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找关系”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幼儿园中班教案《找关系》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找关系》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找关系》含反思教学目标:1. 同学能够识别人物关系,并能理解从中得出信息的紧要性。

2. 同学能够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人物的关系。

3. 同学能够以玩乐的方式积极参加学习,调动学习爱好。

课前准备:准备一些图片或画面,上面有涉及人物关系的内容,如家庭树、伙伴圈等。

准备幼儿喜爱的游戏,如掷骰子游戏、接龙等。

课程布置:1. 导入环节(10分钟):出示一张图片或画面,让同学察看并描述图片中人物的关系。

引导同学察看每个人物之间的动作、位置、表情等,通过察看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

2. 活动1:找人物(20分钟):老师出示家庭树、伙伴圈等涉及人物关系的图片,让同学依据图片找到其中的人物,并简单描述他们之间的关系。

老师可以通过简单的问题引导同学思考,例如:“这个人是谁?他和谁关系最密切?他们在哪里?他们一起做了什么?”3. 活动2:接龙游戏(20分钟):老师准备一些卡片,每个卡片上有一个人物名称或人物关系的描述。

同学围成一圈,把卡片传递给相邻的同学,接到卡片的同学要依据卡片内容说出接下来要传递给哪位同学。

这个游戏需要同学们不断思考人物之间的关系,并能把思维转化为简单的语言表述。

4. 活动3:掷骰子游戏(30分钟):老师准备一个大骰子和一些卡片,每个卡片上有一个人物名称或人物关系的描述。

同学轮番掷骰子,依据骰子的点数拿到相应的卡片。

拿到卡片后,同学要简单描述这位人物和别的人物之间的关系。

在描述的过程中,其他同学可以用问题或者补充语言的方式共同完成这个故事,并进一步加深对于人物关系的理解。

5. 结束环节(10分钟):老师与同学一起回顾当天的探究和发觉,让同学共享感受和反思体验。

回顾过程中,可以激励同学总结出人物关系在本身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同时指出人物关系的识别和探究对于了解事物本质的紧要性。

反思与体会: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在幼儿园教育中培育同学对于关系、规律和逻辑的探究和应用本领的紧要性。

在我设计课程时,我特别重视了同学的参加性和趣味性,通过游戏的形式引导同学积极参加,调动学习爱好。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2课时 看图找关系教案与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2课时 看图找关系教案与反思
师:那你能说一说横轴和纵轴的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横轴上的1.2.3.4.5表示时间1-5分钟,纵轴上的100.200.300.400.500表示速度100米/分-500米/分。
师:图中的点A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A点表示时间在0.5分时,速度为200米/分。
师:你能仿照点 A ,说一说点 B、C、D 表示什么意思吗
【素材积累】
宋庆龄自1913年开始追随孙中山,致力于中国革命事业,谋求中华民族独立解放。摘近70年的漫长岁月里,经过护法运动(1917年)、国民大革命(1924—1927年)、国共对立十年(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解放战争(1945—1949年),她始终忠贞不渝地坚持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坚定地和中国人民站摘一起,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生活的美满幸福而殚精竭虑,英勇奋斗,摘中国现代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宋庆龄因此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
生:1-3分,虽然速度不变,但汽车一直在行驶,所以路程也在变化。因为路程=速度×时间,所以列式计算为400×2=800米,也就是说1-3分汽车行驶了800米的路程。
师:通过观察分析图像,我们找到了汽车运行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它又能反映什么信息呢?
这幅图描述的是足球比赛场内声音的起伏情况,你能看懂吗?认真观察一下吧!
生:点B表示时间在1分时,速度为400米/分;点C表示时间在3分时,速度为400米/分;点D表示时间在4分时,速为0。
师:没错,这幅图就是在表示这辆车行驶的速度与所对应的时间之间的关系。你能按照自己的理解简单描述一下公交车行驶速度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吗?认真想一想。
生:汽车从解放路站到商场站之间共行驶了4分,在第1分内,汽车行驶速度从0提高到400米/分。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6.5《看图找关系》说课稿 (3)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6.5《看图找关系》说课稿 (3)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6.5《看图找关系》说课稿 (3)一. 教材分析《看图找关系》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6.5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知识、求比值的方法、正反比例的意义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图,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正反比例的意义,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找出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

