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教材解析:《绝句》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美丽的景色。
前两句描写了春天美丽的景色,后两句具体描写燕子和鸳鸯,一静一动,生动地表现出春天充满生机而又自然和谐的气氛。
《惠崇春江晚景》是苏轼为惠崇的画题的诗。
诗中既依画面所绘,又融进作者的想象,刻画了一派江南春天的景象。
《三衢道中》是诗人游浙江衢州三衢山时写的,写出了他对旅途风物的新鲜感受。
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
古诗教学,吟诵是重点,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指导学生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和情感。
让学生结合插图,自读了解诗中写了哪些景物,然后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从感觉、色彩、气味等方面想象景物特点并且在交流中使认识更加清晰。
调动多种感官体验,充分感受诗的韵味,理解诗意。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预习生字词,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欣赏图片,激情导入1.出示图片: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看到这美丽的景色,你的头脑里跳出了哪些描写春天的词语?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吧!2.你们又想起了哪些古诗呢?预设:《春晓》《咏柳》。
3.春天在我们的眼中是美丽的,今天我们学习的《古诗三首》中的前两首古诗,就是描写春天的,我们一起看一看在诗人的眼中春天是怎样的。
4.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以色彩明丽的图画刺激学生的视觉,调动积极性,在头脑中搜索“春天”,激起探究古诗内容的欲望。
二、解读诗题,了解作者1.质疑:第一首诗,是描写春天的诗,但是,从题目怎么也看不出与春天有关。
“绝句”是一种诗歌体裁,它的特点是每首诗共四句,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五个字的简称五言绝句,七个字的简称七言绝句。
诗人以“绝句”为题,是因为事先没有想好题目,就用这种诗的体裁名称作了诗题。
2.了解作者。
学生汇报搜集到的资料。
老师做适当的补充。
杜甫,字子美,汉族,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2020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1(时间:90分钟㊀㊀满分:100分)题㊀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㊀分得㊀分一㊁用 \ 画去加点字的错误读音.(2分)纤 细(x i ān ㊀q i ān )㊀㊀荡漾 (y àn ㊀y àn g)㊀㊀缭 绕(l i áo ㊀l áo )㊀㊀丝绸 (c óu ㊀c h óu )二㊁读拼音,写词语.(10分)㊀㊀成群的燕子在天空飞舞,偶尔还会l üè(㊀㊀)过水面;成对的y u ān y ān g (㊀㊀㊀㊀)在x ī(㊀㊀)边戏水;娇艳的花b àn (㊀㊀)吐露芬芳;水塘边的l ú(㊀㊀)苇摆首弄z ī(㊀㊀),f ǎn g f ú(㊀㊀㊀㊀)也在随着风儿舞d ǎo (㊀㊀).三㊁选词填空.(4分)平添㊀㊀增加㊀㊀增长㊀㊀增添1.多到大自然中走走,会(㊀㊀㊀)不少见识.2.小燕子由南方飞来,加入了这个光彩夺目的图画中,为春光(㊀㊀㊀)了许多生趣.3.弟弟正在长身体,需要(㊀㊀㊀)营养.4.可爱的小鸟给一家人的生活(㊀㊀㊀)了无穷的乐趣.四㊁写出加点词的反义词.(4分)1.弟弟的计算能力很强,一百以内的加 (㊀㊀㊀)法,他张口就来.2.妈妈经常会加班到很晚,只能(㊀㊀㊀)抽时间来陪我.3.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学会要取长 补(㊀㊀㊀),不要光盯着别人的缺点不放.4.红旗一直在随风飘动,没有要(㊀㊀㊀)的可能.2020部编版三(下)第一单元测试卷五㊁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给句子选词填空.(6分)光(㊀㊀)夺(㊀㊀)㊀㊀㊀㊀㊀波光(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漫无(㊀㊀)挨挨(㊀㊀)(㊀㊀)翩翩(㊀㊀)(㊀㊀)(㊀㊀)俐(㊀㊀)爱1.(㊀㊀㊀㊀㊀㊀㊀)的湖面上,好像千万条银蛇在舞动.2.满山的花儿让她顿时放松了心情,她随着微风(㊀㊀㊀㊀㊀㊀㊀).六㊁按要求写句子.(15分)1.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发挥想象,它冒出来,仿佛想干什么)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㊀.2.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照样子,写一写)一顶㊀㊀㊀㊀㊀㊀的鸡冠,一个㊀㊀㊀㊀的头,加上㊀㊀㊀㊀㊀的羽毛,凑成了骄傲的大公鸡.3.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用上加点词仿写句子)多么㊀4.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仿写比喻句)㊀5.不光是我,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仿写拟人句)㊀七㊁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写在后面的括号里.(3分)1.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㊀㊀㊀)2.