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精品课件(共60张PPT)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优质课件(共146张PPT)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优质课件(共146张PPT)

1.自己试着翻译课文,并在理解课文内 容的基础上,熟读并背诵课文。
2.搜集其他关于读书、学习的名句,与 同学交流并分享自己从中得到的启示。
记住。
教诲。
默默地记住,反复地体会所学的知识, 努力学习而不知满足,教诲别人而不知疲倦。
这句话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可以是 ________。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坚持学习, 学习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
勤勉。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我不是生来就什么都知道的天才,我只是 爱好古代文化,靠勤勉学习而寻求学问的人。
孔子通过自己的学习经历告诉我们什么呢?
一个人只有通过自身的勤奋努力, 才能成为有文化、有知识的人。
还;尚且。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害怕;畏惧。
学习时一方面怕自己不能完全掌握要学的 东西,一方面又担心自己把已经学到的忘记了。
这句话体现的是一种__________的学习 精神。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勤奋学习,不断接触新知识, “活到老,学到老”。
朱熹是怎样论证“心到”在读书中的眼既不
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
能久也。
因果推断
心不到 眼不到 记不能久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反问 “最急” 心到 眼口到
本文节选的是古人关 于读书、学习的言论,告 诉了我们一些行之有效的 读书方法,相信会对我们 有所启发。
A.满足
B.厌烦
C.憎恨
3.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C )
A.着急
B.急迫
C.要紧,重要
三、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____我__不__是__生__来__就__什__么__都__知__道_的__天__才__,__我__只__是_ 爱__好__古__代__文__化__,__靠__勤__勉__学_习__而__寻__求__学__问__的__人__。_

部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古人谈读书》精品系列PPT

部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古人谈读书》精品系列PPT
——皮果夫
部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古人谈读 书》精 品系列P PT
2019/5/10
谈读书
22
部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古人谈读 书》精 品系列P PT
体验反思:
对于作者的读 书观,你如何评价? 请谈谈你的认识和 感受。
部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古人谈读 书》精 品系列P PT
2019/5/10
谈读书
课外拓展
收集精警的语句到资料本上。
部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古人谈读 书》精 品系列P PT
2019/5/10
谈读书
26
部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古人谈读 书》精 品系列P PT
培根
部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古人谈读 书》精 品系列P PT
2019/5/10
谈读书
27
3、观点:读书与经验的作用及关系。 用比喻证明观点。 4、用比喻的方法从反面强调好书一定要细细
揣摩,深入钻研才能读出味道。
部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古人谈读 书》精 品系列P PT
2019/5/10
谈读书
20
部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古人谈读 书》精 品系列P PT
方法探讨:
语言精辟 笔法生动 行文灵活
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 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 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事判事之际。
一个人独处幽居时,最能见出读书陶
冶性情的好处;(与朋友)高谈阔论时,平
时的读书修养最能(给人的风度、气质)增
添光彩;处理或者判断(繁难复杂)的事务
时,读书可以增长才干。
2019/5/10
谈读书
10
部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古人谈读 书》精 品系列P PT
部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古人谈读 书》精 品系列P PT

25《古人谈读书》课件(共18张PPT).ppt

25《古人谈读书》课件(共18张PPT).ppt
——【宋】朱熹
我会解释
说 余尝 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我会解释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
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随意
我会解释
三到之中,心到最 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难道
自主学习
1.小组讨论,结合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解释这两部分的意思。
2.我们首先来看第一部分,齐读对这三句话的解释,思考:这三 句话分别从哪方面介绍的?
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 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长久。他的“仁”与“礼”成为国家施政和
个人自我修养的重要准则;“有教无类”的平民教育思想使华夏 文明得以无限传承;对古代文献的系统整理,不仅寄予了自己的 理想,更使得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具有了深广的内涵。
朱熹(1130年~1200年)
• 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 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
• 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 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修订六经(《诗》《书》
《礼》《乐》《易》《春秋》)。 • 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
细读课文
作者是怎样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
正面:如果我们遵循这三点,那么会达到高尚、博学、成功 的境界。反面:如果做不到这三点,则一事无成。最后作者 进行总结,告诉我们,读书的时候这三者缺一不可,点明这 三点的重要性。
课外拓展
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 迟。——颜真卿 2、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4、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5、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7、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冯梦龙 10、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优质课件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优质课件

