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中医药学会2017年学术活动计划

合集下载

首页-中华中医药学会-日程安排

首页-中华中医药学会-日程安排

附件1.2016中国长白山健康养生产业论坛暨第二届长白山健康养生文化节日程安排一、2016中国长白山健康养生产业论坛(一)8月27日08:30-12:00 开幕式及论坛主旨演讲、高端访谈【主旨演讲】1.《健康福祉与产业升级》——王之虹(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长春中医药大学原校长)2.《中医养生让生命之树长青》——吴大真(中医养生专家、北京同济医院院长中国中医药报社原社长、大真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高端访谈】访谈嘉宾: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待定)2.温长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建设与科学普及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中国健康管理产学研联盟指导专家)3.谷晓红(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4.赵立冬(北京养生文化创意产业协会会长、清华大学新经济与新产业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评定标准起草人、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规划策划专家)5.修涞贵(修正药业集团公司董事长、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会长,中国十大企业首席文化官(CCO)) (二)8月27日14:00-17:00分论坛分论坛一:2016中国长白山健康养生企业CEO论坛1.《华大夫网络医院在健康养生领域的探索》——张国梁(北京超思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CEO)2.《如何让你的企业和产品与众不同,形成核心竞争力》——文诚毅(中山文智达道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CEO、国家一级培训师)3.《大健康背景下,中医药健康养生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探索》——王君济(吉林省润身中医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岐轩医学体系第二代传承人,长白山国医研修院院长)4.《中医技术的标准化应用——子午流注技术的产业化推广》——卢政委(北京中电利德科技有限公司CEO)5.《我国健康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黄明安(湖北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分论坛二:2016中国长白山医养结合院长论坛1.《基层医院推进医养结合的实践与体会》——孔庆民(兖州市中医医院院长)2.《医养结合的瓶颈问题、对策的战略思考与实践》——吕玉波(广东省中医院原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3.《探索以中医为主的医养结合新模式》——刘洪宇(天津武清泉达医院书记兼院长)4.《打造医养结合型居家养老新模式》——焦建军(中龄养老服务长春有限公司CEO)5.《阳光心智与院长领导力提升》——崔金委(北京正康管理咨询中心主任)分论坛三:2016中国长白山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论坛1.《中医药健康服务+旅游》——赵立冬(北京养生文化创意产业协会会长、清华大学新经济与新产业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评定标准起草人、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规划策划专家)2.《中医药文化如何植入旅游产业》——胡春福(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院文化建设首席专家)3.《健康中国战略引领中医药健康旅游国际化的思考与实践》——陈小勇(三亚市中医院院长)4.《国医医疗旅游发展趋势与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着力点》尚力(上海中医药健康服务国际合作中心主任、上海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促进中心主任)分论坛四:全国经典与经方论坛暨经方产业联盟启动式1.《国医大师孙光荣教授中和十大组方》——杨建宇(中华中医药学会《光明中医》杂志主编、国医大师孙光荣传承工作室主任)2.《漫谈六经辨证》——蔡长福(江南蔡氏经方创始人、广州仲景蔡氏国医馆馆长、民间名中医)3.《六经辨证治疗癌症》——蔡长友(江南蔡氏经方创始人之一、广州仲景蔡氏国医馆主任)分论坛五:“世界流行中医风”大型公益巡讲巡演走进长白山暨“听那花开”——养生科普论坛【中医药文化与健康养生巡讲】1.《黄帝内经与养生之道》——张永和(长春中医药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2.《小道理、大健康,轻松圆梦想》——韩 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普巡讲团首批专家、中国民间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科普分会会长)3.《香文化养生》冯小刚(中国沉香协会会长、吉林省鸿厚堂健康管理公司董事长)4.《嗅到生命的芬芳——音乐、心灵、健康》——陈春暖(中国古琴学会理事、吉林省收藏家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吉林大学语言学院特聘古琴讲师)5.《诵读与养生》——红 雨(吉林人民广播电台资深主持人、高级编辑、吉林大学新闻学院客座教授)6.《教你雾霾天足不出户的养生操》——朱桂祯(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副会长、全国中医药科学普及金话筒奖、吉林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医药文化巡演】1.《华佗五禽戏》——央视《星光大道》歌手王钰莹演唱2.《四季歌》——央视《星光大道》歌手李莉演唱3.《霸王花》(中药)——著名模仿秀歌手李建演唱4.《世界流行中医风》——著名歌手蓝旗儿、青年歌手鹏明演唱二、第二届长白山健康养生文化节(一)“世界流行中医风”大型巡诊暨“吉林中医药惠民走基层”长白山站活动(二)“世界流行中医风”广场舞长白山赛区选拔赛暨长白山民俗文化展演(三)长白山健康养生产业暨长白山特色产品展会三、考察长白山养生特色资源及中药资源8月28日8:00-14:00考察。

中医学会年度工作计划

中医学会年度工作计划

中医学会年度工作计划一、总体目标中医学会作为全国性的学术机构,其使命是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促进中医学术交流和合作。

为实现这一使命,中医学会制定了本年度工作计划,旨在推动中医学科的发展、促进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升中医学会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二、工作重点1. 推动中医学科的发展中医学会将继续积极参与国家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协助政府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在本年度,中医学会将深入研究国家中医药事业政策,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促进中医学科的发展。

此外,中医学会将组织相关专家学者,研究中医药领域的前沿问题,推动中医药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提升中医学科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2. 促进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医药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医学会将积极参与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工作。

在本年度,中医学会将组织各种形式的中医药传统文化交流活动,推广中医药传统文化,提高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

同时,中医学会将支持中医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推动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提升中医药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3. 提升中医学会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中医学会将积极发挥中医药行业协会的作用,促进行业内各方相关单位的合作与交流。

在本年度,中医学会将组织各类行业会议、学术研讨会、专家论坛等活动,促进国内外中医医学学术研究与经验交流,促进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和合作。

此外,中医学会还将积极参与国际间的中医药合作项目,推动中医药国际化进程,提升中医学会在国际间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具体措施1. 组织学术研讨会中医学会将组织多场专业学术讨论会,以及国际间的中医药学术交流会,邀请国内外中医医学学者参与,促进中医医学学术研究与经验交流。

2. 开展中医药传统文化活动中医学会将组织中医药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包括中医药传统文化艺术展览、中医药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中医药传统文化研究研讨会等,推动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中华中医药学会2023年工作计划

中华中医药学会2023年工作计划

中华中医药学会2023年工作计划一、概述随着中华中医药学会的不断壮大和发展,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高中医药在健康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华中医药学会特制定了2023年的工作计划,以期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会员、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学术活动和交流1. 组织举办全国中医药大会,吸引国内外专家学者参与,探讨中医药领域的前沿问题,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

2. 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扩大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提升中医药在国际医学领域的地位。

3. 组织举办中医药科技成果展览,展示中医药科技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吸引更多的科技人才参与中医药事业。

