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产业务知识
林业行政处罚中的林业业务知识及其主要内容

林业行政处罚中的林业业务知识及其主要内容一、林业行政执法的意义所在林业行政执法是林业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也是保护森林资源、维护国家林业利益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林业行政执法行为对于维护国家林业法律、法规的尊严、严惩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实现依法治林意义重大。
当下,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建工厂、盖学校等建设项目比肩接踵,导致国家森林资源锐减,加上一些只顾眼前利益乱砍滥伐林木的行为的经常出现,国家、集体林地大量流失,木材违法运输、非法加工等活动十分猖獗,甚至非法狩猎和采挖珍稀野生植物行为也屡禁不止。
使我国森林资源守卫任务日益繁重,林业行政执法工作面临严峻的考验、挑战。
目前,国家森林资源正值数量增加、质量提升、品质渐优的成长节点。
森林资源属性十分脆弱,急需休养生息、养精蓄锐。
然而极少数地方政府、企业集团、部分个体企业人员片面追逐短期利益,部分人员利欲熏心冒天下之大不韪,违法、违规鲸吞、蚕食破坏林业资源,戕害林业生态环境,盗伐树木、毁林开荒、诱捕野生保护动物,恶意践踏已经取得的生态建设成果。
对此,广大林业行政执法者要站在政治的高度、抱着对党、国家、人民、对林业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敢于向一切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分子亮剑。
甘当林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守护神。
依法践行林业行政执法职责,树立“执法卫林”“执法为国”、“执罚震恶”的思想,严格林业执法程序。
加大对国家林业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林业执法综合素质,为维护国家森林利益,呵护生态平衡作奉献。
二、林业业务知识、行政处罚具体内容所谓林业业务知识是指关于林业营造、管理、生产、林业生态维护、动植物资源呵护和管理、林业加工经营和森林动植物资源情况调查等诸多方面的最基本的常识。
所涉及的知识面较广且有交叉包括林木种苗、树木、森林管理、培育、森林经营、测树、森林生态、林木病虫鼠害防治与检疫学等众多学科。
林业专业知识

林业专业基础知识1、什么叫种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指用种子来繁殖的植物。
是目前地球上最繁盛、最发达的植物类群,如常见的树木、果树和农作物等。
分为两天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胚珠裸露的种子植物,受精后形成没有果皮包被的种子。
如松、杉、柏等。
被子植物:胚珠包藏于子房中,受精后形成有果皮包被的种子。
它具有真正的花。
如常见的阔叶树。
2、什么叫乔木?什么叫灌木?地被植物?多年生木本植物。
具有高大而明显的主干多次分枝,组成庞大的树冠,一般可以明显地分为树冠和枝下高两部分。
树冠指全部分枝、叶的总体;枝下高是最下第一级侧枝以下的主干部分。
灌木:多年生木本植物。
高在3米以下,通常无明显主干,分枝从近地面处开始,故无树冠和枝下高的区分,如紫穗槐、丁香等。
地被物:株丛密集低矮,用于覆盖地面的植物。
3、什么叫新阵代谢?什么叫同化作用?什么叫异化作用?是维持生物体的生长、繁殖、运动等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多种物理和化学变化的总称。
通过代谢,生物体同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它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个过程。
生物体从环境中吸取养料经过加工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储存能量,称为同化作用。
反之,生物体将自身的级成物质分解、释放能量,使生物能从事各种活动,同时将废物排出体外,称为异化作用。
两个过程相到配合和,想到促进。
新陈代谢失调会产生各种疾病,代谢一量停止,生命也就终止。
4、什么叫光合作用?什么叫光补偿点?什么叫二氧化碳补偿点?绿色植物吸收太阳能,同化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由光反应(光所引起的光化学反应)和暗反应(不必要光,由酶所引起的催化反应)所组成。
由于光合作用的结果,绿色植物不仅贮藏了自身生活所必需的化学能和有机物质,而且也提供了整个生物界和人类所必需的有机物质和化学能,也是大气中氧的来源。
林业上许多育林措施,如营造混交林、复层林、抚育采伐、控制合理密度等,都为林木分行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
林业业务知识培训计划

林业业务知识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1. 帮助参训人员了解林业业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熟悉林业管理和经营的相关要求、规定和标准。
2. 提升参训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工作技能,提高他们在林业业务领域的综合素质。
3. 帮助参训人员掌握林业资源管理、种植技术、采伐运输和销售等相关知识,提高其在实际工作中的能力。
二、培训内容1. 林业资源管理1.1 林地规划和调查1.2 林木资源管理1.3 野生动植物保护1.4 林地使用和保护1.5 森林防火和防治2. 林木种植技术2.1 林木栽培技术2.2 林木育苗技术2.3 林木护理技术2.4 林木病虫害防治2.5 人工林培育管理3. 林木采伐运输3.1 林木采伐技术3.2 木材运输技术3.3 采伐证书和木材采伐管理3.4 林业机械使用4. 林产品销售4.1 木材加工和销售4.2 林产品加工和开发4.3 林业产品贸易4.4 林业产业发展规划三、培训方法1. 课堂讲授采用专业人士进行林业知识的系统讲解,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员深入思考和讨论。
2. 实地考察安排实地考察活动,带领学员深入实验田野,了解林木生长情况和相关管理方法,加深对林业工作的认识。
3. 分组讨论设立小组让学员参与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团队协作能力。
4. 经验分享聘请经验丰富的专家和业内大佬进行经验分享,让学员受益于前人的经验和教训。
四、培训安排1. 第一阶段:林业基础知识培训时间:2天内容:林业资源管理、种植技术基础知识介绍2. 第二阶段:实地考察和技能训练时间:3天内容:实地考察、技能操作训练3. 第三阶段:林业实务操作时间:2天内容:林木采伐运输、林产品销售实务操作演练4. 第四阶段:案例分析和经验分享时间:1天内容:成功案例分享和经验总结五、考核评价1. 课堂表现参训人员需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主动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案,并接受培训教师的考核。
2. 实地操作参训人员需在实地操作中熟练掌握相关技能,按要求完成操作任务。
林业安全生产基本常识