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㊀㊀㊀)3.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㊀㊀㊀)2八㊁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1.漫步田野,当我看到泥土随着春天的来临而融化变得松软,燕子衔泥飞翔;江沙也变得温暖,鸳鸯懒洋洋地睡在上面时,这样的景象使我不由得想起了唐代杜甫的诗句: 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 当我看到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好像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的时候,我又会想起宋代苏轼的诗句: 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 ㊀㊀㊀㊀㊀的花,㊀㊀㊀㊀㊀的草,㊀㊀㊀㊀㊀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的春天. 读了这句话,我想到赞美春天的诗句: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九㊁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1分)(一)荷花(节选)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1.填一填.(3分)刚开的荷花:㊀全开的荷花:㊀含苞欲放的荷花:㊀2.课文写白荷花时,用上了 有的 有的 有的 的句式,请你也试着用这个句式写一写课间十分钟的情景吧!(2分)下课了,同学们有的㊀㊀㊀㊀㊀,有的㊀㊀㊀㊀㊀,有的㊀㊀㊀㊀㊀.3.用 画出语段中的一个比喻句.(1分)344.文中主要描写了㊀㊀㊀㊀种姿态的荷花,我还能用自己的话来写一写荷花的样子.(2分)㊀㊀(二)学校的花坛花坛中央,种着几棵高大清秀的美人蕉.它深绿色的叶子,像一把绿色的芭蕉扇;它那笔直挺拔的茎,托着几朵艳丽的深红色的花朵,多像亭亭玉立的少女站在那里呀!花坛两边,有两棵石榴树,它们好像是两个日夜守护着花坛的卫兵.花坛的四周,摆放着许多花.有不畏严寒的麦冬,有粉红的月季,有翠绿的吊兰,还有那美丽的海棠,真是美不胜收.学校的花坛可真美呀!1.从文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6分)(㊀㊀㊀㊀)的叶子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的月季(㊀㊀㊀㊀)的海棠(㊀㊀㊀㊀)的花朵(㊀㊀㊀㊀)的吊兰(㊀㊀㊀㊀)的麦冬2.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1分)3.用画出短文的中心句.(1分)4.这篇短文共有㊀㊀㊀个自然段.写美人蕉美丽的是第㊀㊀㊀自然段.作者从㊀㊀㊀㊀㊁㊀㊀㊀㊀㊁㊀㊀㊀㊀三方面写了美人蕉的美丽.(5分)十㊁习作.(请另附作文纸)(25分)㊀㊀细心的小朋友,你们一定有自己特别喜欢的一种植物吧?相信你肯定仔细观察过它.那么,请你拿起手中的笔,写写你喜欢的一种植物吧.题目自拟.不少于300字.参考答案一㊁画去:q iān㊀yàn㊀láo㊀cóu二㊁掠㊀鸳鸯㊀溪㊀瓣㊀芦㊀姿㊀仿佛㊀蹈三㊁1.增长㊀2.平添㊀3.增加㊀4.增添四㊁1.减㊀2.偶尔㊀3.短㊀4.停止五㊁彩㊀目㊀粼粼㊀烂㊀比㊀挤挤㊀起舞㊀伶㊀可1.波光粼粼㊀2.翩翩起舞六㊁1.示例:亭亭玉立的少女2.示例:红红㊀高高昂起㊀光彩夺目3.示例:美丽的校园啊!4.示例:大象的耳朵像一把大蒲扇.5.示例:小草随风儿跳起了欢乐的舞蹈.七㊁1.拟人㊀2.比喻㊀3.拟人八㊁1.泥融飞燕子㊀沙暖睡鸳鸯㊀竹外桃花三两枝㊀春江水暖鸭先知2.红的白的黄㊀青㊀绿㊀烂漫无比㊀等闲识得东风面㊀万紫千红总是春九㊁(一)1.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㊀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㊀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2.示例:丢沙包㊀跳皮筋㊀玩老鹰捉小鸡3.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4.三㊀示例:绿叶丛中,一枝枝荷花亭亭玉立,像娇羞的少女,满脸绯红,微微含笑.(二)1.深绿色㊀粉红㊀美丽㊀深红色㊀翠绿㊀不畏严寒2.它深绿色的叶子,像一把绿色的芭蕉扇;它那笔直挺拔的茎,托着几朵艳丽的深红色的花朵,多像亭亭玉立的少女站在那里呀!花坛两边,有两棵石榴树,它们好像是两个日夜守护着花坛的卫兵.3.学校的花坛可真美呀!4.4㊀1㊀叶子㊀茎㊀花朵十一㊁略。
2020年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之《三衢道中》说课稿 附反思

古诗三首之《三衢道中》说课稿一、说教材《三衢道中》是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下第一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三首古诗。
作品表达了诗人行于三衢道中的见闻感受,流露了诗人对自然山水、平淡生活的热爱。
所描写的景象,画面清晰优美,语言简练朴实,读来毫不费力,细细体味却觉得情韵宛然。
作为衢州人在诵读此诗时会有一种独特的情感体验。
二、说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感受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感受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四、说教法学法曾几的《三衢道中》不仅写出了初夏衢州的宜人风光,而且诗人的愉悦情状也栩栩如生,让人领略到平凡生活中的意趣。
