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1-4)-讲解学习
管理学原理讲义--一二章
第一单元知识点小结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0001 管理的产生及必要性一、管理的产生管理产生于欲望无限性和资源有限性之间矛盾的协调。
管理是人类群体活动的产物。
人类的活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人类为实现自身目的而进行的活动——作业活动;二是使这种作业活动变得更有效的活动——管理活动。
管理活动是产生于作业活动并为作业活动服务的一种活动。
管理活动和作业活动相伴而生,并使作业活动的水平不断提高。
二、管理的必要性管理是组织不可缺少的要素,有组织就需要管理,管理与组织如影相随。
管理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组织的规模越来越大,组织越来越复杂,组织的形态千变万化,协调的深度和广度都有所加大,而且管理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每个国家、每个地区、每个单位的兴衰成败,因而,管理更显其必要性。
1.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看,管理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物质力量2.管理是任何组织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3.管理活动具有的普遍性0002 管理的概念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给管理下的定义是:管理就是“确切的知道你要别人去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
在泰勒看来,管理就是要事先安排工作,指挥他人用最好的工作方法去工作。
亨利·法约尔是对管理概念有重大影响的人。
他在其《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中认为:“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这一观点强调,当一个人在从事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工作时,他便是在做管理工作。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
”西蒙强调,决策贯穿与管理的全过程和所有方面,任何工作都必须经过一系列的决策才能完成,管理者的工作归根结底是在做各种各样的决策。
彼得·德鲁克认为:管理就是经由他人的劳动,以完成工作目标的一系列活动。
哈罗德·孔茨等人的观点是: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的完成既定目标。
他们认为,为在集体中工作的人员谋求和保持一个能使他们完成既定目标和任务的工作环境,是各类企业中各级主管人员的一项基本任务。
00054管理学原理 讲义 第一章
第一篇基础篇本教材共五篇,十三章。
第一篇:基础篇,包括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第三章组织环境与组织文化;第四章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
第二篇:计划篇,包括第五章决策;第六章计划;第三篇:组织篇,包括第七章组织;第八章人员配备;第九章组织变革;第四篇:领导篇,包括第十章领导;第十一章激励;第十二章沟通;第五篇:控制篇,包括第十三章控制;管理学原理课程重点:“管理学原理”课程的学习重点包括管理、管理者、组织环境、组织文化、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等基本概念和范畴,以及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激励、沟通、控制等管理职能活动的内容、方法及原理。
重要的章节:基础篇在考试中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考试重点在:第二篇计划和决策;第三篇组织和变革;第四篇领导、激励和沟通。
第五篇:控制经常在考试中会出现案例。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学习的目的与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能够了解管理产生的原因,明确有关管理及管理者的基本内容,掌握管理的概念、管理的职能、管理者的层次、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有效管理者与成功管理者的区别,熟悉管理学的特点及学习管理学的方法。
第一节管理概述一、管理的产生及必要性(一)管理的产生1.管理产生于欲望无限性和资源有限性之间矛盾的协调。
2.管理是人类群体活动的产物。
人类的活动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人类为实现自身目的而进行的活动——作业活动;二是使这种作业活动变得更有效的活动——管理活动。
管理活动是产生于作业活动并为作业活动服务的一种活动。
管理活动和作业活动相伴而生,并使作业活动的水平不断提高。
(二)管理的必要性1.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看,管理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物质力量2.管理是任何组织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3.管理活动具有的普遍性管理的概念: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给管理下的定义是: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去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
在泰勒看来,管理就是要事先安排工作,指挥他人用最好的工作方法去工作。
管理学原理讲义(PPT 151页)
二、管理职能
研究思路:法约尔(Fayol)于本世纪初首次论 述了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 与控制。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管理的基本过程
制定目标及目标实 施途径(做什么及 怎么做)
计划
实现资源和活动的最佳配 置(通过什么来做)
