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思中国能源论坛

合集下载

世界能源地缘政治格局与中国面临的挑战

世界能源地缘政治格局与中国面临的挑战
Abs r t t ac :Ba e n t t y o r d i ne g pa i lf a ur s hepa r p o s d o he sud f wo l w de e r y s ta e t e ,t pe r pos d t tt e s ta e ha h pa i l di l c to l& ga e o c s r uc i n on um pton i he ke ha a t r si s o o l n r s o a i n ofoi s r s ur e .p od ton a d c s i s t y c r c e itc fw r d e e gy ge oltc .Isl n c pe wa o pos d b ne gy s pl e rl nd,i t r lde a o —y on op ii s t a ds a sc m e y e r up y h a ta n e na — m nd m on t pez e,e e — xt r na — m a d z n n o e e e g ta e c h b c un re o n c i h m .The e r y g o ltc ta e y of lde n o e a d s m n r y sr t gi u o t i sc n e tng t e ne g e po ii ssr t g U . ,Rus i S. sa,J p n,I di n r n wa t di d,a d t h r c e itc fe e g e po ii sf rChi a w e e aa n a a d Ia s su e n he c a a t rsi so n r y g o ltc o n r c r f l x m i d.Th a e n ly l a n d t h le ge h tCh naw a o f o e t r m h e s e — a e uly e a ne e p p rf a l e r e hec a l n st a i sc n r ntd wih fo t e p r p c i tv l& ga x ori g c u t i s m p tng c un re nd t a p t to u e s i e ofoi se p tn o n re .i ori o ti s a r ns ora i n t nn l . K e o ds y w r :En r y g o ltc ;G r a — owe ta e y;Cha l n e o Chi . e g e po ii s e tp r sr t g le g st na

新能源论坛开幕致辞

新能源论坛开幕致辞

新能源论坛开幕致辞尊敬的各位嘉宾、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在这个充满希望和活力的时刻,我们齐聚一堂,共同迎来了本次新能源论坛的盛大开幕。

首先,我谨代表论坛的主办方,向各位远道而来的嘉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

从远古时代的薪柴,到工业革命后的煤炭、石油,能源的利用方式不断变革,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然而,随着传统能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寻找和开发清洁、可持续的新能源,已经成为了当今时代的紧迫任务和重大挑战。

新能源,顾名思义,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可系统地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地热能等。

这些能源具有储量丰富、清洁环保、可再生等优点,是解决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新能源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不断成熟,成本逐渐降低,越来越多的家庭和企业开始使用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大型风电场不断涌现;水能发电作为一种传统的可再生能源,其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小水电、抽水蓄能等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生物能的开发利用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生物燃料、生物质发电等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地热能的开发利用虽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潜力巨大,有望成为未来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能源技术的推动下,全球能源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将新能源作为能源发展的战略重点,加大了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例如,德国提出了“能源转型”计划,致力于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中国也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新能源发展目标,大力推进太阳能、风能等产业的发展。

这些举措不仅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也为全球能源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技术方面,虽然新能源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一些关键领域仍存在瓶颈。

例如,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储能技术还不够成熟,限制了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风能发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生物能的转化效率和成本也有待优化。

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5月举行谋危机下能源新路

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5月举行谋危机下能源新路

正 常操作 中过 程 中 , 抽提 塔塔顶 、 底流 量均为 塔
自动控 制 , 中塔 顶 抽余 油 流 量 控制 着 抽 提 塔塔 底 其
界位 , 底 富溶剂 流 量 控 制着 抽 的贫 溶 剂 溶解 了更 多 的芳
烃 , 成富溶 剂量 大 幅度增加 , 造 由于抽提 塔压 力没有 变化 , 塔底 富溶剂 流量不 变 , 造成 塔底 富溶剂 大量堆
时加 强 能 源领 域 前 沿技 术 的研 究 , 力 构 筑稳 努
寻在金 融危机 下 的 中国能源产 业发展 新 思路 。 “ 国能 源 战略 高层 论 坛 ” 为 “中国 北 京 中 作
定、 经济 、 洁 、 全 的能 源供 应体 系, 清 安 以能 源 的 可持 续发展 支持 经济 的可持 续发展 。 本 届论 坛 由煤 炭 产业峰 会 、 油 产 业峰 会 、 石
大量 芳烃 回炼 时集 中输 往 同一 个原 料 罐 内 , 可能 尽 的减 小原 料性质 的剧烈 变 化 等 建议 , 为其 他 芳 烃抽
提装置解决类似 问题提供 良好的借鉴作用。
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 5月举行 谋 危机下能源新路
第五 届 中 国能 源 战略 高层 论 坛 将 于今 年 5
芳烃 回炼 时集 中输往 同一 个 原 料罐 内 , 源 头 消 除 从
原料性 质 的突变 。
右, 当返洗 剂流量 波 动时 , 会造 成抽 提塔界 位 的大 不
幅度 变化 。
3 结 论
通 过 对抽 提 进 料 流量 突 然下 降 或 中断 、 溶剂 贫
2 4 抽提 原料性 质 的突然 变化 . 我厂装 置在 生产 中曾经 出现 过几起 因抽 提原料 性质 突变 造成 的抽提 塔界位 迅速 上涨 。当时各操作 参数 平稳 , 抽提 塔各 进 出各 介质 流量控 制平稳 , 塔压 稳定 , 但塔 底界 位 突 然 出现 迅 速 上涨 现 象 。在 现 场