林业安全生产基本常识林业安全生产基本常识是指在林业生产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一些基本的安全生产规范和知识。
这些规范和知识的遵守和掌握,是保障林业生产安全和员工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也是保持林业生产顺利进行的关键。
1、熟知安全规定在林业生产中,不同的区域、种类的工作场所有不同的安全规定。
人员在进入这些区域之前,需要认真了解并熟悉相应的安全规定,例如在防止森林火灾的时候,需要了解清楚禁火时期和火源管理的规定。
2、穿戴适当的工作服和防护用品穿戴适当的工作服和防护用品是保护工人身体的重要措施。
对于在森林里面作业的人员来说,需要穿戴耐磨、具备隔热性和防尘性能的工作服,并且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如:手套、安全帽、口罩、眼镜等。
这些防护用品一定要按照规定佩戴,不要例外。
3、把握作业时间和条件在林业生产中,很多工作需要根据自然环境的变化来进行。
因此,把握好作业的时间和环境条件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在进行森林采伐时,应该在风向中进行,保持良好的视野和通风条件,以便及时发现任何的异常情况。
同时,不能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进行作业,例如,存在大雨、大风、雷电等的情况下,应该暂停作业。
4、防范林火森林火灾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特别是在干旱的季节里,所以防止森林火灾成为了林业安全生产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森林采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森林内是否存在易燃的物品,例如干草、枯枝等,以及周围是否存在火源。
如果发现森林内有明火,一定要及时报告,防止火势扩大。
5、遵守操作规程在林业生产中,有许多操作规程,这些规程是经过专门工作人员制定的,旨在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和生产的顺利进行。
操作规程包括操作程序、操作流程、作业方法和安全规定等,员工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操作,严格按照作业方法进行作业,不得擅自改变作业程序和方法。
6、合理使用机具林业生产中常常需要使用机具和工具,例如:锯、剪、机器等。
在使用这些机具之前,必须按照规定进行检查,确保机具或工具处于良好状态,并且学习掌握机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林业安全生产基本常识

林业安全生产基本常识一、林业安全概述林业生产是一项危险性很高的行业,伐木、生产、运输等均存在安全隐患。
林业安全生产工作主要是针对林业生产和劳动安全设施的安全管理。
林业安全生产需要从源头管理,即从林区设计、林木培育、种植养护、采伐生产、加工运输等环节,保证生产过程中未发生极端意外事件。
二、林业安全生产法规中国国家和各级政府在林业安全生产方面有相应的法规和规定,是保障林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这些法规涵盖了林地的规划、设计、建设、使用、管理、保护和治理等方面的管理和规定。
其中最重要的有:(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这是中国国家安全生产领域的基本法律,是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法律基础。
该法律规定企业和个人应履行安全生产的法律义务,保护职工的生命和身体健康,保证安全生产管理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二)《林业法》这是中国国家针对林业生产制定的基本法律,规范林业的生产经营、保护和管理等方面。
该法律针对林业生产具有标准化、全面性、可行性等特征,为林业生产提供了法律保障。
(三)《林业行政许可和执法监管条例》这是针对林业生产中许可和执法监管方面制定的规定,保障林业生产的合法性和规范性,防止林业生产中出现不合规的情况。
三、林业安全要点(一)加强管理林业安全生产主要是从源头管理,即从林区规划、种植、培育、采伐、生产、加工、运输等环节,从而避免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具体措施如下:1.全面的安全管理体系建设2.加强对林区和生产的监督管理3.做好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和落实4.严格的安全生产标准和规定管理5.设立各类安全生产设施和防护设备6.安排安全生产培训和演练(二)严格工作流程林业生产流程比较复杂,生产环节有望风、听雨、爬树、采伐等,而生产生活设施及采伐设备都存在较高的安全隐患。
因此,严格的生产流程控制变得非常重要。
1.合理地安排作业时间和工作任务,限制员工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避免疲劳造成安全事故2.保证采伐生产设备的完好性和安全性,严防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3.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并认真检查作业环节4.加强对作业区域的监控和巡查,防止意外状况的发生(三)认真组织防灭火工作林业防火是保障林地和生产设施安全的重要措施,是林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方面。
林业工作站业务知识测试

林业工作站业务知识测试一.选择题。
1.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开展的决定?,在贯彻可持续开展战略、生态建立与西部大开发中,分别赋予以林业什么样的地位?( A )A.重要、首要、根底B.首要、重要、根底C.重要、根底、首要D.根底、首要、重要2.我国林业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变革与转折时期,正经历着什么样的历史性转变?〔C〕A.由生态建立为主向木材生产为主C.由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立为主3.我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建立包括哪些?( ABC )A.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草〕工程、B.“三北〞、长江等重点地区防护林体系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防沙治沙工程、C.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工程、以速生丰产林为主的林业产业基地工程D.绿色通道工程、城市绿化工程4. 从整体上讲,我国森林资源总量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 D )5.各级政府要建立与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按照何种原那么,多渠道筹集公益林补偿基金,逐步提高中央与地方财政对森林生态效益的补偿标准?〔D 〕A.农民得实惠生态受保障B.取之于民用之于民C.中央补一点地方筹一点D.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6.林改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放活经营权。
对什么林,农民可依法自主决定经营方向与经营模式,生产的木材自主销售。
对什么林,在不破坏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可依法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开发林下种养业,利用森林景观开展森林旅游业等?〔B〕A.用材林;生态林B.商品林;公益林C.用材林;防护林D.商品林;防护林7. 在明晰权属的根底上,各种社会主体可以通过哪些形式参及森林、林木与林地使用权的流转?〔AC〕A.承包、租赁、转让B.合资、合作、租售C.拍卖、协商、划拨等D.担保、入股、继承等8.森林、林木与林地使用权在流转过程中,要坚决防止出现哪些现象?( ABCD )A.乱砍滥伐B.改变林地用途C.改变公益林性质9.随着经济开展、社会进步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林业的第一需求是〔〕?( C )10.以下对我国目前的生态状况描述正确的选项是哪句话?( B )A.整体改善、局部恶化B.局部改善、整体恶化11.经政府划定为公益林的,要落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
林业专业知识