但是,部分学生对于正反比例的概念和应用仍然存在一定的困惑,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讲解。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概念,能够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正反比例的概念,能够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本质区别,能够灵活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合作交流法等,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数学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其中的数量关系,引出正反比例的概念。

2.新课导入:讲解正反比例的定义和判断方法,让学生通过举例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3.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运用正反比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正反比例的本质区别,提高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课堂练习:布置适量的课堂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正反比例知识的掌握。

七.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正反比例的核心概念。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看图找关系》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看图找关系》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看图找关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看图找关系》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图形,找出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线性关系、函数关系和几何图形的变换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图形的认识和观察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

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图形关系,学生可能还难以理解和把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逐步找出图形之间的关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图形,找出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掌握线性关系和函数关系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3.让学生学会运用图形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图形,找出图形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对于一些复杂的图形关系,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把握。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图形,找出图形之间的关系。

2.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图形关系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包括图片、案例等。

2.准备教学PPT,用于辅助教学。

3.准备相关的小组讨论和交流的题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观察和分析,找出图形之间的关系。

例如,展示两张图片,一张是一棵树,一张是树的影子,让学生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2.呈现(15分钟)通过PPT展示线性关系和函数关系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PPT中的图形,找出图形之间的关系。

3.操练(20分钟)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一些具体的案例,找出图形之间的关系。

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6.5《看图找关系》说课稿(4)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6.5《看图找关系》说课稿(4)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6.5《看图找关系》说课稿 (4)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6.5《看图找关系》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理解并掌握正反比例的概念,能够辨识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并能够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比例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辨识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以及如何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逐步理解并掌握正反比例的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理解并掌握正反比例的概念,能够辨识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并能够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理解并掌握正反比例的概念,能够辨识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并能够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辨识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并能够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理解并掌握正反比例的概念。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数学图表等教学手段,直观地展示数学概念和数学活动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比例的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看图找关系。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6.5《看图找关系》说课稿(4)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6.5《看图找关系》说课稿(4)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6.5《看图找关系》说课稿 (4)一. 教材分析《看图找关系》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6.5的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方程、比例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找出图片中的数量关系,并用字母表示出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用字母表示数、方程、比例等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通过观察图片找出数量关系,并用字母表示出来,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找出数量关系,并用字母表示出来。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图片,找出图片中的数量关系,并用字母表示出来。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方法,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图片,找出图片中的数量关系,并用字母表示出来。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引导法、互动交流法、实践活动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我还将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图片中的数量关系,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教学新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找出数量关系,并用字母表示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给出一些提示,帮助学生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3.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找一些图片,试着用字母表示出图片中的数量关系。

4.总结提升:通过学生总结和教师讲解,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6.5《看图找关系》说课稿(2)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6.5《看图找关系》说课稿(2)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6.5《看图找关系》说课稿 (2)一. 教材分析《看图找关系》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6.5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方程、比例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找出其中的数量关系,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知识。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让学生在观察和思考的过程中,发现图片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引出比例的概念。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对比例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图片,找出图片中的数量关系,理解比例的概念,能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图片,找出数量关系,理解比例的概念。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图片中的数量关系,并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找出图片中的数量关系,引出比例的概念。

2.探究新知: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用比例表示图片中的数量关系,并交流分享。

3.巩固新知:通过出示不同图片,让学生运用比例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拓展应用:出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学生对比例概念的理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小学数学评课稿:《看图找关系》_五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小学数学评课稿:《看图找关系》_五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小学数学评课稿:《看图找关系》_五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小学数学评课稿:《看图找关系》宜都市实验小学五年级数学组张学政10月18日,一个特别的日子,全市小学青年教师集约化培训启动仪式在我校展开。