第十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在京召开

第十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在京召开

第十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在京召开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建设信息化》
【年(卷),期】2016(000)008
【摘要】以“庆辉煌十年论创新增长”为主题的第十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2016年4月20~21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开幕,来自国家能源主管部门的领导、外国政府高官、国际组织代表、海内外学者和知名新能源企业代表400余
人参加会议。

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常务副会长、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主持开幕式。

【总页数】1页(P6-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111.195
【相关文献】
1.“整合与创新”引导中国新能源复苏——2013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暨博览会在京隆重召开 [J], 陈桂龙;
2.创新,推动中国新能源十年增长——第十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在京召开 [J], 包婧文
3.新能源引领新经济——第四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暨首届中国新能源博览会在京召开 [J], 鹏飞;李雷
4.新能源:供给侧改革新动能——第十一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在京召开 [J], 姚咏梅
5.第十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在京召开浅层地能成焦点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进入能源安全和低碳转型新平衡期

我国进入能源安全和低碳转型新平衡期

ndustries 行业182022 / 01 中国石化□ 本刊记者 许帆婷我国进入能源安全和低碳转型新平衡期—2022中国能源化工产业发展论坛综述2021年12月29日,由中国石化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伍德麦肯兹公司协办的“2022中国能源化工产业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并同期发布《2022中国能源化工产业发展报告》。

近5000名国内外相关人士线上参会,分享研讨了“3060”目标实现路径、全球油气产业在碳中和目标下的投资及重组变局等内容。

与会专家认为,2022年,全球步入后疫情时代,经济增速放缓,大宗商品价格及通胀水平基本触顶,全球产业链持续深度调整、金融市场大幅震荡风险仍在,全球能源化工市场将受到国际政治博弈、供应安全和金融风险的严峻挑战。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等三重压力,将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兼顾短期稳增长和中长期高质量发展,将进入能源安全和低碳转型的新平衡期。

2022中国能源化工产业发展论坛现场。

彭山 供图ndustries 行业192022 / 01 中国石化加快建立完善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当前,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2020年9月,我国郑重向国际社会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目标对经济与社会运行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年多来,社会各界围绕双碳目标展开了大量的讨论,各行各业也在积极探索低碳发展之路,政府经济政策的制定、企业经营思路和策略的调整,以及个人行为模式的改变,都在向双碳目标要求看齐。

目前,全球已有140多个国家先后明确了碳中和发展目标及路线图。

我国自2020年确立双碳目标后,一直在积极落实相关举措,减碳力度也在不断加大。

2021年,我国进入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期、窗口期,以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攻坚期、机遇期。

国家积极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陆续发布了做好双碳工作指导意见、碳达峰实施方案及一系列支撑保障措施。

中国新能源高峰发展论坛启动仪式日程安排

中国新能源高峰发展论坛启动仪式日程安排
17:35-17:55
项目发布
17:55-18:05
中国能源集团联盟监事会主席裴明河发言
18:05-18: 30
休息交流
18: 30-20:00
常务副秘书长邢士波致晚宴词晚宴
中国新能源高峰发展论坛启动仪式日程安排
时 间:2014年9月20日(周六) 13:30-20:00
地 点:信安国际中心
会议规模:120人
会议议程:
时 间
内 容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0-14:00
与会领导、嘉宾签到
14:00-14:10
主持人开场白,介绍与会领导及嘉宾
14:10-14:20
中国能源集团联盟执行主席范爱国致欢迎辞
15:20-16:00
中国能源集团联盟发起单位代表发言
16:00-16:20
中国能源集团联盟各专业委员会代表发言
16:20-16:40
合影留念,茶歇
16:40-17:00
中国能源集团联盟成员代表发言
17:00-17:20
与会嘉宾代表发言
17:20-17:35
张舜尧汇报《新商务周刊•能源世界》专刊出版方案
14:20-14:40
中国城市战略研究中心主任丁晓宇做主题演讲
14:40-14:50
中国能源集团联盟轮值主席邢晓玲发言
14:50-15:00
中国能源集团联盟执行主席丁炳奎介绍中国能源集团联盟章程
15:00-15:10
中国新能源高峰发展论坛启动仪式
15:10-15:20
中国能源集团联盟常务副主席蒋泓峰介绍中国新能源发展高峰论坛暨重点项目融洽会活动进展情况