林业专业知识
《林业专业知识》
一、林业历史
林业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历史时期,林业历史悠久。
在早期,林业活动以猎人和收获林木为主,近代林业的发展普遍存在以下特点:
1、造林种植的发展。
随着栽培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将树木植入森林,从而产生了造林或人工林的概念。
2、森林资源开发的发展。
由于森林具有植物资源、野生动物资源等,人类上古时期就开始开发森林资源,并发展出森林经济学来管理森林资源。
3、林业行政管理的发展。
由于林业的发展,林业部门与其他全国性行政部门并列,构建了森林管理体系,确立了森林经济活动的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
4、林业科学的发展。
随着人们对林业的认识及发展,林业科学也随之发展,研究林木生长的规律,发掘有利林学的科学理论。
二、林业知识
1、森林生态学:森林生态学是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包括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森林群落的特征、森林结构、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森林植物及其物种及其物种及其群落的生态过程,以及森林的生态平衡。
2、森林培育学:森林培育学是研究及控制森林生物群落的物
种、结构及功能的学科,包括林木的种植、施肥、植株调控、树种搭配及培育、病虫害防治等,其目的是保护森林生态环境,提高森林植被和良性发展。
3、森林经济学:森林经济学是林业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森林资源的管理和开发的一种经济学,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森林经济效益及林木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保护森林环境、调节气候的长期稳定发展。
4、林业管理学:林业管理学是以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的,以综合领导、综合实施、综合评价森林资源为原则,以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为重点的一种管理学。
林业安全生产常识

林业安全生产常识林业安全生产常识林业是指对森林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利用的一种经济活动。
而在进行林业活动的过程中,安全生产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林业安全生产的常识,每个人都应该熟悉并遵守:第一,戴好防护设备。
在进行森林砍伐、施工等活动时,必须佩戴好防护设施,如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手套、防护鞋等。
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受伤的可能性。
第二,注意防火安全。
林业活动往往需要进行燃烧、焚烧等操作,因此防火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在进行森林伐木、采伐等活动时,必须保证没有明火,并且要设置合理的消防设备,以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
第三,遵守操作规程。
在进行林业活动时,要遵守相应的操作规程,不擅自行动,严禁违反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操作过程的安全性。
第四,注意工器具的维护和保养。
林业活动中使用的各种工器具,如铲子、斧头、电动工具等,必须保持整洁、完好,并且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正常运转、安全可靠。
第五,合理使用化学药剂。
在进行一些林业防治活动时,可能需要使用一些化学药剂,如农药、杀虫剂等。
在使用这些药剂时,必须按照使用说明书上的要求进行操作,戴好防护措施,并且遵守相应的环保法规,以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损害。
第六,疲劳驾驶禁止。
在进行林业活动中,有时需要进行长时间的驾驶,如运输木材、工具等。
在驾驶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休息,不要疲劳驾驶,以保证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
第七,做好应急预案。
无论是在进行林业活动还是在防治林火过程中,都必须制定好应急预案,并且进行相关的演练,以便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理,减少可能造成的伤害和损失。
总之,林业安全生产是每个从事林业活动的人都应该重视的问题。
只有在做好安全保障措施的前提下,才能有效的保护林业资源,并且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通过遵守林业安全生产的常识,可以让每个人都能够更好地参与和推动林业的发展。
林业常识知识点总结

林业常识知识点总结林业是指对森林资源进行经营、保护和利用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对森林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因此林业的发展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从林业的基本概念、森林资源的特点、森林管理方法、森林保护、森林资源利用以及林业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知识点总结。
一、林业的基本概念1.林业的定义:林业是指对天然森林和人工造林进行合理经营和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其目的是维护和增进森林资源的生产力、稳定森林生态系统、生产木材和其他林产品,满足社会需求。
2.林业的分类:林业包括天然林经营、人工林经营和城乡绿化等多个方面。
根据目的和性质的不同,林业可分为经济林业和生态林业。
经济林业是以生产木材、竹材、果实、树脂等为主要目的的林业活动;而生态林业则注重对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
二、森林资源的特点1.多样性:森林资源包括各种树种、灌木、草本植物以及动物等,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2.生态功能:森林资源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净化空气、保护生态平衡等多种生态功能。
3.可再生性:森林资源是可再生的自然资源,通过合理管理和保护,可以实现永续利用。
4.稀缺性:虽然森林资源是可再生的,但由于其生长周期长、更新速度慢,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稀缺性。
三、森林管理方法1.天然林保护和经营:对于自然生长的天然林资源,需要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进行保护、更新和开发。
2.人工造林:通过人工造林和更新,可以调节森林结构、提高林地质量,满足人们对木材、果实、药材等的需求。
3.森林防火:保护森林资源免受火灾的侵害是森林管理的重要内容。
通过完善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机制,可以有效减少火灾损失。
4.森林改良:为了提高森林资源的生产力和质量,可以通过土壤改良、疏伐、抚育等方式进行森林改良。
5.森林培育:通过人工措施,促进森林资源的生长和发育,提高林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四、森林保护1.天然保护区建设: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需要设立天然保护区,对天然林资源进行长期有效保护。
林业类知识点总结大全

