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9-重庆市巴南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合集下载

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国各县级单位常住人口数据

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国各县级单位常住人口数据

县区
长安区 桥东区 桥西区 新华区 裕华区 高新区 矿区 井陉区 正定县 栾城县 行唐县 灵寿县 高邑县
1
六普常住人口 (万人)
91.9 124.3 354.5 211.2 61.6 328.1 29 94.5 118.4 87.7 166.1 136.5 37.3 41.6 46.8 31.7 27.3 86.1 87.1 101.8 78.8 53.2 57 68.5 59.3 66.9 94.9 79.9 248.2 41.6 64.7 78.5 48 41 59.6 62.5 49.4 16.2 9.5 31 46.7 32.9 40.6 33.4 18.6
县区
4
六普常住人口 (万人)
52.9 53.8 56.3 58.9 60.4 63.2 116.5 52.2 39.4 31.6 21.5 28 32.9 48.7 52.9 34.1 36.2 56.6 20.7 30.8 66.9 40.2 35.7 20.2 43.7 33.5 36.6 28.2 58 20.3 58.4 82.2 44.4 81 10.5 2.1

地市
巴彦淖尔 1669915
兴安盟 1613250
锡林郭勒 1028022
阿拉善 231334
辽宁 沈阳 43746323 8106171
朝阳
县区
临河 五原 磴口 乌拉特前 乌拉特中 乌拉特后 杭锦后 乌兰浩特市 阿尔山市 科尔沁右翼前旗 科尔沁右翼中旗 扎赉特旗 突泉县 二连浩特市 锡林浩特市 阿巴嘎旗 苏尼特左旗 苏尼特右旗 东乌珠穆沁旗 西乌珠穆沁旗 太仆寺旗 镶黄旗 正镶白旗 正蓝旗 多伦县 #乌拉盖开发区 阿拉善左旗 阿拉善右旗 额济纳旗(包括东风场区) #阿拉善经济开发区 #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 沈河 和平 大东 皇姑 铁西 苏家屯 东陵 沈北 于洪 新民 辽中 康平 法库 双塔

2019-2020年整理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布汇编

2019-2020年整理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布汇编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人口概况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010年11月1日,全国人口1,339,724,852人。

一、人口总量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

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二、家庭户规模这次人口普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40152万户,家庭户人口124461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由于我国生育水平不断下降、迁移流动人口增加、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三、性别构成这次人口普查,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由2000年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以女性人口为100.00)。

四、年龄构成这次人口普查,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巨大改善,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

五、民族构成这次人口普查,汉族人口占91.51%,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91.59%下降0.08个百分点;少数民族人口占8.49%,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8.41%上升0.08个百分点。

少数民族人口十年年均增长0.67%,高于汉族0.11个百分点。

六、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这次人口普查,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每十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为38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701人下降为26779人。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年4月28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总人口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

其中: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共1339724852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4]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5]为552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6]为23162123人。

二、人口增长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三、家庭户人口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401517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244608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四、性别构成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五、年龄构成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

2212-重庆市涪陵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2212-重庆市涪陵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涪陵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重庆市人普办和涪陵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区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和各族人民的支持配合下,通过7000余名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涪陵区人口普查的现场登记和复查任务。

目前,普查的全部数据正在进行计算机处理。

主要数据的快速汇总工作已经结束,现根据重庆市人普办核定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全区常住人口全区常住人口为106.67万人,与上年相比,增加3.5万人,增长3.39%。

常住人口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二、性别构成全区常住人口中,男性为53.89万人,占总人口的50.52%;女性为52.78万人,占总人口的49.48%。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2.09。

三、年龄构成全区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16.99万人,占总人口的15.93%;15-64岁的人口为76.47万人,占总人口的71.69%;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3.21万人,占总人口的12.38%。

四、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全区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8.68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14.32万人;具有初中程度的38.84万人;具有小学程度的31.33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为8137人;具有高中程度的为13425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为36411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为29371人。