三、中医药人才培养1. 设立中医药教育基金,资助中医药教育项目,支持中医药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学术研究。

2. 组织举办中医药教育论坛,探讨中医药教育的现状和未来发展,促进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全面提升。

3. 加强与高校的合作,促进中医药专业的发展,完善中医药教育体系,培养更多的中医药专业人才。

四、中医药科研创新1. 加强中医药科研机构间的合作,推动中医药科研成果的共享与交流。

2. 鼓励中医药科研人员开展创新研究,支持中医药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3. 加强对中医药传统知识的保护和传承,促进中医药科研成果的可持续发展。

五、中医药服务与推广1. 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促进中医药在健康管理和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2. 组织开展中医药健康知识宣传活动,提升民众对中医药的认知和接受度,推广中医药的健康理念和养生方法。

3. 鼓励中医药机构和企业开展中医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推动中医药产业的发展与壮大。

六、深化对外交流与合作1. 发挥中华中医药学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积极参与国际医学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医药在国际上的传播与应用。

2. 加强与国际中医药协会的合作,共同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升中医药在国际医学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七、总结中华中医药学会2023年工作计划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它是对未来一年中医药工作的规划和安排,旨在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学会的作用,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中华中医药学会2014年学术活动计划

中华中医药学会2014年学术活动计划

第 4 页,共 22 页
18
第十一次皮肤科分会 6 学术年会、从寒论治 皮肤病高峰会议 2014年李时珍学术研 7 讨会暨全国李时珍医 药论坛 8 第十五次中医推拿学 术年会 2014年药房管理分会 学术年会 2014年肛肠分会学术 年会 2014年针刀医学分会 学术年会
2014.09
北京
19
2014.10
郭宇博
二、各专科分会举办的学术会议(70) 总 序 序 号 号 会议 会议 主办单位 地址 人数 联系人及电 负责人 话
会议名称
会议时间
承办单位
地址与编
13
1
第十四次内经学术研 讨会
2014.07
郑州
14
2
第七次临床中药学术 研讨会
2014.10
重庆
15
3
第七次翻译学术研讨 会
2014.11
南宁
贺娟010北京市朝阳区 64287003,1 中华中医 内经学分会、 110 北三环东路11 3811705169 翟双庆 药学会 河南中医学院 号;100029 陈子杰01064287011 张建军010中药基础理论 北京中医药大 64286993, 中华中医 分会、西南大 学基础医学院 1390102413 100 钟赣生 药学会 学(中医药学 方药系68信 4;徐晓 院) 箱;100029 1306231983 3 丁年青 上海浦东蔡伦 021中华中医 翻译分会、广 100 路1200号外语 51322220, 施建蓉 药学 西中医药大学 中心;201203 1361169468 4 名医学术思想 郑文学 中华中医 郑州市东风路 研究分会、河 1863812922 韩丽华 药学会 6号;450002 南省中医院 2

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2020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

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2020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

(二十五)完善中医药价格和医保政策。

开展中医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研究,完善体现中医药特色服务价值的中医医疗服务定价机制和医保支付政策。

定期监测医疗服务成本,动态调整中医服务项目价格,鼓励中医药适宜技术的临床应用。

分批遴选中医优势明显、治疗路径清晰、费用明确的病种实施按病种付费,对医疗康复等需要长期住院治疗且日均费用较稳定的疾病按床日付费。

实行中医医院与同级综合医院病种定额标准相同的支付政策。

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符合条件的门诊常见病、慢性病病种提供适宜的中医药服务,完善相关技术规范,探索实行按人头付费等方式。

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

将适宜的中医医疗服务项目和中药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支持医保总额控制指标向定点中医医疗机构倾斜。

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发中医治未病等保险产品。

(二十六)加强组织实施。

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结合《江苏省中医药条例》的贯彻实施,制定落实举措,探索将本意见实施情况纳入党委、政府和部门绩效考核,强化激励和问责。

积极创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充分发挥公共媒体作用,加大中医药宣传力度,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努力营造中医药强省建设和共同发展中医药的浓厚氛围。

(转自“中共江苏省委新闻网”)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和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定期梳理总结中医药研究成果,动态呈现中医药学术研究、创新成果的轨迹和趋势,充分发挥学术团体的学术引领作用,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开展“2020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遴选工作。

经提名委员会专家提名,中华中医药学会各分支机构主委投票,评审委员会专家评审,确定2020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

分别为:中医药在新冠肺炎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医药全面深度介入防控救治,积极探索中医药抗疫理论及实践,获取临床证据,在防控期、治疗期、康复期均发挥重要作用,得到了积极评价和高度认可,成为抗疫方案亮点。

中华中医药学会2016年学术活动计划.xls

中华中医药学会2016年学术活动计划.xls

马增春 010-66932201
围绕中药毒理学与安全性评价面临的问题 和挑战,特邀专家评述中药毒理学与安全 高月 性研究的问题,展望中药毒理与安全性评 价的突破口、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 就中医诊断学科研思路、科研方法、诊疗 仪器及科研成果进行交流,研讨中医诊断 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及教学方 李灿东 法、教学实践等。
长沙 300
北京市朝阳区 中华中医 中华中医药 樱花园东街甲 药学会 学会办公室 4号 (100029)
刘方园 010-64218316 15210511775
总 序 序 号 号
会议名称
会议时间
会议 会议 主办单位 地址 人数
承办单位
地址与邮编
联系人及电话 负责人
主要内容
6
名师传薪经典指导临 6 床学术研讨 会 第三次中医 药期刊创新 7 发展与品牌 提升交流会 经方实践者 论坛暨中医 8 药文化传承 交流会
3
3
青年学者论 坛
2016
北京
50
刘延华 010-64212828
4
4
第二届西部 2016.10 昆明 300 中医药论坛
北京市朝阳区 中华中医 中华中医药 樱花园东街甲 药学会 学会学术部 4号 (100030)
刘延华 0层推广研讨 会
2016.9
25
第十四次中 医护理学术 9 2016.10 成都 300 交流年会及 换届会议
中华中医 药学会
护理分会
北京市西城区 北浅阁5号 (100053)
张素秋 13810693238
就中医护理专科建设以及中医护理技术在 临床中的运用展开学术交流,进一步推动 张素秋 中医护理重点专科发展。
总 序 序 号 号

医学学术活动策划方案范文

医学学术活动策划方案范文

医学学术活动策划方案范文一、活动概述医学学术活动是为提高医学工作者的学术素养、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医学发展和创新而举办的一系列活动。

本次医学学术活动的策划旨在为医学工作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使其可以分享研究成果、探讨学术问题、互相学习,以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

活动包括学术报告、专题研讨、学术竞赛等多项内容。

二、活动目标1. 提升医学工作者的学术水平和专业素养;2. 推动医学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3. 加强医学界与产业界的交流与合作;4. 增进医学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活动时间与地点本次医学学术活动计划于XX年XX月XX日在XX市举行,活动地点选择在XX大学医学院会议中心。