林业类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林业概述林业是指管理和利用森林资源的一门学科,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林业不仅可以为人类提供木材、食品、药材等各种资源,还可以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改善气候等。
林业工作主要包括森林资源的培育、保护、利用和经济开发等内容。
在林业学科中,包括森林资源的开发、森林资源的保护、森林资源的管理等方面,涉及到森林遗传资源、灌木、树木、林木、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二、森林资源1. 森林资源的类型森林资源主要包括天然林、人工林和森林土地。
天然林是自然形成的森林资源,主要包括原始森林、次生林等;人工林是人工在特定区域种植的树木,主要包括速生树、经济林、水土保持林等;森林土地是适合森林生长的土地资源,主要包括山地、丘陵、盆地等。
2. 森林资源的价值森林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
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木材、竹材、水果、药材等资源的利用价值;生态价值主要体现在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改善空气质量等方面;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旅游观光、体育运动、生态教育等方面。
3. 森林资源的特点森林资源的特点主要包括复杂性、多样性和可再生性。
森林由众多不同类型的树木、植物和动物组成,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森林资源具有可再生的特点,可以通过合理利用和管理,实现持续发展。
三、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1. 森林资源的开发森林资源的开发主要包括木材、竹材、水果、药材等资源的开采和加工。
木材是最主要的森林资源,可以用于建筑、家具、纸张等领域;竹材可以用于制作家具、工艺品等;水果和药材可以用于食品、药品等领域。
2. 森林资源的利用森林资源的利用主要包括木材、竹材、水果、药材等资源的销售和利润。
合理的利用森林资源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四、森林资源的保护1. 森林资源的保护意义森林资源保护是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森林资源的保护可以减少水土流失、防止自然灾害、改善生态环境,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人类生存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林业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第一章1.林业生产上所讲的种子:凡在林业生产上可利用作为播种材料的任何器官和其营养体的一部分,只要能作为繁殖后代的,都称为种子。
2.种子的类型:1。
真正的种子2.类似种子的果实3.营养器官(根、茎、叶、芽等无性繁殖器官)3.林木良种:一方面指优良品种(速生、丰产、材质好、抗性强),一方面指优质种子(具有高度播种品质)4.林木的优质种子具备的基本条件:1.纯净一致2.饱满完整3.健全无病虫4.生活力强5.花芽分化:由叶芽状态开始转化为花芽状态的过程6.花芽分化分为:生理分化和形态分化花芽分化期:一般树木的花芽分化期都在营养生长趋于缓慢的时候。
大多数针叶树,花芽分化期大多在6-8月影响花芽分化的因素:1.内在因素(花芽形成过程要消耗大量的碳素和氮素,蛋白质含量需占氮量的70%以上,60%以下不能形成花芽。
施磷肥对提高花芽分化有重要作用),2.外在因素(生态因子(光热、水、养)树木种子发育一般过程:一般经历花芽分化、传粉、受精、种子发良、成熟、脱落等过程。
种子成熟:生理成熟、形态、生理后熟影响林林结实的因子:1.环境因子(光照、土壤/生产意义:母树林在花芽分化前施N、P、K肥,气候、天气条件)2.内在因子(母树年龄及生长发育情况:I、II级及处于壮年期的母树种子产量高,青年期低,开花结果习性)3.生物因子(病菌、昆虫、鸟兽)种子休眠原因:种胚尚未成熟、种子贮藏物质钝化、种皮的影响、抑制物质的存在以及综合因素种子休眠:分为先天休眠、强迫休眠、诱导休眠种子萌发的必需因素:水分、温度、氧气发芽方式:出土萌发和锱土萌发种子催芽:解除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的措施叫种子催芽。
分为浸种催芽和层积催芽(低温层、变温层、高温层积催芽)及药剂催芽种子品质检验:内容包括种子净度、种子重量、种子含水量、种子发芽力、种子优良度种子质量检验意义:1通过种子净度测定,可以了解种子杂物情况2.发芽能力测定3.种子净度、发芽率和千粒重的测定,判断种子对播种的适用程度4含水量的测定,可以了解种子本身含水分的状况4.在种子检验的基础上,提出各树种种子划分的等级标准种子净度也是确定播种量和划分种子质量等级的重要依据种子含水量是种子中所含游离水和胶体结合水的重量与种子重量的百分比种子生活力的测定最常用的是:生物化学(四唑)染色法林木良种:在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过程中,树木形成了优良性状和特性,并能传给下一代的种子和繁殖材料良种繁育基地:按国家营建种子园、母树林,采穗圃对采种母树林的经营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种子产量和质量种子园:指用优树无性系和家系按计划要求营建,实行集约经营,以生产优良传品质和播种品质种子为目的的特种人工林无性繁殖方法:扦插、嫁接、压条、埋条、组织培养生产上最常用的是扦插和嫁接育苗采穗圃:用优树和优良无性系作材料建立的,是为生产传品质优良的种条和种根而建立的良种繁殖场所子代测定:指用亲本的有性繁殖后代进行1传测定,是林木测定的主要内容无性系测定:指把优树和优良杂种苗木繁殖成的无性系第二章苗木培育苗圃面积划分:大型苗圃面积>20hm 中型苗圃为7-20hm(含20)小型苗圃7hm(含7)土壤是苗木生长最主要的环境因子,对土壤采取的管理措施会直接影响到苗木的产量和质量,苗圃土壤管理关键是提高封肥力苗圃土壤耕作的目的是改良土壤物理状况,提高土壤孔隙度,加强土壤氧化作用,促进土壤肥力的发挥,调节水、热、气、养分的相互作用,并消灭杂草、病虫害,为苗木培育创造良好条件苗圃整地:分为平地、耕地、耙地、镇压、中耕、浅耕秋季耕地有利于蓄水保墒,改良土壤,消灭病虫害和杂草镇压的目的是破碎土块,压实松土层,促进相当耕作层的毛细管作用,减少水分蒸发育苗作业方式:苗床育苗(高床:床面高出步道、低床:育苗床低于步道)大田育苗(垄作、平作)苗圃常用肥料:1。
林业生产管理及发展措施

林业生产管理及发展措施CATALOGUE 目录•林业生产概述•林业生产管理•林业生产发展措施•林业生产管理及发展案例分析•总结与展望林业生产概述CATALOGUE 01林业生产的定义与特点林业生产是指利用森林资源进行生产活动,如植树造林、森林抚育、采伐等,以提供木材、非木材林产品及生态服务等为主要目的的生产活动。
林业生产的特点包括地域性、季节性、长期性等。
不同地域的森林资源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林业生产需要考虑地域差异;林业生产周期较长,需要长期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同时林业生产具有一定的季节性,需要在适宜的季节进行相应的生产活动。
林业生产是国家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生态服务。
林业生产不仅提供了大量的木材产品,还提供了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非木材林产品,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林业生产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环境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
通过林业生产活动,可以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林业生产的重要性林业生产的历史与发展林业生产管理CATALOGUE 02定义目标林业生产管理的定义与目标原则方法林业生产管理的原则和方法目前,我国林业生产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森林质量逐步改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矛盾突出、林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等。
挑战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林业生产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挑战,如生态环境的恶化、气候变化等问题,需要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措施来加强林业生产管理,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现状林业生产管理的现状与挑战VS林业生产发展措施CATALOGUE03提高林业生产技术水平030201加强林业资源保护与利用森林防火与病虫害防治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资源监测03品牌建设与市场开拓推进林业产业转型升级01优化产业结构02产业技术创新加强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政策扶持制定有利于林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对林业的资金扶持力度,促进林业的快速发展。
林业专业理论和知识点总结

