)D.(20ºS,20ºW)2.有关图中ABC三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A地位于南半球B.B地位于中纬度C.B地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D.C地处于热带3.观察地球仪,对地球仪中甲、乙两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点位于东半球、北半球B.乙点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C.乙点位于甲点的西南方向D.甲点的坐标为40°N,120°W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4.下列关于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居住在这里的因纽特人为白种人B.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C.6月 22 日可以看到美丽的极光D.北极地区科考最佳时间是7~8月5.图中甲的经纬度是( )A.(80°N,120°E)B.(80°N,150°E)C.(80°N,150°W)D.(80°S,60°W)6.与“坐地日行八万里”这一诗句最相吻合的地点时A.南极点B.北极点C.赤道D.本初子午线读图甲和图乙,完成下面小题。
7.关于甲图中的地理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①地位于东半球、高纬度地区B.②地位于③地的东南方向C.④地位于热带地区D.图中三幅阴影表示的实地面积关系为甲>乙>丙8.地球上的昼夜分布状况如图乙所示时,图甲中哪个地区的白昼时间最长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2022年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由北京与张家口联合举办,读“世界滑雪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初中地理中考地球和地球仪专项复习(选择题)401-500(含答案解析)
初中地理中考地球和地球仪专项复习(选择题)401-500(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有关地球形状和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A.天圆地方B.地球的平均半径约6378千米C.地球是一个规则的球体D.地球的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2.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A.20°W, 160°E B.20°E, 160°WC.60°E, 120°W D.60°W, 120°E3.下列关于地球的形状,正确的是()A.地球的形状是正球体B.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C.地球的形状是椭圆形D.地球是一个两极略鼓、赤道稍扁的不规则球体地球仪是我们认识地球的工具,是地球的模型。
观察地球仪,回答下面小题。
4.地球的形状为A.圆形B.球体C.方形D.弧形5.不能描述地球大小的是A.陆地平均海拔B.赤道周长C.陆地平均半径D.地球表面积6.下列有关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弧线,指示南北B.地球上的经线长度相等,共360 条C.纬线与经线垂直,本初子午线是最长的一条纬线D.在同一条纬线上的地点,时间相同7.图中 A 点的地理坐标为A.23.5°N,60°W B.30°N,60°EC.23.5°N,60°E D.30°N,60°W8.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下列认识过程正确的是()①天圆地方②麦哲伦环球航行③根据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推测出地球是球体④地球卫星照片A.①④③②B.④③②①C.①③②④D.④②③①读“经纬网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甲点的经纬度位置是A.150°E,25°N B.150°W,25°SC.150°E.25°S D.150°W,25°N10.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点位于乙点的西南方向B.乙点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C.丙点位于高纬度地区D.丁点比丙点先看到日出读下面四幅经纬网回答下面小题11.在图中数字所示的地点中,既属于东半球、又位于北半球的是A.①②B.③④C.③D.④12.有关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纬线长度都相等,指示东西方向B.经线相互平行,指示南北方向C.赤道是最长的纬线D.纬线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指示东西方向北极燕鸥是候鸟(如图),当北半球是夏季的时候,北极燕鸥在北极圈内繁衍后代,当北半球冬季来临时,燕鸥便开始长途迁徙。
初中地理中考总复习专项训练--地球和地球仪(含答案解析)
初中地理中考总复习专项训练—地球和地球仪(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共35小题)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下列不能说明其形状为球体的是()A.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B.麦哲伦环球航行C.远航的船舶逐渐消失在地平线下D.流星现象2.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A.B.C.D.3.有关地球形状与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8千米B.地球的赤道直径是4万千米C.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D.地球是个标准的球体4.图中,大圆和小圆分别表示地球赤道、极圈,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其中,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的图是()A.B.C.D.5.如图实验能够揭示的地理事实是()A.天圆如张盖B.地球是个球体C.地方如棋局D.地球是正方体6.下利关于地球仪和经纬网的说法,正确的是()A.本初子午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B.经线和纬线都有无数条C.所与纬线的长度都相等D.纬度30°~60°称为低纬度7.同学们在收看宇航员的太空课堂后,进行了相关讨论,下列说法可信的是()A.从太空可以看见地球表面布满经纬网B.宇航员在北极上空可观察到地球运动方向呈顺时针C.在太空肉眼可观察到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约长21千米D.从太空看地球,应当称地球为“水球”更符合实际8.在地球仪上,有关经线与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0°经线、18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B.0°纬线的长度是0°经线长度的2倍C.经线和纬线在地球仪上不指示任何方向D.23.5°、66.5°的纬线不是五个温度带的分界线9.“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描述的是地球的()A.自转运动B.公转运动C.星空变化D.季节更替10.对于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描述正确的是()A.方向相同B.周期相同C.自转产生的现象是四季变化D.公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11.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经线都与本初子午线平行B.