五年级数学备课组刘成喜老师为我们提供了《看图找关系》研究课。

一节课,一面镜子,折射学生、教师的两个方面,渗透有教学改革的一个影子,有许许多多值得深思和挖掘的地方。

根据会务组安排,谈谈我个人对刘老师的课堂教学的学习体会:Part1:课堂回顾【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能读懂一些用来表示数量关系的图表,能从图表中获取有关信息,体会图表的直观性。

2.结合实际问题情境,学会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3.了解图表在生活中的应用,能看懂用图来描述的事件或行为,体会数学图形语言的简洁和明了的特点,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

【本节课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看懂一些表示数量关系的图表,并根据图中有关信息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能按要求看图回答问题。

教学的重点是认识图表,并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教者设计的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先“声”夺人。

刘老师没有采用教材中的旁白。

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经常用到数学图表,它的用处也很多,比如:在报纸、杂志上,我们常常看到一些用来表示数量关系的图表,从图中看数量之间的关系,往往比看一堆数字更直观。

本节课我们研究“看图找关系”来揭示课题。

而是出现一段录音听一听,学生一下子被吸引过来,精力高度集中。

(二)创设情境,有听觉也有视觉。

出示听的录音,给学生一个音符,让学生从听觉上,感知数学知识的到来就在耳边,同时,也感知数学“听得见”。

然后看实物图,给学生一个视角感官,从视觉上感知数学知识就在眼前,“看得到”。

情境图后,刘老师又出示画的坐标图,反映公共汽车从解放路到商场站之间行驶的时间和速度的关系图。

(三)探究新知,找到变量以及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刘老师用小纸条展示出三个问题:(1)、如何看图?(2)、看到了什么?(3)、怎样看出来的?引发学生的思考。

六年级数学《看图找关系》教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看图找关系》教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看图找关系》教学反思《看图找关系》选自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好玩”当中的一节课,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学习之前已经接触过类似的学习内容,可以说本节课是新课当中的旧知,所以只要把握住教学重点和难点的讲授,再加上生活实际的情境引入,学生理解起来应该不是难事,能看懂图表中的数量关系并能从中获得相关信息来解决一些问题。

结合问题情境,分析数量关系,感受到用数学图表来描述事件或行为的简洁性,就是本节课的重难点。

但是在讲授中,还是出现了一点小意外,第一,在导入环节,我设计了用公交车的生活实例,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经验,说一说公交车在没有外界的干扰时行驶的速度是如何变化的,速度的变化是能说出来,但是把它画出来却不是易事,因为太抽象了,所以耽误了点时间,导致在观察“足球场内的声音”的统计图的时间不够,有些问题没有来得及回答就到下课时间了,只能留做课下的作业完成;第二,整节课下来,我还是觉得我讲得多,学生讲的少,没有完全放手交给学生,去说去想去解决。

不过整节课下来,因为是联系生活实际的一节课,而且学习的内容前后都学过,很简单,所以学生的热情很高,而且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很高,同时也让我明白了,只有学生感兴趣的课堂,他才会愿意去学去探究去交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冬冬掷一枚硬币,他连续掷了3次都是正面朝上,他第4次掷硬币时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A. B. C.1 D.2.在含糖20%的糖水中,糖比水少()%。

A.75 B.20 C.60 D.803.下面的3个图形都是由相同的小棒拼成,根据前3个图形的排列规律,第5个图形由()根小棒拼成.A.20 B.18 C.16 D.144.五年级学生今天的出勤率是99%,六年级学生今天的出勤率是97%,五年级今天出勤人数比六年级( )。

A.多B.少C.无法判断5.按规律1,8,27,,125,括号中的数应为()A.30 B.64 C.80 D.1006.将一根木棒锯成4段需要6分钟,则将这根木棒锯成7段需要()分钟。

数学好玩 2 看图找关系(教案)-2022-2023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北师大版)

数学好玩 2 看图找关系(教案)-2022-2023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北师大版)

数学好玩 2 看图找关系(Word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图形,发现其中的关系,进而推理和归纳;2.能够用建模思想,把图形中的规律和结论用文字和符号表示出来;3.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与图形相关的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观察图形,发现其中的规律和结论。