林业专业理论和知识点总结一、林业概论林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木材生产、森林保护、林业资源开发利用、生态建设等领域,是国家和社会经济建设中重要的支柱产业。
林业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合理的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森林资源,提高森林生产力,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改善做出贡献。
二、林木生物学林木生物学是研究林木的生长、发育、生态适应性及其利用的科学,它涉及到植物学、树木学、植物生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在林业中,了解林木的生物学特性,有助于科学地管理和利用森林资源,提高森林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
1. 林木生长与发育林木的生长与发育是林业生产的基础,它受到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生长环境方面,气候、土壤、光照、水分等因素对林木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在内部因素方面,遗传、物质代谢、激素等因素也对林木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2. 林木的繁殖林木的繁殖主要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方式。
性繁殖是通过花粉与卵细胞结合而形成种子,然后通过播种、扦插、嫁接等方式完成繁殖过程;无性繁殖是通过枝条、根茎、离体器官培养等方式完成繁殖过程。
繁殖技术能够提高林木的繁殖效率,保证优质良种的供应,是林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3. 林木的生态适应性林木的生态适应性是指林木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不同种类的林木在生长环境上有着不同的适应性,了解林木的生态适应性对于选择栽培树种、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森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三、森林资源学森林资源学是研究森林资源的分布、结构、产量、质量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它是林业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森林资源学的研究内容涉及到森林资源的调查、评估、规划、管理和保护等多个方面,对于维护森林生态平衡,保护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1. 森林资源的分类与分布根据森林资源的性质和用途,可以将其分为自然林、人工林、保护林、特种林等不同类型。
在全球范围内,森林资源分布不均匀,其受到气候、土壤、地形、植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林业基础知识学习

林业基础知识学习1.造林小知识在无林地上建立新林的生产过程。
常作为人工造林的同义语。
无林地系指适宜造林的荒山、荒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滩涂地、沙荒地和废矿基地等,一般统称宜林地。
造林作业包括采种、育苗、栽植(或播种)及幼林抚育等,所形成的森林称人工林。
人工林与天然林相比,其优点是:森林成熟期缩短;立木分布均匀,有利于土地、光能的充分利用;可选择目的树种,以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可根据树种特性和营林目的形成单层或复层森林结构;便于集约经营,保持较高的森林生产率;经营管理方便,易于机械化作业。
人工造林按不同的经营目的和特点分为用材林、防护林、经济林、薪炭林及特种用途林5种。
为了保证造林质量使所造新林能够成林并在成林后能达到预期目的,一般应严格掌握下列技术原则:1.1适地适树。
即所选择的造林树种应与造林地的自然条件达到协调统一。
根据造林地的气候、土壤和土地利用的历史情况,对造林地的自然条件特点和生产潜力作出综合判断。
另一方面要求对造林树种对各种立地条件的适应性进行深入的研究,选定最符合造林目的和最能适应造林地的自然条件的树种。
1.2良种壮苗。
选用生命力强和具有优良目的性状的品种,以及生机旺盛、抗逆性强的苗木作为种植材料,不但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而且可以减少幼林的抚育工作。
为了使森林整体有较强的抗灾能力,减少由病、虫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在选用良种,特别是生产周期较长、又为无性繁殖的树种时,应尽量避免种类过分单一。
1.3细致整地。
目的在于改善幼苗生长的土壤条件,也使造林施工易于进行。
整地的内容包括造林地上的植被清理和土壤耕翻。
1.4精心种植。
正确的造林方法和适宜的造林季节都直接关系到造林成活率。
造林方法有播种造林、植苗造林和分殖造林。
大约从20世纪30年代起开始飞机播种造林。
这些方法中以植苗造林采用较多。
1.5合理密度。
造林时单位面积上的种植点数。
合理的造林密度要考虑树种的生长发育特性、造林地自然环境条件、林种的需要、经营条件和经济上的投资与收益等。
林业常用业务知识培训资料【模板范本】

地形图的基础应用一、相关概念地形图是地球表面地物地貌经过测量,根据高斯投影法则,使用特定的符号,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综合表现在图纸上,与地面相似的平面图。
地形是地貌和地物的总称。
地貌是地表平坦起伏的自然状态。
如山地、丘陵、平原等.地物是分布在地面上人工或自然的固定性物体。
如江河、湖泊、道路、村庄等。
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
盆地或洼地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示坡线——为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
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
示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有时也叫做降坡线.山脊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
等高线从高往低突,就是山脊.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等高线从低往高突,就是山谷。
鞍部正对的两山脊或山谷等高线之间的空白部分。
缓坡与陡坡及陡崖:等高线重合处为悬崖.等高线越密集处,地形越陡峭;等高线越稀疏处,坡度越舒缓。
等高距在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高差。
海拔以某一海平面的点为原点(0。
0米),地面上各点相对于该点的高差。
现我们常用的是1956年的黄海高程系,以黄海海平面的点为原点。
高程就是海拔高度.在测量学中,高程的定义是某地表点在地球引力方向上的高度,也就是重心所在地球引力线的高度。
因此,地球表面上每个点高程的方向都是不同的。
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同的相邻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比例尺图上线段长度与实地相对的水平线段长度之比.高差是两点间高程之差.先从已知高程点测出两点的高差,再计算出未知高程点的高程。
未知点比已知点高,两点的高差为正,反之为负。
相对高度指两个地点的绝对高度(海拔)之差。
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
相对高度的起点是不固定的。
绝对高度绝对高度也叫“海拔"。
高出平均海平面(又称大地水准面)的垂直高度叫做绝对高度。
在地图上表示的高度都是绝对高度。
由于海平面不是一个标准的水准面,因此各国在绘制地图时尽量使其标准面接近水准面.我国各地的绝对高度以青岛黄海水准原点(即黄海平均海水面)为起算点。
浅谈基层林业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