纬度越低,纬线越长C.经线和纬线都长度相等D.纬线指示南北方向12.根据经纬网图判断,下对说法正确的是()A.C在B的西南方,B位于北半球B.B在D的西北方,E位于西半球C.D在E的东北方,D位于东半球D.C在E的东北方,C位于西半球13.今年3月,马航MH370从吉隆坡至北京航班在越南空中管制区失联,地点为北纬06°55′15″,东经103°34′43″,在图中表示该地点的是()A.B.C.D.14.读图,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依次是()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②①D.②①③15.读经纬网图,对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的经纬度为(60°E,40°N)B.甲的时间比乙的时间早C.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只有丁点D.位于西半球的只有甲点16.图中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A.地球公转B.地球自转C.五带划分D.季节变化17.下面关于经纬线和经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B.经线长度不相等C.经线指示东西方向D.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本初子午线18.2016年6月27日地理结业考试,此时地球运动到图中哪两点之间()A.A和B之间B.B和C之间C.C和D之间D.D和A之间19.一游客在旅行日记中写到:我到达过世界上一个神奇的地方,在那里,我右手位于东半球,左手位于西半球,面向北半球,背靠南半球.这个神奇的地方就是图中的()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20.读“地球上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A 地的季节和此时的昼夜长短状况是()A.夏季、昼长夜短B.夏季、昼短夜长C.冬季、昼长夜短D.冬季、昼短夜长21.下列现象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A.四季变化B.五带形成C.极昼极夜D.昼夜更替22.读如图经纬网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E点在F点的东北方向B.E、F两点均位于东半球C.E、F两点均有太阳直射现象D.E点的地理坐标为40°N,40°W23.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下列关于地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地球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B.地球是距离太阳最近的一颗行星C.地球上的大部分淡水曾是海洋水的一部分D.地球上的地震主要发生在板块交界的地方24.下列有关东西半球的描述,正确的是()A.B. C. D.25.图P点位置,同时符合①东半球;②北半球;③热带三个条件的是()A. B.C.D.26.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转、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B.自转、公转的周期都是一天C.昼夜更替现象与自转无关D.四季变化与公转无关27.下列四点中同时符合西半球、北半球、北温带、中纬度条件的是()A.140°E,40°N B.150°W,20°N C.165°E,45°N D.170°W,70°N28.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是同学们学习地理的工具.将图示地球仪按地球自转方向转动,最早从我们视线中消失的是()A.A点B.B点C.C点D.D点29.下列现象中,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A.东营市春夏秋冬四季分明B.漠河冬季漫长,海南岛长夏无冬C.济南市各学校冬季下午放学时间比夏季早D.北京市的学生比乌鲁木齐的学生先看到日出30.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当地球公转到A点时,十堰市昼夜等长②当地球公转到B点时,南半球是夏季③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④国庆节期间,地球运行在图中③段.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31.如图,图中湖北鄂州(30.23°N,114.52°E)位于甲、乙、丙、丁四地中的()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32.读东、西两半球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是东半球B.本初子午线在乙半球C.丙点的经度是110°W D.丁点的经度是120°E33.读经纬网地图,下列关于P点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P点位于北寒带B.P点有极昼和极夜现象C.P点的经纬度为150°E,60°N D.P点位于西半球34.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某国发生8.1级地震,震源位于北纬28.2度,东经84.7度.四幅图能正确表示此次地震震源位置的是()A.B.C.D.35.成语“南辕北辙”,指要到南方去,却驾着车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最后不能达到目的地.如果“东辕西辙”,理论上可以到达目的地,解释其原因正确的是:()①经线等长;纬线不等长②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③地球自西向东运动④经线是圆;纬线是半圆⑤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⑥经线是半圆;纬线是圆.A.①②B.①⑤C.③④D.②⑥二.解答题(共10小题)36.下面是某日地球的昼夜分布图(图1)及地球公转示意图(图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造成地球昼夜交替的原因是;(2)图1所示这一天是北半球的(节气),此时在图2中地球公转到处;(3)如图1所示,此时北京(116°E,40°N)正值(白天、黑夜);(4)图3是东营的小华记录的“二分二至”正午时刻教室内的光照情况,其中符合图1所示这一天光照情况的是;37.如图中两条经纬线之间的间距相等,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甲地的纬度,丁地的经度.(2)丙地位于乙地的方向.(3)乙、丁两地之间的距离大约是千米.(4)地球自转一周,甲、乙、丙三地中经过距离最长的是.(5)甲、乙、丙三地中,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热带的是.38.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1)观察地球公转示意图得知,一年中,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之间来回移动.(2)地球公转至乙位置时为北半球的(节气),此时,我们居住的小区房间内能够被太阳光照射到的面积为一年中的(最大、最小)值,北京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最小)值.(3)在低纬度、中纬度和高纬度地区中,四季更替最明显的是地区.39.读地球公转图(如图1)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图(如图2)回答问题:(1)地球公转到甲处和丙处相比,我们襄阳正午时物体的影子朝向(相同/不同);(2)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丙位置时,我国东部地区盛行风向;(3)太阳直射点从B移动到D时,北京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是:;(4)当太阳直射点从D移动到E过程中,我国的降水较(多/少);(5)请你在图三中画出地球公转到甲处时的太阳光照图.