新能源论坛活动方案策划书

新能源论坛活动方案策划书

新能源论坛活动方案策划书一、背景介绍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能源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然而,传统的能源供应方式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如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水污染、土地退化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各国纷纷加大了对新能源研发与利用的投入力度。

新能源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不仅能满足人们的能源需求,还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因此,本次新能源论坛旨在加强新能源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助力实现可持续能源发展目标。

二、活动目标1. 提供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促进新能源技术的交流与合作;2. 探讨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促进新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3. 引导社会对新能源的关注和认可,推动新能源的普及与推广;4. 增加公众对新能源的了解和认知。

三、活动内容1. 主题演讲活动设置主题演讲环节,邀请行业内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发表主题演讲,分享新能源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案例和发展趋势,以及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意义。

2. 子论坛本次论坛将设置多个分论坛,涵盖新能源领域的不同方向和领域,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水能等。

每个分论坛将邀请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共同探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技术应用和市场前景,激发创新思维和合作机会。

3. 展览展示设立展览展示区,展示各类新能源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

参展企业可展示自己的新技术、新产品和创新成果,与参会人员进行交流和洽谈。

4. 见面交流为各界代表提供充分的交流机会,组织见面交流活动和企业对接活动。

通过组织商务洽谈、项目对接和技术合作等方式,促成各方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新能源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5. 观摩参观组织参会人员参观新能源企业和示范项目,增加对新能源技术应用的了解和认知。

通过亲身参观和实地考察,使参会人员对新能源的发展和应用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四、活动流程安排1. 开幕式召开开幕式,由主办方代表致辞并宣布本次新能源论坛正式开幕。

G8会议聚焦能源 中国提出新能源安全观

G8会议聚焦能源 中国提出新能源安全观

展至关重要 。 每个 国家都有 充分利 用能源资源促进 自身发
绝大 多数 国家都 不可能离开 国际合作而获得能 应该说 , 两个办法” “ 规定的准入 门槛不低 , 只有较 展的权利 , 但
高 的门槛才能有助于建立有序竞争的成品油市场体系 , 才 源安全保障 。具体而言 ,应着重在 以下三方面进行努力 。 能提高中 国石油企业整体的国际竞 争力。
原油 销售资格 的企业 ,要具 有长期 、稳定 的原油供 应渠 在2 0 年初成为八 国集 团轮值主席 国后 , 06 俄罗斯提 出 道 ( 注册资本 不低于 1 亿元 人民币 ,具 有 石油采 矿许 了在八 国集 团框架 内讨论全球能源安全 问题的建议 , 得到 可证》并 有实际产 量 ,或具 有原油进 口经营 资格且年 进 了有关各方的积极响应 。2 月上旬 ,在莫斯 科召开的八 国
其是在具 有长期 、 稳定的成品油供应渠道这一条上 , 允许 明中呼吁能源生产 国、中转国和消费国建立 伙伴关 系 , 采
所有合乎 条件 的炼厂和进 口商 申请批发资 质 , 这就打破 了 取措施 确保 全球能 源市场的透 明度 、可预 见性和稳定性 ,
多年来成 品油来源一统天下的格局 。 外 , 此 在某些方面也 改善能源领域的投资环境 , 高能源 利用效率 , 提 促进能源 提高 了准入标准 , 例如: 要与年经营量在 2 万吨以上的成 消费结构的 多元化 ,维护重要能源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行 , 0
域的市场化不仅包括流通环节的开放 , 包括 资源和 产品 对话。在 当前 国际油价持续上涨 ,国际能源安 全问题 日益 还 价格 的市场化 、 监管体系的建立 以及相关 配套管理体制 的 突出的大背景下 , 由能 源生 产和 出 口大国俄罗斯承办 的本

打造国际能源舆情研究高地——记中国国际能源舆情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首届国际能源舆情论坛