1业务知识一是掌握造林知识,造林是我国林业的最主要职能,没有造林,林业谈不上可持续发展,造林又可以分为人工造林和近自然经营;二是掌握营林技术,营林指的是对现有林分改造、砍伐等等措施,促进现有林分良性发展;三是掌握林政管理,包括林权林地的确认,林业案件处罚等等;四是掌握病虫害防治技术,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森森病虫害的防治力度,成效显著。
2防火知识防火在林业中越来越重要。
防火要由专业的防火队伍来完成,普通人严禁接近火区。
专业的防火队伍也要看火情火警发生的具体情况而定,严禁个人单独行为。
进入火场以后,要服从命令指挥,指挥员由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要设警戒哨,随时能够观察火情的发展,必要时采用无人机进行观察和定位。
真正成为一员防火人员,需要多年的学习与实践。
3制图制表与文字处理能力要求具有制图、制表与文字处理能力。
制图能力包括能够进行面积圈定、小班画图、整体布局设计。
制表能够处理各种方案、设计、施工等问题。
文字处理能力包括应对方案设计、上传下达文件的处理、以及其它种种问题。
4林业扶贫知识近几年来,国家对林业非常重视,同时,为了发挥林业行业的优势,林业扶贫的相关知识也要学习,比如怎么让林业的政策惠及千家万户特别是贫困户,现有的林业政策怎么能让贫困户尽快脱贫。
在林业政策中,有哪些政策可以让贫困户达到“两不愁、三保障”。
五保户可以让其发展小面积的庭院林业,在其家中可以栽植三到五株的金红苹果、李子树等等,在保证其自身食用的同时,还能够为其带来一笔小小的收入;个别有荒山资源的农户可发展大苗种植,尽快脱贫致富。
浅谈基层林业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刘超(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林业和草原局河北围场068450)经验交流现代农村科技2019年第7期4.1完善农业的气象灾害预警制度。
灾害来临前做好预防控制工作,对灾害可能产生的影响综合评估并积极展开防范工作,尽可能的避免气象灾害影响。
首先,做好机器设备调度,科学有效的进行气象监测与数据传输,便于更好的进行数据预测和分析。
林业生产业务知识

林业生产业务知识第一部分森林资源一、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
1、森林:包括乔木林和竹林。
2、林木:包括树木和竹子。
指生长在林内达到林冠层的乔木树种。
林木的树干比孤立木通直、高大,能产生圆满度较好的原木,它是构成森林产量的主体,是经营和利用森林的主要对象。
3、林地:包括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宜林荒山荒地和辅助生产林地。
(1)有林地:包括乔木林地和竹林地。
乔木林地:乔木是指具有明显直立的主干,通常高在3米以上,又可按高度不同分为大乔木、中乔木和小乔木。
由郁闭度0.2以上(含0.2)的乔木树种(含乔木经济树种)组成的片林或林带,连续面积大于1亩的林地称为乔木林地。
竹林地:由胸径2厘米(含2厘米)以上的竹类植物构成,郁闭度0.2以上的林地。
(2)疏林地:由乔木树种组成,郁闭度0.10~0.19的林地及人工造林3年、飞播造林5年后,保存株数达到合理株数的41%~79%的林地;或低于有林地划分的株数标准,但达到该标准株数40%以上的天然起源的林地。
(3)灌木林地:灌木是指不具主干,由地面分出多数枝条,或虽具主干而其高度不超过3米。
由灌木树种(含经济灌木树种)或因生境恶劣矮化成灌木型的乔木树种以及胸径小于2厘米的小杂竹丛组成的称灌木林地。
灌木林地又分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和其他灌木林地;国家特规灌木林地是指乔木生长线以上的灌木林地、林种为经济林的灌木林地和岩石裸露40%以上、石漠化或红色荒漠化严重、专为防护作用的灌木林地;其他灌木林地是指国家特别规定以外的灌木林地。
(4)未成林造林地:包括人工造林(3年内)未成林地和封育(5年内)未成林地。
(5)苗圃地:固定的林木花卉、育苗用地。
(6)无立木林地:包括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和其他无立木林地。
(7)宜林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为林地的土地。
包括宜林荒山荒地、宜林沙荒地、其他宜林地。
(8)辅助生产林地: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与配套设施用地。
林业知识8888

3、监督各村护林员认真贯彻执行森林防火政策和法规;做好全镇预防和听从 扑救森林火灾的指挥、协调;发生森林火灾时,应立即通知护林员及时补救, 特殊情况向上级汇报,协调解决相关问题。
4、检查督促村级森林责任的执行落实情况和监管村级护林员巡逻队的组建与巡逻 情况。
5、协助森林公安分局对火灾案件的查处。
2021/1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规定: 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以立木材积(即蓄积)计算2立方米以上10
立方米以下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补种滥伐株数5倍的树木, 并处滥伐林木价值3倍至5倍的罚款。
2021/10/10
4
一、林地保护
(二)盗伐、滥伐林木 ——行政案件和刑事案件
盗伐林木蓄积量2立方米以下,滥伐林木蓄积量10立方米以下属 行政案件(可罚款处理);
大家!
2021/10/10
10
林业政策法规
2021/10/10
1
林业政策法规
一、林地保护 二、森林防火 三、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资金 四、承包山林
2021/10/10
2
一、林地保护
(一)采伐林木
生态公采益伐林林木包必括须防申护请林采、伐许水可源证涵,养按林许,可证水的土规保定持进林行、采伐风。景观
采赏伐林方等式,:禁止采伐的; 商品12林..主抚包伐育括:、更用用新材材采林林伐、、经:经济防济林护、林林薪、、炭特薪林种炭用林途林,中对的商国品防林林实、实行验限林额、采母树 林伐、。环境保护林、风景林
4.国有、集体林场的林地林木划为生态公益林的,补偿对象是国有、集体林场或其林地 林木承包者、租赁者;
5.执行谁种谁有政策但未与林地所有者签订合同的,补偿对象为经协商(协议)确定的对象。
林业生产技术