(用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太阳光线).40.读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地球围绕不停地公转,公转的方向为,公转的周期是.(2)当地球公转到A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为,此时漳州的昼夜长短情况是.当地球公转到B位置时,澳大利亚悉尼所处的节气为,当地学校正午旗杆的影子达一年中最(长/短).41.读经纬网图和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1)玲玲家的经度是,纬度是.贝贝家位于玲玲家的方向.根据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规律,同一天,玲玲和贝贝先看到日出的是.(2)在等高线地形图ABCD四处中,属于陡崖的是处;A处与C处的相对高度是米,图示范围的地形类型应是(“山地”或“平原”).若测得C、D两地图上距离2厘米,那么两地实际距离是千米.(3)某徒步旅行者在山区迷路,当他发现一条小溪时,果断沿着小溪向下游前进,摆脱了困境.请解释这种做法的合理性.42.南极地区因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原始的自然环境而成为科学考察的宝地.2014年2月8日,我国在南极建设的第四个科考站﹣﹣泰山站(73.51°S,76.58°E)正式建成并开站运行,标志着我国在南极的科考工作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读图1,回答问题.(1)图1中a、b两箭头代表地球自转方向的是.(2)图1中字母A、B、C代表南极地区周围的大洋,其中B是洋;四个考察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站;泰山站大致位于昆仑站的方向.(3)为什么我国建站时间都选择在1﹣2月?.(4)科考队员在昆仑站测得多年平均气温降水数据,并绘制成气温与降水量柱状图,下列与之相符的是.(5)建筑物的特点大都是为了更好的适应所处地区的地理环境.结合图2推测泰山站架空设置的主要目的是(单项选择).A.利于防寒保暖B.通风防暴雪堆堵C.便于天文观测D.防紫外线辐射.43.读地球运动的演示实验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是.(2)图中示意太阳直射在(纬线),此时是北半球的(节气).(3)A点的经度是;A点位于B点的方向.44.读图1和图2,回答问题:(1)A点的经纬度是、.(2)B点位于东西半球中的半球.(3)C点的气候特征是.A.终年炎热干燥B.降水可分旱雨两季C.终年高温多雨D.终年温和湿润(4)今年(6月17日)同学们正在进行紧张的考试,此时地球公转到了.A.①→②之间B.②→③之间C.③→④之间D.④→①之间.45.读如图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1)B图是地球公转到时(甲乙丙丁)的光照情况.(2)在春分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北回归线、赤道).(3)B图中,B点在五带中的带.C点在D点的方向.(4)下列地理现象主要与地球的公转有关的是(双项选择).A.资阳夏天热冬天冷B.太阳每天东升西落C.我们每天经历了白天和黑夜D.北极圈内有极昼和极夜现象.2018中考总复习初中地理--地球和地球仪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35小题)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下列不能说明地球形状为球体的是()A.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B.麦哲伦环球航行C.远航的船舶逐渐消失在地平线下D.流星现象【分析】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规则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解答】解: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等;流星是指运行在星际空间的流星体在接近地球时由于受到地球引力的摄动而被地球吸引,从而进入地球大气层,并与大气摩擦燃烧所产生的光迹,其不能证明地球形状为球体;依据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例,理解解答即可.2.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A.B.C.D.【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解答】解: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在北极上判定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在南极上判定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结合图中极点及经度可判定,D选项符合题意,可当选.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的方向,读图理解解答即可.3.有关地球形状与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8千米B.地球的赤道直径是4万千米C.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D.地球是个标准的球体【分析】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约长21千米,这点差别与地球的平均半径相比,十分微小,从宇宙空间看地球,仍可将它视为一个规则球体.【解答】解: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规则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赤道约4万千米.故选:C.【点评】考查地球的形状及大小,要理解记忆.4.图中,大圆和小圆分别表示地球赤道、极圈,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其中,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的图是()A.B.C.D.【分析】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站在南极点上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顺时针方向旋转;站在北极点上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逆时针方向旋转.【解答】解:读图可知,根据地球自转为顺时针方向可判断出CD图是南极图,南极圈内出现了极昼现象的是C图,说明此时太阳光的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根据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地球在极地自转的特点,属于基础题.5.如图实验能够揭示的地理事实是()A.天圆如张盖B.地球是个球体C.地方如棋局D.地球是正方体【分析】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解答】解:图中所示从远处驶来的轮船,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如图实验能够揭示的地理事实是地球是一个球体.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实例,读图解答即可.6.下利关于地球仪和经纬网的说法,正确的是()A.本初子午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B.经线和纬线都有无数条C.所与纬线的长度都相等D.