打造国际能源舆情研究高地——记中国国际能源舆情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首届国际能源舆情论坛
揭牌 , 在首届 国际能源舆 情论坛上共话能源舆 隋。 并
新能 源 动态 和 相关 研 究成 果 , 实做 好 能 源舆 情 监 切 测 、 析 和研 究 工作 , 国家 能源 战略 和政策 的制 定 分 为 建言献 策 , 为能 源企业跨 国经 营提 供服 务 , 国家 经 为 济发展 和 能源安 全做 出贡献 。 来 自中 国石 油 、 国海 油 的代表 对 中心 的成立 中 表达 了衷 心 的祝 贺 , 们 希望 中心 和学 术 委员 会 能 他 够给予 中国石油 企业更 多 的支持 和帮助 。 斯 伦 见 谢 全 球 总 地 质 师 孟 大 龙 ( enr B rad Motrn认 为 , 中心为石 油 开发 以及 服 务等 企业 nao ) 该 提供 了一个 良好 的交流 信息平 台。
2 1 年第 2 02 期
6 总第 18 8 期
国 外 测 井 技 术
W ORL W EL L D L 0CGI T HN OGY NG EC OL
Ap .01 r2 2
T tl1 8 0a 8

热点 述评 ・
打 造 国际 能源 舆情 研 究 高 地
— —
记 中国国际能源舆情研究 中心揭牌 仪式 暨首届 国际能源舆情 论坛
情 的监测 和分 析能 力 , 时 准确 地掌 握 能源 舆 情动 及 态, 积极 引 导 国内外舆 论 , 仅是 帮助政 府和 能源企 不
意产业 中心 和传 媒大学 公关 舆情研 究所 签署 合作协 议 。上 海外 国语 大 学 副校 长 张 峰教 授认 为 , 是 两 这 校协作 创新 、 共享 发展 的一 次有益 尝试 , 有利 于整 合 两校 各 自的优 势 资源 , 动 中 国 国际舆 情 和能 源舆 推 情 研究 再上新 的台 阶。

零碳产业论坛交流发言稿

零碳产业论坛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零碳产业论坛,共同探讨零碳产业发展的现状、挑战与机遇。

在此,我谨代表主办方,向各位领导、嘉宾和同仁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零碳产业作为绿色低碳发展的先锋,正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零碳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零碳产业发展的背景与意义1. 国际背景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各国纷纷承诺减少碳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我国政府积极响应国际社会的呼吁,承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零碳产业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2. 国内背景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传统产业面临着巨大的环保压力。

发展零碳产业,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3. 意义(1)推动绿色发展。

零碳产业以低碳、环保、可持续为特征,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2)促进经济增长。

零碳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发展零碳产业可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3)提高国际竞争力。

零碳产业是国际竞争的新领域,发展零碳产业有利于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

二、我国零碳产业发展现状1. 政策支持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零碳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等,为零碳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 技术创新我国在零碳产业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以及碳捕捉、碳封存、碳交易等技术。

3. 市场规模近年来,我国零碳产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相关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产业链逐步完善。

4. 产业布局我国零碳产业布局呈现多元化、区域化特点,形成了以新能源、节能环保、绿色建筑等为代表的产业集群。

新能源产业论坛发言稿范文

新能源产业论坛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参加新能源产业论坛,共同探讨新能源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在此,我非常荣幸能够代表我国新能源产业,发表一些关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观点。

首先,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新能源产业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能源的重视日益提升,新能源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我国风电、光伏等资源丰富,发展新能源潜力巨大。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发展成效显著,装机规模稳居全球首位,发电量占比稳步提升,成本快速下降,已基本形成了煤、油、气、电、核、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生产体系,能源供应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面对新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我认为以下几点至关重要:一、加强政策引导,完善产业体系。

政府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制定和完善新能源产业政策,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产业技术创新、产业布局优化和产业链完善。

二、深化科技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

新能源产业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

我们要加大研发投入,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突破关键技术,提高新能源产品的性能和竞争力。

三、加强国际合作,拓展市场空间。

新能源产业具有全球性、跨区域的特点。

我们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拓展市场空间,提高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国际地位。

四、注重人才培养,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

新能源产业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

我们要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人才素质,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五、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产业链协同。

新能源产业与其他产业具有紧密的关联性。

我们要推动新能源产业与制造业、服务业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产业链协同,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最后,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新能源产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在此,我衷心祝愿本次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和绿色建筑有约 与低碳生活同行——陶氏建筑应用参与第三届聚思中国节能减排论坛