活动持续时间为两天,具体安排如下:第一天:- 08:00-09:00:报到、发放会议资料;- 09:00-09:30:开幕式、致辞;- 09:30-12:00:学术报告(分为A、B两个分会场同时进行);- 12:00-13:30:午餐、自由交流;- 13:30-15:30:专题研讨(分为C、D两个分会场同时进行);- 15:30-16:00:茶歇;- 16:00-17:30:学术竞赛;- 18:00-20:00:晚宴、交流酒会。

第二天:- 08:30-10:30:医学成果展示与交流;- 10:30-11:00:茶歇;- 11:00-12:30:闭幕式、总结讲话;- 12:30-14:00:午餐、自由交流;- 14:00-16:00:参观实验室、医疗设备展览;- 16:00-17:00:颁奖典礼。

四、活动内容与安排1. 学术报告本次活动邀请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进行学术报告,为医学工作者提供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

学术报告将涵盖以下主题:- 医学科研前沿及突破性研究成果;- 临床医学实践与新技术应用;- 医学教育教学模式创新;- 中医药研究与应用;- 医学伦理与法律等。

2. 专题研讨本次活动将组织一系列专题研讨,旨在让医学工作者针对具体的学术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指南技术方案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指南技术方案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指南技术方案1. 方案目标中华中医药学会作为国内权威的中医药学会,致力于推广和传承中医药文化,提高中医药的临床实践水平。

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中华中医药学会计划开展中医指南技术方案。

该方案旨在通过制定一系列准确、可操作的指南,提供给临床医生参考和应用,以规范中医药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并促进中医药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具体目标包括:•制定一系列覆盖各个疾病领域的中医指南。

•提供准确、全面、可操作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推广和普及符合规范的临床实践方法。

•提高临床实践水平,促进患者治疗效果的提高。

2. 实施步骤2.1 确定制定指南的范围首先,需要确定制定指南的范围。

可以根据不同疾病领域、临床实践中的常见问题或其他相关因素,确定制定指南的优先级和顺序。

可以组织专家委员会或工作组,进行讨论和决策。

2.2 指南制定流程设计制定指南需要一个明确的流程设计,以确保指南的质量和效果。

可以参考以下步骤:1.提出制定指南的需求和目标。

2.成立专家委员会或工作组,负责指南的制定。

3.收集相关研究文献和临床实践经验,形成指南的依据。

4.制定指南的框架和内容结构。

5.分工合作,逐步完善各个章节的内容。

6.内部审稿和修改,确保指南内容准确、可操作。

7.外部专家评审,接受专业评价和建议,并进行修改完善。

8.最终确定指南内容,并进行格式化排版。

2.3 指南发布与推广完成指南制定后,需要将其发布与推广。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将指南以电子版的形式发布在中华中医药学会官方网站上,并提供免费下载。

2.在学会内部组织培训班或研讨会,向临床医生介绍指南的内容和应用。

3.鼓励各级医疗机构和中医药院校将指南纳入教学和临床实践中。

4.在学术会议上组织专题讲座,推广指南的知识和应用。

5.利用社交媒体、微信公众号等渠道进行宣传和推广。

3. 预期结果通过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指南技术方案的实施,预期可以达到以下结果:1.提供一系列准确、可操作的中医指南,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和应用依据。

中华中医药学会2015年学术活动计划表

中华中医药学会2015年学术活动计划表

刘延华 010-64212828

以“传承•创新•发展”为宗旨,邀请两院院士、国医大师 平 、社会科学、哲学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参与,研讨中医 药理论与技术创新发展的重大、关键和战略性问题。 以“巡礼•展示”为宗旨,发挥学会团结专家、凝聚人才 平 、引领学术的作用,展示成果、引领方向、谋划发展、寻 求突破。 邀请知名专家现场讲座,积极探索政府推动、学会主导、 品牌引领的办会模式,利用中医药这一中华传统文化无可 平 替代的载体,搭建长白山文化交流传播的新平台,打造具 有国际影响的品牌论坛。 邀请各省市中医药管理部门介绍成熟管理模式,优秀工作 奕 室介绍传承工作经验,课题审核专家介绍科研课题财务验 收注意事项等专题开展专题讲座。 围绕“中医药传承与发展”,以优秀论文评选为契机,邀 奕 请来至全国各地热衷于推动和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同道前来 共同探讨中医药传承与发展的经验、思路及方法。 围绕“生态文明文化与健康养生”,提倡“养生保健新概 奕 念”,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推动国学、国医 学术经验交流。
中华中医药学会2015年学术活动计划
一、学会机关举办的学术会议(16)
总 序 序 号 号
会议名称
会议时间
会议 地址
人数
主办 单位
承办单位
地址与邮编
联系人
负责人
主要内容
1
1 第三届岐黄论坛
2015.07
北京
600
中华中医药 中华中医药学会 学会
北京市朝阳区 樱花园东街甲4号 (100015) 北京市朝阳区 樱花园东街甲4号 (100016) 北京市朝阳区 樱花园东街甲4号 (100017) 北京市朝阳区 樱花园东街甲4号 (100018) 北京市朝阳区 樱花园东街甲4号 (100019) 北京市朝阳区 樱花园东街甲4号 (100020)

中医药文化节活动方案

中医药文化节活动方案
中医药文化节活动方案
第1篇
中医药文化节活动方案
一、背景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需求日益增长,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促进健康中国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弘扬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提高民众健康素养,特制定本中医药文化节活动方案。
本方案旨在为中医药文化节活动提供详细的实施计划,各相关部门应严格按照方案执行,确保各项活动顺利进行。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方案,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七、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2.制定详细活动方案,确保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3.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确保活动合法合规。
4.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活动知名度和影响力。
5.加强安全保障,确保活动期间人员和财产安全。
八、总结与评估
活动结束后,组织相关部门对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类似活动提供借鉴和改进。同时,对优秀组织和个人进行表彰,激励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积极参与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事业。
-时间:9月1日
-地点:市文化广场
-内容:邀请知名艺术家和中医药专家共同参与,以中医药文化为主题,展示中医药特色和魅力。
2.中医药知识普及活动
-时间:9月2日至9月7日
-地点:全市范围内
-内容:通过举办讲座、展览、互动问答等形式,普及中医药知识,提高民众健康素养。
3.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
-时间:9月8日至9月15日
6.中医药文化节闭幕式
-时间:9月30日
-地点:市文化广场
-内容:总结活动成果,表彰优秀组织和个人,展望中医药文化发展未来。

中医药论坛策划方案

中医药论坛策划方案

中医药论坛策划方案一、背景介绍:中医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

它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中医药学术交流和研究的平台非常重要,有利于促进中医药的发展与传承。

为此,我们计划举办中医药论坛,以促进中医药资源的共享、学术研究的交流,为中医药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二、目标和意义:1.促进中医药领域学术交流:通过论坛形式,邀请国内外中医药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中医药理论与实践,促进中医药学科的前沿研究和进展。