组织
控制
衡量实际工作,矫正偏差 (到底做得怎么样)
领导
以生存和发展的工具
2,管理的特征
(1)管理的目的性 管理是人类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因而有
明显的目的性。 (2)管理的组织性 管理的载体就是组织,因为个体的能力总是有限
的。 (3)管理的人本性 人本性即以人为本。在管理中要以人为中心,把
尊重人、理解人、调动人的积极性放在首位,把 人视为管理的重要对象和组织的重要资源。
管理工作:具有共性特征的关键要素
管理是为在集体中工作的人员谋划和保持一个能 使他们完成预定目标和任务的工作环境
管理的核心任务是决策 管理是通过别人并与别人一起工作,协调集体活
动以便取得1+1>2的效果 管理工作表现为由计划、组织、协调、领导、控
制等工作组成的不断循环的过程 管理是变革与创新,是促使组织在动荡环境下得
管理的特征
(4)管理的创新性 指管理本身是一种不断变革、不断创新的社会活动。 (5)管理的科学性 管理的科学性是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
着一系列基本客观规律。人民从实践中升华和抽象 出管理理论和一般方法,然后利用这些理论来指导 自己的实践,并在实际中验证和丰富。因此,管理 是一门科学。 (6)管理的艺术性 艺术性是指在掌握一定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灵活 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要因地制宜地 将管理知识与管理实践相结合。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汇总--
管理学知识点汇总第一章管理概述管理的概念: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协调各类资源,以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载体是组织;手段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本质是协调;对象是人,财,物,信息等各类资源;目的是实现共同目标。
管理的核心:决策管理的基本职能(四个):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管理者的技能:①技术性技能②人际关系技能③概念性技能(构想技能)管理的性质:①管理的二重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②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3普遍性管理者分类:按层次分:高层中层基层(中层管理者比基层管理者更多地依靠正式权力与沟通技巧)按内容分:战略战术执行按综合程度分:综合专业管理者素质:①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②知识能力素质③身体素质亨利.明茨伯格[加]—角色人际关系角色:代表人(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信息传递角色: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决策制定角色:企业家谈判者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科学管理理论:泰勒吉尔布雷斯夫妇甘特泰罗(勒)[美],1911年《科学管理原理》—科学管理之父科学管理原理内容:1工作定额原理2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3标准化原理4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5劳资双方的密切合作6职能工长制7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8例外原则科学管理理论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率。
组织管理理论亨利.法约尔马克斯.韦伯切斯特.巴纳德亨利.法约尔[法],1916年《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组织管理理论之父【第一个概括和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管理学家】一、区别经营和管理:六大活动:商业,安全,技术,财务,会计,管理二、管理的职能: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三、管理的十四项原则:14条基本原则:分工,权利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报酬合理,等级制度与跳板,适当的集权与分权,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人员的团结四、管理教育的重要性。
管理学原理讲义(PPT 299页)
象征性的首脑,必须履行许多法律性的或社会性的例行义务
特征活动 迎接来访者,签署法律文件
负责激励和动员下属,负责人员配备、培训交往的职责
实际上从事所有的下级参与的活动
维护自行发展起来的外部接触和联系网络,向人们提供恩惠和 发感谢信,从事外部委员会工作,从事其他有外部人员参加的
信息
活动
信息传递方面
寻求和获取各种特定的信息(其中许多是即时的),以便透彻 地了解组织与环境;作为组织内部和外部信息的神经中枢
二、行为科学的主要理论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各种需要分 为五个层次:①生理需要,②安全需要, ③社会需要,④尊重需要,⑤自我实现需 要。这五个层级的需要是互相作用的,是 按其重要性和发生的先后次序进行的。
(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管理者(Managers):指挥别人活动的人。管 理者区别于操作者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管理者 有下属向其汇报工作。
2.管理者的角色
(1)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理论
明茨伯格提出的管理者10种角色可组 合为三大类:人际关系、信息传递和决 策制定。
角色 1.挂名首脑 2.领导者 3.联络者
4.监听者
描述
人际关系方面
4.继电器装配组的工作室实验(1931—1932) 在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感到在工人中似
乎存在一种“非正式组织”。
I1
I2
W1
W2
W3