因此,教学时笔者以“三衢寻美之旅”为主线,引导学生“以读为本”“想象画面”,走进作者所描写的世界,感悟语言文字所暗示和启发的意蕴与情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
五、说教学过程:(一)、说汉字,认识“三衢”历史1.说文解字“衢”(板书:■)同学们,老师写的这个字你认识吗?知道它的意思吗?(出示)四达谓之衢。
衢,道也。
本义是四通八达的道路。
——《说文》2.说“三衢”来历作为一个衢州人,你知道我们衢州还有一个别称是什么吗?相信你读了下面的资料就明白了。
(出示)昔有洪水自顶暴出,界兹山为三道,故谓三衢。
——《隋志》州有三衢山,故取其名。
——唐《元和郡志》3.赏“三衢”美景(1)课件播放三衢山的美景。
(2)因为衢州有座三衢山,故又称“三衢”。
三衢山是浙江省衢州市的母亲山。
4.引“三衢”诗文走在这样的三衢道中,会有一种怎样的感受呢?宋朝时期,有一位旅游爱好者叫曾几,他游三衢山后就写下了这么一首诗——《三衢道中》。
(设计意图:从“衢”的字理入手,析解诗题,再运用视频初步感知“三衢”之美,激发学习热情。
2020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二三四单元课后练习题答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二三四单元课后练习题答案第一单元1古诗三首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绝句》参考答案:这三首诗都是写景诗,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朗读这三首诗时,应用舒展、欢畅的语调来读,语气应生动、活泼。
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三衢道中宋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二、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三首诗分别写了怎样的景象。
《绝句》一诗写了沐浴着春光的江山,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描绘出一幅绚丽的春景图。
《惠崇春江晚景》写了在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我们可以看到一幅生机勃勃的早春二月景象。
《三衢道中》写了梅子黄透了的时候,作者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诗人通过描写绿阴、黄鹂,不仅写出了初夏的宜人风光,也体现了诗人行走山中的愉悦心情。
2燕子一、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并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背诵第1~3自然段。
课文语言优美、如诗如画,倾注了作者对春天深深的热爱之情。
朗读时基调应该是清新、热情与赞美的。
在朗读中要体会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生机勃勃。
背诵时可以按照“燕子的外形→美好春光→飞行”的顺序来背诵。
注意记住每段话中描写的先后顺序,如第1自然段按由羽毛到翅膀到尾巴再到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的顺序来背诵。
二、读一读,记一记,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剪刀似的尾巴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光彩夺目的图画旷亮无比的天空这四个短语都是“容词+名词”的形式,形容词用来修饰后面的名词。
最新2023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202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精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交流平台,积累课文中优美生动的句子,并细细体会其中的写作技巧。
2.识字加油站,归类识字,认识三种不同偏旁的生字及其词语,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的功能。
3.词句段运用,学会在语境中辨析近义词,学会仿写动物外形。
4.通过看图、感悟、体验、诵读,体会古诗《忆江南》,帮助小学生积累古诗。
教学重难点: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
了解古诗意思。
2.借助拼音自主阅读词语和句子,交流不会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板书:语文园地)板块一:交流平台课文中有许多优美生动的句子,需要我们细细体味。
1.(出示课件2)“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1)小组学生围绕上面一句话进行交流,探究自己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板书:体味好句子)(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
预设:读这句话我体会到小燕子飞行的轻盈。
预设:读这句话,我感到语言很美,“小圆圈”“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感觉很有画面感,仿佛看到了那样的场景。
2.(出示课件3)“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句话你认为作者写得好在哪里?作者把含苞欲放的花骨朵给人的那种感觉写出来了。
非常生动,传神。
你认为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把花骨朵写得那么传神、生动?(作者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很有代入感,很逼真、很有画面感。