2.深化中医药教育与科研交流:加强中医药院校、研究机构与行业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同推动中医药教育和科研水平的提升。

3.推动中医药国际合作与传播:通过论坛的组织和交流,促进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拓宽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

三、论坛内容和形式:1.学术报告:邀请国内外中医药领域的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分享研究成果和经验,展示中医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2.专题研讨:组织专题研讨会,深入探讨中医药学科中的热点问题和难点科学难题,鼓励学者们进行深入研究和交流。

3.展览展示:搭建中医药展览平台,展示各类中医药技术、产品和器械的最新研发成果,推动中医药科技的创新与发展。

4.中医药论坛文集:论坛结束后,组织编写中医药论坛文集,收录论坛期间的学术报告和研究成果,供学者学习和参考。

四、组织架构和筹备工作:1.组委会:成立中医药论坛组委会,包括论坛策划负责人、学术顾问、组委会成员等,负责论坛的整体策划、组织和协调工作。

2.活动场地:选择适宜的场地,提供良好的会议环境和设施,确保论坛顺利进行。

3.邀请嘉宾:通过学术网络和专业渠道,邀请国内外中医药领域的专家学者出席论坛,并提供差旅和住宿等必要支持。

4.撰写会议通知:向中医药院校、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发布会议通知,邀请参会代表参加论坛。

5.论坛日程安排:制定详细的论坛日程安排,包括开幕式、学术报告、专题研讨等环节,确保论坛的内容丰富、有序。

中药社社团活动计划方案

中药社社团活动计划方案

一、活动背景随着人们对健康养生意识的不断提高,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弘扬中医药文化,提高社团成员对中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中药社特制定以下活动计划方案。

二、活动目标1. 提高社团成员对中药的基本认识,了解中药的起源、发展、应用及特色。

2. 培养社团成员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3. 增强社团成员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实践操作技能。

4. 促进社团成员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三、活动内容1. 中药知识讲座邀请知名中医药专家为社团成员举办中药知识讲座,内容包括中药的起源、分类、炮制、功效、应用等,让社团成员深入了解中药知识。

2. 中药辨识实践组织社团成员参观中药市场或中药店,现场进行中药辨识实践,通过实物对比,提高社团成员对中药的辨识能力。

3. 中药制剂体验开展中药制剂体验活动,邀请有经验的药师为社团成员讲解中药制剂的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让社团成员亲手制作中药制剂,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4. 中药养生保健讲座邀请养生专家为社团成员举办中药养生保健讲座,传授中药养生保健知识,提高社团成员的健康素养。

5. 中药文化展览组织中药文化展览活动,展示我国丰富的中药文化,让社团成员了解中药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现代应用。

6. 中药知识竞赛举办中药知识竞赛,以寓教于乐的形式,激发社团成员对中药学习的兴趣,提高中药知识水平。

7. 社团成员志愿服务组织社团成员参与中医药公益活动,如义诊、健康讲座等,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四、活动时间及地点1. 活动时间:每月举办1-2次活动,具体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2. 活动地点:校内实验室、中药市场、中药店、图书馆等。

五、活动组织与实施1. 成立活动筹备小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及宣传等工作。

2. 筹备小组与各活动负责人保持密切沟通,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3. 活动前进行宣传,提高社团成员的参与度。

4. 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收集社团成员反馈意见,为今后活动提供参考。

中华医学会2017年学术会议计划

中华医学会2017年学术会议计划

中华医学会2017年学术会议计划(申报学术会议的专科分会及部门按拼音排序)中华医学会编制说明本计划中所列出的学术会议系由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及中华医学会有关部门提出,经中华医学会理事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及常务理事会审批通过并报中国科协备案。

计划包括中华医学会及各专科分会举办的全国性学术会议、学习班和国际或双边、地区性学术会议。

为进一步提高中华医学会学术会议的质量,以及会议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对有关问题重申如下:1、根据中华医学会学术会议管理的有关规定,国际学术会议计划和国内一类学术会议计划须提交中华医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及常务理事会审批,国内二类学术会议计划提交中华医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审批。

凡未经上述程序批准的学术会议,不得擅自冠以“中华医学会XX学术会议”名称,或以“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XX分会”、“中华医学会XX部门”的名义召开全国性或地区性学术会议;2、列入计划的所有会议应按照《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学术会议管理办法》组织与召开,违反者将通报批评,并不予审批下一年度会议计划;3、为使中华医学会年度学术会议计划能按时印发,请各专科分会和各有关部门在规定时间内将下一年度学术会议计划上报中华医学会学术会务部。

学术会议计划申请表格的项目要求填写完整、明确,项目填写不全以及逾期未报,学术会务部将不予受理审批程序;4、列入本计划的学术会议,其征文和会议通知将刊载于中华医学会网站、《中华医学信息导报》和各相关杂志上。

会议时间、地点如有变动,则以每次学术会议的具体通知为准;5、中华医学会每年学术会议计划的申报工作由学术会务部负责,有关问题请与学术会务部联系。

中华医学会2017 年2月目录一、一类学术会议1、2017 年国际学术会议计划表2、2017 年全国学术大会/年会学术会议计划表3、2017 年中青年学术会议计划表二、国内二类学术会议2017年专题学学术会议计划表三、其他学术会议2017 年其他学术会议计划表(中华医学会杂志社)2017 年其他学术会议计划表(音像出版社)国际学术会议2017年国际/双边学术会议国内一类会议2017年全国学术大会/年会学术会议计划表中青年学术会议2017年全国中青年学术大会国内二类会议2017年专题学术会议计划表。

中医药学会年会的计划

中医药学会年会的计划

中医药学会年会的计划中医药学会年会的计划一、引言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医学知识和宝贵的治疗经验。

为了促进中医药学术的交流与发展,中医药学会每年都会举办一次年会。

本文将对中医药学会年会的计划进行深入探讨,包括会议主题、论坛议程、特邀嘉宾和参会人员等方面。

二、会议主题1. 增强中医药学术创新力通过举办年会,中医药学会致力于推动中医药学术研究的创新。

会议主题将围绕中医药传统理论的深化、创新技术的应用、药物研发的前沿等方面展开。

可以考虑邀请国内外中医药领域的专家学者,分享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心得体会。

2. 推动中医药融入现代医学体系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中医药学在许多领域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中医药学会年会将着眼于推动中医药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现代化进程,探讨中医药如何更好地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贡献。

三、论坛议程1. 主题演讲开幕式上,邀请国内外中医药知名专家发表主题演讲,以引领整个年会的氛围。

他们可以分享自己长期从事中医药研究的心得体会,激发与会专家学者的思考和讨论。

2. 分论坛年会设置多个分论坛,分别涵盖中医药理论研究、方剂与药物研发、中医药临床实践、现代科技在中医药中的应用等主题。

每个分论坛都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深入探讨,并设置专题演讲、研讨会和交流论坛等形式,以促进与会者之间的学术互动。