纬度30°~60°称为低纬度【分析】在地球仪上,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纬线的长度不相等,最长的是赤道;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解答】解: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160°E和20°W组成的经线圈,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经线和纬线都有无数条,故选项B符合题意;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所有纬线的长度不一定相等,最长的是赤道,故C不符合题意;纬度30°~60°称为中纬度,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经纬线的特点,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7.同学们在收看宇航员的太空课堂后,进行了相关讨论,下列说法可信的是()A.从太空可以看见地球表面布满经纬网B.宇航员在北极上空可观察到地球运动方向呈顺时针C.在太空肉眼可观察到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约长21千米D.从太空看地球,应当称地球为“水球”更符合实际【分析】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解答】解:经纬网不是真实存在于地球表面的,故A错误;北极地区地球自转是逆时针方向,故B错误;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21千米,对地球这么一个庞大的球体来说,差距是微不足道的,在太空中宇航员看不出差异,故C错误;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29%,地球表面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地球的大小与海陆分布特点,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8.在地球仪上,有关经线与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0°经线、18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B.0°纬线的长度是0°经线长度的2倍C.经线和纬线在地球仪上不指示任何方向D.23.5°、66.5°的纬线不是五个温度带的分界线【分析】在地球仪表面,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纬线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到两极缩为一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为了区别各条经线,分别为它们标定了度数,这就是经度.【解答】解:A、国际上习惯用西经20°(写作20°W)和东经160°(写作160°E)这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故A不正确;B、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所有经线都连接南、北两极、是半圆,因此0°纬线(赤道)的长度是0°经线长度的2倍,故B正确;C、在地球仪上,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故C不正确;D、23.5°是回归线,是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66.5°是极圈,是温带与寒带的分界线,故D不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经纬线的特点,属基础题.9.“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描述的是地球的()A.自转运动B.公转运动C.星空变化D.季节更替【分析】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区的差异(东部的时刻早于西部),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解答】解:赤道的周长是四万公里,也就是八万里.身处赤道上时,地球自转一圈正好是它的周长,所以就是坐地日行八万里了.故选:A.【点评】考查地球自转的有关知识,要理解记忆.10.对于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描述正确的是()A.方向相同B.周期相同C.自转产生的现象是四季变化D.公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从北极上空看,按逆时针方向转动,从南极上空看,按顺时针方向转动.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解答】解: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方向相同;故A正确;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故B错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故C错误;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概况,理解解答即可.11.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经线都与本初子午线平行B.纬度越低,纬线越长C.经线和纬线都长度相等D.纬线指示南北方向【分析】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也称子午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都呈半圆状且长度相等;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纬线: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并与经线垂直,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在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经线,为了区分各条经线,人们给它们标了度数,叫经度.经度的变化规律为:以本初子午线为界,向东向西度数逐渐增大到180°.【解答】解: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所以所有经线都与本初子午线平行是错误的;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故B正确;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每条纬线的长度不相等,故C错误;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故D错误.故选:B.【点评】根据经纬线的性质,运用排除法筛选出正确选项.12.根据经纬网图判断,下对说法正确的是()A.C在B的西南方,B位于北半球B.B在D的西北方,E位于西半球C.D在E的东北方,D位于东半球D.C在E的东北方,C位于西半球【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C在B的正西方;B点的纬度是60°N,位于北半球;故A错误;B在D的西北方;E点的经度是165°E,位于西半球;故B正确;D在E的正东方;D点的经度是165°W,位于西半球;故C错误;C在E的西北方;C点的经度是位于150°E,位于东半球;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13.今年3月,马航MH370从吉隆坡至北京航班在越南空中管制区失联,地点为北纬06°55′15″,东经103°34′43″,在图中表示该地点的是()A.B.C.D.【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解答】解: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读图可知,A选项中经度范围是西经95°﹣105°,纬度范围是北纬0°﹣10°;B选项中经度范围是西经95°﹣105°,纬度范围是南纬0°﹣10°;C选项中经度范围是东经95°﹣105°,纬度范围是0°﹣南纬10°;D选项中经度范围是东经95°﹣105°,纬度范围是南纬0°﹣北纬10°;因此可判断,符合马航失联地点(北纬06°55′15″,东经103°34′43″)的是D选项.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利用经纬网确定某点的地理坐标,关键是利用读图要领确定东西经度和南北纬度.14.读图,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依次是()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②①D.②①③【分析】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解答】解: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读图解答即可.15.读经纬网图,对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中考地理地球和地球仪、地球的运动复习题(含答案)