字词学习
chǐ huì wèi sòng qǐ
耻诲谓诵岂
héng kuī jiē quē yǐ
恒窥 皆缺 矣
多音字学习
shí认识 识别

zhì 博闻强识
辨义
在以下含义中都读shí:1.认得: 相~;2.知识:常~;3.见解;辨别力: 远见卓~。
在以下含义中读zhì:1.记住:博闻 强~;2.标志;记号:款~。
新课导入
不仅鲁迅先生,历史上众多名 人对于读书都有着自己的体会和感 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迈入历史 的长河,看看古人是如何谈读书的。
初读正音
1.自由朗读课文,将疑难字词圈画出来; 2.听课文朗读 ,根据朗读自行纠正读音,小组同学互 相朗读,评一评谁读得最标准;
本图标是本文的课文朗读,如需使用,请自 行下载插入音频。
曾经 说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 眼到、口到。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那就 是心到、眼到、口到。
这里(书本)
那么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 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 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随意
心思不在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思想 要是不集中,就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那一定不能 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会长久。
满足
教诲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zhì,记住
倦怠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 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
思考探究
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体会?
这三句话都选自《论语》,从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入 手,告诉我们学习时要谦虚、好学,不能不懂装懂,同时 在学习上要不满足。
3.再读文章,说一说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人谈读书》优秀课件PPT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人谈读书》优秀课件PPT

课文解读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注释 【敏】勤勉。 【好】喜好。 【耻】以……为耻。 【下问】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翻译
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 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注释 【知】前面四个“知”是知道的意思,最后一个
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 为有功耳。 ——朱熹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孔丘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2.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思。 ——朱熹
3.书读百遍,而义自见。
——陈寿
课后作业
1 课外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者关 于读书的名言。
2 学了这一课后,请大家写写对于 读书的看法或者自己的读书体会。
古人谈读书
谦虚 一 求实
勤奋 心到 二 眼到
口到
有志—不甘为下流 三 有识----知学问无尽
有恒----不放弃,能成功
学习态度和 方法很重要
再见
人物简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 (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 智信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 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 成儒家经典《论语》。
知识锦囊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 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主要记录孔子 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 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2.朗读课文,划分节奏。 划分指导:我们在划分节奏的时候,要注意, 不能把完整的词划分开来,要保持词语的完 整。如: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精品课件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精品课件
“亦、矣、乎”是文言文的常用词,没有实际意义。
文言文常用字,无实际意义。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
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
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
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见识。
《庄子》中的一个 故事,形容某些人
目光短浅,夜郎自
朱熹: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 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 诗人。他编写的《童蒙须 知》,对儿童的生活起居、 学习、道德行为、礼节等 都做了详细规定。
曾国藩:
我国清代政治家、军事 家和文学家。《曾国藩家书》 是曾国藩写给家人的书信集, 里面谈到了很多做人、读书 的道理和方法。
互动课堂
按要求自读第一则文言文,再小组讨论。
句意:读书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 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
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
无识者也;
下等,劣等。
句意:有志气就决不甘心居下游; 有见识就知道学无止境,不敢因为一 点儿心得就自满自足,就像河伯观海、 井蛙观天,这都是没有见识的表现;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的意思。
大意: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 才是智慧。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大意:聪明而又好学,不以向地位、学问不如 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大意: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 才是智慧。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大意:默默地记住知识,学习不感 到满足,教诲别人不知疲倦。
不耻下问:
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 耻,形容谦虚好学。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精品课件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精品课件

朱熹: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 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 诗人。他编写的《童蒙须 知》,对儿童的生活起居、 学习、道德行为、礼节等 都做了详细规定。
曾国藩:
我国清代政治家、军事 家和文学家。《曾国藩家书》 是曾国藩写给家人的书信集, 里面谈到了很多做人、读书 的道理和方法。
互动课堂
按要求自读第一则文言文,再小组讨论。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的意思。
大意: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 才是智慧。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大意:聪明而又好学,不以向地位、学问不如 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大意: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 才是智慧。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大意:默默地记住知识,学习不感 到满足,教诲别人不知疲倦。
背诵指导(课后第一题) 试着填一填,相信你一定能很快背诵下来。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知之为_知__之____,不知为_不__知___, 是知也 。 __默__而__识__之__,学而__不__厌__,诲人 不倦 。
说一说:通过阅读这段文章,你得到 了哪些收获呢?(课后第三题)
我们在学习上,要有良好的学习态度, 请教问题要不耻下问。对于不明白的问题, 懂就是懂,不要不懂装懂。学习要把知识 牢记于心,不能自满。
心到 眼到 心到最重要 口到
志向
见识 缺一不可
恒心
结构梳理
论语