和绿色建筑有约 与低碳生活同行——陶氏建筑应用参与第三届聚思中国节能减排论坛
例 来 看 ,0 4 %的 热 能 流 失 来 4%~ 5 自于墙体 , 面 为 1%~ 0 门窗 屋 5 2%, 为 3%~ 5 0 4 %,而 对墙 体进 行 保 温 处理后 , 自于墙 体 的热 能流 失仅 来 占 1%一 5 O 1%。目前 , 外墙 外保 温系 品 、 理 的施工 ” 合 来解 决 这些 问 题 。 之一 。 为客 户提供 世界领 先 的建筑 总之 , 通过 建筑 节能 实现 低碳 减 排 其效 果也是 显 而易见 的 。 在 2 1 博会 上 ,许 多 场馆 00世 节能 解 决方 案 ,具备 品牌 优 势 , 擅 造 需求 。 氏建 筑业 务部在 全球拥 陶 有 10 0名 员 工 及 3 7 0多 个 工 厂 , 是 最容 易实施 、行 之 有效 的方法 , 于渠 道 管理 、 术 研发 / 技 支持 及 制
节省 3 0 亿度 电, ’0 0 相当于减少了 开发商 ;现场施 工管理 不佳 等问 陶氏建筑业务部 由陶氏建筑 6 t 亿 二氧化碳的排放 。” 题, 希望业 内通过产品质量标准及 应用及陶氏建筑用化学品组成 , 是 从 公 寓 楼 的 热 能 流 失 分 配 比 工 程施 工 质 量 标 准 , “ 格 的产 陶 氏 高新 材 料 事 业 部 的业 务 单 元 以 合
未来 的城 市生 活 和全 社 会 的可 持
精彩讲解。 “ 营造 低 能耗 、高舒 适度 的生
北 京等北 方地 区效 果更 明显 , 每 续发展紧密相连。多年来 , 陶氏始 10m 减 少 的二 氧 化 碳 排 放 量 上 终 将推 行 环保低 碳 的生产 、 0 生活 方
活环境, 是陶氏建筑应用不懈追求 海 比北京多 3 节省 的能耗更多 式作为企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 .t 4, 的 目标 ” ,严 戟先 生表 示 :在 日常 更可 观 。 “ 并 致 力 于 为 全球 建 筑 行 业 提 供 世 生活中, 一个 家庭 全年 能耗 的 7 % 0 严 戟还 谈 到 当 前 建 筑 节 能 市 界领 先 的节 能解决 方 案 、 在建 筑环

能源领域论坛发言稿范文

能源领域论坛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够参加本次能源领域论坛,与各位共同探讨能源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

在此,我谨代表我国能源行业,向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清洁能源发展、储能技术研发和新能源企业发展趋势的看法。

一、清洁能源发展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

我国政府明确提出了“双碳”目标,即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在此背景下,我国清洁能源产业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机遇。

首先,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清洁发电体系,可再生能源进入大规模高质量跃升发展新阶段。

2022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1.52亿千瓦时,总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煤电装机。

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巨大进步。

其次,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持续增长。

2022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2.7万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量的31.6%,占新增发电量的81%。

这一数据充分证明了我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巨大潜力。

二、储能技术研发储能技术是推动能源转型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我国在储能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能源转型提供了有力保障。

首先,我国在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等储能技术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这些技术为新能源发电、电动汽车等领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其次,我国在储能系统集成、储能系统控制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成果。

这些成果有助于提高储能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新能源企业发展趋势随着清洁能源和储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新能源企业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1. 企业规模化:新能源企业将不断壮大,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2. 企业多元化:新能源企业将积极拓展业务领域,实现产业链的上下游整合。

3. 企业绿色化:新能源企业将注重环保,推动产业链的绿色化发展。

4. 企业智能化:新能源企业将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智能化水平。

总之,我国能源领域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我们要坚定信心,积极应对。

以下是我对能源领域发展的几点建议: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发展。

GCAM-中国能源模型论坛

GCAM-中国能源模型论坛

GCAM中国能源模型论坛一、背景介绍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能源模型在能源政策制定、能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估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碳排放国,对能源模型的开发和应用有着迫切的需求。

为了促进中国能源模型的发展,加强国内外能源模型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中国能源模型的研究水平,我们特举办此次GCAM中国能源模型论坛。