难点:进一步推理和归纳,并用数学符号表示出来。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知1.老师呈现两张图形,让学生观察它们,并问:“这两张图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2.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相似之处,并把它们记录在黑板上。

3.老师问:“这个相同的特征是否仅限于这两张图形?有没有其他图形也具有这个特征?”4.让学生自己寻找其他图形,并验证其是否具有相同的特征。

步骤二:数学建模1.老师给出一些图形,让学生观察它们,并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2.引导学生用文字和符号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并把它们记录在黑板上。

3.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图形,并用所学的关系来描述它们。

步骤三:应用拓展1.老师出示一些具体问题,例如:“下图中,A、B、C、D四个点构成的图形是否是一条直线?”2.让学生运用之前学习的知识,解决这些问题。

3.让学生自己出一些具体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它们。

四、教学评价本节课主要评价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归纳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和应用拓展能力。

评价方式:1.课堂表现。

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方式、合作意识等。

2.作业评价。

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看他们是否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3.小测验。

通过小测验检查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形设计、数学建模和具体问题解决三个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课堂氛围活跃。

但是,有一些学生对关系的表示方法还不是很熟练,需要老师在后续的复习中进行加强。

同时,对于一些更高难度的问题,也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引导和支持。

北师大六年级上册《看图找关系》教学设计含反思

北师大六年级上册《看图找关系》教学设计含反思

北师大六年级上册《看图找关系》教学设计含反思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能读懂一些用来表示数量关系的图表,能从图表中获取有关信息,体会图表的直观性;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实际问题情境,学会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情感与态度目标了解图表在生活中的应用,能看懂用图来描述的事件或行为,体会数学图形语言简洁、明了的特点,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图表,并能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教学难点:怎样看图,如何用语言去描述事件发生的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早上小明和小红这两个小同学和你们一样要从家去学校,小明早上在家吃完早饭后去学校,小红先从家到市场吃完早饭后再去学校。

你们能帮老师分辨一下下面这两幅图哪一幅是小明的上学路线图,哪一幅是小红的上学路线图吗?同学们从这两幅图上很直观的找到了答案,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再来看一看这样的图好吗?(板书“看图”)2.老师每天上班要坐1路公共汽车,下面我们一起来看1路公共汽车从解放路站到商场站之间的行驶的时间和速度的图。

二、读懂图表,获取信息1.学生看图找信息,自由发表,教师适时插问,如“线往上画往下画分别表示什么?”“纵轴上的400表示什么意思?”“横轴上的3表示什么意思?”“速度最快达到多少?”“为什么图的上面是平的?”“第4分钟时,速度降为0表示什么意思?”等。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但考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主要是要紧扣课题且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本课要让学生会看关系图,首先要让学生先学会看懂横、纵轴所表示的意义。

所以本环节的设计,意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突出看懂横、纵轴意义这个重点。

)2.大家从图上发现了这么多有价值的信息,这些信息其实是几个事物存在着的联系,在数学上我们称之为二者的关系。

(板书:找关系)3.现在请同学们利用了解到的信息,完成书本61面的的填空。

(点幻灯五:我会填)(1)公共汽车从解放路站到商场站之间共行驶了___分。

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看图找关系》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看图找关系》北师大版
举例:给出一个图表,让学生观察两种量的变化趋势,判断它们之间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3)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正、反比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举例:根据实际情况,列出正、反比例关系,求解未知量,如计算实际距离、面积等。
2.教学难点
(1)辨识成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关系:对于一些复杂的图表和数据,学生可能难以准确地辨识成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关系。
在实践活动方面,我觉得可以尝试增加更多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和实验,让他们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兴趣。同时,实践活动的设计要注重层次性,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最后,关于教学方法的运用,我觉得在讲授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同时,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如利用多媒体展示图表、动态演示正反比例关系等,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直观易懂。
其次,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难以将问题情境与数学模型建立联系。这说明我在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加强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数学模型,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学生在小组讨论和成果展示环节表现积极,但也有一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存在观点分歧。这提醒我在组织小组活动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解决方法: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认识到正、反比例的实质是两个量的比值(商)或乘积一定,从而加深学生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
(4)数学表达和阐述:学生在表达正、反比例关系时,可能会出现语言表述不准确、逻辑不清晰等问题。
解决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正、反比例关系,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六年级数学《看图找关系》教学反思(含试卷)