人 谈
读书有三到


读书三要
谦虚 求实 勤奋
心到 眼到 口到
志向 见识 恒心
学要 习有 态良 度好

主题概括
这三篇文章告诉了我们一个共 同的道理,就是在学习上要有良好 的 学习态度 ,只有态度端正,才 能学有所成。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精品教学PPT课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精品教学PPT课件


难道

译文: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 。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 口难道会不到吗?
再读课文,想一想,朱熹的读书方法“三到”具体
指的是什么? 三到:指的是心要悟到,眼要看到,口要读到。心悟
指思考,只有“悟”——反复品味,才能理解书中精义; 眼要仔细看,才能全面准确地记住知识;嘴要读出声来, 以便调动听觉、视觉的综合作用,增强记忆,帮助理解。 这三个“到”,概括准确,要言不烦,发人深省,因而成 为后世读书人的准则。
√ √ 不耻下问(cǐ chǐ) 诲人不倦(huì huǐ)



多音字
关注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1.敏而好. 学,不耻下问。 2.默而识. 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加点的字 是多音字!
好 hào(好看)
hǎo(爱好)
读一读:
zhì(博闻强识)

shí(认识)
注意加点字的 读音!
上下结构
初读课文,在把课文读正确、通顺的基础上,注意 把握停顿。再读课文,借助注释理解文意,了解词语的古 今异义现象,并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课文中的读书 方法对你有何启发。最后,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上,背诵课 文,并学习作者用简洁生动的语言讲明道理的方法。
自由朗读第二则文言文: 1.用“ ”画出不理解的地方,并试着翻译文章大意。 2.朱熹告诉我们读书需要注意什么?重点是什么?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
无益,不如学也。
理解词句

学习态度
求实
பைடு நூலகம்
知之为知之,不
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 这
同“智”,智慧
译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 真正的智慧。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精品课件(共76张PPT)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精品课件(共76张PPT)
2.拓展:利用所学方法,课后自行预习后部分内容。
、读一读,写一写。
xiū chǐ jiào huì shǎo
suǒ wèi
héng xīn
kuī shì
quē
(羞 耻) (教 诲) ( 所 谓 ) ( 恒 心 ) ( 窥 视 ) ( 缺 少 ) 二、根据提示默写句子。
——[战国]孟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北宋]苏轼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南宋]朱熹
名人读书的方法
◎ 欧阳修“计字日读”法:即每日定量计字, 日积月累,就能将一部部书籍背熟。
◎ 鲁迅“五到法”:“五到”即心到、眼到、 口到、手到、脑到。其中“手到”是指边读书 边做笔记;“脑到”是指善于动脑,勤思考, 多分析。
课文学习 • 教师抽读,检测效果
要求:教师在班级抽测学生朗读,检查朗 读效果并对学生朗读情况予以评价、指导。
指导生字书写
chǐ
wèi
huì
sòng

耻谓诲 诵 岂
héng
kuī
jiē
quē
恒 窥皆缺
课堂总结
1.本堂课内容:运用小古文学习的方法将课文读通、读 顺、读流利,对课文中出现的生字予以巩固练习。
B.流水
C.等级
三、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____知__道__就__是__知__道__,__不__知__道__就__是__不__知__道__,__这__ 才__是__真__正__的__智__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 ____既__然__思__想__和__眼__睛__不__集__中__,__就__只__能__随__随__便__ 便__地__诵__读__,__绝__对__不__能__记__住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古人谈读书》PPT优质课件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古人谈读书》PPT优质课件