二、论坛目标1. 促进中国能源模型的发展,提高中国能源模型的研究水平;2. 加强国内外能源模型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能源模型的发展趋势和热点问题;3. 为中国能源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4. 培养和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于能源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三、论坛内容1. 能源模型的发展现状与趋势;2. 能源模型在能源政策制定和能源规划中的应用;3. 能源模型在环境影响评估中的应用;4. 能源模型的开发与优化;5. 国内外能源模型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四、参会对象1. 国内外能源模型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2. 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能源政策制定者和规划者;3. 对能源模型感兴趣的研究生、本科生等。

五、论坛形式1. 主题报告: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就能源模型的发展现状、应用前景等进行主题报告;2. 分论坛讨论:设立多个分论坛,针对能源模型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讨论;3. 优秀论文评选:评选出优秀的能源模型论文,并给予表彰和奖励;4. 学术交流:为参会者提供充分的交流机会,促进学术合作与成果转化。

六、论坛组织1. 主办单位:[主办单位名称]2. 承办单位:[承办单位名称]3. 协办单位:[协办单位名称]4. 论坛秘书处:[秘书处联系方式]七、时间与地点1. 时间:[具体日期]2. 地点:[具体地点]八、报名方式1. 网站报名:访问[论坛官方网站],填写报名信息;2. 邮箱报名:发送报名信息至[报名邮箱];3. 电话报名:拨打[报名电话]进行报名。

能源论坛议题发言稿范文

能源论坛议题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能源论坛的议题。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能源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在此,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能源发展的重要性。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关乎国计民生。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能源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因此,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发展清洁能源,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

其次,我们要关注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在清洁能源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清洁能源技术仍存在一些瓶颈问题,如成本高、储运困难等。

为此,我们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清洁能源技术不断突破,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第三,我们要关注能源消费侧改革。

能源消费侧改革是能源领域的重要环节,关乎能源效率的提升和能源结构的优化。

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推广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二是发展智慧能源,实现能源消费智能化;三是培育绿色消费观念,引导公众合理消费。

第四,我们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能源挑战。

能源问题是全球性问题,各国应携手合作,共同应对。

我们要积极参与国际能源治理,推动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能源秩序,实现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

最后,我要强调的是,政策支持是推动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加大对清洁能源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完善产业链,降低成本,提高产业竞争力。

同时,要加强对能源产业的监管,确保能源市场健康发展。

总之,面对能源发展的新形势,我们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

在座的各位都是能源领域的佼佼者,希望大家能携手共进,为我国能源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在此,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 加强清洁能源技术研发,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 推进能源消费侧改革,降低能源消耗;3. 深化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能源挑战;4. 完善政策体系,保障能源产业健康发展。

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能源事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谢谢大家!。

能源论坛发言稿范文

能源论坛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能源行业的发展前景。

在此,我谨代表我国能源行业,向各位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近年来,全球能源转型浪潮席卷而来,新能源产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能源结构调整,大力推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在此背景下,举办这样一场能源论坛,对于促进我国能源行业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想谈谈新能源产业在能源转型中的重要作用。

当前,全球能源需求不断增长,但传统能源资源日益枯竭,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新能源产业具有清洁、可再生、低碳等特点,是推动能源转型的重要力量。

我国新能源产业在光伏、风能、生物质能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持。

其次,技术创新是推动能源行业发展的关键。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能源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例如,光伏发电效率不断提高,成本不断降低;储能技术取得突破,解决了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问题。

我国政府和企业应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能源行业的技术升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再次,产业融合是能源行业发展的趋势。

新能源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有助于推动能源行业的转型升级。

例如,光伏产业与建筑、交通、农业等产业的融合,将有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成本。

我国应积极推动产业融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最后,国际合作是能源行业发展的保障。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能源挑战。

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能源合作,推动全球能源治理体系改革,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在此,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新能源产业发展。

政府应出台更多优惠政策,降低新能源企业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加强技术创新,提高新能源利用效率。

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新能源技术突破,降低成本,提高市场占有率。

三、推动产业融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鼓励新能源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拓展市场空间。

四、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能源挑战。

能源投资论坛发言稿

能源投资论坛发言稿

能源投资论坛发言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够在这个能源投资论坛上发言。

我是XXX公司的代表,今天我将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能源投资的观点和经验。

首先,我希望强调能源投资的重要性。

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石,它不仅仅关乎到国家能源安全,也关系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正因为能源的重要性,能源投资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的关注焦点。

目前,全球能源需求正在不断增长,但受到能源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制约。

因此,能源投资应当注重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和合作共赢。

其次,我想强调能源投资的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能源领域也涌现出了许多新技术和新模式。