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5.7万人,文盲率为5.35%。

五、常住人口地区分布全区常住人口的地区分布如下:地区别常住人口(人)常住人口占比(%)年末户籍人口(人)涪陵区 1066714 100 1156449一、一城 594236 55.71 532140 敦仁街道办事处 105296 9.87 83471 崇义街道办事处 75746 7.10 46210 荔枝街道办事处 156753 14.69 96046 江北街道办事处 36538 3.43 50136 江东街道办事处 51078 4.79 54648 李渡街道办事处 88124 8.26 112411 龙桥街道办事处 34541 3.24 40645 白涛街道办事处 46160 4.33 48573二、一线 286426 26.85 384378 南沱镇 26447 2.48 36884 百胜镇 41114 3.85 49531 珍溪镇 50017 4.69 83561 清溪镇 29285 2.74 32948 蔺市镇 41730 3.91 50496 新妙镇 34299 3.22 46975 石沱镇 26144 2.45 33487 义和镇 37390 3.51 50496三、两片 186052 17.44 239931青羊镇 16197 1.52 26157龙潭镇 36511 3.42 46099焦石镇 23454 2.20 30150马武镇 32360 3.03 39622罗云乡 14940 1.40 17969大木乡 3200 0.30 3799武陵山乡 6360 0.60 7258大顺乡 18844 1.77 24093增福乡 15527 1.45 20237同乐乡 18659 1.75 24547备注:ⅰ本公报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少数民族数据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少数民族数据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少数民族数据2010年人口普查:全国人口分民族构成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汉族人口1220844520人,其中男性625032848人,女性595811672人。

其余55个少数民族人口数据如下:壮族:16926381人,占比1.2700%回族:10586087人,占比0.7943%满族:10387958人,占比0.7794%维吾尔族:10069346人,占比0.7555%苗族:9426007人,占比0.7072%彝族:8714393人,占比0.6538%土家族:8353912人,占比0.6268%藏族:6282187人,占比0.4713%蒙古族:5981840人,占比0.4488%侗族:2879974人,占比0.2161%布依族:2870034人,占比0.2153%瑶族:2796003人,占比0.2098%白族:1933510人,占比0.1451%朝鲜族:1830929人,占比0.1374%哈尼族:1660932人,占比0.1246%黎族:1463064人,占比0.1098%哈萨克族:1462588人,占比0.1097%傣族:1261311人,占比0.0946%畲族:708651人,占比0.0532%傈僳族:702839人,占比0.0527%仡佬族:550746人,占比0.0413%拉祜族:485966人,占比0.0365%佤族:429709人,占比0.0322%水族:411847人,占比0.0309%纳西族:326295人,占比0.0245% 羌族:309576人,占比0.0232%土族:289565人,占比0.0217%仫佬族:216257人,占比0.0162% 锡伯族:190481人,占比0.0143%柯尔克孜族:186708人,占比0.0140% 景颇族:147828人,占比0.0111% 达斡尔族:131992人,占比0.0099% 撒拉族:130607人,占比0.0098% 布朗族:119639人,占比0.0090%毛南族:101192人,占比0.0076% 塔吉克族:51069人,占比0.0038%普米族:42861人,占比0.0032%阿昌族:39555人,占比0.0030%怒族:37523人,占比0.0028%鄂温克族:30875人,占比0.0023%京族:28199人,占比0.0021%基诺族:23143人,占比0.0017%德昂族:20556人,占比0.0015%保安族:20074人,占比0.0015%裕固族:14378人,占比0.0011%乌孜别克族:10569人,占比0.0008%门巴族:10561人,占比0.0008%鄂伦春族:8659人,占比0.0006%独龙族:6930人,占比0.0005%赫哲族:5354人,占比0.0004%高山族:4009人,占比0.0003%珞巴族:3682人,占比0.0003%塔塔尔族:3556人,占比0.0003%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12.9533亿人。

2011年全国及重庆人口普查一部分数据

2011年全国及重庆人口普查一部分数据

2011年全国及重庆人口普查一部分数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发布初次数据2011-04-28 10:22:15| 分类:【人口普查】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

这次人口普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40152万户,家庭户人口124461万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由2000年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以女性人口为100.00)。

普查显示,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巨大改善,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