六年级数学《看图找关系》教学反思(含试卷)

六年级数学《看图找关系》教学反思《看图找关系》选自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好玩”当中的一节课,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学习之前已经接触过类似的学习内容,可以说本节课是新课当中的旧知,所以只要把握住教学重点和难点的讲授,再加上生活实际的情境引入,学生理解起来应该不是难事,能看懂图表中的数量关系并能从中获得相关信息来解决一些问题。

结合问题情境,分析数量关系,感受到用数学图表来描述事件或行为的简洁性,就是本节课的重难点。

但是在讲授中,还是出现了一点小意外,第一,在导入环节,我设计了用公交车的生活实例,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经验,说一说公交车在没有外界的干扰时行驶的速度是如何变化的,速度的变化是能说出来,但是把它画出来却不是易事,因为太抽象了,所以耽误了点时间,导致在观察“足球场内的声音”的统计图的时间不够,有些问题没有来得及回答就到下课时间了,只能留做课下的作业完成;第二,整节课下来,我还是觉得我讲得多,学生讲的少,没有完全放手交给学生,去说去想去解决。

不过整节课下来,因为是联系生活实际的一节课,而且学习的内容前后都学过,很简单,所以学生的热情很高,而且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很高,同时也让我明白了,只有学生感兴趣的课堂,他才会愿意去学去探究去交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篮球比赛中,3分线外投中一球得3分,3分线内投中一球得2分.在一场比赛中,王明总共投中9个球(没有罚球),得了20分,他投中()个2分球.A.7 B.4 C.52.“鸡兔同笼”是我国古代名题之一,《孙子算经》是这样记载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你认为结果是()A.鸡23只兔12只B.鸡12只兔23只C.鸡14只兔21只3.长方体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D.既可能成批比例,又可能成正比例4.甲数的25等于乙数的37(甲、乙数不等于0),甲、乙两数的比是()A.14:15 B.15:14 C.6:35 D.35:6 5.医院要反映出一个病人一天的体温变化情况,最好用()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6.在一个比例式中,两个内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外项是27,另一个外项是()。

《看图找关系》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看图找关系》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看图找关系》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教材分析:我们生活在一个变化的世界中,从数学的角度研究变量和变量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现实世界、预测未来。

我们知道,函数是刻画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虽然小学阶段不要求学生学习函数的概念,但函数思想在小学阶段的渗透是重要的。

由于图能够直观地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为此,本课安排了从图中分析量与量之间关系的内容。

书本上设计了汽车行驶中速度快慢的变化、足球场声音高低的变化两个情境,借助两个情境,从纵轴和横轴所表示的意义来认识图表,并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分析、表达某些量之间的关系,体会函数思想。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分析汽车速度变化、足球场内声音变化的过程。

2.能读懂一些用来表示数量关系的图表,能从图表中获取有关信息,学会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体会图表的直观性,提高观察分析能力。

3.了解图表在生活中的应用,能看懂用图来描述的事件或行为,体会数学图形语言简洁、明了的特点,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看懂图表中的数量关系,从中获得相关信息解决一些问题。

教学难点:结合问题情境,分析数量关系,感受用数学图表来描述事件或行为的简洁性。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经常用到数学图表,它的用处也很多,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有关图表的知识,通过学习你会对数学图表有一些新的认识。

同时板书课题:看图找关系二、新授情境一1.观察汽车的行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的图像,说说从这幅图上了解到哪些信息?(请学生回答)2.让学生仔细观察图表理解意义(横向和纵向各表示哪个量)(借助这些问题,帮助学生积累读图的经验)4.说一说汽车从1分钟到3分钟行驶路程的大致变化情况。

从1分钟到3分钟,汽车都是以400米/分的速度匀速行驶,所以这2分钟一共行驶了800米。

情境二1.出示足球场内声音的起伏情况变化图(1)从观众开始进场到全部退场,一共经过了多少时间?(借助具体问题的解决,意在帮助学生从纵轴和横轴所表示的意义来认识图表,并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看图找关系