S1 A
W4
W5
W6
S2
W7
W8
W9
B S3
继电器装配组工作室关系示意图
(二)梅奥主持实施的霍桑实验的结论
1.职工是“社会人” 2.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 3.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意 度
管理学原理讲义PPT31页
要素类别 事业心
创新精神 责任感 顽强性
人群关系 自信感
得分
累计
20
20
15
35
10
45
10
55
8
63
7
70
要素类别 献身精神 忍受挫折
求知欲 勤奋 作风民主 自我批评
得分
累计
7
77
6
83
5
88
5
93
4
97
3
100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外对管理者各项
素质的权重评价.结合上述权重学习管理者五 个方面的素质:
• 3、智商和情商 4、基本技能 (1)、技能分类
• ①技术技能 • ②人际技能 • ③概念技能
(2)、技能与角色的关系 • (看图:各层次管理者对管理技能需要的差异性)
1、技术技能。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 程序、技术、知识和方法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 尽管管理者不必成为精通某一领域技能的专家, 但还是需要了解并初步掌握与其管理的专业相 关的基本技能,否则很难与他所主管的组织内 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无法对 所辖业务范围的各项管理工作进行具体的指导。
2、人际技能。是指与处理人际关系有关的技能, 即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的能力。这种能力 包括领导能力,因为管理者必须学会和下属人员沟 通并影响下属人员的行为,还得与上级领导及同级 同事打交道,同时还联络组织外部的单位以求得各 方面力量的配合。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对于高、中、 低层管理者同等重要。
• 我国将管理者的素质主要 分为五个方面,即品德素 质、知识素质、智力和非 智力素质、能力素质、体 能素质。先看张表:
马谡的悲剧
帕金森定律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通过长期
自考00054管理学原理详细章节讲义
/难点决策难点、重点计划难点、重点组织重点领导难点激励难点、重点沟通控制管理学原理管理学原理1.基础篇【1-4章】2.计划篇【5-6章】3.组织篇【7-9章】4.领导篇【10-12章】5.控制篇【13章】1. 2. 3.1. 2. 3. 4. 5.……第一节管理概述第二节管理者第三节管理学本章重难点分析一、管理的产生及必要性欲望资源矛盾协调*生产****管理(一)管理的产生1.一、管理的产生及必要性2.管理是人类群体活动的产物人类活动一、管理的产生及必要性(二)管理的必要性※1.2.3.二、管理的概念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管理的定义。
管理就是组织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而对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一系列协调活动的过程。
:•••••三、管理的特性(征)(一)管理活动不同于作业活动(二)管理工作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三)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四、管理的职能△1916共识的观点: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实现组织目标职能内容计划(Planning)、组织(Organizing)、领导(Leading)、控制(Controlling)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实现组织目标四、管理的职能△五、管理有效性的衡量*•管理的有效性由效率和效果来衡量。
•效率:投入与产出的比值•效果:目标达成度,涉及活动的结果•五、管理有效性的衡量*有效的管理效率:投入产出比效果:目标达成度怎样做……方式方法做什么……价值取向以比较经济的方法做有助于目标实现的事有效的管理:做好对的事结果:效果目标低浪费高成就资源利用目标实现五、管理有效性的衡量*谢谢一、管理者的概念与分类*指在组织中行使管理职能、通过协调他人的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人。
*一、管理者的概念与分类1.(1(2(3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作业人员1.要有目标;2.要将别人组织起来;3.要激励他们;4.要检查评估工作一、管理者的概念与分类2.(1(2营销专业管理者二、管理者的角色Role二、管理者的角色亨利·明茨伯格•1939•••1973;•1983;•1995;••1998•管理者的三类角色10 10☞☞☞☞☞☞☞☞☞☞正式权力和地位三、管理者的技能1.技术技能是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的程序、技术、知识和方法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
管理学原理1ppt课件
管理的含义 管理者的工作 管理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案例分析
一、管理的含义
管理的必要性:
1、管理起源于人类的共同劳动 2、管理的作用程度取决于劳动过程的社会结合
程度 3、有效的管理能使科技真正的转化为生产力
管理的含义:
1、代表性的定义:泰罗、西蒙、法约尔 2、本书的含义:P7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1、人类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 2、业务管理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1、归纳法 2、演绎法 3、试验法
管理者的能力: 技术能力 人际能力 概念能力
管理者的角色分析
人际角色:挂名首脑、领导者和联络 者
信息角色: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 决策角色:企业家、故障排者、资源分配者、谈判专家
管理层次与管理技能
高层管理人员 概念性技能
中层管理人员
人际关系技能
基层管理人员