这次人口普查,汉族人口占91.51%,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91.59%下降0.08个百分点;少数民族人口占8.49%,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8.41%上升0.08个百分点。

少数民族人口十年年均增长0.67%,高于汉族0.11个百分点。

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每十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为38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701人下降为26779人。

文盲率(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08%,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6.72%下降2.64个百分点。

各省市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汇总

各省市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汇总

区数据汇总
年 0-14岁 人数 22245.97 168.70 126.75 1209.30 610.60 348.26 499.70 329.27 458.04 198.56 1023.02 718.92 1069.90 570.57 975.04 1507.43 1974.59 796.35 1157.38 1761.82 999.14 173.47 489.80 1364.45 876.46 952.80 73.17 548.94 464.38 117.71 135.37 453.06 比率 16.60% 8.60% 9.80% 16.83% 17.10% 14.10% 11.42% 11.99% 11.96% 8.63% 13.01% 13.21% 17.98% 15.46% 21.88% 15.74% 21.00% 13.91% 17.62% 16.89% 21.71% 20.00% 16.98% 16.97% 25.22% 20.73% 24.37% 14.71% 18.16% 20.92% 21.48% 20.77% 龄 结 构 15-64岁 民族构成 65岁以上 汉族 少数民族 大专以上 高中(含中专)
人数 99843.34 1621.60 1056.84 5384.14 2690.08 1935.56 3423.99 2186.70 3054.35 1870.37 5986.19 4215.60 4274.50 2827.64 3143.08 7128.90 6641.88 4407.01 4768.59 7964.56 3178.20 626.08 2061.41 5796.62 2300.47 3135.10 211.76 2865.41 1882.56 409.49 454.37 1593.24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各地级市数据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各地级市数据

总人口
(人) 合计
户籍人口 (人)
19612368 12554049
23019196 14185160
12938693 9919579
28846170 33149845
104320459 85024973
95792719 95479481
94029939 104281397
80417528 89980794
78660941 74963132
71854210 71910486
65700762 70780713
59500468 68620208
57237727 61759716
54426891 47331520
广西壮族 自治区
46023761 51591711
云南省
45966766 45631063
江西省
抚顺市 辽宁
辽阳市 辽宁
阜新市 辽宁
本溪市 辽宁
盘锦市 辽宁
赣州市 江西
上饶市 江西
宜春市 江西
南昌市 江西
吉安市 江西
九江市 江西
抚州市 江西
萍乡市 江西
景德镇市 江西
新余市 江西
鹰潭市 江西
苏州市 江苏
徐州市 江苏
南京市 江苏
南通市 江苏
盐城市 江苏
无锡市 江苏
淮安市 江苏
宿迁市 江苏
泰州市 江苏
681.4 578.99 556.82 549.42 453.06 374.85 372.93 280.48 280.11 203.53 129.85 220.87 139.68
48.93
44.17
37.84
27.33
25.67

2010年11月1日零时: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2010年11月1日零时: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2010年11月1日零时: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佚名
【期刊名称】《健康大视野》
【年(卷),期】2010(000)021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

人口普查是世界各国所广泛采用的搜集人口资料的一种科学方法。

是提供全国基本人口数据的主要来源。

中国政府网2009年5月6日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

【总页数】1页(P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95.3
【相关文献】
1.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 [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重庆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J],
3.西部少数民族人口流动趋势分析——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J], 邓作勇;高文进
4.我国流动儿童生存和发展:问题与对策——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 [J], 段成荣;吕利丹;王宗萍;郭静
5.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及人口迁移趋势分析——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J], 王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各地区人口数据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各地区人口数据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各地区人口数据2011年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2号),这个数据告诉我们什么?第一,就特别直辖市来说,人口数据依此是:2000比例2010比例重庆市28846170 2.44 2.15上海市23019148 1.32 1.72北京市19612368 1.09 1.46天津市12938224 0.79 0.97除重庆市,其他三城市均呈现增加趋势;四个城市人口总数达8440余万人。