看图找关系

《看图找关系》教学反思
作为课改一线的老师,运用何种形式上好一节高效,有趣的课,一直是我努力的方向.本节课主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学生自学之后,大胆的交流展示自己的自学成果,这样的安排不仅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体现全员参与的意识.教学后有几点值得自己努力之处:
1.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比较啰嗦,口头禅比较严重,分析原因,主要是平时教学中对自己的语言要求不够严格,随意性很大;备课中对语言的要求也没做到精益求精,过渡语贫乏;没有做到说一句算一句的明确要求.针对以上原因,我准备每天抽空用最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一天的教学,工作或生活。

2.学生问题意识不强
展示组的同学展示完毕后,下面的同学都觉得说的不错,没有问题可提,也没有评价,显的学生比较压抑,课堂不够真实,学生积极性不高,思维启发不到位,问题意识不够强.平时注意学生内心的感受,大胆的启发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思维,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多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做一个自然的人,拥有并表达一个真实的想法.
3.任务没完成
"问题训练,感受成功乐趣"这个环节由于时间的关系以及前面浪费太多时间而没能完成。

总之,在教学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不断的发现和改正,平时教学中还需留一只眼睛时刻看自己,使自己的教学和工作取得的进步!。

看图找关教学反思(大全五篇)

看图找关教学反思(大全五篇)

看图找关教学反思(大全五篇)第一篇:看图找关教学反思《看图找关系》教学反思何以光本课是通过折线统计图呈现一些交通问题的数量关系,这些数量关系都是以生活中的一些情景来作为背景:如淘气在一天上午量的自己的体温绘制成了一幅图;到医院去看病乘公交车到医院,公交车行驶的路线图;看病后与妈妈步行回家,家与医院之间路程的线路;第二天妈妈送淘气到学校学习,妈妈到校后就回家,而淘气在校学习,找找表示妈妈行程的线路图等等。

通过生活中的情景,寻找与数学相关的问题,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的道理,并以此来认识、了解一些表示数量关系的图表,同时感受用数学图表来描述事件或行为的简捷性。

在本课时教学过程中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我在情境引入时采用学生比较熟悉的测量体温为线索,到看淘气体温图,看了体温图认为应该怎么办?从而引出主题来。

这样,使学生感觉是生活中的情景再现,使学生感到有兴趣,这样更能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二、、注重了情境的创设本课中,始终注重以淘气生病、到医院看病、退烧后到学校学习、在学校学习的情况、结束了一学期的学习、到三圣乡游玩的情况等为线索,把每一幅的图表用生活中的情景串连起来。

这样让学生倍感亲切,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并赋予数学图表与生命,让学生在图表中寻找生活圆形性的同时,参与活动,用数学语言将图表中的现象清楚的表述出来。

三、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多种感官受到刺激,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当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还成陈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说:从学生对数轴的理解还不够,对数轴中每一部分表示什么意义还加深,对图中表示那些量之间的关系还强调不够,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近一步改进。

第二篇:《看图找关系》的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内容是“看图找关系”,主要让学生看懂一些表示数量关系的图表,并根据图中有关信息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能按要求看图回答问题。

教学的重点是认识图表,并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对于本节课的知识,学生掌握难度不大,学生在以往有过看图寻找信息的经历,对于课本中出现的折线图,学生也有一定的认识,通过公交车这个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导入,体会公交车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感受图形的直观性。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好玩 看图找关系教案含反思(表格式)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好玩   看图找关系教案含反思(表格式)

第2课时看图找关系
教学内容:教材第83~8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分析汽车速度变化,足球场内声音变化的过程。

2能读懂一些用来表示数量关系的图表,能从图表中获取有关信息,学会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体会图表的直观性,提高观察分析能力。

3了解图表在生活中的应用,能看懂用图表来描述的事件或行为,体会数学图形语言简洁、明了的特点,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图表,读懂图表,并能从图表中获得信息,体会图表的直观性。