2.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课文中的哪些内容对你有启发。 示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启发我 在学习的时候,要实事求是,不要弄虚作假。“默而识之,学而不 厌,诲人不倦。”这句话启发我要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要不感到 满足,在教诲别人的时候要有耐心,不要倦怠。
课外拓展
统编 五语上
25. 古人谈读书
第1课时
新课导入
你知道哪些有关读书的成语或诗句呢?
凿壁偷光、囊萤映雪、韦编三绝……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课时目标: 1.会认“耻、矣”等3个字,会 写“耻、诲”等5个字,读准多 音 字 “ 识 ” , 理 解“知”“识”“厌” 等字的古义。 2.能借助注释说大意,并联系 自己的读书体会,谈谈《论 语》中有关读书的句子对自 己的启发。(重点)
语段分析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 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 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心思 和眼睛已经不专注一致,却只是随意地诵读,一定不 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 要。心思已经到了,眼睛、嘴巴的应用难道会不到位 吗?
课文解读
勤勉的态度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注 释 【非】并不是。 【好】喜好。 【敏】此处指勤勉。
翻 译 我并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喜好古代文 化,靠勤奋求取知识的人。
课文解读
勤奋、进取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注 释 【如】好像。 【恐】害怕。
【及】赶得上。
翻 译 学习如同追赶什么一样,唯恐赶不上,赶上了, 又怕丢失掉。
作者采用反问句式,加强了语气,进一步强调了 读书时心到的重要性。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优秀课件(共152张PPT)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优秀课件(共152张PPT)

理解词句
害怕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就像
译文:学习就像(在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学到 后又害怕自己会忘记。
理解词句
思索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 不如学也。
曾经
译文:我曾经整天不吃饭, 整夜不睡觉,来苦苦思 索,但这毫无益处,不如去学习。
说一说:通过阅读这段文章,你得到了哪些收获呢?
我们在学习上,要有良好的学习态度, 请教问题要不耻下问。对于不明白的问题, 懂就是懂,不要不懂装懂。学习要把知识 牢记于心,不能自满,不能患得患失。
相辅相成
第二则古文讲了读书时心到、眼到、口 到之间的关系,告诉我们,读书时心到是最 重要的。
读书有法 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只有努力读, 用心读,才能读有所得。但读书要讲方法,一味地死 读书,读死书不仅于学无益,而且不利于我们成长。 我们要从古人的读书实践中吸取经验,将适合自己的 读书方法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当中,好好读书,掌握有 用的知识,为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积 累:
《论语》中还有有关读书学习的句子还有: ___子__曰__:__“__温__故__而__知__新__,_可__以__为__师__矣_。__”________________ ___子__曰__:__“__学__而__不__思__则__罔__,_思__而__不__学_则__殆__。__”____________ ___子__曰__:__“__学__而__时__习__之__,_不__亦__说__乎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
无益,不如学也。
理解词句

学习态度
求实
知之为知之,不
知为不知,是知也。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精品PPT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精品PPT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读书的方法是? 对读书的态度是?
《训学斋规》
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 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子细分 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 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 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 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 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 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 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 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小组合作,完成导学卡。

曾经
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 谓心到、眼到、口到。
称为
这里
既然
心不在此,则眼不
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
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 记,记亦不能久也。
随意
肯定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重要
心既到矣,眼口岂 不到乎?
难道……吗?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 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 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 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
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 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 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 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陆九渊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优秀PPT课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优秀PPT课件
——[清]曾国藩
曾国藩 中国近代政治家、 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与 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 “晚清四大名臣”,是我国近 代化建设的开拓者之一。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 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 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 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 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 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
坐井观天
坐井观天,成语,指青蛙坐在井里看天。 用来比喻和讽刺眼界狭窄或学识肤浅之人。出 自唐代诗人韩愈的《原道》:“坐井而观天, 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说一说:河伯观海和坐井观天这两 个典故说明了什么道理?
是从反面进行说明,突出强调了一个人要有 “识”的重要性。有见识就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 有心得就自满自足,否则,这都是没有见识的人。
25 古人谈读书
五年级上册
我会认
chǐ zhì yǐ