技术性技能
四: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二、管理者的工作---职能
管理的职能
1、计划:制定目标并确定为达成目标应采取的 行动。
2、组织:组织设计、人员配备、组织力量整合 3、领导:领导、激励和沟通 4、控制:保证目标及为此制定的计划能够实现 5、创新:
创新职能
计划
控制 创新
组织
领导
二、管理者的工作--角色和技能
管理者的角色: 人际方面的角色 信息传递方面的角色 决策制定方面的角色
管理学原理讲义
《管理学原理》讲义主讲:张伟广西工学院管理系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学习目的学完本章后,你应该掌握:1. 定义管理2. 区分效率与效果3. 明确管理的特征、性质4. 确定管理者扮演的角色5. 认识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6. 了解管理学的特点与研究内容本章提要管理的概念和特征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管理学的特点与内容典型案例分析一、管理的概念㈠、管理的定义管理活动自古即有,但什么是“管理”,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从字面上看,管理有“管辖”、“处理”、“管人”、“理事”等意,即对一定范围的人员及事务进行安排和处理。
但是这种字面的解释是没有严格地表达出管理本身所具有的完整含义的。
能够全面概括“管理”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定义是: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创新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㈡、管理的基本特征为了更全面地理解管理的概念,理解管理学研究的特点、范围和内容,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一步把握管理的一些基本特征。
1、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或文化现象。
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会有管理存在。
从科学的定义上讲,存在管理必须具备两个必要条件,缺一不可。
(1) 必须是两个人以上的集体活动,包括生产的、行政的……等活动。
(2) 有一致认可的、自觉的目标。
2、管理的“载体”——组织管理活动在人类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广泛存在,而管理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组织之中。
正因为我们这个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着组织,管理也才存在和有必要。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为一定目标而进行协作活动的集体就形成了组织:“许多人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或在不同的但互相联系的生产过程中,有计划地一起协同劳动,这种劳动形式叫做协作。
”有效的协作需要有组织,需要在组织中实施管理。
社会生活中各种组织的具体形式虽因其社会功能的不同而会有差异,但构成组织的基本要素是相同的。
管理学原理讲解资料
管理学原理讲解资料1. 引言管理学原理是一门研究组织和管理的学科,旨在提供有效的管理和领导方法。
本文将深入探讨管理学原理的重要概念和理论,并为读者提供相关的讲解资料。
2. 基本定义2.1 管理管理是一种在组织中有效使用资源来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它涉及到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活动。
2.2 组织组织是一种为了实现某个目标而被明确分配职责的人们的集合。
组织的目标通常由组织的使命和愿景所决定。
2.3 管理者的角色管理者的角色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决策者、组织者和监督者。
他们负责制定战略和目标,建立组织结构,并监督员工的工作。
3. 管理学原理的主要理论3.1 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是由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提出的。
该理论通过精确的科学方法来分析工作流程,并制定最佳的工作方法。
3.2 行为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关注员工行为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
它认为员工的动机和满足感对于提高工作绩效至关重要。
3.3 现代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强调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互动和团队的重要性。
它包括参与管理、情绪智力和变革管理等概念。
4. 管理学原理的重要概念和技术4.1 帕累托法则帕累托法则指出,80%的结果来自于20%的原因。
这个原理适用于资源分配和问题解决的情况下。
4.2 SWOT分析SWOT分析是一种评估组织内外环境的方法。
它分析组织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以制定相应的战略。
4.3 PDCA循环PDCA循环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包括计划、执行、检查和行动四个阶段。
它帮助管理者不断优化工作过程。
4.4 团队建设团队建设是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来提高团队绩效的过程。
它包括团队合作技巧、冲突解决和团队动力等方面的内容。
5.本文简要介绍了管理学原理的基本定义和主要理论,以及相关概念和技术。
了解这些原理和技术对于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至关重要,希望本文的讲解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管理学原理。
谢谢阅读!注:本文纯属虚构,仅作为示例使用。
(完整版)《管理学原理》教案