林业生产技术1.林业定义?答:指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2.我局林业面积概况答:我局经营总面积89403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为88898.4公顷。
林业地面积为79864.1公顷,疏林地面积为26.8公顷,苗圃地面积20.6公顷,无立木林地面积167.8公顷,林业其他用地8411.7公顷。
3.优良苗定义?答:优良苗又称壮苗,一般表现出生根能力旺盛,抗性强,移植和造林成活率高,生长较快。
其形态特征表现为根系发达,有较多的侧根和须根;苗干粗而直,有与粗度相称的高度。
生长较快。
其形态特征表现为根系发达,上下均匀,充分木质化,枝叶繁茂,色泽正常,生长旺盛;合理的根茎比;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
4.造林的目的?答:就是为了维持、改进、和扩大森林资源,为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提供木材和各种林产品,并发挥森林的作用,达到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的多种效益。
5.造林树种的选择原则?答:1、根据森林主导功能和经营目标选择造林树种,优先选择生态目的和经济目的相结合的树种2、树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与造林立地条件相适应。
3、根据经营目标,因地制宜地确定针叶树种和阔叶树种、乔木和灌木的合理比例,选择多树种造林,防止树种单一化。
4、选择稳定性好的、抗性强的树种。
5、优先选择优良乡土树种,慎用外来树种。
6、对容易引起地理衰退的树种,种植一、二代后,应更换适宜造林树种。
6.森林抚育的目的?答:通过抚育,调整林木组成和林分密度,保证目的树种的稳定生长,提高林分的单位面积产量,缩短培育周期,提供中间利用产品,为实现永续利用提供资源保证。
7.森林的定义?答:是以林木为主体,占有一定面积空间和密度,个林木之间、林木和各种环境因子之间相互影响,并影响环境的植物群落。
8.郁闭度定义?答:指林冠投影面积占林地面积的百分比,用十分法表示。
9.目的树种定义?答:具有最大经济意义的主要经营对象称为目的树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业生产业务知识第一部分森林资源一、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
1、森林:包括乔木林和竹林。
2、林木:包括树木和竹子。
指生长在林内达到林冠层的乔木树种。
林木的树干比孤立木通直、高大,能产生圆满度较好的原木,它是构成森林产量的主体,是经营和利用森林的主要对象。
3、林地:包括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宜林荒山荒地和辅助生产林地。
(1)有林地:包括乔木林地和竹林地。
乔木林地:乔木是指具有明显直立的主干,通常高在3米以上,又可按高度不同分为大乔木、中乔木和小乔木。
由郁闭度0.2以上(含0.2)的乔木树种(含乔木经济树种)组成的片林或林带,连续面积大于1亩的林地称为乔木林地。
竹林地:由胸径2厘米(含2厘米)以上的竹类植物构成,郁闭度0.2以上的林地。
(2)疏林地:由乔木树种组成,郁闭度0.10~0.19的林地及人工造林3年、飞播造林5年后,保存株数达到合理株数的41%~79%的林地;或低于有林地划分的株数标准,但达到该标准株数40%以上的天然起源的林地。
(3)灌木林地:灌木是指不具主干,由地面分出多数枝条,或虽具主干而其高度不超过3米。
由灌木树种(含经济灌木树种)或因生境恶劣矮化成灌木型的乔木树种以及胸径小于2厘米的小杂竹丛组成的称灌木林地。
灌木林地又分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和其他灌木林地;国家特规灌木林地是指乔木生长线以上的灌木林地、林种为经济林的灌木林地和岩石裸露40%以上、石漠化或红色荒漠化严重、专为防护作用的灌木林地;其他灌木林地是指国家特别规定以外的灌木林地。
(4)未成林造林地:包括人工造林(3年内)未成林地和封育(5年内)未成林地。
(5)苗圃地:固定的林木花卉、育苗用地。
(6)无立木林地:包括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和其他无立木林地。
(7)宜林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为林地的土地。
包括宜林荒山荒地、宜林沙荒地、其他宜林地。
(8)辅助生产林地: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与配套设施用地。
母树和母树林:供采种的树叫做母树。
很多母树生长在一起就叫做母树林。
优良母树:指具有优良遗传品质的林木个体。
优质种源:生长旺盛,干直、枝小和冠形紧凑、无病虫害的优势木,其比例占75%以上的母树林称为优质种源。
林木种子园:是用有性法或无性法繁殖人工精选的个体或综合育种法培育的新品种的植株而建立起来的林木良种繁育场。
采穗圃:对于容易扦插繁殖的树种,用被选优树的种条(插穗)建立的采穗圃,作为往后常年采穗造林之用,它相当于种子园,只不过种条代替了种子。
二、森林分为以下5类:1、防护林: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丛,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2、用材林: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以生产竹材为主要目的的竹林;3、经济林: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4、薪炭林:以生产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木;5、特种用途林:以国防、环境保护、科学试验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国防林、实验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自然保护区的森林。
三、森林起源森林起源亦称林分起源或林分成因。
指森林形成的方式,也就是森林的繁殖方式。
具体分为两种情况:①林分最初形成时的起源。
因起源于天然繁殖或人工种植,有天然林与人工林之分。
②林木的形成,由于繁殖方法的不同,可将森林起源分为实生林和无性繁殖林两类。
1、人工林:由人工播种、栽植或扦插而形成的森林。
2、天然林:由天然下种或萌芽而形成的森林。
3、原始森林:从来未经人工采伐和培育的天然森林。
4、次生林:是指原始森林或人工林经过人为的或自然的因素破坏之后,未经人为的合理经营,而借助自然的力量恢复起来的一类森林。
1、植被:各种各样的植物成群生长,种类聚集,群落交织,就像绿色的绣花被一样把大地紧紧包裹起来,这一层生气蓬勃、千变万化的植物覆盖层,就叫做植被。
2、植物群落:植被并不是杂乱无章的拼凑,而是在一定地段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由一定的植物种类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有规律的组合。
每一个这样的组合单位,就叫做一个植物群落。
3、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多种不同的动植物群落类型、数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总之,森林是陆地上生物最多样、最丰富的生态系统,是动植物和微生物的自然综合体,所以保护森林就是直接和间接保护生物多样性。