耻识矣岂
多音字
zhì (博闻强识)
识 shí (认识)(识别)
例:这位学者博闻强识( zhì ),对事物 往往有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认识( shí )。
我会写
chǐ
huì
wèi
耻诲谓
sònɡ

hénɡ
诵岂恒
kuī
jiē
quē
窥皆缺
第一课初时读 课 文
泛指知识阶层
志向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 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见识
恒心
读书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 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
志向
总体说
见识
恒心
绝对,一定
下等,劣等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有志向则不甘心自己成为下等;

2019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精品PPT课件

2019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精品PPT课件

文 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
讲 解
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 (今江西省婺源),出生
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
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
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
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
课 文
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
讲 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
解 最谓急:。说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2.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课文中的
本文通过介绍《论语》中古圣人读书 总 方法及态度、朱熹的“三到读书法”、 结 曾国藩谈读书,告诉我们读书的方法
及态度。
《论语》:勤学好问
总 结
古人谈读书 朱熹:心到、口到、眼到
曾国藩:有志、有识、有恒
收 束 全 篇
温故而知新,同学们 别忘了经常复习哦!
激趣导入
知:同“智”,智慧。
识:记住,这里读zhì。
厌:满足。
译文: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
课 文
自2.己知之低为、知学之识,比不自知己为不差知的,人是请知教也为。耻。
讲 解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
பைடு நூலகம்
样 3.默才而是识真之正,的学智而不慧厌。,诲人不倦。
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
漫浪:随意。
译文: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做心到
课 、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
文 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
讲 解
专心一意,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就
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
久。三到之中,心到最要紧。心既然
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优秀ppt课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优秀ppt课件

课文讲解
朗读课文,思考:《论语》告诉我们怎样的学习态 度和方法?
谦虚好学
不以……为耻。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喜好。
句意:才思敏捷而又喜爱学习,不以向地位、学问不如 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实事求是
知道。
同“智”,是智慧的意思。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句意: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心到、眼到、口到
点明自己对读书的看法。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句意: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
从反面说明“心到”的重要性。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 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 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正面强调“心到”的重要。
2.借助注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大意。
解析:先熟读课文,将每一句话都读通顺;再根据书下注释理 解句中词语的意思,难理解的在网上查找资料或查工具书,然后把 词语的意思连起来,初步读懂每句话所写的内容;然后用自己的话 进行整理。
3.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课文中哪些内容对你 有启发?
解析:熟读课文,先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想一想,课 文讲了哪些读书方法?你理解这些读书方法吗?再联系实际, 想想你是怎么读书的。最后说说这些读书方法对你有哪些启发。
课文结构
古人谈读书
《论语》三则
谦虚 求实 勤奋
朱熹论读书 观点:心到、眼到、口到
曾国藩谈读书 观点:有志、有识、有恒
课文主题
课文撷取了《论语》中的句子,告诫我们: 要勤奋好学,不耻下问。选自《训学斋规》的 语句,告诫我们:读书最重要的是用心。选自 《曾国藩家书》的句子,告诉我们:读书要有 志、有识、有恒。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优秀课件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优秀课件

句意疏通
2.结合课下注释,试着说一说每个句子的意思。
我。
说。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曾经。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
句意疏通
这里(书本)。 那么。
既然。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
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
也。
随意。
也。
句意疏通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 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课堂小结
让我们融入对课文的理解,再次有感情地齐读 《古人谈读书》(一)。
本图片为《古人谈读书》 (一)的情境课文的缩略图,如需 使用,可自行下载插入使用。
使用建议:此处可使用跟读版。
拓展延伸
语录体散文
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
拓展延伸
《论语》中有关学习的语录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再读节奏
1.观看情境课文(一),自由朗读课文,哪些地方需 要停顿?试着划分节奏。
敏而/而好好学学,,不不耻耻下下问问。。 知之为/为知/之知,之不,知不为知不/为知/,不是知知,也是。/知也。 默而/而识识之之,,学学而/不而厌不,厌诲,人诲不人倦不。倦。
再读节奏
2.观看情境课文(二),自由朗读课文,哪些地方需 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顿?试着划分节奏。
第1课时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
本课目标
1.学写生字,读准课文。 2.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3.体会古人对读书的见解,并学习古人读书的方法。
孔子言论的汇编,儒家最重要的经典。 由 孔子门生及再传弟子集录整理,是研究孔子及 儒家思想的主要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笔顺:
huì