(完整版)《管理学原理》教案教案标题:(完整版)《管理学原理》教案一、引言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管理学原理》这门课程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通过系统性的学习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思维方式,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以下是《管理学原理》教案的详细内容。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管理学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掌握管理学的核心理论和方法;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5. 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决策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管理学原理的概述1.1 管理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1.2 管理学的发展历程1.3 管理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1.4 管理学原理的分类和体系2. 组织与管理理论2.1 组织结构与设计2.2 组织文化和价值观2.3 领导与决策2.4 组织变革与创新3. 个体与团队管理理论3.1 个体行为与动机3.2 工作满意度与激励理论 3.3 团队建设与团队合作3.4 沟通与冲突管理4. 战略与国际管理理论4.1 战略规划与实施4.2 竞争战略与竞争优势4.3 国际业务与全球化管理4.4 跨文化管理与人力资源5. 实践案例分析与讨论5.1 管理学原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5.2 分析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培养5.3 队伍协作和讨论能力培养5.4 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四、教学计划本课程共分为15周,每周3个学时,具体教学计划如下:第一周- 概述管理学原理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介绍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第二周- 探讨组织结构与设计的理论和方法-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第三周- 分析个体行为与动机的影响因素- 讨论工作满意度与激励理论的实际应用第四周- 探讨沟通与冲突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决策能力...十四、教学评价和考核1. 课堂参与度(20%):学生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的积极度和质量;2. 个人作业(30%):针对每个单元布置的个人作业完成情况;3. 小组项目(40%):小组合作完成的项目报告和演示;4. 期末考试(10%):对学生对于管理学原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进行测试。
《管理学原理》第一讲PPT课件
• B.与某用户谈判以期达成一项长期销售协议
• C.召集各地分公司经理讨论和协调销售计划的落 实情 况
• D.召集公司有关部门的职能人员开联谊会,鼓励他们克 服难关
• 管理系统(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管理者必须从组织整体出
发,研究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组织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关 系,使组织的各个部分之间,以及组织和外界环境之间保持动态
管理的人性假定
受雇人 在资本主义初期的企业里,工人是受雇人,是
会说话的工具。
经济人
社会人
管理人 自我实 现的人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企业界意识到工人的积 极性对生产效率的影响,接受了工人是经济人 的假设
20世纪30年代的霍桑实验,提出了工人是社会 人的假设,认为企业的职工是作为集团和组织 成员而行动的。
• 2,任务技术的例行程度:组织通过技术达到其目的, 常规技术所要求的组织结构、领导风格和控制系统与 客户化的、非例行的技术要求有所不同
• 3,环境的不确定性:由于政治、技术、社会和经济 的变化引起的不确定性影响着管理过程。那些在稳定 的和可预见的环境中有效的方法,对于快速变化的和 不可预见的环境来说可能不适用。
信息传递 4监听者
5传播者
6发言人
决策制定 7企业家
8混乱驾驭着
9资源分配 者 10谈判者
象征性首脑,必须履行许多法律性或社会 迎接来访者,签署法律文件 性的例行义务
负责激励下属,负责人员配备、培训以及 从事所有的有下级参与的活动 有关的职责
维护自行发展起来的外部关系和消息来源, 从中得到帮助和信息。
• 1,管理是有目的的活动 • 2,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 3,管理的主体是人 • 4,管理是一个过程,包括计划、组织、控制 • 5,管理的作用是有效和高效
管理学原理ppt课件
• 一、“行为科学”学派
• (一)由来
• 20世纪学科细化,联系紧密,科学家利用 各种科学知识研究人的行为。1949年各国 科学家在芝加哥召开大会,讨论应用现代 科学知识来研究人类行为的一般理论,会 议把这门综合性学科定名为“行为科学”。
• (5)哈罗德·孔茨: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 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 既定目标的过程。
• (6)琼斯:管理是对资源进行计划、组织、 领导和控制以快速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的 过程。
• (7)罗宾斯与库尔特:管理是通过协调其 他人的工作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实现组织目 标的过程。
• 本书定义:
• 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 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 协调的过程。