第二,人口在8000万以上人口依此为2000比例2010比例广东省104303132 6.83 7.79山东省95793065 7.17 7.15河南省94023567 7.31 7.02四川省80418200 6.58 6.00而2000时居于第一位的河南现在退居第三位,这种情况显然和广东为输入性流动人口,而河南为输出性流动人口有关。

第三,沿海省市地区人口依此为2000比例2010比例广东省104303132 6.83 7.79山东省95793065 7.17 7.15江苏省78659903 5.88 5.87河北省71854202 5.33 5.36浙江省54426891 3.69 4.06广西壮族自治区46026629 3.55 3.44辽宁省43746323 3.35 3.27福建省36894216 2.74 2.75上海市23019148 1.32 1.72天津市12938224 0.79 0.97海南省8671518 0.62 0.65以上11个沿海省市区占有整个大陆地区人口比例为43.03%第四,内陆省市地区人口依此为2000比例2010比例河南省94023567 7.31 7.02四川省80418200 6.58 6.00湖南省65683722 5.09 4.90安徽省59500510 4.73 4.44湖北省57237740 4.76 4.27江西省44567475 3.27 3.33陕西省37327378 2.85 2.79山西省35712111 2.60 2.67贵州省34746468 2.78 2.59重庆市28846170 2.44 2.15甘肃省25575254 2.02 1.91北京市19612368 1.09 1.46宁夏回族自治区6301350 0.44 0.47 青海省5626722 0.41 0.42第五,与邻国有边界的省市区依此为:2000比例2010比例广西壮族自治区46026629 3.55 3.44 云南省45966239 3.39 3.43辽宁省43746323 3.35 3.27黑龙江省38312224 2.91 2.86吉林省27462297 2.16 2.05内蒙古自治区24706321 1.88 1.8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1813334 1.52 1.63西藏自治区3002166 0.21 0.22第六,西部地区省市区人口依此为:2000比例2010比例重庆市28846170 2.44 2.15四川省80418200 6.58 6.00贵州省34746468 2.78 2.59云南省45966239 3.39 3.43西藏自治区3002166 0.21 0.22陕西省37327378 2.85 2.79甘肃省25575254 2.02 1.91青海省5626722 0.41 0.42宁夏回族自治区6301350 0.44 0.4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1813334 1.52 1.63以上10个省市区的人口仅占大陆全部人口比例的21.61%。

各省市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汇总

各省市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汇总

区数据汇总
年龄结构
民族构成
0-14岁
15-64岁
65岁以上
汉族
少数民族
大专以上
高中(含中专)
人数 比率 人数 比率 人数 比率 人数 比率 人数 比率 人数 比率 人数
22245.97 16.60% 99843.34 74.50% 11883.17 8.90% 122,593.3 91.51% 11,379 8.49% 11963.68 8.93% 18798.60
105.20 106.80 114.52 102.84 105.56 108.05 102.54 102.67 103.22 106.18 101.54 105.69 103.39 105.96 107.46 102.33 102.06 105.56 105.81 109.00 108.26 110.90 102.43 103.14 106.89 107.84 105.69 106.92 104.42 107.40 105.09 105.34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各省市自治区数据汇总
省市自治 区
人口总数
家庭户人口
人数 (万人)
比5普 增长
排名
户数 (万户)
人口 (万人)
户均 (人)
性别构成
男性
女性
性别比
人数 比率 人数 比率 女性=100
全国 133,972.49 5.84% 北京市 1,961.20 44.50% 天津市 1,293.82 29.27% 河北省 7,185.42 6.55% 山西省 3,571.21 9.98% 内蒙古 2,470.63 4.00% 辽宁省 4,374.63 3.21% 吉林省 2,746.23 0.67% 黑龙江省 3,831.22 3.85% 上海市 2,301.91 37.53% 江苏省 7,865.99 5.75% 浙江省 5,442.69 16.37% 安徽省 5,950.05 -0.60% 福建省 3,689.42 6.28% 江西省 4,456.75 7.66% 山东省 9,579.31 5.50% 河南省 9,402.36 1.58% 湖北省 5,723.77 4.04% 湖南省 6,568.37 2.00% 广东省 10,430.31 20.69%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此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