考纲要求备考指津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3.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4.在地球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5.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6.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自转、公转7.观察不同季节(或一天内)太阳光下物体影子方向和长度的变化 1.比较分析人类认识地球形状不同阶段的根据和方法2.描述地球的大小,培养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3.经纬线和经纬度都是在地球仪上人为划分出来的4.把地球仪当作学习的工具来看待5.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培养动手能力6.地球运动带来了哪些地理现象7.通过观察物体影子方向和长度的变化,理解太阳高度与物体影子的关系考点梳理考点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形状认识过程:直觉天圆地方→臆想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球体。
地球的卫星照片确证地球是球体。
2.地球是球体其他证据:(1)登高远望。
(2)海面远方驶来的轮船,总是先看到船的桅杆,再看到整个船身。
(3)月食现象。
3.大小:考点二、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经线(经度)纬线(纬度)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特点[ 形状为半圆除两极点外其余为圆指示南北方向指示东西方向相等(约2万千米)②赤道最长,向两极缩短所有经线都交于南北两极所有纬线都互相平行度数划分由①0°经线向东向西到③180°经线东经:E,西经:W 由②0°纬线向南北各分作90°南纬:S,北纬:N变化规律东增东经,西增西经北增北纬,南增南纬起点①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②赤道(即0°纬线)特殊线东西半球界线是④20°W和⑤160°E组成的经线圈,东西经度界线是0°,180°南北半球界线是②赤道。
热带与温带界线是南北回归线,温带与寒带界线是南北极圈,低、中、高纬度界线分别是30°N (S)、60°N (S)考点三、地球的自转中心运动方向运动周期地理现象地轴自西向东一天或约24小时昼夜交替,时间的差异极点看自转方向:北逆南顺;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202X年中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1 地球和地球仪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2X年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 地球和地球仪地球和地球仪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是一个圆形的天体。
它自转一周约为24小时,同时也围着太阳公转一周约为365天,构成了我们生疏的一年。
地球的直径约为12742公里,赤道半径约为6378公里。
地球的表面由70%的海洋和30%的陆地组成,同时还有大气层和地壳等。
地球有4个主要的圈层: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
大气圈是由气体组成的,它包裹在地球四周,爱护地球免受太阳的辐射和宇宙射线的影响。
水圈包括地球上的水体,包括海洋、河流、湖泊和冰川等。
岩石圈是由地壳和上部的岩石组成的,地壳分成板块,它们在地壳运动的过程中相互碰撞和摩擦,形成地震、火山和山脉等地质现象。
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体所处的环境范围,包括陆地、水域和大气中的生物。
地球仪是用来表示和争辩地球外形、地理位置和地球相关问题的工具。
地球仪通常由一个金属或塑料球体构成,球体表面包裹着地图。
地球仪可以旋转,可以观看到地球上各个地区的位置和相对位置。
地球仪上标注了经纬线,经线是南北方向的线,起点是本初子午线,终点是180度的国际日期变更线;纬线是东西方向的线,赤道是0度纬线,北极和南极分别是90度纬线。
地球仪上还标注了国家、城市、山脉、河流等地理要素。
通过地球仪可以学习地球的外形、大小和地球上各个地区的位置。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地球仪了解到中国位于东亚,东临黄海和东海,南临南海,西临巴士海峡和台湾海峡,北邻长白山和黑龙江。
同时,地球仪还能挂念我们了解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地球上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现象。
比如,我们可以了解到世界上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流经非洲大陆。
地球和地球仪是地理学中最基本且重要的概念之一。
了解地球的外形、大小和地理位置是理解地理学问的基础。
同时,通过地球仪可以更直观地学习地球上各地的地理要素和地理现象,有助于培育我们对地球的认知和探究精神。
2023年中考地理训练专题01 地球和地球仪(含答案及解析)
2023年中考地理专题训练专题01 地球和地球仪一、选择题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
完成下面1-4小题。
1.地球的真实形状是()A.圆形B.正球体C.椭圆形D.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2.今天人们认识地球形状最简单、最直观的方法是()A.参加环球航行B.参与大地测量C.观测月相变化D.观看地球卫星照片3.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依次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④③②①D.②④①③4.关于地球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千米B.地球的赤道半径约6357千米C.地球的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D.地球赤道周长约8万千米【答案】1.D 2.D 3.B 4.C【解析】1.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的形状并不是一个圆形、正球体、椭圆形,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今天人们认识地球形状最简单、最直观的方法是观察通过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卫星照片,D正确;参加环球航行、参与大地测量、观测月相变化不是最简单、最直观的方法,排除ABC;故选D。