)3.(出示课件)“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找出文中的动词,说说写得怎么样。
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
(1)这些动词分别是“落下来、折好、收拢”,很有条理。
(2)这些动作写得非常细致,尤其修辞语的运用“(款款)地落下来、(顺顺溜溜)地折好膜翅、(严丝合缝)地收拢硬翅”,显得描写就非常细致,妥帖,很有画面感,眼前仿佛看到了这只飞落的瓢虫。
2020年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三下)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一单元达标检测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训练营(37分)1.每组中有一个注音是错的,请找出来打“×”,并在后面的括号里改正。
(6分)(1)惠崇.(chóng)河豚.(tún)衣裳.(shànɡ)( )(2)翩.翩起舞(piān)闲散.(sàn)斑.点(bān)( )(3)小圆晕.(yùn)疲倦.(juǎn)几痕.细线(hén)()2.选择正确的字填进括号里。
(6分)(1)梅枚( )子(2)潦缭( )乱(3)胀帐饱( ) (4)融熔消( )(5)篷蓬莲( ) (6)姿资( )产3.仿写。
(6分)(1)例:剪刀似的尾巴→剪尾柳叶一样的眉毛→( )(限两个字)杏子一样的眼睛→( )(限两个字)(2)例: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小溪( )地( )着细雨( )地( )着4.判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打“√”,不同的打“×”。
(3分)(1)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 )(2)小溪泛尽却.山行。
在困难面前,他并没有望而却.步。
( )(3)圆点是有定数的,不能瞎.点。
请动动脑筋,不要瞎.猜。
( ) 5.读拼音,写词语。
(10分)6.句子练习。
(6分)(1)修改句中用得不恰当的词语:这只小狗的鼻子真灵活,老远就闻到了食物的气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体会句子表现了燕子飞行的什么特点: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综合展示厅(6分)7.语言交际:春天到了,为了更好地观察蚕的生长,小明决定养两只蚕。
但小明的妈妈不同意,认为小明这是不爱学习的表现。
请你为小明写一段话,说服他妈妈。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做一份简单的昆虫备忘录。
2020春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每课一练含答案

第一课《古诗三首》一课一练第一课时【课堂作业新设计】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用“√”标出)融化(rónɡ róu)燕子(yān yàn)鸳(yuān yān)鸯(yānɡiānɡ )2.默写古诗《绝句》。
3.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绝句》写了怎样的画面。
参考答案1.rónɡ√yàn√ yuān√yānɡ√2.默写《绝句》。
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3.春天的阳光和煦温暖,大自然一片生机勃勃的美丽景象,春风吹来,带着花草的清香,河滩上冰雪融化,泥土变得潮湿而松软,引得燕子飞来含泥筑巢,温暖的沙子上还偎依着一双双的鸳鸯。
第二课时【课堂作业新设计】1.连线,把汉字和相关读音连起来。
huì chónɡ tún lú yá豚芦芽惠崇2.写出自己对加点字词的理解。
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3.用自己的话写出《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的意思。
参考答案1.huì chónɡ tún lú yá惠崇豚芦芽2.(1)三两只枝:两三枝桃花。
(2)鸭先知:群鸭好像最早感觉到了春天的信息。
(3)芦芽:芦苇的嫩芽。
(4)河豚:一种有毒的鱼。
(5)上:指上市,就是在市场上销售。
3.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这些可都是烹调河豚的好佐料,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第二课时【课堂作业新设计】1.连线,把汉字和相关读音连起来。
huì chónɡ tún lú yá豚芦芽惠崇2.写出自己对加点字词的理解。
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2020年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绝句》说课稿 附反思

1古诗三首之《绝句》说课稿《绝句》说课稿一、说教材《绝句》是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中的其中一首,这首是杜甫所作的五言绝句。
诗歌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美丽如画的景色。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这两句描写了春天美丽的景色。
仅用10个字就囊括了阳光、江山、春风、花草及其香味,从而调动读者多种感官去感受、体会春天的美好景色。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集中笔墨具体描写燕子和鸳鸯,这一静一动,生动地表现出春天充满生机而又自然和谐的气氛。