3. 学术报告年会期间,组织中医药学术研究成果报告会,为中医药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一个展示研究成果和分享学术经验的平台。

参与者可以提交自己的学术论文,其中优秀的论文将获得奖励和推广发表的机会。

四、特邀嘉宾和参会人员1. 特邀嘉宾中医药学会年会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中医药专家、学者和权威机构的领导出席。

特邀嘉宾可以作为主题演讲嘉宾,通过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引发与会者的思考和学习。

2. 参会人员年会面向全国中医药界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临床医生以及药品研发、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等。

2017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成果、优秀人才奖获奖名单

2017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成果、优秀人才奖获奖名单

2017年度“康缘杯”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一等奖6项201701-01 LC-03 治疗痴呆的中药新药临床试验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医院中国中药协会田金洲时晶吴圣贤胡良平解恒革秦斌王桂华刘建平倪敬年魏明清李婷张学凯柳伟伟王蓬文苗迎春201701-02 LC-74 刮痧循经理论及生物学基础研究和标准体系制订与应用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陕西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杨金生王莹莹闫平慧赵美丽陈枫王敬杨莉徐青燕徐东升王兴泽于智敏吴远张豪斌刘朝孔垂成201701-03 ZY-24 缺血性脑卒中治疗创新药物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的研制及产业化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萧伟凌娅毕宇安王振中赵宾江曹亮丁岗周恩丽章晨峰耿婷孙晓萍刘秋周军曹泽彧王团结201701-04 ZY-27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的研究和编制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中国中药公司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江西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大学药学院解放军三O二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黄璐琦郭兰萍张小波赵润怀张本刚陆建伟孙丽英马小军钟国跃段金廒蔡少青肖小河王永炎肖培根201701-05 ZY-25 肉苁蓉系统研究与产业化推广应用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林业治沙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杏辉天(杭州)药业有限公司和田帝辰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于田县林业站内蒙古阿拉善苁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田天力沙生药物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王爷地苁蓉生物有限公司屠鹏飞郭玉海李晓波田永祯姜勇蒲小平游能盈游林杨太新买提库尔班.玉素甫祁成宏魏均耿兴超白莹王学武201701-06 ZY-21基于脉的气虚血瘀证的生物学机制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刘建勋王筠任钧国林成仁付建华徐立郑咏秋任建勋韩笑孙明谦苗兰宋文婷李磊丛伟红姚明江二等奖17项201702-01 ZY-16 藏、傣和壮等民族药物的传承创新研究及其应用中南民族大学西藏奇正藏药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民族医药研究院西藏甘露藏药股份有限公司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医药研究所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医药研究所梅之南杨光忠陈维武滕红丽王肖飞田华咏洛桑多吉赵应红巴桑次仁洪宗国201702-02 LC-08 扶正解毒化瘀法防治癌性躯体痛的临床及基础研究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市房山区中医医院冯利殷玉琨李杰周磊于建华王宁军王福庆芦殿荣何生奇王芳201702-03 LC-67 基于“信息技术+”全国名老中医蓝青强治疗肿瘤、慢性肝病、艾滋病学术经验继承与创新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邓鑫梁健陈然覃洁梅赵晓芳王馨苑谢美清201702-04 LC-37 生肌玉红膏及其复合改性后胶原蛋白促进慢性创面愈合系列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无锡贝迪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江南大学姚昶任伟业陈敬华吴旭彤许岩磊程咏梅王江涛张晓清应语王聪201702-05 LC-47 基于“三神”辨证的中医心理睡眠调控技术与应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汪卫东吕学玉杜辉李桂侠张锦花李世通闫雪林颖娜王芳王健201702-06 LC-55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致病机制及中医药干预研究河北省眼科医院浙江大学遗传学研究所张铭连管敏鑫解世朋蒋萍萍常永业石慧君张娟娟毛爱玲冀延春王浩201702-07 JC-08 基于异病同治理论的多器官纤维化中医辨治体系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丁霞李彧李亚东李健苏泽琦牛建昭田德禄李志红孟祥梅张雨珊201702-08 LC-20 儿童肺炎易感基础研究与中医临床诊疗体系构建及推广应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王雪峰张秀英吴振起郝欧美赵雪魏巍董丹南春红201702-09 JC-03 基于证素辨识的围绝经期综合征证候特征及疏肝解郁法治疗系列研究福建中医药大学李灿东高碧珍梁文娜陈淑娇俞洁林雪娟杨敏李生强沈建英杜含光201702-10 LC-69 培土生金法治疗慢阻肺的理论与临床研究广东省中医院林琳许银姬吴蕾陈远彬汤翠英谈馨媛黄敏玲于旭华吴镇湖梁桂兴201702-11LC-26 基于通腑降浊中药对IBS-C脑肠肽及胃肠动力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河北省中医院杨倩李佃贵刘建平郎晓猛张云凤杜姚才艳茹杜朋丽赵润元李博林201702-12 LC-43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中医药干预研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江苏柯菲平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张敏州郭力恒林谦祁建勇王磊毛帅吴旸秦引林苏梅周袁申201702-13 LC-58 糖尿病足疮面修复过程中关键外治法的机制及临床应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朝晖马静朱朝军徐强关靖卢旭亚李品川孙玉芝彭娟田影201702-14 LC-65 中医药周期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应用广东省中医院林毅司徒红林陈前军卓睿周劬志许锐钟少文刘晓雁周若鹏李东梅201702-15JC-12 解毒通络保肾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及对脂联素调控炎症信号通路影响的机制研究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王秀阁朴春丽何泽王国强陈曦米佳吴巍兰博雅201702-16 