3.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古代的②天圆地方,到人们根据③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是个球体,到④麦哲伦环球航行首次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到20世纪人造卫星拍摄的①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赤道部位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故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依次是②③④①,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排除A;地球的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排除B;地球的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C正确;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排除D;故选C。
《熊出没》主要讲述了森林保护者熊兄弟与破坏森林、采伐原木的光头强之间上演的一幕幕搞笑对决的故事。
以下是根据《熊出没》及相关地理知识编写的题目,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5.有一天,光头强异想天开想去地球另一端伐木,于是他从赤道某地钻入地底,始终保持直行并穿越地心到达另一端。
初中地理中考地球和地球仪专项复习(选择题)201-300(含答案解析)
初中地理中考地球和地球仪专项复习(选择题)201-300(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经纬线和经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赤道指示东西方向B.所有纬线都是圆,长度都相等C.66.5°N纬线位于高纬度地区D.两极的纬线缩为一点,所以两极没有纬度根据天文预报,2018年将能欣赏到2次月全食,发生的时间分别是1月31日和7月28日。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月食现象证明了地球的A.自转方向B.公转方向C.形状D.大小3.1月31日月全食出现时,地球运行在公转示意图所示的A.A→B之间B.B→C 之间C.C→D之间D.D→A之间4.7月28日月全食出现这一天,南平市A.昼短夜长B.正午物体影子最长C.正午物体影子朝北D.正午太阳高度最低5.若要使房子周围的门窗都朝南,房子只能建在()A.赤道上B.北极点上C.南极点上D.本初子午线上6.图中四个小朋友所在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小红站在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B.小刚站在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上C.小兰所在的地方气候终年寒冷D.小明所在的地方正午的太阳总是照在头顶上7.零度经线经过的大洲是( )A.非洲B.欧洲C.亚洲D.南美洲8.赤道是()A.0°经线B.0°纬线C.180°经线D.180°纬线读下图,根据B点的位置完成下列各题9.B 点的经纬度是()A.15°N ,70°W B.70°S,15°W C.70°N ,15°W D.70°S,15°E 10.B点位于高、中、低纬中的()A.低纬度B.中纬度C.高纬度D.都不属于11.关于B点经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B.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C.位于南半球和东半球D.位于南半球和西半球12.B点位于五带中的()A.热带B.南温带C.北寒带D.南寒带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比例缩小后,制作成地球模型——地球仪.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初中地理中考地球和地球仪专项复习(选择题)1-100(含答案解析)
初中地理中考地球和地球仪专项复习(选择题)1-100(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读图经纬网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经纬度为(170°E、60°S)B.甲、乙、丙、丁四地中,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寒带的是丁C.地球自转一周时,甲、丙、丁三地中经过距离最长的是丙D.丙地位于乙地的西南方向2.小光和小明同时从南极出发,分别沿东经30°和西经30°向北行进,那么()A.他们之间的距离始终一致B.他们在赤道上相距最近C.他们可能在北极相遇D.他们可能在南极相遇3.下列地点中,位置符合东半球、北半球、高纬度三个条件的是()A.165°E,20°N B.21°W,47°NC.165°W,70°S D.15°W,65°N4.小明从赤道出发,先向正北,再向正西、正南、正东各走200千米,最后到达的地点位于A.起点B.起点的正西C.起点的正东D.不能确定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各题。
5.图中甲、乙、丙、丁四点,符合北半球、东半球和中纬度的是()A.甲B.乙C.丙D.丁6.下列有关经线、纬线和经度、纬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每一条经线都是圆圈B.纬线指示南北方向C.纬度越大,纬线越短D.经度越大,经线越长7.读某区域经纬网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是(60°S,20°W)B.A地位于B地的正西方向;而B地更早迎来日出C.当太阳直射C地时,郑州的玲玲发现自己正午时的影子在一年中最短D.当地球公转到②位置时,此时我国华北地区盛行东北季风8.下列有关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B.所有经线都是一个圆圈C.纬线指示南北方向D.地球仪上可画 180 条纬线读地球某时刻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圆圈表示纬线,直线表示经线,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中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1地球与地球仪(原卷版+解析)
三年(2021-2023)中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1 地球与地球仪考点0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2023·新疆·中考真题)人类共同的家园一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其赤道周长约为()A.6371千米 B.4万千米C.5.1亿平方千米D.6357千米2.(2023·黑龙江·统考中考真题)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成功入轨,宇航员在太空中看到地球的形状是()A.球体B.椭圆C.圆形D.梨形3.(2022·湖南湘西·统考中考真题)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人类认识地球形状过程的时间顺序是()①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②盖天说——天圆地方③浑天说——天地的关系犹如蛋壳包蛋黄④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C.④③②①D.②④③①4.(2022·新疆·统考中考真题)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是()A.①→③→② B.③→①→②C.③→②→①D.②→③→①5.(2022·黑龙江·统考中考真题)人类利用人造卫星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下列数据正确的是()A.平均半径6371米B.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C.表面积5.1亿平方米D.赤道长度相当于1万个400米跑道总长考点02 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太空探索1.(2023·湖北十堰·中考真题)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100°E,40°N)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3名航天员已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