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10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年均1.07%的长率下降了0.5个百分点。

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

所谓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就是规定一个时间点,无论普查员入户登记在哪一天进行,登记的人口及其各种特征都是反映那个时间点上的情况。

根据上述规定,不管普查员在哪天进行入户登记,普查对象所申报的都应该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的情况。

通过这个标准时间,所有普查员普查登记完成后,经过汇总就可以得到2010年11月1日全国人口的总数和各种人口状况的数据。

以下是数据详情: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总人口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

其中: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共1339724852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为552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为23162123人。

二、人口增长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三、家庭户人口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401517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244608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重庆市万州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重庆市万州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万州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重庆市万州区统计局2011年5月25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国务院、市人普办和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全区人民的支持配合下,通过近万名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的现场登记和复查任务。

目前,普查主要数据的快速汇总工作已经结束,现公布如下①:一、全区常住人口全区常住人口②为156.31万人,与上年相比,增加2.09万人,增长1.4%。

常住人口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各镇乡街道常住人口见附表)。

二、性别构成全区常住人口中,男性为77.95万人,占总人口的49.87%;女性为78.36万人,占总人口的50.13%。

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105.38下降为99.48。

三、年龄构成全区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23.43万人,占总人口的14.99%;15-64岁的人口为114.60万人,占总人口的73.32%;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8.28万人,占总人口的11.69%。

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5.23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1.16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4.07个百分点。

四、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全区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11.49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24.45万人;具有初中程度的55.08万人;具有小学程度的51.97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由2514人上升为7351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9390人上升为15640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31493人上升为35236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41578人下降为33248人。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_人口金字塔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_人口金字塔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2011年4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新闻媒体的积极配合下,经过近千万普查人员的奋力拼搏和十三亿各族人民的积极参与,人口普查顺利完成现场登记、复查和事后质量抽查等工作,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予以公布。

一、人口总量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

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二、家庭户规模这次人口普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40152万户,家庭户人口124461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由于我国生育水平不断下降、迁移流动人口增加、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

三、性别构成这次人口普查,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由2000年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以女性人口为100.00)。

四、年龄构成这次人口普查,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巨大改善,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

五、民族构成这次人口普查,汉族人口占91.51%,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91.59%下降0.08个百分点;少数民族人口占8.49%,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8.41%上升0.08个百分点。

2019-2020年整理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布汇编

2019-2020年整理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布汇编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人口概况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010年11月1日,全国人口1,339,724,852人。

一、人口总量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

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二、家庭户规模这次人口普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40152万户,家庭户人口124461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由于我国生育水平不断下降、迁移流动人口增加、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三、性别构成这次人口普查,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由2000年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以女性人口为100.00)。

四、年龄构成这次人口普查,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巨大改善,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

五、民族构成这次人口普查,汉族人口占91.51%,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91.59%下降0.08个百分点;少数民族人口占8.49%,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8.41%上升0.08个百分点。

少数民族人口十年年均增长0.67%,高于汉族0.11个百分点。

六、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这次人口普查,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每十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为38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701人下降为26779人。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巴南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01.16•【字号】巴南府发〔2020〕4号•【施行日期】2020.01.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社会工作正文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国发〔2019〕24号)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渝府发〔2019〕37号)精神,为高质量完成人口普查任务,结合我区实际,现将认真做好我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开展人口普查的总体要求和目的意义(一)总体要求。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计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坚持实事求是、改革创新,科学设计人口普查方案,依法依规开展普查工作,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准确、全面客观反映我区人口发展状况。

(二)目的意义。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区情区力调查,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以来,我区的人口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

组织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将全面查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我区人口数量、结构、分布、城乡住房等方面情况,为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推动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二、准确掌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总体安排(一)普查对象。

人口普查对象是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二)普查内容。

人口普查主要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姓名、公民身份号码、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

2209-重庆市巴南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2209-重庆市巴南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2209-重庆市巴南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巴南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布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重庆市巴南区统计局2011年5月5日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市政府、区政府和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统一领导下,在全区各族人民的支持配合下,通过5千多名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的现场登记和复查任务。