LC-38 活血化瘀中药对青光眼视神经保护作用的基础与临床系列研究及新药研发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湖南湘雅制药有限公司彭清华蒋幼芹李建超江冰彭俊张丽霞姚小磊谭涵宇周亚莎喻娟201702-17 LC-36 温阳通络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及临床应用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云南中医学院彭江云李兆福万春平汤小虎狄朋桃刘维超吴晶金吴洋普勇斌周唯践三等奖35项201703-01 LC-72挂线疗法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技术规范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刘佃温刘世举柳越冬杨会举张慧俭姜楠刘翔刘俊红201703-02LC-18 肿瘤扶正解毒祛瘀法临床用药规律及综合疗效研究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天津市人民医院贾英杰李小江于建春杨佩颖谢广茹姚嫱张莹潘战宇201703-03 LC-42 治疗乳腺增生新药丹鹿胶囊(克乳痛胶囊)开发研究江苏省中医院苏中药业许芝银卞卫和唐仁茂刘志辉马朝群许毅任晓梅李琳201703-04 LC-06 名医郭赛珊的学术经验及其传承发展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张孟仁张晓阳崔雅忠景光婵刘頔张梅古文娟201703-05 ZY-19 利用血管新生评价体系探究活血化瘀科学内涵及其中药新药创制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常熟雷允上制药有限公司陆茵狄留庆陈文星李伟王爱云吴皓赵庆顺卞慧敏201703-06 LC-0 支撑吻合技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改进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成都肛肠专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青岛市市立医院杨向东魏雨龚文敬韩方海蓝海波吴凌云赵希忠赵美珠201703-07 JC-27 《针灸临床研究管理规范》的研制与应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何丽云刘佳赵宏武晓冬文天才李洪皎闫世艳刘存志201703-08 JC-04 益气活血法对脑缺血和体外培养胎鼠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安徽中医药大学胡建鹏王键王丽娜唐巍何玲李净江爱娟徐伟201703-09 JC-16 “补肾生髓成肝”治疗肝脏病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湖北省中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李瀚旻高翔沈昕晏雪生辜建勋盛国光李晶津张六通201703-10 ZY-17 中药吊篮式循环提取与MVR浓缩技术集成研究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刘旭海魏筱华王谷洪朱明辉王桂华罗晓健钟志坚乐渝宁201703-11 LC-66 中医护理技术规范化建立与应用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市中医院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常州市中医医院苏州市中医医院徐桂华柏亚妹王秋琴严姝霞陈华孙志岭郭秀君刘晓蓉201703-12 JC-02 常用中药2000年临床用量流域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傅延龄张林宋佳倪胜楼陶晓华李家庚周祯祥焦拥政201703-13 LC-75 喜炎平注射液全链条临床风险控制技术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王志飞范海伟王连心陈晓谢雁鸣庄严常艳鹏喻锦扬201703-14LC-24 基于肾藏象理论防治慢性肾脏病的成果应用与推广湖北省中医院王小琴袁军邹新蓉程业刚王岚周全薛雪韩四萍201703-15 ZY-04 山里红叶抗脂肪肝作用及药代动力学研究辽宁中医药大学英锡相康廷国张文洁李海波柴纪严赵友林吴成举英哲铭201703-16LC-21 基于信息技术的名老中医王自立学术思想、临证经验数据挖掘甘肃省中医院舒劲武正权田旭东王煜卢雨蓓张参军姚柳伊201703-17 JC-19 基于高糖无害化的痰瘀同治法干预糖尿病并发症的理论及机制研究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衡先培陈可冀黄苏萍杨柳清李亮201703-18 ZY-12 茯苓规范化种植基地优化升级及系列产品综合开发研究湖北省中医院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北中医药大学赵映前王有为边银丙王克勤严宜昌黄鹤刘焱文徐智斌201703-19 JC-31 基于古今医案数据分析的内科疾病证治规律研究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姜德友闫朝升周雪明李丹王兵韩洁茹乔羽常佳怡201703-20 JC-10 基于脂质稳态失衡探讨化瘀祛痰法对高脂转输障碍影响的应用研究辽宁中医药大学贾连群杨关林宋囡陈文娜闵冬雨张哲陈阳付鑫201703-21 LC-05 清热化湿祛瘀法干预慢性肾衰竭湿热证的研究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亿平金华胡顺金吕勇程皖刘家生茅燕萍任克军201703-22 JC-20 基于病证结合的抗幽门螺杆菌中药研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张学智叶晖丰胜利陈瑶于靖成虹刘宇李宁201703-23JC-07 基于肺络构效失衡理论的特发性肺纤维化病、机、证、效体系构建辽宁中医药大学吕晓东庞立健吕静刘创王琳琳张晓丽朱凌云焦蕊201703-24ZY-05 藏药余甘子抗癌活性部位的开发与应用辽宁中医药大学王飞辛哲高路王宏英李坤孟宪生包永睿孙宁201703-25 LC-16 清瘟解毒口服液抗流感的机制研究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江柏华张碧海蒋鹏娜刘丽敏谭莉君金冠男李强李配卓201703-26 ZY-02 厚朴降低远志胃肠毒副作用的生物学机制与应用开发研究成都中医药大学王建夏厚林曾南马骁黄立华王平高天刘贤武201703-27 LC-19 艾滋病四诊信息采集表的研制与应用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昆明市中医医院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刘颖邹雯王健李洪娟胡建华陈昕李永红咸庆飞201703- 28 LC-30 肺癌化疗并发症中医护理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上海市肺科医院侯黎莉顾芬李玉梅俞瑛曹燕华吴奕帆胡崟清庞永丽201703-29 LC-12 中西医结合肺结核诊疗规范的研究丽水市中医院张尊敬刘忠达雷永良李权杜单瑜陈秀英武倩喻马云莉201703-30 LC-32 健脾养正消癥方对晚期胃癌的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江苏省中医院刘沈林王瑞平陈玉超邹玺吴坚陈敏李烜邵杰201703-31 LC-17 补肾益气活血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浙江省中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叶宝东吴迪炯沈一平邵科钉高雁婷周郁鸿林圣云武利强201703-32 JC-24 石菖蒲成分及其配伍对退行性脑病作用的自噬机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方永奇莫镇涛薛中峰方若鸣宁百乐王南卜张升刘林201703-33 JC-11 经络调控机理与内脏机能调节关系的研究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潘晓华许金森陈铭郑淑霞董亚琴胡翔龙朱小香萨喆燕201703-34 JC-21 山东沿海地区冠心病心绞痛证候特征及与相关影响因素关系的研究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唐明李洁周景想聂颖颖安朋朋王学工纪文岩于广宇201703-35 LC-63 