结合地球公转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当天地球公转到①②之间B.当天太阳直射点运行在0°-23.5°S之间C.当天酒泉白天比十堰市(110°E,32°N)长D.当天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2022·江苏宿迁·统考中考真题)“摘星星的妈妈回来了”。
地理中考总复习:地球、地球仪练习案
班级:级班组别:姓名:自我评价:第一部分地球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最先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事件是()A.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B.麦哲伦环球航行C.人造地球卫星D.大量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进步2.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通过学习,你对地球了解多少呢?下列关于地球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米B.地球的表面积是5.1万平方千米C.地球的赤道周长约有4万千米D.地球的形状是一个像篮球那样的正球体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站在北极点上四周都是南方B.最长的纬线是赤道C.所有的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D.经线和纬线都是一个完整的圆4.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A.从南向北逐渐增大B.从东向西逐渐增大C.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D.从两极向赤道逐渐增大5.下列各点中符合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 )A.21ºW,60ºNB.0º,26ºNC.180º,17ºND.19ºW ,15ºS6.本初子午线是指()A.赤道B.0º经线C.180º经线D.20ºW经线7.甲地(40°S,116°W)位于乙地(42°N,30°E)的()A.西北方B.东南方C.东北方D.西南方8.下列经线中,能与80°W组成经线圈的是()A.80°E经线B. 100°E经线C. 20°W 经线D.100°W经线9.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分界线是()A.20°E和160°W组成的经线圈B.90°E和90°W组成的经线圈C.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D.0°和180°组成的经线圈10.如果让你在最短时间内跨越所有的经线,你会选择站在()A.0°纬线上B.180°经线上C.0°经线上D.南极或北极点上11.如果G点为南极点,一组科学考察队员终于胜利到达G点,队员们兴奋地将行李奋力掷向前方,则行李落在队员们的()方向A. 正南B. 正北C. 东南D. 正西A.向东南B.向东北C.向西南D.向西北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初中地理中考地球和地球仪专项复习(选择题)1001-1100(含答案解析)
初中地理中考地球和地球仪专项复习(选择题)1001-1100(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如图实验能够揭示的地理事实是()A.天圆如张盖B.地球是个球体C.地方如棋局D.地球是正方体2.(题文)与130°E经线构成经线圈的经线是…………………………………………()A.50°W B.50°E C.130°W D.180°菏泽市地处北纬34°39ˊ~35°52ˊ、东经114°45ˊ~116°25ˊ,上海市位于北纬30°40ˊ~31°53ˊ、东经120°51ˊ~122°12ˊ.结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3.有关菏泽市与上海市的说法,正确的是()①菏泽市位于上海市的东北方向②菏泽市位于上海市的西北方向③菏泽市和上海市都位于中纬度④菏泽市和上海市都位于低纬度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4.菏泽市和上海市均是7月份比1月份白昼长、气温高,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地形平坦D.距海较远5.下列关于纬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纬度最大有180°B.纬度从两极到赤道逐渐增加C.纬度值越大,纬线的长度越长D.从赤道向南北各有90°6.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下列图中,表述正确的是()A.B.C.D.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关于图中四个地点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①②两点季节相反B.③④两点时间相同C.③地位于①地的东南方D.北半球夏至日,②地的白昼时间最短8.④地的经纬度是( )A.(23. 5° S,120° E)B.(23. 5° S,120° W)C.(23. 5° N,120° E)D.(23. 5° N,120° W)9.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某人从赤道以北40千米处出发,依次向正南、正东、正北、正西各走100千米,最后他位于()。
中考地理备考专题 1 地球和地球仪(含解析)
地球和地球仪一、单选题(共28题;共62分)1、下列纬线中,长度最长的是()A、20°SB、30°NC、40°SD、50°N2、两架飞机,东西相距一万千米,同时从赤道起飞,以同样的速度、同样的高度一直向北飞行,其结果是()A、两架飞机各绕地球一周回到原地B、两架飞机距离保持不变C、两架飞机在北极上空相碰D、两架飞机距离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3、甲、乙两地同在30°E上,甲地纬度是50°N,乙地纬度是20°S,则甲地在乙地()A、正南B、正北C、正东D、正西4、一艘轮船行驶到一个特殊的地方,前面是北半球,后面是南半球,左面是东半球,右面是西半球,该船的位置是()A、0°纬线,0°经线B、0°纬线,20°WC、0°纬线,160°ED、0°纬线,160°W5、一个人要想在最短时间内跨越所有的经线,他应选择的地点是()A、0°纬线上B、0°经线上C、北纬80°D、南极点6、赤道与本初子午线相比,正确的说法是 ( )A、赤道与本初子午线长度相等B、赤道比本初子午线长度要短C、本初子午线长度是赤道的2倍D、赤道长度比本初子午线的2倍还要长7、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如果从赤道以北40千米处出发,依次向正南、正东、正北、正西各走l00千米,最后应位于()A、出发点B、出发点以北C、出发点以西D、出发点以东8、关于图中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各线是经线圈B、图中s点表示北极点C、图中③、②、①各线长度逐渐增大,度数逐渐缩小D、图中①、②、③各线长度逐渐减小度数也逐渐缩小9、在经纬网中有两条经线和一条纬线是不用标注东西经或者南北纬,它们是()①0°经线②0°纬线③180°经线④20°经线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10、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和地球仪