目前,普查的全部数据正在进行计算机处理。

主要数据的快速汇总工作已经结束,现公布如下①:一、全区常住人口全区常住人口②为918692人。

二、性别构成全区常住人口中,男性为473539人,占总人口的51.54%;女性为445153人,占总人口的48.46%。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6.38。

三、年龄构成全区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108209人,占总人口的11.78%;15-64岁的人口为690884人,占总人口的75.20%;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19599人,占总人口的13.02%。

四、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全区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93137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138587人;具有初中程度的351126人;具有小学程度的262438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为10138人;具有高中程度的为15085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为38220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为28556人。

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25755人,文盲率③为2.80%。

①本公报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

②全区常住人口,是普查登记的2010年11月1日零时的常住人口。

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2212-重庆市涪陵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2212-重庆市涪陵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涪陵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重庆市人普办和涪陵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区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和各族人民的支持配合下,通过7000余名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涪陵区人口普查的现场登记和复查任务。

目前,普查的全部数据正在进行计算机处理。

主要数据的快速汇总工作已经结束,现根据重庆市人普办核定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全区常住人口全区常住人口为106.67万人,与上年相比,增加3.5万人,增长3.39%。

常住人口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二、性别构成全区常住人口中,男性为53.89万人,占总人口的50.52%;女性为52.78万人,占总人口的49.48%。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2.09。

三、年龄构成全区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16.99万人,占总人口的15.93%;15-64岁的人口为76.47万人,占总人口的71.69%;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3.21万人,占总人口的12.38%。

四、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全区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8.68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14.32万人;具有初中程度的38.84万人;具有小学程度的31.33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为8137人;具有高中程度的为13425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为36411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为29371人。

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5.7万人,文盲率为5.35%。

五、常住人口地区分布全区常住人口的地区分布如下:地区别常住人口(人)常住人口占比(%)年末户籍人口(人)涪陵区 1066714 100 1156449一、一城 594236 55.71 532140 敦仁街道办事处 105296 9.87 83471 崇义街道办事处 75746 7.10 46210 荔枝街道办事处 156753 14.69 96046 江北街道办事处 36538 3.43 50136 江东街道办事处 51078 4.79 54648 李渡街道办事处 88124 8.26 112411 龙桥街道办事处 34541 3.24 40645 白涛街道办事处 46160 4.33 48573二、一线 286426 26.85 384378 南沱镇 26447 2.48 36884 百胜镇 41114 3.85 49531 珍溪镇 50017 4.69 83561 清溪镇 29285 2.74 32948 蔺市镇 41730 3.91 50496 新妙镇 34299 3.22 46975 石沱镇 26144 2.45 33487 义和镇 37390 3.51 50496三、两片 186052 17.44 239931青羊镇 16197 1.52 26157龙潭镇 36511 3.42 46099焦石镇 23454 2.20 30150马武镇 32360 3.03 39622罗云乡 14940 1.40 17969大木乡 3200 0.30 3799武陵山乡 6360 0.60 7258大顺乡 18844 1.77 24093增福乡 15527 1.45 20237同乐乡 18659 1.75 24547备注:ⅰ本公报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南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布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重庆市巴南区统计局
2011年5月5日
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市政府、区政府和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统一领导下,在全区各族人民的支持配合下,通过5千多名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的现场登记和复查任务。

目前,普查的全部数据正在进行计算机处理。

主要数据的快速汇总工作已经结束,现公布如下①:
一、全区常住人口
全区常住人口②为918692人。

二、性别构成
全区常住人口中,男性为473539人,占总人口的51.54%;女性为445153人,占总人口的48.46%。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6.38。

三、年龄构成
全区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108209人,占总人口的11.78%;15-64岁的人口为690884人,占总人口的75.20%;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19599人,占总人口的13.02%。

四、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区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93137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138587人;具有初中程度的351126人;具有小学程度的262438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为10138人;具有高中程度的为15085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为38220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为28556人。

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25755人,文盲率③为2.80%。

①本公报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

②全区常住人口,是普查登记的2010年11月1日零时的常住人口。

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③文盲率是指15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来源:巴南区政府网2011-0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