教学难点:结合实际问题情境,学会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学会用语言描述事件发生的过程。

这幅图是乘车从解放路到商场站之间行驶速度变化的情况。

认识图的结构,仔细观察这幅图,想想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独立思考板书:横轴、时间。

板书:时间、音量。

足球场内的时间和音量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自学教材第84页的内容。

交流:
从观众开始进场到全部退场,一共经过了多长时间?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学会从图中发现关系——“看图找关系”教学思考与实践

学会从图中发现关系——“看图找关系”教学思考与实践

学会从图中发现关系——“看图找关系”教学思考与实践朱德江【期刊名称】《小学教学》【年(卷),期】2015(000)014【总页数】4页(P96-99)【作者】朱德江【作者单位】浙江嘉兴市南湖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正文语种】中文“看图找关系”是北师大版教材六年级上册“数学好玩”单元中的一个专题活动。

教学时,我着重围绕以下问题展开了思考、设计和实践。

一、“看图找关系”的教学价值思考图能让我们“看见”关系。

在报纸、杂志等各种媒体上,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表示数量之间关系的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数量的变化情况及数量之间的变化关系。

看这样的图,往往比看一长段文字或看一堆数字更直观。

图能直观、简洁地刻画变化关系,尤其是在刻画函数关系中,有着其他表示方式所不能代替的作用。

国际数学课程发展的趋势表明,学生早期对函数的丰富经历是十分重要的,对变化规律的探索、描述应从小学阶段非正式地开始。

本专题活动“看图找关系”,就是引导学生看懂一些简单的、直观刻画数量之间变化关系的图,如“公共汽车行驶的时间与速度的变化关系图”“离家距离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图”等,让学生从图中看见关系,并能根据图中有关信息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变化关系,体会用图描述事件或行为的简洁性,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这样的学习经历,能有效帮助学生积累函数学习的基本活动经验。

二、“看图找关系”的学习基础分析学习“看图找关系”前,学生已学过折线统计图、确定位置等内容,这些内容的学习对“看图找关系”有一定的帮助。

但在实际看图过程中,学生更多的是凭感觉说出“速度快了”“速度慢了”等变化情况,很少从两个角度(横轴和纵轴)来认识“点”,来分析“线的变化”。

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着力引导学生掌握看图的方法,学会从不同角度获取信息,再结合具体情境描述事件或行为的变化过程。

“看图找关系”学习活动中的图与折线统计图中的图有一定的共性,都可以理解为用线的变化直观刻画两个量的变化关系,但也有多方面的区别,需要教师准确把握。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5 看图找关系教案与反思精品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5 看图找关系教案与反思精品

2 看图找关系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涵亚学校 陈冠宇项目内 容 温故知新 1. 折线统计图上的点怎样确定?新课先知 2.读教材第83页例题,完成下面的问题。

(1)折线图的横轴表示( ),纵轴表示( ),A 点表示0.5分时汽车的速度是200米/分。

(2)汽车从解放路到商场用了( )分,在第( )分到第( )分汽车速度没变;第( )分到第( )分汽车加速;第( )分到第( )分汽车减速。

心中有数 3.通过预习,我知道了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中,线往( )画,说明提速;与横轴平行,说明( )行驶;线往( )画,说明减速。

4.预习后,我还有( )不明白。

5.小明和小英一起上学。

小明觉得要迟到了,就跑步上学,跑累了,便走着到学校;小英开始走着,后来也跑了起来,到校门口时赶上了小明。

问:下列4幅图像,哪一幅描述了小英的行为?哪一幅描述了小明的行为?温知识准备: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生活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馨提示实例。

学具准备:搜集汽车行驶时间与速度、时间与路程关系图。

参考答案1.根据横轴和纵轴上的数据来确定。

2.(1)时间速度 (2)4 1 3 0 1 3 43.上匀速下4.略5.小英:④小明:②【素材积累】指豁出性命,进行激烈的搏斗。

比喻尽醉大的力量,极度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

——容国团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贝多芬拼搏成长大作曲家贝多芬小时候由于家庭贫困没能上学,十七岁时患了伤寒和天花之后,肺病、关节炎、黄热病、结膜炎等又接踵而至,二十六岁不幸失去了听觉,爱情上也屡遭挫折,摘这种境遇下,贝多芬发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