例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日益广泛,为能源投资带来了新的机遇。

此外,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应用也为能源行业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我们应当积极探索这些新技术,推动能源投资的创新发展。

再次,我想谈谈能源投资的可持续发展。

如今,环境保护成为了全球共识,各国纷纷制定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

在能源投资中,我们也应考虑环境因素,注重低碳、零排放、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应用。

同时,我们还应关注能源效率的提升,通过节能减排来降低能源成本和环境负担,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后,我想强调能源投资的合作共赢。

能源投资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和企业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国际合作和合作共赢,才能实现能源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互利共赢。

在能源投资中,我们应加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推动技术、资金和人才的共享,促进能源市场的开放和互通,共同应对全球能源挑战。

在结束发言之前,我想给大家提几点建议:一是加大对能源科技创新的投资,推动能源行业的技术进步;二是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应用,推动能源绿色发展;三是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能源挑战。

我相信,在各国政府、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能源投资一定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最后,感谢各位领导、各位嘉宾的聆听。

能源工作会议讨论发言稿

能源工作会议讨论发言稿

能源工作会议讨论发言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个能源工作会议上发言。

能源是国家的命脉,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

而能源工作会议,更是我们共同思考和探讨能源问题的平台。

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于未来能源发展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首先,我想谈一谈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如今,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比如风能、太阳能、水能等。

这些能源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对化石能源的需求,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而且还可以减少能源的不稳定性,提高能源的供应安全性。

因此,我建议我们在未来的能源发展中要更加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其次,我想说一下关于能源技术的创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能源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新技术的应用可以让我们更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能源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新技术还可以带来新的产业发展和就业机会。

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和支持能源技术的创新,努力使我国成为能源技术的领跑者。

再者,我想强调能源环保的重要性。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们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比如大气污染、水污染等。

这些污染不仅对我们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了威胁,还会影响到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因此,我们在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应该始终把环保放在首位,切实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最后,我想提出一个建议,那就是加强能源合作。

能源是全球性的问题,各国之间需要进行密切的合作,共同应对能源挑战。

比如资源共享、技术交流、市场合作等。

只有通过合作,才能更好地保障能源供应,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之,能源是国家的命脉,是我们发展的基础。

我们应该珍惜每一滴能源资源,努力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同时,我们也要积极探索和尝试新的能源开发和利用方式,为国家的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能源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谢谢大家!。