二、说教学目标1.了解《绝句》的内容及诗中景物的季节特点。
2.学会生字“绝”,了解“绝句”特点。
3.带领学生动用多种感官,了解诗中景物的季节特点,体会春天的美好。
三、说教学重点教学重点:通过诗歌词句体悟春景之美,体会诗人诗情。
教学难点:理解“迟日”的意思,了解绝句特点。
四、说教法学法1、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本课采用导读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以读代讲法等教法。
2、本课将“读书、思考、感悟”的学习方法贯穿始终,并穿插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
五、说学情从三年级开始,学习需要拿出真本事。
三年级课程似乎一下子变得难了,许多事情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解决。
一、二年级的时候,有的孩子比较聪明,不太认真学习也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然而到了三年级就没有那么简单了,稍有马虎,学习成绩就有可能滑下来。
因此教师在学生这个年级教学更应该注重教学和学法。
六、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欣赏春天的图片。
2.结合刚看到的想一想我们学过的描写春天的课文或古诗,背出一两句。
(二)、朗读引入课文,了解作者1.教师范读古诗《绝句》。
2.解题。
结合字典了解“绝句”,是一种古诗体,每首四句。
(补充:七言绝句,简称七绝;五言绝句,简称五绝。
)3.介绍作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教后反思
1.《古诗三首》是小语教材第六册第一单元的三首古诗词,
《绝句》这首诗意境明丽悠远,格调清新。
全诗对仗工整,但又自然流畅,毫不雕琢;描摹景物清丽工致,浑然无迹,是杜集中别具风神
的篇章。
我抓住了杜甫“诗中有画”的特点展开想象,感受春色之美。
我
首先让学生结合插图,自读古诗,了解诗中写了哪些景物,然后再结
合图片,小组交流领悟作者描绘了衣服怎样的画面。
抓住杜甫诗中
“一动一静”的描写读出春的生机与和谐。
适当拓展赏析,一方面增加学生背诵方面的积累,另一方面蓄积对春天的美好感受。
不足之处我缺乏教学激情,致使整个课堂死气沉沉,学生参与性不高,学习兴趣不浓。
《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意境幽远,它深深地烙刻在我的记忆里,
久久不能忘怀。
全诗用白描手法简洁的写出了最富有特征的景物,使人如沐浴春风,如临其境。
因此我从感性知识入手,通过读,以读解义、以读悟情。
结合注释理解了“三两枝”、“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的意思。
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入手,巧妙点拨,横向迁移,最终化解难点。
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体会了诗的情感,进入了诗的意境。
在课堂上,学生们各抒己见,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三衢道中》的教学中,我让学生以诗人的身份想象“山中景
象”,做一回曾几吟诵这首诗,以其他景物为内容创造性的改写最后两句诗,丰富的教学情境最大限度的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想象“山中景象”为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那一串串生动美妙的词汇,那一个个有趣却不无依据的猜想,把学生带入了诗中情境,自然而然地体会到诗中的情感。
领略到诗文中“空白”的艺术魅力,深层次的诱发了学生的审美体验。
创造性的改写最两句诗,既是进行仿写古诗文训练,也是对学生前面想象的概括、
升华。
有的学生一人改写出几句,发散思维也得到了培养。
让学生表演《三衢道中》的故事情节,使学生对全诗又一次加深理解。
课堂上学生们兴趣盎然,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能想的想,能画
的画,能说的说,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通过这一活动,每位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得到了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绘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同时让学生把富有诗意的语言摘抄在采蜜本上,目的就是让孩子有意识的积累,而积累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孩子会运用,会自如的用在平时的语言交流中,运用到平时的写作中。
语文课堂应做到“美如诗”,教师应善于开启学生主体感受文本之情怀,能够美如诗,关键在“缘于情”,在善于激发“情意”的那种功力。
课堂是因学生生成而精彩的,这也是我们教育者一直追寻的境界。
2、xx
《燕子》这篇课文,文质兼美,文章描写了桃花盛开,绿柳轻扬,燕子飞来的情景。
重点写了与春天一同到来的燕子这一美丽形象。
教学本课,不仅要让学生学习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书写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还要让学生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另外还要让学生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
1、注重观察方法的指导。
本节课,我充分利用插图进行教学。
课前让学生观察图片,初步感受春天的美,燕子的美。
上课过程中,图文结合,让学生深入感悟燕子的外形美,飞行美,停歇美,以及燕子给大地带来的勃勃生机。