益气养阴、清热活血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王振涛吴鸿韩丽华张会超艾进伟芮浩淼鲁文涛袁彬2017年度“亚宝杯”李时珍医药创新奖获奖者名单LSZ201701 北京师范大学张占军完成项目: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识别与中医药防治的理论技术创新及其应用完成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完成人员:张占军王燕平彭丹涛贾建军张华敏林艳和李馨李鹤张俊英陈姚静卫东锋王君李澎王永炎白卫国2017年度“亚宝杯”中华中医药学会政策研究奖获奖项目名单2017 ZC-01 《深圳经济特区中医药条例》及其配套政策的研究深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深圳市中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深圳市罗湖区中医院深圳市中医药学会廖利平许四虎陆钰萍朱炎张慧敏武肇玲李顺民杨卓欣王师耀林晓生吴培凯曾庆明胡世平彭立生傅诗书2017 ZC-02 中药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及推广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黄璐琦宋春生赵家有都占陶张小波赵宇平李颖李楠齐歌2017 ZC-03 推进县乡中医药一体化管理的政策研究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冯兴奎杨殿兴谭天林董明培张毅方清黄礼鐏王瑗萍刘峻杰许志仁刘方杨琪黄永周帮旻2017 ZC-04 中医专业学位独立设置政策体系建设与应用北京中医药大学刘铜华潘彦舒赵霞王海焱孟闫燕姜苗高颖韩振蕴李华赵琛2017 ZC-05 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指南研究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房敏许志仁王小宁王立新张红星朱亮沈雁向延卫舒静徐佳苏文2017年度“康缘杯”中青年创新人才及优秀管理人才奖获奖者名单中青年创新人才7位:首都医科大学高伟暨南大学马民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孙桂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许海玉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李杰北京中医药大学吴志生暨南大学高昊优秀管理人才5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孙晓波广东省中医院刘军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胡镜清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房敏甘肃省中医院李盛华2017年度“杏林杯”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奖获奖著作名单一等奖6部XS2017-1-01 JC-04 《方药量效学》仝小林赵林华王跃生傅延龄连凤梅XS2017-1-02 JC-09 《针刀应用解剖与临床》李石良XS2017-1-03 LC-01 《王绵之临床医案存真》樊永平王煦张庆XS2017-1-04 LC-22 《中医药临床评价方法研究与实践》谢雁鸣魏戌高凡珠支英杰张科XS2017-1-05 LC-38 《恶性肿瘤中医诊疗指南》林洪生XS2017-1-06 ZY-03 《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拟临床研究思路与方法》刘建勋林成仁任建勋任钧国周文霞二等奖10部XS2017-2-01 JC-02 《张仲景方证理论体系研究》贾春华XS2017-2-02 JC-07 《中医学身体观解读——肾与命门理论的建构与演变》刘鹏XS2017-2-03 LC-05 《中医痹病学研究丛书》刘健黄传兵谌曦汪元万磊XS2017-2-04 LC-15《中医皮肤性病学》范瑞强杨志波邓丙戌陈达灿陈信生XS2017-2-05 LC-19 《陈民藩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陈民藩石荣XS2017-2-06 LC-20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实训》张素秋石福霞XS2017-2-07 LC-36 《中医外治疗法治百病丛书》陈秀华陈全新XS2017-2-08 LC-10 《新编中国推拿》王之虹刘明军张欣陈邵涛卓越XS2017-2-09 ZY-09 《中药药性认知与辛热类药临床应用》张冰黄建梅林志健金锐薛春苗XS2017-2-10 ZY-07 《中华道地药材》彭成郭力李敏严铸云王家葵三等奖29部XS2017-3-01 JC-01 《中医四部经典解读》杨殿兴邓宜恩冯兴奎罗良娟XS2017-3-02 JC-03 《中医心理学基础理论》王克勤杨秋莉XS2017-3-03 JC-05 《滋补甘露方药》李林XS2017-3-04 JC-06 《伤寒论讲堂实录》陈明XS2017-3-05 JC-11 《吉林名中医丛书》邱德亮李磊聂海洋张吉史明忠XS2017-3-06 JC-12 《中国中医药学科史》高文柱刘平王旭东王振国刘鹏XS2017-3-07 JC-14 《中医古籍珍本集成》王旭东沈澍农虞舜衣兰杰XS2017-3-08 JC-16 《民国伤寒新论丛书》王致谱农汉才林亭秀陈清光李君XS2017-3-09 LC-02 《中医性学》李元文XS2017-3-10 LC-06 《中西医结合运动创伤学》张世明马建虞亚明沈海张挥武XS2017-3-11 LC-07 《甲状腺疾病病证结合治疗学》岳仁宋殷丽平邓朵朵周建龙朱侣XS2017-3-12 LC-08 《周霭祥血液病诊治精要》胡晓梅胡乃平刘锋郭小青周庆兵XS2017-3-13 LC-09 《闭塞性动脉硬化症临床诊疗实践》陈柏楠XS2017-3-14 LC-11 《眼病中医外治》郝小波彭崇信陈英雄林柳燕钟舒阳XS2017-3-15 LC-13 《中医中药角药研究》朱富华杨志春樊平张砚敏成秋XS2017-3-16 LC-16 《肝纤维化的基础与临床》姚希贤徐克成XS2017-3-17 LC-18 《临床实用舌象图谱》王彦晖何宽其陈少东李鹏程刘俊杰XS2017-3-18 LC-23 《整脊手法彩色图谱—叶氏伤科临证精华》王平李远栋张超张君涛刘爱峰XS2017-3-19 LC-24 《外阴肛周皮肤病中西医特色治疗》陈志伟XS2017-3-20 LC-27 《中医天灸疗法大全》马玉侠韩兴军XS2017-3-21 LC-30 《龙华名医临证录-陈湘君学术经验撷英》陈湘君顾军花茅建春XS2017-3-22 LC-32 《糖尿病肾病中医基础与临床》王耀献周静威孙卫卫刘忠杰王翚XS2017-3-23 LC-33 《王锡章医案》王清国王清政王清术闵淑群XS2017-3-24 LC-34 《白血病的中医药诊治》黄礼明马武开XS2017-3-25 LC-35 《孙申田针灸医案精选》孙忠人王玉琳张瑞XS2017-3-26 LC-03 《糖尿病及并发症中医特色治疗》冯兴中XS2017-3-27 ZY-01 《临床中药学》第一版高学敏钟赣生张建军张德芹白晓菊XS2017-3-28 ZY-02 《方药纵横——中药成方制剂用药规律分析》杨洪军唐仕欢卢朋申丹XS2017-3-29 ZY-04 《中药毒性理论与安全性评价》赵军宁叶祖光2017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岐黄国际奖获奖者名单Mainz University,Germany Thomas Efferth德国美因茨大学托马斯艾佛斯(德国)University of Mississippi Ikhlas.A.Khan密西西比大学依克拉斯可汗(美国)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Robert Verpoorte民族药理学杂志罗伯特弗里波特(荷兰)。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奕
重点围绕国际生物医学技术的前沿和生物医学技术的经 济学展开研讨,促进我国生物医学研究发展。
二、各专科分会举办的学术会议(86个)
总 序 号 序 号 会议名称 会议时间 中华中医 药学会中 药实验药 理分会第 十三次学 术会议 会议 会议 地址 人数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 联系方式 负责人 主要内容
赵林华 13810597193
仝小林
方药临床应用的心法;量效关系研究成果交流;方药量 效关系相关学定
300
中华中医 药学会
韩冉 13801029882
中医特色检验科建设管理与评价指标;中医检验项目开 寿好长 展及操作规程;中医特色检验手册;中医临床检验诊断 实验研究;中医特色仪器开发应用。