一、选择题
1. 关于地球形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大地如覆舟
B. 不规则的球体
C. 天圆地方
D. 地方如棋局
2. 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A. 0°经线和180°经线
B. 20°E和160°W
C. 0°经线和0°纬线
D. 20°W和160°E
3.我国渔民在南海某地(10°N,117°E)附近海域捕捞作业,受到了某邻国军舰的干扰。
我国渔政船立即从海南某地(20°N,110°E)前往事发地点。
如下图,渔政船应该选择的前进方向大致是()
A. 东北方向
B. 西北方向
C. 正南方向
D. 东南方向
4.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经线指示()
A. 东西方向
B. 南北方向
C. 东北方向
D. 东南方向
5. 165°E是()
A. 东半球
B. 西半球
C. 南半球
D. 北半球
6.关于地球仪的正确叙述是()
A. 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B. 地球仪是缩小了的地理模型
C. 地球仪是用颜色和符号来表示事物的
D. 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
7. 某地往东是西半球,往西是东半球,往北是中纬度,往南是低纬度,该地位于()
A. 20°W,23.5°S
B. 160°E,30°N
C. 20°W,60°N
D. 160°W,30°N
8.下列关于东半球的经度范围表示正确的是()
A. 从0°向东到180°之间
B. 从20°W向西到160°E
C. 从20°E向东到160°E之间
D. 从20°W向东到160°E
9.某日天气预报:“目前,台风中心已经移至105°E, 15°S的位置……”,此时,台风中心位于下图中的( )
A. A点
B. B点
C. C点
D. D点
10.与南北两极点之间距离相等的纬线是()
A. 北回归线
B. 赤道
C. 南回归线
D. 本初子午线
11.地表某一地点的西侧是东半球,东侧是西半球,南侧是南半球,北侧是北半球,此地的地理位置是()
A. 0°,0°
B. 0°,180°
C. 0°,20°W
D. 0°,160°E
12.下图甲、乙、丙、丁四区域中,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条件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3.下列地点,既在西半球,又在南半球又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
A. 170°W,5°N
B. 170°E,25°N
C. 10°W,15°S
D. 165°E,20°S
14. 地球赤道周长约()
A. 5.1万千米
B. 6.37万千米
C. 4万千米
D. 3.2万千米
15.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A. 20°E,160°W组成的经线圈
B. 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C. 0° ,180°组成的经线圈
D. 90°E,90°W组成的经线圈
16.下图中所示现象反映的地理事实是()
A. 地球由西向东自转
B. 地球是个球体
C. 地球绕太阳公转
D. 海平面上升
17.西经的代号表示为()
A. “E”
B. “W”
C. “N”
D. “S”
18.关于该图经纬网中阴影部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全部在热带地区
B. 全部在西半球
C. 既跨东西半球,又跨南北半球
D. 一年能接受两次太阳直射
19.秦老师在自己的博客里上传了《地球的面貌》的课件。
学生们浏览课件之后纷纷留言,请你指出哪位学生的说法有误?()
A. 玲玲说:“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
B. 贝贝说:“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
C. 齐齐说:“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成。
”
D. 芳芳说:“只用纬度就可以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
”
20.读地球仪所表示的东半球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仔细观察,你发现地球仪上没有表示出来的是()
A. 赤道
B. 地球公转轴
C. 极点
D. 经线和纬线
(2)关于图中各点经纬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A. a(20°N,25°E)
B. b(20°N,55°W)
C. c(60°S,100°E)
D. d(40°S,120°E)(3)关于图中各数字含义的判断,正确的是()
A. ①表示纬线
B. ③表示南极点
C. ⑤表示地轴
D. ⑦表示北极圈(4)各数字中均能够表示纬线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②⑥⑧⑨
C. ①③④⑨
D. ②③⑤⑩
(5)图中包含的经线圈是()
A. 0°和180°经线圈
B. 20°E和160°W经线圈
C. 30°E和150°W纬线圈
D. 20°W和160°E 经线圈
(6)关于图中各点方向的判断,正确的是()
A. a点在d点的东北方向
B. b点在a点的东南方向
C. c点在a点的西南方向
D. d点在b点的西北方向
(7)图中a、b、c、d四个地点,能看到阳光直射现象的有()
A. a、b两地
B. a、d两地
C. b、c两地
D. c、d两地
二、综合题
21. 读“东西半球图”图,回答:
(1)图中甲半球是________(东、西)半球.
(2)写出图中字母、数字代表的大洲和大洋:A________洲、C________洲、②________洋.
(3)D大洲的________岛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
(4)沟通①和③两个大洋的重要水运枢纽a是________运河.A、B两大洲的分界线b是________运河.
22.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A、B两点的地理坐标。
A:________纬________度,________经________度;
C:________纬________度,________经________度。
(2)根据下面D、E两点的经纬度,在图中标出它们的位置。
D:西经150°、北纬60°E:东经130°、北纬30°
(3)A点位于________半球,位于________带,________极昼极夜现象。
23.读经纬网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下列各点的经纬度
A: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
(2)写出D点所在半球
D:________、________。
(3)就高、中、低纬度而言,E点位于________纬度。
(4)A点位于C点的________方向。
24. 看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A点的坐标是()
A. 20°,20°
B. 0°,0°
C. 20°N,20°W
D. 20°S,20°E (2)A在B的方向()
A. 正南
B. 西南
C. 东北
D. 西北
(3)图中各点,位于北半球的是________
(4)图中各点,位于东经度的是________
25. 如图中两条经纬线之间的间距相等,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地的纬度________,丁地的经度________。
(2)丙地位于乙地的________方向。
(3)乙、丁两地之间的距离大约是________千米。
(4)地球自转一周,甲、乙、丙三地中经过距离最长的是________。
(5)甲、乙、丙三地中,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热带的是________。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