2、合适的情境创设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伊始,播放歌曲《小燕子》,让学生随着优美的音乐继续学习。
学完全文的内容,课件展示明媚的春光下,燕子快乐飞行的画面,让学生的情感进一步升华。
3.《荷花》
今天,和学生一起学习了叶圣陶先生写的一篇写景散文《荷花》。
课文描写了公园里盛开了一池美丽的荷花,荷花有各种各样的姿态以及我看荷花时的感受。
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一、朗读感悟,体会优美的语言
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
文章语句优美,充满想象,让人读后能身临其境,赏心悦目。
为了让学生能好好体味文章语言文字的美,通过采取多种多样的读书形式来激起学生读书的兴趣,有个人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等。
学生们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读得津津有味,声情并茂,似乎自己也变成了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
二、抓住留白,指导想象说话
这节课我觉得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利用课文的留白进行写话指导,学生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
1.对第二小节的“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这句话,我进行了这样的写话练习设计: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地冒出来,仿佛______________。
利用这句话中的两处空白,激发学生的想象,感受白荷花的生机勃勃,充满灵气。
2.第四小节中还有一处留白:我抓住了最后的省略号,问学生,还有谁会告诉我些什么?提醒学生抓住清晨荷塘的时间和地点的特点,展开大胆丰富的想象。
4.《昆虫备忘录》
1.在预习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堂上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与作品对话、与学生对话、与教师对话、与作者对话,体现课堂民主、师生平等对话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2.新课的导入:如利用多媒体展示昆虫图片导入新课,用最直观地方式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探求知识的兴趣。
3.问题情境的设计:要从学生的经验、生活出发,注意目的性把握难易性、力求新颖性、强调有效性、体现层次性,采用反复通读的方法,让学生在感知作品语言美的基础上,生发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
活动是儿童重要的学习方式,对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有趣的活动,不仅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还容易激发学生的思维,启迪智慧。
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的组织者、支持者和参与者。
通过让学生讲春游好玩的地方,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并获得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应该严格遵守“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这一要求进行,教师在教学中只扮演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学生能回答的,教师一定不能代为回答,定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做教学的主人。
《习作》
习作指导课到底应该怎样上,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
老师们都在探索,我也一直在尝试。
本节课,我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从观察、描写、布局谋篇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讲解,学生们学到了一些写作知识,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本单元习作是描写植物,在实物观察后,让学生完成观察记录卡,这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有内容可写,在如何将文章写生动,向学生介绍常用的修辞手法,鼓励他们使用到自己的文章中。
总的来说,学习效果还是不错的。
《语文园地一》
在《语文园地一》这一板块的教学中,我主要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主要教学目的,展开教学。
如,学生学习“识字加油站”时,我首先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然后引导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的发现的,同时再说一说他所知道的其他的形声字。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多采用这种形式,相信学生的能力,鼓励学生开阔思路,大胆去说,去练,既能达到训练的目的,也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是学教材。