500
中华中医 药学会
妇科分会
许丽绵 020-36591404
中医妇科各流派调经、助孕、安胎的特色; 高龄不孕、 PCOS、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早衰、复发性流产等疑难 罗颂平 病证的诊疗进展;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 教 材建设与教学研究。
24
21
2017.9
四川 成都
500
中华中医 药学会
王晨瑜 010-57833020
中药资源的调查、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国内外中药 孙晓波 资源领域内新进展新成果。
21
18
中华中医 药学会运 动医学分 会2017年 学术会议
2017.10
四川 成都
100
中华中医 药学会
运动医学 分会、四 川省骨科 医院等
罗小兵 13684023622
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运动创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中 虞亚明 医、中医西结合运动与疾病康复;中医药与运动营养等 。
4
1
2017.10
浙江 宁波
200
中华中医 药学会
中药实验 药理分会 、宁波大 学附属鄞 州医院
沈云辉 021-51323146
中药药理研究的新思路与新方法;病证结合模型研究与 相关药效学评价;中药单味、复方药效学研究、药代动 力学研究;中药安全性评价及毒性反应早期生物标志物 徐宏喜 研究;中药药理学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授课经验交流,中 药药理学实验录像展示等。
会议 会议 地址 人数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 骨伤科分 会、中国 中医科学 院望京医 院
联系方式
负责人
主要内容
9
6
2017.10 北京
300
中华中医 药学会
张军 于杰 010-84739782
手法、临床诊疗、微创技术、基础研究、护理及骨伤科 朱立国 康复等学术交流;推广骨伤科新技术、新方法;骨伤科 诊疗指南。
26
23
2017.8
吉林 长春
100
中华中医 药学会
仲景学说 分会、长 春中医药 大学
郑丰杰 13716787553
陈明
仲景学术基础研究成果;经方辨治临床常见病、疑难病 经验;成立青年委员会。
总 序 号
序 号
会议名称 会议时间
会议 会议 地址 人数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
联系方式
负责人
主要内容
27
24
中华中医 药学会中 成药分会 2017年学 术年会
总 序 号
序 号
会议名称 会议时间 第十五次 全国中医 药防治感 染病学术 交流会塈 王灿晖学 术思想研 讨会 第七次全 国方药量 效关系与 合理应用 研讨会暨 方药用量 培训班 2017年检 验医学学 术会议
会议 会议 地址 人数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
联系方式
负责人
主要内容
5
2
2017.10
江苏 江阴
17
14
2017.9
新疆 乌鲁 木齐
150
中华中医 药学会
神志病分 会、新疆 维吾尔自 治区中医 医院
于明 15246661620
交流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防治神志疾病新理论、新技术 赵永厚 、新疗法,解析与推广《中医神志病临床诊疗指南》, 介绍中医神志病专业系列教材推广与应用情况。
18
15
山东 2017.10 曲阜
会议 会议 地址 人数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
联系方式
负责人
主要内容
11
2017.7
辽宁
150
中华中医 药学会
肿瘤分会 护理分会 、湖南省 中医药研 究院附属 医院 中医基础 理论分会 、福建中 医药大学 等
李丛煌 13810674707
花宝金
肿瘤防治中的新方法、新药物、新设备等研究成果;肿 瘤防治临床体会。
2017.8
湖南
150
中华中医 药学会
中药调剂 与合理用 药分会、 湖南中医 药大学
刘迪谦 13901394986
刘铜华
产、学、研、用有机结合的思路;中药合理用药的关键 问题。
29
26
2017.9
陕西 西安
600
中华中医 药学会
皮肤科分 会、陕西 省中医院 皮肤科分 会
王畅 18142622001 闫小宁 15529291985 王畅 18142622001
15
12
2017.10
湖南 长沙
400
中华中医 药学会
郭敬 13611163517
中医特色护理、康复护理、心理护理的临床应用与研 张素秋 究;中医护理专科建设;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中的运用 等。
16
13
2017.8
福建 福州
200
中华中医 药学会
高冬梅 13210580109
现代中医基础理论创建与探索;现代中医理论与学科研 乔明琦 究;中医理论与临床;中医传承与创新发展方法学研究 。
四川 2017.10 泸州
300
中华中医 药学会
中成药分 会、四川 省药理学 学会等
向春 13982782116 华桦 13228222555
赵艳玲
中药安全性有效性评价研究;中医药科研新思路与方 法;精准医药背景下的大健康产业与中成药发展。
28
25
中华中医 药学会中 药调剂与 合理用药 分会第三 次学术会 议 中华中医 药学会皮 肤病分会 第十四次 学术年会 痤疮治疗 高峰论坛
序 号
会议名称 会议时间 中华中医 药学会血 液病分会 第三次学 术年会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
联系方式
负责人
主要内容
22
19
2017.7
北京
100
中华中医 药学会
医院药学 分会、北 京中医药 大学东直 门医院
薛春苗 15210650052
医院药学管理及服务分析;健康中国背景下的药学发 曹俊岭 展;医院药学学科建设;医院药学人才培养;分会换届 选举会议。
23
20
2017.10 上海
刘永刚 13716767724
中药化学研究新思维、模式及其方法;中药有效物质基 础研究;中药(复方)药物动力学及代谢产物分析;中药材 雷海民 、中药饮片及中药制各物的质量评价及其质量控制;中 药有效物质制备方法、分离技术及其设备与应用;创新 药物与健康产品研究等。
13
10
2017.9
安徽 合肥
300
11
8
2017.11
江苏 南通
300
中华中医 药学会
乳腺病分 会
龚旭初 13606297361
陈前军
乳腺良性疾病中西医诊疗;乳腺癌中西医诊疗新进展; 乳腺病分会青年委员会成立大会。
12
9
2017.10
山西 太原
120
中华中医 药学会
中药化学 分会、北 京中医药 大学 肿瘤分会 、安徽省 中医药学 会肿瘤专 业委员会
10
7
2017.10 待定
150
中华中医 药学会
周围血管 病分会
徐旭英 010-52176642
经方治疗周围血管疾病的临床经验总结 ;周围血管疾病 中医外治方法经验总结与探讨 ;周围血管疾病学术传承 张朝晖 及名老中医诊治经验总结与研究; 中医诊治周围血管疾 病典型验案分析 ;周围血管疾病中医护理经验与体会。
中医经典相关理论在中医皮肤疾病诊疗中的应用;中医 杨志波 皮肤病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皮肤科领域中的常见病、 疑难病防治经验。 痤疮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进展;中西医痤疮最新研究成 杨志波 果在皮肤疾病诊疗中的应用;名老中医临床经验整理推 广。
30
27
2017.6
陕西 西安
100
中华中医 药学会
总 序 号
100
中华中医 药学会
感染病分 会、江苏 大众医药 集团
刘涛 13952091103 18951803249
马健
中医药防治感染病的理论、临床、实验的新成果、新进 展;高等中医药院校“温病学”课程的教学经验。
6
3
2017.4
北京
200
中华中医 药学会
方药量效 研究分会 、中国中 医科学院 广安门医 院 检验医学 分会、北 京中医药 大学东方 医院 中药毒理 学与安全 性研究分 会、军事 医学科学 院放射与 辐射医学 研究所
民间传统诊疗技术与验方发掘文献综述; 民间中医“绝 技” 与特色疗法的传承与应用; 民间医药“绝技”发掘 孙忠人 、保护与加快民间中医药师成长的思路与对策; 保护民 间验方与确有独特疗效的诊疗技术的思路、方法与政策 建议; 传统诊疗技术与验方的创新与发展。
20
17
2017.7
重庆
500
中华中医 药学会
会议 会议 地址 人数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 民间特色 诊疗技术 研究分会 、上海中 医药大学 附属曙光 医院 中药资源 学分会、 中国医学 科学院药 用植物研 究所重庆 分所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