音序: H 结构: 左右 偏旁: 讠 笔画数: 9 组词: 教诲 诲人不倦
笔顺:
wèi

音序: 谓 无所谓
笔顺:
sòng

音序: S 结构: 左右 偏旁: 讠 笔画数: 9 组词: 诵读 朗诵
笔顺:


音序: Q 结构: 上下 偏旁: 山 笔画数: 6 组词: 岂止 岂敢 岂有此理
讨论交流
同学们觉得朱熹的话有道理吗? 我们今后又应该怎样读书呢?
课文解读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 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 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 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 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 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 ;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 三者缺一不可。
注释
【盖】句首的发语词。 【士人】读书人。 【识】见识。 【恒】恒心。 【足】满足。 【断】断然,一定。
著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 《周易读本》《楚辞集注》等,其中《四书章 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曾国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涵, 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 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其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 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 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 巨大的成功。
(yǐ) (qǐ) (fān)
课文讲解
古人谈读书 一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厌。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 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向则自己不甘心为 下流;有见识则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 得就自满自足,像河伯观海,井蛙观天,这 都是没有见识的人;有恒心则没有成不了的 事情。这三件缺一不可。
拓展延伸
除了文中有关读书的看法之外, 你还知道古代哪些人对读书有独到的 见解呢?
古人谈读书
人物简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 (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 智信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 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 成儒家经典《论语》。
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世称 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 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 诗人,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知识锦囊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 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主要记录孔子 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 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 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总称“四书五经”。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2.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思。 ——朱熹
3.书读百遍,而义自见。
——陈寿
课后作业
1 课外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者关 于读书的名言。
2 学了这一课后,请大家写写对于 读书的看法或者自己的读书体会。
人教部编版版小学语文五年级
25 古人谈读书

引入新课
笔顺:
héng

音序: H 结构: 左右 偏旁: 忄 笔画数: 9 组词: 永恒 恒心 持之以恒
笔顺:
kuī

音序: K 结构: 上下 偏旁: 穴 笔画数: 13 组词: 窥探 窥见
笔顺:
jiē

音序: J 结构: 上下 偏旁: 比 笔画数: 9 组词: 皆大欢喜 有口皆碑
笔顺:
quē

音序: Q 结构: 左右 偏旁: 缶 笔画数: 10 组词: 缺乏 空缺
教学目标
1.会认“耻、矣”等3个生字,会写“耻、诲”等9 个生字,理解“不耻下问、诲人不倦”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大 意。 3.从文中总结相应的读书方法,并学会运用到日常 的读书学习中。
会认字
chǐ yǐ qǐ
耻 矣岂
会写字
chǐ

音序: C 结构: 左右 偏旁: 耳 笔画数: 10 组词: 耻辱 不耻下问
注释
【谓】说。 【此】这里。 【漫浪】随意。 【决】一定。 【急】迫切、重要。 【岂】难道。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 眼到、口到。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就不 会看仔细,既然思想不集中,就只能随随便便 地诵读,绝对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 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思想既然已经集 中了,眼睛、嘴巴的应用怎么会不到位呢?”
“知”通“智”,是聪明、智慧的意思。 【为】是。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翻译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 聪明的。
指做学问态度要端正,也指做人要诚实。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注释 【识】这里读作zhì,记住的意思。 【厌】满足。 【诲】教诲。 【倦】倦怠。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翻译
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 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
讨论交流
1)从《论语》中的三个句子中,你知 道了哪些读书的道理呢? 2)在你的周围,有这样去做的人吗, 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23
课文解读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 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 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 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 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 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 矣,眼口岂不到乎?
笔顺:
课文解读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注释 【敏】勤勉。 【好】喜好。 【耻】以……为耻。 【下问】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翻译
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 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注释 【知】前面四个“知”是知道的意思,最后一个
书是人类文化的传承,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 们都知道读书对于我们的成长至关重要,但如何才 能算是真正的会读书呢?
我会写
chǐ huì wèi sòng qǐ
耻诲 谓诵

héng kuī jiē quē
恒 窥皆 缺
我会读
不耻下问 默而识之 诲人不倦 心即到矣 眼口岂不到乎? 曾国藩
(chǐ) (zhì) (juà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