G8会议聚焦能源中国提出新能源安全观

G8会议聚焦能源中国提出新能源安全观

G8会议聚焦能源中国提出新能源安全观
赵宏图
【期刊名称】《国际石油经济》
【年(卷),期】2007(015)001
【摘要】@@ 2006年7月15-17日,八国集团首脑峰会在俄罗斯北方城市圣彼得堡举行.此峰会首次由俄罗斯主办,在八国首脑峰会历史上,能源安全问题第一次被列为主要议题,并延续了2005年开始的八国集团首脑与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和刚果(布)等发展中国家领导人的对话.
【总页数】2页(P7-8)
【作者】赵宏图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新能源安全观下的中国能源外交 [J], 闫世刚;刘曙光
2.中国新能源安全观:实现全球能源安全的新思路 [J], 吴兆雪;马延琛
3.新时代新能源新起点r——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太阳能》《太阳能学报》第10届编委会r暨"第三届江苏-欧洲新能源国际会议"在南京举行 [J], 李鹏
4.新能源安全观与中国的战略——基于对石油能源现状的分析 [J], 於莉
5.中国新能源安全观与实现全球能源安全 [J], 马延琛;吴兆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arriers to Progress 阻碍因素 Market Transforming Goals 市场变革目标
Benefits of Smart Grid unclear to China Clearly define Smart Grid (more than AMR) Power generation efficiency Work with developers to pilot microgrids Implement net metering for wind, sun (有影响力 的项目) JUCCCE China Smart Grid Cooperative Lack of communication standards makes adoption slow Proactive utility collaboration on standards Utility business model not based on profit
Market Transforming Goals 市场变革目标
智能电网- 未来高效电网 A Smarter, More Efficient Grid
讨论会主持人 Moderator: 陈文龙, 聚思中国智能电网执行总监 ML CHAN JUCCCE China Executive Director, Smart Grid 专家讨论 Panelists 胡学浩,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副总工 HU Xue Hao, Deputy Chief Engineer, Chinese EPRI 白晓民,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BAI Xiao Min, Chinese EPRI 美国杜克能源公司首席科技执行官 David Mohler, CTO, Duke Energy
聚思清洁煤蓝图-讨论素材 JUCCCE Blueprint for Coal- for discussion
Barriers to Progress 阻碍因素
High initial cost of early tech (infrastructure & tech transfer) Develop domestic IP & protect foreign Share benchmarking standards for coal mines Deploy clean coal techniques in small/med mines Prove commercial viability (CCS, CTL, IGCC0 (有影响力 的项目) (impactful programs) Policy incentives or targets for utility to build clean coal plants Hard to enforce abatement policies Fuel mix notental Collaboration
讨论会主持人 Moderator: Steve Papermaster, PCAST
专家讨论 Panelists
李俊峰,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 兼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 Li JunFeng, Deputy Director General,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Secretary General of China Renewable Energy Industries Association 美国能源部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局理事会成员 Mark Ginsberg, Board of Directors, US Department of Energy, Energy Efficiency Renewable Energy
刘佩琪, 聚思主席 Peggy Liu, Chairperson, JUCCCE 刘英武,群硕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Leonard Liu, Chairman & CEO, Augmentum
迈向清洁煤未来 Wherefore Art Thou, Cleaner Coal?
讨论会主持人 Moderator 中国执行总监,应用材料公司 Ray SUN, Mg. Dir. China, Applied Materials 专家讨论 Panelists 高纪凡 天合光能董事长 Jifan GAO CEO, Trina Solar Energy
The JUCCCE China Energy Forum
Is co-hosted by
聚思论坛开幕致词及论坛介绍 Forum Introductions
刘佩琪, 聚思主席 Peggy Liu, JUCCCE, Chairperson 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能源委员会联合主席 Steve Papermaster, Energy Committee co-chair, President’s Council of Advisors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蒋兆祖,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中国投资协会副会长 JIANG Zhao Zhu, Vice Chairman, Investment Association Committee of NDRC
孟祥伟, 保定副市长 MENG Xiangwei, Deputy Mayor, Baoding 李俊峰,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 兼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 LI JunFeng, Deputy Director General,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 Secretary General of China Renewable Energy Industries Association
马学禄,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风能协会副理事长 MA Xuelu, Managing Director of China Renewable Energy Society, Deputy Chairman of Chinese Wind Energy Association
李俊峰,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 兼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 LI JunFeng, Deputy Director General of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 Secretary General of China Renewable Energy Industries Association 张博逊,尚德太阳能财务总监 ZHANG Boxun, CFO, Suntech
Marc Porat, 董事长 Chairman, Serious Materials
Mark Levine, 美国劳伦斯伯克力国家实验室中国能源组主任 Leader China Energy Group,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
如何迅速利用可再生能源 Ramping up Renewables
中美能源政策现状以及展望 Report on U.S. and China Energy
新统计数据报告:中国新能源数据册,美国劳伦斯伯克力国家实验室 Special Report: Mark Levine,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 专家讨论 Panelists 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能源委员会联合主席 Steve Papermaster, Energy Committee co-chair, President's Council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李俊峰,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 兼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 Li JunFeng, Deputy Director General,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Secretary General of China Renewable Energy Industries Association
汤姆。参议院民主党主席 Tom Torlakson, Senator, Democratic Caucus Chair
Coffee break sponsored by the U.S. Department of Energy
茶歇 由美国能源部赞助
能源短缺恶化的影响 Implications of the Widening Energy Gap
聚思太阳能蓝图-讨论素材 JUCCCE Blueprint for Solar- for discussion
Barriers to Progress 阻碍因素 Market Transforming Goals 市场变革目标
Lunch sponsored by McKinsey & Company
午餐 麦肯锡公司赞助
中国的碳资源消耗曲线 China Carbon Cost Curve
华强森,能源及金融咨询资深董事,麦肯锡大中华分公司 Jonathan Woetzel, Director, McKinsey
聚思中国能源蓝图 JUCCCE China Energy Blueprint
讨论会主持人Moderator: 州长,上海美商会, INVISTA 亚太地区技术总监 Matt Targett, Governor, 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Shanghai, INVISTA Asia Pacific Technology Director 专家讨论 Panelists 黄鸣,皇明董事长 HUANG Ming, CEO Himin
(impactful programs)
Coffee break sponsored by Qiming Ventures
茶歇 由启明创投赞助
启动本土的太阳能发展 Kickstarting Local Solar Deployment
讨论会主持人 Moderator 中国执行总监,应用材料公司 Ray SUN, Mg. Director China, Applied Materials 专家讨论 Panelists 高纪凡 天合光能董事长 Jifan GAO, CEO, Trina Solar Energ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