• 二、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要点 • 1、顺“道”:管理要遵循规律。 • 2、重人:重人心向背,重人才归离;讲究
得人之道,用人之道。
• 3、人和:讲人际关系。 • 4、守信:讲信誉,讲诚信。 • 5、利器:讲究工具的好坏质量。
• 6、求实: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 • 7、对策:注意预测和运筹。 • 8、节俭:勤俭节约。 • 9、法治:法治优于人治。
• 2、组织
• 组织是人类对合作的需要产生的。
• 合作要有更大的力量和效率,就要形成一个有机 的组织结构,使组织协调地运转。组织是管理活 动的根本职能,是其他一切管理活动的保证和依 托。
• 3、领导
• 要实现组织的目标就需要权威,这种权威 是由领导者实现的。通过领导解决组织的 矛盾和冲突,进行沟通和协调,统一思想, 激励成员,明确方向,实现组织目标。
• 3、决策角色
• 企业家、干扰应对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00054-管理学原理
第一局部自学指导第1章:管理与管理学一.主要容1.管理的产生与必要性。
2.管理的概念、特性、职能与管理有效性的衡量。
3.管理者的概念与分类,管理者的角色、技能,有效的管理者与成功的管理者。
4.管理学的概念、特点与其学习方法。
二.重点1.管理的概念、特征、职能。
2.管理者的分类、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
3.管理学的概念和特点。
三.难点1.管理的特征、职能。
2.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
3.有效的管理者与成功的管理者。
4.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方法。
第2章:管理学的形成与开展一.主要容1.管理学产生前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
2.古典管理理论。
3.行为科学理论。
4.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
5.当代管理理论的开展。
二.重点1.亚当·斯密的管理思想。
2.科学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与行政组织理论的根本观点。
3.霍桑试验的结论、行为科学的建立与开展。
4.各管理理论学派的主要特点。
三.难点1.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
2.管理理论学派的主要特点。
3.当代管理理论开展的趋势。
第3章:组织环境与组织文化一.主要容1.组织环境的概念、分类、特点。
2.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3.组织环境分析的容与方法。
4.组织文化的概念、特征、功能与根本容。
5.组织文化塑造的途径。
二.重点1.组织环境的概念、特点。
2.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3.组织环境分析的方法。
4.组织文化的概念、特征、功能与根本容。
5.组织文化塑造的途径。
三.难点1.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2.五力模型分析法、SWOT分析方法。
3.组织文化塑造的途径。
第4章: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一.主要容1.管理道德的概念、特征。
2.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
3.培育管理道德的途径。
4.社会责任的含义。
5.两种不同的社会责任观。
6.社会责任与经营业绩的关系。
7.社会责任的具体表达。
二.重点1.管理道德的概念、特征。
2.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
3.培育管理道德的途径。
4.两种不同的社会责任观。
5.社会责任的具体表达。
三.难点1.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
易学东老师管理学原理课件
三、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
(1)技术技能 (2)人际关系方面的技能 (3)综合分析技能 (4)创新技能
高层
中层
基层
技术能力 人际关系能力 综合分析能力 创新能力
四、怎样才能成为一名成功的管理者 1. 要有优良的品德 2. 要有丰富的知识,强调法律知识。 3. 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4. 重视实践。
第二讲 管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 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
放权让利(1979-1986) →全面推行承包制(1987-1991)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2后年)
六、现代企业制度
(一)内涵:
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二)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
公司制企业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现代企业组 织制度与法人治理结构。它是组织体制科学、 职责分工明确、制衡和约束机制健全的组织制 度。最明显的特征是“三权分开,两层委托”, 即:所有者、决策者、经营者之间通过公司的 权力机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 形成各自独立、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的关系, 并以法律和公司章程加以确定和实现。
学习方法:学习、实践、总结、提高…… 系统科学的观点和方法 系统的特点:
集合性/层次性/关联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 运用系统的观点学习和研究管理学
整体性/系统性/可分解性/开放性/发展性
§3 管理者
一、定义和分类
1. 定义 从事管理工作负有领导和指挥下级去完成任
务职责的组织成员。 2. 分类
按所从事的 专业分:技术、财务、人事…… 按所处的层次分:
五、我国经济体制与企业改革的历程
❖ 经济体制的改革—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从计划经济→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1979)→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9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判断题(60分,错误的地方要改正)
1、亨利•法约尔和亚当•斯密都认为工作分工是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
()
2、确保一座金字塔根据计划按时完工体现了管理的组织职能。
()
3、即使对于那些不打算成为管理者的人,学习管理也非常有用。
()
4、统一指挥意味着每个员工应该听命于其唯一的上级。
()
5、在管理学界,吉尔布里斯夫妇以提出科学管理而闻名。
()
6、效率的目标是最大化投入成本时,实现输出成本最小。
()
7、当代四个管理过程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指挥。
()
8、制定目标是管理组织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
9、明茨伯格的观点认为,首脑、领导者和联络人角色都是人际关系角色。
()
10、技术技能包含管理者对抽象情况能够有效地、合乎逻辑的思考的能力。
()
11、小企业的管理者在许多方面结合了大企业的高层管理者
和基层管理者的双重角色。
()
12、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
13、处在动态商业环境中的一个行业,通常也是高度复杂、面临最多环境不确定性的行业。
()
14、可以选择的话,管理者们更愿意在不确定性最小的环境下经营。
()
15、决策过程的第二步是识别问题。
()
16、直觉决策是系统的、有逻辑的、有序的。
()
17、程序化决策趋于常规化。
()
18、管理决策可能会随着管理者在组织层级中地位的上升而更加程序化。
()
19、大多数管理决策都包括风险因素。
()
20、电子会议的两个主要优势是匿名和可靠。
()
21、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通过经营活动获取最大利润。
()
22、外部环境分析将识别公司的威胁,而不是成功的机会。
()
23、SWOT分析包括识别组织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
()
24、传统的目标设定要求高层管理人员为其下属设置其需要完成的目标。
()
25、一般来说,较高层的管理者关注战术性计划或操作性计划。
()
26、要成为一名管理者,个人必须指导或监督他人的工作。
()
27、在目标管理中,目标是由高级管理者制定的。
()
28、计划给予组织一种应对变化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减少不确定性。
()。
29、衡量管理好坏的标准是既要讲“效率”又要讲“效果”。
()
30、一般来说随着管理层次的上升,管理者的技术技能越来越重要。
()
二、单选题(40分)
1、科学管理之父是()
A.法约尔B.麦格雷戈C.明茨伯格D.泰勒
2、下列哪一项是管理层和非管理层员工间的主要区别?()
A.管理层员工获得更高的报酬。
B.非管理层员工有较少的正规教育。
C.非管理层员工不监督他人的工作。
D.管理层员工工作时间更长。
3、下列哪个类型的管理者负责制定组织范围内的决策、建立影响整个组织的计划和目标内容?()
A.团队领导B.高层管理者C.部门负责人D.项目领导人
4、下列哪项是中层管理者主要的工作职责?()A.制定组织的长期目标内容
B.履行高层管理者制定的目标内容
C.协助高层管理者制定目标内容
D.执行与长期目标内容无关的
5、以下哪项可能是提高生产效率的例子?()
A.削减制造产品所需的劳动力B.降低产品的价格C.提高产品的销售D.增加产品的广告投入
6、效率是指()。
A.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B.投入和产出之间的附加关系
C.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反比关系D.只减少投入
7、好的管理力求()。
A.低效率和高效果B.高效率和低效果C.高效率和高效果D.中等效率和中等效果
8、最初亨利·法约尔提出的()项管理的职能?A.三个:计划,组织,领导
B.四个: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C.五个: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D.十个:3个人际关系类,3个信息类,4个决策类
9、制定了管理者行为分类组合,认为管理者的行为由10个各不不同但又高度相关的角色组成的是()。
A.亨利·法约尔B.罗伯特·卡茨C.亨利·明茨伯格D.亨利·福特
10、几乎所有的管理任务包括()。
A.决策B.技术技能C.长期计划D.极好的政治技能
11、下列哪项不是管理者的计划职能的一部分()A.确定目标内容B.激励C.制定策略D.决策12、以下哪项最好的定义了环境不确定性?()
A.在一个组织的内部环境中,存在大量的创新和创造力B.在一个组织的内部环境中,存在大量的资源和专长C.在一个组织的外部环境中,存在大量的变化和信心D.在一个组织的外部环境中,存在大量的变化和复杂性13、“人际关系学说”创建的基础是( )
A.霍桑试验B.技术分析C.数学模型
D.权变学说
14、决策始于()。
A.备选方案的选择B.识别决策标准C.识别问题D.消除错误备选方案
15、在现代管理理论学派中,认为企业管理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学派是( ) A.管理过程学派B.行为科学学派C.系统管理学派D.权变理论学派16、赫伯特•西蒙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因为他在描述()的贡献。
A.人们如何花钱B.大多数人如何做到完全理性的
C.人们如何做出决策D.人们如何避免决策17、组织中的高级管理者倾向于()。
A.作出程序化决策B.解决结构性问题C.作出非程序化的决策D.解决被很好界定的问题
18、决策过程中,在确定性的条件下,()。
A.大部分结果是已知的B.这个决定已经做出
C.所有备选方案的所有结果都是已知的D.一些备选方案是未知的
19、一个低层级的经理最有可能在何种情况下解决问题?()
A.确定性B.低风险C.不确定性D.低确定性
20、下列决策中哪一项属于程序化决策()
A.突发洪水,确定抢险救灾方案B.企业组织结构调整
C.开发新产品D.物料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