1、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状况的总称。
生态环境亦可简称环境。
2、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是指运用生态系统原理,根据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规模的生态建设任务,模拟设计最优化的人工生态系统,按模型进行生产,以取得预期的最佳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3、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是指从国土整治的全局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以维持和再造良性生态环境以及维护生物多样性和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观为目的,在一个地域或跨越一个地区范围内,建设有重大意义的防护林体系、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等项目,并管护好现有的森林资源。
1、内部特征大体一致,而与临近地段又有明显区别的一片林子。
一个林区的森林,可以根据树种组成、森林起源、林相、林龄、疏密度、地位级及其他因子的不同,划分成不同的林分。
2、立木:包含两层意思:①形成森林主要部分的树木的总和;②林地上未伐倒的生活着的树木。
3、树种组成:指森林中的林木是由哪些树种所组成的。
4、优势树种:在一个林分内,数量最多的(一般指蓄积量所占的比例最大)的树种。
5、先锋树种:能在荒山瘠薄地等立地条件差的地方最先自然生长成林的树种。
如马尾松、油松、枫香、沙棘等。
6、纯林:由同一树种组成的林分叫做纯林。
7、混交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树种组成的林分叫做混交林。
七、树木的年龄结构及其分级1、林相有两种含义:①森林的外形,指林冠的层次,有单层林和复层林之分。
②森林的林木品质和健康状况。
林木价值高,生长旺盛称为林相优良,反之称为不良。
2、林龄:指林分与林木的年龄结构,可分为同龄林和异龄林。
林分内所有林木年龄完全相同,这种林分称为同龄林。
如林分内林木之间的年龄相差不超过一个龄级的称为相对同龄林。
林木年龄相差一个龄级以上的森林,叫做异龄林。
3、龄级:为简化森林年龄统计而划定的林分年龄级。
一般慢生树种以20年为一个龄级,比较速生的树种和中生树种以10年为一个龄级,速生树种5年为一个龄级。
4、龄组:对林木生长发育时期的年龄分组。
有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之分。
5、幼龄林:指林分完全郁闭前的时期。
6、中龄林:林冠郁闭后至林分成熟前的时期。
7、成熟林:林木在生物学及工艺方面都已进入成熟,直径生长已非常缓慢或基本停止。
8、过熟林:自然稀疏已基本结束,林木生长停止,开始心腐,病虫害侵染,部分立木由于生理衰退而枯立腐朽,林分经济价值和有益效能开始不断下降。
八、森林状况1、蓄积量是指一定面积森林(包括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和枯立木林分)中,生长着的林木总材积(用立方米表示)。
主要是指树干的材积。
2、出材量与出材率:出材量是指实际采伐林分中生产的原条、原木、小规格材和薪材的数量。
不包括枝桠、树皮、伐根等。
出材率是指出材量与采伐蓄积量的比率。
它是反映森林资源利用的重要指标,出材率高,表明林木资源利用好;反之,说明利用差。
3、总生长量:指树木自生长开始至调查时整个时间内的生长总量。
4、森林覆盖率:是指全国或一个地区森林面积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
它等于:(有林地面积+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面积)÷土地总面积×100%得出的数称森林覆盖率。
5、林木绿化率:林木绿化率是指(有林地面积+灌木林地面积+四旁树占地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第二部分造林绿化1、全面整地:全面翻耕整理造林地,彻底清除杂草、灌木。
2、撩壕整地:又叫抽槽或沟带整地。
是沿等高线从下而上开挖沟槽,把心土堆在下坡,筑成土梗的一种整地方式。
3、带状整地:在所整地带之间保留一定宽度的生草带,以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的整地方式。
4、块状整地:在种植点小块开垦,块与块的距离依造林的株行距而定。
二、造林1、人工造林:用人工进行植苗、播种等方法营造森林的工作。
2、初植密度:也叫栽植密度。
是指人工造林和迹地更新时单位面积上最初栽植的株数。
3、立地条件:是指造林地作用于森林植物的地形地势和气候、土壤等环境因子的综合。
4、适地适树:就是要使造林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造林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使一定的营林地段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达到较好的生产水平。
5、植苗造林:栽植苗木使它生长成林的造林方法。
是目前林业生产上最常用的造林方法。
6、直播造林:是将种子直接播于造林地上,使其发芽生长成林的一种造林方法。
7、四旁绿化:指在宅旁、村旁、路旁、水旁植树。
8、造林质量管理“八率”:指造林面积核实率、造林质量合格率、良种使用率、作业设计率、幼林抚育率、林木管护率、检查验收率、资料建档率。
目前要求造林质量管理“八率”均为100%。
①面积核实率=(∑调查小班的核实面积/∑调查小班的上报面积)×100%②造林质量合格率=(∑调查合格小班面积/∑调查小班上报面积)×100%③良种使用率=(∑调查造林使用良种的小班面积/∑调查造林小班面积)×100%④作业设计率=(∑调查有作业设计的小班面积/∑调查小班面积)×100%⑤幼林抚育率=(∑调查抚育合格小班面积/∑调查小班面积)×100%⑥林木管护率=(∑调查有管护措施的小班面积/∑调查小班面积)×100%⑦检查验收率=(∑调查检查验收的小班面积/∑调查小班面积)×100%⑧资料建档率=(∑调查建档的小班面积/∑调查小班面积)×100%三、封山育林(封育):指对具有天然下种或萌蘖能力的疏林、无立木林地、宜林地、灌丛实施封禁,保护植物的自然繁殖生长,并辅以人工促进手段,促使恢复形成森林或灌草植被;以及对低质、低效有林地、灌木林地进行封禁,并辅以人工促进经营改造措施,以提高森林质量的一项技术措施。
四、山势的划分1、丘陵:没有明显的脉络,起伏较小,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2、山地:地势相对高起,表面起伏很大的地区。
3、低山:海拔绝对高度500~1000米,相对高度200~500米的山地。
4、中山:海拔绝对高度1000~2000米,相对高度500~1000米的山地。
5、高山:海拔绝对高度2000米以上,相对高度1000米以上的山地。
1、黄壤:在热带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常绿阔叶林作用下发育而成的土壤。
土壤中富含铁的氧化物,故呈黄色或鲜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