摘与生命的顽强拼搏中,他的意志占了上风,摘乐曲创作事业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烧得越来越旺盛了。

看图找关系

看图找关系

《看图找关系》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题主要通过折线统计图呈现一些交通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如“公共汽车行驶的时间与速度关系图”,“离家距离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图”、“楼层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图”以及“时间与路程变化关系图”等,并且这些数学图表的呈现都是以一个生活情境为背景,如:小明散步、郊游、在校活动等,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首先要带领学生回顾生活情境,然后在图表中寻找描述生活情境的信息,以此来认识、了解一些表示数量关系的图表,同时,感受到用数学图表来描述事件或行为的简洁性。

二、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教材中所呈现的“坐公交车”、“上下楼梯”、“与父母散步”、“全班郊游”等情境是每个孩子都亲身经历过,这种现实情境在课堂上再现,能让学生倍感亲切,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

因此,在课程设计时不能仅仅呈现一幅图,让学生回答你了解了哪些信息,每个数表示什么?还应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赋予数学图表以生命,让学生在图表中寻找生活原形的同时,亲身参与活动,用数学语言将生活情境进行再现和表述,以达到认识图表、了解图表的目的。

三、教学目标1、能读懂表示数量关系的图表,能从图表中获取有关信息,体会图表的直观性。

2、结合实际问题情境,学会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3、了解图表在生活中的应用,能看懂用图来描述的事件或行为,体会数学图形简洁、明了的特点,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

四、教学设计(一)课前谈话,引入课题同学们都坐过汽车吗?可能有些同学就是坐汽车上学的。

师:坐车有什么感受呢?生1:坐车很舒服生2:坐车很快师:我也有你们相同的感受,老师今天也是坐车来到学校的,我把这种感觉画了下来,请看标时间(分)速度(米/分)师:你知道了什么?生1:图表生2:那里是时间,那里是速度师:对,这条横线表示时间,竖线表示速度。

在数学上把这条横线叫做横轴,把这条竖线叫做纵轴。

把横轴表示时间,把纵轴表示速度。

谁能说一遍?生:把横轴表示时间,把纵轴表示速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图找关系”教学反思
《看图找关系》是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能读懂表示数量关系的图表,能从图表中获取有关信息,体
会图表的直观性。

2、结合实际问题情境,学会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
的观察分析能力。

3、了解图表在生活中的应用,能看懂用图来描述的事件或行为,
体会数学图形简洁、明了的特点,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

根据这样的教学目标,我把教学过程设计我为四部分:
一、直接引入,感知图表优势。

二、小组合作,交流自学成果。

三、展示成果,看图理清关系。

四、问题训练,感受成功乐趣。

作为课改一线的老师,运用何种形式上好一节高效、有趣的课,一直是我努力的方向。

本节课主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学生自学之后,大胆的交流展示自己的自学成果,这样的安排不仅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体现全员参与的意识。

教学后有几点值得自己努力之处:
1、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比较啰嗦、口头禅比较严重,分析原因,主要是平时教学中对自己的语言要求不够严格,随意性很大;备课中对语言的要求也
没做到精益求精,过渡语贫乏;没有做到说一句算一句的明确要求。

针对以上原因,我准备每天抽空用最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一天的教学、工作或生活。

2、学生问题意识不强
展示组的同学展示完毕后,下面的同学都觉得说的不错,没有问题可提,也没有评价,显的学生比较压抑、课堂不够真实、学生积极性不高、思维启发不到位、问题意识不够强。

平时注意学生内心的感受,大胆的启发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思维,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多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做一个自然的人,拥有并表达一个真实的想法。

3、任务没完成
“问题训练,感受成功乐趣”这个环节由于时间的关系以及前面浪费太多时间而没能完成。

总之,在教学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不断的发现和改正,平时教学中还需留一只眼睛时刻看自己,使自己的教学和工作取得的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